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2024-07-24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精选8篇)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篇1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论文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开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伟大进程中,运用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创立而成。这一理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国防建设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这里重点论述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含义、本质特征、基本内容、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军队建设及有关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军队与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邓小平为杰出代表的全党全军集体的智慧结晶。(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2版 第46页)

这一定义不仅科学地揭示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涵,而且充分反映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本质特征。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本质特征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以邓小平为杰出代表的全党全军集体智慧的结晶。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由组成部分来划分就有两种分法:一是四个组成部分,即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二是五个组成部分,即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型转变、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我认为,对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组成部分的划分,既要考虑到它的内容和特点,又要考虑到它的现实实践需要。比较来说还是四个组成部分的分法更为适合。也就是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一、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

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科学的回答了时代提出的关于战争与和平、当代战争的根源,世界大战能否避免和“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等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的方法方式等等,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当代战争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邓小平认为(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邓小平说;“现代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说发展问题。”这一论断,揭示了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指明了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代世界的历史主流,促进发展是当代各国的根本任务。(2)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这是邓小平重新甚是国际形势,研究第二世界大战以后的武装冲突后对当今世界战争根源所作出的新论断,揭示了现代战争产生的社会根源。(3)如果工作做得好,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这是邓小平研究了军事运动的历史和现状得出的又一结论。邓小平认为①大战避免不是无条件的。只有努力争取,促进和平力量不断发展,破坏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部署,就可避免大战爆发②大战可以避免,绝不是说小战不会发生③大战可以避免,也不是说战争根源已不复存在。(4)提出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消亡的理论。邓小平针对现实指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应当慎重考虑用暴力方式解决国家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最好代之以政治解决,即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种“以和抑战”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站抑战”、“以站灭战”的理论学。

二、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在指导新国防建设的实践中,通观全局,审时度势,及时地做作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指出了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方针、原则和措施,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建设理论。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型转变,关系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及长远发展方向的重大转变。主要体现在①国防和军队建设立足点的转变:即从随时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相对和平时期正常建设轨道上来。②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的转变:即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调整到与国力所能承受的程度,转到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以国家经济发展为依托,促进国防和军队的发展上来。③国防和军队建设工作重心的转变:即着眼未来战争需要,进一步突出现代化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中心地位,着重抓好国防科研和现代化水平武器装备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军事人才的培养,大力解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和现代化战争不相适应的矛盾。④军队和后备力量建设中数量与质量关系的转变:即从偏重于常备军和后备军力量的数量规模,转到压缩规模,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上来。⑤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的转变:即把按全面反侵略战争设计的军事战略指导,转到应付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为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上来。⑥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功能与体制的转变:即打破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状况,纳入国家经济建设的大系统之中,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建立起军民兼容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新体制。

而在处理国防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上,邓小平认为首先国防建设必须以综合国力为基础;其次,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再次,国防建设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唯有这样才能全面增强国家力量。

邓小平在建设有色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更是有独特的见解。①明确国防建设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这是因为国家利益是国防建设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所以维护国家利益成为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根本宗旨和目的。②实行“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方针。国防科技和工业平时实行军转民,以提高经济效益,战时则便于民转军,以保证战争需要。③建立精干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军力量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为了建立强大的国防,必须要建立一支精干的常备军,使之体制编制结构合理。根据现代战争的要求,系统结构协调均衡,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形成陆、海、空三军一体的强大力量。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足点。要搞国防现代化,不开放不行,不加强国防交往不行,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资金不行。为此,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坚持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⑤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全民的国防观念。国防教育增强了全国人民捍卫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和向心力,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热爱、建设、保卫国家的积极性。

三、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邓小平提出“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思想是我军建设的指针,对今后军队建设有着长远的指导作用。分别为(1)确立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建设方向。因为“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是我军建设的三项指标。由于我军是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所以军队现代化成为国防现代化的重点。以现代化为中心,必然带动其它“两化”相应地发展。(2)建立科学的编制体制。体制编制改革的着眼点,就是提高战斗力。为此,我国必须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3)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这就要求我国必须把教育训练作为实现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大事来认识;作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能力的根本措施来对待;作为全面提高军队各方面素质以适应当前国家建设大局需要的重大问题来解决。

四、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及高技术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邓小平继承和完善了毛泽东思想中的人民战争思想。

在战争样式和战争环境多变的情况下,邓小平提出(1)要研究现代战争特点给人民战争带来的影响。由战争的立体性增强决定了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必然是一场现代化的立体战争;而现代化战争广泛使用威力大、精度高、射程远的机械化、自动化武器装备,增强了战争的消耗能力和破坏程度。(2)要创造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战法。由于敌我武器装备之间差距的客观存在,决定我们要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在作战谋略的运用上高敌一筹,特别要研究以劣胜优的作战方法。(3)认真做好人民战争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就必须努力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培养国防意识,为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其次,要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因为武装力量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时对敌实施威慑,战时赢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要加强后备力量建设,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常备军成倍扩编和补充的需要,还可以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援战争。达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出好兵的战略目的。再次,注意打牢人民战争的物质基础。国防的现代化,只有建立在国家整个工业以及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着眼于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在新的历史下的运用,着眼于对国际战略形势和我国国情的深刻分析,着眼于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实际,是当代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在我国新时期的创新与实践。另外,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一个完善的科学体系,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军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提出的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理论,强调把建设强大的常备军与建设强大的后备军力量相结合。他为我军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赋予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涵。他为我军确定了总目标、总任务;并强调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军队质量建设,时刻做好战争准备。从上述意义而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揭示了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作战指导提供了理论武器。

参考文献: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第2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篇2

要想有效提升当前我军整体与局部各个层面的建设效益, 需要在现已形成的军队建设主导思想、建设模式与具体方法的基础上, 加入和强化一种“合而大于和”的理念。这里所说的“合”, 并非简单的叠加, 即不是如“1+1=2”这般简单的累积成“和”, 而是旨在通过融合、整合、结合三种不同的“合”之路径, 产生出一加一大于二, 甚至大于三、大于四的结果, 形成倍增效应。换言之, 这里的“三合”, 既是阐释“合”之理念的认识论, 也是实现“合”之效果最大化的方法论。笔者认为, 这一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 是优化军事要素投入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军事资源使用效率的最佳路径, 从根本上符合新时期提升我军建设效益, 即投入既定而效益更高的要求。

一、理念的融合

军事转型必然要由先进、科学的理念作引导。如果把我军现代化建设比作一架在空中翱翔前行的飞机的话, 那么先进的思想和理念, 显然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军队建设效益的提升, 同样需要科学的思想理念作为引导, 而“融合”, 则可说是获得提升效益有效“导航”的极好方式。

所谓融合, 其原意“是指多种不同的事物能够相互包容, 相互尊重, 共同发展, 通过相互渗透和不断创新, 形成一种具有体现原来多种事物本质特征的新事物, 或者多种事物和谐共存的状态。” (2) 就思想理念而言, 由于其科学性和先进性总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相对性, 因此, 对于同类事物的不同理念总会各有新旧和长短, 它们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往往会生成一种同时符合事物本质需要与发展需要的创新性理念, 有助于引导和协调当前实践的顺利进行。因此, 要想有效提升军队建设效益, 首先就要使各有所长的军事效益理念深度渗透和高度融合, 形成更加符合时代特征和实践需要的新理念, 从而对提升军队建设效益发挥全面、科学的指导作用。

1. 融合传统与现代理念, 创新“勤俭建军”观。

我军优良传统之所以能在军队建设不同时期始终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在于其在坚持传统精华基础上的与时俱进, 即在对传统理念深刻认知并汲取其合理成分的基础上, 根据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其内容与形式, 使传统与现代理念融合而出新, 对军队建设发挥更切实际的指导作用。其中, “勤俭建军”形成于艰苦的战争年代, 贯穿于我军发展的全部历史之中, 其含义简言之就是要挖掘潜力, 精打细算, 厉行节约, 在减少军事资源耗费的同时努力提高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 对提升军队建设效益发挥着首要指导作用。

“勤俭建军”在我军建设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所侧重的内容与形式往往有所不同。在我军初创时期, 毛泽东同志提出要“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同志强调“搞国防建设也要精打细算”;新的历史条件下,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军队要“坚持勤俭建军的方针, 努力提高军事经济效益”;新世纪新阶段, 胡锦涛同志强调“部队要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贡献”。

当前, 我军正处于新军事变革的重要转型期, 面临着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紧迫任务, 在军事力量和军事投入相对有限的条件下, 用创新的勤俭建军理念来指导部队的各项建设实践, 无疑是提升军队建设效益的重要途径。为此, 就需要通过传统与现代理念的融合, 既要充分继承优良传统, 又不能被传统束缚, 将“合理分配有效资源, 向优化资源管理要效益”, “建立高效后勤体制, 向科学保障要效益”, “推行节约型消费方式, 向科学理财要效益”等科学理念融入优良传统, 从而形成符合时代特征和实践需求的新的“勤俭建军”观, 使“勤俭建军”继续有效指导我军建设实践, 促进军队建设效益的提升。

2. 融合科技先导与战斗力生成理念, 凸显“科技强军”观。

军队建设效益之所以不同于其它效益, 主要在于其特有的军事性, 即战斗力是军队建设效益的首要标准, 换言之, 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会直接促成军队建设效益的提升。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中, 科学技术正是各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心所在。因此, 军事科技水平的高低, 不仅是衡量一国军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是衡量一国军队建设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将“科技先导”思想融入我军战斗力生成的理念当中, 以指导我军战斗力的有效生成和快速提高。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出:要把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进步上来, 不断提高官兵的科技素质, 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战斗力提高的巨大推动作用。这正是对科技先导与战斗力生成理念融合的生动表述, 凸显了当前我军大力提倡的“科技强军”观。

“科技强军”, 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 实现军队建设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把提高战斗力的重点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由此推动军队战斗力提高的幅度和速度。它指导着军队建设进程中科技创造战斗力的具体实践, 对指导我军建设效益的提升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二、资源的整合

所谓整合, 就是通过调整与合并, 使系统内部各类对象的排列组合更加集中、有序, 彼此协调、合作和补充, 共同发挥作用。科学、合理的整合总会产生高于简单叠加之和的效果。资源的整合, 就是根据一定的需要, 对各个相对独立的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类聚和重组, 使原本分散、无序的资源有机形成新的整体, 发挥更大作用。通过资源整合, 不仅可以避免因资源重复投入和浪费而造成的效益降低, 而且可以通过结构优化和资源重组产出更大的效益。

如果把军队建设看作一个有机整体, 那么, 资源整合对其来说, 就好像一架飞机的机翼设计与承载装置,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小飞行阻力、保持最佳平衡状态, 无疑是节省油耗、实现飞机安全、快速飞行的关键。同理, 军队建设整体系统中各要素、各环节的集成与优化, 也正是节约资源、减小阻力、保证速度、提升效益的关键所在。军事资源的整合, 通常包括军地资源整合和军内资源整合两个方面。

1. 军地资源整合。

整合军地资源, 就是要把军队和地方分散的、外在的和潜在的各类资源集中起来, 有机重组, 合理配置, 让新的资源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效率。它能够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在良性互动中盘活资源, 取长补短, 是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升军队建设效益的必由之路。

进一步说, 就是要在国家经济和国防与军队建设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军、地双方各自在人才、产业、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和活力, 建立功能完备、运作高效的信息交流、成果转化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促进军、地建设各个领域的资源交叉配置, 最终实现军地建设的互动双赢。例如, 对那些具有通用性的资源, 要尽可能做到军民合用, 实现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兼容、军事设施和民用设施的共用、国防科技工业的亦军亦民等等。尤其是近几年逐步推进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转变, 通过后勤资源的军地统筹, 精简了军队保障人员, 提高了保障效能, 大大减轻了军队建设过程中的负担, 这也正是由军地资源整合而促成军队建设效益提升的成功范例。而“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 也因此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 更是促进我军建设效益不断攀升的有效途径。

2. 军内资源的整合。

结构优化、要素重组是效益产出的关键。物质的组成相同, 其结构发生变化, 结果也会大相径庭。比如, 同样是碳元素, 通过不同结构的排列, 就会组成坚硬无比的金刚石和质地松软的石墨。整合军内资源, 就是要综合集成和统筹协调军队建设系统内部的各个单元、各种力量、各类要素, 具体说来就是对我军内部组织指挥结构、人员知识年龄结构、武器装备结构、经费配备使用结构等等进行科学的优化, 让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向着同一个方向聚焦和迈进, 将其真正下成“一盘棋”而非形成“一盘沙”。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降低我军现代化建设行进道路上的“摩擦系数”, 提高军队建设效益。

以军费使用为例。要走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 必须有重点地“把钢用在刀刃上”, 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关键处。这就需要整合军内各类资源, 加强决策管理, 在提高军事配置宏观效益的基础上, 不断调整物资、经费的投向和投量, 保持财力和物力集中向重点倾斜。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所不为而有所为”的道理:在某些方面主动“不为”, 是为了在突出重要的方面有更大的作为。这对军队建设效益的迅速提升起着极为重要的推进作用。当前我军在“三军联勤保障”、“一体化训练及一体化联合作战”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正是通过军内资源整合而产出较大军队建设效益的有效例证。

三、优势的结合

“三合”理念中的结合, 既不是混合并存, 也不是叠加累积, 而是指两个 (类) 或两个 (类) 以上的元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进入一种比结合前更好的状态, 取得更好的结果。这种结果会由于结合对象和方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所谓优势的结合, 就是在我军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将“充分利用后发优势, 降低军队建设成本”与“积极发挥原发优势, 提升军队建设效益”相结合, 使军队建设效益得到综合、显著的提升。如果说先进、务实的理念与配置合理的资源是提升军队建设效益的“导航系统”和“技术装备”的话, 那么, 能否科学地结合后发、原发两种优势而产生新的优势, 并在其作用下展开实践, 就是决定军队建设究竟是采取“乘风式”还是“破浪式”前进的问题。

1. 结合后发优势与原发优势。

在我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后发优势, 就是要通过筛选、预测以及模仿、替代等方式, 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军队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达到在军队建设实践中跨越某些阶段、少走弯路、节约资源的目的, 实现我军建设效益的提升。同时, 我军也有属于自己的原发优势。这里的“原发优势”, 指的是我军特有的、原创性的军队建设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 如强有力的政治工作, 经久不衰的优良传统, 在核武器、导弹和卫星研制方面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经验等等。始终牢牢把握和积极发挥我国军队建设的原发优势, 同样会直接提升我军的建设效益。

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任何优势本身往往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 要不断保持和发挥原发优势, 难免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经济耗费, 并承担一定的风险。而发挥后发优势, 不仅始终居于人后, 而且若发挥不当, 还有可能受制于人。因此, 在军队建设实践中, 应该将原发优势与后发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学习、借鉴外军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根据我国国情、军情自主创新。在坚持原发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后发优势作为补充, 实现优势更优;在发挥后发优势的过程中要植入原发优势, 加快量变到质变的进程, 避免军队建设与发展落入后发优势陷阱。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形成新的优势, 发挥更大作用, 提升军队建设效益。

2. 创造新发优势。

和任何事物一样, 原发优势与后发优势始终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存在。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是优势, 时过境迁也可能变为劣势。因此, 对于二者的结合状态与产出结果, 既不能形成思维定式, 也不能安享其成, 而要在学习借鉴、模仿替代和自主创新的基础上, 对现有成果进行“再创新”, 以谋求更加可靠、更加先进的新发优势。

所谓新发优势, 就是通过后发优势与原发优势的结合, 充分发挥二者“合而大于和”的功效, 在自主创新基础上进行再创新, 创造出一种以优势合成为基础的新优势。例如, 在武器装备的研制上, 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歼击战斗机, 就是在学习、借鉴“苏27”和“美F16”的基础上, 经过了一个创新与再创新的过程而研制成功的。这是我军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新发优势的一个极好例证。

总之, 在结合后发优势和原发优势的基础上创造新发优势, 实现军队建设多方面的自主创新与再创新, 是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军队建设实践需要的提升军队建设效益之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任海泉.把握开启新军事变革之门的钥匙.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8

[2].于化民.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述要.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3].郑申侠, 刘源.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提要.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6

[4].王文荣.中国军队第三次现代化论纲.解放军出版社, 2005

[5].黄宏, 洪保秀.世界新军事变革中的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人民出版社, 2004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篇3

关键词: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发展 历史性课题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和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创新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服务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队现代化跨越式发展战略,特别是怎样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使得真正地为部队健康发展和提升战斗力发挥重要作用,是需要我们迫切研究的历史性课题。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军队思想政治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坚持在统领中推进创新,在创新中加强统领,才能更好地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进入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和对象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官兵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形成新的思路,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从而为创新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首先,在内容上加以改进,力求丰富多彩。内容陈旧就会直接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失去吸引力与感召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把准时代脉搏,摸清思想状况,抓住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大量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素材,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其次,在方法上加以改进,力求形式多样。一是载体组合。既运用大会、大课等传统的教育载体,又因地制宜采用电化教育、讨论交流等形式, 增强教育的新鲜感, 使官兵在轻松的氛围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全程融合。即树立全程 理念,自始至终参与军队三化建设,军队建设有了新成绩,思想政治工作要保护好良好的发展态势; 军队建设面临困难,思想政治工作要鼓劲加压,确立起难中求进的精神状态。三是正反结合。一个正面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具有很强的示范导向作用;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一面镜子,能引起大家的警醒和反思。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可适当开展正反典型教育, 以谋求良好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务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队现代化跨越式发展战略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 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军所处的环境条件和肩负的使命任务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 发挥服务保证作用, 惟有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有所作为。从当前部队的实际情况看, 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要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

首先,继承优良传统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是过去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沉淀。要辩证地审视传统,因为传统代表着过去,是特定时代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的传统因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而逐渐淡出甚至消失;有的传统合着时代的节拍,与时俱进,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了新的内涵。对此,只有科学地认识传统,并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给传统注入新的内容,增强时代感,才能使传统不断丰富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

其次,实践经验要与工作创新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脱离实践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又需要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经受检验。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也不可能一次完成。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在一次次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发展的。

最后,实践经验要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创新不是“标新”。他人创造的成功经验也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和认识。新时期我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不能只看是不是“第一”,关键要看是否符合部队建设实际,是否有利于部队的发展。那种热衷于搞“人无我有”标新立异式的创新,是对创新的误解。

三、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切实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想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起来,发挥二者的综合优势,就必须找到二者的结合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让其真正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显著成效。在实施过程中,一般需要运用以下几种途径:

首先,教育观念的整合。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实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首先需要的就是教育工作者对此观念有深刻的了解、认识和认同。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官兵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的心理基础。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合,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相关学科的教学和军队的教育、管理活动中,能使二者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就必然要求突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只重视心理学知识的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的现状,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与依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格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树立现代教育目标观,真正构建起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合。

其次,手段方法的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必须在具体教育手段和方法上优势互补。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互相汲取对方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方法的综合优势。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要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变被动应对矫治型教育为主动引导发展型教育。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指导官兵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官兵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以促进官兵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把心理学中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发现官兵的心理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官兵进行调适和平衡,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别教育功能,使官兵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较高的层次上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矫正不良人格,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凤林.心理健康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

[2]曹庆宝.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思想政治工作[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孙德江等.思想解惑[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4]孙德江等.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第192页

[5]侯宝成.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篇4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也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关键之年。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作风建设。

思想作风建设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修于内而形于外”。思想作风体现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关系军队形象和战斗力生成发展,具有重要的决定和引领作用。现在部队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党组织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大多能从思想作风上找到根源。只有把思想作风搞端正了,才能真正树立良好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把党和军队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可以说,抓住了思想作风建设,就抓住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抓住了军队作风建设的关键。

重视思想作风建设,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1942年的延安整风,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两个务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都是生动的端正党风教育。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胡主席围绕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包括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模范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为我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正是由于我们坚持发扬我党我军这一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才保证了部队建设的发展进步,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当前,我军建设已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无论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推进军队建设科学发展,还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都对思想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在,部队思想作风建设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不注重理论学习,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有的理想信念淡化,精神萎靡,贪图享乐;有的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缺乏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扎扎实实的精神;有的滥用权力,以权谋私,随意插手干部使用、工程建设等敏感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部队建设的科学发展,制约战斗力的提升。各级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作为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部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作风建设,就要深入学习领会胡主席关于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军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高中级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重点解决好官兵反映强烈的思想作风问题。要扭住加强党性修养这个根本,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铸牢党性,用严格的党内生活锤炼党性,用经常性的先进性教育强化党性,解决好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问题。要突出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坚持自上而下抓起,领导为部属作表率,机关为部队作表率。要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真正把那些党性原则强、作风扎实、实绩突出的干部用起来。要把严格落实制度作为重要保证,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切实把思想作风建设抓出成效。

在打牢思想政治根基上下功夫 ——二谈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作风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作风建设,必须从思想源头抓起,切实把树立和弘扬优良思想作风的根基搞扎实。

思想作风说到底是思想政治素养,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理想信念、政治品质、思想道德的体现。思想正才能作风纯,政治强才能作风硬。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政治品质、高尚的思想道德作基础,思想作风建设就是空中楼阁;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引领,改进思想作风就是一句空话。实践证明,抓思想作风建设不打牢思想政治基础不行,打牢思想政治基础不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不行。只有从源头抓起,在打牢思想政治根基上下功夫,思想作风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扎实的成效。

党的创新理论是指导建设发展的科学指南,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打牢思想政治根基上下功夫,就要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增强科学理论武装的实效性、说服力、感召力。通过理论武装,进一步打牢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培育科学眼光、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时代要求。政治信念坚定,与党同心同德,是军队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的最高政治要求。在打牢思想政治根基上下功夫,就要始终不渝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深刻认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客观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潮和反动政治观点,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持正确立场,确保政治上绝对合格、始终过硬。要着力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持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我军官兵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我军优良传统、时代发展要求和官兵价值追求的高度统一。在打牢思想政治根基上下功夫,就要深入持久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适应官兵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的新特点,加强道德建设和经常性思想工作,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深入开展我党我军光荣传统教育,铸牢官兵全面发展和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使官兵始终保持政治坚定和思想道德纯洁,使我军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

在从严要求从严治理上下功夫 ——三谈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作风建设

“令严方可肃军威,命重始足整纲纪”。思想作风建设也不例外。只有在从严要求上下功夫,在从严治理上见成效,才能把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和管理。相对于教育来说,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好的制度,可以使不良思想作风得到抑制和克服;不好的制度,则会使优良思想作风难以继承和发扬。应该说,我们许多政策制度都是很好的、管用的,关键是要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当前,部队思想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不是因为没有制度或制度不完善,而是执行不严、管理不力,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因此,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作风建设,必须坚决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坚持严字当头,通过严制度、严纪律、严管理来培养和保持部队优良思想作风。

从严要求、从严治理,首先要严制度。要适应新的形势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健全完善思想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形成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制度,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要坚持党管党员、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制度,强化党组织功能,严格落实党内生活制度,始终把党员干部置于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之下。要严格落实干部考评选拔任用制度规定,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决抵制和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进一步落实思想作风建设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从严要求、从严治理,关键要严纪律。要加强组织纪律性,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党的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权威,确保政令军令畅通。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大项经费使用、重大工程建设、对外有偿服务等方面的有效监督,对官兵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不正之风,对各种违规违纪问题,要敢于较真碰硬,严肃查处,坚决维护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严要求、从严治理,还要严管理。要严格落实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抓好部队经常性管理教育,不断解决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弛问题。要把从严管理的要求贯穿到战备训练、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和后勤、装备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到各个具体环节,时时处处从严要求,人人事事从严管理。要注重在艰苦严格的军事训练和遂行重大任务的实践中锤炼部队思想作风,推动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在转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上下功夫 ——四谈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作风建设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立身”。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首先要从领导干部抓起,在转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上下功夫、见成效。

领导干部是军队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在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全局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他们的思想作风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进步,而且关系到部队建设的科学发展,关系到战斗力的生成提高,关系到工作落实的标准和质量。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我军建设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担负的任务更加艰巨。无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无论是深化和拓展军事斗争准备,还是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都对思想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领导干部只有牢记我党我军宗旨,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过硬的思想作风引导和树立良好的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带出部队的好作风、好风气,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一个单位风气的好坏,常常是这个单位领导的一面镜子。凡是纪律严、作风正的单位,必有一班以身作则的带头人;凡是问题多、风气差的单位,往往就差在领导干部身上。上面思想僵化,下面就因循守旧;上面急功近利,下面就弄虚作假;上面不坚持原则,下面就没有原则空气;上面以权谋私,下面就违法乱纪。这种“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现象,正是一些单位作风建设收效甚微的症结所在。“屋漏在下,止之在上”。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必须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坚持自上而下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真正做到领导为部属作表率,机关为部队作表率。

在转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上下功夫,关键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当前要突出解决党性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薄,作风飘浮、工作不实,思想僵化、因循守旧,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等问题,着力树立公道正派、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良好形象,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环境。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坚持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把心思和精力用在部队建设上,自觉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同各种歪风邪气作斗争,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坚决反对追名逐利的短期行为、哗众取宠的表面文章、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真正做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决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把改革创新贯穿到部队建设各项工作各个环节。要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思想,带头弘扬艰苦朴素、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始终与基层官兵同甘共苦,坚决抵制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之风,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为推进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标准 ——五谈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作风建设

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注重解决问题既是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量思想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马克思说:“以往的哲学家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衡量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成效,不仅要看他说得怎样,更要看他做得怎样,看问题解决了没有。问题解决得越多,说明作风建设的成绩越大;问题解决得越彻底,说明作风建设的效果越明显。如果说归说,做归做,什么问题也没解决,即使其他工作做得再多,实际上也是走了过场。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思想作风转变的程度和进度。

一些单位思想作风建设年年讲、年年抓,但效果并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切实解决问题,而是满足于层层开会、层层表态、层层造势,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墙上贴的等同于实际行动。应该说,这本身就是作风不正、党性不纯的表现,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能不能把解决问题作为衡量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标准,坚持在解决问题中转变思想作风,在转变思想作风中解决问题,是对各级党委、领导和机关是不是以好的作风抓作风建设的实际检验。

浅析新时期体育教学思想道德建设 篇5

浅析新时期体育教学思想道德建设

本文从六个方面对体育教学思想道德的建设做了初探,旨在使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思想道德建设,把政治思想教育渗透到体育课的.全过程,培养品德高尚、技术精湛的高素质人才.

作 者:常进全 作者单位:陕西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商洛,7260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G6关键词:体育教学 思想道德 建设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篇6

面对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我院为实现医院经济跨越式发展,积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军队医院经营管理模式,于2004年1月在全院推行了全成本核算管理和物资集中采购与供应工作。通过正确运用经济杠杆作用,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效益

意识、创收意识和管理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4年医疗收入同比增长28.4,成本率下降了7.2个百分点;物资采购综合节省率达12.6。实现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思想,更新观念,以求实的精神提高对新时期军队医院经济管理改革的认识

2004年以来,医院党委认真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锐意改革,紧抓卫生经济管理改革工作不放松。通过周会、讲评和请专家授课进行经常性教育,使全体员工提高了对新时期军队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改革的认识。

1.1认清了落实总部文件精神是加强军队医院建设,实现保障有力的重要举措医院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就必须走质量建院之路,向管理要效益。按照财务归口管理的要求,建立医院“三个一”经济管理新模式,将从根本上解决过去多口管理、资金分散、底数不清、存有漏洞的问题,对增强医院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控制经费收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将起到重要作用。

1.2认清了推行全成本核算是对医院适应市场经济提出的新要求军队医院要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改变过去不完全成本核算的方法,采用先进、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全面进行成本核算。通过全成本核算管理,把帐目算清、成本算实、收益算准;解决科室之间盲目争设备、争空间、争人力的问题,实现卫生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增强大家的创收意识、成本意识、效益观念。

1.3认清了物资集中采购与供应是解决重钱轻物、防止实物资产浪费和流失的有力手段由于编制体制和历史原因,医院的物资采、供、管都是分散管理,分散采购,分散供应,造成物资质量、价格和供应难以保障。另外,有资料显示:国际上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通常可节约采购费用10左右,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节约率达13。据统计我院每年采购物资的总金额在1亿元左右,为此,成立经济物资专门管理机构,实行经费集中管理、物资集中采购势在必行。

2健全组织,明确职能,以合理的机构加强对新时期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领导

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为全面落实总部《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通过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结合医院实际,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了责任。

2.1成立医院经济管理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医院对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军队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协助院党委审议经济预决算方案与经费收支计划;研究和培育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指导全员努力开拓市场,解决医院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检查经费收支计划及预、决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院科两级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医院院科两级分配,研究审议院级劳务提成分配及奖惩中的有关问题。

2.2成立经济管理办公室经济管理办公室(简称经管办)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直属院首长领导。按照军队医院经济管理“三个一”模式的要求,下设财务科、核算科和物资采购供应科。其主要职能是:在院长、政委直接领导下,参加编制医院经费预算和决算,并督促实施;负责全院财务的监督检查;研究制定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办法,负责医疗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与评估工作;参加医院经营战略的制定;监督检查全院医疗收费标准执行情况;负责医疗器械、药品、卫生材料等在内的医疗物资的采购供应。

2.3成立科室经济管理小组科室经济管理小组组长由科领导担任,小组设经济管理秘书一名,承办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关事宜。其职责是:在科主任领导下工作,积极组织科内各项经济活动分析;搞好为部队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督促医务人员加强收费、记账与欠费等管理,减少和杜绝错收、漏收,欠费、逃费等现象发生;组织好内部二次分配活动。

3建章立制,理顺流程,以严格的制度规范新时期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行为

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规范了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工作范围、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各类人员职责,使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更加具体和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1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1)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实际,修改完善了《医院财务管理规定》。在经费审批上严格执行院党委“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权限和范围;在经费使用上严格执行预算方案,确保经费收支平衡。(2)强化了预算管理定期分析汇报制度。根据年初预算的科目设置,每月有预算执行情况统计表,每季和半年及年终有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财务管理情况分析报告,及时给院首长和部领导反馈经费收支信息,以确保各项开支合理,收支平衡。(3)坚持了审计监督制度。财务科每半年对全院有经费往来的单位和部门进行一次业务审计,督促大家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和军队的财务规章制度。通过检查讲评,保证了财务制度和会计法规

在全院财务工作中的贯彻落实,推进了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3.2成本核算工作进一步深化(1)规范了院、科两级成本核算原则。院、科两级核算采用医院“军字一号工程”数据,保证核算方法的科学性,核算程序的一致性,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依据《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的要求,医院从医疗收费、记帐到核算,采取“权责发生制”的原则。(2)建立了收支信息渠道。采用医院“军字一号工程”接口提取数据,为了保证医疗成本核算准确、及时,医院规范了全院各成本摊点的统计报表,明确了成本核算报表及上报时限,并要求将核算结果和收费情况及时向科室反馈。通过建立医疗成本核算双向信息渠道,使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工作做到了信息反馈通畅、及时、准确、有效。(3)出台了《医院科级医疗成本核算管理办法》,理顺了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医疗收入生成单位要做到日清月结、本期核算;医疗成本生成单位,将直接成本逐日统计,间接成本月底摊销;核算部门依其上报数据进行审核、统计、汇总、核算等工作程序,并将核算结果利用网络于每月10日以前发至院领导、相关部门和科室的电子邮箱内。因此,确保了成本核算工作流程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核算工作质量。

3.3物资集中采购与供应工作进一步强化(1)制定了各类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依据《北京军区物资采购供应管理细则》,医院先后制定了《医院通用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医院医用卫生材料采购供应管理办法》、《医院医疗设备采购供应管理办法》、《医院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办法》等文件,全面地规范了物资采购与供应行为。(2)建立健全了物资管理制度。医院的物资实现了统一筹划、统一采供、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强化了物资微机管理,严格审查、验收,完善了出入库登记及挂账;定期盘点清查,做到了账账、账物、账卡相符,防止盲目采购造成积压,增大成本支出。

4明确思路,求真务实,以严谨的方案确保对新时期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实践

4.1清产核资,清理帐户,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我们先后对全院及各科室固定资产进行了再清查,共查实各种仪器设备3883台(件),价值1.8亿元,报废43台(件),价值282万元,核对医院和科室仪器登记卡片3924张,建立完善了实物会计制度,保证账物、账账相符,建立了医院仪器总帐,科室明细台账;查实医疗用房8.78万平方米;营具4000件,价值350万元。按《军队医院会计核算办法》规定,重新计算了全院及科室固定资产总额及折旧额。为使资金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按总部要求预算帐户和预算外帐户合并,撤消了其它6个帐号,只保留医院财务一个帐号,医院所有经费全部从此帐户上反映,实现了资金的集中管理。

4.2规范流程,堵塞漏洞,物资管理成效显著医院的物资管理与改革工作,是将全院所有需要从市场采购的物资集中由一个部门负责采购。(1)规范物资流通程序。物资管理改革的中心思想是做到管理规范、方便服务、降低成本、堵塞漏洞,根据需要我们制定了合理的、可操作的物资管理、物资采购、物资入(出)库等流程。使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核算、监督各个环节有章可循,真正做到物资管理趋于秩序化、规范化。(2)建立物资管理监控系统。成立了由院纪委牵头的医院物资采购监督小组,同时加强了药事委员会、器械委员会等组织对相关物资采购的监管作用,使物资统供统管工作健康有序,环环有监督。(3)总结出了“一五五”物资管理模式。通过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供应、统一支付,既保证了物资供应,又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金。据统计:2004年物资采购额近1亿元,节省金额1千余万元,综合节省率达12.6。

4.3严格物价,收费公示,虚心接受群众监督(1)认真落实地方政府物价标准和医疗收费公示制度。我们分别在门诊和住院大厅设置了医疗项目收费标准触摸屏,价目公开,接受监督;住院患者的各项收费有医嘱或处置描述,各类医技检查有检查结果,并落实住院费用一日清单的制度,使患者明白消费,安心治疗。(2)出台了5内部服务价格标准6,共13大类603项。对医院内部服务实行了量化管理。(3)严格物价监督工作。医院设有专职物价员,各科室设有兼职物价监督员,聘请地方卫生、物价、新闻媒体等各界人士为医院的院外物价监督员50余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和反馈各种信息。另外在核算科建立了医疗收费投诉档案,分别将处理结果和患者的意见记录在投诉卡上。由于管理严格,医院住院患者投诉率由2003年前的0.8‰降为2004年的0.2‰。多年来,在河北省组织的医院医疗收费检查中,对医院遵守国家物价政策,严格执行标准制度情况予以好评,多次实行了免检,并评为物价收费管理先进单位。

4.4运用网络,实施监控,漏费欠费得到遏制医院分期分批分别对医护人员、收费人员进行了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了网络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利用“一号工程”,实施计价质量监控,核查收费记价录入质量,对网络中所出现的收费错误,进行了分类汇总、登记、分析,按照《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方案》,对人为因素发生的错记进行了登记、通报和扣分处理,使医疗收费的记价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利用网络及时向科室通报病人的费用情况,使拖欠费得到了有效遏制。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篇7

一、注重创新发展, 突出时代性

1. 内涵创新。

要彻底改变“军校文化即是文化活动”的片面观念, 树立军校大文化观, 军校大文化观是在军队院校长期建设发展实践中形成的, 以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为目的, 吸纳社会和军队各种优秀文化成果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军事特色的文化体系。它应包含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方面。

2. 内容形式创新。

按照“群众参与、活动经常、突出特色、注重质量”的要求, 配合年度主题教育内容, 定期在院校开展“军校艺术节”、“军校美术展”“军校好声音”以及体育比赛、演讲比赛等教职员工普遍参与的群众性主题系列文化活动, 提升教职员工精神文化境界;要深入基层挖掘单位文化底蕴, 针对每个学员队的特色打造别具一格的广场文化队伍, 开展彰显学员队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 丰富日常文化生活, 提高学员第一任职能力;要积极引进新颖的文化活动项目, 拓展军队文化新领域, 提升军校文化的质量和品位。

3. 制度机制创新。

重视文化骨干的发现、培养、使用和保留。要抓队伍, 选拔文化骨干, 建立特长档案, 确保形成一支有技能、会组织、善管理的文化骨干队伍;要抓培训。坚持每半年培训一期教歌员、演奏员、板报员、裁判员;要抓保留, 对优秀的文化骨干, 在评先创优、提干晋职、推荐考学、选取士官等方面给予倾斜, 对在军内和地方大项文艺演出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给予表彰奖励;要按照教职员工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为所属教研室、学员队、连队配齐文化装备, 并适度的提高文化装备标准;要抓好文化装备管理, 使军校文化装备建设步入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管理轨道;要着眼出好作品, 出好人才, 鼓励院校业余文艺创作人员深入基层, 大力开展“兵写兵、兵唱兵、兵演兵”活动;要完善文化教材体系, 编写文化普及读物, 为院校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和人才支持;要认真抓好基层文化活动制度落实, 大力开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对院校各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和各种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比, 同时做好意见反馈工作, 从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建改结合, 有效推动军校文化建设全面发展。

二、强调军事特色, 赋予战斗性

1. 围绕战斗力生成强化使命意识。

人民军队饱经炮火硝烟的洗礼, 是在与强敌浴血奋战中成长起来的, 在民族独立、民主战争和国防建设中形成其独特的军事文化。军队院校是我军干部成长的源头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其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学员强化使命意识、筑牢理想信念、培育战斗精神, 使他们崇尚武德。研究古今中外战争对军人的要求, 军人特殊气质的培育同战争谋略、才能和技能同等重要。因此, 要通过入伍誓言、授枪授衔、升旗仪式、军歌学唱、军事体育等活动, 使学员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打牢爱军精武的思想基础, 培育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 培养献身使命的高尚情操, 把富有战斗性的文化活动渗透到思想学习、军事训练的各个环节, 把投身军事斗争准备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和理想追求。

2. 面向未来战场促进学员全面发展, 坚持突出文化活动对学员身心素质的培养。

要结合学习任务, 开展能够在教室开展的文化娱乐活动, 使广大学员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要结合军事训练, 开展有对抗性的小型体育比赛, 培养学员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要因地制宜的开展一些危险性较高、强度较大的挑战性活动, 培养学员处置未来战争不确定因素的应变能力, 具备一定的胆识和勇气。

三、营造和谐氛围, 体现群众性

要认真分析目前“80”后、“90”后学员的新特点, 紧密结合思想实际, 有针对性的开展文化工作, 使他们要尽快融入到军校大文化环境中;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思路、定位、特色和教育理念, 规范校风、教风和学风, 通过校训演讲比赛和校歌歌咏比赛等形式, 将为院校做贡献转化为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契入点, 使军校成为共同的精神家园, 做到以校为荣, 以校为家, 共建和谐校园。

推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篇8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 重要性 途径

托尔斯泰说:“思想上的努力,正如可以长出大树的种子,在眼睛里是看不见的。但人类社会明显的变化正发生于其中。”可见,思想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一个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需要正确科学的思想来指引。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净化人才灵魂的思想武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新型大学、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众所周之,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和社会工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建立新型高校,符合当今国际人才竞争的趋势;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后备军,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建设的要求。我们认为新型大学的建立,就是在传统大学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上,优化精神和思想层面的建设,美化心灵和价值观的建设。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学生优化思想和灵魂建设的第一课。

和谐校园是一个符合人性规律和教育规律构筑的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学校全方位协调稳步发展的体制。所谓“和谐”,就是要求在高校建设中能够创新发展理念,人力资源优势得到积极主动和全面的发挥,师生之间和谐互动,学校与社会共赢发展成果。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也是一种集人文和科学为一体的发展模式,是和谐社会建设中重要的一支。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感悟精神沟通,融入校园整体的和谐发展氛转围当中。

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团委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团委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目标,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团委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路人,长期以来在高校教育中引导学生成长方面起到了积极深远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生骨干,输出大批思想政治觉悟高的人才队伍。在坚持以党建带动团建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方面起到了具大作用。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求新求变,既充分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又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达到教学主客体的“双赢互惠”。我们认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可以分为“一主干两支翼”。

三、加强思想政治“本体”建设为主干

1、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为目标。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立体化建设,相关性学科的穿插互动,科研教师队伍的壮大,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效应反馈等。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自我完善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前提,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理论支柱。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鼓励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加强科研;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立体化构建,课堂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避免枯燥的照本宣科;心理学、教育学、哲学、文学等课程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构建一个学科交叉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利用网络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如建立校园思想政治活动专题网站、国内外时政要闻论坛,吸引学生参与发表言论和见解的兴趣等。

高校思想政治本体的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内容丰富且相互影响和制约。所以在本体建设中要多管齐下,统筹协调全方位的发展。

2、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抓手。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想信念教育是关键。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理想信念是一个公民、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精神支住和动力源泉,理想信念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1] 以理想信念以核心,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新时期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出发点,培养大学生的自主个性和自我规划设计。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持之以恒,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集体学习,在强化自我主体意识的同时,要强化发展意识和奉献意识,为社会主义事业储备潜能。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把握全局,用科学的思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在与基本国情相结合的同时,要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把长远目标和现阶段目标结合起来,把理想信念和历史使命结合起来。

只有确立了正确积极的理想信念,才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高素质全方位的新型人才;只有加强了理想信念的教育,才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四、加强校园文化和人文关怀建设为两翼

思想政治本体的建设可以看成是显性的、效果显著的途径,那么校园文化和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则可以看作是隐性的内容,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工作体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长远性的作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主干”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积极良好的校园氛围。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在校园文化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带头示范作用,以学生自已的行为和活动来带动整个学校的思想政治文化建设。例如很多学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开展党建知识竞赛和思想政治征文比赛;评选校园魅力人物和优秀学干,用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感染学生等等。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而且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积极性、主导性和参与性,体现了主体的协调发展,重视了全体功能的最大发挥。

其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各部门和机关的支持为后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团委的重要职责之一,要充分发挥高校团委在思想政治中的作用。量化团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培养团委学生骨干后劲,定期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讲座和座谈,传达新精神,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活动给予建议和指导,通过学生社团活动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活动趣味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团委的支持,其各项措施和工作的开展都要通过团委来贯彻和指导,其各项规章和纪律也只有通过团委的巩固才能奏效。可以说高校团委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和效率,确保了它的顺利执行。

2、以“人文关怀”为依托,为推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构建“情感交流平台”。

高校教育不仅担负着给学生输送知识的重任,同时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流信息、思想、情感和生活的平台。以“人文关怀”为依托,加强高校教学中的师生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修养的同时,体会到人文关怀的魅力。

首先是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教育体制中,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密切,但是因为辅导员管理的学生数量多,通常是三四百人,所以对每个学生的照顾难免有不周到的地方。这就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辅导员要及时向班委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多寻求机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关怀。

上一篇:二级结构工程师专业知识习题及答案下一篇:防火防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