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暑期实践

2024-05-22

麻省理工暑期实践(通用8篇)

麻省理工暑期实践 篇1

 实践报告要求。

 1)格式和字数。格式按上述要求,不得少于3000字。A4纸打印,封面字体自己定,内容统一宋体小4。

 外封面横写: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暑期“思政课”社会实践  竖行写:调查报告或实践报告

 右下方写:专业、年级、班级、姓名、学号、时间。

 内封面:最上面写:调研报告标题(如,对 某省某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的调研),下面接着写调研的时间、地点、调查对象及范围,调查主题、调查人员。

第3页是报告内容部分,分前言、正文,结尾三部分。最后是参考资料和文献,单独页。

前言

 正文

一、调查情况概述

二、对调查情况的分析(经验总结或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三、对策或建议

结论

(通过社会调查,自己的收获;对被调查问题的看法,那些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

2011年暑期”两课“社会实践

2011年 调

专 业: 地质学

年 级:09级

班 级:02班

姓 名:

学 号: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 ——以江苏省邳州市邹庄镇为例

调研时间: 调研地点: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邹庄镇 调查对象:邹庄镇留守老人 调查主题: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 调查人员:

前言

素有“一眼望三县”之称的邹庄镇地处邳州边陲、苏鲁两省、邳苍郯县三县(市)交界处,分洪道和邳苍公路纵贯南北,总面积7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6万亩,全镇辖29个行政村,总人口逾5万人。邹庄镇历史悠久,自然人文风光迷人,自古以来民风淳朴,百姓们辛勤劳动,新中国建设以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家家户户向着小康而努力。但是发展的同时也比不可少的带来了许多弊病,而“空巢老人”“留守子女”就是邹庄镇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正文 调查概况

素有“一眼望三县”之称的邹庄镇地处江苏省邳州市边陲、苏鲁两省、邳苍郯县三县(市)交界处,分洪道和邳苍公路纵贯南北,总面积7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6万亩,邹庄镇辖29个行政村,总人口逾5万人,一万余户人家。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也越来越大,人口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是农民工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邹庄镇更是紧跟时代步伐,邹庄人散布全国各地,给各个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注入了新活力。

异军突起的干炒业

这个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镇”的总体目标,充分依托全镇农民外出务工从事干炒业人员较多的优势,大力实施兴农战略,积极采取“五个一批”的办法向外输送二、三产业人员,即能人、流通大户领出去一批,镇村中介组织送出去一批,搭伙结伴输出去一批,镇村党员干部带

出去一批和近亲属扶持一批,进一步拓展劳务输出空间,掀起外出务工高潮。为了进一步扩大干炒之乡的规模产业,组建干炒之乡的联合舰队,镇里组织他们成立了“邳邹干炒业经贸联谊会”,并在上海、南京等干炒业户集中的大中城市成立了分会,协会的宗旨就是“通报乡情,交流信息,滚动发展”,目的是促进全镇干炒业向规模化、多元化转变,并于今年正月初八举行了第一个年会,评选出了以孟令军等为首的10名“干炒大”,极大地促进了干炒业向纵深发展。目前,全镇外出从事干炒业的达1.8万余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0%,通过劳务输出实现收入1.6亿元。外出务工农民从业地域不断扩大,足迹遍布全国60多个大中小城市,并远涉俄罗斯、科威特、阿联酉等一些国家,他们或从事干炒业,或贩卖蔬菜、水果,或承租城郊耕地,或搞建筑、跑运输、做家政服务,平均每人每年收入近万元,仅个人资产在10万元以上的就达500余户。其中,韩家村80%的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年纯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有20多户,最高的营业收入达2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据统计,在上海、南京等地开办中小型炒货厂,从事干炒货批发经营业务的达1000余家,年产值在50万元以上的干炒业户就有500余户,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00余户,全镇在外地办炒货厂等收入可达1亿多元。从一家一户的零星单干到形成规模产业,打造出了邹庄干炒业的联合舰队。徐州市委副书记刘忠达同志专程来该镇调研,省电视台、徐州市一报三台也先后多次到该镇采访报道,大大提高了邹庄的知名度,邹庄已由昔日的革命老区、农业大镇变成今日的干炒之乡、务工强镇

2.分析和论证

2.1农村空巢家庭出现和增多原因

传统的中国农村是费李通先生笔下典型的乡土社会,土地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家庭或者是家族家亲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有长幼尊卑,老人在家庭中往往是权力、权威的象征。在那样的背景下,加上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农村的养老观念是“养儿防老”“父母在,不远游”,讲究的是“多子多福”“子孙满堂”,讲究的是“百善孝先行”,后来的户籍制度也有利于这些传统观念延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农民不再局限于祖祖辈辈耕耘的土地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同时他们也发现小家庭在抵御风险上的能力大大加强,家庭功能分化和弱化,于是大量的核心家庭出现。这时的农民他们的思想更开放和活跃,他们追求财富和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确切的说,首先打破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计划生育使多子多福成为不可能,与之相关的“孝梯”观念也有所冲淡,大量小家庭出现。总之,在这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农村的“空巢老人”出现并且增多。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还存在大量的50岁左右的留守父母,他们无疑是将来潜在的留守人员,这些数量巨大并不断增加的空巢老人,要求我们必须立即建立改进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笔者认为最快、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社区和乡村养老模式,因为既不可能把他们全弄到福利院,也不可能全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并马上拿到养老金。

麻省理工暑期实践 篇2

关键词:实践教学,理工科,校企合作

目前国内外高校主要分为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两类, 前者注重适应于社会实际生产需求人才的培养, 而后者注重科研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都必须立足于实践, 从实践中体验式学习, 深入理解、运用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而我国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目前高校研究的重点, 该问题在理工科人才培养中尤显重要。

本文以电子信息科学专业为实例, 针对实践教学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引入校企合作模式, 构建以生产需求为导向, 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相互串接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并通过毕业生反馈信息和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该平台的有效性。

1 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与不足

我国高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 而随着大学扩招的不断深入, 生师比的不断提高, 实践教学质量出现严重问题, 主要表现在:1) 实验教学及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滞后, 多数以验证性为主, 未能结合生产实际;2) 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多以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 集中实习多数是走马观花, 未能深入了解企业实际技术核心, 分散实习老师更是鞭长莫及;3) 毕业设计则存在与学生考研、就业、毕业实习时间冲突和学生主动性差等问题, 最终导致流于形式, 未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目标。

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多年的实践教学中, 以上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分析原因, 主要有:1) 实践教学资源经费匮乏;2) 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 与企业实际生产联系少, 实践能力培养欠缺;3) 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相互孤立, 如毕业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验教学等环节关联性差, 最终导致各实践环节未能相互促进, 整个实践教学未能发挥相应功效;4) 在毕业实习和生产实习活动中, 由于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最终导致学生实习走马观花;5) 由于实践教学与实际生产联系少, 未能体现其相应功效, 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6) 整体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滞后, 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监管不完善。

2 以生产实践为导向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任何理论知识学习和创新都应是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最终以服务于人类为目标。因此, 无论是教学型或研究型大学, 对理工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平台尤为重要。该文拟建立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

该平台首先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 解决学生的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问题;其次, 根据企业实际有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和学科发展方向, 建立企业技术人员与高校教师的合作团队,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凝练学科发展方向, 并可将优秀同学引入该团体, 提高学生积极性;再次, 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 合理安排毕业设计选题内容, 并将生产实践内容按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基础课的从上到下的层次逐步细分到各门课的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 最终建立完善的以生产实践为导向的实践一体化教学平台;最后, 建立毕业生动态反馈追踪平台, 及时了解毕业学生动态走向及市场需求, 进一步指导修正一体化实验教学平台建立, 同时设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确保各个实验环节的有效进行。

2.1 建立校企合作基地

实践教学必须源于实际生产, 因此,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首要途径应是走入企业, 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 这将从根本上改进实践教学, 最终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达成实际生产技术与本科教学同步的目标。

校企合作主要目的是加强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主要模式有:1) 与就业输送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增强为企业储蓄培养人才的意识, 使企业乐于投入热情辅助学校人才培养, 促使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落实到位;2) 深入了解企业现状, 与企业技术人员建立合作项目, 共同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加强教师实际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及时了解;3) 和企业合资建立校外生产实习基地, 通过企业技术人员指导, 为学生实习提高实战场所;4) 引进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来校讲座或承担部分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教学任务, 加大学生与社会契合点, 使学生带着目的学习。

2.2 加强师资力量培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力量,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培养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对本学科的发展与学习产生兴趣。因此, 如何提高师资力量是办学质量的首要前提。而目前高校用于师资培训的经费少之又少, 特别是对于那些非958和211大学国家重点建设院校, 而在仅有的师资培训主要用于参加高校组织的各种会议、在其他高校进行访问学习, 而与企业联系甚少, 最终仍存在教师知识滞后、与实际生产技术脱节, 在理工类学科该问题的存在更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实际生活中, 引领技术前沿的仍然是企业实际产品, 因此, 应加大企业合作交流, 使教师了解生产一线最新技术进展及难题。如面对企业中的技术难题, 通过校企合作, 使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做成团队攻克难题, 也可吸纳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 一方面提高教师科研及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课外研学、学科竞赛起到作用。

2.3 构建以生产实践为导向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通过校企合作, 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直接与企业技术挂钩, 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领悟理论知识, 在生产实践难题中激发学习热情及创新意识。而对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实验又是生产实践的前提, 同时他们又共同指导、决定着毕业设计质量。因此, 如何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五大实践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促进, 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将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实际生产在实践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首先可以通过将生产实践中用到的基本技术分解细化到各项基础理论课程实验中, 并将分解后的小课题作为课程设计类综合性实验, 为生产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 通过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最新技术, 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最终使各门实验课程及课程设计内容落实到位, 而非流于形式;再次, 将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大的问题或难题通过教师衡量, 融入学生毕业设计课题中, 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学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毕业设计题目, 并针对性的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题目相结合, 二者相得益彰;最后, 合理安排各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比重及时间进程, 修改实践教学大纲, 如毕业设计时间安排提前半学期, 避开学生考研、招聘, 最终建立完善的以生产实践为导向的实践一体化教学平台。

2.4 建立保障系统

建立毕业设计反馈系统, 及时跟踪了解毕业学生动态走向及市场需求, 进一步指导修正以生产实践为导向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合理的监管机制是整个体系得到保障的充分条件, 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确保各个实践环节的有效进行。

3 结束语

本体系的实施,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还有利于凝练教师学科研究方向及团队合作能力, 架构专业教师科研梯队, 促进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发展, 形成自身学科优势和特点, 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余瑾, 李景涌, 姚燕.实践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 :236-239.

香港理工大学:实践出真知 篇3

就拿理工大名列世界第二的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来说吧!学生除了要学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理论课,还要在学院的教学餐厅中亲自下厨、为客人打造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并且提供高水准的服务。这样的实践课程,往往比理论课要求更严苛,因为客人的满意度和预算都是评分的标准,稍有不慎便可能使全组人几个月的努力付诸东流……所以良好的团队合作永远都是取得高分的关键。在酒店管理的实践课程中,每位组员都被赋予不同的角色:总经理、市场部经理、财务部经理、厨师长……从开会制定方案到具体执行,人人都各司其职,简直就是一次对真实工作环境和内容的“实战演习”!

除了课程本身之外,实习是每一位理工大学生都要面临的挑战。其实,理工大是香港首所把实习纳入必修学分的大学。换句话来说,理工大的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多多少少获得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而实习时间的长短每个专业则有不同要求。为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凭借香港独特的地理和经济优势,为学生安排了不少境外实习,很多同学毕业前就已经有在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工作经验。笔者曾在学院的资助下去美国奥兰多的华特迪士尼世界(Walt Disney World)实习。虽然只有三个月,但这段经历让我毕生难忘。我兴奋地发现原来老师口中枯燥的理论竟然真的能够解决实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但同时也发觉了书本知识的局限性,因为待人接物和处理紧急情况的技巧必须深刻体验过才能学会。更重要的是,境外实习还可以让我认识很多来自各个国家和不同生活背景的朋友,工作之余还能去美国各大城市游览一番,完全不似一般实习的枯燥。

理工大不仅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践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学校舍得花巨资为学生打造专业的实践设施。同样拿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来说,学校投资修建“唯港荟”教学酒店,这在港校中极其少见。这所酒店有着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其配备了供师生使用的教学餐厅、中西餐厨房、实验室、图书馆、电脑室和教室等设施,足以满足理论和实践课程的需求;另一方面又是一间拥有两百多间客房、三间餐厅、游泳池、水疗中心和大型宴会厅的五星级酒店。开业之后,唯港荟将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同时也在学习的氛围中工作。

细节理工大

火红的理工大

想必来过理工大的人都对她大气而又质朴的“红”印象深刻吧!校园内几乎所有的教学楼都是红砖建筑,据说这红色是“工业”的代表,也是理工大最为显著的特点。如果细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理工大的教学楼大都连为一体,即使上课走错了楼也可以很快“窜”到另一栋,所以楼道间经常会出现学生匆匆而过寻找教室的身影。

豪华的宿舍

麻省理工暑期实践 篇4

——浙大宁波理工暑期慈城实践小分队调查报告

前言:慈城镇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宁绍平原,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东与镇海区相连,西与余姚市接壤,北与慈溪市相临,南隔余姚江与鄞州区相望,可谓是“众星拱月”。慈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设治始于吴越勾践时(约公元前473年),名叫句章。县治在余姚江畔城山地方,作为越国的屏障。历代名人辈出,且具有优越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近年来,相继被命名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宁波市中心镇。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宁波的发展、慈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年暑期(7月8日-7月12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法律与传媒分院成立了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专门对慈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各类文物古迹及古城的实地考查,全面了解慈城镇政府和慈城镇居民对慈城古城保护与建设、发展的设想与意愿,详细调查古城历史变迁,综合分析城镇特色与宁波经济高速发展现实状况,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以及初步认识在整个慈城旧城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形式:

1、采用实证分析法,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当地居民及调查问卷的形式由表及里深入了解慈城历史、文化的发展和现状。

2、通过拍摄慈城的现存文物、古迹和居民生活、建设场景的纪实图片以直观的方式反映慈城的现状和发展。

主要方向:我们深入慈城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对当前慈城的开发保护现状、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慈城当地居民对于慈城旅游开发的态度意见专门制作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深入走访考察。

调查结果:小分队调查过的地区有:孔庙公园,东门、北门两大菜场,望京、古巷等社区(老城区),枫湾家园、慈湖人家(安置小区),分清晨、午后、傍晚等多个时间段进行实地调查访问。同时个别对当地居民以及游客进行深入询问。

现在,我们结合调查结果,对这小分队的工作成果给予总结,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仅供参考。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9份。反映出的大致问题有:

1. 开发改造力度不够,没有深入,特别是速度不够快。

2. 文物古迹保护方法不科学,某些景点重建修缮人工味较浓。

3. 乡土教育不够,对当地名人、文化、特产了解不多,对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 古镇开发应该整体规划,存在着一定的人力、财力浪费现象。并建议在考虑整体性时应突出慈城本身独有的特点。

5. 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如影院等娱乐场所,相对高档的饭店、宾馆等几乎没有)。

6. 为扩大影响建议对当地居民在门票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可以效仿绍兴制作年票等)。

7. 政府和当地群众的互动交流不多,政府的旅游开发政策思路不够公开、透明化,群众参与性不强。以后应加大宣传力度和改进宣传方式。

从中我们针对性的对一些问题给出几点建议:

第一,在宣传上要肯投入。现代社会,为什么广告无孔不入,甚至多的让人反感,因为广告是一个平台,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啊!只有让大家认识你才能来接受你。一个企业公司的知名度须日积月累。何况是一个这么大的城镇。想一夜成名。毕竟胜算不大的,开发者或当地的政府说,我们现在不敢对外宣传,我们的开发还不成规模,很多的问题好存在着争议。其实这确实是一个理由。但不仿倒过来思考这个问题,“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这句话让我们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我们认为这种战略也可以用到慈城的开发中来,慈城经过了多年的开发,可以说已经初具规模,校士馆、县衙、孔庙、慈湖、冯宅、虞宅都是挺好的,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外宣传,对外开放这些景点,积累资金,缓解资金压力,为以后开发奠定基础。另外,复原建筑物的过程中,如屋檐上扬还是下弯之类的问题,不一定要全由专家说了算,来文化旅游的游客,不乏文人墨客的。这样,不仅可以听到多方面的意见,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大量的专家的费用开支。所以我认为,在当前阶段已经可以加大宣传力度了。

第二,居民安置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从表面现象来看,慈城有慈湖人家、枫湾家园这样的居民安置点,以至于我们在走访询问之中,有人问:“是不是我们要搬迁啊!什么时候啊!”脸上挂满惊喜,他们愿意搬迁,也说明政府的安置

区是让搬迁户满意的。这一点非常成功。但没有搬迁的群众,他们的落差是多大?修建后的道路远远高于原先的路。水往低处流,居民房是逢雨必积水,而且到屋里去了。这样的生活谁也无法过,难免会怨声载道,另外,新安置的居民就业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容忽视,原先的小商品店,农田,在小年 小区里已经变的不可能。那么如何解决居民生活来源问题呢?这将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个新问题。“慈湖人家”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像慈湖人家这样的居民区在宁波市都算高级型的住宅小区。我们认为现代都市嘈杂,拥挤,快节奏,在将来的上海,宁波一带尤为如此。慈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慈城作为两个大都市的后花园必有出路。慈城人民的就业问题大概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第三,改善古镇环境。改善古镇人居环境的主要内容涉及改水,改路、改厕、改线和垃圾集中处理、违章建筑拆迁、古镇绿化等方面,旨在达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民居美化、河道净化、环境洁化。包括桥梁修缮、室外墙面粉刷、绿化配套工程、污水处理等工程。特别集中于政府的安置小区——枫湾家园和慈湖人家。作为整体的古镇开发过程中,应该细致地做好古镇的规划编制工作,并要建立长期的保洁机制。着重抓好环境整治、绿化配套以及垃圾的集中收集处理。

第四,个别措施不够人性。现在社会讲究人本主义,此处的“人”用到慈城中我认为更应该偏重于本地居民。慈城开发建设最终不还是为了提高慈城人民生活水平吗?首先,如果慈城人从一开始就不满意,那么可预测的结果是:游客来了之后发现当地居民冷漠、缺乏人情味。那么不会有第二次了。所以要培养当地居民的热情。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居民十分实在,要求也不高。而且他们的要求真的可以看到以人为本的迹象。他们说:“我们时代居住在此处,以前进孔庙、校士馆、县衙都不用花钱,现在都要钱了,我们跟游客没有区别啦!”说这话时,他们都表现的一副无奈与不满之情,其实,这话说的真是上了官民之间的感情。可见,该政策存在弊端,我们小分队成员提议应该给当地居民适当的优惠,而且优惠范围应该扩大到当地居民带来的游客。在前期开发这一种作法更为有效。首先,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培养优越感。其次,通过当地居民的宣传,可以节省宣传的资金投入,为后期的开发奠定基础。最终,游客多了,利益又回归当地居民,可谓是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而且显得很人性化。另外,我们发现当地人对跳舞比较热衷,以前,有个舞厅,被拆了后,现在人们都在露天的公园广

场上跳,我想可能政府为了增加该地的特色吧!但是我们采访的时候大家正跳的兴致黯然。一阵疾雨,大家四处逃散。虽然雨马上停了,但那股兴致早烟消云散了。这也显得不够人性。

第五:开发规划不明确。这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这一点我们也只能通过居民描述和自我观察来得出一点看法,听当地居民说一些工程一翻再翻,我认为这也是居民反映进度较慢的根源,这种盲目的建设,当然得不到民众的认可。慈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了解为了慈湖扩容,两年前就把慈湖边上居民房边的花园拆了,本来供观赏休憩的场所就这样被荒置,而扩容之事又豪无动静。

第六,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在古镇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宗旨,先后完成了河道整治、古桥修建、建筑风貌复原等保护开发过程。并且通过吸引大批游客的到来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慈城作为千年历史的古镇,应该可以考虑积极确立“经营古镇”和“科学发展”的两大基本理念。以“跳出旅游办旅游”为开发方案,加速形成与上海、杭州等大都市相呼应的功能性“三产业发展区”,加快功能性服务产业的发展步伐,努力构建极具江南水乡文化特色的古镇服务业新格局。建议可以重点规划建设三产发展区,以慈城各个主要景点为核心,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底蕴以及自然风光资源,沿边、沿湖开发,主要发展居住、康健、休闲、娱乐、餐饮、教育、会展和一些与千年古镇文化风俗相协调的配套产业。

第七,完善生活设施。要以规划为依据,加大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快交通路线的建设。特别是旅游线路。另外,改善镇内的交通工具,实现机动化交通工具的投入使用——引进的士。加大位于慈城周遍的仿法式风格的休闲小镇的建设。争取按计划明年完工,并加大政策宣称力度。

同时,要狠抓“四位一体”的硬件建设,“四位”指社区超市、便民门诊、便民服务站、文体活动场所,应该尽快地完成统一的选址、设计、招标,逐步完善就业保障体系,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快速地提高古镇的合作医疗参保率。

当然,并不是解决好了以上的问题就可以取得成功。还应该总体上把握好,让配套措施,保障措施不断得到完善。如治安混乱、犯罪率上升、物价上涨等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普遍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当地的居民对于慈城进行旅游开发总体上还是采

取乐观的态度,并且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地理优势都为古城的旅游开发奠定了丰富的基础。以下我们总结慈城进行旅游开发中的几点优势:

1.民众对慈城在慈城生活的总体满意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前景乐观,对未来的生活非常有信心,有憧憬。(满意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8.1% 比较满意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7.7% 一般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8.2% 不满意的占总调查人数的6%)

2.对未来政府的旅游开发很有热情,很有信心。当地民风淳朴,居民非常热情好客。并且当地政府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很关心,考虑很周到,建设了很多的老年活动室。

3.慈城景点的人工雕琢色彩较之其他地方相比相对较少。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名人辈出,名门望族林立,是典型的千年历史古镇,拥有丰富的亟待开发的旅游资源。

4.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慈城居民中40到50岁左右的相对少壮派中有不少人很有想法。也很关心。不少人表示愿意从事相关的第三产业,但希望政府能给予税收、专业培训等相关支持。(有46%的当地居民考虑会在慈城进行旅游开发后从事相关的第三产业)

5.慈城目前拥有5位两院院士,故享有中国院士之乡的美誉。对慈城的旅游开发能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和舆论影响。

6.慈城地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其距宁波市中心约15公里,距离宁波栎社机场20余公里、距离北仑港约38公里。建设在即的杭州湾大通道将贯穿慈城、进入宁波,将使慈城成为宁波市北端的门户客厅上海远郊。

总结:在慈城的短短几天里,我们亲身体会了县衙的庄重、慈湖的宁静、孔庙的严肃,也感受到了慈城居民和当地政府的热情好客,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文化旅游的无限魅力。我们和慈城人民一样,对一个全新的千年古镇怀有无限的期待之情。我们也坚信,我们的慈城必定有个十分美好的未来!

法律与传媒分院

慈城社会实践小分队

麻省理工暑期实践 篇5

年轻的丰碑

亚青会志愿服务实践报告

2013-8-2

4本文记述了作者在结束2013年7月21日至2013年8月23日亚青会志愿者培训、上岗工作后的所感所思所悟。

“人,应该在年轻的时候给自己树立几座丰碑。”这是在亚洲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亚青会)志愿者培训班上,团市委单晓峰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观点。回想起来,这句话成为了激励我5周以来坚持不懈的动力。

大三的暑假,已经忙碌三年的我是该收获的季节,预知可以顺利保送研究生,可以悠闲在北方享受凉爽的暑假,但是不安于现状的秉性让我选择了改变,选择留学深造,选择亚青会志愿者服务,选择做电光学院2013级辅导员助理,也就选择了从2013年5月到11月没有休闲的生活。而这个假期,注定关键、注定不平凡。习惯忙碌,却从未如此忙碌。但我知道,如果我能优秀的完成每一件事情,日后回想起来,我可以骄傲的对自己说:“当年那么苦的半年我都坚持过来了,现在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进而我又可以给自己立下第二座丰碑。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半年前报名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只是单纯的热爱体育运动,单纯的想:我只在南京四年,却有幸遇到南京举办如此大型的赛事,这是缘分,我需要做一些贡献。但到今天,志愿服务结束的时候,我发现难忘的不仅仅是成为一名亚青志愿者的激动,更是从中锻炼出来的意志力,培养的责任感,还有和其他小伙伴们建立的真挚友情。

在家度过短短两周之后,我就踏上了返回学校的旅程,陪伴着我的还有南京炎热到不能再炎热的天气。回想刚到宿舍的两天,每一天,每时每刻我都在以汗洗面。南京就像是个大蒸笼,就算有无数台风扇都不能阻止它迸发出源源不断的热浪。在这个时候,我内心小小的怀疑过,这样的大好青春也太悲惨了吧,我明明也可以像其他同学一样舒服的在家里吹空调。但一直以来,对我选择的事情,再苦再累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一次我也不想被“热”这个问题轻易打败,这便是亚青会给我的第一个挑战!

7月27日,我第一次身着志愿者制服来到奥体中心参加联调联试,看到各个部门都在为亚青会紧张筹备时,我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感。就像已经准备好出发的士兵一样,前面就是自己的主场,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亚青会有它的独立性,同时也是2014年青年奥铃匹克运动会的预演,所以各方面的运行都要到位。我所在的团队负责信息咨询,我们志愿者要在奥体场馆与安检口之间的信息咨询亭,为前来观赛的观众提供及时的赛会和场馆信息、观

众手册和其他各类服务。在天气炎热时,我们会提供便捷的扇子;在下雨天,我们也准备了简易雨衣。可以说,观众安检后最初接触到的、见到的志愿者就是我们。我们的工作说来简单,但需要很强的应变能力,这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刁钻的问题。比如当有工作人员想要寄存违禁物品打火机时,我们需要婉言拒绝;比如虽然紧挨着就是苏果超市零售店的亭子,我们也要在不引起矛盾的前提下,巧妙地告知观众场馆里是可以领取免费矿泉水的;比如突然出现外国友人,我们要用流利的英文指路、发给他们英文版的观众指南。我们像百宝箱一下,有问必答,耐心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尽可能为观众提供满意的服务。

从信息亭的服务过程中我明白,不管未来从事哪种工作,都要与他人交流,在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尽好自己的工作职能,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如果双方都能做到这样,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除此以外,我感受颇深的还有“责任”这个问题。参加志愿者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自我牺牲很多的事情。但当你一旦承担起这项任务时,就要时刻想着自己的责任。我们工作中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待遇上出现的差异自己知道就可以,不应该再把事情扩大,更不能再网上随意发表言论,否则将对我们志愿者团队和整个赛事产生负面影响。作为能够参与亚青会的优秀90后,我们以自己为荣,我们向社会证明90后的孩子是最棒的。

奥委会主席罗格曾说过,一个大型盛会的成功举办与志愿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素质的志愿者和他们高水平的服务是成功举办运动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的志愿者大家庭隶属于观众服务。这次有些遗憾没能参与到竞赛服务,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我根本没有意料到后面的故事会如此精彩。我们这个小团队有二十一名成员,来自不同的院系,不同年级,但这些差异并没有阻碍我们之间成为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朋友。我们上的第一节团队课,开展了破冰之旅,我们这些陌生的却熟悉同学从此熟悉了起来。在辛苦的志愿服务之余,我们忙里偷闲,一起玩游戏,一起去一工自习。不管谁落下了,我们都一起耐心等待,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是一群有活力有共同理想的年轻人。我的志愿者小伙伴中,不乏许多优秀的学弟学妹、学长学姐。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发现了我和他们一些共同的特点,哪里都有值得我学习的朋友。在这次亚青会志愿者夏令营开营仪式上的老师曾说过,在整个亚青会培训和服务阶段,会出现那么些人,有的人成为你一辈子陪伴着你的好朋友,有的人会开启你人生的新方向。我想我看到了。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时,已经是2013年8月24日,今晚亚青会就要闭幕了,我的志愿服务也已于昨天落幕。此后,也许我再也没有机会参于到这样的大型赛事中了。也许我和我大多数的小伙伴在重新回归自己学习生活中之后,大家越来越忙、不常联络。但是我相信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想起一起流汗度过的这个夏天,想起身着小青柠制服的我们在奥体中心忙碌的身影,想起我们在志愿者之家围坐一起娱乐,想起每个在5点中醒来的清晨,想起我们发自心底的快乐和满足的时候,这些难忘的记忆会成为宝贵的财富,成为我无悔青春中闪光的一部分。

麻省理工暑期实践 篇6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学号:

2012年调查报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003王伟巍08 月 19日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研时间:

调研地点:

调查对象:刚入职大学毕业生和在校学生调查人员:

指导老师:

前言:如我们所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已经不是危言耸听,当今社会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已经逐渐失去了其特殊性,因此大学毕业生依然面对着很大的就业压力。而造成这个局面的,一方面是高校的扩招政策,另一方面,还有大学生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诸如:向往大型沿海城市,不喜欢内陆中小型城市;“高不成低不就”思想的存在;理论实践不能很好结合的弊端等等。实时的了解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能帮我们更好的分清现在的就业形势,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完善自己。大学生毕业,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即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我们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是非常的关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

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研究,更好的了解了现在的就业形势,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完善自己,缓解就业压力。能够以最好的心态面对毕业,更好的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以期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这个暑假过的很充实,好好的利用了八月份的时间对汇众电脑城中的在职大学生和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调查记录进行分析后发现有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够找到,更好的完善了自己。

正文

大学生即将走上社会,但又是学生,处在社会和学校的“交集”中。所以,我们比较关心的还是走到社会上以后的就业以及创业问题。在此,我想要先谈下当今社会大学生毕业就业现状。

我个人觉得,之所以大学生人数的飙升,是由于自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说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毕业,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即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我们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是非常的关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据调查显示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生情况。如下表:

年份毕业生人数(万人)

2004280

2005340

2006413

2007495 2008556 2009611 2010630 2011671

2012680

看到上表,我们应该都能够想到吧,每年的毕业生都会非常的多,也就是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是很大的。而且据调查显示,很多毕业生都想要人才比较集中的大城市或者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在一些内地中小型城市的选择率会相对较低。有些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查问多名大学毕业生,发现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根据上表我们能看出,毕业生人数在逐年递增,但是公司所能提供的职位空缺毕竟是有限的,因此目前还处于大三的学生们应该尽早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谋划。为逃避严峻的就业压力,不少学生在纠结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其实二者之间各有利弊,选择考研亦或是考公务员是大多数学生的困惑。其实究其本质来看,考研也是为了研究生毕业以后,自己的起步点更高,为找一份比本科学历更好的工作做准备,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一份好工作。而公务员其实可以实现一步到位,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节省了三年的研究生的攻读时间和资本。然而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已大学毕业但至今未就业。当我们不断在讲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的家庭是什么感受?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波及范围的扩大,全球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困难期,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国的企业。而企业受难的同时无疑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压力。

2010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

通过调查得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两点

1.缺乏胜任力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应试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同样延伸到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中。所以,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被动地传授知识与技能,缺乏对事物的探索与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高智商低能力的大学生随处可见。

2.供过于求

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总结:当今大学生要想好好的就业,就要完善自己,在这里,我觉得应该从两方面出发:

1.从大学生主观的自身角度出发:

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自身专业技能,同时,端正就业心态。

2.从客观角度讲:

高职理工科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 篇7

一、当前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习动力不足, 缺乏规划意识

从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学习情况看, 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奋斗目标模糊等问题。学习动力是推动学习不断前进, 持久地激励学习行为, 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学习作用力。高职理工科学生存在自学能力较弱、学习习惯差、缺乏学习自信心。多数学生学习目标功利化, 对考证考级热情高涨, 但缺乏学习系统性;学生对专业认知不清, 专业思想摇摆不定, 缺乏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再加上近年来, 由于高考规则以及社会环境的诸多原因, 学生偏爱文科专业, 众多高职理工科专业实行文理兼招。“我是文科生, 我学不好理工科”的心理暗示让读理工科的文科生丧失学习信心, 从而一蹶不振。即便是理科学生攻读理工科专业, 又因课程较难, 学习中缺乏积极性, 产生抵触和厌学情绪, 影响学业的完成。学习动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的办学。

2. 思维活力不足, 缺乏创新意识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高职学生普遍坚持答案的唯一性、教师的权威性, 被动接受知识, 学生的创新思维、质疑能力得不到训练, 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比较严重。目前, 高职院校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处于缺位状态。有的高职院校将技能训练等同于创新训练, 培养了大批没有创新意识的熟练工;有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创新思维课程, 但因师资、创新载体的缺乏、考核体系不完善而成为纸上谈兵课程。

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思维活力不足, 在课堂上能对老师提出问题、质疑的学生寥寥无几, 创新能力极其有限。在“挑战杯”、“创新创意大赛”的舞台上, 能够让大家眼睛一亮的实践作品少之又少。

3. 社会情感冷漠, 缺乏感恩意识

以独生子女为主流的80、90后高职学生在社会情感方面显得有些冷漠。对学生来讲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天经地义。有些学生不顾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追求享乐、盲目攀比;有些学生常常因为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向父母发脾气, 甚至对父母拳打脚踢。老师的教诲之恩在学生眼里也是理所当然, 甚至有学生从服务的角度视自己为客户或上帝, 见到老师形同陌路, 对老师的教导充耳不闻, 对老师的严格要求恶意顶撞甚至大打出手。在面对社会给予的优越生存和发展条件时, 学生还常常处于抱怨状态。他们总是在缺乏理性比较与分析基础上主观地做出判断, 到处宣泄不满情绪。而当社会需要他的付出时, 又往往无动于衷, 缺乏对社会的感恩之情。

4. 道德修养失范, 缺乏责任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价值多元化, 部分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公交车内大学生拒不给老人让座、网络世界里谎言遍布、很多大学生助学贷款有借无还等等, 大学生在面对这些事情时的价值选择令人瞠目。高职学生越来越多地以自我为中心、只求享受而不愿承担责任。他们对自己要求很低, 对别人却要求很高;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对他人和社会提出种种要求, 却不会好好考虑自己的使命和任务;他们心中只有自己, 俨然将公德抛之脑后;他们面对社会现实, 用娇气与任性对待;他们眼中的父母仅是经济上的依靠, 却忘记情感的亲近与沟通。

5. 社会经验不足, 缺乏吃苦意识

高职学生基本是12年连续不断的寒窗苦读之后进入大学, 在社会大课堂中的经历有限, 社会认知不清, 社会经验匮乏。在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时, 因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幼稚、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而屡受阻挠。更有甚者, 由于急于求成而上当受骗、陷入传销组织、街头乞讨等事件。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机构在北京10个区县的2590名“80后”青年、500家用人单位中进行的相关调查报告《“80后”青年的职场状况调查报告》显示:“80后”青年存在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就业后频繁跳槽、工作中眼高手低的现象。表现出较低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鱼型结构”的五个一素质教育工程的实践探索

针对目前高职理工科学生存在的问题,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提出了“鱼型结构”的五个一素质教育工程。鱼头指明了我院素质教育的职能与培养目标, 即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鱼刺则体现了我院素质教育的基本框架。每一根鱼刺都代表了一种素质教育的行动与预期培养效果, 整个素质教育由五个部分构成:规划教育、责任教育、创新教育、生存教育、感恩教育。每一种教育都对应一种行动, 每一种行动都翘动一个板块的教育。

1. 行动1:“励志成才一本书”———用书本激发学习动力, 学会规划

书籍始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 学生的望远镜, 它可以让大家看得更远、更清晰。帮助学生养成“博百家所长, 为我所用”的读书情怀将会使他们受益一生。我院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励志类经典书籍, 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提升自我, 完善自我, 激发学的兴趣, 从而对大学生活、未来职业有合理的规划。每年学院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读书文化节活动, 举办“读励志书, 划人生路”品书会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利用彩屏进行“每周一书”推荐, 建立“学生干部加油站” (书屋) 。通过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和氛围营造帮助学生寻找到学习的动力, 成长的催化剂。要求每位学生仔细品味书中的哲理, 做好读书笔记, 并记录下自己最喜欢的励志书籍和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 激励自我, 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奋斗。

2. 行动2:“意义非凡一件事”———用小事提升道德修养, 学会担当

从《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念到胡锦涛同志对青年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殷切寄语, 都表达了对责任意识要求。责任贯穿于一个人的生命, 贯穿于一个民族的发展与繁荣, 贯穿于一个国家的兴旺崛起。责任的培养是从点滴开始的, 从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态度、对待社会的态度中开始的。因此, 我院提出“用小事提升道德修养”的主张, 提倡在大学期间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通过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承担起对家庭、朋友、社会的责任, 哪怕只是一封家书, 哪怕只是一次拾金不昧, 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各种活动要求学生在诚信还贷、诚信考试、为人真诚等方面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特别是在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3. 行动3:“创新实践一作品”———用作品调动学习兴趣, 学会创造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到来,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逐步从资源与资本驱动向知识与创新驱动转变, 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都要以创新人才作为根本支撑和保障。近年来, 我院积极寻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动平台, 2010年成立创新班, 启动了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协会为运行部门面向全体学生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每年3-5月, 电子工程学院所有大二学生在各课导师的带领下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以团队为单位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完成创新实践作品。从实施到现在, 共完成创新实践作品近300件, 学生利用第二课堂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创新设计,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 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不断适应电子信息类行业多变要求, 养成了善于创新创造的职业品质。同时, 学院又搭建了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江苏省IT杯电子设计大赛、无锡市职业技能大赛、专利申报等平台, 并收获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二等奖等各类竞赛奖项近30项, 学生申请国家专利近20个。

4. 行动4:“学徒磨炼一个月”———用实践积累社会经验, 学会生存

社会是学生学习的又一课堂。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历练能够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院号召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机会, 深入社会, 在企业接受学徒磨炼, 了解企业基层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企业文化, 培养基本的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活动开展至今, 组织了“清华同方”职场体验团、“科尔华”职场体验团、“SMT教学工厂”体验团、“巧勤”职场体验团等以职场锻炼为内容的社会实践团队, 学生通过为期1-2个月的职场锻炼, 学会与同事相处, 学会与社会相融, 学会反思专业学习中的问题。同时, 每年学院都要开展“绝地生存”活动, 让学生在只有两元钱的状态下, 通过自己的劳动学会生存, 以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积累一定的社会生存经验。

5. 行动5:“义工服务一兼职”———用义工挖掘社会情感, 学会感恩

义工与共青团所提出的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一致的。学院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要成为志愿者, 每位学生需要担任一份兼职义工服务或定期参加志愿服务累计满10小时。学院积极搭建志愿者服务平台, 以“3·5”中国志愿者日和“12·5”国际志愿者日为契机, 通过与“靖海颐养院”、“滨湖区万达广场”、“滨湖区康复中心”等建立定点的志愿者服务基地, 让广大学生参与到敬老爱老、交通协勤、特殊需要儿童帮扶等志愿活动中去。通过多样的志愿者公益活动,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使学生长存感恩之心, 常记感恩之情, 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完善人格,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于社会。

三、素质教育实施的典型案例

“鱼型结构”的五个一素质教育工程实施至今, 涌现出一批创新标兵、创业标兵、技能标兵和道德标兵。特别在“创新一作品”的实施过程中, 每个专任教师作为学业导师带领15个学生完成2-3个项目, 给学生创建了锻炼技能、发挥创新思维的舞台。通过两个月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创意完成创新实践作品, 并为三年级制作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创新一作品”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的案例很多。如电气093班一同学, 大二期间参加创新实践活动脱颖而出, 在积极投入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后, 荣获江苏赛区一等奖, 完成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1项, 并成立无锡地区单片机QQ群, 成为无锡高校系统单片机领域的“风云人物”;电子102班一同学, 大一就参加了“创新一作品”活动, 获得了二等奖的成绩。之后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得“芯片级维修与信息服务”三等奖, 2011年他又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 获得江苏赛区一等奖。

如何开展素质教育一直是让高职院校头疼的问题。面对理工科学生的特点, 我院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平台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在实践中目标集中, 针对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树立明确的教育方向, 确立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五个关键靶位, 通过活动载体、文化氛围的全面建设, 取得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符建利.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调查及教育方法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12) .

[2]韩玉芬, 费斯威.高职学生学习动力问题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3) .

[3]曾艳.加强高职学生责任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8) .

[4]王静文.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培养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 2011, (12) .

麻省理工暑期实践 篇8

关键词 研究生 数学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长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目前,我校已经成为省属高校中研究生培养规模最大的学校。截至2011年底,在学研究生总数达到467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46人、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3355人、非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978人。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我校始终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把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生命线,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自2006年以来,我们全面开展了理工科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1 改革目标和依托

我校理工科研究生数学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现代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材建设滞后,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所以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为指导,积极把握理工科研究生数学教育的发展动态,以培养研究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开展理工科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体系的研究,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非数学类理工科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是我校承担的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该课题以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为指导,准确把握理工科研究生数学教育的发展动态,以培养研究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针对工科研究生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理工科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体系的研究,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为长春理工大学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奠定了数学基础。课题组建立了理工科研究生的数学课程体系,制定或修订了13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教材4部,制作了电子教案3套,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篇,获得教学研究奖励13项。

2 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及实施方案

(1)研究理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优化、整合课程体系。课题组认真深入了解国内各高校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的设置情况,比较各高校各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我校各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其对数学理论的需求,优化、整合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数学课程体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研究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增加相应的现代数学理论与常用的现代数学方法。使研究生能将学到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应用于科研和学位论文。

(2)研究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为解决理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在内容上的衔接,使研究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新的课程体系针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研究生设置了学位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类型。在教学内容上也作了调整,比如精简了“随机过程”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学时从48学时压缩为32学时;更新和拓展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考虑到科学计算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重要,增加了数值计算方法的相关实验,并入“数值分析”课程,将“数值分析”课程的学时从48学时增加到56学时。根据理工科各层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制定或修订13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将现代数学的思想、观点、概念、理论和方法融入教学内容,并把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

(3)加强教材建设、进一步推进课程内容改革。在对理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的基础上,课程组重点加强了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的教材建设。修订了适合“数值分析”课程使用的教材《数值计算方法》,适合“模糊数学”课程使用的教材《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编写、出版了适用于“矩阵论”课程使用的教材《矩阵论》及《矩阵论学习指导与典型题解析》,新教材更好地和学生们在本科时所学的线性代数的知识进行了衔接。研究生数学课程系列教材从教学思想和内容设置上充分考虑了时代对研究生提出的需求,解决了拓宽知识面与学时紧张的矛盾。

(4)积极进行教学手段改革。为解决理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内容多、课时紧的矛盾,积极进行教学手段改革,推行多媒体教学,我们选取恰当的数学内容搞好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长处。制作了《矩阵论》、《模糊数学》、《数值分析》3门课程的电子教案,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授课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授课效果,受到研究生的普遍好评。

3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我校建立了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设置方案、制定或修订的新教学大纲自2007年开始实施。每年有600多名研究生修读各门数学课程,新的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满足了工科各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需求,取得了预期效果,得到了研究生的普遍好评。这对其他高校的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2006年以来,编写的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系列教材《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矩阵论》、《数值分析》(第一版)在我校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程中广泛使用;修订版《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书稿在我校工科硕士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中使用两届,受到学生广泛好评。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矩阵论”、“数值分析”自2007年开始在全校工科硕士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中广泛使用,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提高了授课效率和教学效果,受到了研究生的普遍好评。

研究生数学类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伴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前进的研究生教育活动。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应遵循实践逻辑,致力于对具体情景的分析,在实践中不断平衡“学科”、“学生”、“社会”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叶志明.对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6-9.

[2] 常新华,贾黎明,王兰珍.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系统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5):194-197.

上一篇:原谷谏父原文及翻译下一篇:在放学的路上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