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孤立性结节

2024-09-15

肺内孤立性结节(通用7篇)

肺内孤立性结节 篇1

肺内孤立性结节是指肺内单个、局限圆形或椭圆形的直径在3 cm以下的肺实质性病变, 以周围型小肺癌、结核球、孤立性肺转移、机化肺炎、炎性假瘤、错构瘤、动静脉畸形等常见。孤立性结节影的高分辨率、低噪声比、图像质量稳定、高清晰度等是发现结节的重要因素, 但此类病变CT征象复杂多样, 特异性较少, 常很难做出比较明确诊断, 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影像学的一个难点。进一步增大比较容易诊断, 但无助于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了提高肺内孤立性结节早期诊断率, 为早期治疗提供良好的建议, 本文回顾性分析肺内孤立性结节疾病患者CT和病理检查资料, 探讨其CT影像学特征和鉴别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近年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中, 男性39例, 女性21例;年龄介于30~78岁, 平均 (中位) 年龄59岁;病理检查38例为恶性病变, 其中36例周围型肺癌, 2例转移瘤;22例为良性病变, 其中9例结核球, 7例炎性假瘤, 3例霉菌球, 2例肺错构瘤, 1例肺囊肿。

1.2诊断方法:

患者均采用螺旋CT扫描, 所有病例均做常规CT平扫, 从肺尖连续扫描至肺底。增强+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 (MPR) 及最大密度投影 (MIP) 精确反映结节边缘及内部结构;根据CT纵隔窗测定结节的径线。

2 结果

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特征表现有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及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磨玻璃密度、钙化、空洞等。统计结果显示: (1) 肺癌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等发生率高于其他几种疾病, 其中7例合并不规则厚壁空洞; (2) 结核球环形钙化、薄壁空洞发生率高; (3) 炎性假瘤病灶空泡及支气管充气征、邻近胸膜反应比例高; (4) 肺错构瘤表现为爆玉米花样钙化。

3 讨论

孤立性肺结节病灶的病理与影像基础复杂多变, 病因多达几十种, 关键在于鉴别肺内孤立性结节病变属于良性还是恶性病变。X线胸部平片为检查的主要手段, 有助于早期发现病灶, 但难以作出定性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CT扫描诊断的价值在于提高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 从而易于观察和综合分析病灶形态、边界、密度以及周围组织如血管支气管束的改变, 能提高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的诊断准确率。

孤立性肺结节内部结构:如为均匀软组织密度, 内有散在点状钙化, 良性可能性较大, 内含气体密度及支气管虫气征则炎性结节可能性大;孤立性结节密度多为均匀性的, 不均匀性更有助于结节定性诊断, 且从这一均匀性所衍化出来的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结节内透亮影等不均匀表现更具有诊断意义。肿瘤中残留的含气正常肺组织和支气管、肿瘤沿肺泡壁或间质浸润生长、未完全充填的肺泡腔及伴有乳头状肿瘤结构的含气囊腔, 是形成空泡征的组织学基础, 也可能是癌组织坏死, 继而坏死物部分排出所致, 同时可能向癌性空洞过渡, 应强调空泡征对早期肺癌有重要价值, 空泡征透光影内缘有结节状或不规则边缘提示为恶性。

肺内孤立性结节边缘结构: (1) 分叶征[1]。指肿块的轮廓凹凸不平而呈花瓣样突出, 常分为深分叶和浅分叶。表面凹凸不平, 边缘光滑或者有浅分叶的肺内孤立性结节多为良性, 本组病例中3例炎性假瘤和1例结核球出现浅分叶。深分叶征象越明显则恶性程度越高, 恶性程度高的肿瘤, 瘤体内含有多种不同组织学结构类型, 细胞分化程度差异增大, 肿瘤生长时边缘各部位的速度差别明显, 易形成深分叶征。本组病例中38例肺癌29例深分叶。但良性结节尤其是错构瘤, 其边缘也可呈分叶状。炎性结节一般为浅分叶或无分叶[2]。良恶性结节均可表现为清晰光滑边缘, 虽然结节边缘特征具有诊断价值, 仅此征象定性诊断不可靠, 但强烈提示进一步考虑诊断。 (2) 毛刺征。结节边缘的小刺状突起, 呈细线状, 可密集呈毛刷状。粗毛刺是由于血管/支气管或血管/细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或肿瘤细胞浸润或者由于结节的压迫导致小支气管的闭塞所引起的亚肺段不张所形成, 而短细小毛刺是由于小叶间隔纤维性或细胞性的增厚。短细毛刺不能作为恶性的特定征象, 但仍强烈提示为恶性改变, 而大部分学者认为是肿瘤的细胞浸润结果。恶性肿瘤的毛刺多细短、僵直, 84%~90%有毛刺的肺内孤立性结节为恶性肿瘤。表现为自结节边缘向周围伸展的放射状、无分支, 直而有力的细短线条影, 近结节端略粗, 毛刺强烈提示恶性, 偶尔见于炎性病变[3], 本组病例中23例肺癌显示出此征象。 (3) 胸膜凹陷征。指近脏层胸膜面其底部在胸壁, 尖指向结节的小三角形影或小喇叭状阴影, 结节与三角形影间有条状影相连。病理基础是肿瘤内纤维瘢痕组织收缩, 通过肺的纤维直架结构牵拉游离的脏层胸膜所致, 是诊断周围型肺癌的重要依据, 但多肿瘤恶性程度分级无显著意义。有报道胸膜凹陷相关结节切迹征在良恶性胸膜凹陷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对于恶性胸膜凹陷特异度为96.5%, 敏感度为41.85%, 阳性预测值为95.85%, 阴性预测值为45.85%, 对恶性胸膜膜凹陷表现出高度特异性[4]。 (4) 血管集束征。肺内支气管动脉、自肺动脉及其他侧支血管结构受到牵拉, 失去正常的走行方式而向结节方向聚拢移位。CT表现可见肺内血管自病灶内穿过、肺内血管受病灶牵拉向较小孤立结节方向移位和肺内血管在病灶边缘截止。周围型肺癌血管集中征出现率为67.0%, 明显高于其他较小孤立结节;腺癌出现率高于鳞癌, 有显著性差异[5]。 (5) 钙化。钙化有斑点状或斑块状, 较小孤立结节中钙化很少。钙化中心性分布者多系结核的良性病变, 边缘者不能区分良性还是恶性。错构瘤呈爆米花样钙化。 (6) 动态增强扫描。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增强扫描征象有:条状或斑点状强化表现为肿瘤内较粗大迂曲的小血管, 可能是残留在肿瘤内的宿主血管, 而非肿瘤新生血管, 仅见于肺癌;匀强化表现为腺癌易形成丰富、均匀、单一的筛孔状血管网, 瘤实质无坏死或坏死灶极小, CT难以分辨致整个肿块呈均匀高强化, 常见于腺癌;不均匀强化表现为肿瘤血管大小及分布极不均匀, 间有不规则灶性及片状坏死, 常见于鳞癌;环状强化表现为不完全蛋壳状, 为中央无强化区, 由于干酪或液性坏死区组织, 周边为富血管的纤维肉芽组织, 常见于结核结节;不强化表现为病理上整个结节为均匀红染无结构坏死组织, 无血管结构, 多见于结核结节通过强化值可很好区分良性结节, 但不能区分活动性炎性结节与恶性结节, 通过灌注值及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有助于鉴别活动性炎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目前认为肺内较小孤立结节增强后HRCT扫描显示增强值为20~60 HU时, 有助于肺癌诊断。对于不强化或轻度强化的结节, 良性可能性大。由于有的良性病变增强后CT值也增加20 HU以上, 因而对于明显强化的结节, 增强扫描鉴别诊断的可靠性相对较低。在CT强化的形态上, 肺癌表现为完全强化, 肺结核球为病灶边缘及包膜强化。错构瘤为边缘或包膜强化, 少数为完全强化[6]。

良性和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绝大多数直径2~3 cm的肿块是恶性的, 而低于1.5 cm者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病灶的形态、密度、边缘及邻近改变等进行综合分析, 除5例基本确诊为良性肺结节外, 其余均证实为良性结节的诊断, 主要表现为: (1) 小卫星灶; (2) 均匀致密的钙化; (3) 结节边缘光滑、规整; (4) 结节肺门一侧多条比较细而密度较淡的浅条状影, 在本文9例结核球内均可见此种改变, 可能与淋巴管引流有关; (5) 低于3 cm病灶如出现空洞以良性病变为多见。以下征象有助于提示恶性病变: (1) 母子灶; (2) 空泡征; (3) 病灶边缘深分叶、刺状突起、毛刺或毛糙; (4) 伴有肺门模糊或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少量胸腔积液等。支气管征对周围型肺孤立性病灶良、恶性的鉴别有重要价值[7]。对不能明确性质的肺内孤立性结节建议活检。

综上所述, 对肺内孤立性结节采用多种CT检查方法, 深入了解结节的内部结构、边缘征象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意义较大, 对肺结核结节与其他良性结节也有一定的鉴别意义。对不能明确结节性质的可采用2005年Fleischner协会高危人群CT鉴别诊断肺内结节者推荐方案:肺内孤立性结节直径低于4 mm, 12个月后CT随诊, 无变化则不再随诊;4~8 mm者应行CT增强、PET和或活检或3、9、24个月CT随诊。

关键词:CT,肺内,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宾精文.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 (附102例报告分析) [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 6 (4) :24-27.

[2]赵晶, 潘纪戍.孤立性肺结节[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4, 27 (6) :364-366.

[3] (美) Gurney, Winer-Muram, Abbott主编;赵绍宏, 聂永康译.肺部高分辨率CT (解剖基础、影像特征、鉴别诊断)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4]陈广, 马大庆.CT多平面重建对胸膜凹陷相关结节切迹检出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 (3) :259-262.

[5]黄佐良, 何望春.血管集中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9, 33 (1) :48-50.

[6]李松年, 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

[7]孙鹏飞, 肖湘生, 刘士远, 等.CT支气管征对周围型肺孤立性病灶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8, 42 (9) :927-931.

肺内孤立结节的CT诊断 篇2

肺内孤立性结节一般从胸部X线片发现, CT检查时首先作常规扫描, 层厚8~10cm, 以判断病变的解剖部位, 胸部有无其他病变及淋巴结转移。然后对病灶行厚1.5~2.0cm的薄层或HRCT连续扫描。局部薄层放大扫描显示野FOV>200cm, 全部病例使用肺窗与纵膈窗, 部分病例介于肺窗与纵膈窗之间的宽窗位对病变进行观察与照相。

2 位置

影像学文献中, 一般地说肺结核最多见于两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 中叶 (舌叶) 与下叶基底段较少见。炎性病变以两下叶基底及中叶多见。肺癌发生部位多无规律, 两肺各叶段都可以见到, 但以两肺上叶前段及中叶 (舌叶) 多见。

3 结节边缘

肿瘤外形不规则, 边缘模糊, 有毛刺, 切迹、分叶、棘状突起, 是恶性特征。边缘整齐光滑是良性结节特点, 但均有例外。

边缘行糙表现为结节的边界有细小毛刺或锯齿样改变, 在肺癌中可达78.0%~100%。肺癌的细毛刺主要是瘤旁收侵拉直的脉管及增厚的纤维间隔等肺支架结构。多毛刺结节以肺癌可能性大, 少毛刺结节以良性病灶可能性大。边缘细小毛刺是周围型肺癌较多出现的症状, 边缘光滑, 粗长毛刺是良性病变较多出现的症状。

分叶征表现为肿瘤边缘凹突不平, 呈花瓣状突出, 相邻两个突出之间相对凹入的切迹, 切迹处有的可见肺血管进入。分叶突出部分与扫描层部分相切时可见自肿瘤边缘突向肺野, 呈尖角状的棘状突起, 典型者其边缘隆起, 此时部分病例可见较粗毛刺影与棘突相连。一般认为, 分叶是由于肿瘤发育过程中, 所处空间位置上瘤体各部位的阻力不一, 生长速度不均所形成。通常在纵膈窗上重点观察肿块的分叶与棘状突起, 在肺窗上重点显示病灶边缘毛刺征。明显分叶强烈支持肺癌, 据统计, 其准确性在79.6%以上。要注意的是, 某些炎性肿块如结核瘤、炎性假瘤也可见浅分叶表现。

4 结界内征象

主要包括: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充气片及钙化。

空泡征是指结节内灶性低密度影, 多见于直径小于3cm的结节, 据统计, 周围性小肺癌有次征象者在24%~28%左右, 以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 位于瘤体中央或连缘, 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小圆形透亮影, 边界清, 数量多是呈密度不均的小蜂窝状透亮影。该征象多数系瘤灶内为受肿瘤累及的肺支架结构如肺泡、扩张据曲的细支气管, 少数为含黏液的腺腔结构。

空气支气管充气征:由于CT扫描线与结节内含气支气管长轴线成角不同, CT像上空气支气管征呈现两种状态。扫描线与结节内含气管长轴线平行, 表现为结节内宽度1.5cm以上的条状含气影像, 长短不一, 有的见分支。扫描线与结节内含气支气管轴线不平行, 表一为单个圆形或椭圆型气体密度影, 出现于一个或数个相邻扫描层面。机制为肿瘤细胞尚肺泡壁、肺泡间隔伏壁式生长, 不破坏肺支架结构, 官腔仍畅通。本征象可见于所有腺癌, 部分鳞癌及鳞腺癌。以肺泡细胞癌出现率最高。支气管充气征是对肺癌诊断很有价值的CT征象性表现, 此征象偶见于良性结节中。

钙化:CT图上, 结节内钙化的有否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无帮助, 相对重要的是病灶内钙化的形态。

肺恶性肿瘤的钙化方式, 多为不规则状, 斑点状, 偏心性分布, 钙化占病灶范围通常小于整个病灶的10%。而良性病灶钙化方式多为板层状 (同心圆状) , 爆米花样, 中心性或弥漫性分布, 钙化病灶大于病灶的10%以上。Siegman等经过对肺结节进行定量分析研究, 提出164HU的CT值作为区别良恶性肿瘤的界限, 一般良性结节高于164HU, 恶性结节低于临界值。但良恶性病灶之间有交叉重叠, 后来有学者将良恶性病灶间的CT阈值升高到240HU, 这样, 使敏感性明显下降, 但特异性升高了。肺癌钙化机制: (1) 肺癌帮有的瘢痕或肉芽组织的钙化被肿瘤包绕。 (2) 肿瘤坏死区内营养不良性钙化。 (3) 肿瘤自身内分泌功能引起的瘤内钙盐沉着 (如黏液腺癌) 。 (4) 肿瘤内所含有的骨性组织。

5 结节周围征象

包括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

血管集束征是指周围的血管向肿瘤积聚, 肺癌病例可见血管在肿瘤处中断或贯穿肿瘤。肿瘤血管的CT表现可分为两种: (1) 单根增粗的血管丛肺门区引向结节, 这种血管可双在病灶边缘截断或从病区通过, 血管粗约2~5cm, 走行笔直也可扭曲。肺窗纵膈窗均可显示。 (2) 近肺门侧有2~3根稍粗的血管向病灶区聚集或在病灶边缘截断, 其血管大小、长短、形态不一。血管多从肺门方向引流而来, 机制与肺动脉参与供血有关。肿瘤生长快, 所需血供多, 需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才能维持生长, 此时增粗血管就可被CT薄层扫描所显示。因此, 如发现血管集束征要强烈提示恶性结节。Mori等研究认为, 在肺癌的病例中, 累及肺静脉者显著增多, 结节不管大小, 如见到肺静脉向结节集中者的强烈提示为恶性结节。对偶发的良性结节如结核球, 常可显示胸膜粘连, 并有结核球的基本影像特征可资鉴别。

胸膜凹陷征:胸膜凹陷的CT表现为胸膜面喇叭口的尖端有线形影与病灶相连, 此线性影与棘状突起相连者提示有肺癌可能。喇叭口内为水样密度, 有的线形影只见于肺窗, 有的双窗显示, 前者几乎只见于肺癌, 后者良恶性都可出现。胸膛膜凹陷的形成为肺癌内有大量瘢痕纤维组织的收缩、肿瘤阻塞亚肺段支气管及有关粘连等。

6 结节的增强扫描

肺内孤立性结节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3例均为我院经手术切除或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经病理证实的SPN患者, 男35例, 女18例, 年龄34~77 (平均54.6) 岁;纳入标准:肺部孤立的、直径≤3 cm的类圆形结节, 不伴有明显的肺不张、实变、卫星病灶或局部淋巴结肿大。本组病例中周围性肺癌33例, 结核瘤10例, 炎性假瘤7例, 错构瘤3例。恶性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为腺癌19例、鳞癌1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

1.2 方法

应用GE公司Hispeed CT/i扫描机、高压注射器和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 (100ml) , 注射速率2.5ml/s。常规薄层扫描后, 采用。具体步骤如下:深吸气后嘱患者憋气自肺尖至膈肌用10mm层厚及层间距、螺距为1进行螺旋CT扫描, 显示肺内孤立性球形结节后再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 对球形病灶用层厚2mm高分辨CT扫描, 矩阵为512×512, 用骨算法重建, Fov为420, 用肺窗WW1100、WL700观察球形病灶的边缘征象及周围肺野的变化, 用纵隔窗WW400、WL50显示球形病灶的内部结构特点及纵隔淋巴结情况。增强病例取病灶最大径测定增强前后球形病灶CT值相减得到病灶增强CT值[1]。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3例肺癌中腺癌19例、鳞癌1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 肺癌分布在右上叶10例, 右中叶5例, 右下叶4例, 左上叶8例, 左下叶6例;完全均匀强化22例, 不均匀强化10例 (中心强化7例, 边缘强化2例, 明显坏死1例) , 不强化1例。肺良性瘤20例中错构瘤3例轻度强化, 炎性假瘤7例均匀强化, 结核瘤10例 (边缘强化6例, 不强化3例, 重度强化1例) 。将上述SPN以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分类统计分析, 不同SPN的CT值比较见附表。以净增值20HU作为肺恶性结节的阳性指标, 其敏感性为92.1%, 特异性为52.3%, 准确率为82.4%。

由附表可见, 恶性结节的增强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的增强值,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 ;而两组平扫CT值之间无显著性意义 (P>0.05) ;恶性结节的增强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结节,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 。

3 讨论

国内外关于肺内结节的影像学研究文献较多, 但是诊断准确率却一直没有明显的提高。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 肺结节的评价和随访将会更加准确和便捷, 从而做到早期诊断肺癌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检查或手术。新型快速螺旋CT的投入使用, SPN的诊断有望获得进一步的提高[2]。本文应用16层螺旋CT对SPN进行动态增强扫描, 由于多层螺旋CT扫描的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 所以能在短时间对整个肺及结节进行扫描, 并且能在扫描后对结节进行薄层重建。

肺内孤立性肿块类型很多, 本组SPN中, 肺癌占62.6% (3353) , 位居首位, 结核瘤占18.8% (10/53) , 炎性结节占13.2% (7/53) 。说明SPN中绝大多数为肺癌, 其次为结核瘤。动态增强CT通过对比剂注射后同一位置的螺旋CT扫描获得一系列不同时间窗的孤立性肺结节图像, 通过测量不同时间孤立性肺结节密度的变化来评估其性质。本研究结果表明, 恶性结节的增强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的增强值,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 ;而两组平扫CT值之间无显著性意义 (P>0.05) ;恶性结节的增强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结节,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 。本研究显示, 以20HU作为恶性结节阳性指标, 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其敏感性为92.1%, 特异性为52.3%, 准确率为82.4%, 与Swensen等[3]研究结果接近。由上述可见, 螺旋CT对肺内孤立结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摘要:对53例直径≤3cm的肺孤立性结节病灶中心行薄层扫描, 再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 (100ml) 行系列同层动态增强扫描, 测量其增强前后的CT值。结果53例中周围性肺癌33例, 结核瘤10例, 炎性假瘤7例, 错构瘤3例。恶性结节的增强值 (71.3±8.9HU) 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的增强值 (50.7±19.6HU)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 ;而两组平扫CT值之间无显著性意义 (36.9±6.1vs34.7±7.1HU, P>0.05) ;恶性结节的增强程度 (34..3±7.5HU) 明显高于良性结节 (16.0±18.5HU)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 。以净增值20HU作为肺恶性结节的阳性指标, 其敏感性为92.1%, 特异性为52.3%, 准确率为82.4%。螺旋CT对肺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极具价值。

关键词:肺孤立结节,螺旋CT,增强扫描

参考文献

[1]党国际, 张廷.高分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内结节[J].中国医学影像杂志, 2003, 11 (16) :425.

[2]赵民建, 马晓峰.单排螺旋CT行肺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 2007, 36 (6) :445-456.

肺内孤立性结节 篇4

1.1 一般资料

收集近1年来我院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90例肺内孤立结节。其中男57例, 女33例。年龄21~77岁, 平均年龄49岁。本组90例中, 良性结节23例, 其中, 结核球13例, 错构瘤5例, 炎性假瘤5例;恶性结节67例, 其中肺癌63例 (腺癌48例, 鳞癌10例, 鳞腺癌2例, 大细胞癌3例, 小细胞癌6例) , 淋巴瘤4例。

1.2 扫描技术

使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 行层厚和层间距均为8 c m, 一次屏气从肺尖至肋膈角的全肺扫描, 条件为120kV, 150mA。发现病灶后, 病灶区行3cm薄层扫描, 必要时行H R C T或增强扫描。H R C T层厚层间距均为2 m m, 骨密度算法, 重点观察病灶内部结构, 边缘特征和周围关系。增强扫描应用优维显或碘海醇100mL, 以2.5~3.0mL/s速度快速注射后30~40s开始扫描。1.5~3.0 m m重建, 行冠状位、矢状位或斜位显示病灶。除常规肺窗 (W1500, L-700) 纵隔窗 (W300, L40) 外, 还根据结节显示情况调整合适的窗宽、窗位。

2 结果

2.1 肺内孤立恶性结节的CT表现

(1) 本组63例恶性结节中直径为20~30mm的54例 (占86%) , 良性肺结节直径为20~30mm的8例 (占32%) ; (2) 恶性:病灶边缘见深分叶55例, 毛刺征40例, 棘突征39例, halo晕征30例;良性:边缘光整18例, 有浅分叶5例, 长毛刺征7例, 棘突征5例, halo晕征2例, 有卫星灶5例; (3) 恶性:密度均匀30例, 不均匀37例, 有空洞病灶4例, 有空泡征20例, 支气管充气征23例, 磨玻璃影11例, 钙化9例, 良性:密度均匀10例, 不均匀13例, 有空洞病灶3例, 有空泡征2例, 支气管充气征2例, 磨玻璃影2例, 钙化11例; (4) 结节邻近结构改变:恶性:胸膜凹陷征25例, 血管集束征30例, 结节胸膜侧阴影15例, 良性:胸膜增厚粘连5例, 血管集束征3例, 结节胸膜侧阴影1例; (5) 增强CT表现, 恶性:增强检查的25例病例均匀中度强化15例, 不均匀中度强化10例;良性:增强检查的12例病例均匀中度强化5例, 不均匀中度强化3例, 不强化4例。

3 讨论

3.1 对于肺内孤立结节分析与其相关病理

3.1.1 形态大小

有人将长径与短径及所含层数径线之和相差不大, 病灶边缘光整, 无明显突起, 多层扫描比较形态变化不明显的病灶定义为典型结节;而将病灶长径与短径及所含层数径线之和相差较大, 病灶边缘模糊不清, 可见棘状突起, 多层扫描比较形态变化明显的病灶定义为非典型结节[1]。恶性结节多表现为典型结节 (50/67) , 在良性结节中, 结核瘤、错构瘤也可表现典型结节, 但炎性结节多表现为非典型结节 (4/5) 。病变大小是判别其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病变越小, 良性概率越高;反之, 病变越大, 恶性概率越高[2]。本组恶性结节直径20~30mm占86%, 良性结节直径20~30mm占30%。尽管良恶性病变在大小方面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 但在少数病变其价值有限, 即使很小的结节也可恶性[2]。

3.1.2 分叶征

可有浅分叶、中分叶和深分叶。可以弧弦距之比来衡量。弧弦距/弦长比值≥4/10为深分叶, ≤2/10为浅分叶, =3/10为中分叶[2]。深分叶多见于恶性肿瘤。本组恶性结节深分叶占82%。深分叶征体现了病灶的生长方式为细胞的堆积, 与恶性肿瘤边缘各部分细胞生长快且速度不一, 以及肺内固有结构如结缔组织间隔和次级肺小叶生长限制有关[3]。

3.1.3 毛刺征

表现为瘤灶边缘向周围肺伸展的放射状无分支的细、短线条影, 近瘤体处略粗。其病理改变系癌细胞侵袭引起肺内间质出血、渗出、纤维化或瘤内瘢痕收缩使小叶间隔重组[4]。恶性肿瘤的毛刺多细短僵直。

3.1.4 晕征

结节周围环形的磨玻璃样密度, 这一征象通常代表水肿与出血;病理为出血性肺梗死、肿瘤细胞浸润。一般是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征象, 恶性结节主要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 偶可见局限性炎性病变。

3.1.5 小泡征及含气支气管征

小泡征为瘤体内小点状低密度影, 大小不一, 小者直径1.0mm, 大者数毫米, 但不超过5.0mm。其病理基础为病灶内部分肺泡未受累或癌组织呈现覆壁生长而使该部肺泡仍保持充气状态。多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腺癌, 偶可见于结核。含气支气管征为瘤体内管状或分支状低密度影, 系癌组织在细支气管和肺泡表明生长而不充填管腔。

3.1.6 胸膜凹陷征

结节与胸膜间致密影, 呈“V”字形凹陷或索条状尾征, 病理为肿瘤内瘢痕收缩致胸膜内陷。

3.2 诊断与鉴别诊断

3.2.1 周围型支气管肺癌

多发生中老年人, 密度不均中等偏低, C T值一般在1 6 4 H U以下, 内可见小泡征或支气管充气征, 不规则空洞, 偏心分布的细点状或沙粒状钙化;边缘多不规则, 具有细小的深分叶征和短细毛刺征;血管集束征阳性及胸膜凹陷征 (若该征象在CT肺窗显示而纵隔窗未显示, 则更倾向于恶性结节) ;增强CT显示结节呈均匀或不均匀中等或明显强化, 恶性肿块的曲线上升速率快且峰值高, 达到峰值后曲线稍有下降, 然后再度有所提高[5]。

3.2.2 结核瘤

好发肺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密度较高且不均匀, 部分可见新月形小空洞, 或斑点状钙化;病灶边缘规整, 也可有浅分叶、粗长毛刺;结节周围卫星灶大多数位于病灶的肺门侧, 接近胸壁的病灶可见胸膜增厚粘连;增强大多不强化, 少数呈内缘规则的环状强化。

3.2.3 肺淋巴瘤

表现肺内孤立结节的淋巴瘤较少见, 边缘清晰或毛糙、肿块周围可有halo晕征。

3.2.4 肺错构瘤

由平滑肌、脂肪、软骨、腺体构成, 为错误的结构。结节多位于周边肺野脏层胸膜下;密度不均, 内见脂肪样低密度影和或钙化, 钙化呈斑点状或结节状, 典型的呈“爆米花”样;边缘光滑清晰, 可有切迹或浅分叶, 呈波浪状。增强C T示均匀或不均匀中度强化。长期观察结节生长缓慢。

3.2.5 肺炎性假瘤

由多种非特异性炎性细胞聚集所致, 周围可有纤维组织形成的假包膜。结节多位于肺周边部, 密度均匀, 偶可见空洞、钙化、支气管充气征, 多数结节边缘光滑锐利, 偶有浅分叶, 少数结节边缘不规则, 周围可见粗长的索条。增强CT结节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患者多无症状, 长期观察结节变化不大。

肺内孤立结节在胸部C T检查中常见, C T检查能准确显示病变范围、位置及形态特点。H R C T能更好显示结节结构特征, 在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肺内孤立结节许多征象有一定的特点, 但无特异性, 应综合分析病灶的自身特点及邻近组织的改变的基础上, 结合增强扫描及临床和有关资料, 大多能做出客观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多排CT对肺内孤立结节征象的显示, 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肺内孤立结节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肺内孤立结节的CT表现。结果本组90例中, 良性结节23例, 其中, 结核球13例, 错构瘤5例, 炎性假瘤5例;恶性结节67例, 其中肺癌63例 (腺癌48例, 鳞癌10例, 鳞腺癌2例, 大细胞癌3例, 小细胞癌6例) , 淋巴瘤4例。典型结节具有深分叶征, 毛刺征, 空泡征, 支气管充气征, 胸膜凹陷征, 血管集束征对恶性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而良性结节大多边缘光滑, 呈类圆形, 较多出现同心园状, 爆米花或包膜下钙化。结论肺内孤立典型结节具有明显的CT特征, 结合临床表现经过综合分析, 绝大多数病例可做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肺内孤立结节,诊断

参考文献

[1]杨钧, 马大庆.肺内炎性肿块与周围型肺癌的C T鉴别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36 (3) :235~239.

[2]蔡祖龙, 高元桂.胸部C T与M R I诊断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69~75.

[3]李惠民, 肖湘生.肺结节C T影像评价[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1, 7 (1) :30~40.

[4]刘锡甫, 孤立性肺结节的CT征象 (附65例分析) [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6, 7 (3) :164~166.

肺内孤立性结节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性48例,女性12例,男女之比4∶l。年龄最大70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40.5岁。60例均摄有正侧位胸片及体层片,42例做了CT扫描,经手术证实38例,经CT及治疗观察证实22例,初片正确诊断32例,误诊28例。将肺癌误诊为炎性假瘤8例,结核瘤4例;将结核瘤诊为肺癌4例;将炎性假瘤误诊为肺癌4例,结核病8例。误诊时间1~6个月。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20例肺癌无任何症状体检发现10例,轻度咳嗽咳痰6例,胸痛8例,痰中带血4例。20例结核瘤无任何症状体检发现8例,咳嗽咳痰10例。20例结核瘤无任何症状体检发现8例,咳嗽咳痰10例,胸痛4例,痰中带血4例,结核素试验阳性16例。20例炎性假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其中咳嗽16例,多为间歇性轻咳。咯血8例,胸痛14例,低烧8例。

l.3 X线表现

20例肺癌均为周围型肺癌,位于右上叶前段8例,尖段2例,下叶外基底段2例,左上叶前段4例,尖段2例,舌叶2例,年龄均在45-70岁,X线特征:呈圆形12例,椭圆形6例,结节形2例,边缘光整6例,边缘部分光整部分毛粗8例,分叶16例,其分叶弧度大小不等,毛刺14例,脐凹症2例,密度一致12例,密度不一致呈结节状8例,有空洞4例,并发于Ⅲ型肺结核之后6例,经治疗观察3个月增大4例,不变2例,20例均及时手术切除;20例炎性假瘤,位于右上叶4例,右下叶4例,左上叶4例,左下叶8例,年龄45岁以下14例,45岁以上6例。X线特征20例中共有假瘤26个,多为圆形椭圆形,密度高而均匀18个,高低不均4个,透过瘤体隐约可见到肺纹理6个,由于假瘤可有不同程度的包膜形成,因此X线片上可见到边界清楚而锐利的团块影,本组中有14个边界清楚锐利,有6个略呈现分叶,是因为肿块生长不规则之故;当炎性渗出物较多,而增生的纤维组织尚未明显局限化时,X线片可能出现边界不清并有毛刺。本组6例边界不清并有长毛刺,经过2~4周抗感染治疗观察,缩小或消失12例,不变8例。20例结核瘤,位于右上叶后段10例,下叶背段2例,左上叶前段2例,尖后段4例,左舌叶2例,发病年龄40岁以上者8例,40岁以下者12例,X线特征均呈圆形、椭圆形,边缘光整14例,边缘部分光整部分毛粗并有毛刺6例,分叶6例,有钙化影4例,有小空洞8例,不变10例,手术切除1例。

2 结果

肺癌、炎性假瘤、结核瘤的X线征象有很多共同之外,尤以直径3 cm以下的孤立性球形病灶更缺乏特异性X线的表现,鉴别诊断十分困难[4,5],常易误诊,本组60例,初片误诊28例,误诊率高达46.6%。

3 讨论

肺癌呈孤立致密的球形块影,一般正侧位形态一致。由于肿块向四周呈为等速浸润生长,多为分叶,边缘多毛糙,有细短毛刺,有的可见到胸膜凹陷影,少部分肿块内有空洞及癌岛[6,7]。本组肺癌的X线具有不同程度的上述征象。2例误诊为结核瘤,因并发于Ⅲ型肺结核之后,体层片见有小的钙化灶,边缘有毛刺,因缺少经验又未仔细分析而误诊。

结核瘤一般密度较高,边缘清楚。可呈现浅分叶,其内可有点状及分层状钙化,周围有卫星灶,抗痨有效。但也有例外,本组1例,男性,40岁,右上前段见2.5cm×3cm圆形块状影。密度一致但不均匀,边缘部分清楚,无卫星灶,诊断为肺癌,本例的发病过程、年龄、边缘,形态特征均不具备结核病的特征,首先应考虑肺癌,而手术证实为结核病,笔者对本例回顾复习发现,球形内有2~3个针尖大小之点状钙化灶,其内上方隐约可见肺门方向有引流支气管影,证明本例仍存在结核瘤的蛛丝马迹,确需仔细观察,全面分析。

炎性假瘤常表现为密度中等,部分边缘清楚,部分模糊,有长行刺,无典型分叶,在块影内常可见到肺纹贯穿病灶,可出现邻近胸膜肥厚粘连及少量胸腔积液,周围有充气征[8,9],大多有呼吸道症状,抗感染治疗有效[2],本组球形肺炎大多具有上述改变[10,11,12]。2例脂质性肺炎,其大小均在2.5cm×3cm,密度近中心较高,边缘较淡,呈分叶,有粗短毛刺,块影上缘模糊下缘清楚,年龄均在50岁以上,很难与肺癌鉴别,因此,术前均误诊为肺癌。

总之,对上述三种疾病的X线的诊断必须做到,阅片仔细认真,诊断全面周到,对其特殊的X线征象要十分熟悉,否则,往往发生误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考虑疾病的诊断时,不能单凭X征象,必须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性分析。另外,任何诊断指征不得绝对可靠,除考虑一般规律外,也应估计可有例外,既要注意具有诊断意义的X线表现,也不忽视可供鉴别诊断的反指症。

摘要:目的 探讨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的X线特点与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周围型肺癌,20例肺结核瘤,20例肺炎性假瘤的X线特征进行比较,其中38例经手术证实,22例经CT及临床治疗观察证实。结果 初片误诊28例,将肺癌误诊为炎性假瘤8例、结核瘤4例;结核瘤误诊为肺癌4例;炎性假瘤误诊为肺癌4例、结核瘤8例,误诊率达46.67%。结论 对三种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的X线作出诊断必须做到:阅片认真、考虑周全,并必须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进展 篇6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诊断

孤立性肺结节是指肺是指肺实质内单发、类圆形、最大直径<30 mm的结节, 不伴有淋巴结肿大, 肺不张和肺炎等其他病变[1]。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应用和低剂量肺癌早期筛查的开展, SPN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而在手术切除的肺结节中恶性结节占10%~70%[2]。

1 SPN的影像诊断

1.1 X线胸片

常规胸部正侧位片是初筛的首选方法, 也是各级医院常规体检项目, 但其密度分辨率不高, 同时受到影像重叠, 组织结构掩盖等因素, 肺结节的检出率不高, 对<2 mm的孤立性结节的敏感性低, 据统计每1000张胸片SPN的检出率为1%~2%[3]。

1.2 CT检查

CT目前被认为是肺结节最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尤其是多层螺旋CT, 大大提高了肺结节的检出和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对于孤立性肺结节在CT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小、形态、密度、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增强的特点以及生长情况[4]。

1.2.1 SPN的大小

SPN的直径大小可以作为良恶性判断的独立危险因素[5], SPN的直径越小, 良性可能性越大, 大部分直径<2.0 cm的结节为良性结节, 但结节的大小并不能完全排除肿瘤的可能, 有研究发现15%的恶性结节直径<1 cm, 而42%的恶性结节<2 cm[6]。

1.2.2 SPN的形态

恶性结节多有“分叶征”[7], 分叶征即肿块不规则, 形态多样, 非规则的卵圆形, 恶性SPN常表现分叶状轮廓及不规则边缘, 而85%左右的分叶状结节为恶性肿瘤。原因可能与结节内及周围结缔组织增生, 瘢痕收缩。结节边缘“毛刺征”也是恶性结节较为特异的表现, 表现为结节边缘向周围延伸, 呈现辐射状的细短线条影。但良性结节也可出现毛刺, 多为炎性病变及结核瘤, 与病灶增生、渗出及纤维化有关。在毛刺征与周围型肺癌和良性肺孤立性结节的研究中, 51例周围型肺癌出现毛刺征44例, 而16例良性孤立性结节中有4例出现毛刺征[8]。

1.2.3 SPN内部密度

CT上有意义的多为钙化或脂肪密度。钙化呈弥漫性、中心性、层状或爆米花状多为良性表现。弥漫性、中心性及层状三者常见于肉芽肿性感染, 而爆米花样 (软骨样) 钙化多见于错构瘤。恶性钙化则主要为针尖样、斑点状或偏心性钙化。结节内脂肪密度也可作为诊断错构瘤的影像学表现。除钙化及脂肪密度外, 结节内部密度不均可表现为气腔密度影 (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和空洞征) , 恶性结节出现空洞征可达22%, 且空洞多为中心性厚壁空洞, 壁不规则, 有壁结节, 空洞壁厚度<5 mm的结节95%是良性结节, 壁厚>15 mm的结节中有84%为恶性结节[9]。高分辨率CT还可表现出磨玻璃样密度, 可能为肿瘤细胞沿肺泡间隔生长, 肺泡壁增厚, 但肺泡腔未完全闭塞。

1.2.4 SPN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结节与周围支气管、血管以及胸膜的关系也是鉴别良恶性的方法。恶性结节常造成支气管狭窄、截断, 鳞癌中58.5%可见到“支气管截断征”[12]。恶性肿瘤血供丰富, 血管增粗并有聚集倾向, 形成“血管集中征”。“胸膜凹陷征”[13]多发于周围性肺癌、以腺癌和肺泡癌多见, 表现为规则线条影自结节牵拉胸膜, 胸膜凹陷形成典型的喇叭口状。

1.2.5 SPN的增强扫描特点

病变的强化主要与细胞外间隙的大小、血管的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 恶性SPN在造影剂出现于胸主动脉时即有中等强化, 并逐渐到达峰值, 并在峰值后有一个较大的平台期, 良性结节仅有少许强化甚至没有增强[14]。

1.3 MRI

MRI可以提供正常与异常组织间高对比度的分辨力, 同时具有对内在血液流动敏感、没有电离辐射的特点, MRI对胸壁软组织、纵膈血管的显示明显优于CT[15], MRI增强扫描时对比剂缩短T1值, MRI对这一敏感改变使得血供或细胞外间隙不同的组织能显示出不同的增强模式, 以此了解其内部结构, 利于鉴别结节的良恶性。MRI增强扫描时恶性结节较良性结节强化明显。动态增强和灌注对恶性结节的敏感度可达100%。MRI在鉴别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方面比CT增敏感、准确[16]。

1.4 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FDG-PET) [17]

由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静脉注射FDG后大多数肿瘤异常摄取, 恶性SPN由于高代谢率能够聚集FDG, 在PET影像上呈高密度。PET鉴别良恶性结节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80%、90%[18]。但由于PET的空间分辨率为7~8 mm, 对于<1 cm的SPN在PET检查中可表现为假阴性。同时由于结核、炎性假瘤等病灶对FDG吸收也是增加, 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

2 SPN的实验室检查

血清肿瘤标志物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 其存在或量变可能反映SPN的发生、性质、细胞分化及其功能, 可为SPN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帮助, 常用的癌胚抗原 (CEA)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NSE)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a21-1) 、糖类抗原 (CA2125) 、肺癌相关抗原、血管类皮生长因子、增生细胞核抗原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19]。在SPN病例中, 血清CEA和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敏感性较高, 二者常联合检查对鉴别SPN的良恶性有重要鉴别意义。

3 SPN的病理诊断

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同时进行到这一步也意味着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 因此在取活检前通过前述的X线、CT、PET-CT等无创检查初步鉴别良恶性、评价病理检查的必要性对于减轻甚至避免患者痛苦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证实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 边界、分叶征、胸膜凹陷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患者的性别、吸烟史、临床症状在良恶性病变中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对于确需病理诊断的肺结节, 开胸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但手术创伤大, 患者接受度低, 现多采用CT引导下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电视胸腔镜等确诊。纤支镜活检, 肺泡灌洗等检查阳性率不高[21]。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运用较多, 适合靠近胸膜的SPN, 活检准确率为72%~96%[22], 但有发生气胸的风险。电视胸腔镜 (VATS) 的临床运用, 其损伤小, 视野显露充分, 影像清楚, 术后并发症少, 是目前理想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对于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提高生存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近年来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0例SPN,男25例,女15例,年龄20~70岁,平均45岁。其中,周围型肺癌20例,经手术或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炎性假瘤8例,5例经手术证实,3例抗炎治疗后CT随访观察,病灶缩小或消失;结核球8例,4例手术,4例临床观察。1例支气管囊肿,1例肺动静脉畸形(AVM)及2例错构瘤,均行手术治疗。40例均经CT平扫,30例同时行CT增强,包括周围型肺癌15例,结核球6例,炎性假瘤6例,错构瘤、支气管囊肿及肺AVM各1例。临床症状有:咳嗽26例,咳痰25例,痰中带血11例,胸痛及胸闷10例,低热3例。

1.2 检查方法

使用GE 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扫描仪、SIEMENS EMOTION及PLUS 4螺旋CT扫描仪。所有病例均行胸部CT常规平扫,层厚、间隔5~8 mm;64排螺旋CT扫描病例行0.625 mm薄层重建,并行多平面重建(MPR)。30例CT增强扫描,经肘前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入80~100 m L碘普罗胺(碘的质量浓度为300 g/L),速率3.0 m L/s,延迟25 s及40 s行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

常规纵隔窗及肺窗分别观察并记录SPN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特征、内部结构、邻近结构及胸膜改变等。结节的大小在肺窗上进行测量,取轴位像外缘最大径。

纵隔窗上分别测量平扫和增强扫描结节的CT值,测量方法为:用1.5 cm2圆面积测量病灶中心层面上的CT值,若结节内出现空洞、充气支气管、空泡、钙化及液化坏死区时,则改用0.5 cm2圆面积分别测量病灶中心层面上3个不同区域的CT值,取其平均值,并避开上述结构,用增强后与增强前的CT值相减得SPN强化后的CT强化值,根据CT强化值程度分为3级:强化程度小于30 HU,强化程度介于30~80 HU之间,强化程度大于80 HU。

1.3 统计学方法

对良恶性结节之间所显示的主要CT表现以及良恶性结节强化程度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良、恶性SPN大小、位置及形态、密度见图1~8。20例良性SPN平均直径(2.07±0.68)cm,20例周围型肺癌为(2.30±0.66)cm,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径小于1.0 cm结节2例,良性及恶性各1例;直径在1.0~2.0 cm之间结节12例,良性及恶性各为6例;直径大于2.0 cm者26例,其中恶性14例,良性12例。左肺结节18例,恶性8例,占44%;右肺结节22例,恶性12例,占55%。9例(45%)良性SPN的形态较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11例(55%)不规则;肺癌形态规则的6例(30%),不规则具有分叶者14例(7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恶性结节的密度表现见表1。良、恶性SPNCT表现边缘及内部特征见表2及图1~8。30例良、恶性SPN强化程度比较见表3。

3 讨论

3.1 SPN的CT表现征象及其病理基础

3.1.1 结节大小

文献[2]报道小结节倾向于良性,较大结节倾向恶性,但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具体的结节大小的量化值来判断其良恶性。大多数良性结节直径小于2.0 cm。但应该注意恶性结节中有40%其直径小于2.0 cm,甚至15%的直径小于1.0 cm。本组2例直径小于1.0 cm的结节中,1例为腺癌。可见,对于肺内小于1.0 cm的小结节不能轻易诊断为良性结节。

3.1.2 结节部位

部分SPN有其好发部位,如结核球常见于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文献报道右肺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是左肺的1.5倍,约70%的肺癌发生于上叶,即右肺上叶是肺癌的好发部位[3]。本组病例中右肺恶性结节多于左肺。

3.1.3 结节密度

在CT图像上,SPN的密度表现有实性、部分实性和磨玻璃样密度3种。实性结节是最多见的类型,这可能因为SPN常常是体检时由胸片偶而发现,胸片对实性结节检出率较高,而对部分实性尤其磨玻璃样结节则经常漏诊缘故。与部分实性和磨玻璃样结节相比,实性结节的恶性可能性较小。本组20例实性结节中9例为恶性。磨玻璃样密度是指整个结节密度较淡呈模糊的磨玻璃状,它不掩盖肺血管纹理,病灶境界仍较清晰,见于各种原因的肺炎,局限性肺纤维化及肺肿瘤,约34%的磨玻璃样结节是恶性的,如果该结节直径超过15 mm或形态是圆形的,其恶性的可能性增加[4]。Noguchi等[5]认为磨玻璃样密度影可以是细支气管肺泡癌及腺癌早期表现。本组4例磨玻璃结节中,细支气管肺泡癌及腺癌各1例。

3.1.4 结节边缘及内部特征

3.1.4. 1 分叶征

表现为病灶边缘有数个切迹,每相邻两个切迹间的轮廓外突,张燕群等[6]以分叶部分的弧度为标准,弦距与距长之比大于等于0.4为深分叶,约等于0.3为中分叶,小于等于0.2为浅分叶,并认为肺癌约有80%出现深分叶。可见深分叶征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它体现了病灶的生长方式为细胞的堆积,与恶性肿瘤边缘各部分细胞生长较快且速度不一,以及肺内固有结构对肿瘤的生长限制有关。本组病例深分叶13例,占肺癌的65%,在良恶性组中有统计学差异。良性结节多为光滑或浅分叶[7],浅分叶在两组中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3.1.4. 2 毛刺征

表现为自瘤灶边缘向周围肺野伸展的放射状无分支的细、短线条影,近瘤体处略粗。周围型肺癌多为放射状排列的短毛刺,其病理基础系癌细胞侵袭肺内间质出血、渗出、纤维化或瘤内瘢痕收缩使小叶间隔重排。本组20例肺癌中,短毛刺征发生率为75%,与以往文献报道接近。但在良性炎症过程,如类脂质肺炎、机化性肺炎、结核瘤以及复杂尘肺中的大块纤维化中也可见到由于瘢痕形成所致的有毛刺边缘的SPN[7],且多为粗长毛刺。

3.1.4. 3 胸膜凹陷征

表现为以SPN与胸膜间的类三角形或喇叭口状影像,此征象在周围型肺癌及良性结节中均可出现,有报道胸膜凹陷相关结节切迹(nodule notch due to pleural indentation,NNPI)征,即肺癌肿块与胸膜凹陷影相连处弧度变浅且出现切迹,对于恶性胸膜凹陷特异度为96.5%,敏感度为41.85%,对恶性胸膜凹陷表现出高度特异性[8]。本组病例中4例见此征象,3例为周围型肺癌,1例为结核球。

3.1.4. 4 血管集束征

表现形式多样,结节周围可见一支或多支血管结构受病灶的牵拉向病灶方向集中,或通过病灶,或在病灶边缘呈截断的表现,其中的血管可有或无不规则的增粗或扭曲。文献[9]报道,周围型肺癌的血管集束发生率为67%,高于良性SPN,且在肺癌中血管常向肿块移位并截断[10]。本组20例周围型肺癌出现血管集束征者10例,占50%。

3.1.4. 5 结节周围卫星灶

卫星病灶通常较小、密度较低,边缘可清楚或模糊,甚至呈斑片状,薄层扫描可较好显示。以结核球常见,偶见于肺癌。卫星灶强烈提示病灶为良性结节。良性结节的阳性预测值达90%。

3.1.4. 6 空泡征及含气支气管征

空泡征为结节内小点状气体密度影,是病灶内部分肺泡未受累或癌组织呈覆壁生长而使该部肺泡腔仍保持充气状态。含气支气管征为瘤体内管状或分支状低密度影,系癌组织在细支气管和肺泡表面生长而不充填管腔。一组回顾性研究发现支气管充气征出现在恶性结节约为30%,良性结节仅为6%[11]。随着多排螺旋CT的应用,亚毫米级重建图像更能显示病灶的细节,显示空泡征、含气支气管征,有利于结节定性。

3.1.4. 7 钙化

它是鉴别良恶性结节很重要的特征。中央性、弥漫性、分层状或爆米花状钙化是良性钙化的特征,有报道当结节内出现以上形式的钙化时,良性的可能性达100%[12],中央和分层状钙化,最常见于结核或组织胞浆菌病[13],爆米花状钙化见于约1/3的错构瘤。而偏心性或斑点状钙化常见于恶性结节,偏心性钙化可为被恶性肿瘤吞没的钙化肉芽肿,而斑点状钙化则为肿瘤坏死后的营养不良性钙化[14]。

3.1.4. 8 脂肪密度

一般而言,SPN中如果有脂肪密度,常常提示为良性结节,最常见于错构瘤及脂肪瘤,约50%的错构瘤在薄层CT上可以见到脂肪组织[15],但一些转移性结节内亦可以见到脂肪,如脂肪肉瘤及肾细胞癌[16]。

3.2 SPN增强扫描

CT增强扫描提供了结节的血液动力学信息。Yi等[17]用MSCT研究了肺结节的动态增强模式,采用30 HU作为良恶性结节增强值的分界,其敏感性为99%,特异性为54%。本组SPN强化CT值以30 HU为阈值,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60%。

对于强化程度与同层面胸主动脉强化程度相似的结节,常提示为血管源性结节,常见于肺AVM,此时通过MSCT后处理技术,如MIP、VR更能清楚地显示。

上一篇:教育创客空间下一篇:机械类课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