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成因分析(精选8篇)
次贷危机成因分析 篇1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1961年施蒂格勒(Stigler)首次提出了“信息的不完全性”,打破了统治着经济学理论界的基础假设———完全信息假设。在此之后,“信息不对称”概念第一次由1970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George Akerlof提出来,其基本的含义是某些市场参与者拥有的信息而其他人却没有,这主要是由于信息本质上具有“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各参与人形成自己的“私人信息”造成的。随着分工的不断发展,个体间的信息差异愈加显著。在信息经济学中,常常将在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将不具备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而信息不对称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事前信息不对称和事后信息不对称。前者是指发生在交易双方缔约前的信息不对称,后者是指发生在交易双方缔约后的信息不对称。
二、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次贷危机成因分析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
美国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之后,为了刺激经济复苏,自2000年5月至2003年6月期间,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一路降至1%,达到了美国45年来的最低水平,而此轮降息周期加上宽松的政策环境促成了美国房地产市场2001—2005年的繁荣。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发生逆转,截至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在经过连续17次调高后从1%飙升到了5.25%,同时30年期贷款利率也达到了几年来的高位。利率的上升增加了新购房者的借贷成本,加重了已购房者的还贷压力,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资金链条断裂,从而2007年7月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在全球蔓延。
在美国房屋抵押贷款中,根据贷款人不同的等级信用水平,制定不同的贷款条件,从而按照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等条件,美国房屋贷款分为三类:优质贷款(Prime)、中级贷款(Alter-A)和次级贷款(Subprime)。其中次贷贷款人是违约风险非常高的客户群。因此,银行通过将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把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在证券化过程中,涉及十多个参与机构,其中包括发起人(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经纪人、借款人、消费者信用核查机构、贷款转移人、特殊目的机构(SPV)、评级机构、包销人、分销人保险公司、特别服务提供者、电子登记系统和投资者等。
(二)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次贷危机成因分析
在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链条(如图1)中,由于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冲突以及市场机制的非完善性等原因,信息不对称必然存在。相对于一般的资产证券化,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更为严重。
1. 借款人与个人信用公司、贷款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等信用担保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次级抵押借款人通常是那些信用评分低、违约率较高的客户群。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次级贷款审贷程序的标准较为宽松,借款人为通过各种手段“粉饰”自己以获得相应的信用评分及担保;而个人信用公司、贷款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等信用担保机构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求招揽更多的业务对借款人的评分并不非常到位。因而,在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第一个环节,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次贷危机中信用风险的产生。
2. 借款人与贷款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次级抵押贷款中,个人向贷款机构申请贷款时,贷款人基于自己的偿还能力,必然会尽可能地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尽量少提或不提不利信息或不确定因素;而放贷机构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客户群,一方面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贷款条件审核时,对借款人的申请材料信息不可能全面准备判断;另一方面会由于工作人员重业务轻质量的思想而违规操作导致信息不对贷款机构所掌握,从而为次贷危机埋下了种子。
3. 贷款机构与特殊目的机构(SPV)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特殊目的机构(SPV)通过从贷款机构购买贷款,以促进商业银行、储贷银行等的资金流动,把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发放给普通的投资者。贷款机构在把抵押贷款打包出售给SPV的过程中,贷款机构可能优化贷组合,SPV不可能全面掌握贷款信息,贷款信息不能顺利传递给SPV,此种信息不对称使得贷款风险进一步提高。
4. 特殊目的机构(SPV)与信用评级公司、信用增级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特殊目的机构(SPV)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通过超额担保等信用增级手段对基础资产进行信用增级,聘请信用评级公司对信用增级后的资产进行信用评级;其中SPV为了更高的利润追求,不断将抵押贷款证券化,推出更多的衍生产品,信用评级公司、增级公司在对产品的评级、增级过程中,对这样经过层层包裹的产品无法作出本质性的判断,因而其评级、增级结果必然会偏离其实际结果;而这样的评级结果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和判断。
5. 信用评级公司、信用增级公司与广大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重要一环就是实施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并降低发行成本。对于典型的投资者而言,其判断风险不是靠主观形成的可能性收益的概率分布,而是依据信用增级后的投资机构对于证券的信用评级。
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1.实施并完善于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制度是指国家监督、管理和保障个人信用活动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其基本内容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征询系统、个人信用风险预警等制度。个人信用制度是发展住房消费信贷的前提条件,也是防范抵押贷款风险的微观基础。在中国个人作用制度的完善应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建个人信用管理机构,统一个人档案标准,同时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个人信用制裁制度。
2.建立完善的抵押贷款保险机制。由于中国保险市场起步较晚,在优化抵押贷款保险机制的过程中,应该大力借鉴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住房抵押保险实际操作存在的问题,作出可行的保险模式设计,从而降低银行面临的抵押贷款风险。从中国实际情况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建立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有机结合的住房保险体系。(2)将人寿保险引入住房抵押贷款机制中,也可实行抵押贷款与人寿保险的组合。(3)鼓励保险公司进入住房抵押市场。(4)加强签订保险合同前的风险评估。(5)实行投保人和保险人风险共担的原则。
3.重视对抵押贷款市场的监督,选取有效手段调控市场。虽然次贷危机始于放贷机构无节制的降低信用门槛,从而导致了信用泛滥,风险剧增,然而,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却在房贷扩张期间对机构放松贷款标准袖手旁观,放任风险的积累。这提醒了中国的监管层,当房地产市场处于繁荣时期,商业银行可能由于受到抢占、扩大市场份额以及增加利润的趋势而放松了对贷款质量的控制,这个时候就需要监管层对市场实施有效管理,防止恶性竞争导致抵押贷款质量下降,同时,监管部门必须密切监视房地产信贷市场的经济运行情况,提防住房信贷危机风险的积累,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预警,以便政府和相关市场参与者可以未雨绸缪。
摘要:2007年以来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其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冲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商界人士、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解释次贷危机的成因, 并以此为基础, 总结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 针对中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次贷危机,次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
参考文献
[1]Gary B.Gorton.Information, Liquidity, and the (Ongoing) Panic of 2007.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Jan.2009.
[2]曹远征.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次级债风波的分析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 2007.
[3]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 2007, (9) .
[4]孙立坚, 彭述涛.从“次级债风波”看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J].世界经济研究, 2007.
[5]曹红辉, 刘华钊.美国次级房屋贷款危机分析[J].财贸经济2008, (3) .
次贷危机成因分析 篇2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sub prime lending crisis),也称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一、次贷危机形成的阶段
从次贷危机形成的过程来看,根本上讲是由于违背了经济学的供求规律。次贷危机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5月之前,美国利率较低,投资活跃,房地产市场繁荣,房价高企。大批的投资者对房地产有着很高的投资欲望,从房产供需上看,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造成了房价上涨(如图1所示)。
图1中,在需求D下,满足需求的供给为S,供求平衡的价格为P,然而由于供给不足,实际供给S远远小于S,从而使市场价格P>P。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增加供给是缓解市场压力的根本途径。
第二阶段:然而在美国市场上,并没有这样的举措。相反的,由于房地产市场繁荣,房价飞涨,贷款金融机构看到了房价上涨的巨大利益。于是,金融机构以房产抵押贷款的方式,向信用状况不佳,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负债较重的个人提供住房按揭贷款,收取更高的利率。在房价上涨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不必担心贷款者不能还款,因为将抵押的住房变现,金融机构不会有任何损失。这样的金融产品的推出,毫无疑问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从而使房价进一步上涨(如图2所示)。
图2中,在原本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次贷的推出,进一步使需求扩大,需求曲线右移至D,市场价格随之上升到P。为分散市场风险,贷款机构将贷款的打包,推出了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债务抵押债券)等金融产品,卖给了大批对冲基金,而对冲基金又将CDO抵押给贷款机构,用贷款资金继续购买CDO,继而投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又设计出许多以次贷为基础资产的金融工具,此时,债务性质的资金已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了。
第三阶段:2006年6月开始,美国利率上调,造成了房地产市场降温,房价开始下跌。由于次贷利率采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相结合的方式,固定利率的优惠利率时限到期后,利率便随着市场利率的提高而提高了,大批的次贷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形成了大规模的贷款违约损失。贷款机构收回大量的抵押房产,为回收贷款,大量的房地产进入市场。对于冷淡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因为房地产市场的供给被扩大了,房价自然会进一步下跌(如图3所示)。
图3中,抵押房产进入市场,使供给扩大至S,从而使已经下降的P1进一步降至P2,次贷贷款出现了更大规模的损失。
由于之前,市场上有大量以次贷为基础资产的金融产品,次贷的损失很快便传递到市场上其他的大量债务资金上,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次贷危机的爆发。次贷危机的爆发,给美国的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随后欧洲、韩日等国的银行也大规模的投资了次贷,这样次贷便成了全球性的危机。
二、启示
从次贷危机的形成来看,由于贷款机构轻视了次贷的风险,将资金贷给了风险较大的次级贷款者,而一系列衍生金融产品的推出又进一步将风险扩大了,当风险显现的时候,损失也被成倍扩大了。但从以上的供求分析来看,次贷危机的爆发根本原因是,贷款机构没有很好地分析市场的真实状况,在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时,次贷的推出使供不应求的状况加剧了,而市场降温时,抵押房产的处置又使本来冷清的市场更加雪上加霜了。
美国次贷危机:成因与思考 篇3
在美国, 个人消费占GDP的70%左右, 私人投资占GDP的15%。而住房无论从消费还是投资角度讲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居重要地位。多年来, 住房投资占国内私人投资的34%, 住房占个人消费支出的15%左右。对于推祟市场经济的美国, 住房是市场经济中“生产量”和“交易量”均最大的经济物品, 而让“人人拥有良好住房的美国梦”又使住房为“民生”所系, 成为政府干预较多的领域。
一、政府对住房市场的干预
自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 美国对住房市场的干预就从没有停止过, 其干预的方式多表现为:
一是完善法律体系。自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 美国就出台了一系列的住房法。1934年出台了第一部《国家住房法》, 提出“让人人拥有良好的住宅”的住房政策目标, 并依法成立了联邦住房管理局。此后, 住房法不断被修订, 并补充了城市更新、租金补贴、社区发展等新内容。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拥有了自己的住房, 政府政策法规开始向弱势群体倾斜。例如, 1974年的《平等信贷机会法》要求贷款机构不能因借款人种族、肤色、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原国籍和身份差异有任何信贷歧视;1978年的《社区再投资法案》鼓励银行向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社区提供住房贷款;1984年的《住房和社区发展技术修正法》和1988年的《公平住房修正法》等, 都体现了政府向中低收入倾斜, 构建可支付住房的政策激励。
二是健全金融体系。政府通过多项立法, 建立若干专门从事住宅金融服务的政府机构和“准政府”机构 (政府发起设立的私营企业) , 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的住宅金融体系。
在住房抵押一级市场上, 1932年, 政府依据联邦住宅贷款银行法, 创建了由联邦住宅金融委员会、12家区域银行和8000多家会员银行参与的联邦住宅银行体系 (FHLBs) 。1934年依据《联邦住宅法》成立了联邦住宅管理局 (FHA) , 并于1944年成立了退伍军人管理局 (VA) , 专门为中低收入家庭和退伍军人购房提供抵押贷款保险, 但FAH和VA对借款人的收入、所购房屋的总价、房价收入比和贷款上限都有严格的限制, 以防止公共资源被滥用。
在住房抵押二级市场上, 政府发起设立三大证券化机构企业:吉利美 (Ginne Mae) 、房利美 (Fannie Mae) 和房地美 (Freddie Mac) , 专门从事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其中, 吉利美为政府全资公司, 房利美和房地美为政府发起设立私营企业 (GES) , 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两房”。其政策目标就是为市场注入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国民购房的可支付性和维护住宅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三是强化税收激励。税式支出一直是美国政府鼓励居民购房置业的重要工具。依据《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规定:购房的资本利得在18个月内用于购置其他房产可减免所得税;购房者的转移租金、房屋折旧可免税;购买的第一套和第二套住房贷款的利率支出可免交个人所得税, 而其他分期付款的消费信贷的利息支出均不在减免税范围之内, 如信用卡、汽车贷款和其他耐用品贷款的利息支出等。这种税收安排对居民购房置业是一种鼓励, 同时, 也诱使金融机构不断开拓新的金融产品, 帮助消费者避税。次贷、重新融资、房屋产权贷款和与房屋产权挂钩的消费信贷等产品便应运而生。
优惠的税收政策使得住房抵押贷款包括次贷、重新融资和房屋产权贷款等与一般的消费信贷相比有诸多优势:一是贷款利息支付可以减免个人所得税。二是购房贷款利率通常要低于消费信贷 (但是次级抵押贷款是个例外, 其贷款利率因个人信用风险而定) 。正是由于有上述优势, 次贷、重新融资和房屋产权贷款等成了许多中低收入者消费信贷的替代品。《1987年税法修正案》对购房贷款、装修、改善住房贷款和产权贷款总额制定了上限, 最高不超过100万美元, 其利息支出方可减免个人所得税。但是这种税收优惠对众多美国人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也正因如此, 在美国购房者贷款利息减免成为政府税式支出最大的一项, 2006年抵押贷款利息减免高达720亿美元, 远远高于政府对低收入群体的租房补贴和其他住房支出。
也正是由于政府的多项政策扶持帮助美国人圆了“住房梦”, 如今美国的住宅自有率高达68.8%, 白人住房自有率高达75.2%, 黑人、亚裔和西班牙裔等少数族群住房自有率也提升至50.9%, 人均住房面积65平方米, 且物美价廉 (2007年新房销售价格中数为24.7万美元, 存量独户住房销售价格中数为21.9万美元) , 功能齐全。这些在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是不多见的。
然而, 正像人们所说的, “危机的种子早在收获经济繁荣的果实时就已经播下了”。
二、次贷和次贷证券的产生
2001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 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为避免经济滑坡, 鉴于住房在投资与消费中的重要地位, 刺激房市再次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在大多数中产阶级已拥有住房的情况下, 向低收入、少数族群倾斜, 为他们购房提供融资便利, 次贷、再融资等开始大行其道。
所谓次贷是就向信用记录较差, 信用评分在620分以下的借款人发放的贷款。其主要特点是:1.贷款首付低, 但月供还款与收入之比较高;2.少数族群占比高;3.多为浮动利率贷款, 或只支付利息和无收入证明文件贷款;4.拖欠率和取消抵押赎回权比率较高。可以看出, 尽管它有服务于低收入、少数族群之功能, 但其蕴涵的巨大信用风险不可低估。
在美联储多次降息的作用下, 住房贷款利率屡创历史新低, 30年固定利率从2000年的8.14%降至2003年5.8%;扭曲的需求推动房价不断攀升, 许多低收入者都希望以房产作为“现金奶牛”, 并通过房产增值和重新融资获得更多的消费信贷。正是在“现金奶牛”的诱惑下, 越来越多低收入者开始涉足次贷市场。1994年美国的次级贷款发放量只有350亿美元, 仅占当年住房抵押贷款发放量的4%。随着2001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升温, 次级抵押贷款也随之迅速增长, 2005年最高时, 占当年房地产抵押贷款发放量的21%。到2007年三季度时, 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余额已达到1.3万亿美元, 占美国所有住房抵押贷款余额的14%左右。
如果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是隐涵巨大金融风险的基础资产, 那么, 证券化和融资便利则是金融风险转化的助推器。
首先, 次贷证券化诱发了银行的道德风险。证券化作为1980年代以来最主要的金融创新之一, 具有转移和分散风险之功能, 对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垃圾资产都是理想的证券化产品。近年来, 美国私营机构证券化的迅猛发展, 以及由此引发的银行道德风险是次级贷款规模膨胀的最重要因素。其道理很简单:由于发放贷款的银行可以通过证券化轻而易举地将次贷这种高信用风险资产卖掉, 将次贷的风险转嫁给金融市场上的众多投资者, 银行业可以在不承担任何信用风险的同时, 获得较高的收益, 由此刺激了银行放贷的冲动。鉴于风险是由别人承担的, 发放贷款的银行也就无须在乎借款人资质及还贷能力了。
其次, 次贷证券化造成掠夺性贷款泛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 贷款发起者有传统的储贷机构、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公司、保险公司、公营和私营抵押保险机构, 但更多的是大量的抵押贷款经纪人和代理人。以往, 经纪人不从事抵押贷款的发放业务, 只为购房者与银行牵线搭桥。如今, 经纪人成了贷款人或贷款机构的代理人, 其业务从中介服务变成了卖贷款。那么, 经纪人要想把贷款推销出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更多的人负债, 负债的金额越大、时间越长, 他们的收益和利润也就越大。在利益的驱动和监管缺失的情况下, 掠夺性贷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所谓掠夺性贷款可以归纳为:1.贷款人向借款人恶意推销贷款;2.贷款推销中有寻租行为, 如从中获得佣金以外的其他收入;3.强行推销中有误导和欺诈行为;4.以各种手段诱使借款人在对借款条件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 被动接受贷款;5.贷款合约条款含糊不清使借款人没有可诉诸法律的把柄。由于许多次贷的借款人有受教育水平低、金融知识匮乏、信息不充分、搜寻最佳贷款意愿小、成本高的特点, 因此, 一些经纪人向他们推销了许多高成本、甚至一辈子还不清的贷款。
三、“两房”深陷危机中
“两房”是政府发起设立的、专门从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的私营公司, 在住房抵押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0年“两房”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1356亿美元, 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余额6044亿美元, 两项合计7400亿美元, 占全美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份额的25%。到2008年1季度, “两房”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1.44万亿美元, 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余额3.66万亿美元, 两项合计5.1万亿美元, 占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份额的42%, 在2003年鼎盛时期, 其市场份额曾达到46%。2008年1季度, 公众持有的可交易国债的规模只有4.7万亿美元, 美联储持有6000亿美元, 而“两房”持有的债务余额已超过了政府可交易国债的规模。
那么, 拥有特殊的法人地位和庞大的市场规模的“两房”为何会在次贷风暴中陷入财务危机呢?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 基础资产质次。以往, “两房”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主导机构, 其基础资产多是合格的常规抵押贷款。但是, 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 房地产市场红火, 零首付、低利率、融资便利、税收激励, 导致次贷泛滥, 这为私营机构大举进入住房抵押证券市场提供了机遇。1980年代, 私营机构MBS发行额和证券余额占市场份额不足5%, 1990年代市场份额在10%左右, 但是到了2001-2007年, 其MBS发行额快速上升, 2001年其发行额占市场份额的19.7%, 2006年最高时占市场份额的56%。与此同时, “两房”MBS的发行额则从67.5%降至39.9%。随着发行额的增长, 私营机构占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余额占比也从1990年的5.1%提高到2007年的31.9%。
面对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次贷和私营机构的竞争, “两房”为维系其市场规模、霸主地位、股东利益, 也为遵循政府“提高可支付能力, 向低收入、少数族群倾斜”的住房政策目标, 在住宅抵押证券市场上也购买了少量的非传统的常规抵押贷款和私营机构以有关贷款和次贷组合发行的证券。2004年“两房”购买了2118亿美元私营机构发行的MBS, 2005年购买了2213亿美元, 2006年购买31800亿美元, 其中900亿美元是次贷MBS。
当住宅市场和金融市场繁荣时, 私营机构发行的MBS, 通过外部和内部信用增级也可被评为3A级债券, 卖出好价钱, “两房”也从中获得不菲的收益。但2007年次贷危机浮出水面, 7月标准普尔下调了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评级, 原来人们争相购买、持有、收益可观的优质证券转瞬间却成一钱不值的“垃圾”, “两房”也因从事次级抵押贷款证券投资被卷入了次贷危机漩涡之中, 蒙受巨额亏损。
其次, 高杠杆运作。在现代金融监管框架下, 资本金不仅决定着金融企业规模扩张的能力, 还决定着企业抵御风险和市场生存的能力。“两房”作为专门从事抵押贷款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 其资金的来源与运用虽与直接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有所不同, 从事的是贷款的批发买卖, 即从贷款机构手中批量购买住房贷款, 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发债获得低成本资金, 但同样也面临着资产与负债“不匹配”、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其资产的脆弱性 (所购买贷款质量下降, 不能按期收回本息) 常常会导致公司清偿力不足;负债的脆弱性 (融资渠道不畅、成本上升) 会加剧公司流动性不足, 无力扩充优质资产, 从而失去改善财务状况的机会。而资产脆弱性和负债脆弱性的相互增强, 会将公司拖入财务危机的深渊。特别是“两房”占住宅抵押市场规模的50%左右, 贷款资产的组合规模越大、期限越长, 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就越大;且结构金融的信用链条越长, 管理风险的链条越长, 控制风险的难度就越大。从贷款的经理人、银行、信用评级、保险担保机构到证券发行机构、投资者,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招致风险成倍放大, 各机构之间关联度越高, 风险的波及效应也就越大。
为维系住宅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 政府曾对两大证券化公司资本充足率、业务范围、经营规模和所购买的贷款种类进行了严格限定。依据1992年国会通过的《联邦住宅企业金融安全和稳健法》, 公司的核心资本 (类似银行的一级资本) 不能低于最低资本, 即资产负债表内资产余额的2.5%, 加上表外债务余额 (包括担保的MBS) 的0.45%。衡量资本充足的第二个指标是风险资本要求。按照规定, 公司必须有充足的资本, 以应对未来10年市场波动的压力检验, 以提高它们的抗风险能力。而联邦住房企业监督办公室给“两房”设定的资本要求是:除核心资本外, 公司还要按最低资本的30%提取额外资本。
但从“两房”的执行情况来看, 资本杠杆率还是偏高。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 房地美和房利美分别增发89亿美元和86亿美元优先股以补充资本金, 公司的核心资本与所持有抵押贷款和所担保的MBS总值之比常常不足2%, 如按公允值计算, 公司资本充足率更低。负债率过高、高杠杆运作成了“两房”陷入财务危机的致命缺陷。
四、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1.此次金融危机虽发端于次贷, 但本质是实体经济扭曲的增长方式“低储蓄、过度负债”所致。当一个人的收入赶不上负债的增长, 当一国购买力的增长赶不上负债的增长, 长期的债务经济是不可持续的。
2.金融创新不能脱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 否则, “美妙”的金融创新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根基, “美国梦”就演变成了一场“恶梦”。
3.基础资产的质量事关重要。无论次贷危机还是“两房”财务危机表现形式似乎都与证券化相关, 但问题并不在证券化本身, 而在于基础资产的质量。
4.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本位的缺陷, 世界各国应联手, 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 限制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权。加强区域间的金融合作, 增加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5.应对全球的经济动荡, 中国要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 需要运用税收、信贷政策维系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但市场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 政府只能因势利导, 切忌顾此失彼、有病乱投医。负债、降息虽有助于刺激百姓消费, 但就业、收入、预期和房屋性价比也是影响百姓购房意愿不可忽略的因素。银行需要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 但在开拓住房和消费信贷中, 也要坚守审慎的“3C”原则, 即对借款人基本特征 (Character) 、还贷能力 (Capability) 和抵押物 (Collateral) 进行严格的风险审查, 从源头杜绝“谎言贷款”和“假按揭”, 规避次贷风险, 才能保障在扩大内需的同时, 维系银行体系的安全, 呵护好百姓的金融资产。
参考文献
[1].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
[2].特瑞斯·M·克劳瑞特.房地产金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次贷危机成因分析 篇4
一、次级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住房抵押贷款是指消费者以其住房为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的一次性满足住房需求而实行的分期付款财务安排。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就属于非标准抵押贷款类别,它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得多。住房抵押贷款已经成为现代信贷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住房抵押贷款具有存短贷长的特点,为了获取更好的流动性安排,信贷公司愿意部分或全部出售其住房抵押贷款,而发达的资本市场则为这一出售提供了有利条件即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通常情况下,优质住房抵押贷款构成了MBS的主体;而非标准的住房抵押贷款则因其信用等级低,风险较高,要打包出售,就需要提高其风险溢价水平。这种MBS就是次级债。次级债也代表着住房抵押贷款的收益权,其收益直接体现于抵押贷款的还款现金流;风险状态也依存于抵押贷款为其基础资产的风险状况。
这种次级债的交易可以分为三层:一是初级证券化产品MBS;二是将次级债作为过手证券,进行再包装、再组合的CMOS交易;三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的CDOS,主要用以进行对冲交易。与次级债联系起来的对冲交易,是将房地产市场变动,尤其是价格变动与次级债收益变动联系在一起进行对冲。虽然房地产价格与次级债之间存在着对冲套利的机会,但十分狭小。为了获取较大的利润,对冲基金必然会利用财务杠杆来扩大对冲规模。而利用财务杠杆进行金融衍生品对冲交易操作,在微观上加大了对冲基金的获利能力,在宏观上则加大了金融风险,一旦市场条件变化或对冲操作失误,风险即刻显现。与次级债联系在一起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基础资产是住房抵押贷款的收益权,其风险状态也取决于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状态。一旦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出现违约率上升,整个链条就会产生问题。
由上可知,次贷危机的产生过程:在美国次级抵押市场上,信用较低的人从信贷公司获得贷款;信贷公司将房屋抵押的债权出售给投资银行,用收益进行再贷款;投资银行则将债权重新包装成债券,向投资人推介,在资本市场发行。而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就按照这样的路线图在蔓延:购房者无力偿还贷款→贷款机构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投资基金买入由次级贷款衍生出来的投资产品而受到重创→股票等金融市场资金面受影响而下跌。
二、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成因
20世纪80年代“里根革命”以来,美国政府一直朝着减少市场干预的方向发展。但愈演愈烈的美国次贷危机,却迫使美国政府出重手救市,其实施的住房援助法案,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准国有化”行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爆发使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边缘。引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度证券化和信用等级偏高
把部分债务收益,转化为证券后再卖给投资者,这就是证券化。次级贷款的放贷机构把超过6 000亿美元的次级贷款债权转化为证券后,卖给各国的投资者。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的收入是基于所评级证券的金额,而不是信用评级能否真实地反映相关信用风险。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可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这样次级贷款的放贷机构就可通过信用评定机构,轻松地拿到“AAA”的信用评级,过多的“AAA”证书使银行失去了对风险的敏感性。由于证券化产品过于复杂,很多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化产品的定价缺乏深入了解,完全依赖产品的信用评级进行投资决策。最终的结果是,证券化产品偏高的信用评级导致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追捧,最终导致信用风险的累积。
(二)通货膨胀,即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和资产泡沫的堆积
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房价的上升,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大,最终导致通货膨胀。而美联储为了降低通货膨胀不得不提高利率。但利率提高后,那些次级抵押贷款者就还不起贷款了,这导致次贷市场还贷拖欠比例迅速上升。至此,美国经济的货币流动性降低,经济发展进入低速徘徊状态,次级抵押贷款者就更难还清次级贷款债务。
(三)美国金融监管当局货币政策由松变紧,监管当局监管不严
从2001年初美联储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房地产市场上房贷利率同期下降。而这一阶段的利率下降,就是带动21世纪以来的美国房产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起来的重要因素。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这轮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2004年初,贷款机构开始放松贷款标准。与此同时,美联储一边持续加息,另一边却继续鼓励贷款机构开发并销售可调整利率房贷。正是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造就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金融监管部门从意识到问题到将保护措施衍生到那些更为脆弱的贷款人用了3年,而此时危机已经产生。因此,监管者在这场危机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对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风险认识不足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而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也随之增多。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信贷环境宽松或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它们也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不会有亏损。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就不容易实现;在较大规模地、集中地发生这类事件时,危机就出现了。
三、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管制的放松与金融产品的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大趋势。而与此同时风险也不断加大,必须加强对风险的监管。此次风波对中国的启示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一定要防止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和资产泡沫的堆积。次级债危机表明,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巨大伤害。此次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疲软。中国近来经历了长时间的低利率政策之后,资金不断涌向房市和股市,物价持续走高,经济运行存在由过快向过热转化的可能性,一定要防止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和资产泡沫的堆积。
(二)应该尽快推动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加快发展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化解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选择银行的优质资产实行证券化,并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组成资产池, 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衍生证券, 而转出的资产也从资产负债表上移出。这样,银行就可回收流动性,使资产负债结构和期限得到改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美国、欧洲等地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对缓解次贷危机的冲击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严重的短存贷长问题,而将已投放的贷款进行证券化,提前回收流动性,就可以防止因为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所引发的风险。
在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的错误在于次级抵押贷款的缺陷,即证券化资产是信贷公司向那些风险高、还款能力较差的人发放的高利率次级抵押贷款。我国推进资产证券化时就要选择银行的优良资产进行证券化,要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一定要加强基础资产池的信息披露,建立资产信用风险的评价体系。
(三)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监管。信用评级公司、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有可能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结成利益共同体,而信息透明性对金融市场发展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行为的信息披露,提高信息透明度。此外,在利益的影响下,信贷公司逐渐推出一些具有较高风险的产品,信贷公司寄希望于美国楼市的持续上涨,在房价不断走高时,即使炒房者现金流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也可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以填补缺口。随着美国楼市出现下跌,次贷出现还款压力,进而导致信贷公司的资金链断裂。而在较高风险的产品不断推出时相应的风险监管却没有跟上。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有利有弊,金融创新只能将风险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散和转移,而不能从根本上消灭风险,它并没有降低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而衍生品也只是提供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重要工具,它虽然可以对冲风险,但不能消灭风险。除金融机构本身应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外,监管当局也应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管理。从而不断加强对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监管。
此外,金融市场的过度反应和预期的自我实现,会加剧金融波动的程度,甚至会导致危机。在衍生品市场日益发达,金融市场联系日趋紧密的今天,市场的过度反应、投资者信心的动摇会迅速波及金融市场全局。因此,市场信心应当成为货币和监管当局管理的重要内容。
(四)在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金融合作将成为发展趋势,各国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之间应及时协调和应对金融危机。一个始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产品问题,却很快扩散开来,造成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各国央行和监管当局则联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缓解金融结构的流动性风险,避免了次级债风波的扩散,从而避免了进一步金融危机的爆发。由此可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国金融市场互相渗透,危机极容易在各国之间相互传染。而各国也应建立和巩固国际金融合作机制,发展和扩大国际金融合作平台。对中国而言,就要在提高本国金融市场各类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陈华.金融监管、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险相关制度研究[J].山东经济, 2007, (5) .
[2]梁福涛.警惕美国次级房贷危机[J].新财经, 2007, (5) .
[3]龚宇.美国信用评级业监管体制变迁[J].证券市场导报, 2008, (7) .
[4]李云林.美国为什么会发生次贷危机[J].中国投资, 2007, (12) .
[5]周纪恩.从次贷危机根源和实质看宏观金融风险监管[J].新金融, 2008, (6) .
次贷危机成因分析 篇5
关键词:次贷危机,资产证券化,次级抵押贷款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 它以精妙的法律设计和极佳的经济功能备受瞩目, 并成为极受欢迎的融资工具。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引入资产证券化, 取得的成功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理论界和实业界对加快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然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让人们认识到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问题, 如何以次贷危机为鉴更好的发展金融业务, 是当前我国金融业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1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衍生产品简介
1.1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
美国住房贷款由熟悉地区情况的社区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审核、发放及回收, 其特点是高度的专业化。根据贷款对象消费者信用评分的不同, 可大致可将美国的抵押贷款市场分为三个层次:优质贷款市场、次优级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优质贷款市场面向信用等级高 (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 , 收入稳定可靠, 债务负担合理的优良客户, 这些人主要是选用最为传统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抵押贷款。次级市场面向信用分数低于620分, 收入证明缺失, 负债较重的人。而次优级贷款市场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庞大灰色地带。因此, 美国次级房贷主要是金融机构为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的住房贷款。
由于次级贷款者的偿还风险较高, 所以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比优质贷款产品普遍高出4%左右, 优质抵押贷款执行6-8%的利率, 而次级抵押贷款利率高达10-12%, 而且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 (ARM) 的形式。尽管市场上ARM产品在形式上各有不同, 但所有这些次贷创新产品有一个共同特点, 即最初几年的利率是固定的, 且低于市场水平, 被称为诱惑性利率。几年后一旦利率重新设定或本金重新计算, 借款者的还款压力将会骤然上升。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购房者, 重新设定还款利率后的月还款额是难以支付的, 唯一的期望就是房价继续上涨, 当贷款的利率进入重置期后可以利用再融资借新还旧, 或者将房屋套现获利偿还贷款。所以大多数次购房者在申请次贷的时候没有考虑未来会按计划还贷, 他们认为房价的上涨是可持续的, 这些近似赌博的次贷产品极大的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
1.2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
由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机构规模大都较小, 所以这些机构有着强烈的需求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来满足长期经营的需要, 故这些机构大多将房屋抵押贷款通过证券化后再向市场发行, 由此所产生的债券产品称为房屋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即MBS) 。自2001年至2006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占全部住房抵押贷款的比例从8.6%上升到20%, 证券化率从50.40%提高到了80.5%, 反映了这期间次级抵押贷款的旺盛需求。
1.3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再证券化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过程并未止步于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BS) 。由于中间段级MBS信用评级相对较低 (风险较高) , 而发行MBS的金融机构希望提高这些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 于是就以MBS为基础, 进行新的再证券化。以MBS为基础发行的债券被称为担保债务权证 (CDO) 。CDO与MBS的主要区别是:CDO资产池的资产已经不再是次级抵押贷款, 而是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BS) 和其他债券, 如资产支持证券 (ABS) 和各种公司债。据标准普尔数据, 在危机爆发前三年 (即2004、2005和2006年) , 全球CDO发行规模分别为1570亿美元、2730亿美元和5500亿美元, 2005年和2006年各自增长74%和101%。危机爆发的2007年CDO发行量是5030亿美元, 成为全球固定收益产品市场中成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但也为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2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生成的大背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金融业的放松管制与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使美国的金融业蓬勃发展, 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使得资产价格也随之出现变化。可以说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和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变化, 以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衍生品为核心的金融创新过度以及松懈的金融监管是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产品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各方参与者, 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了很大的道德风险, 这使得次级贷款本身的资产质量下降, 信用风险被累积传递到全球范围的金融市场。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原因进行分析。
2.1监管放松与金融自由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西方各国先后对金融实行自由化。首先是利率自由化 (如逐步取消Q条例) , 而后是业务自由化, 特别是打破银行业和证券业的从业界限。美国通过颁布《1980年存款机构解除监管与货币控制法案》、《1982年高恩一圣杰曼存款机构法案》等等, 金融自由化开始。这些法案使得金融机构依据借款人的个人信用强弱来确定贷款利率高低己经完全合法, 从而大大降低了抵押贷款的拒绝率。1999年11月4日, 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该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 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等严格分业经营的格局, 使美国金融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繁荣时代, 金融监管不断弱化, 金融创新产品的设计推出与发行销售获得了制度性的允许与鼓励。放松监管与金融自由化使得美国金融业爆发出巨大的活力, 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 美国金融市场成为世界上最为发达金融市场, 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投资者和巨额资金。可是监管的放松与金融自由化使得金融衍生品的创造越来越复杂, 也越来越背离了基础产品的质量。金融机构在对住房抵押贷款债券 (MBS) 和担保债务权证 (CDO) 的发行与买卖炒作中, 逐渐形成了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的杠杆比率变得越来越大, 金融风险不断累积, 终于在房地产抵押贷款环节发生断裂, 引发了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可以说是一个复杂金融衍生品的市场危机。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放松可以说是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 解除了对包括信用违约互换 (CDS) 在内的金融衍生品的法律监管。自此,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监控重任就全部落到了以美国投资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的肩上。然而, 目前的金融危机证明, 单纯依靠金融机构自身对衍生产品的风险进行控制是远远不够的。金融衍生产品监管制度和交易规则的缺陷, 助长了对衍生产品的过度投机, 并最终引爆了金融危机。
2.2金融创新过度
美国金融业在监管放松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 创造出了让人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产品。金融机构在对住房抵押贷款债券 (MBS) 和担保债务权证 (CDO) 的发行与买卖炒作中, 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各家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的杠杆比率变得越来越大, 金融风险不断累积。价值链条愈拉愈长, 终于在次级抵押贷款环节发生断裂, 引发了金融危机。次级抵押贷款本身的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手段转移到持有MBS、CDO等的投资者身上。美国为了摆脱2000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和“911”恐怖袭击造成的经济衰退局面、刺激经济增长, 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 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 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维持了整整一年, 这便造成了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2001年至20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景象, 房价指数翻了一番以上。而流动性泛滥的结果是金融机构想方设法要把多余的存款贷出去。因此, 各抵押贷款发放机构均放松了信贷标准, 引入了众多金融产品创新。
2.3金融创新机制中的道德风险
在金融监管的松弛约束下, 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及其证券化过程等金融创新机制中存在着内在缺陷。由于市场参与者的自利机制及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互相诱发各自的道德风险, 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2.3.1 贷款发放机构的道德风险
贷款发放机构直接将抵押贷款销售给投资银行, 而无需进行风险对冲等操作, 即可获得可观的利润, 其后再由后者将次级贷款转化为高评级的债券去吸引广泛的投资者。一时间贷款机构通过广播、电视、邮件、广告、代理机构和经纪人等各种渠道向客户推销贷款, 很少考虑人们能否负担得起。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 次贷发放机构会发放“掠夺性放贷”。即贷款机构或其代理机构没有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向借款人真实、详尽地披露有关贷款条款与利率风险的复杂信息, 诱导消费者签订超过自身还款能力的贷款合同。这必然会导致更多的贷款拖欠和违约。
2.3.2 次级贷款借款人的道德风险
次贷发放机构会在利益的驱使下, 欺骗借款人, 向其发放掠夺性贷款。与此相应的是, 次贷发放机构对于次贷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偿债能力等状况处于信息劣势, 一方面次贷发放机构乐于获取发放次贷的高收益, 另一方面借款者也乐于从不断上涨的房价中得到财富升值, 为此, 借款者具有冒险的动机, 会为了获得贷款而进行贷款欺诈。借款人为了购买房产或者通过房产升值而获得投资、投机收益, 向贷款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材料以获得贷款。美国抵押贷款资产研究机构估计美国抵押贷款市场上2006年由于贷款欺诈所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10亿美元。一方面是借款人有发生骗贷欺诈的道德风险, 另一方面是次贷发放机构风险控制松弛, 甚至主动放低贷款准入门槛, 两相作用之下, 次级贷款的质量必然趋于恶化, 信用风险不断累积。
2.3.3 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
由于美国抵押证券等的复杂设计, 最终的投资者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数据和资料来评估所购买证券的内在价值和风险, 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就成为购买者投资的主要依据。但实际上, 在次级债的发行中, 评级机构并不是独立于商业银行、投行发行商之外的第三方, 而是直接参与了次级MBS的设计和推广。因此各评级机构自始至终都是全球次级债市场暴涨的参与者、推动者甚至直接受益者。次级债发行商向评级公司支付大量费用获得评级, 甚至可以根据评级公司的“表现状况”来选择是否另选其他公司以及支付费用的高低。因此, 评级机构为了迎合证券化机构的需求和利益, 将很多高风险金融产品冠以高级别 (AAA) 评级标签, 使高风险衍生金融产品轻易地在市场流通, 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累积。
3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 其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长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投资及投机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然而,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短期资本的剧烈波动, 将导致大量国际资本从中国的资本市场如股市等市场撤离, 造成资本市场下跌。同时, 由于中国持有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 不仅面临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 还面临美国国债、机构债券产品市场价值下跌的价值重估风险;中国多家上市银行也因持有相当数额包括房地美和房利美等公司发行的次贷相关产品, 因此, 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衍生品所带来的资产价值缩水也对中国的一些金融机构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3.1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2008年以来, 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股市带来剧烈震荡, 间接增加了我国A股市场的波动性。但是,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没有全面开放, 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 这使我国证券市场避免了直接受外部的冲击。但是, 如果这次危机使周边市场继续恶化, 中国的投资者心态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并反作用于宏观经济运行, 加重企业和个人对经济减速或衰退的预期, 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由于我国的资本项目基本封闭, 我国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不需要为了弥补国外市场上的亏损或流动性不足而在国内A股市场上进行大举抛售行动。即使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购买了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衍生产品, 但由于量少, 对其业绩的影响甚微。我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的唯一官方窗口是QFII, 但QFII的规模不至于撼动股市, 而且大部分热钱都是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流入中国的,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短期不变就不会有大量热钱流出, 能够在短期内流出的热钱也不致引发股市动荡。
3.2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影响
从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影响看, 中国的一些商业银行因投资次级贷款支持证券相关产品而无可避免地陷入这场危机。然而, 由于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品交易的管制仍较严格, 各银行投资规模并不大, 因此受到的影响也相对有限, 根据各银行2007年年报数据显示, 损失明显小于预期, 可见次贷危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系统的直接的危害影响并不十分严重。但是值得一提的是, 美国次贷危机所揭示的金融市场和机构的问题给我国的金融机构健康运行带来了启发和警示。
3.3对我国房贷市场的影响
自2007年7月以来, 美国以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衍生品的信用危机问题和美国政府债券信用风险溢价的增长, 引发了投资者对全球信用问题的担忧, 并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股市波动。与欧美相比, 亚洲金融机构在信用危机中受影响甚微, 海外资本重新转向亚洲房地产市场, 其中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受到海外资本的青睐。海外资本涌入中国房地产市场, 对本来价格涨幅巨大的房地产市场无异于火上加油, 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泡沫。房价的急速上涨引发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担忧, 加大了房地产抵押贷款价值风险。同时, 当前过快增长的房贷市场已是十分混乱, 投机盛行, 部分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 策划、参与或直接炒房进行房地产投机, 加剧了市场紧张。房地产市场同股票市场一样, 若陷入不规范、非理性繁荣, 存在过热, 甚至泡沫。而银行业与房地产业唇齿相依, 一旦房地产行业有任价格下跌的趋势, 必将殃及银行业。在中国间接融资模式占主导的格局下, 无论是住房抵押贷款, 还是开发商建房的贷款, 主要都是来自于银行。对于以投资目的的购房者而言, 房价如果持续上涨, 即使利息成本上升, 购房者也可以通过不断转手获取差价, 而一旦房价下跌, 无人接盘, 开发商和投资者都将面临偿债危机。
4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启示
4.1全面认识金融创新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金融自由化趋势的不断推进, 金融创新作为分散风险、创造流动性的有效方法, 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却以其极其严重的后果显现出金融创新及其衍生产品所蕴含的巨大破坏力。银行无节制的房地产贷款是危机的起因, 美国次贷危机暴露了金融衍生品过度创新的严重后果。美国各大投行在房贷资产债券仅4000亿美元的基础上却“创新”出了总额达62万亿美元的金融产品。金融创新在危机未出现时有助于银行对房贷风险的转移;但在危机发生时则使原本可控的风险变得失去控制。但值得庆幸的是银行通过这种金融机制摆脱了危机的严重波及。因此, 在国际金融与资本市场日趋交融、业务日趋复杂、工具日趋繁复的今天, 必须全面认识和研究金融创新。要认识到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同时,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财务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对于整个金融体系则可能会带来金融脆弱性加大, 影响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 可能带来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危机。如果金融创新不能评估和可控, 如果金融创新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避免风险而只是为了追逐高利润, 那么这种金融创新活动带来的一定是金融市场的泡沫、危机和灾难。
4.2完善银行风险控制制度
首先,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吸取此次次贷危机的教训, 认识到房价快速上涨往往会掩盖大量的风险, 应当重视房地产周期性调整风险。我国的房地产信贷市场发展的历史只有十年左右, 国际上广泛认为个人房贷风险暴露期通常为三到八年, 我国房地产信贷市场将面临着重大周期性考验。这需要对己放出的贷款认真复查, 严抓贷后管控, 迅速发现薄弱环节以求亡羊补牢。其次, 提高个人房贷资产质量, 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监管, 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 改变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 以及银行和客户间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状况, 减少各种恶意欺诈行为;完善个人信贷法律, 加强对失信、违约的惩处, 从法律上保障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利益。规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审批的各项流程。最后, 加强银行同业自律, 共同为房贷市场营造理性、有序的竞争氛围。银行同业之间应建立合作协调机制, 尽快实现个人不良信用的信息共享, 防止一个客户在一家银行发生违约行为, 仍然可以与另一家银行进行正常的业务往来和交易的情况发生。规范抵押贷款放贷市场, 不能为扩大盈利水平, 抢占市场份额, 就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 向高风险、低信用的客户提供贷款。银行应该合理、理性的开展抵押贷款业务, 防止由于恶性竞争带来的不良贷款率上升。
4.3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与金融监管的松弛与失误是分不开的, 美国政府监管部门没有正确行使他们的监管权力, 对于次贷产品市场和以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为主的投资机构存在着监管空白和监管死角。而对于金融机构降低借贷标准的行为, 监管者早有觉察, 却没有提出任何制止的信号, 加大了道德风险。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存在一些问题, 如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监管标准缺乏统一, 监管方法较为落后, 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等。在美国次贷危机的警示面前, 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健全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以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提高金融企业的竞争力。为避免我国金融风险的累积、防范次贷危机的发生, 必须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 构建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金融监管体制, 切实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和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晓求.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1) .
[2]梁志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3]张明.论次贷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国际格局和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 2008, (4) .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分析 篇6
美国居民的按揭贷款根据质量和信用分为三类:最优贷款、超A贷款、次级贷款。引发此次经济风波的就是“次级贷款”。次级贷款时专门为信用记录不佳、资金不足的贷款人提供, 次级贷款的特点是借款人甚至不用出具收入证明就能从银行轻易获得贷款, 并且次级贷款执行的是浮动利率制, 美国大部分低收入者由于信用记录差而无法申请普通抵押贷款, 转而申请次级贷款, 因此次级贷的申请人均为美国中低收入者。2011年“9.11”事件发生后, 美国经济已步入衰退, 为挽回美国经济, 美联储两年内近10次降息, 至2003年6月联邦基准利率降至1995年来最低。同时自2000年来, 美国房价不断攀升, 到2006年, 根据标准/席勒房价指数显示, 一些次级贷公司乘势向众多信用等级差的客户推广此类贷款, 这些贷款人可以再无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购房, 仅需声明收入状况, 而不需提供任何与还款能力相关的证明。据联邦抵押贷款银行协会统计, 截止2006年底, 次级贷规模为15000亿美元。这些金融次贷公司将抵押的房产转化为金融证–在全球各地的基金市场发行, 所形成的衍生品市场规模为100000亿美元, 且75%销往国外。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阶段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7-8月, 危机初步爆发, 大批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倒闭,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被迫进入“降息周期”。
第二阶段:2007年底--2008年初, 花旗、美林、瑞银等全球著名金融机构因次级贷款出现巨额亏损, 市场流动性压力骤增, 美联储和一些西方国家央行被迫联手干预。
第三阶段:2008年3月份, 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 (Bear Stearns Cos) 濒临破产, 迫使美联储紧急向其注资, 并大幅降息75个基点, 引发全球股市暴跌。
第四阶段:2008年6-7月份, 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 (房利美) 和美国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 (房地美) 陷入困境。
第五阶段:2008年8-9月份, 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接受美联储监管。
三、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
(一) 利率过度调整, 房价由涨至跌
美联储的连续降息, 无形的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房价一路上扬。由此金融机构发放了大量的次级贷款, 风险便隐藏在上涨的房价下。2003年美国经济全面复苏, 为抑制通胀,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由松变紧, 利率连续上调, 导致部分人无力还贷, 违约率不断增加。利率的上升又造成购房成本的增加, 房地产需求下降。同时房地产为了回收资金, 则会想法设想增加房屋销售量, 再加上因违约而被收回拍卖的住房, 房屋的供给明显增加。一方面需求下降, 另一方面供给又不断增加, 按照供求和价格机制, 房屋价格会持续下跌, 导致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 次贷危机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二) 次贷市场的过度繁荣引发金融衍生品风险
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带动下, 次级按揭贷款市场过度繁荣。而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将次级贷转给房利美, 房地美以及投资银行, 后者再将次级贷打包转化成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卖给各类投资者形成证券衍生品, 在这个过程中, 次级贷的价值成十几倍的放大。链条中各经济主体忽视了风险的存在。当房价下跌致使借款违约时, 风险顺着利益链一阶一阶的传递, 风险逐渐积累, 一旦次级贷款出现问题, 便会引发整个金融市场危机。可见, 次贷市场的过度繁荣, 是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三) 政府监管缺乏
对于金融的监管, 美国一直奉行的是最少的监管即为最好的监管, 强调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以及市场规律完全有能力防止风险的产生, 实行宽松的金融监管策略。同时美国政府希望通过次级抵押贷款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于是忽视了次级贷以及其转化形成相关证券的风险。在此问题上, 美国政府的监管职责严重缺乏。同时, 美国次级贷主要由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或经纪商发放, 重要的是这些贷款发放机构并不在联邦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内, 这种监管的缺乏, 造成了房贷机构为了追求高利润, 随意扩大次级贷的发放规模, 为危机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四) 信用评级严重失真
在整个次级贷款打包形成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 需要评级机构的评级, 然而美国的评级体系存在诸多问题, 评级机构评级时致命的问题在于信用评级的服务费由证券发行人支付, 简单说就是评级人向被评级人收费。而且评级机构进行评级时, 会对证券的等级提出建议, 其实是参与了债券设计过程, 从而收取相应的费用, 费用的高低取决于所评证券的金额级别, 评级越高, 越利于债券销售, 收取的评级费用也越高, 与信用评级的真实性或准确性没有关系, 这必然会造成在利益的驱使下, 评级机构作出错误的甚至是违背事实的评级结果。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给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无疑给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启示, 尤其是在金融产品的创新及政府监管等方面值得警示
摘要:2007年4月2日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 至此拉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序幕。此后, 危机愈演愈烈, 最终导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文章对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背景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次贷危机,次级贷款债券,房地产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Adam B.Ashcraft TilSehuerinann.Understanding theSecuntization of SubPrime Mortgage Credit.Federal Reserve Bank ofNew York Staff.2008 (3) .
[2]李志.美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J].农村金融研究, 2005 (5) :20-25.
次贷危机成因分析 篇7
金融危机对广东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
(一) 影响现状
自2008年以来, 广东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但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也逐月加深, 经济危机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与2009年对外贸易数据的对比, 累计贸易顺差为1228.2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减少19%。其具体状况如下表1:
这些数据说明, 广东省的对外贸易在全国对外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广东省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目前广东对外贸易呈现以下特点:进出口增速继续回落, 贸易顺差增长势头在2011年9月份达到最高后, 有逐渐放缓的趋势;一般贸易出口增长明显放缓, 进口增长较快;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定增长, 服装、塑料制品、家具及圣诞用品出口下滑;对东盟、拉丁美洲出口增长较快, 对香港、美国出口增长缓慢。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2008、2009
(二) 美国次贷危机对广东对外贸易的影响途径
第一, 世界经济放缓, 外部需求减少。理论上讲, 商品供给通常由生产力和商品需求的短边决定。金融危机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影响对外贸易。一个是外国资本流动途径;一个是投资需求途径。外国资本途径的流动可以解释为,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银行出现挤提的现象, 投资者较早的收回资金并减少未来的新外国资本流入, 所以金融危机后会使出口减少。投资需求途径可以解释为, 随着投资资金的减少, 对外国商品的投入需求也随之减少, 所以金融危机对进口有长期的负影响, 短期内这种负影响不会太显现。
广东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达150%, 外贸出口大幅下降, 宏观经济出现拐点的可能性很大, 2011年前三季度, 广东省的GDP增长为10.4%, 比去年下降了4.3%, 主要就是出口增速放缓引起的。例如, 格力电器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51.12亿元, 同比增长19.60%, 但第三季度收入仅增长了8.1%。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44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54.99%, 而其上半年的利润增速超过100%。而美的电器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8.7%至373亿元, 但第三季度收入增长仅为17.7%, 逐季放缓的趋势已经出现。但对于现代国际贸易来说, 整个世界对某一商品的生产力通常不是问题, 因此, 决定大多数商品供给的短边是市场需求。然而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除了商品价格外,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消费者的购买能力。间接地, 消费者的购买能力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社会经济繁荣, 消费者的收入提高, 商品购买力就高, 商品市场需求就高。反之, 社会经济衰退, 消费者的收入减少, 消费能力下降, 而商品价格却变化不大, 只是消费者消费信心降低。
第二, 外部新贸易保护抬头。贸易保护伴随国际贸易的产生而出现, 只要有国际贸易, 各国为保护本国市场和相关产业, 就必然有贸易保护存在。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 由于受到WTO规则的约束, 其作用大为削弱。自20世纪70年代起, 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兴起并且愈演愈烈。所谓新贸易保护主义, 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中形成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 以关税壁垒为辅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据WTO统计, 2001年~2010年, 中国共遭受574起反倾销, 占世界反倾销总数的27%, 对中国发起反倾销的国家不仅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也为数不少。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10年间, 美国对中国发起101起反倾销, 欧盟96起, 而印度则以137起列为对我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阿根廷为82起。2012年3月5日, 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了一项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 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此举将“允许美国商务部继续向进口自中国和越南等国的商品征收总计近50亿美元的关税”。这是继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 上个月连续两次对15家中国企业发动“337调查”, 及设立贸易执法部门后, 又一项针对中国等竞争对手的变相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当前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迅速发展, 严重威胁世界公平贸易, 影响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广东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 人民币升值影响对外贸易。美国除了采用更多的新贸易保护手段来调整国际收支、纠正贸易逆差, 还逼迫人民币汇率升值。美参众两院相继出台针对广东汇率问题的议案, 要求美国政府对通过“汇率失调”而获取对美国大量贸易顺差的国家进行制裁。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增长乏力, 为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 美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 这样, 美联储不断降低利率, 美元不断走软。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导致人民币和美元利率出现倒挂, 使得人民币和美元息差进一步拉大, 从而导致美元资本持续流入广东市场, 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从而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加快升值。根据2011年9月28日汇率显示, 美元兑人民币首次突破6.37, 再次创下2005年以来的新高。
当人民币升值时, 一方面, 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提高, 销售量减少, 对于出口价格弹性低的商品, 出口收入将会增加, 但是, 对于出口价格弹性高的商品, 出口收入将会减少。另一方面, 出口所获外汇收入需要转换成人民币, 人民币的升值会带来出口收入的汇兑损失。
第四, 加大收汇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国际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发展, 广东出口企业从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 改为赊销结算方式。这一结算方式的转变, 使企业在面对海外买家时商业风险明显增加, 同时收汇风险相对来说较大。面对金融危机的到来, 其他国家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虽然我国相对来说影响较小, 但整体来看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跨国企业, 到2009年9月底, 广东纺织业的大企业不良贷款率达27.3%, 增长了2.38%, 工艺品和其他制造业不良贷款率更高达31.8%, 增加了11.3%, 这导致银行不得不收紧信贷。由于信贷的紧缩, 导致了那些高度依赖银行资金运转的企业融资困难, 致使融资成本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 这些企业要使经营正常运转起来变得更难。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 外贸信用风险增大, 坏账数量急剧增加, 出口企业损失严重。为了减少风险, 外贸企业就必须购买更多保险来确保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出口成本, 进一步减弱了广东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所以, 金融危机导致收汇风险的加大是导致广东外贸形势恶化的又一重要因素。
第五, 产品内分工的放大效应。所谓产品内分工, 是指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能够被分解成若干环节和工序, 而不同生产环节或工序按照不同要素密集度特征被配置到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或地区, 或者说每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比如中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美国具有丰厚的资本资源, 这是由两国历史和经济长期以来的发展所造成的, 因此, 中国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所以美国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中国大量投资设厂, 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和能源消耗型以及低附加值的加工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广东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深加工或粗加工工厂, 这些工厂是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的其中一环, 这种分工体系会让贸易下滑产生放大的效应, 因为在最终产品完成前, 中间产品要经过多次的跨境流动, 因此, 贸易流量可能会表现高出产品最终价值很多倍现象, 当美国从中国进口减少1美元时, 中国会因此减少一美元进口所需的0.5元的进口投入, 导致贸易流量的明显下降。
更进一步来说, 在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替代弹性比较小的情况下, 那么由于金融危机给一国带来的生产冲击会很快的波及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由于无论外部的冲击是来自需求还是供给, 这股冲击一定会集中在内分工比较高的产品上, 这就意味着广东的对外贸易流量将会对这一冲击更为明显。
第六, 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导致了出口退税率下降。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爆发, 使大量的美元为了规避风险流入中国, 加大了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国内经济压力, 于是有继续降低出口退税率的必要。2008年, 广东纺织服装业出口退税率下调了两个百分点, 即由之前的11%下调到9%,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但是出口企业空间将会进一步缩小, 出口企业的命运将会受到影响。就广东纺织业而言, 由于受欧美纺织品贸易壁垒、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人民币升值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再加上出口退税率下降, 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成本逐渐上升, 已逐步丧失广东原有的价格优势, 使其国际竞争力下降。根据广东省纺织品协会统计广东纺织品行业的平均利润为3%, 而退税率一下子降了2%, 无疑是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使企业的利润大范围下降, 对于那些平均利润低于3%的特别是小于2%的企业, 可能会破产, 退出纺织品行业。
第七, 加工贸易企业流动性风险加大。加工贸易新政策规定, 企业进行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时要缴纳保证金, 造成企业流动资金压力。此次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全球, 发达国家流动性紧缺、信贷收缩, 对广东特别是依赖外来投资的经济体已造成额外打击, 对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剧。很多外商投资企业采取的是海外融资、境内生产的模式, 但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 海外金融机构收缩信贷, 使此类公司面临融资难的问题。由于境内银行无法获悉其海外母公司的经营策略, 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 难以主动的控制信贷风险, 因此也对外资企业收紧贷款, 致使一部分外资企业资金链断裂。根据广东省海关数据显示, 2008年前三季度, 加工贸易增长进一步趋缓, 进出口总额8034.0亿美元, 增长13.8%。其中出口5087.5亿美元, 增长7.6%;进口2946.6亿美元, 增长10.8%, 特别是8、9月份进口额分别仅增长3.3%和3.9%, 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受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回落影响, 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也由2007年同期的50.1%下降到2008年前三季度的47.4%。2009年1-8月广东省加工贸易累计进出口5419.8亿美元, 同比下降22.9%。其中出口3515.05亿美元, 同比下降20.9%;进口1904.74亿美元, 同比下降26.2%。
第八, 出口企业坏账损失增加。次贷危机不仅减少了出口贸易机会, 威胁出口企业发展;更严重的是给广东出口企业带来的坏账损失是出口企业始料未及的, 由于危机引起的国外进口商破产倒闭, 出口企业大量资金难以收回, 自身面临倒闭破产。有些国外进口商通过破产倒闭把债务负担转嫁给我国出口企业, 造成企业无法收回货款, 出口企业坏账数量急剧增加。例如, 2008年3月10日, 美国破产法院公布涉及1亿美元的家具类企业的破产申请, 债权人中绝大部分是中国出口商;3月17日, 2件近亿美元的破产案在美国破产法院公开申请, 其中Powermate Holding Corp的破产案名单中, 牵涉到的企业皆为与次贷房屋危机紧密相关的五金机械行业, 就包括广东省的一些企业, 其最高的单笔海外商账达278.9万美元。
以2008年第一季度统计为例, 美国在中国涉及信用纠纷的金额同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144%。据广东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统计, 该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处理信用纠纷156宗, 涉及金额为0.5亿美元, 其中美国涉及的金额为2978万美元, 而去年第一季度总涉及金额为3578万美元, 美国的是1037万美元。另外, 从广东有关部门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 今年广东出口贸易的损失将超过678亿元人民币, 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影响到整个出口行业, 并正在扩大广东出口坏账。
金融危机下广东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
在整个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 一些国家基于生产自救会出台一些有利于产品出口的政策, 如降低出口关税、降低出口价格、放松技术封锁等。目前, 一些原材料如铜、铁矿石的价格大幅调整降低了我国进口相关商品的成本, 有利于相关商品的进口。对于广东而言, 可以抓住这个机遇扩大技术类、资源类商品的进口。
同时, 次贷金融危机也为中美经济软脱钩提供了机遇。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经济规模是中国的6倍, 很自然地是世界经济包括广东经济的重要推动者。事实上, 美国作为广东最大的出口市场, 过去十几年来一直是广东对外贸易增长的有力拉动者。但是, 再明显不过的事实是, 中国经济起飞的路还很长, 而美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是有限的, 中国迟早必须走上一条以内部大市场为发动机的经济发展之路。以内部大市场为发动机的经济发展之路有利于刺激壮大广东出口贸易的基础。美国与中国将成为两个以柔性绳索而不是以铁杆连接的经济体, 当一方经济高歌猛进时, 会拉动另一方的增长, 但当一方经济步入缓慢发展时期, 对方也不会过多地受到影响。
再者东南亚国家因为金融危机也受到重创, 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等, 由于这些国家的内部市场需求并没有中国内部市场需求大, 主要依靠加工出口的劳动型密集企业在外部需求减少的情况下被迫倒闭, 相比而言广东境内的劳动型密集企业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能够相对平安的度过这次危机, 所以这次金融危机也给了广东劳动型密集企业取代马来西亚等国的劳动型密集企业及扩大业务的机遇。
金融危机下广东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
第一,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国际经济产业结构重新调整和升级的挑战。从去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 国际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入加速期。广东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立足的省份, 这种全球产业与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和变化, 国外市场的收缩和重组, 对广东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粗放型外贸增长模式的挑战是巨大的, 很多企业在此次调整中付出沉重的代价, 出口受阻, 贸易额大幅下降, 甚至出现倒闭。据2009年8月广东省对外贸易组织统计数字显示:截止到2009年8月, 广东省因经济危机而产生的因资金、进出口额等次生危机而倒闭的大中小型企业在广东省对外贸易企业中占据14%的比重。
第二, 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存在的挑战。广东是我国的对外贸易大省, 人民币升值给广东的部分出口企业必将带来较大影响。根据公开资料显示, 人民币每升值1%, 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以服装行业为例, 目前绝大多数外贸服装订单的毛利在0.5元人民币, 即出口1美元的产品, 毛利在0.5元人民币。如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2%, 则意味着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的产品, 毛利将损失0.15元人民币。据业内人士分析, 人民币汇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 企业利润可能要减少两个百分点, 尤其是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低效益的行业将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 有可能被淘汰、收购, 或者被逼缩小规模, 更严重的则可能面临倒闭。
第三, 原材料价格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升, 用地、用电持续紧张, 企业资源、能源与环境压力的挑战。广东省以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 使得资源、环境压力更为严重。近年来, 珠三角地区的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持续上升, 能源、原材料等供需矛盾加大, 出口贸易持续、高速增长的传统低成本优势正在弱化, 资源压力已成为制约出口贸易持续增长的瓶颈。
第四, 国际贸易摩擦升级和西方贸易保护政策的挑战。随着金融危机下国际贸易的萎缩, 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正在加大。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8年1-10月, 我国共遭遇70余起反倾销调查案件。进入12月份, 美欧针对我国的贸易措施明显增多, 如欧盟针对我国产螺钉和螺栓的惩罚性关税正式通过、我国在进口美欧汽车零部件贸易纠纷中败诉、美国和墨西哥对我国提出反补贴的磋商要求等。今后, 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摩擦可能还会增多, 广东出口企业尤其是轻工、农产品、化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形势比以往更加严峻。
广东外贸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各个国家都作出了相对应的挽救措施, 而对于广东来说, 由于广东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小, 所以说这次的金融危机给广东来说既是危机, 也是机遇, 更是挑战, 所以我们必须结合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产生的影响程度以及国外各方面的影响, 我们应加大对这次危机的重视, 谨慎的提出应对措施, 遏制金融危机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增速下滑的同时, 恢复企业的发展力并及时的更新政策, 使广东借这次金融危机来提高广东的综合竞争力。
据了解, 广东根据国际环境以及广东受到影响的方面, 相关政府已经作出了一系列的解救政策, 如多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上调了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家具和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面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定单减少导致的中小企业经营的困难, 一方面推进企业的重组和企业的技术进步, 另一方面在金融上也对这些中小企业给予了新的信贷支持政策。对于广东的出口企业来说, 更应该把握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 根据企业本身的状况做合理调整, 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其具体举措如下:
(一) 加快推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由于各国企业都受到了很严重的打击, 而广东受到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小, 所以广东企业要抓住这次机遇, 加快推进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此措施上采取的措施具体有:
一要鼓励企业由从前的只关注出口转变为兼顾内销和外销、进口和出口两个市场的发展。特别要加大国内市场开拓, 为扩大内需提供更多的选择, 同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那些受影响较重的国家的商品价格都在暴跌, 所以说对于广东来说, 此时进口更多国内需要的资源、能源和技术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以此来补足广东在某些方面的缺失。
二要鼓励企业由只重视发达国家市场转变为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方面的市场。一般而言, 金融危机发生时, 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力相对比发展中国家的要严重, 但对于和发达国家在外贸方面联系密切的国家势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发展全方位对外经贸关系, 积极的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 从各方面来提高广东对外贸易的发展。
三要鼓励企业由只注重低廉价格竞争转变为要多注重技术、质量、研发、营销等方面的竞争, 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技发展是广东的第一要务。在以前由于广东的综合竞争力较低, 在引用和开发先进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导致广东企业基本上只注重低廉价格的商品, 比如我国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四, 制成品占出口总值的91.2%, 但主要从事产品的生产环节, 研发设计和营销主要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另一突出表现为自主品牌建设薄弱, 大量是靠贴牌生产来支撑贸易规模, 出口产品中真正拥有自己品牌的尚不到1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出口产品比较少, 2005年, 我国仅有万分之三左右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 高技术含量产品80%以上依赖进口, 从而使广东的经济整体上比较缓慢。所以说引进先进技术、质量、研发、营销等是广东目前需关注并及时实施的, 除发展精深加工, 延伸加工以外的价值增值环节。从而促进广东企业快速的发展, 提高广东的地位。
(二) 加强对外投资的监管机制, 减少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广东企业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 以及提升广东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广东企业一直都在随着国际的发展而更新, 比如说广东企业包括金融机构在“走出去”战略引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海外投资等举措, 这些举措的实施在世界经济减速和金融市场动荡下有可能影响到这些投资的收益, 面对不同的波动所带来的影响, 广东应加强对国内企业特别是金融机构海外市场投资的风险提示及监管机制, 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 培养专业的监管人员, 并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用法律来强制约束监管机制, 另外需增强企业的投资风险意识, 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向, 提高对外投资的整体效益, 慎重分析每一次的对外投资, 从而减少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在广东尤其是以银行、券商和保险为主的国内金融机构, 更应当注重此次的金融危机, 在把握机遇的同时, 要不断扩展业务的深度和广度, 更要认真把好风险控制的关口, 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合理的分配资金, 采取优化配置政策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 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一般而言, 每一次的金融危机、国家的政权的变动、国家自身的变革, 都会引起国家间的贸易摩擦。所以说对于不同的贸易摩擦形式, 广东都要及时的做出相应的缓解办法, 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广东更应该继续发挥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及企业“四体联动”机制作用, 积极应对当前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其具体内容有:
1. 要完善贸易摩擦预警监控机制。
在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的对外贸易趋势明显加大, 各种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加入了对外的行列, 所以密切跟踪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对广东的发展是必要的, 以及关注广东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政策及措施的调整和变化最新动向和收集贸易保护案例, 从他们的改变中来分析研判给广东带来的影响, 及时的向地方、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进行通报, 并及时的做好防范或解决措施。
2. 要加大交涉、磋商和法律抗辩力度。
对于在贸易摩擦中的不合理要求和规定产生的摩擦, 比如说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和中国间的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分歧, 需要两国政府间通过双边对话和沟通, 对不公平、不合理的保护措施要求有关国家取消, 而对某些世贸组织成员违反世贸规则, 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或采取其他贸易限制措施的做法, 在必要时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以此来达到各国间的公平和合理。
3. 要提高企业应对摩擦的能力。
企业是广东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的发展在那严重影响到广东的整体进步, 在面对金融危机等带来的贸易摩擦时, 加强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宣传培训、法律咨询, 支持企业运用法律手段积极应诉是必须的, 只有通过对企业在贸易摩擦给广东带来影响的培训, 才能使广东企业在明确的前提下健康的、有针对性的发展。
4. 要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组织的作用。
企业要深入了解WTO规则和贸易救济调查的相关知识,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主动抵制低价竞销等扰乱出口经营秩序的行为, 高度重视贸易摩擦的影响, 要敢于、善于应对贸易摩擦, 特别是在应诉时要注意团结作战一致对外。只有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才有可能消除在国外市场上遭遇的壁垒和不公平待遇, 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防范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扩散并诱导其它国家仿效, 维护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
(四) 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 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
此次的金融危机的发生, 对各国在财务问题上的影响都比较严重, 美国的银行倒闭频率出现最高纪录, 许多的企业在资金周转上都面临着周转不灵, 甚至倒闭的迹象, 这对广东的跨国企业和跨国银行的冲击比较严重,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内的一些企业, 所以广东对于财务问题, 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出台了许多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 以此来促进广东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当前, 广东对于信贷方面出现的问题也加大了保护和解救的政策, 比如说央行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不再加以硬约束,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效的释放了银行资金活力, 为广东经济的增长注入而来新的动力。另外在财政政策方面, 广东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提出了中央财政必须大幅增加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资金, 来保持广东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制定了专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措施。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方面也做了适时调整, 减少部分出口产品的退税率, 使融资难的中小企业能很好的应对经济危机。
(五) 继续落实好一揽子“稳外需、促出口、保份额”的政策
目前, 经过金融危机的影响后, 世界经济仍处于延续缓慢复苏的趋势, 通过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进行一系列的解决之后, 市场信心已有所增强, 从而使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矛盾和问题有所缓解;然而各国刺激经济增长的大方向没有改变, 但是主要经济体刺激经济政策退出有明显推迟, 近期美国、日本针对各国受影响的程度相继出台了新刺激计划, 以此来挽救各国在经济上的损失, 以及能使各国能尽快的回复正常发展。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仍比较强劲, 内需增长空间较大, 与广东经贸合作有了进一步深化, 这些发展趋势有利于广东企业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
从金融危机发生以来, 广东一直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 出现由回升以及向稳定增长转变的迹象。“十二五”规划实施将给广东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 城镇化、工业化加快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将给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广东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同时, 前两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一系列符合世贸规则的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措施总体将保持稳定, 也有利于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
结论
综合分析, 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发展既带来了挑战, 世界经济衰退, 外部需求减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 贸易保护注意抬头;世界金融动荡, 企业融资困难, 收汇风险加大, 结算损失严重;美国强权欺压, 逼迫人民币快速升值。同时也创造了机遇, 促进中国外贸结构的升级;使广东成为相对良好的投资场所, 利于外资流入;大宗商品减价, 人民币升值, 购买能力提高, 有利于储备资源;督促我们审视自我, 总结经验, 改善广东的市场经济, 为外贸事业营造良好的国内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俊, 王立.《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国际贸易》, 2008 (8) :P3-P5
[2]李细满.《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商业时代》, 2008 (15) :P10-P11
[3]闫建.《刍议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商业时代》, 2009 (11) :P5-P6
[4]陈雨露, 庞红, 蒲延杰.《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J].《中国金融》, 2008 (8) :P67-P69
[5]李若谷, 冯春平.《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时评》, 2007:P7-P10
[6]陈继勇, 盛杨怿, 周琪.《解读美国金融危机——基于实体经济的视角》[J], 《经济评论》.2009 (2) :P75-P78
[7]武长海.《金融危机对出口企业影响较大》[J].《经济观察》, 2009 (2) :P18-P19
[8]朱克君.《简析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应对政策》[M].2007 (4) :P124-P125, P128
[9]张卓远.《人民币升值对广东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M].吉林:2008.P36-P45
[10]刘筱、阎小培.《九十年代广东省不同经济地域差异分析》.《热带地理》, 2000, 20 (001) :P1-7
次贷危机成因分析 篇8
自从2001年“911”事件之后, 美国克林顿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先后13次降低利率, 导致信贷门槛降低, 为美国次贷危机埋下了隐患。可以说次贷危机是一场由美国国内资本资产化进程过快所引发出来的信用危机而导致的金融海啸, 海啸的波及面已经从美国本土蔓延至世界各国, 欧洲经济体, 中国经济体包括金砖四国都未能幸免于难。美国本土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都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公司被美国政府援助, 大多数的金融公司只能面对噩运而束手无策。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两次量化宽松政策使得人民币兑换美元的牌价在2005年至今大涨20%有余, 不过这对于我国并不是好事, 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人, 美国也就是中国最大的债务人, 两万多亿的外汇储备让中国在这次升值中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中国与美国经济目前有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 一下子的市值蒸发使得美国用一堆废纸换来了巨大的财富。不仅如此中国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不可磨灭的打击。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次贷危机爆发不久便传导到了中国。中国的经济体制决定了中国不像多数小国一样会瞬间崩盘, 但是次贷危机所带来的隐患不止是短期的, 更有中长期的影响, 目前世界各国已经步入了后次贷危机时代, 如何消除次贷危机当时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止后次贷危机时代可能爆发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中国的人民币对于美元的中间价牌价自2005年开始一路飙升, 到次贷危机爆发后至今为1:6.5。这样的价格对于中国经济有着诸多不利因素。人民币牌价一路走高, 伴随着国内通胀压力的到来, 居高不下的4%-5%的CPI指数让人民的生活陷入窘境。通常认为一国的通货膨胀率在3%以内是属于健康通胀率, 那么即将翻倍于普通标准的国内CPI指数能很好的诠释出国内现在的物价水平已经走入恶性循环, 用CPI来衡量我国的通货膨胀是非常恰当的。
人民币的升值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中国素来是一个贸易大国,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出口大国, 处于这么一个重要地位的中国受国际经济影响是必然的。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两次量化宽松政策带给中国的升值压力所引发的外贸企业危机已经浮出水面。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占了所有份额的90%, 而中国外贸出口目前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的状态, 即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去换取资本。
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根本问题就是, 员工工资的大幅度上涨, 2008年-2009年为什么有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倒闭?不是因为出口订单的减少, 我国在当时有许多出口企业的订单反增未减, 究其原因就是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到了一些同样以劳动密集型出口为主的小国。那些小国的经济体制非常不完善, 只要一有经济上的震荡波, 该国的经济就迅速崩溃。这样该国的订单份额就被外贸大国给瓜分了。与此同时, 中国是一个经济体制非常稳定的国家, 国家的时刻调控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铺路, 所以在次贷危机来临初期,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内因所引起的压力让中国的经济面临尴尬的局面。中国实体经济中外贸出口行业面临了订单增加的利好消息, 另一方面又面临了出口产品的折价销售, 因为人民币的升值, 结汇收汇的钱都迅速缩水。再加上国内的物价指数上涨, 人工成本的上升使得大量的企业不得不关门大吉。虽然不少企业运用了远期外汇, 外汇期货交易, 但是金融衍生品所带来的抗风险能力没有顶住内因压力所带来的经济影响, 或者说更多的中小企业未能将金融衍生品运用自如, 从而导致了一些列的经济悲剧发生。
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也波动到了中国资本市场。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影响到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实体经济与国内股票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股市的动向预示着未来经济的动向, 中国股市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6124点跌至1664, 历时12个月, 最大跌幅达73%。这正是次贷危机初露端倪到正式爆发的1年。国际游资的撤离, 国际银根的紧缩都是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原因, 然而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中, 投机的比重相当之庞大, 一旦有资金的抽离必然引发股市的动荡。在经历大幅度暴跌之后, 股市一蹶不振, 也没有迅速反弹, 而是在底部徘徊。究其原因就是次贷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 导致诸多企业的运营效果不佳, 使得股市难以触底反弹。市场信心不足也是中国股市陷入长期低迷的另一因素,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预示着世界经济要放缓前进的步伐, 所以国内民众对于股市的信心不足导致资金在资本市场外游荡观望。
中国长期以来所保持的投资策略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更为谨慎, 所以在这次危机中得以部分抽离, 证券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化的进程, 在目前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 国际资本流动日趋频繁, 对冲基金活动和跨国投资并购活动更加活跃。对于一些经济体制薄弱的国家所来的冲击是很大的。我国证券市场的泡沫在6000点高位的时候被戳破, 次贷危机是其中驱动因素之一。正如6124点至1664点的大滑坡, 中国经济在2008年后受到重创, 国内物价指数上涨, 企业纷纷面临倒闭, 实体经济对于资本市场的反映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股市的晴雨表告诉我们新一轮国内的经济动荡已经来临。
中国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实体经济及资本市场所受的影响。对于实体经济, 首先要维护中国的外贸出口行业, 这是首要任务。对于国家来说可以适当放宽出口政策, 建议多个保税区, 使得加工贸易的渠道进行拓展并推出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去扶持中小外贸出口企业。国家应该多顾及及刺激高新技术的开发使得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转向技术密集型。对于企业来说, 必须严格控制人工成本, 时刻关注国际上汇率的变动, 及时使用有效的金融衍生品去规避汇率所带来的风险。其次企业应将部分资金投入研发部门, 适用盈余公积去开发自主技术, 创立民族品牌, 促进公司的产业升级及产业转型。同样类型的中小企业可以建立价格联盟, 避免恶性竞争, 这样才能使得产业内部和谐发展, 共同盈利。中国的企业必须抓住这次次贷危机的契机, 转“危”为“机”, 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上多余份额, 并且消除次贷危机所带来的隐患。只有实体经济的稳步前行才能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投机对于资本市场的推动最多是短期的, 从长期来看投资才是对资本市场最好的推动。
【次贷危机成因分析】推荐阅读:
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分析06-09
危机成因分析11-14
金融危机成因分析08-21
企业财务危机成因分析01-03
简论当前我国乡镇财政危机的成因与对策分析12-25
护理危机成因10-21
金融危机成因12-28
次贷危机影响分析10-14
次贷危机原因分析07-04
次贷危机案例分析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