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先建新金融

2024-10-17

建设新农村先建新金融(通用8篇)

建设新农村先建新金融 篇1

严垅村基本情况

严垅村位于漕河镇东南部,是著名高山铺战斗主战场,国家AAA级景区,湖北蕲春三江生态旅游度假区所在地。该村总面积2.2平方公里,辖8小组,总户数285户,总人口11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人,耕地总面积1155亩,粮食总产量6595万斤,社会总产值13570万元,年工业产值500万元,现有矿产资源种类有建材石储藏量约为1.2亿吨,年人均收入3000元。

严垅村村企联建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

为克服新农村建设中资金短缺和人才匮乏等困难,严垅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探索新途径,通过采取“村企联姻”的方式,使企业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走出了一条农村党的建设与村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为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企业带富农民积累了经验,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是发展“联姻”,互利双赢。依托湖北蕲春三江生态

旅游度假区,湖北鄂人谷,坚持“以企带村、以企促村、村企互助”的发展理念,走专业合作化路子,将严垅村建成以观光示范农业、立体水产养殖业、花卉绿化苗木盆景、药材

种苗种植业及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等为主体,形成了观光、生产、加工、旅游于一体的新农村示范点。

二是资金“联姻”,共建家园。企业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帮助农村完善基础设施,在扶贫帮困、捐资助学、修建道路、兴办公益事业等方面提供支持。2012-2020年村庄规划中共分三个区进行建设:A区:新建一条16m宽双车道,由308省道直通三江渡假区,湖北鄂人谷;新建房屋202户,户型为120㎡;新建停车场、公园、广场、清水平台、门楼,其中广场占地面积为4977㎡;扩建原来的湖泊,水域面积为9072㎡。B区:结合该地地形特点规划新建一条20m宽村庄大道,以原铁路涵洞为进口,穿过原老村部,路边房屋相距20米。总房屋280户,户型为180㎡,为方便周边居民,新建环湖广场,占地面积5160㎡;新建商场、学校、文化活动中心、门楼;将原来的湖扩建一处,修成水库,水域面积8368.8㎡。C区:结合农村住宅建设特点将原有老路扩宽30m,新建房屋232户,户型为180㎡,新建环形广场一处,占地面积8014 ㎡。截至目前,企业先后向挂钩村提供资金援助40余万元,帮助修建道路10余公里,新修或改扩建水利、卫生设施16余个,有效改善了全村综合环境。

三是资源“联姻”,优势互补。一方面互派干部。组织

村干部到结对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发展经济的本领。同时组织企业能人到村任职,协助挂钩村理清思路,谋划发展。去年以来,3名村干部及后备干部到三江渡假区

和湖北鄂人谷企业挂职,选拔2名企业能人担任村企新农村建设党支部担任干部,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吸纳就业。企业帮助村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就业本领。同时,根据用工需求,吸纳当地村民就近就地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近年来,共吸纳100多名农民就业,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5581元。

四是资产“联姻”,帮扶带动。企业利用自身产业、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直接投资兴办工业、发展现代农业等模式,将产业链向农村延伸,并利用信息优势,帮助和支持挂钩村引进项目,介绍工业资本投资新农村建设。村组织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去年以来,三江帮助严垅村发展工农业项目4个,新增年销售额200多万元,盘活闲置资产50万元。

建设新农村先建新金融 篇2

一、改革面临的难点

1. 利率与成本。

从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看, 以家庭为代表的农户是农村金融需求最重要和占比最大的主体。以家庭为代表的农户信贷需求具有多样性、分散化、季节性、周期长、规模小、风险大的特点。为了适应上述特点, 提供农户信贷的金融机构必须广泛布点, 迎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需求调度头寸, 同时还要在贷款集中发放时增加相应的人手。小额、零星的农户信贷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 在贷款利率受到管制的情况下, 金融机构往往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因而动员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商业性金融重返或进入农村, 难度之大可以想象。

2. 担保与风险。

农贷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十分严重。在农村金融业务中, 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信用风险。由于申贷主体 (主要是农户, 下同) 往往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和收入、支出、资产等原始单据, 使金融机构难以估计贷款的潜在风险;在贷款发放后, 金融机构也难以获取有关申贷主体经营活动的私人信息, 或无法承受过高的信息采集成本。同时农户缺乏合格的贷款抵押担保品。农户所拥有的比较值钱的“财产”主要是没有完整产权证明的住宅和只有使用权的耕地, 而按照现行的《担保法》, 耕地的使用权不具备抵押效力, 农民的住房不能办理房产证, 农业生产资料等财产由于价值评估麻烦且难以变现, 大都不能够被金融机构认可为合格的贷款抵押品, 过不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审贷关。信息不对称和抵押品缺乏共存现象是广大农村, 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农村发展金融服务的最大障碍。

3. 规模与效益。

辽宁省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是农村信用社。我国建国初期组建的农村信用社是按照合作制原则建立起来的, 但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官办色彩浓厚, 在很多方面已经背离了合作制原则。在商业性金融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控制信贷风险以及规模不经济难以控制信贷成本而大面积从农村退缩的现实状况下, 将农村信用社也按照商业化方向改革, 追求规模效益, 那么合作金融特有的解决信息对称和操作小额信用贷款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将荡然无存。

二、创新面临的障碍

1. 农村金融主体单一, 创新没有外部压力。

由于多年来政府的过多干预, 降低了农村金融组织的合作性和竞争性, 农村信用社占有农村金融的垄断地位, 失去了创新压力和动力。金融服务项目少, 品种单一, 营销滞后, 提供的金融产品大都制订了一些过于严格的条款, 手续复杂繁琐, 限制了创新品种的拓展。

2. 农信社产权制度缺陷, 使创新没有内部动力。

作为农村金融领域主体的信用社仍然存在产权关系不明晰、民主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内外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辽宁省大多数信用社是上世纪5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 经过几十年的变迁, 产权关系已变得十分模糊。历史原因形成的呆、坏账和政策性亏损以及现实的原因形成新的亏损, 造成产权界定更加困难。官办性质明显, 内部活力不足, 缺乏创新机制。

3. 主体定位不当, 没有惠农的金融创新。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 面临自然和经营双重风险, 产业化程度不高, 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在按市场规律的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 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不能够形成有效的金融需求。而商业银行从加强风险控制、提高效益出发, 势必减少对农贷款, 客观上形成对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信贷歧视。而金融界没有相应的惠农金融政策, 致使农村领域的资金倒流。据测算, 辽宁省每年县以下银行存款有2/3的资金流入城市。一方面, 大量县域中小企业、农户得不到信贷支持;另一方面, 邮政储蓄、商业银行等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这表明, 农村金融供需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

4. 农村金融创新缺乏财政支持, 影响创新成效。

我省各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的支农资金, 如能将其一部分或大部分使用在支持商业银行发放支农贷款的贴息方面, 支农效果将事半功倍。

三、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建议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资金瓶颈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所以迫切需要对现行的农村金融结构和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从而发挥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擎作用。

1. 要加强和完善以信用合作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

要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 强化支农职能, 充分发挥信用社直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 覆盖面广的优势, 把农村信用社培育成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同时还要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目前需要解决的另一个认识障碍是, 农村信用合作社机构规模小并不是导致金融风险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力的原因, 而组织制度和经营行为不规范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所以, 通过规范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组织制度和经营行为才是解决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真正有效的途径。

2. 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

要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 降低准入门槛。民间借贷对农村经济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要特别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 大力培训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加快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由于农村贷款具有金额小、风险高的特点, 应尽快组建以地方财政出资为主的农业贷款担保机构, 以此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解决农户因缺乏合格抵押品而难以向商业性金融机构申请农业贷款的难题。

3.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要适应农村经济特点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的需要, 着重开发一些适合农民需要的、适合农产品需要的、适合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加快和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道路。

4.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

重点是完善多种形式的农村保险体系, 开发适应农业、农村和农民需要的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对粮食主产区的主要农产品实行农业保险试点, 并且逐步推广。要逐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再保险体系, 为我们国家粮食的稳定、持续、健康生产和发展奠定基础。

5. 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

农业是弱势产业, 农村也是弱势群体比较集中的地区, 农村金融在金融行业里是比较弱势部分, 今后要合理运用财政杠杆, 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通过财政补贴、担保或者税收减免等措施, 吸引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另外, 适当运用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农村。

6. 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一、面临的困境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资金来源,一个是农民的资金,金融的支持,另一个是政府的主导,财政的投入。然而,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新农村建设,一边是财政资金的不断注入,一边是金融渠道资金的大量流出。解决农村金融缺位问题,使农民的资金用于农村,是当务之急。

中国农业正实现由小农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金融的支持,愈加必要和紧迫。然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以减少不良资产,防范风险为主。强烈商业化趋向的改革,难以解决金融缺位的问题。以县为基础的农信社模式容易使农村金融向县城经济,向工商业靠拢,导致农村金融缺位愈演愈烈。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一边是农民的金融消费得不到满足,一边是可能满足其需求的民间金融找不到生存空间。更好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就必须通过改革,构造一个高效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滞后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供给不足。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由正规性的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构成。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主要指民间借贷组织,多为私人间借贷,地下钱庄等。正规性金融组织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邮政储蓄等,但受其业务规定的制约,为农户和农企提供金融服务的资金非常有限。

2.政策抑农。农业贷款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高,农业银行实行多存少贷或只存不贷政策,邮政储蓄只储不贷。农村信用社亏损严重,贷款能力下降,虽有人民银行对其采用输血型的再贷款政策,但资金远不能满足需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也因亏损而减少了对农民灾后的资金供给。上述政策,都减少了农村资金的供给。

3.管制严格。国家实行金融管制的政策且城乡有别。农村比城市的金融管制更加严厉。例如允许城市办民间银行,但不许农村办;农村取消合作基金会、取缔地下钱庄,又禁止成立新的金融机构。这种歧视性的双重标准,使农村资金外流增加,减少了农村资金的供给来源。

4.体制缺陷。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在政府主导型金融模式下,既受外部经济体制的影响,也受内部产权制度的束缚。外部同时受中央银行、农业银行及各级政府的领导,内部产权模糊,缺乏所有者的有效监控制,又存在信用社内部控制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在行社脱钩前由农业银行负责管理、监督和人事任免。行社脱钩后,建立了市县乡三级法入社(省级有行业管理办,少数省设联社),自下而上控股,自上而下管理。从法律上讲,信用社拥有联社的产权、管理权、收益分配的决定权,是上级联社的所有者,但实际上,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管理制度,被管理者的法人地位无法真正体现,所有者权益受到侵犯,同时带来寻租现象。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应遵循市场运作规则,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向地方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应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和改善监管。

二、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与发展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是通过金融需求的变化实现的。在经济发达的农村,产业结构已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农民收入中非农收入比例上升。这意味着农村市场需更多的融资服务。因此,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以满足农村金融市场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非常必要。

(一)内部机制

农村商业银行是辖内农户、个体户、各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自愿入股成立的地方性股份制银行。它可由原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成,重新募股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股东除自然人、法人外,还包括原农村信用社的全体员工。它可以县(市)联社为单位组建,在城市可在市联社的基础上创立,没必要也不可能组建一家全国性的农村商业银行,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

(二)经营运作

1.消化历史包袱。在农村商业银行组建过程中,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及风险问题,主要由政府救助工程解决。可根据其不同成因和责任,采取中央财政补偿,地方政府注资,不良资产剥离,呆账核销,无息或低息再贷款,优惠政策,追究当事人责任等措施。

2.整合经营内容。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大都来自存贷利差。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收入来源的单一化必然会削弱赢利能力,增加金融风险。农村商业银行尤其要拓宽赢利渠道,改善收入结构,增强整体赢利能力。

3.准确定位市场。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其网点遍布乡镇,在农村有其他金融机构不具备的优势。农村商业银行应该主要定位于农村,以农为本,服务于“三农”。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空间是广大农村,而不在大中城市。

4.激活人力资源。组建后的农村商业银行要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需要,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拓宽用人渠道,实行职业经理制,优化多层次的人才结构。

三、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

低水平和非均衡是农村金融监管的现状。制度供给晚于和低于微观金融主体对金融安全、效率和监管制度的需求。过时和无效的制度增加金融风险,抑制农村金融创新,降低农村金融效率,助长金融寻租。改革金融监管制度,已成为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提高运行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创新机制

为解决农村信用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可取消省级联社,政府对辖内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内部监管,银监局则进行外部监管。建立多头监管机制,同时加快修改和完善对监管制度,规范监管准则、规则、标准、程序及措施等,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又符合我国农村金融实际的监管法制体系。

(二)更新观念

农村金融的高风险性和不规范性,决定了对其监管的复杂性。因此,监管既要借鉴现代金融监管的新思想和成功经验,引进国际规范的监管方式方法,又要立足农村金融实际,合规性和风险控制并重,集约化和制度化共建,由封闭控制走向开放透明。健全同业公会,加强行业自律,完善内控制度,有效避免各金融主体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与监管机构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构建依法经营的良好金融秩序。

(三)有效监管

建设新农村先建新金融 篇4

信体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 5 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大量收缩县以下营业网点,贷款权限的上收;农村政策性银行机构改革和业务调整;邮政储蓄资金的外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使得农村贷款更加困难,究其原因,农村金融机构是经营信用和风险的单位,但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征信制度体系很不发达,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几乎无法了解,造成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和消费信贷的高风险性,贷款回收困难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目前形势下,如何将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自身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显得十分现实和迫切。我们认为农村金融征信体系的完善应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有效的、符合农村实际的农村金融征信体系将有助于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通过对邓州市农村金融征信体系的调查,分析了农村金 融征信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邓州市农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现状

信用中介机构管理情况

邓州市现有信用中介机构6家,其中会计事务所2家,房、地产评估2家,土地事务所评估机构1家,信用担保机构1家。上述机构主要通过执业证书和资格资信评估业务开展对企业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提证书的审查方式进行管理;而业务经营则由颁发营业执照的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年检方式进行管理。所开展业务经营活动则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内部准则进行。具体业务活动基本上处于无人监管的地步。

金融机构信用建设情况

1、人民银行积极探索,全力推动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根据全国统一的企业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的要求,人民银行邓州市支行和辖区内金融机构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已经实现全国联网,系统运行基本正常。截止XX年6月末,已录入企业、机构借款人226户。目前,辖内多数的商业银行已将查询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作为贷款决策的固定程序,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发挥了一定作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 统的建成,为该市企业征信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各家金融机构内设资信评估情况

邓州市各金融机构在信用制度的建设上主要是根据上级行社的规定在贷款的审批、发放及管理上防范可能发生的信贷风险,对信用制度的建设方面尚未有实质性的规划和具体要求。只是按上级行的要求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如:参加全国联网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

3、农村信用建设情况

邓州市农村信用联社下辖29个乡(镇)信用社、1个联社营业部。有统一的个人信贷业务处理系统,联社信贷处理系统的数据由基层30个社(部)的数据集中汇总生成。几年来邓州市农村信用联社通过创建“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活动,努力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始终立足“三农”,服务“三农”,不仅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使农民的信用意识普遍得到提高。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方便农民借贷,联社在巩固和发展“信用户”的基础上,对到期的 “信用户”进行了年审;对已有的农户贷款证、小额信用贷款等服务品种进行完善,使之逐步形成体系品牌。同时,按照“规范完善、放权落责、确保质量”的思路,联社下放了信用户评定的审批权限,有力地促进了信用户评定工作。据统计,XX—XX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已发放农户贷款证分别为3.7万户、5.2万户、6.9万户、7.4万户,评定信用户3.6万户、用村 72个;至XX年5月底,全市农信社已发放农户贷款证8.4万户,占符合贷款条件且有贷款需求农户的85%。为改善农村信用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加快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积累了经验。

二、农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和协因素

农村金融征信相关法律不够健全。目前,企业、个人担保、资信评估、消费贷款、以及涉及公民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等方面相关的法律还不够健全。我国现行法律条款基本上都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者个人信贷的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也不够具体。在涉及公民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等方面也无法可依。出现问题往往无所适从,给征信体系建设造成困难。

信息数据部门分割。目前,基层征信调查都是各单位、各部门自成体系,信息数据自成系统。金融部门征信调查都是独立完成。医疗、保险、养老统筹、工商、税务、法院、公安、国土、房管、水电、邮政、电信、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等涉及公共事务部门的数据都是只供本部门使用,这在实践中造成信用调查评估工作的重复操作、资料不全、信息失真、标准不

一、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

征信产品市场需求不足,征信人才缺乏。当前,政府、企业和个人对加快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已经形成共识,金融机构与企业对征信产品的需求也十分迫切。但企 业和金融机构对社会评级机构的征信产品认知度和信任度远远不足,企业参与评级的积极性不高。征信应是知识和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评级涉及不同的业务品种、不同的行业背景、不同的法律环境,征信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应非常严格。目前,基层资信评级主要是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进行评级。征信管理人员是单位一般职工,资历、学历都不符合专业资信评级人员要求,评级结果不能让人信服。征信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足和征信人才缺乏客观上制约着征信体系建设和征信市场发展。

征信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影响农村金融征信体系发展。

一是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政府部门和一些专业机构掌握的可以公开的企业信息没有开放,如公安、工商、人事、税务、统计、财政等部门所掌管的大量的企业信息资源很多没有公开,如想获取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审批,加大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增加了征信和企业信息获取的难度。加之目前基层金融机构的信用资料数据库规模也偏小,信用信息不完整,且缺乏统一的信用评级标准,客观上无法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做出公正、客观、真实的评估。二是缺乏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涉农保险、担保、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几乎空白。目前的信用评级主要包括行业主管部门的内部评级、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客户的内部评级和中介机构评级等,由于各部门评级标准各不相同,评级结果其他部门互不承认,信用评级的应有作用难以发挥。三是融资担保机构少,担保能力不足。不能充分发挥融资担保机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四是农业和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缺位。一方面农村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受到诸多政策法规约束,抵押融资受到较大限制。另一方面抵押物难选择,农业贷款扶持的农业、林业等产业,其资产多为农产品、林业资源,若作为贷款抵押物其自然风险很大。五是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现有的信用担保机构,其担保业务主要是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基础设施项目,难以顾及农村地区的小企业、农村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担保。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运行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企业贷款卡年审工作不畅。随着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管理,贷款权限上收,市场准入条件日渐苛刻,企业生产所需资金很难满足。加上银行对贷款卡作用宣传不够,企业对贷款卡认识模糊,当银行要求企业进行贷款卡年审时,经常遭到拒绝,影响了贷款卡年审工作有序进行。部分有卡无贷款企业贷款卡年审更难。有些企业办理贷款卡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未取得贷款,银行与企业无信贷业务往来,此类企业联系困难,贷款卡年审无法进行,严重影响了人民银行贷款卡年审工作。

2、银行工作人员操作系统不够规范。金融机构系统操作人员进行贷前调查时,忽视了进入系统查询企业概况之功能,习惯采用传统的询问调查方式。信贷业务发生后未及时录入相关数据。有的机构系统微机出现故障,长期不能使用,无人问津。有的机构操作人员更换频繁,交接手续不完备,影响操作。以上问题严重影响系统的有效运行,阻碍系统及时有效反映企业真实的资产、负债、信用等基本资料情况。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作用难以体现。

3、贷款卡申请资料真实性无法保障。企业为了取得贷款,办理贷款卡所提供的会计报表资料往往是根据银行要求填写数据,人民银行受一些客观条件所限,无法进行核实。存在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中有关企业数据失真现象。

三、新农村建设亟需完善农村金融征信体系

发展农村金融征信体系能改善农村市场环境。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村市场的发展,农村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竞争、有序的市场规则,能保证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和资源的合理流动。只有信誉良好的市场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不断获得发展和充满活力,否则将逐渐衰退和萎缩。如果假冒伪劣商品泛滥、蒙骗欺诈行为盛行,价值规律就会偏离正常的轨道,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刺激作用、分配作用、信息作用将会失灵,最终导致整个市场体系的瘫痪和经济秩序的混乱。由 于农村市场交易的对象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农村市场的诚实守信与否,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征信业,加快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发展农村金融征信体系可以解决银企、社农信息不对称问题。信贷市场是开放的,是一方对多方的市场,特别是针对“三农”的农户贷款,涉及千家万户,地点分散,银行和信用社不可能掌握借款者的所有信用信息,信贷人员除了要对企业和个人做好尽职调查,深入、细致地了解借款人的收入状况、居住状况等情况之外,完全可以利用较为完善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面、准确地了解该借款人的信用情况,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三)发展农村金融征信体系能扩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有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金融征信体系,就是要增强社会各阶层的信用意识,改善信用环境,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信用担保机构,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查询和使用,逐步使人们意识到信用是一种商品,真正认识到其使用价值和价值。一个企业或个人不讲信用,不仅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其经济利益也会受到很大损失,失信的成本远远大于其收益,形成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这样金融机构的审贷效率就会提高,不良资产就会降低,资金实力就会增强,信贷投放就会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就会加大,形成良性循环。建立农村金融征信体系在防范信贷风险方面 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切实解决农村信贷难问题。目前,造成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减少、农村信贷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信贷风险大,回收贷款难,金融机构作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从经营的角度会缩小农村信贷规模。农村金融征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不仅有利于防止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过度负债,防范信贷欺诈,降低不良贷款比率,提高审贷效率,而且在方便广大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借贷,促进生产、消费和就业等方面将会发挥重要作用。农村信贷征信体系将有利于化解农村信贷风险、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对现有的银行征信系统的完善和发展。

四、加快农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对策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如果没有信用机制作桥梁和起调节的作用,单纯依靠法律制度来维护的市场经济将缺乏活性和效率,需要支付高昂的运营成本。建设我国农村金融征信体系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增强农村金融市场主体活性,提高信贷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1、开展征信和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创建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开展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改善国内信用环境、培育国内征信市场的 重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它直接影响全社会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认知和支持程度。

2、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步伐。一是央行应尽快研究出台资信评级指标体系和评级标准,引导和监督资信评级机构规范评级,增强评级的针对性、一致性和权威性。二是要突出资源共享。征信体系建设目的是为了使用。央行可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基础上,制定信息共享方案,确定信息查询的权限、范围及内容。各金融机构要加大投入,与央行开发的征信数据中心及相关系统相连,金融机构相互间也要横向接口,为资源共享创造条件,逐步把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建成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平台,地方信用信息共享与服务的平台,企业和个人实现自我发展的平台。三是加强对农村金融征信系统的管理和监督。由于征信数据及其处理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比较敏感,要加强对农村金融征信系统的管理和监督。当前,需要通过立法形式确立农村金融征信系统的监管主体和监管框架,加强对农村金融征信系统的管理和监督。

3、明确建立农村金融征信体系目标、有效获取信息资源。建设农村金融征信系统,就是要把农村信贷目标客户群:有信贷动机的所有农户和中小企业关于信用的信息收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数据库,各种信用服务机构通过信息资料的分析和评价,最终以信用报告等信用产品的形式提供给金 融机构,作为金融机构进行信贷活动中决策分析的依据和参考。针对我国信息资源的发生和存在状况,建立农村金融征信系统必须借助工商、税务、物价、司法、公安、教育及与日常生活消费相关的部门,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同时,由于功能完善的信用数据库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必备的基础设施,建议银行等部门建立行业或部门的数据库,将自建数据库中的部分内容提供给信用中介机构或与信用中介机构共享。

4、推进农村金融征信体系标准化管理,提高信用产品质量。

建设农村金融征信体系应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国务院已经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的职责,人民银行应积极引导信用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抓紧制定和规范信用信息采集的技术标准,如信用主体的标志、信用信息分类及编码、信用数据格式和征信数据库建设规范等通用标准,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农村信贷信用监管指标体系。提高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效率,加速整合全社会的信用数据,规范征信行业管理和服务,促进信用信息的专业化和标准化。由于农村金融征信系统主要是为金融机构从事信贷业务提供服务的,因此,提供的信用产品的质量将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需求。从信用服务的供给来看,要有有实力的机构或企业来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增强信用产品的权威性。解 决好信用产品的市场需求问题是农村信贷征信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之处。

建设新农村先建新金融 篇5

【摘要】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对保持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意义重大。因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到实现跨世纪的战略高度,并从“九五”开始,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对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逐步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及时调整有关经济金融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和中西部地区正在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西湖地区 新农村建设 金融支持

一、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金融现状

1、金融发展整体滞后,金融相关比率偏低,经济的货币化不足

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平行的关系。而且,在许多快速增长的时期。“一国的金融上层结构发展要快于该国国民生产和国民财富基础结构的发展。也就是说一国或地区金融资产总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增加,金融发展的规模亦相应扩大,而且,金融资产总量的增长要快于其生产总值在增长。

根据《中华民族统计年鉴2004》和《中国统计年鉴2005》的相关数据可以知道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总量显著偏低,金融发展显著滞后。2003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全部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总余额,占全国的比重只有5.7%,其中存款余额比重为5.6%,贷款余额比重为5.87%,而该年民族自治地方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8.8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3%。从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金融相关比率看,显然,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相关比率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也有随经济发展而上升的倾向,但上升速度显著低于全国金融相关比率的增加速度,而且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相关比率显著低于全国的金融相关比率。可见,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发展总体滞后,经济的货币化不足,经济循环中信贷和货币化的程度

较低。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民族地区自然经济部门,占有较大的比例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民族地区金融机构不发达和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2、金融组织结构不健全,金融各业发展不协调,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

从金融机构的结构上讲,目前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中,国有金融机构占垄断地位,非国有金融机构发展缓慢。民族地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存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的比例,近几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80%以上,国有金融机构垄断地位还相当明显。全国性或区域

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非国有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在西部民族地区设立的分支机构数量与其业务发展不对称。再者,民族地区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少。2004年底,外资银行在西部民族地区设立的机构在全国,比例还不到10%。民族地区金融组织结构水平低,缺乏完整科学的金融体系,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从而制约了企业组织结构和经济所有制结构的优化,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增长。

3、区域

资金向外流失严重,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

市场导向型经济无疑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投资环境远优于少数民族地区,资本的边际效率高于少数民族地区,投资风险整体上也低于少数民族地区,而且分散风险的途径较多。因此,尽管长期以来,国家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大量的资金,但少数民族地区资金却通过各种途径向东部地区流动,形成了少数民族地区资金外流与区域

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的状况。比如信贷资金通过上存资金、资金净拆出、金融机构直接向区外企业贷款等渠道外流,向大中城市、大中型企业和发达地区集中。据统计,从1999年开始全国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机构

存款大于贷款,存贷差为179.85亿元,之后存贷差持续上升,到2003年达到2410.17亿元。有的学者利用

资本流动的F-H模型,研究了中国省际间的资本流动,发现1978年以来,全国五个自治区和贵州、石南、甘肃、青海等多民族地区都是资本净流出地区。大量资金外流使原本资金就短缺的民族地区发展更加困难。总之,少数民族地区金融运行的核心问题是金融结构不优化和浅层化,在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市场经济中,民族地区金融这种浅层发展的状态,严重妨碍了国家对民族地区金融支持政策作用的发挥、抑制民族地区的资木形成、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降低了经济、金融运行的效率,从而对民族地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构成制约。

二、目前情况下金融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分析

1、机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农村实行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从理沦上看,农村金融机构设假比较齐全,但其实不然。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实际上除了极少数“黄金”客户能得到其金融支持外,其他广大急需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农户根本得不到其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已成为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机构,但机构设置偏少,加之历史包袱沉重、经营机制不完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支农主力军的作用还得不到很好发挥。

2、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狭窄

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承担的是国家粮棉油等产品政策性收购业务,而扶贫贴息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都划转到了农业银行。随着粮棉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业务明显下降,其现有机构、人员作用得小到充分发挥。同时,急需政策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3、农村金融业务的资金投向不尽合理

现在扶贫贷款划归农业银行,但扶贫贷款经营目标,商业银行效益最大化经营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使得农业银行经营的扶贫贷款难以真正落实到最需要扶持的贷款对象上。农村信用社在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运作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出于自身稳健经营的要求,他们不愿投向农户小额贷款。此外,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先天的弱质性缺陷,也让农业补贴资金和信贷资金集中流向一些

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经营能力和经营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而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中小企业却难以得到有效的政府扶持和信贷支持,因而不能迅速发展壮大。

4、农村信贷风险欠缺保障机制

一是落后地区种植、养殖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难的能力很弱,虽然国家对种粮实行了补贴,但生产资料等持续涨价,导致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使金融信贷风险难以预测。二是农业保险呈萎缩趋势,市场保险份额小,对农业的支持保障能力相对减弱,根本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三是农业经济发展正在向特色、产业化方向发展,但市场风险没有保障支撑。市场走俏时,形势一片大好;一遇市场疲软,损失只能由农户负担,进而造成银行信贷风险。

三、金融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服务供给功能弱化,农村金融资金外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趋势,不能完全归罪于银行收缩业务和撤并机构。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要求

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必须以利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地方经济和金融的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1、增强农村金融体系供给功能

针对农村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一方面要完善原有的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多元化和规范竞争来促进发展,逐步建立起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满足农民多方面的需要。一是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的独特优势,有效弥补财政支农不足的需要。二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明确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在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中,不断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人民银行通过政策优惠支持,帮助防范农村信用社的支付风险。三是组建形式多样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如组建农村借款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农户借款提供信用和资金担保服务。目前,民间借贷比较活跃,针对这种小额、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允许民间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建立民间金融组织。

2、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形成财政和金融支农的共同发展

一是对高风险低收益的农村种植养殖业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以及扶贫开发贷款给子一定的财政贴息,以减轻农户特别是农村贫困户的利息负担。二是由政府或中介机构牵头,财政资金垫底,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按市场化原则运作,组建新农村建设投资基金,重点对农业科研开发以及农业产业化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进行先导性投资,引导信贷资金进入这一领域。三是各级财政可以在每年新增的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基金,也可以考虑以股份的形式投入当地己有的信用担保机构,以充实壮大担保实力,解除信贷资金进入农村的后顾之忧。四是利用

税收杠杆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的信贷投入。对新增存款60%/以上

用于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机构,建议对其减免营业税。五是为农业保险提供风险补偿。在政策性保险缺位的情况卜,通过招标等形式,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各级财政可以根据承保与赔付情况对保险公司进行补贴。

3、扩大农业政策性金融涉及范围,加强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力度

农业的弱质性需要政府支持,政策性金融是国家扶持农业的重要形式。为此,必须整合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明确政策性支农的范围。农村政策性金融所要支持的是那些按商业原则运行,能收回本金、但回报率低于社会资金成本或贷款本金回收风险较大的项目,如扶贫开发贷款、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农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卫生、教育、文化、科技、物流等方面的融资和普及金融产品、推广惠及大农民的金融服务等业务都应列入政策性金融的范畴。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专门承担政策性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切实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适当

拓宽业务领域,开办新业务,同时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化解其不良资产,增强支撑“三农”的实力。

4、努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保证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一是政府建立有效的扶持机制,促进县域金融业加快发展。鉴于目前县域自然条件和经济环境相对较差,建议适当

减免县域金融机构部分税费,减轻其负担。二是建立资金筹措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种优势,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手段,强化存款营销,增强资金聚集功能。与政府支持“三农”发展的财税、农业开发、扶贫、教育、卫生、等政策形成互动,积极代理各种转移支付资金和财政涉农资金,使农村基层组织、社会团体和各类经济主体在农村信用社开户,吸引更多低成本资金。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合理调配资金结构、期限、用途,减少不生息资金和低效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构建风险补偿机制。农村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推动地方信用中介机构和信用担保机制建设,鼓励政府出资的信用担保机构和各类商业性担保机构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探索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农业担保机构、农村互助担保组织的有效途径,缓解农户贷款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积极鼓励各类保险机构开办涉农项目保险,不断拓宽风险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建设新农村先建新金融 篇6

及特色产业发展发言材料

灵台县农牧局

(2010年7月20日)

市上领导来我县调研,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深表感谢。近年来,我县金融系统认真履行支持“三农”的职责,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力的支持了优质粮食生产、旱作农业项目、牛产业壮大、蔬菜产业发展、户用沼气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培育了牛、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扶持了平凉红牛良种繁育中心、中台脱水蔬菜厂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一折通”及时兑付了各项政策性惠农资金,金融系统为推动我县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不懈努力。今年我县夏粮预计产量达6.92万吨,较上年增长%;出栏肉牛万头,产值万元;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2.89万亩,较上年增长%;完成春播蔬菜5.28万亩,搭建塑料大棚1050座占地157.5亩,新建日光温室20座占地43亩,累计建成沼气池12277口,“三改”配套率达到75%以上。

建设新农村先建新金融 篇7

一、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信用环境欠佳

首先, 农户信用观念淡薄。农户对所有制的含义理解简单, 认为所贷款是国家的, 部分农民抱着能躲就躲、能拖就拖的心理, 甚至采取骗贷、赖贷、逃贷等多种方式侵蚀和逃废银行债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由于贷款主体的诚信度不足, 造成农村金融大量贷款沉淀的现象仍然困扰着农村信贷的健康发展。其次, 农村征信评估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健全一般农户家庭收支账目和经济活动档案, 近几年, 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信用环境治理力度, 但目前只对城市人口的个人诚信提出了一定的评分和测算方式, 还没有推广使用, 在农村就更无法得到体现和应用, 使“新农村建设贷款难、农村金融难贷款”的二元化矛盾更加突出。最后, 农村信用保障机制缺位。村民委员会因没有担保资格, 不能做担保人;企业和公司害怕承担连带责任, 拒绝做担保人;农民没有政府核发的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等证件物品, 一些从事生产经营的农民所经营的服务场地、固定资产、机器设备, 库存物质等也多无产权证, 因而达不到抵押条件。农民贷款就有如攀登蜀道, 金融机构面临着信贷投放的风险, 造成农村信用环境恶化。

(二) 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首先, 农村收入与教育不高。有关调查显示:农业保险费率一般为8%-10%, 甚至更高, 而农民可以承受的保险费率仅为4%, 大大超过了农民的收入能力, 交纳保费能力有限。同时, 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接受新事物速度较慢, 宁愿抱存侥幸心理, 祈望老天给一个好收成, 甚至还有人错误地认为农业保险是向农民变相收费, 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其次, 保险公司农业保险风险较大。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风险和利润极不配比, 保险赔付率达88%, 而农业保险盈亏平衡点赔付率是70%, 远远高于平衡点上的赔付率, 再加上农业保险赔付的国际分保困难, 农业再保险体系不健全, 在承保、定损和理赔的办理和数据计算过程中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造成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极大, 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不足。最后, 财政对农业保险支持不够、农业保险法律不健全。我国目前除免征种养两业险营业税之外, 对农业保险没有其他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 特别是没有直接的保费补贴, 存在农民买不起或保险公司赔不起现象。我国尚没有关于农业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 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予以扶持, 地方也没有管理条例, 农业保险的业务开展所依靠的是上级有关部门的红头文件, 诸多问题形成了法律真空, 难以明确或得不到有效落实和保护, 限制了农业保险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三) 财政支农投入不足

首先, 财政支农投入不足。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 通讯设备落后、信息闭塞, 产业发展缓慢, 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滞后, 农民在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对滞后, 都需要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然而财政支持却远远不足。其次, 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在农业事业费比重上升的情况下, 农业事业费内部分配结构有失偏颇, 经常出现行政费挤占事业费、事业费挤占生产性支出的现象。最后, 财政支农投入效益低、管理监督不完善、支农法律法规不健全。涉农部门多, 各自为政, 自行其事, 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 导致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不能形成财政支农资金集中扶持的效益。目前财政支农资金基本上是财政部门自身监督和审计部门抽查审计, 很难防范自身内部存在的道德风险和覆盖到每个具体的项目, 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 日常监督少;事后检查多, 事前、事中监督少, 在监督过程中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以致出现了问题无法及时纠正。现有立法对财政支农支出存在重大决策失误的人员没有规定强有力的处理措施, 导致相关主体对财政支农支出没有责任心,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加剧了财政支农支出的浪费。

(四) 农村金融支农实力不强

首先, 资金总量供给不足。商业银行逐步收缩在农村的营业网点, 不少地方的商业银行根本就不发放涉农贷款;邮政储蓄只存不贷, 造成农村资金的严重流失;农业银行由于农业贷款与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化目标相违背, 对农村的信贷供给逐年降低;农业发展银行对政策性银行的概念认识不清, 盲目与商业银行竞争盈利性项目, 不愿从事较差项目的农业贷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资金外流情况严重, 表现出“非农化”或“城市化”特征。其次, 农村金融机构普遍支农资产质量不高。在发放贷款时, 不能及时准确调查农户信息、生产经营情况, 盲目发放贷款, 导致贷款到期不能按期偿还。另外, 农业属弱质产业, 受自然条件、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 具有相当程度的风险不确定性, 贷款清收难、贷款现金收回率低, 故造成农村金融资金周转困难。加之农村金融资本薄弱, 历史包袱严重, 加剧了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严重不足, 使农村金融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再次, 贷款利率机制不够活, 金融工具供给单一。就目前有限范围内的试点来看, 由于对贷款利率的严格限制, 给农村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也最终给政府带来了或有负债。由于农村贷款金额小、风险大, 相应的贷款成本也高, 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不足以弥补其成本。商业银行退出农村市场, 农村金融面临的竞争较少, 服务缺乏创新意识, 大部分乡镇金融产品只限于存款、取款、贷款和一般的汇兑, 交易通常以现金方式进行, 新兴金融业务和产品如个人理财业务、信托产品、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都没有在农村地区涉及。最后, 农村金融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农村金融整体素质明显低, 再加上责任心不强, 不规范操作、不严格执行金融法律法规和内部各项规章制度, 不按贷款程序、手续办理业务, 违规违纪发放贷款的现象经常发生, 屡禁不止, 缺少必要、有效的内控机制和自律组织, 有的大多是照搬照抄的国有商业银行那一套, 不符合农村金融机构的实际。

二、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 建立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首先, 做好诚信宣传教育工作。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经营网点较多的优势, 积极组织开展“信用宣传下乡”活动, 举办符合农村经济主体特点和需求的业务培训和咨询服务, 使诚信教育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 切实提高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意识、信用意识, 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其次, 完善农村征信评估机制。加快农户信用档案规范化、电子化建设, 将涉农信贷业务信息全部纳入征信系统。充分借助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的力量, 开发适合农村经济主体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评估程序, 将评定结果进行汇总、登记与管理, 并依此作为支持或限制企业信贷业务的主要根据。再次, 加快信用立法、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制订信用体系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立法制订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守信者, 打击失信方的信用规则, 使经济行为主体在维护正当权益上有法可依。充分利用信用档案及信用评价结果, 加强对守信典范与失信典型的宣传或公示, 使信用优良的切实得到优惠和便利, 在办贷手续、担保方式、借款方式、还款方式和贷款利率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的服务, 为其提供宽松的金融环境。使失信者处处受到制约乃至付出代价, 对信用特别恶劣的则在信贷支持上实行封锁政策, 培养良好的信用行为。最后, 建立形式多样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在引导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的同时, 建立多形式的农户贷款担保基金, 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个人资金投入, 支持以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成立农业专业担保机构, 疏通农户贷款渠道, 分散农户贷款风险, 继续推动和完善“农户联保”等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设, 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经济特点的新型担保方式。

(二)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

首先,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保险能力。加强对农民农业技术知识的培训, 树立知识经济意识, 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 大力宣传保险知识、投保的好处, 让农民更新观念, 增强保险意识, 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实行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保险形式, 从而提高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不断推进农业保险的发展。其次, 完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建立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导、以农业互助合作组织为依托的农业保险体系。采用“政策扶持+商业运作”模式, 财政要对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业务给予管理费补贴或税收减免, 以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 鼓励和引导农民和农村合作组织建立农村保险互助合作社, 要开放和科学设计合理险种, 不断提高赔付能力, 以满足不同层次对农业保险的要求;增加农业保险市场供给。再次, 降低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的风险。商业保险机构要不断扩大资本金的规模, 降低经营成本, 做到保费、利润不断提高, 制定合理规避和防范农业保险风险的措施, 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以适应保险进入市场竞争的需要。大力培养精算、承保、投资等方面的人才, 提高保额确定、防灾防损、定损和理赔等方面都涉及到农业技术和保险技术。增加农业保险的收益。最后, 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工作。通过立法, 对农业保险的性质、保障范围、经营原则、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界定、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参与主体、收益主体以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等问题加以明确,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要尽快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及其配套的法规和规章。要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立法目标, 明确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范围, 体现财政补贴政策, 给农业保险经营组织以活力。尽快制定我国农业保险的会计核算制度、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内容, 为发展带有准公共品属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奠定法律基础, 规范农业保险的运作, 以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为切入点, 尽快构筑新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体系。

(三) 加大政府的支农力度

首先, 政府要重视农村金融环境建设。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公正透明的司法环境, 制订并落实新农村建的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农业产业补贴政策和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各类金融机构和公司相应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等等。强化农村信用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农户及农村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库, 为农村信贷风险控制提供依据。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 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切实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其次, 扩大农业政策性金融涉及范围。农业的弱质性需要政府支持, 政策性金融是国家扶持农业的重要形式。为此, 必须整合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 明确政策性支农的范围。农村政策性金融所要支持的是那些按商业原则运行、能收回本金但回报率低于社会资金成本或贷款本金回收风险较大的项目, 如扶贫开发贷款、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 农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卫生、教育、文化、科技、物流等方面的融资和普及金融产品、推广惠及农民的金融服务等业务都应列入政策性金融的范畴。再次, 政府增加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对新增存款60%以上用于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机构, 建议对其减免营业税。政府或中介机构牵头, 财政资金垫底, 吸引民间资金投入, 按市场化原则运作, 组建新农村建设投资基金, 重点对农业科研开发以及农业产业化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进行先导性投资, 引导信贷资金进入这一领域。各级财政可以在每年新增的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 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基金, 也可以考虑以股份的形式投入当地己有的信用担保机构, 以充实壮大担保实力, 解除信贷资金进入农村的后顾之忧。政府要加强资金流动性治理, 合理调配资金结构、期限、用途, 减少不生息资金和低效资金占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 加大农村金融的支农力度

首先, 转变理念, 做好对“三农”的信贷支持。相关金融机构应重新审视自身在农村金融服务中位置, 定好位, 用好钱, 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机遇, 抢占先机, 对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有利于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经济主体, 积极给予信贷支持, 提供金融服务, 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农银双赢。其次, 建立科学合理的支农体系。金融支农体系应当涵盖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保险机构, 信用担保机构和民间小额贷款担保组织, 允许农村信用社、农行、农发行区域内相互融资。要在积极拓宽农发行业务范围、大力倡导农行重返农村市场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化农信社改革, 促进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 支持农信社做大做强;培育民间小额农贷组织, 规范运行机制和操作规程, 使之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形成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群体联动、有序竞争的格局。要研究农村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政策, 允许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寻找资金增值点, 保证农村邮政储蓄资金服务新农村建设。再次, 加强管理、强化风险意识、提高资产质量。在强化风险意识的同时, 不断完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 让风险承担与收益相匹配, 逐步消化各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包袱, 对金融支农投入大、服务优的机构政府予以利息贴补与奖励。要加大对悬空、逃废金融债权行为的制裁力度, 加强账户管理, 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为降低不良贷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不良贷款集中经营管理机制, 成立专门机构或部门专事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工作, 既可以更好、更仔细地研究不良贷款客户, 采取更多、更加有力的措施, 还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如成立不良贷款管理中心, 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地市分行的二级机构, 对锁定后的不良贷款实行统一领导, 集中管理, 分别考核, 区分责任, 专业处置。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各种手段, 抓不良贷款清收转化。加强监管, 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 强化信贷责任追究制度。第四, 逐步建立完善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加强金融创新。根据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和其他农村工商业等不同情况, 实行差别的贷款利率:对于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等见效慢、回报时间长的产业, 实行较低的贷款利率浮动水平;对于其他农村工商业等见效快、回报时间短的项目, 可以实行较高的贷款利率浮动水平, 在推动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提高金融支农的政策效果。创新信贷产品, 诸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贷款、农田水利改造专项贷款、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按揭贷款、农产品套期保值贷款、农业订单贷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贷款、地方资源开发贷款、科技农业生产推广贷款、农村消费贷款、农民进城务工贷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创新结算和中间业务。加快建立城乡通用的现代支付结算体系建设, 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以及保函、信用证、银行卡等业务;探索开办网上银行、个人理财、信息咨询、代收代付、担保等服务;筹办国际结算、外汇业务。

摘要: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进一步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新农村建设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聚成合力, 需要农村金融的资金支持。然而,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不足、农民贷款难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新农村的顺利推进。本文针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探索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途径, 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关键词:农村金融,新农村建设,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任志华.金融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J].中国金融家, 2008 (8) .

[2]曹玉贵, 李一蒙.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借贷行为的博弈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2) .

[3]赵冬青, 李子奈.农村金融的根本问题与现实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3) .

[4]周世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区域发展分析与启示[J].南方金融, 2009 (5) .

[5]陈龙.农业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建议[J].现代金融, 2009 (5) .

[6]齐逢昌.探索农村金融改革新路[J].银行家, 2008 (1) .

[7]张扬.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经验与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 2008 (1) .

[8]额尔德尼.改善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的难点与对策[J].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9 (7) .

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体系构建 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资金供给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1-0024-03

一、新农村建设对金融需求的变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协调推进农村各项建设。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界定,其中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村流通体制的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等多项内容。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提出了多方面的需求,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1.农村金融需求趋向多元化。传统的农村金融需求主要是存、贷、汇等基本的金融业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渠道呈多元化趋势,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转向农业之外,如外出就业、经营企业等,农户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因此,他们的金融需求也变得复杂化。不仅有存贷款需求,也产生了对包括结算、汇兑、金融咨询、保险、信托、租赁、信用卡、保管箱、有价证券买卖等在内的金融服务的需求。不仅要求提供金融服务,而且希望金融机构提供由技术、生产、市场、销售等要素组成的一条龙服务,并希望得到专家理财等金融服务。

2.政策性金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属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项目,对粮棉油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小康建设至关重要。随着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地区对政策性金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业和农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在农村,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导致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足,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加大对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讯、卫生以及农田灌溉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这样一来,对金融配套资金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对政策性金融的需求更为迫切,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如果仅限定于粮棉油收购肯定难以适应。

3.农户的信贷需求将呈大额化趋势。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特色农业和养殖业加快发展,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将呈大额化趋势。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力,而且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比重。这些资金需求在目前往往无法依靠单个农户的小额信贷解决,而是采取多户贷款、集中使用等办法变通解决。随着农村特色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将从事特色种养业,生产性资金需求增加,运用上述变通方法的难度越来越大,小额贷款额度小的问题将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同时,资金需求总量也将大幅增加。

4.商业性、流动性资金的需求将显著增加。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村流通业将迅速发展,对商业性、流动性资金的需求将显著增加。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除了提高农业生产力以外,还必须拉近农民与市场的距离,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因此,《规划》提出要完善农村流通体系,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改造,推动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这些商业流通网点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比较大,而目前在这方面的资金供给基本处于空白。

5.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对金融的需求增加。随着农村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农村互助组织和“农”字号中小企业将加快发展,对资金的吸纳能力增强。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对调动农民积极性、稳定粮棉油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而新农村的发展方向是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单个农户无法实现产业化,也无法实现标准化,与市场对接的难度也很大,所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不但“公司+农户”这种组织方式将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且还会逐步出现各种自发的农户互助组织。通过把农户组织起来,实现某一特定农产品生产的逐步规模化和标准化,同时在产品销售和生产资料购买上提高定价话语权,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市场化发展。这些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将带来更大的资金需求。

二、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

(一)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

按照功能观的要求要将重心放在如何发挥金融机构的功能上,这是构建与完善基于金融功能观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应遵循“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保证金融的安全稳健运行”三条原则,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体系(见表1)。

(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1.创新金融产品。一是要确立信贷新投向,实现三个转变。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意见,其中指出,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这为金融业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商业银行要借此机遇,由支持乡村农业向支持城镇农业、都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转变;由单纯支持第一产业向支持农村城镇建设、第二、三产业和农村消费转变;由支持传统“三农”经济向支持县域经济的大“三农”经济转变。二是拓展基础性信贷产品。针对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对小额农贷的对象、额度、期限等进行延伸。三是创新组合性信贷产品。要将不同类型的信贷产品组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综合信贷业务;针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需求,实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营销,在贷款、承兑票据贴现、应收账款融资等方面实行配套服务;针对农民的金融需求,实行贷款、理财、咨询等综合信贷产品服务。

上一篇:委托管理简协议书下一篇:瑞金一中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