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教育的几点感悟

2024-08-05

关于孩子教育的几点感悟(精选12篇)

关于孩子教育的几点感悟 篇1

关于孩子教育的几点感悟

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对此我深有体会。针对孩子的个性,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个性,给他自由快乐的童年!

几点做法:

1、信奉好孩子是夸大的,对孩子的教育尽量以鼓励为主;

2、尽量让孩子保留自己的个性,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不培养千篇一律的好孩子;

3、不要对孩子寄予太高的期望,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

4、通过书籍和以身作则教会孩子要有爱心,要尊师重教、尊老爱幼、遵纪守法;

5、运用幽默的语言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性格;

6、教会孩子观察和感悟生活,了解他对身边的人和事的看法,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培养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一点体会: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在关心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的同时,要把教育的点点滴滴融汇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首先学会做人,做一个健康快乐善良的人,再次才是学会做事!

2012年3月

关于孩子教育的几点感悟 篇2

文化自觉,是运用文化规律和特点于经营管理之中的理性自觉和经营智慧。是对企业存在价值和经营管理的终极目的的深入思考和清醒认识,以文化之眼、顾客之心反思企业行为,给企业使命员工追求以科学的文化定位。以愿景使命激励凝聚人、以价值观规范人,使企业成为受人尊敬高文化贡献度的典范名片。强化文化自觉,解放思想观念突围,成为先进思想创造者和文化传播者。不仅生产产品还要生产思想;不仅销售产品更要传播文化;不仅注重产品质量更要注重文化品位;不仅实施技术创新,更要注重文化创新,不仅打造企业品牌更要注重文化共鸣,不仅研究市场拓展,更要注重文化修炼内外和谐;不仅创造产值销量,更要提高文化服务的贡献度。用对方喜欢听听得懂的语言去阐释自己的核心价值,这是中国软实力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尊重理解和顾客的支持忠诚,才能软硬协调和谐顺畅地健康发展。

文化自觉转型升级提高文化贡献度举措有六大意义:和谐关系提升形象,展示魅力履行使命,赢得信赖产生共鸣,凝聚团队,提升品位推动社会进步,能帮助企业化解危机基业常青。要有六大举措:文化引领;品牌助推;职业保证;角色自觉;体验推动;创新助力。

要实施服务创新,创建服务品牌。以文化引领品牌助推,推动服务上台阶上水平,以优秀的品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青岛海尔、海信、奥克玛、双星、青啤五朵金花引发了30多个企业品牌,情满旅途、情传万家、亮出精彩等服务品牌引发了40多个企业服务品牌,传播真情、维权到位、用心融通引发了40多个政府服务品牌。包括居委会都有品牌,“有事您就说”,形成了品牌集群的青岛现象,他们已经进入了品牌经营时代,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之都文化之城理念之乡,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消费层次,提升了城市政府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优化了招商环境营商环境,凸显和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投诉的问题是服务的问题,服务的问题实质是文化的问题。中外服务差距三十年,主要差在服务文化上,要强化全社会的服务文化培训,尽快形成先进的服务文化定式。形成全民全员的尊重服务主动用心快乐服务的文化自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在学校企业应该尽快开辟服务文化课。经过培训具有服务文化意识的员工,可以创造大批忠诚的顾客,而缺少服务文化意识的员工也可以成为赶跑气跑吓跑客户的职业杀手。

创新服务是动力,和谐共赢是目的。和谐是创造来的,人人在服务中尽职尽责、个个争贡献善创新、环环协调合作互补、处处公平方便,相互尊重,包容感恩,才有真正的和谐。试想一下,我们到饭店、宾馆、银行、政府办事情,到处都是文明和谐的服务,受到尊重,大家都心情舒畅,这不就和谐了吗!所以,我们要想活得好首先让别人活得好,要想自己成功先让你的客户成功,大家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社会。

服务文化是专门研究提升服务品质效益、快乐感恩和谐共赢的文化。服务文化具有大文化的共有特征之外,还有其独特的魅力功效:服务文化是专门研究提升开发服务价值效益的文化,成就员工顾客打造服务团队的文化;是基于经商智慧义利并举的经营管理文化;是快乐感恩情感共鸣品牌创新和谐共赢的文化。员工在服务文化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素养的提升价值的实现;顾客在文化中得到愉悦和需求的满足;企业在文化中得到发展、形象得到提升,社会在文化中得到进步和谐。总之,它能提升一个单位的凝聚力形象力和竞争力,能有效地提升一个单位乃至城市国家的文化服务贡献度和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能为企业、城市营造和谐共赢的发展环境。建设先进的服务文化有六大必然性:1、时代的要求。经济的必然;2、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标志、保证和助推器;3、最高层次的经营提升竞争力的利器;4、基业常青的秘密武器、走向卓越的成功秘诀;5、价值多赢的平台,成就员工顾客的充电器;6、破解误区的金钥匙,提升服务品质的源动力。

关于孩子教育的几点感悟 篇3

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今,数学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高就显得更加重要。

但是,笔者发现,现在很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写字习惯较差,字迹潦草,文面不整洁;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应付差事、一带而过等等。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 教师引导督促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要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很多学生最初不喜欢预习教材,即使预习,也只是走马观花,应付差事,总是不愿意深入进去,不愿积极思考问题,以致抓不住重点,看不懂例题的解题过程等。课前预习,首先要仔细阅读教材,要求学生进行逐字逐句地研读,读懂课文所学的内容。遇到概念,则要画出重要问题,然后说出这样认为的理由。

在预习中,如能引导学生自己从中探索出知识生成的奥秘,那么这样的预习会使他受益无穷。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的预习中,可以给每个同学发两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出示以下问题:

①用你学过的方法测量出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②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③画几个长方形验证自己的猜想。

通过预习,许多同学在上课时就都有了自己的见解。“老师,可以画方格的方法来测量长方形的面积,而在数的时候就直接数长有几格,宽有几格,然后再相乘。”“我是用摆一摆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但我发现不需要用小方格将长方形摆满,只要将长的一条和宽的一条边摆满,知道了长是几,宽是几,然后把它们相乘就能算出面积。”……这样一来,学生们都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了推导,思考了它是如何产生的,通过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了对公式的理解,这样更利于掌握和运用新知。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督促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特别是书写格式,要求从作业中寻找解题的思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解完题目之后,要养成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思考:解题过程中你是如何找出解题途径的?只有经常反思,就会发现解题的关键因素,并而发现数学思想和方法,只有勤反思,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从错题中吸取教训

的习惯。有句话说得好,“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要深究这些错误的原因,分析形成过程,寻求预防及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吸取教训,减少类似的错误。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集,然后让学生对做错的题要反复琢磨,寻找错因,进行更正,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少问题就会茅塞顿开,割然开朗,迎刃而解,从而提高自我评判能力。

二、给予学生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正确处理学习中遇到的各种

困难。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千万不可让问题聚集,形成恶性循环。教师要帮助学生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迎难而上,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遇到难题,不妨先从简单情况考虑。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

2.提高学生尽快适应教师的能

力。专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因为每位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教学观念等方面各不相同,他们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也存在着不同之处。这样就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步调不相一致,教师又不太可能去适应每一位学生,这时我们应该根据教的特点,教育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实际,改进学习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努力使自己的学习能逐步适应老师的教法,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3.推荐尝试几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为提高学习效率,可以给学生推荐几种科学高效的学习法,如:超级学习法,快速记忆法,快速阅读法等等。超级学习法由保加利亚的罗扎诺夫博士所创,就是将人的精神引导到松驰状态,使学生在呈α波状态尽最大努力地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平静反应,回想曾经的成功,在精神的松弛状态下进入学习过程,去记忆概念和公式,还可通过朗读与深呼吸交替进行,同时播放一种特别的音乐节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这样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从而养成科学高效的学习习惯。

关于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感悟 篇4

刘海涛

参加工作以来,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对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感受颇深。通过多年摸索的经验,对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也有一定的感悟,在这里与专家及同仁探讨。

作为班主任最头疼最棘手的是班级管理混乱。造成一个班级差而乱的原因很多,其中“生源问题”是老师强调最多的。但是讨论“生源问题”恰恰是最没有意义的。我们关心的是:你手上就是这样一支队伍,你如何将他们打造?抱怨生源,于事无补。学校教育的成功就体现在:在原有的基础上使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体都能获得和谐的发展。

如果作为不得力,教育措施不到位,一个基础较好的班级完全可能在短时间内变成差乱班;反之,如果认真投入、运用智慧、方法得当,一个差乱班也是可以变成优秀班级的。正反两方面的案例都不胜枚举。

总结起来,一个差乱班级一般具备以下特征:

1、班风不正,歪风邪气占据主导地位,影响到班级正义声音的发扬;

2、纪律涣散,人心不齐,一盘散沙,不仅学习成绩差,集体活动组织困难;

3、学生普遍缺乏集体荣誉感,对班级有失望感;

4、后进生数量较多且聚堆成团,形成时而紧密时而松散的群体,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5、各项常规较差,课堂纪律和卫生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几乎不能获得任何评比的优胜,永远是学校批评的典型,在老师或其他班级学生中的印象较差;

5、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体普遍没有发展目标,学生对理想、价值观、人生观的正面教育反感;

6、学生心理问题较多且无从排遣,由此引发的事件也较多,如早恋、抑郁、情绪失控、伤害他人、破坏公物,等等 ;

7、单亲家庭和家庭教育有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很多学生家长对子女已经失望,常常放任自流或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导致家庭冲突升级,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校里表现,与“不管”或“乱管”相对比,“管不住”孩子的家长也相当多,甚至帮着孩子对老师撒谎、圆谎,对老师的教育明显不能起到配合作用,甚至有抵触学校管理和教育的情况等等。

如果作为这样一个差乱班的班主任,我们该如何调整心态,拿出对策,引领你的学生逐步摆脱落后的局面,健康成长呢?对此我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仅供参考。

一、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班主任的心态对差乱班的改造尤其重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做好接受差乱班带来的一切考验的思想准备。带一个好班固然比较省心,但带差乱班是对自己更好的锻炼,是使自己快速成长的捷径。由于差乱班各项指标都很差,所以发展空间很大,进步容易看得见,可资教育的素材很多,机遇和挑战并存。

由于差乱班的学生普遍缺乏关爱和情感沟通,一旦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有所进步,他们对老师的情感回报也是异常丰厚的,对于班主任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阅历和教育情感的积淀,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大有益处。把一个差乱班带出来,教师由此产生的成就感也更加强烈,对自身教育能力的认可和自信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带一个差乱班需要的智慧是:以良好的状态面对现实,以积极的行动改变现实,还要以平和的心态接受现实。

在教育过程中对困难要有充分的预见,在行动上要不急不躁,稳扎稳打。对学生的反复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

二、注重情感教育的力量

带好一个差乱班的前提是将美好的情感注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你这个班主任。

没有情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差乱班的学生无论是学业还是表现都长期处于被否定的状态,情感教育尤其缺失,由此造成学生的叛逆、冷漠,听不进任何正面的教育,其实质是一种自我保护和戒备,导致的后果是在成绩落后的同时,情商也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对情感的需求往往以其他方式宣泄出来,比如早恋或拉帮结派。

以情动人,建立在班主任对学生的处境和感受理解的基础之上。所以,首先是理解,理解造成学生行为偏差的原因。理解之后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和选择,包括不正确的想法。注意:理解和尊重不代表赞成,正确的引导才是班主任要做的,但不理解不尊重学生,就不可能进行引导和纠正,因为你没有获得学生情感上的认同。

情感教育的成功标志之一是学生和教师努力方向一致而不是处于对立面。有了良好的情感纽带,就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随后的教育就会顺利得多。

三、设定可以达到的目标并完成它

研究差乱班的各种问题,将其整理出来,选择首先需要解决的,让后进班级后进学生进步的方法是不断设置一些小的、阶段性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实现,使他们初步体会久违的成功,逐步恢复信心。其每一点进步都是缓慢的并随时会有反复,多次的反复。对于这点,班主任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目标一定要具体,不能笼统地说:“把常规搞好”之类的话,而是具体到比如:“你试着独立完成一次地理作业,看看自己行不行”、“坚持一个星期不迟到”,等等。当学生完成任务后,应当及时予以认可和表扬,也可以有具体的奖励。

同样的,对集体也应该有很具体的目标,这个目标是现实的、可以实现的。要让学生和班级养成不断完成任务的习惯,随着一个个简单任务的完成,集体就会处于一种不断进步之中。只要在进步,哪怕进步再小,只要是持续的,积累下来的进步就是惊人的。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已经取得的成果,学生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了很远。

即使没有进步也要予以表扬,因为情况并没有继续恶化下去,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转化差乱班的重中之重:树立正派的班级风气,渐渐形成一种班级精神,让学生由原来的生活在自卑之中转化为为自己所在的集体自豪。

四、培养班级的领军团队、优势项目

在班级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达到一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一批班级学习和各项活动的领军人物,是使差乱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以这些正面的领军人物为核心,用他们的影响力逐步带动周边的同学,形成一些小组,无论是学习还是搞活动,都能拉出一支队伍,出色地完成任务。班主任要细心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培养班级学习上的优势科目、活动中的强势项目,在某些方面先让班级突出起来,获得班级整体的自信心。事实上,学校的各种活动和评比经常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让你的班级在某次活动中特别用心地准备,从众多班级中脱颖而出,让所有人对你的“差乱班”刮目相看,对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集体凝聚力是一种很强有力的推动。

关于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几点体会 篇5

乐乐四岁了,像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一样,我们开始琢磨孩子的兴趣、特长教育。从我认为他喜欢什么到按照他的喜好选择,从没有耐心的学习到快乐学习,我们和孩子共同经历了“痛苦”的尝试,逐步走入正轨,我也从中总结了几点体会。

1、孩子的兴趣、特长到底取决于谁?是取决于家长,还是取决于孩子自己?在乐乐步入四岁后,我们按照他平时的表现,为他选择了绘画和舞蹈两个兴趣班。在学习的过程中,舞蹈班每天高高兴兴去,高高兴兴回;绘画班从高兴去到勉强去,解放式的回。我们抗衡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思考:孩子的兴趣到底取决于谁?答案是肯定的——孩子。如果取决于孩子,那能说孩子想发展什么兴趣、特长,就能发展什么兴趣、特长,想发展成什么模样,就能发展成什么模样吗?当然不能。特别在幼儿期,孩子还没有明确的兴趣、特长,或者说,孩子的兴趣、特长还处于朦胧、潜伏状态——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又对什么都只有三分钟的热情,这个时候,我们父母是不是可以对孩子的兴趣、特长置若罔闻呢?当然不是。我认为孩子的兴趣、特长是早发现、早培养、早受益。

2、怎么才能做到早发现、早培养、早教育呢?

第一,给孩子广阔的空间和尽可能大的活动范围。孩子的活动范围小了,天天就接触几个人、几件事,你能断定孩子就对那么几个人、几件事感兴趣,对别的人和事就不感兴趣吗?孩子的接触面有限,兴趣、特长自然就有限。在今年夏天,我们抽时间带乐乐在附近的黄花沟等地方旅游,发现他又对摄影很感兴趣,而且有它独特的摄影角度,这就是他扩大范围后又新扩展的兴趣。为使孩子的生活不受限,我们父母应尽量扩大孩子的结交、活动范围,使孩子的天赋、才能有可施展的空间,可发挥的余地。在各种各样的选择里,看孩子更愿选择什么、做什么。

第二,需注意观察、分析。有时候,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他的天赋、才能相吻合——孩子爱什么,正好擅长什么;有时候,孩子的兴趣、爱好与之天赋、才能不吻合——孩子喜欢、爱好的,并不一定就是他所擅长的。这需我们父母仔细观察、分析,孩子的兴趣爱好里到底有几分天赋?有几分是偶然喜欢的。所以,孩子还小的时候,采取“广种薄收”的策略,这既不会使孩子错过选择的机会,也不会使孩子选错了、贻误再选的机会。孩子习惯性地、不由自主地就想什么、做什么,这就是孩子的兴趣、特长的初露端倪。父母留心观察,怎么也能从孩子身上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第三,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就应尽量给孩子提供方便、条件。孩子喜欢运动,就给孩子提供运动的场地、器具;孩子喜欢下棋,就为孩子寻师、访友,让孩子有学习、厮杀的对象;孩子喜欢昆虫,就带孩子收集昆虫的标本、资料;孩子喜欢音乐,就给孩子买音乐的光盘、影碟、门票……父母不支持、不付出,孩子不可能在兴趣、特长方面有所发展;父母付出过多,要求过严,也可能适得其反。孩子尚小,应以熏陶、鼓励为主,以指导、教育为辅。

家长教育孩子的几点建议 篇6

1、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家教往往存在“两极分化”。要么爱得死去活来,要么严得不近人情。过份爱孩子的家长常常替孩子包办一切,使孩子从小不能学着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以为别人的帮助理所当然。有的父母则以“爱”为理由,对孩子过份严厉,经常骂孩子,甚至打孩子。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听话,但渐渐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勇于向上、百折不挠的劲头,失去敢于说真话的愿望。理想的家教应该“爱有方,严有度”,父母要对孩子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多与孩子分享快乐时光,多给孩子发展的空间,相信孩子一定是最好的。

2、不要替代孩子选择。

中国家长对待孩子,常有一种“不放心”的心理,很多事情都帮着孩子做。从小帮着孩子穿衣服,从小让孩子跟大人睡,孩子上学,帮着检查文具书本,不让孩子干家务活。甚至长大了找工作、结婚,家长都要大包大揽。在这种包办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试试看的心理被抹杀,变得懒惰、依赖、怕苦怕累、没有主见、不负责任。孩子能做的事,要早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关键的选择,要让孩子自己去选,以便增加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3、对多元智力的认识。

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Howard Gadner提出的人的多元智力理论等到人们普遍认可,这种理论认为,人至少独立存在着7种以上的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等。这些智力在不同人身上,错综复杂地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在一起,使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智力是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我们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应该多种多样。不要过早地对孩子下结论,教育孩子一定要善于发现他的长处,予以挖掘发扬,最终就能做到每一个孩子都成功。

4、错误与成功同样重要。

大多数家长总认为“孩子犯错不好”,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错误和成功一样不可避免,一样有意义。孩子犯错误的过程,就是孩子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成长的过程。孩子因为害怕犯错,什么也不敢尝试,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地成长,那才是最大的失败。错误也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成功。孩子有了错,家长一定要平静对待,当它是一件好事,当它是孩子进步、成长的机会,切勿大惊小怪、横加指责,更不能因害怕孩子犯错,而不给孩子尝试与实践的机会。

5、学会夸奖孩子。

大家现在都知道赏识教育,但夸孩子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夸奖要公正合理,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产生疑问,起不到激励作用。如果夸错了,孩子就会把错的当成对的,产生坏作用。其次,夸奖要真实,只有真心、真情地夸,孩子才能积极回应。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孩子

往往会感到是在骗他。家长对孩子每一点进步给予发自内心的夸奖,会使孩子受到真心和亲情的感染,树立“今后我要做得更好”的决心和信心。三要夸奖及时,否则事过境迁,没有了当时的氛围,夸奖作用也会降低。夸奖的形式很多:除真诚的语言外,还有赞赏的目光和微笑,亲切的拥抱,轻轻的抚摸,等等。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和举止,经常夸他的优点和进步,让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信任和鼓励。

6、教孩子欣赏别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独生子女常常是别人围着他转,他们很少考虑他人,更不懂欣赏别人,自然也就谈不上合作,给人际关系带来麻烦,对未来的事业不利。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这样才会正确看待自己,才能与别人合作好。可经常请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孩子欣赏别人。如果我们能教育孩子从小每遇到一个人,都能向他们学习一个优点,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非常优秀。

7、帮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

我们的家长朋友常常忽视培养孩子的自信、维护孩子的自尊。比如,为孩子大包大揽,孩子没有机会去做事,自尊和自信就无从建立,做人的根本就不能确立。我们应经常对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行为予以鼓励。我们在批评孩子的错误之前,首先要表扬他好的方面,这样维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即使孩子做错了,仍要表扬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行为,然后再解释他为什么错了,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和自信心的培养。很多批评可以变成对孩子提出问题,其效果也会比批评更有效。

8、把握教育孩子的契机。

教育孩子的时机有很多,如安排孩子做家务,到邻居家借东西,让他们自己买日用品,等等,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孩子就能健康成长。教育契机很多,关键在于“把握”。孩子的生日、儿童节、新学期开始等是很好的契机,可以借此鼓励孩子闯过难关,迈上一个新台阶。孩子犯错、考试后、参加活动前等,也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机,好好地利用这些契机教育孩子,会取得平时难以取得的效果。

9、培养孩子超越自我、自我发展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谁也不能靠着一点知识和本事,到处通吃、一辈子通吃,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收获一生的幸福和成功。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必须让孩子具备一种永不满足、不断奋进的能力。父母可以通过点点滴滴引导孩子正确地、理智地认识自我,客观公正分析,认识自己有哪些长处,哪些劣势,进而发挥长处,克服不足,不断战胜自己。孩子有了一些成绩,就肯定他们,并提出新的目标,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久而久之,孩子就能不断自我超越。

10、教育孩子需要一个过程。

当我们看到植物“开花”了,很自然地就要想到“结果”。其实,从开花到结果是需要很多步骤的,教育也是如此。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少家长缺少耐心,不明白“过程”的必要

和重要,对待孩子学习、犯错误等问题,表现得急躁,没耐心。忽视过程的教育,是一种虚荣和功利的表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回避这种心理!教育孩子,要懂得:责任心比虚荣心更重要!诚实和勤奋是最终成功的基石。

11、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是什么原因使得很多现在的孩子丧失了最根本的感恩之心呢?答案:都是父母惹的祸。感恩之心是建立在对父母所付出的艰辛劳苦的认同的基础上的。只有了解父母的辛劳的孩子,才会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也才会用感激之心看待父母,并随时准备回报父母。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相当多的家庭支付孩子学习生活的费用,已无须通过艰苦奋斗甚至挣扎才能获得,孩子常常感不到父母的艰辛。沟通的缺失是孩子感恩之心丧失的重要外因。相当多的孩子不了解父母工作中的辛苦、父母所承受的压力。而父母为了让子女集中精力学习,也不愿让孩子了解自己工作的压力和艰难。相当多的父母会这样教育孩子:你好好读书,家里的事情不要你操心;你把书读好了,就是对我们的最好报答。父母给孩子从小就确立了“读好书”就是最好报答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孩子也自然就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所以当他真的长大,到了应该懂事时,他依旧有如此价值观,尽管进了大学,他也依旧会提出各样要求,并希望父母能无条件的满足。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付出和艰难,要经常引导他们从小就及时对父母作力所能及的回报。“惯子如杀子”,你把好东西都给孩子吃,还是每次让孩子先给爷爷奶奶吃?你能让孩子明白孩子每天生存的保障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吗?我们不但要感恩亲人,还要感恩社会。

12、学会与学校、老师沟通,合作比抱怨好。

许多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关心得就少了,只是偶尔通过孩子了解一下学校的情况和孩子的情况。由于是间接了解,难免有些片面或不客观。以至于和孩子,和学校,和老师之间发生一些误解,再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解决,最后适得其反。抱怨孩子,抱怨学校、老师,都不可取。当我们真诚地和老师用心沟通,一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家长应该学会理解孩子、理解学校,给孩子做好榜样,尊重老师,和老师密切联系。懂教育的家长一定会承担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我们不可以把教育孩子这样的头等大事100%交给学校。

13、身体力行,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孩子模仿。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也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愚昧、野蛮、堕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甚至危害社会的人。这些都是“薰陶”的力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家长教育孩子应身体力行。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说是说做是做,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的父母是难以教

育好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时,要不段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同时,要学习有关教育知识,参加培训,了解青少年成长的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最后,送家长几句话,以此共勉: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

关于孩子教育的几点感悟 篇7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在一年的教学工作实践里,我深感家庭教育中父母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父母威信的含义

威信,在字典里的解释为:威信就是威望和信誉。在《儿童教育讲座》中,马卡连柯说:“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它不要求任何的论证,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的力量和希望,可以说,这种力量和希望在天真儿童眼里也是明白的。”家长在子女心目中是否有威信,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建立父母威信的方法

在家庭中父母要树立威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做到。

1. 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父母的品德、操行、模范行动是建立威信的最重要的条件。马卡连柯指出:“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在你们生活的每一个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么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迎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威信的建立都意义巨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做到严于律己、谨言慎行,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

2. 营造良好的氛围,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

马卡连柯指出:“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它不要求任何的论证, 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的尊严、他的力量和价值。”马卡连柯所说的这种父母威信作用,不是简单的专制的威信,强迫孩子接受权威的观点和原则,而是一种民主、互动的良好关系,是一种和谐、安定的氛围。父母对孩子真诚的爱与沟通是建立这种关系的关键。父母对孩子真诚的、无压迫的爱决定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唤起孩子与之相应的回应,自觉、快乐地接受父母提出的要求并进一步在实践中付诸实施。久而久之,基于这种平等的良好氛围建立的正确的威信在孩子的心中就慢慢地建立了起来,也使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和谐。

3. 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

父母的“权威应当不是由父母对子女的关系,而是父母自身决定的”。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同时也是建立父母威信的关键。父母的文化素质是指父母双方通过学习和实际所掌握的人类精神财富的数量和所表现出的理论知识水平。父母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和时间运用能力越强,其整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就更趋于开放自主。这种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能够更加理解孩子的需要,以一种更民主透明的态度对待孩子的一些偏差思想和错误行为,及时合理地沟通,选择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这样对孩子的说服力也更强。相反,文化水平低的父母很容易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走入误区。

4. 父母之间多多交流,吸取经验。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经常会有父亲一种政策,母亲一种政策,互不相让的情况出现,这是教育中的大忌。长此以往,不但无法建立父母的威信,而且对孩子的教育就注定是失败的。父母双方要先及时沟通,对孩子的教育意见要达到一致。父母都有威信才能顺利地进行家庭教育,教育效果也会更强。同时,同辈父母之间也要相互帮助和支持,家庭和家庭之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多联系沟通,这样对孩子的教育也会更成功。

三、建立父母威信的社会意义

马卡连柯说:“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人类美好的生活在这里实现,人类胜利的力量在这里滋长,儿童在这里生活着成长着—这是人生的主要快乐。”这句话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

一个国家的教育是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服务的,受其制约。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威信关系到子女教育的成效,而父母教育子女的成效,不但关系到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2]余云珠.马卡连柯父母威信理论的构成及启示[J].教育评论, 2006, (5) .

[3]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 (第一卷) [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9.

关于孩子教育的几点感悟 篇8

案例一:教学十几减8、7的口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13-8的?

生1:我想8+5=13,所以13-8=5.(大部分表示赞同)

生2:我还可以看图来想,先用盒子里的10-8=2,再用2+3=5。

生3:我也是看图来想的,先把盒子外面的去掉,13-3=10,10-5=5。

生4:我是把8看成10,所以13-10=3,3再加多看的2就是5。

……

生5:老师,我还有不同的算法!因为十几减9的算式我们刚刚学过,13-9=4,4+1=5,所以等于5。

(由于学生表达的太急,老师没听清楚。)

师:你能慢一点说给大家听吗?我们再给这位小朋友一点时间。

(生5又重复了一遍)

师(很激动):老师听清楚了,你用刚刚学过的旧知来解决新知,真不简单!

(全班同学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思考:上述案例中的这个学生的数学学得很好,是一个很懂得迁移学习的孩子,因为在那么多学生中,只有他想到了可以用刚刚学过的旧知来解决新知,这种没有预设的生成看起来如此简单,只是教师多给了一点点时间,甚至只是一点点鼓励,但就是这样一次聆听的机会肯定了孩子迁移学习的方法,而这种学习的方法可能还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案例二:一节练习课中,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学校兴趣小组有 48人,其中五年级学生占25%,六年级学生占50%,兴趣小组中中五、 六年级学生各有多少人?

生1:48×25%=12(人);48× 50%=24(人);

生2: 48÷25%=192(人);48÷50%=96 (人)。

此时,持第一种解法的学生群起反对第二种解法,并哄堂大笑。

师(微笑着):“我觉得第二种解法有道理,同意第一种解法的同学,请你们想办法说服我们接受你们的观点。”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开了。

生 3:根据题意,学校兴趣小组的人数才48人,而第二种解法的计算结果表明,无论五年级的人数还是六年级的人数,都比全校兴趣小组的总人数还要多,不符合常理。因此,不用计算就可以知道,第二种解法是不对的。

生 4:我再补充一点,如果依据第二种想法,把五、六年级兴趣小组的人数合并起来,有288人左右,比题意中的学校兴趣小组的人数多出 240人左右,太离谱了。

此时,做错的生2自告奋勇地说: “噢!我明白了,之前是因为我没有认真审题,贸然采取了除法计算,听了大家的争论,通过仔细审题,可以知道,五年级兴趣小组的人数占全校兴趣小组的25%,所以,求五年级兴趣小组的人数就是求全校兴趣小组总人数的25%是多少,也就是求48人的25%是多少,当然用乘法计算。同理可得求六年级兴趣小组的人数也应该用乘法计算。”

思考:

这个案例中师生的表现使我想起 “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这句话,佐藤学先生说:“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面对学生的错解,教师没有急于解释,而是站在弱势群体这边,给了这部分学生信心,把错误抛还给学生,耐心地倾听,学生则综合运用了估算、 联系生活实际、认真审题等解题策略,最终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样处理,对锻炼学生的思维是何等的珍贵,既让全班大部分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巧妙地保护了一小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谓一箭双雕。

感悟

想让教室“润泽”,就要懂得倾听,下面谈谈我对倾听的几点感悟。

一、倾听需要尊重

我们常常听到老师抱怨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走神,我想,这与教师平时倾听的态度密不可分,我注意到,有的学生在发言时,许多教师不是注视着学生,而是不停地翻课本或教案似乎并不在意学生讲什么,显得心不在焉的样子,这就是李政涛教授所说的“虚假的倾听”,这种“虚假的倾听”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挫伤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使许多想发言的同学打消了发言的念头,使正在发言的同学草草结束。因此,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蹲下身来,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生的和无声的语言。一旦教师用心倾听学生,就意味着教师不是把学生作为学生来接纳,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这种接纳表明了一种真诚的平等和尊重,这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是一个生命对一个生命的尊重。因此,倾听是对儿童观的把握,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是对教育教学要义的领悟。我们的教师应努力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

二、倾听需要期待

或许,师道尊严从一开始便让我们失去了耐性,教师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打断孩子们的话语与思想。作为老师,都会有所体会。对于那些听话的或是具有很强自理能力或是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个人喜好,与之相反的学生,则有可能得不到老师的青睐,对于这部分表现一般的学生来说,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尽管这部分学生发言时结结巴巴不够流畅(特别是口吃的学生),或表述的意义不够明确,甚至会有错误,但教师总是耐心地、专注地倾听,用期待的目光和神情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这就是一种乐观的期待。如果我们能像案例一中给学生重复的机会、案例二中的那位老师始终脸带微笑,耐心倾听他们发言,那么这种乐观的期待定能激发起学生无限的创新潜能。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除了要倾听那些准确无误的回答,更要耐心倾听孩子的错误。我们要善于等待,给学生一点信心,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的学习乐园。

三、倾听需要智慧

新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预设,更强调生成,强调预设与生成共舞,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面对生成的亮点,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应如何应对?要正确处理这类问题,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意识、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整合统一,这就是教育智慧。其实,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事件的艺术和智慧的源泉。倾听的核心是思考,缺乏思维的倾听,何来我们的教育智慧,教学艺术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活力,最终成了空壳和形式。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倾听便是达到这一平台的基石。让我们多一些倾听,让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在课堂上真正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2001、 7.

2.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日本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长春出版社.

4.美、 大卫.M.列文《倾听着的自我》.

一名老教师对教育孩子的几点看法 篇9

我是一名教师,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教育孩子的几点看法:

1、教育从什么时候抓起。可对说越早越好,在学前就要对孩子教一些古诗儿歌什么的,接

下去就是要教孩子数数,这上点很重要,一定要亲自教孩子数数,数到100。但是要教学得法,不要加重孩子的负担。要让孩子学来有趣,学来有自信,学来有收获。这不及是数学的基础,数学的学习全靠这个基础,很多孩子学学会数学就是因为这个基础不牢固。教孩子数数,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能培养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孩子大了以后回想起来,妈妈{爸爸}是如何教自己数数的,当年的情境历历在目。不少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管,觉得还太小,大了再管也不迟,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小孩子并不简单,在孩子一周岁多些的时候就应该教育了。错过这个时机,孩子容易形成任性的性格。

关于孩子教育的几点感悟 篇10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今天把大家请来是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孩子的成长不仅靠老师、学校,还要靠父母、靠家庭,但现在很多家长对如何教育子女缺乏真正了解。有些家长用老一套方法,对孩子的过失,不是打就是骂,不但没起到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有的家长总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或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应该怎样怎样”,严重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遏制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家长怎样更好地和学校配合,教育好孩子呢?这里给几点想法和建议。

1、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家教往往存在“两极分化”。要么爱得死去活来,要么严得不近人情。过份爱孩子的家长常常替孩子包办一切,使孩子从小不能学着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以为别人的帮助理所当然。有的父母则以“爱”为理由,对孩子过份严厉,经常骂孩子,甚至打孩子。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听话,但渐渐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勇于向上、百折不挠的劲头,失去敢于说真话的愿望。理想的家教应该“爱有方,严有度”,父母要对孩子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多与孩子分享快乐时光,多给孩子发展的空间,相信孩子一定是最好的。

2、不要替代孩子选择。

中国家长对待孩子,常有一种“不放心”的心理,很多事情都帮着孩子做。从小帮着孩子穿衣服,从小让孩子跟大人睡,孩子上学,帮着检查文具书本,不让孩子干家务活。甚至长大了找工作、结婚,家长都要大包大揽。在这种包办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试试看的心理被抹杀,变得懒惰、依赖、怕苦怕累、没有主见、不负责任。孩子能做的事,要早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关键的选择,要让孩子自己去选,以便增加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3、对多元智力的认识。

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HowardGadner提出的人的多元智力理论等到人们普遍认可,这种理论认为,人至少独立存在着7种以上的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等。这些智力在不同人身上,错综复杂地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在一起,使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智力是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我们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应该多种多样。不要过早地对孩子下结论,教育孩子一定要善于发现他的长处,予以挖掘发扬,最终就能做到每一个孩子都成功。

4、错误与成功同样重要。

大多数家长总认为“孩子犯错不好”,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错误和成功一样不可避免,一样有意义。孩子犯错误的过程,就是孩子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成长的过程。孩子因为害怕犯错,什么也不敢尝试,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地成长,那才是最大的失败。错误也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成功。孩子有了错,家长一定要平静对待,当它是一件好事,当它是孩子进步、成长的机会,切勿大惊小怪、横加指责,更不能因害怕孩子犯错,而不给孩子尝试与实践的机会。

5、学会夸奖孩子。

大家现在都知道赏识教育,但夸孩子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夸奖要公正合理,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产生疑问,起不到激励作用。如果夸错了,孩子就会把错的当成对的,产生坏作用。其次,夸奖要真实,只有真心、真情地夸,孩子才能积极回应。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孩子往往会感到是在骗他。家长对孩子每一点进步给予发自内心的夸奖,会使孩子受到真心和亲情的感染,树立“今后我要做得更好”的决心和信心。三要夸奖及时,否则事过境迁,没有了当时的氛围,夸奖作用也会降低。夸奖的形式很多:除真诚的语言外,还有赞赏的目光和微笑,亲切的拥抱,轻轻的抚摸,等等。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和举止,经常夸他的优点和进步,让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信任和鼓励。

6、教孩子欣赏别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独生子女常常是别人围着他转,他们很少考虑他人,更不懂欣赏别人,自然也就谈不上合作,给人际关系带来麻烦,对未来的事业不利。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这样才会正确看待自己,才能与别人合作好。可经常请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孩子欣赏别人。如果我们能教育孩子从小每遇到一个人,都能向他们学习一个优点,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非常优秀。

7、帮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

我们的家长朋友常常忽视培养孩子的自信、维护孩子的自尊。比如,为孩子大包大揽,孩子没有机会去做事,自尊和自信就无从建立,做人的根本就不能确立。我们应经常对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行为予以鼓励。我们在批评孩子的错误之前,首先要表扬他好的方面,这样维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即使孩子做错了,仍要表扬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行为,然后再解释他为什么错了,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和自信心的培养。很多批评可以变成对孩子提出问题,其效果也会比批评更有效。

8、把握教育孩子的契机。

教育孩子的时机有很多,如安排孩子做家务,到邻居家借东西,让他们自己买日用品,等等,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孩子就能健康成长。教育契机很多,关键在于“把握”。孩子的生日、儿童节、新学期开始等是很好的契机,可以借此鼓励孩子闯过难关,迈上一个新台阶。孩子犯错、考试后、参加活动前等,也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机,好好地利用这些契机教育孩子,会取得平时难以取得的效果。

9、培养孩子超越自我、自我发展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谁也不能靠着一点知识和本事,到处通吃、一辈子通吃,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收获一生的幸福和成功。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必须让孩子具备一种永不满足、不断奋进的能力。父母可以通过点点滴滴引导孩子正确地、理智地认识自我,客观公正分析,认识自己有哪些长处,哪些劣势,进而发挥长处,克服不足,不断战胜自己。孩子有了一些成绩,就肯定他们,并提出新的目标,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久而久之,孩子就能不断自我超越。

10、教育孩子需要一个过程。

当我们看到植物“开花”了,很自然地就要想到“结果”。其实,从开花到结果是需要很多步骤的,教育也是如此。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少家长缺少耐心,不明白“过程”的必要和重要,对待孩子学习、犯错误等问题,表现得急躁,没耐心。忽视过程的教育,是一种虚荣和功利的表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回避这种心理!教育孩子,要懂得:责任心比虚荣心更重要!诚实和勤奋是最终成功的基石。

11、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是什么原因使得很多现在的孩子丧失了最根本的感恩之心呢?答案:都是父母惹的祸。感恩之心是建立在对父母所付出的艰辛劳苦的认同的基础上的。只有了解父母的辛劳的孩子,才会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也才会用感激之心看待父母,并随时准备回报父母。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相当多的家庭支付孩子学习生活的费用,已无须通过艰苦奋斗甚至挣扎才能获得,孩子常常感不到父母的艰辛。沟通的缺失是孩子感恩之心丧失的重要外因。相当多的孩子不了解父母工作中的辛苦、父母所承受的压力。而父母为了让子女集中精力学习,也不愿让孩子了解自己工作的压力和艰难。相当多的父母会这样教育孩子:你好好读书,家里的事情不要你操心;你把书读好了,就是对我们的最好报答。父母给孩子从小就确立了“读好书”就是最好报答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孩子也自然就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所以当他真的长大,到了应该懂事时,他依旧有如此价值观,尽管进了大学,他也依旧会提出各样要求,并希望父母能无条件的满足。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付出和艰难,要经常引导他们从小就及时对父母作力所能及的回报。“惯子如杀子”,你把好东西都给孩子吃,还是每次让孩子先给爷爷奶奶吃?你能让孩子明白孩子每天生存的保障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吗?我们不但要感恩亲人,还要感恩社会。

12、学会与学校、老师沟通,合作比抱怨好。

许多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关心得就少了,只是偶尔通过孩子了解一下学校的情况和孩子的情况。由于是间接了解,难免有些片面或不客观。以至于和孩子,和学校,和老师之间发生一些误解,再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解决,最后适得其反。抱怨孩子,抱怨学校、老师,都不可取。当我们真诚地和老师用心沟通,一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家长应该学会理解孩子、理解学校,给孩子做好榜样,尊重老师,和老师密切联系。懂教育的家长一定会承担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我们不可以把教育孩子这样的头等大事100%交给学校。

13、身体力行,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孩子模仿。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也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愚昧、野蛮、堕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甚至危害社会的人。这些都是“薰陶”的力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家长教育孩子应身体力行。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说是说做是做,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的父母是难以教育好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时,要不段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同时,要学习有关教育知识,参加培训,了解青少年成长的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最后,送家长几句话,以此共勉: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

关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几点思考 篇11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是拥有电视和互联网的时代,小孩喜欢看电视,这很正常,但无休止无节制的看,则有害无益。看电视是一种学习,但是被動的学习,是被动接受,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比如:孙悟空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说他一个筋斗翻了十万八千里,如果是看书,你可能会思考,怎么翻,向前向后向上.……等等想了很多,可以发挥你的想象,这是抽象思维。可电视一看,孙猴子就定型,就那么一回事,这是直观形象思维。再说,边看电视边吃饭,长此以往,养成坏习惯,干啥事都不专心,更别说学习了。心理学家做过实验,边做数学题边听音乐,效果比专心做题的差的多。对于长时间痴迷电视且什么都看的孩子,心理学家做过跟踪调查,这样的孩子人生态度消极,对人或事漠不关心,长大后表现平平。这些在成人看来可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他确实关系到孩子的成长,我们应善于从小事里发现大道理。

首先,让我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心理学上讲,A习惯+B习惯+C习惯=个性,好的个性是多个好习惯的总和,故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决定命运。只要我们稍微想一想,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和事。一个从小养成了好习惯的人,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优秀的人才,或者具有突出的成就。

教育学上讲,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陶行知语)。作为家长、老师,教是为了不教。试想:一个已养成了好习惯的孩子,还用你苦口婆心的教吗?至少不用多教、多说。换句话说,一个养成好习惯的孩子,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些名人、伟人对习惯也很重视:英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

另外,从实践经验看:(1)无数优秀杰出的人才皆源于小时候养成了良好的习惯。(2)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访谈过200名高考状元,他认为这些状元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总结高考状元的父母培养孩子的六个秘诀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近几年我县高考的优胜者,特别是我省的文科状元何文君就是良好习惯的最大受益者。(3)经调查中发现,孩子的成绩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水平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

作为家长或老师,可能有这样一种认识,现代的孩子生活在信息时代,难教育。而我要说好教育,教育孩子教育什么?就是培养习惯,咱们应该认同教育家陶行知的观点,他说的没错,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我们应该认识到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那如何培养呢?

作为家长和教师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家长和教师都应该重视孩子习惯的培养。教育孩子不仅是教师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家庭教育是一对一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不荣忽视。学校是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学会做人做事的重要场所,更要重视。

2.应给孩子树立榜样。作为家长,你是一个酒鬼、赌徒,想要孩子洁身自好,可能吗?要求孩子讲诚信,可作为教师却经常说话不算话,孩子能做到吗?

3.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好的习惯养成是一个不断提醒、坚持训练的过程,几天、几个星期、几个月都有可能,但好习惯一旦形成将受益终身。

4.树立目标,严格要求。教育孩子,首先要讲清道理,其次要严格要求。让其明白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不这样会有什么害处。比如:我儿子能养成按时看电视、放学后先完成作业、不边吃饭边看电视等习惯,就是这样教育的结果。不过有时要做到宽严相济,特殊情况特别对待。比如就孩子看电视来说,有时遇到好的节目,孩子不能立即摆脱诱惑,我们可以让他再持续几分钟,来个迂回来点艺术也是可以的。

5.家长应和学校、老师搞好沟通,通力配合,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效果。学校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家庭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补充和保证,只有达成共识,才能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12

一、历史教育现状

“教育部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 在学生对最不愿学的课程由高到低的排序中, 历史居第三位;在学生对15门课程喜欢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 历史居第二位”。[2]某问卷调查资料显示, 有71.4%的学生认为, “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有69.6%的学生反映, 上历史课“习惯于照抄老师板书的内容”, 而不是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另有学生坦率地承认, “上历史课不是做其他作业就是打瞌睡。”历史教育就是“课上老师讲教材, 学生画教材, 课下学生背教材”, 这并不是个别地区、个别学校的奇怪现象。“喜欢历史, 但是不喜欢上历史课;喜欢读历史书籍, 但是不喜欢读历史教材”亦不是个别学生的真实心声。

历史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此之低, 它反映了中学历史教育让人揪心的惨淡现状, 这怎么可能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认为历史容易学, 学历史就是简单的记忆, 记住了就学好了;认为历史课太枯燥, 毫无生机, 一点兴趣也提不起来;认为历史是副科, 不重要, 平时听听画画, 考前花时间背背就行, 等等, 五花八门, 不一而足。这些错误的认识无形中筑起了思想的樊篱, 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影响到历史教育对现代公民的培养。欲正其本, 必清其源, 只有认清事物的本质, 走出认识的误区, 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减少观念的阻力。

二、历史本质

什么是历史?这好像是一个不能称其为问题的问题。历史不就是过去发生过的事吗, 其实并非如此简单。对于“什么是历史”这个复杂的问题有一个较为公认的说法, 历史实际上有两种。

其一, “广义地说, 历史是指一切事物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 它可以分为自然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自然发展史比起人类社会发展史时间久远得多, 范围广大的多”。[3]“我们通常所讲的历史, 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 即与自然界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人类社会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4]这种历史是客观存在的, 它不可凭主观愿望随意改变, 它不是断烂朝服、流年老账的堆砌, 而是过去人类的活生生的活动。这种历史具有不可逆性, 即向一个方向发展, 决不回头。

其二, 历史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已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5]是人们对客观历史有意识地选择、复原和认识。“一般说来, 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 历史经验的总结, 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6]这种历史, 确切地说, 应该称之为历史学。“历史学发源于记录, 而记录绝不是历史”, 浩如烟海的“史书”并非历史, 而仅是研究历史的资料。我们切不可把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历史上客观存在的反映和历史上的客观存在混为一谈。既然历史学是关于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学问, 是对客观历史的认识, 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性。虽然从哲学上说完全离开人的主观认识的客观世界是不存在的, 但是我们所说的历史主观性一定要建立在历史客观性基础之上。否则, 那就不是历史, 而是寓言或者小说了。正是由于这种建立在客观性基础上的主观性, 历史才是有个性的, 是丰富多彩的, 是活生生的。

历史的学习需要智慧, 需要去分析、推理和想象, 去体验、理解和感悟, 远不是背背而已那么简单。认为历史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 记住了就学好了, 是把历史和历史学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 没有弄清楚历史的本质。

三、历史学科地位

“如今历史学自身已经由古代传统史学、实证史学、民族情感史学、阶级论史学发展到社会史学, 逐渐呈现史学知识大众文化趋势”。[7]历史写作由一种“修史”变为了一种表达, 史学从“代圣人立言”的高阁下移到了平民百姓的书桌, 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其学科意义和定位。

回首20世纪的人类社会,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和创造财富的能力, 也强烈地激发了人的贪欲和功利意识。伴随着科技巨大进步而来的是技术理性的片面膨胀和价值理性的严重失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在20世纪前半期的短短31年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 核恐怖的阴云至今仍笼罩在人类的头顶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行带来了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 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 也迎来了世风日下、人情冷漠、价值观错位、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

这种物质与精神、科学与人文的不平衡表现在历史教育上, 就是历史教育受轻视和被扭曲。历史是副科, 在学科体系中处于边缘位置, 历史教师是三等公民, 历史被异化成为工具, 其技术性价值替代了其人文性价值, 历史教育仅剩下学习知识和应对考试。

现代研究已经证明, 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程中,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不可偏废。人类历尽千辛万苦筑起的科学大厦, 居其最高处的竟然是可能致人类于死地的毁灭性武器, 这无疑是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极大讽刺。在人类逐渐丧失安全感时, 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担忧和对科学发展的怀疑与日俱增乃属必然。

“历史教育是人性的培养基, 它蕴藏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8]历史教育只有以人为本, 扬起人文的旗帜, 培育人文精神, 才能超越传统的“学科本位”, 走出被边缘化的地位, 去思考人的价值问题。中学历史教育面对的是亿万正值花季的青少年, 他们的世界观和人文精神所达到的高度决定着未来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其实, “美、英等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都将历史和地理并入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 和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同一方阵”。[9]当然, 这也是历史教育所应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地位。

四、历史课堂教学

“观今宜鉴古, 无古不成今”。 (《增广贤文》) 历史古今贯通, 与时俱进。生活中的历史, 其时间总是先于史学家的“历史”而发生, 其空间总是大于史学家的“历史”而存在。生活中的历史只有一种, 而史学家的“历史”则有无限多个。可见, 有多么丰富多彩的现实, 就有多么丰富多彩的历史, 就有比之更为丰富多彩的历史学。

然而, 长期以来, 我们从历史教育中抽去了它固有的精神、文化、智慧、情感等丰富的生命意蕴, 就“历史”机械地说历史、背历史, 把历史教育完全窄化为历史知识的传授和识记, 把历史课堂变成了僵死的知识点的批发场所。在这样的课堂上, 知识成了主宰一切的绝对力量, 没有师生的互动, 没有情感的交融, 更没有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健全人格的关注, 有的只是对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和应试效果的极度关心。

这种单纯的知识教学, 缺乏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和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 感知不到平凡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 没有别样的历史解释和深切的现实关怀, 走不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也难怪学生“喜欢历史, 但是不喜欢历史课”。这种只知结果、不知过程的历史教学是相当枯燥的, 学生不感兴趣。而学生在不感兴趣的精神状态下掌握堆积如山的知识体系必定是极其痛苦、十分艰难的, 这也就难怪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讨厌历史了。

马克·布洛赫说:“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 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是徒劳无功。”“事实上, 历史研究从来都是根据现实启发 (有时自觉, 有时不自觉) 展开的, 从日常经验出发, 赋予历史新的色彩。”[10]现实是历史的立足点、出发点, 也是历史的归宿。历史与现实的这种关系, 决定了历史教学也应该回归现实, 把历史课堂变成一个以往历史“复演”的场所, 一个情趣盎然的活地方。

学校应该以以人为本的精神对待学生。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促进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品格健康成长及人格的完善放在首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愈加紧密, 现实对历史的叩问也愈加频繁。我们切不可再就“历史”机械地说历史、背历史, 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 却走着应试教育的步子, 而应以学生为本, 复活课堂, 让历史教育的过程成为“学生提高生命质量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 情感和人格的陶冶过程, 精神享受和感悟精神自由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课程体系应考虑哪些方面.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6, (8) .

[2]张汉林.由历史的本质反思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4, (7) .

[3][4][5][6]葛懋春主编.谢本书副主编.历史科学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5.2, 第3版:8, 8, 14, 14.

[7]冯尔康.说“故事”的历史学和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河北学刊, 2004, (1) .

[8]赵亚夫.我们能为学校的历史教育辩护吗.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6, (7) .

[9]张桂芳.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教材改革趋势研究.中国历史课程网.

上一篇:党员结对帮扶协议书下一篇: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