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绿色发展立法工作

2024-10-02

加快绿色发展立法工作(精选8篇)

加快绿色发展立法工作 篇1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教育部: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工作

作者:

来源:《天津教育》2013年第16期

本刊讯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副部长郝平7月30日主持召开“学前教育立法建议提案办理专题座谈会”时要求,有关司局要充分研究、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工作。

郝平认为,教育立法工作涉及教育体制机制创新,需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此次会议是教育部创新提案议案办理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中央关于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有关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重要尝试,对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与会代表围绕如何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如何立好学前教育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针对学前教育的性质、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园体制、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制度等学前教育立法的重点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责任编辑 邓 蕙)

加快绿色发展立法工作 篇2

近年来, 我省加快发展散装水泥法制化建设, 通过政策法规推动我省散装水泥事业的发展。

(一)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在全省农村牧区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实施意见》,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省供销合作联社出台了《关于加快农牧区散装水泥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的通知》。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使我省农村牧区发展散装水泥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二)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 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投入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退返结算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加强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投入使用及退返结算工作。

(三)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工作, 促进“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形成, 制定了《加强全省预拌砂浆企业生产管理的暂行规定》。

(四) 经过广泛调研并结合我省实际, 起草了《青海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办法》并报送至省政府法制办, 同年即纳入我省立法工作计划。在征求了青海省发展改革、经济、财政、公安、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和州 (地、市) 人民政府及相关水泥生产和使用企业的意见后, 召开了论证会, 根据征求的意见和建议, 做了多次修改后, 报请省政府第109次常务会审议通过, 以青海省人民政府第93号令颁布了《青海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办法》, 使我省促进散装水泥工作发展的相关文件由部门规章上升到地方政府规章, 我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工作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五) 根据《青海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办法》的精神, 结合省散办隶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及相关职能的调整情况, 将原有的《青海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进行完善、修订, 于2013年7月重新制定出台了《青海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使我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征收、使用、管理更趋合理化。

(六) 为促进我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散装水泥发展, 制定了《关于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贯彻落实〈青海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办法〉的实施意见》, 充分发挥了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全过程管理职能, 建立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支持、鼓励、促进散装水泥发展综合管理体制。

(七) 为全面推进我省城市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的工作, 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公安厅、省环境保护厅、省经济委员会、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将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乐都区、平安县列为限期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城市的通知》, 进一步扩大了我省“禁现”工作覆盖面。

二、突破体制障碍, 全力推进散装水泥在全省发展

把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落实管理职能作为头等要务来抓。积极协调省编办对我省发展散装水泥管理机构相关事宜进行研究。充分发挥青海省散装水泥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 形成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树立服务意识, 强化协调配合, 创新工作思路, 加强与各州、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协调, 将发展散装水泥管理工作触角伸入到全省建设事业中, 落实工作任务到其工作职责中, 提出结合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 以散装水泥的使用为切入点, 从工程建设的各环节开展散装水泥推广应用工作。一是要求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地区散装水泥发展规划或实施意见;二是要求开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三是做好散装水泥统计工作;四是要求以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为突破口, 开展城镇“禁现”工作等要求。以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区散装水泥发展管理工作, 形成对散装水泥从生产、运输、储存、到使用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扭转了散办工作职能单一面向水泥企业的局面, 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形成了“识散”“发散”的氛围, 创新了工作思路, 消除了我省推散管理工作上的空白点, 使散装水泥工作在全省铺开。

三、做好规划指导, 明确年度目标, 实行考核机制

根据《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我省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青海省散装水泥发展“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发展展望》, 我们积极引导各地将发展散装水泥事业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 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散装水泥发展规划的政策措施。我们从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强化目标管理入手, 根据规划的总体要求, 制定规划年度目标任务, 与全省水泥企业、预拌混凝土、农牧区发散企业及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代征代缴单位签订了“目标协议书”, 并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全省六州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建立目标奖罚制度, 通过强化目标管理, 推动散装水泥在全省共同发展。

四、从使用环节入手, 加大城市“禁现”力度

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是散装水泥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使用散装水泥的主力军。为此, 我省充分发挥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 以散装水泥的使用为推手, 从工程建设的各环节大力开展散装水泥推广应用工作。

(一) 以发展预拌混凝土为切入点, 加快了城市、县城“禁现”工作。协同建筑市场、工程造价、工程设计、工程招投标、物价、质量监督、车辆交通等管理部门, 拓展和规范散装水泥使用环节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城镇以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为切入点的“禁现”工作的检查和督导。随着我省德令哈市、格尔木市、乐都区、平安县被列为“禁现”城市后, 进一步扩大了城市“禁现”范围, 加快了“禁现”市场体系建设的推进, 形成行业市场竞争有序、发展健康、运行规范的新机制。

(二) 在我省格尔木市新建一座年产20万吨的预拌砂浆生产线, 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这条生产线的建成, 标志着我省城市步入真正意义上的“禁现”时期, 填补了我省推广预拌砂浆工作的空白。格尔木市形成了以推广预拌混凝土为主导、具备散装水泥供应为支撑、应用预拌砂浆、新型墙材为工作方向的发展模式, 形成了水泥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体系基地, 促进了“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的形成。

(三) 开展发散体系建设工作, 鼓励支持水泥企业、农牧区发散企业采取以城镇或企业站点为中心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的发散系统建设, 发散区域已达3市22县2行委, 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地区占全省县城的58%, 进一步带动了散装水泥的使用, 发散体系已初具规模, 散装水泥使用遍布建筑施工工地、预制构件厂、预拌混凝土站、新农村建设中, 特别是在各州、市、县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广泛应用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

五、专项资金征、管、用工作规范有序, 引导带动作用更加显著

进一步扩大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征收覆盖面, 各代征代缴单位加强对建设项目征缴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 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征缴率大幅提高。每年度使用大量的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投入到全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运输、使用环节及玉树灾后重建散装水泥项目、农牧区散装水泥配送网点的项目建设, 进一步带动行业投资, 加强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监管, 确保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的公开、公平、公正和使用效率, 充分发挥了专项资金的经济杠杆作用, 对提高我省散装水泥的整体发展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加快散装水泥标准化体系建设, 强化技术支撑作用

利用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补贴, 加大了我省散装水泥科技化、标准化建设, 近年来累计投入110万元, 会同我省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青海省预拌混凝土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青海省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青海省散装水泥农村配送站技术规范》, 建设开通了“青海省散装水泥生产、运营服务信息网络平台”, 该平台覆盖了我省除玉树州以外的所有地区及所属预拌混凝土行业, 建立起我省统一的散装水泥行业物流数据中心, 实现了对行业内企业基本发展状况的持续监测, 通过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与新型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有效结合, 促进了技术监管管理水平的提高, 促进安全生产, 让繁琐的手工填制报表改变为方便快捷的网络报送, 即加大了监管力度, 形成了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 又节约了办公成本, 提高了办事效率, 为我省散装水泥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七、具有特点的农牧区散装水泥推广使用工作体系正在形成

加快终身教育立法工作 篇3

目前,国内终身教育地方立法和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其他国家及地区终身教育法的实行可为我们提供具体的借鉴与参考。因此,建议加快终身教育立法工作。终身教育法的核心内容如下:

1.确立政府主导的原则。我国的终身教育法应该明确政府在终身教育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与人员,指导和推动全国的终身教育工作;在教育经费的总额中确定终身教育经费的比例,保证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政府应该为社会公众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各种公共设施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每年应提供一些时间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2.明确资源的统筹。明确政府对于终身学习资源的统筹与规划,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与巨大浪费。根据对目前各地终身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已经开展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省市,都在各自建设自己的学习资源,其中有一大部分资源是重复建设的,因此,为了节约建设成本,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协调整个终身学习资源的建设与规划,实现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最小化与使用最大化。

加快绿色发展立法工作 篇4

促发展

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步伐

——二○○七环保工作总结

2007年探采厂按照“环保就是效益”、“抓环保也是抓生产”的发展理念,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总体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环保专项工作安排,层层细化分解《环保管理目标责任书》,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环保建设,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在巩固以往环保建设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矿山环保管理力度,不断强化职工环保意识,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狠抓环保及绿化基础工作,积极探索和建立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通过各项环保工作的开展,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全年的各项环保指标,而且为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步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全面落实环保培训宣传工作,普遍提升全员环保 意识。

职工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是顺利开展环保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今年,探采厂把提高全员环保意识作为工作的首要来抓,通过培训、学习、宣传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使全员了解掌握《ISO14000环保管理体系标准》、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公司环保规章制度、环保常识等;全年组强环保专项培训及考核一次,组织环保学习会十二次,举办环保专题黑板报十一期,通过以上工作的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每一位职工环保责任感和紧迫感,使职工明白“保护环境就是关爱生命、环保就是效益” “抓环保就是抓生产”的理念。职工支持环保工作、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厂内环保违章现象明显减少,营造了“爱厂如家”的良好氛围。

二、统筹落实环保计划,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步伐。我厂在维护好以往环保建设成果的同时,依照《2007年环保项目计划表》为工作目标,统筹安排、明确责任,加大探采厂生活及环保基础设施的维护、改造。年内配合公司生产科,对探采厂五徵窑1880车场边坡实施挡土墙加固工程1560M2;维修加宽FIV至IV中段道路150M;对厂区综合楼进行了修缮、粉刷,改造新增楼层卫生间三处,并对职工宿舍及办公区窗户统一改装为塑钢窗,使办公区及生活区面貌焕然一新;为彻底解决以往探采厂职工生活用水不足现状,年内在五徵窑新水源处实施新建一座200M3生活用水蓄水池,埋设生活用水管道460米。通过以上工作的落实,使厂内职工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得到了职工一致赞同。绿化方面年内1—11月份按照两次制定的春、秋季环保绿化计划,对1880双轨车场渣台完成了履土绿化,塔院厂边坡共计敷土2750m,栽植刺槐6000株,栽植绣球柏36株、各种花卉70多株,为建设绿色矿山打下了坚实基础。

层层落实分解环保管理目标责任书,努力执行《ISO——14000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使环保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年初成立的探采厂环境管理小组,以《探采厂环境保护管理目标及实施方案》为工作指导,划分了责任区,形成由综合办公室牵头,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的管理模式;继续建立健全环保绿化管理制度,使以往破坏的林地换上了绿装,生活环境大大改观。日常工作完全按照管理体系要求进入规范管理,从企业员工的每一件事做起,每一个人做起,使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真正做到深入仔细。

今年在探采厂环保管理小组的带领下,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严格按《探采厂能源、资源控制方案》中制定的各项举措,认真填制《能源、资源消耗月计划表、月报表》加大用水,用电、用煤管理,垃圾定点填埋或回收力度,使各项能源、资源指标都基本达标。今年秋季干旱,致使矿山生活用水水源储水量减少,职工生活用水出现困难,影响正常生活秩序,针对这一现状,在公司驻探采厂经理的重视下,在厂领导的亲自参与下,通过厂内各部门的合作,经多方实地堪查,进行了生活用水线

3路的改造,在进入冬季之前,新建成40M临时生活用水蓄水3池一处,4M过滤池一处,架、埋设管理700余米,同时保证了水源的卫生环境,使水质达到了理想饮用标准。有效地解决了矿山职工的生活用水困难。其次进一步加大了矿区环境保护管理力度,坚持实行每周一次的环境卫生综合大检查工作,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解决,严格兑现奖罚,年内共下发环保、整改通知书18份,对整改不彻底的施工单位实行经济处罚4起,使工作、生活环境中的脏、乱、差现象有了较大的改观。

二、搞好生活环境,只是调动企业员工生产积极性的一个方面,搞好生产环境,则是促进企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2007年探采厂在抓好矿山生活环保工作的同时,对生产环保工作作了周密细致的安排,继续层层落实分解环保管理目标责任书,努力实施《ISO——14000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相关标准,年内为专职安全员配制了便携式坑内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通过每日巡查时对采场、盲头巷道,运输巷道等区段进行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的实时检测,及时准确的掌握坑内有害气体浓度,对不合格的区段能够按要求整改,有力地保证了安全生产,一直以来,矿山坑道内牵引机车尾气排放成了重大环境污染源,年初经多次讨论,被列为探采厂重点整改项目,领导和员工都非常重视,增加了尾气排放过滤水箱,实现了对牵引机车尾气排放系统的成功改造,有效地控制了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浓度,减少了坑道内有害气体的污染。另外本着早发现、早汇报、早解决的原则,通过增加风机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坑内二氧化碳浓度,确保坑道内施工的安全;对坑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废渣,采取定点排放,集中处理的措施,并建立督促管理机构,杜绝出现环境污染现象的发生,8月份、突来的特大暴雨对矿山的环保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探采厂领导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恢复工作,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使遭受破坏的环保成果得以尽快修复。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当前生产的必须,如何很好地解决生产贡税问题,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论题,为此各级领导非常重视,为了防止废水污染,要求生产技术室在设计坑内工程时给严格设计坑内的排水工程,并认真落实,通过共同努力已形成了一套循环利系统,其利用率在80%以上,减少了水资源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进一步加大了矿区环境保护管理力度,年内开展了两次环保专项整治活动,在活动中严格对生产现场各岗位及驻厂施工单位进行细致的检查,特别是死角处决不放过,对检查出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员的环保意识,促进了环保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

2007年虽然较好地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环保任务,但在整体工作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和差距,主要有:

1、继续加强施工单位的环保管理,建立健全环保管理长效机制,为08年的管理工作做好保障;

2、对全厂的的检查和督促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3、继续加大环保培训力度,提高环保工作的主动性。二00七年已成为过去,面对新一年的环保工作,我们全体员工满怀信心,继续巩固治理成果,抓住机遇、为建设绿色矿山努力奋斗!

加快绿色发展立法工作 篇5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资源以及政策优势,更快更好地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强省?带着这个问题,省绿办、中心调研组,深入到大兴安岭地区的一些县(局)、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研,不仅比较全面掌握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情况,而且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相对全省而言,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起步较晚。直到1999年底,全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仅有2家,绿标产品3个,销售收入5340万元。200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后,大兴安岭地委和行署切实把绿色食品产业上升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坚持基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开发,实现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2005年,全区绿色(有机)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89亿元,产量12.6万吨,分别比1999年增长815.7%和745.6%。一是原料基地层次不断提高。根据全区生态环境优势和资源特点,积极发展各类有机食品基地。目前,全区省级以上的绿色食品基地已发展到20万亩,其中,按照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种植的大豆9.1万亩,占45.5%。同时,有机山特产品和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全区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正迅速由种植业基地向养殖业、山特产品基地延伸,由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基地向有机食品基地方向发展。二是产品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开发新产品,已形成北奇神茶、松果粉、有机农产品、精淀粉、野生浆果、野生珍菌、野生山花、野生山菜、鹿产品、蜂产品、保健酒、饮料共12大系列358个品种,并涵盖了绿色农产品、山特产品、畜禽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等多个领域。三是优势特色产业异军突起。2005年,全区黑木耳养植小区发展到106个,规模达到1.1亿袋,产量达到3500吨,销售收入达到1.4亿元,分别比1999年350%、260%和600%。同时,野生浆果等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2005年野生浆果采集量近1万吨、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分别比1999年增长500%和520%。鹿存栏1.7万头,比1999年增长750%。四是“绿色加工航母”初步形成规模。坚持用大农业观点开发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用产业化模式推进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打造绿色(有机)食品加工航母。目前,全区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4家,比1999年增加62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2家,其中,北奇神集团辖企业22家,资产达到4.2亿元,年产值近5亿元。在64家绿色(有机)加工企业中,从事种植业加工的4家、养殖业6家、食用菌28家、野生浆果16家及其它企业10家,呈现出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的势头。2005年,全区绿色(有机)食品加工量6.6万吨,比1999年增长450%。五是“兴安”品牌影响日益扩大。目前,全区共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已达109个,其中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101个,不仅居全省前列,在全国地市级也处于领先的位置。同时,3户企业、4种产品获得国家“QS”认证。在取得标志使用权的产品中,有2个获得省级著名商标,有6个获得省级名牌产品,大兴安岭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正逐步叫响国内外市场。六是综合效益越来越突出。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壮大,吸纳了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林场下岗职工,成为林区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一条重要途径。2005年,全区直接从事绿色食品工作的人员达到8000人,间接安置富余人员40000人,拉动农民和林场职工纯收入达到1200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34元,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坚持把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面临日益严重的“林危”现实,大兴安岭地区地委、行署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发挥优势,不断调整和深化治危兴林,重振林区的新思路。他们认为,尽管森林工业面临挑战,但也充满难得的机遇。开发建设时间晚,生产区域远离城市和工矿,生态环境资源破坏程度轻,水、土和大气都维持较好的自然水平,全区大部分地域仍处于良好的自然原始生态,是世界上少有的一块全境无污染的净土,是最敢叫响绿色食品的地方。

在吃透区情的基础上,他们以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食品基地为目标,确立了“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新型林区”的发展战略。为了保证这项战略的有效实施,一是坚持领导抓抓领导。全区层层成立了绿色食品开发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任组长,吸收相关部门参加。领导小组定期听取绿色食品产业开发情况的汇报,切实解决绿色食品产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几年来,地委和行署始终都把这一工作作为重点,由各级领导挂帅,组成专门班子,实施专题推进。二是坚持有人干有人管。成立了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办公室,列入政府序列,配备得力的班子,配强工作人员。县区局也大都设置了专门办事机构,并做到了“三有”,即有专门编制、有办公经费、有办公地点,为推进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三是纳入总体发展规划。根据大兴安岭的现实基础和潜在优势,各县区局在制定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过程中,都把绿色(有机)食品发展作为重点统筹考虑,制定了本地区绿色食品的发展规划,优先发展、重点发展。

2、坚持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建设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一是坚持区域化发展。按照资源、环境和地域特点,他们把全区划分为4大板块基地,即沿江区,以种植绿色麦、豆、薯、瓜菜为主,适度发展绿色畜禽业、冷水珍贵水产业和山产品采集业;内陆区,重点发展黑木耳、猴头等食用菌栽培和山野果、山野菜采集及绿色畜禽业;交通沿线区,重点发展马铃薯、优质麦豆、矿泉水、食用菌、山野菜、野生浆果生产加工基地和特色果菜生产基地;岭南农业综合开发区,重点建设薯、豆、麦、杂粮、绿色畜禽等绿色食品原料和种子繁育生产基地。二是坚持特色化开发。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开发具有大兴安岭特色的绿色(有机)食品产品,已初步形成了黑木耳、野生浆果、松果粉、鹿业、保健品、野生浆果饮料饮品、有机饲料等生产基地。一些基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省内外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比如,黑木耳,全区20万袋以上的规模养植小区发展到120个,1.2亿袋,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0.42万吨,销售收入1.6亿元。三是坚持机制化经营。强化契约联结,通过契约经营形式,不断调整利益联结关系,实现多赢,生产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订单达到了95%以上;突出服务联结,大多数企业通过“包技术”、“包贷款”、“包部分生产资料”等服务手段,强化与基地的利益联结。在此基础上,富林科技开发公司、绿源峰业有限公司、兴安有机食品公司等企业开始积极探索资产联结、资本联结等方式,努力实现产业化经营的新跨跃。

3、坚持用高标准和先进机制打造绿色(有机)食品加工“航母”。一是大力发展民营企业。通过引资、改制和政策吸引等各项措施,促进了绿色(有机)食品加工民营企业迅速崛起。目前,全区绿色(有机)食品加工民营企业已发展到48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5家、内外资联营企业7家、本地民间投资企业36家,这些企业起点高、机制活,已成为拉动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大力整合产品品牌。围绕北奇神等强势品牌,积极整合同类产业产品,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共有22家企业、160种产品使用北奇神著名商标,北奇神集团总资产已达到4.2亿元,年产值近5亿元,成为在省内外市场有一定影响的“绿色航母”,品牌资产、商标资产不断得到利用和发挥。三是大力开发新产品。紧紧围绕国内、国际市场,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新产品开发,推进粗加工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单一产品向系列化产品转变。目前,在已开发的12大系列358个品种中,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占30%以上。富林山野珍品科技开发公司和兴安有机食品公司与哈尔滨、大连的科研单位、大学建立长期协作关系,每年至少开发1—2个新产品,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已占到总产品的50%以上。

4、坚持以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为目标建立现代营销网络。一是立足本地,积极培育区内市场。充分发挥各区县原产地优势,在全区建立了13个木耳、浆果、山野菜等绿色(有机)食品集散地,年销售近2万吨、近3亿元。去年,行署投资100多万元,在加格达奇区的繁华地段兴建了绿色食品展销中心,承担全区绿色(有机)食品的展示、宣传和销售功能。目前。绿色食品展销中心已接待大规模中外领导、客商团组75个,人数达到3200人次,现场直接销售达230万元,同时,通过现场接洽,带动企业签订合同30项,金额达1200万元。二是眼睛向外,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近年来,地委、行署以及地区绿办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组织全区绿色(有机)食品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展会平台推介企业,宣传产品。先后参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展销活动28次,合同履约额达到2.4亿元。今年哈洽会,他们组成了71人参加的展销团,参展

产品达10大系列238种产品,签订合同协议32项,签约金额近2亿元。三是依靠企业,建立现代化的销售网络。几年来,他们注意集中发挥大兴安岭珍贵、稀奇绿色(有机)食品的优势,通过进入超市经营,建立窗口市场等形式,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富林山野珍品科技开发公司以大中城市超市为核心,通过委托、代理、合作等方式在全国各地建立3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销售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2005年,全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省外销售额2.2亿元,比1999年增长9倍。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已销售到28个省、市、区(包括台湾省),远销欧、美、日和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5、坚持用得力的政策措施支持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几年来,大兴安岭地区注意根据形势变化的需要,不断出台新政策,全力保证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去年,地委、行署专门下发了《大兴安岭地区关于发展特色产业的扶持和奖励办法》。规定: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经绿色食品办公室认定后,单个产品地区补贴认证费50%;系列产品中每个产品补贴1万元;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获得国家QS认证的,地区给予一次性补贴5万元。对具有带动作用的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种植试验示范基地(种植规模在5000亩以上),就地加工和形成规模的企业,经绿办认证后,每亩地区补贴10元。对建立年加工黑木耳100吨以上的企业,经绿办认证后,购买加工设备用款的20%,由受益地政府给予投资;对专项投资建立黑木耳销售集散地的企业,年销售量1000吨、税金100万元以上的,地区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的20%给予投资。对加工野生浆果2000吨、缴纳税金50万元以上的企业,对形成加工能力的基础设施投资,经绿办认证后,地区一次性投资20%。

三、几点思考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在短短几年内取得显著成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重要保证。几年来,大兴安岭地委和行署始终把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作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来抓,作为治危兴林、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来抓,切实纳入领导的日程,做到了真抓真管真干。

启示之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重要前提。几年来,大兴安岭地委、行署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发展有机食品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确立了打造有机食品产业强区的奋斗目标,从而找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最佳切入点,促进了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利用的最大化,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的统一。

启示之三,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是重要手段。他们注意抓主要矛盾,攻重点,破难点,紧紧围绕增加总量,提高层次;打造航母,叫响品牌;开拓市场、强化监管;提高效益、确保质量这四大产业发展关键点,不断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集中力量,搞好突破,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协调发展。启示之四,充分调动好两个积极性是关键因素。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为本,把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增加农民收入上,增加企业效益上,促进社会发展上,积极运用政策等作用调动企业和农民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积极性,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引导企业和农民通过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加快致富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林区。

启示之五,建立一支得力的队伍是坚实基础。区和县(区)有专门的办事机构,乡镇一级有人专门的抓,确保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在全区每个层面,每个角落都有人管,有人干。

加快绿色发展立法工作 篇6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县、乡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与公检法机关共同行使人民民主专政职能,相互配合和制约构成县、乡两级地方完整的司法体制,担负着打击敌人,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繁重任务。具体承担着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三大职能任务,同时又担负着组织开展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制宣传、依法治理、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以及教育改造和挽救违法犯罪人员等职能,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社区矫正工作又是一项司法行政机关新的职能。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范围、任务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臵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二)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主要包括五种罪犯:

1、被判处管制的。

2、被宣告缓刑的。

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4、被裁定假释的。

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三)社区矫正的任务

1、按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

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

3、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四)江城县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基本情况

江城县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启动社区矫正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市政 法委综治办关于印发巜普洱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集相关部门专题进行了研究布署。成立了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公安局长任副组长,公、检、法、司等15个相关部门组成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江综治维稳(2009)1号]文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矫正大队,大队长由司法局长担任,教导员由县公安局副局长担任,大队设在县司法局。并制定了《江城县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全县五乡两镇都相应成立了由乡(镇)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矫正中队,中队长由各司法所所长担任,指导员由各派出所所长担任,中队设在乡(镇)司法所。各乡(镇)都制定了《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并结合我县的实际成立了社区矫正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在村一级指定一名社区矫正工作联络员,全县形成了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工作网络体系。各级社区矫正组织各司其职,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实现了有效衔接,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截至2011年6月30日,全县累计共接收了社区服刑人员156名,已依法解除矫正44人,并转为安臵帮教对象进行帮扶。现有在册社区服刑人员127人,其中,被宣告缓刑的有112人,假释4人,暂予监外执行9人,剥夺政治权利的2人,在矫正过程中,社区服 刑人员表现良好,无脱管、漏管现象,解除矫正后无重新违法犯罪人员。

(五)社区矫正工作取得成效

1、降低了刑法执行成本。

通过几年的实践,普洱市的社区矫正对象测定人均成本约2500元,而每关押一名罪犯的年平均改造费用超过1.2万元,仅占监禁成本的20.8%,这还不包括监狱建设和警察配备的费用计算在内。

2、降低了重新犯罪率。

截止2011年6月30日,江城县接收的156名矫正对象无违法、重新犯罪的现象。

3、降低了对罪犯家庭的负面影响。

实行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在家居住,可以回原单位工作或自谋职业,未完成学业的可以继续上学,不离开原有的生活环境,使其避免了因入狱而导致的家庭破裂、子女失学失教、老人无人赡养等社会问题,有利于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和谐。

二、社区矫正工作遇到的法律制约

(一)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社区矫正是个“舶来品”,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社区矫正的专门规定。为弥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法律依据不足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名 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各省市也都结合实际在社区矫正法制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无论是两高两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还是各地方的地方性法规,只是解决现阶段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法律依据不足矛盾的一种暂时性替代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区矫正工作深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法律“瓶颈”制约问题。

(二)执法主体与工作主体相分离

根据目前的法律制度,对5种社区矫正对象实施监督管理权的全部为公安机关。两高和两部联名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司法行政机关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街道、乡镇司法所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公安机关配合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这样就造成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与工作主体相分离,执法主体并不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工作主体没有执法权的尴尬局面。这种立法与实践工作的脱节造成社区矫正工作关系复杂、程序繁琐,导致社区矫正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三)法定矫正监管措施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

社区矫正一方面是严肃的刑罚执行方式,另一方面也是矫正罪犯的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矫正过程。要达到高质量的矫正效果,必须有科学、完善的 矫正监管措施。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对于矫正对象的矫正监管措施,显得过于原则,且缺乏可操作性。目前云南省对于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措施在刑法的相关规定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并有所增加,但无非是进行集中教育以及参加公益劳动等,无法满足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

(四)缺少程序保障

从法理学角度讲,法的正义包括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内容,后者是前者的形式和保障。一部实体正义的法律,如果得不到相应的程序方面的保障,终将沦为空谈。就目前的情况看,两院、两部下发的《通知》中并没有关于社区矫正应当如何具体开展的程序性规定,只是对社区矫正的定义、适用范围、任务等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而在具体程序方面,只是粗略提及公检法和司法行政机关如何分工,但对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流程、社区矫正各个阶段的衔接、社区矫正的管辖、对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效果的评估程序等并无涉及。各省、市结合自己的特点对此进行了补充,制定了一些规范性文件,但这些规范性文件的效力低而且是各单位从自己部门的利益出发制定的,导致各部门在社区矫正工作实际操作中时有磕磕绊绊现象发生。同时有关矫正对象合法权益的告诉、申诉等救济程序也缺乏相应的规定。

三、社区矫正法制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 实践证明,社区矫正是一种成功的监管与教育并重的监外改造方式,对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刻和长远的意义。社区矫正作为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必须要在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框架下开展工作。目前,由于我国社区矫正处在起步阶段,一方面,现行法律对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适用范围、执行主体、工作内容和运作程序等规定不清;另一方面,省一级层面形成的制度、规定,法律层次、法律效力不高,给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如少数矫正对象提出定期汇报、公益劳动等措施不应当作为他们的法定义务,部分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对象拒绝接受社区矫正,对此,我们除进行反复教育外,缺乏必要的强制性措施。同时,对一些表现较好的矫正对象,法律上缺乏司法奖励的具体举措。这些问题如不能很好地解决,势必会影响社区矫正向纵深发展。为此,必须加快推进社区矫正立法步伐,破解社区矫正缺乏法律支撑的难题,建立完善的社区矫正法律规定。

(一)修改完善刑法、刑诉法中有关非监禁刑的规定。确立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地位,明确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执行工作的组成部分,增强工作权威性;要进一步明确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细化矫正对象的权利义务、社区矫正执行措施、工作程序,增强工作可操作性;要细化对矫正对象的奖惩办法,在现在的法律基础上增加奖惩种类,考虑暂予 监外执行转假释、缩短假释考验期、剥夺政治权利减刑等法律奖励措施,细化矫正对象收监执行的条件。

(二)完善缓刑和假释制度

要量化缓刑和假释的适用条件。刑法第72条规定的缓刑的适用条件是:犯罪人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刑法第81条第1款规定的假释适用条件是: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这些规定过于原则,对于何谓“悔罪”“悔改”“不致再危害社会”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不利于缓刑和假释的准确适用,甚至容易造成滥用。为此,应对这些规定予以进一步的明晰化,以便司法实践操作。要充实缓刑和假释考验期的行为规范。必要条件是对所有缓刑犯和假释犯都适用的共同条件,如接受有关人员的监督,定期汇报自己的活动情况,不得随意外出等。裁量条件是因犯罪人而异的条件,是否适用由法官酌情决定,如禁止进入特定场所、接受医疗待遇等。我国刑法第75条、77条对缓刑犯、假释犯设臵了四项行为规范,但都属必要条件,而无裁量条件的规定,且这些规定过于概括,既不易于考察,也缺乏针对性。

(三)增设“社区服务”新刑种。

社区服务刑自1973年在英国首创以来,发展十分迅速,至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美国1/3以上的州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及我国香港地区,都引进了这一刑种。社 区服务刑融教育刑思想与赔偿理论于一体,符合刑罚执行的社会化、开放化潮流。作为新型的短期监禁替代措施,社区服务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引入社区服务刑是必要的,因为在各地的社区矫正工作中规定的类似于国外社区服刑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合法性受到了学术界的质疑,如果把社区服务规定为一种独立的刑种,这一质疑将不复存在。同时,将社区服务作为独立刑种也是可行的,因为司法实践中已出现了社区服务刑,早在2001年,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检察院已发出了“社区服务令”,此后安徽、山东、辽宁等地的法院也发出了“社区服务令”。据2005年4月7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少年法庭已经全面推行了“社区服务令”。

(四)尽快出台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在刑法、刑诉法修改后,由国务院出台法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司法解释,公安部、司法部出台相关部门规章,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责和相互配合的工作规范,增强可操作性。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应加强社区矫正制度建设。按目前实际情况,在原有的社区矫正监督考察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参加学习和劳动制度以及档案管理制度基础上还应当建立和完善以下几种制度:

1、实行保证金制度与担保人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难免会出现矫正对象违反监督规定的情形,根据受益与风险对等的原则,实行保证金制度和担保人制度,即符合矫正条件的服刑人员,必须由其亲属、监护人申请担保,承担监护责任。一旦失控,担保人要承担经济、民事、行政责任。如果被担保人不接受担保人的监督,担保人有责任向有关部门申请撤销担保,司法行政机关可决定将该服刑人员收监关押改造。这种做法有利于增强矫正对象的自我约束力和担保人对矫正对象监督教育的责任感。

2、信息共享制度。

只有依靠掌握矫正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动态,才能实施有效地监督和管理,进而加强教育和改造,最终达到圆满完成社区矫正工作任务的目标。司法行政机关需加强与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非监禁刑服刑人员的“信息共享制度”,堵塞衔接工作中出现的漏洞,降低脱管率。

3、异地托管制度。

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员流动性较大、户籍管理滞后,再加上城市动迁力度大导致非监禁服刑人员“人户分离”现象比较多。针对这一问题,应在全省、市甚至全国范围内建立“异地托管制度”,即对于“人户分离”的非监禁刑服刑人员,原户籍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机关应主动与其暂住地的司法行政机关联系并委托协助管理。

4、收监执行制度。

即规定社区服刑人员违反规定,应撤销监外执行,收回监狱继续执行原判刑罚的情形、程序及其相关条件,以敦促犯罪人认罪服法,加强改造,确保公众的安全,维护法律的尊严。

5、生活安臵救济制度。

由于社区矫正对象大多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常人多,所以要把做好生活救助作为教育感化的切入点,把工作上重点帮扶、生活上重点关心与思想上重点教育、行为上重点矫正有机结合起来,以帮助矫正对象尽快回归社会,提高社区矫正的质量。

(五)统一执法主体和工作主体。

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和工作主体相分离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将执法主体和工作主体合二为一,创建统一的社区矫正管理机构显得尤为必要。公安机关职能本身决定了它并不适合作为社区矫正的执行机构。首先,公安机关在刑事机构体系中的主要功能是发现并制止犯罪。而社区矫正是通过对犯罪人的监督考察,促使其履行改造期间的法定义务,注重在监督考察的同时,使其改过自新,复归社会。其次,我国公安机关目前任务繁重,也无暇顾及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工作。相比较而言,司法行政机关比较适合作为社区矫正的执行机构。从合理配臵行刑资源的角度 看,社区矫正统一由司法行政机关行使可以使监禁矫正与社区矫正两种行刑方式相辅相成,增强刑罚效能,降低行刑成本。根据司法部公布的资料,我国乡镇与街道一级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组织体系,到2010年底,全国已建司法所4万余个,司法所队伍发展到10万余人,专职司法助理员队伍6万余人,并且目前各地正在加强基层司法科(所)建设。从国际情况看,世界各国的社区矫正,大部分由司法行政部门管辖。而从法律分工的角度来讲,社区矫正由司法部门作为社区矫正执法的主体符合分工负责、相互制约的法制原则,即公安机关负责侦察,检察机关负责提起公诉,法院负责审判,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执行。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司法行政部门,长期负责监禁刑的执行,在教育改造罪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六)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

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权力,同样适用“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腐败”的规则,社区矫正是否公正、具体处遇是否适当,矫正人员能否依法矫正,必须要有完整的法律监督体制。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就是专门的国家机关依法对社区矫正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从社区矫正的决定、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服务等行为、社区矫正过程中处罚措施的制定、社区矫正过程中各个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情况等等是否遵守法律规定,是否符合当前的政策,尤其是在 出现社区矫正管理过程中的个别违法状况时,法律监督机制就应当发挥巨大的作用。根据《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刑法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是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检察院应当对社区矫正组织在执行法院和监狱管理机关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缓刑、假释、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和监外执行的判决、裁定、决定执行情况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问题,应当通知执行机关予以纠正。尤其是,社区矫正工作当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法律监督工作应当加大力度。

(七)条件成熟时,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从长远看,要彻底解决制约社区矫正发展的法律问题,必须对现行法律制度进行系统整合,建立统一的社区矫正法。我国目前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散见于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不同的法律规范之中,条文粗疏、笼统,既缺乏可操作性,也在不同的措施之间缺乏有机协调性。因此,制定统一的社区矫正法意义重大。在立法规格上,近阶段可以把社区矫正法作为一种与监狱法并行的专门法律形式。在立法内容上,至少应当涵盖以下内容:社区矫正的概念、目标、基本原则及其它一般性规定;社区矫正的对象及其权利、义务;社区矫正机构,包括社区矫正的决定机构、管理机构、执行机构及其具体职能;社区矫正人员及其法律地位、类型、任职资格、考核等;社区矫正的内容及程序;社区矫正的法律责任等。

总之,社区矫正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不断进步、刑事政策日趋理性化的重要标志。推行此项工作,不仅是刑罚执行制度的改革,更是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举措。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刑罚制度,是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社区矫正的重大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调研和探索,以提高矫正质量为核心,不断推进和完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建设,使我国的社区矫正早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希望社区矫正各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切实做好我县的社区矫正工作,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的努力。

加快绿色发展立法工作 篇7

国务院近日正式发布我国首个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 要求在工业领域推进煤炭、电力等行业循环经济发展, 并明确规定到2015年, 火电平均供电煤耗降到325克标准煤/千瓦时, 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70%, 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80%, 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00万千瓦的绿色发展指标。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先行产业, 始终关系着国计民生, 在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中始终走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前沿, 同时火力发电作为较大的基础能源消耗产业之一, 在加快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的进程中承担的责任和任务也极为重大。

1 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定义与意义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绿色发展是以和谐包容的、可持续的方式发展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强调发展的“公平”和“包容”, 被公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包容性发展模式之一。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发展, 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国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 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水资源、耕地人均拥有量仅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3%, 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 能源短缺的问题愈发突出, 作为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大户, 电力工业更要用实际行动深化节能减排、绿色低碳, 打造与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电力生态文明。

1.2 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发展, 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当前,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气候变化问题非常严峻, 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保持较高的增长, 2012年以来北京等大城市雾霾天气、PM2.5居高不下等现象, 直接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行集中供热、降低火力发电企业二氧化硫排放, 实施绿色发展, 才可能将火电企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减到最低。

1.3 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发展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近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 发电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煤价高使不少火电企业陷入了困境。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 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增强国际竞争力, 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 部分大发电企业推进绿色发展的做法节略

2008年以来, 电力企业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市场环境, 身为央企的发电集团在政策的支持下, 纷纷拓展业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绿色发展成为共同选择。

华能集团全面启动《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发展模式向着绿色、低碳领域深入推进, 预计到2015年低碳清洁能源比重超过25%, 供电煤耗降至317克/千瓦时, 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降至600克/千瓦时。

国电集团则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 以建设创新型企业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建立了产学研用横向联合、协同创新的科技工作机制。科技创新令国电集团节能环保产业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相关技术及产品遍布10个国家和地区。

华电集团把发展水电、风电等新能源事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 调整电源结构的战略重点, 致力于构建水电开发的“示范工程”、“绿色工程”、“民生工程”, 做到方案环保、技术环保、施工环保、管理环保, 实现了地企互利共赢、协调发展。预计到2015年将以年均200万千瓦速度增长风电装机。

3 火电厂建设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的措施

3.1 加强传统能源高效清洁利用。

调整优化电源结构,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淘汰落后小火电机组, 提高火电机组技术装备水平, 提高大容量高参数机组装机比重, 重点开发建设具有经济效益良好的60万千瓦等级以上大型高效清洁燃煤机组。

3.2 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强化机组节能运行管理, 认真开展全过程生产指标对标, 积极开展节能诊断分析和运行优化, 努力提高机组负荷系数。强化机组综合改造和检修管理, 加大锅炉、风机、水泵等设备节能改造, 推广等离子无油点火等节能技术, 降低厂用电率。鼓励发展热电联产和热电冷三联供, 严格实行“以热定电”。

3.3 注重节约环保建设。

大力推广节约环保型发展模式, 深入开展创建优秀节约环保型燃煤发电厂工作, 加强节能降耗精细化管理。推广循环经济发展,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强项目前期环境指标管理, 加大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力度, 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能力。

3.4 减少污染物排放。

强化火电厂颗粒物排放控制和脱硫、脱硝以及汞排放控制工作, 新建燃煤机组同步安装高效除尘器和烟气脱硫、脱硝设施, 现役机组开展除尘器和脱硫、脱硝设施改造和运行优化调整, 控制重金属和PM2.5排放。

3.5 加强科技创新。

健全科技管理创新组织机构, 加强创新战略规划, 完善科技项目评价体系, 制定绩效考核体系, 形成科技投入稳定增长保障机制, 科技研发投入占比达到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要求。积极做好百万千瓦等级褐煤炉、大型空 (间) 冷发电机组经济性的研究, 以及超高压、特高压送出对机组安全性研究。积极推进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 着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3.6 打造绿色产业链条

推进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 构建发电—粉煤灰—建材、筑路、建筑工程, 发电—高铝粉煤灰—氧化铝, 发电—脱硫石膏—建材及装饰材料, 发电—余热—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盐化工, 煤矸石、垃圾、污泥—发电—灰渣—建材等产业链。

加快推进绿色印刷产业发展 篇8

绿色印刷的概念

所谓绿色印刷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再利用,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印刷方式。在印刷过程中通过对材料,工艺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对印刷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的无害化处理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节约,从而减少对人体,环境的危害以及资源的浪费。

绿色印刷一般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①最小化原则。在满足信息识别、保护,方便,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是原材料用量最少、工艺最简化的适度印刷。②无毒,无害,无污染。材料中不应含有有毒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含量应控制在有关标准以下。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产品制造,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至最终处理的全过程均不应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

绿色印刷强调绿色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以实现绿色环保事业与市场经济的双赢为目标。其产业链主要包括绿色印刷材料,印刷图文设计、绿色制版工艺、绿色印刷工艺,绿色印后加工工艺,环保型印刷设备,印刷品废弃物回收与再生等。通过绿色印刷的实施,可使材料,加工、应用和消费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状态。

我国绿色印刷的发展概况

绿色印刷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于日本、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其发展理念、技术标准,设备工艺,原辅材料以及软件应用等方面日趋成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绿色印刷已成为普遍应用的新型印刷方式。

我国印刷行业目前规模达到近10.5万家印刷企业,超过340万从业人员,在2013年总产值就超过1万亿元,整体规模排在全球第二位。但总体上我国印刷业技术先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不多,根据2014年中国印刷企业年度核验的统计,截止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只有3075家,有700多家印刷企业具有绿色印刷生产能力,印刷行业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绿色印刷的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在不少企业里,各种传统的制版,印刷,加工工艺仍在沿用,这些工艺中广泛使用的定影液,电镀液,溶剂型油墨、异丙醇润版液、洗车水、即涂膜、油性上光工艺等,都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印前制版环节使用的乙酸,甲醇,硝基苯,草酸,氯化锌、糠醛等,都含有有毒化学成分;印刷使用的油墨、洗车水等含有铅、铬、汞等重金属元素;在某些生产环节仍存在一些诸如有机溶剂挥发,废水排放等造成的环境问题,在印刷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对产品的环保性,安全性关注不足;企业和从业人员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环保技术或产品缺乏有针对性的开发研究;针对印刷产业的环保评价认证体系和技术标准、信息系统的建设健全工作相对滞后。

这些现象的存在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以及总产值排名世界第二的印刷大国地位是不相称的,也成为我国印刷产品突破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和建设印刷强国的障碍。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就是推广绿色印刷。

我国实施绿色印刷的路线图

2011年10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公告指出,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印刷行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印刷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决定共同开展实施绿色印刷工作。公告同时对我国实施绿色印刷的指导思想、实施绿色印刷的范围和目标、实施绿色印刷的组织管理,绿色印刷标准、绿色印刷认证实施,绿色印刷的工作安排、实施绿色印刷的配套保障等作出明确要求。按照《公告》要求,我国实施绿色印刷的路线图是:

第一阶段:从2011年开始,在印刷全行业动员和部署实施绿色印刷工作。深入学习和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要针对青少年儿童紧密接触的印刷品特别是在中小学教科书上率先进行绿色印刷试点;鼓励骨干印刷企业积极申请绿色印刷认证。

第二阶段:2012-2013年,在印刷全行业构筑绿色印刷框架。陆续制定和发布相关绿色印刷标准,逐步在票据票证,食品药品包装等领域推广绿色印刷;建立绿色印刷示范企业,出台绿色印刷的相关扶持政策;基本实现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全覆盖,加快推进绿色印刷政府采购。

第三阶段:2014-2015年,在印刷全行业建立绿色印刷体系。完善绿色印刷标准;绿色印刷基本覆盖印刷产品类别,力争使绿色印刷企业数量占到我国印刷企业总数的30%;淘汰一批落后的印刷工艺、技术和产能,促进印刷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引导我国印刷产业加快转型和升级。

实施绿色印刷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1 实施绿色印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

绿色印刷的宗旨是降低能耗和污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在2014年APEC会议期间,中美两国就气候变化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规定到2030年中国的碳排放要达到峰值。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一是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减少排放;二是要发展新能源,发展清洁能源。绿色印刷就是要实现生产环境友好,产品健康有益。围绕着这个核心内涵展开一系列绿色行为,通过实施绿色印刷可以极大程度地推动我国印刷业实现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的目标,改善与提高我国印刷业的环境保护水平,把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最终实现绿色环保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目标。

nlc202309032118

2 实施绿色印刷是贯彻以人为本宗旨的需要

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深入人心,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都要以“人”为出发点,一切为“人”服务。印刷行业是与广大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要按照十八大精神的要求重点关注民生,关注健康、关注安全。印刷业有340多万从业人员,据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印刷行业有8个有毒有害工种,这首先对印刷从业人员的健康构成了危害。他们的工作环境和身体健康应该受到特别关注。印刷产品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印刷产品,特别是少年儿童接触的出版物,以及食品,药品的包装等。所以,实施绿色印刷既是贯彻“以人为本”宗旨的需要,也是民生大事。

3 实施绿色印刷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

实施绿色印刷的范围包括生产设备、原辅材料、生产过程以及出版物、包装装潢等印刷品,涉及印刷产品生产全过程;生产设备涵盖使用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数字印刷、组合印刷等印刷工艺所涉及的印刷生产设备。绿色印刷强调对整个印刷过程的评价与环境行为的控制,不但强调设计和生产过程的控制,而且也对印刷产品在使用和废弃阶段提出明确的量化要求。当前,我国的印刷企业以小企业居多,竞争无序,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不明显。实施绿色印刷,通过绿色招标将特种产品指定给达标的企业,使部分优秀企业迅速做强;同时,对具有一定条件的企业,引导他们通过技术升级,达到合格的标准,跻身强企之列。而那些不能达标的企业,将通过不断扩大绿色印刷的品种被淘汰出局,最终实现印刷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4 实施绿色印刷是印刷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实施绿色印刷对印刷企业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定了一定的门槛,真正优秀的企业可以得到一定的保护,避免陷入恶性竞争和价格战;二是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品牌美誉度,有助于获得订单和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在这方面人民日报社下属企业有深刻的体会。目前人民日报社下属有7家印刷企业,从事报纸和书刊印刷。在实施绿色印刷之前,虽然企业规模大,实力强,但在无序的市场竞争中优势并不明显。企业依靠自身实力获得绿色认证后,提升了资质和品牌,拥有了特殊的市场竞争地位,不但保住了原有的市场份额,还拓展了教材印刷等新业务,在当前相对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下,营业收入仍然保持了不错的增长。

5 加快推进绿色印刷发展的途径

本着“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创新机制、加强监管”的原则,加快推进我国绿色印刷产业的发展,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①加快绿色印刷标准的制定和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绿色印刷标准是实施绿色印刷,评价绿色印刷成果的技术依据。但我国目前只是由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3月2日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印刷 第一部分 平版印刷》(HJ2503-2011)一个标准。这还远远不够,要抓紧推进绿色印刷标准体系的制订和完善工作。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属于产品认证的范畴中自愿性认证领域,是对产品的环境特性及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相应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评价,是第三方对产品与规定要求的符合性进行评价和证明,可以使绿色消费,绿色产品规范化,帮助消费者识别什么产品对环境有利,使生产真正绿色产品的生产者受益。

②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

在国家环保战略的指引下,国家连续两年将绿色印刷纳入了财政资金扶持的重点。2013年,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全国43家印刷企业2.768亿元的绿色印刷扶持:2014年又给予全国31家印刷企业2.116亿元的扶持。国家对绿色印刷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今后可以在绿色印刷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基地建设,兼并重组和对外投资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助推绿色印刷企业加速发展。

③宣传引导,教育培训和刚性推进相结合。

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将每年11月第一周定为绿色印刷宣传周,有关部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绿色印刷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绿色印刷意识。要结合绿色印刷标准实施,对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人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能力,提高行业协会工作人员的指导协调能力,提高检测机构和企业内部人员的技术保障能力,增强全行业从业人员的绿色印刷意识。

十三五期间,国家对环保的刚性要求将越来越明确,越来越严格,在法律的层面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按照国家对工业产品实现环保要求的“标定”方式,刚性推进绿色印刷产业发展。

④充分发挥市场倒逼机制,推动绿色印刷产业发展。

市场倒逼机制就是利用市场自身调节功能逼迫政策作出相应有力的改善,从而最终达到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状态。环保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实施绿色印刷的责任和动力。逐步推开绿色印刷实施范围最终达到全方位的“绿色”,是“环境市场”的需求。国家要在特定用途的印刷产品,比如中小学教科书全部实现绿色印刷的基础上,推进其他印刷产品如食品,药品包装实现绿色印刷。加大对绿色印刷的社会宣传力度,培育绿色印刷市场,引导市场发挥倒逼机制推动绿色印刷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薛金萍

上一篇:房地产中介工作流程下一篇:上完课程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