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格式及范文(共8篇)
新闻采访格式及范文 篇1
【新闻采访提纲】【格式】【要领】【范文】 2010-05-08 17:41
一。新闻采访提纲的格式其实是不受拘泥的,只要具备一下几点即可:
1.采访目的 2.采访方式
3.采访对象
4.提问提纲:(1)(2)...5.采访步骤
6.可能碰到的问题
7.设想解决的方法
8.采访前要携带的器材备注。。【各方面备注均可,重要是自己需要的~】
二。新闻采访提纲的要领
1、写作时应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使文章生动起来。
2、写作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文章逻辑性。
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
4、消息类稿件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00字,两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
5、文章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
6、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
7、消息以细节数量取胜,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
8、消息的结构是——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
9、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具有信息的全面。
10、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写作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
11、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
12、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13、采访是全身心的采访,而不仅仅是用嘴,视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眼睛采访是文章生动的重要手段。
14、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
15、重要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16、记者的基本功之一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人名单,要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17、不要过分使用录音机,录音机应与笔记本一起使用,录音机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笔记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被访者的表情。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18、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畅谈。
19、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如——”;“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文章的内容引向自己相对熟悉领域。
20、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待被访者会完整地理解你提出的问题。
21、学会滚动式采访,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
22、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
23、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
24、采访批评性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以示客观公正。
25、电话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是此种采访方式也有弊病,电话采访不能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电话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通过电话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作为记者,现场仍是追求的第一原则。
三。新闻采访提纲范文
采访提纲范例《07年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采访提纲》
采访目的:
1、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
2、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作用
3、了解哪些人参加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为什么参加?
4、参加考试者复习的情况。
采访要求:
1、言简意赅。
2、用词适当。
采访步骤:
1、采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相关专业人士
2、采访参加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人员
采访方法:
1、专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相关专业人员
2、随机采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参考人员
采访时间:10月10日
采访对象:
1、国家广电总局人教股股长
2、资格考试网站站长
3、参加考试的大学生、已参加工作人员
采访问题:(注:这是采访提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1)采访国家广电总局人教股股长
1、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全国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试?
2、国家广电总局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资格考试?
3、哪些人员可以参加资格考试?
4、过了资格考试就可以得到编辑记者证或者播音员主持人证吗?如果不能还需要些什么步骤?
5、目前,这个资格考试已经进行了几届?每届参加考试的有多少人?主要是哪些职业的人员参加?
(2)采访记者考试网站长
1、大概有多少人光顾你的记者考试网?他们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2、据记者考试网的统计来看,主要是些什么人参加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有在校大学生吗?有其他行业的人吗?
3、他们对这个资格考试了解多少?(引导他举例说明,比如考试内容、考试步骤等等)
(3)采访参考人员
A、参加资格考试的应届毕业生(2人新闻专业,2人非新闻专业)
1、为什么会想到参加这个考试?
2、参加这个资格考试有什么作用?考试步骤是怎么样的?
3、你们的资格考试资讯和资料、模拟题题来源是哪儿?有到过记者考试网找这些资料吗?
4、目前的复习情况如何?
B、参加资格考试的在职人员(2人广电行业工作,2人非广电行业工作)
1、为什么会参加这个考试?
2、了解这个考试的相关步骤吗?
3、复习情况如何?觉得自己今年能考过吗?
相关背景:
1、全国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相关法规。
2、全国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开展的次数,参考人数。
3、记者考试网的相关信息。
新闻采访格式及范文 篇2
1 新闻采访的技巧
1.1 对新闻信息的敏感性
所谓对新闻信息的敏感性, 即是指编辑在面对大量信息资源的时候, 能够准确的、及时的从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题材, 并且从中得到清晰的新闻线索与新闻结构。敏感性的实质即是新闻编辑对新闻的正确判断能力, 这需要在生活的实践中与深厚的经验中去逐步形成。在当今放弃第一手材料的挖掘和占有, 满足于网上搜索、粘贴、拼凑新闻, 很容易造成以讹传讹, 无中生有, 让新闻失去生命力。反之只有深入一线, 用“三贴近”原则, 抓好新闻的活鱼, 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1.2 准确把握采访的角度
在新闻采访的过程当中, 记者一定要避免“先入为主”的现象发生, 这种现象一旦出现, 即会造成采访的内容过于的主观、采访对象的谈话过于的片面[1]。比如说在采访过程中, 一些居民反应家里的房间隔音效果较差, 如经常会听见楼上硬币掉下来的声音、厕所冲水的声音等, 记者如果主观认为造成其后果的原因是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 那么将激发居民的怒火, 问题的严重性将进一步升级。其实, 硬币掉下通过楼板传递声音, 传递的远, 很正常。厕所冲水通过下水管道传音, 传递的远, 也很正常。因此, 记者在采访过程当中把握好采访的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1.3 案头准备要充足
记者的职业特征将涉及到现实社会当中的各个层面, 在采访之前做好案头准备是关键环节。每当采访工作开始之前, 一定要对与采访对象息息相关的信息进行广泛的了解, 以此来让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占据主动的地位, 从而让整个采访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同时, 还需要结合事件的具体情况以及自身的工作经验来制定出科学的采访提纲, 对于在采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思想上与应对措施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1.4 把握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
一是正面提问。在人物的专访当中, 正面的提问方式比较适合于那种性格开放、没有抵触情绪的人。但是, 一定要在提问的时候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把握好度, 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够超过正常的交流范围和新闻伦理底线的范畴。在面对采访者的时候, 要以尊重、平等的心态来交流, 保持好客观的立场与态度, 必须避免歧视性、侮辱性的词语出现;二是引导性提问及迂回提问。对于对新闻采访、对外界具有抵触情绪的采访者, 正面提问的方式必定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应该多采用一些围绕采访主题的迂回式提问方式进行采访, 尽量的避开新闻事件的关键点, 在受访者能够接受的方式下进行引导式的提问, 最终达到采访的目的。
2 新闻采访创新的路径
2.1 创新主观思维
要想新闻的育人作用得到有效的体现, 新闻工作者就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让这些简单的事实传递逐渐的转变为以事实为载体来对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理念进行传递。在采访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发挥主观思维能力, 通过事物表面现象的透析来挖掘事物的本质, 然后再通过观念的重组将这些事物的本质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只有这样, 新闻报道的效果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育人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2.2 加强对非语言符号的认识和实践运用
所谓非语言符号, 即是以听觉、视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在新闻采访过程中, 采访对象的表情、神态、情绪、姿势等即是所谓的非语言符号, 这种符号能有效的将受访者内心真实情感的要素充分的展现出来。在采访的过程中, 新闻记者不但要善于倾听受访者的语言叙述, 还要细心的观察受访者的面部表情、姿势等, 从而探寻到受访者所表达的无声情绪信号, 然而在这些无声情绪信号中提取出具有价值的要素。
2.3 随机应变, 善于用眼
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具备了偶然性与独立性, 而其采访的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很大的改变。基于这样的特点, 新闻记者必须具备随机应变、机制灵活的能力。在新闻采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新闻的现场环境与要素以及采访的对象来变换方式, 积极主动的挖掘事件中的新闻点, 从而深入的进行采访、提问、报道等。另外, 在一些现场性比较强的新闻采访当中, 新闻记者必须保持好敏锐的眼力, 通过细心的观察, 直接在现场捕捉到具有高价值且鲜活的新闻材料, 从而为生动的表现事物、再现某个现场场景创造有利的条件, 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产生出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2]。因此, 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中, 要善于用眼, 善于从共性当中捕捉出独特的个性, 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一般中看出特殊, 深入的对新闻内涵进行挖掘, 将旧题材提炼成为能够引起关注的新东西。
2.4 报道内容要创新
新闻工作者必须成为一名善于追“新”的人, 创新是永远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对于观众而言, 创新的报道内容才能够引起其兴趣, 新闻报道的价值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而“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则是创新的基础原则, 创新的内容始终不能偏离此原则。现实的生活是包罗万象的, 人民群众才是当今社会的真正主导者, 只有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群众, 我们才能不断的挖掘出新的热点、新的理念、新的角度, 报道内容的创新才能够得以实现。
3 结论
总之, 我国新闻采访报道工作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 广大新闻工作者必须一起努力, 通过对新闻采访技巧的灵活运用、对新闻采访手段的不断创新来为广大群众、社会创作出质量越来越高的新闻作品。只有这样, 新闻采访报道工作才能得到持久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鹏.基于新闻采访特征分析的采访技巧探讨[J].赤子 (上中旬) , 2014, 11:45.
新闻采访格式及范文 篇3
在参观过程中,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很快就被该校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所感染,被该校极富特色的实验实训中心以及“创意生活园”所吸引,从烹饪实训室到“创意小食府”;“校园冰食站”从人物形象实训室到“时尚设计人物形象室”;从玉雕实训室到“博雅工艺礼品公司”……“你们学校真有意思,什么都有!”“办得有档次!”“创意生活园以前在其他学校还没看到过呢!”整个采访参观过程中,类似的赞美声总是不绝于耳。
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兼新闻办主任续梅和江苏省教育厅职社处处长马斌每到一处也都会留下赞美之词,并提出了指导意见。他们惊叹烹饪专业学生在广场上表演的蒙眼切菜,马处长表示这是第一次看见有学生表演这样的技艺,可以进行技能展示。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兼新闻办续主任与甘肃班、春蕾班的学生亲切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且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创意生活园”,马处长向续主任如数家珍般的介绍了该校“创意生活园”的建设情况,包括从设想的提出到具体实施,从试点营业到扩大规模的过程。续主任不厌其烦地和每一位“创业小老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业经历和经营情况,尤其对部分全国大赛金牌获得者提出的“金牌选手提供金牌服务”口号表示认可,马处长对“创业小老板”们提出的“同学同创、同创同学”的理念表示肯定,并且表示“每一次来,都能发现新亮点、新内容。”
中央及省级新闻采访团在结束此次江苏职教采访之行后,各大报纸和网站都相继刊登了对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的报道文章:中国青年报以《地域特色专业受新生追捧》为题,宣传报道了该校的招生工作,包括特色专业的招生工作;中国教育新闻网“职业教育典型经验”栏目公布了该校的6篇经验介绍文章,分别是《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情况介绍》《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技能教育情况》《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创yi生活园”》《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近三年招生工作》和《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纪实》等;在该网站“图说职教”栏目公布的两篇图文报道也全部取材于该校,分别为《扬州商务高职学生才艺表演》和《地域特色专业受新生追捧》,反映师生技能、才艺、创业等图片11张。
新闻采访学复习重点及纲要 篇4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新闻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的新闻事实。不论采访的客体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新闻记者注意的只是为大众所关心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2、隐形采访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隐性采访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隐性采访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3、新闻要素
六大要素:五个“W”一个“H”.4、瞬间印象
记者到现场采访,切莫错过一个可以获得有用材料的机会,特别要用心捕捉容易被忽视而值得报道的“瞬间印象”、它包含变动着的事件细节,突发事件的重大疑窦,环境气氛与背景,现场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和神态。
5、新闻线索
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它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是反映事实的简略轮廓或一鳞半爪。新闻线索是发现新闻的重要途径,是记者进行采访前的先决条件。
6、交叉采访
记者到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采访,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往往可以发现好几个新闻线索,在采访第一条新闻的同时就顺便为第二条、第三条新闻收集材料,待到第一条新闻采访结束,第二条、第三条新闻的材料已经搜集了一部分或大部分,这种做法叫做交叉采访。
7、观察
观察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就是新闻记者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与搜集新闻素材与线索。观察中有访问,访问中有观察,通常二者结合。
8、采访的“透视”法
是采访中抓本质的一种方法,要调动眼睛、耳朵等各种观察器官,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而写出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报道。
9、迂回式提问
在访问中遇到障碍,对方回答不清或不愿回答时,就要放弃正面提问,采取从侧面迂回,逐渐引入正题“曲线救国。”
记者以一种假象来消除采访对象的戒备心理,通过巧妙提问曲折反射采访主题的提问方式,提问貌似无关主旨,却能由对方的反应推测和判断。
10、激发式提问
与激将法相似,通过各种方法,以激发对方情绪、感情。
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促使采访对象的感觉由“要我谈”转变为“我要谈”,从而打开采访通道。通常适用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和身份高,而屑于谈等采访对象。
第二部分:简答题
一、简述新闻线索的特点及发现新闻线索的途径。
第一: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它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是反映事实的简略轮廓或一鳞半爪。新闻线索具有以下特点:
1、比较简单,完整性差。新闻线索只是一种片断的情况,只是反映事实的简略轮廓或者一些零碎的材料。
2、时间短暂,稳定性低。由于新闻事实的发生和存在,有很多是短暂的,时间一过就会失去价值,新闻线索的出现也常常是短暂的。
3、只是信号,有待证实。新闻线索这种信号、征兆,只是表示“发生了什么事”.4、反应现象,变动性大。线索是记者看到、听到或触到的某个事物的表面现象,这种现象经过实地了解以后,可能会出现多种变化。
第二:发现新闻线索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途径,即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二是间接途径,主要有:
1、上级来源。
2、书面渠道,这是从书面材料中发现线索。
3、社交渠道,这是靠“新闻信息网”提供线索。
4、会议渠道,这是记者从各种会议中了解线索。
5、传播渠道,这是从新闻媒介的公开报道中引出线索。
二、记者的任务是什么?
1.报道事实和意见,为社会公众服务 2.提供知识,教育人民。
3.介绍和阐明社会目标和社会美德。4.开展社会批评,进行舆论监督。
三、新闻采访的特点?
采访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显示出来: 1.新闻性
新近发生的,有明显的公开性和普遍意义。2.突击性
时效性,受时间限制,要求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采访和报道任务。3.广泛性
记者采访涉及面,接触面十分广泛。传媒的受众广泛、兴趣需求广泛,扩大采访面,以提高可读性、收听率、收视率。4.灵活性
采访形式、采访内容、采访对象、采访选题。5.持续性
多侧面、多角度的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
四、采访的作用有哪些?
采访是联系事实和新闻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新闻事实的主要手段,对记者来说,采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发现识别和落实线索。新闻采访有时效的要求→快 有目的要求→准
而它的工作范围又广阔如海,在这样的大海里寻“针”,没有一个路标、向导、索引、就摸不着边际,线索就是路标、向导、索引,它是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讯息或信号,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态;可以是一个电话,一封家书中的小事、几句闲话,街上的怪事,甚至是广告中提到的人、事、单位,别的传媒中提到的东西,只要能反映新闻信息,都可以成为新闻线索。
线索只是一鳞半爪,一星半点的影子,却要顺藤摸瓜、追捕到猎物,线索不能不信,也可全信。线索,不等于事实,只是告诉你有物可寻的途径,让你去接近所发生的新闻,一个记者手里线索多,选择的余地大,采访起来就主动。
2.获取第一手材料
直接采访,耳闻目睹客观事实,获取准确生动的第一手材料。3.增加感性认识
增加真实感,获得真知灼见。增强感情认识,真切了解事物,抓生动的情节、细节。
4.核对新闻事实
五、记者的素质包括哪些?
(一)政治素质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正确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3.加强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4.重视政治理论学习。
(二)业务素质 1.社会活动能力。2.职业敏感性。3.逻辑思维能力。4.文字功底和口才
(三)心理素质 1.好奇心理。2.竞争意识。
3.冒险精神。(卧底、暗访)4.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决心。
六、记者应该有什么样的修养?
(一)、知识修养
记者应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既是杂家通才,又是专家专才,不懂得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知识就不能胜任记者工作。
1.政治理论 2.新闻学 3.社会科学
4.自然科学、生活知识
(二)作风修养 1.求实、正派、勤奋 2.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3.待人真诚、谦虚谨慎 4.遵纪守法 5.艰苦奋斗
(三)职业道德修养
1.报道内容健康,有益于社会进步 2.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 3.处理好与同行的关系
七、为什么说采访要有准备?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应加倍重视准备工作,难度主要表现在: 第一,记者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事实真相,新闻事件有多方面的原因和复杂背景,特点是快:稍纵即逝,毫无准备就会心中无数,难以搞好采访。
第二,采访有记者与采访对象,服务对象之间的多向人际交往关系。要接触并很快熟悉各色人等,就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好和服务对象(受众)的关系,对记者如何选角度、定主题、用材料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采访涉及的范围广泛,内容繁杂,记者的知识结构随时需要更新补充,认识能力也要不断提高。
八、采访准备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第一,做好准备,是接近采访对象的第一步。
第二,做好准备,能尽快接近与采访对象的感情距离。第三,做好准备,会使记者成为一个采访的快手。
第四,做好准备,将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更好地发现和抓住新闻。第五,做好准备,有助于开拓采访的深度、广度,将最有价值、最有特点的新闻挖出来,这也离不开资料,知识等多方面的准备。
九、采访应选择什么样的采访对象?
1.选择最熟悉情况的人。2.选择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物。3.选择不同意见的采访对象。4.对同一类型的采访要选择典型对象。
十、拟定采访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因人因事而定,目的是获得充足的材料。
第一,明确采写的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从而规定总的采访要求和各单项采访的要求。
第二,确定采访重点对象、一般对象及涉及的领导、部门和现场。第三,设计采访的方式:个别访问、开座谈会、现场观察。第四,选择采访的突破口。
十一、访问有哪几类?
1.因事件访问。重点在事,着重弄清五要素
由于突如其来,准备不足,注意灵活性。变化是重点。2.因人物访问:重点在人。新闻人物著名人士的访问 3.因经验访问 介绍经验,指导性强 4.因问题访问
研究某问题或批评某错误 5.因争论访问
多听各方意见,一般会有一个偏向重点。
十二、简述访问的心理过程。
1.接近阶段 2.融洽阶段 3.沟通阶段 4.激发阶段
十三、提问的方法有几种?
1.开放式提问 2.闭合式提问 3.诱导式提问 4.激发式提问 5.设问式提问、激问,6.迂回式提问
十四、采访活动要领是什么?
1、因人而异,灵活对待
2、把握重点,启发诱导
3、沟通思想,见机行事
4、少讲多听,广采博纳
5、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十五、采访记录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记要点
不可能也没必要记下采访对象所述的全部内容。注意地放在要点上。2.记易忘点
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名、数字的各类业务的专用术语等。这些材料不太容易长时记忆,也容易搞错,应该当场笔录。
3.记疑问点
对象叙述前后矛盾或者与事实不符,或与记者掌握、旁人介绍的有出入,要核对笔录,在所记的该材料旁,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或简短文字注明,等对方谈话告一段落时,再请对方作补充说明,或向知情者核实。
4.记有关原话
(记采访对象有关思想和有个性的语气)“闪光点”的展示中引人物有个性的原话,可增强报道的亲切感和可信性。
生活中的真正的人物。应当逐字逐句记录,不要变形、走样。5.记典型情景
十六、新闻观察的特点是什么?
1.观察的直接性
眼见为实,要求直接深入到新闻发生的现场,直面事实,进行直接的观察,积累大量丰富生动的新闻材料。
2.观察的综合性
不仅是和眼看,主要是用眼看,品酒师。3.观察的客观性 不要用有色眼睛看,而应实事求是。4.观察的经常性
贯穿记者整个职业生源,日常生活中就注意观察生活、社会、身边人。5.观察的敏感性
针对新闻事实观察,为新闻报道服务。
十七、简述现场观察的作用
1、辨别真伪,收集素材
验证、核实访问中获得材料,准确为首要标准。
2、印象深刻、生动再现
把抽象的材料具体化、形象化;生动报道和再现事物发生的情节,使新闻写得具有形象性、可读性、可信性。
3、获得亲知,深化认识
增进对采访对象所介绍的情况的理解,加深理解主题,增强新闻的深刻性。
4、触景生情,寄情于文
记者有了真情实感,才可能去打动别人。
5、见多识广有利积累 少见多怪,“识广”的前提是“见多”。
十八、采访要抓什么样的问题?
1.抓实际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2.抓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 3.抓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4.抓事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十九、如何营造采访中良好气氛?
二十、为什么要强调采访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需要很强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十一、记者的现场观察有什么意义? 二
十二、怎样理解新闻记者应具有的业务素质? 第三部分:论述题
一、何谓新闻敏感?试举例说明。
新闻敏感含义: 又称“新闻眼”或“新闻鼻”,它是成熟记者所特有的职业性敏感。它能使记者在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里透过重重迷雾一下子“看到”、“嗅到”哪里有新闻发生,或者哪里会有新闻发生,从而迅速地去捕捉。新闻敏感的表现:
具体地说,新闻敏感就是记者敏锐地发现、鉴别和预见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1.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受众关心注意的事实(学生宿舍掉下墙皮;学生从楼上被扔下;在校园中征婚)。
2.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重要,哪个次之的能力(造假:造假洗发水、造假烟、造假酒、造假矿泉水)。
3.判断某一线索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的能力(关于出售假发票、关于出售摇头丸、关于找枪手、关于出售枪支)。
4.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同记者收集到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更重要的新闻的能力(从一篇有关深圳ABA的报道到卧底发现一个惊天骗局)。新闻敏感的作用:
能“一触即发”,迅速抓住新闻事实。
能“慧眼识珠”,准确鉴别事实的新闻价值所在及其大小。
能“见微知著”,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能“落叶知秋”,对某些重大新闻事实的出现作出科学的预见。
新闻敏感来自何方
来自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来自对形势、政策和报道思想的透彻了解。来自对情况、资料的积累和研究。
来自记者的理论修养、政策学习和业务实践。
二、新闻价值的定义及其要素是什么?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信息量及其对受众、社会的利害关系涉及的程度。
新闻价值的定义告诉我们:
①新闻价值存在于事实之中,所以我们要尊重事实,注意研究事实。
②新闻价值存在于事实和受众的关系之中,所以我们要尊重受众,了解受众需求。
③新闻价值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它随着实践、地点、条件等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要熟悉社会,研究社会。新闻价值的四大要素:
1、所谓新鲜性:
既是新闻事实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又是需要记者在事实的变动中考察和把握的一个价值要素。通常情况下,它是指一般人尚不了解的,而不是人所共知的事;或者是一件事情有了新变化、新发展,而不是老样子、一成不变的;或者是事物在运动中有了新的意义,而不是无意义的重复。
事实发生或变动的时间及其所含的新闻信息量。这是构成新闻价值的必备要素。
新鲜性的规定:
(1)强烈的时间性(韩国军舰沉没、俄罗斯地铁爆炸事件)(2)提供给人富有新意的信息(两会、亚运等)
2、所谓重要性:
是指事实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的普遍程度,或与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密切程度。(通胀问题、房价问题)
其意义:
重要性是决定新闻价值大小和有无的关键因素,也是有别于资产阶级新闻价值观和体现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特色的主要因素。重要性比起新闻价值其他要素更能体现一个记者的政治倾向,从而反映新闻传播机构的政治态度。
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判断重要性的标准
影响性——影响社会的程度愈大,影响到的人数愈多,其新闻价值愈大(治理珠江污染)。
显著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愈突出,或者对社会产生的作用愈大,其新闻价值愈大(住房、医疗、教育)。反常性——不合常规的事件。它往往预示了事物的某些重大突破或突变(火车相撞、灾前预兆:唐山地震:老鼠、蛇、鱼的反常)。
3、所谓接近性:指新闻事实与新闻受众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具体而言,即新闻事实与受众在信仰、经历、心理、职业、性别、年龄、地域等方面的重合或近似的程度。一个事实的新闻价值是与这些重合或近似的程度成正比的。有关接近性的分类:
地理(或距离)上的接近性;(同城、同乡:外地人的故事)
职业的接近性;(同行:某个行业的故事)
性别的接近性;(同性:女性美容、性别歧视)
年龄的接近性;(同龄:老年保健、学生就业)
心理的接近性。(同感:打工一族)
4、所谓趣味性:
指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情趣和意味,亦即情感的吸引力。
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的趣味性和思想性密切相关,并融于知识性之中,讲究人情味。
•(两个神童的故事,两个袖珍女孩的故事,换心的故事)•
三、为什么说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关系采访成败的问题?试举例说明。
四、隐性采访应注意什么问题 ?你如何看待隐形采访。
五、提问有哪些技巧?结合实例谈谈你在提问中的体会。
六、媒介数字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谈谈你对媒介数字化的认识。
格式示范及论文题目(范文模版) 篇5
毕业论文主标题(黑体·三号字)
——副题(宋体·四号字)考号:(楷体·四号字)姓名:(楷体·四号字)[内容提要](黑体·五号字)提高“打赢”能力是军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在当前情况下,军队管理工作必须以有效推进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坚持为战斗力建设服务的总原则,以人员管理为重点,以纪律建设为核心,真正做到服务“打赢”、保障“打赢”、向“打赢”聚焦,着力培养与“打赢”要求相适应的过硬素质、顽强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切实解决好制约战斗力 生成和提高的突出问题。(宋体·五号字)(关键词)(黑体·五号字)军队管理 战斗力 军事规律(宋体·五号字)
正文(宋体·五号字)谈论现代军事管理规律,探讨现代科技与军事管理的关系,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确立现代军事管理的战斗力标准。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共识,但具体到如何把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运用到军事管理中,以增强部队战斗力方面意见颇多分歧,归纳起来人致存在以下四种主要观点。
观点一:军事管理有自身的规律,科技只是辅助手段。(1)„„
观点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战斗力。(2)[注 释](黑体·五号字)(宋体·五号字)(1)周林:《军事信息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5页。(2)李阳:《论现代军事管理的精神效益原则》,《世界军事》20001年第2期。[参考文献](黑体·五号宇)(宋体·五号字)
1、王保存著:《世界新军事变革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版。
2、张召忠著:《打赢信息化战争》[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论电子政务的发展发展前景
2、试论世界电子政务鸿沟
3、试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电子政务发展新模式
5、论我国电子政务动作模式弊端
6、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模式
7、试论电子政务业务模式内在联系性
8、论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9、论电子政务系统支撑层与应用支撑层之关系
10、试论电子政务应用服务层与公众服务层的关联性
11、论电子政务技术标准的发展与统一
12、论我国电子政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与完善
13、论电子政务核心技术的发展阶段
14、关于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层的几个关键技术
15、试论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
16、关于电子政务工程测试验收应注意的几个技术指标
1、论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2、论管理经济学决策准则
3、论中国经济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4、试论经济管理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意义
5、关于需求弹性评估及量化分析
6、论投入要素的最优化
7、关于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8、论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
9、试论线性规划
10、成本利润的量化分析方法
11、论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企业行为
12、试论影响企业定价的几个要素
13、论长期投资方案的评价体系
14、论风险衡量
15、论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决策
1、试论信息资源管理特征
2、论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及前途
3、试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5、试论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及内容
6、论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几个问题
8、论信息资源的软件质量管理
9、论信息资源软件质量管理的标准与规范
10、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11、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技术
12、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的加密技术
13、论影响信息资源管理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14、关于电子商务安全的几个技术问题
15、试论信息资源管理经济效能的量化与分析
1、网络扫描原理分析与研究
2、拒绝服务攻击原理分析与研究 3溢出缓冲区攻击原理分析与研究
4、免疫系统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5、进化计算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6、神经网络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7、数据挖掘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8、新一代病毒检测技术研究
9、一种宏病毒------XXX分析与研究
10、一种蠕虫病毒-----XXX的分析与研究
11、一种引导区感染病毒------XXX的分析与研究
12、代理技术在防火墙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13、地址翻译技术在防火墙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14、加密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15、数字签名的演变与发展
16、密钥管理在密码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17、防火墙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18、防火墙体系结构对其安全性影响分析
19、防火墙包过滤技术分析 20、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研究
21、网络监听技术研究
22、黑客常用欺骗技术研究
23、病毒的演变与发展
24、病毒工作原理研究
25、网络病毒防治方法研究
1、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2、论Internet与传统通信业的关系
3、论通信协议
4、试论Internet建立的两种模式
5、关于拨号入网方式的参数设置与连接的几个问题
6、局域网TCP/IP的配置
7、远程注册原理
8、论虚拟现实的实现
9、关于网络电视会议的软件运行环境
10、在Windows NT上建立电子邮件系统的几个方法
11、试论网络系统可靠性设计
12、VRML的结构规范和实现方法
1、信息系统开发的几个方法
2、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建立
3、论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4、论信息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5、论信息系统业务分析
6、试论信息系统逻辑结构分析
7、信息系统网络平台设计
8、关于信息系统软件平台设计的关键性技术
9、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10、论信息系统测试
11、论信息系统就评价的指标体系
12、关于信息系统的编码与测试
1、论多媒体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2、论计算机中媒体信息处理软硬件技术关系
3、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技术
4、图像及动画制作的几个关键技术
5、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几个基本方法
6、视频压缩编码
7、关于基于音频的人机接口技术
8、关于基于IP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络的几个技术问题
9、论网络多媒体通信协议的建立及实现方法
10、多媒体通信终端
11、关于超文本标记语言
12、论多媒体技术在战场环境仿真中的应用
1、论现代军事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2、军事信息技术范畴
3、试论现代军事信息技术基础
4、论新材料技术对军事信息技术的影响
5、论军事信息传输技术对现代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
6、试论军事信息处理技术的特殊性
7、论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
8、论军事信息攻击与防御
9、简论军事信息保密技术的新发展
10、论信息技术对军事战略的影响
11、论信息技术对作战指挥的影响
12、论军事信息技术对信息社会的作用
1、论信息化战争的新特征
2、试论信息化作战的内涵
3、试论信息作战的发展趋势
4、论信息作战的本质
5、论信息作战的基本形式
6、论网络战的特点
7、试论我军信息化作战理论研究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
8、论情报战在信息化作战中的地位
9、试论精确战
10、试论“三战”的相互关系
11、从海湾战争看信息作战的新特点
12、论我军信息化建设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差距
1、论现代军事管理的要素与管理主体在军事系统中所处的地位
2、论现代军事管理的基本职能与作用
3、论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与实施特点
4、试论激励理论对人的需要和动机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5、试论现代军事动态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6、论影响现代军事管理体制运行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7、试论我国现代军事管理体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8、论现代军事管理法规的重要功能与作用
9、试论严格遵守现代军事管理法规的重要意义
10、论现代军事管理与现代军事管理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
11、试论我军现代军事管理规律的主要内容
12、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现代军事管理规律对我军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13、试论战斗力标准这一现代军事管理规律对我军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14、论坚持依法从严治军规律为我军正规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15、论坚持科技兴管规律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16、论现代军事决策咨询效能评估所遵循的原则及程序
17、试论军事决策的方法与艺术
18、论统筹协调的方法与艺术
19、论组织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20、论基层管理的方法与艺术
1、论军事统筹的起源与发展
2、论我军军事统筹学的现状
3、论军事统筹理论对现代军事实践的影响
4、试论军事统筹理论与军事实践的关系
5、论军事统筹科学的发展趋势
6、试论军事统筹与军事运筹
7、论军事统筹与军队管理的相互关系
8、论军事统筹理论对系统科学的影响
9、试论军事谋略
10、关于军事统筹对象的几个问题
11、论军事统筹活动“大统一” 的实现
12、试论军事统筹、统筹规则与统筹安排相互关系
13、论军事统筹基本原理相互关系
14、论广差异全相容规律在军事统筹活动中的意义
15、论军事统筹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16、试论我军军事统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7、论信息化条件下我军军队发展战略的新调整
18、试论信息化条件下领导者统筹素质的提高
19、试论军队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统筹问题 20、论军事教育训练与军事统筹的关系
21、论军事后勤与装备建设中的统筹价值
22、试论军事科技创新理论对军事统筹学的影响
基本要求
l、论文(设计)撰写要求
(1)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社会及军队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知识,对实际问题作具体的分析。要充分收集、掌握当今信息科技的最新资料,取得规律性的认识探讨解决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方面问题的方法。力求做到立意新颖,设计合理,论点正确,论据充分,分析透彻,论证有力。既要不能一味概念演绎,空泛议论,也不能纯粹材料堆砌,不着边际,不能将毕业论文(设计)写成调查报告、数据统计、实验陈述或工作总结。
(2)论文(设计)主题明确,有一定创新,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用语规范,表达流畅。篇幅一般就控制在5000到8000字之间。
2、格式要求 用序码和文字表述的论文格式其层次可作如下区分:一、二、三、(一)、(二)、(三):1、2、3、(1)、(2)、(3)。论文完成稿、制式封面一律使用16K纸打印。论文格式及字体大小参见“毕业论文格式示范”。论文连同《毕业论文》表装订成册(《毕业论文》表附后)。
3、答辩要求
论文(设计)答辩,是审查论文(设计)的一种重要形式。凡取得论文(设计)答辩资格的考生,必须进行答辩。答辩前,由答辩委员会对论文(设计)中的不清楚、不详细和不恰当之处,在答辩会上提出,让作者略作准备之后作出回答。答辩时,考生要介绍自己撰写论文(设计)的意图、主要论点、主要论据,并及时回答答辩委员会提出的其他问题。
4、论文提交时间要求
(1)每年上半年1月前、下半年7月前,考生在考区确定的指导教师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2)每年1月10日、下半年7月10日前,考生将论文(设计)完成稿上交考区。(3)答辩时间拟定为3月初、9月初,具体时间考生进入3月、9月提前咨询,以考区的通知为准。
(4)考区于3月15日、9月15日前,将通过答辩的申请人名单、《毕业论文》表及资格审查相关材料报送主考院校审批。
电视新闻稿的格式及 篇6
悬赏分:5 | 提问时间:2010-5-30 22:14 | 提问者:双面渔
推荐答案
1.2009年11月14日从今年1月15日起暂停征收的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将重新开征。根据已公布的公式计算,14日零时起,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将执行800公里以内20元、800公里以上50元的标准。
2.2009年11月14日 胡锦涛会见连战指出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14日在新加坡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夫人连方瑀。胡锦涛表示,今天有机会同连主席再次见面,我感到十分高兴。我再次祝贺您继续担任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主席一直关注并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我们赞赏您在这方面所持有的鲜明态度。
3.2009年11月14日 山东威海客车坠海原因与乘客身份初步查明:经过紧张的工作,威海市坠海客车乘客身份及事故原因初步查明。车上大部分乘客为广州工贸集团企业托管中心职工,事故原因系驾驶员雨天未保持安全车速,操作不当。
4.2009年11月14日,正于日本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14日表示,中国快速发展不代表是对其他国家的威胁,美中紧密合作对两国都更加有利,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奥巴马上午在日本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演说。他表示,亚洲对全球的影响日渐提高,亚洲要有平衡和持续的经济增长,才可确保全球经济继续复苏。而在应付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议题,亦不能缺少亚洲的参与。他又认为,美国是太平洋国家,与亚洲命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将与同盟国加强关系,并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奥巴马指出,中国的快速发展将会有助全球发展。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并欢迎中国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美日关系方面,奥巴马表示,两国继续紧密合作十分重要。他说,美国将继续为日韩等同盟国提供核遏制力,朝鲜和伊朗应加入核不扩散体制。他还表示,美国愿为朝鲜提供“不同的未来”,使朝鲜摆脱孤立状态,但朝鲜必须履行其国际责任,重返六方会谈和核不扩散机制。
5.11月14日至15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隆重举行。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与会者将讨论遭受经济危机打击后的全球发展战略,并就构建区域共同体的设想交换看法。
其实你只要注意五个W,并且把要点和新闻呢点放在重点位置,并加入相关必要材料就好。并不一定要拘泥于什么固定格式,按照一般消息的写作方法,也可以模仿同期声的方式,和电视画面相关联就好
急求一篇电视新闻稿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3-26 00:54 | 提问者:天线保安
2009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6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上午10点,选烧厂22名团员自发来到我公司14#公路,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对我公司14#公路及周边区域的积灰、树叶和垃圾进行清扫。在经过分工后,他们有的拿铁锹铲,有的用扫帚扫,没有汽车运送垃圾,他们就用架子车一车一车的拉,一车一车的倒。在整个清扫过程中,团员们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不怕脏、不怕累,仔仔细细地打扫,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经过一上午的清扫,14#公路及周边已焕然一新
以上是我写的,实在不行了,帮帮忙,要400字左右的电视新闻稿
最佳答案
【口导】昨天晚上,南京大学百年校庆“追问大师”系列活动的第二个专场“当我们年轻的时 候”在南京大学浦口校区隆重举行。600多名学生和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固体物理学泰斗冯 端教授,中科院地学女院士王颖教授以及著名戏剧学家董建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亲切交流。【同期】中科院地学院士王颖教授【配音】 三位大师分别向学生们回忆了各自令人难忘的大学生活和工作历程,并就如何 成长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回答了学生们的提问。当有学生问及:“什么是 一个学者的最高境界”时,三位教授都不约而同地告诫学生要有独立的思想,坚韧的意志,永 无止境、追求真理的信念。他们充满智慧和幽默的教诲使在场的同学如沐春风,不时报以热烈 的掌声。据悉,在校庆期间,南京大学还将举办7场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还有机会和新儒学大师杜维 明,著名作家聂华聆等大师零距离接触。江苏台报道记者:陆军 张沈平通讯员: 南海芬 曾臻
电视、广播广告脚本范例
作者:佚名 时间:2003-4-20 字体:[大] [中] [小]
电视广告(45')
镜头一:(背景声音:自行车的“吱吱”声和知了的鸣叫声)烈日炎炎,一男士骑着自行车。
(特写)满头是汗,满脸无奈,自行车车轮吃力的转动。
行使方向,电信营业厅。
镜头二:路上一位老人突然遇见了自己的儿子(镜头一中的骑自行车的男士)。儿子:“妈,您又要去哪啊?”
老人:“交电话费啊!”
儿子:“妈,这么远,您怎么又要自己交去?走,快回去,一会我替您交去!
镜头三:(慢节奏背景音乐和火车车轮的声音)火车上,一个座位上,男士甲(骑自行车之男士)和男士乙。
男士甲突然很抬头对男士乙:“这个月的电话费又忘了
交了,等回去再交一定来不及了”。
男士乙:“咱们这总出差的交电话费还真麻烦”!
镜头四:以上三个镜头来回转换,同时响起旁白。
旁白:离不开电话,电话费就要按时交。可您看,这时候,累啊!如果能有个朋友可以代劳,就好了。
镜头五:河北电信固定电话充值卡卡通形象跳出,唱着儿歌“敬个礼,握握手,我是你的好朋友”。
充值卡:“我是河北电信充值卡——固定朋友,有了我,打电话就可以交电话费了,来,握握手吧!”
标版:河北省电信公司
广播广告文案
1.文案:背景音乐:节奏缓慢的萨克斯音乐 时间:30秒
声音:音质和缓、清晰的年轻女声
河北电信公司倾心推出“河北电信充值卡——固定朋友”,专为您的固定电话和小灵通交费。拥有固定朋友,您再也不用花很长时间、到指定地点、排队等候交纳电话费了!电话费,随时随地都可以付!只要购买“河北电信充值卡——固定朋友”,用任何一部电话拨打188即可为您的电话交费!河北电信充值卡,交个朋友,图个方便。
河北省电信公司
2.文案:时间:45秒
女甲(声音缓慢,埋怨语气):哎,月底了,又该交电话费了!
女乙(语速稍快):可不是呗!一到月底交话费的人可多了!总得排队!
女甲:还得去趟营业厅,您瞅我这儿哪儿有时间呐!
女乙:要是能在家交电话费就好了!
男声(声音沉稳):现在您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河北电信公司已隆重推出了“河北电信充值卡——固定朋友”,专为您的固定电话和小灵通交费。拥有固定朋友,您再也不用花很长时间、到指定地点、排队等候交纳电话费了!电话费,随时随地都可以付!只要购买“河北电信充值卡——固定朋友”,用任何一部电话拨打188即可为您的电话交费!河北电信充值卡,交个朋友,图个方便。
关于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分析及思考 篇7
电视新闻采访前的准备技巧
1.明确采访对象、了解新闻时间发生的背景
由于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与被采访者之间是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为了确保在采访过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之前,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提前确定好所要采访的对象。对采访过程中要提出的问题提前准备,为了保证采访过程不出现尴尬场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采访之前与被采访者进行适当的沟通,从而使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能够把握采访进度。同时在采访之前还必须准确的了解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以及新闻事件的发生背景,掌握各项新闻资料后,仔细分析新闻事件确定采访过程的整体思路和框架,最大限度的确保电视新闻采访过程顺利的进行,所报道的新闻真实可信。
2.事先设计、善于提问
为了使电视新闻采访过程最大限度的由电视新闻记者引导,在电视新闻进行采访之前必须做大量的准备,确保电视新闻记者所提出的问题能揭露新闻事件的本质。正如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所说:“我的提问你无法删掉。”当电视采访成为整个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时,观众不仅想了解被采访对象的回答,也想知道记者有没有把观众最想知道甚至意识到但没能表达出来的问题提出来。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成功的提问不仅可以使观众最大限度的了解新闻事 件的全过程,还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电视新闻记者的个人智慧和魅力。
采访中“听”的技巧
电视新闻记者要具有敏感性,这里所说的敏感性指,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时时刻刻处于工作状态中,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中提炼出新闻素材,发现各种各样的新闻素材。那么,采访中应注意哪些“听”的要点呢?
1.要听全面介绍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的全面与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全面有很大的不同,新闻采访中的全面不仅仅指整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还包括与新闻事件有关的人和物以及新闻事件所发生的环境。例如, 需要到一个单位采访某一新闻事件,在进行采访之前必须打听好全面情况,这不仅仅可以客观的报道这一新闻事件, 同时还能避免新闻出错所造成的不必要影响。
2.要听突出问题
由于我们每天所获得的信息量极大,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必须从海量的信息中发现具有闪光点的新闻素材。在日常生活中要听到突出的问题,新鲜的问题,具有教育意义的问题。电视新闻记者要不断提高新闻嗅觉和思维敏感程度。例如:广西南宁晚报有位记者在中午下班途中偶尔听到一位年轻的妈妈下班后要去幼儿园给孩子送饮料后,该记者立刻“听”到了新闻素材,发现了问题。在所有的幼儿园及中小学踩点后发现,相当多的学校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免费的饮用水。于是该记者立即写了“我们没水喝”的新闻,并对一些家长和孩子进行了直播式的采访,节目播出之后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同时学生喝水难得问题也得到了及时的解决。
3.要听典型事例
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能听事,还要知道怎么听事。从电视新闻记者的角度来讲,新闻事件不分大小,只要是典型、感人的事件,经过电视新闻记者的提炼就可以成为大家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同时在听的同时不能过于的追求奇事怪事。要听到人民群众的呼声,多听一些迫切要求回答、解决、提倡、纠正、坚持、发扬的事例,听那些能够触及灵魂、解渴管用的事例;还要听有结果、令人信服的事例。在这方面,经典的通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4.要听细节过程
由于绝大多数的新闻事件发生之后,新闻记者才赶到新闻事件现场,因此新闻记者要听出新闻事件的细节就必须要求新闻记者从与目击者的谈话过程中了解各项细节,第一时间把握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挖掘出新闻事件中人们容易忽视的问题。
5.要听分歧意见
在采访过程中遇到不同意见和反对意见甚至矛盾的观点并不是坏事,要时刻牢记存在即合理,要把各种不同的意见与新闻事件结合并加以分析。要牢牢抓住分歧意见,从分歧意见中可以以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分析新闻事件,对于新闻记者准确的把握新闻事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此同时,在采访过程中, 对闭口不谈者,要启发诱导,对言谈拘谨者,要引导被采访者放松心情消除紧张,从而让被采访者集中精力回忆事件的具体过程。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视新闻记采访技巧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高超的电视新闻采访技巧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电视新闻记者在日常采访过程中时刻去锻炼自己,刻意去提高自身的职业敏感性,提高内在修养。
新闻采访格式及范文 篇8
作者名称写在篇名下面,用脚注著名作者身份,作者名称用五号字宋体加粗剧中
一、标题:
(各小标题间段前段后不需要设置行距)
(一)标题一(篇名)样式: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用小四号字,右对齐
(二)标题二样式:四号+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二用“一、二、三……”
表示。
(三)标题三样式:小四+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三用“
(一)、(二)、(三)……”表示。
(四)标题三以下的标题: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四用“1.2.3.”,标
题五用“(1)(2)(3)”。
二、正文格式: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
三、论文摘要及关键词格式:
无缩进,名称统一为“摘要”和“关键词”,小四号+楷体+加粗,用【】括起来,摘要内容和关键词用五号+楷体+单倍行距
四、脚注及参考书目:
1.全文脚注用小五号字;
2.参考书目不写(除确与文章有关的书目外)
《法学研究》注释体例
(一)一般规定
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
2.连续注码。
3.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
4.文中及页脚注码符号为六角型括号。引文资料作者为外国人者,其姓名前加
方括号注明国籍。
5.一般的感谢语可酌情删去。如系项目成果,可保留项目名称。
6.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7.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8.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某某书,第×页。”
或者“前引〔2〕,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引某某书(文)”。
9.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页者,只注明首页;相邻数页者,注为“第×页以下”
10.出版日期仅标明年份。通常不要“第×版”、“修订版”等。
11.引文出自杂志的,不要“载”、“载于”字样。
××× 12.原则上要求所引用的资料出自公开发表物。未公开发表的,采“×年印
行”。
13.原则上不可引用网上资料。
(二)注释例
1.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2〕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6页。
2.论文类
〔3〕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3.文集、教材类
〔4〕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第1册,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佟柔主编:《民法》,法律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
4.译作类
〔6〕〔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9页。
5.报纸类
〔7〕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
6.古籍类
〔8〕《宋会要辑稿?食贷》卷三。
〔9〕〔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7.辞书类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8.港台著作
〔11〕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5页。
〔12〕史尚宽:《民法总论》,台湾1988年版,第230页。
9.外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