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收入确认原则

2024-09-25

会计收入确认原则(精选8篇)

会计收入确认原则 篇1

房地产企业收入的确认原则是什么?不同的结算方式对房地产企业确认收入有什么具体的影响?

根据《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第六条 企业通过正式签订《房地产销售合同》或《房地产预售合同》所取得的收入,应确认为销售收入的实现,具体按以下规定确认:

(一)采取一次性全额收款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应于实际收讫价款或取得索取价款凭据(权利)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

(二)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应按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款和付款日确认收入的实现。付款方提前付款的,在实际付款日确认收入的实现。

(三)采取银行按揭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应按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款确定收入额,其首付款应于实际收到日确认收入的实现,余款在银行按揭贷款办理转账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

(四)采取委托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应按以下原则确认收入的实现:

1.采取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销售开发产品的,应按销售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款于收到受托方已销开发产品清单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

2.采取视同买断方式委托销售开发产品的,属于企业与购买方签订销售合同或协议,或企业、受托方、购买方三方共同签订销售合同或协议的,如果销售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格高于买断价格,则应按销售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格计算的价款于收到受托方已销开发产品清单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如果属于前两种情况中销售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格低于买断价格,以及属于受托方与购买方签订销售合同或协议的,则应按买断价格计算的价款于收到受托方已销开发产品清单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

3.采取基价(保底价)并实行超基价双方分成方式委托销售开发产品的,属于由企业与购买方签订销售合同或协议,或企业、受托方、购买方三方共同签订销售合同或协议的,如果销售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格高于基价,则应按销售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格计算的价款于收到受托方已销开发产品清单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企业按规定支付受托方的分成额,不得直接从销售收入中减除;如果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格低于基价的,则应按基价计算的价款于收到受托方已销开发产品清单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属于由受托方与购买方直接签订销售合同的,则应按基价加上按规定取得的分成额于收到受托方已销开发产品清单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

4.采取包销方式委托销售开发产品的,包销期内可根据包销合同的有关约定,参照上述1至3项规定确认收入的实现;包销期满后尚未出售的开发产品,企业应根据包销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款和付款方式确认收入的实现。

会计收入确认原则 篇2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是指企业在确认本期的收入、费用及债权、债务时,以实际获取或拥有某项利益的权利或承担的责任为标志。即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益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实际收付,均应计算为当期的收益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实际收付,也不应计算为当期的收益和费用。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也称现收现付制,是根据款项的实际收支与否来记录和确认当期的收益与费用。《企业所得税法》以权责发生制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是因为,一项经济活动如果导致企业实际获得或拥有对某一利益的控制权时,就已经表明企业已经产生所得,与此相对应,也就产生了与该所得相关的纳税义务。但是,《条例》对于企业获得的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八种特殊收入的确认,并未完全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而把它作为权责发生制的特例,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权责发生制,更接近于收付实现制。

一、利息、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确认。

《条例》第二章第十八条、十九条、二十条规定,利息收入是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租金收入是指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条例》规定,利息、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三类收入的确认以合同约定日期为准,即: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定收入的实现。由此可见,《条例》对这三项特殊收入的确认,既未完全按照“以实际获取或拥有某项利益的权利”为标志———权责发生制确认这三项收入,又未把款项收取与否作为确认这三项收入的关键,而是强调以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确认收入。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期,无论是否收到款项,都要确认收入。

二、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按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

《条例》规定,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劳务,等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的实现,即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按纳税年度内完成的工作量或完工进度确认收入,是对权责发生制的背离,因为纳税人在受托加工制造的大型设备等产品未交付或劳务未提供完成之前,实际收取现金的权利并没有确立,但税法认为其纳税义务已经产生,应该确认为当期收入,计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这是因为:第一,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等,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和提供劳务,持续时间通常分属于不同的纳税年度,甚至会跨越数个纳税年度,涉及的金额一般都较大,为了及时反映各纳税年度的应税收入,一般情况下,不能等到合同完工时获取结算金额时才确认为应税收入,否则既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又没有遵循收入和人费用的配比原则。第二,为了有效保证财政收入的均衡入库。企业按照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对跨年度的特殊收入确认征税,有利于保证跨纳税年度的收入在不同纳税年度内得到及时确认,保证财政收入均衡入库。为准确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纳税人需要选择合理的计算完工进度的方法。通常情况下企业在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的条件下,确定跨纳税年度交易的完工进度可以选用的方法主要有:(一)已完工作的测量。(二)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三)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正确选择合理的计算完成工作量或完工进度的方法是确认当期收入的关键。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交易收入总额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收入后的金额,确认当期实现的收入;同时,按照交易估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成本后的金额,结转当期确认的成本。

三、采用产品分成方式取得的收入,按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

产品分成,即多家企业在合作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合作各方对合作生产出的产品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分配,并以此确认为各自的生产经营收入。

由于产品分成是以实物形式即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因此它不同于货币收入具有固定性和确定性。而产品的价格又随着市场供求关系而造成价格的不确定,因此《条例》第二章第二十四条规定,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条例》第十三条具体规定了“公允价值”,即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由于企业在参与多方合作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各方事先在合同中一般对共同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约定有具体的分配日期,只要到合同约定的分配日期,企业就已经拥有了分得产品的权利,如果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该在合同约定的分配日期确认这一非货币形式的收入的实现,但是,在企业分得共同参与生产的产品之前,其产品的市场售价和生产成本往往难以准确地确定,因此,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按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同时遵循“孰先原则”,即如果在合同约定前收到产品,则以实际收到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不难看出,这一确认收入的规定也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例外,更接近于收付实现制的原则。

四、捐赠收入在实际收到捐赠资产时确认。

捐赠是无偿给予资产的行为。捐赠的基本特征在于其无偿性,这也是捐赠区别于其他财产转让的重要标志。捐赠是企业的一种利得,应计入企业的收入总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条例》规定,企业接受捐赠收入,在实际收到捐赠资产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即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确认,以实际收付时间作为标准来确定当期收入。这里再一次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相背离。这是因为《合同法》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除外。也就是说,赠与合同在未收到资产之前,都不能视为成立。

五、分期收款方式销售收入按合同约定收款日确认。

分期收款方式销售,是指企业按照销售合同的规定时间将商品交付给购货方,货款按合同约定分期收回。《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分期收回货款的时间超过3年,还应该确认为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如果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收入,则应该在企业发出商品时,确认为销售收入的实现。而《条例》规定,企业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很显然,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也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例外,介于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之间,更接近于收付实现制原则。从税收量能负税的原则出发,国家主要是出于纳税必要资金的考虑。

六、权益性投资收益按利润分配日确认。

权益性投资是指企业为了获得收益或实现资本增值向被投资单位投放资金而获得被投资单位股权的经济行为。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取得的股息、利息、红利、分配利润和其他所得属于权益性投资收益。《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及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否可靠取得等因素,应当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核算。成本法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本企业应享有的部分,确认投资收益。权益法则是在对被投资单位财务报表的账面净利润(或净亏损)按规定进行调整后,再按照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本企业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增加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本企业应该分得的部分,抵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条例》规定,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而不论企业是否实际收到股息、红利等收益款项。由此可见,企业所得税法关于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也已偏离了权责发生制原则,接近于收付实现制,但又不是纯粹的收付实现制,而是一种限定条件下的收付实现制。通过与《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相比较,不难看出,企业所得税法不确认会计准则中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的方法。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但是对于纳税人取得的利息、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几种特殊收入的确认又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本文对这几种特殊收入在企业所得税法中确认原则的运用进行了论述, 以使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和确认企业特殊收入应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特殊收入,确认,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 (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3]孙瑞标, 缪慧频, 刘丽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操作解答.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7.4.

[4]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人民出版社, 2007.4.

会计收入确认原则 篇3

[关键词] 税收 收入 会计 确认 比较

一、“收入”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一)税收中的“收入”概念及范围界定

根据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收入”是指增加企业经济利益的全部流入。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第七条规定,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收入,符合条件的非营利公益组织的收入。

(二)会计“收入”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准则所涉及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应当作为负债处理,不应当确认为收入。长期股权投资、建造合同、租赁、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等形成的收入,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二、“收入”确认的比较

(一)商品

《收入》准则规定,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应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上述4个条件缺一不可。

税种条例及细则规定,商品销售收入在符合以下4个条件之一时即予以确认:(1)收讫销货款。(2)产品已经出发,取得索取销货款的权利。(3)发票已经开出,提货单已交给买方。(4)采用预收款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或销售不动产的,收到预收款。

(二)提供劳务

《收入》准则规定,劳务收入应分别下列情况进行确认:(1)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应在劳务完成时确认收入。(2)如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且在资产负债表中能对该项劳务交易的结果做出可靠估计的 ,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3)如在资产负债表中不能对该项劳务交易的结果做出可靠估计的,应按已经发生并预计能够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4)如预计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不能得到补偿,则不应确认收入。

税法上对劳务的确认,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规定。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合同收讫销售额或取得索取凭据的当天。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提供的各种劳务,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可以按完工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即完工百分比法)确定收入的实现。

(三)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

是指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货币资金和无形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权、专营权、软件、版权等),因而形成的企业的利息收入和使用费收入。

《收入》准则规定,利息和使用费收入应在以下条件均能满足时分别予以确定:(1)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2)所流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利息和使用费收入应在收讫款项或取得索取款项的权力时予以确认。

(四)建造合同

《建造合同》准则规定,建造合同收入应分别下列情况进行确认:(1)在1个会计年度内完成的建造合同,应在完成时确认合同收入。(2)在2个或2个以上会计年度完成的建造合同,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应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合同收入。(3)因合同变更而增加的收入,应在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时予以确认:客户能够认可因变更而增加的收入,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4)因索赔而形成的收入,应在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时予以确认:根据谈判情况,预计对方能够同意这项索赔。对方同意接受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5)因奖励而形成的收入,应在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时予以确认:根据目前合同完成情况,足以判断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能够达到或超过既定的标准。奖励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税收上对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因建造合同对象的不同和税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1)如建造合同对象为增值税征收范围的货物,则建造合同收入使用增值税,其确认条件与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相同。(2)如建造合同对象为不动产,即建造合同属建筑安装劳务,建造合同收入适用营业税,其确认按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执行。(3)在计算应纳税得额时,不管建造合同对象如何,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一律按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十四条规定执行。

(五)非货币性交易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定:(1)对于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确认营业收入和投资收益,只确认因换出资产发生减值(即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或增值(即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而产生的损益,并按换出资产的不同性质确定其归属。(2)对于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换出资产所有权发生转移时,确认营业收入或投资收益。

在税收上,不区分同类与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税种条例及细则规定,在换出资产所有权发生转移时,确认营业收入或投资收益。

(六)视同销售

增值税和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发生视同销售行为,于货物移送使用的当天确认视同销售收入。

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1)单位或个人自建建筑物后销售的,于收讫营业额或取得索取营业额凭据时确认视同销售收入。(2)转让不动产优先产权或永久使用权或单位将不动产无偿赠与他人的,于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的当天确认视同销售收入。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于资产负债表确认视同销售收入。

三、结论

1、《企业会计制度》对收入确认时间的规定涵盖面远大于税法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制度》对收入确认时间的规定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并以抽象的主管判断规定较多,可涵盖几乎所有类型的收入;而我国税法对收入确认时间的规定是以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为基础的,并以客观依据为主,分别列举各项收入确认时间,较少主管判断方面的规定,这与税法的可操作性要求是分不开的,但正是由于如此,如税法的修订不及时的话,随着经济发展所出现的一些新型收入将由于没有相应的规定而出现税收漏洞,如在网络经济中电子商务的收入就难以通过现有的税法规定对其进行征收管理。对此,税法的立法机关就必须针对税法未能涵盖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修订税法与之适应。

2、《企业会计制度》中收入确认的规定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这一原则对税收制度改革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它体现在税法中就是实质课税原则,即:应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不能仅考核其表面上是否符合课税要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盛行的各种避税形式也必将在我国出现,对此,立法机关在不断立法堵塞税收漏洞、完善税收制度的同时,应当赋予税务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使之有权处理不合法的避税行为,对其实质所得进行课税。

3、《企业会计制度》强调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如收入确认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必须保持必要的谨慎,不得高估资产或收益,但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因此,企业对一些存在风险的收入往往不予以确认。但税法不承认谨慎性原则,对收入的风险问题不作考虑,只要符合计税收入确认的要件,企业就必须计算缴纳税款。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企业最终证实无法取得该项已纳税收入时,从保护税本及实质课税的原则出发,税务机关应当退还已征收税款或者允许其从当期应纳税收入中扣减。

4、《企业会计制度》对收入确认规定的趋向主观化、经验化

有的企业甚至会为达到某些目的而有意利用这些规定对收入进行人为调整,这就导致了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的可能性。这样就会对税收工作产生巨大影响,这个影响对所得税征管尤为明显。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等于企业会计利润加减税收调整项目金额。由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对企业会计利润产生基础——收入仅以列举法证明了收入的类别,并没有收入确认的详细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除少数特别的收入类别外,都是基本依照跨级的有关规定进行确认的。因此,企业就有可能通过利用《企业会计制度》对收入确认规定主观判断多的特点,人为调整收入进而达到逃避纳税或者滞后纳税的目的。如果要求企业完全按照税法规定另外对收入费用进行核算、计算出应税利润的话,这不但会加大企业的纳税成本,而且等于将企业“两套帐”的做法合法化了。这使得税务机关陷入两难的局面。笔者认为:可以结合企业会计电算化、多频道化的趋势及未来“税企联网”的推行,来解决这一问题。其解决思路是:企业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的各类使用者的要求,可使用一套多元化的会计核算软件系统,由会计事项及其金融输入后,会计信息的各类使用者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参数,要求核算系统按照其设置的标准加工并输入输出会计信息。这一核算系统,可称为“多频道会计系统”,即:像看电视每个人都可以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频道一样,使用者也可以要求核算系统输出自己最需要的会计信息。最后,随着“税企联网”的推行,税务机关便可以足不出户在互联网电脑上调取需要的企业会计信息,计算企业应纳税款。

中国已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会计制度、税收制度正逐步与国际接轨,为适应新的税收形式,税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会计政策,以提高税收征管和税务稽查的能力;而纳税人应当充分掌握企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从而准确地执行税法,履行纳税义务,减少纳税风险。

参考文献:

[1] 夏恩、桑德.《会计与控制理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2] 吴水彭.《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1年.

[3] 郝如玉.《税收理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4] 许善达.《国家税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

劳务合同收入确认 篇4

一、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提供劳务的划分标准有多种,为便于会计核算,一般以提供的劳务是否跨作为划分标准。不跨的劳务,指提供劳务的交易的开始和完成均在同一个;跨劳务,指提供劳务的交易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于不同的。

对于不跨的劳务,提供劳务收入按完成合同法确认,确认的金额为合同或协议的总金额确认时,参照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原则。

对于跨的劳务,提供劳务收入分别资产负债表日劳务的结果是否能够可靠地予以估计来加以确认。

(一)在资产负债表日,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

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提供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则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劳务的完成程序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仅适用于提供劳务的交易,当劳务提供活动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于不同的会计,为准确地反映每一个会计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和费用。根据会计制度,提供劳务的交易结果能否可靠估计,依据以下条件进行判断;如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则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

1.劳务总收入和总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劳务总收入一般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注明的交易总金额确定。随着劳务的不断提供,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交易总金额,企业应及时调整劳务总收入。

劳务总成本包括至资产负债表日止已经发生的成本和完成劳务将要发生的成本。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和有效的内部财务预算及报告制度,准确提供每期发生的成本。并对完成剩余劳务将要发生的成本作出科学、可靠的估计,并随着劳务的不断提供或外部情况的不断变化,随时对估计的成本进行修订。

2.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润能够流入企业。只有当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时,企业才能确认收入。企业可以从接受劳务方的信誉、以往的经验以及双方应结算和期限达成的协议等方面进行判断。

3.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劳务的完成程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确定:(1)已完工作的测量。这是一种比较专业的测量法,由专业测量师对已经完成的工作或工程进行测量,并按一定方法计算劳务的完成程度。

(2)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这种方法主要以劳务量为标准确定劳务的完成程序。

(3)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

在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时,收入和相关费用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本年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本年末止劳务的完成程序-以前已确认的收入

本年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本年末止劳务的完成程度-以前已确认的费用

不难看出,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关键是确定劳务的完成程度。(二)在资产负债表日,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如不能可靠地估计所提供劳务的交易结果,亦即不能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条,企业不能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这时企业应正确预计已经收回或将要收回的款项能弥补多少已经发生的成本,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应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同时,按相同的金额结转成本,不确认利润。

2.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只能部分地得到补偿的,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并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结转成本。确认的收入金额小于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损失。

3.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的,不应确主收入,但应将发生的劳务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

二、提供劳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在采用完工百分比确认劳务收入的情况下,提供劳务收入确认时,应按确定的收入金额,借记“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结转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劳务成本”科目。

例22:a企业于1998年11月受托为b企业培训的一批学员,培训期为6个月,11月1日开学。双方签订的协议注明,b企业应支付培训费总额为60 000元,分三次支付,第一次在开学时预付;第二次在培训期中间,即1999年2月1日支付。第三次在培训结束时支付。每期支付20 000元。b企业已在11月1日预付第一期款项。

1998年12月31日,a企业得知b企业当年效益不好,经营发生困难,后两次的培训费是否能收回,没有把握。因此a企业只将已经发生的培训费用30 000元(假定均为培训人员工资费用)中能够得到补偿的部分(即20 000)确认为收入,并将发生的30 000元成本全部确认为当年费用。a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①1998年11月1日,收到b企业预付的培训费时: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预收账款 20 000 ②a企业发生成本时:

借:劳务成本 30 000 贷:应付工资 30 000 ③1998年12月31日,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

借:预收账款 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 000 贷:劳务成本 30 000 例23:某企业于1998年10月5日为客户订制一套软件,工期大约5个月,合同总收入4 000 000元,至1998年12月31日发生成本2 200 000元(假定均为开发人员工资),预收账款2 500 000元。预计开发完整软件还将发生成本800 000元。1998年1231日经专业测量师测量,软件的开发完成程序为60%.1998年确认收入=劳务总收入×劳务的完成程度-以前已确认的收入 =4 000 000元×60%-0=2 400 000(元)1998年确认费用=劳务总成本×劳务的完成程度-以前已确认的费用 =(2 200 000+800 000)×60%-0 =1 800 000(元)该企业应作分录:

①发生成本时:

借:劳务成本 2 200 000贷:应付工资 2 200 000 ②预收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2 500 000 贷:预收账款 2 500 000 ③确认收入:

借:预收账款 2 4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 400 000 ④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 800 000 贷:劳务成本 1 800 000 例24:某咨询公司于1998年4月1日与客户签订一项咨询合同,合同规定,咨询期2年,咨询费为300 000元,客户分三次支付,第一次在项目开始时支付,第二次在项目中期支付,第三次在项目结束时支付。估计总成本180 000元,假定成本估计十分准确,不会发生变化。发生的成本(均为咨询人员工资)资料如下:

年 度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合 计 发生的成本70 000 90 000 20 000 180 000 此项劳务应按时间比例确定劳务的完成程度。篇二:劳务公司的营业收入如何确定 劳务公司的营业收入如何确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第三条第十二项规定,劳务公司接受用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排劳动力,凡用工单位将其应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上交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下同),以及住房公积金统一交给劳务公司代为发放或办理的,以劳务公司从用工单位收取的全部价款减去代收转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建筑劳务公司是以什么确认营业收入?是收到的代收劳务费还是代收款减去代付款的差额呢?

劳务服务派遣公司其营业收入包含派遣员工的工资、保险等劳务费吗?不含的话,用工单位支付劳务费凭据是何 务派遣公司其营业收入主要是以提供有偿人事服务收取的服务费。追问

要分全额征收和差额征收,全额征收包含派遣员工的工资、保险等劳务费。差额征收只含管理费 ,那“全额征收”和“差额征收”是自己公司能办的吗?是否还要到税务局办理申请呢?谢谢!回答

根据财税【2003】16号文件第十二条的规定:劳务公司接受用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排劳动力,凡用工单位将其应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上交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下同)以及住房公积金统一交给劳务公司代为发放或办理的,以劳务公司从用工单位收取的全部价款减去代收转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追问

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劳动力的合同是和劳务公司签订的,并不是和用工单位签订的,那如何处理呢?谢谢!回答

形象的说,是用工单位花钱向劳务公司购买服务使用其提供的专项劳动力资源篇三:软件收入确认

以下是从部分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告中摘录的其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

超图软件:

1、收入确认原则及具体方法

(1)自行开发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及具体方法

公司在已将所销售的软件产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或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并不再对该软件产品实施继续管理权和实际控制权,相关的收入已经取得或取得了收款的凭据且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与销售该商品有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实现。公司销售的自行开发软件均为通用型的gis 基础平台软件,按照与用户签订的销售合同向用户交付软件产品(产品的载体一般是光盘或密钥)时,即确认收入。(2)技术开发服务收入的确认原则及具体方法

公司从事的技术开发服务业务系向用户提供技术开发劳务,即为客户定制gis应用系统。公司的技术开发服务业务实质上属于提供劳务,适用收入准则中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原则。在资产负债表日技术开发服务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确定的前提下,公司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公司为每一技术开发服务项目建立《项目工程进度控制表》,按统计的实际工时/整个项目的预算工时,确定完工进度并据此确认每技术开发服务项目的收入。

上述收入确认原则与it 外包服务业务中常见的系统集成业务根据与用户约定 的某一时点分阶段确认收入存在本质区别。系统集成项目中,合同金额的绝大部分是从第三方直接采购产品,如采购服务器、pc 机、磁盘阵列、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等软硬件产品。而公司提供的技术开发服务是为了满足用户定制个性化应用系统的需求,只涉及少量的软硬件采购。在系统集成项目中,为使设备达到客户要求的可使用状态,系统集成商需要提供设备调试、网络布线、机房装修等服务,由于用户需要的是整套可使用的设备而非单独采购这些服务,因此这些服务的金额通常只占合同总金额很小的部分且无法与软硬件采购分离出来单独向用户提供。根据集成业务的上述特点,系统集成项目本质上属于销售商品,附带的服务只是为了使销售的商品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而必须提供的简单劳务。系统集成业务适用收入准则中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系统集成企业在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时确认收入,其收入确认涉及时点概念。根据系统集成业务的行业惯例,确认收入的时点通常以系统设备的初验或终验为标志。在初验或终验之前,即使系统集成商已经开具软硬件产品的销售发票并已经将设备发往系统集成现场也不能确认收入,因为还存在系统设备达不到客户需求的风险。综合以上情况,公司技术开发服务业务收入确认原则与系统集成业务的收入确认存在本质不同,公司技术开发服务业务并不根据与用户约定的时点来确认收入。公司根据具体技术开发服务项目的完工进度确认项目的收入,而不是在与用户约定的时点,如初验或终验时分阶段确认收入。

(3)代理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及具体方法

公司在已将所代理销售的软件产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或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并不再对该软件产品实施继续管理权和实际控制权,相关的收入已经取得或取得了收款的凭据且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与销售该商品有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实现。公司代理销售的软件产品系根据部分用户的具体要求,从软件供应商(如微软或甲骨文等公司)采购软件再销售给最终用户,或在提供技术服务过程中代用户采购非发行人研发的其他类基础软件、数据库产品,代理软件产品按照商品销售原则确认收入。公司在将自其他厂商采购的软件产品交付给用户后,即确认收入。

2、成本确认的具体方法(1)自行开发软件产品销售成本确认的具体方法公司自行开发软件产品的研发费用未予资本化。销售时向用户提供的光盘和加密设备金额很小,公司在采购光盘和加密设备时一次计入损益,因此自行开发软件产品无销售成本。(2)技术开发服务成本确认的具体方法

公司技术开发服务业务的成本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外包成本,系公司在向用户提供技术开发服务过程中向第三方分包服务、采购软硬件和地理数据发生的支出,具体包括三种情况:①服务分包支出。对于部分应用系统中的非核心子系统开发以及设备安装服务等,公司从经营效率与成本的角度考虑通常对外分包。②软件产品或硬件产品采购支出。公司在提供技术开发服务过程中,需要采购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以及服务器、pc 机、显示屏等硬件设备。③地理数据采购支出,主要是采购各类商用地理信息数据,包括电子地图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等。外包成本约占技术开发服务总成本的40%。二是技术开发服务实施过程中的直接人工,主要包括技术开发服务人员的工资、奖金。人工成本约占技术开发服务成本的60%。公司为每一技术开发服务项目建立《项目成本控制表》,记录项目发生的成本。其中:人工成本按月据实结转;分包劳务产生的成本根据技术开发服务主合同的完工进度结转,成本结转比例与收入确认的完工进度比例一致;软硬件和地理数据采购成本因其金额很小,采购时一次结转成本。

(3)代理软件产品销售成本确认具体方法

代理软件产品的销售成本为公司自其他厂商采购软件产品时发生的实际支出,公司按采购的实际成本结转相应代理软件产品的销售成本。保荐机构和会计师经核查认为,发行人收入、成本的确认原则及收入、成本确认的具体方法是恰当的,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定制软件是指根据与客户签订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合同,对用户的业务进行充分实地调查,并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专门的软件设计与开发,由此开发出来的软件不具有通用性。定制软件业务实质上是提供劳务,公司按照劳务收入确认原则进行确认:

①软件项目在同一会计内开始并完成的,在软件成果的使用权已经提供,收到价款或取得收取款项的证据时,确认收入;

②软件项目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的,在合同的总收入、项目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与项目有关的价款能够流入,已经发生的成本和完成该项软件将要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工程完工进度)确认软件收入;

③对在资产负债表日软件开发劳务成果不能可靠估计的定制软件项目,如果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收入金额确认收入,并按相同的金额结转成本;如果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不能全部得到补偿,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收入金额确认收入,并按已发生的成本结转成本,确认的收入金额小于已经发生的成本的差额,确认为损失;如果已发生的成本全部不能得到补偿,则不应确认收入,但应将已发生的成本确认为费用。对系统集成中包含自行开发软件销售收入,按以下系统集成的收入确认原则确认。(2)系统集成收入确认原则

系统集成包括外购商品、软件产品的销售与安装。公司在已将外购商品、软件产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公司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已投入试运行或取得购货方的初验报告;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可靠计量时,确认收入实现。(3)技术支持与服务收入确认原则

技术支持与服务主要指根据合同规定向用户提供的有偿后续服务,包括系统维护、技术应用与支持、产品升级等。本公司根据与用户签订的相关合同签订的合同总额与服务期间,按提供服务的进度确认收入。(4)技术开发收入

技术开发收入是指根据用户的需求,对自行研究开发的软件产品再次开发取得的收入。公司在劳务已经提供,收到价款或取得收款的依据,于技术开发项目投入用户试运行或取得用户的初验报告后确认收入的实现。

2、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

发行人目前的收入主要由自行开发软件收入、系统集成收入及技术支持与服务收入3 类收入构成。

(1)自行开发软件收入

自行开发软件收入包括自制开发软件产品收入和定制软件收入。①自制开发软件产品收入

自制开发的软件的产品主要包括信息安全产品及部分电子政务软件和协同管理软件。结合公司此类业务的主要合同条款,公司在将产品移交给购买方时,在交付并经购买方验收后确认收入。②定制软件收入

定制软件主要包括部分电子政务软件以及协同管理软件。结合公司此类业务的主要合同条款,定制软件业务实质上是提供劳务,公司比照劳务收入确认原则进行确认,具体方法参见“第十节财务会计信息/

四、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一)收入确认的原则和具体方法/

1、收入确认原则”。

③如系统集成项目中包含自行开发软件收入,则该自行开发软件收入的确认方法与以下系统集成收入的确认方法一致。(2)系统集成收入

该项收入是指根据用户需要将整个系统中的外购软件、硬件按照合理的方式进行集成,将整体方案提交给客户所获得的收入。

此类业务一般分为项目立项、集成实施测试、上线运行验收、运维四个阶段,具体内容可参见“第六节业务和技术/

四、发行人主营业务的具体情况/

(三)主要产品生产和服务流程”。结合本业务的特点和主要合同条款看,会计上将完成集成实施测试阶段(以下简称初验)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依据如下:

①在初验完成后,公司已将所有外购的硬件和软件移交给客户并已全部安装完毕,投入试运行,同时试运行也已获得客户的初步确认,公司需要履行的主要合同责任和义务已经基本完成。结合公司情况看,公司自成立以来从未发生已经经过初验而最终客户不予认可导致交易无法完成的现象,因此,公司及会计师认为,初验完成时,本项交易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购货方。②在项目初验完成后,系统集成项目即投入试运行,与该项目相关的设备已经由客户进行管理和控制,公司只承担试运行期间产生的与公司相关的维护责任。③从合同收款条款来看,一般在初验合格后收款比例占合同金额的比例都超过50%。

④在初验完成后,一般合同的收入成本金额都已经非常明确,收入和成本金额都能可靠地计量。

从上述情况看,公司的系统集成项目以初验完成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是合理的。(3)技术支持与服务收入

技术支持与服务收入包括两类,一类是向进出口企业提供的质检三电工程企业端软件的运维服务,该项业务为服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类为其他服务业务,主要是向客户提供系统维护、性能优化、硬件维护与备件更新、技术与应用咨询、产品升级等方面的服务。

技术支持与服务收入的确认的具体方法为:公司签订的服务合同对服务内容、服务期限、收入总额、收款条件及期限均有明确约定的,根据合同规定在服务期间内分期确认收入;其他服务合同在劳务已经提供,收到价款或取得收取款项的证据时,确认劳务收入,跨的,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安徽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 年半报告

本公司与其他企业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包括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时,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能够区分且能够单独计量的,将销售商品的部分作为销售商品处理,将提供劳务的部分作为提供劳务处理。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不能够区分,或虽能区分但不能够单独计量的,将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全部作为销售商品处理。具体地,本公司的收入确认原则方法: 1)系统集成项目收入:(1)一般系统集成项目为一次性确认收入,即服务已经提供,并经接受服务方验收合格,取得相关的收款依据时确认为收入的实现。(2)复杂(分阶段)的系统集成项目为分阶段确认收入,即工程项目服务已分阶段提供,接受服务方或并工程监理第三方,根据工程进度检验情况确认工程结算报告,公司据此开出结算票据取得相关的收款依据时确认收入实现。

2)技术服务项目收入:主要是指为各类系统集成项目提供后续的维护、改造及支持服务。收入确认的原则方法:根据服务合同,在服务期内维护及支持服务已提供并验收合格,公司开出结算票据或已取得收款的依据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3)技术转让项目收入:主要是指公司自主或联合研发的软件系统转让项目。收入确认的原则方法:根据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已转让并验收,与合同相关的收入已经取得或取得收款的依据,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4)商品销售:主要指公司销售的光通讯产品,收入确认的原则方法:公司产品已经发出,已将产品所有权上的重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公司不再对该商品实施继续管理权和实际控制权,相关的收入已收到或取得了收取货款的证据,并且与销售该商品有关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时,确认营业收入实现。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为:自行开发研制的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系统集成收入、定制软件收入、系统维护收入。其中自行开发研制的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系统集成收入合计数为上图中的软件及集成收入;定制软件收入、系统维护收入合计数为上图中的技术开发及服务收入。各项业务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如下:

①自行开发研制的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

本公司自行开发研制的软件产品业务是指由本公司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其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为:按签订的软件销售合同进行核算。本公司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确认收入。

本公司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其研发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②定制软件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 ③系统集成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

本公司系统集成业务是指按照客户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通过本公司产品和外购原材料(设备等),以工程形式对整体解决方案进行实现。其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为:对签订的工程项目合同,减去本公司产品金额后进行核算。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确认相关的收入。④系统维护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

本公司系统维护业务是指本公司对出售的产品在一年免费服务期后的技术服务、二次开发服务业务以及其他为客户(包括使用非本公司产品)进行的技术咨询、技术支持等服务。其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为:按签订的系统维护合同进行核算。在系统维护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

神州泰岳

再回头来说说上面的数据差异。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是:两任会计师对2006年和2007年收入确认有分歧,并进入导致两份报告对同一期间的成本/费用也产生差异,相应地资产负债表的部分科目自然也有差异。

考察神州泰岳2006年~2007年的收入构成,我们可以发现,尽管以飞信为代表的技术服务收入在2007年已占到接近三分之一的份额,但在此两年期间,软硬件销售和系统集成仍是公司的主要业务。

对于劳务收入确认与计量探讨论文 篇5

一、劳务收入确认的理论基础

在“钱货两清”的交易模式下,收入确认标准强调的是收入已实现,即当收入的赚取过程已经完成且收到现金时才予以确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众多交易活动不再是一次性的,通常会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且商品的交付和货款清收也是逐期的。劳务交易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一般情况下劳务交易不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完成,往往会涉及多个期间,如建造合同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对纳入财务报表的交易事项,会计要求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才能予以确认。劳务交易的时间性使得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1)买方对所提供的服务不满意且要求卖方提供额外的服务或给予额外补偿;(2)未来服务的提供成本高于预计成本的风险。这两种风险使得在劳务全部完成之前确认收入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不可靠,这就使得在确认劳务收入时面临这样一个选择:是否应该在所有不确定性都消除之后才确认收入,抑或在劳务提供时就确认收入。

收入确认标准的发展使得能够在劳务完成之前采用合理的方法确认劳务收入。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理论:一方面,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根据权责关系实际发生的时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而不考虑款项的收付时间,因此,劳务必须在其所提供的期间内确认收入;另一方面,风险与报酬实质上是否转移成为收入确认标准的核心,使得收入确认标准突破实现原则的.限制发展为可实现,取得收取现金的权利时即可确认收入。劳务在提供过程中如果能够可靠地对劳务结果进行估计,即表明收取现金的权利是可实现的,劳务收入可按照估计的结果进行分期确认。

二、劳务收入完工百分比法与完工合同法比较

完工百分比法和完工合同法是当前运用较多的劳务收入计量模式,按照完工百分比法,根据劳务完工进度的比例,分阶段确认收入和费用,并报告当期收益。在完工合同法下,平时只记录劳务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支出,到整个工程完成后才将全部收入与全部成本配比,确定劳务项目的已实现盈利。这两种不同计量模式主要有两方面的区别。

(一)前提备件不同当能够对劳务结果进行可靠估计时,劳务收入可以按照估计结果进行分期确认,也即完工百分比法的前提,因为完工百分比的确认有赖于对劳务结果的估计。与此相对应的完工合同法则是外部环境复杂、各种预计因素可能随环境变化,从而无法对劳务结果进行可靠估计的现实选择。

(二)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同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能及时地提供对决策使用者更为相关的信息,同时,按照工程进度确认收入和费用也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的要求。而采用完工合同法,平时各会计期间不确认收入,也不结转成本,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较为稳健,但相关性较差,特别是将会计利润集中到劳务完成时一次确认,使得会计收益在各会计期间波动较大,无法真实反映各期的经营结果。出于财务报表可比性考虑,IASC第11号准则明确规定不许采用完工合同法确认劳务收入,而在美国和加拿大这两种方法都得到认可。

三、劳务收入会计实务处理

(一)劳务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标准新准则中并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而且《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对此规定的标准仍可适用:(1)合同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2)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3)在资产负债表日合同完工进度和未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确定;(4)为完成合同已经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

(二)完工百分比的确定确定完工百分比是应用完工百分比法的关键。确定完工百分比主要是通过成本、产出单位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或增加的价值来衡量劳务的完工进度,通常选择的衡量标准有实际发生的成本、实际耗用的工时、实际生产的数量、实际建成的楼层数等,这些衡量标准可分为投入衡量和产出衡量两大类。投人衡量主要是根据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成本预计总额的比例确定。完工百分比=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合同预计总成本。产出衡量主要是根据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总工作量的比例确定。完工百分比=已经发生的合同工作量,合同预计总工作量。对合同工作量的确定,在运用常规方法无法确认时,可以采用特殊的技术测量方法。

[例]甲骨文软件开发公司自4月1日起为东方企业开发一项系统软件。合同约定工期两年,合同总收入lO万元,204月1日东方企业支付项目价款5万元,余款于软件开发完成时收取。甲骨文公司截止年12月31日累计实际发生成本3万元,预计还需发生成本5万元;甲骨文公司实际发生成本4.5万元,预计还需发生成本3万元。该项目于4月1日完成并付给东方企业,但余款尚未收到。该项目实际发生总成本9.5万元。假定甲骨文公司为该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均用银行存款支付。要求用完工百分比法核算该项目并进行相应会计处理。

(1)2007年4月1日甲骨文收到项目款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预收账款

50000

(2)2007年12月31日累计实际发生成本

借:劳务成本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3)确认2007年收入与费用

完工百分比=30000÷(30000+50000)=37.5%

劳务收入=100000×37.5%=37500(元)

劳务费用=80000×37.5%=30000(元)

借:预收账款

37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7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贷:劳务成本

30000

(4)月31N实际发生成本借:劳务成本45000

网络经济下的收入确认问题论文 篇6

与许多传统产业一样,网络公司的早期经营在财务上一般是亏损的,如亚马逊公司从成立到现在一直在亏损,从未盈利,的亏损额高达近4亿美元。国外的实证研究表明,它的经营亏损并不直接影响股票价值。相反,市场更看重非财务指标,如认购者的数量、点击网址的人数、点击交易的对话次数、消费群体的一般特征和与供应商的关系等。这是因为,网络公司的经营策略在于:通过大幅度压价,投巨资于广告、公关及购并等活动,从而达到一个根本目的――从传统商家那里抢夺市场,然后再像传统的批发、零售商那样赚钱,而这些都需要巨额的固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识到,网络公司成功的第一标志很可能

是它的毛收入或销售额的不断增长,而不是它的净营业利润。相应的,对这样的企业而言,如何便损益帐户里的收入上限尽可能地提高就成了它的主要压力,于是,与网络业务相关的收入确认标准就显得无比重要,由此产生了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本文以网络业务中的两种典型案例来说明。

第一类问题可归纳为扩大收入上限现统。例如,从事电子商务的公司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通常许诺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前购买产品可优惠售价的一定百分比。目前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以正常售价记作收入,承诺的免费部分记作市场费用(支出)。这样处理虽然不影响公司的净利润,但是收入的上限就会扩大。

另外一种情况是,有特殊承诺的网络企业成功地吸引了顾客,但是由于公司能力有限,不能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于是消费者收到全额退款。目前的处理方法是:所有寻求订购产品(服务)的人的支付款都被记作了收入,而那些由于没成功而退款的数额在损益中又被列示为一项费用。

在实务中,比较复杂的情况是:当网络公司作为集合体出现时,如何对收入进行确认?例如:某网站允许旅游公司在它的网址上登录最近的事项安排,那么充当集合体的网络公司是应当揭示旅游的销售收入还是仅列示它从旅游公司赚取的佣金呢?一般情况下,会计上的处理根据该集合体是作为委托人还是代理机构来判断。如果它作为委托人,那么,它与旅游公司签订一个购买旅游资源的有效合同,然后再与消费者订一个单独的合同,与消费者有关的收入和费用,实质上都与集合体有联系,若服务中出现问题,消费者应希望集合体提供必要的补偿。在这种情况下,该笔交易应在损益帐户中记录为毛收入。如果集合体仅仅是代理机构,毫无疑问,该集合体不应当在损益帐户中反映旅游的.毛收入,因为它没有引起与它所提供服务相联系的风险和报酬,只反映它从旅游公司赚取的佣金即可。问题在于,在许多情况下,该集合体到底是委托人还是代理机构,两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对于这样的交易还必须作更深人的分析,决定网络公司控制交易的那些方面,公司要求提供给消费者什么类型的服务和价值,消费者看重什么类型的供应商,另外,集合体自身的信用风险等因素,都可以用来判断是否应作毛收入处理。所以,在此情况下,容易产生扩大收入上限现象。

第二类典型问题可归纳为预约服务问题,即客户在公司提供服务或销售产品之前支付款项。典型的业务之一是:一个网络公司让消费者进入它的网址,可能是让消费者获取信息或在网址上登广告。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成本与赢得消费者的多少相联系。一般来说,维持网址的正常运行和提供消费者进入网址的成本是少量的,但消费者在进入网址时就须预付服务费,在实务中,消费者在网上支付款项之后,就确认了收入,但是,在此收入确认时点上,网络公司还没提供与此笔交易相联系的所有服务。比如,企业所登广告能否如期、畅通无阻地登出,不可以百分之百地保证。公司必须确保该网址在合同期内正常运行,否则,消费者将有权依约退款。若等相关的风险全部转移后再确认收入,又会给操作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更困难的问题出现在:当一个消费者购买了一份产品及与之相关的服务时,如网络公司卖给消费者一份软件并承诺提供相应的升级服务。在此情况下,相应的服务还没提供之前,消费者已预支了服务费,此时,不仅会出现扩大收入上限现象,同时也出现了收入确认时点的难以确定问题。表面上看这种交易与汽车的销售业务是相似的,传统地,销售汽车时都有免费服务3年的承诺。现行准则要求,通过判断这是一份协议还是两份协议来作会计处理,若仅仅是销售协议,且供应商按照销售合同履行义务,消费者在3年保修期

会计收入确认原则 篇7

一、商品销售行为性质的法律分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简称“收入准则”) 第4条的规定,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才能予以确认: (1)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从法律的角度来分析, 销售商品的行为主要包括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两个民事法律行为。签订购销合同以及买方付款、卖方收款的行为可归于债权行为, 转移商品所有权的行为则是典型的物权行为。笔者将着重对物权行为进行分析。

二、基于《物权法》对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分析

收入准则第4条规定, 商品所有权转移是指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同时,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这一规定较为抽象, 但是《物权法》可以对这一规定作出更好的诠释, 使之具体化、规范化。《物权法》在规定商品所有权转移时对不动产和动产进行了区分。《物权法》第6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 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物权法》第9条进一步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经依法登记, 发生效力;未经登记, 不发生效力,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可见, 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采取的是登记要件主义的立法原则。根据该规定, 企业在销售房地产等不动产时, 必须进行产权的变更登记, 办理过户手续。只有这样才能确认为房产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实现了转移, 企业才能确认收入和结转房地产成本。

《物权法》第23条进一步规定,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 自交付时发生效力,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可见, 我国动产物权变动采取的是交付要件主义的立法原则。交付有现实交付和观念交付之分。现实交付比较容易理解, 是指直接占有的转移。会计人员需要对观念交付加以重视, 当观念交付实现时会计上也应该确认收入和结转产品成本。观念交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简易交付, 即受让人已经占有动产, 如受让人已经通过寄托、租赁、借用等方式实际占有了动产, 则于物权变动的合意成立时, 视为交付。《物权法》第25条规定, 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 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该动产的, 物权自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例如, 甲企业租用乙企业一台设备, 后甲企业提出要购买该设备, 乙企业表示同意, 甲乙两企业就该设备订立了购销合同, 此时, 乙企业就可以根据该合同确认收入。

二是占有改定, 即动产物权的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特别约定, 标的物仍然由出让人继续占有, 则在物权让与的合意成立时, 视为交付, 受让人取得间接占有。《物权法》第27条规定, 动产物权转让时, 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 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例如, 甲企业将一台设备卖给乙企业签订了购销合同, 同时在合同中约定甲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 需对该设备继续使用两个月后再向乙企业进行实际交付, 乙表示同意。此时甲企业在该合同生效时即可以确认销售该设备的收入, 而不是等到两个月以后进行现实交付时再确认收入。

三是指示交付, 即动产由第三人占有时, 出让人将其对于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 以替代交付。《物权法》第26条规定, 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 第三人依法占有该动产的, 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例如, 甲企业欲将其出租的一台设备卖给乙企业, 但是由于租赁期未满, 暂时无法收回, 于是便与乙企业签订协议, 将该设备的返还请求权让与乙企业, 以代替现实交付。此时, 甲企业便可根据该协议来确认销售收入。

会计收入确认原则 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会计确认;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受很多因素影响,尤其各项收入在事业单位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经营收入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经济来源,包括事业经营收入、财政补助以及其他收入等,为事业单位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因此,加强对经营收入的确认及科学的账务处理,有利于事业单位合理利用资金,实现资金利用率的提高,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事业单位经营收入

为保证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会计确认的准确性,应明确事业单位经营收入范围。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指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如某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而得到的收入属于经营收入的范畴,但如某事业单位以科研为主要工作内容,从科研中得到的收入属于事业收入。

由此可见,经营收入是在事业收入之外的额外收入,两种收入不能混为一谈,因此,从原则上分析两种收入的核算应分开进行,并实施统一管理。考虑到事业单位性质有所区别,因此,经营活动范围也有所不同。如学校中包括后勤单位、校内书店、学校宿舍、食堂等,从这些地方获得的收入可列为经营收入。

总之,只有充分了解事业单位的收入组成,准确区分经营收入与其他收入的区别,才能避免各项收入的混淆,确保会计确认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二、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会计确认

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会计确认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进行准确、合理的会计确认,才能保证财务处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为事业单位各种财务的合理利用提供真实参考,因此,事业单位应依据相关标准,积极制定有效对策,认真落实经营收入会计确认的相关工作内容。

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关条款,事业单位处理非独立核算经营收入时应采用债权发生制。对经营收入进行确认时伴随着大量账单的形成,部分收入拖欠会凸显出来。尽管对事业单位而言经营收入数额并不多,不过债权发生制原则下的会计核算有应收账款出现的可能,与会计核算原则相违背。事业单位如使用收付实现原则确认经营收入时,不仅能增加收入确认的真实性,而且降低会计核算的工作难度。

三、事业单位经营收入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应确保核算的独立性,并在遵守企业财务及会计制度下实施。当事业单位开展的经营活动规模较小,进行独立核算会非常不便,应将其纳入经营收入之中加以核算。同时,为保证经营收入核算的便利性,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账务为经营收入的核算服务。

另外,事业单位经营期间出现销货退回的情况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应对。销货退回可看作是纳税人向事业单位借的小型账单,应详细标出银行存款账户再借出,尤其当纳税人单位属于一般单位,应严格依据相关流程进行账户的书写。而且当进行打折时,应适当减少经营收入。总之,事业单位经营账务处理时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各种账户关系,保证账务处理质量。

四、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及账务处理对策

受多种因素影响,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及账务处理难免出现一些特殊情况,给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及账务处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保证会计确认及账务处理质量,事业单位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寻找相关对策。

(一)会计确认优化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时涉及不同类型的资产,如不良资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那么针对这些资产进行会计确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时应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其次,处理无形资产时除运用对应的处理方法外,应将无形资产进行合理的分类,并在受益期内可获得一定的补偿;最后,处理长期资产时应确保计量的准确性,防止遗漏,而且明确其中的不良资产,并对其进行合理处理。

(二)负债时的财务处理对策

首先,严格依据相关规范标准确认事业单位的负债情况,及时纠正失真的财务信息,充分表现事业单位财务信息情况;其次,评估事业单位财务情况,尤其应及时披露事业单位经营活动存在的风险情况;最后,将事业单位的债务依据相关标准划分为短期与长期两种,以充分了解与认识事业单位的债务情况,增加事业单位财务处理的透明度,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水平

研究发现,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的会计确认及账务处理质量与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不无关系,因此,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会计人员给经营收入的会计确认及账务处理造成的影响,采取针对性方法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首先,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要求会计人员学习有关会计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会计确认与账务处理应遵守的原则及办法;其次,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邀请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使会计人员了解与掌握经营收入会计确认与账务处理方法与技巧,同时解答会计人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最后,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到有实力的单位考察学习,借鉴其先进的经验为我所用,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总之,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的会计确认与财务处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尤其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事业单位应结合经营收入管理实际,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做好经营收入的会计确认与账务处理工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冀侠.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的会计确认和账务处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0).

[2]吕莹莹.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的会计确认与账务处理工作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0).

[3]杨金凤.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的会计确认和账务处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

上一篇:家读书报告会下一篇:包装操作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