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营销调研报告

2024-10-20

金融市场营销调研报告(精选8篇)

金融市场营销调研报告 篇1

金融市场调研报告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我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较为宽裕的资金状况与部分子市场风险的不断累积,是进入2011年以来上海金融市场运行呈现出的主要特征。“宽货币、紧信贷”的实质在于储蓄资金无法有效转化为投资,导致资金在商业银行大量沉淀,这同时也反映了金融市场的不成熟和发展滞后,需要加快金融市场改革和创新步伐,推动金融市场全面、快速和稳健发展。并实地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了解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努力支持金融机构改革,促进了金融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金融工作明显加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出台了《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推进中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激发和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支持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了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形势,协调解决问题。银政企沟通机制更加畅通、更加密切,金融与地方经济互动融合、互相促进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今年3月,我市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协调驻肥金融监管机构和驻肥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中央金融政策,推荐公司上市,协同有关部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工作办公室的成立及其职能的发挥,必将对我市金融业的统筹协调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2、金融总量迅速壮大

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迅速。截至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752.7亿元和2678.7亿元。2009年4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416.51亿元和309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5%和 36.5%,创历史新高。资本市场融资力度加大。全市17家上市公司发行股票19只,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83亿元。2006年9月以来,市建投集团、海恒集团共发行企业债37亿元,市国资公司申请发行10亿元企业债正在办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另有40亿元企业债的发行正在申请之中。信托租赁典当融资及小额贷款迅速发展。兴泰租赁累计向全市200户中小企业提供17亿元租赁融资,兴泰信托2008年新增信托规模43.94亿

元。全市典当总额22.54亿元,年末典当余额5.74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自去年试点以来,已放贷1.44亿元。

3、金融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全市有政策性银行2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银行6家,外资银行1家,地方银行2家,农村合作银行2家,村镇银行1家,进出口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汇丰银行正在或准备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我市证券期货保险业发展迅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目前我市有证券公司总部2家,证券公司营业部29家,期货公司总部3家,期货公司营业部7家,保险机构37家。同时,其他类型金融机构不断丰富,安徽兴泰租赁业务规模逐步扩大,江淮集团与民生银行合资的汽车金融公司正在积极筹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速。由此可见,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我市已经基本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金融体系。

4、银政企合作成绩显著

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针对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对接难的问题,我市在全省首家设立网上“金融超市”。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优质中小企业1294家,100多户企业获得贷款37亿元。适时召开银企对接会,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对接成效。2008年9月,市投融资管理中心牵头组织召开银行与房地产企业对接会,建行向95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5.93亿元;2008年10月,市投融资管理中心会同市房产局组织召开银行与房地产企业对接会,6家银行与18家房地产企业签署25亿元贷款协议。今年1月,市投融资管理中心牵头组织,发行规模1亿元的“滨湖·春晓”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创新了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实现中小企业融资新的突破。今年6月,“滨

湖·春晓”二期中小企业发展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正式公开募集,首期5000万元已由兴泰信托公司与金鼎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推出。2009年3月,市政府、人行合肥中心支行联合召开全市首季银企对接会,签约项目216个,金额91.4亿元。建立了重大项目融资支持机制,确保像合肥京东方、熔安动力这样一批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推动了美的工业园、格力产业基地一期、长虹工业园等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

5、金融创新稳步推进

银行业改革稳步推进。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在肥分支机构改革已经完成,农业银行在肥分支机构改革顺利推进;政策性银行在肥分支机构改革逐步深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肥市商业银行整体并入新组建的徽商银行;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首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肥东、长丰农村合作银行正式开业,肥西农村合作银行正在组建;村镇

银行试点稳步推进,成立了长丰科源村镇银行。金融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2008年末,我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2.23%,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5个百分点,利润增长34.1%。信托业务稳步发展,建总行34.09亿元控股兴泰信托获国家批准,国元信托盈利水平跃居行业前列。证券保险业改革创新全面开展。国元证券成功借壳上市,华安证券顺利重组,证券业规范经营取得明显成效;非上市公司代办股份转让试点顺利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稳步开展,“信贷+保险”等创新业务逐步启动;国元农业保险公司正式开业。

二、我市金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中我们感到,面对当前激烈的竞争态势,我市金融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金融总量相对偏小,结构不尽合理。突出表现在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有限,据市金融办负责同志介绍,目前我市上市公司只有17家,同样处于中部的武汉市有34家,长沙市有30家。从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来看,武汉市34家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约是我市的5倍,江苏省江阴市14家上市公司筹集的资金约是我市的2.5倍。如果与东部城市杭州、南京等相比,我市差距更大。有关专家认为,金融资产总量偏小,尤其是资本市场规模偏小,是我市金融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表现,说明我市金融业还不能满足合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从金融结构来看,目前,银行业是我市金融业的主导产业,而证券、保险、创业投资等产业相对滞后或发展不够充分,因此,加快我市保险、证券、信托等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对于合肥的跨跃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小企业融资难仍然存在,金融服务“三农”还有差距。金融界一些同志认为,出于对资金安全、中小企业信用度以及银行经营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一些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全国乃至世界的共同难题。参加调研座谈的中小企业界人士更是反映强烈,不少企业家提出,即使企业产品市场前景良好,企业利润也比较乐观,但由于缺少有效的资产抵押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快速扩张。有企业家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列举了获得贷款难、银行服务僵化等现象,表达了他们在经营企业当中面临着资金方面的无奈。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当前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对农村的覆盖率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包袱沉重,金融服务单一与需求多样化的矛盾突出,金融工作在服务“三农”方面还任重而道远。

——信用体系不完善,民间融资不规范。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好的生态环境。目前,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完善主要表现是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社会信用体系的各个环节相互整合不够,社会信用信息广泛分布于多个部门和机构中,尚未建成统一的信息处理和查询系统,没有做到资源共享,使得一些企业和个人失信现象严重,甚至是有些中介机构为谋取利益,出具虚假资产报告,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扭曲。

另外,民间融资的不规范对金融稳定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是对正规金融业务的挑战,是恶化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民间融资的活跃,可以弥补正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不足、缓解资金供需矛盾,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民间融资因其自发性、信息不对称以及一些行业高利润的诱惑,极易导致民间资金流向国家产业政策限制行业,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而且,民间借贷游离于金融监管范围之外,加上参与人数多,涉及范围广,操作方式简单,容易引发债权债务纠纷甚至是滋生违法行为,危害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亟待加以规范引导。(三、对加快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建议

加快发展金融业,对于推进我市跨跃式发展和率先实现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强化金融意识,提高金融工作领导能力

调研中大家认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于金融工作是高度重视的,我市也不缺少金融工作的专门人才,但一些部门和地方的同志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金融的重要意义,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转变“金融是条条的,是市场的,地方政府难有作为”的模糊认识,积极探索金融发展规律,提高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发挥市金融办的积极作用,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密切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和合作,建立健全与金融机构的联络协调机制,积极促进银企对接。根据国家金融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具有合肥特色的政策措施。广泛宣传金融法规,有计划地对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开展金融知识培训,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意识,掌握利用金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本领。

2、完善金融体系,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我市区位优势明显,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和合作大有可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趋势,认真研究和领会中央关于发展金融业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尤其要利用好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契机,全面规划合肥区域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金融产业园、资本

要素大市场等一揽子事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采取切实的办法,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机构,支持和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进一步丰富和活跃我市金融市场,营造功能齐全、竞争充分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使我市成为名副其实的资金洼地。要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全面探索金融创新。要大力引进国内外会计、律师、评估等与金融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一批讲诚信、有实力的资信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公司,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3、加大信贷投放,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做大金融资源总量 抓住国家当前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鼓励银行积极争取贷款额度,增加贷款投放,增强对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运用并购贷款和银团贷款等金融方式,加大对我市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银企对接,把银行关注度高的项目和涉及地方发展及民生的项目统筹安排,打包向银行推荐。鼓励政策性银行对自主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

加强对企业上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各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国家关于稳步发展主板市场、壮大发展中小板市场、加快推出创业板市场、拓展非上市公司代办股份转让试点的各项规定,制定和完善鼓励企业上市的相关政策,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前期准备步伐,尽快形成一批上市企业梯队乃至上市企业的“合肥板块”。推动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进行再融资,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大债券发行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以及中期票据,争取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采取兼并重组等方式,深化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战略合作,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功能。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积极发展创业及私募等股权投资基金。研究发挥期货市场功能,积极推动融资租赁和信托业务发展。培育和发展有信誉、有品牌、有规模的中介机构,为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提供服务。

4、推进金融创新,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市经济全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引导,对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业务进行单独的业绩考核。制定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强风险管控能力,以调动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支持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鼓励商业银行

对有担保的中小企业贷款简化业务流程,并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鼓励银行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认真做好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调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责任编辑:admin)

5、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服务业的强力支持。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不断丰富农村金融资源,以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完善县域业务网点,提高服务质量。制定和完善相关奖励措施,鼓励金融机构热心服务“三农”,力争县域新增贷款主要用于当地经济建设。发挥合肥农村科技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支持其在农村地区开展各项金融业务,探索和创新农村小额信贷服务的新模式,使其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经济建设。抓住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试点的契机,积极推进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加快发展互助性小额贷款公司和合作型担保机构,努力构建市场主体多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总结和推广长丰县草莓种植基地开展的“信贷+保险”试点工作,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6、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良好信用环境的有力支撑。为此,要高度重视社会诚信的宣传和教育,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信文化,扎实推进“信用合肥”建设。加快联合征信体系建设步伐,改变目前各自为战的局面,依托人民银行信贷征信系统,扩大工商、税务、法院等部门的信息采集面,逐步统一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信用信息,实现互联互享。建立多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司法机关要积极协助金融机构做好司法收贷工作,严厉打击逃废债务等不法行为,帮助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稳定地方金融秩序。成立全市担保业协会,建立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联系会议,开展担保机构信用评级,规范担保机构与银行、中小企业的业务合作,为担保机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总之,要借助信用约束机制,创造诚实守信、公平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为金融业的稳健经营和业务拓展打下坚实的信用基础。

金融市场营销调研报告 篇2

一、银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随着宝安区政府对金融机构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强, 宝安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入驻宝安。2010年成功组建了深圳第一家村镇银行——深圳宝安融兴村镇银行, 也是我区第一家法人银行, 由此开启了宝安区金融业发展迈入法人总部经济业态的崭新时代。华一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包商银行等商业银行也纷纷在宝安设立分支机构。截至2010年底, 宝安区已经吸纳26家银行 (其中中资银行22家、外资银行4家) 设立机构, 全区银行业设有1家法人单位, 96家一级支行 (见表1) 。一级支行中:国有 (控股) 商业银行29家, 股份制商业银行52家, 农村商业银行9家, 外资银行5家和邮政储蓄银行1家。共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293个, 从业人员6303人。其中, 农村商业银行网点数量最多, 9家支行开了94个网点;而国有 (控股) 商业银行从业人员人数最多, 为2832人, 占总从业人员的44.9%。

至此, 宝安区银行业一级支行以上单位数比2002年末增长了1.7倍, 比2005年末接近翻了一翻。

二、金融业运行情况

(一) 各项存款稳步增加

2010年末我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748.07亿元 (综合人民币) , 比上年增长20.8%, 本年度新增各项存款为472.34亿元, 比上年多增88.6亿元。

人民币存款持续上涨。12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677.94亿元, 比上年增长21.2%, 增速高于全市19.3%的平均水平。其中单位存款达到1303.47亿元, 占存款总额的48.7%, 比上年增长21.6%, 居民储蓄存款为1374.47亿元, 占存款总额的51.3%, 比上年增长20.8%。单位存款在年初时增长慢于居民储蓄, 随后增长幅度慢慢接近, 到12月份接近“剪刀叉”状态。

外汇存款出现“蹦极跳”。12月末外汇各项存款余额为10.59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9.8%, 外汇存款余额今年以来变化较大, 其中外汇储蓄存款余额各月表现相对较差, 除第2、3月份比年初有所增加外, 其余各月比年初减少, 12月末外汇居民储蓄存款为2.82亿美元, 下降0.3%。而外汇单位存款余额今年以来表现不俗, 从走势上看, 上半年走势相对较为稳定, 但从第三季度开始比年初增速就出现蹦极跳现象。据了解, 是由于今年以来我区某一大型外向型工业企业开通了NRA帐户, 在办理外汇收支业务过程中引起了外汇存款的剧烈波动。

(二) 货币信贷持续增长

2010年我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64.79亿元 (综合人民币) , 比上年增长31.0%, 本年度新增各项贷款为346.34亿元, 比上年多增了80.02亿元。

人民币贷款逐月均衡投放。今年中央和银监会信贷政策均要求要合理控制信贷增量, 我区金融机构努力做好信贷发放, 每月在增长速度和总量上进行控制, 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 实现信贷逐月均衡投放和平稳增长。各季度新投放人民币各项贷款比例接近于3:2:2:2, 基本符合银监会提出的全年各季度投放3:3:2:2的监测目标。12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399.00亿元, 比上年增长30.8%, 增速高于全市17.7%的平均水平, 基本满足我区融资需要。

外汇贷款增长保持活跃。12月末外汇贷款余额为9.93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39.9%。今年由于银监会严格控制人民币贷款发放, 对外汇贷款限制要求较少, 加之外汇贷款与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利差和币值的汇差刺激了不少外贸企业通过外汇贷款套利, 使外汇贷款相对比较活跃。我区外汇新增贷款在4、5月冲高后, 在年中受国家外汇管理局通报全国外汇贷款超常规增长以及部分银行外汇业务存在违规行为的影响, 6、7月份有所减弱, 之后受人民币兑美元的不断升值, 使得一度降温的外汇贷款套利重新返潮, 外汇贷款增速在8-11月份再度井喷, 并于10月份创下我区历史新高。

(三) 贷款投向趋于合理

从人民币各项贷款情况看, 12月末居民贷款余额640.98亿元, 占人民币各项贷款总额的45.8%, 比上年增长19.7%。单位贷款余额758.02亿元, 占贷款总额的54.2%, 比上年增长41.8%, 增速明显高于居民贷款。

住房贷款仍是居民贷款的主要部分。12月末, 住房贷款余额557.44亿元, 比上年增长26.0%, 占居民贷款的87.0%, 在高房价来临时代, 住房贷款只能是居民贷款的首选。受经济好转的推动, 我区居民自主创业意愿强烈, 经营性贷款同比增长较快, 居民经营性贷款比上年增长47.3%。受汽车消费贷款利率上浮政策影响, 消费贷款有所紧缩, 比上年下降30.7%。

主要支柱行业贷款增长迅猛。从12月末人民币单位贷款行业结构显示, 各主要支柱行业齐头并进, 其中:工业企业贷款168.90亿元, 比上年增长60.4%;商业企业贷款122.78亿元, 比上年增长74.1%;房地产企业贷款130.30亿元, 比上年增长45.6%。三大支柱行业贷款增速均高于单位贷款的平均水平, 说明这些支柱行业对经济复苏预期更为强烈, 进而刺激着我区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贷款后发优势突现。从人民币贷款单位规模看, 12月末大型企业贷款余额264.41亿元, 占贷款总额的34.9%, 比上年增长33.5%;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93.61亿元, 占贷款总额的65.1%, 比上年增长46.8%, 其中中型企业贷款余额324.98亿元, 比上年增长44.5%, 小型企业贷款168.62亿元, 比上年增长51.4%, 增速均高于大型企业贷款, 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 特别在第四季度, 中小企业融资加力, 增速明显, 有利于我区提高经济整体活力。

(四) 货币现金流量适度宽松

2010年我区现金收入累计为3373.48亿元, 现金支出为3574.86亿元, 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201.38亿元, 比上年增长13.7%, 各月现金净投放同比增长速度呈逐步放缓态势, 货币流动性仍相对较强。在国家各项货币政策措施的综合调控下, 我区货币增长走势总体符合调控预期, 有利于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三、金融业发展需引起关注的几个问题

今年以来, 我区金融业发展总体情况良好,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关注。

1. 金融对宝安的贡献亟待提高

据初步测算 (见表1) , 2010年我区GDP是深圳的27.4%、第三产业增加值是深圳的17.8%, 而金融业增加值只有深圳市的5.7%。我区金融业对GDP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2.4%和9.6%, 远远低于深圳市12.9%的27.5%的平均水平。深圳是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 而宝安区的金融化程度却大幅度低于深圳市的整体水平, 其金融业对GDP的贡献率甚至低于龙岗区, 这说明宝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仍需大幅提升。

2. 金融业法人单位形单影只

我区金融贡献低究其原因是我区金融业法人单位数量少。银行业法人单位只有深圳宝安融兴村镇银行一家, 而唯一的一家分行, 渤海银行深圳分行于2010年11月搬到福田区, 让我区银行业又陷入没有分行的境地。银行业基本完全靠一级支行和二级支行支撑。而证券、保险在我区至今尚无法人单位。这给我区金融业税收收入和增加值统计上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3. 银行业网点分布不够均匀

宝安地域广阔, 银行网点覆盖不足, 尤其是新开发的区域。从分街道网点情况显示:我区银行网点主要集中在新安街道, 大浪街道在网点分布上最为薄弱。虽然近年来部分新支行的开业或者网点地址迁移, 宝安区银行机构分布不均的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对于宝安这个人口大区来说, 银行网点仍旧太少, 银行储蓄外排长龙现象时有发生。

4. 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异动情况

近年来, 我区房地产业快速发展, 其间也经历了剧烈起伏, 特别是2006年下半年之后住房价格快速上涨,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房地产出现一阵萎缩, 但在2008年底国家相关政策 (主要是信贷和税收) 刺激下, 2009年房地产业再次迅速升温, 其速度和程度甚至超过2007年, 显得更加火爆。这期间银行的住房贷款也快速扩张, 与房价上涨起到了交互影响作用。在此过程中, 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 投机炒作之风日盛, 建房买房过度依赖银行, 一旦房地产发生大的波动或逆转, 可能对金融稳定乃至经济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5. 外汇贷款迅猛增长可能存在的风险

受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贷款额度控制, 以及外贸回暖、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影响, 金融机构大量发放外汇贷款。一方面现在外汇贷款的汇率风险实际上完全由贷款银行承担, 而外汇利率受到国际水平的影响, 目前低于人民币贷款, 一旦利率发生波动, 银行同样面临很大风险。另一方面, 外汇贷款的真实用途到底是什么, 出口贸易和境外并购需要外汇贷款, 但金额有限, 是否存在外贸企业套汇、套利行为, 将外汇与人民币来回转化, 对赌人民币升值, 并造成人民币扩大投放等问题。

6. 信贷政策偏紧给项目按期竣工带来影响

2010年国家货币政策明显强调“适度”, 资金环境总体上是逐渐趋紧, 信贷规模有所压缩。人民银行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次提高各档次存贷基准利率, 并加大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力度;银监会通过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 实施“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督促银行严格把握信贷节奏, 实行按季逐月调控,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信贷投放。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2011年新增信贷规模回落已成为共识, 由于资金到位慢, 大量基础设施项目的后续资金缺乏保障, 对我区在建和开工项目按期竣工将带来一定影响。

摘要: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 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 金融业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 尤其近年来随着宝安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金融业的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金融业成为宝安区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本文利用宝安区统计局金融业统计报表资料对宝安区金融业的现状进行简单的描述, 深入剖析我区银行业发展的特点, 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挖掘, 以便更好地推进宝安区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市场营销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利率市场化 金融创新

国外互联网金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产生了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P2P信贷[ 注:.P2P信贷是指有资金并且有理财投资想法的个人,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牵线搭桥,使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带给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个人。]、众筹融资等多种模式。我国由于互联网普及应用较晚,互联网金融近几年才开始发展,但发展步伐很快,出现了如支付宝、余额宝、供应链贷款等创新产品。传统电商从支付宝开始进入金融领域,直接与银行和基金公司的核心业务展开竞争。面对竞争,传统金融融入互联网平台,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产品、改变业务模式,金融与互联网多方位融合(见图1),开启了互联网金融时代。

图1 传统金融与互联网从竞争到合作,创新层出不穷

(编辑注:上版后,此图需改几个细节,见纸稿)

资料来源:申万研究

互联网货币经济:提升货币流通速度,扩大货币乘数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促进货币流通速度提高

之所以关注货币流通速度,是因为通货膨胀不仅与货币供给相关,也与货币流通速度相关。较长时间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都呈下行趋势。近年,互联网金融发展提高了金融资产流动性,培养了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吸收小额闲散资金,推动货币流通速度上行。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可能增强通胀对货币供给的敏感度。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增大货币乘数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供需也会产生影响,从货币供给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会通过推动货币乘数上升,促进货币内生性增长。

1.电子货币具有高度流动性,商业银行能快捷且低成本地在头寸不足时进行融资,这会降低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使货币乘数增大。

2.电子货币主要对流通中的现金产生替代并使其部分转化为活期存款,这使现金漏损率减小,使货币乘数增大。

3.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使得资金支付结算效率提高,于是现金和活期存款所占的比重下降,而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定期存款所占比重上升,货币乘数增大。

互联网金融创新对货币乘数也有负向影响,如P2P信贷平台发展促进直接融资发展,缩短银行体系内通过存贷业务实现的信用创造链条;虚拟货币发展可能促进现有货币体系外的信用创造,分流体系内信用创造。但是目前P2P和虚拟货币刚刚发展,对货币乘数的负向影响还较小。

(三)互联网金融会降低货币需求

1.随着金融市场发展,金融资产收益率提高,货币持币成本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促进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提高,资产变现成本降低。例如,余额宝类产品的推出使人们可以将为消费留存的存款也转化为投资,降低交易性货币需求(见图2)。

2.金融产品创新正朝着高流动性方向发展,如T+0 货币基金、开放式理财产品、余额宝等。未来互联网将成为金融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金融产品之间的转移也会更加便捷,投机性货币需求降低。

另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货币市场流动性将提高,货币的利率敏感性也会提高。

图2 互联网金融发展降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

资料来源:申万研究

(四)虚拟货币发展增大货币供给,削弱货币监管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虚拟货币的产生,比较典型的是比特币。比特币是由特定算法的大量计算产生,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的虚拟货币。

由于虚拟货币的发展会增大现有货币体系外的货币供给,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并且虚拟货币平台可能为洗黑钱等非法交易提供不受监管的平台,会逐步削弱现有货币监管对货币体系的控制力,因此目前美国和德国已经率先将比特币纳入现有货币监管体系。

目前我国还没有将虚拟货币纳入监管,随着互联网经济和金融发展,虚拟货币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未来可能也将被纳入现有货币监管体系。比如制定发行人准入机制,如由银行统一发行;要求发行人计提主权货币准备金,以控制发行规模;监控虚拟货币发行规模和流通情况等。

(五)互联网金融影响货币政策

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是以货币供给作为中介目标以实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等最终目标,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货币政策将产生影响:

1.互联网金融发展使得货币乘数增大,未来央行为控制货币增长速度,可能会将基础货币投放控制在更低水平。

2.互联网金融发展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同样的货币增速可能引发更高的通货膨胀,未来为了实现同样的通货膨胀目标,可能会将货币供应量增速控制在更低水平。

3.互联网金融发展促进直接融资比重提高,银行体系外的信用创造增加,导致货币停留在金融体系内,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减弱,通过货币供给目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效果减弱;虚拟货币的发展增大体系外货币供给,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力度减弱。货币政策未来可能逐步从以调节货币供应量为主的数量型货币政策转化为以调节利率为主的价格型货币政策。

互联网金融产品:增强支付流动性,推进利率市场化

(一)互联网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近年,互联网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见图3)。本文将各种创新总结为四类,分别为支付方式创新、渠道创新、投融资方式创新和金融机构形式创新。

1.支付方式创新有以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代表的网络第三方的产生和发展。随着互联网发展,传统银行业务越来越多通过互联网完成,目前我国主要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电子替代率达70%以上,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的电子替代率超过90%。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第三方支付的出现解决了网络支付中的信用问题,2012年第三方支付规模达3.65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支付宝占比42%,财付通占比20%。未来,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普及度逐步提高,移动支付发展空间广大。截至 2013 年 6 月底,手机在线支付网民规模达到 7911 万,使用率提升至 17.1%。国外的主要第三方支付有ebay的paypal和Amazon的Amazon Payment。

2.渠道创新有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产品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从而扩宽市场和销售渠道。美国余额宝同类产品有Paypal共同基金。

3.投融资方式创新有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基于网络数据的信贷公司,国外的Amanzon Lending 也刚刚发展起来;还有直接以互联网替代金融中介机构的P2P信贷平台,如我国的人人贷、拍拍贷等,美国最主要的两家P2P平台为Lengding Club和Prosper。

另外,国外目前还有股权众筹融资,如2012年成立的Foundersclub,主要为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目前我国法律还不允许股权众筹融资,但国内已经出现股权众筹融资的雏形,如点名时间和追梦网。这些平台为有创意的项目融资,如小发明、创意小店等,投资者没有报酬或者是获得会员资格等非现金性报酬。

4.在金融机构形式创新方面,美国1995年成立了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第一安全银行”。网络银行即没有线下机构,完全依靠网络处理银行业务,能够大大节省业务成本,并且提供有相对优势的存款利率。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的网络银行,未来民生银行和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电子直销银行以及苏宁银行等互联网公司即将成立的民营银行可能会成为我国的网络银行。

图3 国内互联网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编辑注:上版后,此图需改几个细节,见纸稿)

资料来源:申万研究

(二)渠道创新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利率市场化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集中于以互联网作为传统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创新,余额宝是典型代表。余额宝是支付宝推出的理财产品,支付宝客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便自动投资于天弘基金增利宝货币基金,可以随时赎回并用于支付宝消费或取现。余额宝自2013年6月推出后,3个月吸收了500亿元资金,引起广泛关注。

余额宝实质是可随时申购赎回的T+0型货币基金。T+0型货币基金从2012年10月审批通过以来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重要原因之一是T+0型货币基金只能通过官网直销,而传统基金70%通过银行代销,销售渠道限制了T+0型货币基金发展。

余额宝以支付宝这个全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依托大大扩展了传统货币型基金的销售渠道。而且余额宝投资门槛低至1元,依托于最大的网络零售平台——淘宝网,成功地将消费性资金转化为了投资性资金(见图4)。公开资料显示余额宝户均余额2500元,远低于传统投资型资金账户。

余额宝的产生对传统金融产品造成压力。货币基金开始积极开发附加功能,如还贷、信用卡还款、消费等。银行也不断推出可在工作日申购赎回的开放式理财产品,与余额宝相比,开放式理财产品收益率较低,普遍集中在2%-2.5%。余额宝类理财产品的发展将推动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以应对竞争,如目前浦发银行“天赢一号”收益率达到4.5%。

除拓宽基金销售渠道外,余额宝的发展还能培养消费者的投资习惯,使一般消费者将目光从银行转向金融市场。但是余额宝的劣势在于投资标的单一,对投资性资金吸引力较小。其他同类产品,如汇添富基金的现金宝和天天基金网的货币通可以连接多种基金,丰富投资标的,对投资性资金更有吸引力。

图4 余额宝与其他理财产品比较

(编辑注:上版后,此图需改几个细节,见纸稿)

资料来源:申万研究

余额宝只是互联网作为传统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一个案例。随着互联网普及,互联网用户大规模增加。互联网渠道的营销范围和效果远远好于传统渠道。目前各类金融机构都开始借助互联网渠道销售金融产品(见图5)。例如,光大银行在支付宝推出定存宝,销售定期存款;招商银行在微信推出微银行;基金公司在淘宝开设基金超市;等等。

互联网平台除拓宽销售渠道外,还有一个重要优势是降低产品信息不对称。平台上的产品透明度和可比性增强,投资者可以比较挑选各类金融产品,从而增大固定收益类产品竞争压力,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随着更多的金融产品在互联网平台上销售,将这些产品整合起来就会产生金融超市。目前已经有“新浪e路通”金融超市,销售基金、保险和银行理财产品,未来余额宝也可能发展为金融超市。

图5 互联网金融下的新渠道

(编辑注:上版后,此图需改几个细节,见纸稿)

资料来源:申万研究

(三)P2P信贷丰富金融产品,分流理财资金

除了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销售渠道,互联网也开始逐步替代传统金融机构发挥中介作用,作为投融资的直接渠道,如P2P信贷平台。

P2P信贷(见图6)主要针对消费信贷、小微企业融资;主要贷款模式包括债权转移、资产贷款、信用贷款等。典型的P2P平台运作模式是由借款者向P2P平台申请借款并提供相关信息,P2P平台进行评级和定价,再由投资者对该借款项目进行投标,投标完成后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实现借款发放和收回,过程中P2P平台起监督作用。

作为融资平台,P2P平台填补了我国个人小额信用贷款的空白。作为投资渠道,P2P平台的项目利率平均在15%左右(见图7),高于传统固定收益类产品,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标的。P2P信贷的风险也高于其他固定收益类产品,主要有两类风险:(1)借款人违约风险。目前已经产生通过计提风险准备金、提供本金保障、引入担保机构等方式降低违约风险。(2)平台自身信用风险。我国P2P信贷平台数量已超2000家,质量参差不齐,而且除了行业自律外并没有被纳入监管,平台自身风险高,频频爆出破产、卷款潜逃等风险事件。根据国外经验,这两类风险将随着平台竞争和监管加强而降低,届时P2P信贷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将进一步提高。

目前P2P信贷平台开始推出标准化产品,如宜人贷推出的“宜定盈”产品,通过“智能投标”和“循环出借”的系统功能,让出借在3万元及以上,出借时间12个月以上的出借人,借款给宜人贷平台上的精英客户,在扣除平台管理费后可以达到预期年收益率10%。标准化产品风险更低,不需要投资者判断每个借款项目的风险,可能分流传统的理财资金。

图6 P2P平台主要运作方式图7 P2P信贷与其他投资方式比较

资料来源:申万研究资料来源:Wind资讯,申万研究

(四)第三方支付衍生金融创新

第三类重要的创新方式是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领域,由第三方支付衍生的互联网金融创新。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和交易数据,可以解决金融核心问题,即信用评级和风险定价。依据交易数据提供贷款,坏账率低于一般银行贷款,从而衍生出了供应链贷款和消费者信用支付。阿里巴巴的调研结果显示,有90%的小微企业都有融资需求,同时小额贷款收益高,阿里小贷利率超过18%,供应链贷款潜力巨大。但是小贷公司资本金和融资受到限制,即从银行融资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在浙江和重庆不超过100%。

为了突破融资约束,阿里小贷选择了资产证券化的方式,通过一次注册、多次发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目前阿里小贷资产证券化产品“阿里巴巴1号”和“阿里巴巴2号”已于今年9月18日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流通,优先级收益率达6.5%。

从2005年开始试点资产证券化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缓慢,而互联网金融发展则非常迅速,资产证券化可能不足以解决互联网公司的融资矛盾。于是互联网公司开始将目光转向银行,目前苏宁云商已获得银行准入资格。虽然我国居民对国有银行高度信赖,民营银行短期内可能难以对现有银行体系造成冲击,但是资产端的高收益率给民营银行通过提高存款利率竞争存款提供了空间。民营银行加入竞争后可能推动存款利率上行。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体系及债券市场的影响

(一)对银行体系的影响:改变银行负债结构,竞争加剧抬升利率

整体而言,互联网金融发展后资金仍留在银行体系内。各种创新的理财产品和方式主要针对个人投资者,分流个人投资者的活期存款和短期定期存款,然后通过各种理财产品流向其他投资者、同业资产以及企业,最终仍在银行体系内。但未来银行通过互联网销售理财产品,各家银行的产品可比性提高,会加剧银行间的竞争。

互联网金融发展还会改变银行的负债结构。活期存款和短期定期存款被金融产品分流后,银行的个人存款减少,企业存款和同业存款增加(见图8)。银行间竞争加剧和负债结构改变增加银行融资成本。

图8 互联网金融改变银行负债结构

资料来源:申万研究

(二)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促进利率市场化,推动国内债市收益率上行

互联网金融扩大货币供给,提升了货币流速度及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敏感度;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增强了金融市场流动性,提高了债券及类固定收益产品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促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从长期发展来看,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为国内债市收益率提供了上行动力。

作者单位: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债券研究部

金融理财市场2013报告 篇4

银行

理财收益率先抑后扬

从投资期限来看,1-3个月、3-6个月期限产品依然是市场主流,合计占比近8成。

从投资对象来看,债券与货币市场类和组合投资类产品合计占比超9成。从收益上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摆脱2012年全年单边下行走势,以6月为分界点,2013年呈现出明显的“先抑后扬”行情。

银行理财规模爆发式增长,使得监管措施持续跟进。监管部门对非标准资产进行控制,以8号文为标志,突破以往叫停某一类投资方式或者合作方式的局限,在承认该类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向的基础上,有效防范和控制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的风险,引导理财市场的规范发展,进而为理财产品转向真正的“代客理财”奠定了制度基础。

金融产品权威研究机构:普益财富提供

信托

金融业“二当家”增速放缓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达10.13万亿元,稳坐金融业第二把交椅,仅次于银行。但不可忽视的是,信托业资产规模季度环比增速却出现“三连降”:一季度达16.86%,二季度8.3%,三季度仅7.16%;与此同时,信托产品前三季度的产品平均年收益分别为8.99%、8.64%、8.77%,而去年四个季度信托产品的平均年收益均超过9%。数据反映了当前券商资管等机构通道业务对信托的冲击。

过去信托产品的标的资产集中于房地产、能源等领域,这些行业在经济上行的时候利润率很高,可以接受高成本的融资方式,但较难获得商业银行系统内比较廉价的资金。不过,经济增速下行,信托业原有的基础资产溢价降低,实业企业利润的高增长难以为继,信托产品获取高回报的大环境已经改变。

信托第三方权威调查机构:用益信托提供

保险

非传统投资大幅上升

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全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7.41万亿元,其中非传统投资占比15.15%。较2012年年底的保险资金运用余额6.85万亿元中9%的占比,有大幅增长。

就未来两年投资产品意向而言,受访者表示资产支持证券(31.25%)成为与不动产(31.25%)并重的资产类别,同时还愿意积极参与投资股权计划(28.13%)、银行理财产品(28.13%)、私募股权基金(25.00%)和信托产品(25.00%)。

作为一种创新的投资方式,“名股实债”得到了众多保险公司、私募基金或者信托公司的青睐。名股实债与传统的股权投资或者债权投资的区别在于,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于企业,同时又约定一定的退出机制以及方式各异的盈利分享方案。

专业金融服务机构:普华永道中国提供

基金

股票型基金领涨同行

今年主动管理基金相对优势显现,截至12月18日,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分别上涨15.21%和11.92%,而被动管理的指数型基金仅上涨1.01%。创新不断的货币型基金也有不错的表现,目前已有3.68%的平均收益,债券市场基金则表现较弱,仅上涨1.10%。

监管风暴、流动性风险、利率市场化进程等事件使得债券市场步入了熊途。债券型基金因此表现不佳。未来一年央行或将继续维持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对于保守型投资者,货币型基金依然是不错的选择。

QDII基金由于投资区域、投资标的差异大,产品业绩也有较大差异。主投中概股和美股的QDII基金表现较好。而以黄金位投资主题的基金全年跌幅都超过20%。由于QE缩减规模尘埃落定,美股仍具有上涨空间,在QDII基金方面,建议重点关注美国权益类基金。

中国领先的基金研究机构:好买基金提供

第三方理财

资产配置力“亚健康”

衡量第三方理财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资产配置力,具体是指理财机构从客户角度出发,根据客户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筛选出具有不同流动性、收益率及风险度的金融理财产品,并依据客户资产规模,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的综合能力。

资产配置力体现了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根据资产配置力的内涵,第三方市场当前有一些“亚健康”症状,对应的“药方”是:未来还需要从建设专业团队、规范业务流程、寻找最契合产品、引入“第四方”保证独立性、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升。

专业智库研究机构:博瑞产业发展研究院提供

2013年各类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琳琅满目。金陵晚报与金融行业第三方权威研究机构,联手打造2013的《金融理财市场报告》,内容涵盖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第三方理财,希望成为读者手中一份适用的“投资宝典”。

注:2012年数据为1至12月份,2013年数据为1至11月份。

国际知名金融分析研究机构:Bankrate/银率网提供

2013年各类银行稳健型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

2013年 2012年变动(BP)

城市商业银行4.83%4.75%7.78股份制银行4.61%4.58%3.28国有商业银行4.41%4.23%18.04农村商业银行

外资银行

金融专业人才市场调查报告 篇5

金融112左福鑫

这个学期,职业发展规划与设计的老师要求我们去一次人才市场做一次调查或写一份心得体会。面临毕业,就已经更加意识到了大学生就业形势很严峻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无论是听到还是看到,反应的都是就业难的问题。所以今天上午我和几个同学特地去参观了上海人力资源中心举办的招聘会。

来到人力资源中心,本想着自己来的还算早,没想到到人力资源中心里早已经是门庭若市了!在这个群英荟萃的地方,我看到了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聘请的需求是多么的迫切,他们对人才的需求犹如狼吞虎咽。经过几个小时的调查问卷,我大致做出以下总结:

了解到人才市场面试的基本步骤:面试通常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热身:递个人简历、求职信、推存表等回答问题要简洁有礼。第二阶段是查明背景资料:应该利用这个机会突出自己的个性、兴趣、志向、工作经验等。第三阶段是进入正题:要尽量表示对申请职位的兴趣和诚意,这个阶段的表现对成败非常重要。第四阶段是评论应试者是否合适:所碰到的问题会最难应付,这是决定性的时刻,要靠事前准备和临场的谈吐技巧。第五阶段是讨论聘用条件:要有技巧,并预先了解行情。

面试要做出以下准备:

首先应该有一份清晰全面的简历,身份证,相关的证书和毕业证。突出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主要的学历和工作成绩,以及特长和兴趣。面试的前一天最好将当天要面临的情况过一遍,然后早点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保证清新而穿戴整洁的衣着及发型,让人整体看起来显得精神。

其次进入面试阶段应该有一个自我介绍,这个基本源于简历而又高于简历,清晰简洁的介绍自己的个人情况,并有针对性的介绍与应聘的职务相关的工作经历成绩以及一些见解。完了应该就是进入双方的交流阶段,就彼此感兴趣的问题交换意见。单位招聘人员针对你个人提出问题,就招聘的职务提出问题,而你也就是再次对自己进行介绍,对对方公司规模、状况、发展预期以及对应职务、薪酬进行提问或者了解。

总的来讲面试过程中应该争取做到有礼(理)有节,进退有度,商务礼仪方面的东西事先预习一下,初入职场,和有工作经验的人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是这块人家肯定是有相应的期待或者要求的;再就是把自己好的一面多展现一些,对对方公司以及职务多做一些了解,这样既能显得有心,也在谈的过程中可以涉及更大的信息量,对你的面试加分会有好处。

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收集了一些资料,对招聘会有一定的了解后,我根据自己的专业,分别对金融相关专业企业作了访问,我了解到:

一、企业对专业的要求都不是太高,而对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对应

聘者的共同要求主要为: 1.大专以上学历,通过英语四级。2.懂管理、会经营,具有一定市场营销经验。(此次招聘许多企业多招营销员,且对经验还收有一定要求的,但是如果确实有能力,他们觉得经验还是次要的)。

3.有较强负责心,能吃苦耐劳。

4.性格活泼开朗,工作积极主动,立志从事该行业,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客户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企业急需人才主要集中在(通过实际了解和参考报告得出)1.一是懂管理、会经营,具有一定市场营销经验的管理人才,特别是那些有较高学历,或在三资企业曾任过营销部经理、客户部主管的营销专门人才。

2.是工作严谨负责,能吃苦耐劳,具有某一项或多项特殊技能的人才,如熟练技工、高级技术人才以及某一行业的工程师等。

3.口头表达能力强,具有较深的文字功底,学识全面,善于沟通,会使用电脑,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熟谙人情世故的公关、策划人才。

4.熟悉掌握进出口贸易知识、具有外贸经验,擅长商贸会话、商业谈判和翻译技巧的外语人才。

5.通晓法律知识和经贸知识、善于应诉和答辩,会打官司的法律人才。

6.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能为企业物色和选拔、培训人才的“伯乐型”人才。

7.具有一定企业管理经验,特别是具有企业危机管理经验的人才。

8.具有设计才能、擅长产品设计、商标设计、广告设计的人才,他们设计的作品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

9.具有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市场分析能力的调研人才,这类人才越来越受民营企业的青睐。未来的市场竞争从一定程度上是市场信息的竞争,因此市场调研人才成为民营老板们不可或缺的助手是一种必然。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 篇6

报告称,随着宏观经济下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率持续“双升”,截至第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1836亿元,不良率高达1.59%,预期未来商业银行不良面临较大压力。据预测,20第四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将达到12637.82亿元,不良贷款率将达到1.67%,四个季度的不良贷款余额的预测值分别是13515.34亿元、14393.98亿元、15273.78亿元和16154.80亿元,不良贷款率将分别为1.66%、1.74%、1.81%、1.88%和1.94%。

报告称,就世界范围看,我国不良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由于近期上升幅度较大,且未来不良率仍将不断上升,必须引起重视。分机构看,近期我国各类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均呈上升态势,其中,尤以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2015年第三季度,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35%。分地区看,各地不良资产余额普遍呈现上升趋势,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发达省市不良贷款余额仍较大,不良贷款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开始向内地蔓延趋势,内陆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增长较快。

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改革 篇7

关键词:中国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改革,创新

一、中国金融市场现状

目前, 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相当复杂, 当今经济学家普遍将其分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这两大类型。这两大类型又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子市场。其中, 货币市场包括很多方面, 其中金融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大面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等是货币市场相当重要的几个方面。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有两大方面:中长期信贷市场以及证券市场。其中金融机构以及工商企业之间的贷款市场即为中长期信贷市场。而证券市场是经过证券的发行与贸易进行融资的金融市场, 此中包含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保险市场、以及金融租赁市场等。当今金融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的优缺点。

先从缺点方面来看:虽然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迅速, 然而与西方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 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来一一列举。

首先, 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力。目前, 我国的金融创新过度依赖于政府, 民间资本不突出显出死板僵硬, 且在有限的各领域创新中, 进展失衡。这都导致了金融资源效率降低, 我国金融创新能力削弱。第二, 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虽然目前, 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已经建立, 但与金融市场的现实情况还有一定的距离。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 国家的政策落后, 并且国家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 导致一些企业钻空子, 插漏洞。第三, 上市公司的股权及治理结构不周密。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 我国上市公司关于股权和治理结构的很多问题已经被解决, 然而过小的投资者比重, 较大的国家股, 法人股比重, 使流通股过于分散, 与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相违背。第四, 对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不足。目前, 我国金融体制出入不断完善的阶段, 关于投资者权益方面的法规还不健全。因此, 对于资本, 信息, 专业知识都相对滞后的中小投资者来说, 在交易时, 权益往往受到侵害。而目前, 我国应适当对中小投资者的权益进行保护。

优势方面:即使我们国家金融市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 改革开放后, 伴随着三十多年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朝着市场化方向的不断改革, 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 社会金融体系的范围不断扩大, 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广泛。它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工明确的市场体系, 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稳步地推进了金融市场的创新, 迅速发展已有的创新产品;市场布局尤其是融资结构更为优化, 直接融资范围有很大提高;金融市场范围不断加大, 市场影响力和涵盖面也不断加强;金融市场改革进展顺利, 呈向上结构发展。

二、金融机构改革

1.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之前, 中国的金融机构只有一家, 即承担中央银行任务又具体办理大部分银行任务的中国人民银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金融市场得到很大改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金融机构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由中国人民银行参与布置宏观调控, 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的新型商业银行为主体, 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分业监管的, 非银行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外资金融机构并存的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的新金融架构体系。

2.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此次在杭州举办的G2O峰会上, 各国领导人就世界经济展开重要讨论。我国的金融机构如何适应世界经济大潮, 以确保可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就是改革。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为使其平稳按照向上的轨道运行, 金融机构改革成为三十多年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针对我国金融机构现状, 应深入金融机构改革。

首先, 应深入进行金融监管机制改革。众所周知, 美国金融业监管及其严厉, 我国也可以根据国情, 将新兴金融机构纳入立法的范畴, 以强化对于金融公司的监管。并以美国为前车之鉴, 吸取教训, 防止发生类似美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影响广大人民的正常理财以及国家金融业平稳有序发展。防止系统性风险也是必须进行的, 去年, 中央提出了包括去杠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并要求没有系统性的财务风险, 出现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资产与负债期限错配严重, 监管部门需要对此提高警惕。

其次, 改进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将有利于增强金融服务的税收, 会计, 财务等制度建立起来;也应将金融机构发展所面临的种种束缚解除;政府对社会金融机构的管制放松, 不必要的金融发展条件予以去除, 采用支持的策略使其建立正确的激励体制;稳步推行各种工具以利于形成市场定价机制, 其中包括衍生的金融工具;针对评级评估会计确立明确的战略, 使其既能考虑中长期市场发展和培育的需要, 又能满足当前市场上的需求。

第三, 应加快金融机构的创新。通过多样化, 全面化, 同质化这三方面进行市场金融组织结构创新, 并使金融机构与其他业务领域结合, 将以传统单一业务经营为主的金融机构转变成提供全能的服务的金融企业, 使不同机构逐渐趋同。70年代以后, 几乎所有大型商业银行均向连锁银行制和集团银行制发展。此举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 同时增加经营效益, 以开拓服务领域, 提高服务质量, 扩大服务品种。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市场化程度更高, 更敏锐。

第四,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的建设。大力支持鼓励发展村镇银行, 区域性专业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发挥典当行业的作用, 使其对中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服务。大力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 鼓励符合相关条件, 自身具有经济优势的地方法人以及金融机构尽早申请上市。同时, 积极引进外资, 完善金融监管机构设置, 加强建设地方金融服务管理机构。尽早和相关部门联系, 推出合理的共同协调的金融改革和创新方案, 服务于社会金融市场。

第五, 有效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国家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从而引导金融机构使其稳健经营, 切实改进流动性管理和信贷管理方式, 注意保证将金融市场的预期稳定, 建全金融风险预警和处置方式以提高防控风险的能力及水平。加强跨市场金融产品的监管协调和风险监测, 加强交叉性以促进社会各类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工具的协调高效有序地向前发展。国家应该采用综合措施来维护社会市场金融稳定, 将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扎实做好, 守住底线, 坚决不让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 保证金融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第六:新型金融机构应建设金融业新格局, 拥抱“互联网+”。随着互联网络, 大数据, 云计算, 移动互联网终端通信等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词汇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并以蓬勃之姿迅速发展, 对传统金融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 当今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新型金融机构应当积极采用“互联网+”的新型金融模式, 推动自身企业转型。使企业适应世界潮流趋势, 发展更好, 建立需求导向的创新路径, 使中国金融市场充满活力与生机。

第七, 建立与农村新金融相得益彰的金融体系。推出适应农村和农村新经济发展的治理结构。当前, 村镇银行的收取存款的渠道狭窄, 业务范围受限, 如一些银行卡业务及国际贸易结算等业务在村镇银行是不能进行的。截止2015年底, 中国大约有500家村镇银行, 其中大部分村镇银行里还未形成独立的IT系统, 这使得新产品研发的速度受到严重影响。因此, 村镇银行应积极面对挑战, 主动适应新环境, 加快制度创新, 如引进民间资本, 探索员工持股等制度安排, 深耕农村市场, 做有特色的“精品银行”等。在公司治理上, 应该严格按照《公司法》及村镇银行相关章程, 有效行使出资人及股东职责。相关领导也应该尊重其独立经营权, 坚持做到:“不缺位, 不越位”原则。

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改革是关乎国际民生的大事, 追溯历史, 我们坚持改革开放, 积极面对当前经济局势;方眼世界, 我国应积极改革, 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面临的挑战, 以创新思想, 发展理念, 使我国金融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人们安居乐业, 生活富足。

参考文献

金融市场营销调研报告 篇8

摘要 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一向是各国金融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中美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一些我国可以借鉴的基本结论。

关键词 金融体制 金融市场 中美比较

一、相关概念

金融体制,也即是使用分业制还是混业制的问题。分业制,又称职能分工型金融体制,是指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基本制度。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法律限定金融机构必须分门别类,各有专司。采取分业制经营模式的国家以英国、日本为代表。混业制,又称混合经营型或全能型金融体制,是指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金融业务,包括各种期限、种类的存款、贷款,以及全面的证券业务和信托业务等等。采取全能型金融体制的国家以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为代表。

二、中美金融体制的比较

金融体制既是各国金融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对此我们进行如下对比:

1.美国

美国采用的是全能型金融体制。在1985 年通过的《银行控股公司法案》即1970 年的修正案中,美国允许银行控股公司存在,此后一些法案也逐步放松了对银行经营业务的限制。但是在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分业问题上意见仍难统一,以至于分业壁垒延续下来。1998 年花旗集团与旅行者集团的重组兼并案引发了对金融体制做出根本性改革的强烈呼声。1999年11 月12 日,由克林顿总统签署的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生效。它标志着《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结束和美国正式走上金融体系全能化道路。《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美国金融经营体制终于走上了全能化的道路。

2.中国

70 年代末中国进行了一次金融体制改革。为了改变我国金融业机构单一、业务范围狭窄、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高的状况,改革后的80 年代以及90 年代初,我国逐步探索、形成了全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局面。1986 年重新组建的交通银行基本上是一个全能银行。从1985 年开始,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较快,其中主要是信托投资公司有了较快发展。1986 年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各专业银行将其信托业务转移给信托投资公司。而在实际上,这些信托投资公司往往都靠挂在某一国有专业银行之下,或者与那些银行有密切关系。1992 年全国经济气氛再度高涨,融资热再度升温,各家专业银行,甚至人民银行地方分行均开始介入股票、房地产、保险等非银行业务,形成了全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局面。

三、中美金融市场的比较

比较中美金融市场,我们可以发现一下几点:

第一,两类金融模式的市场信息透明度截然不同。在美国的市场主导型模式中,以极为严格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为依托的市场透明度是确保参与者信心和市场赖以存在的基础。而在中国的银行主导的模式中,更多地为了限制市场竞争、确保其垄断地位,当有关联的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来监督企业经理层决策时,它们不会把企业的真实情况和决策过程明示给公众,进而大量的信息是机构或企业的“私有信息”,金融体系的透明度极低。

第二,两类金融模式的企业融资渠道不同。鉴于信息透明度的巨大差异,在中国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中,资本主要是在一系列有关联的企业和机构之间周转,而在美国以市场体系为主的国家,企业通常是从外部人那里筹集资金并提供相应的回报。

第三,两类金融模式的信贷定价理念不同。在美国的市场主导型模式中,借贷双方的资本成本主要由市场决定,或者说与风险直接对应,但在中国的银行主导型模式中,资金成本的决定就非常复杂,一般并不是单个项目的风险所决定,而是由借貸双方基于一种信贷关系长期“锁定”之后的跨期权衡。

第四,对于贷款人而言,两类金融模式的收益担保机制不同。在美国的市场型模式中,收益担保依赖于法律以及法官公正、迅速执行,而在中国的银行主导型模式中,贷款人或通过企业所有权,或通过垄断地位来确保可以获得足够的投资回报。

四、结语

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必须走全能化道路。而要由分业制顺利过渡到混业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不能盲目求变。应该根据具体形势,寻求适当时机,在我国市场化程度较高、金融主体经济行为逐步规范化、金融安全网络比较健全的情况下转轨;其次是要循序渐进。要注意改革的力度,符合我国国情和金融市场可以接受的程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和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要想做到循序渐进,可以通过选择试点、逐步推广或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使银行逐步介入证券业等方法。

从中美金融市场的比较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功能理论角度还是现实经济效应着眼,美国金融市场都应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熟和有效的金融模式之一,但美国这种模式的演变却带有极为浓重的美国色彩,很难为其他国家所复制。同时,鉴于两者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未来的中国金融市场结构不可能与美国完全一致,中国未来的金融市场结构必定表现出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吴燕.美国银行体制的基本特点.广东金融.1999(5).

[2]张长弓,李庆文.从美国《金融服务现代法案》看全球银行体制的变迁.南方金融.2000(4).

上一篇:春季小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下一篇:重阳敬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