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再确认(精选3篇)
身份再确认 篇1
摘要:本文从“洁丽邦”要求确认股东身份案谈起,分析研究一人公司组织形式变更的价值,并结合主审法官的意见分析在变更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最后提出笔者关于完善相关立法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一人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变更
2007年5月,一人公司洁丽邦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某。7月,黄某与潘某、王某、鲍某、李某订立协议,约定五人共同出资设立洁丽邦公司。王某、鲍某、李某三人依协议约定分别向公司以现金足额缴纳了出资。但该协议未向工商部门登记备案,也未进行公司变更登记。10月,洁丽邦公司向法院起诉称王某、鲍某、李某三人在未征得其他股东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公司账户内的81万元资金转出。原告公司要求确认上述三人为公司股东。12月,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理由是,黄某、潘某与三被告订立的投资协议未得到工商部门确认,更未进行变更登记,该公司仍为一人公司,三被告也就不具有股东身份。
本案中,原告的诉讼请求未获法院支持的原因主要是该协议未经工商登记,不发生公司变更的法律效果。但当事人订立该协议的事实表明,现实中人们存在把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需求。
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必要性
依传统公司法理念,公司是依法设立的营利性社团法人。然而,现代公司法发展趋势使得世界各国立法先后承认“一人公司”,我国《公司法》也规定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但一人公司在成立后,股东在必要时很可能会变更组织形式来适应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有其必要性。
(一)风险分担
相对于传统的“独资企业”而言,一人公司利用了有限责任的“特权”,使得投资者不必再承担无限责任,降低了经营风险。但各国公司法又对一人公司的有限责任在立法上进行了限制,以保护债权人免受投资人恶意利用有限责任逃避债务的侵害。这使得一人公司的有限责任“特权”在某种程度上“相对一化”了。于此同时,传统公司社团性的特征所体现的投资人共同出资,共担风险的基本价值并未丧失其地位。一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实际面临的风险很可能超过原先的的预期,一人公司股东基于分担风险的考虑,很可能希望增加出资人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
(二)商业决策
集中管理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股东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导致了对企业的集中管理。于是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就落在了董事会和经理人的手中,股东仅就公司的合并分立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就一人公司而言,对股东的决策能力可能比起其他形式的公司有更高要求。首先,一人公司由于股东个数的天然性质使其经营中面临更多的风险压力。其次,一人公司仅有一个股东,不论该股东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都存在一定的认识能力限制。如果多个股东参与决策,即使每个股东的认识能力有限并且决策成本可能相对较高,但股东意见的结合可以降低决策失误的可能性。
(三)经营规模
当一人公罚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时,转换公司组织形式也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离不开融资。如本文提到的“洁丽邦”案,一人公司可能为筹集资金而变更其组织形式。第二,一人公司不存在股东会,组织结构也相对简单,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组织形式很可能成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的阻碍。
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存在的法律问题
“洁丽邦”案法官认为,如果一人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方式转化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对于一人公司存续期间的债务就可能出现有限责任股东和无限责任股东并存的情形:原一人公司的股东因《公司法》第六十四条而承担无限责任;新加入的股东则按照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定承担有限责任,这种“双重”机制在我国现行《公司法》中不被认可。
在现有立法的基础上,作为执法者的主审法官的上述意见很有启发意义。一人公司仅有一名股东,与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相比更容易产生滥用法人人格的道德风险,这种道德风险同样也存在于组织形式的变更问题上。
(一)法律是否禁止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
1、《公司法》总则中的相关规定
《公司法》总则第九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变更前公司的债权和债务由变更后公司承继。作为总则的一般性规定应当可以适用于一人公司,如果包括一人公司在内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那么一人公司作为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为何不能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呢?
2、法官对上述问题的回答
“洁丽邦”案法官认为,《公司法》对一人公司在诸多方面作出了比普通有限责任公司更为严格的规定。《公司法》就增资扩股流程对普通有限责任公司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一人公司则未作出规定。根据“法无规定即禁止”的商事组织法原则,《公司法》对一人公司通过增资扩股转变组织形态事实上持否定态度。
3、笔者对法官意见的思考
首先,“双重股东责任并存”的问题出现在一人公司股东滥用有限责任的情况下,是一种例外情况。如果仅因为现实中某些一人公司可能发生这种道德风险,而禁止所有一人公司进行组织形式变更是不合理的。
其次,一人公司股东有权作出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一人公司的主要制度是在《公司法》第二章第三节加以规定的。根据该节第五十八条的规定,一人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适用该节规定,该节没有规定的,适用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根据第二章第二节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股东会有权对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由于第二章第三节并未对一人公司的变更问题进行专门规定,因此一人公司可以适用上述规定。
再次,法律对设立一人公司的较严格要求不能成为禁止其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理由。类似的情形是,《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程序都设定了比有限责任公司更高的标准,但却并未禁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
最后,《公司法》有关普通有限责任公司增资等问题的规定应理解为可以适用于一人公司。根据第五十八条,一人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适用第二章第三节规定,该节没有规定的,适用第一节、第二节。可见,除第三节外,在第二章中所提到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不包含一人公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章节中所指的“有限责任公司”也都不包含一人公司。如果这样理解,有关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并与分立、甚至是公司解散和清算等规定都无法适用于一人公司,这种解释法律的方式将人为导致一人公司法律规范的大量缺失。即便是在坚持商事主体严格法定原则的前提下,这种理解也是欠妥的。
(二)变更组织形式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人公司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存在变更组织形式的需要,而且对现有立法的分析表明这种变更也可能实现,但该案法官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确实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原一人公司债务在变更后公司股东间的责任分配问题
该案法官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公司债务发生于一人公司存续期间,股东与一人公司财产发生混同,债权人却在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后向法院起诉主张该债权。在公司未变更的情况下,如果原一人公司股东无法证明个人财产独立于公司财产,并且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则由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由于变更前公司的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如果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上述法官假设的债务也要先由变更后公司财产予以偿还,将导致除原一人公司外的其他股东很可能也要对该债务承担责任。但如果变更后其他股东对该债务并不知情,让其他股东分担本应由原一人公司股东承担的责任似乎有失公平,甚至存在原一人公司股东和所谓的“债权人”恶意串通来向变更后公司“讨债”的可能。
2、变更前债务在变更后股东间的责任分配与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
针对1所述及的情况,立法上是否可以直接对变更后公司的相关责任予以排除呢?即规定变更后公司对原一人公司存续期间的债务仅在原一人公司资产的额度范围内承担责任,如果原一人公司股东无法证明其财产独立于公司,则原一人公司财产不足承担债务的部分由原一人公司股东承担。这样的立法确实对保护变更后其他股东的利益有所帮助,但却不利于某些情况下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3、原一人公司订立的合同由变更后公司继续履行问题。
由于变更前公司的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那么原一人公司所订立的合同如果在变更时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是否必然由变更后的公司继续履行?在原一人公司已经收取对方的定金,或者对方已经部分履行的情况下,变更后的公司是否要承担返还定金或者继续履行的责任呢?如果变更后公司的经营范围发生变化使实际履行合同变得不可能呢?
二、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立法完善
针对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在立法上应加强对一人公司自身发展的引导,另一方面应处理好变更程序中的权利义务承继问题。
(一)加强对一人公司的监管和引导
1、高风险领域的禁止
一人公司的出资规模,股东人数和治理结构都适于经营风险不大的行业。如果一人公司涉足高风险领域,一旦发生决策失误或其他的经营问题,一人公司的股东很有可能考虑通过变更组织形式的方式来逃避债务。
2、完善一人公司中监事的职能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人数较少或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两名监事。考虑到一人公司自身的性质,笔者认为法律应明确规定一人公司应当设立监事会,人数至少为两人,由职工代表担任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代表共同担任。在监事会的具体职权方面,一方面赋予其不能通过公司章程加以排除的基本职权;另一方面,一人公司可以在上述法定职权外对监事会的其他职权进行规定。同时,在完善上述监事会职能的前提下,加强对一人公司的财务监督。
(二)一人公司组织形式变更程序上的立法重点
关于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立法重点应当加以考虑:
1、对债权人的保护
一方面,一人公司变更时应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一人公司应当明确未了结的债权债务,有利于针对所负债务的不同性质在变更前进行必要的处理。比如在组织形式变更的同时业务范围也发生变化,这使某些合同不能由变更后公司来履行,所以必须在变更前加以安排。另一方面,一人公司应将公司组织形式的变更通知债权人并加以公告。参照我国《公司法》有关公司合并分立的相关规定,一人公司应当在作出变更组织形式决议的一定期限内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进行公告,债权人可以在通知和公告后一定期限内要求一人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担保。
2、对变更后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保护
前文中已经就在立法上限制变更后公司及股东的责任进行了探讨,但笔者认为对变更后其他股东利益的保护应当兼顾对债权人利益的平衡。我国《公司法》总则规定,变更前公司的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所以限制变更后公司的责任实际上存在与上述规定的冲突。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原一人公司股东与变更后其他股东应当就原一人公司存续期间的债务进行专门的约定,但不得以该约定对抗债权人。这样安排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债权人的利益可以充分得到保障,即可以直接向变更后的公司主张要求其承担;另一方面,特别是在原一人公司股东已经退出变更后公司的情况下,变更后公司因承担上述责任而导致的损失还可以依据与一人公司股东的约定要求赔偿。
综上,一人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到底哪些有关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制度可以直接适用于一人公司,同时哪些规定基于一人公司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应当进行调整,都是应当由司法解释或相关立法加以明确的问题。本文中对一人公司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大胆假设,许多想法可能不合实际也不甚完善,笔者意在抛砖引玉,不妥之处望指正。
参考文献
[1]、董朝阳:“一人公司法律规制的完善”,载《商场现代化》2008年1月(上月刊)。
[2]、施天涛:《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王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殷洁,朱晔:“论商事组织严格法定原则”,载《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10月,第4期。
身份再确认 篇2
1、认真核对参合患儿本人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照片,是否属本人住院。
2、认真核对参合患儿的户口本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户主姓名及户主身份证号码,是否一致。
3、认真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缴费登记栏,确认参合患儿已缴纳当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
4、严格撑握和执行新农合住院管理制度,在确认参合患儿身份无误后办理住院,新农合管理科要跟踪检查住院治疗情况,随时对科室进行抽查,杜绝冒名顶替、挂床住院等违规现象发生。
5、对辖外就医参合患儿户籍所在地开具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转诊转院审批表认真核对,确认身份,明确转诊日期、转出医院、转入医院、当地新农合经办机构盖章等,后由我院新农合管理科确认签字盖章。
6、不得利用职务之便为未参合患儿冒名顶替参合住院,一经发现,严惩不怠。造成经济损失的,由直接责任人承担。
浅谈纯化水系统回顾性再确认 篇3
与生产或检验相关的关键设备、公用系统、设施在经过验证后, 还需要进行再确认, 以保证功能有效、性能稳定, 并验证状态未发生漂移。设备再验证一般可分为变更引起的再验证和周期性再验证。因设备移位、旧设备启用、关键部件更新、维修等变更发生时, 进行的再验证均为变更引起的再验证, 此类验证应对设备进行安装、运行和性能 (IQ-OQ-PQ) 等再确认。除变更引起的再验证外, 还有周期性再验证, 在再验证管理程序中, 应根据设备的复杂程度及其对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影响来对设备进行分类, 关键设备应进行周期性再验证。非关键设备以及可通过定期校验确保其性能满足产品质量、检验结果要求的设备无需周期性再验证。
按照再确认工作计划, 可将再确认分为3个阶段:首先, 进行再确认方案的起草, 经确认小组讨论、修改后, 最后经确认委员会批准;然后为实施阶段, 按再确认方案进行回顾性确认;最后为数据分析、总结评估阶段, 再写出确认报告, 经确认委员会批准通过。
我公司是集团内首家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企业, 笔者主要负责设备及公用系统的确认工作, 现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谈一下纯化水系统的回顾性再确认。
1 纯化水系统简介
纯化水系统位于本公司制剂车间1号楼的7层, 制药用水设备是由广州某水处理有限公司制造, 纯化水主要作为口服固体制剂的配料, 是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器具和包装材料的最后一次洗涤用水。我公司纯化水系统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 经原水泵增压、加药系统、机械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器、保安过滤器、反渗透系统、离子交换混床的制备工艺, 再经紫外杀菌器灭菌处理而制成纯化水。该系统的设备、管道、阀门所用材质及系统设计制造均符合GMP要求, 且制水流程中的流量、压力和电导率、电阻率都可进行在线监测。
设备基本技术参数:纯化水产量≥1.0 m3/h, 反渗透系统脱盐率为96%~98%, 离子交换混床出水电阻率≥10 MΩ·cm, 电导率≤30μS/cm, 回收率为50%~70%。
2 纯化水系统的回顾性再确认内容
纯化水系统的回顾性再确认应包含:安装环境, 连接系统, 公司相关SMP、SOP文件等相关程序, 相关仪器仪表的校验, 设备日志, 设备的维护情况、预防维修情况、偏差、变更、投诉等处置情况的回顾。以上内容可以采用列表形式, 也可采用问答形式逐一进行回顾, 每项内容的回顾是否有偏差, 相关工作是否按要求及时完成, 回顾结果都要对此有明确的结论。
3 反渗透系统的监测数据回顾
纯化水系统的再确认周期为1年, 回顾周期为上年度的9月份至今年度的8月份。笔者结合本公司纯化水系统回顾性再确认重点, 列举运行日志中相关技术参数的汇总及其变化趋势, 以及确认周期内各纯化水点的检验数据回顾、关键数据的变化趋势。将运行日志中相关记录参数进行月度最高及最低数据的汇总, 可整理出《反渗透系统的监测数据回顾汇总》, 如表1所示。趋势图如图1所示, 回收率 (%) 范围图如图2所示。
结合产水流量与浓水流量可计算回收率范围:22/ (12+24) ×100%=61.1%, 24/ (12+24) ×100%=66.7%。
5离子混床的监测数据回顾4反渗透系统小结
根据表1中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期间数据, 结合去年有关数据 (自2012年5月至2012年9月在保证产水流量的基础上) 分析, 反渗透系统进水压力逐月升高。在2012年10月6日及2013年4月14日, 反渗透系统经酸碱消毒、清洗后, 压力降低。反渗透系统的产水率保持恒定且达到系统设计要求, 反渗透系统一直保持比较良好和平稳的运行状态。电导率 (最高) (μS/cm) 变化
表2为2012年度确认周期的部分离子混床的监测数据回顾。
现结合表2, 对2013年度确认期间数据进行汇总, 如表3所示。
6离子混床小结
根据表2、表3中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期间数据, 结合2012年有关数据分析, 自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 1号混床共再生3次, 累计运行181天, 累计制水1 615 t;2号混床共再生3次, 累计运行170天, 累计制水1 493 t。从以上汇总数据分析可知, 2个混床的运行状况及再生能力基本一致, 运行性能平稳, 可以满足制水要求。
在此次纯化水确认期间日最高用水量是21 t, 未超过系统设计产水量 (纯化水产量≥1.0 m3/h) , 因此系统完全可满足生产用水量的要求。图3为日最高用水流量变化趋势图。
上文将设备基本技术参数中的纯化水产量、电导率、回收率以列表及变化趋势图形式进行了回顾。其中, 反渗透系统脱盐率和离子交换混床出水电阻率可以在运行日志中进行汇总, 这样纯化水系统各单体设备基本技术参数都通过数据的回顾得到了分析, 证实了该纯化水系统各单体设备可达到相应的要求。
7 纯化水检验情况回顾
对纯化水检验记录进行统计分析, 系统考察按纯化水系统相关的GMP文件执行后1年来纯化水的质量情况。汇总记录如下:纯化水微生物限度监测 (最高值) 数据回顾 (表4)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 (最高值) 变化趋势图 (图4) 。
注:微生物指标警戒限度 (个/m L) :40;纠偏限度 (个/m L) :50;法定标准 (个/m L) :100。微生物限度检查数据: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通过以上列表及相应变化趋势图可明确得出, 微生物限度数值均在公司制定的警戒限度范围内, 纯化水质量稳定, 未出现不合格情况。
8 结语
此种回顾性确认是建立在纯化水系统长期运行且相对较稳定的基础上, 利用对纯化水系统日常监测的各种历史数据来进行回顾性确认, 通过此确认来证明该系统按照现行的GMP文件进行操作、维护保养, 有能力稳定地供应规定数量和质量合格的纯化水。实践证明, 该纯化水系统制水及监控过程均保持正常和稳定, 未出现异常情况, 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