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中的创新性探讨论文

2024-05-19

《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中的创新性探讨论文(共6篇)

《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中的创新性探讨论文 篇1

浅谈ERP沙盘模拟在会计实训中的应用

摘要:目前,许多中职院校在会计教学中引入了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这一举措顺应了当前就业导向教育观的要求,为培养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教学平台。但是,在引入ERP沙盘模拟应用于会计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文章分析了当前中职院校在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将ERP沙盘模拟有效地应用于会计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ERP沙盘;会计实训;创新能力

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目前许多中职院校为顺应毕业生当前就业形势的发展,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大力加强会计实训教育,并着重加强了对会计实验室的建设。但是,目前中职院校在会计实验教学中强调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欠缺,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会计人才能力的更高要求。

一、中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目前中职院校的会计实训教学主要是围绕会计核算类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开设的,以锻炼学生记账、算账、报账的能力为主;而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审计等课程的实训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对于学生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还远远不够。

第二,会计实训的形式单调。传统的会计实训的教学组织形式基本是采用“作业式”模式,即由学生对教师给出的业务题进行账务处理,从编写会计凭证到会计报表的完成都是单一地完成书面作业,而极少采用实际工作中按会计岗位分工、按会计流程进行单据传递等的实验形式,学生难以透彻理解会计工作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更无法体会实际工作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会计模拟实验没有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角度进行设计,这样会使学生认为,会计仅仅是记账和算账,与企业管理关系不大。

第三,现行的会计实训一般是要求学生针对某个企业即某个特定会计主体下的经济业务数据进行账务处理,学生面对的是大量的历史数据,而不是“真刀实枪”的实际操作,练得再好也只是像盲人摸象,不识其实貌,尤其是对于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处理意外情况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而这几个方面恰恰是用人单位所亟需的。

第四,会计是一门对职业判断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对不确定事项有判断和会计估计能力,在会计实验中,会计政策与方法是既定的,即方法是唯一的、答案是确定的,最终要求所有学生得到一致的报表数据,不注重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由此可见,传统的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已经不符合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会计实训教学可以从ERP系统这个更高的平台、更全局的视角培养学生的会计实战能力。

二、ERP沙盘模拟及其在会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ERP沙盘模拟

ERP沙盘模拟以企业经营活动为主线,将企业的物流、生产、财务、运营、营销规划的结构及流程全部展示在沙盘上,将复杂、抽象的财经、商贸及管理理论知识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利用这个直观的沙盘来仿真企业环境,让学生扮演企业管理者的角色并在动态的竞争中运作企业,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协调。具体操作是:参加训练的学生要分成若干个团队,代表同一行业存在竞争关系的不同企业,每个团队(企业)连续从事若干个会计的经营活动,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运筹帷幄、决战商场。在沙盘模拟对抗过程中,学生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他们必须一同寻找市场机会,分析问题,制定策略,保证企业流畅运转,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及不断成长。ERP沙盘模拟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市场与销售、财务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

(二)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上将背景设定为多家已经经营若干年的生产型公司,将学生分组,每组代表彼此互相竞争的虚拟公司,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担任CEO、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等公司中的重要角色。在仿真实验中,每个团队经营着一家具有相同经营基础的企业,连续从事几个会计的经营活动,在经营中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同业竞争的压力决定公司的产品、销售、贷款、融资、投资等方面的中长期策略,年终通过会计报表结算经营结果,进一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改进方案,继续下一年的经营。

(三)课程目标

应用ERP沙盘模拟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战中熟悉竞争环境下企业的整体运作过程,从整个企业资源配置的角度理解会计及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学生一般分两个阶段参加实训,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目标。第一阶段:在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的第一年第一学期参加本课程。对于刚入学的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企业认知实训第一阶段的训练,可以了解企业经营环境,明晰企业组织结构,认识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学会按指导操作和经营业务。此外,通过协同训练,可以加强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第二阶段:ERP沙盘模拟在中高级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一般在第二年第二学期参加本课程。与基础会计相比,中高级会计课程的知识复杂性和专题性特征逐渐增强,由此产生了与应用于企业运作全过程的ERP沙盘模拟相区别的专题性ERP沙盘模拟实验。如围绕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的投资专题,可以设计两阶段游戏。在第一阶段中,学生进行类似于在基础课程中应用的企业全过程运作游戏,产生财务报表后,进入第二阶段模拟。学生承担起投资者的角色,进行投资的模拟运作,使学生体会到企业投资要在风险和报酬之间达到均衡状态时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这种应用专题性层次ERP沙盘模拟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在处理纷繁复杂的企业经济业务中,培养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

三、会计实验教学中引入ERP沙盘模拟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验室建设方面

ERP沙盘模拟课程教学除了沙盘教具外,对硬件环境要求比较高,如专用教学实验室、沙盘专用桌、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投影仪、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实验室初期建设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资金的保障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二)师资力量方面

在ERP沙盘模拟课程中,教师的作用十分独特,他不再单单是讲解者,而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调动者、观察家、引导者、分析评论员、业务顾问等。同时,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及跨学科、跨专业性,对教师的知识面要求高的特点,如果只单纯掌握本专业知识显然是无法胜任的,这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更重要的是,任课教师要树立就业导向观,强化柔性教育理念,必须认识到,只有在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气氛中,学生才可能有独立意识,并敢于大胆提出想法、表达思想,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教学细节方面

1、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专业基础实验课,为了取得最佳的ERP沙盘模拟实践效果,在沙盘模拟之前,要按照基础会计实验大纲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对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若干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在识别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这一过程中熟悉整个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然后再进入ERP沙盘模拟实战阶段。

2、沙盘的游戏规则必须在课上重点讲解和确定,并让学生熟悉规则。让学生在清晰透明的规则下操作,以避免由此带来的教学混乱和达不到预先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3、针对ERP沙盘模拟这种独特的课程模式,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考核方式。学生成绩的评定不仅看最后的实验结果,还要强调过程控制,不能成王败寇,而让教师、学生个人、学习团队、教学管理人员都参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通过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决策制定过程的考核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不仅是一种创新,也是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全方位、立体式考核创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应用和发展方面

为了完善和提升ERP沙盘模拟教学水平,进一步推广ERP沙盘模拟在会计教学的应用,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企业经营”技能竞赛。通过技能比赛,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找出与优胜者的差距,不断提升实操能力和创新。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上,学校应该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和空间供学生探讨和学习。许多学生在课堂操作和学习中显示出对沙盘演练的浓厚兴趣,但受课堂的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创造力受到了影响,一个模块教学周期完成,学生常常有意犹未尽的感慨,为此,学校可以在校内成立“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社团组织,由学生自行组织课外训练和经营模拟活动,这样,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和无老师在场的自由的环境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维方式对企业经营进行决策,不断发现问题,提出新方案和新思维。

ERP沙盘模拟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项目,尚无现成经验可循,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教学计划的安排、与传统课程内容的衔接、与之配套的系列课程的开发等等,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索。

《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中的创新性探讨论文 篇2

一、《财务会计》实施岗位教学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

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依据“工学结合”的理念,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以传统学科体系为主,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 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 以职业能力考核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财务会计》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按照企业的类型来划分课程的难易程度。按照会计实际工作岗位对学生会计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将本课程教学内容分解为课程模块和实践模块两大部分。在教授理论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模块的内容达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要求。理论课程模块的设计中可分为初创期模块 (基础模块) 、成长期模块和成熟期模块 (选用模块) 。

二、《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的实施

将《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会计岗位对应起来, 实行《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 即将《财务会计》的内容分别与出纳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职工薪酬核算岗位、销售核算岗位、往来核算岗位、总账报表这八个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对应起来 (另外, 成本核算岗位和纳税核算岗位分别结合《企业纳税实务》《成本会计》课程学习) , 分别在各个会计工作岗位进行教学, 并将每个岗位的教学与相应的实训练习结合起来。

以存货核算岗位的教学过程为例, 首先向学生介绍存货核算岗位的工作职责、核算内容及其操作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通过这一介绍, 学生对该岗位的工作范围及内容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并对从事这一岗位的核算人员的素质要求有所了解, 为期以后的学习确立了一个目标。然后根据《财务会计》教材中的“存货”的内容, 向学生介绍存货的计价方法, 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等存货的核算, 以及存货清查的核算等内容。最后, 集合实训教材中的“存货核算岗位”一章的实训资料, 练习该岗位涉及的相关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编制和会计账簿的登记。这一教学过程改变了教师传授、学生练习并反馈的互动过程。一方面, 学生掌握了存货的计价方法, 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存货的核算方法, 学习了《财务会计》课程中有关存货的内容;另一方面, 学生在实训中了解了会计工作中存货核算岗位的工作内容, 接触了该岗位的一些原始凭证。

三、分岗位教学实施情况分析

1. 采用《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 虽然教学中没按照《财务会计》教材每章节的顺序进行教授, 但是《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已经穿插在每个核算岗位的教学中, 比如, 学习存货核算岗位时学习了“固定资产”的核算, 学习资金核算岗位时学习了“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内容的核算。

2. 采用《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 学生在实训环节中提前接触了会计工作的部分内容, 了解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的差异。在实训练习中, 学生认识了支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入库单、工资表、购物发票、餐饮票据等原始凭证, 了解了记账凭证与会计分录的关系。在实训中不断强化了学生接触原始凭证分析业务类型, 并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薄的技能。

3. 采用《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 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施的会计工作内容为前提, 保证教学内容够用、实用。在以前《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 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介绍的内容实际工作中用到的并不多。采用分岗位教学后, 教师结合实训练习的内容进行备课, 以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为教学重点, 在课堂上详细介绍并在实训中作为难点来练习。

4. 采用《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 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训环节, 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各项原始凭证的填写、记账凭证的编制和会计账薄的登记, 这就要求老师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样才能把零散的会计知识贯穿于账务处理中, 更好地对学生的实训练习进行指导。

5. 采用《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 增加了实训环节, 既为学生提供了积累实践知识的机会, 又有助于学生对会计概念的理解, 比如、什么是白条, 总账, 明细账的关系, 什么是对账, 结账, 什么是账证相符等等, 对没有接触过实务工作的学生来说, 这些内容是比较空洞、抽象的, 难以理解。在实训练习中, 可以结合实训资料中的原始凭证介绍什么是白条, 企业购货或消费时, 收到的发票上应该有税务监制章, 如果收到一些收据, 不是税务部门监制的, 也就是没有税务监制章, 那就是白条。通过这种方式使得会计概念更直观, 也就更内容易理解和掌握。

小结

实施《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 改变了以往按会计要素教学的传统, 通过模拟某个真实的企业环境, 分别在各个会计岗位列举了大量的经济业务, 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学生既学习了《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 又进行了实践技能的训练,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工作的综合素质, 也提高了学生对会计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福顺, 孙立华.关于会计实训的认识与建议[J]财会月刊, 2011 (03) .

[2]王艳荣.基于会计实训教学软件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 2012 (34) .

会计实训中的职业能力培养 篇3

笔者所在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尝试财务会计教学的改革,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体系中,特别是在实训环节,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套路的实训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企业场景平台,形成一个开放式,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和学互动的实训模式。

一、财务会计实训方案设计

财务会计是会计理论和方法结合企业具体经营活动的运用。为了理论与实际的更好结合,安排模拟实训就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院校在财务会计的实训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让学生进行仿真的操作,以提高学生会计实务操作的能力,但实训之后,很多同学还是感觉在做一套完整的作业,是处在一种被引导下的状态进行学习。

笔者所在院校财务会计专业进行财务会计实训改革的初衷,一是由于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随着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不断更新,原有设计好的经济业务和实训内容跟不上会计变化的要求;二是给学生提供设计好的模拟资料,由于学生缺乏对业务内容的深入理解,往往注意了职业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业务内容的职业判断和分析;三是传统的实训方式是老师为主,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按部就班去操作,缺乏师生的互动。

笔者所在院校财务会计专业改革的思路是给学生一个发挥的舞台,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专业才能,老师给予指点,真正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做法和安排如下。

1.搭建一个企业平台资料

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积极参与业务讨论,笔者所在院校财务会计专业设计了一个营销家用电器的商业企业作为模拟实训平台,由于学生对手机、电脑、一些家电产品的品牌、型号,价格比较关注,而且这些企业营销活动也比较直观,一些学生也曾参与过促销宣传活动,因此便于将会计理论和实际对接。

教师提供给学生基础资料,全面介绍了该企业经营的范围,业务特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提供了上年度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提供了本年度11月末的资产负债表,1~11月的累计利润表,提供了有关账户的期初数据。同时,提供了该企业本年度的销售收入目标和年度利润目标等主要财务指标。

教师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企业的基本资料和该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同时提示同学关注,截至11月末,企业全年销售收入指标和利润指标的完成还有较大的差距。

2.学生的调研与业务设计

按班级为单位,各班分设商品采购组、销售组、期末调整业务组,每个同学参与一个小组的调研和讨论。在明确各组业务内容的前提下,各小组的同学将到各电器商场所见到的,所了解到的业务内容进行归纳并设计相关业务,按会计的表达方式提供和编制相应的原始凭证。

由于采购和销售业务相互之间受资金流的影响,采购组设计的各项业务,要逐笔考虑到资金的保障或采用赊购方式;销售组则要积极采用各种促销方式,完成销售任务,及时回笼资金。为了实现利润目标,在设计业务时,还要考虑到期末费用的摊提,教师则要求各组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调,并安排每个班级由5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项业务。

3.实训全程的师生互动

在该实训中教师考虑到家用电器企业的销售活动直观且呈现多样化,各种促销方式,包括:打折、返券、赠送礼品、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税收优惠政策等等,很多是书本上没有直接列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及时沟通和讨论。为此,校方为每个班级都安排了指导老师,教师事先对电器营销企业进行调查和了解,了解主要经营业务的特点和会计核算流程,以便针对学生调研情况和提出的问题给于指导。

4.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会计实训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实训方案的设计上,围绕着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一目标展开。从对经济业务的了解到从会计角度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会计的正确记录、编制会计报表,每个环节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讨论。其指导思想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由过去的带领学生去做转变为放手让学生去做;由单纯地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转变为会计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二、多方位的职业能力培养

已往的财务会计实训,都是老师们精心设计的各项业务,相对完整与合理,最终结果也是理想化的有了利润,并按规定的分配顺序进行利润的分配。现实中,多数企业面对竞争的压力,要想实现目标利润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财务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会计改革不断深化,企业会计规范化的技术标准也在不断改进,财务会计实务工作由以会计制度为依据逐步转向以会计准则为导向,因此,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比教会他们如何去记账更为重要。

1.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在以会计准则为导向的会计改革中,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越显重要,面对不同企业纷繁复杂的经济业务,如何准确地进行会计的认定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在实训模式中,职业判断融进师生的讨论和沟通中。例如,学生们在去电器商城实地了解商业经营活动时,看到国家拉动内需所实施的一些扶持政策,家电下乡退税;部分电器产品以旧换新、旧家电的回收;部分环保节能产品国家给与价格补贴等。在设计会计业务时,学生有些不知所措,这时候老师就参与他们的讨论,引导他们先分清生产厂家、销售企业、旧电器回收企业谁是会计主体,退税政策和节能补贴是针对哪个企业?该实训的会计主体是销售电器的商家,教师应该从这个主体的角度来设计经济业务。再有,电器销售企业,由于竞争激烈,产品促销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有打折促销,有特价商品、有样品降价销售、有买电器赠多种小电器产品,有的是厂家给赠品,也有商场统一给的赠品,有累计积分抵减货款等。学生在对大中、国美、苏宁等电器商场销售的商品进行了解时,发现同样的商品售价有一定的差异,有优惠的促销和无优惠销售甚至相差10%左右。这些优惠措施在会计上应该如何体现,销售收入应该如何认定,赠送的小商品应该结转销售成本还是作为销售费用,以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给职工是否应该确定销售收入等问题,同学们进行积极热烈的讨论,查阅有关准则的解释,阅读有关专业教材,上网搜索有关答案,带着问题和老师讨论,带着问题到商场去询问,去观察原始凭证的内容和填写方式。这一过程中,学生懂得了书本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实务工作之间存在的差距,也知道了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学到了职业判断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2.职业沟通能力的培养

已往的模拟实训,都是按照设定好的业务,提供相应的凭证让学生去做,学生体会不到各项业务之间的内在的联系。而改革后的实训在实训前教师就会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企业的相关会计资料,了解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已取得的经营成果,了解他们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选用的会计方法。截至到11月末,该企业销售目标和利润目标都还有较大的差距,同学们在设计12月份的业务时,既要考虑完成销售任务还要保证利润目标的实现。学生们通过亲身设计业务才体会到对会计其他信息的运用,体会到了企业各部门相互沟通的重要性。如采购过程要考虑资金保障情况,若不能及时购进商品就难以保证当期销售任务的完成;而销售业务设计中,不能一味的采用促销让利方式,否则,完成销售任务,却不能完成利润指标;同时业务设计还要为期末账项的调整留有余地,否则期末各项費用的结转,也将影响最终的财务成果,影响企业当期利润指标的完成。

通过让学生来设计业务,使同学对财务会计的业务内容和业务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了解,整个过程不是一个人的独立完成,业务设计的多样性需要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购销业务之间和期末调整业务之间的合理衔接,需要整个班级的共同合作,出现问题必须大家一起讨论,从各自的角度去发表意见,既改进和完善本组负责的业务内容,也体验到局部工作对整体工作的影响。同学之间的讨论,加深了对业务知识的理解,从会计角度去考虑业务之间的协调,也训炼了职业沟通能力。

3.职业操作能力的培养

财务会计是一门实务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手工记账程序和计算机记账程序都是学生应该熟悉和能够掌握的内容。会计凭证填制的规范、记账规范、报表填制规范、凭证装订规范等都要求学生能够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好。我们给学生提供了基础会计资料,提供了有关账户的期初数据,提供了有关的会计账页,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各种原始凭证(包括:增值税专业发票、商业销售发票、运输发票、转账支票等銀行结算票据样本、入库单、出库单、借款单、报销单等样本)和记账凭证。业务的设计和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让学生们自己去完成,让学生将所观察到的业务用恰当的会计凭证合理地表现出来。在这个环节,学生提出了很多现实问题,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对于不规范之处老师随时指点,帮助学生在会计实务操作的全过程中按照规范标准去操作,让学生体验会计流程各环节的衔接以及最终会计档案资料的装订保管全过程。

三、实训的几点体会

1.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寻知

通过这次实训,教师可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激发,学生们对调研内容、对业务设计的过程、对各小组之间业务的衔接讨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整个实训过程在同学的不断讨论中进行。在记账过程中发现购销业务设计中出现的一些不尽合理的现象,各组之间就需要相互沟通和对业务进行改进,为此,有些小组的同学多次进行修改,小组之间多次进行协调沟通,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主动的寻知热情,收获也是明显的。

2.老师的参与与引导

同学们在调研中会提出很多问题,对于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在实训中老师和学生同步地去理解业务,去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遇到不能确定的事项,老师们一起讨论,还带着一些问题到实际单位去请教,老师在解答各种问题中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内容。老师在实训中的作用是解惑答疑,既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又加深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为后续课程提供一个可评可议的案例

财务会计的实训,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书本知识与实际财务会计工作的对接。财务会计报告为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管理提供了信息。同时,财务会计报告是否客观、公允,还要进行审计鉴证。由于各班级同学在笔者院校财会教师提供的企业资料基础上,设计了企业一个月的经营活动,各班设计的业务内容不同,财务报表结果也不一,通过报表可以看出有些班级最终完成了企业预定的销售目标和利润目标,有些班级完成了销售目标而没完成利润目标。

开放式的财务会计实训目标定位是让学生对财务会计业务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中间一些环节的业务设计以及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记账工作质量以及会计报表结果是否准确,我们留给学生在以后学习了审计课程之后再进行自我的检查,或者是班级之间相互的审计。这套实训资料可以成为后续课程继续探讨、分析、思考和评价的真实案例,对于学生们来讲,这次作业不是一次性的认知过程,在校学习期间,有效地利用这套真实的资料,可以给学生们更多地思考和学习的收获。

微课在技工院校电工实训中的应用 篇4

随着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全国的不断推广和发展,微课在日常教育中应用也越来越多,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在技工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融入微课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视频,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中,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技工院校电工知识,提升学习效率。本文分析探讨了在技工院校电工实训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以期提升电工实训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电工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的教授或多或少存在不直观、生涩、学生难以理解或理解效果较差,进而逐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微课教学法也逐渐走进了技工院校。微课主要是指指内容精、时间不长,涵盖一到两个知识点或操作要领,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一般以视频形式展示,内容多以生动形象的PPT、动画、演示等组成,营造了生动形象、不枯燥、便于理解的教学环境。所以把微课教学方法融入到技工院校电工实训中,可以提高电工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技工院校电工实训课程的现状

(一)学院重点专业,内容多强度大。

电工实训课是大部分技工院校都开设的重点专业实训课程甚至是某些院校的重点特色专业,所以电工实训一般都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一般而言电工实训课程设置为每周12个课时左右。课时量如此大的实训课程,要使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和大纲的要求掌握相应的技能,拥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技术要求,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

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属于中学阶段的差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宁愿选择混日子,玩手机,上课睡觉也不愿意多花精力在学习上,考不上高中,不得已才选择技工院校。他们对学习的目的和学习带来的改变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部分学生甚至宁愿罚站,也不愿意动手参与到实训教学当中来。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视听动画之类的教学手段应用较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更难提起学习兴趣,融入到实训教学当中去。同时,由于不同的同学,理解能力动手能力等有区别,同样的课时下,有的同学能跟上进度节奏,及时完成相关项目,而有的同学拖拖沓沓,无从下手,谈不上完成相关操作。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进度统一,严格按照教学进度推进教学内容,这样就造成了基础差的同学逐渐掉队,越来越差!

(三)教师演示存在局限性。

大部分实训课程在开展教师演示的过程中,存在展示场地过小,而一个班的学生较多,所以很多演示,学生难以看清。虽然现阶段不断提倡小班教学,但是办学质量好的技工类院校都存在满编招生,一个班级四五十人的情况。而电工实训这类涉及耗材的实训课程,重复演示不仅需要更多的时间,还会直接提高实训成本,这就导致了教师演示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之间的矛盾。如果教师演示的动作或展示的产品比较细微,需要很近的距离才能观察清楚时,为了看清教师的演示,学生争先恐后地围在教师旁边,这样效果会很差,很多同学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就会慢慢失去了耐心,进而逐渐失去学习积极性。并且对于同一课题的不同班级,教师需要多次演示,也造成了教师体力和脑力上的重复劳动,增加了教师的劳动量,还增加了实训耗材的重复性浪费!

(四)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技工院校电工实训课程一般而言是根据现有的教材或学员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计划制定和开展,很多东西已经落后于生产实际情况。并且在实训室里进行模拟的操作和演练,始终和实际有差异,只有进入到工厂进行体验才能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电类工厂的特殊性,很少有电类的工厂愿意和学校合作,开展电工实践教学,进而使学生接触实际生产操作的机会几乎为零。

二、将微课引入技工院校实训课教学的优势

(一)微课主题更突出、易把握。

技工院校维修电工实训的内容多,各个技能要点有连贯性,但是又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进行分解,而分解后的技能要点成为非常好的微课制作课题。微课时长10分钟以内的特点,使其可以更加灵活地渗透到每一个知识点,对不同的知识点可以灵活的切割、细分、突出细节展示,对知识点的把握更加的容易。

(二)微课能使教学资源日常化。

现如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我们的学生虽然在学习方面有所欠缺,但是对于信息化时代的接受能力很强,他们能很好地应用智能手机、网络等信息化技术。教师通过对实训课程内容的不断细分分解后,再用微课的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一个知识点讲好讲透,并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学生利用自己零散的碎片化时间,使用手机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应部分进行学习。微课的主要展现形式是视频,内容丰富多彩,相对比较生动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可以在一种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掌握的技能要点来选择观看要点和观看时间,而且对于不清楚或有疑问的地方,可以进行反复多次观看或停下来查阅资料、动手实践等。

(三)微课内容更新方便快捷。

电工类的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非常的快,新技术的推出周期越来越短,但是相对的教材内容的更新非常慢。往往新的教材才发行,其中的内容已经落后于生产生活实际,二者之间的时间差无法进行有效的弥补。而微课教学的引入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最前沿的技术或者符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的新技术,进行内容的更新,甚至和工厂合作拍摄部分新技术的操作演示视频,把这些前言的素材加入到微课当中,提供给学生不断观摩学习。让学生能与时俱进的不断学习前沿新技术,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习不脱离实际,所学知识和企业能够做到最大限度的无缝对接,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性。

(四)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

微课在电工实训课程中的引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10分钟以内的微课能把知识点细致入微的呈现给同学,最大程度上把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讲解和演示上。并且老师重复演示和重复讲解的时间被压缩,进而就会有充裕的时间对学生操作过程中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演示,提高实训课程的质量。并且随着微课的引入,同学们都可以用手机进行反复观看加深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实现了一对一的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微课教学可行性分析

(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普及。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多媒体教育多年的沉淀,信息教育的手段在校园里的普及度也越来高,绝大部分的教师都具备了一定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多媒体设备使用的经验。而且各个地方都在积极组织教学设计大赛、课件大赛等比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多媒体软件应用的能力。

(二)素材资料获取容易,制作简单。

微課制作所应用到的资料,除了学校本身的积累,网络上提供了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料、素材,下载方便。对于上课内容所需要的资料,能够很容易的找到,而且形式还很多,如ppt、视频、flash动画等等,非常便于微课的制作。微课的时间很短,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大大降低了教师制作所需要的时间。而且即使在制作过程中有疑问,网络上也提供了详细的制作指导视频等学习资料,可以说非常的方便。

《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中的创新性探讨论文 篇5

摘要:技校烹饪实训应如何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其尽快适应社会大环境的要求,是摆在学校职能部门,尤其是专业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广泛开展的仿真企业管理模式,探讨了如何在烹饪实训中应用“7S”管理模式。

关键词:“7S”管理模式;技校;烹饪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2-0129-02

目前,大多数上规模的饮食行业讲究在管理上出成绩,在服务上出效率,尤其是对于核心部门――厨房,更是追求一种规范的管理模式――“7S”管理。

“7S”指的是日文Seiri(整理)、Seitie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的注音和英文Safety(安全)、Save(节约)的第一个字,简称“7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为内容的活动,称为“7S”活动。“7S”管理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广泛推行,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7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是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7S”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如果没有员工队伍素养的相应提高,“7S”活动就难以开展并坚持下去。

目前,“7S”管理模式已被应用到不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尤其是酒店餐饮业,他们一改以往一切以利润为目标的经营理念,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讲究在服务质量上吸引客源,在规范化管理上出效益。厨房作为酒店餐饮业的核心,是生产重地。要树立企业形象,创造品牌企业,需要长年的积淀和巨大的投入,必须有细致的管理章程和过硬的管理队伍。现代酒店餐饮业的厨房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烟雾缭绕,刀具、器皿随处乱放,油污满地……;而是窗明几净、刀具器皿摆放井井有条、员工工作井然有序的一幅美丽画卷。厨师作为厨房的主体,其素质高低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校烹饪专业开设30年来已经培养了数千名合格厨师,为本地餐饮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其中的大多数毕业生现在已经成为酒店厨房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酒店管理的规范化,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如果还是按照传统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势必与企业要求出现偏离,待学生进入酒店实习或工作时,企业必须对学生再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教育目的并不相符。

4年前,我校根据现状对班级实施了仿真企业管理办法,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班级管理模式,其实质就是把企业的管理模式、运作方式、企业文化、竞争机制等核心内容融入班级管理中,使班级的一切活动,包括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学生未来的职业活动开展,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融入社会、介入企业,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创业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习惯。同时,学校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尽可能地模仿企业场景,新建、扩建、改建了实训工场,使学生进入工场如同进入车间实际操作一样。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根据企业的要求,推出了“7S”管理模式,目的是塑造整洁有序的学习、生活和实训环境,追求高效率、高品质的学校教育,从而使学校教育与企业接轨。

笔者作为烹饪专业教师,通过对仿真企业管理办法和“7S”管理方法的学习和研究,结合自己从教二十多年的经验,将“7S”管理理念引入到了烹饪实训教学中,并进行了如下尝试。

整理 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这是改善实训场室的第一步。整理的目的是增加作业面积、畅通物流、防止误用等。其要点是对实训场室摆放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如用剩的下脚料、多余的半成品、垃圾、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学生的个人生活用品等,要坚决清理出实训场室。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坚决把现场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对于厨房里各个工位或设备前后、通道左右、灶台上下、工具箱内外,以及厨房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做好这一步,是树立学生好作风的开始。

整顿 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整顿活动的目的是使实训场所整洁明了,减少取放物品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保持井井有条的学习与实训秩序。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实训场室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如刀具、器皿、原材料、调味品、成品等都必须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以便使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清扫 把学习与实训场所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尽快正常运转。此项工作的目的是使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实训情绪,并使产品的品质稳定,最终达到厨房操作零故障和零损耗。实训场室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垃圾等,会使现场变脏。不清洁的现场会使设备精度降低,故障多发,影响产品质量,使安全事故防不胜防;脏乱的现场更会影响学生的实训情绪,使人不愿久留。因此,每次实训课我都会留下一定的时间,安排学生对实训场地进行打扫、清理、通风。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清除那些脏物,以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实训环境。

清洁 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场地保持最佳状态。清洁活动的目的是使整理、整顿和清扫实训场地成为一种惯例和制度,是标准化的基础,也是一个学校形成学校文化的开始。清洁是对前三项工作的坚持与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通过一段时间的指导、要求和训练,大多数学生能达到要求并养成习惯,在每次训练结束后都能自觉地将工具、器皿放好,刀具擦干净入库。

素养 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学生素养,使其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7S”管理模式的核心。没有学生素质的提高,各项工作就不能顺利开展及坚持。培养素养的目的是通过素养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遵守规章制度并具有实训素养习惯的人。我主要是通过三方面来开展工作的:(1)榜样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做到。(2)制度的约束。要求学生整队进出实训场室,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在醒目位置公示。对于那些违反制度的学生进行严格的批评教育,同时品行考核扣分,并要求限期改正。(3)经常性地在课堂中灌输职业道德和为人之道,用举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安全 清除隐患,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发生。其目的是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安全性,减少因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实训场室,主要的安全隐患来自刀具和炉灶,以往曾经发生过学生因用刀开玩笑而造成误伤的事故。对此,我作出明确规定:刀具一律不准带出场室,不准拿刀对人,刀具使用结束一律统一放置入库。同时,在学生进入实训场室之前对其进行煤气使用安全知识和消防灭火知识的教育。

节约 就是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实训场所。实施时应该秉持三个观念:能用的东西尽可能利用;以自己就是主人的心态对待企业的资源;切勿随意丢弃,丢弃前要思考其剩余的使用价值。节约是实训的指导原则。烹饪实训工场是学校中最容易造成浪费的场所,以往有的学生经常将零碎的调料、下脚料等随意丢弃,使得原料使用不当,造成极大浪费。对此,我从成本核算的角度给学生算了一笔账,说明了节约与浪费对于利润的影响,又从原材料互补等角度举例分析怎样可以做到原料的最大利用,学生听了感触很大。

检验产品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是产品是否受到用户的认可。如果把我们的学生当成一件产品的话,那么检验其质量如何最有发言权的是企业和客户。通过仿真企业管理和“7S”管理,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到酒店实习或者工作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并达到工作要求,深得企业的好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也有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雪亘.中职学校实施3Q7S管理的初步实践[J].职业,2009,(21).[2]邓谦.浅谈烹饪专业实训教学的管理与成效[J].广东教育?教职版,2010,(9).[3]戴娟萍.高职烹饪专业产学研合作之路初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作者简介:

《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中的创新性探讨论文 篇6

在维修电工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得累,学生听得乏,教学效果不佳。目前职业教育任务驱动课程改革的高潮已经形成,总结在维修电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对维修电工进行任务驱动课程改革就显得迫在眉睫。

二、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几个方面

维修电工的任务驱动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情景设计、课程实施评价等多方面。

(一)教学组织方式

1. 传统教学组织方式。

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教师针对课本知识对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听讲、理解、书面练习为主。这种教学组织方式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不能真切地理解理论知识,更不能掌握该课程实践操作技能。这在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中,已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2. 以小组教学为主,班级授课为辅的教学活动方式。

维修电工任务驱动课程改革,应该注重理实一体化,以学生活动为主建立适合学生的教学组织方式,改变传统适合学生听讲的方式。例如在介绍低压元器件和电路原理时,教师可以采用班级授课方式,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向班级学生整体进行讲解。而对于电路的连接、调试、排除故障等,教师可采用小组教学为主,班级授课相辅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

1. 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首先是教师对照电气原理图讲解电路的原理,分析电路;然后教师示范接线,讲解接线时的工艺要求;最后学生练习,教师指导。讲解时教师使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个黑板擦的传统教学,弊病很多,不能引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教学效果差。教师在示范接线时,学生因为对原理的茫然领悟,对接线更不知其所以然,从而会失去对维修电工的学习欲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教师不停地进行讲解指导,这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工作实践均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2. 以任务为中心的任务驱动课程教学。

维修电工任务驱动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由传统的观念中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开展自主探究、操作、讨论等活动,而教师则更多地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虽然讲授法已不是教学的主要方法,但教师适宜的讲授将有助于实现理实一体化。同时,当学生出现迫切需要理解实践过程所产生的问题和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教师要把握好理论切入的时机。

任务驱动课程是以任务为中心进行组织教学的。任务驱动中理论知识负载于工作任务,理论的选取必须是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工作任务进行详细的阐述,让学生理解工作任务,并提醒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任务上而不是知识,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完成提出的工作任务。

(三)教学情景设计

维修电工的传统教学中并不注重情景对教学的作用,而在任务驱动课程教学中常常以企业真实情景或模拟的任务驱动情景来实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维修电工教学中,教师应将传统的书本教学任务化,将传统的实习实训室建立融合理论讲授与学生操练、讨论等功能与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参与任务驱动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改变紧张、压抑的传统学习氛围,营造轻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在维修电工任务驱动课程教学情景设计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课程实施评价

课程改革中每个环节都影响着课改的结果,而任务驱动课程实施评价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起到重要的导向引航作用。任务驱动课程的教学评价重点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或教师进行的评价,因而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兴趣、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维修电工任务驱动课程改革实施中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维修电工任务驱动课程改革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校的电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学活动体制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

(一)维修电工任务驱动课程教材的编写

维修电工任务驱动课程教学没有规定的教材,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编写本课程的任务驱动课程教材。该教材应包括任务驱动书和学习包(主要有任务驱动名称、任务驱动简介、学习目标、实施设备和环境要求、学习知识、任务驱动任务、实施步骤、学习评价等内容),其中要注意的是,学习目标应包括通过该任务驱动的实施要达成的知识、技能、情感方面的要求,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

(二)维修电工任务驱动课程改革开发者水平制约

维修电工任务驱动课程改革没有先例可循,如果开发的任务驱动课程随意性很大,很可能远离任务驱动课程的培养目标,导致课程改革失败。因此,为了提高课程改革开发者的课程理论水平和企业实践能力,学校要加强教师的课程理论方面的培训,推荐教师到企业中实践学习。

(三)教学设备和环境的制约

目前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主要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没有占据主体地位,实训条件还不是很好,教学环境缺少企业氛围,还需开发许多实施任务驱动课程学习的训练设备,这也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维修电工任务驱动课程改革的实施除以上这些问题外,还存在教师能力制约、教学观念转变等诸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教师必须结合本校学生学情、师资、设备等客观因素,通过精心规划、设计、组织任务驱动教学改革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创造条件推进改革的实施,这样才能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上海教育出版社.

[3]胡振华, 聂艳晖.任务驱动管理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对策.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上一篇:与村委会结对共建协议书下一篇:初中体育校本课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