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调研报告

2024-06-19

思政调研报告(共8篇)

思政调研报告 篇1

“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调查报告

xxxxxxxxxxxxxxxx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这一问题是政府关心的重点,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中国的改革第一步源起于“三农”,中国未来的成败,也必将取决于“三农”,这是显而易见的。泱泱大国,农为根本,只有“根本”的问题解决好,才是最彻底的,最有价值的,最革命的。

调查结果表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建设规划滞后,成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四大难题。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原因是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相悖的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城乡隔阂。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发展,和谐发展

调研时间:2011年5月2日到2011年5月27日

调研地点: 湘潭县

调研对象:农村收入与支出

调研目的:探究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调研方法及方法论证: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

近三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

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难题之一: 乡村债务问题

据调查,一般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年刚性支出需15万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村也不少于10万元。但目前大多数村的经济现状都不乐观。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受政策性制约,企业改制断了收入,税费改革少了收入,招商引资没了收入;二是经济发展空间小,受制于有限土地资源、资金和自然资源;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入不敷出,不可预见性支出不断攀升,正常运转难以为继。村级集体往往经济薄弱、无钱办事,这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突出难题。

二、乡村债务成因分析

1、财源有限。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撤区并乡、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税等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村集体不再有剩余产品的分配权和经济收入的支配权,“五统三提”、农业税附加等乡村集体收入也随之消失,乡缜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大多数被取消,预算外收入锐减,乡村集体收入来源被逐渐抽空;由于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缺乏、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等方面的先天不足,曾经红火一时的乡镇企业,在90年代纷纷破产倒闭或改制重组,每个乡镇每年几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企业管理费收入顿时化为乌有

2、财源流失严重。分田到户后,村级集体财产被一分而尽;撤区并乡、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人情税、关系税、税收征管力度不够,导致税收不能按国家政策足额征收;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税费收缴缺口大,尾欠收缴难度大,征收成本高;实行分税制以来,一定四年的乡镇税收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不能完成的乡镇只能高价买税(20~30%的手续费)或高息借贷垫交.巨额的乡村债务对基层组织运转、农村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1,是违法行政的重要诱因。乡村出现收支失衡后,乡村干部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行政资源,巧立名目向行政相对人收取各种费用,因而,农村“三乱”久治不止;为了弥补工作经费的不足,乡村两级均热衷于违规征用土地搞建设,通过炒地皮,从中获取20-30%的收益;由于经费紧张,驱使政府机关和干部采取各种隐蔽手段经商办企业;为确保正常运转,乡村干部千方百计找门路,以项目建设为幌子,通过非正常途径,采取非正常手段,争取上级支持,以弥补工作经费不足。

2、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沉重的债务包袱,使乡村主要领导整天处于“借新债、还旧债、躲追债”的状态下,影响了他们谋划经济发展的精力

一、农业政策执行情况

税费改革前的2001年,县农民的税费负担情况为:农业税28404509元、农业特产税5160000元、生猪屠宰税1352700元、乡统筹47604645元、村提留18886556

元,共101408410元。人平负担98元,亩平(按计税面积计算)负担108元。一些临时性摊派和搭车收费(约30元以上/人)尚未计算在内。

2005年税费改革时,湘潭县核减一批不合理计税面积,合理确定计税产量,取消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和“五统三提”,将农业税费门类规范为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2002年和2003年因税费改革使农民减负约30元/亩。

2007年农业税税率由7%下调至4%,全县农业税及附加总额3304万元,人平负担31.98元,亩平负担35.30元,较2001年下降67.42%。2005年,农业税全免,全县预计免征农业税6046.4万元,从此,农民完全从税费负担的梏桎中解放出来。

2007-2010年,县共下援农业税灾社减免2163.7万元,重点照顾贫困村组的农户、五保户、烈军属、残疾人、受灾群众和水库库区内的困难群众。

2010年,~~县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发放直补资金970万元,粮补资金1544.4万元,使农民直接增收2514.4万元,人均增收24.51元。

二,2007~2010年~~县农民收入情况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及构成的变化情况。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644元增加到2004年的3681元,5年内增加1037元,增长39.2%,年均递增8.62%。

2007—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具有极大的不均衡性(2000年较1999年增长3.97%,2001年较20001年增长5.3%,2002年较2001年增长5.7%,2003年较2002年增长7.5%,2004年较2003年增长16.3%)。5年中,农民收入虽稳步上升,但有四年的年间增速低于8.62%的年均增速;其增长规律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明显的跳跃性,前四年为低速期,年均增速仅6.17,2004年为快速增长期,较2003年增加516元。增长16.3,首次超过城镇居民纯收入增返5.3个百分点。若没有2004年的高速增长支撑,就不可能实现8.62%的年均增速。5年间,农民纯收入的构成基本稳定。家庭经营收入占60.78%,5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58—2.5%之间;工资性收入占36.19%,5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34.3~38.9%之间;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仅占0.87%、2.16%。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下,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大县县域经济的最大亮点之一。

〈二〉、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1、农民收入的增长仍然依赖于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收入来源渠道依然狭窄。

2、较长时期内农民收入增速一直低位徘徊。以2000~2004年为例,年均增速仅

8.62%,其中,2000年较1999年仅增长3.97%,2001年增长5.3%,2002年增长

5.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2000~2003年的农民收入增长处于停滞和负增长状态。

3、农民收入的内部分化日趋加剧。

三、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1、农民增收的空间非常有限.2007年,我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从45%下降到17%,许多农产品的关税普遍下调20—30%,国际农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价格也将下降20—30%,农产品价格回落的压力越来越大。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已经无法经受国际国内大市场的冲击,国内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估计在近几年,工资性收入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因子。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劳务经济也面临诸多制约,一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二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2、农民增收的风险性系数大。农村是一个庞大的“露天工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是“靠天讨吃”。目前,我国尚末建立农业风险救助机制,一遇自然灾害,农民就只能望天兴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也与日俱增。众所周知,过度开发和盲目扩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水士流失、生态失衡、资源紧缺必然导致气候的反常,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农民增收的风险系数也就不断放大。

一、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

二、98年以来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当前存在的问题

难题之四:投入机制问题

1,金融资源流失严重,经济发展受资金“瓶颈”制约

2、上学难、看病难、贷款难,打官司难。

主要原因: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城乡隔阂

原因之一:生产经营模式落后,产业科技含量不高。

原因之二: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脆弱。

原因之三:乡镇机构雍肿,干部队伍庞大。

表现之四:乡村两级经费紧张,基层组织运转困难。

原因之五:党群关系疏离、干群关系紧张。

原因之六:社会保障体系严重缺失 劳务输出引发社会问题

生产发展 用工业化的理念 实现经济重建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思政调研报告 篇2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各级教育组织和个人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事业。高校思政课程作为党和国家对于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培育的关键阵地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重要渠道, 担负着将具有专业素养的大学生培育成为政治素质过硬、政治选择正确、政治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随着党和国家推进大学精英式教育逐渐过渡为大众式教育的方针政策, 独立学院成为了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学现状更由于其所处的特殊位置更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当代大学生主要为“90后”, 他们充满活力, 对于社会和事件有自身的看法, 但是与此同时, 他们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 在此背景下, 认真研究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现状, 得出系统、科学的结论, 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方法, 提高独立学院的学生政治素养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学生群体对高校思政课的总体印象

此次抽样调查, 共发放问卷350份, 有效回收339份, 回收率为96.86%;调查经过问卷设计、样本选取、 问卷发放、组织回收、统计分析等阶段。问卷问题设计科学合理, 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合理涉及各个年级和专业, 调查结果经过专业软件进行系统分析, 能够较真实反映大学生政治观。

(一) 学生对思政课的愿望和想法。

调查过程中, 89.37%的受访学生认为有必要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另有71.65%的同学表示对此课程充满兴趣。与传统印象中的学生对于思政课程充满厌烦不同, 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自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需求和兴趣。他们并不是一味地排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除了希望能从课本上获取政治理论和概念外, 他们更能清晰地认识到思政课对自身政治观和自身素养的提升, 以及思政课对于他们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的帮助。46.33%的受访学生希望能够通过该课程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81.33%的被调查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对于其以后的个人发展有帮助。这些数据均直接反映了学生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愿望和想法, 他们对于思政课程定位清晰, 感受直接。广大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主动对学生积极性进行持续的培养。

(二) 学生对思政课堂的收获与感受

在已接受了思政课堂的学生群体中, 调查发现, 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总体印象是“非常满意”、 “满意”、“较满意”、“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百分比分别为40.12%、33.83%、17.07%、6.29%和2.69%。其中11.32%的学生则表示思政课堂出现的逃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授课效果不够理想。这其中主要包括, 一些教师存在教学理论欠缺, 虽然掌握本学科所涉及的知识, 但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还有一些老师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10.11%的学生表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举止以及所透露出的个人修养也影响着学生对于思政课堂的直接感受。大多数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感受还主要受教师的授课风格和方式等因素所决定, 这是值得引起重视的。在对学生的课程反馈进行客观和准确分析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措施, 对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 改善课程效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 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过程中, 33.50%的受访学生认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亟待解决的是“理论联系实际, 解答当前的时政热点、难点”。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教学课目,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显现出教学实践环节严重欠缺的现象。25.96%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环节仍需加强。对于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 19.61%的受访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开展参观考察, 18.77%的学生则选择了社会调查。此外, 还有38.37%和23.25%的学生分别认为志愿者服务活动和校外走访是思政课目教学实践的好的途径。而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 由于独立学院大多是民办学院, 资金、 师资和设置均有限, 导致很少有独立学院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教学实践工作。

三、高校思政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1.由于思政课的特殊性和实时性, 更新速度较一般课程更快, 一部分教师不能及时学习和消化文件精神, 在教学环节存在信息滞后的问题。部分思政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没能认识到理论更新的重要性。

2.思政课做为政治理论, 存在简单的灌输式教学现象, 一部分教师存在简单直接硬性灌输的现象, 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处于被动位置, 因此造成教学结果不理想, 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 真正吸收内化。

3.网络技术和自媒体 (如:微信和微博) 的发达, 使得信息大爆炸。高校学生收获信息渠道的更多, 因此, 倘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果不能占领主要阵地, 就不能获得想要的效果。

4.实践环节的缺乏。教学实践环节存在实践内容局限性和实践课时缺乏的现象, 理论和实践不能相互转化。思政教学内容仍然只是学生脑海中背诵的内容, 并不能真正通过行动内化于心。

四、独立学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对现如今的高校思政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 应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独特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特点, 从推进教学研究团队建设、提高教师自我更新能力、改变教学模式和开展教学实践等方面入手, 打破教学瓶颈, 逐渐改变教学现状, 从而将思政课打造成独立学院的精神文化培养的重要阵地。

(一) 推进独立学院的教学团队建设

由于独立学院师资力量的特殊构成, 思政课教师多由外聘的兼职教师和学院自身拥有的青年专职教师组成。在此情况下, 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师比较分散, 不能有效整合相关教学资源, 造成独立学院科研合力小, 教学和科研成果贫瘠的局面。因此, 在独立学院形成专门的教学团队显得尤为重要。组织系统的教学模式的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形成专门的思政课部, 不仅能够提高独立学院专职教师的专业技能, 更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授课质量。针对思政课堂独有的特点, 加强教学团队的构建工作, 将外聘教师和专职教师组织起来, 定期进行理论学习、教学总结交流会和其他形式的学习会。此外, 还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程的系统性、联系性。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中, 大多数独立学院, 将四门课程孤立教学, 忽略了课程内在的联系性。

(二) 提高思政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 认识真理永无止境, 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不断发展的, 也是伴随着中国发展和中国国情与时俱进的。传统的啃透书本, 进行教学传授知识的做法在如今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是已经行不通了。因此, 广大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师必须紧随时代和理论的发展,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主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文件和指示精神。

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凝结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宝贵经验,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而接受教育的广大青年学生正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是实现“中国梦”的造梦者。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找准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切入点, 注重对学生关于“中国梦”的信仰的培养, 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到教学的各个阶段中去。

(三) 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

独立学院学生基数较大, 在教学过程中, 普遍存在着教师教学任务较重的现象。在思政教学过程中, 应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味的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 而忽略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样的教学局面, 笔者认为教师应摒弃“灌输式”教学的传统观念, 对原有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更新和提高, 树立起互动式教学的理念。

在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过程中,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参与性。教学过程中, 合理引入“情景式”、“启发式”、“探讨式”教学模式。对此, 可组织学生针对某一现象或事件进行分组讨论, 在此过程中, 教师则应认真听取学生的见解, 对于积极正确的言论加以鼓励, 对于错误消极的言论则进行引导和更正。通过学生的反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加以侧重。通过这种形式将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反馈模式,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在灵活、有趣的互动模式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果。

五、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独立学院的发展是项根基性的工作, 如果独立学院不能保质保量完成思政教学任务, 对学生进行科学、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独立学院的发展的损害将是致命的。独立学院由于特殊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条件, 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 教学效果不甚明显。加强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长久的工程, 需要学院、教师和广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仁钊.试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现状及成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11) .

[2]阚道远.微博兴起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 (04) .

[3]张明仓.“知行矛盾”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8.

[4]侯云霞, 于金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与实践教学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 (2) .

[5]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2) .

[6]王金会, 况广收.挖掘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探索学生管理新思路[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6, (1) .

思政调研报告 篇3

十八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我国的各行各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政治性和社会性明显的社会性活动,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深入学习十八大报告,深刻理解其精髓和内在要求,将其融入渗透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努力开拓新时期、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十八大报告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引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十八大报告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指导地位,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下我们国家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研究成果。

其次,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读报告,学习领会新要求,并自觉将其主题和灵魂与日常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时效性,让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并能够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为引领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最后,把科学发展观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根据时代及环境的变化和不断出现的新兴事物统筹兼顾,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要以学生为本,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鲜明特点,在做到规范管理、严格要求的可持续性发展前提下,充分尊重不同成长环境下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其全面的综合能力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随着诸如“微博”“微信”等新兴的互联网信息交流平台的出现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加强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才能避免大学生的思想阵地鱼龙混杂,才能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才能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够把当代大学生紧密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二、将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的措施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细化到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是适应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教育战略目标的基本保障,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给在校大学生的基本前提。

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就必须立足于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关心、尊重大学生,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需要在如下几方面采取具体的工作措施:

首先,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拉近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提供其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高职院校辅导员只有贴近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多参与大学生组织的各项活动,了解其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思想动态,才能更好地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才能获得大学生的信任,才能更加有成效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要遵循在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创建满足大学生发展需要的工作模式。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进行思想教导,培养起其道德判断能力;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心里承受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状态。一方面,由于各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容易出现问题,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造成的严重危害,通过各种渠道(例如:建立心里干预机制、开展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最后,要激发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能,培养起养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专业素养、可持续学习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

(二)加强高职在校大学生的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只有各民族相互认同、相互团结,才能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而且要让其认清当前时期出现的民族冲突问题大部分是由境内外的分裂势力所策划的;还要将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与日常的教学工作相结合,是大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的依赖。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大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情感的支撑点。要让大学生学会理性爱国,学会辩证地看待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凝聚力。

(三)加强高职在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使其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构成“五位一体”的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是我党在实践和发展理念上不断深化的重大创新。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及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重新思考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的问题。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要使大学生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对科学技术创新的要求,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本质要求;要树立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培养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要让其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将其融入到经济、社会等建设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

(四)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时效性和教学效果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时效性,要深刻理解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凝练工作,并将其灌输给大学生,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阵地,引领社会思潮。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成便于理解、便于接受、便于实践的语言,做到通俗易懂,这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需要,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要求。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简练的概括,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其内涵和精髓并传授给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

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例如,建立精品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共享精品教学课件和教学案例;针对热点开展网上讨论,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只有将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并坚持理论课教学的导向性和科学性,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新的历史时期,在校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出现了新的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挑战。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为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提供了新的指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本质并结合当前学生管理和教学方式的不足和缺点,积极探索新方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具体落实到实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考虑职业匹配和岗位匹配;帮助在校大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日常工作中,提高其竞争力;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引导性。

三、结语

十八大报告对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深入学习报告内容,掌握其内涵和精髓,将十八大报告精神与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加坚实、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2]李长春.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职工教育,2010,(1):5-8.

[3]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8.

[4]郭灿希.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1,(8):39-41.

[5]杜喜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3):3-4.

思政报告 篇4

历年来国家对于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为了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各个省对于环境的保护是不遗余力的。温州市于2000年7月启动了温瑞塘河全面整治。我区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专门的机构,全区动员,开展整治。清淤、截污、管理、调水四管齐下,配合沿岸治脏治乱拆违章和精品工程建设,以实现温瑞塘河“河床变深,河面变宽,河岸变绿,河水变清”的目标。塘河沿线21万平方米违章建筑被拆除,投资9.24亿元的水上公园建成。

温瑞塘河——温州人民的母亲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天之骄子。回首过去,一勺勺洁净的河水为你我洗礼,一股股甘甜的“乳汁”抚育我们茁壮成长。如今,清澈美丽的河水已不再,嬉笑游泳的场景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不堪入目的垃圾,是一池从早到晚会变很多种颜色的污水。养育着无数温州人的母亲河,为什么到了如今令人扼腕叹息的地步?

温瑞塘河两边的文化建筑,比如古寺庙,古建筑,古榕树等等,都在逐渐消失之中,了解塘河两岸的文化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我们实践队对南白象(在塘河水系子属河流沿岸)进行了关于温瑞塘河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并且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访谈。

首先我们实践队在开始几天走访了南白象的的老人和一些当地的居民,了解了温瑞塘河的过去和现在,已经它的治疗情况。南白象的居民都非常热心地帮助了我们,耐心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根据当地居民回忆:

“1981年的时候买菜,半夜坐船到市区南门进蔬菜,再用船运回来挑着担子卖,渴了用手捧起河水就能喝,那水清得能看见底的。”潘桥镇岷岗村村民阿荣说起过去的“母亲河”,饱含情感。

而当年人们眼里美丽的温瑞塘河,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却产生了诸多水环境问题,美丽的塘河不再美丽了。

河床由于长期缺少疏浚,加之流域内水土流失和沿岸垃圾入河,导致河床淤积,造成蓄水、过流能力大大降低,严重影响防洪排涝,也造成大面积的内源污染。更有许多河段水体发黄、发黑、发臭。那因污染而发黄、发黑的河水,还被人们戏称为“黄河”与“黑龙江”。塘河成了污染集散地。

一些人或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河道进行了填埋和侵占,不但影响了城市的防洪排涝和生态环境,更使温州城失去了原有清晰的河网脉络,江南水乡也渐渐名不符实了。据统计,有85%的河道相继被侵占过,而且这种情况还在继续。

接着我们去参观了塘河两岸的古建筑和一些寺庙,和庙里的道长一起讨论温州的文化和一些古寺庙的发展前景。据道长讲,温州近年来,政府对当地的古文化保护非常非常重视。温州地区七百万人口,四百万信奉佛教,两百万信奉基都教,还有一百多万人则信其它什么教都有.但是,不管信什么,众多信教陡都自称无神论者,跟本不信任何什么神了佛的.只是温州人的先辈们多以信奉佛教居多,后辈人只是随父辈意原,信与不信都无关紧要。

还有一个原因,温州商人多,温州商人比如开张,等等什么重要日子都是去庙里选取好日子,以佑自己生意红火.诸如此类的等等,所以温州的寺庙特别多,形成了温州特有的文化。

我们还向道长了解了温瑞塘河的治理情况,以及塘河两岸的古文化。接着我去了仙岩,得到了仙岩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仙岩政府门口开始宣传保护温瑞塘河。

根据我们多天的调查以及问卷和访谈,我们得出了一下的结论。

塘河现状

2008年,浙江省政府将温瑞塘河治理列入新“811”环境整治计划,根据整治要求,力争到2010年,“脏、乱、差”的现象得到彻底整治,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城区主要河道消除黑臭现象。我们通过走访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了塘河现在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问卷中我们得知,温瑞塘河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工业废水的排放。众所周知,污水是治理河水的最大的敌人,政府怎么就不管呢?当地老百姓对此很愤怒,说政府不管。在现在,政府往往把经济放在首位。所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普遍存在。

第二,在南白象,我们发现塘河周边的自然环境,卫生状况不是很好。虽然在去年,当地政府在塘河两岸按上了护栏,种上了一些树,分离出一些绿化带。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这是由于居民乱扔垃圾造成绿化带的破坏。第三,据大多居民反映,塘河变脏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地人。塘河两岸大多是平房,住的都是外来的打工人员。外地人生活水平不高,生活条件差,环保意识不强,总是把生活污水排入湖中。

第四,上级领导不够重视,每次来巡视过于形式化。据村民讲,定期都会有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面对那么脏那么臭的河水,他们难道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吗?

温瑞塘河的治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十年的治理有点成效但是问题还是很多。

当地人对塘河治理的态度

调查显示,大部分村民已经认识到温瑞塘河治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可是大多数人仍然把垃圾和生活污水倒在河里。一位村民表示“大家都倒在河里,所以我也就倒在河里了。

第一,大多村民对塘河的治理情况很不满意。当我拿着问卷进入村民家时,当得知我的来意时,平时纯朴的村民开始很愤怒。他们主动帮助我做问卷。并且主动把我带到河边,让我看河水的污染程度。河水都开始发黑了。据了解,多数外地人都把粪便等排泄物直接排入河水。当我向一位老大爷询问时,老大爷说,他已经向政府多次反映了,但是政府不管。据老大爷讲,附近的外地人大约在晚上6点到晚上12点开始向河中倒生活污水,那段时间河面上到处都是排泄物,两岸的居民都臭的紧闭房门。老大爷说,政府不管,后来把附近唯一的公厕都封了。

第二,外地人对温瑞塘河的治理不抱有希望。据一位在塘河边居住了10年的外地人说,在温州十年唯一见塘河两岸干净的时候是上级领导来检查的那段时间。家住塘河边的叔叔说,塘河两边总是堆满了垃圾,并且垃圾清理的时间总是很晚。塘河两岸的外地妇女反映,南白象的公厕太少,并且收费很贵。她们表示“不让倒河里,你让我倒哪,总不能带回家吧!” 第三,当地的老人对塘河的治理有一定的期望。他们表示“塘河治理主要看政府,政府如果重视了,一定可以治好的,毕竟政府起带头作用。”政府首先应该做好到头作用,要加强对下级的管理。首先要解决的是塘河两岸外地人员的问题,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还有就是污水的问题。保护母亲河,到底谁的责任更大呢?调查得知,大部分村民表示普通群众的责任

更大点。只要人人都注意环境保护,人人都视河流为自己的家园,不倒生活污水和垃圾,温瑞塘河的治理工作就会很容易展开。也有一些人表示政府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毕竟温瑞塘河的治理是需要经费的,并不是说,我们自觉保护就行了。工厂里排出来的污水就不是我们所能制止的。

由此可见,虽然村民们对河流的污染状况感到愤怒,但实际上也参与了塘河破坏的行为。绝大多数村民的环保意识并不高,他们只感叹曾经清澈的河水不再,却不曾思考过如何改善这一局面。当然也有部分村民表示了保护母亲河的决心。

温瑞塘河的保护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一个温州人去努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宣传。

如果你的家就在塘河岸边,那么请不要再随意向河中倾倒垃圾了。垃圾随波漂荡,无疑是对塘河风景的一大抹杀。爱护母亲河,请手下留情,别为了自己一时的便利,而让塘河背上脏乱的恶名。

如果你的工厂建在塘河附近,请你严格按照环保规定,管好工厂的三废排放,别让黑臭的废水,未经任何污染处理就直排塘河。各种工业废水不仅是塘河水变黑、变臭的重要原因,也对塘河水系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不向塘河排污水,就是为社会、为子孙谋福祉。

如果你是一名关心塘河命运的热心市民,不愿袖手旁观,默默无语,那就积极参与护河志愿行动,或者把你与塘河的故事写成文字告诉我们,唤起更多人对塘河的关注与热情,或者通过“护河热线”把你对治河的好点子、好建议悉数道出,为治河行动出谋划策。

人心齐,泰山移,整治温瑞塘河也应如此。

因为爱塘河,所以我们对今后的治河之路应该充满信心;因为爱塘河,所以我们用了所有的勇气和热情。相信终有一天,清水、蓝天、杨柳拂堤,会成为这个城市最美的风景。

思政实践报告 篇5

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调查--以福州地区高校为例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 级:级 班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2015年 月 日(宋体、四号、加粗)

一、前言

六十多年前,新中国在血与泪中成立,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再担心因炮火而丧命,不再担心因肤色而被人蔑视。是的,那些血染战旗别样红的日子已过去,那些勇拼刺刀死不休的岁月已成历史。但,危险并未消失。相反,新时代下的国际角逐更加严苛,稍不留意,便成刀下之鬼。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国防,提升国防意识。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祖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意识就是国防这一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一种与国防需要相适应,以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国家和民族利益为标志的群体思想意识。而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是国家力量的保障,其素质的高低,国防意识的强弱,将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当代大学生出生并成长在和平年代,没有了炮火和硝烟的熏陶,对国防的认识存在明显的不足。故此,此次调查是很有必要的。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为福州地区各大高校的本科生,实际收回问卷112份。其中理科85人,占75.89%,文科27人,占24.11%(男生51人,占45.54%,女生61人,占54.46%)。调查时段为2015年7月27日——2015年8月8日。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国防意识的性别差异分析

1、基本情况

从本次问卷调查数据来看,女生略多于男生,但整体差异不大。这个结果与我们的传统观念有所出入。传统观念认为,男生对军事武器和国防战争的兴趣应比女生更大,男生的国防意识应强于女生。这是因为,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男生通常灌输的是坚强、刚毅、顽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易受到战争、军事、武器等方面知识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也就形成了兴趣。而女生恰好相反,她们接收的往往是温柔、优雅、矜持,对于战争国防这样的“暴力”事件知之甚少。

2、差异分析

男女生国防意识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教育的变化。在传统观念里,“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的思想盛行,加之教育资源不足,分配不均,大多数女性缺乏甚至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一方面得不到新思想的开导,一方面受到旧思想的引导,女性接触到社会事务和国防新闻的机会愈来愈少,意识自然缺乏。随着我国教育的迅速发展,女性受到了平等的教育,其素质和社会地位也逐步提高,“主人”意识也越来越强。当代女大学生同男大学生一样,有着同样的教育机会,同样的教育资源,接收军事国防信息也是同等的。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传媒工具越来越多,越发便捷,特别是在现代的网络时代下,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大大减少了男女国防意识的差距。

(二)国防意识的专业差异分析

1、基本情况

数据表明,理科生的国防意识要高于文科生,这与我们的普遍观念一致。

2、差异分析

理科生和文科生的国防意识差异主要取决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不同。相对于文科生,理科生的思维有着显著的特点。首先,理科生思维逻辑性强。所谓逻辑思维,简单的说就是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前因后果。理科生往往能因为一件很小的事进而联想到事件的背后。这一点,对于提高国防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理科生讲究实际,动手能力强。比如说,从新闻中听到“民防工程”这一词,理科生前往本地民防工程的可能性更大。从书面上看到的东西往往没有从实际活动中收获的深刻,这就增强了理科生的国防知识及其意识。当然,也不能排除文科生整体数量少于理科生的这一因素。

(三)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

(1)崇尚国防,但缺乏意志力。军训,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也是主要方式。调查显示,85.71%的大学生认为军训“锻炼身体,磨练意志”,32.14%的大学生觉得军训“意义重大,深受教育”,这说明国防精神在大学生中还是深受推崇的。调查显示,只有52.68%的大学生“有过当兵的想法”,只有40.18%的大学生在第15题“征兵问题”中选择“积极参加”。目前,和平与发展是并将继续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国际环境相对安定,特别是一向主张“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中国。对部分缺少锻炼的当代大学生们来讲,国防乃是军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其意志力也相当薄弱,“装病逃避军训”的事情时有发生。

(2)国防意识淡薄,国防教育不足。虽然当前是和平的国际大环境,但是各国各意识形态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止,甚至更加激烈。89.29%的大学生认为“国民普遍缺乏国防意识”,50.89%的大学生“很少”能在校园听见关于国防的讨论,而对于我国的现役兵役制度,只有58.93%的大学生选择“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生于和平年代的90后大学生们的国防意识愈发淡薄,这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如多数大学生不知道防空警报不同响法的含义,在“钓鱼岛问题”上,有的大学生认为“中国领土这么大,不在乎一个小岛”,对于开设的军事理论课,许多大学生也是“被迫参与”。另外,高校的国防教育也存在不足,许多高校的国防教育仅限于形式,调查显示,18.75%的大学生没有受到国防课程教育。

(3)关注国防讯息,但缺乏实践。调查显示,只有18.75%的大学生平时“不关注”军事政治新闻,只有5.36%的大学生通过“参观军营”来接受国防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通过网络来了解国防讯息,这的确是一种及时便捷的方式,但始终没有“实践”来得深刻。

2、成因分析

(1)高校国防教育不足。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军事教育的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需要,许多高校国防教育缺少专职教师,大都由保卫处或武装部人员代课,效果不言而喻。另外,高校的国防教育课程设置也不是很规范,多数高校理论和实践分配不合理,教师上课内容不详实,针对性不强,缺乏趣味性,除了“军训”很少有其他的国防实践。

(2)社会风气的影响。调查显示,58.04%的大学生认为“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影响了国防实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文化价值观相互混杂,特别是“向钱看”和“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加剧了社会风气的变质,各种炫富攀比,滋事逞能的事件不在少数。日常生活中大学生难免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引导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其国防意识不同程度的弱化。(3)文化“入侵”的影响。近几年,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越来越受中国大学生喜爱,而传统的“春节”却越来越“没意思”。此外,“好莱坞大片”、“韩剧”、“日本动漫”,这些都为当代大学生们所熟悉,但很少有大学生了解“皮影戏”、“布袋戏”。一部影片多多少少都在不知不觉中推崇本国文化思想,如“好莱坞大片”就十分突出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而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对外来文化的好奇心强,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

三、建议

(一)加大教育力度,改善教育体制。

首先,要建立系统完善的国防教育体制。国防意识是长期培养而来,不能一蹴而就,国防教育不能仅仅依靠高校的力量,更要注重前一阶段的培养。目前,部分地区的高中国防教育严重缺乏,国防教育的时间大都被其他课程所占,这与高考“唯分论”分不开。这就要求教育部门从体制上,从根本上有所改变,将国防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成立专门的教研机构,明确教学任务。其次,要建立高质量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目前,我国的国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而高校又不断扩招,国防教育资源更不上,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缺失。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大国防教育的投入,丰富教学资源。国防是国之根本,大学生是潜在的国防资源,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国防人力资源的供给,国防教育应尽早完善。

(二)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国防氛围。

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缺失与社会的价值主导分不开,我国已几十年没有任何战事,安逸平定的生活使得社会滋生浮躁拜金的风气,大学生深受其害。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强化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舆论宣传,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使社会这个大环境形成“爱军爱国”的风尚。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国家应加大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及引导。网络上真真假假,谣言甚多,比如就近期的“天津爆炸事件”就有很多谣言。另外,网络也是少数国家对别国实行“和平演变”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涉世不深,对许多事情缺乏正确的判断,很容易被网络上的一些谣言所惑,误导其价值观的形成。当然,这并不是说“一棒打死”,而是要求政府主管部门采百家之言,纳百家之长,既要消除隐患,也要自我完善。

(三)拓宽信息渠道,加强实践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仅透过纸面,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国防精神还不能深深的刻在我们的脑子里。一方面,书中所叙冗长、略显呆板乏味,另一方面,缺少强烈的视觉冲击,体会难免不到位。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我们应该抓住时代的优势,比如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和军事博物馆,观看国防纪录片。此外,也可以定期邀请退伍老兵、现役军人和国防讲师来开展国防讲坛,还可以协调部队,开展“军营开放日”活动。这些,都可以在大学生内心深处种下国防的“种子”。

四、结语

国防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一个国家从其诞生之日起,首要的任务就是守卫边疆,以武力抵御侵略,巩固自己的政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防是整个国家的国防,是全体人民的国防,国防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只有把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都发动起来,才能真正建成强大的国防。目前,我国的周边安全情况仍然十分严峻。日本军事实力不断增长,并千方百计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岛屿争端仍在继续;与印度的领土争端也未停止。更何况,国家的统一大业仍未完成。

然而,通过此次调查,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整体淡薄。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和平年代,但,从实质上讲,是处在战争的准备期。战争随时可能发生,当战争来临时,当国家召唤时,我们是否已做好冲锋陷阵的准备?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学生应该以国防为主,放下其他,毕竟,当代的国际竞争更多是以经济科技为主的软较量。但,国防意识不能丢失。现在许多的网络评论不据事实,张嘴就是“这件事在美国会怎样怎样”,往大处说,这就是“文化入侵”。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体制,自己的国情,同一件事放在不同的体制国家,结果往往不同,这其中并没有最好的,适合自己国家的国情,才是更好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史的车轮永远不会停,总有一天天下是我们“90”后的天下,我们要有一颗“勇敢的心”,坚定意志,担负起国家民族的责任,向着“中国梦”挺进。

参考文献:

[1]何碧如.90后大学生国防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

http:// [2]黄伟东.大学生国防意识特点调查及分析

http://wenku.baidu.com/view/50045bd63186bceb19e8bbc7.html [3]文若鹏.军事理论知识与军事训练

思政课实践报告 篇6

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广场舞应运而生,成为了大爷大妈,甚至是一些上班族的运动娱乐的不二选择。广场舞作为一项生活娱乐的方式,它有着很多大家知道的好处:强身健体、缓解疲劳、对有关节炎、颈椎病等都是相当好处的。但是,什么事都有两面性。在大家跳广场舞的同时,周围的居民就不乐意了。有人就觉得的广大家都是刚下班回来,身心疲惫,夜间这么大的声音,影响大家的休息。而且有的地方场舞进行的时间确实是太长了。就因为这个,我在新闻中常看到周围群众和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发生矛盾,甚至还有动起手来的。所以在这里,我想做一个关于溧水区居民对当前广场舞的态度调查,并希望可以从中找到一个两全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

一、广场舞火热的原因

广场舞越来越火,跟多个因素有关:

第一:门槛低,参与人群广泛,简易到只要有广场、有音乐就行,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仅只是想享受到物质上的生活,更想在精神生活上有所突破,这时候出现了广场舞,再加上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的提高,广场舞自然就火了;

第二:广场舞年年都有新花样,播放的音乐从以前常见的东方红系列,到最炫民族风,再到后来的小苹果各种流行音乐,从一些简单的舞步,到节奏感强、欢快的迪斯科、民族舞、健身舞等,激发了市民跳舞的乐趣;

第三:大爷大妈们经常一个人呆在家,年轻人都忙着自己的事业,跟老人相处的时间不多,老人大多感到孤独。对于他们来说,广场舞不仅是提供了一个锻炼身体的方式,更是提供了一个接触他人、与他人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大家可以一边跳着广场舞,一边拉家常,把一些不愉快都抛到脑后,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

二、对广场舞的态度

根据我的调查,大家对于广场舞的态度参差不齐。主要分为三大派:

1、反对派。他们在我的200份调查中占6%,大多是都是住在广场附近。在做调查的时候,他们都向我抱怨广场舞的噪音太大了,他们白天在工厂工作都很辛苦,回来被吵得根本没法休息。偶尔的礼拜六、礼拜天的清晨也会听到广场舞的歌声,不能好好休息。多次与之交涉,效果也不明显。虽然他们不赞成那些过激的做法,但如果有成效的话他们也同意。

2、赞成派。他们在调查中的比重很高,占了42%。这部分人表示广场舞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好处。一是可以通过练习舞步,协调四肢,对于那些腿脚关节有些小毛病、患有由肥胖引起的一些疾病的大爷大妈们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另外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的,也给那些比较孤单的老人的心灵以安慰,大家可以相互倾诉,有益老人家的身心健康。

3、中立派。他们觉得就广场舞在如今这个社会的流行程度上来看,是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这些问题的。他们一方面肯定了广场舞对于人们精神生活上的需求上的满足,令一方面他们也希望那些由广场舞产生的噪音能够得到控制,尽量避免因此而发生一些不愉快,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暴力的事情。

三、解决的方法

我们可以从广场舞者和周围群众两个角度来解决困扰大家的噪音问题:

从周围群众的角度来说,大家跳广场舞的时候其实也没必要一定要把声音开得很大,而且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苏州的大妈们就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他们跳广场舞时自己戴上无线耳机,即能满足自己能听到音乐,又不影响他人的休息,受到大家一直的好评。我在网上看到有教授研究出一种能够定向发出声音的音响,超出一定范围后是听不到声音的。

从广场舞者的角度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家能够双赢,我即能够开心的跳广场舞,又不影响你周围居民的休息。因此我给出的建议就是大家能够坐在一起好好讨论一下一个好的方案,比如能够缩短跳广场舞的时间,规定一个时间段,场地的话最好能稍远离居民地。而后大家能够自觉的履行达成的约定,这必然会让一些困扰许久的问题瞬间得到解决。

思政调研报告 篇7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处的新形势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专家学者们各持己见,如岳金霞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有影响的自觉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学生具有心灵感染、规范砥砺、物质支持以及精神引导功能。优质的环境会对学生正确思想认知有着强化推进功能,恶劣的环境则会对学生的正确思想认知产生反作用。[1]这一观点很具代表性。近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确实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各种新事物、新思潮充斥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面对这些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再束缚于传统模式,应积极探索有效的路径,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势在必行。

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聚焦理念、方式方法和工具载体创新。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要;将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同步发展,将实现思想引领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起来。[2]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现实要求。[3]中国大学生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围绕“以筑牢坚信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这“三块思想理论基石”为主线展开,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重视思想锤炼和道德修养。

(1)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保证将党的创新理论渗透到教育教学中,着重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和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使理论和教材有效的结合;二是保证授课形式与内容创新,使党的创新理论生动地进课堂;三是寻找党的创新理论进头脑的新途径,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

(2)要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此外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三)强化阵地管理,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注重强化阵地意识,加强对大学课堂、讲座、网络等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管理。加强依法管理,构筑起抵御渗透的“防火墙”。学校要牢牢把握网络舆论主导权,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和防控机制。建立学校、教学院、班级抵御渗透三级协防巡查工作体系。

(四)创新课堂教学,发挥教学主导作用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坚持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例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2)突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增强形势政策教育的育人效果。强化教学环节,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3)强化专业课教学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吉林化工学院杨金远教授利用“坐标法解读中国梦”,其教学构思是在非思想品德类课程中渗透德育内涵,将高等数学与思想品德教学有机结合,收到良好效果。

(五)创新队伍建设,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教师伍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四支队伍”作用和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作用。通过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学生工作干部培训班等,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优化班主任队伍结构,切实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2)密切关注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加强师德建设。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常态化机制。开展听课活动、授课比赛、质量检查等活动。

(3)坚持正确导向,积极做好宣传与宣讲工作。建立以基层党总支书记、人文社会科学教师为骨干的宣讲团,加强对新闻宣传的引导、管理与监督。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可以利用相关媒体开设“我身边的优秀教师”“校友风采”“名人论坛”等栏目,宣传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先进事迹,提高思想政治宣传的效果。

(4)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水平。注重研究队伍的建设,鼓励和吸引有较深理论功底和较强研究能力的、有志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志,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完善研究工作机制;强化研究工作管理,促进研究成果质量的提升和成果转化,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上层次提供服务和支持。

(六)发挥党团功能,构建高品质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就是一个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学校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高校要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发挥共青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创造功能和承载功能。把党支部、社团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践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组建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等。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将价值认同转化为行为实践。[4]

(七)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1)建立一支高质量党员队伍。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为契机,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发展党员工作总要求,破解难点和新问题,着力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借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握住学习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路径,使学生党员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做合格党员。

(2)发挥党校的教育功能。健全学校党校培训、院(系)分党校党课教育、党支部联系人培养三级党员培养教育体系,学校党校突出党员和发展对象的教育培训;二级党校注重本单位的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党校要合理构建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教育体系,结合爱国运动纪念日,依托烈士纪念馆等学习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3)突出“典型示范”教育。通过举办师德标兵、优秀大学生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典型人物事迹宣展等形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激励、示范、引导作用;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步,引导以实际行动争做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表率。

(4)学生党员要做实践活动中的领头兵。学校可以通过“党支部立项”活动、实践体验式教育、社会实践、创业大赛等形式,为学生党员提供广阔的实践和锻炼平台。例如:在发挥党员服务作用方面,开展“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服务群众”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教师“三比三创”活动(比教学水平;比学术研究;比教风师德);开展学生“三比三帮”立功竞赛活动(比思想认识,帮思想;比学习效果,帮学习;比主动奉献,帮文明修身)。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方面,开展“佩党徽,做标兵”服务活动、党员教师帮助学生就业活动。志愿服务方面,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牵手助学等志愿服务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具有挑战性的创业大赛,如:“互联网+”等创业大赛,使学生们在各类实践活动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党员从中发挥积极的带领和示范作用,增强使命感,发挥其模范先锋作用,为营建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起到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

新形势下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体的优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建设,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实现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要紧密结合新媒体与传统教育方法。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库等学习的平台与资源。充分利用交互工具,加强教育环节的互动。[5]可以建立思政教育专题网站;创新“IM”,建立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教师可以和学生建立IM群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网络化。充分利用手机的便利性,达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建立校、院、班级三级微信公众平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新媒体法律法规,净化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创造健康、积极的网络学习环境。

高校要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作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纲领。立足于当前大学生思想实际和特点,适应形势变化,科学谋划、创新举措,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体现高校特色、适应学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2]廖素梅.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J].思政教育,2015,10.

[3]鄢新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及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8.

[4]赵明媚.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教育管理,2015,03.

思政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类知识信息,同时,网络还可以给人们创设多种交流环境。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大学生是宽带上网的主流群体,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约有3000多万人,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的比例超过90%。现代网络对正处在身心发育尚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有诸多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者要调整工作方式,搭建教育网络平台,正确引导,寻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提升工作实效,以适应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一、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

1、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网络是一个浩瀚的知识资源库,是人们索取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精神生活的场所。网络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思想教育内容,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丰富的网络表现形式使教育的传递更加形象而生动,这大大增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吸引了更多大学生主动接受教育。

2、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方式,或者是采用听报告、开大会等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大学生是被动接受思想教育。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师生、生生之间可以进行互动式、协作式学习和交流。

3、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渠道。QQ、 E-mail、MSN、BBS、微博等网络工具,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和信息交流途径,在交流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教育渠道。这种交流与传统面对面交流方式不同,更能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师随时随地获得学生最新状态信息,便于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可以让师生更加深入地交流和讨论,使学生更加透彻地认识各种社会问题、伦理问题、道德问题,对自我行为也能进行很好的规范,从而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二、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1、现实社会的复杂多变,导致大学生在道德层面交往的迷失。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会影响大学生判断,会弱化他们的道德、法律意识,也可能使一些大学生失去理性思维,迷失方向。另外,网络现代化中的法制程序尚不完善,各种社会现象和离奇生活百态等健康的、不健康的,高雅的、庸俗的,文明的、肮脏的都会充斥现代网络,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是非曲直的辨别,甚至影响到大学生健康的正常交往。

2、不良网络文化环境导致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原有的道德价值会不断受到冲击,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不太成熟,是非观念模糊,对西方国家大肆宣扬的某些腐朽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盲目崇拜,而排斥本民族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从而产生倾斜、扭曲的心理,失去理想和追求,崇尚享乐和超前消费,缺少信念,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3]另外,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恋等充斥了大学生平静而纯洁的生活,有些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痴迷忘返,负面影响深远,甚至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1、师生共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适时调整对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建立相关的道德教育网站以及“网络伦理与道德”等诸类网络课程,开设师生论坛、教师论坛、学生论坛等功能模块。通过网络这一传播媒介,师生共同参与理性思考和研究,明辨网络舆情。学生在参与共建的同时能够增强网络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也能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网络道德,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2、利用网络的多元性,切实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网络具有多元性,能够提供、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互动方式以及图文并茂、音频同期的多媒体形式,使许多枯燥、抽象的教育内容变成了生动、形象的直观教育模式。教育者要转变对大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模式,利用网络交流工具师生开展网上讨论,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正确引导,相互沟通。在沟通中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能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和关注热点。

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道德体系,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素养。网络与大学生已密不可分,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娱乐休闲的重要渠道,没有网络对于现代社会已经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要想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信息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就要提高学生自身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力、控制力,即提升学生的网络政治素养、网络文化品味和网络自律意识,使学生自觉远离不良网站,主动舍弃不良信息;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中国优秀传统道德规范,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道德体系,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做到不抛垃圾,不搞侵权,不近黄毒,不做黑客,做文明网民,自觉维护网络秩序。

上一篇:写母亲节的优秀作文600字下一篇:之夜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