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行动研究2-国培计划

2024-10-01

教学行动研究2-国培计划(通用10篇)

教学行动研究2-国培计划 篇1

“教学改进行动研究”方案

**中学

**

一、拟解决(改进)的问题

通过记数学课堂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二、问题分析

从以下方面阐述:

1.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课堂笔记,也从来不做笔记。

2.一些学生没有课堂笔记,有时记在课本上,有时记在练习本上。表面上也算记了笔记,实际到用时却无处可查。

3.把课堂笔记记成课堂实录,一节课下来,他们的笔记记了好几页,是典型的教材和教师板书的“实录”,过分与依赖记笔记,忽视了老师的讲解,忽视了自身的思考。结果一节课下来,听得似懂非懂。学习效率降低。

4.把笔记当成了习题集。一节课下来,只记了老师讲解的例题,黑板上训练的练习题。忽视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思想方法的提炼,对解题策略的整理。

5.大部分学生的笔记只是记了,课后不整理,过期不用。

我们只是一贯的要求学生准备好笔记本,上课要记笔记,并会不定期的抽查学生上课做的笔记。但缺少了对学生如何记笔记的方法指导,因而学生的笔记内容和方式五花八门。

三、行动策略与实施过程规划

1.做好记笔记的准备工作。笔记本是必不可少的。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笔,以便通过颜色突出重点,区分不同的内容。

2.给学生讲解做数学课堂笔记的方法、要领。要求每个学生首先学会如何做笔记。

(1)每页笔记的右侧划一竖线,留出1/3或1/4的空白,用于课后拾遗补缺,或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左侧的大半页纸用于做课堂笔记。

(2)笔记方式多种多样。要点笔记:如重要的概念、论点、论据、结论、公式、定理、定律,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提纲笔记:以教师的课堂板书为基础,首先记下主讲章节的大小标题,并用大小写数字按授课内容的顺序分出不同的层次,在每一层次中记下要点和有关细节。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图表笔记: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和箭头连线,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绘成关系图,或者列表加以说明。图表比单纯的文字更加形象和概括。

(3)提高书写速度。要学会一些提高笔记速度的方法。可以简化某些字和词,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书写符号,速写的目的是提高笔记效率。

(4)在笔记遗漏时,要保持平静。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担心,不要总是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听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出一定的空间,课后求助于同学或老师,把遗漏的笔记尽快补上。也不必一味追求课堂笔记不必要的细处,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以致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的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本末倒置了,要改正这一不好的习惯。

(5)课后要及时检查笔记。下课后,从头至尾阅读一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将遗漏之处补全,将错别字纠正,将过于潦草的字写清楚。同时将自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将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右侧的空白处。整理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特点。

(6)听记结合,听为主,记为辅。有的同学习惯于“教师讲,自己记,复习背,考试模仿”的学习,一节课下来,他们的笔记往往记了好几页纸,成了教学实录。这些同学过分依赖笔记而忽视思考,以为老师讲的没有听懂不要紧,只要课后认真看笔记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忽视老师的一些精彩分析,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肤浅,增加学习负担,学习效率反而降低,易形成恶性循环。

3.课时整理:每节课后要求学生把课堂上没有记下来的内容补充上,记得不太准确的更正过来。但是,完整并不是繁琐,仍要求简洁,中心突出,内容精练。

4.单元(章节)整理:一单元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将这一单元的笔记内容整理到A3纸上(用图表笔记法),整理的笔记,应当是一个知识的体系。当然,这里说的“体系”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是和课本上的知识体系相一致,也可以和老师讲课的体系相一致,还可以是学生自己对知识理解之后所悟出的和前面两个体系不同的体系。

5.学期整理:将一学期几个单元整理的笔记(章节知识点相关联的)整理到一起,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6.年度整理:将一学年度两个学期整理的笔记(章节知识点相关联的)整理到一起,分类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笔记本,或一本笔记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笔记有“资料性”。

四、效果评估与反思改进

通过指导、观察、个别纠正、集体评比等方式进行效果评估,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共性的基础上增添自己的个性色彩,达到熟练的记课堂笔记。通过记课堂笔记集中学习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数学成绩。并为以后的复习准备第一手资料。

“国培计划”之反思日志2 篇2

・ 12月5日・・ 天气:晴・・ 星期天

今天是国培的第二天,虽然天气有点寒冷,但我依然怀着一份勤于学习的热情早早地来到会议室候听专家讲座。今天的授课专家是北大附中资深的已退休教师,在他灿烂的脸上我已觉察不到冬的寒冷,他讲的主题是《新形势下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他首先给我们讲述了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素养。他那形象具体的演讲,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提倡心灵的沟通,而不是我说你听,我打你通。作为教师,我们应消弥这种代沟,摒弃简单的粗暴。因为英语课在很大程度上不是iq,而是eq,我们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变成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基本要求,特别是对学生要讲究师德美、情感美、语言美和举止美。因为教师会在无形中给学生树立一种榜样。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我们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用自己的善良性格去弹性熏陶学生,用自己宽容的胸怀去感化学生。

同时,范存智老师还讲到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学生正是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我们更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这就需从老师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来启发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模仿、实践,为交流奠定基础,当然it’s a long way to go .

在下午的讲座中,范老师还讲到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师的应知应会。重点是让我们相信我们能教、会教、教好。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语音、语调基础。其次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最后讲到的是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局限ok/good.且ok要慎用,在英语中只表示一般的意思,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语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给予肯定,等等。

教学行动研究2-国培计划 篇3

1、请参阅《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的教学设计定义,认真思考“什么是教学设计”,并在下面的笔记上填写您的想法。

教学设计给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它要求教师解读和挖掘好文本,认真分析学情,利用好当地的教学资源,并能恰当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以实现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

2、谈谈您对教学设计的认识?

教学设计将教学过程或教学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对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出分析、判断和操作。

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出发点。教学设计强调充分挖掘学习者的内部潜力,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着重考虑的是对学习者个体的指导作用。

教学设计以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依赖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才能设计出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它是先寻找学习者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现从写教案到进行教学设计的转变,需要教师加强对理论的学习,更需要进行教学实践研究。

3、阅读与讨论

根据教师特点、教学目的、学生认知方式、教学环境等的不同,我们总结了多种教学设计模式。请在学习小组内,认真阅读“模块2资源” → “教学设计模式”中的材料,就不同教学设计模式进行讨论,找出共同的环节,填入下表中:

不同环节

共同环节 教师的“教”-教师的主导作用 1.以教为主:缺少学生如何“学”的环节。

2、以学为主:缺少教师系统的“教”的环节。

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既设计怎样“教”,也设计如何“学”。

4、请认真阅读“模块2资源” → “优秀案例1”中的《Windows XP附件程序及应用》和《识字4》,这些案例与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的所设计的教案有哪些不同?参考学友的观点再谈谈您的想法。

我的教学过程中的所设计的教案与上述案例相比,缺少学情分析、学习评价、教学资源和教学流程图等环节。

能利用他人的教学资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当地的条件和学生情况,程序设计及|重新设计教案,对提高教学效能很有帮助。

5、请认真阅读“模块2资源” → “新课程改革资料”中的资料。并在下表中填写您的观点: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1、教学是课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术)等课程。

新课程提倡怎样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要新课程中体现了哪些理念?

强调师生平等。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以教师为主导,2、教学是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

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交往、积极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

“双主”教学设互动、共同 活动。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

计,强调教学过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

程是师生交互,3、教学不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

共同发展的过能只重结果忽动与技术教育。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程。视过程发展的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过程

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

“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

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6、“模块2资源” → “优秀案例1”中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案例,这些案例在教学设计上是如何体现“双主”教学设计的?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对“双主”教学设计的体现:在“活动探究”与“形成概念”中,体验、合作、研讨、交流得到了充分的实现,让学生在内心深处体味出周长的概念,并能合作探究出周长的几种计算方法,学生会终生难忘的。在后面的“应用拓展”中,让学生设计花坛,是创新思维的触发,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学生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很好的体现了教师组织、合作、引导的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双主”教学设计的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探究问题的设计,启发、引导学生活动和参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进入历史情境,展开历史想象;参与问题探究、讨论和交流,主动获取知识,进行深刻反思。

7、阅读“模块2资源” → 学习内容分析案例,请您在小组内谈一谈这些案例在学习内容分析方面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这些案例在学习内容分析方面的成功之处:

1、说明学习内容在整个学科、篇、章、单元中所处的地位。

2、找出学习内容中将要掌握的知识点。

3、鉴别知识点的类别。

这些案例在学习内容分析方面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1、没有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即明确知识结构。

2、没有分析各知识点与其他章节的知识点的联系。

8、在学习小组内,认真阅读“模块2资源” → “教学目标案例”中的《教学目标分析优秀案例》,思考:

 这些目标和您以往在写教学目标时有什么不同?

这些目标和我以往在写教学目标时的不同是:以前写的教学目标缺乏“过程与方法”目标,而是用能力目标代替。

9、在阐述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在阐述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目标要有层次;

2、目标要简明准确;

3、目标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4、目标要可行,具有伸展性;

5、目标要体现能力的培养和觉悟的提高,并将情感目标融于目标之中;

6、示标方法多样。

10、请在 “模块2资源” → “教学目标案例”中的练习

1、练习

2、练习

3、练习4中任选一个练习,为其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再谈谈为什么?

课题名称 绝 对 值

科目 中学数学 年级 初中一年级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

2.能计算和化简带有绝对值符号的运算式

难点 1.负数的绝对值的大小 2.正确利用绝对值的概念比较两个负数大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样题1】:以下最适合作为本课知识目标的一项是(C)(A)理解数轴的概念(B)理解正数与负数

(C)教师借助数轴,使学生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D)能计算和化简带有绝对值符号的运算式

因为本节课学习的是《绝对值》的概念和应用,利用数轴来教学,可以实现此目标。

11、在“模块2资源” → “教学目标案例”中的《教学目标分析有待改进案例(中学、小学)》选择一个尚待改进的案例,分析该案例中需要修改之处,将您对所选案例的修改意见记录下来: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概括脊椎动物各个类群的主要特征.2、能说出常见的脊椎动物属于哪一类群。

3、联系当地常见的脊椎动物,概述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记住我国特有的或珍稀的脊椎动物的名称。

5、理解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总结脊椎动物各大类群的特点,培养训练学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2、通过师生对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地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

3、教师、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资料,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利用资料。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各类群动物的学习,尤其是对珍稀脊椎动物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保护动物、珍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2、通过列举各类群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让学生树立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和生物科学的重要价值的观念。

3、通过对当地脊椎动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爱生物科学的兴趣。

12、应该如何分析学习者特征?

习者特征分析的内容:

一、学习准备:对学习者学习准备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般特征,二是初始能力。

1、一般特征:指对学习者从事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水平、认知成熟度、智能、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

2、初始能力:指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的学科内容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他们对这些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初始能力分析的内容包括:①预备技能的分析。②目标技能分析。③学习态度分析。

二、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把学习风格分为五个部分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是:心理层面、生理层面、社会层面。在心理层面中又包括认知部分、情感部分和意动部分。

 

13、认真阅读“模块2资源” → “学习者特征分析”中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优秀案例》。讨论:学习者特征分析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在“模块2资源” → “学习者特征分析”中的《学习者特征分析有待改进案例(中学、小学)》选择一个尚待改进的案例,分析该案例中需要修改之处,进行修改并提交。修改后如下:

学习者特征分析优秀案例 生物

【来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北京石景山区杨庄中学

董会荣

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研究成果)

【概述】

本节课为初中《生物学》北京版第一册第四章“生物的营养”中的第一节的一个实验。本册教材第二章介绍了实验法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本节课是对实验法实验设计的运用和巩固,为以后进行实验设计打下基础;本实验的结果为下一节“根为什么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打下知识基础。本节内容的学习会对学生以后运用实验法设计实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中学七年级的学生; 2.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喜欢交流;

3.学生已经知道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中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有水分和其他的物质,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很大,对溶液及其浓度的知识在小学数学中有所了解;

4.学生初步具有逻辑推理能力,能根据凉拌黄瓜或糖拌西红柿中出现较多水分等实例中得到启发,进行实验设计;5.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会很感兴趣;

6.学生在以前运用实验法进行过简单的实验设计,但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都不是很强。

14、结合您所任教学科,选择“模块2资源” → “优秀案例2”中的相关学科的案例,自主地进行学习,认真分析各环节中对您有启发的地方,并在下表中填写您的收获。

案例名称

启发

课堂教学设计表

此课堂教学设计十分全面,对教学目标分析准确,从教学策略、方法、资源细胞膜的结构

选择、教学过程和形成性检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切合实际,也很细致。我需要好好学习。

 

15、什么是量规?

为什么要使用评价量规?

什么是量规?

答:量规(rubric)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它是对学生的测验、成长记录袋或者表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是连接教学与评价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

一般量规至少都具有三个要素:

1.一是评价准则,指决定表现性任务、行为或作品质量的各个指标;

2.二是等级标准,说明学生在表现任务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3.三是具体说明,描述评价准则在质量上从差到好(或从好到差)的序列,评价准则在每

个等级水平上的表现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要使用评价量规?

答:使用量规具有以下的好处:

1.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定义“高质量”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要求和目标;

2.可以清楚的显示评价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教师的期望,同时让学生清楚“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些期望;

3.可以使用具体的术语澄清标准,同时使评价标准公开化,降低评价的随意性,使评价更客观、公正;

4.帮助学生比较深入的思考和判断自己作业的质量,同时减少了“我还要做什么?”的问题;

5.减少教师评价学生作业的时间,并且更容易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他们得到这个等级和他们做什么可以获得提高。

6.不但可以由教师评价学生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自评或同学互评。

7.可以经过修改重复使用,评价多种类型的学习活动。

16、进行本模块学习反思,将您自己对这个模块的学习收获及心得记录下来。学习收获及心得

我在教学设计时的“十分在意处”:情景的创设和教学策略的选择。

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落实程度及效果:在课堂上尝试落实,学生的探究和讨论过程付诸实施,得出结论,达成共识。

寻找自己的最大收获和困惑: 最大收获是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困惑是进行全面的教学设计,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我们难以应付。

教学行动研究2-国培计划 篇4

大丰市白驹镇中心小学 陈晓芳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的目的

1、探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多样化评价方法。

2、使教师树立有效评价也是课程资源的意识,通过评价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师生的发展,从而形成民主、主动、多元、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

3、构建和实施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发挥教师在自身发展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师、学生评价课堂教学,改进教学实践。

研究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教师科学认识课堂评价,制定符合小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总结有效的评价方法,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形成个人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通过建立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有效机制,克服传统评价制度的诸多弊端,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充分发展。促进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整个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

1、小学各学科教学评价的现状调查和有关教学评价的理论学习,总结概括出现阶段中各学科教学评价的可取之处和存在问题。

2、研究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如与目标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教材因素,教学方法和管理因素有关的指标研究。

3、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励性评价语言的案例研究。

4、符合新课标的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以评促学式”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5、课堂教学评价与相关因素的研究,如课堂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因素的关系。

6、对新课标下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考核标准及相关因素研究,形成课堂教学 1 评价量化表的研究。

7、小学生综合学力的考核内容,考核形式研究,重点探索日常教学中学生自评,互评的方法,形式,探索课堂教学评价中有哪些评价主体,各自起什么作用。

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教育部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推进新课程的实验和改革,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更新了教育理念和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倡导建构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和评价体系,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所有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现实指导作用。

2、本课题研究侧重于课堂教学实践,在师资、生源、设施等方面无特殊要求,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和针对性,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3、课题组人员的研究能力和人员组成结构

课题负责人陈晓芳同志是小学高级教师,英语组教研组长,大学本科学历,大丰市英语学科教学能手,多次在市级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奖,多篇论文在省、市发表或获奖,具有较丰富的研究经验。其他研究人员多数曾参与过省级重点课题研究工作,发表过论文,有数篇论文获奖,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均能胜任此课题的研究工作。

4、保障条件

课题组主要成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在实践中完成课题研究的实施,不会额外增加负担。

在资金上,学校将不遗余力的大力支持,设立课题研究专项资金,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资料的收集汇总与整理工作将采取专人负责的办法,建立详细的资料汇总、上交制度,做到定时总结、定时上交、定时检查,根据资料的具体内容,采取光盘刻录、图片、电子文档、文本等形式整理保存有关资料。

三、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的直接产物,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 2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强调教学效能核定,否定教学是教师一种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

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也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成功教学的基础,而且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努力尝试进行教学评价的改革,其中山东省青岛市对教学评价改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对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还没有形成体系和具体的符合各地教学的评价标准出台。我们这个课题重点围绕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这个小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教学评价的规律、方法和原则等。新课程中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文献法旨在广泛了解学习教学评价的有关理论,学习相关课题研究的进展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调查研究法旨在调查现阶段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发现研究中存在问题,及时调整研究策略。

行动研究法旨在教师把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通过一个个案例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经验总结法旨在及时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所思所获,及时推广研究成果。

五、该研究项目的特色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注重考察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 3 标体系,既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以利于在评价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

3、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评教”,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评学”,建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4、体现开放性。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不同学科和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

5、坚持可行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六、“研究项目计划”实施的步骤设计(含完成工作指标)

1、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4月)制定方案,修改完善,申报立项,开题论证。

2、实施阶段:(2010年4月——2010年11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学习方案,添置书籍设备,学习理论,调查现状。总结提炼,撰写论文,推广经验,研讨完善。

3、结题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国培计划教学反思 篇5

——让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享受快乐

对于一个刚从大学毕业,走入教学课堂的新老师来说,国培计划的远程教学培训无疑给我提供了一个快速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宝贵机会。营造“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的这种氛围,让学生“乐学”,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这是我踏上讲台对自己的要求。通过此次国培研修,我谈谈在英语课堂上如何做到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需要做的几点:

(一)缩短与学生的距离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学习生活中,主动与学生拉近距离、多交流,寻求与他们的认同点,找突破口,全面关注他们,让学生亲近老师,喜欢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拉近学生距离的基础之上,给学生安排适当的任务,促其自学,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目标和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他们,放手让他们去做,让学生们真正感觉到学有所获,引起兴趣,并在其中体味到快乐。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老师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前精心准备

打造快乐高效的课堂,需要老师课前的知识容量、知识广度、知识深度、技能训练达到要求。课前准备很重要,老师需要考虑到在课堂上过程与方法的运用,与学生的互相交流,学生的独立思考。平时备课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学参考资料上,还应广泛的收集资料,以保证课堂的高效率。

(三)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富有激情的课堂导入,能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信号,把学生带入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巧设问题激发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做到不走神,认真听讲,积极主动的动脑思考。

(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能力

注重分小组进行探讨交流,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且能够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勤思考、敢发言、勤发言的综合能力。这样的小组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培养其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五)培养课代表、小组长协调、配合能力,使课堂更高效

要做到和谐、轻松、高效,教师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合理高效的发挥课代表及小组长的作用,明确职责,明确分工,真正让课代表及小组长做好老师的“左右手”,使得课堂更高效。

国培计划之英语教学感悟 篇6

我有幸于前两天参加了“国培计划(2011)”—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活动。活动通过开展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充分发挥了特级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帮助一线教师解决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及问题,在特定教育场景中感悟特级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体会特级教师的教学魅力,满足一线教师对实现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进而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有效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对我这样的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尤为有帮助。通过这次活动,我收获颇多,感悟也颇多。

16日上午的三节名师展示课分别是由我们本市实验小学的骨干教师杨继红老师,宜昌市伍家岗小学的林静,武汉市崇仁路小学的王曼主讲的。三个老师展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从她们三个老师的课上,我可以明显地比较出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不足。

在词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加强训练,要让学生们亲身去认识这个单词。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们要为学习这个单词设立比较真实的情景,就是所谓的带着任务去学习这个单词。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只是单一的去教授这个单词,更要在完整的句型中去学习这个词汇。并且在学生们学习这个单词的过程中要纠正错误,及时做出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创设学习单词的情景中不能经常的变换教学情境,开展的活动也要跟接下来的教学有关,不能随意开展活动。

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太单一,阅读的过程本来就容易枯燥乏味,如果我们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那么学生们在这节课堂上的收益也不会太大。我们可以把一篇阅读文章的段落顺序打乱,让学生们找到正确的排列顺序,让他们在还原的文章的过程中既训练了阅读能力又训练到了理解能力。在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大意之后,我们还要对他们的阅读能力进行检测。可以让他们进行分组的复述段落,然后重新分组,并且组与组之间在互相复述段落。这样训练以后,学生们就基本上可以根据提示语复述出整篇文章的大意了。最后我们还可以扣出文章的重点单词,让学生们推论出所缺少的单词。这样一篇阅读课,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16日的下午,讲学团的专家周老师给我们进行了一个讲座,周老师直接找到几个老师作为学生模拟一节真实的课堂给我们讲解怎么进行英语教学,如何在小学课堂上建立教学模式。首先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较好的warm-up,把学生们的情绪都调动起来,我们可以挑选一首节奏感较强的英语歌曲,让学生们跟着音乐说唱。自然而然的,学生们情绪调动了,课堂的导入就自然了许多。课堂设计的导入我们要贯穿于全文之中,既能衔接于上节课的要点,又能引出这节课的重难点。在新课的呈现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们的操练,只有先掌握了单词,重点短语才能慢慢操练整个句型,不能直接从词过渡到句子。不能过渡太快,不能打乱顺序。英语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周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三种常见的模式。第一种就是PP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我们用的教案大多都是该模式。它的弊端是:离开老师在课堂上的指引,学生在生活中又成了哑巴英语了。第二种是TBLT(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这就是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产生学习语言的需求进而自然而然地学习语言。弊端是:对学生的语言输入可能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即学生学习了无需学习的重复的语言。第三种是TTT(Test-Teaching-Test)。为了避免过多的重复输入,或者有针对性地输入,先对学习者进行测试,然后教学,最后再测试新输入的效果。而测试似乎难得把握。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利弊,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根据实地课堂的需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17日的上午我们去陈店乡中心小学进行了观课议课活动,展示课是由该学校的杨晴雅老师上的,内容是六年级英语第六单元《THE STORY OF RAIN》。看的出来,陈店小学老师的英语教学水平很高,老师上课准备的也很充分。一节课的线条很明确,围绕着种花这个话题展开,通过多媒体手段教学,设计的活动也丰富多彩,课堂气氛也较活跃。然后周老师也就这节课跟我们进行了讨论,对我们在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细节也进行了指导。他强调了在课堂中我们跟学生们交流的语调要弱化,不要突显出教师的主导地位,要让学生们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进行词汇的教学中,我们不必把每一个生单词后面都标注上中文翻译,我们要学会用学生们能听懂的英文句子来解释新单词的含义。在播放课文的录音和对话的时候,我们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听,不能只是盲目地播放听力。在听完以后还要让学生们把重点单词填写出来,这样在训练的听力的同时也训练了读写能力。当学生们已经掌握了重点单词的听说读写以后,让他们带着句子去开展游戏和活动,不能脱离句子只是学会了单词的拼写。最后,我们就在课堂中遇到的一些实际教学问题向周老师提出了疑问,周老师也依依作答。

教学行动研究2-国培计划 篇7

活 动 记 录

活动主题:怎样听课和评课 活动时间: 2012年12月19日

活动地点: 兴义市七舍镇小学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 七舍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 主 持

人:陈兴艳 记 录 人:陈兴艳 活动过程:

一、目前我们在“听课、评课”中存在的问题

1.有些教师匆匆忙忙走进听课教室: “您知道××老师今天的上课内容吗?” “不知道。”

2.有的教师抱着学生的作业本走进听课教室: “批着作业怎样听课?”

“记下主要的环节就可以了。”

3.坐在教室里,老师们有这样的对话: “您知道××老师今天的上课内容吗?” “知道,讲的是《平均数》。”

“《平均数》是几年级的?” “好像是四年级的。” 4.课后,有这样的研讨:

“今天××老师讲课的主要环节清楚,重点突出,教态自然!” “今天××老师的课很成功!”

评课过程中“四化”现象:

1.评课过程形式化

评议会上发言者少,旁观者多,评课场面冷冷清清,评课有形式没内容。

2.评课内容表面化

评课教师盯住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活动,对课堂现象不能深入透视,不能触动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这种表面化的评课对上课及评课教师的帮助都不大。

3.评课结论两极化 一是,虚假、讲好话的评课方式,评课出现多讲优点,少讲问题,皆大欢喜的极端现象。二是否定、伤自尊的评课方式。

4.评课效果零散化

表面上看,评课从目标、内容、方法、技术手段,教师内在素质、外在表现,方方面面全方位涉猎,但由于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缺乏集中的主题,只能就现象谈现象,就经验谈经验。

二、从听课、评课说起

1、虽然“听”用耳,观用“眼”,似乎两者都有局限,但“观”作“观察”解,那就不仅包含“听”,还具有比“听”更为丰富的内涵。因为“观察”的心理学意义是指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同时,观察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可借助仪器、记录,并且包含考查、分析等研究活动。也正是在提倡研究课堂的科学方法意义上,近年来,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教师合作开展实践研究,试图将国外的课堂观察理论与技术予以本土化,用以构建听课、评课的新范式,从而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可以认为,这是“观课”观的技术化、模式化发展。

2、在语言学家列奥·施皮泽看来,“词的变化就是文化的变化和灵魂的变化”;在数学教师看来,词只是概念的外壳,甚至可以认为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关键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三、怎样听课

1、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2、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

●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

●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

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等。

●使哪些知识系统化?巩固哪些知识?补充哪些知识?

●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

●渗透哪些教学思想?

●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

●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下课时学生的反应(如不想下课,下课后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等等。

●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3、听课者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听课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4、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则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

四、怎样评课

●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目标制订、目标达成 ●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思路设计、课堂结构安排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优选活用、方法多样、改革创 新、手段运用

●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板书、教态、语言、操作

●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教学效率高、学生受益面大、有效利用40分钟

教学行动研究2-国培计划 篇8

小学生课余生活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十年来小学生课余生活状况调查研究的回顾,对课余生活的含义及目前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形式、时间分配和满意度进行了梳理。发现小学生课余生活单一,仍以学习为主,自由活动时间较少,同伴间的互动也较少,教师应重视对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还学生一个快乐、轻松、有意义的课余生活。

关键词:课余生活;含义;形式;时间分配;满意度

课余生活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是 80 后,很多人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时,常常对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自由地与小伙伴跳绳、、扔沙包、、玩官兵抓强盗等各种形式的玩津津乐道,人人都有一肚子的经验和美好回忆。而对当下的儿童来说,这些形式的玩已经离他们很遥远。各项研究表明现在的小学生课余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化,上网、影视娱乐等流行休闲方式开始在小学生课余生活中占主要位置,但小学生课余生活单一,仍以学习为主,自由活动时间较少,同伴间的互动也较少。“减负”后,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明显多了,如何让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为了更好的了解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状况,我们对 2000 年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回顾与综述。

一、课余生活的含义课余生活是指学生在学校课程计划以外的时间,活动的总和。它包括学生平时的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等学校教育空当的休闲时间活动。小学生可自由利用的课余生活加多的有双休日、节假日以及寒暑假等。课余生活是紧张的学习生活的缓冲,是发展特长、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课余生活在时间维度上包括: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等学校教育空当的休闲时间;在内容维度上包括:课外学习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课外文艺活动、课外科技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休闲娱乐等。

二、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形式 调查结果显示,“做作业”、“看电视”、“自由玩耍”、„做家务‟、„做农活‟,“看课外书”是小学生在家的主要活动。小学生在家中首先要完成作业,然后看电视。看电视成为小学生在家中的最主要活动之一。兴趣活动主要包括孩子所接受的家长给予的各种必要的“特长“。我调查显示我们学校小学生课余经常的活动依次为:做作业或复习功课 20%;看电视15.8%;阅读课外书刊10.5%;参加体育运动8.4%;做家务,做农活35.4,农活5.2;逛街

1.2%。这些调查反映出: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形式有做作业、看电视、阅读课外书刊、、体育活动、做家务.做农活.自由玩耍等。虽然放学后做功课仍然是多数学生的首选,但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形式在五年内有较大变化,做家务等开始在小学生课余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

三、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时间分配 我的调查发现:小学生在家做作业的时间总体有随年级升高而增加的趋势,课业负担很重;目前我国小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要超过一个小时。以上数据表明: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不合理,甚至无时间安排。小学生的课余时间成了学校学习生活的延续,做作业占据了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剩下的一点时间无计划地进行看电视、上网、玩电子游戏、阅读等活动。自由活动以娱乐为主,无意义,时间没有有效利用。基本上没有时间、机会进行集体活动,课余活动时间安排缺乏指导性、计划性。

国培案例2 篇9

(返回目录)

案例名称: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二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讲课教师:刘娟珠(海南省乐东县黄流中心学校)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册第56~57页。教材分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算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位为计算单位。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的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题。比如花卉展、小猫钓鱼等,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摆小棒、拨计算器等)、理解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下基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设计意图;

因为这一节课所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了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教学活动,激励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明白了道理,掌握了算法。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画面)、数一数、说一说、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应用已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并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学会运用整十数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火柴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咱们不是学过20以内的数的相加减吗?听说咱们班的孩子学得不错,老师可高兴啦!不仅是老师,小尼的爸爸妈妈听到这个消息也好高兴,今天要带小尼出去好好地玩一玩,小尼蹦蹦跳跳地出发了,来到小桥边,发现桥断了,这可怎么办呢?正在纳闷,这时候太阳公公来了,他告诉小尼,只要小尼能回答出他的问题,桥就可以接上,他就可以过桥了。咱们帮帮小尼好不好?

生:好 课件出示复习: 1.口算:8+6=9-5=

2.红苹果5个,绿苹果3个,红苹果和绿苹果一共有多少个?红苹果比绿苹果多多少个?

师:小尼过桥了,它可开心了,老师也好开心啊!因为大家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帮助别人了,真是有爱心的孩子。看到同学们那么聪明,有一个小朋友迫不及待想认识大家呢?想认识它吗?看它来了!(拿出小木棒)

生:是小木棒。

师:好多同学看了都好失望啊!你们可别小看它呀,它身上可隐藏着好多数学小知识呢!不信,你瞧!谁愿意来帮我的忙,数一数一捆有多少根小木棒? 生:十根。

师:一捆小木棒有十根,是一个十,那我再哪一捆呢? 生:两个十,是20。

师:那三捆呢?五捆呢?八捆呢?

生:三捆是三个十,是30;五捆是五个十,是50;八捆是八个十,是80。„„

师小结:像这种个位是0的两位数叫做整十数。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整十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7页。(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明确算理 师:主题图上主要有些什么? 生:花

师:春天来了,花儿可真美啊!我也好喜欢花,可我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可喜欢小动物了,今天我请来了好多小动物举行运动会。想看吗?瞧。来了!(边说边演示课件)

1.数一数:鸭、公鸡、小兔各多少只?

2.算一算:鸭子和公鸡一共有多少只?10只小兔去当拉拉队,还剩多少只?(学生解答,说明理由。根据算式的结果,全班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3.师小结方法:整十数相加减时,个位上的0不变,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得几就是几。(师边说边板书)

4.你能通过观察这些小动物,通过比较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师:同学们,小动物都到齐了,你能根据观察、比较提出数学问题吗?可以小组合作,看哪个组提的问题又多又好,你想让谁回答就让谁回答。

„„

(1)分组讨论(2)组与组互考

师:瞧,小小的一副图隐藏着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可是同学们都轻松地把它解决了,你么真聪明!

三、巩固知识,灵活运用 1.师生互考,生生互考

师:看你们那么聪明,老师都忍不住想考考你么,敢接受挑战吗?

(教师口头出几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题,让学生回答,接着学生出题考老师,再让同桌之间互相出题考对方)

2.算一算

(1)师:运动会开始了,首先是公鸡和鸭子赛跑,鸭子每分钟跑30米,公鸡每分钟跑50米?它们每分钟一共跑多少米?公鸡每分钟比小鸭多跑多少米?小鸭比公鸡每分钟比小鸭少多少米?咱们帮他们算一算。

(2)师:运动会开得热火朝天,好热啊,流了好多汗,咱们到树林里去凉快凉快吧!(课件出示:树林里有30棵松树,40棵柳树,20棵杨树,一共有多少棵树?)

3.逛商店,解决问题:

今天小尼可高兴了,因为他解决了好多问题,帮助了好多人,突然他记起来还要帮弟弟买玩具呢?他赶忙往商店跑去了,我们也跟他去逛逛吧!(课件出示:购物图)

(1)出示实物,学生自由选择想购买的东西。

(2)根据学生所选的礼物,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

四、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可真了不起,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好多问题,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我们要做一个会发现的好孩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好吗?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20=30 30-10=20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大胆地摆脱“教材”的束缚。设计时抓住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整节课围绕着运动会展开,形成一条线贯穿其中,采取激趣的方法,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乐学的状态。把“枯燥、机械重复”的计算置于有事物情景,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注重了低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整节课,孩子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一开始,我通过亲切的语言,同时为学生创设了帮助小尼过桥的情境,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情感距离,起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作用。色彩艳丽的画面,以及动态的演示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我以解决问题为探索主线,注重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方式,亲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泉。课堂上,我的提问富有启发性,问题设计有梯度,由易到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还注意关注着学生的学习动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打开了学生的智慧大门,努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的方法,充分地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在巩固环节中,我力求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在这一阶段,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多样化训练:师生互考、生生互考,算一算等环节,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达到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标要求。在课的最后,我还设计了逛逛超市的练习,让学生带着所学的知识走进生活,在实际情境中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内化了新知。

国培心得体会2 篇10

(二)半个月前,我怀着38年来首次走出汉中的激动,来到了向往已久的西安市西北大学,参加了小学数学教师“国培计划”的学习.通过这次“国培计划”项目的培训,使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为期15天的培训转瞬即逝,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地被专家们对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精辟见解所折服,更被班级学员们的参加培训的热情所感动,虽然苦点,累点,但我感觉是快乐的,因为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在本次培训中我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座。我们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简要精辟的教学理论解决了我教学中的诸多困惑,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在理论基础、教学技能、教学理念等方面有明显的转变和提高。多位教育名家和一线名师的讲座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开阔了眼界。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提升了我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听讲座时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此次学习的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在此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几点收获。

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此次培训,西北大学学院领导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精心的准备,从生活住宿到培训地点,从课程内容,学习要求到课程时间安排,从理论指导到实际操作,涵盖了学科教学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培训工作安排的扎实有序。学习班班主任在百忙中和学员耐心的谈心、交流。班主任朱老师和史春花老师每天都像朋友一样对我们嘘寒问暖,杨老师也为本次培训忙着收集提供各种图片、资料。从生活到学习给予了我们这些学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学员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和体贴。

二、在专家讲座中提升理论素养

专家在讲解自己的理论观点时,无不旁征博引,特别是列举了大量的课堂实例,在实际课堂教学操作中、在过程的引领中传授知识、讲析技法、阐明理念;可以说这些专家都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本领传授给了我们,让我们在教学的“迷津”中找到方向,在过程中体会、领悟中内化知识,促进自己实际的教学技能的形成、巩固。每一场讲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既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也获得了很多新的理念。专家们的报告,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牛文明老师运用案例为我们讲解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为教师上课指引了方向,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马俊华老师把自己的案例融入到教学中,清楚的为我们展示了一节好课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围绕提升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让我明白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西安市纺织城郝振华老师的《骨干教师成长之路》更是让我茅塞顿开。

三、学以致用,让理论知识内化到实际教学中

“国培”是上级领导送给我们一线教师一份“大餐”,一份精神文化的“大餐”,当然,这份大餐的消化、吸收还需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对这份弥足珍贵的“营养物质”不断反刍、咀嚼、消化吸收,使自己精神的大树长得更加茁壮茂盛,使自己思想的成长不再“缺钙”!参加“国培”的老师无不为教学专家前瞻、精深、广博的思想理念所折服,无不为范例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而赞叹…… 我们知道“感”常与“动”组成词“感动”,但愿我们每位参加“国培”学习老师不只停留在“感”的初始阶段,还应“动”起来,用“国培”的所学所得、思想理念来支撑自己,改造自己,更新自己……

这次培训虽然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以及差距所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这次培训让我经历了太多的感动,经历了太多的激励。回头去看看自己在培训中留下的脚印,我相信那不会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学习的开始!15天的国培学习生活结束了,但学习和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汲取专家的精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上一篇:英模事迹报告会观后感心得体会下一篇:乡政府与学校签定的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