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是因为什么

2025-04-02|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甲状腺结节是因为什么(精选5篇)

甲状腺结节是因为什么 篇1

甲状腺结节是什么原因

1.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碘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食用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服用致甲状腺肿药物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

2.肿瘤性结节

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瘤、滤泡细胞癌、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淋巴癌等甲状腺滤泡细胞和非滤泡细胞恶性肿瘤以及转移癌。

3.囊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退行性变和陈旧性出血斑囊性变、甲状腺癌囊性变、先天的甲状舌骨囊肿和第四鳃裂残余导致的囊肿。

4.炎症性结节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均可以结节形式出现。极少数情况下甲状腺结节为结核或梅毒所致。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实质性单结节

核素扫描为热结节的甲状腺单发结节,癌变可能性较小,可先试用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或核素治疗。冷结节多需手术治疗。凡发展快、质地硬的单发结节,或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者或儿童的单发结节,因恶性可能大,应早日手术。

2.多结节甲状腺肿(MNG)

传统认为MNG发生癌的机会要比单发结节少。而用高分辨率的超声检查发现许多扪诊为单发结节者实际上是多发结节,现在认为两者之间癌的发生率没有多少差别。因此,对于MNG的处理首先要排除恶性。若sTSH降低提示为甲亢。若FNA细胞学诊断为恶性或可疑恶性者,应予手术治疗。

3.囊肿良性或恶性退行性

恶变皆可形成囊肿,纯甲状腺囊肿罕见,凡持续或复发的混合性肿块应予以切除。

4.摸不到的结节

近年来由于B超、CT、MRI的发展,在作其他检查时,可意外地发现小的摸不到的甲状腺结节。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无甲状腺病史、无甲状腺结节,也无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结节小于1.5cm,只需随访观察,若结节大于1.5cm,可在超声指导下作FNA,然后根据细胞学结果,再进一步处理。

5.放射结节

头颈部接受放射治疗者易发生甲状腺癌,放射后早至5年,晚至30年。凡头颈部接受放疗后甲状腺出现结节者,应作FNA确诊。

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 篇2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成为健康体检最常检出的疾病之一,不少查出有甲状腺结节的人忧心忡忡:“结节会不会转变为癌?”对此,武汉协和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中心主任黄韬的回答还是蛮令人宽心的,他说,85%以上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体检发现有结节者无需恐慌。

50岁以后半数有甲状腺结节

黄韬讲解说,甲状腺结节即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内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影像学可见的团块,且可触及结节,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50岁以后发病率最高,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不过,恶性甲状腺结节仅占5%~15%,而且多个结节与单个结节恶变风险没有差异。

“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是目前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良性疾病之一。”黄韬说,从近年健康体检资料来看,该病在我国体检人群中的检出率在23.3%~47.4%之间,平均检出率超过30%,50岁以上人群检出率可达50%。

九成甲状腺癌治疗效果较好

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四种类型,其中90%以上是乳头状癌,治疗效果比较好,30年以上生存率可达90%左右,治疗效果不好的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只占3%。

“甲状腺癌是近30年来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黄韬介绍,在每年甲状腺癌新发病人数中,女性超过20/10万,男性接近7/10万。目前甲状腺癌已是排在我国女性发病率第5位的恶性肿瘤,是排在男性发病率前10位的恶性肿瘤,“不过,90%的甲状腺癌只要接受规范的综合治疗,都可以治愈或长期生存,所以无需紧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快速上升呢?黄韬分析说,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分辨率超声检查,使得许多微小肿瘤被发现;另一方面,一些目前公认的外源和内源性的危险因素,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该病,前者包括幼年时期射线接触史、碘过量或碘缺乏等,后者包括患有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或者有甲状腺癌及其他甲状腺相关遗传性疾病家族史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碘,多了少了都不好。”黄韬说,碘过量容易导致乳头状癌,而碘缺乏容易导致未分化癌。

可疑结节要坚持随访观察

那么,什么样的甲状腺结节需提防转变为癌症呢?黄韬说,以下几种情况需引起重视:

1.实质性和囊实混合性甲状腺结节;

2.结节增大快(1年半以内结节长短径均增加至少20%);

3.质地硬、活动度小;

4.结节有压迫气管、食管、神经、血管等症状;

5.B超显示结节边界不清、血流丰富、有钙化;

6.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有颈部射线照射史、甲状腺癌家族史等。

对于可疑结节,黄韬提醒患者要坚持观察随访,开始每3个月做1次B超和甲功检查,高度可疑结节还需做穿刺细胞学检查。若结节增大明显,或出现可疑恶性征象,则需接受再次穿刺检查,或终止观察直接手术。若观察两年左右或以上病情稳定,则可逐步延长为半年、1年检查1次,部分病人观察期间可能需要服用甲状腺素。

专家简介

黄韬,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协和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中心主任,擅长乳腺癌的早期診断、手术治疗和新辅助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以及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

出汗是因为什么呢 篇3

精神性发汗(mental sweating),是由精神兴奋或痛觉刺激等原因所引起,发汗主要见于手掌、足趾和腋窝3个部位。人在精神紧张时手心会出汗,即属于精神性出汗。精神性出汗从加刺激到发汗的潜伏期极短,只有数秒到20秒。所以在紧张、恐惧、兴奋等精神因素影响下,神经冲动从大脑皮质传递到手掌小汗腺部,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升高,导致小汗腺分泌排泄活动短期内迅速增强,即产生手掌精神性出汗。也有学者认为另有精神出汗中枢,常保持有兴奋性,一加刺激后即产生反应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在掌跖处表现最为明显,也可见于手背、头面、颈部、前臂和小腿等处。

少数人在高度精神紧张时,甚至会出现汗如雨下,汗流浃背的全身大汗情况。在恒温动物中,山羊和兔都不出汗,猫和狗仅在足趾、牛和猪仅在鼻端出汗。这些不出汗的动物是通过浅促吸呼散热来调节体温的。马、驴、骡几乎全身都出汗;除趾球以外的汗腺都属于顶浆分泌腺;味觉性出汗属于一种生理现象 ,如吃某些刺激性的食物 (辣椒、大蒜、生姜、可可、咖啡 )后引起的多汗。运动性出汗属于一种生理运动,所产生的汗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篇4

发病前可有咽痛、发热、乏力及肌肉关节疼痛等前驱症状。皮损多突然出现,表现为蚕豆或更大的皮下结节,多隆起于皮面,压痛明显,数目不定,结节不融合,不破溃,表明皮肤初为鲜红色,渐渐可转为暗红色,2-3周消退,不留有萎缩性疤痕。但可有新疹发出,因而会出现新旧皮损共存。皮损好发于小腿伸侧,偶可累及四肢和躯干。结节性红斑:好发于小腿伸侧,为疼痛性红色结节,不融合、不破溃,易反复发作。

结节性红斑致病因素颇多且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药物、全身性或内脏疾病等有密切关系,但仍有半数左右查找不出原因。感染是本病最常见的病因。鉴于某些患者有抗“O”值升高及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故链球菌感染所起作用颇受重视。

治疗

1、急性期注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2、寻找病因,并予以相应处理。如口服药物引起就要停药处理,如感染引起要抗感染治疗等。

3、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减轻疼痛,促进病情恢复。

4、病情较重者,可以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病情顽固者,可应用羟氯喹、雷公藤多甙控制病情。

下午特别容易困是因为什么原因 篇5

2、睡前饮酒

不少人认为睡前小酌一杯美酒有助于解决失眠问题,其实研究表明:睡前饮酒的人在睡眠过程中会频繁醒来,深度睡眠时间也大大减少。酒精不仅无助于解决失眠,而且会降低睡眠质量。

3、玩手机

睡前长时间玩手机会让本该进入休息状态的大脑接受持续刺激,大大降低睡眠质量。手机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扰乱人体生物钟。而缺乏睡眠会引发次日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焦虑等情况。专家建议,患上手机依赖的人们最好在晚上9时左右关掉手机,专心睡觉。

4、东西乱放

乱七八糟的状态会加重大脑的负担,让人们在做事时无法集中精力,而这会让人们感到疲劳。专家建议,把桌面上的东西归好,让一切井井有条,人们的状态自然会变更好。

5、吃饭太迟

现代人普遍应酬多,不少人吃完晚饭没过多久就倒头大睡。事实上,这样做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造成消化不良,第二天也会感到疲劳。专家建议,最好在晚上8时前吃晚饭。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人大会主持人主持词下一篇:家具销售培训全集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