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教学点“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2024-11-07

前进教学点“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共11篇)

前进教学点“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篇1

前进教学点“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

规 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心校《“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细则》及继续教育的会议精神,完成“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目标,真正通过继续教育工程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结合学校当前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顺利实施,特成立“十二五”(2011-2015)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 长:韦盛元 副组长:黄仁芳

组 员:韦正慧、田仁琼、袁红云

黄仁芳老师负责抓此项工程及处理日常事务。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教师德育能力、创新精神、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提高。

三、目标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按照“打造骨干、推动校本、覆盖全员、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渗透“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学科培训为主要内容,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计划”和州级培训为抓手,以县级培训为基础,以校为本,积极探索并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新模式,以实现“强化能力、提升素质、决战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

四、实施原则

1、坚持以教师为本,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施训的原则,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全员培训和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和学历提升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以校为本、强化校本研修、鼓励创新、围绕“提质减负,打造高效课堂”的原则。

五、培训对象 全校在职教师。

六、任务及内容

培训分全员培训、专项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

(一)全员培训

在五年的时间内对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总学时的培训,原则上年均不低于72学时。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按照分类、分层、分岗、分科组织实施的培训(含“四新”)不少于300学时。在总学时中,县级(含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得少于240学时。

全员培训以学科为基础,将“一德四新”与各学科培训有机结合。

1、师德教育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使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做到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人师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新理念

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新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培训,使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4、新方法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培训,能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新技能

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课后反思、学情分析、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专项培训

专项培训以打造骨干为重点,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骨干教师队伍,推动学校校本研修有效开展。

1、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骨干教师“百千万”培训计划,完成各级骨干教师的选拔推荐工作。到2015年,镇(校)级骨干教师所占比例不低于教师总数的7%,县级骨干教师所占比例不低于教师总数的3.5%。各级骨干教师覆盖所有课程计划的全部学科。

2、班主任远程培训计划 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班主任进行每五年不少于30学时的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计划

在普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级培训,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的比例应达到80%以上。

4、中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培训计划

按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黔教法发【2011】152号文件要求实施培训。

5、教师培训团队提升计划

教师培训团队系实施教师培训的管理者团队和培训者团队。通过各级开展教师培训团队提升培训,使管理者准确把握我省继教工程的总体规划、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增强培训组织策划能力和管理能力;使培训者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增强对培训课程和内容的策划设计能力,改进教师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者的培训能力和指导校本研修的能力。

七、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拟定学科考试或考核制度,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骨干教师选拔、特级教师评审、评优评模等的依据。对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对继续教育工作组织不力的给予批评;对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擅自中断参训,或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试视为不合格。

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质量监督制度、考核评估机制,加强教师培训项目的过程评价和绩效考评。

实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制度,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 训情况进行登记。五年内,按规定参加培训、完成培训学时并考试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合格证”。

完善培训档案制度,加强培训档案建设。学校设立专人管理继教档案,及时记录、收集、整理培训资料并分类归档,做到各类文件、培训资料、图片音像资料齐全。积极探索创新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实行电子档案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学校根据《者楼镇“十二五”(2011—201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要求,制定本校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实施细则,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者、组织者和第一责任人,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培训任务顺利完成。教师要更新培训观念,要把完成培训任务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创新培训模式

除组织教师参加县级以上的集中培训外,学校还要组织校本培训。校本培训采取“集中指导、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教学观摩、教学竞赛、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优秀教师参与到培训者队伍中,把自己的经验与他人分享。

(二)加大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和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确保经费足额专项用于教师培训。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个人出资相结合等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的机制,完善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十、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10月初启动阶段。在启动阶段,各学 校要认真做好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与宣传,提高认识,搞好调研,制定规划、实施细则和管理措施。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5年2月为全面实施阶段。培训活动中要注重过程,讲求实效,保证质量,切忌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2013年将接受省、州继教工程中期检查。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4月——12月为验收阶段。其中:2015年4月,学校自查;2015年5月起为迎接上级的检查评估验收。

者楼镇前进教学点

二0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前进教学点“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篇2

江苏省海门市城北初级中学是一所城郊结合部的农村初中。近年来, 随着海门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 学校生源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成为海门镇外来务工人员孩子集中就学的一所初中, 学生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2013 年1 月, 进行课题开题论证时, 学校外省市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近80%。时隔三年, 外省市学生在全校总人数中占比已达88%。通过调查走访, 发现部分外地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缺乏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跟着父母过着流动的日子, 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 底子薄, 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和进度, 对自己缺乏信心;有的学生索性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到学校, 不听教师讲课, 课堂上不是开小差, 就是趴在课桌上睡觉, 厌学情绪较为严重, 造成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下滑。在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体制下, 这些学生成了一群弱势群体。这样的生源变化, 给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几年, 学校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自信”。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自信, 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能力缺乏自信, 师生普遍缺乏学业和职业成就感、幸福感。面对基础差, 底子薄的学生, 教师更多的是无助, 久而久之有些教师对工作减少了激情, 缺少进一步的思考和提升。鉴于上述背景, 摆在面前的问题是, 必须向课堂要质量, 向教学要质量。必须为教师搭建研修平台, 引导教师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思考, 完善学校文化建设, 转变不科学的教学行为,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升师生幸福感, 帮助学生进步成长。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内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受制于教师的教育理念, 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但更是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的直观体现。由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涉及方方面面, 涵盖的内容有很多, 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导、教材的合理使用、板书设计的合理性、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开展、加强教学反思等方面的研究。

(2) 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性质,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课题组成员通过研读文献资料、执教实验课、展示课、评比课、培训讲座、发表论文等实实在在的研究, 将课题研究落实在每一位教师、每一天教学、每一节课上, 再从一个个课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梳理和提升, 总结经验教训。具体表现在:第一, 研究文献, 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文本资料及有关网络信息, 搜集资料, 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 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三年来, 研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李炳亭老师的《高效课堂22 条》、干国祥老师的《构筑理想课堂》、李希贵校长的《面向个体的教育》、刘铁芳教授的《什么是好的教育》、美国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等教育教学专著, 用于指导课堂教学。第二, 研究个案, 找出学生文化成绩差的原因。通过调查走访、座谈会、随堂听课等形式, 了解我校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等, 从而找出影响学生学习状况的因素。随着研究深入开展, 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是他们的成长环境, 以及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科学。教师理解了学生学习素养差的原因, 他们转变了教学理念, 放慢教学步骤, 降低教学难度, 以更多的爱心、细心和耐心, 加强个别辅导, 经常沟通谈心, 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第三, 研究课例, 从中加强经验总结。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开展有效教学实践活动, 探究各学科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 总结实践经验。课题组加强研修, 提升专业素质, 通过对一个个课例进行剖析, 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 使教师在研究中获取对教学、对教学改革的一种坚定的教学主张, 并坚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证明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提升了能力, 找到了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研究成果

三年来, 课题组努力践行“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教学主张, 在各学科进行了积极的教学实践, 无论在理论层面, 还是在实践层面, 都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 在理论层面上。第一, 厘清了教学的核心理念。通过研究, 将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与培养学生自信心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有机联系起来。确立了“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 教师是最需学习的群体”的教师观, “每个孩子都是等待发掘的宝藏,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创造者, 每个孩子都以错误为成长的垫脚石”的学生观, “把课堂还给学生, 引领学生自主发展, 把舞台让给学生, 欣赏学生生动发展, 把时间留给学生, 鼓励学生自信发展”的教学观。第二, 梳理了课堂有效教学行为。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 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在课堂里, 而不是控制在课堂里, 必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合作探究、设计精美合理的板书、科学把握教学时间、点燃学生情智、加强教学反思等教师教学行为, 提升教学有效性。针对我们学校的学情, 在课堂中通过“低起点, 小步走, 勤反馈, 多鼓励”的教学节奏, 把课堂还给学生, 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只有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了, 做到向课堂要质量, 学生才会进步, 学校才会发展。

(2) 在实践层面上。第一, 推动学校的文化建设。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师生的自信心增强了, 为学校的自信文化奠定了基础。2013 年10 月, 我校成功举办了“插上自信的翅膀飞翔”的自信文化展示活动, 全校师生通过缔造完美教室、教学主题沙龙、卓越课程汇报演出等环节, 向与会代表展示了我校的自信文化, 获得了来自市教育局和全市各所初中与会代表的好评。第二, 帮助学生进步成长。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 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 学生的学习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的积极性高了, 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在江苏省阳光体育节展示台上、在南通市中学生法治情景剧表演中、在海门市校园艺术节活动中、在能仁中学教育集团体育节上, 都能看到我校学生充满自信的身影。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一定程度上文化成绩也得到了提升。第三,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以研究促教学, 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每位教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 各科教师对本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行为加强研究和思考。三年来, 课题组成员执教实验课、公开课、展示课、评比课近40 节, 先后多次为海门不同学科教师开设培训讲座, 多次获得南通市、海门市优课评比和基本功比赛等级奖。还把自己的经验、困惑、反思形成文字,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刊物发表课题研究论文47 篇。多位教师成长为海门市学科带头人、海门市骨干教师、海门市教坛新秀, 起到表率、引领和辐射效应。

四、结束语

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是一种综合智慧的表现, 对于不断生成的课堂情况, 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应对策略。而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 需要教师不断学习, 更新教育理念, 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素养。如何保证教师课题研究行为的常态化和自觉化, 如何使研究成果更具有常态教学下的普遍意义和实用价值, 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中的策略及方法需要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尽管本课题研究暂告一段落, 但思考并未结束, 我们一直在思考探索追求的路上。

参考文献

[1]古鸿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 2010.

[2]吴陆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转变师生互动方式的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5) .

[3]吴宏, 徐斌艳.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2) .

前进教学点“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篇3

过去我们一直在讲。职业教育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方式与增长方式必须转变。同时,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每年以一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在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极大改善。但现在达到的水平如果按人均来看在世界的排名还是比较低的,因此“十二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七大提出要从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两个角度对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十二五”规划也是贯彻十七大的重要举措。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我们参与全球经济竞争,这些大背景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一个大的战略期。具体讲,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要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改善民生,实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这样一个共同的理想,职业教育在其中要发挥重要作用。这些要求我们在未来五年中把职业教育进一步抓好。

从教育自身来讲,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就提出普及高中教育,到十七大提出加快普及,这次《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们认为在当前中国人力资源的结构下,中等职教对普及高中教育有重要作用。高等教育要实现40%这样一个目标,高职也要进一步发展。学习型社会的提出,职教在其中也承担重要责任。所以温家宝总理多次要求在整个教育结构与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无论从经济社会角度还是教育本身角度来看,我们都要加快职教发展。

我们在制定规划时,首先要紧扣《纲要》精神:两基本(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做到这一点有20字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总的目标和基本精神对职业教育是适用的,也有具体论述,概括起来就是“一形成,两满足”。即“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方向来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落实《纲要》时要有两个意识作指导:一是发展意识,二是危机意识。发展意识是说我们现在有了好的基础,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发展。所谓危机意识是要站在国际经济竞争的高度来看问题。职业教育不是自己的事,而关涉国家的能力建设。李克强同志在去年就“十二五”规划提了几点要求。第一点是要对重大课题有新的认识,对做“十二五”规划有新的认识。到2020年还有10年,这5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我们职业教育的规划制定也是处在一个特殊时期。第二是要有新的角度。强调了三个问题,一要有国际视野。这对我国职业教育也特别重要。二要强调宏观思考。要有全局观念,这是非常重要的。三要有历史眼光。要做到深度思考,长久谋划。他讲的第三点是要有新思路。第四点规划制定要成为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第五是要形成系统的成果。第六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这些要求对我们做职教规划意义重大。

从“十二五”发展的角度看职业教育的目标,有三个方面。从规模角度,《纲要》已经定了一个框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十二五”期间我们中职应该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当然这还需要相关政策去支持。从建立学习型社会角度,《纲要》非常明确今后的培养目标,这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十二五”的目标要参照这样一个描述来设计。从建设角度讲,三年行动计划马上就要印发(按:指《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了10个计划,建设目标应围绕行动计划来推进。同时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还要继续做一些工作,改革目标也已经摆在《纲要》里了。从“十二五”来讲,我们要创新职业学校发展方式,就是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产业结合得更加紧密。第二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就是教育和产业、行业开展普遍广泛的对话。第三就是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的体系,到2015年必须使这个体系取得重大的阶段性的成果。第四是实现就业导向的专业课程教育体制。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开发紧紧围绕产业、专业来做。第五要统筹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从全国一盘棋来看,今后统筹区域、统筹城乡的职业教育发展要有更大的力度。这也是2009年7月份教育部在重庆举行职业教育城乡统筹论坛的一个初衷。

区域之间要因地制宜地开展职业教育。

1农村职教要大力发展。《纲要》专门用了一段来谈农村职业教育,每县都要建县级职教中心。加大对少数民族、边远山区的支持力度。发展面向农村职教有两大任务:一要农民转产,加大城镇化;另一方面是培养新农民。2015年农村籍学生应享受免费职教以及国家的相关资助。

2东部地区,2015年高中阶段入学率应达到90%:

中部地区职教入学率应略超过普通高中:西部地区。中职招生应与普高大体相当。进一步推进职教集团化办学,实现资源共享。以行业、地区为纽带,东、中、西部应互相支持协调发展。

3加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职教发展。目前在支持疆、藏职业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效果也正在体现。“十二五”规划中除了重点地区外应扩大范围。使职业教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4深入开展职教的综合改革。现在全国有五个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天津、四川、广西、三峡库区、河南。这五个实验区是“十一五”期间部署的。在“十二五”期间实验区的工作要有新的进展。同时应考虑视情况扩大实验区,探寻在新形势下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思路。

制定规划时必须将一些制约因素考虑进去:

1制度带来的观念问题。对职教的不重视制约职教发展。这不只是传统的问题,现实中的用人用工制度也是造成这种观念的重要原因。

2职教地位在很多地方得不到落实。尽管现在中央把职业教育提得高,但在很多地方还不能把中央的精神很好落实。

3管理体制问题。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体制不顺对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会有很大制约。

4职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

5有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还跟不上,特别是制度方面。

在规划制定中要考虑下列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1首先要进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这是《纲要》首先在体制改革中提出的任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是办学体制问题。再就是职业教育本身的人才培养模式。

2进一步深入职教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机制。创新教学环境,创新教材应用,创新专业设置,创新教学方式,创新队伍建设,创新管理制度。

3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4进一步加强职教基础能力建设。基础能力的提高将有力支持服务经济社会三个能力的提高。

5进一步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教。这是《纲要》的一个基本精神。第十五条指出:“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我们的“十二五”规划应该把它细化变成可操作的东西。

6进一步推进民办职教发展。要完善管理,制定制度、政策来支持保障民办职教健康发展。

7加强职教中外交流合作。这是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也需要进一步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新的思路。

8加强职教科研工作。职业教育科研还是比较薄弱的。我们今天的会议本身就是职业教育科研的重大活动,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把科研高度重视起来。

前进教学点“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篇4

继续教育培训规划

根据正安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下发的《正安县“十二五”(2011-2015 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正教科字[2011]42号)文件要求,结合正安二小教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省、市、县“十二五”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会议精神,完成“十二五”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目标,真正通过继续教育工程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我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结合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相关工作布署,坚持注重实效、联系实际的原则,营造有利教师终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造就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教学技能全、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努力造就一支富有教育家精神、具有终身大学习的观念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配置均衡、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结合十二五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十二五”继教工程从2011年起至2015年止,用五年时间对我校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正安二小全体教师。

四、“十二五”时期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任务及内容

(一)师德教育(2011年)

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使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确立教育教学工作中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教师普遍具有 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德形象。

健全师德建设工作机制。营造学校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渗透品德教育的“三维德育环境”。继续开展“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评选活动,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形成师德建设工作合力。学校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要突出师德和教书育人的实绩,考核重点是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教师职务评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

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

(二)新理念(2012年)

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三)新知识(2013年)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培训,使我校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教育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新方法(2014年)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培训,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新技能(2015年)

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课后反思、学情分析、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领学生课堂上听、思考、提问、交流的能力;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根据正安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历提升的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继续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到2015年,确保专科达标率100%,并努力提高本科生学历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

(七)骨干教师培训 加强我校骨干教师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科研带动作用。希望通过对他们给任务、压担子、搭台子,使他们得到锻炼,同时通过各级骨干的带动作用,促进更多的年轻教师提高自身的发展和业务水平的,加入到骨干的行列。结合县十二五规划努力打造600名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的奋斗目标,努力培养和推荐我校各科县级骨干教师,五年内力争每个学科至少都有一名县级骨干,争取做到每个学科都有带头人。

(八)班主任远程培训

通过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我校所有班主任进行五年不少于30学时的培训,选派班主任参加市县级骨干班主任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九)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

在普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级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的比例达80%。

(十)完成国培远程培训工作

“十二五”期间国培远程培训将是一种重要的培训形式,如远程班主任培训、远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培训、远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等。我校将根据上级的安排,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十一)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根据我校实际,强化编制管理,规范岗位设置,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发挥学校在用人方面的主体作用;将教师的创新实践和成效纳入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师德为核心、绩效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

五、“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具体措施

1、积极组织教师按月进行网上电子备课

上级要求每个教师都会利用幻灯片制作课件,而学校每个教师都不应该是孤立的个体,为使教师们有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县教育管理平台的创建,无疑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学习和勾通的平台。老师们在网站上,不仅可以下载课件、试卷等教学资源,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管理平台,是复一日,管理平台上的资源就会更加丰富,为下一步学校真 正意义上实现无纸化办公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把作品传到正安二小的网站上,一方面建设的本校网站,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教师进一步学习教学设计、PPT、flash等现代教育技术。

2、组织一年一次的教学技能比赛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它即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我校教学技能大赛由教科室牵头,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设计奖项,在年终考核和绩效工资评定中加分。在评优晋级中优先考虑。

3、参加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

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的各级各类培训,包括“国培计划”、各种暑寒假期培训等。

4、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十二五期间,学校努力实施多媒体进教室工程,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能力为目标,围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教育资源整合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拓展教师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渠道,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十二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十二五”期间,我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加强统筹管理,增加经费投入,明确政策导向,完善监督保障体系,为全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规划的实施推进、政策制定、研究指导、学时登记、资源整合和评估监控,分析和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创建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规划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二)经费保障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教育经费向教 师队伍建设倾斜,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行动计划配套经费落实到位。

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确保学校公用经费的5 %用于教师培训,并做到教师人均培训经费逐年增长;多渠道筹措教师奖励经费,用于对各类优秀教师的奖励;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资助优秀教师参加省内外高层次培训进修和教育学术交流活动。

(三)政策保障

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制度。教师五年内须接受不低于360学时的培训。教师参加符合规定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培训学时根据《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计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

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

学校要根据教科局的要求,负责对教师各种学习按规定要求参加,折合学时,按照继续教育工作评查方案要求,做好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考勤、学习、资料、成果等情况的检查、记载,认真做好审核工作,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实现每一位教师专业得到提升。

前进教学点“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篇5

“十二五”教师教育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

一、教师教育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小学教师教师教育规定》为依据,根据基础教育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在职教师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和业余、自学、短训为主的教师教育组织形式,坚持按需施教,学用结合,讲求实效;突出教师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先进性,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体系,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二、教师教育的对象

取得教师任职资格的教师(含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其中男教师为55周岁以下、女教师为50周(以生日月份为准)岁以下。

三、教师教育的任务

1、教师岗位培训:

培训对象:1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胜任本职级及晋升高一职级业务要求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学科知识更新与扩展,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和实践研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以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等。要突出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培养教师使用新的课程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突出培养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具体安排:

2、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培训

(1)对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通过各种活动,对教师、家长、学生大力宣传,是这项活动取得广泛的参与与支持,为实验方案的培训做好充分的准备。

(2)加强三支队伍的培训,为课程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性因素,要加强对教学人员的培训。明确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发展,探索新课程的教学与评价,是教学管理真正成为事实素质教育的保证,发挥好教学管理的导向作用。加强对教研组长的培训,更新观念,认真体会新课程理念,吃透教材精神,把握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新旧教材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区别,指导培训教师。加强师资培训是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环节。通过培训是广大教师尽快建立新的课程理念,具有较强的课程改革愿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A 积极参加市级课程标准培训和教材教法培训,加强与市级基础教育课程指导委员会的联系,是教师获得最新的交给信息。B聘请专家举行教育教学理论讲座,特别是课程改革方面的讲座。

3、统的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利用暑期培训时间,聘请专家教授对现代教育理论进行系统简概的介绍,对专业化教师职业、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几个问题作深入剖析。学校计划利用每周五政治学习时间,专门拿出半个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细致具体的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以提高执教者的理论水平,以便从更高的层次把握学生把握教学。

4、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我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努力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在全市乃至全省和全国较有影响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培训内容:现代教育理论研修、教育科研专题、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研究、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等。

培训要求:骨干教师培训要从“经验型”转向“研究型”;从“模仿型”转向“创新型”;从“个案指导”转向“面上辐射”。要坚持集中培训和分散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业务指导与品格熏陶相结合;阶段培养与长期跟踪相结合。

学校目前有一名特级教师,二名省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5

人,并保证骨干教师按时参加培训。

5、计算机全员培训

培训对象: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培训目的:通过培训,普遍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会利用计算机上网查询信息,了解教育教学和有关科研成果的最新动态,部分教师具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

培训内容: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软件的使用和上网查询资料,利用平台制作简单教学软件技术,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教育科研等。

培训要求:学校组织教师利用中午、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工作,由微机教师授课。从Window 95基础、Word的使用、Excel的使用到教学可见制作培训有计划的开展。每次培训由工会、办公室严格考勤,记入校本培训学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教委统一组织的培训和考核验收。学校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相应的计算机证作为竞争上岗的条件。

6、提高学历层次培训

培训对象:已取得和未取得国家规定学历的教师。

培训目的: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培训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教学 计划》、《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专科起点)教学计划》和教育硕士的教学要求进行学历教育。

学校将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助学自考、成人高考、研究生课程班以及教育硕士的学习。

四、教师教育的方式:

教师教育培训的主要方式是校本培训、集中培训和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培训。学校将通过一定方式严格掌握培训的质量。

随着我市现代教育信息网络的建立,要充分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市教育信息网和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构建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开放型教师教师教育网络。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传播技术的特有优势,提高培训效益,为教师参加教师教育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五、教师教育的管理

学校要切实搞好校本培训,发挥师资培训重要阵地的作用。校长要发挥好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规划,组织开展好培训工作,力争使本校教师在本个五年规划内完成学历达标任务和学历提高任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六、完善调整教师教育领导小组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教师 篇6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国的发展方式、发展方向,发展的重点。它是根据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成果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而制定的,它涉及了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其为我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很大一部分涉及到了民生问题。而民生问题历来是我国任何时期规划的重点,它涉及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是围绕着人民平常生活而存在的问题。十二五规划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规划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它也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是未来我过五年发展的基础和方向,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生活水平滞后,或许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将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十二五规划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

十二五规划的内容也可以大概归纳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速度。

通过对‚十二五‛规划的学习,首先了解了‚十一五‛期间中国取得的成绩,以及‚十二五‛开始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十二五规划尤其提到了农村建设,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因为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然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国富‛到‚民富‛的转变,让中国的富民之路又见曙光。

民生方面,我们在发展中取得的进展都是以民生为关注点,这会让社会各个层面得到实际的好处。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十一五‛期间突出的亮点。政府也进一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解决民生问题中。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地兼顾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未来五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济发展方式方面,为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整体转型。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最重大的任务。我们知道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一些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党和国家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背景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处臵突发事件能力大幅提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高度重视民生、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取得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胜利。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完成这个目标,目前已经‘赛程过半’,‘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通过学习,使我深受鼓舞,感受颇深。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们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国家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未来十二五教育改革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一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行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要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二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三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科学确定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和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四是要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就

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各级各类的就业改革与发展做出专题性规划。五是要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使规划纲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再一次感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人民对教育的期盼。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点滴学习体会:

一、把育人为本做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做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我做为一名普通普通教育工作者,更加坚了做好为教学服务的决心和信心,为学院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把改革创新做为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改革、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基础薄弱校大胆试验,加快改革步伐。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

三、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臵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四、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为重中之重。

前进教学点“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篇7

本系列教材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优化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邀请行业、企业和院校专家合作研发, 融入工程教育理念, 将行业的真实项目、职业标准以及主流技术引入教学资源, 打造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导向的工程化系列教材及教学资源。

嵌入式技术系列

本系列教材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嵌入式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优化嵌入式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邀请行业、企业和院校专家合作研发, 融入工程教育理念, 将行业的真实项目、职业标准以及主流技术引入教学资源, 打造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导向的工程化系列教材及教学资源。

计算机网络技术系列

本系列教材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邀请行业、企业和院校专家合作研发, 融入工程教育理念, 将行业的真实项目、职业标准以及主流技术引入教学资源, 打造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导向的工程化系列教材及教学资源。

物联网应用技术系列

本系列教材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优化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邀请行业、企业和院校专家合作研发, 融入工程教育理念, 将行业的真实项目、职业标准以及主流技术引入教学资源, 打造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导向的工程化系列教材及教学资源。

软件技术系列

本系列教材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优化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邀请行业、企业和院校专家合作研发, 融入工程教育理念, 将行业的真实项目、职业标准以及主流技术引入教学资源, 打造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导向的工程化系列教材及教学资源。

数字媒体技术系列

学区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 篇8

二○一○年十月十日

**学区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

近年来,我乡教育教学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圆满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教育教学工作始终保持在全县前列。今后几年,是我乡实施“科教兴乡”、“人才强乡”发展战略,推进社会经济全面进步的又一关键时期。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建设一支与我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已经成为推进我乡教育创新,构建教育强乡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学区按照**乡政府的发展规划要求和县教体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结合学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教师培养培训为主线,贯彻落实学区“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为动力”的办学目标,以校本培训为主要抓手,发挥教学骨干引领作用,营造骨干教师品牌,搭建创新、实践、交流、提升的平台,打造梯队型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及专业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富有创新和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二、建设目标

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学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全体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努力打造一支勤业、敬业、精业的创新型骨干教师队伍,确保我学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

(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方面,强调教师敬业、乐教、爱生、自律,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廉洁从教,依法从教,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三)深入实践,重在落实,开拓创新,努力构建系统、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1、构建、完善继续教育内容,即以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新课程和师德教育的“四新一德”、专业水平、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能力以及学历提升为主要内容。

2、培训方式灵活,培训手段多样。学区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校本培训,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培训教师:

一是认真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二是积极参加由上级部门统一组织的各类培训。

三是进一步推行了规范化培训与教师自我提高相结合,教师学历提高与教育教学技能提高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有特色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规范化培训与自我培训相结合。教师的自我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提高自身思想、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延伸。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与教育教学质量之间的重要关系,积极、主动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思想素质和思德修养;训练自己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使继续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是推行“导师制”,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四)提高培训层次。

(五)加强过程控制,严格考评,依法管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1、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2、加强教师继续教育资料档案建设。

3、适时监控,严格考评教师继续教育。对教师的培训、训练、辅导,学区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管理。学区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现代教育应用技术培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学校心理咨询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观摩“四种人才”献课;组织各级各类示范课、优质课、公开课;开展教师“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技能等岗位技能竞赛;加强对辅导教师的管理,要求辅导教师目标明确,方法得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4、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考评,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如

实登记并按时清理教师继续教育学时,为教师的全面考核提供依据。学区坚持公平、公开、实事求是的原则,依照教师继续教育实际,依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区有关规定,做好教师的考核和奖惩工作,并做到坚持原则,严格程序。

(六)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条件。

(七)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重视骨干教师培养,实施“优师工程”和“名师工程”,全面打造优质教师队伍。

2.高度重视年轻教师的成长,探索新教师的培养机制。

3.注重教师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要把培养创新能力作为师资培养的重要内容,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要探索科研合作的规律,培养教师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要引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尤其要加强教研力度,组织开展教研工作。如通过业务学习,集体备课说课,上研究课,个人反思,开展“最满意的一节课”和优秀论文评选等,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更广阔、多层次平台,实现专业发展。

4.鼓励冒尖、鼓励破格,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政策,为优秀教师开辟脱颖而出的途径,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真正有才华的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努力创造条件,打破职称评定中的论资排辈和条条框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试行完全根据教师实际学术水平和业绩贡献为依据的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聘任办法,实行低职高聘。

(八)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多关注教师的生活,以人为本,关怀激励。

(九)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走“依法治校、民主管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之路,加强校本教研,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益。

(十)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合理,以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县**学区

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篇9

在这银装素裹的寒冬,为配合更好地开展校本教学探究活动,我校启动了“少教多学”子课题——《“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范式研究》。

本课题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这一课题研究的全面铺开,将会给长期受课堂教学困扰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也会给沉闷的课堂教学带来一份生机与活力。

前进教学点“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篇10

一、课题介绍

主管单位: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

课题名称: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

课题编号:CTF120573

类型:全国重点

二、申报条件、方式

1. 申报条件:

(1) 子课题负责人需具备中级职称, 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所教学科5年以上; (2) 参与教师需具备初级职称, 所教学科3年以上; (3) 有时间参与课题的具体工作, 能积极配合课题的申报、参与和研究。

2. 参与方式:

(1) 以学校为单位, 由参与人员根据所教学科共同确定课题实验研究的方向、内容; (2) 每个子课题实验学校申报人数为6~20人, 其中普通实验学校参与人数为10人以内, 重点实验学校参与人数为20人以内。

三、申报时间

自2012年4月1日开始受理, 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31日。各单位在规定时间集中送报, 逾期不予受理。

四、申报程序、过程

详细阅读《课题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课题实验研究方向、内容, 填写《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申请表·评审书》, 校领导签字盖章, 一式三份邮寄至总课题组审批→总课题组批复后, 向子课题实验学校颁发课题立项证书、铜牌, 并根据学校要求组织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实验学校制定实验方案, 并组织实验研究→实验教师做好实验记录,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及时反馈教学问题, 实施过程中的亮点、难点问题记录整理报告, 总结出相应的成果→实验学校根据实验情况提出结题申请, 总课题组审定上报的总结材料和课题研究成果后, 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给予子课题结题, 并颁发科研成果证书。

特别说明: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申请表·评审书, 请登陆“名师教学研究网”下载。

总课题组秘书处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88909559 18611137972传真:010-88909677

电子邮箱:cmedu@163.com网址:www.msyjchina.com (名师教学研究网) 邮寄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84-84信箱《全国创新型教师培养》总课题组

邮编:100084

前进教学点“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篇11

一、学校教师队伍状况分析:

1、总量及岗位结构

我镇现有教师221人,其中专任教师204人,教辅人员15人,工勤人员2人。

2、年龄结构

全镇教师30岁以下共有54人,31~35岁共有18人,36~40岁共有13人,41~45岁共有33人,46~50岁共有30人,51~55岁共有49人,56~60岁共有7人。

3、学历结构

全镇教师有本科毕业106人,专科毕业60人,中师或高中毕业38人。

统计数据及定性分析表明:我校教师年龄偏大,教龄偏高,年轻教师教少等现状。

①我校专任教师达到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所占比例小,但由于任课教师教龄偏长,所以这些教师基础条件好,已经趋于成熟,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有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显著的成绩。

②学校级骨干教师人数少,没有形成规模,学校应当在未来的教师培养中,提高这些教师的发展目标层次。

③普通教师在教师群体中占有较大比例。这部分教师大多为参加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学历层次比较高,实践经验相对也较多,工作稳健,精力充沛、思想活跃,但是缺乏稳定性。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中,要注意从巩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意识入手,同时要注意提高这部分教师的学力。

④学校骨干教师总体层次低。学校应当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注重抓典型,促发展,出尖子,带动群体。

⑤学校缺乏学科带头人,学校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师专业结构的特点,确定部分学科的重点培养对象,逐步扩展到各个学科。

从整体上看,我校拥有的是一支年龄偏大的教师队伍。他们学历层次不高,同时由于缺少全面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专业素质还亟待提高。他们思维活跃,不容易被陈旧的教学观念束缚,有很强的教改意识,易于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敢于创新,但同时,由于高层次骨干教师的缺乏,他们又缺少必要的专业指导,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其创新又容易成为没有实践积淀的无根之木,无水之鱼。这种客观现状决定了我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条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形成专业化教师群体。

二、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整体性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不应是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应该是符合教师切身实际并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因此,我校从专业基本功、课堂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水平、骨干教师层次、学历层次等个方六个方面细化整体性目标,从而达到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目的。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2011—2012)

(1)重点培养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各一名。

(2)各科任课教师专业技能大练兵全部达标,约1/5达到优秀。

(3)课堂教学水平达到消灭不合格课,提高合格和良好课水平,约1/5以上达到优秀课水平。

(4)做到人人有课题,能够在专家指导下,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能结合教学改革实际撰写案例和论文。

(5)教师全部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并能够适时运用课件辅助教学。

(6)在保证现有镇级骨干教师的基础上,培养市级骨干教师1—2名,县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6--8名。

第二阶段:(2013—2014)

(1)重点培养体育、音乐、美术学科带头人各一名。

(2)各科任课教师专业技能大练兵全部达标,约2/5达到优秀。

(3)课堂教学水平全部达到良好课水平,约2/5达到优秀课水平。

(4)部分教师(约1/3)能够独立进行课题研究,掌握开展科研工作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全面提高所有教师撰写案例和论文的能力及质量。

(5)教师全部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并能够自制简单的课件辅助教学。

(6)市级骨干教师1—2名,县级骨干教师达到6—8人,镇级骨干教师增加8—10人。

第三阶段:(2015年)

(1)重点培养科学、信息学科带头人各一名。

(2)各科任课教师专业技能继续提高,约3/5达到优秀。

(3)课堂教学继续提高良好课水平,3/5达到优秀课水平。

(4)部分教师(约1/2)能结合课题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并将研究成果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5)教师大部分能够适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部分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自制较为复杂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6)培养市骨干教师2—4人,县级骨干教师的达到10--12人左右,镇级骨干达到50%。

(7)教师本科学历人数达到35%--40%以上,培养教育硕士1—2名。

三、工作思路: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要促进教师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不断深化专业情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学校为教师提供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及条件。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确定了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整体思路为:关注人本,注重校本,搭建舞台,促进发展。

四、主要措施:

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操作过程中,考虑到我校教师队伍特点,决定以建立教师梯队、强调分层管理为突破口,以教师实际需求为抓手,通过梯队的建立和管理,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不同的培养措施,结合“三大”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水平,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形成专业化教师群体奠定基础。

1、立足教师个人发展,通过制定教师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做到个体有目标、学校抓落实。学校根据教师制定的目标和措施,有针对性地把握全校教师的整体发展方向,然后将学校确定的培训目标与教师个人申报相结合,初步确定骨干教师梯队各级目标对象,进行培养。

2、注重校本培训,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学校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培训需求调查表》,征求和收集教师的建议,积累校本培训的第一手资料,为学校确定校本培训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提供依据。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是我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重点放在“三大”活动的扎实开展上。在内容上,我校根据教师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弱势,将校本培训与教师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在形式上,将校本培训与建设教师梯队的需要紧密结合,分层培训,采取专家培训和自我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发挥各级骨干梯队教师作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校为骨干教师搭台子,压担子,发挥辐射作用。为便于把握梯队教师所发挥作用,学校定期对其进行阶段性评价,注重评价过程,及时反馈评价信息,指导各级骨干梯队教师的工作。

4、关注各层次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学校定期进行基本功考核等教的位置及基本功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发展目标,防止目标过高或过低,从而促进其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5、为梯队各级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构建梯队的最终目的是建设优秀教师群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这个群体出现的过程中,学校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不同的展示空间,通过让骨干教师多作展示课、指导课,结合自

身特长进行讲座等活动,使不同层次教师的特长得到展示,从而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预期效果:

通过三个阶段对规划的逐步实施,应达到如下预期效果:

1、教师学习专业化知识、提高专业化技能的自觉性有明显提高,能够产生比较强烈的自我提高欲望。为教师终身学习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开端。

2、学校基础工具学科和艺术类学科,拥有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

3、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在数量上和层次上有明显的提高。

4、学校形成思想素质高,改革意识强、专业结构合理、专业化水平高的教师群体。

上一篇:习总书记考察东北三省下一篇:大学学院党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