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小脑角患者的护理

2024-10-23

桥小脑角患者的护理(共3篇)

桥小脑角患者的护理 篇1

10例显微镜下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 韩静(江苏省徐州市 邮编:221002)

【摘要】目的 总结10例显微镜下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经验。方法 对在显微镜下行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全程护理,重点包括术前访视、术中配合。结果 1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回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充分了解手术程序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下,正确完善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关键词】 桥小脑角肿瘤 手术室 护理配合

桥小脑角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桥小脑角区肿瘤与其周围的小脑、脑干有着密切的解剖联系,而且该区域血管神经比较集中,而有些肿瘤早期即与脑干或邻近血管、神经粘连在一起,肿瘤手术切除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多[1]。因此正确完善的手术配合、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是手术成功、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关键之一。2011年我科共实施了10例显微镜下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1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回访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10人,其中8女2男,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44.9岁。其中病理确诊听神经瘤8例,脑膜瘤1例,上皮样囊肿1例。

1.2手术步骤 术前先上好三钉头架,以固定好头颅;用画线笔做好标记后切开头皮,头皮夹止血,电刀依次切开帽状腱膜、骨膜,牵开器牵开,钻颅,咬骨钳咬开骨,剪开硬脑膜,探查肿瘤部位,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手术过程中用双极电凝止血,以保持手术视野清晰;留取部分肿瘤作病理切片检查,完全清除肿瘤后逐层关颅。

1.3结果 1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回访无并发症发生。2.护理配合

2.1术前护理 ①护士自身准备 巡回护士先仔细阅读病历,全面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术前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2]。根据病情的轻重、麻醉方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决定交谈的内容。②心理护理 巡回护士于术前一天到病房访视患者,真诚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过程,以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焦虑。③术前宣教 向患者说明术前准备,比如禁食,洗澡,勿带首饰、义齿等,备齐术中用药、病历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一同带入手术室等等。④物品准备 准备好手术器械:脑外科包、显微器械、头皮夹、脑电钻、后颅凹牵开器、后颅凹咬骨钳、显微镜、显微镜套、双极、电刀、吸引器、脑外套针、线、骨蜡、明胶海绵、棉片、手套、冲洗球、护皮膜、注射器、电钻器等等。2.2 术中配合

2.2.1洗手护士配合要点 ①洗手上台 提前10—30分钟洗手上台,整理手术台物品。②清点物品 协助医生铺手术台,准备手术器械,接电钻,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物品,特别是清点棉片。③传递器械 保持手术台面干燥清洁,稳、准、轻传递手术器械。④再次清点 关颅前,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棉片、缝针,清点无误,医生方可关颅。2.2.2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①再次核对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和蔼地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禁食禁饮情况、术中用药、病历及各种影像学检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鼓励患者放松。②静脉穿刺 患者清醒时,先向患者解释,要扎静脉留置针,以备静脉输液用,得到允许后,熟练、规范地选取直而粗的血管扎针。③麻醉配合 协助麻醉医生完成中心静脉置管、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等穿刺,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④安置体位和皮肤护理 根据医嘱安置患者于侧卧位或侧俯卧位。因脑部肿瘤手术时间较长,所以防止皮肤受压而产生褥疮等并发症尤为重要。具体预防措施有置患者一侧胳膊在展手板上,用约束带往后拉另一侧胳膊肩部,以充分暴露头部,在约束带下面垫以软垫,防止拉伤,注意展平约束带;置腋窝垫垫于身下胳膊肩膀处,防止臂丛神经受压;分别置两个枕头于患者腹部和背部,并加以固定;一侧腿伸直在下,另一侧腿弯曲在上,置一软枕于患者两膝之间。同时要理顺各种监测线路,防止压在患者身下。用被子遮住患者暴露的部分,以保护好患者的隐私。⑤准备手术 协助洗手医生、护士穿手术衣,摆手术托盘,接电刀、吸引器。⑥清点器械 与洗手护士共同清点器械及物品,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记账单。⑦协助手术 手术过程中密切协助洗手护士,满足手术需要;协助麻醉医生观察监测指数,及时补充液体,保证液体输入;根据手术进程,调整无影灯和显微镜的位置与角度。⑧安慰家属 随时告知患者家属手术进程,以减轻他们的焦虑。2.3术后护理

①器械处理 手术后将手术所用器械在流动水下用刷子刷洗,特别是要把轴关节打开,仔细清洗齿间的血迹、污迹;刷洗完一遍后放在配制好的酶制剂里浸泡3—5分钟,以溶解齿间难以刷掉的血迹、污迹;然后在润滑油里浸泡1分钟,防止器械生锈;按照要求打好包,贴好标签,送供应室消毒备用。②记账,收拾房间物品,物归原位。③护送患者去病房。3.讨论

3.1保证手术成功的护理关键 巡回护士术前1天要充分、全面地了解每例手术患者的情况, 并对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与护理配合做好充分估计、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3]。器械护士术前要了解手术步骤,术中思想集中,密切关注手术进程,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所需物品,使护理配合能达到主动、敏捷、默契的程度。

3.2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手术室作为特殊的科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所取得的实效虽然没有临床护理工作那样显而易见,甚至是默默无闻,但其实际效应是不可低估的[4]。首先术前访视时,手术室护士对手术过程的熟练介绍及真诚地安慰给了患者极大的鼓舞,使患者能够轻松接受手术。其次手术中,护士熟练、规范的无菌操作,周到的皮肤护理等等都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避免了压疮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再次,术后巡回护士的交接,使患者感受到服务的整体性,满意度大大提高。参考文献:

[1] 李海峰,赵学明,郝解贺.桥小脑角肿瘤45例手术探讨.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 王玉苹, 王莉.浅谈如何落实术前访视制度.吉林医学,2011,32(4).[3] 何钰.神经导航系统下颅内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护理学杂志, 22(10).[4] 郎作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际应用.中 国 医 药 指 南,2011,9(16).作者简介:韩静,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本科,主管护师,联系电话:***,QQ:1192107001.

桥小脑角患者的护理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6例, 女36例, 年龄18岁~67岁 (48.02岁±14.26岁) ;病程1个月~34个月 (4.10个月±1.28个月) 。

1.2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桥小脑角综合征和颅高压征。其中头痛、头晕42例, 共济失调、行走不稳7例, 躯体感觉、运动障碍8例, 听力下降、耳鸣21例, 口角流涎、面瘫3例, 面麻、角膜反射迟钝12例, 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16例, 部分病人表现为多组颅神经损伤症状或颅神经损伤症状伴有颅高压征及小脑共济失调征。

1.3 手术方式

病人均在全身麻醉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 手术入路主要以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为主。

1.4 结果

82例入院病人中手术全切70例 (85.37%) , 大多数病人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死亡5例。有4例病人发生术后颅内血肿或脑干血肿, 最终2例因此死亡。另有3例病人因术后肺部感染、长期依赖呼吸机治疗, 家属放弃治疗, 最后病人死亡。另有1例病人术后突发急性心肌梗死, 经心内科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抢救成功。

2 术前护理

2.1 护理小组建设

由于神经外科疾病较为复杂, 而且不同疾病有不同的护理要求, 为此我科针对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成立了不同疾病的护理小组, 如脑膜瘤组、动脉瘤组、胶质瘤组等。同时针对护理治疗方案成立气道护理组、肠内与肠外营养组、静脉治疗组、呼吸机治疗组等。通过专业化的队伍建设, 定期有方向的业务学习, 能够明显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3]。在本次研究中也发现, 在成立专业化护理小组后, 无一例病人由于护理差错或意外事件导致不良后果。

2.2 心理护理

由于很多病人病程较长, 同时桥小脑区脑膜瘤手术难度较大, 许多病人甚至辗转了多家医院, 这也导致了部分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性格改变甚至抑郁倾向。认真做好护理宣教工作, 加强心理疏导, 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以成功案例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顾虑及恐惧心理。鼓励病人发挥平时的兴趣与爱好, 如听听音乐、读读励志故事, 放松情绪。对于心理障碍较重, 甚至抑郁倾向病人, 必要时请心理科医生协助心理治疗[4]。

2.3 完善的术前评估

认真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及发病情况, 评估病人神经功能障碍程度, 与主管医生及时沟通, 了解病人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对于有吞咽功能障碍和排痰功能障碍病人要显得尤为重视, 这些病人在喂食时发生食物窒息或排痰不畅时发生痰液窒息风险极高, 必要时需置入鼻胃管或鼻肠管肠内营养及气管切开防止窒息。指导病人学会正确的排痰方式, 针对痰液量多、痰液黏稠病人加用氨溴索化痰。锻炼病人床上大小便习惯。对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共济失调病人, 下床活动时应防止意外摔伤。躯体感觉功能障碍病人防止烫伤及异物砸伤。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

由于桥小脑角脑膜瘤毗邻脑干、延髓, 术中极易直接或间接损伤脑干, 术后应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意识状态的改变、瞳孔改变、呼吸节律变化、肢体运动功能变化, 由于苯二氮卓类镇静剂使用会导致瞳孔缩小, 术后烦躁病人尽量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以免影响病情判断。对于肿瘤体积较大病人, 术后颅腔内留有较大空隙, 应取健侧卧位, 术后24h内禁止头部转动, 以防止脑干移位导致呼吸心跳骤停, 术后翻身时尽量轴位翻身, 使头、颈、胸保持一条直线[5]。脑干损伤及颅内血肿是该类手术极为严重的并发症, 术后发生意识状态改变及瞳孔改变及时通知医生, 必要时复查头颅CT。本组研究中有4例病人术后发生颅内血肿或脑干血肿, 2例病人虽经过再次手术清除血肿仍死亡。

3.2 神经功能损伤评估

3.2.1 后组颅神经麻痹或损伤

后组颅神经麻痹或损伤时可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功能障碍、咳痰困难、声音嘶哑等, 易导致吸入性肺炎及窒息, 甚至短时间内发生呼吸心搏骤停。对于痰量较多、排痰能力差、呼吸费力病人尽早行气管切开术, 高危病人术后床旁常规备气管切开包[6,7]。术后24h~48h内避免进食, 在饮水或喂食时观察病人是否有呛咳反应, 是否存在吞咽功能障碍, 必要时需放置鼻胃管或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 防止吸入性肺炎发生, 通过先前研究发现, 鼻空肠营养较鼻胃管肠内营养更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在本研究中有4例病人放置鼻胃管、8例病人放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 有1例病人拒绝置管, 自行喂食后发生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发生。

3.2.2 面神经损伤

表现为患侧面部向健侧面部口角歪斜、感觉减退、眼睑闭合不全以及神经营养不良性口唇疱疹及疱疹病毒感染、角膜反射减退、角膜干燥导致角膜白斑、浑浊、溃疡, 因此对于面神经损伤病人, 眼部护理显得尤为重要[8,9]。眼睑闭合不全病人白天点滴氧氟沙星滴眼液, 晚上金霉素眼药膏封眼, 凡士林纱布覆盖, 重度眼睑闭合不全病人, 必要时行眼睑缝合术以保护角膜。面瘫病人保持口腔清洁, 选择健侧进食, 防止病人由于感觉障碍导致烫伤[10]。根据医嘱选择弥可保和神经营养治疗, 以及针灸理疗, 在本组研究中有3例病人因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后期通过针灸理疗得到明显改善。

3.3 呼吸道护理

由于后组神经损伤及老年病人即使发生反流误吸, 也并不表现为呛咳反应, 因此仔细做好气道评估。听诊双肺及主支气管呼吸音, 术后48h保持床头抬高30°~45°, 通过翻身、叩背、辅助气道吸引等方式保持气道通畅, 如果发生呼吸频率、节律改变, 吸气相或呼气相呼吸困难, 及时通知医生,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11]。在本次研究中有2例病人紧急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2周后顺利脱机。

3.4 营养护理

有研究表明脑干上部及下丘脑受刺激后或颅内压升高等原因, 导致胃酸分泌增加, 应激性溃疡发生[12]。因此桥小脑角脑膜瘤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伴消化道出血比例较高, 一般在术后1周内发生。早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预防溃疡发生, 发生消化道出血后应禁食。在行肠内营养时应评估病人肠内营养是否耐受, 由于颅内压升高、呕吐及呃逆、镇静剂使用、消化道出血、胃肠蠕动功能障碍等原因均导致肠内营养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我科由肠外和肠内营养治疗小组进行全方位评估, 并与医生协商采用肠外或肠内或联合使用进行营养支持。对于肠功能正常病人优先选择肠内营养, 但是反流误吸风险较高病人尽量使用鼻空肠营养, 目前较为常见的空肠置管方式有胃镜下置管、X射线下置管、床旁盲放, 我科专业小组盲视下置空肠管成功率达80%左右, 有效避免吸入性肺炎发生。

3.5 引流管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颅内引流管引流液颜色、性状、每小时引流量, 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的高度应根据病人病情及引流液量进行调整, 过高导致引流不畅, 过低易导致引流过快, 甚至引起脑疝可能[13,14]。引流管每日应消毒换药, 防止继发颅内感染, 引流袋应根据引流情况确定是否更换。对于烦躁病人要适当约束, 必要时使用镇静治疗, 防止意外拔管, 导致不良预后。

3.6 康复功能训练

责任护士应教会病人正确的康复功能训练, 并鼓励病人家属一起督促病人康复训练。对于面瘫或眼睑闭合不全病人, 可以行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示唇、努嘴、鼓腮训练每日2次或3次, 每次20min~30min。对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尽可能早期鼓励病人空咽唾液、咽部冷刺激及吞咽运动、摄食训练[15]。在生命体征平稳后鼓励病人主动或被动肢体功能锻炼, 对于肢体活动障碍病人, 应被动活动患侧肢体, 并穿弹力袜防止深静脉血栓, 通过有效的康复训练,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病人预后。

3.7 心理护理

部分病人术后并未能够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 甚至由于并发症的发生产生了新的症状, 如面瘫、眼睑闭合不全、吞咽功能障碍, 难免对手术过程产生质疑。以及由于面部形象改变、生活自理能力受限, 更是加重了病人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诉求, 进行有效的沟通, 增加医患、护患信任感, 消除病人紧张情绪, 以实例鼓励病人, 配合治疗, 树立治疗信心。

4 小结

总之, 由于桥小脑角脑膜瘤紧邻脑干、小脑及多组颅神经, 手术过程复杂, 手术风险高, 术后并发症多, 护理要求较高。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隐患。

摘要:[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82例桥小脑角脑膜瘤病人, 观察其围术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及有效的护理策略。[结果]82例入院病人中手术全切70例, 大多数病人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死亡5例。通过精心的护理治疗, 无一例病人由于护理差错导致不良后果。[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桥小脑角患者的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的56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 其中男36例, 女20例;年龄20~56岁, 平均年龄 (34.2±2.5) 岁。经过临床诊断发现, 全部患者的病史为25 d至6年, 平均病史为 (2.5±1.5) 年。通过我院的一系列检查显示, 56例患者中具有39例听神经瘤;5例胆脂瘤;9例脑膜瘤;1例血管性错构瘤;1例三叉神经鞘瘤;1例蛛网膜囊肿。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资料总结,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 并且呈两种或者多种以上的症状, 其中43例听力障碍;9例听力丧失;33例听力下降;18例耳鸣;34例不全性面瘫;25例三叉神经损害;17例共济失调、行走不稳;25例视力下降;13例饮水呛咳、吞咽困难;4例偏身感觉下降。

我院56例患者均使用断层扫描 (CT) 和头颅磁共振成像 (MRI) 观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检测10例。听神经瘤断层扫描临床表现是:内听道增大, 不均匀混杂集中, 加大扫描显示不均匀增加。头颅磁共振成像临床表现是:T1不均匀的中度信号, T2呈高信号, Gd-DTDA变强是头颅磁共振成像确诊听神经瘤的指标, 脑膜瘤断层扫描呈现肿瘤内显示为岩骨骨质或钙化受损或增生, 内听道常规不变大, 偶尔可见岩骨尖同质增生或受损, 头颅磁共振成像T1W1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 T2W1呈等信号或信号变化不大。胆脂瘤的CT表现为斑块条索样低密度影, 边界不清晰, 增大扫描无明显强化, 形成占位效应, 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T1W1呈低信号T2W1稍高信号, 无变化增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正位像可见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向内移动, 本组中有10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 有相似的表现[2]。

1.2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后采取侧卧位, 使用枕下入路。于乳突后行一切口, 然后上端顺横窦由枕外隆凸处做增长的水平切口。呈倒“L”形皮肌瓣向内下旋转, 显出枕骨和作骨窗。首先于骨窗下缘中线旁边切开硬脑膜, 暴露枕大池, 使脑脊液缓慢溢出, 促使小脑回缩坍塌。缓慢拉开小脑外侧, 最后促使桥小脑角区外露。谨慎使用牵开器把小脑半球向里后方拉, 使肿瘤组织充分暴露。针对内听道内较难处理的肿瘤, 把内听道后壁使用磨钻处理后, 然后再把内听道瘤体割除。针对较大的听神经瘤, 使用瘤内切除后再清洁囊壁, 较小的肿瘤可直接瘤外分开。针对桥脑小脑角区脑膜瘤, 往往在颞骨岩部硬膜和小脑硬脑膜, 所以硬膜和肿瘤外侧组织结构联系较多, 血液丰富, 把上极、内侧缘、下极分开后, 采取绵片确保脑组织和神经, 进行烧灼后分块割除。对于胆脂瘤则较容易割除, 手术操作中需注意和四周常规脑组织区分, 并且需及时清洁, 手术完结后使用生理盐水清洁残腔内。

2 结果

我院56例患者于显微手术中, 实施全切具有45例;次全切为5例;大部分切除具有4例;部分切除具有2例。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 34例患者于肿瘤全切术中保留面神经, 其中手术后呈现吞咽困难具有11例, 于出院时恢复正常的为7例, 2例患者呈现好转, 2例患者无变化。经过临床效果检查发现, 患者中出现2例颅内感染, 1例颅内血肿, 2例肺部感染, 25例面神经瘫, 9例面瘫加重, 1例于手术后植物生存, 手术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桥小脑角区肿瘤割除的手术入路方法具有多种, 包括迷路-小脑幕入路、枕下-乙状窦入路、经颞下-小脑幕入路、迷路-枕下入路、经颞枕幕上幕下联合入路。临床手术中, 手术入路选择为最根本的方法, 操作手术时应采取根据患者的病情考虑, 然后手术操作者最为熟悉和了解的手术入路方法, 除此之外, 影像学断层扫描、头颅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患者信息进行参考, 掌握患者肿瘤的生长方向、大小、血管的移位和肿瘤的深浅, 进而选择入路方法。

通过我院的临床资料总结得到, 根据以下几点能降低并发症的出现: (1) 确保手术操作中蛛网膜的“完整”, 即于蛛网膜内割除肿瘤。 (2) 选择正确有效的入路途径。 (3) 部分肿瘤已损坏蛛网膜界限或者蛛网膜界限不清晰时, 寻得主要神经血管并予以保护, 部分可分辨为肿瘤供血的血管, 在血管进入肿瘤局部割断, 该方法可降低肿瘤流血, 同时可防止破坏正常血管[3]。

参考文献

[1]景英朝, 姚晓腾, 荆国杰, 等.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 17 (3) :24-25.

[2]高鹏, 冯春国, 王先祥, 等.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安徽医学, 2011, 32 (4) :426-427.

上一篇:电力专业资格评审个人技术总结下一篇:学生暑假时间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