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甲状腺瘤(精选10篇)
结节性甲状腺瘤 篇1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 常见类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甲状腺腺瘤, 但两者的病因、病理变化以及治疗原则存在较大的差异, 误漏诊将延误治疗时机或影响临床预后[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患者共156例, 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与病理资料。其中男41例, 女115例, 年龄18~70岁, 平均 (40.13±2.34) 岁。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 术前均接受细针穿刺诊断或者术中冷冻病理诊断。手术切除的病理组织标本均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进行固定, 石蜡包埋后切片, 再以HE染色, 镜检分析检查结果。
1.3 病理诊断
按照WHO病理分类标准, 由2名高年资病理科医师进行病理诊断。镜检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常呈现多个结节, 仅少数为单个结节, 部分结节存在部分或者完整的包膜, 常继发钙化、囊性变以及出血等, 甲状腺腺瘤多为单个孤立性结节。镜检鉴别: (1) 包膜: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包膜相对较厚, 且厚薄不均匀, 属于胶原化纤维组织, 且存在挤扁甲状腺滤泡;在甲状腺腺瘤中, 包膜较薄, 且厚薄均匀, 多表现为纤维性, 不存在甲状腺滤泡。 (2) 包膜内外组织形态: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内外组织形态基本一致, 而甲状腺腺瘤的内外形态存在较大差异, 包膜外是挤压变扁的甲状腺滤泡。 (3) 结节内组织结构: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存在多个或者局灶性分布的巨大滤泡, 滤泡大小不一, 在甲状腺腺瘤中, 滤泡以及其上皮形态均较为一致, 滤泡大小较为均一, 无明显淋巴细胞浸润现象。 (4) 继发性改变: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 常继发钙化、囊性变以及出血, 而在甲状腺腺瘤中无明显继发性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 以率 (%) 表示计数资料, 经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本组156例患者中, 106例 (67.95%) 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50例 (32.05%) 甲状腺腺瘤, 其中18例 (11.54%) 甲状腺滤泡性腺瘤, 8例 (5.13%) 嗜酸细胞腺瘤。
2.2 病理表现
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外形不规则, 结节状。106例患者中, 仅14例存在完整且较薄的纤维包膜, 占13.21%, 腺上皮细胞的染色较深且较为密集。其中, 15例为单发结节, 占14.15%, 91例为多发性结节, 占85.85%, 56例继发囊性变, 占52.83%。甲状腺腺瘤:5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病灶均具有完整包膜, 占100%, 且病灶界限清楚。其中, 45例为单发结节, 占90.0%, 5例为多发性结节, 占10.0%, 15例继发囊性变, 占30.0%。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结节率、有包膜率显著低于甲状腺腺瘤, 继发囊性变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 (P<0.05) 。滤泡性腺瘤:肿瘤细胞体积较小, 细胞多呈腺管状或者条索状排列, 存在较多的滤泡, 有少量散在分布的不完整滤泡腺腔, 且分布有较多水肿疏松纤维间质, 主要呈现黏液性变或者水肿症状。
3 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均为临床常见甲状腺疾病, 以结节性甲状腺肿更为常见。本组156例患者中, 106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50例为甲状腺腺瘤, 两者比例为2.12:1, 与既往研究报道基本相符。由于结节性甲状腺肿首诊时多表现为多结节状, 且无明显的甲状腺功能症状, 往往难以与部分多结节甲状腺腺瘤鉴别。虽然两者均为甲状腺良性病变, 但两者的病理变化、恶变率、治疗方法、临床预后以及术后复发率等均存在较大差异, 故准确诊断和鉴别两者具有重要意义[2]。
病理学诊断是目前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最主要的手段, 临床病理诊断研究表明, 甲状腺腺瘤主要为单结节病变, 仅少数为多结节病变, 且有完整的包膜, 病灶界限清晰, 较少出现囊性变。而结节性甲状腺肿中, 以多发性结节为主, 仅少数存在完整包膜, 且多继发囊性变[3]。上述病理特征对于两者的诊断鉴别具有重要价值。临床诊断中, 应准确取材, 仔细观察囊性变组织, 充分结合临床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准确诊断鉴别。
摘要: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5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活检资料。结果 本组156例患者中, 106例 (67.95%) 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50例 (32.05%) 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结节率、有包膜率显著低于甲状腺腺瘤, 继发囊性变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 (P<0.05) 。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存在一定差异, 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病理
参考文献
[1]王光平, 胡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超声鉴别诊断[J].中国基层医药, 2014, 21 (8) :1213-1215.
[2]陈晓阳.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超声鉴别诊断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 (1) :64-66.
[3]高万峰, 辛武, 王俭, 等.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542例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16) :2039-2040.
结节性甲状腺瘤 篇2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性囊肿;单发结节
【中图分类号】R32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89-02
甲状腺结节性囊肿是指在甲状腺内发现含液体的囊状物,多见于单发结节,临床上单纯性甲状腺囊肿不多见,以甲状腺肿合并囊性病变更常见,约占结节性甲状腺肿的5%~20%[1]。甲状腺囊肿的传统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可发生囊肿复发、出血、损伤神经等并发症[2],但随着甲状腺外科技术发展,保留甲状旁腺,保护喉返神经等已日趋成熟,应用前景广泛。本文回顾分析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甲状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术前检查、诊治方法、术后病理等,探讨甲状腺结节性囊肿单发结节的手术指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甲状腺囊肿患者,均为单发结节,其中男11例,女39例;年龄12~75岁,平均(44.7± 5.8)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1.1± 0.9)年;部位:左叶16例,右叶34例;临床表现,无痛性肿块48例,局部轻痛2例。
1.2 术前检查及术后病理:
B超检查,完全囊变6例(12.0%),部分囊变28例(56.0%),囊实性结节16例(32.0%);甲状腺扫描,冷或凉结节47例(94.0%),温结节1例(2.0%),热结节2例(4.0%);细胞学检查(FNAC),良性48例(96.0%),恶性2例(4.0%);术后病理证实,单纯性囊肿6例(12.0%),见淡黄色胶样囊液;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囊性变30例(60.0%),腺瘤合并囊性变11例(22.0%),甲状腺癌2例(4.0%),亚甲炎合并囊性变1例(2.0%),见紫、褐或棕色血性液体。
1.3 治疗方法:
本组50例甲状腺囊肿患者,其中手术治疗47例,保守治疗3例。单纯性囊肿6例,其中5例行超声介入抽吸/注射无水乙醇治疗,1例行患侧次全切除术;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囊性变30例,其中行患侧次全切除术21例,患侧肿块切除术5例,患侧全切术4例;腺瘤合并囊性变11例,均行患侧次全切除术;甲状腺癌2例,其中行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术1例,行患侧全切+峡部切除术1例;亚甲炎合并囊性变1例,行患侧次全切除术。
2 结果
本组50例甲状腺囊肿患者,5例单纯性囊肿行穿刺抽/注治疗,其中3例经1次穿刺,2例经2次以上穿刺,3例囊肿完全消失,2例囊肿体积缩小超过1/2,治疗中有一过性轻至中度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其余良性囊性结节手术治疗患者,行患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有1例结节复发,1例出现声音嘶哑;行全切术后,有2例结节复发,2例出现声音嘶哑,其中1例至今未愈。2例甲状腺癌,均治愈,随访后未复发。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压迫周围静脉,致局部血循环受阻,组织因缺血变性、坏死,且间质内淤血水肿,造成液体积聚,形成囊肿,若血管破裂,则合并出血。本组术后病理检查发现,除6例单纯性囊肿(12.0%)见胶质状囊液,由滤泡液增加而致,其余多存在某种甲状腺疾病的病理改变,见血性囊液,可能因现有甲状腺疾病,后致供血不足而继发坏死,造成出血液化,形成囊性变。
本组研究发现,女性患者有39例(78.0%),其中处生育年龄女性更多见,故此类患者就诊时,颈部有无痛或者轻痛的肿块,应考虑到甲状腺囊性结节可能。术前超声检查可准确鉴别甲状腺结节囊实性、部位、大小及范围,诊断符合率高[3],本组50例囊性结节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与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均相符。甲状腺扫描,少数可见温热结节(本组3例,6.0%),提示假阴性,诊断特异性不够,除需了解是否为囊及其局部特征外,还要了解是各种甲状腺疾病继发的囊性变,需同时检查FT3、FT4、mTSH、TGAb及TMAb等甲状腺功能指标。穿刺细胞活检,可通过囊液性质,判断囊性变、胶质囊肿及良恶性,但癌细胞假阴性率高,尤其是病灶超过4cm后,穿刺物多为囊容物,不可代表上皮细胞,强调实质部位的细胞价值高。
从囊性结节的病理表现看出,以囊性变多见,单纯性囊肿较少,本组总结手术指征如下:(1)单纯性囊肿、亚甲炎或桥本氏病合并囊性变等,可行抽注等保守治疗,但若反复发作,也可行手术治疗;(2)良性结节合并囊性变,最早行甲状腺制剂治疗效果不佳[4],现行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结节在内部分腺体切除术或者腺体次全切除术,一般不主张单纯病灶切除术,容易有小结节残留,导致复发,若术后病理检查有癌变,还需不做手术,可能引起癌细胞的局部扩散,甚至血行播散;(3)甲状腺囊性结节多为良性,但不可忽略恶性可能性,本组有2例(4.0%),均为乳头状腺癌需及早行手術治疗,若病灶局限于一叶且肿瘤小于3cm,可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若肿瘤大于3cm或者对侧有不明结节及癌灶,可行患侧腺叶+对侧腺叶次全+峡部切除术,若有颈淋巴结转移,需行颈淋巴清扫,术后行放射治疗,清除残余或者转移癌,行甲状腺制剂治疗,抑制TSH的分泌(4)甲状腺手术切除,可能导致患者甲状腺功能降低,但结合临床发现,多数患者尤其是病程长,术前已有甲状腺功能降低等症状,药物虽可改善此症状,但不能控制结节生长,因此对于结节增长明显且甲状腺功能降低的囊性结节主张行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甲状腺囊肿患者,为选择适当手术方法,术前、术中需对甲状腺结节有准确评估,包括结节部位、是单发还是多发、病理性质等[5],为精确判断病情,术中、术后需做甲状腺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病理检查。
参考文献
[1]范西红,蒋志伟,贺青卿,等.甲状腺疾病构成比变化的探讨[J].内分泌外科杂志,2008,2.
[2]朱建辉,刘环.超声介入甲状腺囊肿硬化治疗的疗效评价[J].新疆医学,2010,40.
[3]杨凤岐,刘晓俊.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囊性结节的诊断[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
[4]杨海云,张弘,智慧等.超声引导32P胶体注射治疗甲状腺良性囊性结节[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9,3.
结节性甲状腺瘤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2014年我院常规病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组织学切片共168例, 其中原诊断甲状腺腺瘤138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 两者之比1:4.6。男29例, 女139例, 年龄20~67 (平均45.6) 岁, 高发年龄段为25~46岁。
1.2 标本制作
标本均经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4μm切片, HE染色。
2 结果
2.1 复查前后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例数对比
原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 甲状腺腺瘤138例, 复查后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42例、腺瘤26例。复查前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之比为1:4.6, 复查后两者比为5.3:1。其中以女性所占比例较大。见附表。
2.2 复查后病理分析
在16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疾病类型中, 经复查后确诊结节性甲状腺肿瘤142例、甲状腺腺瘤26例, 其中甲状腺滤泡性腺瘤3例, 嗜酸细胞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外形完整较为规则, 呈近圆形, 有薄而完整的纤维包膜, 腺上皮细胞染色深, 较密集, 纤维组织较少, 且滤泡大小不等, 腔内充满胶质, 滤泡上皮萎缩, 呈立方或扁平, 部分小滤泡内含增生的上皮乳头;滤泡性腺瘤的瘤细胞小, 排列成条索状或小片状, 有较多滤泡, 有少量不完整的滤泡状腺腔散在, 有较多呈水肿的疏松纤维间质, 间质量较丰富, 呈水肿或粘液变性;嗜酸性细胞腺瘤的瘤细胞大而多角形, 核小, 胞浆丰富, 有嗜酸性颗粒, 排列成索状或巢状, 也可形成不完整的滤泡腔。
3 讨论
甲状腺肿是临床上甲状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按有无结节, 可分为有结节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无结节的弥漫性甲状腺肿两大类;按流行病学, 可分为地方性和散发性两类;按时间,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肿发展到后期的表现, 前期有增生期和胶质储积期结节, 可单发或多发[2]。在我国, 地方性甲状腺肿分布较广, 多见于内陆山区, 且其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以女性居多, 尤其是青壮年女性。而甲状腺腺瘤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良性肿瘤, 是甲状腺常见的良性肿瘤, 好发于甲状腺功能的活动期。临床分滤泡状和乳头状实性腺瘤两种, 前者多见。常为甲状腺囊内单个边界清楚的结节, 有完整的包膜, 大小为1~10cm[3]。甲状腺腺瘤在全国散发性存在, 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稍多见。因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病因、病理不同, 因此其治疗原则亦大有不同。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 因手术后复发率高, 手术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而甲状腺腺瘤是肿瘤性增生, 且有引起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恶变的可能, 应考虑早期手术治疗。在理论上,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鉴别十分明确, 但实际工作中, 由于两者均为良性病变, 对包膜不完整的良性结节一般都会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而对于包膜较完整的良性结节, 过去只重视包膜完整与否, 忽视其它鉴别诊断指标, 产生误诊, 往往临床上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不够重视[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原诊断为甲状腺腺瘤138例, 经复查后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者142例, 确诊为腺瘤者26例。复查前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之比为1:4.6, 复查后为5.3:1。其中以女性所占比例较大。从研究结果中, 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对比要点: (1) 结节数量:结节性甲状腺肿常为多发结节, 有时可见单发结节;而甲状腺腺瘤常见单发结节, 有时可见多发结节, 但绝大多数不超过两个, 且单发结节周围有时可见微小结节[5]。 (2) 包膜:结节性甲状腺肿包膜较厚, 厚薄不均, 包膜为胶原化的纤维组织, 且包膜常见挤扁的甲状腺滤泡;而甲状腺腺瘤包膜则较薄, 厚薄均匀, 呈纤维性, 包膜中无挤压的甲状腺滤泡。 (3) 包膜内外组织形态: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包膜内外组织形态较一致, 部分包膜外可见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在甲状腺滤泡间分隔, 且包膜外的滤泡呈增生期和复旧期改变, 有形成结节的倾向;而甲状腺腺瘤包膜外多为单纯受压萎缩的正常甲状腺组织, 其内外组织形态不一致[6]。 (4) 结节内组织结构: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滤泡大小不一, 有时可见滤泡几乎全部为胚胎性或胎儿性小滤泡, 但也可见数个或灶性分布的巨滤泡, 且滤泡间的关系不如腺瘤那样紧密、清楚, 部分有乳头形成, 且伴有淋巴细胞浸润, 甚至淋巴滤泡形成;而甲状腺腺瘤是一种真性肿瘤, 增生的成分单一, 滤泡及滤泡上皮形态较一致, 不见相差悬殊的大小滤泡相间分布的现象, 而且缺乏淋巴细胞浸润。 (5) 结节内乳头: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的乳头状增生, 其乳头多为含滤泡的宽大假乳头, 结节内同时有甲状腺肿的多成分背景;该点常与乳头状癌鉴别, 乳头状癌有其突出的毛玻璃样核、重叠核、核沟、核内假包涵体, 乳头呈多级细分枝, 间质可见砂粒体。 (6) 继发性改变不同: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出血、坏死、钙化的情况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 这是由于囊性变时变性组织全部或大部分液化, 只有少许残留变形的滤泡, 造成诊断时对包膜内外的结构无法进行仔细对比, 所以伴有囊性变是造成诊断过程出现误诊的重要原因[7]。 (7) 术后复发及癌变:虽然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都是良性病变, 但术后复发、癌变率均有所不同;结节性甲状腺肿常复发, 而腺瘤很少复发。有文献报道肿瘤性甲状腺肿较易癌变, 癌变率达1.18%~1.65%[8]。另外, 从研究结果中可看出:甲状腺疾病中, 女性更多, 尤其以青壮年女性居多。出现女性患者高比例的原因可能与女性的妊娠、哺乳和月经有关, 女性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一般均处于青壮年时期, 该时期女性机体较长一段时间处于高代谢状态, 甲状腺激素需要量增加, 若此时机体摄入碘量不足, 将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原料缺乏, 易患结节性甲状腺肿。随着女性月经周期的变化, 机体内分泌调节也呈周期性变化, 与男性相比出现内分泌调节紊乱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此亦可能为女性易患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 临床应重视通过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病理诊断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 以期更准确地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黄知芳.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超声鉴别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 13 (3) :214-215.
[2]李永春, 李海林.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临床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11, 30 (4) :467.
[3]罗实, 刘兆玉.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多层螺旋CT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12 (22) :958-960.
[4]张鸽文, 朱斯维, 王志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0, 19 (5) :467-470.
[5]米泰宇, 刘开坤.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析[J].中国普外科杂志, 2011, 20 (9) :979-983.
[6]周常亮.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20) :4761-4762.
[7]黄芳.彩超诊断甲状腺肿瘤和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 2013, (7) :1002-1003.
结节性甲状腺瘤 篇4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 手术方式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093-01
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是甲状腺疾病较常见的一种,主要由弥漫性甲状腺肿发展而来,患者多以在颈前发现肿块就诊[1]。目前,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复发率高,这一直以来临床内分泌外科需要解决的重难点之一,本文旨在对86例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以探讨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45.8岁;结节部位:左侧25例,右侧31例,双侧30例;体征:所有患者均可在颈部扪及无痛性肿块;局部B超或彩超检查显示,均有直径不等的多发实性结节;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甲状腺功能测定提示T4、T3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1.2 方法:患者行单侧颈丛麻醉、气管插管全麻或采用基础麻醉加局部麻醉,本组86例患者分别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A组)、一侧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B组)、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加一侧甲状腺全切除(C组)。
1.3 观察指标:观察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随访1年内复发情况。
结节性甲状腺瘤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2月~200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中单发结节42例(观察组),甲状腺腺瘤27例(对照组)。女61例,男8例,年龄23~70岁,平均43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所用仪器为HP 7500及ALOKA 5000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探头频率7~10 MHz。二维超声测量甲状腺大小,记录结节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界、包膜和周围组织情况。CDFI:观察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采用梁建平等[1]半定量方法进行血流分级评价。测量其收缩期最大流速(Vmax)和阻力指数(RI)。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二维声像图比较
结节边缘低回声晕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大小、结节大小、结节内部及周围甲状腺组织回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流分布
对照组患者的CDFI显示:腺瘤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较丰富,部分呈环状分布。观察组的CDFI显示: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少,甚至无血流信号。观察组与对照组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结节周边峰值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内部峰值流速及结节内部和周边血流阻力指数,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两组经χ2检验,*P<0.05
注:两组经配对t检验,*P<0.05
3 讨论
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两者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及预后不同,但声像图相似,较易混淆,鉴别诊断存在一定难度。本组研究结果:结节边缘低回声晕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显示21例甲状腺腺瘤存在低回声晕环,而结节性甲状腺肿仅5例有晕环。目前认为晕环是由于小血管围绕,包膜组织受压,或周边组织水肿、黏液性变等原因所致[2]。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增生性疾病,其结节一般无包膜,周边血流少,结节周围较少出现晕环。甲状腺腺瘤呈膨胀性增长,周边血供较丰富,周围腺体组织受压萎缩,有结缔组织形成,将肿瘤包绕共同构成包膜,绝大多数腺瘤存在周边晕环。
甲状腺腺瘤内部回声多以等回声和高回声为主;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回声内部多为无回声或混合性回声,低回声、等回声以及高回声也可见。本组资料显示: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都可以发生囊性变,甲状腺腺瘤囊性变主要发生在较大的结节,而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结节大小不一,多伴有粗纤维分隔形成多房,部分囊肿内有粗大、环状或弧形的钙化灶。本组资料中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超声误诊为甲状腺腺瘤囊性变,有2例包膜完整,3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包膜不完整。因此对于囊性变的单发结节要结合周边晕环及血流来综合判断。
CDFI在两组疾病鉴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组资料分析,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增生性疾病,结节周围有纤维组织包绕,使间质血管受压造成结节供血不足,因此这类结节血流不丰富。腺瘤内部及周边血供较丰富,血流信号多为Ⅰ~Ⅱ级,在典型腺瘤周边,常显示彩色血流形成的花环征,此时血流信号可达Ⅲ级。
临床上腺瘤只需完整切除并无后患,结节性甲状腺肿因术后复发率高,国内报道为18%~30%[3],一般不选择手术,因此术前明确诊断非常重要。在诊断困难时,仔细观察结节有无晕环,结节周围组织回声改变并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参数才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彩超对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观察组)与27例甲状腺腺瘤(对照组)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甲状腺和结节大小、结节内部与周围组织回声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节边缘晕环、结节内部血流信号、结节周边血流信号及其血流参数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腺瘤不同的病理构成不同的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可为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关键词:超声检查,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
参考文献
[1]梁建平,张武.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价值的评价.基础医学与临床,1998,18(4):37-44.
[2]燕山,詹维伟,周剑桥.甲状腺与甲状旁腺.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143.
结节性甲状腺瘤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与3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 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男8例, 女30例, 年龄21~71岁, 平均年龄为 (36.92±8.26) 岁, 甲状腺腺瘤中男7例, 女31例, 年龄20~69岁, 平均年龄为 (37.21±9.04) 岁。经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检验, 结果显示两组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 (P<0.05) , 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仪器采用Philipsi 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设置为6.5~12 MHz。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颈部垫枕, 充分暴露患者的颈部处, 先用二维超声对患者颈部甲状腺处进行纵、横切面连续性扫查, 重点观察甲状腺大小、形态状况、内部回声情况, 若诊断影像显示甲状腺回声呈现出不均症状或内部存在结节时, 需重点观察其结节大小、结节大致形态、数量多少、边界清晰状况、内部回声类型及状况, 然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诊断仪显示的结节进行血流分级判断, 并重点观察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 详细记录以上声像图特征。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 17.0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记数数据采用χ2检验, 计量数据采用±s计量并运用t检验, P<0.05说明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二维超声诊断比较
所有患者甲状腺呈程度不同的增大症状, 甲状腺肿患者的甲状腺形态饱满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界模糊, 而甲状腺瘤形态呈现规则状, 边界清晰, 包膜完整。两组患者在结节大小、结节性内部回声、结节数目、结节晕环等指标方面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节大小:甲状腺肿瘤的结节大小不超过3 mm的比率显著较高, 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与之相反。甲状腺肿以单发为主, 组织周围处回声增多增强, 多无结节晕环, 甲状腺腺瘤以多发为主, 结节性内部回声多呈现囊性, 有无结节晕环的状况呈现均匀分布 (表1) 。
2.2 患者PWD血流参数与CDFI流信号分级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甲状腺腺瘤结节周边血流的参数均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 而结节内部显著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 (P<0.05) 。结节性甲状腺肿其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分级大多数患者多在0~Ⅰ级以下, 而甲状腺腺瘤多在Ⅱ~Ⅲ级以上,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2。
2.3 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
3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经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为84.21% (32/38) , 3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经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为81.58% (31/38) , 在诊断率上,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甲状腺的常发病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在超声检查中的表现相似, 不易区分, 极易发生误诊。两种疾病属于不同性质的疾病, 甲状腺腺瘤一般起源于腺上皮组织的良性肿瘤, 而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于增生性病变, 因此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运用手术治疗复发率高, 所以鉴别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对治疗两种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中, 甲状腺肿块均能获清晰的超声声像图, 定性定位准确, 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率都在80%以上, 这说明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 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两种疾病的诊断影像相比可知, 在结节大小、结节性内部回声、结节数目、结节晕环、患者PWD血流参数与CDFI流信号分级等影像显示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这说明两种疾病的超声声像图症状表现不同, 而超声诊断能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诊断的区分度。
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中诊断的方法, 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与3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 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对比分析两组的影像特征并将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患者在结节大小、结节性内部回声、结节数目、结节晕环、PWD血流参数与CDFI流信号分级等指标方面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甲状腺腺瘤超声诊断符合为84.21%, 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诊断符合为81.58% (31/38) , 在诊断率上,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诊断鉴别中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丽娜, 彭雅莲, 贺京军.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2 (18) :192-194.
[2]李琰, 高玉宁.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Jl.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5 (10) :1189-1191.
[3]刘红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中的鉴别诊断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27 (12) :166.
结节性甲状腺瘤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例均为我院住院手术的患者, 甲状腺腺瘤66例, 男12例, 女54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 男6例, 女26例, 年龄19~71岁, 中位年龄45岁, 多因临床发现甲状腺肿大或者触诊甲状腺有结节前来检查。
1.2 检测方法
采用飞利浦HDI5000 探头频率5.0~7.5MHz。取仰卧位, 颈部垫枕, 头向后仰, 充分暴露检查区, 先水平扫查, 双侧对比, 以了解左右侧叶、峡部及其周围结构的概貌, 再分侧作纵横扫查, 并测量各叶大小及峡部, 若发现结节, 则仔细观察结节的位置、数量、大小、形态结构及内部回声, 结节间组织回声, 结节边缘有无低回声晕环并作记录。
2结果
3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彩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22例, 符合率为68.6%, 误诊为甲状腺腺瘤10例。66例甲状腺腺瘤, 彩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60例, 符合率90.9%, 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甲状腺腺瘤彩超声像图表现为:甲状腺不大或局部增大, 单发多见, 结节多较大, 边界清晰, 包膜完整, 边缘多有晕环, 结节周围组织正常;结节性甲状腺肿彩超表现为:甲状腺多为两侧叶不对称肿大, 单叶肿大较少, 结节以多发为主, 也有单发, 结节较小, 结节包膜不完整, 边缘模糊, 不规整, 结节周围组织增粗不均匀, 无正常甲状腺组织[2,3]。超声图像表现比较 (见表1) 。分析结果发现, 结节边缘低回声晕环及结节周围甲状腺组织回声差异最为明显。
3讨论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均系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但2者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原则不同, 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 因手术后复发率高, 手术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而甲状腺腺瘤是肿瘤性增生, 而且有引起继发性甲亢 (发生率20%) 和恶变 (发生率10%~25%) 的可能, 应该考虑早期手术治疗, 故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其甲状腺腺瘤在治疗前作出正确诊断,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甲状腺腺瘤分为3种:滤泡性腺瘤, 乳头状腺瘤和非典型腺瘤, 病理上多为单发结节, 边缘光滑整齐, 包膜完整。结节性甲状腺肿为非毒性甲状腺肿的结节期, 是由于长期交替发生的增生和退缩过程, 使甲状腺内纤维组织增生, 小叶或一群充满胶质的滤泡周围有纤维组织包绕而形成结节, 典型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多发结节不对称地分布在甲状腺内, 但53也有单个结节的甲状腺肿。本组病例声像图特点:结节性甲状腺肿多以甲状腺两侧不对称肿大, 单叶肿大较少, 结节以多发为主, 也有单发, 结节较小, 结节包膜不完整, 边界模糊, 不规整, 结节周围组织增粗不均匀, 无正常甲状腺组织。
我们在诊断两病时, 掌握2者的鉴别诊断要点, 可给诊断提供帮助, 对于超声暂时未能确诊的患者应进行随访复查, 必要时对可疑结节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参考文献
[1]刘彤华.诊断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336-337.
[2]陈旬华.钟红.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的超声鉴别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3, 19 (3) :171-173.
结节性甲状腺瘤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通过术后病理或细针抽吸活检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 43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中 (甲状腺腺瘤组) , 男27例, 女16例, 最小17岁, 最大62岁, 中位年龄41.5岁;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 (结节性甲状腺肿组) , 男26例, 女16例, 最小18岁, 最大61岁, 中位年龄4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仪器应用日本日立二郎神和GEVOLUSON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6~10 MHz。检查时, 操作者嘱患者取仰卧位, 将颈部充分暴露, 先进行超声二维探查, 常规扫查甲状腺的的形态, 大小及内部回声。当发现患者的甲状腺内有实质性结节时, 要对结节的大小, 数目, 边界, 内部回声, 结节边缘的晕环, 有无包膜, 及周围组织情况进行详细探查及记录, 然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对结节内部及周围的血流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及记录, 最后进行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频谱检测, 详细记录结节的血流频谱变化。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 甲状腺大小。 (2) 结节大小。 (3) 结节内回声:实性, 囊性, 混合性。 (4) 晕环。 (5) 包膜。 (6) 多普勒血流信号分级:0级:结节周边及内部无血流信号;Ⅰ级:结节周边及结节内血流信号占结节周长三分之一以下;Ⅱ级:结节周边及及结节内血流信号占结节周长的三分之一以上, 但未达到整个周长;Ⅲ级:结节周边及结节内血流信号分布整个周长。 (7) 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Vmax:收缩期峰值流速度;Vmin:舒张末期最低流速;RI:阻力指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二维图像比较
甲状腺腺瘤组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甲状腺大小, 结节有无晕环, 有无包膜存在,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两组结节大小, 结节内回声,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分级比较
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分级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详见表2。
2.3 两组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比较
两组结节内部频谱信号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结节周边的Vmax、Vmin、RI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详见表3。
例
例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种疾病在常规二维图像下甲状腺大小, 结节有无晕环, 有无包膜存在明显差异, 这与国内学者涂淑萍等[2]的研究结果相符合。笔者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理特点有关系。甲状腺腺瘤是一种滤泡上皮肿瘤, 其病理学改变一般是有包膜, 结节整齐, 边界清楚;而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非肿瘤且非炎症性的甲状腺肿, 其病理学形态一般是无完整包膜, 结节内的滤泡呈现大小不一的状态。由于其不同的病理形态, 且反映出的超声图像也会存在差异[3]。刘红雨[4]报道, 甲状腺腺瘤的晕环是鉴别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本研究中甲状腺腺瘤有39例存在晕环, 而结节性甲状腺肿仅有2例存在晕环, 在临床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区别。
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 两种患者的结节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分级存在明显差异, 结节周边的脉冲多普勒频谱也存在明显差异, 这与国内肖艳等[5]报道相符合。笔者分析原因可能为甲状腺肿是一种增生性疾病, 甲状腺的结节内部一般会反复增生, 而结节周围一般多会包绕纤维组织, 从而导致血管受压, 血液供应不足, 血流信号相对较少[6]。而甲状腺腺瘤是滤泡上皮瘤, 其血液供应充足, 血流信号就会比较丰富。
综上所述,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的成像差异明显,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腺肿的鉴别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崔继红.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7 (16) :48-49.
[2]涂淑萍, 徐丽萍, 喻茶香, 等.超声对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J].临床医药实践, 2012, 8 (11) :216-217.
[3]曾晓茹, 薛行芳.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 2015, 8 (2) :343-344.
[4]刘红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中的鉴别诊断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8 (27) :29-30.
[5]肖艳, 邹丽, 袁丽,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 2015, 9 (2) :239-240.
结节性甲状腺瘤 篇9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围手术期;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149-01
甲状腺肿的主要因素是因碘缺乏和摄取不足,血中甲状腺素浓度因之降低,使垂体前叶分泌过量的促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发生代偿性肿大[1]。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疾病的常见疾病之一,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因甲状腺解剖部位特殊,周围血管、神经丰富,容易发生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可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2]。因此,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有效的提高疾病治愈率。2011年6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4例,在护理过程中加强了围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4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6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1.9岁。病程1-30年。均为单侧甲状腺结节,其中左侧34例,右侧20例,质软,可随吞咽上下活动,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B超检查为甲状腺实性结节25例,实性及囊性结节29例。其中因肿块使气管受压伴有呼吸困难现象的有4例,食道受压引起吞咽不适的有1例。
1.2 麻醉方式及手术方法 根据肿块的大小和数目,本组病例采用颈丛麻醉下行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2例,采用全麻下行一侧切除+另一侧大部分切除术12例。
1.3 治疗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甲状腺危象发生。术中损伤甲状旁腺致术后低钙症状3例,术后并发颈部血肿2例,切口出血的1例,均治愈。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 协助患者做好术前相关的检查,如血、尿、大便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检查。严格的遵医嘱每日测量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和给予调节抗甲状腺药物及碘剂,使心率控制在90次/min以下,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预防甲亢危象发生的关键。术前1d去除手术区的毛发和污垢,交代患者术前一天晚上洗澡,防止术后切口的感染。
2.1.2 术前心理护理 绝大多数病人对环境改变和不同程度的检查及治疗,病人的心理活动十分复杂,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的情绪,对手术缺乏信心,特别是比较接近手术日期时,不安的情绪表现尤为明显。护士应该要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疏导工作。鼓励病人倾诉心中的焦虑、恐惧、精神压力及心理负担,同时向患者讲述甲状腺及手术相关知识,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2.1.3 药物准备 有些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合并甲亢,术前需要通过药物降低患者基础代谢率,需口服典剂。护士应告知患者服用碘剂的目的和重要性,指导患者口服碘剂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并且强调一定要按剂量服用。观察患者服用碘剂后有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术前遵医嘱给予肌肉注射鲁米那,同时在患者去手术后,提前备好气管切开包及负压吸引器、氧气、急救药品。
2.1.4 体位和排便训练 从患者入院后第3天起,指导病人进行适度的头颈过伸位的练习,可减少术中不适、术后头痛、头晕及恶心、呕吐等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练习头颈过伸的方法为病人去枕平卧,肩下垫枕,抬高肩部,头尽量后仰,保持此体位约5-10min,时间慢慢增加延长,最后以能保持2-3h为宜。护士应指导患者在床上训练解大便,向患者讲解床上排便的重要性,消除患者抵抗的情绪。
2.1.5 饮食的护理 指导患者术前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术前2周禁烟、酒,禁饮浓茶及咖啡,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前一天晚十点以后禁食,术前禁水4h。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患者术毕回病房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专人护理,每30min监测一次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1h测量一次。床旁备好床旁备好气管插管或切开器械,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及颈部有无迅速肿大,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术后6h患者清醒后,鼓励其回答简短的问题,以观察有无神经损伤。有留置颈前引流的患者,护士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量和颜色,并做好记录,同时应使引流管妥善固定,并注意保持通畅。
2.2.2 体位、饮食、药物的护理 ①患者术毕返回病房后,麻醉未清醒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术后6h患者清醒后改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及引流,降低切口周围的皮肤张力,减轻疼痛,以促进切口愈合,并防止感染。②患者术后6h患者清醒后可进食冷流食,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协助其坐起进食,进食固体类食物时,放慢进食速度,减少呛咳及误咽的发生。③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甲亢的患者术后应遵医嘱继续服用碘剂,预防甲状腺危象的发生。护士应告知患者服药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
2.2.3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患者术后会有切口出血、呼吸困难、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当患者出现颈部压迫感,憋气,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时,应立即报告医生,查找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并给以相应处理。术后观察病人有无面部、口唇及手足麻木感或强直感,症状较轻者可口服,症状轻者可以口服葡萄糖酸钙,症状较重者可经静脉补钙,同时要注意监测血钙浓度。
3 结 论
甲状腺具有解剖复杂,血运丰富,血管神经变异繁多等特点[3]。在行手术操作相对较困难,围手术期护理不好,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对机体构成威胁,影响患者的恢复。因此,充分而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确保手术成功的保证。有利于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缩短病程,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郑树森.主编.外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80.
[2] 查爱萍,陈晓侠,王国瑞.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9):1118-1120.
甲状腺嗜酸细胞性腺瘤一例 篇10
讨论甲状腺嗜酸性粒细胞腺瘤, 又称Hǔrthle细胞腺瘤。较少见, 瘤细胞大而多角形, 核小, 胞浆丰富嗜酸性, 内含嗜酸性颗粒, 电镜下见嗜酸粒细胞内有丰富的线粒体, 即Hǔrthle细胞。该病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肿瘤, 占甲状腺腺瘤的11.6%, 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4.6%[1]。
该病早期的明显症状以甲状腺压痛性结节为主, 可伴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其中约1/3的患者曾有过非恶性甲状腺疾病, 包括甲状腺炎、毒性甲状腺肿、滤泡状肿瘤及其他肿瘤, 约1/2的患者曾有过颈部低剂量放射史, 10%~15%的患者发生了转移, 最主要的部位是肺和骨骼, 而颈部淋巴结转移少见。
因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 故术前诊断极为困难, 针吸活检有助于甲状腺嗜酸性结节的诊断, 但存在较多的假阴性, 同时也无法判断肿瘤良恶性, 故临床应用较少。手术切除是甲状腺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应结合临床及病理学结果采取个体化原则治疗, 采取次全切除术、全切术、或者根治术。术后常规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 对术后病检明确甲状腺嗜酸性粒细胞腺瘤患者 (无论良恶性) 均应建立长期随访, 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 早期治疗[2]。
参考文献
[1]Vodanovic S, Crepinko I, Smoje J.Morphologic diagnosis of H:1rthle cell tumors of the thyroid gland[J].Acta Cytol, 1993, 37 (3) :317~322.
【结节性甲状腺瘤】推荐阅读:
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08-24
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08-22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06-20
甲状腺囊性结节08-08
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08-07
诊治甲状腺结节06-20
老年甲状腺结节06-21
甲状腺结节手术09-10
甲状腺结节分割09-21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前后的护理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