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评语的几点看法

2024-08-24

关于作文评语的几点看法(精选8篇)

关于作文评语的几点看法 篇1

关于中职生作文评语的几点看法

辽宁省城市建设学校张国静

摘要: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的一种延续,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良好工具,是师生进行心灵交流的平台。不恰当的评语,令学生感到单调、无聊,甚至会打消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而一则好的作文评语,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创造欲,形成作文教学中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出现师生之间的“同构”、“共振”现象。因此,如何写好作文评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很值得教师认真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作文评语、针对性、表扬与提醒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逐渐下降,相应的,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在下滑,大部分都是抄袭或搪塞之作,如果对学生采用正面的批评,必然会导致师生之间的对立,作文评语就成了作文教学过程师生交流心灵、切磋水平的重要阵地。在写评语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仔细斟酌字句,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巧用批评,善用表扬与提醒

批评能让学生明白不足并使之改进,但批评一定要得法,要适度,过于严厉的批评很多时候只能起到与初衷相反的效果,而多用提醒代替批评效果更佳。

如对于错字较多的作文,如果我们在作文评语上写 “错别字极多”、“让人无法看懂”之类的话,很可能使这一学生和你产生对立情绪,甚至于下次连抄袭的作品都不交了。相反,如果用“这么多常用字给写错了,一定是粗心的缘故,相信你以后的作文会注意的”作为评语,效果就要好的多。个别学生为了应付作文,出现抄袭之作,教师也需慎重落笔,千万不能大笔一挥批上“抄袭之作”,或者干脆在课堂里凶巴巴的指责,挖苦一通。有一位教师是这样下评语的:“虽是抄袭之作,但也是动了脑筋,属于会抄的一种,有的地方,还改得很巧,为原文增了色。”这样的评语,说得委婉,容易接受,且有启发。其实,这样评语之后,学生决不会因为你的表扬和提醒而再去抄,也不至于因为你的指责而不去抄。相反,表扬和提醒会比指责更难受。

对于自尊心较强、有钻劲、上进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宜采用

1直接性的方式予以批评。例《一件难忘的事》评语:“读了你的文章,我很欣慰。你终于进步了,但叙述事情的经过时,应该注意主要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描写。比方说,“我翻开书”可改为“我高兴地翻开了书,心里早就乐开了花”;“我哭出了声”可改为“想着想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份情谊更珍贵的呢?”等。而对于情感细腻、脆弱,缺乏独立精神,不宜直接接受别人批评的学生,可采用间接的方式予以批评。例:《我的爸爸》评语。“文章中抓住了人物的心理描写,让人读来能置身其中,回味无穷。假使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并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你一定是最优秀的。”

对于作文好的学生,老师自然乐于看,但应不忘给予充分的肯定、赞扬。这样会使学生们作文时兴趣盎然,既培养了良好的作文习惯,又不断提高了作文的能力。目前,职业教育学生素质下降,差生比例逐年增加,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这一群体,应学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旁敲侧击,给予足够的表扬。

二、避免“公式化”、评语要有“独特性”和“针对性”

在写作文评语时,有的老师并不是很认真的去对待,给出的评语完全是一种程式化的语言,空洞而没有针对性。审视传统的作文评语,几乎都是法官式的判词例如“内容不具体”、“句子不通顺”等,基本是千篇一律。学生在看到这样的评语时,第一反应就是老师没有认真去读他的作文,这样,其写作的兴趣也就没了。师生双方的不重视也让“作文评语”失去了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因此,教师在写评语的过程中要作到有针对性,语言有自己的特点,给学生一种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感觉。

所谓评语要有“独特性”,也就是使用个性化的作文评语。评语如其人——首先是写评语的教师,如教师的人品和风格;其次是被评的学生,如这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评语如其文——对议论文的评语应该不同于对说明文的评语等等。同是学生的议论文,对思想评论、影评、读后感、短评等也不同。评语如其人,评语如其文,评语就具有独特性。

教师在评改时要抓住学生作文及平时学习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有所警醒和收获。即从大处落墨,如文章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立意角度、结构语言等主要方面,使学生明辨优劣,引起足够的重视。评语的着眼点要放在文章对写作意图的体现上。教师布置的每一篇习作训练,都是有目的的,或是训练组织结构能力,或是训练想象描写整理,批改时要注意将既定的协作意图做为点评的焦点和靶子,有的放矢。如此,方可使评语具有针对性,更好地指导学生领悟习作训练的意图,有目标的改正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精练字句,讲究评语的文学性

一条好的评语应该具有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义,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和领会。如果教师的评语老是干巴巴的几句,那是没有资格去指责学生的“语言欠生动”的,也没有资格要求学生对那一套老掉牙的话题表示兴趣和热心。写作是一项严肃认真的事情,评语更应该严肃认真。所谓“为人师表”,就应该在此有所体现。教师要求学生使用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文学色彩,自己就该在评语中为学生做出表率。

讲究评语的文学性要针对不同的接受对象,各层次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如果学生的作文文采斐然,而教师的评语却干瘪无味,那是极不相称的。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评语也是如此,僵硬刻板的评语,学生必不乐意看,也就起不到导向的作用。一句幽默的评语,可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成为师生关系的粘和剂,达到 “笑过之后又令人不得不深思”的效果。苏联教育家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智慧的体现,是生活的盐。”我们的评语为什么就不能加点“盐”呢?例如,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学生的作文肯定是抄袭的,假如直接写“本文非你所做”,可能学生就会出现抵触情绪,联想到某些小说前经常出现的话,我写到:“本文章纯属原创,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如此,在幽默中给学生以某种警策作用。当然,运用幽默性的评语要注意适度,因为幽默本身含有讽刺性,搞不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五、摆正位置、与时俱进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这样的传统也使一些教师在内心自然不自然的把自己和学生摆在两个不对等的位置。如此,一方面使师生之间产生隔阂,缺少交流,人为的造成一条鸿沟,同时,也使教师自己不能摆正心态,处处已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说话。把这种心态带到作文评改之中,可想而之,写出来的评语是很难在学生的心里引起共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性逐渐增强。他们期望教师于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居高临下,就会早成一种逆反心理;如果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就能获得一种思索的冲动,产生再创造的欲望。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的思想、新的事物层出不穷,相比较教师而言,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以及新的思维方式。那么,如果把这种新的思想、新的思维方式带到作文的写作当中,就很可能作出一篇我们认为

是“胡言乱语”、“狗屁不通”的文章来。对此,教师要认真的对待,不能以自己守旧的认识去批评学生的文字,而是要用包容、理解甚至学习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作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多接触新事物,新思想,与时俱进,充实自我。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新作品”,批改时得心应手。

总之,写好作文评语,是一名语文教师教学的利器,而这一利器,需要教师用心、用智慧去磨砺。教师在书写评语时,是用红墨水写成的,但仔细想来,却应该是用心血来写成,教师在这里倾注的心血越多,往往就越有光彩。

作者:张国静

联系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开发区聚农路29号辽宁省城市建设学校专业建设研究室

邮编:110163

电话:***

关于作文评语的几点看法 篇2

一、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引导有感而发, 养成乐于表达的习惯

新课程改革后的写作教学特别注重倡导“生活本源”这一先进的理念。确实, 小学生的作文必须立足生活。所谓“立足生活”说的就是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一篇好的作文是情感的抒发, 而要做到有情可发, 真情流露, 能吸引人、感动人, 则必须有真正的生活素材为依靠, 即作文要贴近生活, 走进生活。如一节六年级的名为“临近毕业了你想说些什么”的作文课, 一开始执教者没有采用过多的言语铺垫, 而是直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个班学生在学校系列活动中的相片再现出来———有学生获奖的照片, 有参加竞赛的精彩场面, 有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的瞬间……, 一幕幕精彩的瞬间勾起学生一次次美好的的回忆。整个教室特别安静, 原来的每张笑脸现在也充满了少有的真情。接下来学生说了很多很多, 甚至有一个学生是含着眼泪对着全班同学和老师说了许多情真意切的话, 那情境让许多听课的教师也特别感动, 自然而然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写出真实感人的作文来。针对以上认识, 笔者转变观念, 提倡自主拟题, 少写命题作文。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作文。首先, 培养学生写“随感·随想·随记”的习惯, 让学生通过随笔的方法积累一定生活素材的同时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例如, 我不断地引导学生养成及时记录捕捉生活典型的意识, 规定记录的内容一定是自己想说的话, 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 或是自己所见、所想、所感, 抑或是发生在班级里趣事、使学生感到印象深刻的事、学校举行活动的精彩场面等。这样, 学生通过平时的记录积累了写作的源材料, 为以后的作文提供真实、生动的素材奠定基础。其次, 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思考、评价生活现象, 并能够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适当的分析与表达。

二、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 善于创设作文的意境, 激发情感意识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都显得比较空洞, 缺少应有的内涵, 没有小孩子特有的灵气。笔者认为主要是作文的命题脱离了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抛开生活经验去虚拟作文。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 要求学生说真话, 实话, 心里话, 不说假话。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了解学生, 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去写作文。例如:上面的例子“临近毕业了你想说些什么”的作文课, 教师便是善于抓住人的共性:具有浓厚的感情和怀旧的心理等因素 (小学生也是如此) 。通过照片不断地勾起学生的回忆, 虽然里面的内容不同, 或者不一定每一个人都有出现, 但那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些照片, 是他们这一群人在小学阶段的成长过程, 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在这样的情境下我想每个人肯定都想了很多很多, 谁还会说对这样的作文无话可说呢, 在这样的情境下写出来的作文内容怎能不真实, 不叫人感动呢?

三、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 激励学生大胆表达, 使作文具有个性

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这充分说明作文教学更要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向, 教师更要发挥导向的作用, 引导学生从他们的角度进行合理的想象, 大胆的表达。同时, 教师要尽量地尊重学生的命题方向, 不轻易地改变其要表达的意境, 尽量保持“原汁原味”。批改时不仅要注意检查学生作文内容的情况, 而且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 取长补短, 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 有助于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例如命题作文教学“我最喜欢的运动”中那个“游泳”的事例,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批改的, 首先, 肯定他的想象能力, 及善于利用课外知识进行写作的习惯;其次, 通过介绍人与鱼的呼吸功能的不同, 既使他明白存在的常识错误, 同时也使他明白作文真实性的重要性;最后根据他的作文思路引导他进行适当的修改成为一篇想象作文。这样既尊重和保护了他的写作兴趣, 同时又使他明白作文需要真实性, 还使他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综上所述, 作文只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作文的内容便会真实、感人。同时也会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 发现问题, 剖析生活现象, 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通过对素材的积累, 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娜.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三维空间[J].林区教学, 2010 (02) .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3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情景;肯定激励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文知识各项能力的综合运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是,纵观当今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其效果不容乐观。对此,笔者特意进行了一番教学实践与探索,现将个人感悟总结、归纳如下:

一、为学生创设积极、主动的写作情景

有一次,一名学生突然在课间递给我一张小纸条,上面陈述了她同好朋友之间发生了冲突,想让我帮助她想一个解决的办法。看到这一情形,我同样以小纸条的形式对她进行了回复,告诉她一定要把两人发生矛盾的前因后果详细、清楚地告诉我。不出我所料,这名学生很快给了我回信,并在信中简洁地告诉了我来龙去脉:上课时,好朋友向她递过来一个小纸条,因为担心我批评她上课不认真听讲,所以装作对好友的纸条视而不见。没想到好友却误会她了,两人很长一段时间里谁也不搭理谁。明白了事件的起因,我又给了这名学生一封简短的回信:相信,只要你真诚地向好朋友解释当时的情景,她会理解你的,你们也能重新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事情最终也会朝着圆满的方向发展。

受到这一“突发事件”的启示,我在班级写作教学时给全班学生特意布置了一篇以“我和好友的故事”为主题的作文题目,与我进行纸条交流和互动的学生在这次作文写作中有令人惊异的表现。她在作文中将自己与好友冲突、和好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叙述,文字虽然简单,但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真实。

事后,该名学生又给我递了一张小纸条:老师,以前我认为作文特别神秘、特别难写,以往写作时也都是生搬硬套、胡编乱写。可是,经历了这次的事件之后,我才明白:其实,作文就是我们将自己内心想要说的话用笔写出来,写作其实很简单,以后我再也不害怕写作了……

这一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传统写作教学模式中,多是教师根据教材上的要求死板地给学生布置特定的写作任务,学生也是在老师的多番催促下才会被动地开始动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所特意营造出的积极、主动写作情景中真正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保证高质量的习作或文章。

二、重视对学生习作的正面肯定与鼓励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写作兴趣与积极性的重要部分。对此,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单纯千篇一律在班级学生的习作后面仅仅写一个“阅”字,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抹杀。相反,应当在给予不同学生作文指导意见或者点评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尽量多参与到作文自主点评的活动中。相信这对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写作中的不足有着积极帮助,同时还可促使他们尽快弥补缺陷,从而达到自身写作水平的显著提升与发展。

对此,笔者在日常作文教学实践中通常采取如下作文评改方法:

1.针对学生的作文水平与基础采取不同的评改标准

对于语文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我会对他们的习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句子通顺、逻辑合理,而且更要求他们在写作时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契合高水平学生的学习发展要求,从而促进他们写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而对于作文写作较薄弱的“后进生”来讲,对于他们习作中的任一闪光点我都会进行最大限度地挖掘,并以此给予他们正面的肯定与鼓励,当然也会比较含蓄地告诉他们习作过程中的不足或者蕴含的小问题。如“你的文章读起来很有条理,叙事性也非常强,但是,如果把文章中偶尔出现的错别字改正一下,整篇文章就更加完美了”这类的评改语言经常出现在我对学生的写作评价中。此举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2.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作文的评改

除了上述作文评改方法之外,我还会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作文的评改。如,我会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对各自的作文进行朗诵与鉴赏,并说出他人文章中的优点以及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他人文章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自己在日后的写作过程中应当避免的易错点。如此,学生就以大量的习作为基础,在丰富的作文互相评价、互相改正的过程中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写作水平与能力。

除此之外,我还定期将班上一些优秀的学生佳作在作文课堂上进行朗诵,还会指导学生将其发表在班级的黑板报以及学校的优秀作品展示栏中。如此,就给予了学生极大的精神肯定与正面激励,有利于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以及积极性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长远的作文写作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方式方法。如此,才能在优化小学写作教学效果的同时,切实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与技能。

参考文献:

杨世碧.国内外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我们的应对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8(3).

关于飞行检查的几点看法 篇4

从四月份开始,安全飞行检查已经试行三个月。从这三个月的飞行检查情况来看,检查效果并未达到预期,部分项目现场变化并不明显,现场隐患整改力度不足。我仅代表个人提几点看法,不当之处请领导指正。

1、飞行检查是否需要建立?

在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通过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开具整改单、罚款单(或者是奖励)等方法,刺激项目安全管理,从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发展。然后在长时间相同的检查过程中,这种刺激将会减弱,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时候就必须要一种新的刺激。因此飞行检查制度的建立是必须的。

2、飞行检查的形式。

飞行检查从名称上来看,就是突击式检查,具有很强的机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刺激项目管理,调动项目安全工作的积极性的。但是,我们将飞行检查的周期定为每周一次,全面覆盖。这种周期频率和检查范围大大降低了飞行检查的机动性,并且长此以往,飞行检查将会重新沦为过去的检查方式,在检查效果方面会大打折扣。所以我认为的飞行检查应该是,不定期抽查,而不是地毯式的检查。

3、飞行检查的人员安排。

飞行检查的人员组成形式是以老带新。从员工培养角度来看,这种形式能加速年轻员工业务能力的培养。但是以目前的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年轻员工在检查过程中并不足以独立工作,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主导检查的力量。想在短期内采用老带新形式达到预期效果是很难的。

4、飞行检查的奖罚制度。

未能按照检查结果落实飞行检查奖罚制度是导致目前飞行检查的效果未达到预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我工作开始到现在整整两年时间里(一年在项目,一年在经理部),开出的罚款单份数0份,开出的停工单份数0份。是因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不至于开具罚款单、停工单?不见得。所以说,在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奖罚不明也导致了安全管理疲软,屡教不改的现象。飞行检查的奖罚力度必须要达到拳拳到肉,针针见血的效果。奖罚不是管理的目的,但是从现阶段的管理来看,没有奖罚却举步维艰。

5、飞行检查资金管理。

想要保证飞行检查的正常运转,资金的保障必不可少,且起着极其关键作用。

飞行检查所需要花费的费用:人员的检查费用(包括吃喝住行)、参加检查人员的补助(项目抽调人员)、以及检查所需的奖励资金及其他一些相关费用。

飞行检查的主要资金来源:部门经费和罚款金额。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有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即有罚无奖。这是安全管理的大忌。安全生产想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奖罚刺激双轨并行。单单靠罚款这一条腿是行不通的,得了钱办不好事。单靠奖励也不行,事情办好了,但是花了不少钱。有奖有罚才能保证安全、经济、高效发展。

为什么会有罚无奖,这个问题我在这里暂且不去讨论。我只说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建议,即成立飞行检查专项资金库,由财务部统一管理,保证飞行检查所需的资金正常运转。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几点看法 篇5

曹强

徐海学院

计算机专业

达内13-1

22130489 [摘要]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1895年,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结束,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而就当时的综合国力而言,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清政府都要在日本之上,而由于当时的腐败的政治体系与统治者的无能,终究以战败而结束,让中华民族逐渐走向了深渊„本文运用历史史料对比了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经济,军事,制度等方面的对比,比较客观地分析探讨了战争失败的原因,说明了战争失败的根源在于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关键词] 甲午中日战争、经济、军事、国内情况、失败原因

古往今来的战争史上,不乏以极少胜极多、以极弱胜极强的战例,但更多的是战争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的较量。如双方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中日两国国情的对比,国际关系的影响等等,总之是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我们研究甲午战争也应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国内情况对比

清政府:清政府是满族乘中原混乱而入关建立的政权,所以国内民族矛盾一直存在。清末满汉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内部不稳的担忧是使清政府缺乏长期作战意志。同时清政府是腐朽的封建体制,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并且清政府的封建体制处于封建体制的衰落期,腐败不堪。清政府不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他们顽固地认为祖先们创建的封建制度是完美的,政治制度的彻底改革不仅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亵渎祖先。

日本: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摆脱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走上独立发展的强国之路,已经基本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了较现代化的政治体系,各项管理制度都相对与清政府优秀。它建立起近代天皇制,由封建君主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国内政局虽有动荡,但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体制从未动摇。这使日本政府可以集中全力进行对外战争,而且国内少许之矛盾,恰好在统治者的引导下成为向外扩张的动力。

二、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对比

清政府:总体国力来说,清王朝超过日本,如:日本1893年预算收入为8804.5万日元,决算为11376.9万日元。中国1893年为8867万库平两。若以一两白银约等于1.5日元计算,中国财政收入超过日本决算数1000余万两。日本1893年进口8943.1万日元,出口9043.4万日元。中国1893年进口13506.5万(关平)两,出口12740.6万两。关平两比库平两略重,合计中国进出口值是日本的两倍还多。但是清朝的封建财政体系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以国防为主,结构简单,企业管理体制缺陷甚多。

日本: 经历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借助比较先进的近代财政系统,各项财政收入与清政府差距甚微,且日本重视工业生产,工业化程度远远超过清政府,例:甲午时清有铁路约400公里,1890年日本有铁路2733公里;1893年日本有轮船680艘,110205吨,1894年清招商局有26艘轮船22900吨,民间轮船寥寥无几;1894年清工业产煤可查产量约54.4万吨,而日本是426.1万吨等等。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

三、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军事对比

清政府:中国军队名目复杂,很难找到确切的统计,但总数应有100余万。旧八旗、绿营不堪一击,有作战能力的只占军队总数的1/3。就人数而言中国占优势,但是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单由数量决定,装备、编制、训练、官兵素质和教育程度、士气、战略战术等方面影响更大。中国军队没有统一的司令部进行战略制定、协调;缺乏对现代战争的认识。国家、民族意识淡薄。中国海军虽成军较早,但到了后期缺乏投入与更新,各舰到甲午时已经老旧,而甲午前清由于财政紧张,停止外购军舰军火两年,中国武器的种类、规格过于混杂,给后勤供应和实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军队战斗力中国弱于日本。

日本:1893年,日本陆军有7个师团,将近7万人。甲午战争中,日本动员了预备役,总共动员的兵力为24万人,另有伕役15万多。派到中国和朝鲜作战的兵力是17万多。【1】步枪总体水平与清军相当,炮兵火力远胜于清军;而且完成近代化的改革后的日本,军队建立了参谋体系,统一制定战略、统一指挥。19世纪90年代大量购买船只,全国上下的人民都支持,且日本有多艘军舰都是战前刚刚完工,装备了新式的中口径速射炮,总体实力超过北洋海军。总体上,清军缺乏统一的军事管理。士兵多以从军为副业,充满了宗教观念和家乡观念。国家民族意识淡薄。对手日本兵则以族为重。

四、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1、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

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2】吉田这一思想对后来成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山县有朋长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清政府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仍然未有准确的判断,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清政府对侵略战争缺乏预见性而放松了警惕,造成战前缺乏准备,初战举措失当,这是甲午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2、清政府信奉“武器决定论”

近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作用远比古代更为重要。但武器并不是万能的,一旦把武器的作用极端化、绝对化,尤而形成“武器绝对论”就会导致悲观情绪和失败主义。

甲午战争并不是败在军事力量和武器装备上,而是输在军队的指挥、管理、训练、精神状态,战略和战术等上面。如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给本国政府汇报时说:“中国军队虽然在数量上较日本有相当的优势,但训练方面尤其是管理方面远不及日本。无远见和缺乏军事知识的中国当局,将面临着海军舰队被彻底摧毁的危险。”【3】

3、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日本政府和军方对侵华战争中制海权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相反,清政府和李鸿章对这个重大战略问题的认识却很模糊,对战争中海军应该发挥何种作用,怎样发挥作用没有清晰的思路。朝鲜开战后,日本海军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集中主力寻找中国舰队决战,而中国海军却尽量避免与敌军在海上相遇,没有进行决战的思想准备和军事准备。制海权的丧失使沿海陆战孤立无援,极为被动,突出表现在两次反登陆作战的失利。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战略原因。

4、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

从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一直致力于争取,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李鸿章想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军事对峙,但他显然没有了解列强的基本立场,虽然列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经常会有一些矛盾,但在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中国殖民地化程度,以攫取更大利益方面是一致的。他对列强“主持公理”抱有过大的期望和幻想。清政府过分依赖外交斡旋而放松了军事努力,既殆误了军机,又影响了士气,一味求助别人,而松懈自己,放纵敌人,在战争中实为大忌,无疑是取祸之道。日本加紧进攻以求速战速胜,而中国则在一次又一次的调停中丧失时间和机会,这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5、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体制陈旧、政治腐败是造成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当前方战士热血奋斗时,宫廷还在内争,帝后党争使国家四分五裂犹如一盘散沙。同时清政府官员腐败,如受命购买军舰的李风苞竟敢以两成的回扣中饱私囊,本来可买4舰的钱只买了3舰。外商给了好处便在造船时偷工减料,有人向李鸿章举报,但他不以为意。张士珩是李鸿章的外甥,颇受重用,担任天津军械局总办,负责军需的供应。他“偷盗抵换”,供给海军的炮弹量少质差,黄海之战舰队炮弹缺少就与此公有关。【4】

6、军队素质低下不堪一击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近代战争,要求将领和士兵熟知军事技术,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能征惯战之师。除了军事技术之外,在部队中还应该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观念和英雄主义的教育,培养视死如归,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李鸿章创建北洋海军,注重武器装备,开设新式学校,甚至把一些将领送到国外深造,这都是难能可贵的。但李鸿章对整体训练却放任自流,对军队的思想教育更是漠不关心。当时全国的军队,北洋最优,北洋里海军又较陆军为优。但就是北洋海军,也严重存在着军纪涣散、操练废弛、贪污腐化、精神萎糜等问题。由此可见当时军队战斗力低下,战争失败也并不令人意外了。【5】

甲午战争后,外国列强在前一时期控制中国海关、对外贸易、国际汇兑与航运基础上,又凭投资产业特权,从商品的生产领域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市场,完成了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第一步,外国垄断资本主义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内部的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成分。中国的贸易和商业严重半殖民地化。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受到侵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战后,清政府的威信大大降低,人们对清政府的腐败更加深恶痛觉,清政府的统治日益摇摇欲坠。只过了短短17年,清王朝就走完了它最后的路程,这是历史的必然,一个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政权,没有理由长期存在下去。

参考文献

1.《绝版甲午》 雪珥 文汇出版社 2009年10月 2,《讲孟余话》 吉田松阴 中央公论新社 2002年

关于班主任工作的几点看法 篇6

学校管理的重心是班级,哪个学校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哪个学校就会蒸蒸日上,一帆风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工作又起到异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如何搞好班主任工作一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课题。就此,古今中外许多教育教学专家做了大量探索。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一线的班主任,我想就现今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谈点自己的看法。

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劳动强度大,特别在现今社会,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什么样的班主任才是优秀的班主任?

有人把班主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放任自流型。因为害怕承担各种责任,所以干脆什么也不管,把班级工作的任务推给了学校领导、代课老师及家长。这种班主任只是顶了班主任之名,而无班级管理之实,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老师。相信也没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给这样的班主任,当然大部分人也不愿意做这样的班主任。这样做的也是无奈之举。第二种,监控硬压型。自己偷偷逮,培养学生“探子抓”,抓住了叫家长,写检讨书,罚站,总之,只要被抓住了学生就没有好果子吃。应该说,这种班主任是认真负责的,他们几乎放弃了家庭,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班级管理上,有的恨不得住在学校。他们是疲倦的,几乎个个未老先衰。可悲的是,家长不认可,领导不满意,学生不领情。因为,他们把学生当成了敌人,当成了学习的工具,就是没把他们当成“人”来看待。所以称这种班主任为“众叛亲离”型并不过分。第三种,科学管理型。这种班主任着眼于良好班风的建设,同时又有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属于用心管理型。

几乎所有的班主任都想让自己的班级班风好,纪律好,成绩好,学生喜欢,家长认可,老师舒心,到底怎么做呢?

我认为,班主任首先要摆正心态。我们当班主任是为了什么?为了班主任费?为了优秀班主任称号?为了晋职称?我想,都不是,我们当班主任是为了实现一种人生价值。一个自由散漫不愿学习的孩子在我们努力下变得上课聚精会神,课下朝气蓬勃。一个散漫的集体在我们的努力下团结、向上、向善、强大,这才是我们最想得到的。所以,当班主任一定要记住:不为名利,方能不朽!那种家长请吃个饭就给调个好位的做法是无知的、可恨的、短视的,凡事要讲原则,绝对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放弃原则,丢失人格。

再次,要树立正确的班风。上网搜班风内容太多了,都很动听,也很响亮。眼花缭乱之中,你会确立什么样的班风?我确立了四词班风:平等、进取、严肃、活泼。目前,由于各种原因,社会贫富分化渐呈扩大之势,学生间攀比之风渐盛,可怕的是,有的老师也出现了这种思想倾向,偏向家境好的、学习好的。这会严重挫伤家里穷、学习差的同学的自尊心,而那些家境好、学习好的其实并不领情,他们会认为自己受优待应该。回顾已毕业的学生,有的老师说,学习越好的越没良心,偏偏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和自己感情深!所以,偏向无好报。学生入学后,我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平等思想,同学之间平等相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作业、文明礼貌、听课学习等各方面发展良性的有序的竞争,培养孩子进取心。而严肃活泼是一个人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顾名思义,做事时要聚精会神,坚持原则,是为严肃;放松时乐观、幽默、风趣,是为活泼。

其次,确定恰当的班训。毛主席就教育问题坚持的一贯的观点是:德育第一,实践成才,反对分数至上。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两个问题,人们发表了许多文章,但大都或极力声讨或摇旗呐喊,却无实质性的建议和做法。我的班训是: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有思想,指有正确的思想。一是有集体主义思想。一个人是为了他人而活,还是为了自己而活?这是自古以来关于“公”与“私”的争论,私有制经济在中国盛行了几千年,私有观念深入人心。中共成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跑步进入了共产主义,人们确立的共产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一改以往颓废的一盘散沙局面,变得热情高涨,大公无私,全民族凝聚了巨大的力量。所以,国家民族要发展,必须确立集体主义思想。我班学生已经牢牢确立了这一观念,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二是人们当家作主思想。李世民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班级管理一定要依靠群众并大胆发动群众,培养并大胆使用成绩较差,表现一般的同学担任班干部。毛主席说,人民,人民,只要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有道德。有德有才者,精品;有德无才者,次品;无德无才者,废品;而有才无德者,刁毒品!这几句话充分证明了品德的力量。因此,日常工作中,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乐观豁达、勤于奉献;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优秀品德。

关于有文化,不赘述。关于有纪律,我想说几句。有的人认为,上课时,学生一动不动,班级会死气沉沉,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稍微“乱”一点表现了学生灵活。其实,这是危险可怕的思想误区。“动”和“静”一定要分场合。听课时,必须要聚精会神!课外活动时,则可以活泼可爱!这样,学生既有了上的稳重,又有了水的灵动。

再次,要善于培养大量的班干部,走班级自动化管理之路。

有的班主任恨不得天天蹲在教室,吃住在学校,而最终学生并不服气。有的班主任表现很轻松,整天乐呵呵,班级管理却井井有条,井然有序。有的班级有老师在时,学生表现“很好”,有的班级老师一离开,不到10秒钟教室就炸了锅。什么原因?我认为班干部是关键。有的班主任说,孩子就是孩子,他们会管理什么呀,总不放心让学生管。你想一想,谁一出生就是成年人呢?人的成长总是有过程的!

当然,班干部培养是有规律、有方法的,班干部要细心指导。

一、要树立班干部的威信。我经常告诉全体同学,尊敬值周班长,就是尊敬自己,就是热爱班集体。如果班干部真的关错了,你当时先听着,下课以后再跟他慢慢解释,决不能当面顶撞。

二、具体怎么做,要耐心、细致的告诉班干部。比如,我经常给值周班长讲,怎么管纪律,要先拍手组织,再拍手管理,如还不能安静,要抓住说话的第一人,并及时记录,批评。

三、管理要有章可循,不能全由班干部一张嘴说了算。我班制订了比较详细的管理制度,每周、每月、每学期总结一次分数,并把分数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

同时,要引导学生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惩罚,自主成功。学生自己制定目标,很自然就有了一种压力,在此基础上和自己的缺点斗争,自己做错了事情要学会自我惩罚,在优良的集体中自主实现成功。

关于“问题学生”的几点看法 篇7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教学,转化方法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那些学习、 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对于“问题学生”,我们不能一味责备或歧视他们,而应该多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对症下药,正确引导他们走出阴影。下面我谈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问题学生”的一些看法。

一、“问题学生”的特点

1.缺乏是非观 。“问题学生”一般在人生观、是非观 、理想、自信等方面存在模糊认识。他们做事不计后果,冒失鲁莽,不能对自己的言行做出正确判断,容易受到个人情绪影响,缺乏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

2.缺乏学习动力。“ 问题学生”在学习上态度消极 , 无兴趣、无目的,造成了学习效率低下。课堂讲话,玩手机,开小差,睡大觉是正常现象;课后作业不完成,抄袭屡禁不止;考试作弊,对学习成绩麻木不仁。

3.逆反心理强 。“问题学生”对老师家长苦口婆心的教育劝说不屑一顾, 不是接受而是消极抵抗, 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要求“我”做的“我”偏不做,不要求“我”做的“我”偏要做,对自己的对立做法很有成就感, 跟老师和家长对着干成为其炫耀的资本。

二、“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 影响。当今社会不断发展 ,学生渉取知识内容的途径不断扩大,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日益凸显。特别是黄赌毒、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及读书无用论等不良邪气在侵蚀他们幼小的心灵,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问题学生”在这些思潮的推动下产生了。

2.家庭教育的不当 。“问题学生”源于问题家长。 一方面 ,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放纵、溺爱、娇惯子女,导致子女学习生活缺乏自立能力,过分依赖父母长辈。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导致其对子女教育的片面简单、粗暴单一、缺乏耐心,动不动就大打出手。这不仅无法起到教育效果,反而激起了子女的逆反心理。这是导致“问题学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3.学校教育的失误。 “问题学生”除了受到社会、家庭的影响外,还受到学校教育失误的影响。部分学校老师的体罚、变相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对考试成绩排名座次,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片面追求升学率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摧毁了学生的自信心。这些无形的伤害使得这些学生更加产生厌学情绪,继而无事生非,各方面全面滑坡,成绩越来越差。这直接导致学生厌学,师生矛盾激化,陷入了恶性循环。在教育“问题学生”上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1.教育学生要有 五“颗心”。 即对学生要有爱心 ,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反复抓工作要恒心。

(1)爱心。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要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对“问题学生”不厌恶歧视,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记得初一新生刚入学时,我班一个叫杨建铭的小男生,个子不高但脾气很爆,经常威胁同学,“出口成章”,同学们都让他三分。经过多次交谈知道他的问题来源于他对别人的防备心理,由于小时候不小心摔断了腿,造成了走路不正常,自己觉得跟别人不一样,经常认为同学们取笑他,这形成了他不合群的孤僻、暴躁性格。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经常主动与他接触,学习上关心他的成绩情况,生活上嘘寒问暖,结果消除了他的心理壁垒。现在他对学习投入了,不再与老师、同学唱反调。

(2)关心。对“问题学生 ”要使他觉得老师在关心他、爱护他,这样他才能相信老师说的话。这时与他谈生活、家庭人生、学习、就业,才能使他对生活充满希望,并自觉做到关心父母关心班级,对人生重新认识,树立学习信心。

(3)当心。“问题学生 ”的人际关系通常不好 ,经常与同学、老师产生矛盾。为此,处理“问题学生”的矛盾要当心。不能有什么坏事都往他们身上扣,认为坏事都是他们所为,首先要了解问题的真相、事情的来龙去脉,要考虑选择的教育方式、说话的语气,否则会适得其反,激化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4)细心。对于 “问题学生”要时常跟踪 ,及时了解 ,掌握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如通过个别谈话、沟通家长、表扬鼓励、正面疏导、指明方向等方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黄国明同学一直是我班科任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学生”。从他的背诵抽查情况看 , 记忆力并不比尖子生差。对此我对他进行了及时表扬,让他品尝到受表扬、赞许的快乐。

(5)恒心。“问题学生”在转化过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要认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性,正确对待、耐心等待,有长期的计划和打算,并不断调整方法。总之,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要做到坚持不懈。

2.家校联系 ,形成合力 。“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密切联系。 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及时让家长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通过家长反馈的信息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全盘掌握他们的动态和变化。当然,最关键的是了解“问题学生”积极的一面,同时要求家长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尽快促进“问题学生”的根本转变。

3.正面教育 ,包容对待 对“问题学生”所 犯的错误。 我们不仅要从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更要用火热的心温暖他们孤寂的心灵。“问题学生”犯错是常有的事,若一味严厉训斥、指责,则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思想和情绪。

关于实验指导的几点看法 篇8

关键词:实验指导;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积极思维

对于刚上初三的学生而言,化学是他们刚刚接触的一门全新的学科,初中化学教育是他们化学的启蒙教育,初中的化学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他们具备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好基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不言而喻异常重要,特别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也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能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既然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教师就必须有效地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做好实验指导工作。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实验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已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实验操作

化学实验技能是最能体现化学学科特点的基本技能,它贯穿于实验全过程,是保证实验安全和顺利进行以及获得结论的基本条件。化学实验操作主要包括:药品的取用、称量、滴液、加热、溶解、过滤、结晶、升华、振荡、搅拌、蒸发、仪器的装配、倾斜、气密性的检查、气体的收集、试纸的使用,玻璃器皿的清洗,溶液的配制等,如在氧气的实验室的制法中,应注意知道好学生做好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仪器的组装,气密性的检查和排水集气及氧气的验满和氧气的放置等操作,对于步骤多的实验,教师还应注意按操作次序,一步一步地具体指导,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实验的成功。

二、指导实验观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知识之母。”学生进行动手实验的同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步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中各种化学现象。首先要给学生讲明观察目的,明确观察目的,有较强的探究心理,这样,观察才会卓有成效。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按照化学反应的反应前,反应过程中,反应后的程序进行全面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应该观察质的变化,反应的条件,能量的变化,反应的速度。如:“木炭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引导学生观察黑色的木炭逐渐消失,这一变化需要在高温或是点燃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过程中放热,发光,有火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异常剧烈并发出白光,此外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有选择地重点观察,即对实验中发生的诸多现象进行有主有次地观察,如用注射器进行白磷燃烧实验时,如果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重点观察反应前各种物质质量总和和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等现象,其他现象只作次要观察,知道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了

三、启迪积极思维

实验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知其然,观察到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要使学生经过积极思维知其所以然,其内在变化,这样,才能达到实验目的,使学生获得真知,如做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张圆形滤纸盖,在玻璃筒或量筒上,滤纸上滴数滴白磷的二硫化碳的溶液,片刻后就会发生燃烧、爆鸣,生成黑色物质,有特殊性刺激性气味等化学现象,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对事物产生深刻认识:在白磷的二硫化碳的溶液中,二硫化碳这种有机溶剂易挥发,圆筒内是无色气体,气态的二硫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易形成二硫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当二硫化碳挥发后,白磷附着在滤纸上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经积聚,足以使着火点较低的白磷发生自燃,引起二硫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鸣,黑色物质和刺激性的气味分别是化学反应的生成物碳和二氧化硫,这样,引导学生在实验中透过现象认识其中的原理,就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有效的实验指导对于学生,特别是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初三学生的化学学习的兴趣的培养,物质性质的认识、检

验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久华,王磊.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小健.初中化学实验图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1

上一篇:离骚课文教学课件下一篇:酒水经营权承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