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2024-11-14

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共12篇)

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课态度 调查 分析

论文摘要: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在变化着,当目前传统的体育课向健康教育课转变的时候,大学生的态度如何,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体育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但体育课的内容形式全国各高等院校却不尽相同,这种不同就给带来了学生对体育课态度和兴趣的差异。因此,研究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和兴趣有利于体育教学改革,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兴趣及能力的培养,为终身受益奠定基础。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和兴趣,特对延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从中找出体育课向健康教育课转变的方案。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延安大学99-02级在籍学生。

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99-02级学生中随机抽样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73份,问卷有效率为83.6%,经统计分析,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2结果与分析

从体育课目的指标看,有44.2%的同学是为了应付考试,20.0%的学生为强身健体,20.3%的学生为愉悦心情,只有15.5%的学生为获得技能,这就说明较多的学生对体育课的目的不明确和对现行的考试方式方法有不同的看法。

从考试形式指标看,有37.6%的学生希望任课教师评分,30.1%的学生认为能用软指标评分,12.4%的学生认为应实行教考分离。从这些比例证明,多数学生对体育课持不满态度,希望能对现行的体育课进行改革,实施他们所喜欢的项目,以娱乐为主,不要以硬指标考试为主。

从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指标看,业务能力强的为28.8%,事业心、责任心强的为38%,热爱关心学生的为13.6%,三者都具备的为53.8%。这就说明学生满意的教师应该是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热爱关心学生的全面型教师,而事业心、责任强的教师,学生并不认为好。

从上课形式看,有60.5%的学生喜欢以自然专业班男女分班上课,25.7%的学生喜欢以专项班的形式上课,只有13.8写的学生喜欢合班上课,看来学生还是愿意用自然专业班的形式上课,这样会使他(她)们感到舒心、自然。

从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指标看,74.1%的学生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内,18.5%写的学生锻炼时间在1小时以内,只有7.4%的学生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的锻炼时间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每天1小时的指标,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从对体育课喜欢的项目指标看,男生21.2%的人喜欢球类项目,女生31.0%的人喜欢健美操,21.5%的学生喜欢其它项目。证明学生的爱好男女存在着差异,更多的学生是为了能发挥展现自己特长爱好的机会,不愿受目前课中内容的约束。从喜欢的球类项目指标看,42.9%的学生喜欢羽毛球,26.9%写的学生喜欢乒乓球,三大球只有26.8%的学生喜欢,这就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喜欢运动强度不大,而且运动量小的小型球类项目及旱冰、舞蹈等,并不喜欢对抗性强的球类项目。从学生对体育课态度来看,17%的学生感到满意.83%的学生感到不满意,这说明现在所执行的教学计划已不适应目前学生的需要,只是处于无奈,不情愿地参加体育课学习,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延大学生中对目前公共体育课的内容形式多数表示不满意,虽然体育课是一门必修课,但它应以娱乐健身为主,不应以竞技考试为主,不能死搬硬套地让学生去学习有关考试的运动技术,应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展示自己的爱好,以愉悦的心情投身到强身健体当中去,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终身受益奠定基础。因此,改革现行的公共体育课教学计划势在必行。

3.2建议

(1)改革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计划。延大现行的体育课教学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制定的,进入21世纪后早已过时.国家已下发了体育课应改为健康教育课的文件。因此,应在健康教育课的基础上,制定出有创新意识的、当代大学生喜欢的、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计划.改变目前不适现状。

(2)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体育活动的项目内容非常丰富,它的开展不应千篇一律,应有地域差异。陕北是块神奇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驰名中外的安塞腰鼓,以及陕北秧歌等都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同时还有无数的大山也是人们爬山锻炼的好场所。因此,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地方资源,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是非常有利的。

(3)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及氛围。大学是文化教育的摇篮,也是体育教育的基地,因此,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学校应建设充足的、设施条件好的运动场所,使学生一看到良好的锻炼设施,就有兴趣去锻炼。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及时报导锻炼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和新的锻炼方法,使每一位学生和教职工都能融入到经常的体育锻炼当中去。

(4)建立必要适宜的体育俱乐部。根据地方特点和学生的爱好需要,建立必要适宜的体育俱乐部,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等俱乐部,充分发挥各俱乐部的作用.能组织更多的人参加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简单易行的体育锻炼.激发人们的兴趣,养成习惯,终身受益。

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篇2

我国反兴奋剂工作倡导“预防为主、教育为本”。当前反兴奋剂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的反兴奋剂教育主要还是集中在高水平运动员层面。体育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将走上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管理的岗位,承担培训基层运动员的工作,他们对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态度将在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体育院校大学生本身的反兴奋剂教育具有特殊意义。分析体育院校大学生对兴奋剂的认知和态度,了解体育院校反兴奋剂教育现状,旨在推进体育高校反兴奋剂教育工作的实施,为相关部门制定反兴奋剂政策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云南体职院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样本,涉及运动训练、体育教育、运动康复、社会体育、体育旅游、经济管理、体育传媒、体育新闻等专业,本次调查对象中男生72人,女生29人;大一年级37人,大二年级64人。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为了能够对兴奋剂和使用兴奋剂的性质、危害等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通过CNKI查阅兴奋剂及反兴奋剂教育研究的期刊和论文,浏览互联网有关兴奋剂教育的相关新闻报道,阅读《运动兴奋剂概论》、《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反兴奋剂读本》、《基因兴奋剂与竞技运动》等相关书籍,在进行问卷设计时,仔细研读《大学生运动员对兴奋剂态度的调查问卷》的所有内容。

(2)问卷调查法。编制的调查问卷共计30个半封闭式问题,包括大学生对兴奋剂一般知识的认知、对使用兴奋剂的态度和反兴奋剂态度三部分。采取随机抽查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10份,回收问卷105份,剔除无效问卷4份,实际有效问卷101份,有效率96.1%。

(3)访谈法。走访部分学生、教师、教学教育专家,并与运动员、教练员交流对于兴奋剂的认知和态度。

(4)数理统计法。对有效问卷进行分类整理归纳统计,利用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兴奋剂一般知识的认知

对兴奋剂一般知识的认知,包括对兴奋剂内涵的理解、对常用兴奋剂的基本辨别能力、了解兴奋剂的主要作用和兴奋剂真正的药物性质四个方面,通过最基本的知识考察大学生对兴奋剂的认知。

运动兴奋剂简称“兴奋剂”,是国际体育组织规定的禁用药物和禁用方法的总称。国际奥委会规定:竞赛运动员应用任何形式的药物或以非正常量或通过不正常途径摄入生理物质,企图以人为和不正当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竞赛能力即为使用兴奋剂。可以看出兴奋剂不单纯指禁用药物,也包括禁用方法。

3.1.1 对兴奋剂内涵的认知

调查中,认为兴奋剂是违禁药物的占88%,兴奋剂是违禁方法的占66%,运动兴奋剂是普通药物的占16%,认为兴奋剂是普通方法的学生不足9%。

3.1.2 对兴奋剂的基本辨别

对吗啡、海洛因、咖啡因、大力补属于兴奋剂的认可度相对较高,对非兴奋剂药物如抗菌素、葡萄糖、维生素等判断模糊,说明大学生对毒品类兴奋剂认知较好。

3.1.3 对兴奋剂的主要作用的认知

图1表明,大学生对运动中使用兴奋剂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不全面。兴奋剂能提高兴奋性、增强力量知道得多,减轻体重和镇静作用了解甚少;有部分学生选择了提高灵敏性和心理安慰,说明对兴奋剂的作用存在误解。

3.1.4 对兴奋剂的药物性质认知

兴奋剂本来是专门用于治疗疾病的医学药品,由于它本身的药物性质能够提高运动成绩而被人们应用在体育领域,但是运动员长期或过量使用兴奋剂就失去了治疗的意义。对兴奋剂药物性质的认知中,66%的大学生能清楚兴奋剂的真正药物性质;19%认为兴奋剂是医学和体育公用的药品,甚至有15%的大学生认为兴奋剂是专门用于运动员提高成绩的药品,不能正确区分兴奋剂和药品。

3.2 对使用兴奋剂的认知

3.2.1 使用兴奋剂的归因

大多数学生认为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的获胜欲望(93.1%)、满足虚荣心(75.2%)、利益诱惑(84.2%)、被外界误导(55.4%)、对兴奋剂的副作用缺乏认识(52.5%),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是因为迫于外界压力(38.6%)、提高自信心(35.6%)、克服伤病的影响(28.7%)、惩罚力度小(24.8%)、被查到的几率较小(23.8%)、偶尔使用危害不大(22.8%)、不想吃亏(21.8%)。

3.2.2 使用兴奋剂与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的关系

70.3%的调查者认为通过运动训练提高成绩公平合理,使用兴奋剂是不正当行为;但也有将近30%的调查者对通过使用兴奋剂来提高成绩的不当行为表示不同程度的认可。

3.2.3 对使用兴奋剂行为的认知

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使用兴奋剂是违背体育道德行为、违背医学道德行为、违法行为、损人害己行为,有极少数学生认为是正当行为、利人利己行为。

3.2.4 使用兴奋剂危害的认知

使用兴奋剂不但对运动员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而且对体育和社会的危害已经显现。

(1)使用兴奋剂对健康的危害认知。

使用兴奋剂一方面会造成骨骼肌肉损伤、运动猝死等生理疾病,另一方面会摧毁自信心,产生负罪感。从表2可看出大学生对兴奋剂对身心健康的危害的认知,主要是运动损伤和运动猝死,对引发的相关疾病认知较少。表3表明对心理危害的认知相对较好。

(2)使用兴奋剂对体育的危害认知。

使用兴奋剂是对体育“公平竞争”精神的践踏。所有学生均认同在运动中使用兴奋剂违背了体育公平竞争的精神、破坏体育形象,与增强体质的精神相悖。

(3)使用兴奋剂对社会的危害认知。

表4说明多数大学生还是能认识到,使用兴奋剂会引发很多的社会问题,但对研制生产非医用兴奋剂以及反兴奋剂都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的认识不足。

3.3 对使用兴奋剂的态度

3.3.1 对自己使用兴奋剂的态度

假设自己因使用兴奋剂而取得了好的比赛成绩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会感到羞愧内疚。

3.3.2 对他人使用兴奋剂的态度

对他人使用兴奋剂而取得了好的比赛成绩80%的学生认为是件令人厌恶的事,只有7%的学生会为他高兴,14%的学生认为与自己无关。

3.3.3 对查禁兴奋剂的态度

对于打击倒卖兴奋剂的态度,95%的学生认为国家成立专门小组对付兴奋剂的非法交易很有必要;98%的学生高度赞同国家应该加强基层兴奋剂抽查力度;对未来查禁兴奋剂的措施中,多数学生认为应注重对平时训练的抽查、应加大社会舆论的监督、应加强反兴奋剂的宣传教育、应加大惩罚力度和扩大抽查人数。

3.4 对使用兴奋剂的归责

从表5中看出,大学生认为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有主动又有被迫使用的可能。说明在反兴奋剂教育中,除了对运动员进行宣传教育以外,还要严控兴奋剂的买卖,严防教练员、队医强迫或诱导他人服用兴奋剂。

4 结语

(1)体育高校大学生对运动兴奋剂一般知识的了解相当杂乱和碎片化,对兴奋剂的内涵、药物辨别能力、药物性质和作用认识不够全面;获得运动兴奋剂知识的途径大多来源于网络媒体,学校途径只占了很小一部分。

(2)体育高校大学生基本上知道使用兴奋剂是不正当行为,使用兴奋剂对身体健康和心理的危害有一定认识,但不全面;对体育危害的认知是违背了公平竞争精神;对社会危害的认知更多的是败坏社会风气,但对造成的经济损失意识不够。

(3)对待个人使用兴奋剂受情感因素影响较大,反对自己和亲人使用兴奋剂,但对他人使用兴奋剂持无所谓态度;支持国家查禁兴奋剂。

(4)获胜的欲望、利益的诱惑和满足虚荣心是使用兴奋剂的主要原因,使用兴奋剂主要归责于运动员、教练、队医等。

该次调查研究显示出了体育高校大学生兴奋剂教育情况的严重缺失及不平衡。对兴奋剂一般知识的认知是大学生对兴奋剂态度的基础,作为培养未来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管理人员或者体育从业人员的体育高校,尽快构建体育大学生反兴奋剂教育体系,学校应加大对大学生进行反兴奋剂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觉抵制兴奋剂的意识和能力,发挥反兴奋剂传播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曲建康,尹霓.世界反兴奋剂的现状与进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1):80.

[2]郑斌,白玲,杜利军,等.加强我国反兴奋剂工作的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7):7-14.

[3]杜光宁,何建华.构建反兴奋剂体系之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7):20-22.

[4]申萍,江洪军.各类兴奋剂的作用及对运动员的危害[J].沈阳大学学报,2004(4):106-108.

[5]王沛悦,丁磊,尹霓,等.全球反兴奋剂的现状与进展[J].贵州体育科技,2006(3):43-46.

[6]孙必凤.试析福建省大学生运动员对兴奋剂的态度[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喻坚.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校园兴奋剂问题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7):77-82.

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田径;态度;郑州市

【Abstract】By the survey on college students’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and the causes of college students’ choice of track and field course, the paper has an teaching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ollege students do not choose the track and field course from the students and teaching, and it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track and field.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track and field; attitude; Zhengzhou

引言

体育兴趣可以看作体育参与者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对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态度进行调查分析,将有利于掌握目前田径教学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举步维艰”的具体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求田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能有“半边天”〔1〕。

为了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郑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对田径教育的认可程度,选取了包含综合、理工、医药卫生、农林、财经政法等郑州市11所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和部分担任非体育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具体包括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中原工学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科技学院等。本次共向学生发放500份问卷,收回487份,其中有效问卷437份(其中,男生286人,占总数的65.4%;女生151人,占总数的34.6%),有效率达87.4%。

1大学生对田径教学满意度的调查

在大学生对田径课教学满意度的调查中得出:有264名大学生对目前高校田径教学持“不满意”的态度,占调查总数的60.4%;仅有48名大学生选择了满意,仅占调查总数的11%。对田径教学现状的不满意,也是目前高校田径教学面临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表1)。

通过走访调查并与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交流,大学生不喜欢上田径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变化多端的天气原因影响着大学生对田径运动的选择。调查高校中全部在室外进行田径教学,夏天高温炎热、秋天风大干燥、冬天寒冷难耐等一些较差的自然条件,让大学生产生了对田径运动的厌学态度〔2〕。2.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自身的各项身体素质难以达到田径运动的要求。调查表明,一些大学生认为田径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担心自己的身体素质跟不上田径课的要求,从而导致信心不足,给自己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田径运动项目的竞技性相比其他项目来说太强,不像一些球类运动,可以通过集体的努力获得更好的名次或成绩,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在成功后满足自己的好胜心〔3〕。3.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以及对田径教学的态度也影响着大学生对田径课的喜爱程度,据调查,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师由于本校课时较多,没有空闲的时间去更新田径最前沿的理论,部分教师不自觉主动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学过程中就难以把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及动作方法传授给学生,教学示范能力不高、课堂上的组织能力较差,在一些田径项目中难以做出标准而舒展的示范动作等,使大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2大学生选择或不选择田径课的原因及分析

在对大学生选择田径课的原因进行调查时发现:有57.1%的大学生表示,“因体检与考核中有田径项目”,以及“学校要求的,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而不得不选择田径课,对选择田径课表示无奈。而认为“田径课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运动能力”、可以“发展一项体育特长,学会自我锻炼和健身的方法”的大学生仅有132人,占调查总数的30.2%。而仅凭“个人爱好”选择田径课的学生仅有11人,占调查总数的2.5%(表2)。

通过对大学生不选择田径课的原因进行调查得知(见表3):有189名大学生认为田径课“枯燥、乏味”,不像其他球类项目那么有吸引力,难以产生兴趣,占了调查总数的43.2%,这也是大学生不选择田径课的主要原因。

1)学生方面。①田径课教学内容的单调使学生不愿选择田径课。田径运动基本没有对抗,不像球类、舞蹈类具有观赏性以及趣味性,难以唤醒大学生的求胜欲望,多为周期性动作,训练和比赛时重复同一动作,略显枯燥。②媒体的宣传以及同学之间的影响等因素,也左右着大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倾向,如受NBA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在空闲的时间观看篮球比赛,欧洲足球五大联赛的精彩,也是闲暇之时大学生不愿错过的,广大女生对美的追求无疑是强烈的,韵律操、体育舞蹈、形体练习、健美操等能展现青春活力的体育项目无疑最受欢迎。③随着新时期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家庭的影响,田径项目累、苦、脏自然是不被喜欢的,像羽毛球、乒乓球等一些强度、负荷量小且危险系数低的体育项目自然备受关注。接受事物快、标新立异、思想活跃是现代大学生的特点,网球、健美健身等新型运动项目更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球。田径运动在学生的思想中似乎已经过时,从事田径运动变得格格不入,因此大部分学生便放弃了田径运动。

nlc202309012126

2)田径教学方面。①由于田径运动更注重技术性、机械性以及竞技性,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实现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忽视了田径教学的教育性、趣味性以及健身性。对田径运动的认识不够,对健身价值的不了解,以及田径运动本身的枯燥无味也是导致田径运动陷入困境的原因。②田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学习内容没有创新,从初中到大学阶段的学习基本都是重复的动作〔4〕。这与田径运动本身所固有的特点不无关系,田径技术的教学本身略显枯燥乏味,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不得不加量使学生完成各种重复的动作,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负担逐渐加重,达不到预期目标,使学生产生失望感、厌学态度,挫伤了大学生对田径运动学习的兴趣。田径教学的内容及训练方法主要沿用了竞技运动的田径项目及训练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练习内容过于单调,运动负荷过大〔5〕,运动技术的固有形式、动作的反复练习以及训练内容的繁多都是通过个体来最终完成的,从而缺少对抗性项目的娱乐性和趣味性。③田径考核办法单一。统一的田径考核标准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且考核内容及标准对大学生的身体各项素质要求非常高,使得大部分学生难以承受,致使极少部分学生选择田径课。

3建议

1) 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对田径教学进行课程结构的优化,学生才能对田径课感兴趣,从而学习到最前沿的田径知识和技术,掌握更为专业的新方法。

2) 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加田径课教学内容种类,提高选修课学时,开设田径必修课,并对田径运动各个项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科学化、合理化地安排教学进度。

3)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克服困难,让学生乐意投入田径运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对田径运动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王保成,王川.田径运动理论创新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43-146.

〔2〕王洪.青岛市中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李胜.论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4(4):126-127.

〔4〕郭亮.普通高校开展田径教学的重要性研究〔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4(9):32-34,60.

〔5〕刘晓晨.中学田径训练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及预防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2):89-91.

(责任编辑:李远伟)

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篇4

1.随着网络的技术的发展,你认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比在现实世界更易与人沟通吗?

A是B否

2.你更愿意在虚拟世界交友吗?

A是B否

3.你认为虚拟世界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A.虚拟技术带来了社会关系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B.越来越多的人将精神寄托于虚拟世界并不停地完善它

C.满足了人在现实世界无法满足的愿望D.其它

4.虚拟世界能不能代替现实世界?

A 能B不能

5.如果技术允许的情况下,你对自己可以进入虚拟世界的态度是?

A 不能接受B 可以接受并尝试C 非常期待

6.你在虚拟世界里获得的最大满足是什么?

A 言论自由B 荣誉感C刺激性D不确定性E 其他

7.您觉得您在虚拟世界中容易活得快乐还是现实世界中容易获得快乐?

A虚拟世界 B 现实世界 C 都不快乐 D 都快乐

8.您对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的了解程度?

A很了聊 B 不了解C不太了解 D 基本了解

9.您上网的频率?

A 每天1~2小时 B 每天3~4小时 C 每天5小时或以上 D 偶尔上 E从不上网

10.对于虚拟世界的大量信息资源,您的态度是?

A一概信任B 基本信任C 半信半疑D 不信任

11.你在网络上的主要休闲方式?

A 浏览新闻 B聊天 C 购物 D 看电影,听音乐 E 打游戏 F 看小说 G 其他

12.你认为网络文化主要功能?

A 传媒 B 思想教育 C 娱乐 D 知识传承 E 意见表达汇聚 F 社会动员

13.你在网上随意玩的时间一般为整个过程的:

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 篇5

近年来,中国的各种宗教都以不同形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基督教的信仰人数发展快。其中大学生所占的比列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我们这次抽样调查的50份问卷中,有宗教信仰的占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宗教发展很快,大学生中也出现了宗教信徒。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开始关注、研究大学生的信教问题。学者们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开展了实证调查,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其中基督教在中国发展传播的历史和现状,是中国基督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日趋密切,并尊重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基督教在中国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尤其在当代青年中传播甚广。这种现象己经引起国际社会和我国教育、文化和宗教部门的极大关注。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组主要对于我校以及其他非艺术类同学做的一次调查。调查显示:信基督教的同学占8%;其余同学中大部分同学认为对宗教没有太多的了解,谈不上信仰不信仰的问题;而96%的同学都理解身边有宗教信仰者;对于宗教的传播宣传,30%的同学认为应该,但要适度;62%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听听也可以;还有8%的同学坚决反对。从影响上来说,佛教和基督教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较大。要说明的是,虽然有些同学选择信仰佛教,但他们对佛教的教义并不十分清楚,平时也没有佛教的饮食习俗,更没有经常到寺庙去烧香拜佛。之所以选择信仰佛教,是因为佛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同学们对佛教比较熟悉。相反,信仰基督教的同学虽然从比例上看没有佛教高,但参与基督教活动的人数却相对较多。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

1.社会和家庭原因。任何宗教本质上都是支配人间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社会或自然异己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的主要根源。所以,宗教问题首先是个社会性的问题。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嬗变和碰撞,竞争带来的风险、贫富差距的存在、地区不平衡的加剧等导致相当多的人心理阵痛和失衡。加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社会上出现了信教热的现象,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自然也受到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学生一般出生在信教的家庭里,父母相信或者祖父母相信宗教。他们的信仰一般是最坚定的,而且对传福音的工作也相当努力。其中一名基督教徒这样说到:“并不是我选择他,而是他拣选了我。他是道路、真理、生命,基督信仰才是人生意义的归宿。人本来就该相信这位神,以及他为我们预备的救恩。”这类信徒在基督徒大学生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是却是学校聚会小组的主要服侍者。

2.朋友介绍。这类信徒所占比例比较大,约占一半以上。他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通过朋

友或室友的介绍,逐渐了解并接受了宗教信仰。一位学编导的女生这样描述到:“朋友介绍我,然后去参加聚会,参加多了,就读了一些圣经方面的书籍,然后观念改变,开始接受主”。另一位学艺术管理的男生说:“通过室友的介绍,发现基督教与其它宗教与众不同,它以爱来接纳世人。无条件的爱人如己,教导我们认罪悔改。”在这类信徒中,一部分接受福音后,完全改变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如同“新造的人”。这种改变是巨大的,他们参与聚会小组生活和传福音工作的热情并不比第一种基督徒大学生低。也有一部分信徒的信仰徘徊于信与不信之间,至少信心不是很坚定。但他们确实都承认自己有罪,并愿意接受基督做自己的主。在行为上他们比不信前有很大的变化,至少在为人处事上存有谦卑和爱心。

3.内心的需要,心灵的追求。这类信徒的比例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他们在内心中

有一种追求,需要上帝,而且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神的存在。但是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哪一个才真正是自己所追求的“真神”。当福音降临到他们时,或者当他们在诸多宗教中“发现”他们真正所追求的宗教时,他们就全然虔诚相信。

4.好奇、怀疑与接触。这一类信徒的比例比较大。因为他们具有较大的广泛性。有些学生 是出于对基督教的好奇心。比如接触西方的宗教文化、教堂做礼拜的各种仪式、圣经故事等,进而逐渐接触教会更深层次的东西。有一些是本来没有信仰的,但通过耳濡目染,或者通过某种经历而相信基督。还有些信徒的信仰根基并不深,甚至是盲目的,把信仰当作一种“时尚”来看待。另一些信徒不参加聚会,只是心里承认有上帝,而并没有任何聚会小组生活,亦即所谓的文化基督徒。

5.由于心灵空虚或生活(学习)痛苦而寻找慰藉。这类信徒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因为传统观点认为,大学生是因为受到挫折(如学习成绩下降、失恋、找不到工作等)才寻找宗教的慰藉。宗教信仰都是人们现实需要的反映。好奇是年轻人的天性,也是大学生最初接触宗教的心理特点。在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生主要以学习考试为主,多年以来单纯接受统一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这样的传统教育使得学生对宗教信仰都有一种心理定势,愚昧落后、精神鸦片等词汇充斥头脑。进入大学以后,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思想言论。当接触到宗教时,极易产生猎奇心理,激发他们对宗教的好奇与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去了解宗教思想、参加信徒的聚会活动。同时,步入大学,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世界和环境,远离父母、接触了来自各地的同学。激烈的竞争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冲突的思想理念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更加矛盾、孤单甚至空虚,希望在心理上获得某种慰藉,或渴望着一个能够真正被接纳的团体。宗教很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这一需要。在宗教活动中大学生们更多地感受到了拥有归属感而带来的温暖。在实际的调查中,这类学生的比例比以往有很大的下降。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的动机并不是传统意识形态所说的消极处世,相反是积极主动地处世。

6.宗教因素。宗教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日益世俗化,呈现出一些新的适应性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宗教不再具有政治色彩,而主要表现为调节个人信仰与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向个人提供属于个人生存之意义的选择。由于现代生活的单向化、非情感化、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物质生活丰富与精神生活贫乏的反差和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孤独感和冷漠感,使得宗教的宗教价值更加得到强化和为人所需。第二,宗教表现出一定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能引发大学生的兴趣。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对人生、世界、自然有独特的诠释,这对喜欢追求理性知识的大学生颇有吸引力。大多数宗教都宣称是“善”的事业,劝善行善,利己利人,这对具有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大学生也有吸引力。他们认为在宗教中可以寻求到社会人际关系间难得的宽容、慈悲和公正。特别是宗教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功能,能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最为需要的。第三,宗教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和意义,任何一种宗教都涉及人的生老病死,都为人构建了一个永恒的“生”的“事实”,这对人类有着永恒的吸引力。

宗教信仰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1.大多数信教大学生认为信仰宗教后,自己的学习、精神状态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部分信

教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社会交往圈在信教后有所扩大。

2.大部分信教大学生并没有因信教而感受到外界压力或受到不同看待,有许多大学生信教

后改变了对社会的看法。

3.有半数以上的信教大学生希望把宗教信仰的收获与不信教的同学分享,且认为自己会继

续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4.信教与不信教的大学生,对于生活焦点的关注差异性不大。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对策研究

1.加强科学无神论教育,普及宗教文化知识

针对大学生对宗教有兴趣但又缺乏了解的状况,要做好正面引导工作,导胜于堵。我们要大力加强科学无神论教育,同时,要普及宗教文化知识,从而满足了大学生对宗教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去除大学生对宗教的神秘感、摆脱盲目性,使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更全面深入、更理性,使他们在面临周围现实的宗教现象时能冷静地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2.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注重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但是对科学精神的培育相对滞后。科学知识是驱除非理性信念的有力武器,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了解得越广泛深入,对外部力量的恐惧和由此产生的毫无根据的迷信就会越少。大学生不仅要有科学知识,而且要有科学精神。世界观上的神灵论必然导致人生观上的宿命论,从而认为人的一切皆命中注定,这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要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尊重客观规律,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地抵制有神论思想。

3.加强大学生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要加强各种大学生组织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所有大学生纳入相应的组织中,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激发他们对学业、事业的追求,使得他们的情感有所依托,生活学习有帮助,人际关系良好,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他们加入教会,寻求教会帮助的动机和需要。

4.团结尊重信教学生,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物的管理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作为公民的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大学生又不是一般的公民,他们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所肩负的使命要求他们必须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审慎地处理好这个问题。必须认识到,大学生宗教徒的精神信仰也是人对终极意义的自由追求,是人的一种深刻的精神需要。而且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只是信仰问题,并没有什么政治企图。所以,我们要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物的管理,一方面,要尊重和团结信教大学生,依法保护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打击校园内外各种非法的宗教活动。

大学生对公益事业态度的问卷调查 篇6

您处于大学

三 年级

关于大学生关注公益现状的调查

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是四川大学“手牵手”公益创业团队。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于公益、扶贫、支教的一些情况,我们组织了此次调查活动。活动不涉及任何商业目的,只为公益事业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麻烦花您一点时间,希望您能认真真实填写问卷,谢谢!

1、您的性别?

(A)A、男

B、女

2、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类型的公益活动,您是否有关注?

A、很关注,很支持 B、偶尔了解一下,支持 C、不关注,支持 D、没兴趣

3、在街上或学校遇到公益募资,您一般会怎么对待?

A、经常慷慨解囊 B、偶尔会捐一些 C、因为某些原因,从来没捐过

4、您认为帮助贫困儿童,“一帮一”这种模式

A、非常好 B、可以 C、不好,意义不大

5、如果帮扶的方式是“一帮一”,需要您每周有一到两封信的交流,您认为 A、很乐意,多交流有好处 B、可以接受

C、有点多,怕忙不过来 D、接受不了这种方式

6、如果您有机会可以和一个贫困小朋友结对子,您是否愿意帮助他?

A、特别愿意,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帮他成才 B、愿意,但也会看情况而定 C、浪费时间精力,不太愿意

7、如果有一个平台可以提供给您支教的机会,您是否愿意?

(A、无条件,非常愿意 B、会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不过还是很愿意 C、不太感兴趣(跳至第9题)

(B)

(A)

(B)

(A)

(B)B)

手牵手,一起走!

8、对于参与支教活动,您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B,C,E)

A、可以认识很多朋友,扩大人际网 B、可以满足自己的一颗爱心 C、可以积累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历 D、度过假期无聊的时光 E、锻炼自己

F、其他___________

9、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让您放弃参与?(选三项,除J选项)

(B,D,H)

A、支教地点过于偏远,我晕车 B、支教地饮食不好,我爱吃 C、支教地环境卫生不佳,我爱干净 D、支教地住宿条件差,睡眠很重要 E、支教地手机信号差,我怕孤独 F、支教地气候不适应,我不舒服

G、支教过程全部自费,会不会话很多钱哦 H、父母不同意

I、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这些我都能克服

10、如果参与支教,您觉得多久合适?

()A、一周B、7~15天 D、15~25天

E、一个月

11、如果食堂有爱心饭卡,每月扣一元捐给贫困儿童,您是否愿意?

(A)A、愿意

B、不愿意

12、您认为有没有必要建立一个平台,为大学生帮扶贫困小朋友提供渠道?

(A)A、非常有必要 B、可有可无 C、没必要

13、如果您所在的学校有这样一个平台,您是否愿意主动参与他们的活动?

(A)A、会主动参与各项活动 B、会挑选部分活动参与 C、没有太大兴趣

14、如果此平台可以为你提供家教机会,但须抽取5%~10%的工资做贫困资金,您是否愿意?(B)

A、愿意,可以接受

B、不愿意,我要拿全部工资 C、我不做家教

手牵手,一起走!

14、对于目前大学生关注公益事业的现状,您有没有什么意见建议?

希望能成立一个专门的平台,可以让学生跟容易的了解,接触公益事业,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奉献他们的爱心,去支持爱心公益事业。

15、对于帮助贫困儿童,您是否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篇7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宁夏大学体育学院2007级体育教育专业的90名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在确定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对宁夏大学体育学院2007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86份,86份均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56%。

1.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收集大量与本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7 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析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活动方式,学习成绩的好坏又是衡量大学生掌握知识好坏的重要尺度,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成才等关键问题。所以说学习成绩在整个大学生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1.1 体育理论课成绩分析

体育理论课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体育理论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体育运动的原理及机制,为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而且是培养能力,提高体育专业学生涵养的必备手段。经统计,宁夏大学体育学院2007级体育教育专业共90人。体育社会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解剖学、教学论的及格人数均在80人以上,及格率都达到了全年级的90%以上;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过课率都在全年级的80%左右;体育统计学过课人数最少,只有69人,过课率是全年级的76.67%。从观察和询问中发现,理论课经常有人旷课,体育生大多不喜欢被教室束缚,觉得理论课的学习较枯燥,但是为了过科,就在考试前1~3周左右进行冲刺复习。

2.1.2 体育术科成绩分析

术科课程是体育生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应该通过术科的学习,提高各项技能和水平。经统计,宁夏大学体育学院2007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科成绩看出,每学期学生术科及格率几乎达到了全年级人数的90%以上,且大多数学生术科成绩都比较高。从调查中发现,体育生都喜欢上体育术科课,尤其是专选课,能提高自己的专项技能水平。上术科课程时,旷课的学生比较少。

2.2 2007 级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的分析

学生之间之所以会存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别,主要原因是学习态度不同。学习态度是决定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有些学生根本就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只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才勉强去学,这样一来,就不可能有什么学习方法或学习动力,如何取得好成绩呢。所以说,在学习这件事上,学生个人的学习态度是第一位的。当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之后,再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就能很轻松地提高学习成绩。因此,对于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来说,要想提高学习成绩,首先就是要端正学习态度,做到真正对学习感兴趣。

2.2.1 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分析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学习的动机将决定他从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学习的动机很多,考试、地位、荣誉、成功等。作为学生的正确动机只有一个, 学习是为了理解、应用和实践。为了了解我校学生的学习态度我们首先调查了我校学生来学习的原因,因为学习原因对学习态度有很大影响。经统计,大部分学生上了大学后,生活轻松了,压力也减小了,许多学生都是以通过考试为目标的心理来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我院2007级学生学习的动机大多数是为了考试过课,这样的学习动力肯定不强,即使许多同学知道如何提高成绩但根本不想学,这些也正是平时学习成绩很普通的学生。而真正自己想学习的却比较少,这些少数,正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

2.2.2 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的分析

我们常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兴趣它就变成了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经统计,宁夏大学体育学院2007级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较低,对术科的学习兴趣相对较高一些。从询问中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理论课和术科的兴趣基本相同,而大部分学生都是喜欢上术科不喜欢上理论课。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对理论课和术科几乎没有兴趣。这说明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是密切相关的,学习用一种兴趣态度去学就变得有滋有味,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而不是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一种累赘。如果以要我学的态度去学习,就会感到学习是枯燥无味的,甚至是绝望的、头疼的事情,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一个人把学习看成一种兴趣就会学得好、学得透, 就会充实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使自己的学习实力得到增强,从而有雄厚的学习实力。

2.2.3 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的分析

学生是否具有学习能力和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他学习的接受速度、学习的质量、学习的成绩,而且决定他以后进入社会之后会学习、会自己掌握知识、会自己根据工作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去主动地学习知识。他的自学能力就是自己的老师,换句话说进入社会之后学习是终身的事情。我们处于学习型社会,首先从素质角度看就是要培养自学能力。任何一个大学问家、大科学家都具有高度发展的学习能力。不是仅仅靠学校所学到的那点知识就能满足工作需要,就能满足创新的需要,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凭的是自己的自学能力。经统计宁夏大学体育学院2007级学生对术科的认真程度较认真,对理论课的学习认真程度一般;完成作业情况一般;对自己的理论学习要求较差,对术科学习要求较强;平时的刻苦程度也是学习对术科较强。这正与前面调查的学习成绩相同,我院2007级学生的术科的自学态度较好、成绩较好,而对理论课的自学态度较差、成绩相对较差。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态度,它们基本上成正比。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体育学院2007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术科成绩体育比理论课成绩的及格率高。(2)体育学院2007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动机大多数是为了通过考试,这样的学习动力不强,即使许多同学知道如何提高成绩但根本不想学,这些也正是平时学习成绩很平凡的学生。(3)体育学院2007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普遍对术科课程有兴趣,对理论课的兴趣相对缺乏。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对理论课和术科几乎没有兴趣。(4)体育学院2007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术科课程的自学能力较强,术科成绩较好,而对理论课的自学能力较差,理论课成绩自然不如术科。

3.2 建议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端正学习态度,转变学习和生活方式,明确学习目的,提高理论课学习成绩。 (2)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动机,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为自己, 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中是有用途的,改变学生只为过科而学习的观念。(3)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激发兴趣”的途径,如此才能使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乐。培养学生兴趣,学习与训练互相促进,共同提高。(4)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掌握适合自己的良好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理论课的自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指引学生应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提高,适应研究型学习、研究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能力,这也是考试成功的素质保证。

摘要:不同的学习态度制约着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效果不同,而学习成绩的好坏,也能看出学习的态度如何,因此说明学习态度制约着学习的效率、学习的成绩以及考试的成绩。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内因之一。本文以宁夏大学体育学院2007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并针对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建议。

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篇8

关键词: 高中女生 体育教学 学习态度 解决对策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课越来越受到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对于一些高中女学生而言,体育却没有引起她们足够的重视,甚至对平常学校开设的体育课表现出排斥的态度。文章通过对我校高中生进行的调查,分析女生对待体育课的主客观态度,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找到一些原因,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1.对高中女生的体育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

对我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收回问卷:高一女生一共322份,高二女生一共352份,高三女生一共286份。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表一 为高中女生是否喜欢体育的调查结果

表二 为高中女生不喜欢体育课所占的百分比及主观原因

表三 为高中女生不喜欢体育课所占的百分比及客观原因

与此同时,我们还针对女生在体育课上对体育老师提出了建议,整理如下:

①高中女生们希望在体育课上,能够有民主教学的氛围。在体育上,她们能够有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以及和同学们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

②高中女生们希望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应该能够给他们多一些宽容和鼓励,因为她们是女生,可能在先天上不如男生对体育那么积极热情,所以希望体育老师能够对她们多一点点的鼓励和耐心。只有在不断的鼓励中,她们才可能对体育产生热情,才能从心底里接纳体育。热爱体育锻炼。如果一味地批评和否定,就只会让她们对体育产生畏惧。更加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她们对体育从此丧失兴趣。

③高中女生们希望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能够给予她们多一些理解。可能因为是女生的缘故,在身体各方面,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在那个时候,她们希望老师可以给她们一些关注和理解。

④高中女生们希望在体育课上,能够有生动有趣的氛围。毕竟体育教学和其他科目的教学还是有区别的。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丰富课堂的内容,深厚和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基础,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讨论

根据调查中的一些结果,我们发现,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变,这是高中女生们真正的心理需求。针对这种需求,我们分析体育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因素,提出相应的高中女生体育学习的对策。

2.1体育教师

①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对学生而言起到楷模作用,教师的一举一动在学生心里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想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喜欢你,喜欢教学方式。这对教学效果的强化有非常大的影响。

②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关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注意学生的课程的反映,针对这些反映做出及时调整的方法。

③体育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在多了解一些女生对哪种体育活动更加感兴趣,以此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2高中女生

①高中女生能够具备调节自我心理状态的能力。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身体上的一些变化会导致心理上也产生一系列变化,因此在体育课上,往往会表现出害羞、心理压力过大等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应该适当对学生们进行心理调节,让她们能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

②女生天生都是爱美的,并且大部分女生对体育并不是非常热爱。她们喜静不喜动,教师在课堂上,因为能够积极主动地调动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例如:针对一些较大幅度的动作,教师们可以挑选一些胆子较大的女生做示范,以此鼓励那些害羞的女生。

③对不同的女生,教师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引导。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学任务。

2.3体育的教学内容

①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前,可以更多地争取一些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充分发挥高中女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此方便学生自主参与体育学习,完成体育教学的教学任务。

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明确体育教学目标,有清晰的学科概念。

③女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出发点。教师应该通过趣味性和娱乐性教学活动,让她们放下对体育的成见。

④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突出女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通常女生都偏向于一些体育竞技性不是那么强的体育内容,如健美操、羽毛球、排球等。

⑤教师们应该选择一些启发女生们创造力的内容。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给予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

⑥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多多准备一些团体性的项目让女生们活动。小团体教学模式能够积极调动女生们对体育学习的热情,能够让她们更快融入到轻松融洽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们积极互动。

3.结果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灵活变通。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女生才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让她们真正发现体育带来的独特体验,以此更爱好体育学习。

总之,高中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强健学生的体魄,更能够让她们有健康的心灵。因此,对高中女生进行体育教育势在必行,教师们应该积极寻找合适的方法,对女生进行“因地制宜”的教育,让女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对教学质量提高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卓威.江苏省新沂市高中学生体育态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2.

[2]李冬梅.高中女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吴梦.长春市高中女生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张林娟.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D].苏州大学,2013.

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篇9

您好,很高兴您能参与我们的问卷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您所了解的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可多选)

A历史文学知识B传统艺术C生活智慧D实用技巧E民俗游艺F其他

2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热爱B喜欢C无兴趣D 排斥E反感

3您平时接触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途径()(可多选)

A课堂B讲座C展览D电视电影书刊E父母长辈F广播

G网络H游戏I剧院J其他

4您认为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必要学习“四书五经”等历史文化古籍()

A有必要,“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对现代人有积极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B没必要,“四书五经”是维护封建制度的,其中一些陈腐观念束缚现代人的思想

5您对当前以我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影视剧的评价()

A总体很好B总体较好C总体一般D总体不满

6您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与熟悉喜爱传统文化有关()(可多选)

A受教育程度高低B学习文科或者理科C家庭影响D成长经历

E从事职业F兴趣爱好G偶然事件H年龄大小

7您认为最有必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人群是()

A中小学生B大学生C公司职员D农民E公务员F厂矿职工

8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多选)

A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B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体现中华文化又有精华又有瑕疵D体现中国的落后和封建

E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净化社会风气

9你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

A.很重要B.有一些作用C.可有可无D.有消极作用E.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

10您认为目前较多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国家和地区是()(可多选)

A中国大陆B中国台湾C中国香港D日本E韩国F新加坡G其他

11如今孔子的儒家思想已经冲出国门,在国外引起了一场“儒家热”,但是在国内却备受冷落,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可多选)

A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B这是一种文化畸形发展的坏现象,我们应积极纠正 C这反映出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传承力度不够D说明中国人对本土文化了解很肤浅

12如果说中国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你认为有哪些原因()(多选)

A教材编排不合理B学校忽视,过度重视考试升学

C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D传统文化不符合现代生活方式,难以发展

E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F其他

13()

A自身多与传统文化接触

B开展宣传活动,呼吁大家自觉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C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熏陶

D政府制定完善法规,采取强硬措施保护传统文化

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篇10

您好。我们是来自市场营销3班的同学,我们想就此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及态度

进行调查,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所缺乏的传统文化知识,它并不是时代变迁而可以忽视掉的。您觉得呢?如果您想我们知道您的看法,就请您用宝贵的几分钟完成这份问卷。谢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所在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

3.您所读的专业是否开设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

A.有B.无

4.您知道我国哪些传统节日的由来(多选题)

A.除夕B.春节C.元宵D.打春(立春)E..寒食节F.清明节G.端午节H.七夕节I.重阳节J.中元节K.中秋节L.冬至M.腊八节N.其他

5.您度过或庆祝过哪些我国的传统节日(多选题)

A.除夕B.春节C.元宵D.打春(立春)E..寒食节F.清明节G.端午节H.七夕节I.重阳节J.中元节K.中秋节L.冬至M.腊八节N.其他

6.您是如何过我国传统节日的A.在家休息、放松B.学习C.和家人好好地吃一顿

D.和朋友相约出去庆祝E.其他(不过)

7.您是如何过西方节日的A.在家休息、放松B.学习C.和家人好好地吃一顿

D.和朋友相约出去庆祝E.其他(不过)

8.您对当今各族的民风民俗的态度是

A.都很有特色,继续发扬

B.有些较落后封建,要剔除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9.您认为我国传统建筑不包括

A.宫殿B.坛庙C.寺观D.佛塔E.民居F.桥梁G.园林建筑H.不清楚

10.故宫中,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用来

A.供官员居住B.供嫔妃居住C.供皇亲国戚居住D.供奴婢居住

11.您认为中国传统建筑应该

A.当做历史遗物被保留B.让它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C.拆除

12.您认为传统文学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

A.很重要B.有一些作用C.可有可无D.有消极作用E.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

感谢您的真诚。

市场营销三班第五小组

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篇11

【关键词】体教专业 在校学生 教师专业化认识

1 对教师职业的态度

1.1 对教师职业喜欢程度调查分析

大学四年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习,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奠基阶段。让师范生建立和形成体育教师专业观念,树立成为一名体育教师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至关重要。树立体育教师的职业理想和初步形成体育教师专业观念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奠基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三个年级的学生职业理想的调查,了解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态度。

2.2 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的认识现状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教师改革的发展。而评判其专业化的程度,我们可以从专门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专业道德、长期的体育专业培养与训练、新型的体育观和教学观、科研能力及外语水平的角度出发。

3 各阶段掌握体育教学能力和综合能力现状

3.1 各阶段学生掌握体育教学能力的情况

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师通过专业奠基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中积累而达到何种教学能力的程度,教学能力是评判体育教师是否能够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师在专业奠基阶段应该掌握和运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能力、掌握和运用体育教材能力、选择和运用体育教学参考书能力、编写教案和设计体育教学能力、选择和运用体育教学方法能力、动作示范能力、组织课堂和实施体育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指导学生体育学习方法能力、评价学生体育学习和组织考试评析力以及体育教学组织能力。

3.2 各阶段学生教师专业能力的状况

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体育教师的专业能的培养包括运动技能的示范能力,理论教学能力,教学组织课堂控制方面的能力,组织校级或大型体育活动方面的能力,从事裁判等社会工作的能力,科研方面的能力,开拓及创新能力和处理与同学人际关系的能力。

运动技能示范能力是体育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是青年体育教师较强的专业技能。表6是对各阶段学生运动技能示范能力的掌握情况调查结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得出大二大三大部分人对教师职业的期望很高,大四期望程度不如大二大三,但还有一部分对教师岗位期望不高,甚至是不喜欢;职业规划发展不足。

2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得出对于专业化知识结构,专业化标准,专业化发展影响因素的认识总体到位,但还存在局部的不足。

3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得出大四学生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基本掌握,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4.2建议

1学校应积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教育职业观,促进学生对教师专业化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学校加大各方面力度,促进体育教育就业,避免产生职业态度的转变;学生加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努力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2学校加大对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专业化标准和专业化发展影响因素的介绍和教育,让大部分学生对教师专业化、对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一般基础知识、哲学等)技能的地位和作用、对成为一个专业化体育教育者发展方向和影响专业化发展因素有一定的认识,让他们有一个自身发展的引导,少走弯路,成为一个出色的体育教师;学生要本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对专业化的认识,以便指导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提高。

3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组织能力,科研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理论教学能力等专业能力的培养;增加教学实践(如比赛、实习等),利于同学发现自身的教学能力存在的不足,及时弥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与落实,让学生职业道德在认识额基础上落到实处。学生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通讯作者:徐长红)

【参考文献】

[1] 张华江,周红萍,张娟.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策略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10,2(31),85-88.

[2]蒋晓丽.体育教师专业化与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J].体育科技,2006(02).

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教育论文 篇12

一、尝试“一校双模”的双语教学途径

一类模式利用母语优势, 重视两种语言间的异同, 在比较中利用迁移, 以母语作为必要中介学习第二语言, 其优势是有目共睹的, 但从客观上它减少了学生和汉语接触的机会,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表现出一些不足。问卷调查显示, 部分学生表示“用民族语学习数理化很困难”, 尽管这只占总人数的约1/3, 但也说明有一部分学生并不适应用民族语学习理科课程。这是由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所决定的, 由于藏文与口语相对脱节, 日常口语和教学用语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汉文数学中相反数的“反”字与逆命题的“逆”字有截然不同的意思, 但在藏文中对这两个字的翻译完全相同, 导致学生在解题中易出现理解错误。

对于第二语言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 显然直接用汉语学习理科课程, 更少发生歧义, 学习效果也会更好。那么, 林芝地区的藏族学生是否达到了能够用汉语接受其它科目的水平呢? 笔者在对林芝地区部分学校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观察, 发现部分学生对汉语的使用已经习惯化。如在小学四年级的一堂英语课上, 教师要求学生翻译时,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用汉语作答, 之后教师却需要再用藏语再翻译一遍, 课后访谈中, 教师提到, 之所以这样做, 是担心一些学生对汉语不理解。在这个班级的教室中共有13处文字涂鸦, 其中7处以汉字书写。在对某校校长访谈中也提到, 该校部分学生中考的汉文成绩要优于藏文成绩。由此可见, 从小学高年级开始, 学生对第二语言的掌握已存在较大分化, 一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较好地掌握汉语, 双语语码的选择和转换达到自动化。双语教育的最大优越性是能够在不影响儿童认知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条件下, 让学生的第二语言水平大幅度地优于传统的第二语言教学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水平。

当第一语言的学习开始对第二语言的发展产生了限制, 那么我们就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教学模式。目前双语教学的实施进一步提早了施教年龄, 却只是用静态的眼光看待学生, 阻碍了部分学生第二语言的发展, 当学生双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 二类模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发展需要, 可以根据林芝地区实际情况, 先在部分条件适合的学校试行“一校双模”的双语教学模式, 即在同一学校内平行开设“一类模式班”和“二类模式班”, 当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后, 在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的基础上通过考试来确定其班级归属, “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互补, 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发展。

此外, 部分教师不认可一类模式, 其理由主要针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认为一类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升学选择余地少, 就业压力大。采用“一校双模”, 也有一定的教师基础, 可以合理调配目前已有的师资资源, 可以缓解师资不足的压力, 并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

二、加大双语师资队伍的培养

教师是对学生双语态度最敏感的人群, 并且用自身对各类语言的态度对学生直接产生影响。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双语教师除了具备普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外, 还应该懂得双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然而, 在林芝地区中小学汉语文教师队伍中, 汉语文专业毕业的教师很少, 大多都是民族教师 ( 约占80%) 而且汉语程度不高。他们的汉语水平测试通过率远远达不到相关要求。双语师资不足, 是林芝地区各校双语教学开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要改善双语教学的效果, 首先要解决好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师资培养过程中, 首先需要更新观念, 确立教师积极正面的双语态度, 对双语教学要有足够的热情, 学生可以在母语的帮助下, 逐步学习汉语言与其他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并顺利过渡到汉语言的学习环境, 这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教师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双语教学。

其次, 需要加强双语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组织教师参加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 有针对性地进行汉语语音、语调的“正音”训练和日常汉语的口语训练、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清晰、准确, 符合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篇章的规范及要求。

再次, 建立双语教师职前培养、入职辅导和职后提高的一体化格局。具体操作中, 一是需要加强林芝地区中小学和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相互合作, 对各个阶段教师的发展作出指导和培训; 二是加强双语教师队伍的校际互动, 促进同行交流, 取长补短。

三、开发校本课程, 进一步加强双语教材建设

教材的知识结构是由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联结而成的知识整体, 通过教学来建立新的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之间的逻辑联系, 从而将课程资源所含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它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 林芝地区各校所采用的教材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内地城市生活, 与藏区学生的生活实际严重不符, 藏族学生的感性认识与内地汉族学生有极大的差别, 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困难。各级学校都没有专门为藏族学生开设过有关藏族历史文化的课程, 无法很好的体现藏、汉、英文化上的差异, 特别是在民族特色方面, 从而不利于藏族学生了解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 因此, 开发更加适应林芝地区实际情况 的校本课程迫在眉睫。

校本课程需要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 在教材中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 以动态、生成、体验的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尽可能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多元文化的角度来观察本民族的文化, 以此理解和接纳异文化, 这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另一方面也能够消除对民族及其文化的偏见,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态度, 提升国家认同感。

从林芝地区的实际考虑, 大规模开发一套全新的教材, 肯定超出其人力、物力所及, 也不现实, 但是可以开发一些具有民族和校本特色的校本课程, 编写相应的教材, 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和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辅助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也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

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教育机构各部门都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首先, 政府要保证课程建设费用, 离开经费支持, 课程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其次, 林芝地区应调动学科专家、民族教育专家、民族文化研究者、教育研究者等多方面力量, 建设一支多成分的高素质课程建设小组, 地方行政决策机构、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参与课程计划审定、实施和评价, 以“自下而上”的方式通过对国家课程的筛选使其本土化, 征求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意见, 尽力满足各方面需求; 再次, 要进一步加强多媒体教学, 以非语言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感性认识, 弥补语言障碍带来的困惑。

在本土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过程中, 部分校本课程可以先以试验的形式出现, 逐步实施, 成熟后有序地纳入全地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中来。

四、丰富教学方法, 营造校园双语氛围

语言是需要实践的, 由于当地学生课外基本使用母语, 只有在校内有目的地加强第二语言实践, 才能把课堂上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 逐渐掌握第二语言。因此, 在课堂问题设计中形成梯度, 做到由易而难,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步步深入, 在问题探讨中尽量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培养学生主动表达的习惯, 学生可形成学习小组互相交流与激励, 进一步强化双语态度的积极性。

此外, 还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丰富提问方式, 多创设语言环境, 制造对话情境, 比如开展双语朗读、背诵比赛, 课前演讲, 小品、课本剧等诸多形式, 激活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创造性, 发展其个性, 营造良好的校园双语氛围。

双语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的双语态度是影响双语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成长和发展中的主体, 学生个体发展具有主动性、独特性和差异性, 双语教学的实施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特征, 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式, 从而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

摘要:通过对林芝地区中小学生双语态度的调查问卷分析, 提出了尝试“一校双模”的双语教学途径;加大双语师资队伍的培养;开发校本课程, 进一步加强双语教材建设;丰富教学方法, 营造校园双语氛围等措施建议。

上一篇:徐集教办小学英语作业书写及教师批改要求下一篇:迎接中秋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