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位调查报告(共8篇)
历史地位调查报告 篇1
四大名著历史地位
四部小说可以说中国文学中最辉煌的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是登峰之作。
《红楼梦》封被称为建末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继承了中国古代伟大文学作品的传统,作者受元曲《西厢记》的影响很深,书中有些境界的描写,实从《西厢记》脱胎换骨而来。在故事的结构及许多意向方面,也直接得于元明两代的小说如《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等,广泛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生活和历史趋势,批判社会。规模宏大,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生动,塑造了众多的典型艺术形象,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颠峰。就是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永恒魅力,这就是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不朽价值。《红楼梦》是古代小说的集大成。《红楼梦》的诞生扭转了传统的审美思维定势并把中国的准悲剧意识深化为彻头彻尾的悲剧。提出了与中庸美学相反的悲剧观点,强调个体人格在悲剧冲突中的失败。
《西游记》:
1、在我国小说史上开创了神魔小说的新领域,使神魔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臻于成熟,从而确立了神魔小说在长篇小说中的独立地位。
2、在我国长篇小说史上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新境界,同时对讽刺小说的发展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推动了神魔小说创作的兴盛。规模宏伟,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又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想象极其丰富,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瑰宝。一部《水浒传》,以其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法,全面展现出一场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及统治阶级的罪恶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悲壮的英雄传奇。
同时,《水浒传》又如同一幅悠长的历史画卷,为后世详尽展现出大宋帝国的政治文化及市井风情,使后人有机会了解到它的部分原貌。作者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方法与生动独特的语言表达风格,为读者描绘出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也塑造出众多个性鲜明、千古不衰的梁山英雄形象。《水浒传》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古典小说与讲史话本的传统特色,使所述故事极富传奇色彩,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扣读者的心弦。在语言方面,《水浒传》以民间口语作为基础,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而创造出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人感觉明快、洗炼、准确、生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十分灵动而传神;在叙事方面,作者主要使用白描的方法,使全书简洁明朗,没有过于冗长繁琐的段落描写。
《三国演义》是历史的审美演绎。是我国第一部白话长篇历史小说,也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它是我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是一部依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在广泛吸取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直到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无不是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 西游记:
情节跌宕,想象大胆
二、从结构形态来说,即把历史的立体时空转化为叙述的线性时间,顺时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采用交替、插入的手法使相互独立的各情节单元呈辫状交织,从而构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结构体系。作品结构恢宏却不失精巧,事件纷繁却脉落分明。
三、人物描写也是有板有眼,不使人有雷同之感,描画了叱咤风云、纵横捭阖的系列英雄人物画廊,塑造了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
四、以描写战争见长,称得上是一部形象的古代军事百科全书,具有很深厚的军事文化蕴涵。
五、尽管全书头绪繁多,犹如层峦叠嶂,却写得丝丝入扣,游刃有余,从容镇定。《西游记》:神魔的幻想之旅。是我国浪漫主义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在小说中强烈抨击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及统治阶级的凶狠残暴,表现了鲜明的反抗精神。
一、艺术上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塑造出孙悟空、猪八戒这类融神性、人性与动物性于一体的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二、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巨著,充分发挥了幻想小说的特点,凭借想象恣意展开情节。
四、语言生动流利,尤其是人物对话,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表现了幽默诙谐的艺术情趣。
历史地位调查报告 篇2
一、精心设计问题
兴趣激发的途径之一是设疑。古人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疑问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而通过设置疑问不仅能让学生因为看到事情的相同之处而感到熟悉, 更能因为看到事物的不同而产生落差产生惊奇。如在讲如何客观评价列强侵华的影响时, 教师提出问题, 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很容易活跃起来, 大部分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使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受到阻碍”等等。那么教师再启发:“除了这些不利的影响, 有没有好的方面呢?”有的学生站起来说:“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然后教师再总结:“在回答影响、评价这一类问题的时候, 一定要从有利、不利的两个方面考虑, 才是完整的答案。”这就为后来类似问题的解答做了良好的铺垫, 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在思考中不断擦出火花。
二、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我们学习历史时有必要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 用历史法则阐释分析现实问题, 关注时事政治和国际关系。也同样关注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 获得新知, 所以历史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更要让学生运用这种智慧来关注现实, 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如:“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节中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有的同学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中‘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项, 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形相似, 这样下去的话, 是不是会改变它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时, 教师不必急于回答, 应首先对学生进行引导, 向学生简要介绍我国现在的形势加以比较, 进行讨论, 最后教师归纳。这样,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落实和掌握, 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以提高。这段讨论不仅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而且对当前中国的形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讨论有利于学生的创新, 能启发学生思维。在精读过程中, 对于与学生认识水平接近的疑点,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效果更佳。
三、设置活动
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 就必须亲身参与、体验。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就学生感兴趣而又存在争议的人物或事件组织辩论会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如在中国近代各大派别的救亡运动中, 我把全班分成四个部分, 分别代表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农民阶级, 让他们提出自己的口号、措施, 探索不同的救国救民道路。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 他们兴奋地坐在一起, 针对当时的国情和救国方案进行探讨。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认真而积极, 他们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的看法, 积极地探究。从课堂上学生思维活动的现象可见, 让学生成为历史角色的扮演者, 实际上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积极性。
黄金历史地位的变迁 篇3
关键词:金本位;黄金非货币化;黄金再货币化
一、典型金本位制中黄金极为重要
随着英国1821年实行金本位制后,各国效仿,使得国际金币本位体系形成。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流通。由于当时商品市场还不发达,黄金量足够解决国际的收支平衡,保障各国相对稳定的汇率,其量的决定是通过世界物价水平来调节。一切不均衡因素在自发的调整状态中实现均衡,且自动维持。从1816年到1914年“黄金时代”持续了35 年左右,在这个期间金币本位制稳健运行,主要国家货币的币值和汇率稳定。
二、畸形的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这种畸形本位制从1922年建立,持续了14年后,便走向了崩溃。由于格雷欣法则,纸币逐渐驱逐黄金,使得这两种制度已经不能发挥金币本位制下自动调节货币流通的功能。他们的存在为资本主义国家随时改订货币符号的虚拟含金量、实行货币贬值创造了条件,也导致了金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资本主义在经历1816年到1914年良好制度的促进后,经济有了比较大的飞跃,商品产出量也不断上升。而黄金的开采,运输,提炼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就使得黄金的供给不仅由流通市场中黄金的多少决定,还要受到自然人为因素等多方面影响。而对黄金的需求又是与日俱增,它不仅是货币同时也是商品。作为商品的价格波动和作为法定货币需要的稳定之间的矛盾注定了黄金充当货币商品的历史性和暂时性。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黄金非货币化
1934 年签署的《布雷顿森林协议》确定“双挂钩”的金汇兑本位制, 即美元同黄金挂钩、其它主要货币同美元挂钩。在这个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货币依然是以黄金含量衡量和兑换的,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是货币发行准备和平衡国际收支的主要手段。它与传统的金本位的不同之处在于:黄金不再对汇率起自动调节的作用;不是黄金而是美元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黄金的国际间流动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一般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各国货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成美元后,才能二次兑换黄金,所以这是一种金汇总本位制。这种制度进一步限制黄金在市场上流通,这是因为虽然世界黄金量有一定的增加,但是始终还是跟不上世界商品的贸易需要,更何况黄金还有作为商品的需求。
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自由市场对黄金作为制造首饰及投资用途的需求增加,以及美元危机等原因,20 世纪70 年代初美元地位一落千丈,“黄金非货币化”形成思潮。黄金非货币化则使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这种稳定机制荡然无存,金融动荡成了一种体制性的缺陷。
四、现在社会中的黄金——黄金的再货币化
黄金以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能而成为货币商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黄金具有货币功能的观念已经为社会大众普遍接受并且根深蒂固,这不是一个国家或机构的一纸条文而能改变的。所以,虽然从法律意义上讲,1978年黄金确实已经非货币化了,但从社会经济意义上看,黄金的货币功能依然存在。在现实经济过程中,黄金拥有长期稳定的购买力,各国中央银行特别是美国、日本等一些经济大国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巨额的私人资本投资于黄金,这些事实都是明显而有力的证据。
在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时期,根据格雷欣法则,劣币会驱逐良币最后占领市场。所以黄金逐渐地非货币化,流通领域充斥的是国家法定货币,这种货币本身并不存在价值,它的价值源于国家信用。而在经济大危机时期,则会发生良币驱逐劣币的逆格雷欣法则。人们都害怕自己手中的纸币在经济危机中贬值,从而购买黄金进行资本保值。所以,在金融危机发生时,黄金是一种非常良好的避险增值工具。但是它并非是以一种货币形式存在,而是由于它的天然属性使然,所以再货币化不过是强调黄金没有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后就退出流通领域,而仍然在资本舞台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束语
在典型金本位时期,由于资本主义还不发达,世界总产出量还比较小,因此黄金充分发挥了货币的职能。在畸形的金本位中,各国根据黄金量发行货币,但是很多黄金已经不进入流通领域,取而代之的是银行券和纸币。他们的存在为资本主义国家随时增发货币,收取铸币税创造了条件,使得货币贬值引发的债务危机成为必然。在畸形的金本位制中,黄金在民间还可以自由兑换,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出现,加剧了黄金的非货币化进程。
黄金从一般性的货币逐渐退化到现在普通商品,或者是保值资产,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虽然黄金在某些年份产出量很大,但是从长远来看,黄金是一种自然资源,而这种资源的数量是一定的。黄金的货币功能之所以逐渐淡化的最重要原因是由于数量有限的黄金和不断增加的社会劳动总产出之间矛盾日益激烈。如果采用黄金来进行支付,必然造成供不应求的状态,各国政府为了流通领域的顺畅,从而增发货币,最后导致黄金市场价格大大高于它本身的价值。这样使得进入流通领域的纸币更多,而人们手中黄金过少,消费不足伴随着通货膨胀,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从而使人们再度抛弃金本位。所以黄金从以前的货币化和现在的非货币化,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我们应该认清黄金历史地位的变迁,理解现在黄金的作用,合理运用黄金进行资产保值,保证自身的资产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泽荣,邹宏元.国际金融原理(第三版)[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J].国际金融研究,2001,(4).
[3]蒋铁柱,韩汉君.黄金的非货币化和再货币化———对黄金货币功能的再认识[J].上海经济研究,2001,(3).
[4]柴菁敏,张戈.论金融危机背景下黄金地位的提升[J].中国商界,2010,(12).
历史地位调查报告 篇4
摘要;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奠定了重要基础。,抗日战争的重要历史地位与伟大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它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关键词:抗日战争 历史转折点 历史意义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字投降,宣告了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从此,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从战火中奋起,从废墟中挺立,从屈辱中新生。
岁月沧桑,历史不老。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早已散去,但战争留给人们的思考并没有停止;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早已完成,但血火淬炼的民族精神仍熠熠生辉。
今天,站在新的起点上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深远意义,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民族精神的弥足珍贵。如何从这份凝重的历史遗产中获得开创未来的警示与启迪,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吸取振兴中华的智慧与力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历久而弥新的重大课题。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帝斗争从失败到胜利的转折点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从1840年到1905年,中国一直被笼罩在列强侵华的战争硝烟中,先后与22个国家签订了745个不平等条约,而换来的却是侵略者更加疯狂的掠夺。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欺凌和盘剥,中华儿女拯救祖国的斗争绵延不绝,但这些可歌可泣的斗争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中国人民积压的怒火,中华民族积蓄的力量,终于在抗日战争中喷涌而出,刺破黎明前的黑暗,一洗百年来的屈辱。
朱自清在《这一天》中曾激情洋溢地写道:“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日本法西斯的暴行不仅没有吓倒中国人民,反而激起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醒狮怒吼,谁敢鲸吞蚕食;散沙凝结,哪怕豆剖瓜分。”怒吼的中国雄狮,让侵略者闻风丧胆;跃起的东方巨龙,使日寇遭受灭顶之灾。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这个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历史转折点,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发端。这个胜利,不仅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觉醒、大团结,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转折点
抗日战争是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一场战争。这种命运的改变,首先得益于民族的觉醒。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与重大的牺牲,但同时也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起了极大的召唤、促进作用。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与国民党的软弱,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中华民族要复兴,不仅要驱逐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要推翻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在“亡国灭种”的危险处境中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出路,为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民族的彻底觉醒,是抗日战争之前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不屈斗争所无法比拟的。毛泽东主席曾风趣地说:“日本的南乡三郎见我时,一见面就说:„日本侵略了中国,对不住你们。‟我对他说,我们不这样看,是日本军阀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因此教育了中国人民,不然不会觉悟,不会团结,那么我们到现在也还在山上,不能到北京来看京戏。就是因为日本皇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别无出路,才觉悟起来,才武装起来进行斗争,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所以日本军阀、垄断资本干了件好事,如果要„感谢‟的话,我宁愿„感谢‟日本军阀。” 抗日战争是中国获得与世界各国平等地位的转折点
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浴血奋战,不仅支持了美英继续贯彻其“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而且是东亚和太平洋战争能够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因素。正是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才使得中国得以废除不平等条约,初步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完整。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签订《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约》,宣布废止美英历史上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消美英两国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英国交还在天津和广州的租界,等等。此后4年间,比利时、挪威、荷兰、法国、葡萄牙等也陆续同中国签订有关条约,至少从形式上解除了殖民主义列强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枷锁。
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上获得了政治大国的地位。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时,中国作为四大国(美、英、苏、中)之一领衔签署,《联合国宪章》也规定中国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大国地位得以逐步确立,为此后彻底改变东亚乃至世界的格局打下了基础。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篇5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成熟和发展
1.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理论基础——马列、毛的基本原理
(3)历史根据——对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4)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第一阶段:13届3中全会—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
(2)第二阶段:十二大—十三大,轮廓形成和体系初步形成阶段
(3)第三阶段:十三大—十四大,正式形成阶段
(4)第四阶段:十四大—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阶段
二、地位
1.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邓论的主要内容
一、邓论的精髓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1)实事求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理论联系实际;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解放思想:①必须解决过去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想僵化问题;②必须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③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3)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的基础在于实践,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在具体领域的统一,各有其特殊性,又是不断发展的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3)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基本路线
(1)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基本纲领
(1)经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政治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文化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目标: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步骤:①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再经过十年努力,到2020年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③
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①促进科技创新,加速科技进步;②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确定为基本国策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培育、健全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3)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题分配方式(2)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3)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六、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内容: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等。
(3)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八、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
九、“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3.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国两制”战略构想,使之成为基本国策
十、社会主义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3)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是发展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全面发展对外关系
(3)正确处理党纪关系的四项原则(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4)反对霸权主义,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十一、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
(1)依靠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3)依靠新时期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2)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4)依靠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2.领导核心:共党
(1)共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2)共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
(3)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3.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内涵一、三的形成历史条件:理论基础:马列、毛、邓
历史根据: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现实依据: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2.形成过程
(1)2000年2月,江在广东首次提出三
(2)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系统阐述三
(3)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三写进党章二、三的科学内涵
1.三的深刻含义
(1)三是马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2)三是对马列、毛和邓的继承和发展
(3)三是20C90s以来时代和历史条件变化的必然产物
(4)三是全党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5)三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三的集中体现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三的本质
1.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2.坚持为党的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3.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第四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1.提出
(1)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在江西考察,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
(2)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定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知道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深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2.3.4.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一节市场经济概述
一、市场经济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
1.涵义: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形成或经济体制
2.基本特征: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市场运行法制化;⑤保障制度社会化;⑥经济生活国际化
二、市场经济的作用及缺陷
1.作用:①优化资源配置;②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③调节供求平衡;④进行评估筛选;⑤实现宏观经济联系和传
递市场信息
2.缺陷:①对宏观经济活动调节的盲目性;②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③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④市场经济具有分化性
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1.价格机制: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的机理和功能
2.竞争机制: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对价格、供求等市场要素的影响和发生联系的机理和功能
3.供求机制:在竞争的过程中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又调节和平衡供求的自行调节的机能
4.信贷利率机制:在竞争过程中借贷利息率的变动同信贷资金供求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5.工资机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工资变动同劳动力供求之间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主体
一、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实践的选择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长期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方面: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2.在分配制度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原则:①把提高效率放在优先地位,但要兼顾社会公平;②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③既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方面: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1.企业
(1)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
(2)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居民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一、市场和市场体系
1.市场的构成要素:①市场主体;②市场客体;③价格;④市场的供给与需求;⑤市场竞争
2.市场体系:商品经济中的商品市场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容: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信息市场
三、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培育市场主体: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鼓励个人以市场主体身份从事市场活动
2.培育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和规范金融市场、培育劳动力市场、发展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以及信息市场
3.健全市场机制
4.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计量和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资产和信息评估机构
5.建立市场秩序规则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还未消失,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使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有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二、按劳分配的作用
1.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2.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
1.按资分配:资产所有者凭其所有权参与分配取得收入
2.按经营风险分配:经营主体单位和个人由于其对经营活动的组织、管理及正确决策而得到收入
3.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外商独资、中外合作、中外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劳动者收入的分配形式
4.直接的劳动收入分配:①个体经济;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国家干部、企业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劳动
5.按资历分配
6.来自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的个人收入分配:离退休金、公费医疗、奖学金、物价补贴、养老金、军人转业或退役费
第五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1.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2.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
3.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三、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1.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原则2.普遍性原则3.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4.公平与效率结合原则5.城乡有别原则
第六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的涵义及目标
1.涵义: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的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活动
2.目标:①经济稳定增长;②经济结构优化;③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④充分就业;⑤社会公平;⑥国际收支平衡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三、主要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降低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3.产业政策4.收入分配政策
第十章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
第一节中国的国情国力
一、自然资源
1.国土资源
(1)东西跨经度约62°,南北跨纬度约50°,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亚洲面积的1/4。
(2)陆地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长约两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
(3)海岸线总长度为32 000多公里,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海域的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
(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人均的1/3
2.水资源
(1)我国河流总长达43万公里
(2)水资源的人均、亩均占有量不丰富,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3)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
3.矿产资源
4.生物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5.能源资源:我国是世界第三能源生产大国
6.海洋资源
二、人口概况: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2.99%,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7.01%
三、民族概况:大杂居,小聚居
四、宗教概况
五、我国的综合国力
1.我国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三位
2.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
3.我国的工业品钢、煤炭、水泥、花费、棉布、电视机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居世界第2位;主要农产品谷物、肉类、棉花、油料、水果产量居世界第1位
4.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排世界第6位
第二节重庆市情
一、自然地理
1.重庆处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辖区面积82 403平方公里
2.重庆下辖40个行政区县,有15个区,4个县级市,21个县
二、重庆的民族人口
重庆市总人口3144.23万人,以汉族为主体,有49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75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13万人,其次苗族52万人
三、重庆的物产资源
1.市域植物资源丰富,6000多种各类植物
2.重庆市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其中垫江卧龙河气田开采量居全国第一,锶矿是重庆最具特色的优势矿种,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锰矿居全国第二;钒、钼、钡储量居全国第三
四、重庆的综合实力
1.重庆是一个综合性的老工业城市3.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
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 篇6
徽学是关于徽州社会历史文化及其发展的学。(注:关于徽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有多种说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一期上曾发表了曹天生《本世纪以来国内徽学研究概述》一文,其中就列举了数种。)尽管它目前在国内外学术界已是十分火红,然而对什么是徽州文化,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地位等基本问题,至今还缺乏整体、清晰的认识与研究。本文试在此方面做点工作,以抛砖引玉。
一、徽州文化的界定
要研究徽州文化,首先就要有对徽州文化较为清晰的界定。对此,可以说,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明确论及的界说。据笔者的理解,所谓徽州文化即是指发生与存在于历史上徽州的以及由此发生辐射、影响于外的典型封建文化。如此定义,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限定:
其一,我们说的徽州文化是指历史上徽州区划范围内的文化。其地理区域范围包括当年徽州府辖的6个县,即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和婺源。
其二,徽州的历史至少有五、六千年,其文化当然可归为广义的大徽州文化的范围。但严格和典型意义上所说的徽州文化概念,主要还是指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设了徽州府后才全面崛起,在明清时达到鼎盛的文化,但这一文化与其早期发展及后期演变都有内在关联。
其三,徽州文化不能仅仅指在徽州本土上存在的文化,亦还包括由徽州而发生,由本籍包括寄籍、侨居外地的徽州人而创造从而辐射于外、影响于外的文化,这其中的关键是要有对徽州的强烈认同。如朱熹,尽管他在福建,主要活动也在福建,但他祖籍在徽州,朱熹本人对徽州强烈认同,从来号称“新安朱熹”等;同时,徽州人也更是强烈地认同朱子,视朱熹为徽州人的骄傲,在思想意识、观念、道德、伦理、社会行为及活动的诸多方面都自觉不自觉地深受朱子思想的影响,故朱子的思想、学术活动等亦可作为徽州文化的内容。
其四,这里所说的“文化”应是取其广义的概念,不仅指学术理论、文化艺术,还包括商业经营、宗法伦理、精神信仰、风俗民情、文献著作、社会经济、土地制度、历史人物等等。
如此界定的徽州文化概念,实际是将徽州历史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多元的、系列的整体,既有显明的地理空间和时间流程上的限定性,又有内容实质上的限定性,以及由此限定而内在包括的对自身限定的一体化超越,决定了徽学研究的对象。由此,笔者不会同意有人将徽学(或称之为“徽州学”)的研究对象仅仅限定为“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在徽州这个封闭、落后、贫困的山区出现的一种具有丰富性、辉煌性、独特性、典型性、全国性五大特点的徽州文化产生、繁荣、衰落的规律的学问。”(注:赵华富:《论徽州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载张脉贤、刘伯山等编:《徽学研究论文集(一)》,1994年10月。)将宋之前及鸦片战争以后的徽州文化断然地割除在徽学研究之外,这里且不论其界定的内容是否准确,仅其忘记了徽州文化当有其来源即产生的历史条件基础及以后的演变来说,就应是不够完整的。历史当是不能简单、武断地人为分割而将分割后的片断独立纯化成块的。南宋至清末的徽州文化应是徽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或重点内容而不应是唯一内容。
实际上,徽州文化只是徽州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徽州早期的土著人是越人,最早的文化形态是笔者称之为的早期江南越文化,其时限当是从远古至春秋战国,其时,徽州历史文化尚未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母体中分离出来以走独具品格发展的道路。其后是山越文化,其时限为从战国中后期至三国,这时的徽州社会与文化已开始从中华民族母体的社会文化发展中分离出来,但却是走着一条停滞发展甚或出现倒退的道路,越人“入山为民”,以成山越,“依山阻险,不纳王租”,生产方式上“刀耕火种”,生活习俗上,“志勇好斗”,烙有很深的半原始丛林社会与文化的痕迹,以至于有人称这一时期是徽州历史上的“黑暗”时期。(注: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页。)东汉末年至南宋的长达一千多年的时期是笔者称之为新安文化阶段(晋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徽州设新安郡,故称),徽州的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由于北方诸多土家大族的移民而带来在人口、经济、文化上的冲击、碰撞及最后的整合,得到长足进步和快速递进,封建化进程得到实现,至南宋时,越人已与迁居而来的北方汉人融合,徽州人已经是十分成熟的“封建人”;徽州人多地少的矛盾已经突出,由徽州本土向外的徽州历史上第二次移民――负移民的过程已经开始,它主要是通过科举和经商两条道路实现;徽州重儒、重文、重教的风气已经形成,“黄巢之乱,中原衣冠避地保于此,后或去或留,俗益向文雅,宋兴则名臣辈出。”(注:淳熙罗愿:《新安志》卷一。)“新安自南迁后,人物之多,文学之盛,称于天下。当其时,自井邑、田野以至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故四方谓‘东南邹鲁’。”(注:赵@①:《商山书院田记》。)并且也正是此时期,徽州已是作为了“程朱阙里”,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注:见拙作:《程朱理学渊源考》,《探索与争鸣》,第3期。)而程朱理学特别是朱子之学恰是徽州文化的理性内核。所以说,我们不能割断地研究徽州文化,徽州文化只是徽州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的一个阶段,它直接孕育和发展于新安文化,后者是前者的基本来源。(注:关于徽州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历史分期,可参见拙作:《崛起的徽州文化学――关于文化学研究的一点意见》,《徽州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二、徽州文化的基本内容
徽州文化在南宋崛起后,经元时的发展,至明清,其发展已达到充分化。体系完整,内容深刻,特点鲜明,其辉煌性、丰富性,至少是表现在:
其一,南宋以后,徽州人几乎是在文化的所有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在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有深刻的创造与发展,以至形成了各自有着自己风格与特点的流派。如商业经营上有著名的徽商(后文再述)。哲学上有新安理学,亦即朱子之学,其开山祖即朱熹本人,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婺源的程洵、休宁的程永奇、汪莘及程大昌等,渊远流长,特别是“在明清,朱子之学行天下,而讲之熟、说之详、守之固,则惟推新安之士为然。”(注:道光《休宁县志》。)考据学上有徽派朴学亦即江戴朴学(江即江永,婺源人;戴即戴震,屯溪人),它作为乾嘉学派中的皖派,影响极大,清江藩评价说:“三惠之学兴于吴,江永、戴震继起于歙,从此汉学昌明,千载沉霾,一朝复旦。”(注: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绘画上有新安画派,歙县江韬(即渐江)被认为是其祖师,近代有歙人黄宾虹等。据有人统计,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乾隆间的不到2时间里,徽州共出属新安画派的大画家60多人,其中的名家、大家的水平,按黄宾虹的评定,当“均在江浙之上”,可想影响之大。(注:李明回:《谈新安画派》,《安徽文博》,第4期。)篆刻上有徽派篆刻,它兴盛于明清,著名代表人有何震、黄士陵等。据冯承辉编纂的《印识》记,仅明代一代,全国有篆刻家190余人,其中仅徽州的歙县、休宁两地就占35人,清代更多。(注:郑清土:《何震和徽派篆刻》,《徽州学丛刊》创刊号。)刻书上有徽派刻书,它始于南宋,兴于明清,在我国雕版印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明清“时人有刻,必求歙工”,(注:嘉靖《徽州府志》。)徽刻俨然与常(州)刻、苏(州)刻齐名为当时全国三大刻。版画上有徽派版画,它在中国美术史上独树一帜。明代万历年间有“无剧不图”,“刻图必然求歙工,歙工首推黄氏”之说。据统计,从明代万历到清初的100多年时间里,仅歙县虬村一村黄姓以版画为业者就达100多人。(注:周芜:《徽派版画史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戏曲上有徽剧,它是京剧的前身,清乾隆年间,曾出现“四大徽班进京”,名噪一时。到了道光年间,北京则是“戏庄演剧必徽班”。(注:道光《梦华琐簿》。)建筑上有徽派建筑,为中国建筑史上一绝。医学上,有极负盛名的新安医学,为我国医学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从东晋到清末,徽州仅有史料可查的名医就有668人,有225人撰写了461部医著,其中明清两代有名医605人,有245人撰写445部医著,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注:李济仁、胡剑北:《新安名医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棋艺上,新安围棋自古至今就高手辈出,明清时围棋界的新安派被誉为是与“永嘉派”和“京师派”齐名的三大派之一,其中歙县人程汝亮是被王世贞在《弈旨》一书中列四个“明代第一品”的第一人;而歙县人程兰如则被称为是与范西屏、施定庵、梁魏今齐名的盛清四大国手;(注:吴小汀:《明清时期围棋“新安派”初探》,《徽学通讯》总第17、18期。)近代以后则有著名国手歙县人过惕生、过旭初兄弟俩。徽州的传统工艺更是蜚名于外,涉及各个领域。文房四宝艺术,徽州占有两宝,即徽墨、歙砚,元之前还包括澄心堂纸、汪伯立笔;饮食烹调上,有著名的徽菜,它精选料,重色、重油、重火功,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雕刻工艺上,除上述版画等外,还有著名的徽派砖雕,木雕、石雕,并称“徽州三雕”。此外,还有徽派盆景、徽漆及各种竹、木编织工艺等等。这些都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时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在这些领域里的精萃,曾各领风骚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其二,在文化发展的有些领域,徽州或许尚未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派别,却也出现了一批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如自然科学界,徽州是群星灿烂。数学上有数学大师屯溪人程大位(1533-16),他著有《算法统宗》十四卷,最大贡献是将数学从筹码记数发展为珠算计数,确定了珠盘式运算并完善了珠盘口诀,在国内外影响极大;物理学上,有物理学家歙县人郑复光(1780―约1862年),他精通数学、物理和机械制造,特别是在光学上贡献最大,著有《镜镜冷痴》五卷,专论光学原理和光学仪器制造,是我国当时最主要的一部光学著作等等,以至有人说,一部徽州自然科学史也就是一部安徽自然科学史。(注:张秉伦:《明清时期安徽的科学发展及其动因初析》,《徽州学丛刊》,创刊号,1985年。)徽州的诗词文学,虽然难以断定它存在一个流派,但至少是存在一个庞大的群体。朱熹本人就是一位大诗人、大文学家,其古诗在南宋堪称第一,(注: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五。)传世的就至少有1200余首;祁门人方回(1227―13)的词风、思想与辛弃疾相近;明歙县人汪道昆(1525―1593年)不仅官居显位,且其文学造诣颇深,其文学被誉为是明中期文学复古派“后五子”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特别是在布衣诗上,王士祯曾记:“论明布衣诗,极推吴非熊、程孟阳,海内莫不闻两先生皆新安产也。”(注:《新安二布衣诗》,清稿本,藏祁门县博物馆。)有清一代270余年间,徽州至少可称得上词人的就有200多,词万首。在其他方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是歙县人王茂荫(1798―1865年),他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理财和经济思想史专家;休宁人朱升(1299―1370年)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经学家,还是一位著名的政治战略思想家,1337年他曾进言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对朱明王朝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黟县人俞正燮(1775―1840年)是清朝著名的经学家和史学家;戏曲家有目连戏集大成者祁门人郑之珍(1518―1595年),有明代著名戏曲家休宁人汪廷讷(1573―16),特别是汪廷讷,其不仅作品博采众家之长,独树一帜,同时,他还是一位围棋理论家,著有《坐隐老人弈薮》一卷和《坐稳隐先生精订捷径棋谱》5卷;语言学界,除朱熹、江永、戴震等硕儒大家多有研究外,不经名人士的研究也相当深入,如在徽州方言研究上,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特藏室“伯山书屋”(注:笔者年以前在黄山市工作期间,曾在徽州抢救和收集一了一万一千余份(部)徽州文书原件,5月19日正式捐献给安徽大学,为此,安徽大学特设“伯山书屋”以藏之。)内就收藏有由婺源人胡昭潜抄,婺源人江湘岚编著的《婺北十二都东山乡音字类》手抄本上下两册和胡昭潜自著《休邑土音》稿本上下两册(注:这四册手抄本书笔者访得婺源同一户人家,另有胡昭潜手抄《照录家乘》、《八音之谱》、收租帐本等。),分类详细、音准,可见徽州民间语言学研究之底蕴;教育学界徽州更是渊源流长,朱熹、郑玉(1298―1358年)、赵@①(1319―1369年)、汪克宽(1304―1372年)等都是徽州有名的教育家,当代更有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歙县人陶行知(1891―1946年);绩溪人胡适(1891―1962年)是当代文化巨子等。他们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其学术思想,都不仅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内容。
其三,除上述二方面外,徽州文化的内容还包括受上述因素及地理因素影响,由徽州社会自然衍生和客观形成的一些独特文化现象。如徽州号称是一个契约社会,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的民间契约文书至少就有数十万份,(注:见拙作:《徽州文书的留存及抢救》,《光明日报》月11日理论版。)早的是宋代的,明清最著,迟的据笔者所见直至1955年、1965年和1985年,(注:见拙作:《“伯山书屋”一期所藏徽州文书的分类与初步研究(上)》,《徽学》,2000年卷,安徽大学出版社,年。)内容涉及土地山场房屋池塘等买卖、租佃雇佣关系、过继入赘关系、商业资本筹集、诉讼案卷、宗族公约、民间借贷、阄书、票据、会书等,不仅数量多,年代持续时间长,而且还很系统。如此契约社会现象在徽州是最为典型的,它透露着很深层次的徽州社会及人际关系的理性成份。再如徽州的宗法制度与宗族文化,其典型性和独特性亦极显著。徽州人由移民而来,聚族而居,休宁人赵吉士曾言:“新安有数十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动一póu@②;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虽数十世未改,而宵小不敢肆焉。”(注: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一二。)敬宗重族,强化修谱,谓之:“夫人之一生莫乎纲常之事,纲常之在莫过于谱谍。”“三代不修谱,则为不孝”(注:祁门《武溪陈氏宗谱》,藏安徽大学“伯山书屋”。)等。还有徽州的经济社会结构和土地佃仆关系、徽州人的意识与价值观念、徽州人的风俗与信仰、徽州方言现象、徽州棚民现象等,这些都是徽州特有或表现极为典型、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也都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内容。
三、徽州文化兴盛的原因
徽州文化当年能如此繁荣,并保持几百年不衰是有内在的原因和基础的。
首先是经济基础,这就是徽商。徽商是徽籍人的商帮,它当年是逼出来的。徽州介于万山丛中,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田少地瘠,“即富者无可耕之田”,“田瘠确,所产至薄,……视他郡农力过倍,而所入不当其半。又皆仰高水,故丰年甚少,大都计一岁所入,不能支之一。”(注: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粮食从来不能自给,所需粮食皆“仰四方之来”。特别是到了唐宋以后,“黄巢之乱”和“靖康之乱”连续两度徽州移民的高峰,使徽州人口大增,以当时的徽州耕地状况和生产力水平,几乎达到饱和,于是民众生存空间更小,徽民们“非经营四方,绝无治生之策矣”。(注:许承尧:《歙事闲谭》卷二十八。)于是“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注:康熙《徽州府志》卷八。)正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徽商遂在南宋时开始形成。当然,徽商的形成还内在地与徽州本土山经济结构和以新安江为主干流的纵横便利水系有关,山经济结构本身的盈缺待补的不平衡性,内在需求以流通与交换来获得平衡,满足徽民的基本需求;发达的水系又带来运输的便利,使地处僻野山区的徽州的商品流通得以最为经济的实现。(注:参见拙作:《徽商概论》,黄山市政协文史委编:《古代商人》,黄山书社,。)但早期的徽商还是一种简单的以徽州山林盛产的茶、木、瓷土及二次生产的漆、墨、纸、砚等换取徽州所需的粮、布、盐等的缺盈互补贸易。到明以后徽商才得到大发展,不再局限于以徽州为中心的贩买贩卖,而是面向全国,经营规模也越来越大,经济之道走向成熟,成为中国商界一支劲旅。清时,则又跃为中国十大商帮中居首之帮,这其中尤以盐商、木商、茶商、典当四项为最盛。足迹遍及全国,远涉海外;正所谓“钻天洞庭遍地徽”,影响极大,以至有“无徽不成镇”之谚。从徽商的贾道特点来看,徽商作为当时中国一代儒商,其“贾而好儒”,注重贾儒结合,贾仕结合,强化宗谊,重视教育,恪守贾道,营利甚巨。“百万上贾者众,二、三十万中贾者不计其数。”所赚的钱,一是扩大再生产;二是弄文附雅,宿养文士,建会馆、办文会、兴诗社、蓄戏班、印图书、藏书史、筑园林等;三是发展教育,以“富而教不可缓,徒积赀财何益乎”(注:歙县《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卷二。)的思想意识,延师课子,加强对子弟培养,输金资助,置学田和义田,办族学,建书院,资府县学等;四是输入故里,修桥补路、兴建土木、撰文修谱等。这就在客观上为徽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后盾。
其二,是徽州文风与教育的基础。徽州历史上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府县学、书院、社学、私塾、文会极为昌盛。如书院,据有人统计,自宋至清,徽州六县共建书院、精舍、书屋、书堂等共260多所,其中,宋代11所,元代21所,其余皆明清;(注:刘秉铮:《徽州书院沿革述略》,《徽学研究论文集(一)》。)社学,明洪武八年(1357年)正月诏书天下立社学,“延师儒,教民间子弟。”是年徽州六邑有社学462所,(注:《徽州教育记》,载《徽学通讯》第13―14期增刊。)康熙时,则达562所。(注:康熙《徽州府志》卷七。)私塾更是林立。“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十户之村,无废诵读”,就是当时徽州文风昌盛的写照。由于教育发达,人才也就辈出。据叶显恩先生统计,中进士者,仅徽州本籍,宋代624名,明代392名(占明代全国进士总数的1.55%),清代226名(占全国进士总数的0.86%);(注: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第192页。)再加寄籍外地的一起,则就多得惊人。状元也很多,如仅清代,本籍加上寄籍合计17人,占全国总数的14.9%,(注:参见吴建华:《清代徽州状元》,《徽州通讯》,第13-14期增刊。)仅次于苏州府,全国名列第二。人才的辈出,以致徽州历史上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兄弟九进士,四尚书者,一榜十九进士者”、“一科同郡两元者”等之说。发达的教育,是徽州文化得以繁荣的温床。
其三,是程朱理学的影响。徽州号称“东南邹鲁”,是“程朱阙里”,程朱理学的发祥地。《程朱阙里志》记:“程朱之学大明于天下,天下之学宫莫不崇祀程朱三夫子矣。乃若三夫子肇祥之地又举而合祀之,则独吾歙。……朱学原本二程,二程与朱之所自出,其先世皆由歙黄墩徙,故称程朱阙里。”“程朱三夫子,一自婺人闽,一自中山徙洛,其先世出歙之黄墩。”(注:雍正重刻《程朱阙里志・序》,藏黄山市博物馆。)特别是朱熹的思想,对徽州的影响至深。朱熹曾两次回徽省墓,角次皆讲学授徒,论定高足者至少有12人。在徽州,朱熹为其朱氏及他姓,撰源考、作谱序、题牌匾、留诗句等等,文迹甚众,留墨甚多,如笔者就收藏有一块朱子当年题写有“鸢飞鱼跃”的碑刻,弥足珍贵。徽州更是“一以郡先师朱子为归”,“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宜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传子若孙也。”(注:清休宁《茗洲吴氏家典・序》。)徽商建立在全国各地的会馆皆崇祀朱子等。朱子之学不仅深深影响徽州入仕、入学、入贾之人,也深入民众意识,使徽州构成儒家思想进而兼容着佛道思想的厚重沉淀区,使封建化程度在徽州尤为甚重。这些都内在深沉地左右和指导着徽州文化的发展,使朱子之学成为徽州文化发展的强大思想意识上的支柱,构成徽州文化之理性内核。
其四、除上述三点外,徽州文化所能突出个性和特色的地方,还是第一,内在接受着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山水资源情况的规限与影响;第二,内在深刻地接受着徽州移民社会和文化性质的决定和影响;第三,同步发生干涉地、双向作用地接受徽州文化本身存在与发展过程之决定和影响,其中存在地缘与地理文化决定性、文化发生的边界条件决定性和文化整体系统内部的协同影响性等诸方面决定因素。
四、徽州文化的历史地位
徽州文化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后期,封建政权、思想、文化充分高度集权和加强一体化时期形成并获得极大繁荣的区域文化,因此,它是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封建文化,封建性应是它的本质属性。作为徽州文化基础之一的徽商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封建商帮,贾儒结合、贾仕结合、重亲谊、重乡谊等都是其封建性的具体表现;古徽州教育更是一种封建教育,其教材的选定、教程的安排、教授的目的等无不内在体现中国封建社会的内容和要求;更主要的是,作为徽州文化指导思想的`程朱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其一切都是在维护和辩护于中国封建社会。也由于徽州文化的封建性本质,因此,当历史的脚步发展到近代,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徽州文化随之一体化般地衰退、消亡也就必然。徽州文化在清末以后衰退了,辉煌属于过去。
然而,曾保持兴盛几百年的徽州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是有其独特、重要的历史地位的。五千年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中国封建文化,而中国封建社会在进入了南宋以后,开始处在后期,徽州文化正是在这一时期全面崛起并繁荣,它的全面性、丰富性、辉煌性使之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典型投影;同时又由于徽州文化的独特性、典型性、全国影响性,又使之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典型缩影,从而确定了它典型代表和标本的地位。中国封建哲学意识形态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在晚期以后与徽州哲学意识发展基本线索的内在对应情况能很好地证明这点。
中国封建哲学意识形态文化一直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而儒家文化的发展又是经过几个阶段的。最初是以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为代表的经典阶段,其次是董仲舒建立的“天命论”儒学阶段。到了两宋,由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佛教兴,而中国哲学一时退处于无权;然其中固不乏独至之处。宋学兴,乃即以是为凭借,以与佛学相抗焉”。(注:吕思勉:《理学纲要》篇二,《理学三原》。)天命论形式的儒学日益显示其不足,于是理学兴起,将儒学理论化、哲学化,从而建立更系统、严谨的体系,程颢、程颐是理学体系的形成者,朱熹是集大成者,构成儒家文化发展的第三阶段。理学之后则是儒家文化的衰退,至明清,启蒙思潮、反理学思潮出现,形成了儒家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这一阶段长达几百年,其中又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早期启蒙运动时期,其特点是披着封建文化的外衣反儒学、反封建;第二个时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其特点是明确提出“打倒孔家店”,接受科学与民主,提倡新文化。
上述基本线索,从理学阶段开始就与徽州结下不解之缘。首先是理学,且不说徽州是二程和朱子的祖籍地,徽州人研究理学,又形成新安理学学派,以维护、继承、光大朱子之学为宗旨,“严尊师道,精悟师训”,著述甚丰,影响甚大,代表了朱子理学的正宗,独领风骚,既是作为程朱理学的典型投影更是作为了典型缩影。其次是在早期启蒙运动时期,徽州人披着封建文化的外衣反理学、反封建又在全国最为出色。这其中戴震是世人公认的早期启蒙运动的一面大旗。段玉裁评论说:戴氏的学说“专与程朱为水火”,“发狂打破宋儒家中太极图。”(注:段玉裁:《经韵楼集》卷七。)梁启超评价说:戴氏“欲以‘情感哲学’代理性哲学,就此点论之,乃与欧洲文艺复兴之思潮之本质绝相类。”(注: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认为这是“为八百年来思想界之一大革命”,是“发二千年所未发”。(注:梁启超:《戴东原图书馆缘起》。)孙叔平先生则更是明确地指出:“戴震是‘五四’运动以前对封建礼教发起勇猛批判的第一人。”(注: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其三,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徽州人胡适是一大旗手。作为拥有30多个博士头衔,从小就接受徽州文化熏陶的胡适,在这一运动中,提出文学改良,反八股文言;提倡中西文化结合,主张要接受西方文明;引入实用主义,倡导“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等等,这些思想及其实践在当时以及之后都深深地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胡适是世人公认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重要、最突出的代表之一。可见,宋以后徽州哲学学术思想的发展是完整地、典型地体现、反映了晚期中国封建社会哲学意识形态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内容。
不仅如此,徽州文化的其他内容及徽州社会生活结构与方式也都是这样那样地在各自的领域成为中国后期封建文化形态在这些领域的典型投影和标本体现。例如徽商,它就是作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商业发展及商帮形式的一个典型,其“贾而好儒”,贾仕结合,强化宗谊,重视教育的特点;采取走贩、囤积、放债、垄断的经营方式;善于察低昂、权取予等等,无不从中透露了当时中国十大商帮的一般。再如,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人伦、社会生活结构关系等都是恪守程朱理学的教化,人们重忠、重孝、重义、重节等等,而这又恰是以徽州最为典型、显著。仅以徽州妇女为例,受程颐“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说教影响,徽州妇女殉理学之道者全国最著,休宁人赵吉士曾指出:“新安节烈最多,一邑当他省之半。”(注:赵吉士:《寄园寄所寄》。)民国修订的《歙县志》有16本,其中《烈女传》就有4大本;在徽州为节烈妇女树立的牌坊也是最多的,从一坊一表到一坊几表甚或一坊上万表皆具,如清光绪三十一年,徽州府建了一座“孝节烈坊”,竟集中表彰全府孝贞节烈女性达6万5千余人,堪称一奇。可以说,徽州是受中国封建伦理教化最甚,所受影响及毒害最深,体现封建儒教伦理最为典型的地区。
正因为徽州社会与文化是晚期中国封建社会与文化的典型代表和标本,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它在中华民族社会、文化发展史上有着独特与重要地位,对其的研究也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注:见拙作:《徽州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新华文摘》,第4期。)
注释:
③《资治通鉴》卷五十六。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氵右方
历史地位调查报告 篇7
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我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专题四的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为例进行说明。
一、课标为纲, 整合教材
高中历史教材是按专题史编排的, 专题史的时序性和复杂性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如果我们割裂了历史之间的联系, 强制地把历史分割开来, 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教“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课内容时, 教材体系明了:新中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民主之路, 进行民主建设。1949 年9 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通过了《共同纲领》,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949 年10 月1 日举行开国大典;1954 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确立了三大政治制度。
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教师着重讲解新中国成立, 详细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过度渲染开国大典的细节, 而对于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只要求学生单纯记忆。授课没有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教学也只停留在简单化落实基础知识的层面上。
如此低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原因之一是:教师没有认真解读历史课程标准, 不敢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地取舍。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教育部的课程改革文件指出: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别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合成的基础,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可见, 在历史教学中, 历史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指挥棒, 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自主整合, 但这种整合应建立在对课程标准的正确解读之上。
本课的课标要求为: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本课的课标要求可以解析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第二部分是中国三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民主政治的特色。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并且要从专题的主线索即现代中国的民主建设来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因此, 教学中就不能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定位在开国大典。教师要阐明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过程, 突出在筹建新中国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着重强调新中国的成立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 没有新中国的成立就没有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分别涉及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制度。依照课标要求, 通过阐述三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新中国政治制度的选择和确立, 要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来剖析, 学生要充分理解三大制度的构建受到了新中国国情、民情、历史传统、现实等因素的影响, 体会不同政治文明的独特性和多元性, 进而尊重不同民族、国家对政治道路的选择, 最终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在深度解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围绕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初创, 本课内容可整合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政治建设的基石———新中国成立;第二部分是政治建设的内容———三大政治制度。主题突出、线索清晰, 突显1949 年到1956 年, 深入理解新中国作为一个新生的政权是如何探索与建设民主政治制度的。
二、精选史料, 求真务实
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 没有史料作依托, 历史就成了无源之水, 正如梁启超所说:“史料为史之细胞, 史料不具或不确, 则无复史而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对史料充分合理的利用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与理解, 增强学生的“史由证来, 证史一致, 论丛史出, 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科素养。
新中国成立初期, 史料丰富, 既有文字史料、图片史料, 又有实物史料、声像史料, 但受限于教学时间, 教师无法在课堂上面面俱到地讲解或呈现史料。教师应选用少而精的史料,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精选、精用史料, 使之难易适度, 最终服务于教学。
真实的史料是开展历史教学的前提。“无论作任何研究, 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用固然成大问题, 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 那么比缺乏材料还要更加危险, 因为缺乏材料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 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本课涉及新中国两部重要的法律文献, 即《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 年) 。在引领学生解读这两部法律文献时, 我直接从两部文献中选用原始的史料, 选取最能揭示问题本质的史料, 保证所用史料的权威性。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 年) 进行剖析时, 我直接出示了宪法的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 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宪法对国体、政体的规定, 在学生读懂读透宪法原文的基础上, 掌握1954 年的宪法是规划和设计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宪法, 进而解决学生对宪法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加深他们对宪法内容的理解, 从而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
开国大典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历史知识, 相关史料繁多。为了避免单一地呈现史料, 使课堂更具生气, 我拓宽了史料范围, 经过仔细筛选和甄别, 我选取了一段开国大典的纪录片, 其中主要讲述了1949 年开国典礼的盛况、毛泽东的讲话、爱国人士的期盼、群众的欢呼与游行, 彰显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之情。之所以选择纪录片, 是因为纪录片相对于电视剧、电影更为客观和真实, 可以直接再现历史场面, 纪录片的播放时间应控制在2 分钟内, 避免因视频文件过长而对学生的视觉冲击过多, 导致历史课堂失去历史本色, 而变成影视欣赏课。
图表史料是在对相关历史知识加工的基础上进行的归纳与总结, 主要包括表格、结构图、统计图等。我在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内容时, 出示了各党派所占比重的饼状图表。图表形式新颖, 学生能较为直观、清晰地了解当时政治协商会议代表来源的广泛性, 掌握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爱国人士筹备新中国、民主建国的史实。
三、巧设问题, 重理思辨
高中历史知识多是结论式的内容, 结论背后所隐藏的历史知识却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学生迫于学习和考试的压力, 只能死记硬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性, 设置多层次、多角度的问题, 使学生不畏难,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师生、生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教学中要注意: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或偏难, 问题的呈现要有梯度, 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让学生“跳一跳, 摘桃子”;要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促进知识迁移, 推进历史与现实的有效结合。
在本课的教学导入中, 我以“特别的书信”为题目, 设置了历史情境, 指导学生阅读书信内容, 我设计了以下问题:两封书信的作者分别是谁?信中所指的“先生”是谁?邀请“先生”北上共商什么大事?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是人民选举的还是中国共产党邀请的?为什么无法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导入将学生置于1949 年新中国建立前夕的历史情境中, 问题设置明确, 富有思维的递进性和思考价值, 学生的注意力能快速地集中到对书信内容的解读上来。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被点燃,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
在讲解《共同纲领》一课内容时, 我出示了《共同纲领》的第一章第一条、第二章第十二条, 并提出以下问题:《共同纲领》体现了怎样的社会性质?《共同纲领》对国体、政体是如何规定的?《共同纲领》相当于什么法律文件?为什么共同纲领只能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为什么在1954 年可以制定宪法?
这样, 围绕《共同纲领》内容而设计的问题群, 避免了同一知识点因史料充斥太多, 学生易产生阅读厌倦与疲惫。由浅入深的问题设置能兼顾到大多数学生, 使得学生信心十足, 能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同时, 也能避免把回答问题变成少数学优生的个人表演。
本课的结尾, 我没有采用传统总结式知识要点梳理的方式, 而出示了刘少奇在“文革”遭遇批斗后, 他手持宪法抗议的图片。我带着悲愤的感情大声诵读:“‘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你们怎样对待‘我’这无关紧要, 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 要罢免‘我’, 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审判, 而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也是一位公民, 为什么不让‘我’讲话?每一位公民的民主权利和人身权利都受到宪法的保护, 侵犯宪法的人, 是要受到法律严厉制裁的!”学生被我的语言所打动, 他们的情绪也受到了感染, 我借此时机追问学生“:为什么1954 年的宪法实施三年后, 没真正地贯彻执行呢?”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认知方面的冲突, 因为教材充分肯定了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学生无法接受如此完善的宪法没能真正践行的事实?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其历史原因, 学生的视野扩宽了, 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这样的课堂结尾, 既保证了教学的深度和有效性, 又为下一节课“文革时期民主法制建设”作铺垫, 提升了学生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曲折性的认识。
总之,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发挥其主体作用,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去发现问题与创新思想。”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 用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这样才能真正践行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摘要: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 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这是每位历史教师的追求目标。通过以课标为纲, 整合教材;精选史料, 求真务实;巧设问题, 重理思辨这三方面来探究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学生主体,历史课堂,高效
参考文献
[1]韩江英.点亮课堂, 成就高效[J].文理导航, 2011 (12) .
[2]郝瑞庭, 陈伟国.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和外交关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6 (3) .
[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方法[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4]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
[5]朱煜.论史料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9 (1) .
[6]刘爱琴, 刘少奇.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N].周末, 2009-04-23 (17) .
历史地位调查报告 篇8
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炮舰迫使中国接受了带有西方殖民色彩的条约体系。清王朝时期的中国。开始从独立发展的封建的中国,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此以后,清王朝在对外战争中,在对待强大的资本主义入侵者的过程中,步步退让。逐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印记。鸦片战争形成了晚清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严重影响了此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方向。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矛头所向,虽然主要是清朝皇帝和各级地主官僚,但它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而深入内地的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迫使外国侵略者重新认识中国,认识中国的统治者和农民之间的关系。调整对华政策,明确了支持清朝统治者的政策方向;这场战争又迫使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农民造反是“心腹之患”,外国侵略是“肢体之患”。从而调整了对待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之间的政策,因为这种大政策的调整。就影响到国内政治结构的转变,中央权力下移,汉人督抚当权,湘、淮军兴起。这些转变不仅直接影响了此后政局的发展,影响了中外关系发展的格局,也影响了此后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太平天国运动形成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二个转折。
洋务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地主阶级当权派的自救运动。洋务新政首先抓军用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保证政权稳定,同时也有保卫国防、对付外国侵略(所谓“勤远略”)的动机。官督商办的民用工业发展起来,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被引进中国,与此相适应,一批西方社会科学书籍被翻译过来,一批洋务人才被培养出来,中国工业化由此开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产生。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生产方式。虽然并未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却是中国社会的新生事物,是推动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是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动力。因此,洋务运动的兴起客观上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三次转折。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纷纷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义和团的强烈反抗使帝国主义者看到了中国昂扬的民气,不得不改变“瓜分”政策。实行“保全”清帝国的政策,同时也迫使清政府实行若干改革,1901年的新政于是发生。经济政策的放松,鼓励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就加强了代表资产阶级的立宪派和革命派向清朝统治阶级要求政治权利的物质基础,造成了革命派和立宪派活动的空间;废除科举,鼓励海外留学,造就了大批接受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新型知识分子,从中形成了一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皇权统治的基本力量;新式军队的编练和皇族内阁的组成,加剧了上层统治阶级内部满汉之间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辛亥革命就在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是晚清历史发展的第四次转折。
二、民国时期的几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
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和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开始进入逐渐摆脱贫弱被奴役命运的上升期。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形成了民国时期中国历史的第一个转折。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掌握北京政权。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失去政权。1913年宋教仁被刺,孙中山、黄兴发起“二次革命”,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宣布就任民国正式大总统。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蔡锷等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袁世凯从称帝到败亡。黎元洪任大总统后,发生张勋复辟和段祺瑞“再造共和”那样的政治局面,这实际是专制与共和斗争的一个表现形式;接着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号召维护《临时约法》;接着发生北京学生的“五四”运动和上海工人的“六三”运动,掀起了前所未见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辛亥革命是中国由专制走向共和的转折期。这个时期。促成中国社会进步的阶级力量在明显地成长、壮大中。但因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物质基础还不够强大,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也就相对软弱。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这个合作导致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导致了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高涨,最终导致了北洋军阀的垮台。这是民国历史的第二个转折。这个转折标志着近代中国新兴的政治力量的形成。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是民国历史的第三个转折。这个转折埋下了国共两党长期不和、长期斗争的根苗,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社会、文化、思想发展的走向,影响了社会制度选择的方向。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形成了民国历史的第四次转折。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步伐加快的形势下,中华民族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急剧增长,爆发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看到了西安事变并非张、杨的个人行为,看到了1931年以来的民族救亡的民众运动在反蒋的政治力量中的反映,看到了日本侵华导致了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民族矛盾的骤然上升,于是紧紧抓住了抗日的旗帜,代表了中国大多数民众的民族心理和要求,以此为据,促成了国共的再次合作。这次合作,不仅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初步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废除了列强在华治外法权以及《辛丑条约》强加在中国身上的沉重负担。在国共A作进行抗日战争的八年中,国共之间有许多矛盾和摩擦,特别是皖南事变使这种矛盾和摩擦达到了高潮,都是因为民族矛盾超过了阶级矛盾而化解了,没有造成国共合作的再次破裂。由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空前调动了全民族的救亡意识、民主意识,正是这种意识,使得中国赢得了近代以来反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历史地位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历史地位01-14
历史地位旗帜论01-14
历史地位和影响07-23
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07-18
三七文化的历史地位10-19
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05-28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09-30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09-02
古希腊历史哲学的地位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