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确认计量

2024-09-27

会计确认计量(共12篇)

会计确认计量 篇1

会计确认对于确保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会计报告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明确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对于会计确认的影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一项资产或负债, 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或发生, 而且要记录其随后的变动, 包括导致该项目从财务报表上予以剔除的变动。对于一笔资产或负债, 确认不仅要记录谈项目的取得或发生, 还要记录其后发生的变动。

会计确认过程会涉及确认目标、确认对象、确认标准和确认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会计确认目标就是在会计确认结束时其结果能够进行财务报表体系, 并对报表的结果产生影响。会计确认对象就是对什么进行确认。会计确认标准是解决经济信息“能否”和以“什么”进入会计系统的问题。会计确认方法就是在进行会计确认时所涉及的具体专门技术。总之, 在会计信息处理的全过程中, 从会计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加工, 到会计信息的记录和披露, 会计确认无处不在。

一、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一)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应遵循的原则。由于各种会计计量属性本身具备的特征及其优缺点, 其选择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因为不同的计量属性会使相同的会计要素表现为不同的货币数量, 从而使会计信息反映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建立在不同的计量基础上, 满足不同的会计目标要求, 因此, 如何选择计量属性, 形成能够达到会计目标的计量模式, 是我国会计改革过程中需要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二)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1.宏观经济环境。一般说来,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计量属性, 都要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 如在物价稳定的经济环境下, 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来计量;而物价持续变动时, 就采用能反映物价变动的计量属性。

2.投资者和经营者利用关系。由于会计信息代表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 其公开披露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有关团体利益及其分配。因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 由于成本补偿不足, 可以虚计和夸大企业的经营收益, 从而虚夸和粉饰经营者的工作业绩, 使经营者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然而企业投资者投入资本, 由于成本不能足额补偿, 其资本难以保全, 从而侵蚀投资者的资本及由资本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因此投资人从自身利益出发会限制这一快捷计量属性的采用。

3.使用成本。会计信息的提供是有代价的, 在选择计量属性, 构件计量模式时, 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受可搜集数据和信息资料的制约, 只有具有充分的数据和信息来源, 才能增加估价与计量的可靠性。否则, 基于现在或未来时态进行的会计计量就建立在主管臆断的基础之上了, 以此搜集详细数据和信息资料是会付出代价的。

二、对会计确认的影响

结合上述会计确认的定义和解释,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对会计确认的影响分析如下:

第一,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对确认的各个阶段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会计确认从时间上来看, 可以分为初始确认、后续确认 (或称为再确认) 和终止确认。初始确认是对符合确认标准的经济事项首次正式加以记录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过程, 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哪些信息应该进入会计系统;经济信息以什么形式进入会计系统;这些信息应该在什么时候进入会计系统, 进入会计系统的经济信息其金额应为多少。后续确认是在初始确认的基础上, 对各项数据进行筛选、浓缩、提炼或加以补充、重新归类、汇总、组合, 以及对于已确认过的经济数据由于发生变动而对变动影响的确认。终止确认是指对已经确认的项目何时从财务报表中予以消除的确认。初始确认、后续确认和终止确认这些定性的判断都需要定量的配合, 这时就涉及依据所选择的计量属性进行计量。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都可用于初始确认。初始确认时采用的计量属性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确认的发生及发生频率。历史成本在用于初始确认后由于不再反映被计量项目的价值变化, 因而不会引起小于被计量项目价值变动而进行的后续确认。而采用现行成本、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时, 在被计量项目价值变化后需要结合后续确认进行后续计量。

第二,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确认的范围。可计量性是会计确认标准之一, 要求被确认的对象必须具有相关的计量属性, 足以充分可靠地予以计量。计量是把确认的事项或交易加以定量化入账或列入财务报表的必要手段, 如果被计量对象没有相关的计量属性, 或者相关的计量属性无法可靠地计量, 那么就只能被排除在确认范围以外。以自创商誉为例来说, 如果对于资产的计量选择的计量属性都是历史成本, 那么就会由于自创商誉可能不存在着历史成本而不予以确认;如果选择的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 那么就有可能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予以确认。

第三,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影响到确认的效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这两个约束条件, 进而影响确认。例如, 历史成本信息一般情况下较容易取得, 信息“成本”较小, 确认的效益大于成本这一条件较易符合, 从而使得事项或业务得以确认;而公允价值信息的取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较难, 信息“成本”较高, 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信息的效益小于成本的情况, 从而使得事项或业务不予确认。从重要性上来说, 同样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例如, 假设对某一事项或业务选择的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 有可能会因为其历史成本信息并不重要而不予确认或不予单独确认。

综上所述, 会计确认是会计计量的基础, 而会计计量属性选择也会反过来对会计确认产生影响。由于会计确认贯穿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方方面面, 原始资料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要进行确认, 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种变动需要进行确认, 会计信息的输出仍需要进行确认, 因此,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影响必须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肖自茹.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02) .

[2]宋震.会计计量属性的评价与选择[J].企业技术开发, 2012 (17)

会计确认计量 篇2

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及其确认计量

随着全球性环境保护热潮的`掀起,会计界也积极投身于环保运动和绿色革命的进程,深入探讨会计如何参与保护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深层融合与发展,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提出现代会计新型分支的创立与发展.

作 者:张其蓁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分部,浙江,杭州,310012刊 名:商业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COMMERCIAL RESEARCH年,卷(期):“”(5)分类号:F230关键词:环境会计 确认 计量 会计信息

论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 篇3

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尚未把人力资源列为企业的一项资产进行反映和核算,从而无法衡量人才流动对企业的影响。人力资源之所以未能列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对人力资源价值的确定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我们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人力资源会计,就必须研究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使其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

我们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资产所下的定义可知,资产的确认规则是:(1)资产必须具有未来服务潜力或经济效益;(2)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3)对其价值能够用货币客观地进行计量。具有未来经济利益的潜力是资产的本质,而非获取实际的未来经济利益。比如,一台机器可能在购买后不久因为意外的灾害而报损,影响其提供未来的经济利益,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将其排除在资产范围以外。同样的,从企业从事人力投资的目的来看,就是要通过在人身上的投资而使人力资源的素质得以提高和生产能力得到增强,从而具有取得未来收益能力的潜力。以人为载体的人力资源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共同构成生产力三要素,无疑是企业的具有未来服务潜力的经济资源,是符合资产本质要求的。资产确认的第二个规则是要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涉及这项确认规则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控制”的含义。引用美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所阐述的控制概念,就是指企业有机会获得资产的未来收益。同样地,人力资源的根本所有权虽然属于人本身,人身的自由权决定了人可以接受或辞去企业的雇聘,但一旦其接受了企业的雇聘,接受企业支付的工资报酬,那就意味着企业已经控制了该人力资源的使用权,享有其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既然职员是企业可以控制的人力资源,即使存在一定的职工离职率,人力投资也是符合资产确认规则的。资产确认的第三个规则是要能用货币客观地进行计量。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就需要企业进行取得、开发与使用,而取得与开发需发生相应的成本支出,使用会形成资源耗费,这种成本支出与资源耗费都能以货币计量和报告。至于客观性,实际上,人力资源会计可以采用的计量方法,其客观程度并不低于实物资产。例如,机器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折旧费用的计提,亦均为主观决定的。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认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恰好满足了这几点:首先,人力资源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在企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是推动企业成长和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如日本的企业界普遍认为,没有资金可以借,没有机器可以买,如果没有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的劳动队伍,就什么事也办不成。这充分说明了人力资源在现代竞争中的极端重要性,反映了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其次,企业在聘用、雇佣某一劳动者并向他支付工资费用时,就意味着该项人力资源的使用权被企业拥有或控制。再次,人力资源在取得、开发和使用过程中都需要货币计量并支付,说明人力资源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但由于人力资源以人为载体,具有人性的特点,因此,可以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

(一)成本法人力资源会计。

1、历史成本法 历史成本法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历史成本会计对厂房和设备等实物资产所采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基本相同,即将企业为人力投资所支付的各种实际费用,如教育、培训、生活、保健等支出予以资本化。它着重考虑的因素是企业实际支出数。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其数据可以从原始凭证中取得,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它的缺点是:(1)按照历史成本法计量的人力资源的价值往往比企业人力资本的实际经济价值小很多,因而并不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2)对于不同的企业,具有相同生产能力的员工所分摊到的成本可能并不相同,因此,按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会计报表不具有可比性。(3)人力资产的增值与摊销并不与人力资产的实际生产能力的增减相关,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2、现时重置成本法 现时重置成本法是指在当前的物价条件下,为了保证人力资产的现有水平得到维护,从而使生产经营过程不会中断,假设对企业现有工作人员重新取得、开发、培训等所需要的全部支出予以资本化的方法。它着重考虑的因素也是企业的实际支出数。采用这一方法的优点是:(1)增强了报表的可分析性。(2)反映了人力资源的现时价值,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价值保全。它的缺点是;(1)主观性强、工作量大。重置成本的确定,需要大量的物价资料,并进行复杂的计算,对于资料的取舍和计算上的繁简与否极易渗入主观意志。(2)可比性差。现时重置成本反映的是人力资产在不同会计期间的现行价值,因此,这些数据之间缺乏可比性。(3)按现时重置成本法计量的人力资产的价值仍然低于其真正价值。

(二)价值法人力资源会计。

1、机会成本法。机会成本法是以企业职工离职使企业所蒙受的经济损失,作为企业人力资产计价的依据。赫克曼和琼斯提倡使用机会成本作为企业人力资产的计价基准。因为机会成本更接近人力资产的经济价值,而且其数据也比较容易获得,即通过企业下属各部门对所需职工的竞争性出价来确定,尤其是对那些具有较高工作能力的稀有人力资源。但是这种方法仅能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使用,而且往往会因为忽视其余非稀有人力资源而造成逆反心理。

2、未来工资报酬或收益折现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以职工的工资为基础,预测员工从最初为企业提供服务直至退休为止,他所应得报酬的折现值,以此作为他的人力资产的价值,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只有在事后才能客观、准确地计算出员工退休前的工资。为了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效的财务信息,我们需要能在事前预测出员工的人力资产价值。因此,往往用该职工预计未来年度的收益额来代替。但是这样做,也有很多缺点:(1)未来工资报酬具有很大的主观性。(2)员工很可能因为其它原因离开企业而不是由于退休。因此,该模型的应用会过高的估计个人的预期服务年限,由此而过高的估计人力资源价值。(3)收益折现率需主观确定。(4)采用这种方法未考虑“效率因素”。

3、收益法。它是指对企业经营至关重要的人物所能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予以资本化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充分体现一些特殊人才在企业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但企业未来收益是估算出来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忽略了个人可能由于某种原因离开企业,从而高估了人力资源价值。它适用于施行预测制度较好,并且注重未来收益的企业,如高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

4、经济价值法。经济价值法是由布诺默特提出的,他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源可以被确认为一项资产,是因为它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所以,将企业未来各期预计的收益折现,并按人力资源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计算出人力资源投资所获得的收益部分。以此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采用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企业未来收益的计量带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5、未来盈利贴现法。未来盈利贴现法的理论基础是;职员现在的价值即为其未来预期服务年限内盈利的贴现值。但这一方法的缺点是;未来服务年限和盈利都需要主观确定。

6、随机报酬价值法。随机报酬价值法的理论基础是:人对企业的价值在于他能为企业提供服务,而这些服务量是由职工占据的职位、占据该职位的概率、职工的服务年限以及该服务的价值所决定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但同样也具有计量带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缺点。

7、指数法。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要掌握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动态情况。因此,首先研究出一个人力资产价值发展指数,然后根据基础的企业人力资产价值,就可以推算出以后年度的企业人力资产价值。以上介绍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货币性方法,它们的主观优点都是可以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为有效的财务信息,而主要的缺点都是不完全根据客观记录数据来计量,有时不可避免的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论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篇4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条件是会计要素的设置。所谓会计要素, 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会计对象要素, 是对会计对象 (经济交易或者会计事项) 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 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项目。同时会计要素也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要素。财务会计是用其特有的会计语言反映会计信息的, 在会计核算中, 尽管会计要素并不是最基本的会计语言单位, 它还可以根据其具体经济内容划分为更为具体的项目———会计科目, 但会计要素的科学设置是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 是财务会计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之一。实际上, 会计信息的准确提供是建立在会计要素科学设置基础之上的, 可以说没有会计要素, 就没有财务会计语言, 也就没有财务会计信息。

就目前情况而言, 会计要素的设置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组织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权益、所有者投资、向所有者分配、综合收益、营业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十个要素项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权益、收益、费用等五个要素项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可见我国目前将会计要素设置为六个要素项目, 这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依据之一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规范的会计要素无论其项目名称及核算内容都是一致的, 但从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科学的角度看, 这种设置及内容规定未必科学合理, 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

我国目前的六个会计要素中, 一类是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它们构成了资产负债表 (财务状况表) 的基本框架。这些要素项目及内容都比较明晰, 没必要变动, 所以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另一类通常我们称其为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有收入、费用和利润, 其定义内容不尽科学, 给日常核算和信息提供都带来一定的影响, 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完善。由于收入、费用采用的是狭义概念, 利润并不反映企业的全面收益, 企业一定时期都取得了哪些经济利益, 流出了哪些经济利益, 流入或流出的经济利益哪些是企业经营活动形成的, 哪些是非经营活动形成的, 企业净资产的增减变化的原因除了负债及投资人投资和向投资人分配以外, 哪些是企业经营利润影响的, 哪些是非经营偶发事项影响的, 现有的会计要素无法提供。

笔者认为, 按照经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 会计要素可以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综合收益。也就是在现有会计要素基础上, 保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要素名称, 取消利润要素, 增设综合收益要素, 并对收入、费用、综合收益要素的内容重新定义和规范。上述会计要素仍然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静态会计要素, 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其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它们构成资产负债表 (财务状况表) 的基本内容, 反映企业某一日期的财务状况;另一类是动态会计要素, 包括收入、费用和综合收益, 其关系是:综合收益=收入-费用, 它们构成综合收益表的基本内容, 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时期的财务成果。这里之所以称其为财务成果而不是经营成果, 因为综合收益是企业经营活动和非经营活动的综合财务成果, 经营活动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 非经营活动同样可能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变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要素项目及内容规范上与现行会计准则基本一致, 不再赘述。收入、费用、综合收益的内容需要重新定义和规范。收入、费用和综合收益会计要素的内容及其关系如下:

收入采用广义收入观,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除了所有者投入资本以外的引起企业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包括营业收入和非营业收益。营业收入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取得的经济利益流入, 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会计科目进行日常记录和报告。非营业收益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但可以引起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的经济利益流入, 可以具体分为“非营业利润收益”和“非营业权益收益”两个项目, 并分别按照具体经济内容进行明细核算和报告。“非营业利润收益”是指按规定可以计入当期利润但与企业经营活动无关的引起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的经济利益流入, 现行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规定的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属于该项目的核算内容。“非营业性权益收益”是指按规定不能计入当期利润且与企业经营活动无关的引起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的经济利益流入, 现行基本准则中规定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属于该项目核算的内容。

费用同样采用广义费用观,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除了向所有者分配以外的引起企业净资产减少的经济利益总流出。包括营业费用和非营业损失。营业费用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 可以分为“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会计科目进行日常记录和报告。非营业损失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但可以引起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的经济利益流出, 可以具体分为“非营业利润损失”和“非营业权益损失”两个项目, 并分别按照具体经济内容进行明细核算和报告。“非营业利润损失”是指按规定可以计入当期利润但与企业经营活动无关的引起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的经济利益流出, 现行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规定的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属于该项目核算内容。“非营业性权益损失”是指按规定不能计入当期利润且与企业经营活动无关的引起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的经济利益流出, 现行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规定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属于该项目核算内容。

综合收益,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成果。综合收益的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的金额计量, 等于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相关层次, 综合收益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的差额, 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 我们把这一成果称为营业利润。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加上非营业活动形成的利润性收益, 再减去非营业活动形成的利润性损失, 其结果我们称之为利润总额。其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非营业利润收益-非营业利润损失。

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即为净利润, 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在净利润基础上加上非营业活动形成的权益性收益, 再减去非营业活动形成的权益性损失, 其结果即为企业的综合收益。计算公式为:综合收益=净利润+非营业权益收益-非营业权益损失。

反映财务成果的会计要素改革优化以后, 利润不再作为一个会计要素项目, 而只是综合收益的一个部分。企业依据上述收入、费用、综合收益要素及其勾稽关系, 企业期末可以编报综合收益表, 通过综合收益表, 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一个企业一定时期除了负债以及投资人投入资本和向投资人分配利润以外所有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企业所有者权益 (净资产) 的增减变动结果及原因。

二、会计要素的确认

财务会计核算的过程就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 会计确认是财务会计核算的首要环节。按照FASB的解释, “确认是将某一项目, 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等之类正式地列入某一个财务报表的过程。一个已被确认的项目, 要同时以文字和数字加以描述, 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之中。”笔者认为, 会计要素的确认就是将会计主体本身发生的经济交易或者会计事项确定出会计信息项目、入账及报告时间、入账及报告金额的工作过程, 实现企业经济交易或事项的一般信息 (原始凭证记录) 向会计信息 (账户和报表记录) 的转化。会计要素的确认应包括日常确认 (账户确认) 和期末确认 (报表确认) 两个环节。日常确认 (账户确认) , 是指会计主体本身发生经济交易或者会计事项时确定出应予入账的账户名称、入账时间、入账金额的工作过程, 一个会计要素项目一旦确认, 就应该及时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账簿。期末确认 (报表确认) , 是指根据会计报表设计的项目结构, 将账户中记录的会计要素项目转化为会计报表项目, 通过会计报表对外报告。日常账户确认是会计要素确认的基础和关键, 也是此处讨论的重点。日常会计要素确认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 判断经济交易或事项是否应该确认为一个会计要素项目。

判断的依据一是要符合会计主体假设, 即必须是会计主体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会计事项;二要符合会计要素定义, 属于会计要素核算的内容;三是要符合确认条件, 如资产确认的条件: (1) 与之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其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 确定入账的账户名称 (会计科目) 。

如前所述,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 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是粗线条的会计信息。日常会计核算中, 财务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是会计科目。确定入账账户名称 (会计科目) 依据是经济交易或会计事项的经济特征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规范的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

(三) 入账时间的确定。

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的, 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之一是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是将企业的持续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会计期间, 分期记录并报告会计信息。在会计分期假设约束下, 一项经济交易或会计事项在什么时间确认入账, 将对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 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可见, 会计要素确认涉及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入账时间的确认问题。企业会计核算中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手段和原因之一, 就是在会计确认时间上出了问题, 有的企业把不该确认的收入在当期确认, 从而虚增了当期利润, 有的把已经实现的收入隐瞒到下期确认, 从而隐瞒了当期利润。对于会计要素入账时间的确认, 会计的理念应该是实际发生, 也就是应该在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实际发生时确认入账。但在会计实务中的问题是, 实际发生的标志到底是什么?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 会计信息应具有可验证性, 信息的可验证性以什么为标准加以验证呢?应该是原始凭证。一般而言, 只有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实际发生取得原始凭证时才可以确认入账。对于收入和费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实际上是规范的收入费用确认的时间问题。

(四) 项目金额的计量。

项目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是会计要素确认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入账的账户名称 (会计科目) 确定、入账时间确定的情况下, 会计要素确认的下一个问题就是项目金额的确定。应该按照不同会计要素的特点, 选取合适的计量属性加以计量, 以便确定出会计要素项目的入账金额。至于具体计量方法, 将在会计要素的计量中讨论。

三、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问题实际上是财务会计核算的核心问题。《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与会计目标密切相关, 受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直接约束。在我国,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为此,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和其他会计信息,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同时,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尽管基本准则中规定了五种会计计量属性, 但就其基本指导思想仍然是历史成本。正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的, 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在会计实务中, 会计计量分为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无论是初始计量还是后续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结果应该是反映会计要素公允的真实价值, 会计要素的计量理念应该是真实和公允。

我们认为, 会计要素的初始计量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 这是因为, 一方面, 历史成本从经济交易或会计事项发生的当时来看就是实际成本, 即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或者是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 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以及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历史成本在初始计量时就是会计要素当时的公允价值。所以会计要素的初始计量采用历史成本既方便又真实公允。但另一方面, 历史成本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历史和现实相对应, 在会计期末进行后续计量时, 从时间的推移的角度来讲, 会计要素初始计量时已经入账的成本就成为了历史成本, 因为它所对应的应该是期末会计要素的当时的公允价值即现时成本。后续计量是否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这取决于历史成本是否还能够公允地反映会计要素的现实价值。从市场价格的变化角度看, 历史成本是否还公允呢?不一定, 如果会计要素项目的价格没有变化, 那历史成本仍是公允价值, 如果会计要素项目的价格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那历史成本就不再公允, 此时再按照已入账的历史成本报告信息, 就不能反映会计要素目前的公允价值 (现实成本) , 就没有做到如实反映。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采用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代表的其他会计计量属性进行后续计量, 以便反映现实成本 (公允价值) 。这对于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至关重要。

会计确认计量 篇5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人力资源完全符合资产的定义。首先,资产的本质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人力资源无疑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的核心要素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效益的高低,将取决于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其次,作为资产的人力资源是为企业所拥有或者为企业所控制的。当劳动者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建立雇佣关系时,企业通过支付工资等报酬,也就获得了对该人力资源的控制权。最后,资产是在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当企业聘用某一劳动者时,企业就应向受聘者支付相关费用,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现实资产。因此,可以将人力资源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

尽管如此,是否将人力资源确认为资产还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理解“控制”的含义以及人力资源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是否可以为企业所控制;第二,如何理解“预期”这个限制性的表述。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企业对人力资源所贡献的未来经济利益是缺乏控制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像控制物品一样,强行限制其员工终身不得离开该企业,所以人力资源能否成为资产就失去了严格的法律依据。但我们不应该仅仅拘泥于法律或者契约性限制,而应该从经济本质角度进行审视。随着专业化的发展,企业对人力资源所有者投入增加,一方面人力资源价值在增加;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专用性也在与日俱增,所谓专用性是指一旦人力资源所有者脱离企业,其人力资源价值将无从体现或因其对其他主体的非专用性而发生贬值。所以可以认为,随着人力资源专用性的提升,人力资源所有者将会有与企业合作的倾向,这样,人力资源贡献的未来经济利益其实已经为企业所控制。

关于“预期”一词,笔者认为,只要事前认为一个项目有价值而且愿意付出代价去进行交换,该项目就符合资产的定义,而不论最终结果是否能够证明其有价值。“预期”一词并不是资产定义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其实任何一项资产,即使是有形资产如存货或固定资产,其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都蕴涵着不确定的成分,所以我们同样也不能仅仅因为人力资源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不确定性,就断然将其排除在会计系统之外。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

(一)人力资源成本计量

人力资源成本是指为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和离职成本。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是指“取得”一个新员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包括招募、选拔、雇佣和安置成本等;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是指在使用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包括工资、津贴、奖金、医疗保健费用及社会保险等;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是指为提高人力资源的产出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而发生的支出或付出的代价,包括岗前指导费、在职培训费和脱产培训费等;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是指在解雇某一员工时支付给个人的离职津贴、一定时期的生活费、离职交通费等。目前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历史成本计量法、重置成本计量法、机会成本计量法。

1.历史成本计量法。历史成本法是以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安置、遣散等实际支出为依据,并将其予以资本化的计价方法。历史成本法具有客观性、可信赖性及可验证性等特点,而且符合传统会计的客观要求,其计量基础易被操作者所接受。但应注意的是,该方法确定的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并不能代表人力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同时人力资源的增值或摊销与人力资源的实际生产能力的增减也不一致,例如,一个新员工,通过长期的培训和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会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员工。另外,其也与传统会计对物质投资可取得所有权不同,投资的结果仅是取得人力资源使用权,而不是获得人力资源所有权。

2.重置成本计量法。重置成本法是假定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重新取得、开发与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相当的员工所发生的支出并予以资本化的方法。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指重新配备一名能够胜任某一职务的员工现在必须花费的代价,亦称职务重置成本;另一种是指重新配备现有员工必须与原有员工在能力、觉悟、个性及估计在职年限等方面相同或相似所付出的代价,称为个人重置成本。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反映人力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而且数据比较容易估计。但是,由于重置成本法对人力资源价值的预计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对其准确预计是很困难的,因而缺乏可信度。所以,这种方法应仅适用于对人力资源的预测和决策。

3.机会成本计量法。机会成本法是以员工离职或离岗使某个组织所蒙受的经济损失作为人力资源成本的计价依据。这种方法确定的机会成本比较接近于人力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便于正确核算人力资源成本,但是,机会成本法与传统会计模式相距较远,因而会导致工作量繁重。这种方法适用于员工素质较高、流动性较大且机会成本易于获得的企业,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

(二)人力资源价值计量

人力资源会计是对人力资源本身具有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价值是蕴涵于人体内的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潜在劳动能力,人所具有的内在劳动能力价值只能推测而无法准确计量,这使得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不可能绝对正确,而只能采用推算方法,我们可以采用货币性价值和非货币性价值两种计量模型。

1.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性计量方法。

(1)人力资源个人价值的计量方法。①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该方法是将一个员工从录用到退休或死亡停止支付报酬为止预计将支付的报酬按一定的折现率折成现值,作为人力资源价值。这种计量方法是以工资为计量依据的,其计算结果反映的只是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并不是人力资源价值的全部。②调整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由于人力资源素质不同,企业之间盈利水平会存在差别,因而企业员工的未来工资报酬的现值应乘以一个效率系数,这个系数反映了企业盈利水平与本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差异,这种方法仍然是以工资为计量基础。对于盈利水平高于同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企业来说,效率系数大于1,其计算结果大于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计算的结果,因为这个计算结果不仅包含了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还包括了部分剩余价值,即企业超过同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部分。但对于那些低于同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企业,计算结果则相反。

(2)人力资源群体价值的计量方法——经济价值法。该方法通过预测未来各期收益,并将预测的盈利折成现值,予以加总,最后按照人力资源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计算人力资源的价值。这种计量方法以未来盈余作为评价人力资源价值的基础,比较符合资产定义中的“提供未来经济收益”这一重要属性特征;而且将全部盈余作为人力资源价值的基础,这样反映比较全面。

人力资源的个人价值计量模型与群体价值计量模型是互相补充的,不能相互替代。个人价值计量模型是群体价值计量模型的组成部分;群体价值不是个人价值的简单相加,也不能将群体价值简单地分解为个人价值。人力资源会计既要反映群体的经济价值,以便在财务报表中对外提供人力资源总价值的信息,又要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如招工、考核、培训、晋级等提供有关个人价值的信息。

2.人力资源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人力资源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是使用模糊计量和定性描述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说明来计量某一组织员工的凝聚力、协作力等。常用的计量方法有:①技能详细记载法,是通过对各位员工的教育水平、知识水平、工作经验以及专门技术等素质构成和能力特征编制一览表进行分等衡量,以评价人力资源价值;②绩效评价法,是对员工的工作状况通过打分进行具体评价,并按一定顺序进行级别排列;③潜力评价法,是确定员工在工作中的发展和职务提升的可能性,是为了计量员工能为组织提供多大的潜在服务;④工作态度测定法,衡量工作人员的态度,主要是了解工作人员对某些客观事物的感情倾向,以便估计工作人员对他们的工作、报酬、环境以及整个组织的看法。

会计确认计量 篇6

[关键词]金融资产渊源实务运用

为了与国际接轨,2006年2月15日我国发布新的会计准则,新准则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其中新的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准则,新的会计准则除了对16项准则作了修订外,另外22项均为本次新增加的.可见我国一套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将建立在望。其中关于金融工具的四项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的无缝对接。这四项准则具体为22号准则工具的确认和计量,23号准则金融资产转移,24号准则套期保值,37号准则金融工具列报。大家知道我国2006年将履行WTO承诺全面开放金融业,此时颁布金融会计准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际上由于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工具的不完善,很多人已经将巴林银行倒闭案归罪与会计界。可见金融工具作为一个世界难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我国财政部在此时发布这四项金融会计准则也是具有相当的魄力,尽管其仍然有待完善。

这四项金融会计准则的核心是22号准则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由于22号会计准则是一项新准则,我们可以从一下

几点去认识它

一、其渊源是来自何方

22号准则是来来源与1998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新准则对投资的会计处理进行了重新分类。将原来一个《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的内容,分为《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两部分。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归类方法,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关系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控制关系采用成本法核算;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非控制、非共同控制和非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规范。

二,其考虑的角度

CAS22中分类的标准是以会计主体持有某项金融资产意图进行分类,而传统的分类标准基本上是以简单的长短期来划分。两种分类标准的区别不简单在于形式的区别,更主要的在于体现了准则制订的理论指导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由原来的规则导向向原则导向的转变。

三、金融资产的定义和分类

1.金融资产,是指企业的下列资产

(1)现金。

(2)持有的其他单位的权益工具(比如股权投资)。

(3)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应收账款或债券投资)。

(4)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期权、互换)。

(5)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6)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但企业以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权利除外。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本身就是在将来收取或支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2.金融资产具体分为四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概括为交易类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四、采用两种计量工具

公允价值计量为主,历史成本为辅。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金融资产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概括为交易类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按照起应承担现时义务而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金融资产中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便是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的。

五、四类金融资产的在实务运用中比较

1.重分类

在重分类中,(1)不能重分类到(2)(3)(4)中出,同时(2)(3)(4)也不能重分类到(1)中出,但是(2)(3)(4)内部可以互相重分类。

2.交易费用是否计入成本

(1)不能计入成本,只能进入当期损益,但(2)(3)(4)可计入成本。

3.购买是宣布的股利,利息是否进入成本

(1)进入成本,但(1)(2)(3)不进入成本,而作为债权处理。

4.投资后的发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

(1) 计入当期投资收益;(2)(4)进行摊余后进行计入投资收益;(3)不涉及此问题。

5.期末是否进行减值测试

(1)不进行(2)(3)(4)可以进行。

6.明细科目设置

(1)(4)具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而(2)(3)没有;明细科目成本(1)(2)(3(4)都有;明细科目应计利息,利息调整(2)(4)具有,其他的就没有。

7.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明细的处置

(1)进入损益,(4)进入资本公积,待买时再转出来,进入损益。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計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

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原则思考 篇7

众所周知, 财务会计的原则是指在会计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或者说会计遵循的准则。包括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与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 其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包括:客观性、相关性、可行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配比、谨慎性、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实质重于形式。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也暴露出来了不少的问题, 会计确认计量原则也不例外, 尤其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有待改进。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际研究现状

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成果, 以公认会计原则最为著名即:GAAP (是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的英文缩写。主要有以下原则:

(1) BUSINESSENTITY:会计主体。

(2) objectivityPRINCIPLE:客观性原则。

(3) COSTPRINCIPLE:历史成本原则。

(4) GOING_CONCERING:持续经营。

(5) STABLE_MONEY_UNITY:稳定货币假设。

(6) MEPERIODPRINCIPLE:分期假设。

(7) REVENUERECONGNITIONPRINCIPLE:收入确认原则。

(8) MATCHINGPRINCIPLE:配比原则。

(9) FULL_DISCLOSUREPRINCIPLE:充分披露原则。

(10) CONSISTENCYPRINCIPLE:一贯性原则。

(11) MATERRIALITYPRINCIPLE:重要性原则。

(12) CONSERVATISMPRINCIPLE:谨慎性原则。

2.2 国内研究现状

主要是以下一些会计政策、会计准则等: (1)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 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3) 企业会计制度; (4) 财务会计基础—西南财大出版社; (5) 中级财务会计—西南财大出版社; (6) 中级财务会计—上海财大出版社; (7) 高级财务会计—上海财大出版社;上述对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的原则做出了详细论述, 但是均没有强调灵活运用会计的确认计量原则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服务这一观点。即, 没有强调活用会计原则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这一说法。

3 企业债务重组方面的会计确认计量原则方面的思考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 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依据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可见, 债权人有所损失、而债务人却有利得;这就明显是一种零和博弈, 债权人失去的收入正好是债务人的利得, 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可用以下几种方式予以匡正: (1) 债转股, 指的是将债权人放弃的债权确认为股本或实收资本;股本 (或实收资本) 的公允价值与股本 (或实收资本) 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 (2) 债转债, 指的是债务人经过与债权人协商, 将其债务指定给债务人的债务人偿还, 换句话说, 由债务人的债务人为债务人偿还债务。 (3) 债权人兼并债务人, 采用的是吸收合并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上述三个办法将避免债权人的损失, 冲破谨慎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的禁锢, 最大限度地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防止债务人赖账。

3.1 债转股

我们系现在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其处理办法:

[例]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销售一批产品给乙公司, 价税合计100万, 款项未收。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 到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旧未能收到款项。2012年12月31日, 乙公司与甲公司协商, 进行债务从组, 甲公司将应收账款转为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由此取得乙公司的普通股20万股, 每股面值1元, 市价3元。已经办妥相关手续。现行准则下的账务处理:

我们可以看出, 通过债务重组, 乙公司少还40万的债务, 而甲公司则损失了40万的债权, 乙公司之所得正好是甲公司所失, 这正好是一个典型的零和博弈, 很有可能是乙公司赖账的结果。因此, 我们建议作如下账务处理:

上述处理办法有效避免了现行债务重组所带来的弊端, 有利于切实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债务人借债务重组赖账;同时, 这里否定了谨慎性原则, 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处理, 而不拘泥于权责发生制的束缚, 为企业利润最大化服务。

3.2 债转债

下面举例说明:

[例]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销售一批产品给乙公司, 价税合计100万, 款项未收。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 到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旧未能收到款项。2012年12月31日, 乙公司与甲公司协商, 进行债务从组, 乙公司以其对丙公司的应收账款 (之前乙公司赊销了200万的产品给丙公司) 来偿还甲公司的应收账款, 丙公司同意上述处理办法。

3.3 兼并

当债务人处于资金链短缺、但是债务人的产品却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时, 可以采用兼并方式解决问题。换句话说, 也就是债权人用应收账款作为兼并债务人的资本。其账务处理如下:

4 权责发生制下收入费用的确认计量思考

与权责发生制相对的是收付实现制, 只有将上述二者巧妙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准确核算企业的利润。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例]甲公司于2012年12月1日销售100万产品给乙公司, 增值税税率17%, 收到23.4万货款;当日, 支付办公楼2012到2015年的租金37万, 年利率为10%。[要求]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注: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 当期的管理费用=10000+120000*0.1* (1/1.1+1/1.21+1/1.331) =39842.22由此可见, 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能更准确的确认计量, 从而更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现金流, 为充分挖掘企业潜能创造条件。

5 总结

综上所述, 我国的会计确认计量原则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当然, 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其一, 我国的会计政策是政府主导, 而西方的会计政策是民间主导的, 因而存在利益冲突的矛盾。总的来看, 我国的会计确认计量原则有着明显不利于企业而有利于政府的一面, 如,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与支出, 这一原则是产生企业税负过重的重要原因。其二, 我国的会计政策正处于与国际会计政策接轨融合的过程中, 过于拘泥于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 从而使企业失去了主动性, 原本属于企业的收益不敢确认、费用却因为贯彻谨慎性原则而多记, 这就会造成企业利润的降低、同样也不利于政府税收。其三,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有待改进, 此间难免有一定的漏洞, 政策存在很大的滞后性而缺乏前瞻性。

摘要:围绕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的原则展开论述, 指出了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应该服从并服务于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一中心目标而不是拘泥于条条框框的禁锢这样一个思想。这是因为, 现行的会计准则有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一面, 故有待改进。

关键词:会计原则,确认计量,企业价值创造

参考文献

[1]叶建芳, 孙红星.会计英语[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2]彭鹏翔.高级财务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3]中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4]梁莱歆.高级财务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篇8

一、人力资源会计确认、计量的必要性

人力资源, 通常是指蕴藏于人体内的各种劳动能力, 表现为人的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 其载体为社会经济活动中最重要、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人。它属于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 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财力、物力等资源一样共同为企业创造着经济效益, 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大于传统的资本贡献率。鉴于人力资源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一项重要经济资源, 会计有必要对其予以确认和计量, 如实提供有关人力资源及其变动信息, 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否则, 如果会计信息中排除了人力资源信息, 就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企业会计报表的相关使用者就不能全面、真实地了解企业全部资产及其构成情况, 进而客观地评价企业在某一时日的财务状况。例如, 在全球1000家大公司名列前茅的微软公司, 其1997年资产负债表显示的资产总额为143.87亿美元, 而其市场价值却为1485.9亿美元, 两者相差10倍之多。何以有如此大的差距?人力资源所致也, 即现行资产负债表不对人力资源加以确认和计量。这一简单实例说明了传统的财务会计未将人力资源纳入其揭示范围的局限性。

二、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

1. 人力资源应单独确认为人力资产。

根据新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重新定义的资产概念规定:“资产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体来说, 人力资源符合资产概念的基本特征:一是人力资源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二是人力资源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人力资源是一个人的劳动能力, 客观地讲, 其法律所有权属于人本身, 不可能为其本身之外的其他人所拥有。三是人力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所谓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 是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潜力。众所周知, 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增加, 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的发展, 乃至兴衰存亡应当说起着关键性作用, 拥有大量的科技人才、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 都会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利益。企业未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量, 将主要取决于企业的人才、技术、知识等。

2. 应将人力资源单独确认为一项人力资本。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 其资产形成来源不外乎两个:一是债权人, 二是所有者。一般认为债权人是固定权益索取者, 所有者是剩余权益索取者, 所有者权益实质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笔者认为, 人力资源应视为劳动者的权益, 即人力资本, 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一同享有剩余收益索取权, 理由如下:第一, 人力资源不可分割地属于其载体, 人力资源所有者对其人力资源拥有“自然”的控制权, 而且人力资源所有者自身代表的先进的生产力、管理能力和掌握的知识不可能“自然”地让渡给企业, 企业要想合法地使用人力资源所有者的劳动, 就必须像使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投入的物质资本一样, 也必须使人力资源所有者成为某类权益的持有者。第二, 这些拥有知识的劳动者虽然没有直接向企业投入物质资本, 但是却向企业投入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才能, 同样为企业剩余收益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按照谁贡献谁受益的原则, 这些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产权主体, 都有权参与剩余分配。第三, 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同样都是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 人力资本所有者, 例如企业家、生产管理者等不仅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而且已逐步成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之一, 他们承担的风险主要在于被解雇、失业, 或遭受劳动成果损失以及声誉损失和其他机会损失等。第四, 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努力程度是很难监督的, 可以让人在其位, 难以让人尽其力, 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让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部分的企业剩余收益索取权。综上所述,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变化, 企业应改变按资分配的模式, 而应按“资+知”的模式进行分配。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应与实收资本的所有者一样都成为企业的剩余权益索取者, 并且在所有者权益中应该单独确认。

三、人力资源的会计计量

1. 历史成本法。

按企业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各项实际支出作为人力资源的成本。这种方法按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进行计价, 其数据来源与原始凭证记录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在计价原则上和非人力资源会计保持一致, 使两种信息具有可比性。

2. 重置成本法。

按当前的物价水平, 假设对企业现有工作人员重新取得、开发、培训所需发生的全部支出资本化。这种方式考虑了人力资源价值的变化, 反映了人力资源的现实价值, 但由于使用重置成本法评估带有主观性, 从而使信息的可比性下降。

3. 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

该种方法假定员工在服务生涯中肯定不会离开这个组织, 计算出来的是完整的人力资源交换价值, 可以为人力资源成本提供未来信息, 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人力资源成本。事实上, 这种假设很难在现实中成立, 人的工作岗位是会变动的, 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高估个人的预期服务年限, 从而会高估人力资源价值。

4. 商誉法。

这种方法是将企业过去若干年超过本行业正常盈利的部分作为商誉, 然后乘以人力资源投资率求出积数, 并用以计量人力资源价值。

5. 经济价值法。

要求以企业未来收益现值乘以人力资源的投资率来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其中人力资源的投资率指人力资源投资占用企业总投资额的百分比。这种方法符合劳动者权益的定义, 但人力资源投资率却难以确定。

另外还有专家评分法, 即按每个员工所处岗位的重要性、风险性、创造性、复杂程度、精确程度、学历、工龄、工作强度等, 以百分制计, 根据每人总分与最低级次人员的分数进行比较, 计算是最低级次的倍数, 第I个级次是最低级次人员的倍数为KI, 该级次有M1个人, 那么总权数Q=KI×M1 (I=1, 2, …, N) 。

根据以上方法计算人力资源价值, 有利于充分考核人力资源对企业的贡献, 进一步控制人力资源的数量、素质及价值成本。总之, 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在会计界仍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探索。不过可以断言, 随着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 客观真实地披露人力资源的会计信息必将成为现实。

森林生态价值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篇9

总结最近研究成果, 森林生态价值会计的内涵可归纳为: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是林业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具体地讲, 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 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前提, 对会计主体的森林生态效益及损失即森林生态的增减变化等资金运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并监督的信息系统, 是一项关于森林生态的建设和保护的管理活动。

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森林生态价值会计信息系统当然要继承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 但鉴于森林生态价值核算的特殊性, 森林生态价值会计信息系统也会有自己的特点: (1) 森林生态价值会计信息是一种以经济信息为主的综合信息; (2) 森林生态价值会计信息的形式是多样的; (3) 森林生态价值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 (4) 森林生态价值会计信息系统具有层次性; (5) 生态价值会计信息系统具有复合性。

二、森林生态价值的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将某一经济业务确认为某一会计要素的过程。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 首先应辨认其是否为会计要素, 应予在会计账簿中正式加以记录;其次, 对应予进行会计记录的经济业务, 要确定其是属于哪一会计要素, 如何在会计账簿中加以分类记录。根据这一原则, 我们来研究森林生态效益是否属于资产这一会计要素。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从定义上来看, 要解决森林生态效益属于资产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森林生态效益是一项资源, 符合资产的定义, 其次还要满足资产的两个确认条件, 只有在同时满足二者的情况下, 才能将森林生态效益视为资产, 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图1)

(一) 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符合资产的定义。

我们可以从具有代表性的资产的概念来进行判别。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认为:资产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企业经济资源。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认为:资产是一项作为过去活动的结果而为企业所控制的资源, 由此所产生的经济利益预计在未来将流入该企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指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这种观点在认为资产是经济资源的同时, 又限定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其优点是把资产的界限与经济学联系起来。可以明确资产的经济属性;其缺点是如果货币计量方面存在问题时, 就将其从资产范围内排除。如属于效益范围的资产因为不能完整地计量这些效益的价值, 就不将其作为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来说, 由于其价值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以及生态效益的多面性, 生态过程和经济过程以及两者之间联系的复杂性, 使森林生态价值或生态效益价值估价的难度增加。造成了计量的困难性, 因此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暂时还没有作为资产列为会计核算的对象。但是我们应该明确, 其资产性在于其具有取得未来收益能力的潜力, 这种潜力是通过对营林业的投资, 从而使得森林资源的状况得到改善和生产能力的增强而体现出来的, 这种潜力的价值可以认为是资产。因此, 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符合资产的定义, 只要解决了确认其价值时存在的技术问题或公认的计量标准等问题, 可以对其进行会计核算。

(二) 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符合无形资产标准。

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是否是无形资产?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 要求企业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 确认为无形资产: (1)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资产的成本能可靠地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定义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 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按照这两个条件, 可以说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是无形资产。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 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以及环境问题的跨越国境, 诸如温室气体排放、海洋污染、核污染等, 要解决环境问题, 必须各国共同协力, 遵守相关公约, 共同承担责任。通过征收国际碳税来实现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财政资源转移, 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一个有力途径。这同时也意味着, 只要时机成熟, 措施恰当, 森林固碳效益收益, 将是森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未来收益。其他方面, 如森耕公园中美好的环境是人们游憩休闲的理想场所, 人们的付费就是森林游憩效益价值的—部分。许多国家划拨大量资金进行公益林建设, 以及对营林所有者和经营者进行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 也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肯定及对环境保护所需资金的充实, 目的就是要有效地保护环境资源, 使营林会计主体可持续地经营下去。不管是公益林或商品林, 它们均产生森林生态效益, 反过来, 我们可以认为, 为了生产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就需要营造公益林的企业, 是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给营造公益林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带来了经济利益。总之, 从长远来看, 森林的生态效益价值, 能为营林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带来未来收益。

第二, 对于营造森林所产生的费用是可以正确计量的。由于营造森林所产生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形的林木;另—种是无形的生态效益价值。生态效益价值的计量方法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将其货币化计量存在着争议。因此, 现行会计处理时, 将营林成本作为“林木资产”的成本, 转入了有形资产的成本中, 造成的结果是“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没有成本。但是, 随着计量技术的发展, 林学、生态学、土壤学、生物学等自然学科的加入, 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工作已在世界范围内开展。

第三, 众所周知, 森林生态效益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是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 都能使整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获益的物品, 它具有非排除性和非竞争性。这样, 对营林企业来说, 它无法控制地免费提供着森林生态效益, 而实际上, 营造公益林的企业, 其营林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环境。提供环保服务;对于营造商品林的企业, 其营林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林, 获得经济效益, 同时也提供环保服务。它们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应该作为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

总之, 现行会计制度不应该只侧重有形资产价值的核算, 应该放宽特殊无形资产会计确认的条件, 将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确认为特殊的无形资产, 纳入营林企业会计核算范围, 否则会导致会计信息不完整、不真实。必然影响投资者和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和分析。

三、森林生态价值的会计计量

森林生态效益是可以用货币进行量化的。目前从事森林环境经济方面研究的专家已经在森林生态效益货币量化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虽然他们大多从宏观角度来研究, 但许多方法也可应用于微观经济主体, 如目前对森林生态效益指标的计算已提出替代市场计量法、影子价格法、重置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等方法。

森林生态效益的计量应同时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两种形式。在传统会计模式中, 因为历史成本的可靠和简便, 一直把它作为基本的计量属性。但历史成本在相关性方面具有明显缺陷, 又发展出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转现值等较为复杂的计量属性以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理解性。现行财务会计的计量模式是以历史成本为主同时采用多种计量属性的模式。在反映森林生态价值会计信息时, 大致也要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 但由于计量对象本身的复杂性及受到计量理论与方法手段的限制, 使其在计量结果的公众认可度上仍存有争议。因此, 森林生态效益的计量应尽可能地考虑运用非货币计量尺度, 如采用实物数量指标及质量指标等。在计量属性上, 森林生态效益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参考文献

[1]曾华锋.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与林业可持续发展[J].财会通讯, 2008.7.

[2]张长江, 温作民.森林生态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J].财会通讯, 2009.10.

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与计量初探 篇10

1997年为应对温室气体对大气的危害,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了旨在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京都议定书》。协议的签订使得碳排放权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具有了商品的属性, 因此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全新的交易对象出现在贸易中。《京都议定书》确立了清洁发展机制 (CDM) 等三种灵活机制从而使发达国家达到各自所应承担的减排义务。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目前还没有减排的指标要求, 通过清洁发展机制, 可以将碳减排量 (CERs) “销售”给发达国家获得收入, 同时又可以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发展中国家不能直接将碳配额出售, 企业的碳信用要经碳基金等公司或机构的运作才能进入国际市场, 作为中间商的交易平台就可以从碳减排权转让中获取利润。世界银行是目前的最大卖家。CDM机制项目下的碳排放权是一种虚拟商品, 其交易规则十分严格, 开发程序也比较复杂, 销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户, 合同期限很长, 非专业机构难以具备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因此, 我国企业基本都是通过与国际碳基金合作的方式参与CDM项目。根据《京都议定书》, 国际碳基金在实施CDM机制时, 有义务为我国企业引入低碳新技术。目前碳基金的操作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投资于可再生能源项目等, 直接向我国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购买碳减排量;另一种是投资于高能效项目, 在排放污染较严重企业建设减排项目, 实现的碳减排量收益按合同规定比例作为投资收益。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程

全球碳排放权交易金额正在逐年剧增, 目前交易额已超千亿美元, 并规定交易的碳减排量必须是已通过第三方审计核证的减排量。同时, 随着“全球绿色化”概念被官方强化并逐渐被公众接受, 发达国家也通过立法程序, 要求企业发布的年度会计报告必须包含与环境相关的评价内容, 如丹麦的《绿色账户法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第92号公告, 均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相应的环境信息。与此同时, 为碳市场服务的中介组织也日趋完善。特别是碳计量标准体系的建立, 还为会计鉴证服务市场的成熟提供了规范的程序与要求。

随着相关制度的发展, 使得企业CO2等的排放、交易及节能减排等特定环境问题的会计处理规范探讨也愈加热烈, 日渐引起会计学界的关注和重视, 如《欧洲会计评论》、《会计、组织与社会》、《会计、审计与职责杂志》等相关国际知名会计期刊推出或计划推出与排污权、碳会计及披露、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会计等专题,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碳会计的相关规范或指南研究将达到一个高潮。

IASB和FASB均出台排污权交易会计的相关处理草案或准则, 试图对包括CO2等排放气体的会计问题进行规范。如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 (FERC) 于1993年在《统一会计系统》 (USof A) 中对排污权交易会计处理做出了规定。不过这个规范最初主要针对SO2, 且不能对免费分配的排污权进行处理, 存在许多先天缺陷。10年后, FASB希望通过EITF03-14来解决总量-交易机制下排污权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针对欧盟25国排污权交易制度 (EU-ETS) 项目, IASB于2004年发布IFRIC3《排污权》。该指南将解释范围限定在为污染排放进行支付而持有的排污权会计处理上, 但在计量上存在着复合计量模式和报告模式, 发布后引起了极大不满和争议, IASB在1年后撤回了该解释公告。2007年12月, IASB再次启动排污权交易项目, 在议程文件中提出了3种会计处理方法供企业参考, 重新系统设计会计准则, 旨在提出包括排放在内的排污权交易会计处理模式。

由于碳排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除了一些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报告外, 现有学术文献还极少提及碳交易或碳信用等碳财务报告和鉴证问题。2008年Stewart Jones教授等将与碳排放、交易及鉴证等的会计问题称之为碳排放与碳固会计, 即碳会计, 并提出了构建碳会计规范的两种主要思路:一是在京都协定框架下, 所有机构或组织对产生于碳汇的碳信用的会计规范与IPCC的原则相协调;二是在温室气体协定书内分别计量和报告CO2排放的相关会计问题。该协定书不但有其企业会计和报告基准, 而且还有一套成熟的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估算的工具。

从国外文献的最新研究进程看, 碳会计主要涉及:碳排放配额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碳排放的相风险核算与报告、与碳排放相关的不确定性核与报告、碳排放信息披露及管理等。在传统财务会计框架内, 碳会计主要涉及的是碳汇的资产确认问题和碳源的负债确认问题, 如碳信用或碳排放配额表内记录和披露问题。在此点上, 澳大利亚会计准则AASB120、国际会计准则IASB IFRIC3、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B EITF03-14、FASB153等都有详细规范可供参考。此外, 树木等因固碳职能被认为是碳会计中碳汇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碳会计系统中需单设账户予以反映。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资产, 又与IAS41、AASB141等会计准则相挂钩。

我国还没有出台与碳排放权相关的会计准则, 这就导致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性。

三、关于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

碳排放减量权证签发后, 碳排放权的价值就被承认。而其被确认的复杂性和后续减排空间的有限性, 使得碳排放权成为了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 有了商品的属性。碳排放权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 应当作为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

(一) 碳排放权是一项资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把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此外, 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碳排放权符合我国会计准则对资产下的定义和特征。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 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COM项目或其他事项中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通过企业当期或以后的营运过程中出售已认证的碳排放权,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企业通过投入CDM项目或直接购买拥有或控制碳排放权, 该资源的投入成本是能够可靠计量的。

(二) 碳排放权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王艳、李亚培认为, 碳排放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 它具有自由交易市场, 拥有具体产品的定价机制, 并始终以公允价值计量, 其价值变动直接增减资产价格, 应将其确认为金融资产。二氧化碳排放权具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特征, 应将其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其具体做法是, 在现行“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增加一项“排放权”明细项目, 以反映企业取得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价值。

碳排放权虽符合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一些特点, 但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 碳交易操作制度、价格机制以及信息披露与获得等方面的缺乏, 相关法律的缺失和会计法规的局限, 在我国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碳交易市场。

(三) 碳排放权确认为存货。

张鹏认为, 应当将碳排放权作为存货在会计上进行确认。“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 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企业持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对于一个CDM项目而言, 碳减排量存在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 并且对于目前中国的CDM项目来说碳减排量以出售为最终目的, 所以应确认为存货。但碳排放权没有实物形态, 确认为存货也不太合理。

(四) 碳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

王学瓅、胡昳等认为, 碳排放权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非货币性资产, 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从碳排放权的特征与无形资产的特征可以看出, 碳排放权具备无形资产的特征:碳排放权是经相关权威部门签发的排放减量权证, 可以作为一国减除温室气体的资源, 不具有实物形态, 但可以单独出售或转让。由于CDM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使得碳排放权在企业持有过程中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情况不确定, 不属于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 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因此碳排放权基本属于我国无形资产的定义, 可以作为无形资产在会计上进行确认。

对于碳排放权的确认, 应分阶段对待。第一阶段, 在《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下,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的指标, 但通过清洁发展机制, 我国可以将碳减排量CERs“销售”给发达国家。因此, 在CDM下, 我国碳减排量交易是通过国外企业提供资金或是先进技术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CDM项目, 并签订协议, 规定在项目注册成功后, 每年按照一定的价格购买该项目每年所核定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我国碳减排量是CDM项目所产生的, 是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 但它的最终目的是出售。虽然碳减排量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 但在第一阶段, 将碳排放权最为存货进行确认比较合理。

随着进一步发展, 若我国实际拥有碳排放权, 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确认更合理。其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碳排放权是企业所拥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四、关于碳排放权的计量

碳排放权的计量问题主要体现在计量属性上。

(一)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 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主要是用于购置或形成碳排放权时的初始计量。企业购置或形成碳排放权的过程, 一般是基于交易双方同意, 并具备一定的交易凭证, 以该价格作为企业购置或形成的碳排放权的成本入账是合理可靠的。但是, 历史成本作为碳排放权计价的属性也是存在缺陷的。在市场价格经常波动的情况下, 相同的碳排放权在不同的时间点取得的成本会存在着很大差异, 如果仍然用历史成本记录, 那么资产负债表上的汇总将失去可比的基础。因此, 碳排放权的计价仅仅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不够的。

(二)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 在公平交易中的市场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与历史成本相比较,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时态性。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不一定是对立的, 公允价值可以是历史成本, 也可以是现时价值, 即公允的现时市场交易价值。在原始交易日, 交易成本总是按照现时的市价计量, 在财务报告日, 公允价值不再是原始交易时的历史成本, 而是按照财务报告日的市价重新计量。在一定程度上, 公允价值相比历史成本更能反映可交易的碳排放权的经济实质。对我国企业来说, 由于没有减排压力, 当企业在出售碳排放权中可以获得比历史成本更多的价值时, 企业当然会选择出售。对于企业管理决策而言, 碳排放权的市场公允价值正是企业考虑如何以及何时处理碳排放权的决策机会成本。

我国目前还处在碳减排量交易的初级阶段, 还不可能形成一个大规模的交易市场, 因此对碳减排量的计量不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第一阶段, 碳减排量作为一种存货, 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五、结论

碳排放权是一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 该资源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因此应当将碳排放权确认为一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给予确认。对于碳排放权会计核算方法的研究为参与CDM项目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 也为碳排放权会计准则的拟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国现状下适用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碳排放权会计核算方法还需会计界广大人士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摘要:清洁发展机制 (CDM) 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为使发达国家达到减排义务而设定的三种灵活机制之一, 通过该机制, 我国企业可将碳排放权销售并获得收入。本文在总结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认为应将碳排放权分两阶段进行会计确认, 并对其计量属性进行论述。

关键词:碳排放权,会计确认,计量属性

参考文献

[1]王艳, 李亚培.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J].管理观察, 2008.

[2]王学瓅, 胡昳, 姜洋.浅谈碳汇的确认、计量与定价[J].绿色财会.

[3]涂毅, 郝玲, IASB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回顾及影响[J].财会通讯 (综合) , 2008.

[4]张鹏.CDM下我国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和计量[J].财会研究, 2010.1.

完善环境成本确认和计量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 环境成本;环境成本确认;环境成本计量

企业环境成本确定和计量或称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它是把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又确认的结果予以量化的过程,亦即在环境成本确认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和属性,运用计量方法对环境成本进行数量和金额的认定、计算和最终确定的过程。

一、我国企业在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是融汇于传统财务会计之中的,没有单独进行处理。在具体核算与生态环境有关的业务时,大多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在原有传统会计核算基础上增添一些环境会计账户的方法,并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并在一起反映,如对生产产品过程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费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购进有污染的材料所支付的污染费计入采购成本,对于不可回收物导致废弃物数量增多所交纳的污染费计入销售费用等,这种核算方法不能单独提供有关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程度。

2.进行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实务的会计处理是分散的,不成体系。由于环境会计的理论还不够成熟,加之各企业对环境信息的重视程度不一,会计处理对象和方法也各不相同,会计处理显得零星分散,差别很大,因而提供的环境成本确认和计量缺乏可比性。

3.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有限。由于目前技术条件还不成熟,环境会计中的自然资本、自然资源等要素并不能都以货币进行计量,其非数量化信息计量方法不确定,许多企业即便反映环境信息也只是进行确认和计量可以货币直接估价的简单费用,如排污费等,环境信息非常有限。并不能使企业更加合理地承担社会经济责任,将企业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中,也就难以明确企业环境责任。事实上,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要远远大于其私人成本,企业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作出贡献。

4.无统一的进行确认和计量规范。环境会计理论还属于初始阶段,特别在实务方面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因而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实务的出现先于会计理论,企业在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方面往往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由于目前对企业业绩的评价,没有单独关于环境成本控制的考核指标,企业当然不愿意因环境成本的增加,影响其业绩。

二、深入开展企业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工作

1.深入开展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理论研究。由于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方法体系的多元化,进行确认和计量对象的复杂性,尤其是在计量环节上尚未突破,使得当前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撑,其结果是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实务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出现盲点。加强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的研究必须借助于适当的理论导向:一方面是政府或相关部门应该恰当地引导会计理论在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方面做些研究;另一方面应该成立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理论及运用专题课题组认真研究出相应成果。

2.尽快制定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准则。在环境会计研究中,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是最早进入实务领域的,至今仍没有共同可接受的专业标准。企业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的方式各不相同,另一方面企业出于竞争的压力,很可能只会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一些取得较好环境绩效的信息,对企业自身不利的方面则避而不提。为了增强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准则的可操作性,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考虑企业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的内容和模式,要兼顾成本效益原则并确保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

3.加强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的政府监管。企业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由国家实施强制性的管制是极其必要。考虑到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从事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工作的政府部门应该是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环保局。要通过立法来明确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监管内容、监管方式以及监管权责。

4.开展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审计工作。企业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也需要环境审计作为其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开展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审计工作才能使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逐步走向规范化的道路,对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进行审计,其审计范围包括强制性与自愿,货币性政策与非货币性政策。重点审计其真实性、正确性与客观性,确保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的真实可信,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对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龙麒任.《浅析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经济师》.2005

(6)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篇12

会计要素是会计工作的具体对象, 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 是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对会计要素加以严格的定义, 能为会计核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1、中外会计要素内容的比较

在我国会计领域广泛使用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要素等概念而在国外有关会计理论研究文献中, 经常使用的是“财务报表要素”概念。虽然“会计要素”和“财务报告要素”指代的内容大体一致, 但我国的“会计要素”概念产生于会计准则的框架理论而国外乃至国际的“财务报表要素”是为了构建财务报表框架而产生的。

2、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内容的重构

(1) 资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财政部会计司 (2005) 指出:“《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号》将资产定义为“由于过去事项而由主体控制的、预计将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流入主体的资源。”服务潜能是指一项资产 (或与其他资产一起) 单独地直接或间接为实现公共部门主体的目标而做出贡献的能力……“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定义的资产在强调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 还将能够提供服务潜能的资源也作为资产。

(2) 负债。《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负债的定义为:“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 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各种应缴款项等。”财政部会计司 (2005) 指出:“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将负债定义为‘主体因过去事项而承担的现时义务, 该义务的履行预计将导致含有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的资源流出主体’”。“考虑到公共部门主体的目标,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将负债的本质特征总结为含有‘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的资源流出主体因为对于公共部门主体而言, 许多义务是通过提供具有服务潜能的资源来履行或清偿的”。同资产要素, 建议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设计时, 在负债定义中考虑加入“服务潜能”的概念。

(3) 净资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净资产定义为:“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财政部会计司 (2005) 指出:“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将净资产/权益定义为‘主体的资产扣除所有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将该要素称为‘净资产/权益’这主要是因为有些公共部门主体权益的归属很难界定, 比如国家政府的权益, 称为‘净资产’既反映了其内在涵义, 也回避了难以界定这类公共部门主体权益归属的问题”。

(4) 收入。《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收入定义为:“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 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等”。财政部会计司 (2005) 指出:“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将收入定义为‘导致报告期净资产/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的总流入, 但不包括与所有者投入相关的净资产/权益增加’。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收入’要素虽然被冠之以‘收入’的名称, 但其实质内容却等同于IASB的‘收益’要素, 这一点可以从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中得到验证。

(5) 费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支出定义为:“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以及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支。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财政部会计司 (2005) 指出:“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将费用定义为‘在报告期间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的减少, 表现为导致净资产/权益减少的资产的流出或耗费或负债的增加, 但不包括与分配给所有者相关的权益减少’。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中的‘费用’要素同样既包括主体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费用, 如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的成本、工资和折旧费等, 也包括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或正常经营活动之外发生的损失, 比如由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损失等。

(6) 结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将结余定义为:“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结余是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主要包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3、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的会计等式

事业单位会计等式, 亦称事业单位会计平衡等式, 是指事业单位会计要素之间客观存在的必然相等关系, 事业单位会计平衡等式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时点上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的会计平衡等式:

资产=负债+净资产

第二条是反映事业单位的一定时期业务活动的动态状态的会计平衡等式:

收入-费用=结余

第三条是把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和显著变动状态结合起来的会计平衡公式: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

第三条会计平恒等式虽然不影响总体的平衡关系, 但影响了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内部和“收入费用表”内部的平衡关系, “事业单位规定的资产负债表格式采用的是‘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原理, 不符合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它实际上是会计科目余额平衡表, 这种报表结构沿袭了我国传统预算管理体制下的资金表格式, 不仅报表内容与其名称不吻合, 而且与收支表的关系显得重复累赘, 也不便于有关方面 (如银行) 进行分析。因此这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需要改进, 使之符合惯例要求”。关于这个问题, 后面在讨论。

二、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确认基础

1、会计要素的确认基础的分类

会计确认基础, 又称会计基准, 是指是确认或记录收入、费用归属期间的标准, 即会计事项何时确认和确认为哪些会计要素的问题。

从各国对企业会计理论和实物的研究来看, 会计基础的分类主要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 但会计实践表明, 不存在纯粹的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还存在界于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者之间的混合会计基础。现金制基础和应计制基础只是会计基础区间上的两个极端, 在这两个极端之间, 还存在着其他会计基础。总的来说, 会计确认基础可以细分为现金制基础、修正的现金制基础、修正的应计制基础和应计制基础四种类型。

(1) 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 又称为现金制, 是一种以现金的实际收付来确认交易或事项, 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基准确认收入和费用, 不考虑交易适用的时期, 会计要素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和现金余额, 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确认基础。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是会计记录简单客观, 容易理解;实施成本较低;能够满足监督预算执行的需要, 缺点是反映的受托责任较窄;不能全面反映高校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2) 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收付实现制, 是指用来确认那些已经发生于年末、而且预期将在年末后的某个特定时期内导致现金收付的交易和事项。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认为修正的现金制通常有两种变体:“附加期”模式和附加披露模式。“附加期”模式指在规定的追加期内 (通常在30天或以内) , 对源于前一会计期间的交易所产生的本会计期间的现金收付, 仍确认为前一会计期间的现金收付。“附加披露”模式是对于通常在应计制下确认的项目提供附加的信息披露。

(3) 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是指发生时确认交易和事项, 而不论现金是否收到或付出, 但在未来期间才会发生的成本并不会推迟其确认时间, 将在未来提供服务实物资产将被作为本期的“费用”加以一次性摊销, 不予递延。

(4) 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 又称应计制, 是指以交易或事项的是否发生来确认和记录收入或支出, 以权利义务的发生作为基础确认收入和费用。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增加信息透明度;反映了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能有效改进服务质量和效率, 缺点是提供的信息客观性较差, 容易操控;构建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

2、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确认基础的选择

截至目前, 在经合组织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 34个成员国中, 有15个 (占44.11%) 的政府会计已经在政府机构或部门层次上实施或试行了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有12个 (占35.29%) 的政府会计则在整个政府层面上或多或少采用了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方法。不仅是OECD所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如印尼、菲律宾、斯里兰卡、蒙古、斐济等国也显示了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的趋势。

从OECD这些国家对确认基础改革的结果来看, 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是大势所趋, 也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的需要。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发达以及我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情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相提并论, 所以《准则》在选择会计确认基础时应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 稳步前进, 循序渐进的引入权责发生制。笔者认为,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不宜太急进, 宜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的步骤进行改革。

三、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计量

1、会计计量的定义

明确了会计确认问题, 接下来就应确定会计计量问题, 关于什么是会计计量, 国内外有不同的定义, 1976年, FASB在《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中指出“会计计量就是选择何种属性以及采用什么单位进行计量。”1989年, IASC在《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公告中认为:“计量是指为了确定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中确认和列示财务报表的要素金额的过程。”会计要素计量问题研究分为计量单位研究和计量属性研究。

2、企业会计计量和事业单位会计计量的比较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有五项, 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并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在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19条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 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由此可见, 我国的企业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在会计计量属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多种计量属性。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只采用历史成本。

3、事业单位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由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会计的确认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笔者认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后也会选择权责发生制作为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 所以事业单位会计计量属性应当更丰富一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只能采用历史成本, 但是由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特殊性, 有些资产取得时并没有实际成本, 如事业单位取得的政府补助资产、受托代理资产、捐赠资产等, 这些都是无偿取得的, 没有实际成本, 如果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采用实际成本原则, 将难以在报表中反映这些资产的价值。但是从资产的定义上看, 它又属于事业单位的资产, 如果不予确认和计量, 将不能完整的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 使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完整, 这不符合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目标。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7号——固定资产》规定, 在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下, 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固定资产, 其公允价值可以参照现行重置成本确定;《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2号——存货》规定, 对于将以免费或收取名义费用的方式进行分配的存货, 或者用于将以免费或收取名义费用的方式进行分配的货物的生产过程的存货, 应当按照成本与现行重置成本孰低的原则进行计量。所以从现行26项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规定来看, 其对会计要素的计量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4种计量基础”。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完整性, 事业单位会计应当借鉴《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对会计要素的计量采用历史成本为主, 其它计量方法为辅相结合的方法。建议设计《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时, 事业单位除了以历史成本为主外, 对于一些特殊的交易事项, 如捐赠、受托代理交易、政府补助等, 可以采用其他的计量属性, 做到历史成本为主, 其它计量方法为辅相结合以完整的反映交易事项。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深入的发展和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 我国的事业单位迎来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要求建立“政事分开、产权明晰、责任明确、多元约束、科学管理”的现代事业制度。本文在吸收国际上关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的要素的确认、计量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反思, 以此作为改革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确认,计量

参考文献

[1]北京市预算会计研究会政府会计课题组.关于建立中国政府会计准则的研究报告[J].会计研究, 2006 (3) :37-38.[1]北京市预算会计研究会政府会计课题组.关于建立中国政府会计准则的研究报告[J].会计研究, 2006 (3) :37-38.

[2]阎达五.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问题的思考[J].当代财经, 2003 (3) :45-46.[2]阎达五.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问题的思考[J].当代财经, 2003 (3) :45-46.

上一篇:住宅价格周期下一篇:全面健身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