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总结

2024-11-30

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总结(共9篇)

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总结 篇1

利辛县人们医院

肾内科院内感染监控组织及职责

一. 院内感染监控小组成员

组长;王红宇(科主任)副组长:孙雪梅(护士长)兼职监控医师;徐雷(住院医师)兼职监控护士;陈春兰(护士)二.科主任职责:

1、根据全院的感染监控计划制定本科的感染监控计划、措施和质量管理标准。

2、组织本科开展感染专题讨论,宣传预防感染的知识。

3、全面管理监督感染计划的落实。

4、了解本科医院感染情况。三.护士长职责:

1、管理和监督执行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

2、督促并支持监测护士搞好感染监控工作。

3、对护士进行消毒隔离方法和无菌技术的培训。

4、发现有医院感染问题及时向感染管理科反映或提出建议。四.院感监控小组职责;

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体计划,结合实际,制定本科室相关制度,并落实到位。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控。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本科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感染病例时及时督促经管医生上报医院感染管理

利辛县人们医院

科并积极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

3.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4.负责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5.指导、监督本科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和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定期对本科多重耐药菌管理、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进行自查自纠,进行总结、分析、整改并记录。

6.监督本科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指导本科卫生清洁人员进行工作,做好陪护、探视人员手卫生等知识的宣教。

7.每月组织本科室人员积极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做好新调入、实习、轮转生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实践操作技能的传教。8.每月将监控小组开展工作情况及时进行记录。五;兼职监控医师职责;

1.在本科室主任领导下及专职监控人员指导下,负责本科室感染监控工作,及资料收集与上报工作。

2.经常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经常与主班护士、监控护士、护士长联系,随掌握全病区监控工作情况,怀疑医院感染发生时及时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要的检查以确定诊断。督促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24小时上报院感科,定期分析科室内医院感染情况向科主任汇报。

3.预防因诊治不当造成医院感染,督促检查本科室医师无菌操作技

利辛县人们医院

术及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4.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应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医院感染发病原因,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并积极投入控制工作。

5.配合监控专职人员开展调查及科研工作。六;兼职监控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业务指导下做好本病房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

2.督促检查本病房预防医院感染制度的落实情况,3.每月按监测计划进行科室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的监测。4.预防因护理不当造成的院内感染,督促检查本病房工作人员做好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病房、透析室的消毒保洁措施。5.督促住院医师24小时内填好感染调查表,对疑有院内感染者督促留取标本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及时把化验单结果告诉床位医生。

6.负责对本科室病人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等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2013-3-9修订

利辛县人们医院

肾内科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1.一般医护人员

(1).培训范围:临床医生,护士,包括研究生、轮转生、实习生。(2).培训方式:讲课、座谈、观看幻灯片。(3).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6学时。(4).培训内容:

临床医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院感医生护士:临床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

全体医护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暴发和处理步骤、手卫生规范、消毒隔离、医疗废物、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等

2、新进人员岗前培训

(1)、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学时不少于3学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培训内容:医院感染概念及诊断标准、无菌技术、消毒隔离基本概念、手卫生、职业防护、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等。

3、做好培训记录,备查。

4、工勤人员

(1)培训要求:每年不少于2次的培训,不少于3个学时,人员调动时,须重新进行培训,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2).培训内容:环境清洁与消毒方法、手卫生和医疗废物处置等。

2013-3-9修订

利辛县人们医院

肾内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1.置管人员应接受导管相关操作和感染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4.患疖、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5.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6.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7.置管后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8.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9.保持导管连接端口清洁,进行透析治疗,应用0.5%碘伏消毒

利辛县人们医院

管口及周围。

10.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必要时尽早拔除导管。11.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2013-3-9 修订

利辛县人们医院

肾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1、认真学习消毒隔离标准预防等相关知识,并严格落实。

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并根据病原体、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3、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房屋改造时要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染。

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血液病等),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对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吸氧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应为无菌蒸馏水,应24小时更换。

6、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病情许可时采取半卧位。控制进食速度和量,尽量避免使用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

7、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以促进排痰。

8、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或进行手消毒。诊疗护理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对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时应戴防护面罩,必要时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9、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肺部感染。

2013-3-9 修订

利辛县人们医院

肾内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1、科室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以掌握我科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当发现医院感染爆发趋势时按我院《医院感染爆发报告与控制制度》中的流程进行处理。

3、科室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以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4、医院感染病例由本科室医师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并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监测。

5、明确诊断后,由本科室医生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和“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6、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7、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生报告科主任,会同该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同讨论,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检查,作好讨论记录,讨论后能确定的按本制度第二条的规定进行报告。

七、小组讨论尚不能认定的,须将该病员的全部资料及讨论的结果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研究、分析,最后认定或否定。

八、临床医生必须按照要求,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和“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列病历最后一页。

2013-3-9 修订

利辛县人们医院

肾内科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监测、上报和控制制度

一.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和《医院感染爆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明确医院感染和疑似医院感染的定义,掌握各系统、各部位医院感染诊断方法和要点,正确区分医院感染和非医院感染,及早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及时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治疗和上报工作。

二.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并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对上报病例进行核实,并与临床医师、护士共同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科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上报

分管院长和医务、护理管理等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于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

四.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当与12小时内向卫生局报告,并同

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三例以上感染爆发。

五.发生以下情形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六、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七.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除上述措施外,应严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生新的医院感染。

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利辛县人们医院

八.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必须协同检验科微生物室人员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

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4、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6、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九.负责人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同时,采取得力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2013-3-9 修订

(一)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并执行控制措施。

利辛县人们医院

肾内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1.严格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安徽省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办法》和《利辛县人们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等规定,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

2.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和预警制度,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3.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提高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能力。

4.加强合理用药管理,重点考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和预防性 使用抗菌药物。

5.积极参与科内医院感染疑难病例的会诊、讨论及病人的诊治工 作,以提高医院感染病例的治愈率。

6.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住院患者抗菌药 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20%。

2013-3-9 修订

利辛县人们医院

肾内科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2.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有流动手设施和备有速干手消毒液。

3.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碘伏、酒精应密闭保存。

4.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特殊感染病人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过消毒或灭菌处理。5.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管路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

6.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执行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操作或接触血液时必须戴手套,一副手套只能护理一位病人。7.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当有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氯消毒液消毒。拖洗工具分区使用,标示清晰。8.严禁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消毒使用,对使用后的医疗用品按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置入规范的医疗废物包装袋内,专人收集。

9.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利辛县人们医院

10.加强对病人的监测,如发现感染及时送检相应的标本,以尽早确定诊断,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11.严格医疗物品管理。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标记醒目。消毒液定期更换。灭菌物品有灭菌日期,并在有效期内。

12.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13.疾病流行季节要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探视陪护相关制度。

2013-3-9 修订

利辛县人们医院

肾内科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管理制度

1.科室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字要求,由药剂科统一采购,科室不的私自采购和试用。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只能一次性使用,严禁重复使用或回流市场。

3.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前应认真检查,若发现保证标识不符合标准、包装有破损、过了有效期和产品有不洁等不得使用。对不合格或质量可疑物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报告药剂科或相关科室。不得自行退货或换货处理。

4.使用时若发现热源反应、药敏反应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做好详细记录,并报告医院药剂科及相关科室。5.物品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距天花板50CM.6.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后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法》的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运送、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2013-3-9 修订

利辛县人们医院

肾内科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1..科室必须配备合格的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设置洗手液、流动水。配备干手物品和设备。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2.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严格掌握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

3.下病房的治疗车、病例车应配备速干手消毒液,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

4.禁止佩戴手部饰物,指甲长度不超过指尖。医务人员遵照六步洗手法的搓揉步骤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认真搓揉双手最少15秒。5.工作人员在接触污染源之前应洗手戴手套,操作结束时,应脱下手套并洗手。

6.工作人员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脱去个人防护装备后、静脉穿刺、注射药物、抽血、处理血标本、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7.以下情况应洗手并进行卫生手消毒;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及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8.每月对科室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并达到相应要求。

2013-3-9 修订

利辛县人们医院

肾内科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1.各类物品必须严格按无菌、清洁、污染定点放置。无菌物品应有明显标记及消毒日期。

2.无菌操作前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禁做引起灰尘飞扬的活动。3.无菌操作前应穿戴好衣帽、口罩、备齐用物。洗手,戴消毒手套。操作时手臂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跨越无菌区,手臂必须保持在自己的腰部(或桌面)以上,不得面向无菌区大声谈笑、咳嗽、打喷嚏。

4.持无菌容器时,应手托其底部。不触及容器口边缘及内面,取用无菌物品要用无菌钳夹取,取出物品后应及时包好或盖好。并注明开包时间,超过24小时应重新灭菌处理,取出或用剩的无菌物品不得放回。

5.为透析服毒病人置管、治疗换药时,应按清洁、污染、感染,特殊感染的程序操作。被污染的组织、器械及敷料等,切不可与消毒物品放在同一器内,亦不可放在床上、桌上或扔在地了。6.严格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配备和使用医务人员防护用品。

2013-3-9 修订

利辛县人们医院

肾内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肾内科设立方便医疗废物收集的污物处理区,收集点应设醒目标示。

2.医疗废物要产生地应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

3.禁止医疗废物在非收集点倾倒、丢弃或混入生活垃圾。

4.科室应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放置,医疗废物使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使用黑色垃圾袋。

5.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得混合收集。

6.值班护士应与专职回收医疗垃圾人员做好交接登记,双方签字,保存记录三年。

7.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的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并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标识。

2013-3-9 修订

利辛县人们医院

肾内科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一、职业防护原则

1、基本防护

防护对象:在科室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2、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隔离间的工作人员;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加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罩等。

二、基本预防控制措施

1、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常见感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防护技术,减少职业危害。

2、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2)、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等。

(3)、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利辛县人们医院

(4)、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手持针头和利器时,不要让锐器面对着他人;在为不合作的病人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作;使用的针头不可再套回原针帽内,如果一定要套回,则采用单手复帽技术;不要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他人;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不要折毁锐利器具等。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 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双层手套。

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对血透前及输血前患者必须严格进行感染筛查。

三、发生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发生艾滋病病毒的职业暴露后,医务科及时组织院内相关学科专家依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

利辛县人们医院

则》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确定是否预防性用药,如需用药,制订具体的预防性用药方案。

5、发生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后处理和随访,见附件(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流程)。

四、报告、体检和随访

1、职业暴露发生后,当事人在应急处理后,应尽快报告科室负责人(科主任或护士长);

2、职业暴露当事人填写《医院职业暴露事件登记表》,由科室负责人签字后送交医院感染管理科。

3、依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流程(见附件),医务处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当事人立即进行职业暴露评估并确定体检项目和相关治疗,体验科协助实施体检,预防保健科负责对发生职业暴露后的预防用药品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药品保障及随访。

五、使用化学消毒剂的防护: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使用化学消毒剂时戴手套、口罩,必要时穿防护衣;口罩和手套要定时更换;尽量选择对空气污染小的化学消毒剂; 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容器加盖;对化学消毒剂原液要正确贮存。

2013-3-9 修订

利辛县人们医院

肾内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

1.建立健全科室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落实到位。2.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全员教育,将集中培训和日常学习相结合。定期不定期进行笔试和口试,使医务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技能和自觉性不断提高。

3.科内每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有记录,其标准按《利辛县人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执行。4.定期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病原学送检率不低于60%。

5.院感小组加强对科室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位的检查,包括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督察整改效果。

6.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按相关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爆发。

7.根据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标准,科室每月进行感染管理小组活动,对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手卫生和无菌技术操作执行以及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上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环境卫生学及透析用水的监测、医疗废物的正确的处置等讨论及分析。

8.院感质量督查结果与个人年度考核评选先进个人及劳务分配挂钩。

2013-3-9 修订

利辛县人们医院

肾内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MDRO)以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证患者的安全。科室内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透析室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接触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应积极配合。

一、多重耐药菌的监测、诊断和报告

1、我科应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

2、科室人员接到“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的报告或电话通知后,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如确诊为医院感染的,必须在24小时内填科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3、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爆发或流行可能时,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有关流行病学检查,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进行有关相应处置。

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正确患者安置:尽量首选单间,受条件限制不能单间隔离,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O.8m。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

2、病员病例夹有接触隔离标识;限制人员出入,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隔离标识清楚:进行床边隔离或单间隔离,应在床栏上或隔离房间门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

3、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及周围环境后、摘脱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4、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染应穿一次性隔离衣。

5、诊疗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用

等戴防护镜;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对耐万古霉素的金匍菌感 利辛县人们医院

后清洁消毒;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6、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使用专用物品进行清洁及消毒。对患者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7、正确处置医疗废物,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其

8、标本运送: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

9、解除隔离时间: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应隔离至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10、如果采取以上控制措施,但传播仍然继续时,该病区应暂停收治病人,对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与评估。

11.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三、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引起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掌握并实施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各种措施,保证医疗安全。

四、科室认真执行多重耐药菌控制感染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爆发和流行。

2013-3-9 修订

余的医疗废物均放置双层黄色垃圾袋中规范收集、交接及处理。利辛县人们医院

2013-3-8修定

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总结 篇2

1 首先应树立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1.1 充分认识院内感染的危害

1.1.1 认识院内感染对患者的危害。

医院既是诊治疾病和患者康复的场所, 同时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广泛活动和集中的地方, 如医院内感染管理不善则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19世纪的俄国外科医师皮罗果夫曾说过“从多年实践可以大胆断定, 大部分患者不是由于损伤本身, 而是由于医院感染而死亡”。当时科学不发达, 人们尚未认识到伤口的化脓感染甚至败血症, 外科手术感染病死率高达70%, 随着抗生素的问世和消毒隔离技术被重视, 医学界在控制感染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1.1.2 认识医院感染对护士自身的危害。

护士在一些护理操作中如未进行有效防护, 可造成自身的感染。有报道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 针刺伤时, 只需0.004 ml带有乙型肝炎病毒 (HBV) 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肝的危险性为1.5%。针刺伤还可以导致艾滋病、丙肝、伤口感染等。就以2003年春季流行的SARS来讲, 疫情初期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护知识以及防护措施, 致使大批医护人员遭受感染而倒下,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1.3 认识院内感染造成的社会危害。

院内感染造成的医疗纠纷影响着医疗安全, 甚至对医院的声誉造成损害, 院内感染还使平均住院费用增加, 加重了社会负担。如果在医院内造成医院感染的流行或暴发则危害性更大, 后果更严重。

1.2 树立“双向防护”意识。

树立“双向防护”意识就必须建立标准预防的概念[2], 即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具有传染性, 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或是接触非完整的皮肤黏膜, 均需进行隔离。

2 学习掌握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1 学习掌握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概念。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或传播递质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护士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 如: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 接触皮肤和黏膜的器具必须消毒等等。

2.2 掌握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技术,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2.1 洗手流行病学调查证实, 洗手是阻断医护人员经操作导致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之一[3]。

在医院各项诊疗活动中, 护士与患者接触最为频繁密切, 因而护士手上也最容易沾染大量细菌, 所以必须强调勤洗手而且要认真洗手。必须掌握洗手和手消毒的指征, 洗手按六步法进行, 整个揉搓时间不少于15 s, 用流动水冲净, 洗手的肥皂要注意保持干燥;手消毒按要求进行刷手或使用快速消毒剂消毒手。

2.2.2 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

程中, 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护士必须树立无菌观念, 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 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以预防医源性感染。

2.2.3 隔离将处于传染期内的患者、可疑传染患者和病

原携带者同其他患者分开, 或将感染者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下称之为隔离。按照标准预防的观念, 对不同疾病实行不同隔离, 并根据不同隔离措施的要求戴口罩、手套甚至眼罩进行双向防护。

2.2.4 清洁清洁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无生命物体上污染的有害微生物达到安全水平以便安全的操作。

护士必须在各项操作中随时注意区分清洁与污染, 对室内空气要经常进行通风, 对医疗器械要注意用后及时进行彻底清洁, 要认识到前期的彻底清洁工作是后期消毒灭菌成功的重要保证。

3 认真执行预防院内感染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3.1 院内感染管理在我国虽然只有近20年历史, 但发展

非常快, 自2000年以来卫生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规范, 原有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护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试行) 》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都经过修订和完善。护士在工作中应熟练并严格执行各种法律法规要求和本院感染管理制度, 工作之余可翻阅有关医院感染书刊杂志, 以“慎独”的精神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始终贯彻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

3.2 由于护士经常处于接触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危险中,

因此保持良好的免疫性很重要[4], 应根据需要接种甲肝、乙肝、流感等疫苗, 如在工作中发生乙型肝炎病毒 (HBV) 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职业暴露则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发生暴露后要做好详细记录并上报, 记录暴露类型、刺伤的深度、损伤或皮肤黏膜破损接触种类、持续时间、暴露后处理、暴露后预防用药、首次用药时间等。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严格执行全面防护措施, 良好的职业防护意识和正确的防护措施是减少发生职业暴露危害的重要保证。

4 小结

护士在工作中只有树立随时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掌握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及技术, 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预防措施, 就可以做到既防止患者被感染, 同时又防止自身受到感染。

参考文献

[1]钟秀玲.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 1

[2]刘振声.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 3~454

[3]尚少梅.医院感染与洗手[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01, 11 (1) :78

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篇3

为提高我院院内感染管理质量,进一步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 疗废物管理办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今年主要搞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医院感染监测:

1、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检查全院住院病人感染发病率,每月 下临床监测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医院 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

2、每半年采取回顾性监测方法,对出院病人进行漏报率调查。减少医院感染漏报,逐渐使医院感染病历报卡制度规范化。

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环境卫生学监测: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季度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 测。

4、根据《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和《消毒供 应中心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手术室器械的清洗、消 毒和保养工作进行监督检测。

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及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办 法”。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每季度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

三、督促检验科定期公布全院前五位感染细菌谱及其耐药菌,为 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四、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

1、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条例,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 制度,组织制定各项疾病预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和督促 各科室做好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以及死亡病例报告工作。

3、每天随时签收传染病疫报告卡,并在签收的同时审卡填报内 容,保证内容完整。

4、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阳性结果登记本,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5、做好全院疫情报告和死亡病例报告工作,接到疫情报告卡和 死亡病例报告后后按规定时限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 行网络报告。

6、每月与医务处核定死亡病例登记,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7、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 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五、病区环境卫生学及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定期督查医疗废物分 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杜绝泄漏事件。每月查阅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暂存地消毒登记本,发现漏项及时填补。

六、将手卫生与职业暴露防护问题纳入我科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 的重点,加强手卫生及职业暴露防护。

七、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 识。进行全院医务人员分层次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主要培训内 容为:

1、感染预防控制新进展、新方法;

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知识等;

3、对护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 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

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篇4

由于院内感染管理标准在不断变化,根据卫生局培训内容进行知识更新、内容添加,与时俱进提高认识。根据要求对重点科室指定专门院感制度,(体检科、口腔科、社区站、输液室、急救站。)对以上科室已经制定制度的,做好修订。

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1、医疗垃圾管理培训:全员

2、手卫生培训:全员

3、生物培养培训:全员

4、标准防护培训:全员

5、职业暴露防护:全员

(1)、院内感染管理:每周进行一次院感质检,结合随机检查,根据查出问题整改,建立整改登记本,质量否决。

(2)、检查内容:医疗垃圾管理、医疗垃圾登记、使用中消毒液管理、紫外线消毒记录、灯管检测、擦拭消毒。台面、地面消毒卫生情况。一次性卫材管理。

(3)、医疗垃圾管理:医疗垃圾暂存处(中心和各站)卫生、消毒、防鼠、防蝇、紫外线灯及记录。

三、生物培养:

1、每年请疾控中心做一次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空气,以及重点科室口腔科的消毒物品细菌培养。污水处理培养。

2、每季度对中心及各站进行生物培养。(以上各项)

3、口腔科、输液室、换药室、急救站、属重点科室,进行严格院感质控。

4、空气培养每月一次。(各站、各科室)

5、防止职业暴露发生,做好标准防护。

四、重点科室管理:

(一)口腔科高压灭菌器管理:

1、每锅进行物理、化学检测、每周进行生物试剂检验。

2、检查消毒物品有无过期、未消毒物品是否混与消毒物品中、消毒物品刷洗洁净度。

3、消毒室、清洗室卫生情况

4、医疗垃圾管理是否合格。

5、镊子罐、棉球罐开启时间

6、利器盒开启时间。

7、紫外线消毒、医疗垃圾登记。

(二)换药室、输液室、体检科、急救站:

1、一次性卫材无过期,有领用登记。有三证存档。

2、严格遵守院感制度,防止职业暴露发生,合理处理利器,

3、医疗垃圾、紫外线登记及时,处理及时,有标识。

4、生物培养按时做,

5、认真参加院感培训

6、做到一人一针、一带、一巾,不重复使用。

7、加强手卫生依从性,做到“五个环节洗手”“七步洗手”

五、医疗垃圾管理:(考核重点)

加强医疗垃圾暂存处管理:

1、各种登记、防护用品、转运、垃圾室内卫生、摆放、各站医疗垃圾收集、与清运公司联系清运。

2、每周进行医疗垃圾室内检查,每袋细查是否按要求粘贴标签,是否项目填全,分类是否正确。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方案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等技术规范,加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医疗废物处理技术指导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处置行为,努力提高我区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工作水平,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特制订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方案如下: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医疗机构应高度重单位自身内院感工作,要结合实际,成立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切实加强院感控制工作的领导,协调好具体承担监测任务的院染科、防保所和临床科室之间的关系,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确保院感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院感控制机构、防保所要切实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院内感染发生。

2、积极开展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和评价。区疾控中心全面负责区直医疗机构、社区卫生中心、个体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消毒效果监测工作,切实制定监测计划方案,定期上门主动开展消毒效果监测。监测内容为使用中的消毒剂、从业人员手、空气、物表、紫外线消毒灯强度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等,并给予卫生学评价。各乡镇防保所积极配合区疾控中心做好社区服务站的消毒效果监测工作。

3、强化内部管理,开展自测工作。各乡镇防保所、区直医疗机构院感科定期开展单位内部院感抽样监测,对重点科室的紫外线消毒灯,供应室的压力蒸汽灭菌锅做到按月监测,紫外线消毒灯每根必测,主要监测内容紫外线消毒灯强度,压力蒸汽灭菌消毒效果,详细记录监测结果。

4、开展院感控制工作督查和技术指导。各乡镇防保所定期对本院内临床科室院感控制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重点对手术包、敷料包外是否贴有压力蒸汽灭菌胶带,包中心是否放置化学测试卡,每月不少于一次;定期检查消毒剂进货情况,“三证”是否齐全,标识标记等内容是否齐全,每月不少于一次。按时上报消毒质量监测月报表及消毒新产品使用经营单位卫生监督检查登记表,每月5日前上报到区疾控中心。同时做好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工作的督查和技术指导工作。区疾控中心重点对城区区直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社区服务中心开展督查和提供技术指导。

5、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各乡镇防保所要督促临床科室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使用后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消毒毁形。建立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登记制度,详细记录领用数量、消毒毁形数量,做到帐、物相符。医疗废物处理应使用黄色标志包装物。建立各科室医疗废物收集点和医疗废物暂存处,对医疗废物暂存设施定期进行消毒。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医源性污水处理后排放。各乡镇防保所要加强院内医疗废物处理、污水处理督查力度,发现问题,给予纠正。

6、狠抓硬件投入,保证消毒效果。各乡镇卫生院要在重点科室手术室、产房、抢救室、化验室、感染科、供应室、治疗室、疫苗接种室等科室装配足量的、固定的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灯安装位置合理,高度为被消毒物表1.2-1.5米的垂直上方。并正常使用。建立紫外线消毒使用登记薄,详细记录消毒日期、消毒地点、消毒持续时间、消毒人等内容。

加强供应室基础设施建设,设置污染区、半清洁区、清洁区。流程合理,杜绝物品回流,防止交叉污染。从业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压力蒸汽灭菌做每锅必测。手术器械包、敷料包每包必测,包外应贴有压力蒸汽灭菌胶带,包内应中心放置指示卡。如实记录测验结果。

继续强化社区服务站和个体诊所等小型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管理,督促100%以上的单位年内配齐紫外线杀菌灯、高压锅等消毒设施,并规范使用。

7、强化医护人员院感控制专业知识培训

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院内感染控制的业务知识,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掌握有关消毒剂的性能、作用及使用方法,督促其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程。每年安排一期《医 院消毒与灭菌新进展》与《消毒管理办法》业务学习,学习结束进行考核,并写出书面小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降低医疗机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对发生的感染病例要登记报告,如系法定传染病,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要求上报。

8、加大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力度,确保顺利过关

区疾控中心加大对区直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诊所的创卫工作的督查力度,严格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标准》释义的要求,督促它们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医疗废物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要求,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收集行为,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加大一级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建设力度,保证医废和污水符合国家要求处置排放。

五、进度安排

1、第一季度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院感控制的人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确保培训合格率100%; 2、4月对各医疗单位(包括城区小型医疗单位)的消毒质量进行一次检查督导; 3、3月-7月份对各医疗单位包括城区小型医疗机构及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消毒质量进行一次抽样监测,4、9月对各单位的院感控制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督导; 5、12月份对全年工作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并上报,发出通报。

6、按照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做好其它相关的监测与指导工作。

六、评价

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淮安市卫生局、楚州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的工作目标的要求,对全年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并将结果进行书面总结、上报及反馈。

肝病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病患者156例, 男85例, 女71例, 年龄11~82 (平均52.3) 岁, 住院时间5~186 (平均49.5) d, 其中住院时间≥27d, 患者69例。患者肝病类型:重型肝炎21例, 急性肝炎35例, 肝癌16例, 肝硬化21例, 慢性肝炎21例, 乙醇肝4例, 自身免疫性肝炎23例, 药物性肝炎1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方案 (北京) 中关于感染的标准, 患者院内感染诊断依据依照《医院感染学》中的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未出现隐藏或显性院内感染, 入院2d后体温升高至38℃, WBC>10.0×109/L, 排除急性失血、糖皮质激素应用所引起的感染患者。

1.2 方法

观察肝病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患者住院时间等, 分析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发生特点, 给予所有院内感染患者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发生率

156例肝病患者共出现院内感染38例, 发生率为24.4%。院内感染患者中, >60岁患者25例, 占68.8%, <60岁患者13例, 占31.2%, 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2 院内感染发生部位

本研究中3个部位以上同时感染者1例, 3个部位感染者4例, 2个部位感染者2例, 其余患者均为单一部位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5例, 皮肤软组织感染7例, 腹腔感染8例, 原发性腹膜炎4例, 血液系统感染4例。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感染,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3 感染患者住院时间

38例感染患者中, 住院时间<10d者2例 (5.3%) , 11~15d者4例 (10.6%) , 16~30d者7例 (18.4%) , >30d者25例 (65.7%) , 可以看出, 住院时间≥30d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大于住院时间≤30d患者,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肝病患者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长期服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等导致患者易受病菌侵入, 在医院环境下, 患者体内菌群失调或一些条件致病菌等均会导致感染, 而病症严重、病情较长患者受到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本研究可看出, 为减少院内感染, 降低外界因素对患者机体的影响, 医院需对肝病传染病房加强卫生消毒, 保持空气流畅, 避免细菌在空气内积聚形成空气污染, 同时患者的床褥、器械等均需定时消毒清洗, 严格控制探病人数及探视时间, 避免外界细菌进入患者病房。医护人员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 避免出现肠道内感染, 在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 行严格的药敏测试, 禁止药物滥用, 加强对患者的巡视, 若发现感染情况则立即进行处理治疗, 避免患者病情加重。

本次研究中, 共38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 感染发生率为24.4%,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为其主要感染, 年龄较大、病症严重、住院时间长患者的感染几率较大,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观察巡视, 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 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在院内感染发生后, 应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避免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摘要: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156例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发生感染危险因素等, 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感染发生。结果 156例肝病患者中感染发生率为24.4%, 60岁以上人群为易感染人群,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感染, 住院4w以上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4w以下患者,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院内感染易发生的因素, 并进行严格的防控措施, 有助于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肝病,院内感染,防控,治疗

参考文献

[1]高敏.肝病患者院内感染2OO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1, 32 (24) :5074.

[2]何映红.慢性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对因护理及合理用药探讨[J].海峡药学, 2012, 14 (3) :215-216.

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总结 篇7

根据2017年津南区质控感染质控工作的要求结合我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我中心感染部门认真抓好中心内感染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特制定2017年中心内感染工作计划。

今年的感染质控工作:

1.落实天津市医疗机构手卫生、安全注射两项工作实施方案。2.完善健全中心内医院感染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3.发挥兼职院内感染监督员作用,督促指导医务人员落实工作规范,提高控制院内感染的自觉性。

4.加强院内感染培训考核:医务人员预防院内感染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培训、加强手卫生培训掌握手卫生知识、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及职业暴露伤害的处理措施。全年对中心新入职职工、全体职工、医疗废物运送收集人员及清洁卫生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考核4次,对手卫生进行操作考核一次,院感知识理论考核2次。

5.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有监测报告和灭菌锅化学监测、微生物监测),重点科室空培、物表、医务人员手每月监测一次,高压灭菌器每周生物监测一次。

津南妇儿中心感染部门

院内感染自查报告 篇8

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认真查找我院在院内感染管理、报告和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增强医院的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亲自组织,抓好落实,从建立组织,完善制度、职责,到一线督查,有重点、有措施,全面规范科学的开展了院内感染管理,自查自纠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院成立了院内感染小组,在以一把院长为首的院感组负责全院的控制工作,并对下级科室进行指导。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向院领导小组汇报,各科室有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院感组汇报有关情况,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通过院内自查和上级部门的督查,我们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职工院内感染知识与控制意识浅薄;

(二)部分科室消毒硬件配备不全;

(三)院内感染控制制度不全面;

(四)院内感染控制细节做得不够;

(五)院内感染登记不全。

针对我院存在的问题,院内感染管理小组逐一进行分析,想办法,找措施,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建立组织,明确责任,责任到人;

(二)健全完善制度约束人;

(三)安装紫外线灯管,配置消毒液等;

(四)制定院内感染培训计划,提高职工思想意识;

(五)开展室内室外大清扫;

(六)做好院内感染相关活动的登记工作等。

三、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制定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了院内感染管理,各科室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报告、危重急死亡病例讨论、特殊病例转诊、污水处理等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四、加强了消毒室消毒管理工作

医院非常重视消毒室的建设,为改善消毒条件,在医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又购置一台高压蒸气灭菌器。后勤科经常检查室内墙面、天花板,保持光滑无裂痕、无落尘。消毒室的流程欠合理,正在改进。在压力蒸气灭菌时,坚持在包外使用指示胶带,包内使用指示卡进行自我监测,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

五、继续抓好临床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一)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院内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等,医院加强了对各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每半月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发现传染病人及时登记报告疫情,有毒有害和有传染性的污水污物必须经过消毒处理,除对检查重复使用的物品严格要求消毒外,增加了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在全年的消毒液更换及器械浸泡检查中,除有的科室偶有漏登记或记录不全外,器械浸泡及消毒的配制、更换时间均符合要求。

(二)对临床科室医疗人员及护理人员的手表面、物表面、空气消毒剂、紫外线的强度、高压灭菌包等的监测。

(三)院领导小组到科室了解有无院感病例,有无漏报、错报,各科室发现的院内感染病例及时登记并上报预防保健科,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医院应认真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卫生、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加强对病人的卫生宣传教育,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肃静、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

六、管好一次性用品,保证病员的医疗安全及防止社会污染

在今年的一次性物品购进中,院领导与药械科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严格查证,检查质量。药械科与库房保管负责对购进的一次性用品进行检查、登记,把好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购进关口,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我院。在本中,我院购进的一次性用品无一样不3

合格产品。加强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贮存管理。按要求离地离墙存放。院内每季度对库房及各科室存放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检查一次,护理人员在使用前严格查对,以防将过期、失效等的一次性用品给病人使用。由于严格把关,无一病人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对使用的一次性用品各科室坚持毁形、消毒并记录。对抽查所发现的个别未毁形现象,给予严厉批评并立即补做。因此我院的一次性空针、输液器、尿袋等的毁形、消毒率达100%。

七、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结合本院实际,院感委员会组织开展了预防院内感染的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毒安全知识培训、输血有关法律法规及输血知识学习等,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增强大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提高我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水平,但由于我院的院内感染工作起步晚,还存在有不足的地方,如院内感染发病病例的诊断、报告、统计等方面做得不够。有待今后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赤峰红山中医院

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总结 篇9

1 管理方面

1.1 健全的管理制度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分析原因, 提出相应对策。

1.2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使耐药菌株大量产生, 将成为院内感染增多的主要原因。

1.3 严格的护理操作规程

医护人员衣帽整齐, 在治疗护理工作中严格无菌操作, 预防交叉感染。抽血、输液、注射时做到“一人一巾一带, 一针一管”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2 严格的探视制度

严格控制陪床和探视人数, 遵守院规, 集中时间探视。患者尽量不允许请假外出, 避免到人群密集地, 以减少院外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3 治疗及预防

3.1 院内交叉感染的预防

加强病房管理, 合理安排病房。在收治的职业病患者中, 由于年龄跨度大, 因此生活习惯, 爱好上存在差异。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喜欢在活动室打牌、下棋、聊天, 而年龄大病情较重的患者往往不愿外出, 怕冷, 不开门窗。而且有些烟瘾较大的患者, 甚至躺在病室内偷偷吸烟, 造成空气严重污染。所以, 在分配病房时, 尽量将身体状况好、抵抗力强、兴趣爱好相似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年老体弱者安排在两人间;对抵抗力极差及近期有感染者, 则安排在单人病房, 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3.2 病室及活动室的消毒

每天开窗通风2~3次, 活动室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2次, 每次1h。走廊、病室的墙面无污染的情况下, 每天湿式擦拭1次, 地面无污染的情况下, 每天湿式擦拭2次。如遇分泌物、血液等污染时, 应先用0.5%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以后, 再用清水擦洗2次。用后的抹布、墩布先用0.5%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 再用清水浸泡30min, 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3.3 物品的消毒

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室内物体表面, 含氯消毒液湿式扫床, 做到一床一巾一套, 用后及时消毒。一次性吸氧鼻导管每天更换。使用中的湿化瓶内湿化液每天更换1次, 湿化瓶每天更换, 更换后的湿化瓶用0.5%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 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氧化雾化面罩同湿化瓶消毒方法一致。

3.4 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

在患者身体能承受的情况下,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例如:做呼吸操、广播体操、散步等。有的还借助一些健身器材进行锻炼。对病情较重者, 可根据患者病情, 建议注射丙种球蛋白、流感疫苗等提高机体抵抗力, 预防疾病的入侵。

健康教育的形式可多样化, 如板报、图片、小手册、观看科教片等, 简明易懂, 切忌繁琐, 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做好院内交叉感染的预防。

通过上述防护措施, 我院在床位使用率达到95%的时候, 仍可保证空气质量优良, 无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俊.实用尘肺病临床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7:115.

上一篇:职业化素养提升下一篇:五中反邪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