品牌建设十二五规划(精选8篇)
品牌建设十二五规划 篇1
陕西省“十二五”品牌战略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深入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切实加强品牌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产品,进一步增强我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全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为目标,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中产业调整重点领域为主导,深入推进名牌战略,集中力量在规模大、效益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中,培育一批产业规模优势突出、产业链条完善、公共服务平台齐全、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品牌企业,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强化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品牌建设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政府服务功能,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建设。
2.自主创新,提高质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管理水平作为增强品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质量管理,走质量兴企,以质取胜的道路。
3.市场导向,重点培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企业围绕消费需求打造品牌。加大对重点产业领域品牌培育力度,引导其在市场竞争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4.各方参与,形成合力。加强对知名品牌的宣传,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和推动品牌建设。形成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促进有力的品牌建设机制。
三、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品牌工作机制,培育一大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品牌企业,逐步实现产业聚集向品牌集群转变,使品牌产品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到2015年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品牌聚集区和名牌产品,创建3至5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5至10个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30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陕西精品,500个涵盖第一、二、三产业和陕西省名牌产品;1-2个享誉世界的中国质量奖企业,10-15个质量管理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陕西省质量管理奖企业;培育年销售额超亿元名牌产品100个,10亿元名牌产品30个,超百亿卓越绩效品牌企业20个,超千亿的世界500强企业一个,使品牌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0%,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70%。
四、主要任务
按照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围绕我省八大支柱产业、十二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二十个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质量水平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名牌。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中培育名牌产品。打造一批代表中国制造业最佳质量水平的品牌企业。以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为核心,以发展煤制甲醇、煤制油、煤制烯烃产业为重点,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大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使产业聚集区向品牌聚集区发展,积极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促进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壮大;以关中先进制造业为牵引,以输变电设备、汽车及零部件、数控机床、能源装备、化工装备、工程机械装备、轨道交通装备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以钼、铅、锌等传统优势产业,铜、铝、钛金属产品,钨、钼深加工产品为重点,培育打造有色金属行业名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快速发展。
(二)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名牌。以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核心技术产业为重点,培育形成一批质量水平高、国际影响力大的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推动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的产品质量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大做强。
(三)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名牌。在纺织、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果品、粮油、乳品、及肉类深加工等龙头企业中培育名牌产品,促进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有色冶金、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名牌。支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知名品牌。以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陕南绿色产业等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为重点,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生产,围绕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采取联合、合作等形式,整合区域农业资源,重点发展一地一品等具有产业特色的集种植、养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名牌。
(五)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名牌。强化服务业标准化意识和品牌意识,重点培育为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名牌。在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会展及服务外包、农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形成一批服务质量优、影国际知名度高的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全面提升直接满足生活需求的生活性服务业名牌。在旅游业、商贸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培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品牌。
五、主要措施
(一)强化政府推动功能
发挥各级政府在实施名牌战略中的组织、推动和监督作用,围绕《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陕西省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进一步加强对品牌建设的统筹规划和推动力度,在陕西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领导下按照“统筹协调、密切配合、明确责任、全面推进”的原则,研究制定支持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立稳定的名牌工作投入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名牌战略法制化进程。
(二)发挥名牌产品企业主体作用
引导企业进一步强化品牌竞争意识,深入实施名牌战略。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品牌经营管理机构,制定名牌发展规划,确定目标,打造一流品牌;引导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制度,学习和创新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导企业以国内外知名品牌为标杆,开展质量比对提升活动,使规模以上企业在规模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使中小微企业做专、做精、做特、做新,形成品牌竞争优势;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运用信息化技术,围绕改善管理、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扩大出口和提高效益,积极改造落后装备,完善技术保障手段。
(三)完善名牌产品激励机制。
加强政府激励引导,树立典范,推广经验,发挥知名品牌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品牌竞争新优势,不断开拓国外市场,积极支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携带技术标准“走出去”,树立民族品牌形象,争创国际知名品牌;在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5A级景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地理标志保护区开展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把品牌创建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提升地区重点产业质量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支持企业加强品牌宣传,每年加大品牌激励政策力度,对在品牌建设中做出成绩的企业、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四)夯实名牌发展技术基础
充分发挥标准在品牌建设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引导名牌产品生产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在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专项经费中,资助企业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承担相关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有效利用国内外标准化资源,把握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加强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夯实名牌发展的技术基础,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建立名牌产品顾客满意度测量体系,开展用户及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及时掌握通报名牌产品的满意度、知名度、美誉度情况,指导企业完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五)强化名牌产品服务措施
分析研究国内外市场行情,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积极搭建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
内展览、推介产品;推广并鼓励企业申请产品安全标志、环境标志认证等,帮助企业突破出口障碍;支持名牌企业申请和获取国内外知识产权,资助发明专利申请。引导企业在技术引进、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专利纠纷处理等环节中,充分利用专利,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和不必要的损失;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加快创新、技术标准、检测、信息、商务、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集群内企业提供服务。
(六)优化名牌产品成长环境
加大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力度,营造名牌产品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企业依法获取知识产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保护企业自主创新和争创名牌的积极性。完善自主品牌维权与争端解决机制,形成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体、相互结合的名牌保护体系;加强对名牌产品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名牌产品成长的舆论环境。充分利用“3.15”、“质量月”、“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和举办博览会、发布会等形式,搭建我省名牌的展示平台,将我省名牌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发挥知名品牌带动作用,营造有利于知名品牌成长的社会环境。定期表彰一批质量稳定、技术标准水平领先、市场占有率高、消费者满意、信誉度高的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弘扬先进典型,增强全社会质量观念和品牌意识。
品牌建设十二五规划 篇2
《规划》指出, 要推进能源产业和综合交通运输创新能力, 电力建设重点包括特高压输电、高效清洁燃煤电站、核电站安全。其中, 在绿色发展方面, 要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电网资源优化技术等开发与推广能力, 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在技术保障能力方面, 要重点围绕煤矿、电站、油气田生产安全和电网、油气管网运行安全等, 完善一批研发和工程化设施, 提升安全防控技术支撑能力。在技术支撑方面, 要集聚整合行业优势创新资源, 加强关键技术、装备和工艺创新能力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保障国家煤炭基地、大型水 (核) 电站、智能电网等重大工程顺利建设。
【摘自《国家电网报》】
品牌建设十二五规划 篇3
一、充分发挥商贸物流业影响力具有战略意义和近期实效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暂时困难,中央及时作出的“保增长、保民生、扩内需、调结构”,“搞活流通、促进消费”和振兴现代物流产业等重大决策,对商贸物流服务业寄予的厚望前所未有。
商贸物流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工业品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在内的商贸物流服务业的影响力是指其支撑或改变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就业需求和居民生活原有状态的能力,或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就业需求和居民生活对商贸物流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应对危机,从充分发挥商贸物流服务业影响力人手,可以最大限度消除经济存量中的闲置、损失和浪费。而一切存量的优化与盘活,最终都是稀缺资源的节省和生态压力的减轻。这是新时期低成本应对危机的政策选择,有望突破存量困扰,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解决国民经济存量中“结构扭曲、流程紊乱、高耗低效、就业压力、消费瓶颈、信用缺失”等老大难问题,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和流程发生积极变化,并带来数万亿元的巨额社会、经济效益。因此,不仅具有长期的战略意义,更有立竿见影的近期实效。
其中,依托工业品的市场化、商业化订单机制,可优化结构,缓解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减少2-3万亿元的产业结构性损失(目前仅钢铁产业一项,陈旧落后的过剩产能就接近1.6亿吨、近万亿元,若加上产成品积压和上下游关联产业,结构性损失还得加倍);加快周转和经济节奏,可节省至少1.5-2万亿元的流动资本占用;提高物流效率,可降低1-2万亿元的物流成本;实施农产品畅销体系建设,可大大降低损耗率,为“三农”减损增收2000-3000亿.元;排除非收入制约,可增进城乡居民即期消费,额外化解至少1.8-2.5万亿元的购买力存量(2007年仅农村购买力结余就高达2.7万亿元);强化安全诚信,可消灭逃废债务、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商业贿赂、撕毁合同等造成的经济损失1万亿元;构建完整的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的商贸物流体系将产生巨大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等等。
(一)发展商贸物流服务业能够直接实现即期消费,创造未来消费,开发潜在消费
通过城乡便利快捷、服务周到的商贸物流网络,可使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最方便、最实惠的方式落到实处,将全社会、各阶层的每一分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活动。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0%(3月份增长14.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在应对危机的关键时刻,中国消费增长业绩非凡,首先是宏观刺激政策的贡献,但作为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产业,商贸物流业也是功不可没。其中,依托信息技术创新和商贸物流延伸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国内网购市场的年交易额达到了1200亿元。今年一季度更是逆势而上,成为增幅极快的最大亮点。这种低成本、高时效、方便快捷的网上购物,不仅实惠顾客,而且盈利商家,展示了消费方式转变和商贸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巨大优势和贡献率潜能。各国的实践显示,个别企业可以由于大环境恶化、经营不善而垮台,但商贸物流业和居民消费从来不会垮掉。那些在经济困难时期因洗牌加剧而倒闭的商业物流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将为更多有效率的企业腾出发展机会和空间,实现商贸物流业的整体提升和创新跨越。因此,壮大商贸物流服务业,是今后促进消费、稳定市场、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始终领先于GDP增幅的重要举措。
(二)对于扩大就业更具影响力
商贸物流业既是传统的就业主渠道,也是最具后续潜质的主要就业领域。目前,国内贸易行业从业人员超过8000万人(按照国家统计局口径,主要包含批发、零售和餐饮业从业人员),仅次于制造业,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中有近40%被流通服务业吸纳,仅餐饮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200多万个,成为安置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和就业技能偏低等弱势群体就业的重要领域。此外,物流业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物流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也可以新增10万个就业岗位。在眼下许多行业纷纷裁员的困难时刻,遍布大街小巷招工、招聘启事却随处可见,绝大多数是默默无闻的小餐馆、小商铺。由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会拉动各相关产业的中间需求,推动相关产业的扩大,从而对整体就业能够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因此,在国民经济遭遇暂时困难的时刻,着力保护事关民生、就业容量十分巨大的大中小型商贸服务企业和个体户,将极大缓解我国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三)对于节能降耗同样值得关注
我国物流成本节约的潜力巨大。基本情况是,在社会总产品中,工业生产资料产品占75%;工业品物流总值占社会物流总值的85%以上;工业企业自采自销比重高达70%。这些产品的市场流通,绝大部分是在工业企业之间直接进行的。而目前对工业企业为此而自行设置的采购、库存、储运、销售机构所引发的巨额投入,以及成本和效率状况几乎胸中无数。这个深不见底的巨大黑洞正是中国物流效率低下、粗放扩张、流程恶化的要害所在,也是潜力所在。其中,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潜力巨大的工业采购、库存、储运、销售、废旧物流程,可降低现有物流成本的50-60%。而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则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3000-4000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底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已经从1991年的3万亿元上升到88.82万亿元,年均增长22.2%;当年物流费用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从1991年的24%(5182亿元),下降到2008年的18.4%,达5.21万亿元。而美国物流费用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假如我国物流技术管理达到美国的水平,则2008年物流费用支出仅为2.83万亿元,与实际支出相比,可以少支出2.37万亿元。在这2万多亿元成本中,固然包含不同于美国的重化工业缘由,但也隐藏着巨额的“体制性成本”。所谓“体制性成本”是指体制不合理、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原本可以避免的行政性额外负担,因而是“最冤枉的成本”。只要相关体制和政策得到改变,这种体制性成本就会即刻消失、剔除。例如,不合理审批制度、庞杂收费、税制缺陷、行政垄断、地区封锁、标准混乱及其他人为障碍造成的物流开支,都属此列。剔除体制性成本是迄今最薄弱、最有针对性、最有希望立竿见影的重大政策问题,理应率先纳入我国节能降耗的总盘子,并在执行产业振兴规划中予以特别的重视。
(四)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需要商贸物流体系的支撑
例如,实施事关民生的城市社区商业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产品基地与连锁超市对接、家电下乡、汽车摩
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都需要安全诚信可靠的商贸物流服务企业、渠道服务网络和物流配送先行;为确保消费安全一食品安全,采购分销渠道更是责无旁贷。
二、应对后危机时代。将商贸物流渠道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商贸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成就始终是主流。目前的突出问题是,传统业态资源过剩,新型业态发展虽快但规模过小,大型企业过少,国际化企业空缺。因此,要发挥商贸物流服务业多方面的影响力还存在“诸多不便”,甚至障碍重重。其中,自主采购分销渠道“命脉缺失”,已成为最突出的要害瓶颈。
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巨额商品出口受阻,迫使中国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在继续努力转变方式、增加出口的同时,实行适度的“内需替代”。而“内需替代”、“出口转内销”谈何容易,因为时至今日,内外贸分隔,内销、外销渠道各异,结算方式、购销方式、技术标准不同,致使内外贸一体化的长效体制、机制、政策和流程远远没有形成。
需要特别指出,自己主导的网状流通渠道与自主品牌有着天然的依存关系,自主网络渠道是自主品牌的摇篮、孵化器,自主品牌是自主网络渠道的显赫代码。自主网状渠道被损毁,必然导致中国制造业知名老品牌遭重创,新品牌难存活。实际情况是,美国、欧盟、日本主导的世纪恰恰也是渠道争夺、品牌大战和商贸物流业国际化的世纪。发达国家GDP的60%来自知名品牌产业,中国不足20%。与此相关,自主品牌只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在世界品牌500强中,真正属于中国的微乎其微。自主品牌缺失让中国人感受到了切肤之痛,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自主品牌每况愈下,实质上是长期重工轻商、缺乏渠道意识,自主网状渠道资源被由来已久的外资大面积切割替代所致。道理很简单:在由外资构筑的国际化网状渠道中,品牌筛选当然要由外资来主导,从来就不希望看到中国的自主品牌。而跨国公司长驱直入、控制中国的购销网络,就抓住了品牌、技术、订单、信息和产品,就加速了优质商贸物流资源向跨国公司集中,也就夯实了其可持续盈利的在华基础。通过这种品牌、渠道的挤出效应,中国制造商只能在低端产品上依靠拚数量、拚消耗、拚能耗,粗放微利保本经营。
利润是一切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危机来临才使人们深切感到,自主渠道就是收入,自主品牌就是利润,渠道安全才有经济安全。纵观世界,“有本事的人赚别人钱,没本事的人送别人钱”。重工轻商,结果就是十分利中国有其一,90%利润跑冒滴漏流失海外。因此,从战略规划角度看,中国需要倒过来思维,以渠道品牌为中心,以现代服务业为基础,在下一个30年,应努力“颠倒乾坤”,实现传统工业资本主导向商业资本主导转变;实现“肥水不流外人田”,利润从1:9向9:1转变。从近期实战角度看,中国必须拥有内外贸一体化的自主购销渠道,才能灵活运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才能拥有自主品牌、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就业和利润最大化。中国要走向世界、实现“自主品牌万里行”,迫切需要“自主渠道万里长”。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有可能给中国带来转机。实际上,目前国外越是困难,对中国物美价廉商品的依赖就越强。中国此刻商品出口受阻、订单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原来外资主导的资金链、供应链和购销渠道损毁所致。而外资主导的流通渠道损毁正是中国商贸物流企业“走出去”,抓紧培育自主分销网点来取而代之的重要契机。从长远看,中国巨大的商品输出必须同巨额的商业资本输出相匹配。只有这样的外贸战略和政策才是完整的,服务贸易逆差才有望扭转,有效益的商品出口才可望回升。
将商贸物流渠道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是:抓住机遇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批发零售物流配送一体化的商贸物流渠道体系网点,实施国外抢滩、国内整合的“两头扩网”战略。
国外抢滩。目前,中国商人在海外大多数属于小散差,不成气候,近年大多只是浙江商人摊位制小商品批发市场模式,是中国模式在海外的简单延伸,国际化、现代化大型零售、批发企业几乎为零。针对这种状况,“十二五”规划期间,商贸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重心要从吸引外资“请进来”转变为推动内资“走出去”,从委托代理出口为主转变为自营出口为主,促使国内大型商贸物流企业按照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思路向外延伸,实施渠道接管、销售终端前移,用中国企业的全程自主分销取代外商主导的低价采购,逐步用自主品牌取代加工贴牌,打一场持久的、系统化的产业链、供应链、渠道、价格和品牌的争夺战,逐步掌控海外的主动权、主导权。
为此建议:(1)国内涉外企业要停止在海外的内斗自残,改变“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消极被动局面,联手抱团“走出去”,增加海外投入,在国外抢滩登陆、开辟大规模由供应链支撑的采购分销窗口和基地网点。(2)要重视软实力,深入研究各个目标国的投资环境和文化背景,借鉴外国公司在华投资及其本土化的经验,借助海外华人、华商形成的商贸物流增长点和影响力,广泛联络在海外已经站住脚、本土化的运输服务贸易场站、批发市场、工商企业、商务办事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商贸物流据点和大批浙商、粤商及海外华商等工商、金融界人脉,在海外直接投资、收购兼并、代理转自营。(3)要打破内外贸分割的局面,促进原来体制分治造成的内贸企业和外贸企业之间的合资合作,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的现代企业集团,追踪国际动态,引导产业方向,促进国内商贸物流企业走向世界。(4)为促进商品内销和外销之间的灵活转换,降低购销风险,要推动目前权宜之计的“外贸大集”常态化,积极探索外贸企业建立内销机制和内销风险基金。与此对应,内贸批发、零售企业也要建立针对出口转内销的采购机制和采购风险基金。(5)主管机构要具体研究“走出去”的商贸物流企业所应具备的条件、潜质、方式和鼓励政策,积极创造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环境。即使走出去有具体困难,大格局暂时难以改变,也要逐步提高商贸物流领域的市场集中度,千方百计强化中国工商企业自主定价能力,强化在价格、品牌、利润、标准等方面的话语权,为日后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国内整合。国内企业做大做强是走出去的重要基础。“十二五”规划期间,要结合已经出台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整合结构、提升国内商贸物流资源的质量。要加强对内开放、深化改革,彻底改变“流通渠道行政化”的传统隶属格局,打破条条块块的部门分隔、地区封锁,推动商贸物流资源和企业的横向性、市场化流动,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高效重组。(1)从大宗分类产品看,要根据工业品生产资料、工业消费品和农产品生产、消费和流通的特点,切实建立以大型骨干领军企业为主导,以中小企业加盟、联盟、标准化、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为基础的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消费品零售服务体系和农产品畅销体系。(2)从空间布局看,要构建城乡一体化、内外贸一体化、批发零售物流配送一体化的商贸物流渠道网点。为此,要借助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等契机,重点组织实施针对广大农村网点缺失的“覆盖战略”;针对二三线城市商业资源小散差的局面。重点组织实施提高市场集中度的“补强战略”;针对国内外影响力巨大的特大城市,重点组织实施能够引领商贸物流业未来与发展方向的“创新战略”。
总之,中国应当走出陈旧的“传统制造业思维”,牢固树立“渠道是稀缺资源”、“渠道是经济命脉”的新理念、新思维,充分发挥商贸物流业影响力,推动流程变革和业态创新,将培育、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自主品牌、自主渠道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篇4
“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十一五”期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立足基层,面向职工,自觉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以建设“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文明单位创建为重点,推进了全市住房公积金事业的改革稳定发展,职工队伍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行业作风明显改观,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住房公积金事业各项任务的完成。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精神,巩固“十一五”全市住房公积金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提高“十二五”全市住房公积金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业规范,为我市住房公积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现结合全市住房公积金系统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主线,以继续开展全系统“文明单
位”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培养造就“四有”职工队伍为目的,以行风建设、行业文化建设、文明创建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促进行业科学发展、管理规范、优质服务、秩序优良、关系和谐,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依靠群众;典型引路、弘扬正气;常抓不懈、强化指导。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基本构建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核心价值体系,行业凝聚力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素质大幅提升,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果,行业形象得到充分认可,行业发展环境更加和谐。
具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住房公积金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各管理部(办事处)创建市级精神文明单位。
到2015年,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果。理念文化、形象文化、廉政建设取得新突破,具有行业特点的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完善,行业价值理念深入人心。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打牢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根基。
扎实抓好政治品德教育。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以科学发展观为重点的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全行业进一步形成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切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不断巩固干部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来抓。组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纲要》,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岗位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推进全市住房公积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完善建设系统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完善职工行为准则,引导干部职工逐步树立与住房公积金行业需要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和职业道德风尚和文明理念。深入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爱心奉献、扶贫济困等
道德实践,展示行业道德新风尚。
(二)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休素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学习活动。紧紧围绕创先争优活动,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在职学与送学培训相结合,统一规定的必学同容与本职专业知识相结合,网络学习与书本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平时有序学习与重大任务时强化学习相结合,使学习活动形式灵活、有声有色。积极鼓励、支持干部职工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在职学历教育,注重通过辅导讲座、报告会、专题调研等形式拓宽学习途径,提高学习质量。
加强干部职工队伍能力培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特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抓好前沿知识的学习,做到与时俱进;针对干部职工知识结构差异,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促进行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支队伍长足发展,全面提高干部职工推动发展的能力、促进和谐的能力、公共服务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善于创新的能力。
建立干部职工技能培育的激励机制。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大力开展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着力拓宽培养渠道,创新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的有效性。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按照“六五”普法教育的总体部署,以行业法规为重点,把法制学习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落实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积极构建“平安单位”。提高行政执法质量,规范行业秩序,防范和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行风建设,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党员党性锻炼,营造和谐纯正的社会风气。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刻苦耐劳,追求卓越,争当执法为民、奉献社会的楷模。营造学先进、树新风、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神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升行业管理水平、树立行业新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全系统软实力的根本举措。各科室、管理部(办事处)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广泛进行动员,稳步有序推进。要在全系统干部职工中广泛动员,要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教育职工,吸引职工,使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层层创建的生动局面。
检察院“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 篇5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精神要求,全面落实上级院关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工作部署,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加快我院检察文化建设步伐,推动检察工作持续协调发展,根据《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强检察文化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准则,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坚持以党建带队建,充分调动全体干警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大力传承优秀检察历史文化,着力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检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检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工作目标
建设符合检察工作时代主题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和行为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检察文化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全面提升检察干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促使检察干警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自觉把个人的价值、理念、目标融入到检察事业中,保证我院持续健康发展。
三、方法步骤
市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第一个五年规划从开始实施,到2013年结束。分为启动、实施、验收三个阶段:
加强检察文化建设要以党建工作为主线,充分发挥工会、团支部、妇委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于总体规范的制定和工作部署,着力于部门间的组织协调与活动督导检查,着力于在文化建设实践中调查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检察文化建设工作水平。具体工作中,要分三阶段实施。
(一)启动规划阶段:召开党组会、院务会、干警大会,全面启动检察文化建设活动。通过广泛动员,举办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文化专题讲座,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大讨论,开设文化建设建议箱等活动,统一干警的思想,提高对检察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着手做好检察文化的规划工作,重点围绕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定长期的建设纲要和短期的活动计划。规划工作要突出其操作性和实效性,确保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的要求逐步落实,整体推进。
(二)深化提升阶段:根据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建设活动,持续提升检察文化的软实力。各项活动中,要注重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把文化建设渗透到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业务工作的成果检验文化建设的成效,使检察文化建设与检察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注重先进检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相结合,采取各种生动的艺术形式把无形的理念有形化,启迪干警的心智,陶冶干警的情操;要注重文化活动的日常开展与文化精髓的系统提炼相结合,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总结优秀的独特的人文精神,进而内化到每位检察干警的心中。
(三)机制建设阶段:顺应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潮流,立足检察工作实践,着眼检察干警的精神文化需求,扎实推动检察文化建设长效化。要致力于组织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检察文化建设工作制度,有效提高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水平,积极促进文化建设活动规范化、常态化。要致力于激励机制建设。注意发现和培育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建立健全文化建设奖励制度、工作成效综合评价体系,努力激发干警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要致力于交流机制建设。加强与不同系统、不同单位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大力开展文化共建活动,努力拓展检察文化建设工作平台,切实增强检察文化活力。要致力于保障机制建设。切实保证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保证干警学有园地,乐有去处,用有器材,玩有场所。
四、主要内容和措施
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紧紧围绕检察文化的基本内涵,强化工作措施,拓宽工作渠道,通过挖掘特有的文化底蕴,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优秀的文化成果,锻造卓越文化、细节文化、和谐文化三大品牌,切实树立起检察文化的独特魅力。
品牌建设十二五规划 篇6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保持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时期,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河南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促发展,确保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各项工作平稳较快发展,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城镇化进程加快。2010年底,城镇化率达到39.5%,比2005年提高近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近1.8个百分点。按照建设“紧凑型”、“复合型”城市理念,编制完成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38个设市城市和86个县城总体规划全部修编完成,180个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部完成编制。
— 1 — 住房保障惠及民生。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积极探索租售并举模式,全省累计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147多万平方米、23.4万套,竣工543万平方米、9.8万套,累计实施廉租住房保障35.4万户;累计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2275万平方米、26万套;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完成1530万平方米、19万套,初步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全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总投资6293.61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共计19134.15万平方米。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了30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了4.6平方米。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增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能力。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整体提升。
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省累计新增城市道路3813.81公里、燃气用气人口411万人、公共供水能力128多万立方米/日、城市集中供热面积3788.99万平方米。郑州市地铁1号线、2号线开工建设,郑州至机场、郑州至开封、郑州至焦作等城际轻轨加快建设。2007年底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142座污水处理厂实现了稳定运营、117座垃圾填埋场达到无害化等级评定标准,累计处理生活污水68.9亿吨、生活垃圾4200余万吨。
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评比办法及评分标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 2 —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处臵突发事件能力。完善县域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和稳定运营机制,确保建成的垃圾处理设施发挥应有效用。18个省辖市新增园林绿地1670公倾、公园绿地660公顷。信阳市、新安县分别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县城)称号。
建筑业持续壮大。五年来,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4503.02亿元,建筑业产值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12位逐年提高到2010年的第7位,在中部六省中由第3位前移到第1位;有组织向省外输出建设劳务553.5万人,获得劳务收入499.3亿元。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399.80亿元,比2005年增长4倍,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由2005年的16家增加到59家。有组织地向省外输出劳务人数达到了120万人,劳务收入120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32.9 % 和98.3 %。施工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建筑市场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建设工程监督覆盖率逐年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新农村建设扎实展开。147个县(市、区)村庄布局规划和1712个乡镇总体规划全部编制完成,108个县(市)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完成,中心村(社区)规划基本完成。全省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累计完成投资245.68亿元,修建村内道路46145公里、自建供水设施1342个、供水管道16752公里,改造农村危房超过11.2
— 3 — 万户。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9个、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6个。
建筑节能成效明显。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由50%提高到100%、实施率由30%提高到97%,累计建成节能建筑1.38亿平方米,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88万平方米,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4000多万平方米,建筑节能累计节约700万吨标准煤。18个省辖市和108个县(市)城区全部实现“禁实”,累计生产新型墙材1610亿标砖,节地26万亩,利用工业废渣14900万吨。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光电建筑研究应用,评审出建设科技进步奖204项。
依法行政能力增强。出台了《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和《河南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6部地方性法规、规章。对236个行政处罚条款制定实施裁量标准以及相关制度。开展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活动,执法队伍服务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二、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主要目标
(一)“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了中部崛起的重点任务,制定了进一步扶持的政策措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并明确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中部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 — 4 — 划》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项目将会增加,投资将会倾斜,政策将会优惠,这将对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定位更加明晰、地位更加重要,一大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规划,有利于我省更多地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将为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广阔舞台。三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我省“十二五”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都提出,必须把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赋予城镇化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和惠民生等新的内涵和任务。特别是去年9月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明确了我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方向、目标和措施,要求在全省大力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并安排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难得机遇。四是涉及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政策带来的机遇。中央站在扩投资、保增长、惠民生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决策部署,“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10万套,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同时,将扩大资金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城市供水、供气、— 5 — 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城市园林绿化等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策性住房建设”。国家和我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使民间资本更多地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同时,国家和我省对节能减排工作越来越重视,推进力度越来越大,对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五是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面临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建设大发展的难得机遇,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思想高度统一,抢抓机遇意愿强烈,为促进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突出矛盾:一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适度调整的挑战。中央强调,将根据新形势、新情况,适时适度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做出适当调整,这对我们把握和运用中央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银根”“地根”适度从紧,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将产生一定影响,建设项目的融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取得土地会更加困难。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维护被拆迁人的权益,另一方面也会提高拆迁成本,增加拆迁难度。各级政府既要抑制高房价,满足百姓住有所居需求,又要保持房地产市场繁荣,政府宏观调控的两难选择,导致了房地产政策的不确定性。二是我省城镇化整体水平还较低,城乡统筹难度较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规划的引导调控能力不足。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城乡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较薄弱,城镇承载产业、吸纳就业、集聚人口等功能不强,对城市 — 6 — 交通拥堵、雨季道路积水、城市管网老化、平原地区垃圾处理等重大问题研究和解决不够。四是破解城乡建设资金难题的压力依然巨大。随着我省住房城乡建设的继续快速发展和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资金紧缺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如何解放思想创新融资模式、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仍然是“十二五”时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五是系统内一些同志思想观念、工作观念更新转变不够快,工作效率不高,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在上下联动、发挥合力方面需进一步加强,推进建设行业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转变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十二五”时期全省住房城乡建设指导思想
面对机遇和挑战,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准确判断把握形势,抢抓机遇谋发展,破解瓶颈求突破,加快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大发展、大提升。“十二五”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围绕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城镇化为统领,加快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大规模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建筑业,积极稳妥发展房地产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建设科技创新和建筑节能,加快建设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事关群
— 7 — 众利益的民生问题,推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三)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十二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建设,全省城镇化水平有明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指标是:
城镇化进程积极稳妥推进。“十二五”期间,全省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以上,2015年达到48%,达到或接近中部平均水平。郑汴一体化取得较快发展,省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2012年年底前所有城市新区初具规模,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到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部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全省初步构建起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集约高效的现代城镇体系。
住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省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10万套,完成投资1872亿元。其中:新建廉租住房(含购买、改建、租赁)40万套;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63万套;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57万套;新建限价商品房20万套;新建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30万套。到2012年末,基本完成省辖市集中成片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到2015年末,全面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
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600亿元,商品房屋竣工面积达到21000万平方米。坚持住房市场化的基本 — 8 — 方向,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的作用,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供应体系。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和房地产业集中度,发挥房地产业对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和质量的重要作用。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底前西气东输二线新增用气城市建成完备的燃气配套设施,黄河以北及沿黄城市供热能力增加40%,省辖市建成完善的雨水排水体系,城市防洪设施达到国家标准,无障碍设施配套,城市新建建筑全部达到抗震设防标准。2013年、2014年实现郑州地铁1号、2号线通车。洛阳城市轨道交通开工建设。2014年全部建成南水北调受水区43个城市供水配套工程。2015年省辖市燃气用气普及率达到80%,县城燃气用气普及率达到40%;省辖市中水回用率达到4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8%以上,县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全部实现无害化处臵。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全面完成县城以上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大中城市建成区内主要河道的综合整治全面完成。60%以上城市(含县城)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35%以上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2012年年底前,2/3以上的省辖市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城市管理逐步法治化。城市历史遗存、古建筑及近现代优秀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城市亮点凸现,文化品位提升。
— 9 — 建筑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15年底,建筑业力争完成总产值、增加值、利税总额分别达到30000亿元、9000亿元和2000亿元左右,建筑业完成总产值、增加值、利税总额保持年均增长13%以上。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合格率100%,建造出一批优质精品工程。建筑业企业竞争力增强,建筑市场秩序规范,安全生产持续保持平稳,有效控制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积极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到2015年完成4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中心镇建成区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基层村建设规划完成80%以上。完成全省历史文化古镇(村)资源普查和历史文化名镇(村)设施建设保护规划,建立历史文化名镇(村)信息网络系统。乡镇用水普及率达到90%,燃气普及率达到2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生活垃圾处理率90%,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2%。
建筑节能实现新突破。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节能建筑1.2~1.5亿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0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规范化应用5000万平方米。到“十二五”末,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和实施率全部达到100%。到2015年,新型墙材产量达到420亿块标砖,生产比例达到92%,应用比例达到98%,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基本实现“禁黏”,乡镇“禁实”总数达到1000个,建筑节能累计实现节约90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
三、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十二五”时期主要工作措施
(一)科学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进程
1、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快城乡规划一体化步伐,推进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合理安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在全省形成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龙头、城镇总体规划和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为骨干、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支撑的城乡规划体系。依据省域城镇体系提出的次区域指引,编制跨市县的综合协调规划,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提供较为完善的规划依据。
2、优化城镇空间布局。认真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发挥规划引导调控作用,按照“向心集聚、圈层组织、轴带辐射”的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依托现代交通体系,逐步形成以郑汴都市区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省域中心城市为骨架,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3、强化郑州核心带动力。以把郑州建设成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郑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沙组团、九龙组团、航空港区、龙湖地区、龙子湖高校区和白沙职教园区开发建设,建成郑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航空港交通枢纽和郑州综合保税区,促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形成规模。继续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加快实施郑汴新区规划,2015年郑汴一体化区域城镇人口超过600万人,加快建设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扩大人口规模,提升产业集聚
— 11 — 水平。推进“两干三城”(干线铁路、干线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城际快速客运通道、城际快速货运通道)交通体系建设,加快郑州市与开封、许昌、新乡、焦作、洛阳市的发展对接,形成郑州都市圈。
4、提升省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洛阳全省副中心城市作用,到2015年,洛阳市城区人口达到260万以上。其他16个省辖市按照复合型、紧凑型发展理念,严格规划实施管理,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突出城市特色,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承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洛阳、焦作、平原、许昌、漯河、南阳等新区建设,加快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
5、做大做强县级市、县城。统筹现有城区功能布局,提升县级市和县城规划建设标准,提高基础设施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大力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支持有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完善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
(二)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1、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十二五”期间,公共租赁住房将成为住房保障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与廉租住房统筹合并建设。
2、加快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全面掌握低收入家庭住房状 — 12 — 况,建立保障对象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以地方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资金。完善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的管理办法,积极实施廉租住房租售并举。强化廉租住房建设情况监督检查。
3、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有关规定,单套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落实各项优惠措施,严格审定出售价格。严格经济适用住房的申请、审批、公示、退出制度,规范销售管理,规范集资合作建房,将对象限定在住房困难户较多的工矿区、困难企业的无房户和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家庭。
4、积极稳妥推进旧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把旧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功能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从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出发,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城市旧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各地按照“统一规划、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城中村改造。鼓励旧城区和棚户区房屋产权单位、公有住房承租人及其所在的企事业单位,按照城市规划和改造计划的要求,采取集资合作建房的方式实施旧城区和棚户区改造。
5、完善住房公积金监管体制。强化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努力实现城镇就业职工基本建立住房公积金。完善住房公积金贷款办法,简化贷款程序,降低贷款费用,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进一步完善住
— 13 — 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机构建设和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执法检查。统一管理标准和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全省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加强资金运营和贷款风险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完善住房公积金利率、税收等政策,进一步体现对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优惠。积极探索住房公积金安全增值渠道,丰富个人住房贷款品种。开展住房公积金用于住房建设的试点。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益,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将本地区部分住房公积金闲臵资金补充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三)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
1、加快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建设,实现产城融合。加快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多层标准化厂房、技术研发、专业物流、交易市场、职业培训等生产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房地产开发和保障性住房等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支撑产业和人口集聚。
2、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功能。着力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加快对城市老城区老化管网改造,基本实现省定重点镇集中供水设施全覆盖。通过西气东输二线和地方配套支线建设,加快城市天然气管网和设施建设改造,提高县城以上城市燃气普及率。加强城市积水点改造和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提高城市中水 — 14 — 回用、污泥处臵和防洪防灾能力。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完善乡镇垃圾收集收运体系,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城市河道治理和生态保护,提高城镇居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3、加快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围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框架,提高中心城市道路建设标准,优化路网结构,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改造和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加快铁路、公路、航空建设,形成以高速铁路、国铁、城际铁路组成的铁路网为基本骨架,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城际快速通道为重要支撑,航空港和综合交通枢纽为关键节点的便捷高效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城际干道和轨道交通等快速交通设施建设,促进城市间的城际连通,实现城市交通、城际交通、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等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零换乘”与“无缝衔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方便市民出行。
4、提升城市生态宜居水平。全面落实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空间管制,以创建宜居城市为目标,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全面提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合理划定城区范围内的绿化空间,建设公园绿地、环城绿化带、社区居住区绿地和风景林地,围绕交通干道和城市水系等建设绿色走廊,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加强区域生态建设,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及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分区控制。
5、突出城市文化特色。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为依据,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管理。吸收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处理好名城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突出地域、历史和文化特色。重要地段和建(构)筑物要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形成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位。
6、加强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强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严格实施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突出功能分区以及对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快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风景名胜区周边建设活动的规划管理。
(四)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1、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一是完善房地产调控措施。根据国家出台的土地、金融、财税政策,认真贯彻落实调控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各项措施,研究制订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调控办法,及时出台有关调控政策,通过采取经济和法律等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从供求两方面进行双向调控,保持房地产市场价格稳定。二是加强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认真做好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级建设,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方针,建立全省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全面掌握全省房地产市场的基础信息及动态变化,实现住房信息共享,全面提高行业管理和社 — 16 — 会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加强对建设用地供应、土地价格变动情况的监测分析,科学预测商品房对土地的需求和相关信息。增强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加强对同地段、同品质房屋销售价格和租赁价格变动情况的分析,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及时发现市场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调控措施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加大宣传力度,适时披露土地供应、住房供求及价格涨落等相关信息,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和心理预期,保障合理住房需求,控制不合理需求,抑制投资性与投机性购房需求,严肃查处违规销售、恶意哄抬住房价格等非法行为,有效遏制投机炒作。四是增加有效供给。在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中,合理确定各类房地产用地的布局和比例,优先落实保障性住房用地,大力发展普通商品房,配套发展商业房地产、写字楼和工业房地产,鼓励开发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2、积极稳妥发展房地产业。一是鼓励房地产企业优化重组,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信誉好、负责任、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鼓励其做大做强,提升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和经营规范程度。引导有资信和品牌优势的房地产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形成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对具备转让条件的开发项目,允许开发企业以投资、入股或转让方式进行项目合作,鼓励规模化开发和集团化运作,推行跨区域、多元化和品牌经营,支持房地产企业实施
— 17 — 品牌带动。推进房地产经纪和物业服务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二是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资信条件较好的企业经批准发行企业债券,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三是规范发展房屋租赁市场,鼓励居民通过租赁方式满足住房需求,形成梯度住房消费模式。四是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严格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及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纪人、物业管理经理人执(职)业资格的核准及日常监管工作,加大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工作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将房地产企业的不良行为记入企业信用档案,与资质资格升级挂钩。五是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以合理的价格促进商品房销售。
3、加强房屋征收补偿管理。认真贯彻《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完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相关法规制度,规范征收补偿程序,加大公众参与力度,解决重货币补偿、轻实物安臵,被征收人对补偿方式选择权得不到保障、补偿标准偏低等方面问题。加强房屋征收部门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完善对被征收人中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政策,确保其居住条件有改善,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加强对房屋征收中损害群众利益重点案例的督查力度,依法依纪查处房屋征收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利益。
4、推进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健全物业管理各项制度,形成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收费机制,提高物业管理市场化程度。规范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的归集、管理和使用,保障住房的维修和正常使用。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住房维修管理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推进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并实施物业管理。
5、加速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确立符合国情、省情的住宅建筑体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和通用住宅部品体系。落实住宅产业经济政策,健全住宅产业现代化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工作推进制度和激励机制,逐步构建资源节约型住宅产业结构和住宅消费结构。加强住宅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完善住宅产业技术保障体系。重点研究与推广住宅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等关键技术,鼓励研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住宅建筑成套技术和住宅部品,推行住宅性能认定和住宅部品认证、淘汰制度。在已开展的住宅性能认定试点基础上,逐步建立社会化性能认定机制,不断扩大住宅性能认定的范围。按照国家认证认可工作条例的要求,实施住宅部品认证和推荐、淘汰制度。
(五)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建筑业
1、完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引导我省建筑业走工业化道路。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提升传统建筑业,实现产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二是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
— 19 — 合,鼓励和支持优质资本、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参股、兼并、重组,推动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臵效率。加强对骨干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专业调整、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项目融资、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具有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总承包能力的综合类建筑企业,以工程总承包为载体,逐步实现由垫资经营向投资经营的转变。增强骨干企业综合竞争力,培育一批企业集团。三是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引导企业围绕新的市场需求,与资本市场、建筑产品开发等有机结合,带动传统施工业务的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吸引高端专业人才,形成新的业务发展模式;促进建筑业企业与交通、电力、水利、邮电、通信等施工企业的兼并整合,尽快形成涵盖诸多领域、具有各类施工能力的大建筑业格局。四是大力发展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培育为投资者提供技术性、管理性服务的工程咨询服务主体,完善中介服务,发挥中介组织在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中的作用,形成由勘察、设计、监理、工程造价等企业组成的工程咨询服务体系,提高建设项目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
2、规范产业行为,创造良好环境。一是强化行业指导。加强对建筑业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重点做好省政府确定的100家骨干企业的跟踪服务,深化细化扶持政策,对骨干企业实行省级直接管理、增项不受限制、评优评先倾斜等政策。积极协调省科技、金融、税务、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二是加快制度创新。加快推行工程风险 — 20 — 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建设工程担保制度,健全工程风险管理制度。稳步推进项目管理制度的实施,大力推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完善建筑市场监管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完善覆盖建筑市场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三是规范市场秩序。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规范建筑工程招标投标,试行电子化评标办法,逐步实现全过程网上投标和电子化评标,解决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等问题。建立完善招投标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运行机制。深入探索制止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发生的有效途径。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强化工程建设监管信息化建设,真正发挥信用信息系统在日常监管中的作用。落实市场准入、清出机制,为建筑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创建精品工程。一是落实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完善行业工程质量安全的自我约束机制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参建各方质量安全行为的监督,规范参建各方的质量安全行为。加强工程施工的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加强工程监理,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作用。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抽查和巡查,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强化质量监管。二是实施“精品工程”战略,以组织创建“鲁班奖”、“中州杯”优良工程为抓手,加强质量、品牌和标准化建设,促进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加强工程生产安全管理。坚持安全发展,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
— 21 — 督,建立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完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对工程质量安全行为的约束作用,严格监督检查和监督执法,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发生和应对突发事故的发生,提高危机管理意识和处臵能力。
4、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外埠市场。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我省建筑企业加强与省外大中城市和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采用收购、控股、参股或联合省外企业等形式提高省外市场占有率。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定向劳务输出渠道,带动我省建筑劳务输出。加强各地具有不同功能要素企业间合作,形成联合开拓市场机制。以工程总承包为发展方向,以特级企业为龙头,加快开拓省外市场步伐。加强省际间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以及专业协作关系。发挥林州、长垣、项城、平舆、鄢陵、固始、新县等地建筑、防腐、防水、园林绿化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大建筑劳务输出和基地建设,带动建筑劳务输出。引导我省建筑业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组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联盟,积极参与国家对外援助项目,承包国际工程和劳务输出。
5、创新勘察设计咨询业机制,繁荣勘察设计市场。围绕市场和自身实力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引导大型企业向为工程建设提供全过程、全功能、全方位服务的方向发展,中小型企业要向提供 — 22 — 专业功能服务的方向发展。鼓励企业跨行业、跨专业、设计施工一体化经营,强化主业优势,发展高端市场,延伸产业链或多元化经营。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和流程再造,形成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并完善协同工作模式,提高勘察设计咨询项目管理水平。编制《河南特色民居推荐图集》,引导全省村镇民居建设,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支持省外正规甲级勘察设计企业、境外知名设计机构参与我省设计投标;积极鼓励省内设计企业与境内外设计企业联合设计、集体创作,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允许省属骨干勘察设计企业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承包、兼并地方设计企业;对地标性建筑、重要地段的街区、建筑艺术造型有特殊要求的纪念性建筑经批准可以直接委托境内外著名设计大师进行方案设计;支持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以个人名义参与新农村建设。
6、强化标准意识,规范计价行为。认真分析研究工程建设、建筑市场管理发展趋势和要求,确定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工作方向,做好相关标准定额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编制,加强我省地方标准的制订、修订管理,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机构建设,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体系,建立工程建设标准化与技术进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培训,努力使“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的观念深入人心,鼓励建设各方广泛参与,不断提高对标准定额的认识水平。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完善工程量
— 23 — 清单计价方式和工程结算审查备案制度,加大工程实施阶段计价行为的监督力度,逐步建立工程造价计价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工程造价指数研究和信息发布工作,建立适用于我省实际的工程造价指数体系和工程价格信息发布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全面提升全省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和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业水平。
(六)加快推进村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加大村镇规划编制力度,充分发挥规划在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高质量地完成全省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基层村规划编制。中心镇结合总体规划,完成建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逐步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次推进、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启动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全省的村镇规划监督管理网络和村镇规划监督评价机制。
2、积极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搞好中心镇建设试点。选择一批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中心镇作为特色中心镇的试点,通过建设产业集中发展区,走产城融合之路,促其发展成为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使其率先发展成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加强对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的政策研究,出台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中心镇和中心村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我省农村城镇化进程。
3、做好农村危(住)房改造建设。积极争取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试点支持力度,逐步解决经济最贫困、住房最危险的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积极探索推进农村住房建设的政策体制和机制创新,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复耕出的土地,优先安排本行政村新村建设和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产业发展等,节约的指标转让收益主要用于被整治土地所在村庄建设、拆除农民房屋重建、农村危房改造及腾退宅基地补偿等,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4、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村镇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村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规范建制镇土地批租,推行公开招标出让,建立和完善建制镇土地出让金用途分解机制,适当扩大中心镇土地出让金留成比例。合理收缩政府投资领域,加大对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加强村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行特许经营权,吸引外资、动员社会资金参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机制。
5、大力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建设一批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生态文明、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镇和乡村。到2011年底前有一半以上的建制镇镇区和乡驻地、— 25 — 2012年全部建制镇镇区和乡驻地完成环境综合整治达标验收。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挖掘当地建筑文化遗存,提炼特色民居风格,反映时代民居特征,结合各地不同的特色和民俗,分别设计河南乡镇和村庄特色民居,最大限度体现地域民族特色。加强历史文脉保护,抓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重要地段和建筑物要形成与地域、历史、文化、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和特色风貌。
6、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与利用。完成全省历史文化古镇(村)资源普查,建立历史文化名镇(村)信息网络共享系统。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利用,制定《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办法》。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开展名镇(村)特色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整合名镇(村)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会同旅游部门开展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创建活动,提升名镇(村)品味。使我省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和利用,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七)加强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强力推进建筑节能。严格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鼓励执行低能耗和绿色建筑标准。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积极扶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扩大集中连片推广规模,完善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 — 26 — 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大力推广绿色、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引导绿色住房消费。积极推进建筑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推广应用新型节能材料,推进建筑节能产业化进程。倡导农村住房节能,鼓励使用清洁能源。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产业领军企业。指导特级、一级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着力提升骨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联合,推动建设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重大关键技术,引导企业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或专有技术,在企业各类资质标准审定中,突出企业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和工法,突出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标准的建设,提升技术集成和管理集成水平,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建设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应用。加强建设科技成果的中试环节,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示范应用。鼓励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能源,并将应用水平和科技含量等逐步纳入优质工程评定、招投标、资质审查等环节,形成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有效机制。创建国家和省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在新
— 27 — 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绿色生态建筑等领域加强示范工程建设,并切实加强对示范工程的跟踪问效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行业技术不断进步。
3、建立低碳建筑体系。大力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积极培育以低碳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推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引导和推进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模式,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范化、规模化应用,推广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加大新建建筑节能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省建筑节能标准,建立完整的建筑节能检测和评价体系,实施闭合式管理,加强工程建设程序各环节的节能专项监管。建立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定期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加强新建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开发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技术,建立建筑能效标识体系;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与功能提升,建立健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积极开发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关键技术和设备,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建立和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与标准规范体系,研究绿色建筑的推广机制,建成一批绿色建筑示范基地和人居环境优秀示范小区,探索生态智能建筑的建设,逐步建立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4、扩大新型墙材应用。巩固深化“禁实”成果,积极推进“禁实”向乡镇延伸,向“禁黏”拓展。优化升级新型墙材产业,继续推进新型墙材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新型墙材骨干企业(集团),扩大新型墙材推广应用范围。全面贯彻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政策,加强监督检查,努力提高基金征收率,充分发挥基金的引导、调控作用。加快墙材革新的立法进程,研究制定《河南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禁实”工作新型墙材闭合监管和新型墙材确认管理制度,促进全省墙材革新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八)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住房城乡建设发展动力
1、全面开放建设市场。落实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域割据,对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一视同仁,项目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投资者,实现公平竞争。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城市园林绿化等领域。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参与棚户区改造,享受相应的政策性住房建设政策。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的改组改制,具备条件的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可以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向民间资本转让产权或经营权。
2、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
— 29 — 措机制,组建城市、县城建设投资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高融资能力。鼓励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平台采取发行债券、上市融资、信托计划等形式筹集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采用BOT、TOT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商业性基础设施开发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按照“先期出资、收益分享、依法办理”的原则,探索开发商投资土地一级市场、先期参与城镇土地开发等筹措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3、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强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前期运作、精心设计,适时向社会金融机构推荐,促进金融机构扩大城建信贷规模。通过组织召开城乡重大建设项目招商会,利用请进来的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采取各种投融资模式,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企业改组改造、兼并重组,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增强城乡发展的活力。
(九)加强人才培训,推进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
1、大力开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干部培训。开展公共管理、电子政务、依法行政等知识培训。抓好普法教育培训,全面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和完善干部学习培训的考核激励机制,实行领导干部选学和考评制度,大规模培训建设系统领导干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城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完善以建筑企业为主体、建设类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 — 30 — 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行业职业培训,建立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二是以企业技术中心和研究中心为平台,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培养新型骨干人才,围绕建设行业重大关键技术、专业施工技术和设计工艺,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行业科技领军人才,提升骨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完善建设行业执业人员信用档案体系建设,规范执业注册许可行为,加强对执业人员的管理,落实准入、清出制度,提高行业的社会公信程度。严格执行执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重点做好各类执业注册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执业注册人员的执业水平。
3、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网络为基础,以管理业务为核心,以系统信息与数据共享服务为目的,整合政务信息资源,综合运用数据库、地理信息、卫星定位、移动办公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打造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12317信息化工程”,搭建统一数据库平台,建设企业数据库、执业注册人员数据库、建设工程项目数据库,提高电子政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全面性,实现跨部门、跨单位的信息共享,实现全省政务办公与数据共享。
4、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行政。通过健全制度、完善规章、加强立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关系民生和社会热点问题,— 31 — 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决策程序,完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实施行政处罚裁量制度。
5、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两转两提”,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作风,全面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觉遵循规律,加强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抓具体、求深入,抓基层、打基础,通过项目抓落实,通过项目求突破。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主动由行业管理向服务指导转变,集中精力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突出问题。
品牌建设十二五规划 篇7
从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辽宁公路规划建设投资规模在1100亿元左右。高速公路方面,规划建设20余条、大约2 600km,投资超过900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 042km,其余是新开工项目。
辽宁省此举也将带动多个上游行业发展,特别是水泥等建材行业,无疑将加大对水泥的需求量,促进区域内水泥行业发展。
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 917km,全省实现97%的陆地县(区)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辽宁在高速公路路网布局、整体功能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稳居全国前列。
品牌建设十二五规划 篇8
(四)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
1.深化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突破性政策
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以功能突破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依托,以区域联动为导向,研究借鉴航运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航运支持政策,提升上海航运服务市场功能,破除制约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障碍,提高我国航运服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争取国家支持,形成新一轮突破性政策。
2.创新国际航运船舶登记制度
依托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探索创新洋山港国际航运船舶登记制度,优化船舶登记流程,降低登记成本,缩短登记周期,集聚中资国际航运船舶。
3.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产业腹地间的联系
有效整合上海综合保税区的各项政策,建立便捷高效的保税货物移动办法;建立覆盖口岸与腹地的保税网络系统,争取尽快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增强区域保税物流联动功能,增进与后向腹地的联系;增强区域保税和非保税物流整合增值功能,推进国内货物在综合保税区内进行保税延展操作;优化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内的港口费收体系,进一步扩大港口向腹地辐射的范围,便利国际物流入区中转。
4.研究财税支持政策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探索研究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内航运企业船舶吨税制,以国际航运企业为龙头,带动上下游服务产业集聚;探索研究有利于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项目(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推动融资租赁业务功能提升。
5.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
探索研究放宽外资航运金融和航运保险机构经营准入;对航运产业相关基金投资造船、买船、租船等业务给予政策支持;争取注册在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内的邮轮企业参照国际通行规则经营相关业务。
(五)促进邮轮产业发展
1.完善邮轮产业发展协调机制
完善市级层面邮轮产业发展推进协调机制,统筹邮轮产业发展事务,指导区域合作和营销推广,促进上海邮轮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2.鼓励本土邮轮产业发展
借鉴国际邮轮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长江中下游和国内沿海邮轮旅游市场,组建1~2家本土邮轮公司;组建3~5家具备相当业务能力的邮轮专业旅行社,开发邮轮旅游产品,积累从业经验,探索盈利模式;不断提高邮轮旅客通关服务能力和效率,优化随船办理通关手续的工作制度,创造便捷环境吸引更多邮轮停靠上海。
3.推进邮轮港口建设
统筹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吴淞口等邮轮码头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邮轮母港;完善邮轮补给、废物污水处理、口岸联检、海事救助、船舶维护、引航等综合服务功能,健全邮轮码头服务体系。
(六)优化完善集疏运体系
1.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及后续工程建设,进一步巩固集装箱吞吐能力;建设临港新城东港区公用码头一期工程和进港航道工程,提高装备企业海路运输能力和上海港汽车滚装运输能力,推动甩挂运输业务发展;加快外高桥、洋山港集装箱支线泊位建设,提高其服务内河支线船舶的水平;研究张华浜港区功能调整,推进外高桥、芦潮港等内河集装箱港区建设。
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实施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宽度全线拓宽工程,实现超大型船舶进出港双向交会无限制;建立支航道维护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长江主航道作用,满足船舶大型化的需要;完善岸线管理体系,优化配置和整合现有岸线资源,促进岸线资源的高效率、高效益使用;推进上海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港口建设,支持港口实施岸基供电等节能减排措施。
2.完善内河航运发展
加快推进黄浦江上游、杭申线、大芦线二期等航道整治工程;建设长湖申线、平申线,开展大浦线、油墩港、苏申内港线、赵家沟东段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储备研究,着力构建连通长三角地区的高等级内河集疏运网络,培育发展内河运输业;完善内河航运信息系统,建设长三角地区内河高等级航道网信息共享平台。
3.完善货运道路网络
加快郊环北部越江通道前期研究,完善外高桥港区对外货运通道布局;完善外高桥地区路网结构,提高陆路集疏运效率;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对接,适当增加出省通道,江苏方向新建、改建崇启高速、崧泽大道、金商公路、外青松公路等干线公路,浙江方向新建、改建大叶公路、朱平公路等干线公路。
4.推进海铁联运发展
建成京沪高速铁路,推进沪通铁路建设,开展沪乍铁路前期工作;完善上海铁路货运服务体系,结合沪通铁路工程,启动外高桥货场建设,调整既有杨行、张庙站功能;结合城市用地功能的调整,取消杨浦等货运站。
5.加强航空枢纽建设
组织实施《“十二五”上海民航发展纲要》,加快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适时进行机场改扩建,完善机场保障功能;建设浦东国际机场第四、第五跑道,满足航空运量和大飞机项目发展需要;加快浦东国际机场设施改造,满足中枢运营需求;改造虹桥国际机场东区设施,进一步提高飞行区安全保障能力;落实国家《调整上海地区空域结构方案》,系统性改善枢纽空域容量;完善上海终端管制中心建设,切实改善空中交通保障能力;重点建设和完善浦东国际机场西货运区和空港保税区相关设施,完成浦东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在机场西货运区规划范围的整体封关,实现区港一体化运作;简化航空口岸国际中转旅客口岸监管查验程序,争取航空口岸扩大免签证国家范围和延长免签证停留时间,增强浦东国际枢纽的中转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航空口岸空运货物电子信息化建设,优化货物通关便利政策和口岸查验单位工作机制,促进货运枢纽建设发展;支持主要基地航空公司加快向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转型,加强航线网络航班波建设,加快发展国际航空运输,加强国际国内航线航班衔接。
nlc202309021422
(七)加强区域合作
1.拓展航运服务业的辐射范围
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面向长三角地区和全国提供高端航运服务,扩大辐射面和服务范围。
2.完善区域港口发展协调机制
依托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与浙江省共同推动洋山港扩区发展,形成互利共赢格局;探索成立长三角地区港航发展促进机构,建立区域港口航运的行政与企业联合协调机制;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长三角地区港航企业联营联合,促进企业在设施建设、航线经营、企业管理等方面相互融合。
3.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协调建立华东机场群、长三角地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群合作发展机制
鼓励和支持主要基地航空公司和上海机场集团在华东机场群、长三角地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群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长三角地区航空运输市场、产品、服务一体化进程,参与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华东机场群、长三角地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群。
4.推进跨区域口岸大通关合作
健全区域大通关合作工作推进机制,着力完善“点对点、城与城”、以项目为抓手、以口岸城市为载体的大通关合作模式;加强上海与内地口岸查验单位之间协作联动,不断拓展区域通关改革的覆盖面;加快推进长三角“陆改水”、陆空联运、海铁联运、保税货物快速移动等口岸物流;积极发展上海与中西部地区海铁联运、江海直达和航空中转联程等。
5.加强港航发展政策合作研究
鼓励区域间研究机构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大问题及政策开展合作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港口、航运发展战略等提供决策支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调保障机制建设
1.加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协调推进力度
进一步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衔接,部署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任务,统筹协调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检查、指导、监督各项工作的开展。
2.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联系
充分利用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部际协调机制,及时向国家有关部委报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进展情况,争取国家支持。
3.加强与国内外地区间的合作交流
加强与兄弟省市的合作交流,推动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共同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共享建设成果;加强与国内外先进港口城市的合作交流,学习和借鉴其发展措施和经验。
(二)优化航运中心发展环境
1.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全力营造有利于航运业发展的法制环境,推进口岸综合管理地方立法;推动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港口经营、船舶服务等方面的法规政策。
2.营造自律有序的航运市场秩序
建立科学的市场监管手段,鼓励行业自律,支持运价备案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有效运行,促进市场有序竞争。
3.研究建立市、区县两级航运发展支持专项资金
由市、区县政府研究建立市、区县两级航运发展支持专项资金,加快推进江海直达船型、航运信息化、船舶交易市场等的发展,鼓励高端航运人才引进和培养,鼓励跨国企业和国内大企业在上海设立营运中心,支持相关国际组织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
4.提升行政服务效率和水平
优化行政审批程序,简化行政审批环节,为航运要素市场、航运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提供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发挥更大作用。
5.提升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构建应急处理保障体系,健全危机预警和处置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增强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增强航运相关的救助抢险人力、物力资源储备。
(三)建设国际航运人才高地
1.培养和集聚航运人才
完善航运人才引进制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通过人才奖励措施,引进一批海外高端航运人才;对地区总部企业、高端航运服务企业、国际组织分支机构等落户上海给予政策优惠;完善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海事仲裁、空中交通等高端专业人才。
研究建立上海国际高级航运学院,构筑国际化的开放平台,在职培养航运贸易、航运金融等复合型高端人才和航海、空管、邮轮经营管理等紧缺人才。
2.加强船员市场建设
依托设立在上海的中国船员发展与保障中心的资源优势,打造船员劳务交易平台,面向全国船员,提供船员劳务市场需求信息;提供船员法律咨询服务,保障船员合法权益;提供船员履约培训、业务培训、知识更新等培训信息。
建立船员管理行业协会,依法加强船员管理,提高船员管理水平;建立国家级船员评估中心,提高船员综合素质;设立船员劳动争议专业仲裁委员会,为船员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协助船员维权。
(全文完)
【品牌建设十二五规划】推荐阅读:
“十二五”规划建设07-27
体育法制建设“十二五”规划06-04
久长镇“十二五”建设规划07-06
眉山市“十二五”民生工程建设规划07-03
上海市环境监察“十二五”建设规划07-05
无锡市“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2011-2015)简介08-17
山东省“十二五”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纲要08-21
宜兴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