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标准(共7篇)
确认标准 篇1
一、会计确认的含义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首次对会计确认做出权威性定义, 在其1984年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认为, “确认是将某一项目, 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等之类正式地记入或列入某一个财务报表的过程, 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描述某一项目, 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之中。对于一笔资产或负债, 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或发生, 还要记录其后发生的变动, 包括从财务报表中予以消除的变动”。
二、会计确认的标准
1、会计确认标准的基本定义。FASB在第五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提出了四个确定标准:
1、定义, 项目要符合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定义;
2、可计量性, 具有一个相关的计量属性, 足以充分可靠地予以计量;
3、相关性, 有关信息在用户决策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可靠性, 信息是反映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的公告中其认为:“如果符合下列标准, 就应确认一个符合要素定义的项目:1、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将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2、对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IASC同时指出, 某一时点不符合上述确认标准的项目, 由于随后出现的情况或事件, 可能在较晚的日期符合确认的条件。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ASB) 在其颁布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详尽讨论了会计确认标准:如果一项交易或其他事项可以产生一项新的资产或负债, 或者可以为现存资产或负债增添价值, 那么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 应将这一效果加以确认:1.有足够的证据存在并表明, 新的资产或负债已经产生, 或者已为现有资产或负债增添了价值;2.新产生的资产或负债, 或者为现存资产或负债增添的价值, 可以按足够的可靠性用货币金额加以计量”。与此相应, ASB制定了如下终止确认标准:“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下, 一项资产或负债应全部或部分终止确认:1.有足够的证据存在并证明, 一项交易或其他过去的事项已全部或部分消除了先前已确认的资产或负债;2.虽然该项目继续作为一项资产或负债存在, 但已不再满足确认标准”。
2006年我国新修订的《企业会计标准》也包含了会计确认标准, 各会计项目符合要素定义和以下两个条件时予以确认:1.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2.该项目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以IASC的确认标准为中心将上面几种主要的会计确认标准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 它们是相通的, 从而体现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原则:
(1) IASC提出的确认标准与FASB提出的确认标准在形式上虽然不一致, 即前者包括“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标准, 而后者没有;后者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 而前者没有, 但其实质一致。因为FASB提出的确认标准中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也是IASC在其编报框架中所认同的两项重要信息质量特征, 对确认也具有约束力;而IASC提出的确认标准中的“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也内含于FASB对资产等会计要素的定义之中。
(2) 在财务报告原则公告的附件二中, ASB将其提出的确认标准与IASC提出的确认标准进行了比较, 认为其提出的初始确认标准与IASC提出的标准类似。不过其又认为:“本公告要求存在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新的资产或负债已经产生, 或者已为现有资产或负债增加了价值, 而IASC的框架却要求与该项目的任何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委员会相信, 这种差异反映了自IASC的框架发布后会计思想的发展”。ASB同时指出:“本公告涉及终止确认问题, 但是该问题在IASC的框架中并没有涉及。委员会认为它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自IASC的框架发布后, 交易以及可以用作交易的工具日益复杂, 更加迫切地需要为终止确认程序建立会计原则”。
(3) 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对确认条件的规定与I A S C的观点几乎完全相同, 虽然新会计准则第一个确认条件里没有“未来”二字, 但是“很可能”意味经济利益是各项目在将来产生的。
三、对传统会计确认观点的质疑
美国证券交易会委员Wallman认为传统的会计确认标准存在如下局限性:第一, 那些潜在的相关项目由于不符合确认标准而被忽略;第二, 由于计价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越来越无用的项目却依然包含在报表当中;第三, 人们并不总是清楚为什么一些信息包含在财务报表当中, 而其他信息则被排除在报表之外。近二十年来企业经营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进一步加剧了上述局限性, 传统确认模式下所生成的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受到越来越多使用者的批评, 会计确认模式面临创新的压力与挑战。为此Wallman提出了一种典型的多层次的确认标准体系“彩色模式”。他将原有的单一标准扩展成为一个具有多层次内在结构的体系:第一层次满足现有确认标准的项目, 这些项目包含的信息构成了财务报表;第二层次, 可能存在可靠性问题的项目, 例如研究开发费用、广告支出、品牌及花费在顾客满意度上的支出等;第三层次, 可能存在可靠性和定义双重问题的项目, 如顾客满意度的信息;第四层次, 不符合要素定义标准的项目, 例如风险计量实践;第五层次, 存在定义可靠性以及可计量性问题的项目, 例如企业持续经营的价值、企业的智力资本以及企业训练有素的劳动力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曙光, 吴联生.会计确认若干基本问题探讨.财会通讯[J]. 2002.6
[2]、周文娟.论会计确认.财会通讯[J].2003.4
[3]、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会计研究[J], 2002.1
[4]、乔旭东.试论会计确认标准的创新, 四川会计[J]. 2000.8
确认标准 篇2
申报审查程序及申报材料清单
一、申报审查程序
1.申请。标准厂房开发业主向项目所在地园区管委会提出初步确认申请,报送申报材料。
2.初审。项目所在地园区管委会对标准厂房开发业主提出的申请进行初步审查,重点审查项目基本条件的满足情况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对符合《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实施意见》(渝办发〔2007〕325号)要求的项目行文连同开发业主的申报材料上报市园区办。
3.确认。市园区办按照标准厂房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审核申报材料,对符合要求的核发《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初步确认书》。
二、申报材料
1.项目所在园区管委会《关于XX标准厂房项目初步确认的请示》一份;
2.标准厂房开发业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承诺书;
3.标准厂房项目备案证复印件;
4.标准厂房开发业主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5.标准厂房开发业主的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复印件;
6.标准厂房项目建设用地许可证复印件;
7.园区管委会和开发业主签订的标准厂房开发合同复印件;
8.标准厂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9.标准厂房项目方案设计单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工程设计资质证书、项目彩色效果图、加盖设计单位鲜章的含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的总平面;
10.合作开发项目需提供合作各方签订的开发协议复印件。
注:(1)2-10项材料按顺序胶装成册一套,加盖项目所在地园区管委会骑缝章。
确认标准 篇3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团体资格确认;环境权保障
【中图分类号】 D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54-1
所谓“公益团体”,应指以公益为宗旨的人民团体而言,其法律组织形态包括了法人团体及非法人团体,其中法人团体又包括社团与财团二种。是否为公益团体,则应依其章程所定宗旨判断之。于实务上,该当公民诉讼中原告资格的公益团体以“环保团体”为主,例如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等。公益团体的设立章程目的,是否须限缩至于环境保护有所相关,始该当公益诉讼之原告,需结合立法目的及原意加以讨论。
一、美国之认定标准述评
环保团体的诉讼资格因其特殊性,在美国公益诉讼中也是重要课题。美国洁净空气法中公民诉讼条款为:任何人(任何公民)有权代表自己(包括美国政府及其政府机构)提起一项民事诉讼,以实施授权该公民诉讼条款的环境法律、以及依据该成文法颁布的行政规章、其他诸如许可证以及行政命令等特定的法律要求。因此“任何人”或“任何公民”一般即被界定为公民诉讼的原告资格,但从条款规定来看,原告的范围极其广泛,且并未对利益关联作任何规定。在洁净水法中的公民诉讼条款,系采纳联邦最高法院Sierra Club v. Morton 一案中对当事人适格的见解而制定,亦即联邦最高法院认为该案中,环保团体Sierra Club 企图阻止商家于Mineral King 开发溜冰场,以免破坏自然生态,系可认定为环境上的损害该当“实际损害”之要件。在1977年的Hunt v. Washington State Apple Advertising Comm'n案中更确立得以判断环保团体是否具有原告资格的条件,该标准至今沿用,为环保团参加公民诉讼提供了依据,可作为参考:
1.环保团体中的成员如有诉讼资格,则该环保团体亦即具有诉讼资格;
2.环保团体须证明其保护的利益与团体自身的宗旨或成立目的是相关的;
3.无论是要求赔偿或救济,其成员不必亲自参加诉讼。
在美国的公民诉讼中,认为环保团体不得单纯以其经常关心环境事务既主张具有原告适格,且在Sierra Club v. SCM Corp.一案中,原告Sierra Club主张其会员遭受损害,但拒绝具体指明哪些会员与实际损害状况,也被法院认为其不具原告资格。因而得知法院的立场倾向于只能具体指出其会员受有损害,即可得提起诉讼。另外,在美国的公益诉讼制度中,官方一般不得成为原告,如California v. Navy Department, DC Ncal, 24 ERC 1177,法院在该判决中将州政府排除出公益诉讼的资格之列。
综上所述,美国对于公益诉讼制度的原告适格认定标准为:无论是个人或公益团体,其欲提起该诉讼须至少具有“其利益被严重影响或有被严重影响之虞者”,亦即与其他诉讼上要求的“实际损害”要件相当,其不局限于经济上的损害,环境舒适上等非经济上的损害亦包括在内,在团体提起公益诉讼的案例中,亦强调该利益损害的关联性。
二、德国之认定标准述评
德国环境法规中的公益诉讼制度,就环保团体之诉讼有关事项规定于“联邦自然保护法”。在联邦自然保护法第59条规定,所谓的环保团体须提出申请并获得认可之要件如下:
1.该人民团体依其章程系理念上而不是一时性以追求自然保护与景观的维护为主要目的;
2.其活动范围系超越别邦之领域;
3.于认可之时点,至少已经存在三年,而且在此期间内一直从事第一款之行为;
4.其得担保能够合于事理之旅行任务,于此尤应考量其迄今行为种类范围、其成员的范围及其绩效能力;
5.其须符合德国营利事业所得税法第5条第1项第9款所称之旨在追求公共目的,从而系免缴纳营利专业所得税者;
6.其须开放给所有认同支持该协会目的之任何人的参与,成为会员并在主管部会于认可时,应就该协会之章程的任务领域,明白标示该认可所及部分。
此该经认可之自然保育团体在联邦自然保护法第61条中有规定其团体诉讼权,即针对以下之事项,自然保育团体可无需主张其权利受到侵害而可起诉之:
1.关于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及其他自然保护区之法规命令所规定之禁止或要求事项之例外免除;
2.前述之经由计划确定裁决程序或计划许可程序之决定。
于此等公益诉讼中,以公益团体为原告固然无须主张其权利受到损害,但为避免滥诉并有效促进诉讼的流程,应陈明被告机关有如何之违法行为;其次,此等事由须为该团体章程所载且经主管部会认可之任务领域;第三,该环保团体须于相关行政程序中,曾表示意见或被拒绝意见;第四,为避免诉讼程序之拖延,若环保团体在行政程序中,得依官方所提供或其所得阅览的资料以观,应有机会而竟未为有关之发言,则应于诉讼程序中即不得再行主张。
参考文献:
[1]谢伟.德国环境团体诉讼制度的发展及其启示[J].法学评论,2013,(2).
[2]陈斌,黄葳.论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J].宜春学院学报,2013,(10).
新会计准则下保费收入的确认标准 篇4
一、保险合同的概念及分类
保险合同, 是指保险人与投保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 并承担源于被保险人保险风险的协议。保险合同的本质特征是承担被保险人的保险风险, 这一特征表明保险公司一旦与投保人签订了保险合同, 并且承担了投保人的保险风险, 便可以根据合同规定, 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 同时也承担了赔偿保险金的责任。这样, 便产生了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和保险成本。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保险合同按照危险损失转移的层次, 可分为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原保险合同, 是指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保费, 对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 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合同。
二、保费收入的产生
一旦保险人与投保人签订的保险合同成立, 并且保险人承担了保险人的保险风险时, 便可以根据合同规定, 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 这样便形成了保险人的保费收入。与此同时, 由于保险人承担了投保人的保险风险, 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保险事故所产生的经济损失, 保险人负有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这样便产生了保险人的负债和保险成本。
三、保费收入的分类和概念
保费收入按照保险合同的类型, 分为原保险合同收入和再保险合同收入。
原保险合同收入, 简称为保费收入, 是指保险公司为履行保险合同规定的义务而向投保人收取的对价收入。再保险合同收入, 又称为分保费收入, 是指分入分保公司接受分入分保业务时, 按分入分保合同条款规定向分出分保公司收取的保险费收入。
四、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确认标准
1. 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确认标准。
《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规定, 保费收入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 才能予以确认: (1) 原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保险责任; (2) 与原保险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3) 与原保险合同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2. 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计量。
(1) 对于非寿险原保险合同, 应当根据原保险合同约定的保费总额确定; (2) 对于寿险原保险合同, 分期收取保费的, 应当根据当期应收取的保费确定;一次性收取保费的, 应当根据一次性应收取的保费确定。
五、再保险合同的分保费收入的确认标准
1. 再保险合同分保费收入的确认标准。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规定, 分保费收入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 才能予以确认: (1) 再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保险责任; (2) 与再保险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3) 与再保险合同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2. 再保险合同分保费收入的计量。
再保险分入人应当根据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 计算确定分保费收入金额。对于分保费收入金额的确定方法, 一般采用预估法对分保费收入进行预估入账, 当收到改期分保业务账单时, 按照账单标明的金额对原来预估的分保费收入再进行调整。同时, 对于分保费收入也可采用账单法, 采用该方法不需要对分保费收入进行调整, 但是该方法会影响会计核算的及时性。
六、保费收入的确认标准所存在的问题
保险会计的概念更注重理解为“保险合同的会计”, 由于保险业务的特殊性, 保险的负债和成本需要运用保险精算技术估算得出, 保险收入先于保险成本, 导致保险企业的利润也具有估算性。
正由于保险业务的特殊性, 无论采用任何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都会带来保费收入所遵循的公认会计原则的确认原则与保险业务自身特点的矛盾。另外, 保费收入是按权责发生制所确定, 而保险成本中的大部分主要是按收付实现制所确定, 在两种不同的记账基础所核算得出的利润便无法体现出会计的客观性和可比性原则。
七、保费收入的确认的双重标准
对保险会计的会计行为的规范具有二重性, 即保险业务核算要同时遵循公认会计原则和保险业法定会计原则。这样, 可以保证保险会计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反映了保险公司按会计年度核算出的会计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状况, 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遵循保险业会计原则, 不仅满足了保险监管部门 (保监会) 的监管要求, 同时还有助于保险公司加强风险控制管理, 满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需要。
八、对于保费收入的确认标准的建议
1. 保费收入的确认标准采用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基础。
由于保险年度与会计年度不一致问题, 导致了当年所反映的收入包含了下一个会计年度的收入部分, 所以只要当保险合同生效时, 无论保费是否收到, 保险人就应该确认保费收入。
2. 保费收入的确认标准应注重运用谨慎性原则。
由于保险公司从事保险业务的实质是经营保险风险, 如果保险公司未来期间存在有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 需要保险公司作出预计时, 在所需用的判断中加入必要程度的谨慎, 使得保险公司不高估保费收入等。
3. 保费收入的确认标准应当以保险合同所载明的应缴纳的保险费作为计量依据。
权责发生制基础下的保费收入的实现, 是通过提取当期保费收入和转回未到期保费收入。通过提取和转回未到期保费后, 使当期确认的保费收入符合权责发生制要求。
摘要:保费收入的确认标准是保险会计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它涉及到取得保费收入时, 保险成本与保险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通过阐述了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保费收入的确认标准的具体规定, 提出其中存在的矛盾, 对于保费收入的确认标准提出建议。
关键词: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确认标准
参考文献
确认标准 篇5
作者: 张晓丽
发布时间:2006-08-21 08:52:31
------------------
本案是一起对劳动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不服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是宋德鸿此次驾车外出是个人行为还是履行工作职责的行为。由于时间的一维性和不可逆性,案件事实在客观上不可能重现,因此在诉讼中法官要借助于具有证明力的证据使得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重现,从而完成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并以此为基础作出判决。
(一)双方的举证情况
本案中对宋德鸿此次驾车外出目的起到证明作用的证据有:一是被告劳动部门提交的一份书证和三份证人证言,该证据均为公司在行政程序阶段向劳动部门提供。其中书证是宋德鸿在2003年7月份写的个人总结,从总结可以看出,宋德鸿仅总结了其从事的销售工作情况。三份证人证言是当时在场的公司的三名工作人员出具,证明当时经理让韩某去买水,宋德鸿也在现场并提出和韩某一起去,经理让韩某去叫司机门某,但当韩某和门某下楼时车已经开走。二是原告宋德鸿的法定代理人在诉讼阶段提供的一份书证和一份证人证言。书证是宋德鸿的一本日记,日记中多次记录了宋德鸿为经理李刚开车的经历。证人证言是由宋德鸿当时在公司的同事出具,证明因宋德鸿有驾驶执照,所以跟随经理李刚跑业务并为其开车。
(二)对原告行政程序中未提交而在行政诉讼中提供的证据应否采纳
宋德鸿法定代理人为证明宋德鸿此次驾车外出系履行职务行为而提供的两份证据均系在行政诉讼阶段提供,在行政程序阶段并未提交。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原告依法应当在行政程序阶段提供证据而拒不提供,在诉讼程序中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一般不予采纳。经审查,本案中,宋德鸿的法定代理人在申请工伤认定时,劳动部门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一次性向其告知了申请工伤认定应提供的有关材料,即需要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和医疗诊断证明。原告按要求向劳动部门进行了提交。但劳动部门在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时,用人单位提出了宋德鸿驾车外出系个人行为的抗辩理由并提交了有关证据。劳动部门采信了用人单位对该事实所举的证据并作出了非因工受伤的认定。即劳动部门在用人单位对原告受伤原因的陈述与原告主张不一致的情况下,并未就该事实进一步向原告进行核实,从而导致原告在行政程序阶段错失了就该事实的举证机会。由此可见,原告未能在行政程序阶段提供以上证据是由于劳动部门执法程序上的缺陷造成的,并非《证据规定》中规定的“应当提供而拒不提供”的情形。
另外,工伤行政确认案件有其特殊性,申请人出于治疗、救助的原因,对及时享受工伤待遇有较强的急迫性,所以一般不会存在行政程序阶段故意不提交,而等到诉讼阶段提供证据的可能性。所以对于申请人诉讼阶段提供的证据,应当慎重对待,具备了证据“三性”要求的,法院一般应作为有效证据采纳使用。
(三)证据认证中的法官心证
虽然诉讼过程是一个发现、收集、运用证据的客观活动过程,但判断证据、认识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本身却是主观活动过程。法官在个案中应当根据证据事实和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对各种证据证明力作出判断,并以此探求实质事实,因此强调法官内心确信的自由心证制度更代表了法律的现实和发展方向。现行的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定》第五十四条即明确规定了应当“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生活经验”审查证据。所以在法律就证据的证明力没有进行预先设定的情况下,法官在调查和辩论的基础上,按照经验法则和逻辑要求,合理地对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本案而言:
首先,应当对原告提供的书证——日记本的真实性作出判断。经审查,该日记中记录了原告上学期间及工作后较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从日记内容上看,有对生活琐事、个人情绪的记录,也有对日常开销情况的记录,宋德鸿本人现在的状况是颅脑一级伤残,故伪造日记的可能性可以排除,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内心应当能够对该日记的真实性予以确信。
原告的举证能够达到一个怎样的证明目的呢?原告提供的日记和证人证言,均不是对案发当日情形的证明,但这两份证据却能够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宋德鸿在本次事故发生之前经常为经理李刚开车。那么存在这个事实,就为本次宋德鸿驾车外出亦是基于经理指派或履行职责为目的提供了一种可能。结合被告举证的原告写的个人工作总结和庭审中公司经理的陈述,我们了解到,原告被公司录用不足两个月,工作中积极上进,而经理的车平时除了经理使用,并不允许员工使用,且该车仅有一把钥匙。《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那么公司的举证能否达到否定该可能性的证明标准呢?
(四)用人单位的举证应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一般来讲,确立某类案件的证明标准通常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一是案件的性质,涉及的是人身权还是财产权。涉及人身权利的,应设定比较高的证明标准。而工伤认定案件带有很大人身权的性质。二是案件一旦认定错误可能带来的成本大小。应当认定为工伤的人没有认定为工伤,那么这个职工可能因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造成人身和精神的损害,这种损害甚至将影响其今后的生活。而不应认定工伤的人认定了工伤,企业可能因此造成一定经济损失,而经济损失恢复的可能性很大。由此可见,如果一个应当认定为工伤的人没有认定工伤,带来的成本损失要相对大得多。综合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对用人单位举证标准的要求应当适用排除合理怀疑标准。
公司提供的几份证人证言可以证明以下事实:经理李刚未安排宋德鸿出去买水,但宋德鸿曾主动提出去做这件事,且宋德鸿将车开走。但公司未能对以下事实作出合理解释和举证:宋德鸿是如何从李刚处取到的这仅有的一把车钥匙,宋德鸿“擅自”驾车外出后,在场的公司经理及其他工作人员有无采取有关措施告诫或阻止宋德鸿。如果对以上疑问公司不能作出合理解释并举出相关证据,我们有理由对公司主张的宋德鸿此次驾车外出仅为个人行为的主张存在合理怀疑。
在行政诉讼中,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运用要求法官在衡量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时,根据现有的案件证据考量,行政人员是否形成一种排除一切合理怀疑内心确信而作出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判断。若存在合理怀疑,应作出对原告有利的裁决。就本案而言,公司在行政程序阶段的举证无法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故对劳动部门认定的宋德鸿此次驾车外出系个人行为的事实应认定证据不足。
确认标准 篇6
对于一般借款, 由于其在用途上的非专用性、占用形态上的多样性, 决定了确认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是否占用一般借款、如何计量占用一般借款的数量和资本化的一般借款费用金额是比较困难的。从会计准则的要求上讲, 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 其相应的借款费用才可能够资本化。显然, 资产建造过程中是否占用一般借款是是否将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质的问题, 而确定占用一般借款的数量和相应的资本化率是对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量的规定性问题。那么, 如何确认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在建造或生产过程中是否占用了一般借款, 以及如果在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占用了一般借款, 又如何对占用的一般借款数额和相应的予以资本化的一般借款费用数额进行计量, 就成了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关键。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未明确规定一般借款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被占用的确认标准, 只是规定了“为建造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 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的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以资本化的利息金额”。○2显然, 企业会计准则只规定了在事实上已经占用了一般借款的前提下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量问题, 并未规定判断是否占用了一般借款的标准。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是否占用一般借款是一般借款费用能否资本化的前提。因此, 要判断一般借款费用是否予以资本化就必须首先确认在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是否占用了一般借款。笔者认为, 确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一般借款是否被占用至少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支出超过专门借款的数额不是判断是否存在占用一般借款的标准。会计准则明确规定的是, 在建造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过程中占用了一般借款, 应将其相应的利息予以资本化。显然一般借款占用是利息资本化的前提条件。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中的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 只是一般借款可能被占用的外在形式表现, 但并不必然导致占用了一般借款的结果。因为符合资本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的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可能是由于占用了一般借款, 也完全可能是由于占用企业其他来源渠道的资金。如果把存在资产建造支出超过专门借款情况就认定为是占用了一般借款, 很可能会犯逻辑推理错误。这里很容易举出相应的反证:如果企业除专门借款之外不存在一般借款, 那么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所占用的资金是企业自有资金, 而非一般借款, 根本不可能涉及到一般借款占用问题。
其次, 在企业存在一般借款时, 如果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支出的资产超过专门借款, 则应认为其超出专门借款的部分全部或部分占用了一般借款, 如果存在相反的证据证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确实为占用一般借款的情况除外。这主要是由企业资金来源的渠道与其占用形态的非对应性和企业资产占用形态的多样性决定的。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过程中, 如果占用了企业的超出专门借款资产, 由于这些资产从来源上看, 既包括一般借款, 也包括企业自有资金等形成的资产, 因此, 可以认为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其超出专门借款的支出部分占用了一般借款。但这只是在质的规定性上决定了在该资产建造过程中可能动用了企业的一般借款, 但并不确定这种超过专门借款的资产支出完全占用的是一般借款, 同时也不能确定占用一般借款的具体数量。
再次, 如果企业在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建造过程中占用了一般借款, 且该借款的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的购建或生产的, 应予以资本化。这里, 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的建造或生产, 可以理解为有必要且可能进行资本化, 即:从技术层面上讲, 是能够寻找到合理的方法计算并分配应归属的一般借款费用;从经济上讲, 是采用这种方法确定应予以资本化的一般借款费用带来的核算成本与采用该方法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之间存在最佳的结合, 符合经济效益原则。在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 我们可以认为“可直接归属于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3的条件时成立的。
此外, 在确定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是否占用了一般借款或是否将一般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时, 还应该综合考虑会计核算的各项基本原则, 尤其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以会计核算原则为基础, 把握、确认和计量一般借款是否被占用和其费用是否资本化。
三、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量
在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过程中, 如果根据以上阐述能确定占用了一般借款, 如前述第一种情况 (在资产构建或生产过程中直接动用了一般借款) 和第二种情况 (能确定所动用的资产是一般借款的转化形态) , 则对一般借款的费用资本化的计量, 应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一般借款予以资本化的利息金额”。○4资本化率为一般借款利率的加权平均数。
如果企业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的资产支出超出了专门借款, 其超出部分占用的企业资产, 既可能源于一般借款又可能源于企业自由资金等。在这种情况下, 要确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占用一般借款的数额和相应的一般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的金额是比较困难的。但从逻辑关系上讲, 确定一般借款占用金额不外乎有三种可能的处理方法:一是将全部超过专门借款的资产支出归属于占用了企业除专门借款、一般借款外的其他资金来源形成的资产, 即未占用一般借款。在此情况下, 由于根本未占用企业一般借款, 因此也不存在将一般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的问题;二是将全部超过专门借款的资产支出归属于一般借款占用, 并以此为基础按累计支出超过专门借款数额计算的加权平均数确定平均占用的一般借款数额, 然后根据已经确定的平均占用一般借款数额乘以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确定应该资本化的一般借款费用金额;三是将资产建造过程中占用的超过专门借款的资产支出部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一般借款形成的资产, 一部分为企业其他资金来源形成的资产。笔者认为, 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资产的支出超过专门借款的资产支出部分全部归属于一般借款或全部归属于企业其他资金形成的资产均不可取, 因为这两种处理方法与企业在资产建造过程中普遍占用一般借款实际情况相悖。而将企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占用的超过专门借款的资产支出部分, 区分为占用一般借款和占用企业其他资金的两部分应该是可取的, 因为它既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又和企业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所导致的资产具体占用形态与一般借款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一一对应性关系的会计理论基础相一致。
如果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占用的超过专门借款的资产支出部分划分为占用了一般借款和占用了企业其他资金来源形成的资产两部分, 则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量问题就转化为, 如何确定在各个计算时点上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建造或生产的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的支出部分中一般借款的占用比例, 以及如何根据该比例确定占用一般借款的数额和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的问题 (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可以用一般借款利率的加权平均数表示, 本文不再论述) 。作者认为, 可以用加权平均的思想解决上述问题。这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确定每一时点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过程中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的数额。每一时点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过程中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的数额可以用该时点的资产累计支出额减去同时点专门借款数额的差额表示。该差额被认为是资产建造支出中占用的非专门借款数额。某个计算时点上非专门借款指出的计算, 用公式表述如下:
非专门借款支出=计算时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支出-专门借款额
二是确定超出专门借款支出 (非专门借款指出) 中占用的一般借款的比例。在计算期, 各个时点上一般借款占超出专门借款支出的比例, 可用企业各个时点一般借款占同时点流动资产的比例表示。之所以以这一比例作为一般借款占超出专门借款支出的比例, 是因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动用的非专门借款资产支出主要是动用流动资产。然后, 用一般借款占同时点流动资产支出的比例乘以该时点的资产建造支出占用的非专门借款数额, 即可计算出各个时点占用一般借款的数额。用公式表示某时点一般借款占用额为:
一般借款占用额=非专门借款资产支出×
三是在第二步骤的基础上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过程中各个时点占用一般借款的数额进行序时平均, 确定在整个计算期间平均占用一般借款数量, 即一般借款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然后用一般借款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一般借款利率的加权平均数 (一般借款资本化率) , 可计算出应该资本化的一般借款费用。
一般借款累计加权平均支出=
需要说明的是, 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问题虽然在理论上是较容易证明的, 但在目前会计实践中要寻找一个尽善尽美的方法对一般借款费用进行资本化, 仍然需要广大会计工作者付出艰辛的长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6年
[2]《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1993年12月修订
确认标准 篇7
1灭火器灭B类火能力的表述及标准确认方法
1.1国外标准
依据现行有效的国外标准:
ISO 7165-2009《消防—手提式灭火器—性能和结构要求》;
EN 3-7-2007《手提式灭火器第7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BS 7867:1997《飞机用手提式灭火器》;
UL 711-2009《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及灭火试验》;
UL 299:2002《干粉灭火器》;
NFPA 10-2010《手提式灭火器标准》;
NFPA 408:2010《飞机用手提式灭火器标准》;
SS 232:Part 1:1999《手提式灭火器第1部分:分类、喷射性能、灭火试验》;
AS/NZS 1841.1:2007《手提式灭火器第1部分:总要求》。
灭火器灭B类火能力的表述方法是:在产品铭牌上标志出XXB(代表一个标准模型火,比如:21B)的灭火级别,即表示该产品具有能灭这个模型火的能力。
灭B类火能力的确认方法是:点火(与所标级别一致的标准模型火)预燃1min,由灭火手操作该灭火器灭模型火,根据是否灭火来确认其有无标志的灭火能力。
1.2中国标准
GB 4351.1-2005《手提式灭火器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是目前有效的标准版本。其中灭B类火能力的表述方法以及确认方法采标自ISO 7165-1999,与以上国外标准基本一致,除了燃油品种不同以外(国外用正庚烷,我国标准用车用汽油)。此方法在我国已沿用了30a。
我国台湾地区标准CNS 1387-2007《灭火器》也是采用点火灭火的试验方法。
2 现有确认方法存在的问题
2.1 燃油点火试验的危害
2.1.1 消耗大量燃油
依据上述国家标准,要确认某型号灭火器的灭B类火性能时,要进行对应于其灭火级别的模型火的点火燃烧灭火试验一组(一般包含3次灭火试验,至少2次)。各级别火进行一组试验需消耗的燃油数量、资源成本及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见表1所示。
以我国为例,全国目前共有约100个获得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颁发的灭火器产品证书的灭火器生产企业。以平均每个企业有10个型号的手提式灭火器计算,一家企业的全部型号的手提式灭火器分别进行一组灭火试验所需燃油数量为1 236 L、资源成本为10 135元及引起2 842.8 kg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以目前约100家灭火器企业,在每个检验周期(目前是3年),国家检验中心要完成对他们的全部产品的灭火性能检验,需要燃油123 600 L,社会成本合计101.35万元,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84 280 kg。
根据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的数据,我国灭火器年产量约为7 000万具,要进行灭火器灭火试验的部门远不只是检验中心,还有生产企业、各地消防质检站等。因此,每年因进行灭火试验消耗的汽油及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远不止以上的数字。
2.1.2 室外试验时严重的环境污染
灭火试验引起的环境污染,除了以上计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外,还有更直观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烟尘等大气污染,排放物包括未充分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碳粒、尘粒以及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化学物质,它们是引起PM2.5指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2.1.3 室内灭火试验室的净化难题
为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手提式灭火器的灭火试验只能在具有污染排放处理能力的室内进行。
室内灭火试验室在进行灭火试验后,经水洗、过滤等处理工序,最终的室外排放物已看不到黑烟。
但是,室内的燃烧废气、烟尘的净化处理(排烟)却不尽如人意:排烟效率低,效果不理想;并且即使长时间排烟后,室内空气的可吸入颗粒物数量也不能符合国家规定,对试验人员危害极大。并且室内灭火试验室需花费较高的维护成本。
2.2 对灭火能力的确认方法欠科学
依据上述国家标准的灭火试验方法,经确认的灭火器的灭火性能是由灭火器的固有灭火性能以及灭火手的操作技巧(能力)共同影响的结果,将该试验方法简称为“人加机模式”。
从长期的灭火试验经验得知,对同一批质量稳定的灭火器,灭火手不同,其灭火结果可能截然不同,那么该产品的灭火性能究竟如何认定,是个令人困惑又无解的问题。
症结就在于,灭火手操作技巧(能力)因人而异,是个不确定的变量,却对灭火试验结果的影响相当大。而针对不同灭火手灭火技巧的模型化定量研究又是我国灭火器行业历史中的空白。因此,采用目前的“人加机模式”无法客观地认定灭火器的灭火性能。
2.3 目前对灭火能力的确认方法存在的隐患和风险
灭火器的灭火性能标志在产品贴花上,具有告知使用者其灭火性能、并为建筑灭火器的配置提供基础信息的作用。
往往在产品检验时,经专业灭火手确认的(有时“顶级”灭火手也刚勉强灭掉)“灭火能力”(标志在产品贴花上)远大于实际使用者(社会人员)使用灭火器的“灭火能力”。由此可能误导使用者而延误灭火、逃生时机,甚至引发人身伤害;另一方面,还将误导灭火器的正确配置。
3 国际对现存问题的应对情况
针对目前灭火器灭火性能表述及确认方法存在的两大问题,即燃油点火试验以及“人加机模式”,从产品标准的角度,国际上部分标准虽有所触及,但并未有解决方法。同时也未发现其他能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因此,对现存问题的求解在世界上还基本是空白。
4 提出新的灭火性能确认方法
为了解决目前的灭火性能确认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应以“人机分离”以及不进行点火灭火试验为特征的手提式灭火器灭B类火性能的表述及确认方法为研究目标,以替代目前的灭B类火试验方法。
5 等效试验方法的可行研究思路
5.1 对灭B类火性能进行分类
针对灭火器灭B类火性能,按照目前的试验方法(人加机模式),灭火手持灭火器灭火的一系列操作直接决定了灭火器在灭火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其与油盘的相对三维位置的变化、其摆动运动的方式、频率、幅度等。灭火器的运动状态与其灭火结果紧密关联,并对灭火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即产生了同一批灭火器由不同灭火手进行灭火试验,得到截然不同灭火结果的现象。
由于目前暂时无法使灭火器在标准规定的灭火试验中保持每次相同的运动状态,即无法保证灭火器的灭火试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也就无法排除灭火器的不同运动状态对灭火器的客观灭火性能测试确认的干扰。
为了得到不受人为不确定因素干扰的灭火器本体真实、原始的灭火能力,可从灭火器瓶体的特殊运动状态:静置状态着手研究。
将灭火器在静置状态下的灭B类火性能定义为灭火器的静态灭B类火性能,以灭火面积表示。
将灭火器处于与灭火模型相对运动状态下的灭B类火性能定义为灭火器的动态灭B类火性能,以灭火面积或级别表示。
5.2 等效试验方法的总体研究步骤
依据对复杂问题采用由繁到简、分步解决的研究思路,对灭火器的灭火性能应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研究方法,这是最终掌握其间规律可行的研究途径。
静态研究是动态研究的基础和必经研究阶段,也是唯一可行的研究路径和方案。
5.3 静态灭B类火试验的等效试验方法研究思路
对于灭火器静态灭B类火性能的等效试验方法的研究以灭火器本身的产品性能对灭火的影响为出发点。
通过对影响灭火性能的灭火器自身设计参数的全面分析,研究决定灭火成败的关键参数,并以此设计一系列试验项目,作为手提式灭火器灭B类火试验的等效试验项目,得到“灭火器灭B类火等效试验项目表”。
再与相应的“静态灭火性能”构建数据库,并编制数据库运算软件。通过一段时间、一定量的数据库数据输入积累充实的过程后,可以实现数据库的比对应用功能。
之后,对于一个样品灭火器只需取得其等效试验项目的所有参数,然后按照数据库的判断运算软件得出其静态灭B类火性能,实现不灭火而判断其静态灭B类火性能的目标。
5.4 动态灭B类火试验的等效试验方法研究思路
动态灭B类火性能的等效试验方法研究是以灭火器的运动状态对灭火的影响为出发点。在静态灭B类火性能等效试验方法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还需进行以下研究。
(1)结合灭火器的实际使用状态,研究灭火器的动态灭B类火性能。
以机器人模拟并取代人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操作的“人机分离”模式的研究为基础,对灭火器动态灭B类火性能进行研究。
(2)研究灭火器静态、动态灭B类火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组建灭火器静态、动态灭B类火性能数据库,研究归纳出两种灭火性能之间的函数关系。
(3)研究动态灭B类火性能的等效试验方法。
6 等效试验方法研究的社会、经济效益
等效试验方法的研究成果对灭火器产品的发证机构、检验机构、标准制订方、生产企业、配置设计单位、使用者都有积极意义。
6.1 静态灭火性能新概念的社会效益
建立“静态灭B类火性能”这一新概念的意义是将灭火器本体的真实、原始的灭火能力与人员操作分离开来,以便进行识别。
灭火器的静态灭火性能的概念可以为标准制订方提供很好的建议,使标准更合理可行。
检验机构通过对静态灭火性能检验,可以给产品出具更客观的、不受人为操作影响的灭火性能数据。
产品发证机构可以获得基于产品本身的、数据具有可重复性的静态灭火性能检验报告。
灭火器产品生产企业目前大部分对自己生产的产品不进行出厂前的灭火试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于灭火失败的情况,企业无法区分是由于灭火手的操作不到位,还是产品设计有缺陷。企业灭火失败的产品,经专业的高级灭火手能灭掉的情况的确存在。但如换成静态灭火性能,对人为操作的顾虑就可以免除,企业自行进行灭火性能确认的可操作性大大提升。
对于灭火器的配置设计单位,如有更保守的静态灭火性能为依据,则必将进行增加灭火器配置数量等调整,以大大提高目前灭火器配置的安全边际。
由此,灭火器的最终使用者也将获得更合理、可靠的灭火器保护。
6.2 实行新方法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
采用等效试验方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是试验场地仪器设备的一次性建设投入。每次试验所花费的仅是水、电费,比目前的大量燃油费要少得多,可节省大量燃油损耗,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具有重大的环保效益。
7 总 结
对以“人机分离”以及不进行点火灭火试验为特征的“手提式灭火器灭B类火等效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对解决当前国际上灭火器灭B类火能力确认方法上存在的两大问题十分必要,并将带来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对等效试验方法的研究是涉及到灭火器产品的核心技术的全新命题,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研究体系分步骤地加以研究。
研究总体按照先静态等效试验方法后动态等效试验方法的步骤进行,为最终真正掌握其间规律提供了一种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
摘要:对沿用了几十年的、国际通用的手提式灭火器灭B类火性能的标准确认方法提出了异议,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给社会消防安全带来的隐患和风险。由此提出进行以“人机分离”和不进行点火灭火试验为特征的“手提式灭火器灭B类火试验的等效试验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手提式灭火器,B类火性能,灭火试验,等效试验方法,静态灭火性能,动态灭火性能
参考文献
[1]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2006[S].
[2]ISO 7165:2009,Fire fighting-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s-Per-formance and construction[S].
[3]EN 3-7:2007,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s-Part 7:Characteris-tics,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S].
[4]BS 7867:1997,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s for use in aircraft[S].
[5]UL 711-2009,Rating and Fire Testing of Fire Extinguishers[S].
[6]UL 299:2002,Dry Chemical Fire ExtinguishersS[S].
[7]NFPA 10-2010,Standard for 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s[S].
[8]NFPA 408:2010,Standard for Aircraft Hand 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s[S].
[9]SS 232:Part 1:1999,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s Part 1:Descrip-tion,duration of operation,Class A and B fire tests[S].
[10]AS/NZS 1841.1:2007,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s Part 1:Generalrequirements[S].
[11]GB4351.1-2005,手提式灭火器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S].
【确认标准】推荐阅读:
作业现场安全确认标准10-23
合同交房标准销售承诺确认范文10-09
成本确认10-14
计量确认10-15
验证确认05-28
损益确认06-08
确认违法09-23
过程确认09-28
使用确认11-02
减值确认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