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机教育

2024-06-28

小学生计算机教育(精选8篇)

小学生计算机教育 篇1

我看小学计算机教育

我看小学计算机教育

泠烨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上海部 泠烨)

我国自1983年开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至今已十多年,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课程教育阶段 ;引入计算机辅助教育阶段;普及发展阶段。作为课程教育阶段的标志:1985年全国24所重点中学开设 BASIC语言课程,并由此引发全国大、中、小、幼各级学校的BASIC浪潮。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兴起, 源于国家“七・五”期间投资研制的中华学习机。为了推广学习机,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的研制,从而使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踏上了辅助教学的历程。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当 时某些地方的领导,对计算机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支持不力,实际上,这一转折只在某个时期、某些地区火 红了一阵,紧接着出现了一个低谷时期,总体上仍然维持着BASIC的天下。直到1992年济南第四次计 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后,由于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强了领导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才在全国各地呈现出一派普 及发展的势头。总而言之,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十几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现择其主要 的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关于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目标

当前,我国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最大困惑莫过于目标不清。对小学计算机教育目标的不同理解,大致形成了 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其一曰先进论。计算机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骄子,由于它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 掀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的孩子如再不学习计算 机将很难立足于未来社会,国家也将因公民素质低下而处于贫困挨打的落后地位,所以,掌握计算机技术才算 拿到通往21世纪的钥匙。

诚然,我们的学生确实应该学习计算机,但学什么,怎样学,往往是随大流。一会儿说是“第二文化”, 一会儿又说是“工具论”;今天喊《信息学》,明天又叫“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出现上述情况是因 为对当前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目的性研究不够,对十多年的经验教训缺乏认真的总结及理性的梳理,所 以也就很难形成我们自己的观点。我们一贯主张吸收国外一切有用的经验,但别人的经验绝不能替代我们自己 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站在别人的肩上,其目的是要有所作为。计算机教育是前无古人的事,世界各国都在根据 本国的具体条件和民族特点,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研究和试验,水平也参差不齐,我们只有对别人的论点、主张 进行深入的探求和思考,才能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计算机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科学,但是并非所有先进和重要的科学技术,都 必须在中、小学阶段设课教育。在先进性、重要性之外,还有其它值得注意的因素,那就是基础性。这里所指 的基础,主要是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计算机学科的知识。计算机是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一种工 具,不会运用计算机,就会像文盲一样,很难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学会运用计算机能为学好当前的课程及为 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础。正如小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为了当作家,但如果不学习语文就无法完成其它各科课程的学习一样,小学计算机教育也同样不是为了培养计算机专家,只是为学生提 供一种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各科教学的效率和效益。计算机教育是学习计算机的基本运用,关键在 “用”字上,不能理解成是进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教育。计算机科学是一门上层学科,它的基础是数学和物理 学,要求小学生学习什么递归算法,什么磁性存储,这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认知能力上 ,都是无法接受的。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只会扼杀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小学生要学习简单的计算机使 用,在利用计算机进行语文、数学、自然、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非常自然地接受训练 和教育,把计算机知识融汇在各科学习和课外活动中。目前,由于师资、教材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还不能做 到各科教师都承担一定的计算机教育任务,因此,不少学校不得不开设计算机课。即使如此,也应力求以各学 科的知识信息为客体,使学生看到如何使用计算机来获取和巩固这些知识,而不是干巴巴地讲解程序设计语言 或应用软件命令。

其二曰竞赛论。有一个时期,国内各种计算机竞赛名目繁多。参赛获奖不仅为学校增光,有时学生也获得 升学加分的实惠,如能在国际大赛中得奖,学生可免试升入大学,指导教师也可得到多种奖励。所以有些学校 一直把参赛作为开展计算机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学围着竞赛转。

竞赛对计算机的“教”与“学”,确实能起到相当的推动作用,但竞赛毕竟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标, 假若本末倒置,就会背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以,普通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不应承担培养选手的任务,选手应由 专门的部门去负责培训,若一意孤行,则会影响计算机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吓走一大批人。

国内计算机竞赛,往往集中于两方面的内容:程序设计;汉字录入。时至今日,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程 序设计已不再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主要内容,甚至可排除在教学内容之外,如我们仍一味强调这方面内容的 安排,那就可能误人子弟。至于汉字输入,无非是赛速度、赛正确率,明理的人都知道,非专业人员并不需要 追求高速。

其三称开发智力说。在很多经验介绍性的文章中都谈到开展计算机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这个结论是当今世界力图论证的`问题。计算机作为一门高科技学科,汇集了人 类的高度智慧,我们对它进行钻研,当然能提高智慧与能力。问题在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具有什么特别的能耐 ,能使学习计算机的人比学习其它学科(例如数学)的人,更容易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恐怕谁也 不能作出回答。不少文章提到的例子大多都是应用算法的技巧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数学能够 成为锻炼我们思维的体操。也有文章认为学生边看屏幕思维,边用手击键处理问题,可使大脑得到均衡发展。 据说外国有人认为中国人之所以比较聪明,第一学习汉字,形、声要分别记忆,其二学习珠算要手脑并用。如 此说来,我国早已在教育实践中注意让学生的左右大脑均衡发展了。

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工具,应用在教育上,确实具有其它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多 媒体技术、协同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多种信息的表达形态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更容易激活学生 的思维活动和联想。计算机为提高学生智力提供了一个极其良好的环境,但是要真正做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还 需要广大教师(包括各学科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恰如其分地运用 计算机的各种功能,而不能幻想单靠开设计算机课,就能使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得到异乎寻常的提高。应用计算 机去开发学生潜在能力和智力,是一个十分严肃且极有前途的事业,我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应该在 这方面有所建树,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教育模式。

其四称纯技能说。计算机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生产工具,学会运用计算机,就等于掌握了一门生产技 能。就计算机教育目的而论,普通学校应有别于职业学校(班),首先考虑的应是一种基本能力的培养,而非 职业培训。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的计算机教育,应强调计算机基本操作使用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教育必 须渗透到基础教育各学科教学中去,而不必强调纯技术的要求,否则将为我们设下难以逾越的障碍。计算机是 一门发展极其迅速的科学,今天看似先进的技术,明天就可能落后了,说不定后天就要被淘汰了。如果我们过 于强调技能教育,尤其是与当时社会相适应的技能教育,首先设备就要跟上时代,进行更迭。中华学习机不能 运行时下风靡一时的 Windows(视窗)软件,也不能实现多媒体技术,那就要求学校配置Pentium(奔腾)。现 在的芯片技术是按每18个月就进步一倍(摩尔定理)的速度向前发展的,为此,学校就得每三四年更新一次 机器。试问有哪一所学校能承受如此重负?即使能够做到这一点,教学内容要保证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仍适应当 时社会需求,也是极其困难的。姑且不说大学毕业,就是高中毕业也得十一二年,到那时机器早已不知发展到 几“86”了,就是Windows 、WPS等等恐怕也已面目皆非了。再说键盘背法和汉字输入吧,是否能保住现 在的地位也是大成问题的。众所周知,目前所用的键盘是打字专业键盘,必须双手操作,现在计算机已深入各 行各业,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迫切要求解放手的功能,于是各种新型键盘(如单手键盘)应运而生。毫 不夸张地说,今后的键盘将会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原理,更加智能化,使用起来更加舒服、方便,甚至可能键盘 都不复存在,也可能成为一种次要的辅助输入工具。键盘的改变也必然导致指法的改变。更何况目前键盘键位 的安排对大多数汉字输入方案都是不理想的。显然,在小学里花费过多的精力去训练指法,以求达到专业录入 人员的熟练程度,确实是没必要的。计算尺的命运在提醒我们,计算尺曾经是理工科的学生必须学会使用的计 算工具,可是如今大多数学生或许还未见过计算尺。

键盘是目前计算机文字输入的主要工具。可是汉字不像西方文字,它不能将方块汉字直接用键盘(已被淘 汰的整字键盘除外)输入,而是把汉字转换成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代码,再将代码送入计算机。这是一种间接 输入的方法,间接输入在工作效率、熟练要求、易用性、普及性等方面都不能与直接输入相提并论。随着汉字 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诸如语音输入、手写输入等直接输入法必将更臻完善,更加便利,它们进入寻常百姓家 也是指日可待的事。现在要求学生背诵某种与小学语文教学规范相悖的汉字编码规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何 况代码本身也在发展,今天所学的编码不一定就是明天流行的。在小学进行汉字输入的教学,其目的不在学习某种汉字编码方案,不是学习打字技能,而是要辅助和促进语文教学。所以全拼输入法(最好能输入音调)应 是小学生首选的基本输入法,它可以帮助小学生学习和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率。拼音(声码)输入法存在 不认识的字就无法出码输入这一缺陷,所以应辅助以某种形码,这种形码的规则必须与语文教学规范相一致, 有助于学生识字、写字和构词,对其学习有正迁移效应。任何对学生语文学习可能产生误导的编码都应坚决摒 弃。

小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学习这种技能的目的与要求,仅仅是认识计算机、熟悉计算机 的使用方法,以便在各科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来学习、巩固、扩充自己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效益和深度。 学校要用计算机为学生营造一个有益于发展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的开放环境,以逐步培养他们适应各种不同环 境的能力。

开展计算机教育既不能无的放矢,信马由缰,也不能不着边际、盲目攀求,要根据我国现有的条件和水平,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功能,并结合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使学生获取一种掌握知识和交换信息的手段,以促 进学生当前的学习以至今后一生的学习和提高。通过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变化和科技进步的应变能力 。我想这才是我们开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目的。

二、关于师资

小学计算机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师资问题。小学计算机教师的工作条件是十分艰苦的,有些学校连机 器也没有,只能靠教师到处联系借机器,以维持教学的进行。他们不计报酬、兢兢业业埋头工作,才使我国计 算机教育十多年来得以持续地发展。我们应向小学计算机教师致以深深的敬意。由于历史的原因,小学计算机 师资严重不足,水平也不能适应实现计算机教育目的的要求,特别是非计算机学科教师,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 尚未摘除“机盲”的帽子。计算机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为提高各科教学质量及学生素质服务,就要求教师首 先要掌握有关使用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否则就无法使用这一有效的现代化工具。如今经常有人抱怨没有可以 利用的课件,其实这种抱怨既有反映事实的一面,也有反映师资问题的一面。我国目前的教育软件,无论质量 上还是数量上都还不能令人满意。但问题在于,我们仍有相当数量的软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四川绵阳, 学校的设备至今还是8位机,但他们却充分地运用了现有课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成 绩。这不也反映出我们的教师在运用课件能力上存在差距吗?应用教学软件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研究、改造和 开拓的过程,教师要潜心研究如何利用教学软件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如何把课件组织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同 时也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程式,以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极具个性 的。教无定法,每位教师都可以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独到之处。一般说来,最好的课件,应是教师亲手编制的 软件。比较理想的做法是,由课件专家研制一批柔性课件,然后再由学科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点,作二次 开发,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课件。没有课件,也能利用现有的数据库、字处理等应用软件来开展辅助教学 。有位小学语文教师就利用这些应用软件,把一些范文、范句按描述对象、手法等属性装入数据库,学生能按 照自己的需求与兴趣,取阅各种佳文佳句,从而提高构思和作文的能力。总之,教师必须具备计算机的初步应 用能力,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一些具有远见的领导和校长,已把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作为考核教师是 否合格的标准之一。我们应该深切地看到:国家方针确定以后,教师素质是关系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小 学

[1][2]下一页

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各地区、各学校哪怕少买一点机器、迟一段时间配置机器,也得先把教师 培训工作抓上去。计算机教师要培训,非计算机学科教师也要培训,校长、教导主任更应该培训。各地区要为 培训教师建设一些高配置、高水平的机房,着重在两方面进行培训:提高教师运用软件的能力;提高教师自我 进修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应变能力。千万不要把教师困在用指法、语句、命令、编码所围起的牢笼内,能力是 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三、关于教材

教材也是当前小学计算机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没有好的教材,教师将“ 难为无米之炊”。这里所指的教材,既有书本又有软件,既指计算机学科又指非计算机各科。如前所述,小学 计算机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为此,各学科必须具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内课外内容,也应具有如何 操作计算机和使用这些软件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材现在还不具备。由于计算机教育目的不清楚,再加上写作 队伍水平不高,所以直到现在尚未见到一本经国家教委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小学计算机教材。要编好教 材,首先要明确并深刻领会计算机教育目的。教材编写队伍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灵活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才 能结合小学各科教学实际,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去归纳总结原有知识,以及探讨和认知新知识,否则,编写出 的教材只能是说明书的翻版

上一页[1][2]

小学生计算机教育 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文科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什么是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作了最为明确、准确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内涵十分丰富。从素质教育的定位看,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灵魂是思想道德教育,重点是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素质教育的功能看,素质教育充分考虑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精神和个性差异,注重形成健全的人格。从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看,素质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并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价值。就素质教育的根本而言,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具有时代性,素质教育强调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教育。二是具有全体性,素质教育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开展教育。三是具有综合性,素质教育强调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均衡发展。四是具有主体性,素质教育强调要充分弘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个性和创造力发展开展教育。五是具有长效性,素质教育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和支持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教育。

二、素质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

随着国家不断的加大提倡素质教育的号召,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不少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和专著,还涌现了一大批研究素质教育的专家学者,素质教育也变成了教育的重点话题,但是在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方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校将提高素质教育的途径重点放在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这一方面,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即使有些高校开设了一些关于信息检索的课程,也只是停留在数据库的如何检索等检索技能方面的应用,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法等基本不沾边。素质教育的方法还是仅仅停留在听讲座等较为单一的手段上,忽视了教育学生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方式来学习,从而实现自我素质的全面提高的能力的培养。

三、计算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对于素质教育,我们通常的理解容易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中,实际上,学生的素质教育不应该是仅仅在学校完成的,素质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人生当中,学校的素质教育只能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要做的工作除了直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外,更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实现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实现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方式。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计算机将成为个人学习、工作和进步的工具。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的文字处理和信息查询,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大多数企业、单位、组织已经将计算机成为生产工具和办公设备的一件必不可少工具。文科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必然要求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这一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完成基本工作。而是否能够很好地使用这个工具优化其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将成为衡量其素质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四、高校文科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

高校文科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教育目标、师资、教学方法和模式上虽然已经作了很大的转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良好教育理念,但是还存在着以下几个不足的方面。

(一)目前高校的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和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的内容基本相同,其只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中学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和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一致,很多学生在大学中还要重复学习中学就学习过的知识,这一点无疑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教学资源浪费。并且现在的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应该让学生们学习与时俱进的内容,将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我们的教材在这个方面总是相对滞后,并没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二)高校的文科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目前来讲还是实行“一刀切”的办法,所有的学生采用同样的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的差异性,很容易造成一个班上的学生有的听不懂、有的“吃不饱”的现象。以Office为例,如果按照目前的文科教学大纲来讲授,只能讲解最基本的操作,而有些学生在中学时就已经学习过这部分的内容,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如果直接介绍一些更为深层次的应用,例如Word的长文档编辑技巧等,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不能直接学习该部分的内容。

(三)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单一。首先,目前高校的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先讲述、学生再上机完成作业”来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但是这样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容易造成学生上课都能听得懂,到上机时什么都忘了的问题。其次,目前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还是单一的理论加上机考试,很多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死记硬背上机的内容和步骤,从本质上来看还是应试教育。而当学生们将来真正走向社会,并不需要应试能力,而是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四、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途径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文科计算机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侧重点。我综合目前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一)调整课程内容。目前的大多数学校的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仅仅只是操作系统、Office的基本操作等。很多人认为文科学生没有必要学习程序设计类的课程,认为他们将来大多数从事的工作和程序设计无关。其实,让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目的并不是将来一定要从事程序开发工作,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当文科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可以加深他们对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深刻理解,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在文科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添加一些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可以将文科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为2个学期,第一学期学习基础知识,第二学期学习一门程序设计语言。

(二)改变考核方式,加强教学实践。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符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考试的过程中应该更体现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操作的步骤。作业和考试题目的设计应该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例如让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而学生碰到的问题可以通过上网查询或者去图书馆,甚至可以是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这样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他们能更早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三)改变大班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分级教学。大学里面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而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接受的中学教育的水平往往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在大学中进行一刀切,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可以进行分级教学模式,在学生进校之后进行测试,对学生的成绩及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进行分班,对于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并且开设一些相关的计算机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在学习必修内容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一定的相关课程,从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当今社会的不断飞速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校也要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成了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应该不断地完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高校文科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峰.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9.

[2]庞大连.素质教育是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2.

小学生计算机教育 篇3

1引言

计算机技能是现代教师尤其是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的教师的必备基本技能之一。目前,在培养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方面存在很多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如果能够进行深入分析、理清培养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思路,是目前从事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计算機基础教学工作的计算机教师共同研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

2.2研究方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

3结果与分析

3.1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存在的若干问题

3.1.1学生素质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

目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素质不是太高,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由从各个中学学习成绩居于中甚至偏下的高中生构成,真正学习成绩优异的高中生不是太多,而且进入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些对专业选择并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出于无奈下进行的选择,或者是服从调剂而来到这个专业的。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下越来越高,近些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比之前有所改善,但相比其他有些行业来说,教师的实际收入还是比较低的,尤其是从事小学教学的教师,他们的工作繁重而又复杂,但实际的待遇并不是太高,出现了教师的付出和收获很不相称的现象。因此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从事小学教学工作,而真正愿意做小学教师的学生不是太多。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技能尤其是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不感兴趣,从而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劲头越来越低,营造不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受就业选择多元化、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认为将来所教的小学生又不是天天学计算机,认为自己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行了,没有必要去学习与专业没有多大关系的计算机,还有一部分学生一入学就开始进行考研的准备工作,对于专业课已不太上心,更认为学习计算机知识及技能是在浪费时间,造成对学习计算机知识及技能投入时间严重不足的现象,甚至拿上计算机课的时间学习其他课程,这些不利因素对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培养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3.1.2实践课程不足,学习缺乏灵活性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是以专业学科课程为主,而综合课程、实践课程的课时明显不足。由于实践性课程课时不足,尤其是计算机实践课教学加实践时间更短,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时只会模仿老师上课所讲内容进行实践操作,这样的结果导致该专业学生毕业之后难以胜任小学的日常教学工作:学习方法不能灵活多变,不会借助网络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不能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只会摸索前行、照本宣科,从而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1.3考试方式传统,学习缺乏综合性

在之前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平时一些实践课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考试成绩却很差,而实践成绩差的学生反而考试成绩非常好。查找原因后发现:传统考试一般都强调笔试闭卷,而不重视实践操作,而操作的内容在笔试时不太好体现出来,因此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老师就会在出题时强调理论知识的考试,从而忽略了操作技能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学生更是从学兄学姐那里取得真经:重理论,轻实践。

学生学完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之后,考试合格的学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反而考试不合格,这两种怪现象都会影响学生今后的择业与实际工作。"会考试"和"会解决问题"出现了的矛盾,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是传统的考试方式造成的。

3.2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的重心与策略

3.2.1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已经来到学校,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校和任课教师要共同努力。一方面,学校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构建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向上的校园气氛。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要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具有巨大开发潜能的人,他们既有学习的需要,也有被激励的需要。做为教师,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情绪等方面的评价。从"片面评价"向"全面评价"转变,体现人文关怀,用自己的心灵去关心和呵护学生的身心和学生共同成长。学生的学生行为是由动机驱使的,动机是可以激发的,满足学生的需要能够激发他们的动机。

3.2.2增加实践课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

增加计算机实践课的课时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增加计算机实践课的课时量,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掌握,从而可以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这一培养目标是计算机技能教学的突出特色之一。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最好采取"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方法。教师根据之前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考查全面、合理的上机任务,可以是单独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协作完成。

3.2.3改革考试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综合性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技能的目的就是为将来进行小学教学服务,强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能辅助小学教学的能力,也就是说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如何使用计算机的问题,所以考查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就突出表现在"如何综合运用计算机"这一方面,而传统考试方式过于强调笔试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式显然已经很难适应发展特快、应用性极强的计算机技能学科的综合应用学习。

第一,重视操作技能考核,强化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的特点是新而快,网络资源的特点就是多而杂,要想合理地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为教学工作服务,就要求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对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及技能灵活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大作业"的方式进行计算机技能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既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思想,学生可以在做"大作业"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又弥补了教师一个人指导的狭隘。

第二,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考核,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由于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技能的目的是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服务,因此必须将"会考试"与"会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授计算机技能这门课的教师在平时实践过程中,就要经常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想办法去解决,从而在实践中进行学习。所出的"问题"既要有单独解决的,又要有小组协作解决的,力争让每位学生既学会自己一个人解决一些小问题,又学会与人合作、发挥团队精神协作解决比较大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促使学生自学和相互学习,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做到学习和身心发展同步成长。

4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计算机技能培养方面,有意识地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操作的灵活性、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等方面进行着重培养,确实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生计算机教育 篇4

对于现代的小学教育,学生已开始不满足于“知识=书本+粉笔+嘴巴” 的教学模式,随着小学生心理发展、生理发展期的提前,现代科学环境的影响,活动范围和方式的不断拓广,他们对知识、对信息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而计算机教学的引入正好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趋势,它将外界与学校、活动与课堂、书本与信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知识=书本+粉笔+嘴巴”更新成为“知识=书本+电教+嘴巴”,满足了小学教育乃至于现代教育的要求。

一、计算机教学可以弥补教学器材的不足。增强小学教学中形象化成分。顺应小学生心理思维的发展规律。

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扩大,教材的不断更新,许多新事物、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作为面对着心灵幼稚、思维能力低下、抽象认识发展缓慢这一特殊群体的小学教师来说,已很难通过简单的介绍、片面的几句话来让学生在内心世界形成完整的认识,即使是教师自己,也很难仅仅凭借自己的所知来弄清楚问题的关键,很难在很短的时间、较小的校园范围内找到合适的答案。而能让学生比较形象了解的实物模型、鲜明的彩图,完整的文字介绍,即使在城市学校也很难比较完整、全面的找到,因此,在传达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教学资料、知识资料不能满足需要所造成知识盲点,造成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传递上的阻塞。而计算机能够全面满足教学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它通过网上传输获取教学中的所需资料,有力的弥补了教学器材数量与质量的不足,提供了丰富的教辅工具,并且运用各种动画、图解、音乐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系统全面的传输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小学生这一不成熟的群体,获取知识的绝对途径则完全依赖于教师课堂的传播,他们心理和思维的发展所要求的形象性资料,是任何教师都无法估计和全部满足的,而计算机教学则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灵活性、多样性,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的选择,能把书本上简单或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深刻、形象,很好的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快而抽象思维发展缓慢的心理特点进行信息的多元化处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计算机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创造最佳知识传输效果。

计算机教学引入课堂,其高效、快速的信息传递功效,与传统教学相比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在相同的课堂45分钟,采用计算机教学能够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这在小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生幼稚的思维对事物的认识需要寻求丰富的感官刺激,计算机教学可传递他们对知识需求,满足其求知欲。另外,计算机教学还能够简化教学步骤,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①可以简化教师繁琐的书写过程,以演示稿、幻灯片代替黑板板书内容,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②克服了教学空间的限制,完成了以前在教室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使教学从教室走向了校外,从有限空间走向无限空间,拓展了教学范围。③克服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计算机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围绕学生这一活动主体,采用师生交互式的对话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值得我们认识的是,计算机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动画式的三维效果,能够完成教师光靠双手所不能完成的动作演示效果,特别在小学社会课的教学中,其优势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学生心理对动的事物的认识远远比对静的事物的认识深刻,对多颜色事物的认识比单一颜色的事物认识深刻,对图像事物的认识比文字知识的认识深刻,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比抽象事物的认识深刻。而计算机教学的三维效果正是起到了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静态的事物动态化,文字性的知识图像化,单一的事物多彩化的作用,适合小学生心理的发展,增强了小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刻性和长久性,因此,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与中学或其它阶段的教学表现得更明显、更直接。

三、计算机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小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计算机教学是学习革命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作为小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渴望和思考是非常强烈的,对于计算机教学所带来的丰富信息,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第一,计算机本身就是一种现代科学产物,小学生对其中奥妙在教师的引导下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计算机所提供的对话式功能,能满足于小学生爱动的心理,对计算机本身的操作就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对计算机信息的寻找过程本身也就是一种满足求知欲的过程;第二,计算机所提供的虚拟式的演示功能,是在现实生活和实践过程中所无法实现和观察到的,它通过对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模拟的动画演示,如火山喷发的过程,化石形成的过程,江河形成的原因等等,能通过具体的视觉观察,使小学生产生外在教学认识与内在心理认识的差异,从而就培养小学生思考问题能力,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三,随着计算机教学的引入,使小学生接触面的快速扩大,知识掌握程度的不断加深,思维能力的不断加强,其所遇到的疑难也就越来越多,其心理内在对知识的需求也就日益强烈,问题是促进学习最有利的动力。因而,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必然会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对疑难问题答案寻求,同时也解决了以布置作业被动促学的教育弊端,从根本上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号召,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了“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计算机教育反思 篇5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职学校的数量随之而急速增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提高。本文根据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几种方法。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也大有不同。现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教育在改革的发展大潮中能否占有一席之地,脱颖而出,就要看我们的学生能否适应市场需求而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了。近年来,由于一窝蜂式的办学从而导致现在虽然开设学校多、生源多,但培养出的学生普遍专业素质不高,就业率降低。要让我们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我们就需要由现状着手分析,寻找出有效的改善方法。

一、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一)学生认识不足

目前,由于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分流了中职教育的大部分生源,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不足,对于专业的选择只能由学生听之任之,从而造成中职学校的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很大一部分人是跟风式的。很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认识不足,认为学习计算机专业,就可以更好地上网打游戏,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基础几乎为零。学生学习普遍存在着消极、被动的想法,生源的层次问题日益严重突出。

(二)教学手段单一,师生间的互动不够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一本教材、一个演员,自始至终唱独角戏,包打天下。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口干舌苦;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无所知。而且学生会形成惰性,不积极思考,被动接受,缺乏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三)教学设施陈旧

社会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加快,但是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更新速度相对缓慢,学生必要的学习软硬件不能及时到位,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够及时地实践所学理论知识,从而造成学生接触到的计算机知识理论多于实践,动手能力较差。长久于此不利于培养计算机操作技能性强的专业人才。

(四)过于讲求知识的系统性,不注重知识的模块化教学

上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时,教师习惯于从计算机的起源、产生、发展,讲到它的作用意义,再讲到它的构造特点,尤其是讲它的编程语言和方法,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云里雾里的境界,让学生产生了对学好计算机的恐惧感。我们教育对象是中职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高。因此,要因材施教,选取学生够用的、适用的、想学的、能学好的知识模块,如计算机基础模块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文字图表处理Word、电子表格处理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小模块等。

(五)师资情况复杂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组成相对复杂,部分是其他专业改行的教师,只有较少的专业院校毕业的教师。有些教师就职时间较短,因此教学经验较为欠缺;有些教师则通过自学上岗,没有受到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教学水平较低。

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定位

计算机专业教学定位就是由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方向决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不同于普通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我们的计算机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计算机专业综合职业能力,能从事计算机专业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基本设置方向应该以从事计算机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和培训综合的职业素质为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面不能够局限于一般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方面应该有自己独有的教学特色、理论和教学模式,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为社会培养素质全面、操作能力较高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另外,我们的教学应该不断地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与企业结合,定向培养专业性的人才,激发学生的潜力,在不断地改进创新过程中,更好地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

三、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方法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有的教师缺乏必要的实际应用动手操作能力,只能够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师跟不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对学生来说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因此,我们要加强教师的筛选考核制度,严格要求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考核;我们要建立明确细致的奖惩机制,注重提高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要重视教师的培养,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为专业教学做好准备。

(三)设计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学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一般都属于要求具有较高动手操作能力的专业技能课程,因此,在专业教学课程的设定方面,应该以实践上机操作为主,让学生多动手练习,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专业课程的设计应该将重点方向定位于社会实际应用。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今后的岗位中,主要的应用就是实践操作。只有让学生多方位地全面掌握基础,在基础的层面上加深专业技能的培训,才能让学生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就业,因此,教学内容的设定应该与就业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四)更新计算机教学软硬件设备

计算机教学应该紧跟计算机发展的步伐,中职教育重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所需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及时更新就必不可少了。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最先进的、最有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够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办学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率。

(五)建立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采用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六)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其次,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七)建立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

应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如开设网上选修课,进行网上考试等等。开设网上选修课,可扩大选修课的覆盖面,学生不但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进行选修,且不受时间限制。

总之,计算机基础课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理念等,均已经到改革创新的时候了,它们都已不适应现代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需要,也不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教学中无论是课程设计方面还是教学方法都应该与就业紧密结合。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真正让学生愿意学,学得好,学得轻松愉快,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摘要】 当今,各大高职高专院校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一级课程。用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一级考试课程的教学,总结了教学过程的一些方法以及计算机一级的一些知识要点。中国论文网 http://

【关键词】 计算机一级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80-0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了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各个用人单位也都要求自己的员工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而是否精通计算机也几乎能为了衡量一个人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各大高职高专院校也都对应的开设了计算机一级课程,计算机一级考试大纲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为目的,让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Office办公软件,掌握计算机行业相关的一些概念性的基本理论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背景分析

作者所在学校,作为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来源,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学习能力,还有接受能力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各班级的学生里面基本上以文科生居多,虽然经历过高考前的计算机会考,但是很多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了解还是非常少的,也有一些学生虽然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但只是对于上网,聊天,网上购物都比较熟悉,对于一级考试软件的操作了解并不多。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根据各学生的不同基础和表现,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有些学生进行重点辅导,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知识点

计算机一级考试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三个部分)以及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等几大部分。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重在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性知识而XP操作系统主要针对的是操作系统下的基本操作,也就是我们说的计算机简单的复制,删除等操作。而Office办公软件是在一级考试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块,它的分值占了总分的一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Word,我们将Word的基本功能基本上分为三块,编辑排版,表格制作技术以及图文混排功能,一级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前两项功能。对于Excel而言,基本可以分为数据的编辑及格式设置,计算,图表,以及数据的分析及管理几部分,而单元格的合并居中以及工作表的重命名又是一级里面必考的内容。相比而言,ppt是比较简单的一部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幻灯片制作技术。最后一部分是网络部分,它又分为两部分,一是网络的基本概念,二是因特网的简单应用,主要包括网页的浏览保存以及电子邮件的收发。

教学过程分析

以上所述教学各知识点均是按照计算机一级考纲的各章节以及各细碎知识点而分的,而在于大的方面我们基本上可以把一级的知识分为两大块:

一是理论性的知识,它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它占到了计算机一级考试的20%。

二是上机实际操作,包括Windows基本操作,Office三大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因特网的简单应用。此外还包括计算机的一项基本技能,也就是文字录入。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采取循序渐进,从浅入深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性理论知识有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再去练习具体的上机操作。

教学方法和手段

(1)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因特网的基础知识而言,如果在机房对学生进行讲解,由于座位位置比较分散,加之有些班人数较多,容易造成学生精力不集中,开小差等现象,所以对于这些知识我们采取在教室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简单的和重要的,可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基础就变成枯燥的和无谓的。所以在授课过程我们要注意兴趣的激发。比方说在讲述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时,可以给学生展示各组成部件,并在学生下次上机的时候以几个为一组对报废机器进行拆装。学生虽然都在用计算机,但是大部分都没有看过机箱里的各部件,也充满着好奇,这不仅使废弃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还使得整各学习过程是愉快的,并充满乐趣的。对于有些知识点还可以用笑话的形式讲出来,比方在讲计算机病毒时,以“把计算机病毒饿死”为笑料,让学生在笑声中掌握病毒的实质。

作者在讲述这些知识点时基本上围绕冯·诺依曼的三点理论展开。讲解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时展开数制及编码,在讲解存储程序控制时展开计算机的软件组成,在计算机五大组成部分下展开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这样这些小知识点就被串起来了,能够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

(2)对于后边的上机操作,其实还主要是在考察学生对于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我们采用在机房分组授课的方法。在机房,借助多媒体教室软件,教师可以利用教师端对学生端进行“屏广及锁定”,所授知识点讲完之后,对学生屏幕解锁,由学生自由练习。这样使学生看的清楚,听的真切,并能马上进行练习,能把不会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通过对这几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作者认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掌握知识,完成教学目标。

论文摘要:《全国计算机一级B教程》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之一: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全国计算机一级B教程》 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在全社会普及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显得十分紧迫。为此,《全国计算机一级B教程》这门课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典型办公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融会贯通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呢?下面结合本人的积累的一点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1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在教授这门课时,根据本科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设法运用各种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吸引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

课堂激趣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①以物激趣。对一些抽象、复杂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或实物等。比如,在介绍外存储器时,准备U盘,一个废旧的硬盘和一张光盘等,使学生能一眼看出这几种外存是有区别的,然后再从存储介质、组成材料、容量、存取速度等各方面加以介绍。当学生在激发了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望后,教师必须以趣导学和以趣励学,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让他们一节课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②以疑激趣。精心构思、没置悬念,根据每节课内容的特点,设计相关课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与探索。比如,在讲解WORD2000的页面格式时,先设计好一份文档,如《求职信》,加上页盾、页脚,选择一种漂亮的页面边框,把不同的段落设置成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再加上不同的底纹效果,总之把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全都用上,尽量做得漂亮些,然后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学生会很自然的接受这一部分内容,并且会主动地去学习,还能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设计出自己最满意的文档效果。③以争激趣。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是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升华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巴班斯基指出:‚学习的争论就成为刺激学习兴趣的方法。组织课堂讨论,发表各种意见可刺激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因此,教师可采用同桌、小组、全班等讨论形式,组织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开放式的讨论,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触发,交流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利用这个方法的目的是引起更深入地钻研某些问题的更高兴趣。

2结合实物,化抽象为具体,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中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目前计算机的应用虽已很普及,但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只处在对外观的认识水平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理论课讲解时,只是空洞地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功能,学生并没有一个感观的认识,所以听完也就忘完了。鉴于此,笔者在讲硬件的基本构造及各组成部件的功能时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首先,精tb设计理论部分的教学课件,从刚上下载所有硬件的图片,比如主板、硬盘、CPU、内存条等,还把学校机房闲置不用的机器打开,让学生直接面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再一一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在具体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时,应分为六步来讲解:①让学生回答出他面前有哪些设备,学生会很自然地说出了键盘、鼠标器、显示器和主机箱。②分别介绍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让学生自己找出哪些属于输入设备,哪些属于输出设备,向学生展示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补充其它输入输出设备,比如补充介绍打印机、绘图仪、扫描仪、音箱、话筒等。③外存的功能及划分。向学生们展示常用的外部存储器并利用类比等方法讲解它们的功能和材料的区别。比如展示优盘、硬盘和光盘等。④主板(核心部件)及有关部件的介绍。向学生展示主板并指明CPU、内存、其它插件与主板的连接情况。⑤综合上面所讲内容,划分外设与内设。根据计算机的作用讲述计算机的最基本的组成,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工作流程图,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⑥让学生感知各部件。分组观察所打开的机器,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笔者用以上方法讲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理论教学部分还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及其术语,往往令学生望文生义。在讲解这些概念和术语时,采用举例的方式,把术语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讲解。比如:在介绍内存和外存的区别时,把内存比为‚舞台‛,‚外存‛比为‚后台‛。演员在后台休息做准备正如大容量的外存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将要参加演出的演员从‚后台‛走向前面的‚舞台‛,正如程序执行时,将其从外存载入内存一样。演员在舞台上正在表演相当于内存存放的正在运行的程序。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学生对所讲的概念和术语印象比较深刻。

3精讲理论.讲练结合。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全国计算机一级B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要有效的多。所以每节课在对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演示后,应立即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布置一些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的掌握程度不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每次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都要随机进行辅导,最后把学生掌握比较薄弱的地方总结出来,再次演示、讲解。这样,每节课遇到的疑难问题,都能随时解决,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还可以自由的讨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这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为‚不教‛,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所谓教学,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只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案,而是既设计自己的‘教’,又要考虑学生参与的‘学’。

例如,笔者给学生介绍了WORD2000的文档格式化、图文处理和艺术字处理工具后,留下上机作业,自己上机设计一份A4纸大小的板报,内容自定。要求页面格式加上艺术化的彩边,页面在文字底下配上图画或文字水印,在一张纸上分栏排版,版面设计不拘一格,色彩搭配要美观大方。结果,大多数学生都按要求完成了作业,并且很多同学做出来的效果很好,有的甚至是老师想不到的创意。

5结语

计算机与素质教育 篇6

——乌鲁木齐市16中秦际开

摘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计算机教育在其中担负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计算机教育的必需性以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抽象性思维、思想品质的影响和对其它学科日益重要的辅助作用做了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能力计算机教育 “读” “写” “算”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涉及到教育主张、教育方向以及教育运行机制、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变革,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由于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课程,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时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计算机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的需要

所谓计算机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能用字处理软件做一些文字...................

编辑的能力,使用数据处理软件统计数据的能力,甚至使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之所以将计算机能力提高到学生未来生存能力的高度,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决非标新立异,耸人听闻。要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到“功能性文盲”的概念,这个概念最初的含义是指未能获得读、写及计算能力的人,而他们可能曾经上过学,并获得过文凭。时至今日,读、写及计算能力有了巨大的扩展,“功能性文盲”的标准也有了新的涵义。

“读”的含义在发生变化,不仅要读印刷的文本,而且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到来,如何.

有效、快捷地读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已成了一个现代人必备的才能之一。

“写”的含义在发生变化。写不仅是指以往的伏案苦爬格子,它还包括借助计算机的.

“写”,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将自己的想法或需求写在网上,和全世界相关的人交流,以便获取更多的帮助和启发。

“算”可不是过去的掐指推算,也不仅是借助简单工具核算成本和产出。计算机的出.

现,使算的工具有了极大的提高。很好把握它,就能大量节约精力和提高效率。

简言之,现代“功能性文盲”是指那些受过一定的教育,会基本的读、写、算,却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的人。从上叙述不难发现,计算机能力的缺乏,将会成为“功能性文盲”,而一旦成为“功能性文盲”,将有可能出现如下的尴尬局面:手持信用卡却在ATM自动取款机前取不出钱来;在电话费咨询系统的电子触摸屏前无从下手;在浩如烟海的因特网信息中找不到亟需的信息等等。当前流行一种说法,认为各种外语、计算机资格认证和驾驶执照是通往下个世纪的通行证,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应该拥有计算机能力”,这一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一些从事未来教育模式的专家学者均指出:进入90年代,“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个重要杠杆,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乃至生活。美国信息学家尼葛洛庞帝和信息业巨子比尔·盖茨分别在《数字化生存》和《未来之路》中指出计算机将渗透到未来生活的每一个细微方面。可见,尽早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工作素质和生存能力。

第1页

计算机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外,还关注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青少年素质,使计算机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成为广大青少年知识、能力及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三大部分:

(1)基础知识:包括信息学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史和软硬件知识等;

(2)相关软件的应用:包括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等;

(3)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语言。

由此而及的计算机学科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 面:

a、观察能力:能正确认知计算机设备的各部分及其结构特点的能力。

b、记忆能力:准确记住并再现计算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的能力。

c、操作能力:进行连续的、有错误能立即自我纠正的计算机上机实践能力。

d、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能正确、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最终归结为思维品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的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大量灌输知识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然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但这一切都不及程序设计所体现的有别于常规思维的创造性和成就感,之所以说程序设计有别于常规思维,是由于在程序设计中大量摒弃了以往数学教学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比如在累加程序和大量的赋值语句中使用了S=S+1这一数学中无法成立的式子,以及经常使用的分治策略、最优策略和穷举策略都打破了以往的数学常规,极具新鲜感,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一般包含准备、酝酿、顿悟和验证四个阶段。程序设计教学中作为主要内容的框图教学正是这四个阶段的有力体现,学生拿到一个问题后,要设计成一个正确的程序大致要经过如下的过程:设想→框图→程序→调试→修改→调试→成功。从设想到框图是准备和酝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对程序构造一个总体的框架,有了框图就能找到程序设计的线索,一个程序往往就能一气呵成,然后就是不断的调试,不断的修改,直到成功。这种经过科学、规范思维后的成功,能培养和提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品尝成功后的求知欲望。

2、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就是抽象思维。计算机教学中的程序设计就是以抽象为基础的,要解决程序设计问题,首先要考虑适当的算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然后再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将这个一般性的规律描述出来的过程就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过程。在程序设计中大量的使用了猜测、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比如在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中往往是从1、2、3、„„等简单情况入手,归纳出解题的途径,总结抽象出规律,最后为计算机语言编程解决。不难想象,一个习惯于程序的人,他的抽象思维能力一定远优于不会编程的人。

3、有利于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

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将所学知识高效内化。在计算机语言学习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种指令的功能、分析程序运行过程、及时验证与反馈运行结果,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地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

循环,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通过程序模块化的思维方式,习惯于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来逐个解决,久而久之,从根本上形成了良好的结构思维的品质。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因此在编程或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出错停机,只有等检查更正后再重新开始。这个反复调试程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锻炼思维、磨练意志的技能形成过程,其中既含心智技能因素又含动作技能因素。因此,完全可以认为,计算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不跋之意志、深刻之思维、坚强之毅力的自我修养的过程。

发展计算机教育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计算机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决非仅仅停留在掌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上,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比而言,数学作为思维的体操,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相应的,内容过于陈旧,基础过于厚重,至小学而初中而高中,苦学12年,竟还无法窥其现代数学之一斑,领略现代数学之丰姿,令人叹息。计算机语言也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逻辑推理也有其基本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计算机学科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最现代化的方法研究新旧问题,这一点正好能作为数学教育的补充和完善,理应引起数学教育界的重视,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

从广度上看,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四项。计算机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

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操作计算机,以帮助学习其它学科知识。一些优秀的辅助学习课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解题策略、开发学生心智,专家学者对此早已达成共识,在实践运用中也有上佳的效果。另外,面对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落后局面,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启迪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

小学生计算机教育 篇7

1 计算机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计算机实践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现如今虽然很多院校都已开展了计算机的实践教学, 但仍然没有提高对计算机实践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实践教学内容没有专业教科书的指导, 而是依照任课教师的安排来随意安排、更改教学内容, 从而阻碍了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及知识的激发, 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1.2 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传统的计算机实践教学往往都是教师在计算机上进行内容的实践操作, 为学生演示, 然后学生在按照教师的操作顺序进行操作学习。从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作业情况来看, 学生似乎都掌握了教学内容, 但是实际上, 学生仅仅是“照葫芦画瓢”, 并没有掌握真正的实践内容, 没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计算机作为时代进步的产物, 计算机老师并没有将他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结合。

1.3 学生计算机实践水平高参差不齐

由于多种原因, 造成了学生对计算机实践能力的轻视, 认为良好的计算机知识才是自己考上好学校的根本, 计算机实践能力对学生来说并不十分重要, 认为实践远没有计算机知识重要, 形成了严重的思想误区。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挑战困难的勇气, 一遇到困难、挫折就选择了放弃。种种因素都严重阻碍了学生计算机实践教育的开展。

1.4 学生计算机实践教学考核的不足

由于学校对于计算机实际教学的认识不足, 不够重视, 使得学校的计算机实践考核标准相对偏低, 同时学校资源配备有限, 学生很难达到隔一台电脑进行考试的条件, 这就导致了学生之间作弊现象的出现。有的学校由于对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重视以及补考的繁琐, 不管成绩的优异, 都将学生的分数提到了及格线上, 是学生都通过了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考试。而这种不重视、不负责任的行为则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阻碍了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

2 计算机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1 计算机实践教学内容的完善

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然后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紧紧围绕计算机的应用来选择相应的计算机实践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制造课件以确保达到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目标。同时还要求计算机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 不断吸取新知识能源, 对课堂能容进行不断地更新, 以确保实践教学内容与计算机计术的关联。

2.2 改变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学校应该积极改进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所掌握实践内容的不同, 因材施教, 通过有目的、针对性的教学, 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 要想引起学生对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对其有一定的理解, 能够理解课题内容, 只有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 才能激发起学生计算机实践的学习兴趣。所以, 教师在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中, 应从易到难, 逐步加深学生的学习难度, 通过难度的增加, 激发学生他所学习的欲望, 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 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 教师还应该充分结合多媒体技术, 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在确保计算机与先进科技结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

2.3 计算机案例教学中知识点的完善

案例教学作为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初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案例展示是, 教师要全面剖析案例的内容以及知识点, 以确保计算机实践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索, 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方法上, 可采用树状教学形式, 确保学生的思路清晰,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4 学生计算机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计算机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是单单是指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有所掌握, 理解, 而是能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此, 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计算机实践的操作, 教师就应该完善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从教师的实际操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后通过计算机的实践操作中, 能够发现并且解决问题, 做到举一反三。教师还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做到问题的反馈总结, 并且将总结的问题再次进行深入系统的讲解, 加强学生的反复练习, 学生在反复的联系中不断获得启发, 摸索经验, 使问题从本质上得到了解决, 加强了学生计算机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而言之, 计算机的实践教学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对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重视力度, 完善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模式, 鼓励学生积极的探索有关计算机实践方面的知识, 确保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计算机实践教学作为计算机技术的延伸与补充, 作为学校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课程,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这也就要求我们根据所出现的问题, 采取相应的对策, 以此来确保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计算机教育 篇8

盖洛普公司(Gallup)的教育与劳工部门执行官布兰登·布斯特(Brandon Busteed)针对这一现象发表评论,“我们没有想到需求和现实的差别会这么大”。学区领导人表示,很多小学不开设计算机课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经费不足,二是计算机课程不是考试科目。50%的校长表示,他们虽然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课程内容并不包括编程等。调查还显示,AP类计算机课程的开设非常有限。

调查显示,从种族来看,低收入家庭、黑人学生接触计算机教育的机会较少,他们接受的常常是不完整的教育,或者是缺少核心要素的教育;从性别来看,仅有49%的女学生在调查中表示接受了计算机教育,而男学生高达57%。

调查还发现,很多学校正在增加学生计算机学习的机会,并试图为学生创造高质量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谷歌义务教育项目负责人海虹(Hai Hong)强调了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指出计算机学习有助于为学生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便于培养其创造力和长远兴趣,在未来10~15年,学生很可能就会成为计算机工程师,从而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

上一篇:家居销售工作计划下一篇:《裸婚时代》电视剧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