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囊性结节

2024-08-08

甲状腺囊性结节(精选10篇)

甲状腺囊性结节 篇1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疗效及无效原因。方法:选择经超声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囊性病变的住院患者44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囊性结节穿刺抽液后注射聚桂醇进行硬化治疗,定期超声观察其疗效。结果:44例患者中1例终止治疗,43例治疗顺利;3个月后复查28例患者有效,有效率63.6%;初次治疗无效的15例行二次治疗,3个月后复查14例有效,1例无效;4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5%。结论: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虽然有失败案例,但总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关键词:超声引导,甲状腺囊性结节,聚桂醇,经皮穿刺

甲状腺囊性病变在临床上很常见,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本院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9月至2014年4月经超声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囊性病变的住院患者44例,其中男19例,女25例,年龄20 ~ 92岁,平均48. 3岁; 共44个病灶,其中左叶20个,右叶24个,大小范围11 mm ×5 mm × 10 mm ~ 49 mm × 15 mm × 30 mm,单纯囊性变13个,复杂囊性变31个。所有患者中均无重大肝、肾、心、脑疾病,无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高血压10例,糖尿病15例。

1. 2 仪器与方法

应用东芝66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7. 5 MHz。治疗前均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1],未发现异常。术前抽吸囊液送病理行体液细胞学检查,证实为良性。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颈下垫枕,充分暴露颈前区。超声扫查甲状腺及周围结构,临床操作医师右手拿棉签轻触甲状腺,超声观察触点,以确定进针部位及方向。常规消毒后进针,超声下可见针尖位于囊腔内,抽吸囊液,记录囊液量及性状。若囊液稠厚,可加生理盐水稀释后抽吸,若囊腔内有分隔,须改变进针方向,尽量抽吸囊液。注入硬化剂聚桂醇,聚桂醇商品名为聚桂醇注射液,规格含量为10 ml:100 mg,生产厂家为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2 ~3 min后抽出硬化剂,必要时保留部分硬化剂,保留量约为注入量的1 /2 ~ 1 /3。拔出穿刺针,碘伏消毒,压迫针孔10 min,观察30 min后无异常则返回病房。

1. 3 疗效评价

治疗后3、6个月复查计算甲状腺病灶体积,囊性结节消失或体积 < 治疗前的50% 为治疗有效,囊性结节体积≥治疗前的50% 为无效[2,3,4]。

2 结果

44例患者中1例由于囊液为胶冻状无法抽出患者放弃治疗,其余均将囊液抽出后注射聚桂醇进行治疗,具体抽液量 为0. 2 ~ 8. 5 ml,聚桂醇注 射量为0. 1 ~ 2. 8 ml。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28例患者有效,有效率63. 6% 。初次治疗无效的15例患者行第2次穿刺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14例有效,二次治疗有效率93. 3%。1例患者经两次穿刺后囊性结节体积≥治疗前的50% ,为治疗无效。所有病例经两次抽液注射聚桂醇后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95. 5% 。治疗过程中33例患者感颈前区穿刺点疼痛,按压10 min后缓解,无出血等并发症出现。图1为一个病例的治疗过程。

3 讨论

甲状腺囊性病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良性病变[5],绝大多数是由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内出血、胶质变性、坏死或退变形成,少数为甲状腺舌骨囊肿第四鳃裂残余所致[6,7]。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操作复杂,费用较昂贵,遗留瘢痕,影响美观且有一定的并发症如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复发等[8,9]。聚桂醇注射液是国家级新药,主要成分为聚桂醇,化学名称为聚氧乙烯月桂醇醚,可使囊肿壁发生无菌性坏死,阻止囊液生成,并使囊壁粘连、纤维化,囊腔闭塞而达到治疗目的[10,11]。

本组治疗病例中42例有效,2例无效,其中1例为胶冻样无法抽出,患者放弃治疗,另1例内透声差,见较多分隔,CDFI于其周边探及丰富血流信号,两次抽液注射聚桂醇后囊肿大于治疗前的50% 。现将治疗失败的可能原因分析如下: ( 1) 从囊性结节内容物及囊性结节结构方面考虑,甲状腺囊肿内容物的病理分型为胶性囊肿、浆液性囊肿、坏死性囊肿及出血性囊肿[2,12],其中胶性囊肿是由甲状腺滤泡相互融合而成[13],囊液黏稠,呈淡红色,为未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本组治疗病例中因囊液无法抽出而放弃治疗者,考虑为胶性囊肿。( 2) 甲状腺囊性结节的结构分型为单纯无分隔型、多囊多隔型,其中多囊多隔型容易出现抽吸不尽的情况,囊内的分隔及漂浮物容易堵塞针孔,造成抽吸困难。本组经两次治疗无效者,考虑由此原因造成。( 3) 结合文献资料,考虑其他可能的原因为:1操作者手法。穿刺前常规应用二维超声扫查预穿刺区,避开周围大血管和气管,回放本组无效病例声像图,因囊腔较多,囊腔之间不相通,操作医师多次改变角度抽吸,仍有残留囊液,考虑可能由于操作者手法不到位所致。2硬化剂与囊壁的接触。本组治疗中每次硬化剂注入量占抽出囊液的1 /2 ~ 1 /3左右,必要时囊腔内留置1 ~ 2 ml聚桂醇。回顾治疗失败病例,因囊腔有残留,导致注入硬化剂偏少,考虑硬化剂未能与囊壁充分接触,未能完全起到阻止囊液生成效果。3囊腔内积血黏稠、甚至机化,导致囊内容物无法抽吸干净而致治疗失败。

综上所述,通过本组病例我们的体会是: ( 1) 在治疗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病例,尽量选择容易抽吸囊液的囊性结节类型; ( 2) 操作细节很重要,操作时穿刺针应多角度进行穿刺抽吸,尽可能将囊液抽吸干净,以保证聚桂醇不被稀释。注射聚桂醇时适当加压,以破坏囊内分隔,注射后停留2 ~ 3 min后抽出,以确保硬化剂与囊壁充分接触,并达到破坏目的,冲洗后可保留部分硬化剂。

A. 穿刺针进入囊性结节内部; B. 抽吸囊液,可见结节较前缩小; C. 注射聚桂醇充填甲状腺囊肿内部; D. 术后 3 个月复查,左侧甲,局部形成钙化斑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虽然有失败案例,但总体来说是安全的,操作简单、费用低、病人痛苦小、疗效好,值得推广使用。

甲状腺结节,可怕吗? 篇2

很多人体检时都被告知有甲状腺结节,顾名思义,就是甲状腺有突起物。甲状腺结节的内容物有可能是固体,也有可能是液体,其位置有可能长在甲状腺的表面也有可能长在甲状腺里面。绝大部分的甲状腺结节都不严重,是原因不明的甲状腺增生造成的,不会造成任何症状,当然也不需要接受任何治疗。然而,虽然很少,但的确有的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癌。

当甲状腺结节没有造成症状,很小或者长在甲状腺里时,很多人在医生告诉自己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有结节。不过也有一些结节会长大到肉眼能看到,手轻易触摸到的程度,并且还会影响呼吸和进食。

什么样的结节要小心?

要不要治疗,如何治疗都取决于到底是什么样的结节。

功能性的腺瘤

除了长太大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以外,一些结节虽然是良性的腺瘤,可是却会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的分泌本来是受脑垂体的控制,这些腺瘤分泌的甲状腺素则是“计划外”的,会打破内分泌系统的平衡,造成甲亢,其后果是体重下降、怕热、发抖、容易紧张、心率过快或者不齐。这也就是说,如果你有结节,还有甲亢的症状,那结节就可能是带有功能的,需要接受治疗。

甲状腺癌

更可怕的是,有一小部分的甲状腺结节是恶性肿瘤,也就是甲状腺癌。我们很难从症状来辨别哪些结节是恶性的,但结节的大小可以算是一个参考因素,因为大多数恶性肿瘤都是较大的固体肿块,而且生长速度快。所以如果你摸到结节很大,而且较硬,那是癌症的可能性就较大。若再有甲状腺癌或者其他内分泌器官癌症的家族病史,年龄小于30岁或大于60岁,性别为女,或者有受到过辐射(尤其是头颈部),那结节为恶性的几率将更高。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只要脖子有异样或者肿大就请医生进行检查,尤其是当呼吸和吞咽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早发现是癌症治疗最重要的一部分,对甲状腺癌也不例外,小心一点总是好的。大多数甲状腺癌接受治疗后的预后情况都不错。治疗手段一般为手术切除整个甲状腺,术后要靠终身服药来补充甲状腺素。

碘缺乏引起的结节

膳食中缺碘有时会造成甲状腺结节,不过现在食盐中有添加碘,所以很少人缺碘。

甲状腺囊肿

这种结节里充满了液体,大部分都是由退化的甲状腺瘤(一般为良性,不需要治疗)形成的。通常,甲状腺囊肿的内容物为液体或者为液体和固体混合。囊肿一般为良性的,但偶尔也会有恶性的固体肿瘤。

慢性甲状腺炎

桥本病是一种甲状腺疾病,会造成甲状腺发炎和甲状腺机能减退,从而导致结节肿大。如果你有甲减的症状,如怕冷、疲惫、不明原因的体重增加,那结节可能是桥本病导致的。

多结节性甲状腺肿

缺碘或者其他甲状腺疾病都有可能造成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也就是肿大的甲状腺上有多个独立的结节。多结节与体积较大的结节一样,可能会影响吞咽和呼吸,也需要接受治疗。

自己如何检查结节?

要及早发现甲状腺的问题就需要学会自检,平时在家如何才能够自己发现结节呢?

自检工具

1.一面镜子

2.一杯水

自检步骤

1.将镜子拿到能看清自己脖子下部的位置,主要观察自己锁骨以上和喉咙以下的区域,这是甲状腺所在。

2.在眼睛观察的同时,头稍往后仰。

3.喝一口水并吞下。

4.当你吞咽的时候,观察自己的脖子,看甲状腺所在的区域在吞咽时有没有突出的地方,结节通常都会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移动。要注意:不要把喉结和甲状腺混淆了。甲状腺比喉结的位置更低,靠近锁骨。最好多吞咽几次并观察。

5.如果你在甲状腺的区域发现了肿大或者突出,就需要到医院检查。

医生会如何检查结节?

到了医院,医生会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来判断结节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否危险和需要治疗。

甲状腺功能检查

血检能够测出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氨酸以及松果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以此来判断你的甲状腺功能是亢进还是不足。

超声波检查

这种检查提供的影像中,医生能清楚地看到结节的大小和结构,可能还能分辨是囊肿还是固体结节,当然也能看到是否为多结节。在进行活检的时候,医生也需要依靠超声波图像作为“地图”。

细针穿刺活检

通常都要对结节进行活检才能确定是否为良性。细针穿刺就是医生将细针刺入脖子取出结节的活体组织用于之后的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同位素扫描

患者需要先注射或者饮下一些有放射性的碘,然后再进行扫描。医生能够在扫描时判断是否为热结节,这种结节会比正常组织吸收更多的辐射,温结节吸收辐射的量正常,而冷结节则吸收辐射的量更少。癌症通常都存在于热结节中,所以热结节一般需要进一步的细针穿刺活检。

恶性结节怎么治?

大多数良性的结节并不需要治疗,只要观察就行。有时候,医生可能给患者开左旋甲状腺素,以预防冷结节长大或者缩小冷结节。对于热结节,则可以用放射性碘来治疗。

如果怀疑是恶性结节,也就是癌症,那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接受手术。大部分的手术会切除整个甲状腺以及所有异常的淋巴结。手术虽然让人放心,但其副作用是,以后患者都不会再自行分泌甲状腺激素,必须终身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手术还有可能损害喉咙的神经,导致患者发声受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过度治疗,也有医生建议患者不手术,只是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只要肿瘤不长大或者扩散就行。美国纽约的塞隆-凯特琳纪念癌症中心的临床试验显示,肿瘤直径小于1.5厘米的甲状腺癌患者,不手术,接受保守治疗,1年后95%的患者病情都没有恶化。

当然,到底应该如何选择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还是应该多听取自己医生的意见。

甲状腺腺瘤囊性变彩色超声检查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6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确诊。其中男18例, 女28例, 年龄25~56岁, 平均年龄 (35.8±1.7) 岁, 病程1~6年, 平均 (2.8±0.7) 年。多数患者无症状, 少数患者有吞咽不适感。

1.2 仪器与检查方法

使用PH-HD7型彩超仪, 探头频率5~10MHz, 患者取平卧位, 充分暴露颈部, 对甲状腺双侧叶及峡部做常规多切面扫查, 注意甲状腺两侧对比及颈部淋巴分布区扫查, 观察并记录甲状腺大小及肿块回声情况, 应用CDFI观察肿块及腺体血流分布情况。

2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本组46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患者经彩超检查确诊44例, 诊断正确率为95.7%, 2例患者被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大伴腺瘤样变。

2.2 声像图特征

声像图可见单个边界清晰的肿块, 周围可见低回声晕, 内部可见不规则暗区, 透声可, 无乳头状回声向腔内突出, 偶见钙化呈斑片状, 肿块周边腺体回声及对侧甲状腺大小回声无异常, 囊实性肿块内实性部位形态不规则, 回声不均匀, 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CDHI: 肿块周边可见较丰富的环绕血流信号, 实性肿块内部血流多少不一, 囊性肿块内部未见血流信号。

3讨论

甲状腺腺瘤是肿瘤性增生, 是来源于滤泡上皮的肿瘤, 有引起恶变的可能, 因此应早期确诊, 并行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囊性变是指甲状腺腺瘤包膜玻璃样变性导致滋养血管部分或完全闭塞, 或瘤体太大, 肿瘤供血不足, 瘤体坏死、出血而液化[2]。彩超作为一种操作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 目前在甲状腺腺瘤囊性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位广泛, 其不仅能够观察肿块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 还能够观察肿块及腺体血流分布情况, 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结果表明彩超检查对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的诊断正确率较高, 为95.7%。甲状腺腺瘤囊性变多为单发, 肿块呈圆形或扁圆形, 边界清, 有包膜, 可见侧壁声影, 部分病变周边见声晕, 内部以囊性为主, 血流信号较丰富, 病变周边见环状血流, 是甲状腺腺瘤的典型特征[3]。

彩超对典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诊断价值是明确的, 但当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病变表现为甲状腺内单发肿块, 又无相应病变的特征性超声表现时, 临床鉴别诊断较困难[4]。本组2例患者被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大伴腺瘤样变, 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病灶包膜多见也是成了病灶边界清晰、晕环多见的一组相关联的表现[5], 而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较少见有包膜, 其内结节呈多发性, 且多累及双侧.结节无包膜, 边界较模糊, 不规则, CDFI呈多彩状或“火海征”, 结节性甲状腺肿常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6]。因此, 临床诊断甲状腺腺瘤囊性变应在彩超检查的基础上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 做好鉴别诊断工作, 以免出现误诊。

综上所述, 彩超检查对典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的诊断正确率较高, 且操作简便、图像清晰直观、可重复检查,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囊性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6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患者的彩色超声检查资料,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确诊, 观察彩色超声诊断正确率和彩色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46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患者经彩超检查确诊44例, 诊断正确率为95.7%, 2例患者被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大伴腺瘤样变。结论:彩超检查对典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的诊断正确率较高, 且操作简便、图像清晰直观、可重复检查,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甲状腺腺瘤囊性变,彩色超声,诊断

参考文献

[1]魏廷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疾患中的应用价值 (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34) :221-222.

[2]黄云洲, 沈玉玲, 顾红菊, 等.自由臂三维超声评价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2, 18 (12) :903-905.

[3]王军秀.彩超在甲状腺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J) .临床医学, 2010, 30 (10) :22-23.

[4]崔新莉, 闫泗云.甲状腺腺瘤囊性变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8, 17 (3) :155-156.

[5]宋势波, 卢丽萍.单发甲状腺腺瘤囊变与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囊变的超声诊断分析 (J) .医学信息, 2010, 23 (11) :4188-4189.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治疗 篇4

大部分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

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但恶性结节所占的比例较低,仅占约5%。因此,查出甲状腺结节没必要恐慌,而且并非都要一切了之,需要警惕过度治疗。

要判断结节的良恶性,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看病史和表现,如果童年接受过射线照射,家族中有人患有甲状腺癌,且结节迅速增大、质硬、固定,伴有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都要警惕结节可能为恶性。

关注超声报告的描述

一看到上面写有“甲状腺结节”,许多人都会心里一惊。而后面写着的“微钙化、粗大钙化、海绵状形态、低回声”等一长串医学名词,究竟意味着什么,更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超声检查报告有一些关键词,可帮助患者简单了解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超声结果写明“高回声、粗大钙化(除甲状腺髓样癌以外)、结节周边有丰富血流信号(促甲状腺素正常情况下)、海绵状形态、结节后方彗星尾征”,则往往提示属于良性结节,无需惊慌。

如果有“微钙化、低回声、结节血供内部丰富且杂乱分布、边界不规则,周围不完整的晕、横截面前后径大于左右径”等字眼,意味着患有甲状腺癌的可能性比较大,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细针微创穿刺定乾坤

有些怀疑甲状腺癌的患者没有经过严密的检查,便贸然进行手术,结果却为良性病变。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要判断结节是恶性还是良性,最可靠的检查方式是对结节进行细针穿刺,取少量组织做病理学检查。

病人一听说要进行穿刺,往往比较抗拒。其实,细针穿刺风险并不大,只有极少数患者出现局部肿痛或者出血、感染。现在临床上细针抽吸穿刺常用25号针头,操作安全简便,可以局麻或者不用麻醉。有些病人的结节是混合型的,或者位于甲状腺腺叶后部,则需要在超声引导下做穿刺。当患者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高危病史,或超声提示有可疑恶性的征象时,结节直径只要大于5毫米,也应该接受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癌高危病史包括一级亲属患有甲状腺癌、儿童时期有外照射治疗史、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有辐射照射史、过去做甲状腺部分切除时查出甲状腺癌等。

不过,有四种情况是不用做穿刺活检的。一是经甲状腺核素显像证实为“热结节”,二是超声提示为纯囊性的结节。三是根据超声影像已高度怀疑为恶性的结节。四是结节直径小于一厘米,超声无恶性征象。

盲目手术反带来麻烦

恶性结节要尽快到外科进行手术切除,且手术后要终身服用甲状腺素进行抑制治疗。有些病人因为“恐癌”,盲目切除良性结节,结果反而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即“甲减”)。

良性结节且甲状腺功能正常,只需要定期观察即可。但是,如果良性结节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指标升高,而促甲状腺素(TSH)降低,则需要进行药物或同位素131碘治疗。如结节手术后出现甲减,则需长期服用左旋甲状腺素(L-T4)进行替代治疗。

半年至一年随访勿忘

如果查出结节定性可疑,但病人又抗拒穿刺检查,则可定期(3~6个月)复查。确诊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可以每隔半年到一年进行随访。良性结节患者要注意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结节固定、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不良迹象,要立即就医。

在复查过程中,有些检查无须做。经常有人拿着“甲状腺结节”的体检报告,要求做CT、磁共振和全身PET-CT确诊,其实它们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不比超声好。随访复查时甲状腺超声即可;甲状腺自身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定量测定对结节病因判断可能有些帮助,但这两项检查对鉴别结节良恶性价值不大。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6例为2009年11月—2013年12月经超声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结节并经术后病检确诊患者,男89例,女47例,年龄18岁~72岁。结节位于一侧的54例,双侧82例;单发38例,多发98例;有临床症状的35例,无临床症状的101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自觉颈部憋胀,短期内突然发生结节增大,伴或不伴疼痛。

1.2 方法

使用日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 MHz。对甲状腺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明确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及内部结构、回声特点、血流、颈部淋巴结等情况。将所有资料备存,并与手术及病检结果进行对照。

2 结果

136例中,实性结节53例,囊性结节25例,混合性结节58例。(1)实性结节:超声图像表现为回声不等的团块,结节大小不等,形态边界清晰或模糊,可伴有弧形或颗粒状钙化,后方回声不等,血供程度不等。(2)囊性结节:超声图像表现为类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或模糊,与周围腺体组织间无低回声晕,后方回声不等,液性暗区内有时可有数条细光带,血供程度不一。(3)混合性结节:超声图像表现为实性结节内见不规则或蜂窝状无回声区、钙化灶或浓缩胶质,后方回声不等,血供程度不一。所有病例颈部淋巴结未见明显增大,个别有散在的增大,无明显临床意义。所有病例经外科治疗后均行手术治疗,并行病理检查。对于结果我们进行了跟踪比对,其中良性病变112例,恶性病变24例,经病理诊断良性病变符合率90.1%(101/112),其中有11例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病变,术前超声提示恶性病变24例全部符合。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十分常见,各种甲状腺疾病都可并存甲状腺结节,女性多见。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恶性结节仅占5%~10%[1],是否所有甲状腺结节都应该手术切除成为临床医师需要解决的问题。甲状腺超声检查是评估和随访甲状腺结节在临床应用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其具有简单、无创的特点,不仅用于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大小和范围,同时也可用于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的定位。甲状腺结节主要表现为:多发,单发较少,结节内部回声差异较大,有时由于结节内发生出血、囊性变或纤维组织增生、钙化、内部坏死等情况,在超声图像上可表现为囊实性、囊性并存的特征。有时腺上皮增生还可形成乳头状结构[2]。由于病变发展的时期不同以及结节增生或退缩的不均等,使得甲状腺结节在超声图像中的表现复杂多样,所以超声科医师需要更高的诊断水平来辅助临床医师给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3.1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多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结节,一般边缘清晰整齐,大部分有完整的包膜,内部回声一般为等回声或高回声,较均匀,结节周边有比较规整的晕环,大多数瘤体内有丰富的血流信号,有的可见网状或彩球状血流信号,周边常见较完整的血管环。甲状腺结节为多发,形态不规整,一般没有包膜,无晕环或不完整,内部回声不等,周边血流信号较少或没有。

3.2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囊性变

结节性甲状腺肿最易发生囊性变,约占51%,腺瘤次之,约占36%[3]。甲状腺腺瘤合并囊性变表现为内部不规则的无回声区,有时可见钙化灶或浓缩胶质(强回声后方伴彗尾征)。甲状腺囊性结节与甲状腺腺瘤囊性变在无回声区所占比例中的鉴别上无显著差别。甲状腺结节是否多发、病灶有无包膜以及囊性结节内壁上有无乳头状突起,是鉴别甲状腺腺瘤囊性变和甲状腺结节的主要指标[4]。

3.3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超声表现复杂,如果有下列情况,应高度怀疑恶性可能[1]:(1)边缘不光滑,呈毛刺状或分叶状;(2)实性结节中出现细小沙砾样钙化;(3)结节的前后径/横径比≥1;(4)结节内血流图像紊乱。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于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定超声的敏感性较低,一旦同时存在两种或以上特征时,提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超声检查是评估和随访甲状腺结节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在临床医师对病变性质的判断及治疗方案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受仪器、个人技术水平以及新技术推广程度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很多缺陷,但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其诊断水平会进一步提高,避免漏诊、误诊,同时进一步规范甲状腺结节的评估和随访,为临床医师提供更有力的证据,也为患者的规范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深明,李梓伦.重视甲状腺结节的正确评估和随访[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增刊1):1-3.

[2]冯蕾,温建萍,舒虹.结节性甲状腺的超声图像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8):569-570.

[3]吴茂林.甲状腺囊性病变声像图与大体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15(2):118-120.

甲状腺结节195诊疗体会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甲状腺结节患者195例, 男性87例, 女性108例, 年龄21~77岁, 平均年龄55岁, 结节性甲状腺肿153例, 甲状腺腺瘤15例, 甲状腺癌27例。

1.2 临床表现

发现颈部无痛性包块112例, 体检发现颈部肿块83例, 呼吸困难1例, 声音嘶哑4例, 呛咳1例。195例患者均行彩超检查, 单发结节60例, 多发结节135例, 结节直径0.2~6.5cm, 颈部淋巴结肿大2例。

1.3 手术方法

19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术中常规原发灶冰冻检查, 根据冰冻结果、肿瘤大小、部位选择手术方法, 本组结节性甲状腺肿作单侧部分切15例, 单侧次全切96例, 单侧全切32例, 双侧部分切8例, 双侧次全切2例。甲状腺腺瘤单纯腺瘤切除7例, 8例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甲状腺癌25例行患侧腺体和峡部全切对侧部分切, 2例全切。术中置橡皮管引流、橡皮条引流167例, 1例行气管插管。

2 结果

本组19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手术治疗, 15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治愈, 4例复发再次手术治愈;15例甲状腺腺瘤手术治愈;27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癌根治术, 7例行淋巴结清扫, 术后随诊无复发。术后甲低15例, 喉返神经损伤1例, 无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无术后呼吸困难。1例行气管切开两周后拔出气管插管治愈, 引流管及引流条术后24~72h拔出, 无伤口出血。

3 讨论

文献资料证实甲状腺结节由逐年上升的趋势, 甲状腺结节由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或甲状腺癌等引起[1], 表现为单发或多发, 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判断是选择手术方式和范围的关键问题。

3.1 诊断

颈部突然发现无症状肿物, 本组112例因无痛性包块就诊, 无全身症状。体检发现颈部肿物83例。彩超是一项无创检查, 是检查甲状腺最方便、经济、实用的诊断手段之一。彩超可以探测到直径0.2cm的甲状腺结节, 而且有经验的医师可以判断恶性的可能。许多无症状的甲状腺结节, 甚至甲状腺癌, 可以在体检中被彩超发现。颈部肿物穿刺活检能区分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癌。但近年来由于彩超、CT及术中冰冻的广泛应用, 颈部穿刺已经较少应用。本组术前均行彩超检查, 术中均行冰冻检查, 8例行CT检查, 无一行颈部肿物穿刺术。

3.2 治疗

甲状腺结节有良性和恶性病变, 且良性病变易恶变和继发甲亢, 临床上只要有手术指征, 应行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因病变性质不同, 手术方法, 范围也不同。

3.2.1 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方法目前有争议。本组15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 术中以切净甲状腺结节为原则, 方法不尽相同。单侧部分切15例, 单侧次全切96例, 单侧全切32例, 双侧部分切8例, 双侧次全切2例。4复发再次手术治愈, 甲低1例。我们体会是术前行彩超或CT检查, 明确结节的数量、大小和部位, 术中彻底切除甲状腺结节, 保留正常的甲状腺组织, 能减少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3.2.2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手术方式一般做患侧大部分切除术, 如腺瘤小作单纯腺瘤切除, 本组10例作患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5例因腺瘤小 (1.5cm) 或完全囊性变, 而作单纯腺体和囊肿切除, 无复发。

3.2.3 甲状腺腺癌

表明单发结节癌变率为15.6%~28.7%, 多发癌变率为10%[2]。本组甲状腺结节195例, 癌变27例, 多为多发结节引起癌变率为13.9%, 其中乳头状癌22例, 虑泡状癌4例, 髓样癌1例。25例病变行患侧腺体和峡部全切对侧部分切除术, 2例全切。

7 例行淋巴结清扫, 随诊未发现复发。

甲状腺结节术前术中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明确诊断, 选择正确手术方式, 避免延误治疗, 减少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裘法祖.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309~310.

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治疗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普外科收治的21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 其中男性36例, 女性178例, 男女比例为1∶5, 年龄18~72岁, 平均45岁。术前均予以彩超及行体格检查明确诊断, 大部分患者FT3、FT4及TSH均无异常 (仅甲亢及甲减患者有异常) 。其中无痛性肿块者为172例, 咽部不适者为37例, 呼吸困难者仅5例。

1.2 手术方法

该组214例患者中, 行甲状腺+峡部切除术193例, 双侧次全切除术21例, 其中术后追行颈淋巴结清扫术者3例。术后放置皮瓣或引流管, 1~3 d内拔除。

2 结果

术后214例患者均无手术感染、术后大出血、喉头水肿及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死亡病例, 其中甲减患者12例, 喉返神经损伤者8例, 喉上神经损伤者4例, 但均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甲减患者常规服用甲状腺干制剂替代治疗, 并检测其TSH水平, 且在众多患者中, 无一例手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者。

3 讨论

3.1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

许多病人无自觉症状, 是在查体时发现有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瘤为颈前肿块, 生长缓慢, 自己无明显不适感觉。有的病人有症状, 以前存在的甲状腺结节, 近期无痛性、迅速地增大、变硬, 甲状腺癌可能性较大。近日内突然出现的甲状腺结节增大, 或伴有疼痛, 则多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囊内初学所致。另外, 儿童时期出现的甲状腺结节50%为恶性, 青年男性单发的甲状腺结节也应当重视。甲状腺髓样癌为自主显性遗传型, 也应重视。临床上可以通过体格检查来了解结节的大小、数目、形态、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甲状腺瘤多为单发, 圆形或卵圆形, 也有多发腺瘤。表面光滑, 质地较韧, 边界清楚, 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与皮肤无粘连。约80%[3]分化型甲状腺癌及70%未分化癌临床表现为单一结节, 质地较硬, 表面不光滑, 有的甲状腺癌为多发结节, 肿瘤较晚期时, 结节活动度差。通过彩超的检查可以替我们区分结节的性质, 区别其是囊性、实性, 抑或是结节性, 除此之外, 还可显示其是单发的还是多发的。其次, 还可通过针吸涂片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来明确其性质。用粗针取出的标本, 也可行病理学检查, 且诊断意义更大。但鉴于此举风险较大, 且容易伤及气管, 故临床暂未普遍使用。

3.2 甲状腺结节的手术适应症

对于多发结节而言, 在彩超广泛运用于甲状腺检查以来, 亚临床的甲状腺结节十分常见, 尤其是多发的、数毫米以下的低回声或无回声结节, 临床往往不能触及。一般认为, 多发结节很少恶变, 如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恶病质表现, 可与患者充分沟通的情况下, 定期进行随访和超声检测, 并给予甲状腺素治疗, 如果结节缩小, 则可避免手术治疗。但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微小癌的发生率可达10%左右, 因此, 临床辅助检查不能排除恶性病变或有呼吸困难的患者, 建议其手术治疗明确诊断。甲状腺癌在甲状腺单发结节中的发生率较高, 文献报告中10%~30%[4]不等, 加之目前的辅助检查等均无法为甲状腺结节明确定性,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不排除假阴性结果的可能性, 因此, 对此类患者临床主张积极的手术干预, 如术前临床、影像学、细胞学检查均提示恶性病变或术中快速切片发现癌变, 则按甲状腺癌处理;如无术中快速切片条件而临床医师高度怀疑恶性病变时, 应行患侧腺叶加椎体叶、峡部全切除术。儿童型甲状腺结节, 青年男性单发的甲状腺结节, 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发生的甲状腺结节, 要考虑手术治疗。以前存在的甲状腺结节, 近期无痛性、迅速地增大、变硬, 甲状腺癌可能性较大, 则应手术治疗。当发现肿瘤较大, 已向两侧浸润, 侵犯气管、食管、喉返神经及周围的颈前肌群, 侵犯颈内静脉, 形成静脉内瘤栓, 颈部肿大淋巴结融合、固定等情况, 要全面权衡, 慎重手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5], 目前多数不主张做预防性清扫。一般对低危组甲状腺癌病人, 术中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可不做颈部淋巴结清扫。发现有肿大淋巴结, 应切除后做快速病理检查, 证实肿瘤转移者, 可做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或改良颈淋巴结清扫。针对高危组病人, 建议其做改良颈淋巴结清扫, 那种进入晚期, 且受侵犯较广泛者, 应做传统颈淋巴结清扫。

3.3 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甲状腺结节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有喉返神经损伤、喉非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呼吸困难、甲状腺危象等。而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可导致声音嘶哑等, 可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损伤。暂时性损伤多由水肿、血肿压迫神经引起, 一般6个月内声带活动可恢复, 如若6个月内不能恢复者则为永久性损伤。究其原因有喉返神经本身解剖不恒定、术中盲目止血、术者经验不足等。有时术者拼命追求小伤口, 术野暴露不佳, 术中粗暴操作等均可损伤该神经。该院的8例喉返神经损伤者, 均表现为声音嘶哑, 这就要求手术动作一定要轻柔、细致、缝合前做到确实有效的止血, 所以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如若操作者不清楚喉上神经解剖、术中过分牵拉甲状腺上级也可造成喉上神经损伤。该院术后患者中喉上神经损伤者4例, 均表现为进食流质时发生剧烈呛咳, 且后仰时症状明显, 前倾时症状消失。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是甲状腺术后严重且危急的并发症, 如若发生, 应立即在床边拆除伤口缝线, 解除压迫, 缓解呼吸困难, 然后再将病人送往手术室在全麻下行血肿清除术, 严密止血后再缝合伤口。该研究214例患者术后均无呼吸困难, 为避免该现象的发生, 术中要仔细止血, 切不可盲目止血, 要牢固结扎, 特别是甲状腺上、下动脉等血管, 应双重结扎;耐心、细致、反复创面止血, 渗血不易控制处可使用止血纱布、血凝酶等止血;术后早起适当使用止血药物, 必要时予以止吐、止咳等对症处理。如若发生甲状腺危象, 可积极吸氧, 降温, 镇静,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预防或控制感染, 防止休克, 加强支持、对症治疗, 保护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同时要控制诱发甲状腺危象的因素, 如感染、精神紧张、酮症酸中毒等。

摘要:目的 探析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分析来该院手术治疗的214例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行甲状腺+峡部切除术193例, 双侧次全切除术21例。结果 214例患者术后均治愈, 无伤口感染、术后大出血及气管切开病例, 其中甲减者12例, 喉返神经损伤者8例。结论 甲状腺结节手术疗效明确, 可以广泛使用。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施秉银.美国甲状腺学会“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治疗指南”评介[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 2007 (17) :1345-1351.

[2]刘超, 唐伟.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 2007 (17) :1331-1333.

[3]刘永峰, 张浩.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 2007 (17) :1342-1343.

[4]梁碧森.甲亢危象预防和治疗的体会[J].现代临床普通外科, 2000 (1) :39.

甲状腺结节242例诊疗观察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242例患者, 男117例, 女125例, 年龄18~75岁, 平均47.8岁;全组均可触及或经超声证实有甲状腺结节, 直径1.5~6 cm;单发结节182例, 多发结节60例;左叶107例, 右叶95例, 峡部24例, 双侧16例。

1.2 诊断

全部患者均行B超、TSH及FT3, FT4检查。核素扫描114例, 冷结节106例, 热结节8例;细针穿刺后行病理检查确诊61例, 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确诊181例。病理诊断, 甲状腺腺瘤122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95例, 桥本病20例, 亚急性甲状腺炎5例。

1.3 治疗

该组242例患者中, 有211例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患者原发灶冰冻检查结果以及肿瘤位置、大小的不同来确定, 良性结节大多采用传统颈丛麻醉, 一侧单发直接剥离囊性结节即可;如果为双侧多发则行一侧侧叶切除, 另一侧大部分切除。如确诊为甲状腺癌, 则行全麻, 患侧全切, 对侧大部分切除, 并清扫颈部淋巴结。术中进行引流的患者有219例, 并有10例行气管插管。

该组242例患者有31例行内科保守治疗, 5例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 TSH略偏低, 未给予服药, 只需定期复诊;4例TSH正常偏高, 给予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 30 ug/d, 服药期间定期复查甲功。

2 结果

该组211例手术治疗患者手术过程和住院中均无死亡病例, 术后随访, 206例治愈, 5例腺瘤患者复发, 再次手术治愈。术后声嘶11例, 经理疗2个月后正常;术后甲低59例, 对症处理后好转;无术后呼吸困难、伤口感染患者。行内科治疗的31例患者中, 经继续观察和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后, 1年左右肿物消失。

3 讨论

临床上常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肿瘤混淆, 实际上结节仅是对甲状腺形态病变的一种描述, 并且发病率很高, 但良性居多, 该病常常是甲状腺疾患的首发症状, 因此临床需给予重视。

3.1 诊断

该组242例患者均行B超、TSH及FT3, FT4检查, 确诊为甲状腺腺瘤122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95例, 桥本病20例, 亚急性甲状腺炎5例。

彩色多普勒检查是一项无创检查, 是甲状腺结节检查最方便、经济、安全、可重复对比的检查手段, 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对于直径0.2 cm的甲状腺结节利用彩超均可探测, 而且有经验的医师可以判断恶性的可能, 相关报道显示, 临床上普遍应用超声检查以后, 甲状腺结节的发现率很快上升至19%~67%[2]。甲状腺核素扫描也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 根据甲状腺结节摄取核素的多少, 可划分为冷结节、热结节等, 划分为热结节的表明可能为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腺瘤, 一般为良性瘤, 而确定为冷结节则需注意, 因为有较大癌变的可能[3]。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作为一种微创诊断技术, 利用细针穿刺进入甲状腺, 可进一步明确结节性质, 减少不必要的良性结节手术率[4];但是, 一次阴性检查结果并不能完全排除病变的可能, 有可能抽取时无抽到癌变的细胞, 临床也常常遇到部分隐匿性结节, 这些隐匿病变难以通过常规影像学检查、穿刺等发现, 一般只有通过手术或术后病理诊断才能被发现, 因此, 甲状腺结节患者即便确定为无风险, 也要遵照医嘱定期随访, 以及时发现病变的恶化动向。

3.2 治疗

该组242例患者211例行手术治疗, 206例治愈, 5例腺瘤患者复发, 再次手术治愈, 31例行内科治疗, 1年左右肿物消失。马忠[5]等的研究表明, 144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均痊愈出院, 明确诊断为良性结节且结节<1.5 cm的9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 并且保守治疗1年左右基本可以达到治愈状态, 这与本文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甲状腺结节有良性和恶性病变, 大多数良性病变发展缓慢, 没有必要进行过度的手术治疗, 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定期复查或给予对症药物治疗的方式避免手术。但对于一下几种患者需要适时给予手术: (1) 良性结节出现压迫症状; (2) 给予内科保守治疗结节没有减少却快速增大者; (3) 结节存在恶变倾向时; (4) 患者同时并发甲亢; (5) 结节有向下坠入纵隔趋势者;对于多发性结节或单个腺瘤患者, 虽然属于良性病变, 但易恶变和继发甲亢, 故临床上只要有手术指征, 也主张早期手术治疗[6]。手术的原则是尽量切除无功能或失去正常结构的变质结节, 但需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 以避免结节出现复发, 也最大程度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7]。对于一般性结节性甲状腺, 通过术前确诊后, 即可根据诊断所查进行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即可;如果确诊为甲状腺腺瘤, 则给予患侧大部分切除术以彻底消除病变, 但如果如腺瘤较小则给予单纯腺瘤切除即可;如确诊为甲状腺癌, 则行全麻, 患侧全切, 对侧大部分切除, 并清扫颈部淋巴结。

综上, 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正确评估是确定治疗方案的关键, 因此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水平成为处理该症的决定性因素, 笔者认为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必须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和必要的辅助捡查进行综合判断, 尤其是超声、穿刺及病理三方面最具诊断价值。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 在通过明确诊断各自不同的特点后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但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以避免延误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方法及结果, 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2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 给予B超、TSH及FT3, FT4检查对其进行诊断, 并分通过手术或内科保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242例患者中甲状腺腺瘤122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95例, 桥本病20例, 亚急性甲状腺炎5例;该组242例患者211例行手术治疗, 206例治愈, 5例腺瘤患者复发, 再次手术治愈, 术后声嘶11例, 甲低59例, 对症处理后好转, 无术后呼吸困难、伤口感染患者。31例行内科治疗, 1年左右肿物消失。结论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并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梁志宇, 欧荣星, 冯春成.单侧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63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0, 23 (7) :388.

[2]俞清, 徐智章, 王文平, 等.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7, 23 (11) :1612-1614.

[3]饶国辉, 刘生, 吴克宁, 等.核医学系列检查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 2008 (18) :106-107.

[4]吴毅.关于甲状腺结节诊断和治疗的若干思考[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0, 30 (10) :821-823.

[5]马忠, 张利军.甲状腺结节的诊疗体会[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2, 22 (4) :25-26.

[6]连小兰 (美国)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2006) ·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27 (12) :933-934.

令人纠结的甲状腺结节 篇9

王明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擅长腹腔镜外科和内分泌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

甲状腺结节是头颈部最常见的肿瘤。通俗地说,就是原来正常的甲状腺组织里长出了一个或多个“疙瘩”。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在富碘地区人群中,超声检查发现有甲状腺结节的比例高达30%~70%,以老年女性为多,且绝大多数是多发结节。

结节成因:尚难确定

甲状腺结节形成的确切病因目前尚难肯定,但从流行病学调查、肿瘤实验性研究和临床观察角度分析,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放射性损伤:X线以及放射性碘-131能使甲状腺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引起促甲状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促使甲状腺细胞增生,甚至癌变。

2. 碘和促甲状腺素(TSH):摄碘过量或缺碘均可使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国外调查发现,瑞士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柏林等非流行区高20倍。相反,高碘饮食也容易诱发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癌癌,冰岛和日本是摄碘量最高的国家,其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也较其他国家高。实验证明,长期的TSH刺激能促使甲状腺增生,形成结节,甚至癌变。

结节性质:分为2类

人们通常所说的甲状腺结节,在医学上被称为甲状腺肿瘤。按照肿瘤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高功能、无功能)等。恶性肿瘤,即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低分化癌。此外,甲状腺肿瘤还可伴有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或炎症性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放射性核素(同位素)扫描检查可将甲状腺结节分为热结节、温结节及冷结节三种。

发现结节:切莫惊慌

发现甲状腺结节以后,大家不要过度惊慌,也不能讳疾忌医,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评估,并接受正规治疗。不要盲目听信江湖郎中或是虚假广告的吹嘘,在没有明确肿瘤性质的情况下接受不正规的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把小病熬成大病,造成不良后果。

通常,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超声检查,就能明确甲状腺内有无结节存在。要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否伴有功能异常,则需要结合实验室、影像学、同位素检查,甚至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来帮助确诊。

一般地说,男性、年龄在15岁以下或45岁以上、有射线接触史和甲状腺癌家属史,是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应该进行详细检查和定期随访。

体格检查是筛查甲状腺结节的最重要手段,一般直径在1厘米以下、不长在峡部的甲状腺结节不容易被查到;单发、质地硬、活动度小伴或不伴颈部淋巴结多发肿大的结节,恶性可能性大;多发结节、质地软、活动度大的结节,良性可能性更大;结节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大多为良性结节伴出血的表现。

甲状腺B超是目前临床首选的确诊甲状腺结节的方法,不仅可以明确结节的大小、数目、位置、形态、活动度和性质(囊性或实性),还可以了解颈部淋巴结的大小、质地、范围等情况。若B超检查发现结节是低回声、结节内血流丰富、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并伴有细小钙化,说明结节恶性的可能性较大。CT检查除可显示结节大小、范围(有无到达胸骨后和淋巴结之外),还可明确结节有无侵犯气管或食管。

实验室检查中,血TSH水平越高,则提示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越大。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以了解结节有无摄碘功能,若检查发现“冷结节”和“温结节”,需予以重视。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是目前确诊结节性质的最主要手段。

应对结节:并非都要“一刀切”

经临床及辅助检查提示为良性结节,且直径小于3厘米的,可暂时不手术,定期随访即可。以下情况需考虑手术治疗:①怀疑结节有癌变可能;②有压迫症状的,如气管、食管或神经受压;③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④胸骨后甲状腺;⑤结节位置不佳严重影响美观;⑥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此外,若经各种检查方法无法明确结节性质的,可以进行密切随访,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传统、微创“各有优势”

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传统手术和内镜甲状腺手术(即微创手术)。传统手术通常需要在患者锁骨上做一个6~7厘米切口,而内镜甲状腺手术则能避免在患者颈部留下明显的瘢痕,但两种手术的创伤是相近的。更确切地说,甲状腺微创手术其实是一种美容手术。

目前开展较多的甲状腺微创手术主要包括:小切口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经胸壁入路或腋窝入路的内镜甲状腺手术。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与进步,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疾病均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曾一度被认为是微创手术禁忌证的甲状腺多发性结节、Graves病、甲状腺癌等,也都已不在禁忌之列。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甲状腺疾病都可以用内镜方法解决。由于内镜治疗需要建立操作空间,故既往有颈部手术史或放疗史、甲状腺炎、甲状腺恶性肿瘤伴广泛颈部转移者,不宜行内镜手术。

特别提醒:吃药无法消除甲状腺结节。

很多甲状腺结节患者不想手术,希望通过吃药来消除结节。实际上,结节一旦产生,很难通过服用药物来消除。尽管不少中成药从理论上说具有一定的“消肿、散结”作用,但经长期临床观察,服用这类药物并没有明显效果,对防止结节癌变也是无效的。目前,部分医生建议患者服用甲状腺素片,通过“负反馈”来抑制成甲状腺素(TSH)的分泌,以便减少TSH对甲状腺组织的刺激作用,这种做法可能对部分患者有一定作用,但无法使已经产生的结节消退。

答疑解惑:

问: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会造成肿瘤扩散吗?

王明亮:当医生无法确定结节的良恶性时,通常会建议患者行细针穿刺检查,以便明确结节的性质,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不少患者担心,万一是结节是恶性的,穿刺是否会导致肿瘤扩散?实际上,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细针穿刺是在B超引导下、用很细的针进行操作的,穿刺精确,取出组织很少,不会造成扩散。

问:恶性甲状腺结节手术后需要化疗吗?

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治疗研究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 男9例, 女51例。年龄15~69岁, 病程为1周~21 年, 平均2年。本组病例能触及结节60例, 结节直径最大12 cm, 最小2.5 cm, 伴有不同程度的气管压迫感及声音嘶哑7例, 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3例, 伴甲状腺功能低下4例,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 侵犯气管引起气道堵塞1例, 肺转移2例。术前主要检查方法为血清T3、T4、TSH检测、甲状腺彩超、CT、放射性核素131I扫描、颈部淋巴结活检、甲状腺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等。术中甲状腺冰冻切片病理检查33例, 术后均作石蜡切片病理检查, 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35例, 腺瘤襄性变7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 高功能腺瘤2例, 桥本氏甲状腺炎3例, 乳头状癌5例, 未分化癌2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37例甲状腺瘤及7例甲状腺瘤囊性变行瘤体或囊肿单纯切除33例, 余12例行患侧叶腺体切除或大部分切除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均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高功能腺瘤仅行单纯瘤体切除术。桥本氏甲状腺炎仅行峡部切除;乳头状癌5例中行患侧叶全切除, 峡部切除, 对侧叶部分切除4例, 余2例加作双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桥本氏甲状腺炎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长期口服甲状腺素片, 并检测T3、T4、TSH 值的改变, 调整甲状腺素片用量, 防止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出现。乳头状癌患者术后长期口服甲状腺素片。未分化癌患者因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 仅作相应处理 (侵犯气管造成气道堵塞时行气管切开置入套管术) 。

2结果

甲状腺瘤及腺瘤囊性变者经手术切除而治愈;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无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腺体再次肿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无复发及转移。

3讨论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手指触诊法、影像学检查和冰冻切片检查[1]。手指触诊法是通过手指尖能触摸甲状腺结节, 发现结节所在部位、数量、大小、质地、表现平滑程度、活动度, 同时能摸及淋巴结有无异常改变, 即有无转移性肿大淋巴结的可能, 以此对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作初步的估计。影像学检查包括B 超、彩超及CT、放射性核素131I扫描均能为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组病例中, B 超检查人次最多。B 超可以显示甲状腺部位, 大小、数量、分布情况和质地 (实性、囊性或两者并存) 。彩色多普勒超声 (CTFI) [2]主要用于检查甲状腺病变血流动力学变化。

CT除B超所显示效果外, 还可显示结节的均匀度, 边界和钙化等图像。放射性核素显像是由于甲状腺病变组织摄取能力的改变时, 显像中出现相应的变化, 通常根据摄取能力的高低分为热结节和冷结节。在甲状腺结节中有80%~90%是冷结节99%热结节均良性, 10%~20%的冷结节为恶性[3]。

T3、T4、TSH 值的测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甲状腺的功能高低, 进而为切除甲状腺组织的多少提供一定的依据。在有冰冻切片的条件下, 对于甲状腺结节应常规作冰冻切片检查, 以确定结节性质及手术切除的范围。对于单个的良性结节可选择甲状腺部分 (包括结节在内) 切除或次全切除术[4]。对术前高度怀疑恶性的结节, 最好的腺叶切除, 切下的标本送冷冻切片检查, 做到诊断和治疗一次完成。

冰冻切片检查证实为恶性后, 继作峡部切除及对侧叶部分切除, 本组5例乳头状癌经此手术处理, 2例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加作颈淋巴结清除手术, 术后坚持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 至今未有复发者。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的切除范围, 本组病例中均以切除病变结节并尽量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为原则, 术后服用甲状腺素片半年至1年, 以维持正常甲状腺素水平。

总之,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首先应根据结节的性质而确定切除范围, 在此前提下, 再考虑保护正常甲状腺组织, 术后口服甲状腺片作为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替代治疗, 也是防止甲状腺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复发的有效治疗。

摘要:目的采用回顾性分析法, 分析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探索对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甲状腺瘤及腺瘤囊性变者经手术切除而治愈;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无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腺体再次肿大。结论在考虑保护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前提下, 根据结节的性质而确定切除甲状腺结节的范围, 在此前提下, 术后口服甲状腺片作为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替代治疗。

关键词: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

参考文献

[1]张武, 梁建平.甲状腺疾病诊断进展.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1998, 7 (1) :55.

[2]张惠健, 张轶斌.甲状腺结节的诊治近况.中国临床医学, 2005, (05) :65.

[3]姚斌, 柳学.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新医学, 2005, (04) :49.

上一篇: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下一篇:高校辅导员的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