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肿瘤结节

2024-08-02

肺内肿瘤结节(共7篇)

肺内肿瘤结节 篇1

本文主要对本院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62例患者予以X线、CT检查并诊断, 针对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特征予以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患者62例, 男39例, 女23例;年龄42~68岁, 平均 (50.34±5.47) 岁;其中11例临床相关体检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病变后发现, 46例患者均出现反复咳痰、咳嗽及低热等呼吸道不适症状, 其他5例患者为临床主述胸痛后接受相关影像学检查后确诊。

纳入与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均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并确诊患者;且均行X线及CT两种检查诊断;了解本次研究项目及研究目的等相关情况;均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前提下配合检查项目[1]。 (2) 排除标准:心肝肾等脏器器官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肺部相关性疾病患者;不接受研究方案及不配合检查者;研究资料不完整者。

方法: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在发现病灶或者出现病变情况后予以CT、X线检查: (1) 其中X线的检查方法:采用德国Deray DR系统, 分别对患者胸部正位、侧位行全面检查。 (2) CT检查方法:采用GE Sytec-1800i CT扫描仪予以常规扫描, 层厚10 mm, 层距5 mm, 扫描时间0.16 s, 对患者的结节病灶范围及中心坐标予以数据记录;平扫完成后予以增强扫描, 患者需静脉注入造影剂 (速率控制2.5 m L/s) , 于30 s、1 min、3 min时间段内完成快速连续扫描。临床影像学资料收集后交由同一资深诊断医师进行阅片处理, 分析并记录诊断结果。

评价标准:观察研究对象的肺内结节情况, 其中包括结节大小、类型、位置及形态[2]。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用t检验组间比较, 当P<0.05时, 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结果

诊断结果中显示结节类型及大小情况:62例肺内结节患者分别为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患者, 其中结核结节患者37例 (59.68%) ;肺内肿瘤结节患者25例 (40.32%) 。结节大小0.6~3 cm, 平均 (1.86±0.27) cm。

诊断结果中显示结节部位情况:37例结核结节患者的病变部位中左肺仅9例 (24.32%) , 且均位于上叶尖后段;右肺病变者26例 (70.27%) , 其中上叶尖段11例 (29.73%) , 上叶后段9例 (24.32%) , 下叶背段6例 (16.22%) 。25例肺内肿瘤结节患者病变部位中左肺8例 (32.00%) , 其中上叶3例 (12.00%) , 下叶5例 (20.00%) ;右肺病变者17例 (68.00%) , 其中上叶前段11例 (44.00%) , 6例下叶 (24.00%) 。

诊断结果中显示结节形态情况:62例肺内结节患者临床影像学表现中均出现分叶状, 边界毛糙;无分叶, 边界锐利、光滑;形态不规则, 边界模糊;结节钙化, 边界锐利、清楚等4种临床征象, 且形态与患者病情比较情况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肺部结节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以咳嗽不止为主, 且较易引起患者出现各种胸痛情况, 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身体舒适度, 因此需提高对患者的早期诊治水平以缓解病痛[3]。本研究中针对本院经临床诊断且确诊的肺部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 结果显示, 本组患者中分别包括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两类病情, 此研究结果与在相关诊断检查文献中的结论相类似, 结果提示患者在临床相关检查中以此两种病症为筛查重点[4]。同时检查结果中采用X线与CT检查, 可直接显示患者的病灶大小情况, 通过临床初步诊断结果, 不仅可推断患者的基础病情, 而且能根据病灶显示情况调整临床治疗方案, 因此在实际临床诊断过程中采用X线检查对病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同时研究结果中显示, 患者在经过临床相关影像学检查后, 其影像资料中较好地显示患者的病变位置, 即采用X线扫描患者的胸部位置, 结节病患者会表现出异常情况, 在此基础上采用CT联合检查方案, 不仅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率, 同时可明确其病变部位。在CT联合检查中可显示出患者的病变形态, 即临床中针对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患者的诊断, 常因其病情形态较为相似, 出现各种误诊及漏诊情况, 因此, 采用X线诊断检查后可通过CT进一步详细检查, 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但是临床实际检查过程中采用X线检查具有花费成本相对较低, 对患者的机体影响较小的优势, 因此针对早期病变患者的筛查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较易被临床患者接受[6]。本研究中未对患者采用CT检查后, 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两组患者的CT增强值变化情况予以相关分析, 即针对两组患者的实际CT操作及检查结果的差异, 需经过临床深入研究, 以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 指导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史华莉, 孙琼芳, 涂蓉, 等.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4, 8 (5) :922-926.

[2]朱新华.孤立性肺结节平片与CT诊断对比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 (4) :628.

[3]于晓伟, 于观平.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1) :143-145.

[4]蒋国华.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的X线鉴别及诊断[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8 (10) :93.

[5]王强.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3 (20) :213.

肺内肿瘤结节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结核结节和肺内肿瘤结节临床病理确诊病例, 分别抽取25例和27例作为研究对象。31例结核结节患者中有男19例, 女12例, 年龄43~71岁, 平均 (52.4±14.6) 岁;21例肺内肿瘤结节患者中有15例, 女6例, 年龄44~70岁, 平均 (53.2±14.7) 岁。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确诊。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以上抽取的研究对象分别展开X线检查和CT检查, 而后总结两组患者的两项检查结果, 针对结节的位置、CT值以及CT增强幅度等展开对比分析。

1.2.2 检查方法

X线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正、侧位X线检查。CT检查:所用仪器为采用GE Sytec-1800iCT机。常规CT平扫, 相关参数为:5mm层距, 10mm层厚, 扫描时间为0.16s。对结节病灶起始范围、中心坐标作为CT靶扫描的目标进行准确记录, 将数据输入, 展开增强扫描, 静注非离子型造影剂, 速率为2.5mL/s, 在30s、1min、3min后展开快速连续扫描。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针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在P<0.05时, 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灶位置

经统计发现, 21例肺内肿瘤结节位于右肺下叶5例 (23.81%) , 右肺上叶前段10例 (47.62%) , 左肺下叶4例 (19.05%) , 左肺上叶2例 (9.52%) 。31例结核结节处在右肺上叶后段者10例 (32.26%) , 右肺上叶尖段者12例 (38.71%) , 右肺下叶背段6例 (19.36%) , 左肺上叶尖后段5例 (16.13%) 。显然, 两组患者的结节发生位置存在明显的差异 (P<0.05) 。

2.2 影像学表现

经统计发现, 结核结节患者和肺内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均存在分叶状, 边界毛糙;无分叶, 边界光滑、锐利;结节形态不规则, 边界模糊;结节钙化, 边界清楚、锐利;的征象, 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3 CT值和强化幅度

经CT增强表现我们得知, 结核结节患者的CT值一般在34~45之间, 且CT增加值的范围在10-14HU之间, 显然增加度较小;肺内肿瘤结节患者的CT值在55~75之间, CT值的变化相对比较明显。以上观察指标两组差异显著 (P<0.05) 。

3 讨论

曾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异常的胸部X线征象为结节病诊断的首要发现, 一般在90%以上的患者会存在比较显著的胸片的改变。然而普通的X线胸片在诊断结节病的过程中准确率仅在50%左右, 甚至约有9.6%的胸片正常的人经肺活检证实为结节病。曾有学者提出采取CT检查对结节病进行诊断, 在本次研究中, 对52例结节病患者进行了CT检查, 结果发现, CT表现主要有4种: (1) 结节呈分叶状, 边界毛糙, 周围血管以及支气管束呈现扭曲变形状态; (2) 结节无分叶, 边界光滑、锐利; (3) 结节形态不规则, 边界模糊[2]; (4) 结节钙化, 边界清楚、锐利。然经对比发现, 结核结节和肺内肿瘤结节患者的以上表现差异不明显 (P>0.05) , 然两组患者的CT值以及增强范围却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可以作为鉴别的主要依据。

摘要:目的 对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的影像学鉴别和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结核结节患者31例和肺内肿瘤结节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均进行X线检查和胸部CT检查, 而后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结节位置、CT值、CT增加明显程度等均存在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对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影像学表现予以充分了解对于鉴别诊断两种疾病的意义显著, 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结核结节,肺内肿瘤结节,X线,CT,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黄继成, 毛峰, 张传军, 等.肺癌结节与结核球、炎性假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安徽医学, 2008, 29 (02) :150-151, 154.

肺内孤立结节的CT诊断 篇3

肺内孤立性结节一般从胸部X线片发现, CT检查时首先作常规扫描, 层厚8~10cm, 以判断病变的解剖部位, 胸部有无其他病变及淋巴结转移。然后对病灶行厚1.5~2.0cm的薄层或HRCT连续扫描。局部薄层放大扫描显示野FOV>200cm, 全部病例使用肺窗与纵膈窗, 部分病例介于肺窗与纵膈窗之间的宽窗位对病变进行观察与照相。

2 位置

影像学文献中, 一般地说肺结核最多见于两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 中叶 (舌叶) 与下叶基底段较少见。炎性病变以两下叶基底及中叶多见。肺癌发生部位多无规律, 两肺各叶段都可以见到, 但以两肺上叶前段及中叶 (舌叶) 多见。

3 结节边缘

肿瘤外形不规则, 边缘模糊, 有毛刺, 切迹、分叶、棘状突起, 是恶性特征。边缘整齐光滑是良性结节特点, 但均有例外。

边缘行糙表现为结节的边界有细小毛刺或锯齿样改变, 在肺癌中可达78.0%~100%。肺癌的细毛刺主要是瘤旁收侵拉直的脉管及增厚的纤维间隔等肺支架结构。多毛刺结节以肺癌可能性大, 少毛刺结节以良性病灶可能性大。边缘细小毛刺是周围型肺癌较多出现的症状, 边缘光滑, 粗长毛刺是良性病变较多出现的症状。

分叶征表现为肿瘤边缘凹突不平, 呈花瓣状突出, 相邻两个突出之间相对凹入的切迹, 切迹处有的可见肺血管进入。分叶突出部分与扫描层部分相切时可见自肿瘤边缘突向肺野, 呈尖角状的棘状突起, 典型者其边缘隆起, 此时部分病例可见较粗毛刺影与棘突相连。一般认为, 分叶是由于肿瘤发育过程中, 所处空间位置上瘤体各部位的阻力不一, 生长速度不均所形成。通常在纵膈窗上重点观察肿块的分叶与棘状突起, 在肺窗上重点显示病灶边缘毛刺征。明显分叶强烈支持肺癌, 据统计, 其准确性在79.6%以上。要注意的是, 某些炎性肿块如结核瘤、炎性假瘤也可见浅分叶表现。

4 结界内征象

主要包括: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充气片及钙化。

空泡征是指结节内灶性低密度影, 多见于直径小于3cm的结节, 据统计, 周围性小肺癌有次征象者在24%~28%左右, 以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 位于瘤体中央或连缘, 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小圆形透亮影, 边界清, 数量多是呈密度不均的小蜂窝状透亮影。该征象多数系瘤灶内为受肿瘤累及的肺支架结构如肺泡、扩张据曲的细支气管, 少数为含黏液的腺腔结构。

空气支气管充气征:由于CT扫描线与结节内含气支气管长轴线成角不同, CT像上空气支气管征呈现两种状态。扫描线与结节内含气管长轴线平行, 表现为结节内宽度1.5cm以上的条状含气影像, 长短不一, 有的见分支。扫描线与结节内含气支气管轴线不平行, 表一为单个圆形或椭圆型气体密度影, 出现于一个或数个相邻扫描层面。机制为肿瘤细胞尚肺泡壁、肺泡间隔伏壁式生长, 不破坏肺支架结构, 官腔仍畅通。本征象可见于所有腺癌, 部分鳞癌及鳞腺癌。以肺泡细胞癌出现率最高。支气管充气征是对肺癌诊断很有价值的CT征象性表现, 此征象偶见于良性结节中。

钙化:CT图上, 结节内钙化的有否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无帮助, 相对重要的是病灶内钙化的形态。

肺恶性肿瘤的钙化方式, 多为不规则状, 斑点状, 偏心性分布, 钙化占病灶范围通常小于整个病灶的10%。而良性病灶钙化方式多为板层状 (同心圆状) , 爆米花样, 中心性或弥漫性分布, 钙化病灶大于病灶的10%以上。Siegman等经过对肺结节进行定量分析研究, 提出164HU的CT值作为区别良恶性肿瘤的界限, 一般良性结节高于164HU, 恶性结节低于临界值。但良恶性病灶之间有交叉重叠, 后来有学者将良恶性病灶间的CT阈值升高到240HU, 这样, 使敏感性明显下降, 但特异性升高了。肺癌钙化机制: (1) 肺癌帮有的瘢痕或肉芽组织的钙化被肿瘤包绕。 (2) 肿瘤坏死区内营养不良性钙化。 (3) 肿瘤自身内分泌功能引起的瘤内钙盐沉着 (如黏液腺癌) 。 (4) 肿瘤内所含有的骨性组织。

5 结节周围征象

包括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

血管集束征是指周围的血管向肿瘤积聚, 肺癌病例可见血管在肿瘤处中断或贯穿肿瘤。肿瘤血管的CT表现可分为两种: (1) 单根增粗的血管丛肺门区引向结节, 这种血管可双在病灶边缘截断或从病区通过, 血管粗约2~5cm, 走行笔直也可扭曲。肺窗纵膈窗均可显示。 (2) 近肺门侧有2~3根稍粗的血管向病灶区聚集或在病灶边缘截断, 其血管大小、长短、形态不一。血管多从肺门方向引流而来, 机制与肺动脉参与供血有关。肿瘤生长快, 所需血供多, 需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才能维持生长, 此时增粗血管就可被CT薄层扫描所显示。因此, 如发现血管集束征要强烈提示恶性结节。Mori等研究认为, 在肺癌的病例中, 累及肺静脉者显著增多, 结节不管大小, 如见到肺静脉向结节集中者的强烈提示为恶性结节。对偶发的良性结节如结核球, 常可显示胸膜粘连, 并有结核球的基本影像特征可资鉴别。

胸膜凹陷征:胸膜凹陷的CT表现为胸膜面喇叭口的尖端有线形影与病灶相连, 此线性影与棘状突起相连者提示有肺癌可能。喇叭口内为水样密度, 有的线形影只见于肺窗, 有的双窗显示, 前者几乎只见于肺癌, 后者良恶性都可出现。胸膛膜凹陷的形成为肺癌内有大量瘢痕纤维组织的收缩、肿瘤阻塞亚肺段支气管及有关粘连等。

6 结节的增强扫描

肺内炎性结节病36例CT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 男26例, 女10例。年龄19~51岁, 平均35岁。胸部结节病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体征, 其次有发热、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少数患者伴有眼结膜炎、青光眼及皮下结节。实验室检查:Kveim-Sittbach皮肤试验阳性16例, PPD试验弱阳性8例, ACE活性增高6例, 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4例, 高血钙2例。

1.2 影像检查方法

在胸部CR及常规胸部CT病变的同时行高分辨率CT (HRCT) 扫描, 层厚、间隔为1~2mm, 淋巴结短径>10mm为增大。

2 结果

内部结构:结节大小10mm×15mm~30mm×40mm, 平均25.5mm, 类圆形和不规则形分布于肺周边距胸膜面30mm以内, 2例有分叶, 其余无分叶。3例可见支气管气相, 管壁规则, 走行自然, 增强后13例表现为不均匀边缘强化, 强化幅度17~66Hu, 平均49.7Hu, 3例无强化。

3 讨论

肺部结节是胸外科常见又较难确诊的疾病, 它的诊治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 讨论的热点, 其病因复杂,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诊断有一定的难度, 易误诊和漏诊。周围型肺癌瘤体直径≤2cm者称为小肺癌, 直径≤1cm者称为微小肺癌。小肺癌并不完全是早期肺癌, 特别是腺癌, 小细胞未分化癌,

3.1 治疗

在治疗上, 由于结节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无症状者无需特殊治疗。症状明显的病人及胸外结节病如眼部结节病, 神经系统有结节病侵犯, 皮肤, 心肌受累, 血钙, 尿钙持续增高, SACE水平明显增高等可用激素治疗。常用泼尼松每日30~60mg, 1次口服 (或分次服用) , 用4周后逐渐减量为15~30mg/d, 维持量为5~10mg/d用1年或更长。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应严密观察激素的副作用, 其次可选用氯喹, 甲氨蝶呤, 硫唑嘌呤等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结节病主要手段, 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应该1年或者更长时间, 如果激素效果不佳, 可以用细胞毒性制剂。根据患者病情, 应用激素治疗, 当然激素的副作用很大, 在应用激素的过程中医生会使用一些抗结核药, 保护胃粘膜药, 钙制剂等等。

3.2 生活护理

预后预防:与结节病的病情有关。急性起病者, 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预后较好;而慢性进行性, 侵犯多个器官, 引起功能损害, 肺广泛纤维化, 或急性感染等则预后较差。死亡原因常为肺原性心脏病或心肌、脑受侵犯所致。有报道平均5年随访中34%病例完全恢复, 30%改善, 20%不变, 病情恶化和死亡各占8%。其中激素的治疗是一个长期并且需要逐渐调整剂量的过程, 所以在住院治疗后的时间里还需要定期门诊复查。此外肺部结节病多数预后还是较好的, 和肺癌没有直接关系。

预防常识:患者首先要增强治疗信心与耐心, 本病大多数可通过治疗或自然缓解, 但其恢复过程常需数年。要注意保护眼睛, 皮肤, 关节, 以防该部位损害加重。预防呼吸道感染, 可减轻肺部的损害。建议积极抗炎治疗, 平时注意休息, 饮食清淡, 多吃蔬菜水果, 避免刺激性饮食, 多吃粗纤维食物如玉米, 小米, 黄豆芽, 芹菜等。注意卫生, 同时避免过度的劳累。

参考文献

[1]向东, 罗天友, 吴景全, 等.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5 (5) .

[2]潘纪戍.CT与高分辨率CT在胸部结节病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4) .

[3]田岳华, 刘雨成, 郭嘉漪, 等.胸内结节病的CT诊断分析[J].放射学实践, 2009 (8) .

[4]刘建新.胸部结节病的CT诊断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17) .

[5]鲁强, 王平凡.胸部结节病CT表现[J].实用临床医学, 2005 (2) .

[6]李铁一, 李辉, 冀景玲.胸部结节病影像诊断值得注意的问题[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4) .

[7]马骏, 朱晓华, 孙希文, 等.结节病肺部改变的CT征象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9) .

[8]包红菊, 黄建安.肺结节病37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 2010 (4) :488~490.

肺内肿瘤结节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经手术证实22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35~85岁,平均51.3岁;15例无临床症状,于体检或其他疾病例检时发现,5例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2例有胸闷、胸痛;具体病变性质: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3例、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2例、腺癌17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1.2 方法

患者检查使用东芝Action16层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120KV,管电流250 m A,原始数据层厚1.0 mm,层间距0.8 mm的薄层扫描、骨重建算法(HRCT)。

1.3 研究方法

分析CT影像上病灶的大小、位置及形态学特征:外形(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边缘(分叶、毛刺、尖角、棘状突起)、界面(清楚、模糊)、密度(纯毛玻璃、混合性毛玻璃)内部结构(“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邻近结构(“供血血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

2 结果

该组22例患者GGN大小4~36 mm,大部分位于右肺,上叶多见,病灶分布于肺野外围及胸膜下区;3例AAH病灶为3~8 mm的类圆形纯毛玻璃影,边缘清楚,见图1;2例AIS病灶大小为15~28 mm纯毛玻璃结节,见图2;17例腺癌病灶大小为12~38mm的混合型毛玻璃影,病灶边缘不规则,见分叶、毛刺、空泡、胸膜凹陷等征象,见图3,图4;22例患者中出现分叶、毛刺者17例,空泡、含气腔隙者12例,空气支气管征伴扭曲、截断19例,血管集束征8例,胸膜凹陷征15例。

注:体检发现左上肺纯毛玻璃结节,直径约8mm,边缘清楚。

注: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圆形毛玻璃结节,密度较均匀,边缘清楚,无分叶及毛刺。

注:右上肺混合型毛玻璃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缘见长短毛刺,气道狭窄扩张,气管壁增厚。

注:肺部毛玻璃病灶随访3年,病灶增大,内见不规则含气腔隙,边缘不规则见毛刺。

3 讨论

3.1 GGN的影像学表现及形成的病理基础

GGN是指存在于肺内的局灶性密度增高影,但密度不足以掩盖经过其的支气管血管束,状似门窗磨砂玻璃而得名[1]。按照毛玻璃结节的密度均匀与否和是否伴有实性成分可再分为纯毛玻璃(Pure Ground-glass Nodule,p GGN)和伴有实性成分的混合性毛玻璃影(Mixed Ground-Glass Nodule,m GGN)[2]。肿瘤性GGN的病理学基础为肿瘤细胞沿着肺泡间隔生长,肺泡壁增厚[3],密度较淡的毛玻璃影代表尚未完全被癌组织充填的充气肺组织,密度较高的结节、片状实性成分为癌组织实变区。

3.2 提示为恶性GGN的主要CT征象及病理

(1)分叶征:如花瓣分叶状,表现为结节表面凹凸不平的多个弧形,病理为恶性肿瘤生长过度,各部分沿肺小叶不等速增生所致或癌肿周围的肺组织生长受到邻近支气管、血管阻挡,在边缘产生局部凹陷;(2)毛刺征:结节边缘不清楚,呈细小毛刺状,病理为瘤组织沿支气管血管向外浸润,伴炎症反应及结缔组织增生,毛刺是肿瘤收缩牵拉周围的小叶间隔所致[4]。(3)空泡征:结节内小透光区,直径<5 mm,常为2 mm,病理为尚未被肿瘤破坏、替代的肺结构,如肺泡、扩张扭曲的未闭细支气管等;(4)空气支气管征:结节内管状或分支状透亮区,病理为肿瘤侵犯结节内部支气管,导致管腔狭窄、截断、内壁毛糙、管壁增厚僵硬等,或肿瘤粘稠分泌物阻塞支气管致支气管扩张,远端粗于近端以及支气管粘液嵌塞征;(5)血管集束征:周围血管向病灶周围聚集,血管在肿瘤边缘中断或贯穿肿瘤,病理为肿瘤内成纤维反应,肿瘤侧供血血管增粗以及肺血管受肿瘤侵犯等因素有关[5]。(6)胸膜凹陷征:结节牵拉胸膜凹入,呈喇叭口状,病理为结节内纤维组织收缩牵拉。

3.3 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GGN可以是良性病变如局灶性纤维化、炎症或出血等,或是癌前病变如AAH、AIS,也可为恶性肿瘤如微浸润腺癌(MIA)、转移瘤等[6,7,8]。炎症、出血、水肿所致GGN病灶大多呈不规则形,较弥散,周围存在卫星病灶,短期内CT复查多会吸收、消散;局灶性纤维化病变对周围肺组织有牵拉作用,形成边缘凹陷的多角形,长期随访无变化。通过该组病例,m GGN并伴上述分叶、毛刺、空泡或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胸膜凹陷等征象,或在随访过程中可出现增大,病灶实性成分增多或无变化,高度提示小肺癌,建议穿刺活检或手术。p GGN分叶、毛刺等恶性征象少见,边缘清楚,直径<10 mmp GGN多提示AAH,直径>10 mm的p GGN,倾向AIS比例增加,可继续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Kim HY,Shim YM,Lee KS,et al.Persistent pulmonary nodular groundglassopacity at thin-secition CT:histopathologic comparisons[J].Radiology,2007,245:267-275.

[2]高丰,葛虓俊,滑炎卿.肺部磨玻璃结节的CT分类及鉴别诊断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2,35(1):47-49.

[3]仲晨曦,谷志涛,方文涛,等.34例肺单纯性磨玻璃样病灶的临床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3):378-380.

[4]刘士远,陈起航,吴宁.实用胸部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5-44.

[5]魏经国.影像诊断病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198-199.

[6]Park CM,Coo JM,Lee HJ,et al.Nodular ground-glass opacity at thinsection CT:histopathologic correlation and eveluation of change at follow-up[J].Radiographics,2007,27:391-408.

[7]Travis WD,Brambilla E,Noguchi M,et al.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classification of lung adenoca rcinoma:executive summary[J].J Thorac Oncol,2011,8:381-385.

肺内肿瘤结节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3例均为我院经手术切除或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经病理证实的SPN患者, 男35例, 女18例, 年龄34~77 (平均54.6) 岁;纳入标准:肺部孤立的、直径≤3 cm的类圆形结节, 不伴有明显的肺不张、实变、卫星病灶或局部淋巴结肿大。本组病例中周围性肺癌33例, 结核瘤10例, 炎性假瘤7例, 错构瘤3例。恶性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为腺癌19例、鳞癌1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

1.2 方法

应用GE公司Hispeed CT/i扫描机、高压注射器和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 (100ml) , 注射速率2.5ml/s。常规薄层扫描后, 采用。具体步骤如下:深吸气后嘱患者憋气自肺尖至膈肌用10mm层厚及层间距、螺距为1进行螺旋CT扫描, 显示肺内孤立性球形结节后再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 对球形病灶用层厚2mm高分辨CT扫描, 矩阵为512×512, 用骨算法重建, Fov为420, 用肺窗WW1100、WL700观察球形病灶的边缘征象及周围肺野的变化, 用纵隔窗WW400、WL50显示球形病灶的内部结构特点及纵隔淋巴结情况。增强病例取病灶最大径测定增强前后球形病灶CT值相减得到病灶增强CT值[1]。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3例肺癌中腺癌19例、鳞癌1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 肺癌分布在右上叶10例, 右中叶5例, 右下叶4例, 左上叶8例, 左下叶6例;完全均匀强化22例, 不均匀强化10例 (中心强化7例, 边缘强化2例, 明显坏死1例) , 不强化1例。肺良性瘤20例中错构瘤3例轻度强化, 炎性假瘤7例均匀强化, 结核瘤10例 (边缘强化6例, 不强化3例, 重度强化1例) 。将上述SPN以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分类统计分析, 不同SPN的CT值比较见附表。以净增值20HU作为肺恶性结节的阳性指标, 其敏感性为92.1%, 特异性为52.3%, 准确率为82.4%。

由附表可见, 恶性结节的增强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的增强值,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 ;而两组平扫CT值之间无显著性意义 (P>0.05) ;恶性结节的增强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结节,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 。

3 讨论

国内外关于肺内结节的影像学研究文献较多, 但是诊断准确率却一直没有明显的提高。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 肺结节的评价和随访将会更加准确和便捷, 从而做到早期诊断肺癌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检查或手术。新型快速螺旋CT的投入使用, SPN的诊断有望获得进一步的提高[2]。本文应用16层螺旋CT对SPN进行动态增强扫描, 由于多层螺旋CT扫描的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 所以能在短时间对整个肺及结节进行扫描, 并且能在扫描后对结节进行薄层重建。

肺内孤立性肿块类型很多, 本组SPN中, 肺癌占62.6% (3353) , 位居首位, 结核瘤占18.8% (10/53) , 炎性结节占13.2% (7/53) 。说明SPN中绝大多数为肺癌, 其次为结核瘤。动态增强CT通过对比剂注射后同一位置的螺旋CT扫描获得一系列不同时间窗的孤立性肺结节图像, 通过测量不同时间孤立性肺结节密度的变化来评估其性质。本研究结果表明, 恶性结节的增强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的增强值,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 ;而两组平扫CT值之间无显著性意义 (P>0.05) ;恶性结节的增强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结节,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 。本研究显示, 以20HU作为恶性结节阳性指标, 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其敏感性为92.1%, 特异性为52.3%, 准确率为82.4%, 与Swensen等[3]研究结果接近。由上述可见, 螺旋CT对肺内孤立结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摘要:对53例直径≤3cm的肺孤立性结节病灶中心行薄层扫描, 再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 (100ml) 行系列同层动态增强扫描, 测量其增强前后的CT值。结果53例中周围性肺癌33例, 结核瘤10例, 炎性假瘤7例, 错构瘤3例。恶性结节的增强值 (71.3±8.9HU) 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的增强值 (50.7±19.6HU)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 ;而两组平扫CT值之间无显著性意义 (36.9±6.1vs34.7±7.1HU, P>0.05) ;恶性结节的增强程度 (34..3±7.5HU) 明显高于良性结节 (16.0±18.5HU)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 。以净增值20HU作为肺恶性结节的阳性指标, 其敏感性为92.1%, 特异性为52.3%, 准确率为82.4%。螺旋CT对肺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极具价值。

关键词:肺孤立结节,螺旋CT,增强扫描

参考文献

[1]党国际, 张廷.高分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内结节[J].中国医学影像杂志, 2003, 11 (16) :425.

[2]赵民建, 马晓峰.单排螺旋CT行肺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 2007, 36 (6) :445-456.

肺内肿瘤结节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0例肺内单发结节的病例, 纳入标准为: (1) 结节的最大直径<3cm; (2) 排除外来物和正常变异的干扰。以上病例均经临床确诊, 其中肺癌19例, 结核瘤7例, 炎性假瘤7例, 支气管囊肿3例、其他4例;直径≤2cm者18例, 直径2~3cm者22例。另选取40例临床查体病人, 经临床检验证实无肺内结节病灶存在。上述80例研究对象中男47例、女33例, 年龄14~61岁, 平均45.63岁。

1.2 方法

进行X线胸片评价。

1.3 评分标准

评估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5分值法。肺内单发结节患者和正常者的X线胸片混在一起进行评测。

1.4 统计方法

病例组与对照组全部资料录入Access整理, 统计分析及计算ROC曲线下面积使用SPSS 13.0软件。结果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记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评分情况及准确率和ROC曲线下面积的统计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 通过X线对肺内单发结节的判断准确性平均高达90.1%, AZ值为0.783, 这都说明应用X线对肺内单发结节的判断准确性较高, 普通X线用于肺内单发结节的诊断有其实用价值和意义。

3 讨论

结节病为一种可侵犯全身多系统的慢性疾病, 90%累及肺, 其基本病变为形成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种。该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以肺、肺门淋巴结最常受累, 也可累及浅表淋巴结、皮肤、眼、扁桃体、肝、脾、骨髓等处。本病的早期病变为单核细胞浸润伴纤维母细胞增生的非特异性肺泡炎, 进一步可发展为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 病灶内富含网状纤维, 结节易于纤维化。肉芽肿可发生于支气管和血管周围的间质中, 也可发生于肺泡间隔。病变晚期肺间质发生不同程度纤维化, 并可累及胸膜。因此, 放射影像等方面的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注:对于患者的评分为5或者对于正常者的评分为1, 即为判断准确

ROC曲线是目前描述和比较诊断试验的精确度的一个比较常用的标准。曲线下面积可评价诊断准确性, ROC曲线下的面积值在1.0和0.5之间。在AUC>0.5的情况下, AUC越接近于1, 说明诊断效果越好。AUC在0.5~0.7时有较低准确性, AUC在0.7~0.9时有一定准确性, AUC在0.9以上时有较高准确性。AUC=0.5时, 说明诊断方法完全不起作用, 无诊断价值。AUC<0.5不符合真实情况, 在实际中极少出现。本研究中的AUC均大于0.7, 说明普通X线对于肺内单发结节的判断准确性较高。

在实际的观察中发现, 双上肺野内带、左下肺野心影重叠处和右下肺野内带是3个肺部结节易漏诊的部位, 这3个部位与较多正常解剖结构或较厚的软组织相重叠, 所以诊断时要特别小心, 适当时可尽量利用数字化放射成像图像后处理的优势, 必要时应尽可能采用多个投照体位, 如前弓位、侧位、斜位等, 以更好地显示病变, 减少肺部结节的漏诊率。

另外, 钙化在肺部结节良恶性鉴别方面有其一定的作用, 钙化见于大约50%的良性结节中, 但只出现在大约14%的恶性结节中。钙化的形态也有助于鉴别诊断, 例如大斑点状钙化和爆米花样钙化是软骨瘤的特征性表现, 葱皮样钙化则见于不断生长的肉芽肿性病变如结核球、组织胞浆菌病和球抱子菌病。针对钙化的问题, 国际上不少学者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Sherrier等[2]对68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肺部孤立性结节病人的传统X线胸片用2048×2048像素矩阵、8bit影像深度数字化, 分析结节内光密度的变化, 得到反映这种变化的校正梯度值。结果发现, 26例恶性结节和21例良性肉芽肿之间的钙化发生率有显著差异。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发现胸部X线片结节内不明显的钙化, 有助于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近年来国际上采用胸部双能数字减影X线成像技术选择性地消除软组织或骨的影像, 使肺部结节内钙化的发现率大大提高, 并能对钙含量做出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1]Kehler M, Albrechtsson U, Andresdottier A, et al.Digital luninescence radiography in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J].A c t a R a d i o l, 1991, 32:18~23.

上一篇:苏南经济下一篇:腹腔镜下手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