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和计量(精选12篇)
确认和计量 篇1
一、金融资产转移的概述
金融资产转移是指企业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金融资产转移包括:将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转移给另一方,如将未到期票据向银行贴现;将金融资产转移给另一方,但保留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并承担将收取的现金流量支付给最终收款方的义务,同时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从该金融资产收到对等的现金流量时,才有义务将其支付给最终收款方。企业发生短期垫付款,但有权全额收回该垫付款并按照市场利率计收利息。
(二)根据合同约定,不能出售该金融资产或作为担保物,但可以将其作为对最终收款方支付现金流量的保证。
(三)有义务将收取的现金流量及时支付给最终收款方。企业无权将该现金流量进行再投资,但按照合同约定在相邻两次支付间隔期间内将所收到的现金流量进行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投资的除外。企业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再投资的,应当将投资收益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给最终收款方。
二、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
金融资产的转移包括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金融资产的部分转移。金融资产转移涉及的会计处理核心是金融资产转移是否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其中,终止确认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企业在分析判断金融资产转移是否符合金融资产终止条件前,着重关注两方面:金融资产转移的转出方能否对转入方实施控制。如果能够实施控制,则表明转入方是转出方的子公司,从而应纳入转出方的合并财务报表,这种情况下的金融资产转移属于内部交易,不存在终止确认问题;金融资产是整体转移还是部分转移。如为整体转移,则应将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判断条件运用于整项金融资产,如为部分转移,则只需将金融资产终止确认判断条件运用于发生转移的部分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包括下列三种情形: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转移;将金融资产所产生全部现金流量的一定比例转移;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的一定比例转移。
(一)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判断
企业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此外,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也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下列情形表明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集合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
1.企业以不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2.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当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回购;
3.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约(即买入方有权将该金融资产反售给企业),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外期权(即期权合约的条款设计使得金融资产的买方极小可能会到期行权)。
(二)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时的计量
1.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相关金融资产转移损益应按如下公式计算:
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损失)-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损益
因金融资产转移获得了新金融资产或承担了新金融负债的,应当在转移日按照公允价值确认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并将该金融资产扣除金融负债后的净额作为上述对价的组成部分。
企业与金融资产转入方签订服务合同提供相关服务的,应当就该服务合同确认一项服务资产或服务负债。服务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并作为上述对价的组成部分。服务资产应当视同未终止确认金融资产的一部分,其金额应根据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各自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而确定。即,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因转移交易收到的价款+新获得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转移获得服务资产的价值-新承担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因转移承担的服务负债的公允价值。
2.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之和,扣除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后的差额,确认为金融资产转移损益。
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应当按照金融资产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的相对公允价值,对该累计额进行分摊后确定。
在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情况下,企业在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按相对公允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进行分摊时,未终止确认部分的公允价值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1)企业出售过与未终止确认部分类似的金融资产,或发生过与未确认部分有关的其他市场交易的,应当按照最近实际交易价格确定。
(2)未终止确认部分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最近市场上也没有与其有关的实际交易价格的,应当按照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公允价值扣除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后的余额确定。该金融资产整体的公允价值确实难以合理确定的,按照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扣除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后的余额确定。
例:2007年6月3日,A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B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20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4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双方约定,B公司应于2007年10月12日付款。2007年8月3日,经与中国银行协商后约定:A公司将应收B公司的货款出售给中国银行,价款为185000元,在应收B公司货款到期无法收回时,中国银行不能向A公司追偿。A公司根据以往经验,预计该批商品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金额为23400元,其中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400元,成本为15000元,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由A公司承担。2007年9月6日,A公司收到B公司退回的商品,价款为234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A公司与应收债权出售有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1) 2007年8月3日,出售应收债权:
(2) 2007年9月6日,收到退回的商品:
本例涉及企业将应收债权不附追索权予以销售,应收债权的出售通常分为不附追索权的出售和附追索权的出售。不附追索权应收债权出售,其含义是:企业将其按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债权出售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债权人及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议,在所售应收债权到期无法收回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够向出售应收债权的企业追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将所售应收债权予以转销,结转计提的相关坏账准备,确认按协议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现金折扣等,确认出售损益。
企业在出售应收债权的过程中如附有追索权,即在有关应收债权到期无法从债务人处收回时,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权向出售应收债权的企业追偿,或按照协议规定,企业有义务按照约定金额自银行等金融机构回购部分应收债权,应收债权的坏账风险由售出应收债权的企业负担,则企业应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确认和计量 篇2
一、劳务收入确认计量和方法
1、劳务讲义结果能可靠估计:采用完工百分比法。
本期确认的劳务收入=劳务收入总额×本期末止劳务完工%-以前期间累计确认收入 本期确认的劳务成本=劳务成本总额×本期末止劳务完工%-以前期间累计确认成本
2、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按照已发生的成本能够补偿的金额确认收入。
二、会计科目
1、预收账款
2、劳务成本
三、会计处理
1、收到预付款,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2、发生劳务成本,借:劳务成本
贷:有关科目
3、期末确认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劳务成本
四、同时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处理
见教材P158页
五、特殊劳务的处理
浅析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的意义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确认计量意义
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绩效尽管多是无形的,如使员工认同公司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通过与同行业相比,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更高,从而间接地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利润。管理者对员工的了解,薪酬的设计和考核体系的建立,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内容。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帮助的同时,也会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
一、人力资源确认、计量与管理需求
人力资源确认、计量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会计学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型会计计量方法,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通过传统的会计方法和其他学科领域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予以确认、计量和记录,并将结果报告给管理当局及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
1.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力资源的因素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影响越来越大,投资者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是人力资源会计确认、计量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人们还迫切需要企业提供与他们决策有着密切关系企业人力资源信息。于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出现成为历史必然。
2.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现行会计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计入当期费用,不单独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及其变动的情况、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果以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等方面的信息,因而也就无法满足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对信息的需求。传统观念中,人力资源只是花钱部门,不创造利润,因此地位极低。随着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才成为经济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财富的真正象征和源泉。
3.企业提高效益的需要。市场经济下,谁争取到合理的高素质人才,谁就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人才,加大了人力资源投资,包括提高物质待遇、改善人际关系、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在职培训等。而投资的效益如何,这是企业管理当局所关心的问题,相应地就要求会计上对人力资源的收益与成本进行核算,考察其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用人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种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的动力将会逐渐加大。
4.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事实上,单从会计核算原则考虑,现行会计对人力资源的处理也有诸多不妥。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投资计入当期费用,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上的投资支出,其收益期往往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以上,属于资本性支出,应先予以资本化,然后在分期摊销,而现行会计却是将其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另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支出费用化,必然使各期盈亏报告不实,导致决策失误。同时,当企业大量裁员时,尚未摊销的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应作为人力资源流动的损失,计入当期费用,但现行会计并不能反映出这种损失,不利于经营者进行正确决策。所以,从遵循会计原则的角度而言,实行人力资源会计也很有必要。
二、丰富了人力资源的考核指标
1.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式。在当前阶段,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主要采用货币性计量方式,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是以工资为基础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模型”,即人力资源价值为其最初为企业提供服务起至退休或死亡止,工资总和的折现价值。但这种模型至少有三个局限:(1)它是事后的计算结果;(2)它忽视了职工除因死亡或退休外退出企业和改变角色的可能性;(3)未考虑企业收益的差别是由于人力资源的差异造成的。其最大的局限是它颠倒了人力资源价值与工资的关系,认为工资的折现价值决定人力资源的价值,这正如由商品的价格决定其价值一样令人费解。况且工资受诸多非经济、非市场因素的干扰,高低悬殊,波动很大,这样就使价值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一个人的经济价值由形成其目前的身体状态的知识技能水平所投入的各种生活资料价格、健康保健投资、教育培训投资及所放弃的收入等决定。其工资的收入,特别是基本的工资收入应由构成人力资产价值的不同项目分别采用不同的时限折算之后的总和来决定。
2.考核指标。人力资源财务比率考核指标可以是:人力资产比率、人力资产利润率、人力资产增长率等。另外还可以采用对职工心理、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对企业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进行定性分析,以综合评价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绩效。企业应开多高的价招募人才,才能吸引到优秀人才,又不至于使人力资源成本过高呢?在一个正常的、成熟的人才市场上,各类人才的薪金即人力资源的使用价格由市场决定。人力资源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护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所决定的。
(1)人力资产比率。其公式为人力资产与企业全部资产的比值。该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管理者对人力投资的重视程度以及企业的发展潜力。(2)人力资产利润率。其公式为企业利润总额与人力资产的比率。该指标用来反映企业占用一元的人力资产所创造的利润额。不能简单地认为该项财务指标值越大越好,因为这可能预示着企业没有后劲。(3)人力资产增长率。其公式为期末人力资产额与期初人力资产额之差与期初人力资产额的比值。该指标大小可以用来评价企业在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方面所作的贡献。
三、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的意义
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和核算又有着其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组织认识自我的情况会有很大帮助,比如有利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薪酬设计和激励等;另外,对人力资源管理也有其特殊的含义,因为不论是从未来组织的发展还是从组织对现状的自我核查来说,对人力资源进行准确有效的计量都是很重要的。
1.减轻人员变动损失。从管理角度讲,适度的人员流动可以促进职工之间的竞争,增强企业活力。但流动率过高对企业也有消极的影响。在目前的人事管理方式和会计核算模式下,高流动率仅反映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低,而不能使人事主管们看到频繁的人员流动的经济性质和结果,加上目前劳动力总量供给大于需求,企业较易得到替代者,所以从企业员工的高流动率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可以从两个方面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帮助:(1)人员流动的经济损失披露;(2)说明该索取多大数额的赔偿才能避免或减少人员变动所带来的损失。
2.价值链管理精确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价值链管理。这条价值链上有三个主要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价值创造,第二个环节是价值评价,第三个环节是价值分配。“价值创造”强调的是创造要素的吸纳与开发。它要求人们确定这样一种理念:知识创新者、企业家和员工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而其中的主导要素是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尽管他们的人数占不到企业的20%,但他们却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价值。因此,企业一定要注重吸纳一流人才,同时也要注重通过开发提升员工的价值。
价值评价强调的是要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价考核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个性特质评价、职业行为能力评价和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价值分配的内容不仅包括工资、奖金、红利、股权,还包括职权、信息、机会、学习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薪酬体系的设计。对人力资源的价值链管理离不开对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和计量,只有科学的计量手段,才能提高价值链管理水平。从激励的角度看,人力资源价值链的三个环节具有环环相扣的内在联系,可以说,激励的依据是价值评价,激励的手段是价值分配,而激励的目的在于使企业价值的创造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3.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资产。人不仅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和生产力的主导因素,还是有血有肉、有思想、会思维的高级动物。企业可以通过支付工资等费用来拥有人的劳动力使用权,但企业不可能对人本身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可见,人力资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的载体——人身上的投资是企业付出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投资,是可以取得预期收益的权力,是企业能够控制和利用的,将人力资源资本化,就可以对人力资产进行计价。
现代企业管理和营销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下,一个理想的人力分布配置应是“亚铃型”,企业的科研人员和营销人员相对来讲应该较多,而生产人员应该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按人力资源的作用即生产部门人力资产、管理部门人力资产和销售部门人力资产对人力资产分别确认。这样一来,信息需求者就可以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分布,从而可以分析企业的人力结构是否合理,据此还可以作为预测企业的未来前景的工具之一。
世界高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把世界经济的竞争从物质资源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的竞争,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必然离不开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和计量。在人口众多,而人口素质相对较差的我国,实行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更具有必要性和急迫性。
参考文献:
[1]安明碩:《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几点思考》.财会月刊,1999.11
[2]徐勇岳欣等:《关于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对外经贸会计,1999.12
试论环境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篇4
1. 成本的含义。
中国会计学界一般把成本表述为: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所支出的费用总和。而西方会计学界一般把成本表述为:成本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发生的一切支出和代价。按照以上的表述, 我们可以把成本定义为:成本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获得经济利益而发生的物品和劳动的消耗。
在会计意义上, 成本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 成本的发生是由于过去的交易引起的, 或者是由于过去的事项引起的;第二, 成本的发生既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 如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 也可以表现为负债的增加, 如原材料的赊购。
与成本关系最为密切的会计概念是费用。按照中国会计制度的规定,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在于能否对象化。费用中, 能够予以对象化的部分就是成本, 即制造成本;不能予以对象化的部分则属期间费用。期间费用虽然不能确认应归属的成本对象, 但能够确定应归属的会计期间, 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西方会计学中, 对成本和费用的概念使用往往不加以区分, 成本可以泛指一切费用。
按照中国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 制造成本包括以下四项: (1) 直接材料。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 直接工资。指企业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3) 其他直接费用。指企业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其他支出。 (4) 制造费用。指企业的生产单位在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的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维修费以及管理费等。
期间费用包括以下三项: (1) 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公司管理费、咨询费、审计费、保险费、诉讼费、技术开发费、技术转让费用以及经营损失等。 (2) 财务费用。指企业发生的金融机构手续费和利息净支出等。 (3) 销售费用。指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运输费、展览费、广告费以及销售部门各项支出。
按照世界各国对环境会计要素概念的一般表述, 在本文中, 我们以成本的概念来表示一切费用。
企业一切成本的发生都与资产的运用有密切关系。企业取得资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 而成本支出是运用资产实现经济利益的唯一途径。成本在得到补偿以前, 都是以一定的资产形态存在着的。资产的补偿意味着已消耗资产的再生。成本是与实现的经济利益相匹配的资产的运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大部分成本支出都可以带来经济利益, 因而成本支出与经济利益的取得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也有一些成本支出不产生收益, 会计上通常称之为损失。
2. 成本的确认。
成本的确认, 关键在于确定成本所属的期间。通常按照以下三个标准进行确认: (1) 按成本与经济利益的直接联系。如果一项成本的发生与当期的经济利益有直接联系, 就可以确认为该期的成本。 (2) 按一定的系统分配模式。供长期使用的资产或无形资产, 依照一定的方法计算出折旧费用或摊销费用, 确认为当期成本, (3) 直接确认为当期成本。如果一项支出不产生未来经济利益, 或者未来经济利益不符合或不再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 就应该立即确认为成本。
二、环境问题引出的环境成本
1. 环境成本的定义。
在国外, 由于对环境成本的理解不同, 有关的称呼也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称呼: (1) 废旧管理成本, 其中包括废旧存放费用和废旧清理费用; (2) 环境管理费用, 包括环境管理培训费、环保设备折旧费等; (3) 环境预防成本或环境保护成本; (4) 环境治理成本或环境污染处理成本或环境修复成本; (5) 因环境问题而导致的罚款; (6) 环境安抚成本, 指应政府要求对污水、道路及其他环境要素进行改善的成本。
国内专家学者对环境成本也没有提出明确的定义, 一般只是对环境成本的内容进行了划分。如有的学者把环境成本分为: (1) 由于环境恶化而追加的治理生态环境的投入; (2) 因重大责任事故导致生态环境恶习化所造成的损失,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赔偿损失、环境治理费用和罚款; (3) 未经环保部门批准, 擅自投资项目造成的罚款和相应的工程建设支出; (4) 环境治理无效率情况下的投资损失和浪费。有的学者认为, “环境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耗费的生态要素的价值以及为了恢复生态环境质量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其内容包括:1) 维护环境支出;2) 预防污染支出;3) 治理环境支出;4) 人为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专家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对环境成本的说法不尽一致, 但所指的内容大体上都差不多。
对环境成本的界定, 应以传统会计对成本的界定为基础。根据传统会计对成本的界定, 成本是一个资产流出的概念, 代表着经营主体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获得经济收益而发生的各种物品和劳动的消耗。根据成本的性质, 把成本概念用于环境领域, 与企业的环境管理相结合, 就可以界定出环境成本的概念。即环境成本是指企业因以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 以及由此而承担的各种损失。
2. 环境成本的内容。
具体来说, 环境成本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 环境污染预防成本。指企业为了预防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环境污染的产生而发生的成本。如:以绿色原材料替代原有原材料的成本, 采用环境生产工艺替代原有生产工艺的成本, 采用绿色包装物替代原有包装物的成本、环保产品和环保技术的开发成本、环保设备设施的折旧费, 其他环境污染预防资产的摊销费等, 以及与此有关的管理费用支出。 (2) 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指企业为了治理由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成本。如:为减少和消除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而发生的成本, 为消除生产场地的噪音、辐射而发生的成本, 为消除生产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而发生的成本, 污染治理设施设备的折旧费, 其他环境资产的摊销费等, 以及与污染治理有关的管理费用支出。 (3) 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指企业为了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以及使用后废弃的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再利用而发生的成本。废弃物的回收成本, 废弃物的分拣成本, 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成本等, 以及与此有关的管理费用支出。 (4) 环境损失。指企业承受的各类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损失。如:企业因污染环境而向消费者、所在地区居民或社会其他方面支付的损害赔偿费, 向政府有关机构缴纳的环境罚款和环境缴费, 与环境污染有关的诉讼费等。
三、关于环境成本的确认
按照环境成本与环境收益的关系, 首先应从大的方面把环境成本分为环境成本和环境损失两类。这里所说的环境成本包括上述环境成本主要内容的前三项, 即环境污染预防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和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这三项成本是企业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引起的, 因而与企业的收益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因此, 凡是与这三项活动有关的成本都可以确认为环境成本。这里所说的环境损失是上述环境成本主要内容的第四项。环境损失中, 不论是向他方支付的环境赔偿费, 还是向政府机构缴纳的环境罚款和缴费, 都与企业的收益没有相关性。但是, 目前国内外的环境会计理论都把环境损失包括在环境成本的范围之内, 因此, 我们也把环境损失作为环境成本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 环境成本中的环境污染预防成本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本与环境收益的相关性比较明显, 因而比较容易对这些成本进行确认。但是有些环境成本的发生与收益的相关性并不那么明显, 或者是与企业长期的环境收益有相关性, 但是与企业的当期或近期的环境收益没有直接关系。如:企业对投资项目进行环境保护评估发生的成本, 员工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发生的成本支出, 对社会上的环境保护活动进行参与或赞助发生的成本。
此外, 有些环境成本与环境损失的界限也不十分明显。如企业在法律的强制性要求下, 对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恢复性治理的成本, 究竟应确认为环境污染治理成本, 还是应确认为环境损失, 对此还未形成一致意见。
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上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那就是废弃物处理成本究竟是属于环境污染预防成本, 还是属于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如果把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理解为以减少废弃物排放来避免由废弃物引起的环境污染的行为, 那么就应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视为环境污染预防成本。但是, 如果把废弃物产生本身作为环境污染的因素, 那么就应把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视为环境污染治理成本。
我们把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在成本与环境污染预防成本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分别开来。除了以上原因外主要是由于, 目前在世界各国, 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业务。许多国家已通过立法的形式把废弃回收再利用规定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职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企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看, 对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需要单独进行确认和计量。
以上我们只是对环境成本进行了简单的分类, 也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分类标准。从目前情况看, 对这个问题做出结论还为时过早, 这里也只是提出一个把握问题的基本原则。一方面, 从与企业收益的相关性的角度, 把环境成本支出的作用来看, 把环境成本划分为污染预防成本和污染治理成本也是必要的。因为企业的信息利用者对于企业的环境成本, 首先希望了解企业哪些环境成本支出带来了环境收益, 而哪些环境成本支出没有带来环境收益。其次, 他们也希望了解哪些环境成本支出避免了环境污染因而增加了当期的环境收益, 而哪些环境成本支出是对过去产生的环境污染的修复。
近年来, 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上的会计机构, 陆续发布了一些有关环境成本确认的相关规定。如1998年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的第37号《准备金、或有负债及或有资产》中, 以下面的例子对企业应如何处理因矿山采掘而发生的表土修复义务、随着矿山的采掘而发生的修复义务以及随着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经常性的修复费用进行了说明。例如, 某企业在某个法律规定矿山关闭后必须对采矿现场进行原状恢复的国家进行采矿经营活动。环境修复费用包括矿山作业开始前除去表土的恢复费用, 其余环境修复费用随着矿山的采掘而发生。准备金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计算?对表土进行修复的义务是在除去表土的同时发生, 所以从那一时点开始计算准备金。由于表土的去除是矿山产生的未来收益的开端, 因而作为矿山成本的一部分被资产化, 并按照矿山的使用年限被确认为费用。随着矿山的采掘而发生的环境修复费用, 应随着矿山的采掘计算准备金, 作为矿山采掘成本的一部分来处理。随着生产活动而发生的经常性的环境修复费用, 与未来的收益无关, 因此不作为资产计算。这个成本不是与未来而是与现在的生产活动直接相联系的。
四、关于环境成本的计量
1. 环境成本计量的基本原则。
成本的计量, 关键是要遵循配比原则, 即企业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应相互配合。运用配比原则, 就是要判断成本与收益的合理关系。本期的成本只能与本期的收益相配合, 如果收益要等到未来才能实现, 相应的费用就必须递延分配于未来的收益期间。环境成本的计量也应遵循同一原则。
从世界各国制定的各种环境会计指南来看, 它们所指的环境成本, 既包括当期已支出的环境成本, 也包括预计未来要支出的环境成本。当期支出的环境成本, 又分为作为当期费用进行处理的环境成本、当期支出的环境成本两类。资产化的环境成本, 不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而是在以后的使用期间进行处理的环境成本和资产化的环境成本两类。资产化的环境成本, 不作摊销。预计未来支出的环境成本, 应依据其发生的可能性和金额的合理预计来进行评估, 作为或有环境损失处理, 或者作为环境负债处理。
按照成本收益匹配原则, 当期发生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应在当期进行确认和计量;涉及几个期间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 应进行资产化, 在有效期间内提取折旧或进行摊销。而对当期以前发生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成本的当期发生额, 则应对过去年度的损益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
2. 有关环境成本计量的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对环境成本的计量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传统会计的期间损益计算的基础上, 在会计系统内进行计量;二是在传统会计系统外单独建立环境会计核算系统进行计量。对应于不同的环境成本性质和计量目的, 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例如环境保护设备的折旧费、环境管理人员费等环境成本, 虽然可以包含在传统会计系统中, 在设备折旧费或管理人员费的总量中进行计量, 但不能作为环境成本单独进行反映。而在单独建立的环境会计核算系统中, 就可以对环境成本单独进行反映。此外, 像使用无污染原材料替代原有原材料使成本增加的数额, 也可以在单独建立的环境会计核算系统中把成本增加的数额作为环境成本进行单独反映。对于那些在传统的会计系统中, 难以作为独立项目进行反映的环境成本来说, 在传统会计系统以外进行估计或推算是比较方便的。
实际上, 国外许多企业也正是采用这种方法对环境成本进行计量。此外, 有些在传统会计系统内不能进行计量的环境成本, 如企业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目前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计量方法, 需要今后继续深入进行研究。而且多数这类环境成本, 即使能够进行计量, 也难以纳入现实的期间损益计算系统中。因此, 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 还有待于新的环境会计系统的建立。没有被确认为资产的环境成本, 即属于当期费用的环境成本, 应纳入损益计算。对这一问题基本上没有争议。但是, 应该纳入损益计算的哪个阶段, 却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 就是要确定某项成本应作为经常项目, 还是作为非经常项目处理。如果作为经常项目处理, 还需要确定, 是作为营业费用, 还是作为营业外支出如果作为营业费用处理, 还需要确定, 是作为制造成本, 还是作为一般管理费。如果作为非经常项目处理, 还需要确定该项成本是属于与企业当期损益没有直接关系的临时性支出, 还是对过去年度损益的调整。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到环境污染通常是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想起的, 而环境保护活动企业必须长期地持续性地坚持进行的活动。从这一点来说, 绝大部分环境成本都应作为经常性项目中的营业费用来加以处理。对列入非经常性项目的环境成本, 应加以严格限制。
摘要:环境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 是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等诸多方面必然与传统会计有着相同的相似之处。但是由于环境问题多样性与资源利用的复杂性, 又必然带来环境会计自身的特殊性, 这同样在成本的确认与计量方面也有体现, 同时这也是开展环境会计核算的难点问题所在, 探讨解决影响环境会计的瓶颈问题, 将有助环境会计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环境成本,确认,计量
参考文献
[1]白英防.环境资源会计的新构想[J].财会月刊, 2002 (, 1) .
[2]王凤羽.浅探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J].财会月刊, 2001, (14) .
[3]白英防.环境问题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及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 2) .
[4]白英防.环境资源会计的核算方法[J].事业财会, 2001 (, 1) .
[5]李祥义.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环境会计的系统化研究[J].会计研究, 1998 (, 10) .
确认和计量 篇5
(一)负债的定义、构成与计量
行政单位的负债是指行政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偿付的债务,包括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暂存款等。
行政单位负债具有负债的共性,表现在:一是负债已经发生,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必须偿付的经济义务;二是负债可用货币计量的,有确切的或可预计的金额;三是负债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偿还期限。
行政单位负债又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行政单位负责的债权人主要是国家财政,如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二是行政单位负债的偿付一般以货币的形式来实现;三是行政单位负债一般以国家财政法律、法规、规章约束为前提;四是行政单位负债一般不存在债权人放弃的情况;五是行政单位负债的比重比较小。
行政单位的负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二)、应缴预算款的核算
应缴预算款是指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按规定取得的应上缴财政预算的各种款项,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行政性收费、罚款、没收财物变价款、无主财务变价款、赃款和赃物变价款、其他应缴预算的资金等。
应缴预算款属于国家预算资金,是行政单位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管理职能依法收取的应上缴国库的收入。
其具体内容包括:
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指行政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在履行和代行政府职能时取得的纳入预算管理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行政性收费是指行政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在行使其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的费用。按规定行政性收费应逐步纳入预算管理。目前有一部分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
罚款。是指行政单位依据法律、法规,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经济处罚取得的罚款。
行政单位取得的没收财务变价款、无主财物变价款、赃款和赃物变价款,也属于应上缴财政的预算资金。
为核算行政单位按规定应缴入政府预算的款项,应设置“应缴预算款”科目。“应缴预算款”属于负债类科目。收到应缴预算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上缴应缴预算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应缴未缴数。年终本科目应无余额。本科目按应缴预算款项的类别设置明细账。
[例1]某单位收到罚款收入30000元,并上缴同级财政部门,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应缴预算款——罚款收入 30000
借:应缴预算款——罚款收入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实务工作当中,审计机关对行政单位及直属事业单位审计时常常发现,单位在安排预算时,会违反规定向非财政拨款单位安排预算资金,或利用财政资金非法贷款,甚至对于行政性收费未按规定上缴财政专户,一旦发现应及时收回该部分资金,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缴预算款,上缴时,借:应缴预算款,贷:银行存款,对于截留的预算资金及时上缴财政时,应借记“结余”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三)、应缴财政专户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行政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是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的简称。
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是行政单位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等。
(2)、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3)、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基金、附加收入等。
(4)、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上缴资金。
(5)、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
(6)、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此外,社会保障基金在国家财政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以前,先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为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中规定:“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不是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财政部门要在银行开设统一的专户,用于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管理。部门和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必须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同级财政按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统筹安排,从财政专户中拨付,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为了核算行政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设置“应缴财政专户款”总账科目。“应缴财政专户款”属于负债类科目。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上缴财政专户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财政专户办法的单位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时,应按结余数借记“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贷记本科目;实行按比例上缴专户的行政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收入时,应分别记入“应缴财政专户款”和“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应缴未缴数。年终,本科目应无余额。本科目应按预算外资金的类别设置明细账。
[例2]某单位收到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25000元,上缴同级财政部门在工商银行开设的专户。会计分录为: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25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行政性收费 25000
上缴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行政收费 25000
确认和计量 篇6
弃置债务;会计准则;确认;计量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0-0023-02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资本市场开始也关注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环保业绩。我国环保法规陆续出台,企业面临的境保护压力和资产弃置成本日益加大。我国会计准则明确要求石油天然气行业核算弃置费用,为企业通过逐步建立支付储备,承担资产弃置引发的环境恢复义务奠定了制度基础。但是我国有关弃置费用的会计准则对于其他行业是否也需要核算弃置费用则没有明确提及,不可避免地会使企业之间对于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存在差异,不仅影响了企业履行资产弃置义务的能力,还影响了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同时,我国会计准则对资产弃置费用的规范比较分散,对资产弃置义务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分别由固定资产、石油天然气和或有事项等具体准则规范,不便于企业全面系统的执行会计准则。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在制定专门的资产弃置会计准则的同时,扩大资产弃置准则的适用范围,以增强企业承担资产弃置义务能力,并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一、固定资产弃置债务的确认
一项债务的确认既要符合债务的定义,还要符合债务确认的条件。固定资产弃置债务确认的前提是要有弃置义务的存在,同时还要具备可计量的条件。
1.资产弃置债务确认的依据
资产弃置债务的确认要以资产弃置义务的存在为条件。根据资产弃置义务的来源,资产弃置义务可分为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
(1)法定的资产弃置义务
法定的资产弃置义务是指企业在弃置固定资产时,依照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履行拆移、填埋、清理和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例如,1953美国《外陆架土地法》和1958年《日内瓦公海条约》要求“任何要废弃的或不再使用的安装设施必须整体拆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资源法》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地。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产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用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10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CAS4)应用指南规定:弃置费用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
(2)推定的资产弃置义务
推定的资产弃置义务是指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企业从自身长远利益考虑,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公开承诺承担的固定资产弃置义务。例如,“中石油”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对于处于人口密集地区的特定井,在弃置时采取的加盖或封堵措施。目前我国环保法律和制度尚不是十分完善,依靠法律要求确认弃置债务的范围还比较狭窄,企业主动承诺环保义占有比较大的比例。
2.确认条件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8年9月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备抵、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IAS37)规定,当某项义务是由于过去事项而存在,与企业未来的活动无关时,该义务就应该被确认为一项备抵。IAS37将备抵解释为“时间”或“金额”不确定的负债。IAS37规定只有在下列条件满足时才能确认一项备抵:a.企业因过去的事项而承担了现时的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b.履行该义务很可能会导致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c.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CAS4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弃置费用因素。《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CAS27)规定:企业承担的矿区废弃处置义务,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CAS13)中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将该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如果资产弃置义务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应当作为或有负债处理,不能确认为弃置费用。
二、固定资产弃置债务的计量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对弃置债务均采用资本化模式,对与资产弃置债务对应的资产弃置费用资本化为固定资产成本。
1.资产弃置债务的初始计量
按照FASl43的规定,资产弃置费用资本化的金额为未来弃置义务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其折现率为对该资产弃置债务进行初始确认时有效的信贷调整后的无风险利率。
IAS37要求:“确认的备抵金额应该是对在资产负债表日清偿义务所需支出的合理估计,因此在计量备抵的时候,企业必须考虑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货币的时间价值是重要的,企业还应对备抵折现”。
CAS27规定,企业在初次计量弃置费用时,应按照CAS13的规定进行合理的估计,确定弃置费用的最佳估计数,利用现值技术,采取合理的折现率将预计期末发生的弃置费用予以贴现并资本化,同时确认“预计负债”。
2.资产弃置债务后续计量
IAS37要求,在每一期资产负债表日都应对备抵进行复查,并进行调整使之能反映目前最合理的估计。如果代表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再可能流出企业以清偿义务时,则应将备抵转回。
FASl43规定,在后续的会计期间,会计主体要确认每个期间的负债金额变化,包括:(1)时间的推移。由于时间的推移而引起的资产弃置债务的变化,应增加该负债的账面价值,同时作为一项增加费用在损益表里予以列示。(2)对原来估计的未折现现金流量的年限或金额的修正。对于金额增加的修正,应按信贷调整后的无风险利率作为折现率进行折现;金额减少的修正,则按最初负债被确认时存在的信贷调整后的无风险利率作为折现率进行折现。企业还应当在其后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弃置费用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地反映当前的最佳估计数,应当按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还应按相关规定进行表外披露。如政策法规变化、通胀因素等。
3.资产弃置债务的分摊
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中明确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将预计未来可能发生的弃置费用按其现值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和相应的预计负债。计入成本的金额作为固定资产成本的组成部分计提折旧。另外,每期需根据预计负债的余额计提利息,在预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贴现率)计算每一期的利息费用,确认财务费用的同时增加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这样未来发生的弃置费用,分为本金和利息两部分,通过两种渠道在资产持有期间计入损益,本金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通过计提折旧计人损益;预计负债每期计提的利息,通过财务费用计入损益。
三、对我国会计准则的改进建议
1.扩展弃置债务准则的适用范围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发展,节能减排,降低消耗的压力日益增加,各种环保法规已经明文要求企业承担资产弃置义务。例如,对于煤炭开采企业而言,当煤井达到经济开采极限时,需要封堵煤井,拆除地面设施,并且必须根据相关环保法规的规定,恢复自然环境的原貌。因而,固定资产弃置义务是诸如煤炭企业等采掘企业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资产弃置准则是以固定资产弃置是否会对环境或生态产生污染或损害为判断标准,而不是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污染和损害为标准。只要企业固定资产弃置受环保法规约束,或者承担推定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义务,就具备核算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条件,不应当将其局限于石油天然气行业。而且资产弃置债务具有准备性质,通过弃置债务的核算,可以将与其对应的费用支出前移,抵减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经营利润,增强未来承担资产弃置义务的现金支付能力。
2.制定单独弃置费用准则
根据英美等国法律,固定资产弃置义务大都集中于几个对环境有较大潜在威胁的特殊行业,包括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开采等,特别是海上石油开采资产弃置要受国际公约的约束。因此,资产弃置债务属于特定行业的会计事项,可以借鉴SFAS143的相关做法,通过制定专门的会计准则对资产弃置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其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信息披露进行明确的规范,而不是将其分散在不同的会计准则之中,以便为企业进行资产弃置会计核算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
[1]冷平生.论资产弃置会计的国际比较[J].财务与金融年,2008,(06).
[2]姜峰.资产弃置费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0,(10).
自创商誉确认和计量的必要性分析 篇7
一、解读自创商誉
自创商誉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得的各种无形资源。这些资源可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 从而获得比其他企业更多的收益。
首先, 自创商誉是一个企业独有、其他企业不能模仿的资源。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产品质量上乘、口碑良好、营销网络发达、拥有独占特权或管理卓越等方面的有利因素形成自创商誉。不同的企业因此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管理体制、公共关系, 使得它们对企业的品牌、无形资产、人力资本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都有不同的影响, 从而在深层次上影响着企业能否比同行业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
其次, 自创商誉是一个企业长期拥有的、持久的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 自创商誉不是静止不动的, 而是动态的、不断完善的, 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因为企业在竞争对手的刺激下, 为了维护其商誉的超额获利能力, 必然不断加大物质与知识的投入, 改进技术、更新知识, 促进自创商誉不断发展壮大。
再次, 自创商誉所带来的这种经济利益是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 也不是通过未来交易事项取得的, 而是在过去的期间内, 逐步积累形成的。如良好的口碑在于企业对顾客的一种至高无上的服务意识, 通过长期的、有目的的努力, 在经营和管理等方面逐渐体现出来并扩展开, 促使企业产品在寿命、质量、服务和价格等方面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好感。
最后, 自创商誉具有财富的增值性。众所周知, 自创商誉能给企业带来超过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收益。例如, 企业培育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 品牌营销很成功, 等等。所有这些都能给企业带来比竞争对手更多的收益, 即使他们拥有相同的实物资产、相同的地理位置。
由此可见, 在知识经济时代, 自创商誉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目前, 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还是我国的会计准则委员会, 均规定企业只需要确认和计量外购商誉, 对自创商誉不作任何处理。但是, 企业获得长期超额盈利能力的客观存在, 表明企业的自创商誉也是客观存在的。企业购并中之所以会出现外购商誉, 是因为被购并企业中原本就存在自创商誉。巨额的外购商誉并非在企业合并之日顷刻产生, 而是被并企业的自创商誉在合并的这一时点上被实现并被表现出来。外购商誉进入合并企业后, 会有一个与合并企业自创商誉整合协调的过程, 进而融为一体, 转化为合并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两者交融后成为合并企业新的自创商誉。因此, 外购商誉与自创商誉是相互转换的, 两者仅仅是在不同时间上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自创商誉是商誉长期存在着的一个状态, 而外购商誉却只是商誉在产权交易时点的一个短暂状态。可以这样认为, 前者是商誉的一个产生、积累的过程, 而后者则是商誉在产权市场上价值的一个实现形式。
笔者以为, 按取得方式将商誉分为外购商誉与自创商誉的做法并不合理。这种划分没有看到商誉的本质, 人为地将一个整体割裂成两个部分。加之商誉自身计量的困难, 最终导致现在会计实务中只确认和计量部分商誉, 即只确认和计量外购商誉。
二、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
FASB认为商誉虽然不能用以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 也无单独的市场, 但可与企业的其他资产结合间接创造未来净现金流入, 并可与其他资产在合并事件中一同评价。所以, 合并商誉应在财务报表上确认为一项资产, 并以购买成本超过所取得资产和所承担负债金额的净额之差来计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B) 规定, 在交易日, 购买成本超过购买方在所购买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股权份额的部分, 应作为商誉并确认为一项资产, 并按成本减去任何累计摊销和任何累计减损后的金额列示。英国的标准会计惯例公告《商誉会计》指出, 合并商誉与自创商誉的特性没有差别, 然而由于特定时间上发生的市场交易这个事实, 因此只确认合并商誉。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也明确规定只有出现合并商誉时才将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入账。这就限定了商誉的确认时间, 即只能是在企业合并之时。这反映了会计界对商誉会计处理的一般态度:只确认和计量合并商誉 (外购商誉) , 不确认和计量自创商誉。
但若仔细分析, 严格按照FASB对资产确认的标准来看, 自创商誉可以同时满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这4项标准。因此, 不确认自创商誉的观点和做法有失偏颇。
(一) 可定义性
FASB在其《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6号概念公告:财务报表要素》中对资产的定义为:“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 这一定义较以往的各种定义都更为全面和严谨。通过以上对自创商誉的解读, 可以看到自创商誉符合资产的定义。首先, 可以确定自创商誉是企业的一种未来经济利益, 它可以单独与企业的其他资产结合, 从而直接或间接为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入做出贡献, 且这种利益的获得是可以预期的;其次, 自创商誉是被特定主体拥有的, 它是归集于特定主体而限制其他主体从中获取收益, 具有排他性;最后, 自创商誉也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所以, 自创商誉是企业的一项资产。
(二) 可计量性
可计量性是指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必须具有相关的计量属性, 可充分可靠地用特定货币单位加以计量。在传统的会计计量中, 自创商誉因其不能可靠地计量而被拒之于传统的会计确认体系之外。但是今天, 我们应该用新的观念来看待它的计量问题。例如, 可以用计量自创商誉产出价值的方法来弥补无法计量其投入价值的不足。2000年2月, FASB专门为用现值技术来测算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发表了第7号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应用现金流量和现值”, 此概念公告的发表为自创商誉的现值计量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即, 作为一种无形资产, 自创商誉的经济价值可以通过该价值被使用后的回报来计量, 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 表现为未来新增现金净流入的现值。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统计测量工具的日趋完善, 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计量自创商誉的依据将变得更加可行。
(三) 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帮助信息使用者预测由过去、现在和将来事项产生的结果, 或证实、修正前期预测, 并能导致决策差别的能力。就自创商誉而言, 相关性是指关于自创商誉价值的信息对用户的决策是否有用。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 企业生产以实物资产为主, 无形资产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自创商誉所占的比重更小, 不确认自创商誉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影响很小。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无形资产已逐步成为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主体, 自创商誉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所以, 如果不确认自创商誉, 不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信息, 既不能满足经营者正确报告受托责任的要求, 也不能满足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方进行正确决策的需要。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是将自创商誉信息与其投资、购买等决策相关联的。因此自创商誉满足相关性的确认标准。
(四) 可靠性
虽然形成自创商誉的单项因素不能可靠地确认与计量, 但并不能因此而否认以各因素整体协同效应形式存在的自创商誉的可能性。各单项因素对自创商誉的作用最终都反映在企业未来超额盈利能力上, 随着预测技术的发展, 企业未来超额盈利能力是能可靠预计的, 对其进行现值化的重要参数贴现率i也是可以运用管理会计技术准确定值的。因此, 笔者认为自创商誉的价值最终是能够可靠计量的。另一方面, 可靠性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例如, 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是按历史成本计量的, 是比较可靠的, 但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 企业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提折旧, 故每年末固定资产的价值也就不太可靠了。此外, 有些情况下可靠性和相关性存在相互冲突、此消彼长的关系, 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可靠性而损害其相关性, 这样得到的会计信息虽然是可靠的, 但却无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
由以上分析可知, 自创商誉不仅符合资产的定义, 而且它的确认已不再是不可能的事, 有其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三、对自创商誉计量的探讨
由于自创商誉本身未来服务潜力的高度不确定性, 因而对其进行合理计量成为实务界的难点问题之一。但是, 并不能因为它计量的困难性而否认对它计量的必要性。
美国会计学家莫斯特 (K.S.Most) 认为, 会计计量主要由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两个要素构成。计量基础与计量单位共同构成了特定的计量模式。现行财务会计秉持传统的计量模式, 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 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根据“币值不变”假设, 财务会计认为货币购买力是保持不变的, 即使发生变动 (通货膨胀或紧缩) , 只要其变动幅度较小, 仍然可以将名义货币单位视为相对稳定而忽略其变动。因此, 会计实务上通常都以名义货币单位进行计量, 自创商誉也不例外。而计量基础则有多种选择, 除了历史成本以外, 还有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就自创商誉而言, 由于没有发生实际购买交易, 故计量的时点应着重于未来。主要有以未来超额利润的资本化价值确定自创商誉价值、单独计价加总计算自创商誉价值以及把企业重估价值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计量自创商誉价值3种方法。但是, 由于前两种方法有明显的缺陷, 如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无法单独辨认和计量企业获取未来超额盈利的每项优势的价值等, 在现实中明显不可行, 故笔者着重介绍第三种方法。
虽然没有客观的估计标准估计企业的整体价值, 但可以借助有经验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的整体价值进行估计。由于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 采用的评估方法也不同。对非上市公司, 可以采用未来盈利的贴现值和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作为企业的整体价值。对上市公司, 可以用股票市价总额作为企业的整体价值。具体如下:
1.采用未来盈利的贴现值的方法
资产的经济价值在于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果将企业未来的经济利益贴现, 则贴现值就是企业全部资产的价值。在企业存在自创商誉的情况下, 这个数字会高于单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 两者之差就是自创商誉的价值。但因需要解决未来盈利的计算、贴现率的选择和贴现期的估计等问题, 故也不宜采用。
2.采用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贴现值的方法
未来现金净流量是从现金流入、流出的角度考核企业的经营成果。与其他经济资源相比, 现金的不确定性小, 而且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和企业内部职工、企业管理当局等利益相关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现金流动。因此, 现金流量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的整体价值。
3.用股票市价总额的方法
对上市公司, 所有股民依据自己对企业现状和未来盈利前景的估计做出买进、持有或抛售该公司股票的决策, 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所有股民的买卖行为决定了该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因此, 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全体股东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 企业全部股票的市场价值总额, 也就近似反映出企业的整体价值。从理论上讲, 只要考察企业收益与股票价格的关系, 就可大体上判断价格对企业总价值的反映程度。但实际上, 在我国, 股市变幻莫测, 股价除了受企业经济状况、企业收益前景变化影响外, 还较多地受本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某些时候会与企业整体价值发生相当大的背离。而且人们投机的心理过重, 庄家也时常刻意炒作, 股票市价常常被扭曲, 以此为依据计算出的股票市价作为企业总体价值可靠性程度不高。但是, 随着各种法规的陆续出台, 证券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市场运作逐渐合理化, 公众对上市公司过去和现在的了解也会越来越全面, 做出的投资决策也将会更加谨慎和理性。那么, 在这种公平公正的环境里, 股票市价的总额就有希望近似、客观地反映企业的整体价值。具体做法是:在企业发行股票时, 先行对总体资产和单项资产分别进行评估, 然后根据资产评估报告中的增值情况确定股票溢价发行幅度, 最后将这部分溢价作为自创商誉的价值入账。
通过以上分析, 对上市公司而言, 在证券市场成熟、稳定后, 以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市价作为企业整体重估价值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然, 也可以用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进行较为科学的测算。
会计理论界既然承认了外购商誉, 相应地也应该承认自创商誉。笔者认为, 就目前来说, 对于上市与非上市公司的自创商誉暂时可以采用以上方法计量, 把它纳入到现行管理会计报告系统中。
摘要:本文在对自创商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外购商誉与自创商誉仅仅是商誉在企业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 本质相同, 并进一步从资产定义等角度出发阐述了确认自创商誉的必要性。
关键词:自创商誉,确认,计量
参考文献
[1]阎红玉.商誉会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2]邓小洋.自创商誉的几个基本问题[J].财经研究, 2003 (1) .
[3]宋夏云.未来商誉会计发展模式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 .
[4]陈海声.对自创商誉的定义、种类、特征的一种解释[J].对外经贸财会, 2001 (4) .
资产确认和计量理论下的环境资产 篇8
关键词:环境资产,消逝成本,借方余额,经济资源,未来经济利益
环境会计是指以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 运用货币与非货币的计量方法和属性, 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环境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并对环境会计信息予以披露的会计学分支。
基于环境资产的特殊性, 本文将分资产确认和资产计量两个部分讨论。
一、资产确认理论下的环境资产
从资产确认理论的发展历史上看, 主要有四种代表性的确认理论。
1.消逝成本观。
该观点的本质是, 资产是企业取得的某些生产要素在尚未费用化前的金额。它着重强调资产的取得与生产耗费之间的关系。
2.借方余额观。
该观点的基本特征是将资产视为账户借方余额的体现物。企业不仅要将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基本资产要素确认为资产, 而且由借方余额所体现的递延费用等项目也确认为资产。这种观点仅仅是在描述一种会计结账技术而已。
3.经济资源观。
该观点虽然明确指出资产的实质是经济资源, 接受了“经济资源”这一新认识, 但它却认为, 经济资源是否应视为资产, 取决于公认会计原则的确认和计量标准, 这就把资产的实质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之间的主从关系颠倒了。
4.未来经济利益观。
该观点认为, 资产的本质在于它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 对资产的确认或判断不能看它的取得是否支付了代价, 而要看它是否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
对四种理论对比后发现, 第一种、第四种观点可以归结为资产的“价值观”, 强调资产的“未来价值”;第二种、第三种观点可以归结为资产的“成本观”, 强调资产的“客观存在性”和“可计量性”。
在现实中, 成本的发生并不一定导致未来的经济利益, 而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加也并不必然会发生成本, 例如, 业主投资、接受捐赠等。消逝成本观显然是不符合现今资产确认的定义;借方余额观会把一些尚未摊销完毕的环境费用划归为环境资产, 导致环境资产的人为“膨胀”;经济资源观会把一些不是环境经济资源但有助于实现未来经济利益的或减少未来经济损失的项目如某些备抵项目排斥在环境资产之外, 导致环境资产的“缩水”;未来经济利益观则是从资产本质出发来进行确认环境资产, 合情合理把环境资产确认为资产负债表的项目之一。在现实事务中, 环境企业可能面临大量的不确定性事项, 这些事项将在未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 按照前三个观点是不能确认为企业的一项环境资产的, 而未来经济利益观点则会从该事项给企业未来带来的经济利益和可控制性角度出发, 将该事项合理地确认为环境企业的一项环境资产, 以“吻合”企业所控制的资产, 因此, 未来经济利益学说的分析也比较适合于环境资产。
二、资产计量理论下的环境资产
会计计量理论存在两大流派:真实收益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
真实收益学派的基本观点是:计量结果要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 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客观。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根本目标就是向相关团体和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体现到披露的会计信息上, 则是属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问题。可靠性要求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经受验证, 能够核实其是否真实, 显然, 历史成本是最好的选择。相关性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的经济需要相关, 有助于对企业的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因此, 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就应该是第一选择。
我国在经济转型初期, 会计的目标是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可靠信息, 因此真实收益学说自然成为首选,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因其“可验证性”性质而一统天下。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经济成分多元化的迅速扩大, 会计的目标也就转换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现代资本市场是建立在信息披露的基础上的, 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成为必然要求, 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才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依据, 才是他们关心的资产负债价值, 决策有用学说渐入会计舞台。
环境资产有相当部分不是因劳动或交易形成的, 因此也就没有交换形成的价值和价格, 但是它有使用价值的, 如何计量就显得十分必要。显然, 真实收益学说理论的历史成本就远远不能适合计量的需要。比如, 被视为固定资产的环境资产, 人们习惯于按其估计使用年限提取折旧, 以账面净值反映该环境资产的价值。但是, 这种固定资产净值往往不能反映环境资产的真实价值。因为环境资产在经过数年以后, 它们的市场价值不仅可能高于其账面净值, 而且还能高于其账面原值的数倍, 甚至数十倍。这时候如果还按照账面净值来衡量环境资产的价值, 就会导致价值偏低。决策有用学说的公允价值则突破了历史成本的计量, 所以, 对环境资产来说, 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显然要好于历史成本。
三、结语
资产的核算包括确认和计量两个方面, 确认是计量的基础, 计量是确认的最终目的。
从资产确认和资产计量的理论出发, 本文认为, 环境资产应该着重以下几点:
1.对于环境资产, 应该看重其未来的经济利益性。
确认和计量 篇9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起步就较晚, 社会责任会计实务相对落后。多数学者是从规范的角度来研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 或者通过介绍国外社会责任会计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以期我国可以有所借鉴, 为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刘长翠, 孔晓婷.2006) 。刘长翠、孔晓婷 (2006) 发表在《会计研究》上的题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一文, 披露了沪市样本公司相应的社会责任信息;中石油和国家电网200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排名美国《财富》杂志倒数一、二名来看, 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实务在国际上是相对落后的。2006年9月25日和2009年1月8日深交所和上交所分别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指导性文件, 说明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已步入正轨, 我们有必要审视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情况。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确认
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企业对人力资源、所在社区、生态环境、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责任。
(一) 企业对人力资源责任的确认
具体包括招募费用、技术培训、工薪水平提高、职工福利的改进、劳动条件的保护、企业环境的美化、员工交流等方面。一个企业的形成发展与他的人力资源息息相关不可分割。一方面, 企业加强对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满足了劳动者的需求, 提高劳动者素质, 改善了劳动者的生活条件, 另一方面这些劳动者又能够在未来会计期间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作为企业,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树立对劳动者的责任观, 既是权利更是义务。
(二) 企业对所在社区责任的确认
一方面由于企业享受着所在社区的基础设施, 如交通、通讯、电力等, 它也应该对本地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包括提供就业机会, 对本地区公益事业提供财力、人力支持, 为发展公共事业、市政建设、文化教育事业的财务支持和捐赠等。另一方面它指企业因经营需要而兴建的各种基础设施或其他社会经济事项对所在地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需承担的责任。例如, 企业兴建公路, 兴建娱乐设施, 向地方纳税等。这些行为对于提高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未来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 企业对改善生态环境责任的确认
企业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一方面由于企业的活动, 如排放污染、资源浪费等对社会造成了各种环境破坏, 应纳入社会责任会计的确认范畴。另一方面企业在一定时期之内, 改善与保护生产环境投入资源, 给社会带来的己经实现、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效用, 如财务上所反映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支出及实际取得的成效等, 都应该成为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内容。
(四) 企业对提供产品和售后服务责任的确认
包括产品的使用效能、耐用年限、产品安全性、社会咨询和售后服务等。这涉及到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 即产品或服务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主要包括产品的安全性、社会咨询服务、广告的忠实程度等, 企业是否有意在这些方面努力, 去创造并维护顾客的满足。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计量
计量是会计反映的第一通关卡, 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 则是将社会责任的主要核算内容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 确定其金额的过程。在目前情况下, 社会责任会计产生仅有二十年, 其计量问题存在较大争议, 尽管理论上计量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历史成本法、机会成本法、未来收益法、市价法、公允价值法、影子价格法和评价法, 等等。但由于可靠性难以实现, 可以进行计量的社会责任并不多。
(一) 企业对人力资源责任的计量
人力资源投资支出是一个会计实体为了取得、维持和开发人力资源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有以下几种方法:1.历史成本法。有的公司回购本公司的股票, 然后在员工股票期权行权时向员工发行。在这种情况下, 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股票期权的基础, 把股票的历史成本和将这些股票出售给员工所获得的资金之间的差额作为企业发行员工股票期权的价值。这种计量方法是以工资为计量依据, 其计算结果反映的只是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 并非人力资源价值的全部。2.未来收益法。该方法认为人力资源价值在于其能提供未来收益, 因此将企业各期未来收益折现, 然后按人力资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例, 将企业未来收益中人力资源投资获得的收益部分作为人力资源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但未反映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 即工资部分, 因此也低估了人力资源的价值。
(二) 企业对所在社区责任的计量
以前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由于缺乏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则、准则和指南, 以致于在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方面存在不规范、不完整甚至不真实的问题, 且基本上是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在会计报告附注中披露。2007年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一次要求企业以货币形式披露企业除税收、职工待遇以外的社会责任, 这就使得企业对所在社区社会责任的计量尺度转变成了货币量。由于企业以前或本期的投入引起所在地社会福利的增加, 如捐赠等事项, 在计量方法上与其他不同, 体现为企业人财物的投入来直接增加社会福利, 而企业核算以前或本期的投入采用历史成本, 因此, 适宜采用历史成本法进行计量。
(三) 企业对改善生态环境责任的计量
生态环境的计量可采用几类方法:1.收益现值法。将资源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折算为现值, 作为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收益现值法体现了资源性资产的特点, 考虑了资源的状况和供求关系的影响, 易于被按受, 但一些数据需要预测, 主观性强。2.市价法。直接运用货币价格找到相似的资源, 或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所引起的, 并可以观察和量度的环境质量变化进行测算。市价法考虑了供求关系和资源状况, 比较客观公正, 但比较难于找到相似的资源, 且易受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
(四) 企业对提供产品和售后服务责任的计量
在此方面可以选用文字叙述法, 将企业履行提供产品和进行售后服务的社会责任情况通过文字表述出来。也可以选用评价法, 使评价者了解被评者的受偿意愿, 即如果产品出现售后问题, 企业是否愿意承担相应责任以及如何承担, 也使企业对自身该类社会责任活动发挥的作用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等因素加以综合衡量和评价, 以确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终贡献。
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
目前, 社会责任会计的披露主要有三种方式:1.文字叙述。往往是在财务报告中的《董事会报告》或《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对社会责任进行文字描述, 方式简单、灵活, 但文字描述的模糊性、并时常带有吹嘘的成分, 虽然多数企业这样做, 但笔者认为并不可取。2.依附传统报告模式。即在传统会计报表基础上, 添加新会计科目或以附注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披露。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增设“人力资源”项目, 用以反映企业取得、开发、培训人力资源所投入的资金以及其投资的摊销;在损益表中增设“人力资源成本费用”项目。或者以附注的形式反映企业承担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3.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通过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 集中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报告格式较统一, 指标口径较一致, 信息的可比性更强。
(一)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由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有的在会计上根本无法用货币来计量或用其他标准来表示, 更主要的是由于一个企业负担社会责任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有限, 不可能面面俱到, 而且其内容范围也要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结合我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责任会计确认内容, 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披露内容大致如下:1.生态环境方面。企业应披露对环境保护所做贡献的信息, 包括企业对环境的损害情况及治理措施;企业控制污染的措施及效果, 降低能源消耗, 减少稀有资源耗用, 及对社会性环境治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治理环境的长远目标及行动等。2.对社会福利的贡献。其披露的内容包括为发展公共交通、医疗保健服务、市政建设、娱乐设施等方面提供的人、财、物的支持;对文化、教育、体育及公益活动的捐赠;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特别是对失业者、妇女、残疾人等就业方面提供的便利;依法及时缴纳税款。这些行为对于提高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非常重要。3.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企业应披露如, 公平就业、职工录用情况、人力开发与交流、社会培训、劳动报酬;就业保障;员工集体福利、训练及教育;员工工作生活条件改善等情况。4.反映提供产品和维修服务的贡献。企业应注重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披露包括企业产品的使用效能产品的耐用年数、产品的安全性和售后服务等信息, 了解顾客对本企业产品的满意程度等。5.维护股东及债权人权益情况。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信息披露情况;公平对待所有投资者;上市公司是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确保股东享有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各项合法权益, 并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债权人利益, 不得为了股东的利益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二)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笔者在巨潮网深交所版块, 随机抽取了20家上市公司, 抽查他们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情况, 具体如下:
1.企业缺乏对社会责任信息独立报告的意识。
我们观察表一不难看出在被抽取20家公司中, 只有5家出具了独立的200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其余的15家公司有1家将报告附于年报之后, 14家只是将社会责任信息零星地散落在其年报之中, 而这些社会责任信息也限于人力资源和对所在地社会贡献等方面内容。可见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然缺乏对社会责任信息独立报告的意识。
2.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意识不强。
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9月25日出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 在该指引中指出为促使上市公司落实科学发展观, 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推进上市公司规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上市公司可以按照本指引要求制定公司社会责任制度及实施计划, 定期评估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自愿披露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时隔两年之后, 根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研究, 沪深股市1539家上市公司中只有53家公司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3.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完善。
社会责任应该涵盖股东、员工、环境、社区、客户等重要的利益相关群体, 与此对应的重要信息都应出现在报告中, 这是完整性的要求。在对独立出具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进行观察时发现, 有些公司只对自己做的好的方面进行大篇章描写, 而对其他不足的地方涉及较少, 这就导致在某方面的披露可能不够全面。
4.信息披露形式单一。
从目前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来看, 大部分企业采用非正规形式或文字叙述的方式介绍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以抽取的20家上市公司为例, 只有两家运用到了数字信息, 该数字信息还仅限于对汶川地震的捐款数额和纳税数额。由于文字叙述较多, 比较数字信息太少, 使得这种做法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 尤其是在定量分析时显得无从下手。
5.信息披露标准不统一。
深圳发展银行, 基本上按照都是按照该深市《指引》的内容, 再加上自身行业特性进行披露。上交所的浦发银行把社会责任报告附于年度报告之后, 作为财务报表的补充资料, 主要也是运用文字叙述的方法, 在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进行披露。中国移动, 则是依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RI) 的程序要求编制, 提供了企业在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的业绩, 其特点在于报告形式除文字叙述外, 还包括一些定量指标。信息披露标准的不同造成信息披露的方式、内容、侧重点各不相同, 降低了信息的可比性,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四、改进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披露的建议
为让我国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逐渐规范化、系统化,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提出下列几点建议:
第一, 加强立法工作, 用法律来规定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明确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从政府的角来说, 应该强化相关法律的制定, 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心, 以法律形式约束、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 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采取措施, 制定有关社会责任会计法规, 依法强制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 并对企业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进行处罚, 促使企业变被动地履行社会责任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使企业行为得到调整, 促使企业的经营理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第二, 强化宣传, 提高整个社会的社会责任意识。首先, 提高企业领导者社会责任意识, 使他们意识到企业不仅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也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企业的社会行为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恰当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其次, 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 将对企业的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他们应有出具高水准高层次披露报告的能力, 而非仅限于简单的文字方面的描述。此外, 还应加强对企业相关利益人的宣传。这包括一些投资者和广大消费者, 社会公众, 提高这些相关利益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会形成一个促进社会责任会计发展, 督促企业信息披露的良好企业外部环境。
第三, 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和标准。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充分, 不全面, 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比较健全完善的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引导。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由美国制定的社会责任标准 (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以下简称SA8000) 和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建立披露制度, 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 (现行公司的具体做法) , 统一标准, 由点向面,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逐步推广。用一个统一的口径进行衡量, 以解决行业内、行业间的比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企业行为引起的外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 但我国原有会计不能反映企业行为引起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本文在分析社会责任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基础上, 通过对深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 着重分析了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披露的现状, 包括企业缺乏对社会责任信息独立报告的意识, 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意识不强, 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完善, 信息披露形式单一, 信息披露标准不统一, 并提出了几条改进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确认,计量,披露,改进
参考文献
[1]王珊珊.浅谈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中的信息披露[J].消费导刊, 2008, (1) .
[2]朱金凤, 杨秀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解读与评析[J].财会月刊, 2008, (4) :70.
[3]吕玉玲.从三鹿奶粉看企业的社会责任[J].企业研究, 2008, (10) .
[4]王前锋, 章仁俊.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分析[J].财会通讯, 2008, (10) .
[5]周怡, 吴峻.浅谈社会责任会计计量方法[J].经营管理者, 2008, (12) .
浅议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摊销 篇10
无形资产的特征有:a.无实物形态是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特点。b.无形资产最重要的特点是其在未来期间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在大多数情况下, 无形资产所能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可能分布在零至很大的金额之间。有些无形资产可能与某一产品的开发制造有关, 而有些无形资产则可能与该产品的维持和拓展有关。然而, 所有这些代表未来利益的无形资产的价值都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且难以与特定的收入或特定的期间相联系。c.无形资产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通常不能直接用于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 它不能与企业或企业的实物资产相分离, 它的价值必须与有形资产相结合才能实现。
无形资产的处理, 关键在于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摊销。
1 无形资产的确认
无形资产确认要解决的问题是, 满足什么条件的无形资产项目, 才能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入帐。首先, 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 应当符合资产的一般确认标准, 即:第一, 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将会流入企业;第二, 企业能够可靠地计量该资产项目的成本。其次, 应针对无形资产的特殊性, 充分考虑其取得收益的可能性和稳定性, 补充确认标准。对此,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需要附加以下两个确认标准:第一, 无形资产在促使未来经济利益预期流入企业方面所起的作用, 以及无形资产有效地发挥这种作用的能力能够证实;第二, 存在充足的资源, 或其有用性可以证实, 使得企业能够获得预期流入企业的未来经济利益。
无形资产的确认难题在于自创无形资产的确认。外购无形资产的确认因为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因此对外购无形资产的确认又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但对自创无形资产的确认问题, 会计界却存在很大的分歧。
1.1 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的冲突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之一。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可靠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非常重要。相关性是指“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对过去、现在和将来事件的结果做出预测, 或者证实或修正先前的期望, 从而具有在决策中导致差别的能力。”相关性的核心在于, 会计信息必须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要求相协调。因此, 相关性具有三个特征: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和相关性, 是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会计信息同时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才能够对经济决策有用。遗憾的是, 由于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联动关系, 致使我们无法同时保证最可靠的会计信息也是经济决策最相关的。无形资产的确认难点就在于许多无形资产的成本难以可靠地计量。而现行的会计准则又过分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然而由于某些无形资产在计量上的难度而不加以确认, 又有悖于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这两大基本原则。
1.2 稳健性原则的考虑
稳健性原则是对不确定性所作的谨慎反映, 以确保经营环境内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得到充分的考虑。基于这种考虑, 在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方面, 就应当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乐观影响最小的那种做法, 即尽可能不确认或少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 尽可能确认或多计可能的负债和费用。
1.3 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
自创无形资产具有不确定性, 难以准确计量, 但是必须加以计量才能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需要。在21世纪里, 会计科学面临严峻的挑战, 必须进行会计改革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认为, 基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稳健性原则, 应将自创无形资产确认为无形资产。
2 无形资产的计量
对无形资产的计价取决于呈报的目的及所依侍的概念。如果呈报的目的是计量每一个会计期间企业单项资产的价值。那么, 唯一可选择的方法是计量整个企业的价值再减去其他特定净资产的价值。但是除非是按股票的市价来计算整个企业的价值, 否则, 对整个企业的计价都是由投资者的主观期望价值来确定企业的价值, 也不应该按照自己的偏好或对风险的规避来调整这一期望值。一言以蔽之, 要确定单项无形资产的价值是十分困难的。
但是, 如果呈报的目的是计量和报告特定资产以便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信息, 就需要对无形资产做单独的计量。有形资产的单独计量与无形资产的单独计量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异。对无形资产而言, 除转让土地使用权这类极少数情况外, 按产出价值或以盈利能力来进行计量通常是不可能的。而且, 每一项无形资产均有其独特性。因此, 难以找到相似的资产作相似的处理。结果, 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按实际投入价值即原始成本或根据一般购买力变动作出调整的成本来计量单项无形资产的价值。即便如此, 他们也没有解释意义。以个别购买或作为一揽子购买的一部分而取得无形资产时, 其成本的确定与相同条件下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的成本确定相类似。但是, 当无形资产是自己开发而形成时, 其成本的计算除涉及到自制资产成本计算的诸多困难外, 还涉及到一些自身的特殊成本计算问题。例如, 大多数专利、商标和商号的成本均为联合成本, 许多商标和商号可能是合在一起做广告的, 尽管可以用十分精确的计算公式对这些联合成本进行分配。但只要存在联合成本, 成本分配的结果就可能是武断的, 这种武断的分配可能会使无形资产的计价变得毫无意义。
由于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就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且由于每项无形资产均具有其独特性, 因此, 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及会计职业团体对无形资产的计价都不应超过其初始成本。
对有形资产, 除了原始成本计价基础外, 其他一些计价方法也为人们所接受, 偶尔还会得到推荐。对于无形资产, 除非有极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其他方法更为适用, 否则一般不采用其他方法。
由于大多数无形资产不能与企业分离且不能用约当现金来计量。有人认为它不是资产。因此, 也就不应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予以呈报。
现行实务对无形资产的计价要求:a.外购的无形资产, 若可明确辨认, 则应在购买时以实际支付的价款计量各项具体的无形资产;若不可明确辨认, 则在购买时资本化为商誉的价值。b.对自创或自行开发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 如果不可明确认定为某一项无形资产而发生, 或者能够明确认定为某一项无形资产而发生, 但其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或受益期限很不确定, 则应该将该项支出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只有当该项支出具有确切的对象且成功的可能性和受益期限都很确定时, 才可将其资本化为无形资产的价值。可以看出, 现行实务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明显受到谨慎性原则的支配。
3 无形资产的摊销
无形资产所带来的未来收益通常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 而且, 无形资产的价值最终会消至零, 所以, 无形资产的价值应当在其发挥效用的期间内进行平均分摊, 以便正确确定企业的各期收益。无形资产的寿命期限不同, 其价值的摊销方式也不同。
3.1 有限寿命的无形资产的摊销
对于有限寿命的无形资产来说, 其价值的摊销应着重考虑两个因素:第一, 摊销方式。从理论上讲, 无形资产价值的每年摊销金额, 应与固定资产折旧一样, 根据各个年度它所提供收益的多少来确定。但由于大多数无形资产难以预计其未来的收益, 所以, 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采用直线法, 即把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在其预计的经济寿命期内平均分摊。倘若在摊销过程中预期经济寿命期发生变化, 则其剩余的成本应按新的预期寿命期平均分摊。第二, 无形资产寿命期的确定。无形资产的寿命期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法定寿命期, 即无形资产可以存在或发挥效能的法定期限;另一种是经济寿命期。尽管无形资产的法定寿命期很长, 但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会计处理中有必要按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期进行摊销。通常, 经济寿命期短于法定寿命期。
3.2 无限寿命的无形资产的摊销
有些无形资产如商标、商誉等等, 由于不断地维护和重置, 他们的寿命期通常是无限的。对于这类无形资产的摊销问题, 会计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无形资产的原始成本应始终保留在帐户上, 不需要摊销, 为维护和重置该项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列为本期费用。其优点是, 可以将重置支出均衡地列作各会计期间的费用, 有利于现行收入与现行成本的合理配比;其缺点是, 无形资产的价值并不代表应计入未来时期的价值。另一种观点认为, 所有的无形资产包括无限寿命的无形资产, 最终都会丧失价值, 因而都应按期进行分摊。其优点是, 能够将无形资产的价值分期予以摊销。其缺点是, 摊销期限的确定具有主观随意性, 摊销的结果往往不能反映资产价值的实际流转情况, 同时还会导致双重计列费用。因为无限寿命的无形资产所发生的维护和重置支出即追加的无形资产价值已经列为本期费用。
参考文献
[1]汤云为、钱逢胜, 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环境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问题初探 篇11
[关键词] 环境会计 确认 计量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进一步分类,环境会计要素是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及相关的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划分。环境资金运动是整个资金运动的组成部分,对于环境会计这一特殊会计核算对象,环境资金运动也不仅是简单的费用支出,也有企业改善环境得到的回报和环境收益,即企业拥有的各项资源资产及其损耗,企业破坏环境的后期补偿费和损失等项目都会加入到整个的资金运动中去。笔者认为环境会计的对象应分为四要素,即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本文就探讨了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方法。
一、环境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概述
环境会计要素确认是指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业务是否作为环境要素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环境会计报表的过程。环境会计计量则是根据被计量对象的计量属性,选择运用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方法,对符合会计要素定义的事项进行货币量化的过程,其目的是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环境会计要素对于传统会计来说,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计量方法采用货币、实物、文字描述等工具来计量。
二、环境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环境资产可定义为“指由于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而被资本化的环境成本”。企业对于在环境资产不仅包含由环境资源构成的资源性资产,还应当包括企业用于环保活动的其他非环境资源资产,像企业为治理环境购进的设施,为改善对环境的污染而进行的投资性支出等。
1.环境资产的确认
环境资源有其特殊性,要作为一项环境资产加以确认,则要满足的标准是:(1)未来效用的可能性。在确认标准中采用可能性的概念,是为了指出与项目有关的未来效用实现的不确定性程度。(2)货币计量的可靠性。有的环境资源的取得要付出一定代价,易形成交换价格,因此其货币价值容易确定;而有的环境资源是凭借某种权利取得或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价值的确定就相当困难,会使环境资产的计量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仍可以认为其具有可靠性。(3)环境资产的地域范围。环境资产的产权包括环境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和管辖权。国家在对地域进行划分的同时,也划分着环境资产的产权。环境会计只对本会计主体内的环境资源进行确认,对多个会计主体有价值的环境资产则不能确认为本企业的资源。
2.环境资产的计量
对于环境资产来说,具体的计量方法的应用要视其内容而定。一般的计量方法有:(1)资源开采和使用权及环境许可证。资源开采和使用权及环境许可证属于无形资产,应按取得时支出的全部成本作为其价值,并在受益期间内分期摊销。(2)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设备。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设备中专用设备的计价,可以采用传统会计对固定资产采用的历史成本法。(3)设备环境污染治理专利技术及非专利技术。购买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价值可直接根据购买的历史成本作为资产的价值,而自我研发环境污染技术时,尚未研发成功的情况下发生的研发成本,应计入当期费用,待研发成功之后再将所发生的成本予以资本化。另外,还有一部分环境资产由于其特殊性,只能对其价值进行评估,而不能准确计量。常用的计价方法有美国公认的会计准则曾推荐过全部成本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支持的勘探成功法等。
三、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本文认为环境负债是由于过去的经营活动或其它事项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或影响,而应当由企业承担的、需要用资产或劳务偿付的义务。
1.环境负债的确认
对于环境负债的具体确认标准可以设为:(1)含有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资源流出了企业;(2)流出资产的结算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3)到期承担的义务没有确切的金额也能合理地进行估计。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或有负债、或有损失应根据其出现的概率和对其金额的合理估计程度进行确认,在此可以参照传统会计理论的或有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方法来设定符合环境会计的或有负债的确认方法。
2.环境负债的计量
我国应借鉴国际上环境负债的计量方法,对于近期偿还的环境负债的计量采用现行成本法,而对于预计支出期限较长远或预计支付的金额相当大的环境负债,则应采用现值法计量。或有环境负债的计量当环境负债发生的可能性大,而且可以合理的进行估计,那么就可以对或有损失计提准备金,形成或有环境负债;如果环境负债发生的可能性小或无法合理的进行估计,则可用补充说明的形式在财务报表或环境报告书中,对可能发生的损失的估计值域或不能做出估计的原因和理由加以说明。
四、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本文认为环境成本是指企业因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等活动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以及由此而承担的各种损失。可以分为环境污染预防、治理污染成本;环境管理成本;环境研发成本;环境其他支出。
1.环境成本的确认
环境成本的确认首先要遵循以下标准:导致企业环境成本的事项已经发生;未来效用的不可能性;企业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合理计量或者合理估计。环境成本确认时还要合理确定哪些计入企业当期的环境成本,那些在几个会计期间确认。如果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就应将环境成本资本化,并在当期及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否则,应作为费用记入当期损益。
2.环境成本的计量
大多数环境成本是能够直接以货币来计量的,但由于其特殊、多样性,有些环境成本则需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适当货币化。(1)防护费用法。是以为消除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害影响所愿意承担的费用来计量的方法属性。(2)恢复费用法。恢复费用法是用恢复或更新由于环境污染而被破坏的生产性资产所需的费用来衡量环境污染的代价。(3)调查评价法。调查评价法是通过对专家或环境资源的使用者进行调查来估计环境资源遭受破坏所带来的损失。(4)政府机关判定法。政府机关判定法指政府环保机关要求企业实施环境治理的支出,或法院判决环境污染纠纷的赔付等列做成本处理。除此以外,还有影子工程法、人力资本法等。
五、环境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环境收益指在一定时期之内,环境资产给人类带来的己经实现或即将实现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效用,以及由于企业环保行为而获得的收益。
1.环境收益的确认
对于环境收益可按照传统会计的确认标准进行确认,一般有如下确认标准:(1)收益的现实性。人类有目的的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了环境收益流入会计主体,人类无意识地向环境索取或环境自发地提供给人类一定的环境效用,都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程度的满足。不论效用的实现形式如何,只要可计量就能作为收益确认;(2)收益的可靠性。计量的可靠性是指会计计量的可予核实和反映的程度。
2.环境收益的计量
环境效益计量是指以货币计量实现的效用价值,一般直接环境效益在确认时就可以计量了,但间接环境效益其效益的确定带有很大主观性,不容易计量,因此对其的估计计量可以借鉴以下方法:(1)影子价格法。影子价格严格地说不是现实的价格,是指某种资源投入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带来的追加收益;(2)直接扣除法。直接环境效益体现在实现的资源产品收入中,资源产品的收入实际上是由物质资本的转移价值、人力资本的转移价值、合理的利润和直接环境效益构成的。物质资本的转移价值可理解为物化劳动的价值,除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物化劳动价值外,还应包括自然资源耗减成本;人力资本的转移价值可理解为活劳动的价值;合理利润应为社会平均利润。如果资源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上述转移价值及合理利润,其余额即为直接环境效益。当然转移价值不能是企业会计账簿中记录的金额,应是社会平均转移价值;(3)数学分解法。真正的环境收益是持续的收益,持续收益被认为是某一受益者能够在某一给定的时段内,消费的最大量,同时又不减少下一时段的可能消费。这个概念不仅包括现在的所得,而且还包括收入获得随时间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变化,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方法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还需不断的研究完善,从而为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企业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琳武晓玲:试论基本会计要素在环境会计中的应用[J].上海会计,2001(II),P13~P15
[2]肖序毛洪濤:对企业环境成本应用的一些探讨,会计研究,2002(6),P24~26
确认和计量 篇12
2006年新会计准则出台后,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要求, 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既具有负债成份又具有权益成份的含有嵌入衍生工具的金融负债, 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 分别进行初始和后续确认、计量。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权益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的要求, 目前会计准则中还存在未尽事项, 笔者根据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要求及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对其进行了分析, 以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全面、真实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信息。
一、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工具的初始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三章第二十二条规定:嵌入衍生工具相关的混合工具没有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该嵌入衍生工具应当从混合工具中分拆, 作为单独存在的衍生工具处理: (1) 与主合同在经济特征及风险方面不存在紧密关系; (2) 与嵌入衍生工具条件相同, 单独存在的工具符合衍生工具定义。同时要求“企业发行金融工具, 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的实质, 以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 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确认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因此, 发行方在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应进行分拆, 确认并计量权益工具的入账金额, 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 应当依据合同规定的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利率折现的现值确定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 并以此作为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计入长期债券) , 其中折现率应选择根据市场上具有可比信用等级并在相同条件下提供几乎相同现金流量, 但不具有转换权的工具使用利率。然后, 确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权益工具价值。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体的发行价格 (计入货币资金) 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计入资本公积) 。即:借:银行存款 (发行价格)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 ,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股份转换权) (差额) 。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工具的后续确认和计量
相较于初始确认, 会计准则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份的后续确认和计量没有明确规定, 我们将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的核算要求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后续业务的具体情况, 对权益工具的后续计量进行探讨。
1. 行权期内按时转换。
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行权期内按时转换时, 其原初始确认的权益工具的价值应继续保留为权益, 但需要根据其转换性质从“资本公积”的“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转入同一总账科目下的“股本溢价”明确科目。即: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转换时余额) ,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股份转换权) (初始确认金额) ;贷:股本 (转换股票的面值总额) , 银行存款 (实际支付的不可转换为股票的部分) ,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差额) 。
2. 发行方行权期提前赎回。
若发行方在投资方行权前提前赎回, 则相当于转换权被终止, 其赎回价格中应包含对权益工具价值的补偿, 因此在交易日将初始确认的权益工具的价值予以转回。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转换时账面余额) ,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股份转换权) (初始确认金额) , 财务费用 (差额) ;贷:银行存款 (赎回价格) 。
3. 发行方修订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条款。
发行方修订可转换公司债券条款的目的通常是促使投资方提前转换。在转换日, 将已确认的权益工具的价值从“资本公积”的“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转入同一总账科目下的“股本溢价”明细科目, 修订后的条款中所补偿的公允价值与原有条款需补偿的公允价值之差, 确认为利润表的一项融资损失。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转换时余额) ,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股份转换权) (初始确认金额) , 财务费用 (修订条款下多付出的转化成本) ;贷:股本 (转换股票的面值总额) ,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差额) 。
三、影响权益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其他特殊情况
1.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的交易费用, 应当在负债成份
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调整两者的初始入账金额。
2. 在行权期期满前行使了部分转换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则初始确认的权益工具价值应当按照转换率进行转销。
【确认和计量】推荐阅读: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10-09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06-13
计量确认10-15
会计确认计量09-27
确认计量与报告论文08-01
商誉的确认与计量09-13
自创商誉确认与计量10-29
绿色会计的确认与计量10-28
权益工具的确认与计量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