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考研大纲(精选8篇)
社会学考研大纲 篇1
西南财经大学2012考研大纲622-社会学概论公布。
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622社会学概论
适用专业:
030301社会学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考察考生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对当下重大社会问题的认识、解读、判断和分析能力;要求能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并能与民俗学学科的理论相结合,对社会现象、社会结构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形成对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式的一般性了解。
二、考试主要范围
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学科地位;社会学的功能
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学的中国化
社会学方法论;社会学研究的过程;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社会指标;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基础
社会及其构成;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社会类型
文化及其特征;文化的分类;文化的构成;文化的功能
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社会角色扮演
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集合行为 社会网络;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婚姻与家庭
社会组织的特征;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组织的管理;当代中国社会组织
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
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分层的机制;社会流动
社区的概念与理论;社区要素与发展;社区建设与协调发展;虚拟社区
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越轨行为;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社会控制体系
社会工作的由来与发展;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社会保障的发展
社会建设的概念;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
说明:有关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技术分析、社会指标以及社会学史的内容不考
三、其他相关内容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社会学考研大纲 篇2
从人文角度来说,与上一版的大纲比较,这部大纲在对个人发展和相关英语学习策略的重视上得到了很大提高,这在某一程度上也反映了决策制定者对鼓励人们学习英语和培养人才的重视而非只是将英语作为一门使用工具。
学习成果在这部大纲中分成了五类:四种语言技巧, 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情感意识和文化意识。这些学习成功分别反映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情感”部分,作为新加入的学习成果,它相关的条文是在基于意识到中国式教育传统(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考试为中心)和中国人的普遍特征(儒家的中庸思想)之后的。这样一来,它要求学习者能具备合作精神的参与活动和学习并能愿意表达他们的个人观点。很清楚的表明了技能和知识都必须是促进学习者能主动灵活的使用语言。
二、大纲中的身份认同
在大纲中能够读到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例如,课程目标中有一条清楚的表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这几乎是标题文件中都会出现的中国式口号和标语。另一个也是在“情感”部分找到的,“能在交流中简单的介绍中国文化”,某种意义上显示了中国急于为世界所知的需求。最后,在选学模块中出现的“基础商务英语”表现了中国的商贸传统和经济需求,这在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身份。
对于学生本身而言,可以从课程描述和课程目标中找到要求描述,比如“全面发展”,”智力发展”等,这些建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语学习和学生社会身份的相关性。不容否定的是,中国学生的确将语言学习看成他们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部分。(Xu,1999:3)。对语言本身来说,大纲中并未表现的很明显。
三、大纲中的标准
鉴于中国英语学习人口的广泛性和母语对英语的影响, 决定一个合适的教学法和标准显得十分重要。从英语被指定为中学阶段的第一外国语时起,目标国家语模式(native speaker model)就成为政策制定者的选择。原因为第一,中国一直以来对标准和模板的重视;第二,对于其他不同选择知识的缺乏(He,2010: 772)。
如今语言的类型越来越多,不仅限于全球在学校里使用的两个版本(标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尤其是现在中国英语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到底选择哪个标准必须深思熟虑。Widdowson表示没有任何理由让外圈人去学代表它人的目标国家语模式(Widdowson,2004: 361,cited in Jenkins, 2006)。这可以体现在大多数中国学习者身上,尤其是那些完全没有机会与目标国家人进行交流的学习者。这也为那些发现自己并不是在教自己本族语言而感到没有竞争力的非目标语言教师提供了辩词。
针对这本大纲所配套的教材为以英式英语为模板的2003版高中英语。而在教育体制之外,所有中国主要媒介使用的英语为美式英语。有趣的是,许多英文教职人员以及明星教师都是浓重的美式发音,这让学生在早中期的学习中变的很不一致。鉴于学生接触英文环境少,导致大多数中国学生说着带有中国特色和美式英式相结合的发音,这种混合在写作中也常出现。
四、学习态度和动机
虽然将英语作为学校必修课程是政府政策的规定,但中国政府对英语学习和外语教师的态度是否积极仍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政策和大纲制定者看到了学习英语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工具。可以从课程描述中看到“学习英语, 学生也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英语学习能增强我国的水平,从而增强国家实力”等。
对于学生自己来说,目标语言模式仍是学生喜欢的(Xu, Wang & Case,2010),大多数学生仍不太偏好他们自己语言类别的英语,虽然现在慢慢出现了接受趋势,他们不想听起来像中式英语,特别是那些坚持“原汁原味”原则的人 (Bian,2009)。然而随着英语的多样形式意识的增长,可以预测中国英语至少在发音层面是可以被接受的。回到大纲中来,语音的部分例如“能够用自然流利的语音语调进行表达”的陈述十分模糊,这里的“自然流畅”没有提供一个标准。
五、对于大纲修改的一些建议
从以上的讨论中能看出大纲中的价值和不足,然而不可否定的是,虽然文件是固定的,教材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仍在反复试验中。这里基于我微薄的经验提出一些意见。
1.需要提出一个适当的标准模式。由于目标语言的难达到性和人们对目标语言的倾向,建议这个模式可以是语法上遵从标准而语音上让学生去接受中国发音(He,2010)。目标语言模式不应该被强调。
2.对老师的要求应在例如多面和更新的竞争力上有所强调,更新教学思想,他们对学习者理念的塑造以及他们自己的英语学习。
3.在教学中应更加强调语用标准,这样才能在不同的语境下学会使用语言,这个在大纲中是几乎没有强调的。
六、结论
对新大纲的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 篇3
【关键词】中国英语 新大纲 社会语言学 建议
一、学习成果和各方面的能力
从人文角度来说,与上一版的大纲比较,这部大纲在对个人发展和相关英语学习策略的重视上得到了很大提高,这在某一程度上也反映了决策制定者对鼓励人们学习英语和培养人才的重视而非只是将英语作为一门使用工具。
学习成果在这部大纲中分成了五类:四种语言技巧,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情感意识和文化意识。这些学习成功分别反映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情感”部分,作为新加入的学习成果,它相关的条文是在基于意识到中国式教育传统(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考试为中心)和中国人的普遍特征(儒家的中庸思想)之后的。这样一来,它要求学习者能具备合作精神的参与活动和学习并能愿意表达他们的个人观点。很清楚的表明了技能和知识都必须是促进学习者能主动灵活的使用语言。
二、大纲中的身份认同
在大纲中能够读到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例如,课程目标中有一条清楚的表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这几乎是标题文件中都会出现的中国式口号和标语。另一个也是在“情感”部分找到的,“能在交流中简单的介绍中国文化”,某种意义上显示了中国急于为世界所知的需求。最后,在选学模块中出现的“基础商务英语”表现了中国的商贸传统和经济需求,这在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身份。
对于学生本身而言,可以从课程描述和课程目标中找到要求描述,比如“全面发展”,”智力发展”等,这些建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语学习和学生社会身份的相关性。不容否定的是,中国学生的确将语言学习看成他们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部分。(Xu,1999:3)。对语言本身来说,大纲中并未表现的很明显。
三、大纲中的标准
鉴于中国英语学习人口的广泛性和母语对英语的影响,决定一个合适的教学法和标准显得十分重要。从英语被指定为中学阶段的第一外国语时起,目标国家语模式(native speaker model)就成为政策制定者的选择。原因为第一,中国一直以来对标准和模板的重视;第二,对于其他不同选择知识的缺乏(He,2010: 772)。
如今语言的类型越来越多,不仅限于全球在学校里使用的两个版本(标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尤其是现在中国英语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到底选择哪个标准必须深思熟虑。Widdowson表示没有任何理由让外圈人去学代表它人的目标国家语模式(Widdowson,2004: 361,cited in Jenkins,2006)。这可以体现在大多数中国学习者身上,尤其是那些完全没有机会与目标国家人进行交流的学习者。这也为那些发现自己并不是在教自己本族语言而感到没有竞争力的非目标语言教师提供了辩词。
针对这本大纲所配套的教材为以英式英语为模板的2003版高中英语。而在教育体制之外,所有中国主要媒介使用的英语为美式英语。有趣的是,许多英文教职人员以及明星教师都是浓重的美式发音,这让学生在早中期的学习中变的很不一致。鉴于学生接触英文环境少,导致大多数中国学生说着带有中国特色和美式英式相结合的发音,这种混合在写作中也常出现。
四、学习态度和动机
虽然将英语作为学校必修课程是政府政策的规定,但中国政府对英语学习和外语教师的态度是否积极仍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政策和大纲制定者看到了学习英语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工具。可以从课程描述中看到“学习英语,学生也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英语学习能增强我国的水平,从而增强国家实力”等。
对于学生自己来说,目标语言模式仍是学生喜欢的(Xu,Wang & Case,2010),大多数学生仍不太偏好他们自己语言类别的英语,虽然现在慢慢出现了接受趋势,他们不想听起来像中式英语,特别是那些坚持“原汁原味”原则的人(Bian,2009)。然而随着英语的多样形式意识的增长,可以预测中国英语至少在发音层面是可以被接受的。回到大纲中来,语音的部分例如“能够用自然流利的语音语调进行表达”的陈述十分模糊,这里的“自然流畅”没有提供一个标准。
五、对于大纲修改的一些建议
从以上的讨论中能看出大纲中的价值和不足,然而不可否定的是,虽然文件是固定的,教材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仍在反复试验中。这里基于我微薄的经验提出一些意见。
1.需要提出一个适当的标准模式。由于目标语言的难达到性和人们对目标语言的倾向,建议这个模式可以是语法上遵从标准而语音上让学生去接受中国发音(He,2010)。目标语言模式不应该被强调。
2.对老师的要求应在例如多面和更新的竞争力上有所强调,更新教学思想,他们对学习者理念的塑造以及他们自己的英语学习。
3.在教学中应更加强调语用标准,这样才能在不同的语境下学会使用语言,这个在大纲中是几乎没有强调的。
六、结论
从各种类别英语的发展到中国新的教学大纲,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在从宏观到微观上展现了大纲的优劣。上述讨论的局限在于缺乏可信的研究调查和一些有待发展完善的概念。然而,对我来说是一个激发思维的过程,希望对决策者来说也提供一定的想法。不然大纲中的模糊概念可能被意想不到的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1]Adamson,B.(2001).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a's New Curriculum.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21(2): 19-33.
[2]Bian,Y.W.(2009) Chinese learners identity in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English pronunciation accents.CELEA Journal.32(2): 66-75.
经济社会学教学大纲 篇4
经济社会学 Economic Sociology 课程编号:12600205j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总学时数:48学时
总学分:
3学分 大纲主撰人:马永方
内 容 简 介
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已经成为国内各界人士所关注的显学,当今许多国家的社会学系都为本科生开设了经济社会学课程。本课程分别论述了什么是经济社会学、从经济社会学到新经济社会学、经济行为、交换行为、消费行为、经济制度、企业与产业组织、劳动力市场、社会资本、文化·网络与经济等内容。
教 学 大 纲
一、课堂讲授部分:48学时
(一)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6学时 第一章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一、经济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二、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三、经济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第二章 经济社会学及其研究
一、经济社会学的概念
二、当代美国经济社会学
三、当代欧洲经济社会学
四、中国经济社会学恢复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探讨作为一门学科的经济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学发展的历史、研究对象、体系,掌握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和难点:经济社会学的概念、当代美国经济社会学、中国经济社会学
主要内容:经济社会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经济社会学的渊源流变;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体系和方法。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试析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的异同。
2.试比较分析经济学、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三者理论体系的异同和关系。3.试述经济社会学发展史上的三起三落。第三章
理性选择与经济生活
4学时 第一节 理性选择范式的源流
第二节
理性选择范式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拓展 第三节
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第四节
理性选择理论面临的挑战
教学目的和要求:作为经济社会学的最新发展,理性选择既是经济社会学这一领域长期学术积累的结果,同时也是学科交叉、互动和融合的结果。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学从“旧”到“新”的学术发展脉络,掌握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及其地域特征,把握新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动向。
本章重点和难点: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主要内容:理性选择理论范式和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拓展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简述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2.简述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3.如何评价理性选择理论。第四章 社会资本
6学时 第一节
社会资本研究概况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定义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分类 第四节 有代表性的社会资本研究 第五节
对社会资本理论的批评
教学目的和要求:社会资本是经济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章主要讨论新经济社会学对经济行动的研究。本章对经济学资本概念与社会学有关人们的社会资本的观点进行了比较,并对经济行动主体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经济社会学有关社会资本的基本研究。
本章重点和难点:社会资本理论及其意义;社会资本的分类; 主要内容:社会资本的研究和分类,社会资本的分析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简述不同研究视角的社会资本定义? 2.简述微观层面(个体层面)的有代表性的社会资本研究? 3.简述宏观层面(社区层面)有代表性的社会资本研究? 4.对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进行评价。5.社会资本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 6;影响社会资本创造、保持和消亡的因素有哪些? 7.社会资本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定具有正面影响吗?为什么?
8.请自己设计一个小调查,对你所处的班级的社会资本进行测量。第五章
市场转型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4学时 第一节 市场转型的渊源 第二节 市场转型的社会学研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在梳理有关市场转型的种种观点之后,着重介绍了市场转型在我国的特殊性,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层面探讨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市场转型。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市场转型基本理论,了解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对市场转型的不同阐释。教学重点和难点:市场转型的渊源及不同理论。思考题:1.什么是市场转型理论?
2.转型期中国社会分层的特点是什么?
3.简述文化视野的市场转型?
4.简述新制度主义视野下的市场转型研究?
第六章 交换及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6学时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野下的交换行为 第二节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 第三节 社会交换中的中介价值
本章重点和难点:市场交换的理论;交换行为的微宏观制约机制;礼品经济、搭便车行为的解释。主要内容:交换行为的含义和类型;交换中的理性和情感;社会学视野中的交换行为;交换行为与网络结构;礼品经济;搭便车行为。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更换的分类有哪些?具体含义是什么? 2.论述交换行为的微观制约机制。3.论述交换行为的宏观制约机制。
4.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交换行为的研究主题。第七章
消费行为
6学时 第一节 消费行为研究概述
一、消费行为的含义
二、作为社会行为的消费行为 第二节
参考群体与消费行为 第三节
家庭与消费行为 第四节
社会阶层与消费行为
一、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研究
二、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倾向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阐述经济社会学对消费行为的研究。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社会学有关消费行为的基本理论,了解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对消费行为的不同阐释。
本章重点和难点:消费的含义;家庭庭消费行为理论;文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主要内容:消费行为的含义;家庭消费行为;个人消费行为;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文化中的消费行为等。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分别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不同学科对消费行为研究的异同。
2.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3.试析品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4.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之间有什么关系?试从这个角度分析消费行为全球化趋同的原因。第八章
劳资关系
4学时
第一节
劳资关系概述 第二节 劳资关系演变及理论 第三节 劳资关系系统分析
第四节
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探讨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劳资关系的分析是经济社会学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本章主要阐述经济社会学对劳资关系的研究。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社会学劳资关系的系统分析,理解劳资关系的经济社会学含义。
本章重点和难点:劳资关系的系统分析、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探讨 主要内容:劳资关系概述;劳资关系系统分析、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探讨。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什么是劳资关系,劳资关系有何特征。
2.劳资关系的基本理论和类型。
3.简述解决劳资冲突的机制
4.简述劳资关系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冲突。5.如何理解劳资关系中的冲突与合作。
第九章
经济组织
4学时 第一节
企业组织的经济学研究 第二节
企业组织的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社会学视角评述及其与经济学视角的比较 第四节
企业研究发展的新趋向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对企业和产业组织等经济组织进行了讨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学对产业组织研究的基本视角和观点。理解企业作为社会建构的含义以及企业的社会活动对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影响。
本章重点和难点:企业组织的社会学视角和经济学视角研究;企业研究发展的新趋向。
主要内容:企业的产生、组织形态、市场性和社会性;公司控制与治理;企业间关系;产业组织和产业区域。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结合知识经济企业的组织形态特点,分析公司控制与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
2.试比较企业、市场、网络结构的特性。
3.试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学意义进行讨论。
4.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也形成了相当专业的产业集群或者专业市场,试选择某区域进行个案观察和小组讨论,对该市场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第十章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4学时 第一节
企业家与企业家特征
第二节 不同视野下的企业家概念:对企业家精神的在认识 第三节
企业家得以形成的行为动机追溯
第四节 从创业者到管理者:企业家行为与管理行为的相互转换 第五节 从个人机遇到组织更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成长环境的创新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企业家精神的不同概念和在再认识,了解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和个人机遇的影响。
本章重点和难点: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个人机遇到组织更新中的企业家成长。主要内容:企业家与企业家特征、不同视野下的企业家概念:对企业家精神的在认识、企业家得以形成的行为动机追溯、从创业者到管理者:企业家行为与管理行为的相互转换、从个人机遇到组织更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成长环境的创新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谈谈你对企业家的理解,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简述动机心理学和社会边际理论对于企业家社会来源的理解?
3.企业家行为和管理者行为有何不同。
4.如何创造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第十一章
经济与文化
4学时 第一节
文化
第二节
文化与经济活动
第三节
经济行为与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跨国企业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对经济与文化进行了全面介绍。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文化的含义和特征,掌握文化对跨国企业的影响。
本章重点和难点:文化的含义;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主要内容:文化的多元性、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文化与经济、意识形态和宗教对经济的影响、东亚经济增长与文化、跨国企业与文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讨论了文化、网络与经济的关系。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新经济社会学文化分析的意义;掌握和理解新经济社会学的网络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和难点:文化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信任经济学的文化解释;网络研究的两种视角。主要内容:文化的经济功能;新经济社会学文化分析的三个层面;扎利泽关于货币的文化分析;迪马乔关于经济周期的文化分析;信任的类型与水平;信任与交易秩序;信任与经济绩效;网络、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作为研究方法的网络;作为治理结构的网络。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理论讲授 思考题:
1.试述经济生活中的文化因素以及文化的经济功能。2.试述新经济社会学中最为典型的两类文化分析。
3.举例说明信任的分类及对市场交易的影响。
4.试结合知识的分类,说明网络在区域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周长成: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
主要参考书:
1、沈秋明:经济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7。
2、朱国宏;桂勇:经济社会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
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任务,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所需先修课程
“经济社会学”课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也是近几十年来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一门新兴学科。国内外社会学系及其相关专业都以为本科生开设了这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经济社会学特别是新经济社会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分析方法,增强对社会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在学习完社会学或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理论课基础上学习本课程。
二、教学要求及选编教材的依据
经济社会学对许多经济现象从新的视角给与了理论阐释,使人们对这些经济现象有了全新理解,拓展了分析空间,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扩展专业知识面。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内容全面,资料新,篇幅适当,难度适中,比较符合教学时数和学生的水平。同时也符合我校教材选择的要求。
三、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在有条件情况下可以实行多媒体教学。
四、改革思路和说明
1、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详略得当,重点讲清基本理论和实践发展。
2、在教学方法上,要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进一步发挥和挖掘课堂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结合课堂讨论和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和吸引力。
3、将教学和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复旦社会学考研经验 篇5
1. 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选择社会统计学还是数三?
各有优缺点。数三:优点是能考高分特别是对大学学过高数的理工科学生根本不怕数学,缺点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对于数学不好的同学或大学根本没学过数学的文科生,想考高分的难度很大。关于社会统计学,江湖上关于复旦社会学的一个传说就是其统计学考的如何如何难,因此也吓走了一大批理科稍弱的同学,其实没那么夸张。其优点:有两本参考书,花的时间不会有数三那么多。之前题目都挺难,近几年简单化,特别是去年和今年据说都特别简单,没有涉及多元统计的部分。缺点:想考高分不容易,150分里有大约70分的非计算题,易失分。不能确定老师在今年到底是难还是简单,往年都出现过偏题和怪题,所以需要全面的复习。
2.社会学概论如何复习?
难度:复旦社会学偏重统计,南大北大人大基本都考的是社会学理论,复旦是考社会学概论,要简单的多,而且非常重视古典社会学理论,韦伯和涂尔干的理论来来回回考了n遍了,几乎没有涉及现代和后现代的理论,但是今年的考题中涉及一两道,但是是可以选做,12道里面选10个的那种,因为我没复习过现代和后现代理论,没选那道,以前从来没有过,不知道接下来出题风格会不会变化。
参考书:波普诺的《社会学》;刘豪兴的《社会学概论》;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因为我看了一个学长的帖子说,重点都在波普诺上面,所以我是重点复习了波普诺的书。事实证明也是,名词解释几乎全部是来自波普诺的那本参考书,基本是考的最多的。刘豪兴的书因为是复旦老师主编的,考的也很多,今年的一道论述题只有那本书上有,看真题就知道前几年考的特别多,近两年稍微少一点。郑杭生的那本书,有人说不重要,因为又多又难背考的不多,我个人觉得那本书上的理论比较成体系,讲的比较清楚,也要看。我今年复习的以波普诺、刘豪兴的书为主,上面的理论概念基本要全掌握,郑杭生老师的书做辅助,补充着看。
复习方法:仅做参考。第1步:第一遍通读波普诺的书,因为很有趣能够让我这个跨专业的快速了解和理解社会学时干什么的。第二遍开始做笔记,波普诺的书很厚,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例子,但是重点一目了然,那些概念性的,比如什么是社会分层;还有一些理论,在书本上都很明显,直接把重点提出来做笔记,有利于最后阶段的背诵。当然后来我在百度文库里直接下载了波普诺的书的重点,非常省时间,自己再补充补充就行了,总之就是把厚书变成薄的笔记本。第2步,开始看刘豪兴老师的《社会学概论》,因为是复旦老师主编的,真的会出很多题,书是自考的书,非常好背,好掌握,先通读一遍再重点背诵就可以了。第3步,看郑杭生老师的书,这里要提一下,关于社会学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郑杭生老师的书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这基本是人大那边的观点,但是很明显刘豪兴老师的书里认为社会学就是研究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科,这应该是复旦这边学校的看法,所以我个人认为要跟着报考的学校老师的思路和主流观点走。所以建议复习郑杭生老师的那本书,可以前两本书为重点这本辅助着看,当然如果要考人大的话,你懂得。
上述三本参考书是基础,应该再补充看一下《社会学理论》的书,虽是考概论不考理论,但是简答题和论述题还是很多理论内容的,特别是韦伯和涂尔干两位大家的理论,应该全方位掌握,几乎每年必考的论述题呢。我复习的过程中,经常在图书馆找几本理论的书,把主要的理论,冲突论、功能论、还有韦伯涂尔干帕森斯等人的理论都系统化地整理好,对考试特别特别有用。然后就可以做真题了,先分析真题,把每一题考的是哪本书上的都标出来,就能把握住重点,也建议在前期就标出来,复习更有方向。真题,非常非常重要,20考的题几乎全部来自于往年的真题,做真题的时候一定要认认真真下笔写,名词解释注意准确性,简答题和论述题注意逻辑性,多下笔写,考场上才能写得好。我是一个不会背书的人,很多时候都不能把概念和理论记得和书本完全一样,但是我非常注重理解,理解非常重要,理解了,才能把握住社会学的思维和社会学分析问题的思路角度。
3.社会统计学如何复习?
必备资料:参考书两本(卢淑华的《社会统计学》和李培良的《社会统计的研究运用》),一本习题集(卡茨米尔的《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南与习题集》),一份真题(尽量搜集到每一年的)。
复习方法:社会统计学的150分,试卷上一般8道题左右。其中非计算题65分左右,一般3道;计算题85分左右,一般5道题。计算题如果只考初级统计的内容就很简单类似课后练习题,以前有几年涉及到李培良书的最后多元统计部分,就会有点难。非计算题,多是和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有关的,有时候考的两本参考书上没有,所以要多看一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的书。
我复习时,前期把重点放在了计算题的复习上,因为公式很多的,如果以前没学过,纯粹自学是要花时间和心思的,公式不能死记,要理解为什么,活用,有时候题目稍微灵活了,不能变通就会做不出,往年的真题有这种灵活的题。第1步先把卢淑华老师的书认真的看一遍,例子都自己认真做一遍,公式都理解了,每一章的逻辑关系也把握住。第一遍看书完成后,先自己按照画一下整本书的体系图,把公式默写一遍。然后把课后习题,认真当做考试做一遍,做完后对答案改正。第2步开始看李培良的书,一样的,注意理解公式理解统计学的原理,前面和卢淑华的书没什么差别。到多元统计,非常难,但是硬着头皮也要掌握了。多元统计部分应该是从详细模式到因径分析那一章的都要认真掌握,特别是多元回归与相关那一章(ps我书找不到了,所以具体章节都忘了),后面的几节理解概念就成。多元统计部分必然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的,比较难,而且还不一定考,比如年就压根没考而我花了大量时间,但是多元统计一旦考了就是至少30分,如果没掌握,就可惜了。所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书看完后,开始做课后习题。第3步,做卡茨米尔上的练习题,从头到尾每一题认真做完,花不了多久时间的,做完后,基本上统计学计算题没太大问题了。第4步,做真题,要求每一题都要做好,想尽各种办法也要把每道题都弄明白,因为太容易考往年考过的了。非计算题的复习方法就是先掌握所有真题上出现的论述简答题,然后你就能明白非计算题都是怎么出的重点在哪,再认真复习两本参考书,看看哪些可能考得到。另外,可以再补充一本基础的统计学的书,图书馆一般都有,能有助于把握统计学基本的东西。
最后作为参考,我两本书的课后习题都做了两遍,真题做了三遍,练习册上习题一遍。这样上了考场,会发现,题目可能比课后练习题都要简单,但是在没上考场之前,必须做足一切的准备。
关于复试,写复试经验的很少,复旦往年的复试据说比较随意,老师会和你聊聊你喜欢的书,感兴趣的社会学理论,还有统计的一些问题。但是今年2014年,复试就变了,当然也是先笔试社会学研究方法,面试直接抽四道专业课的题,连自我介绍都省了,两道社会学理论两道研究方法的题,很专业,社会学理论的题很类似于初试的论述题,很不幸,今年我抽到的涂尔干的一个理论和韦伯的一个理论都不太会,回答的也不好。所以,初试后,准备复试也不能大意,多看些书,韦伯和涂尔干的理论等古典社会学理论是一定务必要掌握好啊,社会研究方法也要认真复习,有笔试有面试,对于跨专业的没学过的更要好好复习啊。英语面试就是老师随意问你个问题,很简单。总之,复试还是很考察综合能力的,初试结束后,放松之余还是要多看一些社会学的书。
我写的都是自己备考的过程,不一定适用所有人,但是可以作为参考,这些都是基础,想考出好成绩,需要做的更好。本科学校不好的不要怕,感觉自己数学不好的也不要怕,你如果确定了报考复旦社会学,就用心静心好好复习,多努力一分希望就会多一点。记得去年一个学长的一句话“考研就是闭着眼往前跑,你永远不知道竞争对手有多快,你也不知道竞争对手在你前面、后面还是旁边,你能做的只能拼尽全力往前跑,能超过一个是一个,终点之前别盲目自信更别盲目不自信,不到终点绝不自弃决不放弃”。在备考的过程中,因为暑假准备了另一场考试,后面又耽误了一些时间,到了12月份复习时间很紧张很绝望,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考上了,但是每天都告诉自己,再坚持坚持再努力努力,万一考上了呢?坚持到最后,真的侥幸进了复试,侥幸被录取了。
社会学考研大纲 篇6
之前关注考研的时候,也在论坛里看了些帖子,觉得各有各的经历,有些观点不敢苟同。这次轮到我自己来写考研经验了,大家也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批判性接收。首先自我介绍下,我毕业于华南地区的一所211大学,本科学的是新闻学,因为不是很喜欢,所以跨专业报考了厦大的社会学。下面我就简单的谈谈我的专业课复习经验。
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在大三下学期最好先将公布的参考书大致浏览一遍的,不要求深入,但是要对专业课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社会学学什么,考什么,这样在之后的复习阶段才能有的放矢。到暑假的时候,就需要系统的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掌握。9月份之后就要开始进行背诵了,争取在9月份背完一遍,记大概的内容。大家一定要记得,无论怎样,课本是一切考试的基础,必须掌握。如果说感觉自己基础太薄弱,跨专业信心不大的话,可以选择报个辅导班加强一下,但也要结合自身条件,好好利用。我身边很多同学报了硕考网的一对一精英计划,都考的不错。我家境不是很好,不允许我又过多的支出。所以我就没选择报班,只能自己加倍再加倍的努力复习。
10月份的时候,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开始针对参考书所讲的重点内容背第二遍。这一阶段同学们可以选择一本辅导书来帮助自己复习,当时我找过很多的辅导书,问过不少师兄师姐,好评度比较高的就是硕考商城的《厦门大学社会学原理考研复习精编》和《厦门大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考研复习精编》,内容详实,条理明晰,侧重点很强,对知识点的记忆掌握很有帮助。可以在背完课本之后,看复习精编加深课本知识,并且在记忆的基础上开始做真题。对照真题,划出重点章节、重点板块。对照答案进行认真分析、整理。及时查缺补漏,检查自己欠缺的部分,效果立竿见影。据此,才能开始有针对性的进行第三遍的背课本。
到了11月,同学们便可以放开课本,只看复习精编里面核心考点部分,再次加强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
12月份,真题、参考书各种资料大家都已经浏览好多遍了,随便提起个知识点都能够略谈一二,越是这时候越不能粗心大意,大家应该继续对知识点进行巩固,不断的加深理解。12月底到 1月份的时候,可以检测自己的复习效果,拿模拟试卷进行考前的练手。这个时候大家都专业课已经了然于胸了,做起来一定会得心应手。
社会学考研大纲 篇7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的教育事业稳步前进, 高等教育体制不断完善。近十年来, 考研人数一直维持在百万以上, 近两年更是超过170万[7], 其中, 应届毕业生占了多数。随着考研热的出现, 考研择校成为热门话题。笔者整理考研院校库资料[8]发现, 2013年江苏省的南京大学、浙江省的浙江大学和上海市的同济大学报录比分别为4.7:1, 4.0:1及5.6:1, 全部高于全国报录比3.3:1, 此两省一市其他学校的报录比普遍偏高;由此可见, 长三角地区考研竞争十分激烈, 报名人数远远多于录取人数。此外, 笔者采访了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及常熟理工学院12位苏州地区考研学生, 其中有9位学生不约而同地在长三角地区选择考研学校。综上所述, 学生考研择校偏向于选择长三角地区, 笔者将通过进一步实地探访及发放整理调查问卷针对这一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所谓社会流动, 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由某个社会位置向其他社会位置的移动”[1]。社会流动一般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个人社会地位的变更, 二是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本质上, 社会流动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社会流动可以分为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 横向流动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移到另一个同等或同一水平的社会, 纵向流动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移到另一高低不同的社会位置[2]。横向流动多半是地区间的流动, 包含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工作群体或组织之间的流动, 其特点是流动前后经济收入、政治地位等方面基本没有变化。考研学生通过考研这一行为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都发生了变化, 属于社会流动;且通过考研到达不同地区, 是地区间的流动, 经济政治等方面变化不大, 属于横向流动。社会流动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教育结构的变化及个人原因等, 考研学生选择学校会受到经济、学校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 社会流动的原因与学生考研择校有内在的联系, 笔者将通过社会流动的原因解析苏州地区考研学生考研择校偏长三角地区这一现状。
笔者在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大学及苏州科技学院针对苏州地区考研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 实际回收问卷120份, 通过整理问卷可知, 有92%的苏州地区考研学生希望考取长三角地区的研究生, 仅有8%的学生希望考取其他地区的研究生。此外, 73%的苏州地区考研学生认为长三角地区考研形势严峻, 一般和容易的分别占26%和1%。由此可见, 苏州地区考研学生考研择校倾向于长三角地区, 且大部分学生意识到其严峻的考研形式。在此, 笔者将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这两方面进一步剖析苏州地区考研学生考研择校偏长三角地区的原因。
二、外部原因
关于考研学生选择学校时的外在原因, 调查问卷显示:学校声誉及数量占81%, 经济发展程度占68%, 地区开放程度占45%, 此外, 文化价值观念占37%, 社会制度及政策占22%, 部分学生还提到交通因素等。在此, 笔者就教育结构、经济发展及社会分层结构这三方面解析考研择校偏长三角地区的原因。
1. 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的增加, 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大量增加, 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受到高等教育和专门的职业训练, 提高了他们转换身份的机会与流动的能力, 增强了社会流动的普遍性与均等性[3]。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两省一市, 拥有数百所大学, 包括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等众多“985”及“211”院校。该地区是我国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教育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调查问卷显示:69%的苏州地区考研学生认为长三角地区学校量多质好, 30%的认为质量数量一般, 极个别认为该地区学校量少质好。由此可见, 长三角地区的学校数量及质量受到大部分苏州地区考研学生的认可。高等院校的专业实力及知名度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就业息息相关, 是学生择校考虑到的重要因素。长三角地区众多的高质量的高等院校吸引大量苏州地区考研学生, 成为考研择校偏长三角地区的首要外部原因。
2. 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是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3]。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快速积聚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 不仅规模越来越大, 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强有力地推动这一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 长江角30个城市中有25个城市人均GDP超过全国人均GDP,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08905.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了13045.63亿元[4]。调查问卷中, 92%的苏州地区考研学生认为长三角地区发展繁荣, 8%认为一般, 没有人认为落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快, 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为苏州地区考研学生提供非常好的发展平台, 使其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是考研择校偏长三角地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 社会分层结构的类型
社会分层结构的类型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在封闭型社会, 不同等级的社会成员之间无法进行流动, 而在开放性社会, 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属于正常现象[3]。开放型社会中, 人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人们的交流联系十分密切。据调查, 77%的苏州地区考研学生认为长三角地区开放性程度很高, 23%的认为一般。“改革开放以来, 长三角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 经济开放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并有继续提高的趋势”[5]。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朱静说道:“在长三角地区有很多就业机会。”长三角地区积极落实改革开放, 贯彻落实“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吸引了众多外商前来投资, 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因此, 开放型的社会结构是考研择校偏长三角地区的原因之一。
三、内部原因
关于苏州地区考研学生选择学校时的内在原因, 根据调查显示:动机占81%, 能力占76%, 此外, 性格、家庭背景及性别所占比重较少, 分别占28%、22%和8%。在此, 笔者将就动机与能力分析考研择校偏长三角地区的原因。
1. 动机
“动机是一个发动和维持活动的个体倾向性”[6]。苏州地区考研学生在选择学校时受其动机的内在驱动。在接受调查的苏州地区考研学生中, 有56%的学生选择长三角地区学校的动机是找工作, 32%的学生是为了学知识, 仅有8%的学生是顺应父母的要求。动机产生于需要, 苏州地区考研学生希望找到心仪的工作, 得到更好的发展, 创造美好的未来, 需要到长三角地区高等院校获取知识, 掌握本领。同时, 刺激形成活动的动机,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好, 生活水平高, 众多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发展平台, 苏州地区考研学生受到这些有利条件的刺激, 希望在长三角地区发展。因此, 苏州地区考研学生考研择校偏向于长三角地区。
2. 能力
“能力是作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3]。能力体现在人们从事的各项活动中, 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及能否顺利完成某种活动。长三角地区机遇与挑战并存, 该地区一步步与国际接轨, 对外交流频繁, 学生选择长三角地区的学校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良好的交际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调查问卷显示:在苏州地区考研学生中, 55%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力较强, 42%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力一般, 仅有3%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力较弱。由此可见, 苏州地区考研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具备在长三角地区竞争的能力, 符合长三角地区人才需求, 敢于挑战长三角地区激烈的竞争, 因此考研择校时纷纷选择长三角地区。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学生刘韬说道:“长三角地区不管是考研还是就业, 竞争都十分很激烈, 但我相信自己的能力, 已经做好了竞争的准备。”
四、结语
考研择校偏长三角地区这一现状是由各种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相结合的产物, 是经年累月不断发展的结果。一方面, 长三角地区学校数量众多且声誉好实力强, 该地区经济发展在全国前列, 开放性程度高对外合作交流多。另一方面, 苏州地区考研学生自身希望在更好的平台上找工作学知识且具备一定的能力。
因此, 其他地区应完善教育结构, 进一步发展经济, 加强对外交流, 从而吸引考研学生的目光;考研学生面对长三角地区严峻的考研形势, 应客观认识自己, 选择最合适的学校, 从而缓解考研择校偏长三角地区这一现状。
参考文献
[1]刘祖云.论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及其社会意义.社会科学研究, 1991, 2:321.
[2]刘祖云.发展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 (1) :234, 325.
[3]范和生.现代社会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5.12:517, 519.
[4]孙克强.2013长三角年鉴.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13.12:278.
[5]汪勤, 于雅蓓.长三角地区的开放度研究.今日南国, 2008.6, 94.
[6]刘益民, 张旭东, 程甫.心理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2:181, 191.
[7]http://www.kaoyan.com/kaoyan/23/551806/历年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统计.
格斗自学大纲 篇8
一、首篇训练时间:
本大纲第一阶段训练三个月,每周休息两天。
二、主要学习内容:
体能锻炼:提高身体柔韧性,掌握基本功,增强心肺功能。
基本技法:学习格斗所需的基本动作及硬功。
第一周(周一)
请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
提示:训练必须量力而行!冬季更要充分热身,以免受伤,
热身运动:1.转肩:两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圆9次,再向相反方向做9次。2.左右转腰:共9次、3.下蹲左右晃膝:共9次:4.转动两脚脚腕:共9次。5.热身时间:大约需要10分钟。体能锻炼:3000米慢跑:休息后是400米中速跑。稍休息后,再100米全速跑。
柔韧性训练:压肩、下腰(包括左右两侧)、正压腿,侧压腿。
力量训练:1.俯卧撑(缓慢完成10次以上,力竭为止)。2.仰卧起坐(缓慢完成20次以上,力竭为止)。
第一周(周二)
今天有些准备工作要你完成。
1.寻找合适的练功环境:首选为您家附近的场地,公园。健身房不适合一些练功方式。2.练功需要大量时间,因此场地不能离家人远,否则既会影响训练质量,又易产生紧迫感,影响训练时的心情。3.训练需要进行人幅度的动作,因此服装要尽量宽松,春夏便于散热排汗,秋冬便了保暖、4.必备物品:1.跌打药水,2.护腕、护踝,3.拳靶,脚靶各一副,4.沙袋一个(内装绿豆或玉米粒)。
第一周(周三)休息一天!
第一周(周四)
真正的锻炼从今天开始!
提示:开始训练,将有几天身体不适,如全身酸痛,低烧,手指无力或颤抖、食欲下降、嗜睡,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体能训练:1.慢跑1200米。2.俯卧撑8组,每组10次以上,要求缓慢完成。3.仰卧起坐8组,每组10次以上,要求缓慢完成。
柔韧训练:1.压肩: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4组,每组15次。要点:动作要有弹性,不可用力过度。2.腰部:下腰、左右侧压腰、涮腰。每个动作做4组,每组15次。涮腰时,如有头晕现象,深呼吸几次即可缓解。3.压腿:正压腿,侧压褪?组数同上。
训练时间:1小时30分钟左右。
第一周(周五)
体能训练:1.慢跑1200米(一定要完成)。2.今日停止练习俯卧撑与俯卧撑。
柔韧性项目:今天的动作组数有所减少,有所动作增加,要保质保量地完成。
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25次。每完成一组动作,必须做以下放松动作:转肩,拍肩、耸肩。2.下腰、侧压腰、涮腰。组数同上。3.正压腿、侧压腿。
新的训练项目:1.正踢腿。2.侧踢腿、每个动作做4组,每组15次。
要点:踢腿时,挺胸塌腰,踢腿幅度不要太高,循序渐进。
训练时间:1小时30分钟左右。
第一周(周六)
体能训练:1.慢跑2000米:2.俯卧撑:3.仰卧起坐。要求同周四。
柔韧性项目: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4组,每组25次。2.下腰、侧压腰、涮腰。每个动作做4组,每组25次。3.正压腿,侧压腿。每个动作做4组,每组25次:4.正踢腿,5.侧踢腿、每个动作做4组,每组15下。
新增训练:1.内摆腿、2.外摆腿。每个动作做4组,每组15次。
要点:踢腿时,要挺胸塌腰。摆腿时,用腰胯之力,摆幅尽量大,动作放松。
训练时间:2小时以上。
第一周(周日)建议休息一天!
本周总结:
笫二周(周一)
本周除了加强基本功练习,还将增加新的训练课程。先做热身运动。
体能训练:1.慢跑1200米。2.连续跳绳10分钟:3.仰卧起坐:要求同上。4.罗汉推掌:成马步。两手抱拳于腰部,目视前方,下颏内收,颈部挺直,两肩放松,深吸气,两拳变掌,手指稍分,掌心向前,向前猛推,同时用鼻猛喷气。接着手指内扣成爪,吸气,同时向外翻腕,手心朝上,肛门上提,用力向回慢拉至脓肋旁变拳。反复做此动作,直至力乏为止:要点:马步不用太低。推掌时,两肩放松才能劲达两掌,喷气要猛:变掌为爪时,手指须用力。5.俯卧撑:每做一次罗汉推掌,立即做一次俯卧撑。
柔韧性项目: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4组,每组25次。2下腰、侧压腰、涮腰,组数同上。3.正压腿、侧压腿+正踢腿、侧踢腿。组数同上。4.内摆腿:做4组,每组25次。5.外摆腿:要求同上。
训练时间:1小时40分钟左右。
第二周(周二)
练罗汉推掌快速喷气时,可能会流鼻涕。习惯就好了。
体能训练:1.慢跑2000米。2.跳绳15分钟。3.罗汉推掌+俯卧撑。两个动作各做8组,每组以做到力乏为准。
柔韧性项目: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4组,每组25次。下腰、侧压腰、涮腰。组数同上。3.正压腿、侧压腿+正踢腿、侧踢腿。组数同上。4.内摆腿:做5组,每组30次,5.外摆腿:做5组,每组30次,
训练时间:1小时40分钟左右。
第二周(周三)
热身10分钟:
体能训练:1.跳绳15分钟。2.罗汉推掌+俯卧撑。两个动作各做8组,每组以做到力乏为准。
柔韧性训练:1.止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2组,每组做25次。2.下腰、侧压腰、涮腰,组数同上,3.正压腿、侧压腿+正踢腿、侧踢腿。组数同上。4.内摆腿:做5组,每组30次。5.外摆腿:做5组,每组30次。
新增训练:1.成预备式,全身放松,双拳轻握,两腿保持弹性,目视前方。2.左右直拳,要点:两拳先后击出,在打出时双拳轻握,完全击出时才握紧拳头,要配合腰胯转动之力,两眼平视前方,呼吸自然。
训练时间:1小时40分钟左右。
第二周(周四)今天好好休息
第二周(周五)
热身10分钟。
体能项目:1.慢跑3000米。2。仰卧起坐:做6组,每组15次以上。
柔韧性项目: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2组,每组25次。2下腰、侧压腰、涮腰。每个动作做2组,每组25次:3。正压腿、侧压腿,组数同上。4.内摆腿:做5组.每组30次。5.外摆腿:做5组,每组30次。
新增训练:1.罗汉推掌+俯卧撑。每个动作做6组,每组至力乏为
止:2.预备式+左右直拳:每个动作做10组,每组出拳20次以上。
训练时间:1小时40分钟左右
第二周(周六)
先热身吧!
体能项目:
1.慢跑3000米;2.跳绳15分钟以上。3.仰卧起坐:做6组,每组15次以上。
柔韧性项目: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2组,每组30次。2.下腰,侧压腰、涮腰。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3.正压腿、侧压腿。每个动作做9组,每组30次。4.内摆腿。5.外摆腿,组数同上。
组合训练:1.罗汉推掌+俯卧撑,每个动作做6组,力乏为止。2.预备式、左右直拳:每个动作做10组,每组出拳20次以上。
新增训练:先成预备式,再左右脚交替前踢。
要点:以腰胯力量提腿带动,肩部放松,动作行进中,小腿和脚踝允分放松,到达目标,才绷紧用力,劲达脚尖。
要求:先模拟动作,要点正确后,才可踢击靶、单腿动作练习50次以上。
训练时间:2小时以上。
第二周(周日)
建议你今天不要休息,将昨天的课程再练习一遍,愿你在这条艰苦的习武之路上坚持下去!
本周总结:
第三周(周一)
本周的整个课程很紧凑,且增加组合连击训练,因此要求领会要点。开始热身吧!
体能训练:1.慢跑3000米。2.跳绳10分钟以上。3.仰卧起坐做6组,每组15次以上。
新增训练组合: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2组,每组30次。2下腰、侧压腰、涮腰。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3.罗汉推掌+俯卧撑-每个动作做6组,力乏为止。4.预备式+左右直拳,每个动作做10组,每组出拳20次以上:5.正压腿、侧压腿。每个动作做5组,每组30次。6.内摆腿。7.外摆腿:组数同上。8.预备式+左右前踢-组数同上。
训练时间:1小时30分钟。
第三周(周二)
热身还是需要10分钟左右。
体能项目:1.慢跑1200米。2.连续跳绳20分钟。
柔韧性训练: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2组,每组30次,2下腰,侧压腰、涮腰。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3.正压腿,侧压腿。每个动作做5组,每组30次。4.内摆腿。5.外摆腿。组数同上。
新增训练内容:1.罗汉推掌+俯卧撑。每个动作做6组,力乏为止。2.预备式+左右直拳+左右前踢。左右预备式互换练习。预备式+左前直拳+右后前踢+右后直拳。
自由模仿练习:左右势互换练习,锻炼时间山你白行掌握。
要点:注意两脚的转换方式和站位角度。两眼轻松平视前方:双拳、双脚转换当中,注意节奏的配合。动作充满气势,如虎扑一样威不可挡。
第三周(周三)
掌握动作转换的流畅感。热身10分钟以上。
体能项目:1.慢跑1200米+跳绳20分钟。2.仰卧起坐,做6组,每组20次以上。
柔韧性项目: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2.俯卧撑+罗汉推掌。每个动作做6组,力乏为止。3.下腰、侧压腰,涮腰。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4.正压腿。侧压腿。每个动作做5组,每组30次。5.内摆腿。6.外摆腿。组数同上。
新的组合训练:预备式+左前踢+右后手直拳+左前盲拳。
预备式+左前踢+右后手直拳+左前直拳。自由模仿练习,可左右式互换练习。锻炼时间由你掌握。
要点:注意两脚转换方式和站位角度,两眼轻松平视前方。双脚和两拳转换当中,注意节奏的配合,动作充满气势,如虎扑一样威不可挡。
训练时间:1小时40分钟左右。
第三周(周四)
建议今天好好休息,别去想训练!
第三周(周五)
今天进入自由组合训练,要求在心中或镜子里树立一个假想敌,它能使你的动作组合连贯。先热身再说!
体能项目:1.慢跑3000米。2.仰卧起坐:做6组,每组20次以上。
柔韧性项目: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2.俯卧撑+罗汉推掌:每个动作做6组,力乏为止,3.下腰、侧压腰、涮腰。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4.正压腿、侧压腿。每个动作做5组,每组30次。5.内摆腿,外摆腿,组数同上。
组合训练:1.左预备式+左前直拳+右后前踢+右后直拳。2.左预备式+左前踢+右后手直拳+左前直拳:组数由你自行掌握,左右式互换练习:要点同上。
训练时间:2小时以上。
第三周(周六)
今天的训练里增加了新的内容。千万不要认为热身很乏味,因为它是你的健身法宝。
体能项目:1.慢跑3000米。2.跳绳20分钟。3.仰卧起坐做6组,每组20次。
柔韧性项目: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2.拳面俯卧撑+罗汉推掌。每个动作做6组,力乏为止。3下腰、侧压腰、涮腰。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4.正压腿、侧压腿。每个动作做5组,每组30次。5内摆腿、外摆腿,组数同上。
要点:在练习前,先用手揉搓拳面至发热为止:练习后,两手交叉转动手腕放松,也可带上护腕练习!
组合训练:1.左预备式+左前直拳+右后前踢+右后直拳:2.左预备式+左前直踢+右后手直拳+左前直拳。组数和时问由你自行掌握,左右式互换练习,要点同上。
训练时间:2小时以上。
第三周(周日)
今天休息,建议看些好的武术杂志或电影,丰富一下自己!
本周总结:
第四周(周一)
一起热身10分钟。
体能项目:1.慢跑1200米+向后全速跑400米、2.仰卧起坐:做6组,每组20次以上。
柔韧性项目: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2.罗汉推掌+拳面俯卧撑:每个动作做6组,力乏为止。3.下腰、侧压腰、涮腰。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4.正压腿、侧压腿,每个动作做5组,每组30次。5.内摆腿、外摆腿,组数同上。
新的组合动作:左侧预备式+左前直拳+上步右横肘。组数和时间由你自行掌握,左右式互换练习。要点:上步横肘,要借上步之力,顺势横肘,横肘时,腰,肩和转胯一起用力。
组合训练:1.左预备式、左前直拳+右后前踢+右后直拳。2.左预备式+左前直踢+右后手直拳+左前直拳。组数和时间由你自行掌握,左右式互换练习。要点同上。
训练时间:1.小时40分钟左右。
第四周(周二)
热身10分钟。
体能项目:1.慢跑1200米+全速跑400米。2.跳绳20分钟以上。3.仰卧起坐:做6组,每组20次以上。
柔韧性项目: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2罗汉推掌+拳面俯卧撑。每个动作做6组,力乏为止。3.下腰、侧压腰、涮腰。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4.正压腿、侧压腿;每个动作做5组,每组30次。5.内摆腿、外摆腿,组数同上。
组合训练:1.左侧预备式+左前直拳+右上步横肘。2.左侧预备式+左前直拳+右后前踢+右后手直拳。3.左侧预备式+左前直踢+右后手直拳+左前直拳。组数和时间由你自行掌握,左右式互换练习。要点同上。
训练时间:1小时40分钟左右。
第四周(周三)
热身10分钟!
体能项目:1.慢跑3000米。2.跳绳20分钟以上。
柔韧性项目: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2.罗汉推掌、拳而俯卧撑。每个动作做6组,力乏为止。3.下腰、侧压腰、涮腰。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4.正压腿、侧压腿。每个动作做5组,每组30次。5.内摆腿、外摆腿,组数同上。
组合训练:1.左侧预备式+左前直拳、垫步左前踢+右后前踢+右上横肘。2.左侧预备式+右后直拳+右后前踢+右上横肘+左后前踢。组数和时间由你自行掌握,左右式互换练习,要点:动作协调,自然流畅,气势如虹。
训练时间:1小时40分钟左右。
第四周(周四)
今天又是让全身放松的日子。
第四周(周五)
热身10分钟!
体能项目:1.慢跑2000米+400米全速跑。2.跳绳15分钟。3.仰卧起坐:做6组?每组20次以上。
柔韧性项目: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2罗汉推掌+拳面俯卧撑。每个动作做6组,力乏为上。3.下腰,侧压腰,涮腰,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4.正压腿,侧压腿,每个动作做4组,每组30次。5.内摆腿、外摆腿,组数同上。
组合训练:1.左侧预备式+左前直拳+右后直拳+右后前踢+右上步横肘。2.左侧预备式+左前直拳+垫步左前踢+右后前踢+右上步横肘。3.左侧预备式+右后直拳+右后前踢+右上横肘+左后前踢,组数和时间由你自行掌握,左右式互换练习。要点:动作协调,自然流畅。
训练时间:1小时40分钟
第四周(周五)
在练习组合动作时,要努力去体会和摸索动作转换时,两脚掌的站位角度。找寻到最适合自己出腿的感觉。那就是你将来的出招风格了。热身10分钟。
体能项目:1.慢跑2000米+400米全速跑。2.跳绳20分钟以上。3.仰卧起坐:做6组,每组20次以上。
柔韧性项目:1.正压肩、侧压肩、横压肩: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2罗汉推掌、拳面俯卧撑。3.下腰、侧压腰,涮腰,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30次。4.正压腿、侧压腿,每个动作做5组,每组30次。5.内摆腿、外摆腿,组数同上。
组合训练:1.左侧预备式+左前直拳+右后直拳+右后前踢+右上步横肘。2.左侧预备式+左前直拳、垫步左前踢+右后前踢+右上步横肘。3.左侧预备式、右后直拳、右后前踢+右上横肘+左后前踢。组数和时间由你自行掌握,左右式互换练习。要点:动作协调,自然流畅,气势如虹。
训练时间:2小时以上。
第四周(周日)
建议你今天好好休息。
【社会学考研大纲】推荐阅读:
劳动社会学教学大纲06-19
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07-28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09-28
武汉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和心得09-29
法律与社会工作大纲06-18
中国社会生活史教学大纲07-04
中国社会问题研究教学大纲12-17
共建和谐社会演讲稿大纲07-09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试大纲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