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整理1

2024-09-22

大学语文整理1(共7篇)

大学语文整理1 篇1

1.《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字润之,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特点主要有:准确、真实、简洁、客观、及时。

2.《芦花荡》作者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被称为“荷花淀派”。本文是孙犁“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3.《蜡烛》作者苏联作家西蒙诺夫。本文由茅盾译。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法国作家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5.《亲爱的爸爸妈妈》作者聂华苓,美籍华裔作家。

6.《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7.《背影》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

8.《台阶》作者李森祥,浙江衢州人。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9.《老王》作者杨绛,江苏无锡人。现代女作家、文学翻译家。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10.《信客》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1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田园诗人,文学家,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本文选自《陶渊明集》。12.《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进步思想家。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也称“刘白”。“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都用韵。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原名敦实,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卒谥元公,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13.《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著名散文作家。

1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篡而成。

15.《望岳》、《春望》、《石壕吏》作者杜甫,字子美,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风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三吏”分别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分别是《无家别》、《新婚别》、《垂老别》。

2013大学语文资料整理 篇2

文学常识 简答

1.金缕曲(赠梁汾)文学常识:作者: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他极富文学天才,诗文俱佳,尤以词作著称于世。代表作《长相思》、《侧帽集》、《饮水集》。金缕曲艺术特色:1,文章全篇构思完整,从开头纳兰性德从上阕开篇讲到我是一个狂傲的人到没有朋友再到有朋友到最后的劝诫朋友,形成完整的构思。2,一气贯注,气势充沛,真纯感人。从诗词上阕开篇以“狂生”自许,转入“谁会”的落寞,再转以“青眼高歌”的昂扬,继而跌入“英雄泪”的感慨,最后以“月如水”宕开一笔,既是写景又展胸襟,首尾一气贯穿而又跌宕起落。3,用典恰当。恰切自然的使用典故自然联想到屈原,阮籍,李贺和平原君,作品表达的人生态度也因此具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2.《湘月》(天风吹我)文学常识:作者:龚自珍,清后期或晚清最重要的诗人。才情过

人,又得风气之先,被认为近代文学的开山,古典文学的殿军。

思考与讨论:“屠狗功名,雕龙文卷”与“怨去吹箫,”“狂来说剑”都属一文一武的意象,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分析比较“萧”与“剑”的意象。

“萧”用来比喻文人墨客,“剑”用来比喻武将战士。“箫”是出世的代表,“剑”是入世的代表。“箫”是追求自由、隐逸。“剑”则是暗指建功立业,功名利禄的理想得意。“箫”是古典诗歌中极富脂粉味的意象,充满儿女之间的相思柔情,寄寓着绵绵的幽思与哀怨,而“剑”又是极具阳刚之气的兵器,象征七尺男儿的豪情壮志。一柔一刚,一张一弛,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龚自珍的思想是出入于儒侠之间的,他期盼积极入世,胸怀改革变法的宏图远志,但更多的时候却又是孤独悒郁的,常在佛学、音乐中寻找人生的寄托。“萧心”与“剑名”正是作者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箫者,以发柔情;剑者,以扬雄心。其人侠骨与柔肠并存,其词雄奇与哀艳并蓄。这首《湘月》词就集中体现了词人剑气与箫声的结合、壮怀与哀怨的兼融。

3.《蝶恋花》文学常识:作者: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一部美学著作。

《红楼梦评论》第一部用现代方法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宋元戏曲史》第一部戏曲史著作。

P327王国维用“百尺朱楼”喻高洁脱俗,显现楼中人之情操、怀抱。“临大道”和“楼外轻雷”揭示楼中人所处之外在环境:俗世牵扯,无间昏晓,欲摆脱而实不得。“独倚栏杆”“窈窕”“闲中数尽”„„写楼上人的风仪、姿态:或谓美好妙曼、初中纯真、娴雅不俗;或谓置身事外,冷眼观世。“行人小”时的超然,持久,以及迷离。“一霎”喻事变起于突然,无法预知,也喻忽然惊醒。“车尘”喻堕入现实,或现世无从规避„„词之视角

4.《钓台题壁》作者: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成立创造社。代表作:《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5.《我有一个梦想》文学常识:作者:马丁·路德·金。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从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为马丁·路德·金美国纪念日。

6.《热血、辛劳、汗水与眼泪》文学常识:丘吉尔连续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第二层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等。

7.《给青年的忠告》文学常识:作者:马克·吐温,代表作《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密西西比河上》《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其散文独树一帜,幽默讽刺尖锐而富有哲理。文章艺术特色:名为“忠告”实为“正话反说”淋漓尽致的体现马克·吐温招牌式的幽默风格。

8.《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文中提到“可纪念者,盖有四焉” 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如,此其可纪念者一也。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今有同慨。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此其可纪念者二也。

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斯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此其可纪念者三也。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文章艺术特色:叙事简洁而有法度,渐进的文言体写成骈散相间,繁简相宜,文采斐然。

9.《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大学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者:陈寅恪,历史学家,代表作《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

10.《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胡适先生在文中提到的“两个堕落”和“三个防身药方”分别是什么?

堕落:1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

2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追求。

防身药方:1总得时时寻求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

3总得有一点信心

11.《论语·先进》(节选)文学常识:作者:孔子,至圣。《论语》开先秦散文语录体之先河。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本文的艺术特色:结构完整跌宕生姿,充满戏剧性。人物的口吻,神情宛然如现,语言个性符合人物形象。词约义丰。

12《孟子·梁惠王下》(节选)文学常识:作者:孟子,被尊称为“亚圣”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认为“民为贵君为轻”提倡“法先王”“行仁政”主张“性善论”。辩论技巧:巧设悬念。虽意在劝导,但并未流于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移情入境的悬想和代言方式形象对比。气势充沛。

背诵:

13.《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

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14《湘月》(天风吹我)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15.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16.《钓台题壁》

不是尊恰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翻译

17.《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译文:(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18.《孟子·梁惠王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译文:“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译文:同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同很多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了也。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译文:这没有别的原因,是和百姓共同快乐的缘故。如果大王能和百姓共同快乐,那就能称王于天下了。

《礼记·大学》(节选)

19.背诵翻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大学最根本的道理,在于彰显、发扬光辉美好的品德。要改变百姓,最终达到至善至真至美的境界。知道自己最终的目标,内心才能安定而不浮躁,一旦内心安定下来精神就会变得宁静平和。一个人就能达到安宁的状态。安宁下来,才能够思考,思考之后才能有所获得。事物都有头玩呢,有重点和非重点。都有开始、终结,只有知道了事物的先后顺序才能得到永恒的真理。

大学语文作业1 篇3

判断题

(一)1.《诗经》所录均为可配乐演唱的乐歌,即歌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2.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又接受巫风和地方音乐的影响,创造了“楚辞”这一全新的诗歌形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3.《诗经》以五言句式为主,同时杂用二至八言句子,句型活泼自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4.《行行重行行》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名篇。(×)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5.屈原的《九章》有十一首,《九歌》有九首,加上《离骚》《天问》和《招魂》,其作品合计23篇。(×)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6.《陌上桑》是《楚辞》中的名篇。(×)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7.《诗经》中的“三颂”被称为“正声”,是供朝廷朝会宴飨时使用的乐曲。(×)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8.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有诗集传世的诗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9.刘勰高度评价《古诗十九首》,誉之为“五言之冠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10.我国文人五言诗成熟于西汉末年,以《古诗十九首》为标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判断题

(二)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确立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2.汉乐府民歌流传至今的多为东汉时期的作品()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3.《咏史》被称为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之作。()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4.《行行重行行》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名篇。()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5.《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中叙事诗的代表作。()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曹操的《短歌行》()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7.“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出自《诗经·黍离》()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8.《诗经·氓》是一首早期叙事诗,通篇采用独白的叙事方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9.《氓》“女也不爽”的意思是“女子也觉得不舒服”。()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10.《黍离》选自《诗经·秦风》,是秦国的民歌()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11.《诗经〃黍离》全诗三章,只换了6个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12.重章复沓是《黍离》最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13.“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出自《诗经〃蒹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14.《蒹葭》是一首怀人之作,即思慕和追寻恋人的情歌。()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15.《毛诗序》说:“《黍离》,悯宗周也”。宗周就是东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16.《黍离》诗因写得朦胧,所以其主旨有怀人、相思、求贤等多种手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17.《黍离》表达了一个老臣对故都倾覆的无限感慨和忧伤,后世称“黍离之悲”,影响颇为深远。()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18.《诗经》有十五国风,是《诗经》的主要精华。()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19.《诗经》“风”、“雅”共同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20.《诗经》“二雅”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批文人诗作,也较为广泛地反映和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判断题

(三)1.《诗经》产生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2.在先秦历史散文中,《战国策》以描写战争而著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3.《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左传》,其中的名句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4.《前赤壁赋》这篇文章的情感变化线索是乐--悲--喜。()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5.《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最能表现李清照的绝望的心境。()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6.《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这首词整体上采用了比兴手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7.《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所描绘的景物主要是暮秋之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8.清照号青莲居士,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9.称为“七绝圣手”的唐代作家是大诗人李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10.模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这首词风格特点是寓豪放于婉约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正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正确

选择题

(一)1.《楚辞》这部诗歌总集的编辑者是()A.屈原 B.刘向 C.宋玉 D.贾谊

2.迄今有案可查的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东汉《咏史》,其作者是()A.班固 B.班超 C.刘向 D.刘勰

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编辑者是()A.屈原 B.宋玉 C.刘勰 D.萧统 4.下列作品中属于宋玉的是()

A.《九歌》 B.《九章》 C.《九辩》 D.《招魂》

5.“楚辞”是()末期楚国屈原等人所创作的诗歌。A.战国 B.春秋 C.西汉 D.东汉

6.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毛、韩四家,东汉以后,其中三家先后亡佚,独存者是()

A.齐诗 B.鲁诗 C.毛诗 D.韩诗 7.下列作品都出自《诗经》的是()A.《七月》、《氓》、《采薇》、《陌上桑》;B.《上邪》、《涉江》、《硕鼠》、《黍离》;

C.《伯兮》、《静女》、《蒹葭》、《七月》;D.《上山采蘼芜》、《关雎》、《蒹葭》、《黍离》。8.下列作家中不属于“楚辞”作家的是()A.宋玉 B.刘向 C.唐勒 D.景差

9.《诗经》赋、比、兴手法的开创,遂成为我国后世诗文创作的最基本表现手法,下列说明出自()

A.朱熹《诗集传》 B.孔颖达《毛诗正义》 C.余冠英《毛诗选》 D.刘向《诗集传》

10.《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按乐调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来自各诸侯国地方乐曲的“风”是最精华的部分,其篇数是是()

A.150 B.160 C.105 D.140 选择题

(二)1.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流传至今的是()A.毛诗 B.鲁诗 C.齐诗 D.韩诗 2.《诗经》中塑造出“伊人”形象的诗歌是()。

A.《氓》

B.《黍离》

C.《伯兮》

D.《蒹葭》

3、“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出自()。

A.《氓》

B.《黍离》

C.《伯兮》

D.《蒹葭》 4、芦荻萧瑟、霜结露重、山高水远之景出自()

A.《采薇》

B.《黍离》

C.《静女》

D.《蒹葭》 5、名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

A.《采薇》

B.《黍离》

C.《七月》

D.《蒹葭》

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划线词句的含义是()

A.言说 B.劝说 C.喜欢,通“悦” D.解脱,通“脱”

7、“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划线词语的正确读音是()

A.chí B.zhǐ

C.sì

D.Dǐ

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划线词语的含义是()

A.稻穗 B.芦苇 C.青草 D.枫叶

选择题

(三)1、《诗经》中的作品属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的是()。A.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2、《诗经》在句式上以()为主。A.四言 B.五言 C.七言 D.杂言

3、下列不属于屈原的作品的是()。A.九歌 B.九章

C.九辩 D.离骚

4、在政治思想上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5、在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6、下列属于语录体散文的是()。

A.《论语》

B.《史记》 C.《庄子》

D.《孟子》

7、其文汪洋恣肆,想像丰富,大量运用寓言阐述其哲学思想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8、主张施仁政,行王道,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的是(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9、确立我国正史体例的是()。

A.《国语》

B.《左传》 C.《战国策》

D.《史记》

10、《诗经》中风、雅、颂的分类依据是()。

A.音乐的不同

B.地域的不同

C.内容的不同

D.时代的不同

11、《诗经》共有()篇。

A.311 B.300 C.301 D.305

12、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

()。

A.法学大师

B.道家大师

C.儒家大师

D.墨家大师

13、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有历史散文是

()。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庄子》 14、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

A.《尚书》

B.《春秋》

C.《逸周书》

D.《左传》

选择题

(四)1、孔子开创的是()思想传统。)。)。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2、《春秋》的修订者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刘向

3、“楚辞”这一名称出现于()

A.先秦

B.西汉

C.东汉

D.魏晋南北朝

4、《国语》是一部()体史书。

A.记事本末体

B.记传体

C.编年体

D.国别体

5、屈原根据楚国民歌祭神歌曲加工润色而成的作品是()

A.《天问》

B.《招魂》

C.《九歌》

D.《九章》

6、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A、《左传》

B、《战国策》

C、《庄子》

D、《孟子》

7、《左传》的记史方式是()。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本末体

8、《论语》的思想核心是()

A、有教无类

B、“仁”和“礼”

C、仁者爱人

D、兼爱非攻 9、《诗经》中的“风”多为()

A.各地的民歌

B.贵族士大夫所作的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 C.王室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D.刮风下雨后所作的诗歌 10、《诗经》共分为三部分,其中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的,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称为()A.风 B.雅

C.颂 D.诗

填空题

(一)1、《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诗经》共

篇。

3、《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是赋、比、。

4、《诗经》按

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

的数量最多,是《诗经》的主要精华。5、《诗经》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

6、《诗经》形式比较自由,诗句字数不拘,但以

言为主。

7、知我者谓我何求。

8、!此何人哉?

自考大学语文网络学习卷1 篇4

1.12.0

倡导“言之有物”明白清楚“文风的人是()您答对了

 a 胡适

 b 陈独秀

 c 梁启超

 d 蔡元培

胡适倡导的文风和他率先从事新诗与文学史写作是一致的。1.22.0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写到《书》曰指()您答对了

 a 四书

 b 尚书

 c 书籍  d 书上说 考核词语解释。1.32.0

胡适批判“绝对之是“的例证是()您答对了

 a 年轻时痛骂《西游记》《封神榜》

 b 高尔文烧死赛文图斯

 c 陈独秀提倡白话文“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

 d 孔颖达《正义》里所举的例子 本题考核胡适文章三个典型例证。1.42.0

造成“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的主要措施是()您答对了

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b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 c 百亩之亩,勿夺其时  d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老人不需背、顶重物与教育产生的孝悌相关。1.52.0

爱因斯坦引用叔本华的名言说明对人对已都要宽容的人生道理的论证方法属于()您答对了

 a 归纳法

 b 演绎法

 c 类比法

 d 对比法

议论文中引用名人名言都是运用演绎法证明观点的。1.62.0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来证明兴衰之理,其论证方法是()您答对了

 a 例证法

 b 概括法

 c 对比法  d 类比法

这是用兴亡进行对比。1.72.0

根据《容忍与自由》中的观点,哪个字体现了《王制》专制精神()您答对了

 a 骂

 b 诛

 c 哭

 d 禁

《王制》中“此四诛者,不可以听”意为这四种要诛杀,不必听审意见。1.82.0

《吃饭》中运用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您答对了

 a 对比性

 b 时间统一性

 c 相似性  d 地点统一性

《吃饭》一文主要采用类比论证方法,此方法是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的。1.92.0

梁启超反驳“旁观者”认为别人成功是由于“殆幸运儿”时,其着眼点是()您答对了

 a 重新立论

 b 反驳论证

 c 反驳论点

 d 反驳论据

反驳的是旁观者的荒谬观点,然后举证。1.102.0

下面属于理论材料作论据的是()您答对了

 a 韩愈“惟陈言之务去”

 b 郭沫若改台词

 c 贾岛“推”“敲”诗  d 王若虚改《史记》文字 此题考证论据的类型。1.112.0

“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的奥秘”的虔诚心态指的是爱因斯坦的()您答对了

 a 宗教感性

 b 人生观

 c 政治思想

 d 民主理念

此题考对课文主旨的把握。1.122.0

《论毅力》一文的指导意义在于()您答对了

 a 消解以自我或人类为中心

 b 和而不同的理念

 c 面对工作,学习上的困难  d 避免偏见

此题考与主旨有关的思想意义。1.132.0

讲述“三事”,三个段落,最后都用一个反问句引出结语的文章是()您答对了

 a 论毅力

 b 秋水

 c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

 d 容忍与自由

符合题意的只有《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1.142.0

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提到注重小节的国家是()您答对了

 a 英国

 b 法国

 c 美国  d 德国

通过课文内容可知。1.152.0

《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理念是()您答对了

 a 以人为本施行仁政

 b 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 c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 d 多元并立和而不同

庄子是道家人物,此题考对道家理念的理解。1.162.0

《论毅力》采用的层递手法,其目的在于()您答对了

 a 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

 b 阐明毅力大小的不同结果

 c 显示毅力的重要性  d 强调只有毅力至强者方能取得成功

层递手法的运用使要强调的道理更加深入浅出。1.172.0

《寡人之于国也》说理特色是()您答对了

 a 开门见山声情并茂

 b 善于夸张想象奇特

 c 抑扬兼施循循善诱

 d 正反对举比照阐发

抑扬兼施,循循善诱说理特点就是先批评,后出主意,先揭露后诱导的先难后易步步推进之法。1.182.0

下列句子与“五十步笑百步”用了不同论证方法的是()您答对了

 a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b 整个人世间好比做菜的厨房

 c 人类的习惯是喜同恶异

 d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考核不同论证方法。1.192.0

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兼容并包”的人是()您答对了

 a 胡适

 b 梁启超

 c 蔡元培

 d 朱光潜

此是蔡当北大校长时提出的 1.202.0

《如何避免愚蠢见识》中提到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的人是()您答对了

 a 甘地夫人

 b 尼赫鲁

 c 拉宾

 d 甘地

考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1.212.0

《秋水》的论证特色是()您答对了

 a 由深到浅,由难到易

 b 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 c 言之有物,清楚明白

 d 由小到大,由大到小逐层推进 此是《秋水》论证方法特点。1.222.0

爱因斯坦所不相信的自由指()您答对了

 a 哲学意义上的自由

 b 客观事物的规律-“必然”

 c 人们对必然的认识-“自由”

 d 超必然的绝对自由

这是爱因斯坦基本人生理念的体现之一。1.232.0

《咬文嚼字》中通过具体事例阐发分论点又将分论点概括为总论点的论证方法是()您答对了

 a 类比法

 b 对比法

 c 归纳法

 d 演绎法

此题考核文章主要论证方法。1.242.0

在论述“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时,作者所举的人物是()您答对了

 a 庄子

 b 荀子

 c 伊尹

 d 孟子

此题考对历史典故的了解。1.252.0

钱钟书引用“发而中节谓之和”讲身心修养的古代典籍是()您答对了

 a 《大学》

 b 《中庸》

 c 《论语》

 d 《孟子》

此题考常识及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1.262.0

《庄子》一书属于庄子自著的有()您答对了

 a 《内篇》七

 b 《外篇》十五

 c 《杂篇》十一

 d 《庄子》三十三

此是常识题,三十三篇只有《内篇》七是庄子自著。1.272.0

罗素认为当自己见解证据不足时,克服偏见的最好办法是()您答对了

 a 端正认识态度

 b 多听不同意见

 c 打掉狂妄自大心理

 d 克服自我中心主义

罗素从三个层面阐述避免愚蠢见解的方法,答案是第二层面。1.282.0

体现“搏兔而用全力之作”的作品是()您答对了

 a 容忍与自由

 b 咬文嚼字

 c 五代史伶官传序

 d 论毅力

作为一篇史论序文,篇幅很短,但体现了欧阳修为文雄健而有气势的特点。1.292.0

《如何避免愚蠢见识》一文中大量运用以“如果”开头的句式,体现了作者()您答对了

 a 不确定的态度

 b 否定的态度

 c 谨慎作风和谦和的态度

 d 虚假表现

考核表意委婉的虚拟语气作用。1.302.0

《咬文嚼字》中,引进心理学“套板效应”的普遍真理,来论说文章语言贵在创新的道理用的是()您答对了

 a 归纳法

 b 演绎法

 c 类比法

 d 对比法

一般在议论文中引用普遍原理名家名言都是用演绎法证明论点。

2.多选题

2.14.0

《五代史伶官传序》提到少牢供品是()您答对了

 a 猪

 b 羊

 c 牛

 d 马

 e 鸡

此题考核对课文内容的了解。2.24.0

下列关于《我的世界观》的正确描述是()您答对了

 a 倡导“为别人活着”的人生观  b 主要运用类比方法来阐明道理

 c 对专制独裁和战争妖魔深恶痛绝

 d 宣扬献身科学的“宗教仪式”

 e 演讲风格坦率、自然、深刻、尖锐

此题考核爱因斯坦的人生理念三方面及演讲词的主要特色。2.34.0

《容忍与自由》一文说理风格是()您答对了

 a 情理并重的演说风格

 b 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 c 从自己经验说起

 d 以典型事例为依据

 e 深入浅出,明白清楚的说理风格 体会三方面说理风格是大纲规定的要求。2.44.0

下列比喻,见之于庄子《秋水》一文的有()您答对了

 a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b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 c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d 中国之在海内,似稊米之在大仓

 e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此题考核修辞手法。2.54.0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一文中()您答对了

 a 有痛心的指陈

 b 有激越的阐发

 c 有设身处地的忠告

 d 有平静的陈述

 e 有委婉的劝说

前三点涵盖演讲全部特点。2.64.0

钱钟书提到古音乐不相协、不相配的是()您答对了

 a 宫商

 b 角徵

 c 商角

 d 徵羽

 e 商羽

此题虽属古代音乐常识但课文内容有交代。2.74.0

下列文章以自己的经验教训为例证的有()您答对了

 a 容忍与自由

 b 咬文嚼字

 c 吃饭

 d 我的世界观

 e 如何避免愚蠢

胡适和罗素都在文章里例举自己一段人生经历作为例证。2.84.0

下列作品,善用比喻说理的有()您答对了

 a 《寡人之于国也》

 b 《秋水》

 c 《五代史伶官传序》

 d 《论毅力》

 e 《容忍与自由》

孟子、庄子都善于形象生动比喻证明抽象深奥的道理。2.94.0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作出重要贡献的作家有()您答对了

 a 梁启超

 b 胡适

 c 朱光潜

 d 鲁迅

 e 钱钟书

此题考核对现代作家的了解。2.104.0

朱光潜美学思想包括()您答对了

 a 史学

 b 物理学

 c 哲学

 d 心理学  e 文学

大学语文第1阶段测试题1b 篇5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占9﹪)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1、“朦胧诗”

2、“现代派” 考试科目:《大学语文》 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3、“寻根小说”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占5﹪)

1、屈原在深厚的楚文化基础上,并吸收中原文化的营养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叫“ 楚辞

”。

2、汉代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多为劳动人民“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之作,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思想性。

3、史传是汉代散文中成就最突出的领域,《史记》和《汉书》代表其最高水平。

成为文学的基调,冷峻的思考和批判成为文学的主流,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更强,艺术上的多元化倾向更明显。

5、范成大晚年所写农村题材的《四时田园杂兴 》60首代表了他田园诗的最高成就,他无愧为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4、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衰落,中唐时期诗歌发展的总体趋向是: 忧国伤时的忧患意识

二、选择题(每题1分。占6﹪)

1、(D)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法、术、势相结合的严密思想体系,完全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A.荀子

B.管仲

C.商鞅

D.韩非子

2、(C)是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者,对后世文章的影响极为深远。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3、汉乐府民歌中揭露、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寄托了青年男女对美好婚姻的热烈向往的叙事长诗是(B):

A.《上山采蘼芜》

B.《孔雀东南飞》

C.《上邪》

D.《陌上桑》

4、“初唐四杰”是指:()、杨炯、卢照邻、(C)。

A.王维、陈子昂 B.王勃、陈子昂 C.王勃、骆宾王 D.宋之问、杜荀鹤

5、继往开来,在屈原之后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又一高峰,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浪漫主义传统的诗人是(D)

A.李贺

B.李商隐

C.韩愈

D.李白

6、宋代诗人(D)诗作风格多样,其慷慨悲壮近杜甫,有人誉其《剑南诗稿》为一代“诗史”;豪迈奔放近李白,有人呼其为“小太白”。

A.苏轼

B.黄庭坚

C.辛弃疾

D.陆游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占9﹪)

1、汉乐府 原指汉代的国家音乐机构,后指由此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这些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俗乐,世称乐府民歌。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作品多妇女题材,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人物性格鲜明,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于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代表作有《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优秀的长篇叙事诗。

2、“元白诗派”唐代中期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诗派,亦称“新乐府”诗派。他们继承和发展了杜甫“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传统,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等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写作了大量切近现实,关注民生疾苦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浅切平易的“新乐府”诗派。这一派的重要诗人还有张籍和王建,他们的诗被称为“张王乐府”。

3、“江西诗派”

北宋后期诗坛,追随在黄庭坚周围的诗人,形成一个以黄庭坚为代表的诗歌诗派。他们学习黄庭坚提倡的“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诗法,在艺术是追求创新出奇,崇尚瘦硬奇坳的诗风。在黄庭坚去世之后,年轻诗人吕本中编列了《江西诗社宗派图》,列黄庭坚为“宗派只祖”,下列陈师道,潘大临等25人,认为他们的源流皆自黄庭坚,“江西诗派”由此而来。南宋以后,江西诗派影响继续扩大。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影响最大的诗歌派别

四、简答题(每题5分。占20﹪)

1、曹操《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的比喻意。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客子”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之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

2、“非攻”的意思

非,责难、非难之意;攻,攻国之意。“非攻”,意为谴责侵略战争。“非攻”是墨家的代表思想之一,是责难和反对当时强大的诸侯国为了扩张国土,制造借口去攻占弱小国家的侵略行径。针对春秋战国之交,战争频仍、民不聊生的时代特点,墨家学派纷纷起来上说下教,谴责侵略,甚至身先士卒,直接参加制止侵略的战斗,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进行“武器的批判”。墨子的《非攻》篇正是阐明侵略为不义的道理。

3、分析杜甫《新婚别》借新婚写乱离的表现手法。《新婚别》通过“暮婚晨告别”这一典型事件,通过模拟新娘子的口吻,写新娘子与新婚丈夫的话别时的种种复杂的心理状态。语言中有埋怨如“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有深深的遗憾如“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也有鼓励的话语如“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戒行”,更有发自内心铮铮誓言如“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诗篇正是借“新婚别”来写时代的离乱和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创痛和苦难,对统治者的昏庸误国有所谴责;同时也表现了人民如何为支持平叛战争而放弃个人幸福的牺牲精神,表现了诗人爱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4、背诵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占20﹪)

1、分析刻画项羽形象的方法。

项羽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着意描写的人物。这位盖世英雄,同时又是一位悲剧英雄,爱如春风,恨如烈火,形象凛凛如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者描写人物性格和命运时,主要手法有:一是以事件写人物。司马迁主要选择了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件历史重大事件,再现下项羽一生中的三次成败关键时刻的言行,突出了他既鲜明又丰富的个性特征。“巨鹿之战”写其立定乾坤盖世英豪的一面,“鸿门宴”写其成败转换的关键,“垓下之围”写其英雄末路的悲壮,凝练而集中地描写了项羽的一生,并充分揭示了项羽一生的成败之关键。二是细节描写。即常常用一些细微情态表现人物的精神个性。如鸿门宴上,范增三次举玦示意,表现他要求项羽杀刘邦的急切,而项羽则囿于“妇人之仁”而犹豫不决。三是场面描写。精彩的场面描写往往能创造人物的活动舞台,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巨鹿之战的场面,有声有色,惊心动魄。鸿门宴的场面,刀光剑影,明争暗斗。四是运用对比的手法。对比手法的妙用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在表现项羽的性格上,太史公更是喜欢用对比手法表现,如巨鹿之战之前,项羽的勇者无惧,宋义的胆小甚微。

2、分析《將进酒》中李白的自我形象。

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六、作文(40﹪)

以《小议“见异思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不是所有的“见异思迁”都是不好的事情,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见异思迁”都是好事情。见异思迁,在词典上的解释是: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它本身是被定义为一个贬义词的。

“见异思迁”,作为贬义词的用法,让人第一想到的应该就是有些男人的花心了。当面对家里的女人久了,又恰在外面遇见了其他的女人,因此而“见异思迁”,引发家庭破裂事件,在当今社会也是很多的。

“见异思迁”的第二个典型案例当属经典童话故事《小猫钓鱼》了。故事中的小猫,总是没有耐心,本身在做着钓鱼的事情,结果却是看到蝴蝶飞来了,去抓蝴蝶;看到蜻蜓飞来了,去抓蜻蜓。结果自然是钓不到鱼。这是故事中的小猫钓鱼。现实当中也不乏小猫钓鱼事件。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去钓鱼。看到这边的别人能钓上鱼,那边的别人也能钓上鱼,唯独自己不行,于是不停地变换钓鱼地点,一会转到这边,一会又转到那边,结局等同于故事中的小猫钓鱼。我个人觉得描述“见异思迁”的较为恰当的例子是一部分人不坚定自己的想法,不坚定自己的职业,总是处于不停的择业创业的奔波当中。看着这个生意不错,跑去干这个;然后又看到那个行业更不错,又放弃原先的,转而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而不是脚踏实地。这山看着那山高,那山又看着这山高,总是不停地变换,不停地追逐。时间,精力,全耗在追逐中了。

世上没有绝对的黑和绝对的白。“见异思迁”也是。总是待在原地,就会犹如一潭死水,不会有进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动起来,才会有前进的可能。“树挪死,人挪活。”古人还讲过这么一句话。人是具有创造性的生物,不能一直墨守陈旧规,不思变化,否则跟一根枯木等着风化有何区别?因此,“见异思迁”,也有着好的一面。特别是在当今飞速变化的电子信息社会。

现在社会信息万变,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早已过时了。要积极主动去看到“异”,看到“异”之后再思索着如何“变迁”,以适应这个“异”的出现。这个应该说是新时代里的褒义性质的“见异思迁”了。

大二下 概论整理1 篇6

政理念的升华。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平。

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做出部结合点。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二,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进行分析。意义何在? 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的目标;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

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一是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一方面正确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同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第二,依法治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利益。

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5.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第一、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增进政治互信 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今天我及其相互关系?

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们收入差距一定程度上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

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物

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最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保证收入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2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

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努力发展同各类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国家的关系。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避免可能引发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与合作的原则。的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原则。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排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第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4.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1)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问题,以“八荣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第三,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肩负领导社会收入差距拉大。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道德的系统总结,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2)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

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从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

整体上看,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

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

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

作用。的标杆。

二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现在收入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

马克思整理论文1 篇7

(一)加强立法观念的转型与立法实践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二十多年来,法律的调整范畴基本上未发生什么重大的变化,环境法在立法上升也未转型,依然是以环境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传统型环境法体系。事实上,环境保护不仅包括对已有污染的治理,还包括对现有环境的保护。然而我国的立法长期忽略了这一方面,这也是造成我国目前自然资源保护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环境总局负责人在谈到西部环保工作时强调,“一定按照江总书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要求,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并重,生态建设与保护并举,城镇污染治理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重,统筹兼顾综合决策的方针,力争实现西部环境事业的跨越发展。环境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和总称,即把环境保护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对于中央立法而言,就要本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全面统筹兼顾的原则,遵循法制统一,确立环境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即环境管理机构来承担指导和协调任务,通过立法明确有关机构的设置、分工、职责和权限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并进步确定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违法责任,只有对违法者实施制裁,才能使受害人权利得到有效保护。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要求我们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从而促进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环境立法中对污染环境罪与国家环境立法主要是全国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国家环境立法具有根本方向性与原则性,是全国人民的环境活动法则,是地方立法的依据,是环境立法的关键。如今,我们国家存在着规定污染防治规范多而生态资源保护措施少的缺陷,这应该是今后环境立法修改的重点。

地方环境立法是享有立法的地方权力机关和相应的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法规,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的主要手段,又是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管理本地环境保护事务的保证措施。地方环境立法必须坚强化环境管理,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的指导思想,坚持为环境管理服务,以环境保护工作的中心为环境保护立法的重点,具体说来,有如下原则:①建立大环境立法体系的原则,如前所述,国家环境立法存在着污染防治规范多而生态资源保护措施少的缺陷,与此对应地方环境立法中也存在着侧重污染防治立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实际工作中重污染防治而轻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环保工作缺乏全局性考虑。坚持大环境的立法原则是要求在地方立法中运用生态学观点将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体考虑,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各类灾害等规范组成一种标本兼治的大环境体系,②强化污染责任制原则,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污染者的法律责任感。地方立法应将国家立法中污染者与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谁污染谁治理,这本来就是环境保护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下,市场主体具有趋利性,往往出现一些企业为了眼前短暂的经济利益宁愿被罚也不去治理污染的现象。因此,加强地方环境立法,强化污染者的责任已刻不容缓,这应该说也是权利义务原则在环保法中的体现。③坚持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原则,各地方的污染状况不同,环保的具体任务也不尽一样,这就要求地方立法以本地事实为依据,坚持国家立法的原则性与本地实际的灵活结合。同时,由于总结性立法往往带有明显的滞后性,而社会关系不断发展,地方立法应在科学预见基础上超前立法,以弥补国家立法的滞后性。

(二)改进执法与司法

我国环境保护一直强调以行政为主导,政府起到主导作用。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环保行政主导一直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目前,环保工作的重点是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这使环境行政主导的特色更加鲜明,行政主导固然有其优势,如具有较高的效率,能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复杂的特点,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它主要适用于污染防治,而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则另当别论;其次,行政主导具有严格的隶属关系,很容易出现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不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造成体制上的混乱;再者,行政主导的方式降低了环境司法的地位和功能,也降低了环境执法的功能,使司法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要实现环境法治,必须改进执法与司法。但是应当如何改进执法与司法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污染防治要向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相融合的行政刑法方向发展,将现行大量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具有刑事责任性质的处罚,检察机关应积极参与其中。

其次,生态保育要逐步扩大民事保护的范围而缩小刑事责任的范围,这要取决于民法物权的完善,与取决于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正确处理以及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等各种因素。再次,建立起以检察院为主体的公益诉讼制度,检察院代表环境公害的受害者提起诉讼。现行环境侵权诉讼是由民法通则规定的,由于环境侵权的受害民众较广,在诉讼中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不利于共同诉讼人的共同求偿,而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能够克服此弊端,并且在当今我国公众法律意识普遍淡薄的情况下实施此举不失为良策。

最后,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笔者认为,在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系统工程中,执法是末端环节,前面的问题不解决而仅靠末端一刀切,无异于以堵口子治洪水,是治标不治本,甚至会激化矛盾,为环境法治的发展埋下隐患。

(三)加大法律监督力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这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要求我们改革和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应,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由于我国实行环境保护行政主导,权力相对集中,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较大,因此法律监督尤为重要。“如果说法治在法律调整机制中是把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实现义务的活动等法律现象聚合起来的重要手段,那么法律监督则是使法治在法律调态各个阶段得到有力保证的重要法律措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严格有力的法律监督,也就没有法治。”可见法律监督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形式,而是在于力度。

我国环境法律监督大体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舆论监督、各政党和社会团体组织的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司法监督等几类。

权力机关的监督在近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多次听取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报告,对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而且坚持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组织并一直坚持进行中华环保世纪行和环境执法大检查等活动。

行政机关的监督以环境监理为核心,成立了专门的环境监理机构,旨在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各政党的社会团体组织的监督主要以舆论监督的形式出现,但我国舆论监督制度程度很低,因而总体上作用很有限。

司法监督主要是司法监督职有机关即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在环境监督领域这块基本上是空白。

人民群众的监督主要再现为以环境评价制度等为内容的公众参与,而公众参与首先取决于公众环境意识,其次取决于制度的保证,我国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人民群众的监督基本上只具雏形,缺少操作性规范,力度亦很有限。

(四)加强公民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

公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公民的的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不只是普法教育与司法权威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公民法律信仰的培养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使民主与自由深入人心,法治现代化道路已达三百年之久,而中国由于长期封建统治思想根深蒂固,现代法律并非本土产物,对法律总持一种排斥态度,尤其是环保法,历史上只有破坏环境与自由,而无保护环境的传统。同时在公有制条件下,自然资源权比较抽象,人与自然的关系长期以来被处位于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经济关系而不是法律关系,由此,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五)对环境构成物的物权归属思考

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水面资源等自然资源是构成环境的主要方面,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在我国这些财产所有权都属于国家或者集体的也就是共有制度,这种所有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权是所有权是相分离的,尽管法律明确规定使用人“有管理,保护,合理利用的义务”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往往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逃避这种义务。当然,当前我国存在多种因素影响,但外部性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外部性是指行为人私人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一致或不一致的情况。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行为人的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的行为。由于此时行为人的贡献多而获益少,其产生的动力就会不足。相反,负外部性就会导致个人的收益大于社会收益,而导致将成本的转嫁社会或他人,例如通过损人利已或损公肥私等手段。

其实,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要求我们(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地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需要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和社会消极因素的冲击。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而实际中行为人往往会置社会利益于不顾而追求个人利益。例如我国为了保护环境而实行的“退耕还林”政策与“封山育林政策”这显然会减少农民与林木工人的收入,而政府却没有有效的措施去补偿他们的损失。所以,许多地方盗伐、乱伐现象就屡禁不止。

但是,如给与私人更长的承包期,“私人的物品往往受到最大可能的保护”。(7)从这种观点出发,中国人往往有珍惜自己财产的传统,相信人们会从自身的长远利益出发,做到最大的保护。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政府再加以宏观调控,效果应该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改革我国目前的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模式就是很值得思考了。

小结:

环境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朝夕而就,并且,由于我国国情和环境问题成因的特殊性,因而从国外的治理环境举措中(相对于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多少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只有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切实可行的法治化的道路。这应该说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而泱泱大国,法治先行,时代赋予我们的法治保护环境的重任,我们也必将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前。参考文献:《列宁选集》 1960年 1975年 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95年2002年 人民出版社

《辞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环境公报》1985-12-30

马世俊著 《中国生态透视》1990年 北京出版社

洪大用 《当代中国环境问题》,载《教学与研究》1998年8期

上一篇:团组织推优细则下一篇:党员党性修养弱化的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