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24-05-20

欧债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精选8篇)

欧债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篇1

论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对中国的影响和

启示

论文题目:论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学生姓名:学

专号: 业:财务管理学院:商学院

2013年1月1日

论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摘要:2010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由此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蔓延至整个欧洲。2012年1月标普下调包括法国在内的欧元区9国信用评级,全球经济形势更加严峻,欧债危机可能会进一步升级。欧盟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第二大进口市场,研究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将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欧债危机;危机原因;启示

第一章 我国企业传统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的弊端

(一)欧债危机的原因分析

1、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高赤字

如果将债务杠杆比喻成潮水,那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政府联手利用公共财政的“再杠杆化”掩盖了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但是这种掩盖是暂时性的,自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人们最常想起的词语就是“高赤字”。

2、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欧元区经济政策结构不平衡欧元区现阶段实行的是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然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常年的不对称性使得各项矛盾和问题得以积累。在08年全球次贷危机的冲击之下,矛盾开始暴露,直指主权债务危机。尽管货币一体化为欧元区成员国政府搭建了更大的融资平台和竞争优势,但是由于经济状况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对称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些优势。另一方面,欧元区签订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并没有完全遵循最优货币区的要求,各国的实体经济结构不尽相同,这样更容易遭遇“不对称冲击”的影响。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周期不同步,欧元的诞生也未能显著缩小这种差异。同时欧洲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选择上,无法也不可能满足成员国不同的货币政策偏好,从而增加了危机蔓延的可能性。

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历史原因:高福利政策

高福利意味着政府的高支出,必然伴随的则是高税收。高福利政策使得欧洲各国在经济发展上缺乏一种活力,并且在财政支出上远高于非高福利国家。不得不说,高福利是高赤字的一个重要源头。

(二)欧债危机给中国的影响

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出来。欧美经济的不景气,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出口。由于中国的经济主要还是外向型经济,出口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出口的下降,必然会对中国经济各个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1、导致人民币“升值”

最近在欧债危机的冲击下,避险资金纷纷转向美元资产,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也跟着升值。从1月4日到5月28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达到15.9%;同期人民币对英镑升值了10.7%。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人民币已经因欧洲债务危机而对主要非美货币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人民币“被升值”还将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

2、影响中国对欧洲国家出口

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中国出口到欧洲的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企业如果用欧元和英镑收汇,则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此外,由于欧系货币贬值,欧盟对中国动出口将会增加,中国的贸易盈余还可能会继续下滑。

3、外汇储备缩水

欧元和英镑贬值,将使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出现缩水。我国防范外汇资产的缩水问题,必须采取动态的资产管理模式,即不仅需要关注投资的收益,也要关注汇率变动带来的资产价值变化,以保证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

4、投机资本流入可能增加

现在人民币对欧元和英镑升值,欧元和英镑投机资本流入同样可以获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因此防范走弱货币如欧元和英镑等资产的流入。

5、欧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对中国的外需影响较大

欧债危机已经影响了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恢复步伐,同时还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欧洲国家经济恢复增长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外需短期内继续承压。

第二章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一)财政刺激计划要在可控的范围内,把握好财政赤字的“度”

目前我国的国家债务和财政赤字远低于国际公认的风险临界点,但是不能太乐观。因为首先,我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GDP考核观”,使得地方政府盲目举债搞发展,财政入不敷出;其次,当面临经济下行是,政府刺激计划会使财政负担加大,可能造成通胀的压力以及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所以中国必须高度警惕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与债务负担,做好债务测算和偿债平衡工作。

(二)注重转方式、调结构,由投资出口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

希腊的局面警示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出口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的杀手锏,但是这种方式极易受到外部冲击。从长期来看,出口导向型模式是不可维持的,中国应该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依靠外需转到以内需为主,扩大内需是经济结构转换的核心环节,消费是拉动经济更好更长效的动力。此外,在出口战略上,将主要向欧美国家出口转向亚洲新兴国家、东盟、非洲国家的出口,出口产品也应全面转型升级。

(三)与国际接轨,增加中国财政的透明度

目前中国财政透明度整体较低,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中国应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际机构的沟通、协调,缩小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财政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的差距。

(四)正视地方债务风险,防范于未然

本轮金融危机加重了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国家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对全国整体财政及债务状况作全面清查和评估,摸查地方债务的规模、来源和性质,做好各级债务的测算和偿债平衡工作,进行债务规模限额管理和风险预警,切实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防范偿债违约风险。

大公国际发布的《2012年国家信用风险展望》表示,2012年国家信用风险焦点地区仍集中在以欧元区为主的发达国家,欧元区债务危机发展进入了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时刻。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拉动力,欧洲的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能忽视。不论是企业的决策者还是政府决策部门,都需要对这种影响进行前瞻性的评估,并提前准备好应对之策。

第三章总结

总之,中小企业应扬长避短,适应不断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不断学习掌握成本管理的新理论,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 不断总结 发现成本管理的新问题,不断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手段,不断寻求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汪祥耀,舒敏.《成本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 《2004年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情况与2005年工作重点》中小企业简报.2005.[3] 李儒训,耿汉斌,王美涵.《中外财务管理百科全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3.[4]黄尚勇 市场经济条件下降低成本的战略思考[J]《会计研究》1999 2.[5]任海芝、朱文 现阶段企业应如何降低产品的无形损失[J]2001

[6]郑亚莉 余建可 浙江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2001

[7]新华时评 中小企业同样应当承担社会责任[ EB/OL],新华网2004-10-20.

欧债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篇2

面对如此严峻的欧洲债务危机的形势, 我们不得不思考,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欧洲社会制度带来的高福利生活方式让欧洲国家在长年累月的累计中越陷越深, 到最后难以自拔。高福利, 高三公开支, 已然成为欧洲社会的标志, 我们看看西班牙的福利水平到底有多好。国民交纳社会保险后, 均可享受免费医疗和领取失业救济金、退休养老金等待遇。因此西班牙人可以无忧无虑地在高福利的政府保护下生活, 在1993年, 西班牙人均寿命就已经高达77.6岁, 而美国在2009年才首次达到了78岁, 可见西班牙政府对老年群体的照顾无微不至, 老人在高福利的保证下得到了高水平的关爱。但是, 这就是问题所在, 在二战结束以后, 政党为了增加自己上台的筹码, 不断推出免费医保, 失业救济等, 虽然政府支付很大, 但是由于当时欧洲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 政府对于福利水平仍可以负担。但随着近几年欧洲经济霸主地位的渐渐旁落, 经济发展明显缓慢, 每一个上台的政党为了博取选票, 开始寅吃卯粮, 依赖外债维持财政。福利居高不下的同时, 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 特别是欧洲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一些国家不断加重公共福利支出的负担, 有一些国家的公共支出中, 养老金就达到了70%, 养老保险成为政府赤字的罪魁祸首。此外, 由于金融海啸的袭击, 欧洲经济这部跑车的速度大大减缓, 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加的失业率, 2010年, 葡萄牙、希腊、爱尔兰失业率均超过12%, 而西班牙失业率更是高达20%。老年人口多了, 失业人口多了, 福利水平要保证, 可是国家经济难以发展, 大幅度举债维持现状, 一头是经济缓慢增长, 一头是债台高筑, 欧洲各国政府还要面对国民游行反抗高福利向财政平衡妥协, 同时带来了财政赤字难以维持高福利, 欧债危机的爆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此外, 近几年来, 欧洲各国福利水平盲目向德国, 法国等老牌强国看齐, 投资低效率, 低科技部分企图追求GDP增长, 由此导致过度举债。随着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日渐深入, 以希腊、葡萄牙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 在三公开支, 福利保障水平, 医疗保险水平逐渐全力向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比肩, 这样导致了支出水平远远超出国内产出, 迫使政府以及私人部门开始过度举债。可问题在于希腊、西班牙这些债台高筑的国家由于其长期的高负债, 其进一步借贷的能力已大不如前, 以政府信用保障的国债已经不能令投资者放心了。但是西班牙、希腊等的债务在2009年便倍数于6%的警戒线了, 危机爆发不难想象。

作为第三世界的领导者,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这次欧洲债务危机中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

第一, 希腊危机也在社会福利改革方面给中国提供了宝贵教训。“我们一定要牢记中国是个人口大国, 未来的退休人口数量巨大, 因此养老金额度要适当,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称, “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遇到困难, 政府无力再支付社会福利, 那么我们面临的危机要远比希腊大得多。”

第二, 中国应该从欧债危机中学到经验, 避免GDP盲目的扩张, 我们应该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以及严重性。虽然中国每年的债务比起欧洲各国, 处于相对健康的水平, 可是我们要知道, 中国的赤字率是根据中央预算得出的, 由于地方赤字的不透明, 我们要意识到, 中国的实际债务水平会大大高于报告的数据水平。不错, 我们必须量力而行, 在追求GDP的同时要注重科技的进步、资源的保护和效率的提高, 盲目举债投入效率低下, 没有技术发展前景的产业为了提高GDP的数字是十分错误的。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强大力量, 中国在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着眼发展高技术、高效率、低污染的新兴产业, 使得自己的资源得到最大化, 最合理的分配。

摘要: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 危机的表现形势不断呈现危险化, 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这场债务与体制的博弈中来。与债务危机相对的是居高不下的福利体制和你来我往的GDP大战, 这两个便是欧洲主权债务崩溃的罪魁祸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虽然在金融海啸中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但是欧债危机依然为我们敲响警钟, 我们依旧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关键词:欧债危机,福利体制,GDP,中国

参考文献

[1]黄瑞.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4) .

欧债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篇3

关键词:主权债务;希腊;影响;启示

一、欧债危机爆发的潜在原因

欧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希腊政府为了尽快满足欧元区标准隐瞒了真實的债务情况。2001年1月希腊加入欧元区,根据欧盟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希腊应将公共部门债务控制在GDP60%以内,而赤字应低于GDP3%。为了达到这项标准,希腊与高盛合作,由高盛公司为希腊开放了金融衍生品交易“货币互换”,这种隐形的贷款以衍生金融工具的方式借此隐瞒了真实的财务状况,表现为账面赤字仅为GDP1.5%。而这种货币互换交易为欧债危机埋下了隐患。

过于单一的货币政策,导致欧元区国家单纯依赖财政政策调节经济,从而导致欧元区国家过高的财政赤字。受制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约定,欧元区国家需将财政赤字控制在GDP3%以下,同时将国债与GDP占比保持在60%以下。但是这些条约未能在债务危机中达到预期效果。从2004年起开始出现部门欧元区国家越过警戒线。2005年初,欧盟同意部分成员国暂时超过3%的赤字警戒线,其后,欧盟对此口径不断放松,为后来的债务危机埋下了隐患。

据统计,2010年,葡萄牙财政赤字占GDP比重9.8%,国债与GDP占比94%;意大利财政赤字占GDP比重4.5%,国债与GDP占比119.3%;爱尔兰财政赤字占GDP比重30.6%,国债与GDP占比91.2%;希腊财政赤字占GDP比重10.9%,国债与GDP占比148.3%;西班牙财政赤字占GDP比重9.6%,国债与GDP占比61.7%。这五个被经济学界被认为主权债权信用等级较低的国家,后也被成为欧猪五国(PIIGS),在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上面与马约要求相去甚远。

经济结构失衡希腊经济与欧洲经济联系紧密,欧洲市场吸纳了希腊出口额约40%以上。从下图可知,希腊等国保持了较高的对外依存度,2012年,爱尔兰对外依存度高达191.4%,希腊达到59.4%,美国当年仅30.4%。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经济进入衰退导致希腊等国出口大幅下降,GDP降幅扩大。

希腊等国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同时盲目推崇高福利、高工资的劳动力政策。自2000年至2007年间,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工资上涨浮动分别为29.4%,27.8%,22.6%,和26.8%。单位劳动成本高企进一步削弱这些国家的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出口下降,经济增长乏力。

此外,希腊政府税收管理效率低下,政府职能腐败,人民纳税意识薄弱也对本次危机的产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据欧盟的调查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07年,希腊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25%,但是税收平均增长7%。财政税收增长速度缓慢,但是希腊政府不断扩张的财政支出,引致财政赤字的持续扩大。根据2012年反腐组织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对25个欧盟国家民众就政府腐败程度调研,结果显示,超过88%的希腊民众认为希腊政府“腐败”。根据希腊财政部的2012年的统计,全国共有约90万人拖欠税款近411亿欧元。其中,5%逃税者占总欠款额的85%。

二、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1、提高国家的实体经济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欧债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发生危机的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国际竞争力下降,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在私人部门投资需求虚弱的前提下,公共部门增加投资支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政府应考虑在加速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扩大内需应对外需不足带来的不利冲击。考虑如何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提振消费刺激经济发展,适当压缩基础建设投资,提高居民收入以及居民消费倾向是国内经济工作重点。

2、扩大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

据统计,截止2009年,我国财政赤字的GDP占比低于3%,总债务占比低于20%,低于60%的国际警戒线,短期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较低。但是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地方政府发债速度上升,带来较大的债务隐患。截止目前,我国地方融资平台负债逾6万亿,其中地方债务总额约4万亿,占GDP16.5%,占财政收入80.2%。这些借贷资金大部分使用在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项目上,为地方政府留下较大的债务负担,造成较为严重的财政结构性风险,对于银行业潜在风险需引起重视。

3、抓住全球金融危机提供的机遇,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中国政府不能一味将人民币重新盯住美元,需利用此时机,扩大人民币对于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幅,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真正实现波动。人民币弹性汇率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国内居民与企业的风险意识,刺激远期汇率市场发展。

4、管理外汇资产任务艰巨

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为3.95万亿美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欧元资产。随着欧元贬值,将导致外汇储备缩水,从而减持欧元,增持美元,这将背离与多样化的目标。这与部分加剧欧元贬值,损害我国在欧洲市场的出口竞争力。欧债危机带来的对欧元贬值刺激,使得我国需重新思考与欧元区国家的合作。(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吕随启、王曙光、宋芳秀,《国际金融教程(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圣地亚哥加奥纳弗拉加,欧洲一体化进程[M]朱伦,邓颖洁,夏丽仙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东艳,《2012-2013年欧洲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1月郑联盛.欧洲债务问题:演进、影响、原因与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10

[3] 姚铃.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对中欧经贸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贸易,2010.

欧债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篇4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 摘要: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已经有1年多了,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衰退现象明显,失业人数急剧增加。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不良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外需、资本流动、资产负债表、金融市场、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汇率及货币政策等渠道传递到中国。中国应借鉴美国次贷危机产生诱因的教训,从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贸易调整、稳定投资增长和支持消费等几方面着手应对危机影响。同时,应在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和全世界共同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弱化、遏止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对策

始于2007年末的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持续已经有1年多了,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不仅重创美国经济,还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烈震荡和全球经济的衰退。

欧债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篇5

前言

2007年4月,新加坡吴作栋资政与中国温家宝总理会晤时,正式提出中新合建“环保城”的构想。双方原则同意在中国选择一个水资源短缺的中小城市,或一个大城市的周边地区,借鉴新加坡的水务经验打造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中新“环保城”。值得指出的是,新加坡水务经验的核心是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膜技术是国际公认的二十一世纪绿色节能的高新技术,当今世界,全球变暖、能源短缺、水源紧张、环境污染,其控制与解决的方案无不与膜技术密切相关。新加坡通过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但成功解决了自身的水源短缺问题,而且化危机为商机,从一个受马来西亚水供制约的岛国转化为国际瞩目的环球水务枢纽,向世界各地提供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海水淡化与废水资源化解决方案,将其最大的劣势变成最大的优势。

可以大胆预测的是,随着开发的深入与应用的拓宽,膜技术在水质净化、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将会与计算机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相媲美。本文在总结新加坡的水务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膜技术为核心构建中新“环保城”的循环经济产业结构模型,供中国政府讨论决策时参考。

新加坡的水务经验

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仅有六百多平方公里的岛国,几乎所有的资源与产品都依赖进口。新加坡的水源原本根据建国前六十年代初期与马来西亚所签订的两份供水协议,由马来西亚柔佛州经新马长堤引入新加坡。

新马一衣带水,但多年来纷争不断,供水曾经是马国把握谈判主动权最为有力的筹码,也曾经是新加坡人最为难言的苦楚。笔者1985年厦门大学毕业后曾从事海洋环境与科学的研究工作数年,后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在新加坡科技园创办三达膜,参与、见证了新加坡解决供水危机的规划、发展与实施的过程。

鉴此,笔者就新加坡如何通过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化解水供危机,并催生一个巨大的以膜技术为核心的环保与水务产业的经验总结为如下六点:

1、战略先行、国家主导

新马水供纠纷促使新加坡把水源问题当作国家战略予以优先考虑。作为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虽说是热带雨林气候, 但贮水的地域与面积有限,地下水的开采更是严格禁止。因此新加坡唯有把目光转向四周的海洋,希望依赖高新技术,实现海水淡化。同时,新加坡建立了优秀的水务政策,把水源供应与污水处理等所有与水相关的部门集中到环境与水源部统一规划与管理,以此统筹新加坡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

2、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当年新加坡把海水淡化作为国家战略优先发展时,政府采取的策略是积极鼓励全球商家充分利用新加坡的平台显现才能,展示技术,创新研发,开拓商机。在政府搭台的背景下,这一领域几乎所有国际领先的企业均向新加坡介绍他们在海水淡化方面的经验与技术。当时,国际海水淡化普遍采用的仍然是多级闪蒸、低温蒸馏等在中东广泛应用的技术。膜法海水淡化虽然不乏研究且屡有报道,但尚未成为应用的主流。

3、广招人才,集中开发

九十年代初,一批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大学毕业、曾赴欧美留学工作数年的中国学者受新加坡招聘人才优惠政策的吸引从世界各地辗转来到新加坡生根发芽。另外,也有一批像笔者一样直接受新加坡政府奖学金资助的中国留学生在此茁壮成长。今天这些人中大多数已成为新加坡国家研发创新的主力军。毫不夸张地说,新加坡在国际科技界拥有的地位与影响,这批人才的贡献功不可没。

虽然新加坡广招各方面人才,但政府深知新加坡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攻克新加坡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或投入到最能为新加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领域。比如,新加坡成立了一个由李显龙总理亲自挂帅的国家创新研发理事会,其研发的主攻方向却限定在环境水务、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动漫与多媒体四个领域。就海水淡化而言,当年正是由科学家指出应该尽量避免采用以相变为核心的蒸发技术淡化海水,因为不但成本高昂,还将使新加坡面临的水源问题转化为全球愈来愈严重的能源问题。这一意见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研发的注意力聚焦到开发不涉及相变的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海水淡化工艺,并从新材料、节能、防腐、海水综合利用等多个与海水淡化相关的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与广泛探讨。

4、示范项目,抛砖引玉

当新加坡探讨通过膜技术淡化海水时,发现应用膜技术回收废水制备新生水比海水淡化的成本更低。因此新加坡先于海水淡化起动了新生水的示范工程。与中国多数的科研主管部门不同,新加坡并未着眼于如何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推向产业市场,而是大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开发应用,通过示范项目吸引全球商家。在示范项目中,科学家只参与指南制定,不参与市场竞争,从而避免了国内传统科技体制中指南的编制者也是国家资金的分享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弊端。政府以市场换技术,不惜工本建造示范项目,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鼓励全球企业积极参与竞争,展示科研成果,应用最新技术;科学家则是通过企业承建的示范工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更好的思路与方案供政府决策参考。

5、构建模式,树立品牌

在示范项目成功的基础上,新加坡政府敏锐地觉察到运用膜技术实现废水资源化制备新生水不但可以解决新加坡的水供问题,更可以催生一个巨大的环保与水务产业。为新加坡的产业转型与对外拓展找到了一个新的闪光点。因此新加坡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构建了一个良好的运用膜技术实现水循环利用的商务模式。通过开放政府的自来水厂与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明确指定用膜技术净化原水及实现废水资源化制备新生水,为企业提供平台,为新加坡打造品牌。

2003年的新加坡国庆日,时任新加坡总理的吴作栋资政带领数万人共饮新生水的场景至今令人难忘。从此,新加坡的水品牌应运而生。今年3月,李显龙总理亲自为第四座通过膜技术将废水再生为新生水的工厂落成剪彩,并对外宣布至2010年,膜法新生水的供应量可以达到全国总水供量的30%,更把新加坡的水品牌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6、营造商机,全球推广

在明确了大力发展以膜技术为核心的回收利用废水制备新生水的目标后,新加坡首先通过国际相关组织以最严格的规范标准鉴定新生水的质量,向世界证明通过膜技术生产的新生水,其纯度远远高于普通饮用水的标准,并以此向国际社会证明饮用新生水是安全可靠的。其次,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鼓励商家使用新生水;新生水产量不断增大,成本不断降低,形成良性循环。第三,政府主导组织新加坡企业参与国际水务市场的开发与竞争,并定期组织企业参与由部长率领的经贸代表团赴中东、印度、中国等缺水地区推介新加坡的优秀水务经验。此次吴资政面晤温总理时提出了新中合作共建“环保城”的构想正是新加坡政府为企业“营造商机,全球推广”的最佳写照。

新加坡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针对新马水供纷争,确定了利用膜技术向海洋要淡水的国家战略,在开发的过程中,发现应用膜技术回收废水制备新生水的成本比海水淡化的成本更低,不但可使新加坡的废水再生循环使用,还能解决目前困扰全球的环境污染与水源短缺问题,因此在新加坡催生了一个巨大的以膜技术为核心的环保与水务产业。

新加坡水的故事是一个现代奇迹的故事,当国际上很多专家相信缺乏水源将是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时,新加坡依赖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逐渐实现了水源供应的自给自足。笔者认为新加坡的水务经验对中国有如下五点启示:

1、“取”之以鱼,莫若以渔

新加坡在水源开发与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已经使其在全球引人瞩目,也为新加坡多家环保与水务公司开拓了庞大的国际市场。但笔者以为,中国应当学习的是新加坡面对困难、思考对策、解决问题、创造商机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利用新加坡的技术与经验解决中国某一城市、某一局部的环保与水源问题。新加坡通过膜技术为岛国增建了新生水与海水淡化两个水喉,而中国应当考虑如何通过膜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其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知己知彼,融会贯通

如果说解决水源问题是当时新加坡面临的巨大挑战,催生环保产业、发展水务科技则是新加坡的另一个里程碑。中国目前面对的挑战是如何改变粗放的资源利用率低下与环境污染严重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建立一个以膜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同步协调的中新“环保城”意义重大。一方面,中国应在反思传统的水利工程仅仅是实现了水的时空转换,并没有改变全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占有量不足全球1/4的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新加坡在水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膜法海水淡化与废水资源化实现水的开源与节流。另一方面,要把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废水处理的末端治理方式提升到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层面,使膜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笔者创立的三达膜在这一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与经验可供借鉴。

3、科技为源,人才为本

当长堤对岸的供水无法依赖时,作为一个岛国,考虑的出路是如何把四周的海水变成可饮用的水。在海水淡化的探索过程中,新加坡开发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应用更广的以膜技术为核心的废水资源化制备新生水的方法。新加坡的成功基于如下两个立足点:一是科技,二是人才。

中国对膜技术的研发并不陌生,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与物力,也有大量的科技论文与鉴定成果,然而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际应用不多。这方面新加坡的成功经验能够给予中国很好的启示。况且,许多中国学者参与了新加坡的环境与水源开发与管理计划,中国政府如能突破传统的科技体制,让参与新加坡实战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家科研863、973计划及拟议中的中新“环保城”拥有一个施展抱负的平台,将有利于中国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与良性循环。

4、循环经济、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寻求生态环境与经济成长和谐的“双赢”之路已成为解决资源日趋枯竭、污染日渐严重问题的最佳途径。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出现,使得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之间不再相悖。笔者创立的三达膜近年来开发了数百项以膜技术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新工艺,并在许多制药、染料、化工、冶金、轻工食品、饮料生产企业中获得了十分成功的应用,化解了“鱼(经济发展)和熊掌(环境保护)不可兼得”的矛盾,笔者坚信三达膜的成功经验,对推动中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5、中新合作,优势互补

中新两国渊源深厚,文化相通,具有广泛的合作领域与巨大的合作空间。一方面,中国可以利用新加坡优秀的规划理念、创新的研发机制、先进的环保经验与独特的发展模式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中新两国可以共同发展巨大的环保与水务产业,把新加坡的品牌优势与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有机结合,同时利用新加坡广泛而密集的自贸协议网络与国际平台,实施中国政府提倡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既能分散中国的贸易顺差,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能使中国企业和新加坡本身受益。

中新“环保城”的循环经济产业结构模型

笔者建议,选择一个一旦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即可带动传统农业、基础工业、生物化工、清洁能源、生态环境、保健医药、现代物流等行业协调发展与持续增长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中的一部分作为拟议中的中新“环保城”,由新加坡政府组织的财团创新规划、投资发展。

附图描绘了一幅以膜技术为核心、水循环为载体、清洁生产为主题的循环经济结构全景:

1.各种水源(无论是工农业生产的废水还是苦咸水或海水)经过膜处理可得到各种级别的净水,然后分别应用于生态农业、生物化工、机械电力、冶金钢铁、石油开采、轻工造纸、印染纺织等行业。

2.钢铁冶金工业中使用大量的酸和碱,导致大量的酸、碱废水的产生,选用适当的膜工艺,可以实现膜法回收酸、碱,同时实现中水回用。同样采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油废水通过膜技术实现油水分离,回收石油的同时所分离纯化的净水则作为油田回注水使用,油田回注水成本大大降低。

3.燃煤烟气通过膜法脱硫回收硫酸作为基础化工原料;煤化工合成氨的尾气可通过气体分离膜回收氢气,它是以质子交换膜为核心的燃料电池的重要原料,是当今世界最引人瞩目的的清洁能源。

4.电厂的余热蒸汽用于生物化工,把传统的农业资源转化为高科技的保健医药产品。农产品加工的淀粉经过生物化工产业链,可依次制得糖、黄原胶、糖醇、赤霉素、青霉素、维生素C等。黄原胶既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也可用于采油工业的驱油剂增加石油开采的收率;赤霉素可以回用到农业中,用于促进杂交水稻的增产及其他农作物的丰收;目前中国的维生素C、赤霉素、青霉素生产称霸全球的重要原因是通过应用三达膜的技术,在降低能耗、增加收率的同时改进产品质

量、减少污染排放。

5.传统农业的废弃物秸秆等可用于发电,更可以通过酶膜反应器制备工业酒精,再通过渗透汽化膜转化为燃料乙醇,避免了应用蒸馏技术制备燃料乙醇这种耗能换燃料的工艺。而工业酒精的更大规模应用则是通过膜催化的方式转化为生物乙烯,随后与传统石化工业中的乙烯后续合成装置对接。

若规划中的中新“环保城”能够把新加坡的环保与水务经验拓展到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中国的传统产业,促其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是对新加坡提出的更大挑战,对中国建设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新型城市具有更大的示范与指导意义。

笔者坚信:以新加坡建国四十二年来所展示的智慧及其面对困难、寻找对策、解决问题、创造奇迹的能力,新加坡有能力将这一新的挑战转化成更大的机遇!

三达膜于1997年由蓝伟光博士在新加坡科技园创立,2003年6月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曾荣获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评定的新加坡最具成长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亚太地区最具成长的高科技500强第28名等荣誉。三达膜以膜技术开发与应用为核心,业务领域涉及膜材料制备、膜系统集成、膜应用开发、环保水务、生物化工等相关产业。旗下拥有海内外全资和控股子公司20余家,在新加坡、中国、德国、美国、印度、印尼等国均有分支机构。三达膜拥有一批博士、MBA、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的技术与管理团队。集团下设膜工程技术中心与博士后工作站,并与海内外多所著名高校共建研发中心。

三达膜董事局主席蓝伟光博士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厦门大学、南昌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加坡厦门大学校友会会长、中国新加坡商会福建分会常务副会长、新加坡中资企业协会名誉理事、国际海水淡化协会中国分会副会长、中国膜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商务委员。蓝伟光博士以其在膜技术领域卓越的开发与上下游工艺相结合的膜应用过程的能力而著称,被中外媒体誉为“技术成就膜王”,“中国膜术师”等称号,曾荣获香港亚洲周刊“杰出华人青年企业家奖”、新加坡国立大学“杰出校友奖”、中国国务院侨办“杰出创业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等多项荣誉。

附件二:膜技术的特点与应用简介

膜是在仿生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是模仿细胞膜的功能人工合成的具有选择性分离特征的化工复合材料。

根据膜的应用,膜可分为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微滤膜、气体分离膜、渗透汽化膜、离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分子扩散膜、电渗析膜、膜反应器、膜催化器等。根据制膜材料,膜可分为高分子膜、陶瓷膜、金属膜等。根据膜的构型,膜可分为卷式膜、平板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等。

欧债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篇6

一、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和法律管理体系

依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非营利组织主要指以下三类组织: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依据《基金会管理办法》(198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基金会,和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中前两种获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后一种视不同情况获得法人、合伙或者个体的行为主体资格。按照现行《民法通则》的规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种法人具有民法中的法人地位。没有经过民政部批准!登记取得法人地位的社会组织,被视为非法组织。

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框架有不同的模式。在美国,根据联邦税法501C3,在宗教、慈善、教育、科学、公共安全实验、文学、促进业余体育竞争或防止虐待儿童或动物等七个方面,从事非营利性、非政治性活动的组织可以申请成为慈善组织,获得税收优惠。除此以外,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统一规定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多种多样的志愿活动已经渗透在整个社会的运作机制之中。英国非营利组织的传统主要源于志愿互助和民间慈善,它们被称为“志愿部门”,比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非营利部门”的概念要窄,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几个世纪以前,英国1601年出台的《慈善法》和《救济法》,是世界上较早的专门规范非营利组织和非营利行为的法规。另外,有些国家针对非营利部门设有专门的基本法律,用以促进这类组织的发展和规范其活动,如日本的《非营利组织法》,南非的《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德国的《结社法》,匈牙利的《公益组织法》,捷克的《公益法人法》等等,侧重点各不一样,但其作用地位均是使非营利组织纳入到整个法律制度体系之中。

总结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制度框架,主要可以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第一,对公民自组织的合法性的认可。在倡导结社自由的许多国家,非营利组织进行登记和取得法人地位是其获得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条件,但登记与否并不是组织合法性的前提。如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公民自组织被认为是公民的权利,注册与否则是可以选择的。不过,组织要获得税收优惠,则需要经过复杂的申请、验证,只有在经过批准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才能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日本的《民法典》及一系列细致的法律规范严格定义了各类法人的设立程序,但同时也允许未经任何登记注册的“任意团体”的存在,它们不具法人资格,但同样具有组织合法性,日本众多的非营利组织都以“任意团体”的形式长期存在和开展活动。1998年日本颁布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旨在为大量以“任意团体”形式存在的非营利组织提供一个易于获得法人资格的申请和认证机制,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非营利组织采取任意团体的形式。在台湾,非营利组织的成立首先须经事业主管机构核定备案,再到法院进行法人登记,但台湾也有大量“非法人社团”,它们由于种种原因不去法院登记,同样能合法地开展各种活动。可见,无论是在具有悠久的结社传统的欧美法系国家,还是尊崇国家权力的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大都为拥有法人资格之外的非营利组织留有一定的法律空间,且这一空间在许多国家或地区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日本和台湾正在推进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改革都体现了类似的趋势。

第二,完善的非营利组织法人制度。世界上的两大主要法系,即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或成文法系),和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对非营利法人有着不同的规定。大陆法系对法人最基本的分类是公法人和私法人,后者又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基金会在大陆法系中的地位属于财团法人,财团法人制度主要规定在民法典中,还有一些单行法规定一些特殊的财团法人,如对私立学校!医疗机构等,有些国家有专门的法律。如日本在法律上将非营利组织细化为许多不同的形式,有许多分别法管理,其法人形式主要包括:公益法人、社团法人、NPO法人、社会福利法人、学校法人、宗教法人、医疗法人、公益信托基金、共同组合、任意团体等。英美法系中没有区别公法和私法,非营利组织主要的法律形式包括非营利公司、协会和信托(Trust)。

第三,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非营利组织的分类标准。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的首要分类原则,首先是公益性与互益性原则,这一划分原则与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同相关联。一般而言,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组织自身的优惠;二是对面向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方的优惠,公益性组织比互益性组织享有更多的捐赠方优惠。第二是会员制与非会员制,这一标准是按照组织性质划分的,与大陆法系的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相对应,在运作、管理等方面均有不同特色。第三是按不同活动领域划分,如霍布金斯国际比较项目按照国际产业分类标准,设立非营利组织国际分类,按活动领域分为12大类27小类。

综上所述,予以公民自组织更大的法律生存空间,明确非营利组织的法人地位!将之纳入适当的法人制度体系,以公益性和互益性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分类,实行税收优惠等,是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法律体系的重要前提。

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

在传统的“统治”观念中,政府是公共事务管理、公益事业、社会福利的唯一提供者,而现代“治理”理念认为,公共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非营利组织也是重要的治理主体。一个良性的治理结构,需要不同治理主体的合理分工、合作努力,不同主体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伙伴关系”。在理念上,非营利组织应当既保持自己与政府和企业的相对独立性,又能形成良好的合作。那么,这一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如何体现?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应当如何分工定位!互补互促?英国的做法特别值得一提。

1998年,英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一份《英国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关系的协议》,这不是一个法律,而类似一个备忘录,但其重要意义是它经过广泛的讨论,由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共同协商达成,共同签署遵循,为二者以后的关系确立了基本原则和行为依据。这也是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最重大举措之一。协议的基本思想是志愿及社会部门的活动对于发展一个民主、包容性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协议确认了志愿及社会部门对于社会的重大益处,同时表明政府应当进一步发挥在促进志愿活动和对志愿及社会部门提供支持方面的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协议的一系列共同原则中,主要包括:

(1)志愿活动是民主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2)独立而多元化的志愿及社会部门对于良好的社会至关重要;

(3)在制定公共政策和提供社会服务方面,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具有界限分明但相辅相成的作用;

(4)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在共同目标达成中的协作将使其能够更好实现各自的价值;

(5)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的不同责任形式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利益相关群体,但二者的共同之处是都需要统一、客观、负责、开放、诚实和领导力;

(6)志愿及社会部门有权依据法律对其活动进行宣传,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7)政府在支持志愿及社会部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团体和组织的资助;

(8)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都认可促进所有人机会平等的重要性,无论他们的种族、年龄、健康状况、性别、性取向和宗教信仰。

在上述原则下,协议确立了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各自相对应的5项责任。其中,政府的责任主要包括:承认和支持志愿及社会部门的独立性;以参与、明确、透明的原则提供资助,并需要就融资方式、签署合同、承包等方面征询志愿及社会部门的意见;对可能影响志愿及社会部门的政策制定需要征询它们的意见;促进互惠的工作关系;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一起建立评估系统,每年对协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相应地,志愿及社会部门的责任包括:保持高度的治理与责任;遵守法律和相应规范;在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中与服务对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协商;促进互惠的工作关系;同政府一起对协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英国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之间的协议尽管遇到许多问题,如贯彻落实困难,容易回到原来不信任状态等,但文件出台以来已经取得了许多进步,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

最后还有政府对非营利部门的资金支持问题。政府是否应该予以非营利组织财政支持?什么力度合适?政府资助与非营利组织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如何?这始终是讨论中的问题。西方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非常强,人们假想地认为它们的资金来源相对独立于政府,但美国霍布金斯大学在42个国家进行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结果显示,非营利组织的平均收入来源结构为:服务收费占49%!政府资助占40%和慈善所得占11%,其中保健!教育和社会服务领域得到政府的资助尤其显著,分别占到该领域总资金来源的55%!47%和45%。换言之,尽管有些非营利组织担心过多地依赖政府的资金会带来独立性削弱的危险,但总体上,政府的财政支持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非营利组织开展的活动多为公益活动,它们所提供的基本上属于公共物品,这相当于替代政府履行了作为公共部门的一定职责。正是因为这样,政府要把一部分资源提供给非营利组织。问题的关键恐怕不在于政府是否从财政上支持非营利组织以及支持幅度的大小,而在于政府提供这样的财政支持的方式是否会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根据许多国家的实践,政府采购是一种既能有效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同时又不至于过多干涉非营利组织内部事务的较好的机制。

中国于2002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采购法》规定了政府对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原则,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等六种政府采购方式,并指明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政府采购,尤其公开招标的方式,应是非营利组织获得财政支持的重要渠道,但在目前的实际运行中,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尚未被纳入采购的对象。因而,在政府采购的进一步实行中,有必要认识到非营利组织是政府采购的重要对象,政府采购需要认真贯彻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这才能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

三、非营利组织的内、外部监督管理体制

非营利组织作为治理结构的重要主体之一,对其的监督管理,以及组织内部的管理体制,对非营利组织的良好运作和作用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目前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主要由民政部门负责统一登记注册,在监督管理上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即各级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双重监管的原则,财务等情况通过年检上报,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资助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并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对非营利组织的人事、财会、保障等方面尚缺乏系统性的规定,尚没有形成一个适应于非营利组织特性的组织建设规范。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模式基于不同的传统和社会制度结构,具有不同的特色,这些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制度建设也具有启迪意义。

第一,与法律制度框架相应的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构。各国的法律结构不同,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侧重点不同,管理机构也不尽相同,但一般趋向采用过程控制的原则以及在法治背景下的制度约束和社会规范。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是较为典型的过程控制。在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没有一部专门的法规,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以税收为重点,管理的法律框架亦以税法为基础。一个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几乎不会受到什么限制,但它的行为受到卫生部门等的监督和规范,它的行为需要符合和遵守各方面的法律法规;统一的管理最重要在于税收方面,组织需要向联邦税务局报告财务情况,如果它申请获得了联邦税法第501条规定的税收优惠的资格,则由税务局负责审查核准,同时通过公开和透明的机制对其开展活动和运作的全过程实行社会监督。

日本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职责分散在许多部门中,经济企画厅负责一般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文部省、厚生省则负责学校、医院等专业性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对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依据特殊的法规规范。

英国的慈善管理委员会机制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也有意学习这一机制,希望借鉴到美国国内。英国的慈善管理委员会是一个对非营利组织实行综合管理的机制,它统一负责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并对年营业额大于1万英镑的非营利组织进行审查监督。1993年颁布的一项法律赋予慈善管理委员会5项职能:对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问责、监督、扶助、执行。慈善管理委员会在5位委员指导下工作,其中1位委员长、2名法律委员、1名会计、1名志愿部门代表,都是经公开选拔,由内政部任命的。慈善管理委员会是英国政府的一个特设机构,不隶属于任何部委,也独立于任何党派和政治权力而存在,向法院而不是政府部门负责。这一机制在英国非营利部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社会监督机制的不可或缺。各国有不同的监督管理制度,但社会监督均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机制。对非营利组织实行社会监督的理论依据来自于对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追问。在现代国家中,政府及官员被认为对公众负有“责任”(Accountability),从而延及到各种公益机构的公共责任。非营利组织接受了社会的捐赠和以税收优惠等形式获得的公益资产,前提是做出非营利性宗旨的承诺,因而有责任向公众做出交待。这虽然是一种非正式监督机制,但它使每一个对该组织关心或有疑问的人都可以对它进行检查、监督,一旦被发现问题,则会受到严格的处罚,相当于给了非营利组织一个强烈的自律激励。所以其操作成本低,实行有效,社会效益好,起到正式监督机制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社会监督机制的首要原则是公开。非营利组织没有权利象企业一样拥有自己的“企业秘密”,它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其财务、活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一个公益机构需要交待的公共责任包括四个方面:财务责任,即对资金正当使用的责任;过程责任,即正当的作为和工作程序;项目责任,即对效益负责;优先权责任,即服务对象的相关性和适当性。

非营利组织对公共责任的交待应该包括被动公开和主动公开两种形式。前者指任何一个社会公众对有关数据、信息,包括组织的详细财务报表,有权随时索要、查询、置疑并得以答复;后者指每个非营利组织要将上述重要信息定期以简报形式或者在公共媒体上发布,需要公布信息的信息程度和具体要求一般依据组织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规模越大的组织其需要公开的数据越多、越要求完善。

与此相应的,还需要有媒体的独立和舆论监督。

第三,与非营利组织特性相适应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建设。在西方,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和其他组织一样是自然发生、生长的过程,在国家法律制度框架内构建起一套自己的管理机制。如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流动机制,独立的财会、审计制度,票据体系,人员在社会中统一的保险、社会保障体系等。这些制度使非营利组织融入整个社会结构和法律框架之中。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建设是从全能国家、单位体制中转型而来的,许多地方还没有被纳入整体的制度结构之中,如非营利组织没有与政府、企业组织接轨的人事制度,缺乏专门针对非营利组织的财会、审计制度(如非营利组织的利润计算、报表项目、评价标准等均与政府和企业的财务制度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税收票据不健全,社会保障没有覆盖非营利组织和为之制定相应的保险标准等,均是制约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型,非营利组织正在蓬勃兴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既可以看作是“全球结社革命”的一部分,又有着其特殊的背景,尤其体现在政府角色及其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方面。西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经验,现代公益事业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建构,对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同时也需要充分理解中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社会背景和制度条件,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放入更广泛的社会变革、制度建设的视野中,真正实现基于社会自治的治理结构的变革。

参考文献:

Betsy Buchalter Adler, Rules of the Road.Washington: Council on Foundations, 1999.Salamon, LasterM, The Emerging Secto.rU.S.A.: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aryland,1994.Salamon ,LasterM&Anheier.HetmutK.The Emerging Non-profit Sector: An Overview U.S.A: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aryland, 1996.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贾西津、魏玉等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苏力、葛云松、张守文、高丙中:《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托马斯·西尔克主编:《亚洲公益事业及其法规》,中国科学基金研究会主译,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郑国安、赵路等主编:《国外非营利组织法律法规概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欧债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篇7

本次欧洲债务危机的导火索起自希腊的财政危机。2009年10月20日, 希腊政府突然宣布, 2009年希腊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将超过12%, 是欧盟所制定的标准的3倍多。紧接着全球三大评级公司开始下调希腊主权评级, 最终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在此过程中, 欧洲多国受到了波及, 就连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 因而欧元大幅下跌, 欧洲股市暴挫, 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来最严峻的考验, 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1. 盲目实行刺激计划, 陷入“救市陷阱”。

世界各国为了阻止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 纷纷采取了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 从而扭曲了市场资源的配置, 可以说现在的欧洲债务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一种延续。2009年的全球救市行动, 在本质上还是各国政府以债治债、借债投资, 这种行为的本质是将金融机构的债务危机转嫁到政府身上。虽然政府的救市行为遏制住了金融危机的蔓延并使得经济回暖,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同时由于一直以来都存在的政府配置资源效率低下及资金错配等问题, 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造成了全球的财政赤字攀升并最终以债务危机的形式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2. 经济结构不合理, 过于依赖外需。

以希腊为例, 希腊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海运、旅游、农产品出口等外向型产业。相对于欧盟诸国, 希腊的工业制造业比较落后。因而,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其支柱产业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例如, 2009年希腊旅游收入比2008年锐减达12亿欧元之巨。与此同时, 其国际收支逆差骤然上升, 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重在欧元区16国中居于首位。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 这些深陷债务泥潭的国家在经常账户上有巨大的逆差, 从而使它们依赖于外部资本投资。

3. 人口老龄化严重, 出生率降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尹中立认为, 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在于人口结构老龄化。欧洲国家普遍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相对不足、国家的竞争力显著削弱。而长期富裕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下所形成的高消费的生活习惯很难自动作出调整, 同时政客们为了赢得选举必然会选择通过举债来维持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水平, 这也导致了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和政府债务的居高不下。

4. 僵化的高福利制度。

希腊的公务员队伍十分庞大。据斯图尔纳拉斯估计, 仅严格意义上的政府部门公务员的数量就占希腊全国劳动人口的10%。如果算上养老金管理机构等一些公共部门的从业人员, 这一比例将更高。如此庞大的公务员队伍为希腊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与之相对的是希腊社会的高福利政策。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 到2050年, 希腊的养老金开支将上升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2%。而欧盟成员国的平均养老金开支还不到国内生产总值3%。高福利使得一部分希腊人不愿意出去工作, 而宁愿在家等待政府救助。这种过于优越的社会福利制度也是造成财政赤字严重和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如同图图11和和下下页页图图22中中所所反反映映的的, , 希希腊腊的的社社会会福福利利支支出出规规模模与与希希腊的政府财政赤字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从工资水平上看, 尽管希腊GDP增速始终徘徊在1%~2%之间, 但实际工资增速却一直高于5%。当经济危机来临时, 政府收入显著下降, 但政府的财政支出却是刚性的, 甚至是有所增加的, 那么巨额的财政赤字就将是不可避免的。相对于专家们所建议的大刀阔斧的改革, 希腊的不同政党不断地作出各种高福利承诺来争取选民, 这也造成了高福利的恶性循环。在无力偿债的情况下, 政府只能“以债养债”, 将债务的雪球越滚越大直至债务危机的全面爆发。

同时, 高福利也使得社会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 希腊的劳动生产率偏低的同时劳动力成本却居高不下, 进一步降低了希腊经济的活性, 制约了希腊的经济增长, 也制约了政府偿债能力的提高。

5. 分散的财政政策与统一的货币政策之间所存在的制度性缺陷。

希腊加入欧元区使得希腊在汇率制度方面接近于完全固定汇率政策, 不管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其国民经济的基本面出现怎样的恶化, 希腊都无法通过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及其支柱产业的发展, 而这也制约了希腊政府偿债能力的提高。在欧元区, 希腊、葡萄牙等长期贸易逆差的国家无法通过货币贬值来调整其贸易失衡, 这使得欧元区内贸易失衡长期存在。德国等工业竞争力较强的国家长期保持着贸易顺差并带动了本国出口, 进一步加强了本国的经济竞争力, 而希腊等长期贸易逆差国则与德国的差距越拉越远, 这在实际上加剧了欧元区内部诸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尽管目前这场起源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趋势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 但是从我们对其爆发原因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从这场欧洲危机中学习到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1. 尽管目前中国主权债务问题并不明显, 但仍须提高警惕。

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直接导火索便是希腊政府的高负债与高赤字, 而中国目前部分地方政府也是债台高筑。据高盛的经济报告显示, 预计到2009年底, 中国政府总负债约15.7万亿元, 约占2009年GDP的48%。银监会的数据显示, 至2009年末,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83万亿元, 同比增长70.4%。可见, 目前中国政府的隐性债务正在逐步提升, 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正逐步扩大。因此, 我们还是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完善中国的公共债务管理机制, 预防可能出现的公共债务违约。

2. 谨防盲目的经济刺激计划, 谨防凯恩斯陷阱。

中国地方政府大部分存在着根深蒂固的“GDP考核观”。随着国家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 部分地方政府再次开始大量举债, 盲目上项目, 盲目地实施经济刺激计划。同时, 政府在本质上有主动负债的愿望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冲动, 往往不顾社会监督, 有用未来经济繁荣的预期来保障自己政治前程的动机。从长期来看, 被誉为“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机制才是使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手段。无论如何, 政府都不能代替市场, “赤字财政”作为市场失灵时的补救手段并不适合长期使用。如果使用失当, 就有可能出现政府代替市场抉择的现象, 带来更大的风险, 从而陷入“凯恩斯陷阱”。

3. 加快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 由投资出口导向性向消费导向性转变。

希腊的债务危机与其依赖外向型产业的经济结构存在着紧密关系, 这也警示中国过分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是不可取的。可以预见, 随着欧美诸国为削减财政赤字而纷纷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 中国在当地的出口市场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同时中国企业还必须留意当地可能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增强的局面, 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也会持续增加。可以说中国目前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在未来的一段岁月里将面临着挑战。

4. 中国人口老龄化威胁未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中国面临“未富先老”难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描绘了中国近十年来人口的主要变化和发展趋势, 学者从人口增长率减缓、人口年龄结构剧烈变化等情况作出研判, 认为未来中国将面临更加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考验, 而“未富先老”或将成为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的严重挑战。翟振武分析说,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从10%提高到20%, 大概用了六十年时间, 其中英国、法国等用了一百多年, 这些国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物质和制度准备较充分的条件下面对老龄化挑战的。中国老龄化的速度远远快于当年的欧洲, 仅用二十多年就会迎来严重老龄化的阶段, “未富先老”将成为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所面临的挑战。

5. 社会保障需量力而行, 警惕“福利赶超”现象。

从本次的欧洲债务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 过于优厚的社会福利制度很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 也可能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障碍, 同时削减社会福利往往面临着巨大的阻力, 并极易造成社会的动荡。因而中国在提高社会福利,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工作中, 需要借鉴西方的经验教训, 把握好“度”, 避免出现高福利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的局面。

社会舆论往往将社会公共品的供给不足以及现在中国国民储蓄率偏高而消费不足归咎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到位, 呼吁政府的更多介入, 但事实上, 政府过度干预的负面作用同样明显。因而, 政府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过程中, 首先要使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有限, 依然属于发展中国家水平, 中国在进行社会保障建设时依然面临着财力的限制;其次要注重初次分配, 力图在经济增长与福利提高中寻求平衡;最后要尊重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摘要: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来势汹汹并持续恶化, 人们要问是什么造成了此次危机。通过剖析之前经济刺激计划及宽松的财政政策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研究自身严重依赖外需的经济结构的问题, 讨论人口老龄化和僵化的高福利政策所带来的挑战, 探讨货币一体化所带来的不利后果, 我们总结欧洲的教训, 希望中国在将来不要犯欧洲已经犯过的错误, 也希望中国经济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

欧债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篇8

关键词:欧债危机 实体经济 经济转型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指2009年以来在欧洲部分国家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其归因是政府所能负担的债务超出了政府所能承担的债务范围,从而引起的违约风险。此次危机是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延续,严重影响了欧元区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2009年12月,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爆发,2010年危机扩大,并向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这几个国家扩散。这些国家接连爆出的财政问题,使得欧元区的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如德国与法国等受到拖累。

希腊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产业和航海运输产业,但其自身很难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欧元区国家,希腊整体经济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2.57%;服务业中旅游业约占到了20%;而工业所达到的比例只有14.62%;农业所达到的比例仅仅只有3.27%。其航运业也受金融危机影响开始不断衰退。

意大利的支柱产业为出口加工业和房地产,意大利经济为出口导向型:其国内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企业贡献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70%。依靠出口拉动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意大利的出口制造业和旅游业遭受重创。

从1999年到2007年,西班牙房地产价格翻了一番,国际热钱大量涌入,投资西班牙房地产,房地产存在大量泡沫。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随着国际流动资本的减少,房地产泡沫破灭,房地产业遭到极大重创。同时,随着国外旅游人数的减少,旅游业,西班牙的另外一个支柱产业也遭受到了严重打击。

爱尔兰金融业发达,房地产业为其主要支柱产业。08年金融危机以前,经济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其他欧元区国家。爱尔兰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房地产行业。2005年爱尔兰房地产业就已经开始浮现泡沫,在国际热钱涌入,国内市场盲目扩张的背景下泡沫越来越大;2008年爱尔兰房价比所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房价都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爱尔兰房地产泡沫破灭,房价出现快速下跌。高度发达的虚拟经济也在房地产泡沫磨灭后急速衰退,银行资产大幅减少,国际流动性资金撤离,爱尔兰经济陷于停滞衰退,收到了极大地打击。

葡萄牙经济增长主要由服务业带动。葡萄牙由于气候地理原因,服务业比重很高。近几年,葡萄牙开始谋求经济转型,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升高,企业受到影响,加上之前为了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政府投入的巨额财政支持,葡萄牙经济受到极大冲击。

总体看来,这5个国家都是实体经济差,政府财政赤字过高,收支不平衡,财政状况差,经济带动点缺乏,并且没有強劲的经济增长点;国家自身实体经济软弱,相比于发达的虚拟经济,经济发展结构不协调,其繁荣的虚拟经济没有相应的实体经济做靠山,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泡沫迅速磨灭。而这五个国家过高的福利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虚拟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持,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又需要虚拟经济的支持。近年来,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速度下缓,产业结构不协调,更新速度慢,部分资金从实体产业转移到了房地产行业和股市、期货市场。我国实体经济出现发展动力下降、产业升级速度缓慢、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社会资本“避实入虚”和企业“弃实投虚”的现象频繁发生。一方面是实体经济利润率低,一方面是金融套利的利润丰厚,我国实体经济面临极大挑战。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经济发展健康迅速,不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着重虚拟经济,就会像上述欧洲五国一样,经济脆弱易受到打击。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依旧还是出口导向型,而出口导向型对外界经济环境极其敏感。08年金融危机后09年上半年,我国与十大贸易伙伴整体贸易额减少,沿海出口加工产业遭受重创,许多企业纷纷倒闭,并且随着人力资源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不断升高,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利润率呈大幅下降态势。很多企业将资本投入到房地产,如今房地产泡沫严重,即使国家出台一系列严控措施限制房价过快增长。造成这种现象是有以下几点原因: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原材料成本不断提升,企业税费重,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造成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产业整体利润率降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竞争力,以往具有相对优势的廉价劳动力也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断提高失去竞争优势;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过度依赖出口。随着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加深,我国出口放缓,经济减速。

如何应对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挑战,有针对性的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我国主要通过降低税负、贷款利率、改善融资贷款环境改善、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等路径来实现我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庄良红.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3(2)

上一篇:短文改错的测试与应试技巧下一篇:母亲节优秀作文:康乃馨―给妈妈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