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业务

2024-10-09

金融机构业务(精选8篇)

金融机构业务 篇1

金融机构开办外汇业务和增加外汇业务品种审批申请材料目录

1、申请书。

2、可行性研究报告:

(1)经营外汇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

(2)经营外汇业务的成本和收益预测;

(3)经营外汇业务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配备情况;

(4)经营外汇业务的支持系统;

(5)经营外汇业务的实施方案。

3、经营外汇业务人员的名单、简历。

4、经营外汇业务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

5、经营外汇业务的场所和设施。

6、申请人的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编)。

合作金融机构持批文向外汇管理机关申请购汇并确定结算代理行,向核准机关提交验资机构对外汇资本金的验资报告和法定验资机构的资质证明以及结算代理行的有关证明材料后,经决定机关书面确认后方可正式办理外汇业务。

金融机构业务 篇2

一、理财业务发展新趋势新特点

1. 理财业务整体发展快速。据调查, 2012年浦发、广发、兴业、郑州银行、邮储银行五家银行累计发行及销售理财产品1003款, 实现理财业务收入31.7亿元。截至2013年6月底, 五家银行理财产品余额18.1亿元, 同比增幅89%, 理财产品占存款余额的比例为11%;累计销售理财产品986只, 增幅90%;销售金额29.1亿元, 同比增幅145%。

2. 期限结构中短期理财产品成为主流, 期限主要集中在1年以下。一是存续期在1至3个月内的理财产品数量占比达44.9%;二是3至6个月的理财产品数占比39.5%;三是6至12个月的理财产品占比13.9%;四是一年以上理财产品占比1.7%。

3. 对公理财业务增长较快。进入2013年, 受经济形势影响, 企业投资意愿下降, 对公理财需求持续走高, 五家银行累计销售法人理财产品23.9亿元, 占全部理财产品的63%, 特别是三家股份制银行的对公理财业务占比份额均在70%以上;累计销售个人理财产品17亿元, 占全部理财产品的37%。

4. 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呈下降趋势。受监管加强等因素影响, 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收益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及货币市场等相对稳健领域, 造成整体预期收益率明显回落。2013年二季度5家银行的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为4.3%, 较去年同期下降0.3%。

5. 理财业务发展相对均衡, 存在季末翘尾现象。2013年以来, 五家银行各月发售理财产品量相对均衡。但每逢季末发行期限选择在月末一周以内的发行额占当月发行额的比例明显上升, 部分银行在季末利用募集期资金沉淀和到期资金回转待划时间差增加存款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理财业务管理存在的新问题

1.“组合拳”资产池管理模式问题多。

五家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多数采取滚动发售、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的总行资产池模式运作, 发行不同期限、不同类型的多只理财产品同时对应多笔资产, 投向由债券、票据、债券回购、货币市场存拆放交易等多种投资品种组成的资产池。这种“组合拳”式的管理模式隐藏多重风险:一是合规风险。将票据资产、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等资产嵌入资产池中, 以绕开发售单一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所面临的种种政策壁垒。同时, 资产池中的基础资产信息不透明、投资范围过于宽泛且不明确具体的投资比例, 造成募集资金实际流向模糊而增加监管的难度, 部分理财资金投向国家明令限制和禁止的领域。二是多种风险交织且不便于投资等成本的测算。将单个理财产品资金或将各种不同期限的多个理财产品资金投资于多种资产组成的资产池, 其“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的特点, 加上货币市场资金供求和市场利率大幅波动, 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更高, 也难以合理、准确地测算单个理财产品的投资成本。三是存在风险向表内转移的隐患。对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 在产品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率时, 银行出于维持市场份额和维护声誉的需要, 可能承担事实上的保兑义务, 容易转为表内风险。

2. 会计核算方式不统一影响监测指标。

调查发现, 五家银行在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上不完全相同, 一般将保本类、非保本类理财产品分别纳入表内、表外核算, 将结构性存款产品基础存款部分纳入表内核算, 将非保本理财产品纳入表外代收付科目核算。有的分行将保本类理财产品资金在表外委托投资科目记账, 分支机构不作为存款;有的分行将保本类理财产品在“单位定期”科目中核算作为一般性存款。由于处理方式的不同, 造成理财资产成本、中间业务收入、存款等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 影响风险资产拨备的计提、存贷比等监测指标, 降低了行际间数据指标的可比性。

3. 对“理财揽存”缺少有效管控手段。

目前银行业机构月末存款“冲时点”现象未能得到根本遏制, 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拉动存款的工具, 并逐步成为银行的常态化手段。调查显示, 理财募集期跨过季度产品高于平时, 预期收益率也高于前后同类产品。“理财揽存”在基层银行容易导致存款搬家和流动性管理难题, 且理财产品多由总行发行, 在没有明确政策依据情况下, 基层监管部门对此缺少有效管控手段。

4. 销售管理中存在不规范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难度大。

调查发现, 部分银行理财销售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 没有经过专业理财业务培训, 理财专业知识、金融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都有待提高。二是销售及管理人员对少数理财产品了解不够全面, 对消费者未能有效地说明和明确提示, 难以充分履行风险披露职责。三是部分银行工作人员不是以产品的特点、功能、风险点为营销重点, 而是想尽办法让消费者签合同, 普遍手段是“把收益往高处说, 把风险往低处说, 消费者不懂就不说”。面对消费者质疑, 银行往往利用已生效的合同把责任推向消费者。

5. 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充分。

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产品说明书晦涩难懂、表述拗口、免责条款多、客户难理解情况。二是资金投向信息不透明, 资产池中投资范围过于宽泛笼统且不明确具体的投资比例。三是由于绝大部分理财产品都可以达到预期收益, 导致无论是银行销售人员、还是购买理财的客户, 都错误认为银行会承担最终兜底责任, 只关心收益率和期限。四是客户风险意识淡薄, 对风险评估不客观, 流于形式。

三、政策建议

1. 规范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池”。

要求各家银行每个理财计划对应的投资资产组合单独管理;将每个理财计划视为一个会计主体, 建立托管、核算、资金运用等明细账, 及时、分类反映其运营状况;对于理财资金投资于银行公司客户项目而承担信用风险的情况, 纳入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2. 统一理财业务会计核算办法。

尽快出台制度统一理财业务的会计核算办法, 统一各行理财业务表内、表外核算范围、理财产品本金的入账方式等, 避免统计口径差异, 提高风险资产拨备、存贷比等监管指标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加强对理财业务的监测统计。

完善相关的统计和报告制度, 一方面,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将银行总行向监管部门报告的理财产品及时披露, 以备基层监管部门查询;另一方面, 建立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属地报备制度, 将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的表外融资置于监管视野。

4. 遏制存款及理财业务非理性竞争。

通过各种监管手段, 加大对理财业务监督检查力度, 督导银行业机构严格按照理财新规要求, 规范理财业务操作, 遏制各行存款及理财业务中的非理性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避免存款市场资金价格畸高的恶性循环。

5. 完善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机制。

督促银行业机构加强各类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一是对理财产品的产品说明书及销售合同等进行规范, 将理财业务的产品投向、种类、期限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产品表述清楚明白。二是必须向客户完全披露包括货币及非货币全部收益。

6. 规范营销行为, 强化风险提示。

农村金融机构外汇业务要稳步推进 篇3

2014年泸州涉外经济发展迅速,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27,565万美元,同比增长21.7%,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24,468万美元和本市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24,92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5,030万美元,同比增长22.3%;进口总额2,535万美元,增长15.5%。

通过调研评估,明晰了江阳农商银行具有开办外汇业务的潜在客户市场、良好的区域环境等优势,同时也强烈意识到:存在资本规模较小、技术手段落后、市场定位单一等问题。

明确业务准入申报要求

开展外汇业务应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申报,争取以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业务开办资格。

——严格按准入流程进行申报。第一是向银监局提交外汇业务开办的申请。第二是向人行外管局申请金融机构识别码和标识码→开办结售汇业务→申请加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第三是加入外汇金宏系统、加入其他相关外汇业务系统。第四是核定结售汇头寸限额、申请营运资金本外币转换额度。第五是缴存外汇存款准备等流程进行申报办理。

——明确业务申报内容。外汇业务开展所涉及的申报包括有国际收支申报、账户内结售汇信息、外汇账户信息申报、银行自身外债数据、个人外币现钞存取数据、银行自身资本项目信息、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信息。

——按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原则申请开办外汇业务品种,根据市场需要不断丰富产品。首先是结算类产品。推出信用证、保函、全额到账汇款、速汇金等基础产品。其次是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尽快推出出口发票融资、进口汇出款融资、贸易项下进口代付等贸易融资产品。再次是结合本地客户需求,推出有特色的品牌产品。

建立本外币营销策略

以本币业务优势为吸引,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市场营销策略,满足客户对本外币多元化的“一条龙”金融服务需求。

一是将外汇结算业务与本币结算业务相融合,将国际贸易融资与本币贷款业务融合,将本外币业务作为一个整体项目进行营运。二是加强流程的监督与管理。客户经理营销客户时,应判断客户是否为外向型客户,有无外汇业务需求当作必需步骤,授信时应联合外汇业务对外向型客户拟定涵盖外汇业务贸易融资的综合性授信方案。三是综合制定与客户贡献度相关的续贷、增贷及利率费率优惠制度,避免客户出现只做本币业务不做外汇业务,只做基础贷款业务不做贸易融资业务的情况。四是确立营销重点。结合泸州本地经济发展趋势,重点以泸州酒业园区、机械园区、轻工业园区等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功能区为主要外汇产品推广市场。

依托“大平台”强化内控

遵照“小银行+大平台”战略思路,有效借助省联社“大平台”的整合作用,一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外汇业务风险。由省联社组织各家行社业务精英,邀请外汇业务的专家,讨论制定外汇业务操作手册和内控制度,确保各相悖环节相互制约,兼顾效率。二是建议由省联社进行国外账户行和代理行联系建设,统一进行外币清算和外币资金交易,加快结算渠道速度,减少客户结算中转费用,整体提升四川农信在国际上的整体声誉。三是进行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系统和风险防范系统的研发(建议统一由省联社向监管部门申报衍生品交易资格,加快资格申报成功的进程)。四是进行综合业务系统、国际结算系统、跨境人民币业务项目等系统上线建设,为外汇业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加强同业间合作交流

由于受到资金规模、国际知名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需加强与中外商业银行的合作,一是争取同业授信额度。在办理进口开证、外汇资金清算等业务时支持争取更多同业的授信额度,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二是完善操作流程,防范风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借鉴他行先进经验,不断优化规章制度,为业务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培训模式强化同业合作内容,选派人员到同业跟班学习,同时邀请同业外汇业务专家到行进行业务基础知识、单证操作等培训。四是与其他农商银行组成外汇业务联盟,集中资源克服资本规模较小的问题,提高技术手段和认可度,降低成本。

组建外汇业务团队

外汇业务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较强的业务,需组建专业运营团队对该项业务进行办理,除可引进专业人才外,更多依靠培训提高团队整体素质。一是组织业务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外部认证考试,争取建成“专家级”的经营团队。例如参加国际商会、SWIFT协会、路透、彭博、外汇交易中心等外部培训。二是组织各层面的营销人员培训,帮助基层一线营销人员掌握好外汇业务基础知识。对所有基层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分批开展业务培训,从实际操作的角度介绍外汇业务产品和营销技巧。三是开展“以工代训”。由基层网点推荐业务骨干到总行国际业务部和外汇业务开办较好的网点工作一段时间,提高业务骨干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业务素质。

强化业务风险管理

外汇业务风险不同于人民币业务风险,作为一级法人机构的农商银行,具有决策的高效性及定价、收费等方面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在根据自身营销重点及目标,灵活满足客户外汇业务需求的同时,需强化风险管控,面对外汇业务可能带来的各类风险,除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需根据审慎经营规则,一是加强外汇业务的业务政策性、合规性管理;二是培养农村商业银行各人员的风险意识;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四是加强对外汇业务的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监督;五是学习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在更好控制外汇业务风险的同时争取更多的业务机会。

随着外部环境发展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在推进外汇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要结合已有经验和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破除外汇业务发展障碍,实现稳健经营发展。

国际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风险 篇4

最近三四十年间,表外业务浪潮席卷全球,出现与表内业务并驾齐驱的态势,深刻改变了国际银行业的面貌。由于表外业务创新活跃、结构复杂,蕴含着多样化的风险形态,怎样理解和管理好表外业务风险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金融海啸中众多银行的惨痛经历也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并着力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

潜在风险敞口不容小视

1.表外业务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

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是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传统意义的表外业务主要包括贷款承诺、资本性租赁、备用信用证、信贷担保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及商品市场波动性增加、金融工程发展及清算结算的技术性革命,金融衍生产品作为表外业务的新品种开始出现,引领表外业务爆炸式增长,大有与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平分秋色之势,并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安然、世通事件之后,出于风险隔离的需要,美国大型金融机构发起设立众多管道公司(Conduits),通过发行短期票据(表外融资)筹集资金,并投资于CDO等高风险资产,逐渐形成了“影子银行体系(Shadow Banking System)”(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发起的依托于信托公司的理财产品,其实质与国外管道公司并无二致,也属于影子银行体系范畴),成为国际大型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重要内容。

2.名义余额巨大,与实体经济比例悬殊

从国际大型银行年报看,表外业务规模巨大,且增长迅速。除传统的贷款承诺外,表外衍生产品业务与影子银行占主导地位。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工具(OTC)与场内交易工具名义本金之和已超过676万亿美元,而1987年这个数字还不到1.6万亿美元。1987年到2007年,金融衍生品规模增长了400多倍,与此同时,全球GDP还不到原来的3倍。1987年金融衍生品规模仅占全球GDP的9%;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二者基本持平;到2007年,全球金融衍生品规模已经达到全球GDP规模的十多倍。金融体系是实体经济的衍生工具,GDP代表实体经济,意味着在这20年中全球的金融杠杆率大幅增加,全球衍生产品市场中充斥着大量无真实经济内涵的虚拟交易。

3.考虑未来潜在敞口才能反映表外业务风险全貌

从实际风险承担看,表外融资除承担表内融资同等的违约风险外,由于融资结构复杂、参与主体多元等特点,还额外承担了市场风险、产品链条延展增加的操作风险、产品设计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其中,表外衍生产品的风险不确定性高,只有综合考虑当前敞口和未来敞口后才能客观反映表外业务的风险全貌。从国际衍生产品协会对全球主要金融机构的一份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各类衍生产品的重估市值(当前敞口)与名义余额之比随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情况,其中股票衍生产品的当前风险敞口一般在名义余额的15%左右,且波动明显。

进一步分析,衍生产品重估市值仅仅反映了金融工具当期交易双方应收应付现金流的情况,却没有对未来市场变化可能导致的协议项下交易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变化进行描述。只有把当前敞口和未来敞口合并计算,才能真实反映衍生产品风险全貌。根据美国货币监理署对美国前25家表外业务衍生品活跃银行信用风险敞口的统计,1999-2007年间,潜在敞口总体上远大于当前敞口,且两者之比呈不断放大的趋势,到2007年衍生工具的潜在敞口是当前敞口的7.8倍。由于当前敞口是银行当期真正需要支付的现金需求,在市场保持正常状态时,未来潜在敞口尚不能形成对银行当期支付的压力;然而,一旦市场出现压力状态,潜在敞口将通过交易对手寻求增收保证金(Call Margin)或平仓的形式迅速转化为当期流动性压力。

4.压力环境下高敞口、低资本的银行将率先破产并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国际上看,金融衍生市场上交易的各类衍生产品已达1200种之多,每天衍生产品交易的金额高达10万亿美元,即使按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0.5%的信用风险系数保守估算,其损失的预期值也有几百亿美元,考虑潜在敞口后损失将更为巨大。数据显示,美国大型银行总敞口与总资产的比例快速上升,基本上超过了被调查银行的资本规模,近两年来这一趋势尤为明显。在交易总敞口已经超出资本的情况下,一旦压力环境出现,外部流动性缺失,势必导致银行破产,贝尔斯登和雷曼的破产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混业经营而又缺乏防火墙的情况下,一家银行的危机以信贷违约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为媒介,迅速将“交易对手风险”向与其交易的所有机构转移和传染。根据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提供的数据,2001年,信贷违约互换的市场价值将近1万亿美元,到2008年已超过了54万亿美元,接近全球GDP的总和。正是通过信贷违约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原本单一的房屋贷款就成为横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各个领域的金融衍生产品。银行危机将有可能扩大为金融行业的系统性危机。

信托计划、理财产品等表外业务大多利用了银行的回购和担保作为销售支撑,实际上并未实现风险转移,风险迷惑性和隐蔽性强;表外衍生金融产品具有技术复杂、高杠杆性等特征,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对于部分结构性衍生工具,潜在敞口可能高达名义金额的70%以上。上述特征使得表外业务的巨大风险往往难以识别,容易导致风险敞口过度,却只在损失造成时才能被证实和发现。

开展衍生产品交易和表外融资应以真实的对冲风险需求和“真实交易背景(Transaction Based on True Needs)”为前提,以对其全部风险内涵“可知、可量、可控”为保障。否则,盲目发展表外业务,小则颠覆一家银行,大则有可能引发一国乃至全球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收益丰厚诱惑难以抵挡

1.全球大型银行表外业务收益快速增长

近30来,全球大型银行的担保、期权与掉期等表外业务都有了很大增长,无论业务总量还是利润贡献都逐步接近或超过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成为新的竞争核心。从1981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大型商业银行从表外业务中获取的利润占其全部利润的比例就由24%上升到42%,部分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甚至达到70%以上,如表2所示。以美国银行为例,2006年非利息收入(卡业务收入、佣金及手续费、托管及经纪服务费用、投行业务收入、股权投资收入、交易性业务收入、保费收入及其他表外业务收入)高达381.82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2.47%;即使在危机后的2008年,美国银行非利息收入也高达274.22亿美元,占总收入的37.68%。

从增长速度看,非利息收入增长速度总体上也快于利息收入的增长速度。汇丰银行和摩根大通从2001年到2007年以来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变动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利息收入的增长相比,两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增长更快,且2005年以来非利息收入总量上已超过利息收入。

2.业务和风险管理技术创新、资本节约令表外业务获得超额回报

国际大型银行通常是表外交易的设计者或做市商,通过创新不断受益于市场领先优势和资本节约,同时先进的风险计量模型、强大的风险对冲能力和发达的资讯系统,为其实施这一策略提供了技术和手段支持,使这些机构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从事无风险套利业务,获得巨额利润。

规模经济与创新领先。信息处理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长足进步,电信的全球化创造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促进了表外业务规模经济化,取得了传统表内业务无法获得的巨大规模效益。也使商业银行有可能设计出新的更为个性化的表外业务金融工具,为其客户量身定制了金融服务方案,用以满足客户财务管理和风险对冲的需要,通过创新与领先迅速满足用户需求,优化风险收益曲线,获得超额利润。

资本节约。除了直接收益外,利用表外业务风险系数小、盈利高的优势,将表内业务表外化,可以将高风险资产转换为低风险、无风险和流动性强的资产,实现规避监管和节约资本的目的。资产证券化的广泛应用就是此类创新的典型代表。由于各类证券化工具的出现,使得金融机构得以迅速将表内资产进行打包出售,在短时间内获得流动性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释放资本,给这些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潜能,并发展出了“发起——分销(Origination--Distribution)”的信贷经营模式。

风险对冲。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与客户开展各类风险业务,并将全球各分支机构吸收的风险头寸统一汇集到总部进行管理,风险头寸汇集中会产生大量的“自我对冲效应(Dynamic Hedging Effect In The Institution)”,在收益既定情况下,自身风险的相互对冲将大大提高表外业务组合的风险收益水平,形成超额利润的重要来源。

3.风险收益失衡的绩效考核导向或引致表外业务畸形发展

按照银行业主流的业绩考核模式,一笔业务的真实绩效用EVA(经济增加值=利润-资金成本-营运成本-预期损失-资本成本)衡量,主要受收益和风险成本两类因素的影响。与传统的资产负债表业务相比,表外业务一般不涉及资金占用,没有资金成本;由于衍生产品交易通常是以电话或传真等通讯手段达成交易,人力成本偏低,人均交易量可以是传统信贷业务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风险成本按照目前巴塞尔新协议的规定只有表内业务的1%不到,由此计算的考核绩效必然高得惊人。在巨额利润的激励下,表外业务呈爆炸式增长、新的虚拟交易不断被创造出来,潜在风险也开始不断聚集。正是由于表外业务特别是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丰厚利润,让安然、世通、雷曼这些公司从机构到交易员个人对此趋之若鹜。

从根本上看,客户和市场需求是推动表外业务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金融机构对表外业务丰厚利润的追逐和风险收益失衡的绩效考核导向则推动了表外业务的过度繁荣。发展表外业务,首先应立足于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不能忽略标的资产的真实状况;治理表外业务的虚假繁荣,需要在全面客观反映风险全貌的基础上,在绩效考核制度层面上加以落实,以此来有效约束表外业务的发展冲动。

规则模糊难免藏污纳垢

表外业务发展速度惊人,不仅交易品种千差万别,操作程序也相当复杂,统一的外部监管措施难以涵盖现有的全部产品,外部监管整体上滞后于表外业务的发展步伐。从风险资本监管规则,到国际会计准则、市场中介机构管理、交易条款标准化等方面的规则都很模糊,金融机构在资本充足率约束、监管监督检查及市场约束、乃至法律约束等一系列主要规则下极尽辗转腾挪之能事,导致表外业务藏污纳垢。

1.资本充足率监管规则模糊

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信用转换系数(CCF),对表外业务按照一定比例转化到表内的适用比率做出了要求。最初新协议第二支柱(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中对于表外业务的监管规定少有提及,对银行开展衍生产品业务的政策、流程及系统等没有明确要求。金融危机之后,有针对性地出台了《新资本协议框架改进方案》,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中进一步提高了资产再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权重,第二支柱中要求在银行层面实现跨账户、跨业务条线、跨风险种类的统一管理,同时要求进一步披露资产证券化风险敞口、资产支持证券的流动性便利、各类渠道机构等表外业务的相关信息。

从新资本协议及其改进情况看,新资本协议作为全球主流的银行监管规则,对表外业务用规定系数的方式比照表内业务来处理,无法充分揭示表外业务的风险特性,必然导致部分表外交易的资本风险敏感性不足,不能有效解决表外业务当前存在的问题。巴塞尔资本协议引入资本约束,就是为了防止银行资产负债表过度扩张形成潜在的破产风险,而以“监管资本套利(Capital Arbitrage,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绕过资本监管粉饰其资本金实力的行为)”为动机的表内业务表外化,实质风险并未因“出表”而下降,在账面资本相对稳定而表外业务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下,灾难的发生仅是时间问题,也正印证了墨菲定律(Murphy’s Law)所描述的最朴素道理: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表外业务发展,国际监管必然会出现一整套类似表内业务信用风险内评体系的表外业务风险监管体系。

2.表外业务会计准则适用上自主空间大

根据会计准则,表外业务一直作为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予以披露。随着金融创新活动越来越多,衍生金融工具占表外业务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愈发不容忽视。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批准公布的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传统会计确认原则进行扩展,从风险和报酬的实现原则,扩展到以风险和报酬的实质性发生和控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原则,同时引入公允价值概念,以此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计量。

虽然会计准则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进行了调整,但整体上仍滞后于表外业务的发展步伐。对表外衍生工具通过公允价值方式转入表内,反映的也只是当前敞口,未来潜在敞口在会计准则上未有规定。同时,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和把握上也有较大弹性,导致不同机构对同一笔交易的公允价值判断出入很大,容易藏污纳垢。如房地美2001年为了规避借款人提前还贷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利用会计准则关于套期保值方面的规定,使得高达65亿美元的其他可供出售证券(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波动损益没有得到及时、恰当反映(即与对应衍生工具的套期利得和损失进行抵消),而是按照FASB第115号准则反映在“累计其他综合收益”项下,掩盖了套期活动抵消公允价值波动的有效性的真实状况。雷曼破产前大量使用“回购105”(REPO 105)人为粉饰资产负债表,造成净杠杆比率健康的假象,不断延迟“绝症”发病期的来临。

3.对市场中介机构监管基本缺失

在银行业监管规定和会计准则均较模糊的情况下,市场对于表外业务以及银行财务稳健度的信心只能来自银行的自察和市场中介机构的评级,而中介机构的不作为导致表外业务成为部分银行藏污纳垢的垃圾桶。在雷曼破产事件中,先是信用评级机构将次贷市场上近八成产品评为“投资级(Investment Grade Rating)”,后有律师及会计师事务所默许或帮助雷曼通过“回购105”粉饰财务报表。利益相关群体的全球性交易和过度自由的市场监管体系,使原本暗流涌动的市场更加动荡。目前,全球范围内对市场中介机构的约束主要通过行业协会的自律,没有针对评级机构等的监管制度。因此,20国集团和部分国家拟将市场中介机构纳入到政府监管视野中,以强化中介机构的实务守则。

在缺乏有效监管环境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仅仅立足于或停留在满足外部监管要求上,要在建章立制、风险计量能力建设、内部考核机制完善、提高法律合同文本和交易条款的设计能力等方面综合治理,才能确保银行表外业务健康发展。

管理基础薄弱令人担忧

表外业务作为金融创新最快的领域,包含多种新产品和新型金融工具,由于标准化程度低、形式多样、部分产品结构复杂、透明度低,导致对表外业务“不知道是否有风险”,以及“不知道风险有多大”,进而表现为管理上的空白,抑或管理模式的错位,难以有效管控潜在风险。

1.统一风险偏好下的差别化风险政策缺位

表外业务形式多样,创新活跃,新增表外产品不断涌现,需要在统一风险偏好的基础上,根据金融衍生交易类、担保类、承诺类、资产证券化和理财产品类业务的特点,提出差别化、针对性的风险政策要求。其中,统一的风险偏好是前提,需要将表外业务纳入风险偏好管理,建立与表内业务风险准入标准、风险收益平衡取向、“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要求等相一致的风险政策体系。差别化则是根据各类表外业务的特点,将统一的风险偏好细化为产品风险政策,融入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

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应以真实交易需求和对冲风险为目的,选择结构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控的产品,建立产品风险分级和客户适应度评估机制,运用保证金、合格抵押品将风险缓释到客户和银行可承受范围内,有效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和客户(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担保类业务(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和承诺类业务要比照表内信贷业务建立完备的客户准入、审批和业务后续管理机制;资产证券化、理财产品和信托计划业务,要围绕发行人、受托人、顾问方、销售方、投资人等建立从研发到销售、售后管理的一整套风险管理政策要求,有效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潜在的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

2.各类风险的整合管理机制有待建立

表外融资除承担表内融资同等的违约风险外,还额外承担了多种风险。因此,照搬表内信贷业务信用风险和交易业务市场风险分而治之的模式来管理表外业务风险难以奏效,需要建立各类风险整合化管理的机制。一是风险职能的整合和有机联动,客户风险、产品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专业化风险管理职能团队需要密切配合、有机联动,全程参与到从产品创新至到期的全周期之中;二是风险计量工具的整合,全面、客观反映表外业务风险,需要多种风险计量工具的综合运用,同时需要对各类风险相互转化进行量化评估,并通过“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用来承担非预期损失和保持正常经营所需的资本)”的调整进行整合管理。

3.表外业务全流程的风险管控需要加强

与表内融资相比,表外融资流程长、参与主体多,部分产品易受外部市场波动影响,潜在的风险点也多。提升表外业务的质量和效率,应该建立表外业务全流程的风险管控机制,明确在产品研发、风险分级、客户适应度评估、市场中介机构选择、客户风险提示等关键环节的风险管控标准,对于部分杠杆率高、潜在风险大的表外产品,要在上述关键环节引入平行作业机制。在当前表外业务一批(发)了之、后续管理尤为薄弱的情况下,要考虑建立表外业务后续管理机制,适时评估产品、客户风险,以及时进行风险应对。

4.表外业务风险识别、计量水平有待改进

金融机构业务 篇5

字号 大 中 小

文章来源:沟通交流 2018-04-27 18:38:1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总体要求,按照“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坚持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理念,坚持有的放矢的问题导向,坚持积极稳妥审慎推进的基本思路,全面覆盖、统一规制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意见》按照产品类型统一监管标准,从募集方式和投资性质两个维度对资产管理产品进行分类,分别统一投资范围、杠杆约束、信息披露等要求。坚持产品和投资者匹配原则,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强化金融机构的勤勉尽责和信息披露义务。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严格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要求,禁止资金池,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分类统一负债和分级杠杆要求,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加强监管协调,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功能监管。

《意见》坚持防范风险与有序规范相结合,合理设置过渡期,给予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有序整改和转型时间,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下一步,各相关部门将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的各项要求。金融机构应按照《意见》的相关规定,依法合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完)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在满足居民和企业投融资需求、改善社会融资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更好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把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业务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减少存量风险,严防增量风险。

(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既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业务功能,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又严格规范引导,避免资金脱实向虚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防止产品过于复杂,加剧风险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传递。

(三)坚持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监管理念。实现对各类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全面、统一覆盖,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四)坚持有的放矢的问题导向。重点针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多层嵌套、杠杆不清、套利严重、投机频繁等问题,设定统一的标准规制,同时对金融创新坚持趋利避害、一分为二,留出发展空间。

(五)坚持积极稳妥审慎推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防范风险与有序规范相结合,在下决心处置风险的同时,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合理设置过渡期,把握好工作的次序、节奏、力度,加强市场沟通,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二、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为委托人利益履行诚实信用、勤勉尽责义务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委托人自担投资风险并获得收益。金融机构可以与委托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收取合理的业绩报酬,业绩报酬计入管理费,须与产品一一对应并逐个结算,不同产品之间不得相互串用。

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金融机构不得在表内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私募投资基金适用私募投资基金专门法律、行政法规,私募投资基金专门法律、行政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本意见,创业投资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规定另行制定。

三、资产管理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人民币或外币形式的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资金信托,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子公司、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等。依据金融管理部门颁布规则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布规则发行的养老金产品,不适用本意见。

四、资产管理产品按照募集方式的不同,分为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公募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公开发行的认定标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执行。私募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通过非公开方式发行。

资产管理产品按照投资性质的不同,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权益类产品投资于股票、未上市企业股权等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混合类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且任一资产的投资比例未达到前三类产品标准。非因金融机构主观因素导致突破前述比例限制的,金融机构应当在流动性受限资产可出售、可转让或者恢复交易的15个交易日内调整至符合要求。

金融机构在发行资产管理产品时,应当按照上述分类标准向投资者明示资产管理产品的类型,并按照确定的产品性质进行投资。在产品成立后至到期日前,不得擅自改变产品类型。混合类产品投资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的比例范围应当在发行产品时予以确定并向投资者明示,在产品成立后至到期日前不得擅自改变。产品的实际投向不得违反合同约定,如有改变,除高风险类型的产品超出比例范围投资较低风险资产外,应当先行取得投资者书面同意,并履行登记备案等法律法规以及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程序。

五、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者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大类。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资产管理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且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一)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二)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三)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投资者不得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投资资产管理产品。

六、金融机构发行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坚持“了解产品”和“了解客户”的经营理念,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向投资者销售与其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适应的资产管理产品。禁止欺诈或者误导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担能力不匹配的资产管理产品。金融机构不得通过拆分资产管理产品的方式,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低于产品风险等级的投资者销售资产管理产品。

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

七、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具备与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公司治理良好,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问责机制健全。

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业务人员的资格认定、培训、考核评价和问责制度,确保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行业经验和管理能力,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以及资产管理产品的法律关系、交易结构、主要风险和风险管控方式,遵守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标准。

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意见规定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从业人员,依法采取处罚措施直至取消从业资格,禁止其在其他类型金融机构从事资产管理业务。

八、金融机构运用受托资金进行投资,应当遵守审慎经营规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金融机构应当履行以下管理人职责:

(一)依法募集资金,办理产品份额的发售和登记事宜。

(二)办理产品登记备案或者注册手续。

(三)对所管理的不同产品受托财产分别管理、分别记账,进行投资。

(四)按照产品合同的约定确定收益分配方案,及时向投资者分配收益。

(五)进行产品会计核算并编制产品财务会计报告。

(六)依法计算并披露产品净值或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申购、赎回价格。

(七)办理与受托财产管理业务活动有关的信息披露事项。

(八)保存受托财产管理业务活动的记录、账册、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

(九)以管理人名义,代表投资者利益行使诉讼权利或者实施其他法律行为。

(十)在兑付受托资金及收益时,金融机构应当保证受托资金及收益返回委托人的原账户、同名账户或者合同约定的受益人账户。

(十一)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职责。

金融机构未按照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原则切实履行受托管理职责,造成投资者损失的,应当依法向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

九、金融机构代理销售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应当符合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资质条件。未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许可,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代理销售资产管理产品。

金融机构应当建立资产管理产品的销售授权管理体系,明确代理销售机构的准入标准和程序,明确界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相关风险的承担责任和转移方式。

金融机构代理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建立相应的内部审批和风险控制程序,对发行或者管理机构的信用状况、经营管理能力、市场投资能力、风险处置能力等开展尽职调查,要求发行或者管理机构提供详细的产品介绍、相关市场分析和风险收益测算报告,进行充分的信息验证和风险审查,确保代理销售的产品符合本意见规定并承担相应责任。

十、公募产品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除法律法规和金融管理部门另有规定外,不得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公募产品可以投资商品及金融衍生品,但应当符合法律法规以及金融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

私募产品的投资范围由合同约定,可以投资债权类资产、上市或挂牌交易的股票、未上市企业股权(含债转股)和受(收)益权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产,并严格遵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鼓励充分运用私募产品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

十一、资产管理产品进行投资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等分化,可交易。2.信息披露充分。3.集中登记,独立托管。4.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

5.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之外的债权类资产均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金融机构发行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当遵守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有关限额管理、流动性管理等监管标准。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未制定相关监管标准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督促根据本意见要求制定监管标准并予以执行。

金融机构不得将资产管理产品资金直接投资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受(收)益权的投资限制由金融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二)资产管理产品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投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禁止进行债权或股权投资的行业和领域。

(三)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要求的领域。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支持经济结构转型,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降低企业杠杆率。

(四)跨境资产管理产品及业务参照本意见执行,并应当符合跨境人民币和外汇管理有关规定。

十二、金融机构应当向投资者主动、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披露资产管理产品募集信息、资金投向、杠杆水平、收益分配、托管安排、投资账户信息和主要投资风险等内容。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于公募产品,金融机构应当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明确定期报告、临时报告、重大事项公告、投资风险披露要求以及具体内容、格式。在本机构官方网站或者通过投资者便于获取的方式披露产品净值或者投资收益情况,并定期披露其他重要信息:开放式产品按照开放频率披露,封闭式产品至少每周披露一次。

对于私募产品,其信息披露方式、内容、频率由产品合同约定,但金融机构应当至少每季度向投资者披露产品净值和其他重要信息。对于固定收益类产品,金融机构应当通过醒目方式向投资者充分披露和提示产品的投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投资债券面临的利率、汇率变化等市场风险以及债券价格波动情况,产品投资每笔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融资客户、项目名称、剩余融资期限、到期收益分配、交易结构、风险状况等。

对于权益类产品,金融机构应当通过醒目方式向投资者充分披露和提示产品的投资风险,包括产品投资股票面临的风险以及股票价格波动情况等。

对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金融机构应当通过醒目方式向投资者充分披露产品的挂钩资产、持仓风险、控制措施以及衍生品公允价值变化等。

对于混合类产品,金融机构应当通过醒目方式向投资者清晰披露产品的投资资产组合情况,并根据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投资比例充分披露和提示相应的投资风险。

十三、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强化法人风险隔离,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业务经营部门开展业务。

金融机构不得为资产管理产品投资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或者股权类资产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担保、回购等代为承担风险的承诺。

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确保资产管理业务与其他业务相分离,资产管理产品与其代销的金融产品相分离,资产管理产品之间相分离,资产管理业务操作与其他业务操作相分离。

十四、本意见发布后,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资产应当由具有托管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独立托管,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过渡期内,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可以托管本行理财产品,但应当为每只产品单独开立托管账户,确保资产隔离。过渡期后,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该商业银行可以托管子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但应当实现实质性的独立托管。独立托管有名无实的,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纠正和处罚。

十五、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金融机构应当合理确定资产管理产品所投资资产的期限,加强对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为降低期限错配风险,金融机构应当强化资产管理产品久期管理,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期限不得低于90天。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的,应当为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并明确股权及其受(收)益权的退出安排。未上市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的退出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

金融机构不得违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通过为单一融资项目设立多只资产管理产品的方式,变相突破投资人数限制或者其他监管要求。同一金融机构发行多只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同一资产的,为防止同一资产发生风险波及多只资产管理产品,多只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该资产的资金总规模合计不得超过300亿元。如果超出该限额,需经相关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十六、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所投资资产的风险等级与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做到每只产品所投资资产构成清晰,风险可识别。

金融机构应当控制资产管理产品所投资资产的集中度:

(一)单只公募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只证券或者单只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值不得超过该资产管理产品净资产的10%。

(二)同一金融机构发行的全部公募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只证券或者单只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值不得超过该证券市值或者证券投资基金市值的30%。其中,同一金融机构全部开放式公募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一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15%。

(三)同一金融机构全部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一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30%。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非因金融机构主观因素导致突破前述比例限制的,金融机构应当在流动性受限资产可出售、可转让或者恢复交易的10个交易日内调整至符合相关要求。

十七、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资产管理产品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或者按照规定计量操作风险资本或相应风险资本准备。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产品余额的1%时可以不再提取。风险准备金主要用于弥补因金融机构违法违规、违反资产管理产品协议、操作错误或者技术故障等给资产管理产品财产或者投资者造成的损失。金融机构应当定期将风险准备金的使用情况报告金融管理部门。

十八、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及时反映基础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由托管机构进行核算并定期提供报告,由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确认,被审计金融机构应当披露审计结果并同时报送金融管理部门。

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

(一)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

(二)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暂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或者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也不能采用估值技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

金融机构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净值,应当采用适当的风险控制手段,对金融资产净值的公允性进行评估。当以摊余成本计量已不能真实公允反映金融资产净值时,托管机构应当督促金融机构调整会计核算和估值方法。金融机构前期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加权平均价格与资产管理产品实际兑付时金融资产的价值的偏离度不得达到5%或以上,如果偏离5%或以上的产品数超过所发行产品总数的5%,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的资产管理产品。

十九、经金融管理部门认定,存在以下行为的视为刚性兑付:

(一)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人或者管理人违反真实公允确定净值原则,对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

(二)采取滚动发行等方式,使得资产管理产品的本金、收益、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实现产品保本保收益。

(三)资产管理产品不能如期兑付或者兑付困难时,发行或者管理该产品的金融机构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者委托其他机构代为偿付。

(四)金融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经认定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区分以下两类机构进行惩处:

(一)存款类金融机构发生刚性兑付的,认定为利用具有存款本质特征的资产管理产品进行监管套利,由国务院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存款业务予以规范,足额补缴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保费,并予以行政处罚。

(二)非存款类持牌金融机构发生刚性兑付的,认定为违规经营,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纠正并予以处罚。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金融机构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可以向金融管理部门举报,查证属实且举报内容未被相关部门掌握的,给予适当奖励。外部审计机构在对金融机构进行审计时,如果发现金融机构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金融管理部门。外部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依法追究相应责任或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罚,并将相关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联合惩戒机制。

二十、资产管理产品应当设定负债比例(总资产/净资产)上限,同类产品适用统一的负债比例上限。每只开放式公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140%,每只封闭式公募产品、每只私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200%。计算单只产品的总资产时应当按照穿透原则合并计算所投资资产管理产品的总资产。

金融机构不得以受托管理的资产管理产品份额进行质押融资,放大杠杆。二

十一、公募产品和开放式私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

分级私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140%。分级私募产品应当根据所投资资产的风险程度设定分级比例(优先级份额/劣后级份额,中间级份额计入优先级份额)。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分级比例不得超过3:1,权益类产品的分级比例不得超过1:1,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混合类产品的分级比例不得超过2:1。发行分级资产管理产品的金融机构应当对该资产管理产品进行自主管理,不得转委托给劣后级投资者。分级资产管理产品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对优先级份额认购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

本条所称分级资产管理产品是指存在一级份额以上的份额为其他级份额提供一定的风险补偿,收益分配不按份额比例计算,由资产管理合同另行约定的产品。

二十二、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

资产管理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

金融机构将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于其他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从而将本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资金委托给其他机构进行投资的,该受托机构应当为具有专业投资能力和资质的受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机构。公募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机构应当为金融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机构可以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受托机构应当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职责,不得进行转委托,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委托机构应当对受托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实行名单制管理,明确规定受托机构的准入标准和程序、责任和义务、存续期管理、利益冲突防范机制、信息披露义务以及退出机制。委托机构不得因委托其他机构投资而免除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

金融机构可以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受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机构作为投资顾问。投资顾问提供投资建议指导委托机构操作。

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对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实行平等准入、给予公平待遇。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在账户开立、产权登记、法律诉讼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地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基于风险防控考虑,确实需要对其他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采取限制措施的,应当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达成一致。

二十三、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投资顾问业务应当取得投资顾问资质,非金融机构不得借助智能投资顾问超范围经营或者变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金融机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严格遵守本意见有关投资者适当性、投资范围、信息披露、风险隔离等一般性规定,不得借助人工智能业务夸大宣传资产管理产品或者误导投资者。金融机构应当向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报备人工智能模型的主要参数以及资产配置的主要逻辑,为投资者单独设立智能管理账户,充分提示人工智能算法的固有缺陷和使用风险,明晰交易流程,强化留痕管理,严格监控智能管理账户的交易头寸、风险限额、交易种类、价格权限等。金融机构因违法违规或者管理不当造成投资者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金融机构应当根据不同产品投资策略研发对应的人工智能算法或者程序化交易,避免算法同质化加剧投资行为的顺周期性,并针对由此可能引发的市场波动风险制定应对预案。因算法同质化、编程设计错误、对数据利用深度不够等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缺陷或者系统异常,导致羊群效应、影响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金融机构应当及时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强制调整或者终止人工智能业务。

二十四、金融机构不得以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与关联方进行不正当交易、利益输送、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包括但不限于投资于关联方虚假项目、与关联方共同收购上市公司、向本机构注资等。

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本机构、托管机构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与其有其他重大利害关系的公司发行或者承销的证券,或者从事其他重大关联交易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批机制和评估机制,并向投资者充分披露信息。

二十五、建立资产管理产品统一报告制度。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统筹资产管理产品的数据编码和综合统计工作,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拟定资产管理产品统计制度,建立资产管理产品信息系统,规范和统一产品标准、信息分类、代码、数据格式,逐只产品统计基本信息、募集信息、资产负债信息和终止信息。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加强资产管理产品的统计信息共享。金融机构应当将含债权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报送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金融机构于每只资产管理产品成立后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同时报送产品基本信息和起始募集信息;于每月10日前报送存续期募集信息、资产负债信息,于产品终止后5个工作日内报送终止信息。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票据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于每月10日前向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同时报送资产管理产品持有其登记托管的金融工具的信息。

在资产管理产品信息系统正式运行前,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依据统计制度拟定统一的过渡期数据报送模板;各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于每月10日前按照数据报送模板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数据,及时沟通跨行业、跨市场的重大风险信息和事项。

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统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资产管理产品统计的具体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另行制定。二

十六、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对资产管理业务实施宏观审慎管理,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资产管理业务的标准规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资产管理业务的市场准入和日常监管,加强投资者保护,依照本意见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出台各自监管领域的实施细则。

本意见正式实施后,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工作机制,持续监测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和风险状况,定期评估标准规制的有效性和市场影响,及时修订完善,推动资产管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二

十七、对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监管遵循以下原则:

(一)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按照产品类型而不是机构类型实施功能监管,同一类型的资产管理产品适用同一监管标准,减少监管真空和套利。

(二)实行穿透式监管,对于多层嵌套资产管理产品,向上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底层资产(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

(三)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建立资产管理业务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完善政策工具,从宏观、逆周期、跨市场的角度加强监测、评估和调节。

(四)实现实时监管,对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销售、投资、兑付等各环节进行全面动态监管,建立综合统计制度。

二十八、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意见规定,对违规行为制定和完善处罚规则,依法实施处罚,并确保处罚标准一致。资产管理业务违反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法律法规实施处罚。二

十九、本意见实施后,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在本意见框架内研究制定配套细则,配套细则之间应当相互衔接,避免产生新的监管套利和不公平竞争。按照“新老划断”原则设置过渡期,确保平稳过渡。过渡期为本意见发布之日起至2020年底,对提前完成整改的机构,给予适当监管激励。过渡期内,金融机构发行新产品应当符合本意见的规定;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维持必要的流动性和市场稳定,金融机构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但应当严格控制在存量产品整体规模内,并有序压缩递减,防止过渡期结束时出现断崖效应。金融机构应当制定过渡期内的资产管理业务整改计划,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并报送相关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由其认可并监督实施,同时报备中国人民银行。过渡期结束后,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按照本意见进行全面规范(因子公司尚未成立而达不到第三方独立托管要求的情形除外),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或存续违反本意见规定的资产管理产品。

十、资产管理业务作为金融业务,属于特许经营行业,必须纳入金融监管。非金融机构不得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非金融机构违反上述规定,为扩大投资者范围、降低投资门槛,利用互联网平台等公开宣传、分拆销售具有投资门槛的投资标的、过度强调增信措施掩盖产品风险、设立产品二级交易市场等行为,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规范清理,构成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发行证券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非金融机构违法违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依法予以处罚;同时承诺或进行刚性兑付的,依法从重处罚。三

十一、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金融业务合作协议 篇6

甲方:000000银行

乙方:000000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本着平等互利、诚实守信、促进发展、实现双赢的原则,就银企双方金融业务的合作进行了广泛协商,同意并达成本协议。

第一条合作原则

甲乙双方承诺在合法合规经营的前提下,为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和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建立综合金融业务合作关系。甲方将乙方列为重点服务的优质客户,并在公司金融业务及个人金融业务方面提供综合服务;乙方将甲方作为公司金融和个人金融业务的主办银行。

第二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应向乙方宣传、介绍各项金融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使乙方在熟悉、了解的基础上自主运用甲方提供的各类金融产品。

(二)甲方为乙方量身订作建筑业项目经理个人贷款品种,可以给乙方项目经理个人不高于项目总额0%及乙方在甲方年日均存款0倍0的贷款授信总额0,但必须在符合甲方有关信贷管理制度,贷款手续合法、合规、还款来源充足可靠的前提下,方可给予办理贷款,贷款资金必须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涉及保证贷款的,必须按规定由保证方交足保证金后,方可办理贷款。贷款应符合监管部门关于单户贷款比例及集团客户贷款比例规定。因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建筑、房地产开发行业及贷款规模限制,甲方可随时终止对乙方的授信业务。

(三)甲方承诺在乙方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办理信贷业务,并提供现金管理、票据贴现、资金结算等综合的公司金融业务。

(四)甲方将乙方的股东、高管、员工及其配偶子女等关联方作为 1

优质个人客户,配备专职的客户经理,提供账户管理、银行卡、电子银行、个人贷款及个人理财建议等个人金融服务,并有效落实优惠、优先、优质的“三优”服务。

(五)甲方综合考虑乙方公司及个人金融业务产生的综合贡献度大

小并根据甲方有关业务办法规定来确定乙方贷款利率或相关业务的手续费率。对于办理甲方代理的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或建工险后,贷款按照基准利率上浮不低于0%执行,否则,按照基准利率上浮不低于0%执行。乙方要求的该公司股东高管人员办理贷款时,利率可按照上述相应标准少上浮0%执行。

(六)乙方出资成立的担保公司,即000有限公司与甲方合作(但要符合甲方规定的准入条件),专门为乙方的项目经理个人办理贷款作担保,但经甲方同意的情况下或经甲方推荐的其他企业或个人贷款担保除外。如甲乙双方签订担保业务合作协议,乙方须将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全额先存入在甲方开设的存款账户,并作为监管账户,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七)甲方有权根据业务需要对乙方生产经营和贷款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有权收集甲方的股东、高管、员工及其配偶子女等关联方的个人金融产品使用信息;有权根据甲乙双方合作深度和效果,来决定对甲方的信贷政策。

第三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根据办理金融业务的综合贡献度,享受甲方给予的优惠贷款利率或相关业务的手续费率。

(二)乙方获得贷款后,应优先通过在甲方的账户回笼资金,且通过甲方回笼的销售货款的占比应不低于在乙方的融资比例。

(三)乙方在协议签订之日起0个月之内,将基本账户转入甲方,保证其经营收入全部转入该账户,保持年资金流量不低于0亿元,并不

低于全部回笼款0%,账户年月均存款余额不低于0万元,年日均存款不低于0万元。

(四)受甲方贷款支持的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建筑工程团体人身意外保险全部由甲方代理。

(五)积极配合甲方在多个业务领域深化银企合作,在取得甲方贷款后1个月之内,委托甲方办理代发工资业务(含年终奖金、分红款代发业务)、企业网上银行业务、财务转账POS等集团金融业务。乙方要积极鼓励和协助股东、高管、员工及其配偶子女等关联方在甲方及其分支机构办理金农卡、储蓄等个人金融业务。

(六)乙方应动员上下游客户通过甲方进行资金结算,并争取账户多留资金。乙方向上下游客户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在甲方直接办理的贴现额应不低于其上下游客户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票面金额总和的50%。

(七)乙方向甲方提供合法真实的财务数据,并积极协助甲方开展信贷调查和金融产品使用信息收集等工作,主动与甲方沟通信息,及时通报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调整计划。

第四条其他事项

(一)本协议作为指导双方合作的框架性文件,在每一项具体业务合作过程中,需签署具体合作协议的,双方权利义务以具体协议的约定为准,但其内容应与本协议规定的精神一致,并具有同等效力。

(二)本协议作为甲方签批乙方申请授信时必须的附件材料。

(三)本协议在执行过程中若发生争议,双方应本着平等互利、友好协商的原则解决,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四)如乙方未能履行本协议相关义务,或遇甲方上级政策调整,不能兑现部分优惠承诺时,甲乙双方均有权解除本协议,但应提前通知对方。

(五)如果乙方在本协议签订之日起6个月之内,未将其基本账户

转入甲方,乙方必须向甲方支付违约金0万元。

(六)甲方可以在本协议生效后,与0000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但必须在乙方将基本账户转入甲方之日起,方可办理合作业务。

0000000000有限公司(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字):

第五条附则

(一)本协议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章后生效,有效期一年。但在未续签新协议之前仍按本协议执行。

(二)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

(或授权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

金融机构业务 篇7

目前,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速度很快, 政策法规也越加清晰完善, 2010年财政部、税务总局颁发的《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中, 明确了小额贷款是指单笔且该户贷款余额总额在5万元以下 (含5万元) 的贷款。政策上对于小额信贷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 一是农村小额信贷的贷款对象从农户扩大到农村多种经营户,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微型企业等;二是小额信贷方式转变, 将农户贷款与银行卡功能集合起来;三是简化农户小额信贷程序, 对信用好的农户实行贷款优先, 利率优惠, 额度放宽, 手续简化等正面激励机制;四是对开展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给予政策优惠, 调低存款准备金, 发放支农再贷款等支持政策。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 至2009年, 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9.14万亿元, 占同期各项贷款余额的21.5%, 余额同比增长32.3%, 农户贷款余额为20133亿元, 小额信用贷款余额2712亿元, 增幅达24.5%。

2中国农业银行小额信贷发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2.1农行现行小额信贷业务特点

我国农业银行作为国有银行以扶贫贴息为主要方式的小额信贷业务是配合我国政府的“八七”扶贫计划推出的, 目标客户是中低收入者和贫困农民。九十年代农行主要采用小组借贷的方式进行小额贷款, 平均贷款额为1000元—5000元/笔, 农户贷款的年利率很低, 甚至无息由政府补贴。2000年后, 主要贷款对象转变为企业为主。2008年后农行开始发放惠农卡, 可以提供最高3万元的贷款额度, 此项业务成为向广大农户发放小额信贷的主要平台, 目前农行小额信贷运作情况有特点如下:

2.1.1贷款业务种类多

目前, 农行除发行金惠农卡外, 还开发了农户小额贷款, 针对农村批发市场和个体工商户的惠农信用卡, 针对种养大户、多种经营户、创业农户的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等“三农”业务, 其中, 农户小额贷款以“普惠制, 广覆盖, 商业化”为指导性原则, 对农户家庭内单个成员发放小额贷款, 这类贷款可以采用保证、抵押、质押和农户联保形式发放, 用款方式也分为自主可循环与一般方式, 一般方式采用一次性还款付息, 自主可循环方式以实际贷款使用天数计息。

2.1.2以惠农卡为载体搭建平台

农户由于收入不确定性较高, 相对城市就业者更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为农户争取资金进行生产自救, 因此, 农行突出抓好农户金融服务, 着力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加大惠农卡发放力度。

2.1.3建立信贷管理体系

农业银行凭“低平台、短流程、高效率、能控险”的原则, 建立单独的信贷准入标准, 完善了信贷业务流程, 评级、授信、授权、担保等综合管理制度, 保证客户的贷款程序有理有序。同时, 实行“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的信贷业务运作机制, 派驻独立审批人, 实行网上审批, 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保证客户能及时贷款。

2.1.4完善相关配套服务

农业银行出增建一批网点外, 在无农行网点地区, 也组建了客户经理群和流动服务车, 流动服务站等, 开展深入田间地头的上门金融服务。积极向县级以下地区推广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金融产品。

2.1.5管控金融服务风险

农村信贷风险大, 而小额信贷面向的主要是农村的零散客户, 因此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2农行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由以上可看出, 农行在“三农”服务小额信贷方面已经开发出了自己独特的产品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业务的风险还是有待提高。首先, 中国农业银行经过转制已经成为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并成功上市, 而“三农”业务很大部分是政策性的扶贫需要, 此类业务往往存在风险大收益小的预期, 这与农行以盈利为目的是有冲突的, 这一冲突使得相关组织和员工开展此项目的意愿不足, 与政府合作机构的愿望往往不相协调等。同时, 由于处在业务发展初期, 员工缺乏相应的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 在农村网点不足等等, 这些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所在。

3我国金融机构小额信贷服务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以上农行开展小额信贷服务的现状可以看出, 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速度很快, 金融机构也不断完善此项服务。至今, 小额信贷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将近15个年头, 期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层次和水平都在不断提升, 但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依旧突出, 与客观需要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小额信贷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资金来源, “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在中央一号文件得到了充分肯定, 小额信贷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实际情况来说相当必要, 但目前我国推广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主要问题经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商业化改革与政策要求的矛盾

近几年, 国有银行基本上都完成了股份制改革,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化改革使得利润最大化成为股份制银行的经营目标。因此, 一方面, 农村资金大规模流出参与城市与工业化领域中, 使得真正使用到农村的资金不多, 要用行政手段或政治手段来解决资金流出问题, 让金融机构承担支农职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也很难在实践中为金融机构全面贯彻。另一方面, 小额信贷的扶贫性质, 农业生产的高风险预期, 让开展此项业务的金融机构很难转变观念, 真正去深入开展小额信贷服务。盈利导向与风险投资组合的矛盾。

根据风险投资组合理论, 减少投资风险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风险相关系数为负的产品组合。在小额信贷的实际放款过程中, 往往存在一种现象, 就是对同一地域范围的农户, 花费同样的借贷成本, 金融机构更愿意将资金借贷给需求量大的农民, 由此导致借贷资金总量中很大部分被需求量大的农户所贷, 这种做法违背了风险投资组合理论, 影响到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

3.2资金来源单一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目前开展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除正规金融机构外, 国家也鼓励建立小额信贷公司, 农村互助基金等非正规金融作为小额信贷的补充。而小额信贷公司的资金来源基本上都是自有资金, 捐赠资金或单一来源的批发资金形式, 而且是“只贷不存”, 不跨区经营, 没有其他金融产品, 借贷利率由双方协定, 在这种情况下小额信贷公司很难扩展业务, 而且倾向放大额贷款, 超出了小额贷款的额度范围, 需要预防其出现非法集资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等问题。

3.4小额信贷的专业性与从业人员素质的矛盾

农村小额信贷与城市商业贷款不同, 一方面是面向的贷款群体主要为农户, 农户普遍金融知识比较缺乏, 贷款观念比较保守, 对利息等支出数额比较敏感, 另一方面, 小额信贷风险较大, 政策意味比较重, 但盈利率不高, 因此, 如何转变观念, 更好地推广业务是从业人员的必要素质。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 扎实的专业知识, 也需要耐心细心, 为农民朋友提供贴心的服务。但目前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成为小额信贷发放急需解决的问题。

4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金融服务的建议

4.1增强政府对小额信贷服务的支持力度, 建立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机制

促进小额信贷发展, 提高农户贷款可能性, 需要地方政

府从政策, 税收等方面采取相应激励机制, 转变相关机构人员观念, 提高金融机构提高开展小额信贷的积极性。例如依据小额信贷在涉农贷款中的比重, 减免所得税和营业税等, 也以此来向广大农民表示政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决心。

4.2强化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合理的评级标准, 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农作物每年受灾面积不在少数, 这也使得开展农村小额信贷投资风险很高, 收益预期变数较大, 加上农户收入低, 自身积累不足, 缺少可供抵押的资产, 不少农户就因为不能提供抵押物放弃资金需求。因此, 建立此类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 以合理的评级标准来对不同资质的客户进行信用评级非常必要, 如农业银行就通过“三包一挂”来提高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 设计不同于城市客户的评级指标等, 以此来进行金融服务风险管控。

4.3放宽农村小额信贷行业的准入门槛, 提高农户授信额度

近年来我国放宽了民间机构参与小额信贷的门槛, 开始设立了商业小额贷款公司, 但是这类公司资金来源单一, 业务拓展能力有限, 是无法跟农信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竞争的。因此适度放宽农村小额信贷行业的准入标准, 让各类商业机构加入农村金融市场, 才能打破一头独大的局面, 形成良性竞争。同时, 提高农户授信额度, 让农户能够提高贷款可得性, 增加选择的多样性, 促进金融市场蓬勃发展。

结语

小额信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三农”的融资要求, 对我国农村地区及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的改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自1996年以来, 小额信贷业务发展迅速, 作为正规金融机构代表的中国农业银行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为“三农”服务, 成效明显。但我国的小额信贷业务毕竟仍然处于起点阶段, 市场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 政府相关部门要执行宏观政策需要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及制度的完善, 金融机构在推动小额信贷的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优化融资环境, 转变金融机构及普通农户的观念, 大力发展信用担保体系, 加大对农村生产的融资力度, 是发展“三农”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臧景范.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J].中国金融, 2010, (5) :20-23.

[2]温铁军, 姜柏林.把合作金融还给农民——重构“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J].中国金融研究, 2007, (1) :43-44.

[3]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财经研究, 2006, (32) :103-114.

[4]王珏.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下信贷约束的系统性分析[J].农村经济, 2010, (3) :47-49.

[5]杜晓山.我国小额信贷发展报告[J].三农金融, 2009, (2) :37-44.

[6]曹丽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问题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0) :76-77.

[7]王薇.借鉴国际经验促进我国小额信贷的商业发展[J].农村金融, 2010, (10) :44-47.

[8]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报告[N].人民网, 2010-03-04.

[9]杨红, 张成翠.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 2010, (10) :50-52.

金融机构业务 篇8

摘要:随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其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也更加明显。对于以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县城经济为主导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来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逐步显现,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本身具有的体制缺陷对其业务发展也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拓展造成的影响并深度分析原因,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经济危机下业务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经济危机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路径

0引言

起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对我国金融业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偏像一方、以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县城经济为主导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来说,目前受到的冲击虽然还不大,但不利影响是必然的。随着金融危机经逐步向实体经济渗透,其不利影响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带来的滞后效应必将逐步显现。

1金融危机给内地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①外出务工农民返乡较多、收入锐减。内地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上述地区大量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破产倒闭或大规模裁员,导致外出务工人员失业,不得不选择返乡。经调查,外出务工农民的提前返乡使其家庭年收入锐减,直接影响到了其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本息的到期收回,一些重点乡镇表现尤为突出。②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遇困境,表现在出口受阻,外向型企业资金回笼缓慢;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尤其是涉及粮食加工等行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主要是上半年总体物价水平的走高,各类工人的工资性报酬同比增加,造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批优质客户的信用等级明显下降。③特色农产品销路出现不畅,尤其是内地出口型特色产品,如茶叶、丝绸等,农村经营大户损失严重,小额农户贷款及农户联保贷款的质量受一定影响。④部分行业效益下滑。尤其是钢铁、冶金、汽车、化工等主要支柱行业已受到明显影响。此外房地产市场形势严峻,价量齐低。

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根源分析

2.1面临的主要困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流动性充裕,资金运用难度加大。今年以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存款增幅大,而贷款运用困难。以安徽为例,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贷比69%,新增存贷比仅为54%。二是贷款业务增长缓慢。表现在内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贷款需求明显减少,贫困则更加困难:票据贴现等业务急剧萎缩,价格走低,不及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票源锐减。三是不良贷款略有反弹,风险控制压力增大。四是对公存款等低成本负债占比明显下降,经营成本增大。五是存贷款利差缩小,将最为直接地影响业务收入。

2.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中困境根源分析

2.2.1客观原因:一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明显,首当其冲地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农民工(因为大企业和国有企业是宏观调控政策的直接收益者),这些恰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主要客户群。由于市场形势不明朗,很多企业投资、生产都非常谨慎,项目投资和原材料采购都持观望态度,导致有效信贷需求下降,这也是票据业务持续萎缩,贴现价格持续走底的重要原因。二是银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除工行、农行等大银行外,交通银行、徽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成了新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全面争夺市场份额。对公存款下降、贷款市场份额急剧减少都充分证明了农村合作金融的竞争力有限,地处城市的农村银行也不例外。三是产品低端、同质,缺乏吸引力。相对其他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业务仍然是贷款、存款和简单结算,而且产品种类繁多、功能同质化程度高,缺乏被社会公众认可接受的优势品牌,加之长期以来自我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影响力有限,在竞争相对较强的市场中劣势十分明显。四是政策性一定程度仍然约束制约业务的发展。如单户贷款比例限制、贷占存比例的约束等,有关监管部门也存在过度干预的问题。

2.2.2主观原因:一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理念仍然落后,营销意识和手段都十分有限,利率定价机制僵化,对于急剧变化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反应迟钝,没有及时调整经营思路,甚至无所适从,导致大量优质客户流失。二是体制机制约束,如小法人局限性问题突出;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科学等。特别是现有的薪酬管理制度存在绩效与贡献度不协调的问题,已经难以调动员工拓展业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劳动用工制度缺乏资源导向性,干部管理制度缺乏公平公正性等都禁锢了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三是作风问题突出,门难进、脸难看,官商习气浓,“吃里爬外”,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形式主义,知法犯法,知规违规,不求上进,责任感虚无等种种现象在各行社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3经济危机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路径研究

3.1要“调整结构,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所谓“调整结构”,就是要在负债上要逐步提高低成本存款的比重,坚持存款立社(行)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尽快上规模,奠定快速发展的基础;在资产上坚持优质化,即客户优质化,贷款期限结构合理化,适度增加稳定优质的中长期贷款和项目贷款的占比:同时下大力气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所谓“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就是要:充分利用好两级法人体制优势,调动整合全省资源,形成合力,而要克服县级小法人在政策、市场、项目等方面的信息缺乏和不对称的劣势,围绕宏观政策和各级政府以及市场和客户的需求,适当拓展一些规模较大的优质客户或重点项目;充分利用县级小法人机制灵活特别是决策链短、效率高的优势,机动灵活地与其他大银行的进行竞争:充分利用贴近“三农”、基层和市场的亲缘优势,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及时地捕捉市场机会;充分利用当前和今后宏观调控政策重点面向“三农”、民生和基础设施的优势,争取新的利润增长空间。通过以上长处优势的整体发挥,尽可能地克服规模不经济、抗风险能力弱、技术落后、创新能力有限以及与政府、大客户信息不对称等短处和弱势。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在掌握当地经济环境和结构的前提下,明确定位,选准服务对象,做出自己的特色。例如经济较发达城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避开大型商业银行的优势市场,选择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走服务地区经济的中小型银行路线,应该是其在城市金融市场竞争的方向。对于农业地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本身在农村拥有绝对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大量稳固的客户群体,要应充分利用国家对“三农”的关注与积极政策,消除历史包袱,通过人才战略、管理战略,招揽优秀人才,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内控制度来增强自身实力,使其在服务农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3.2转变经营理念,转变作风。要强化效益意识,逐步把效益和质量目标调整为今后业务管理的最主要的指导性目标:要强化竞争意识,抢抓机遇,利用人才、科技、产品、服务、定价等开展同业竞争:

强化风险意识、质量意识、合规意识,强化风险管理。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定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银行业激烈的竞争,绝对不能有背靠国家而忽视自身发展、自我感觉良好的思想。要有换位思考的思想,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业务的角度,应该认识到各项业务的开展是谋生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从服务的角度,要求从业人员不仅仅要知道自己懂什么、擅长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3.3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随着农村、农业、农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的步伐更要大一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现在的环境下要学会模仿,在模仿和整合中提高,在金融产品的开发中要形成产品开发、生产、推广、形成品牌的良性循环,延长产业链。做金融创新,更要讲究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市场的反应能力,要充分了解市场、捕捉市场变化、掌握市场信息,并能及时做出反应。二是在于创新结果要有效率。做一个产品就要做出品牌,有市场应用的价值,做产品,市场不在乎你做了多少产品,而在意的是你做了什么产品,其应用价值多大。

上一篇:南京厂区无线网络覆盖解决方案下一篇:《虞美人》古词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