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合同管理论文(通用8篇)
高校经济合同管理论文 篇1
高校经济合同管理论文
1.高校经济合同内容及其特征的分析
1.1高校经济合同
合同,是契约经济中各个主体相互往来的桥梁,是商品在交换的过程中,对活动主体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的依据。它能够使经济活动中,各个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得到有效的落实。是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经济活动合法化的保障。目前,我国高校经济合同的内容主要是指高校与市场经济活动中其它主体在自愿的前提下,以“平等、公平”为原则而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1.2高校经济合同特征的分析
1.2.1从高校经济合同主体方面来看
在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当事人在鉴定合同时,被称之为合同主体。合同主体依法享有合同中所规定各项权利,并承担着相应的法律义务。而高校经济合同中,至少会有一方主体,是与社会经济活动相关联的,并以自身发展为目的高等院校。这是其经济合同中最为主要的特征。
1.2.1从高校经济合同的内容来看
在开展高校经济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预先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规范计划,并且要与其教育、学术、公共服务的内容相结合,在保障学校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各项职能。由此可见,高校经济合同的内容,仅限于教育,服务,科研等方面。与其它经济合同内容相比,范围很小,区别很大。
1.2.3从高校经济合同签订程序来看
高校参与在社会经济活动的时候,其活动的范围和内容与其它经济活动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其经济合同的审批签订及其履行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依照相关规定,学校在需求经济合作伙伴之前,需要首先进行投标招标活动。在履行合同规章制度的方面,高校一般都是要以学校的名义为前提,派遣法人代表与合同其它主体进行签订活动,而另外部分的工作,则是交由其它相关部门来进行。
2.当前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1合同内容不完善、不明确
经济合同,其内容首先要规范,对于各项责任与义务分配,一定要明确。合同的适用性是以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为前提的,合同约定不明的履行规则,也是要在合同生效之后方可适用的。因此,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执行部门与对外业务部门联系不紧密,对于合同的制定标准不够专业,了解不够全面等现象,都有可能会造成合同签订后,学校主动权的丧失,这会造成学校经济利益的损失。
2.2合同生效时间不明确
经济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各个主体,之所以签订经济合同,就是为了使其活动内容受到法律的保障与约束,因此合同就是约束经济活动参与主体的法律条文,具有一定法律效力。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合同并不是法律,它只是法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合同只有在得到了法律认可并对其赋予法律约束力的时候,才能生效。
2.3经济合同在执行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监督力度不够
合同虽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但是在其执行的过程中,合同中各个主体的行为活动依旧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好的完成合同中规定的各项义务。但是,由于高校经济合同的内容随意变更以及其财务监督部门的监控措施不够完善等原因,使其经济活动中存在很多不安隐患。这非常不利于高校经济的发展。
3.法治视域下高校经济中的合同管理
3.1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定
在高校经济活动中,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定是其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其行为的.指导和规范。高校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首先要从学校的经济模式与发展需求方面考虑,在分析了学校实际的运营特点之后,结合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制度的创建。制定合同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高校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都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使其在执行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纠纷的发生几率,在维护了学校权益的同时,也将学校的各项义务有效的落实下来。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是高校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
3.2各个机构紧密配合,团结协作
在对高校经济合同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之外,还要将组织结构的设置工作做好。经济合同的管理工作,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个人所能独立完成的,它需要各个部门的团结协作。也就是说,在高校内部,应该就有一个分工明确,脉络清晰,层次多样的管理网络。对于一些重大的经济决策,应该经过先关部门的分析,表决之后,方可施行。这样一来,不但合同的中虽规定的任务能够得以有效完成,也能够减少很多无用功的产生。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还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保障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定期开展管理人员的培训活动
任何社会活动都是以人为主体而进行的活动,高校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必然也要以人为主体,在推行高校管理模式多样化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在学校内部,要定期开展管理知识普及活动,也要定期安排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技术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好的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与职业素养,进而提升其法制观念与工作能力。
4.结束语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各项事业都处于相对繁荣的时期,为了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以及提高其自身的经济实力,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模式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开始发展。经济合同,是高等院校与经济活动中其它主体的链接桥梁,也是其经济利益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高校经济合同的管理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高校经济合同管理论文 篇2
一、明确高校经济合同的签订主体
合同的签订主体, 是指有权签订合同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 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合同的签订主体, 必须依法具有相应的缔结合同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高校作为合同主体签订经济合同时, 要明确两个方面:
(一) 合同相对方必须具有独立享受合同权利、承担合同义务的能力
从实践来看, 高校的经济合同, 绝大部分都是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签订的, 与公民个人签订的情形比较少见。因此, 在签订合同时, 要全面了解合同相对方的基本情况, 也就说是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例如, 高校签订的基建工程或者物资采购合同, 必须要求合同相对方提供相关的材料, 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 银行账号,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签订合作办学合同时, 更应该着重了解合作单位是否具有履行合同义务的能力。
(二) 高校下设的二级学院或者职能部门不得以本部门的名义签订合同
一般而言, 高等院校作为独立法人参与社会经济与民事活动, 对外签订的各类合同都需以学校名义进行, 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委托代理人是合同的法定签约人。其下属的非法人二级学院或者职能部门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不得以本部门的名义签订经济合同。如果根据合同对等原则确实需要的, 应该得到学校的授权, 明确授权期限和权限。即使这样签订的经济合同, 合同的权利与义务仍由高校来享有和承担。
二、完备合同的内容条款
高校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应严格依照民法通则、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订立, 在体现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基础上, 尽可能完备地对合同基本条款进行约定。高校签订经济合同, 尤其要注意以下内容是否完备:
(一) 合同的当事人
经济合同必须明确合同的当事人, 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全称、注册地址、营业执照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等等。
(二) 双方的权利义务
权利义务是合同的基本内容, 鉴于高校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经验相对欠缺, 合同也主要是由相对方起草, 因此在双方权利义务约定上, 高校可能会承担更多的义务。比如说基建合同中, 项目承包方在合同中过度转嫁责任, 扩大工程范围, 分包或者转包工程等, 而高校往往在合同条款中没有约定相应的制约措施。
(三) 价格条款和付款方式
价格条款是高校经济合同的核心条款, 能有效约束相对方依据合同履行义务, 应特别注意合同金额是否具体明确, 是否与中标或谈判价格及附件清单一致。资产采购类合同中, 要明确产品运输、包装、退换货、零配件更换的相关费用由哪一方承担, 是否包含在合同总价款中等。还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付款方式及付款期限。
(四) 争议解决条款
高校签订经济合同时, 经常忽视对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条款的约定, 或者认为违约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或者碍于情面不好明确约定, 而实际上, 这类条款十分必要, 它既可以督促双方积极履行合同义务, 避免潜在纠纷发生的可能性, 有能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依据和方法。
三、履行合同的签订程序
经济合同作为高校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 事关学校发展大局, 签订经济合同必须履行必要的程序, 这既是学校合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也是学校法律风险防控的关键环节。
高校具体承办经济合同签订的工作人员一般不具有法律事实的背景, 法律意识比较薄弱, 合同的会签制度可以从程序上、权限上规范、约束履行签约职能部门的行为, 维护高校的正当权益。具体承办合同的部门把合同以及相关的支撑材料, 例如会议纪要、领导批示、中标通知书或者竞争性谈判记录等等, 交由合同管理部门 (法律事务办公室) 、学校审计部门、财务部门对合同进行实质审查, 提出意见后, 承办部门进行修改完善。各部门对合同条款无异议后, 提交校领导批准, 最后签订合同。
高校合同的签订, 在高校事务管理中是一项十分严谨的工作, 也是贯彻依法治校方针的具体体现。在签订经济合同, 必须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 完备合同条款, 履行必要程序, 才能提高合同的质量, 避免潜在经济纠纷。
摘要:经济合同已经成为高校参与经济活动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在高校事务管理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然而, 由于各高校签订经济合同时, 大多处于被动地位,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本文就高校签订经济合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剖析, 以提高合同质量, 维护高校合法权益。
关键词:合同,依法治校,正当程序
参考文献
[1]张应华.高校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创新研究[J].工商管理, 2011 (1) :50.
[2]刘立霞, 孙玉荣.“高校合同管理规范化及风险防范研究”[J].中国教创新导刊, 2009 (28) :225.
[3]段艳华.“高校合同管理体系的构建”[J].湖南上业大学学报, 2010.4, 15 (2) :120.
[4]吴江水.完美的合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农村社区经济合同如何管理 篇3
农村社区经济合同作为反映集体资产、资源经营状况的协议文本,是社区的重要档案资料之一,在明确村集体与承包者权利义务、保障集体和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区集体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通过经济合同的形式进行。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同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同行为,是规范农村集体经济活动的基础性工作,是充分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的有效途径,也是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主要问题
青岛市城阳区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190多个农村社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区内大部分农用土地已被征用。顺应经济格局的转变,农村经济合同也由过去以土地承包、流转合同为主,其他经济合同为辅转变为现在的以土地厂房租赁、对外投资、基本建设等经济合同为主,土地承包、流转合同基本不再存在的格局。当前,该区社区经济合同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合同的制定和管理不规范。少数社区干部的民主管理意识淡薄,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不够,特别是对《合同法》知之甚少,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制订合同条款,致使合同条款的签订不规范。合同的内容得不到有效的公开和监督,致使人情合同、暗箱操作等情况时有发生,签订经济合同未真正履行民主决策程序,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流于形式。部分社区合同管理权力分散,未执行统一管理,合同制定后,相关人员没有及时将合同移交档案管理人员,有的散存在个人手中,造成合同保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合同的内容存在不合理、不合法现象。主要表现在存在低价租赁、超期限租赁等问题。部分社区经济合同的签订不规范,合同款项不全、内容不具体的问题比较突出,个别社区甚至存在口头协议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同的法律效力。截至目前,全区190多个社区,共签订各种经济合同7164份,标的额38,73亿元,其中,较为规范的经济合同占70%,不够规范的经济合同占30%。还存在一些社区签订租赁合同时,合同期限约定为30年,明显违反了《合同法》关于“租赁合同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的法律规定。
社区经济合同多口管理,监管工作存在盲点。根据有关政策法规,社区经济合同归口多个部门管理。例如,社区经济合同的法律公证归口司法部门管理,租赁合同归口工商部门管理,基建合同归口建设部门管理,土地承包合同归口农业部门管理等等。因此,单纯依靠农业部门来抓好社区经济合同管理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签约容易,履约难”。少数社区干部“新官不理旧账”,对以往形成的合同应收款存在畏难发愁和怕得罪人的思想,清收措施不力,效果不大。同时,部分合同对方恶意逃废债务,全区社区土地租赁费和厂房租赁费拖欠金额占应履约金额的10%左右,导致部分合同资金沉淀流失,削弱了社区经济的规模实力。
管理现状
根据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要,城阳区立足实际,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在继续加强社区财务开支监管的同时,着力抓好社区经济合同的管理,不断加强和完善对社区合同档案的监督管理。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财务和资产规范化管理的暂行办法》,对社区集体组织出租、出让、发包和拍卖集体资产,以及对外投资、基本建设等方面的经济合同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为全区社区经济合同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流亭等街道办事处也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关于村级财务和资产管理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确保合同内容符合集体资产的增值保值,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依托代管,强化监督。结合农村财务“双代管”的实施,区相关主管部门指导各个社区普遍建立了《社区经济合同管理台账》,对社区各类经济合同的签订、履约和解除等情况,实行了专人、专账、专柜以及全过程、动态化管理。及时掌握了社区大额资金的收入来源,从源头上建立了防范机制。同时,各街道都成立了村级财务代管服务中心,在加强对各社区财务双代管的同时,积极加大对社区集体经济合同的管理和规范,要求各社区经济合同签订后,必须将合同原件或复印件报到街道财务代管服务中心登记备案。各街道对社区经济合同进行了不定期清查,督导有关社区对不规范经济合同进行了依法补签和完善:着重抓好对土地、厂房等租赁合同的管理,督导社区依法做好租赁费的及时清交,有效遏制了社区集体资产的流失。
依法指导,民主监督。为避免社区居委会干部在签订经济合同时由于决策的失误,给集体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根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要求,城阳区明确要求在签订经济合同时必须启动民主决策程序,必须落实重大事务决策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在社区“两委会”提出意见后,要及时召开民主议事会进行研讨,然后由党员大会讨论,对涉及金额较大的合同,要求反复征求意见,特别是要征求本社区的能人、企业家的意见。通过规范合同签订程序,有效减少了盲目签订合同带来的损失。同时,对运作过程中行成的档案资料,及时进行归档整理,纳入保管范围。
建议与对策
进一步完善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同管理的指导性意见。应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指导意见,对城阳区《关于加强村级财务和资产规范化管理的暂行办法》、《关于村级财务和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城阳区社区档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等规范性文件进行进一步修订,指导性意见应从原则上,就经济合同的签订、所遵循的原则、订立的具体要求以及合同的纠纷处理、合同的管理、责任的追究以及档案保管规范细则等进行明确的说明,使农村经济合同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加强组织协调,切实发挥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由区里相关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司法、工商、审计、农业、档案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各负其责,依法做好对社区经济合同的监管工作。各街道办事处应在各专业部门的指导下,在继续做好农村财务“双代管”的基础上,依法做好社区经济合同的监督管理,不断完善民主决策、台账登记、集中备案、定期清查、档案监督管理指导等各项管理制度。
进一步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合同的内容越来越复杂,合同档案保管和利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涉及的知识越来越全面,对合同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街道、社区干部的政策法规以及档案业务培训,不断增强其依法管理集体资产的能力,提高社区经济合同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社区集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根据有关政策法规规定,社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财务事项,包括社区经济合同的签订,必须经过“两委会”集体研究讨论,然后提交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充分接受群众的监督。未经民主决策程序,一律不得擅自对外签订经济合同,更不得暗箱操作,压价发包、出让和出租社区集体资产。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通过多种形式,以贴近群众、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方式,及时向全体居民公开合同的签订和履约情况,充分保障广大居民对社区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根据社区档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的规定,将合同签订过程中所有形成的文件材料、会议记录、合同正本都纳入档案保管范围,为民主决策、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保障。国
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制度 篇4
第一节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减少失误、提高经济效益。根据《经济合同
法》及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各部门对外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一律实用本制度。
第三条 经济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经济合同管理,对
于公司经济活动的开展和经济利益的取得都有积极的意义,各级领导干部、法人委托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切实执行本制度,各有关部门必须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搞好公司以“重合同、守信誉”为核心的经济合同管理工作。
第二节 经济合同签订
第四条 签订经济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政策及有关规定。
第五条 对外签订经济合同,除法定代表人外,必须是持有法人委托书的法人
委托人,法人委托人必须对本企业负责,对本职工作负责,在授权范围内行使签约权超越代理权限和非法委托人均无权对外签约,但总经理特别授权并发给委托证明的例外。
第六条 签约人在签订经济合同之前必须认真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情况,包括对
方单位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是否经营权,是否履约能力及其资信情况,对方签约人是否法定代表人或法人委托人及其他代理权限,做到即要考虑本方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对方的条件和实际能力,防止上当受骗,防止签订无效经济合同,确保所签合同的有效性。
第七条 签订经济合同,必须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
和价廉物美,择优签约的原则。
第八条 经济合同应一律采用书面格式,并必须采用统一的经济合同文本。
第九条 合同对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文字表达要清楚、准确。合同内容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1.2.部首部分:注意写明供需双方的全称,签约时间和签约地点。正文部分:注意写明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单价、总价及其交货的时间。产品尺寸、重量、包装、运输方式及运输、运费负责应具体明确。产品验收标准、结算方式和时间、“三包”期限以及合同的有效期限应明确,价金必须执行现行的国家变价或市场调节价,违约责任有法定违约金的按规定写明,法律没规定或规定不具体的,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
3.结尾部分注意:双方都必须使用合同的印章-公章或公司专用章,不得使用财务章等不合格印章。
第十条签订经济合同除合同履行地在我所在地外,签约时应力争协议合同
为我方所在市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一条任何人对外签订合同都必须以维护本公司合法利益和提高经济
合同管理典型经济纠纷案例选编 篇5
目 录
案例1 授权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1 案例2 案例3 案例4 案例5 案例6 案例7 案例8 案例9 案例10 案例11 案例12 案例13 加强印章管理,规避法律风险..............3 合同变更要注意完善细节..................6 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往来函件管理........8 利用约定管辖条款,保护企业合法权益.....10 分包合同中约定的管理费会被法院以非法所得收缴....................................13 强化分包结算管理,减少分包合同争议.....16 分包工作内容发生变更,尤其是分包工作内容减少时,要及时办理分包结算..............19 分包领料人离职,分包结算起争议.........22 加强对分包单位农民工工资的管控.........24 禁止擅自为分包商提供担保...............26 设备租赁合同管理要闭合.................28 加强材料买卖合同管理,完备合同条款.....30
案例14 加强材料买卖中间结算控制,降低合同风险.32 案例15 妥善处理协助执行案件...................34 案例16 抓住诉讼时效做文章.....................36 案例17 案例18 案例19 案例20 案例21 案例22 胜诉案件应及时申请强制执行.............38 出具欠条、证明材料和接受调查取证应谨慎.41 注意文明施工,防止出现侵权行为.........43 业主不能依审计决定擅自扣减承包商工程款.45 加强保险合同管理.......................50 从严控制整体分包项目,加强过程管控.....53 1
案例1 授权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案情简介
2003年4月,A公司项目经理部与B公司签订了加工定作合同,约定B公司为该项目经理部加工橡胶制品若干,合同中特别约定:“货款必须按合同所约定的账号结算,否则造成经济损失,全部由定作方(即A公司项目经理部)承担。”合同履行中,A公司项目经理部按指定账户向B公司支付了货款10万元。2003年6月,A公司项目部在B公司的合同经办人C没有出具书面收款授权的情况下,以现金方式向C支付了15万元。不久,C从B公司辞职。B公司拒绝承认收到业务员C的15万货款,由此引发诉讼。
二、处理结果
法院终审认定,合同约定货款必须向B公司指定帐户支付,B公司未授权业务员C收款,C收款属于个人行为,因此判决A公司败诉,A公司向B公司支付货款15万元、违约金和利息。
三、管理建议
本案例反映了授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授权管理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签订合同时必须要求签约方的合同签订人(法定代表人除外)出具书面的授权委托书,必须严格审查对方合同签订人的代理权限、代理期限等内容。
2、合同约定款项支付到指定账户的,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约定将款项付至合同指定账户。若需要付到其他账户,必须要求对方单位出具书面的委托书。
3、支付合同款项时,尽量通过银行电汇或者银行票据进行,不得将现金、现金支票以及收款人一栏为空白的转帐支票直接付给对方的合同经办人。
4、代债权人向其他人付款时,必须要求债权人出具书面的委托书。
5、分包单位的材料领用人必须是经过分包单位授权的代理人。如施工中由对方代理人以外的人领取了材料,事后必须要求对方的代理人及时补办签字手续,确认领用材料的数量和单价。
6、妥善保管签约单位出具的授权委托书原件。若在合同签订和执行过程中,对方提供的授权委托书是复印件或者是传真件的,一定要及时索要原件。
7、项目经理部必须留存分包队伍合同签订人、材料领用人、分包工程款的领用人、分包结算签订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
案例2 加强印章管理 规避法律风险
一、案情简介
2002年底,A公司将工程项目分包给施工队B,并下文成立了项目经理部,刻制了项目经理部印章。2005年,某工程队C持有一份盖有该项目经理部印章的分包合同和有B签认的分包工程结算单,将B和A公司一起告上法庭,要求两者共同支付欠付的分包工程款60多万元。据A公司项目经理回忆,该项目的印章一直由其保管,未使用项目经理部的印章对外签订任何分包合同,也未曾将项目经理部的印章交由B使用。在案件审理过程中,A公司主张该分包合同上的项目经理部印章是B私刻的。C举出相关证据证明,该分包合同上项目经理部的印章和A公司项目经理部与工程发包方办理中间计量时使用的项目经理部印章一致。
二、处理结果
法院审理认为:C公司持有的分包合同上加盖的项目经理部印章和A公司与工程发包方办理中间计量时使用的项目经理部印章一致,A公司主张项目经理部印章系B私刻缺乏相应证据,因分包合同系A公司项目经理部与C签订,项
目经理部无独立法人资格,无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故判决A公司承担给付分包工程款的责任。
三、管理建议
此案例主要反映的项目经理部印章管理问题。为避免项目印章管理出现类似问题,杜绝因项目经理部公章管理不善引发纠纷,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做到:
1、项目经理部的印章应统一刻制,以公司名义承接的项目由公司刻制,以子公司名义承接的项目由子公司刻制。公司(子公司)成立项目经理部的文件中应附有项目经理部的印模。
2、公司(子公司)成立项目经理部的文件必须明确抄送业主、监理、质检、银行等部门和机构,项目经理部必须及时将相关文件交送到有关机构和部门,以便有相关证据证明我方刻制印章的唯一性,防止分包队伍私刻项目经理部的印章。
3、未经公司(子公司)同意,项目经理部一律不准刻制分部或工区印章,不得自行发文成立分部或工区。不得任命分包商负责人为项目工区负责人。
4、严禁项目经理部将项目印章、项目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出借给分包单位使用。
5、项目经理部的印章必须有专人保管,使用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并做好详细的印鉴使用记载。
6、未经批准,严禁在空白的合同书、授权委托书、介绍信等上面加盖项目经理部的印章。
7、在项目完工后,项目部印章应及时交回公司(子公司)办公室集中统一管理,待项目债权债务清结后销毁。
案例3 合同变更要注意完善细节
一、案情简介
2004年12月,A公司项目经理部,经中间人B介绍,与C公司签订了工程材料买卖合同。A公司项目经理部在收取材料后,向C公司支付了第一期货款10万元,向中间人B支付了货款32万元。后A公司项目经理部和C公司协商对原合同进行了变更,在原打印的合同上添加了手写条款“由中间人B代C公司收款”,但只在一份合同上添加了该手写条款,且没有加盖印章或签字确认。尔后,双方办理了材料款结算,结算金额为45万元。
2006年7月,C公司以A公司项目经理部未及时付款,向法院提起诉讼,诉称A公司仅付货款10万元,要求A公司支付剩余货款35万元。
二、处理结果
在法院一审过程中,A公司主张基于C公司与中间人B委托收款的代理关系,A公司向B付款应视同向C公司履行了付款义务。
C公司主张合同上有关委托收款是A公司单方手写添
加,并未取得C公司同意,对C公司无约束力,因此A公司应按照结算金额45万元,向C公司支付剩余货款35万元。
法院认定A公司手写的委托收款条款,未经双方签字确认,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并判决A公司应向B公司支付35万元。
三、管理建议
1、合同条款修改时,必须由双方加盖单位公章或者双方的代理人签字确认。
2、签订的合同页面较多时,要加盖骑缝章或者由合同签定人逐页小签。
3、合同内容变更应采用书面形式。经过公证和备案的合同变更时,对变更的部分也必须公证和备案。
案例4 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往来函件管理
一、案情简介
2007年,A公司委托B公司加工一批钢模板。合同约定:A公司提供图纸,B公司按照约定时间于2007年12月30日交付货物。后由于B公司资金不足,备料不充足,未能按时交付货物。2008年1月,A公司多次电话或派人催货,其中在08年1月26日的催货函载明:“……贵公司应于2007年12月30日发货的模板,2008年1月10日未能发货;和贵厂口头约定1月20日发货,但至今仍未发货……”。后因考虑到B公司多次拖延发货,并以不发货胁迫A公司加价,加之考虑到工期紧张,A公司无奈之下于2008年2月9日致函B公司解除合同。2008年5月,B公司以货物已经加工完毕,受不可抗力影响(2008年1月14日—2008年2月1日的大雪冰冻天气)为由,诉至法院要求A公司接收货物,支付价款。
二、处理结果
一审法院认为08年1月26日的催货函表明双方已经口头协商约定将模板的交货时间重新约定为1月20日,由于
受不可抗力影响(2008年1月14日—2008年2月1日的大雪冰冻天气),B公司迟延交货并不违约,A公司解除合同没有法律依据,鉴于合同已经不能实际履行,遂判决A公司赔偿B公司经济损失90万元。
三、管理建议
1、合同履行中,双方来往函件较频繁,必须高度重视来往函件的措辞。合同来往函件中必须严格界定宽限期和合同变更的区别。在合同对方单位违约、容许对方迟延履行合同时,催促对方履约的函件必须防止将宽限期表述为履约期限的变更。
2、建立往来函件的审核把关制度。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往来函件,发文要经过部门会签、领导审核。
3、要建立往来函件登记管理制度。要加强往来函件的保管,形成往来函件的规范档案。
4、解除合同时,要力争采取协议解除的方式,双方签定书面的解除协议。单方面解除合同时,必须慎重,必要时,要通过诉讼或仲裁的方式,先确定合同解除的效力,以免被对方抢得先机。
案例5 利用约定管辖条款,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一、案情简介
2005年10月,A公司项目经理部与B公司签订一份分包合同,该分包合同中约定的争议解决条款为:“诉讼应由某市某区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决;仲裁应由某某市经济协议仲裁机关作出裁定”。后B公司因进度不能满足分包合同的要求而被A公司责令退场,双方因结算事宜产生争议,A公司将B公司诉至工程所在地的C地法院,诉讼标的为200万元。
二、处理结果
A公司在答辩期提出了管辖权异议,指出分包合同约定了地域管辖,即应由某某市有管辖权的法院管辖。C地法院以管辖约定无效为由驳回了A公司的管辖权异议。同时由于分包合同仲裁条款约定错误,仲裁机构也不受理仲裁。
三、管理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争议管辖的法院,约定的法院必须是与合同有关联的法院,即只能在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法院中选择管辖法院,同时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管辖条款是一个较简单但十分重要的条款。按照公司《合同范本》有关要求约定争议处理条款,将对我们解决纠纷提供很大便利,为此我们应做到:
1、为规避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和降低诉讼成本,在我方享有一定主动权的工程分包、劳务分包等合同中,应约定在我方所在地法院或仲裁机构解决合同争议。
2、在同一份合同中不得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否则约定无效。同时约定两个管辖法院或约定的法院不明的约定也无效。
3、约定仲裁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约定的仲裁机构要明确具体,并且要客观存在。(2)仲裁机构不按行政区划设置,仲裁机构名称中都没有“市”字,约定仲裁机构时不得约定某某市仲裁委员会。如,应约定武汉仲裁委员会,而不应约定武汉市仲裁委员会。
(3)不能约定在某某工商局经济仲裁委员会仲裁。
4、由于仲裁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时必须到被申请人的住所地和财产所在地法院申请,原则上要求我方作为出租方的船舶租赁、设备租赁合同,不选择仲裁解决合同争议。
5、关于约定诉讼。在分包合同中应约定由“甲方(我方)法人住所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对管辖法院的级别进行约定,如:“若出现争议,在某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的约定就违反了不得对级别管辖进行约定的规定,将直接导致此约定无效。
6、加工定做合同应约定在项目经理部所属法人住所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管辖。
7、对方在无管辖权法院起诉的,要在答辩期间内及时提起管辖权异议。
案例6 分包合同中约定的管理费会被法院以非法所得收缴
一、案情简介
2003年8月,A公司与B交通设计院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A公司将某路面改造工程承包给B交通设计院总承包施工,工程造价为3000万元。B交通设计院于同年9月与个人黄某签订了《某路面改造工程施工合同》,将其承包的工程全部分包给黄某施工,B交通设计院按合同价的5%提取管理费,计150万元,其他一切费用及税金由黄某承担。此后,B交通设计院从黄某处收取管理费120万元。后双方因结算争议诉至法院。
二、处理结果
法院审理认为:B交通设计院在与A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后,将承包的工程分包给黄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九条第三款“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强制性规定;同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四条“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
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非法所得”的规定,法院依法做出民事制裁决定书决定收缴B交通设计院已获取的非法所得120万元管理费,同时判决B交通设计院向黄某支付剩余工程款。
三、管理建议
本案例中反映出的是,分包合同中约定收取管理费所导致法律责任问题。为规避此类法律风险,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分包合同应避免“总包单位收几个点管理费”或者“总包合同清单价下浮X%做为分包单价”之类的表述,若发生诉讼,这种约定极有可能会被人民法院认定为非法所得而予以追缴,还有可能被处以罚款。
注:2005年1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非法所得。” 2004年3月19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以赣高法[2005]52号文下发的 关于印发《二00四年全省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座
谈会纪要》的通知中,更明确的指出:“对超越资质承揽工程的,对因其超越资质而取得的非法所得予以收缴。承包方不具有法定资质的,对间接费和其他直接费予以收缴。转包、违法分包合同当事人之间存在收取管理费的,对该收取的管理费部分予以收缴。”
2、分包合同的价款应采取工程量清单的方式计价。
3、分包合同中不得出现委托分包单位施工的字样,否则诉讼中法院有可能将分包合同关系认定为委托关系,导致分包单位的对外债务由总包单位承担。
案例 7 强化分包结算管理,减少分包合同争议
一、案情简介
2002年,A公司某项目经理部与B施工队签订分包合同,合同约定B施工队承接A项目的钻孔桩和部分桥梁施工任务,合同为综合包干单价合同,包括工料机等一切直接间接成本和税费、风险费等,合同总价款暂定1600万元,其中主要材料由项目部提供。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部为B施工队另行提供了水电和部分周转材料。B施工队完工后,向项目经理部报送了自行编制的结算资料。项目部认为分包商提供的资料不全,口头通知分包队伍的结算不符合要求。双方结算主要争议焦点有:周转材料的实际使用天数和租金标准;水电损耗较大,费用达不成一致。此外,部分安全罚款没有得到B施工队的确认。双方争议金额约为100万元。2005年,B施工队将A公司诉至法院。
二、处理结果
案件诉讼过程中,分包商主张项目部在收到分包结算后,没有及时批复,按照建设部和财政部关于工程结算相关规定,总包单位收到分包单位报送的结算资料在规定时间内
没有提出意见的,则视为认可。由于项目部提供给分包单位使用的周转材料没有办理交接手续等原因,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争议金额100万元双方各承担一半。项目部由于管理不善,遭受了一些损失。
三、管理建议
此案主要反映的是分包工程结算方面的问题。综合目前项目管理现状,办理分包工程结算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分包结算的办理要及时。对分包单位报送的结算书要及时审核,及时反馈书面意见,不可束之高阁。
2、最终的分包结算必须签订书面的分包结算书。结算书应包含以下内容:共计应给付的工程款数量、确认已付工程款数量、确认已领材料的价款、确认其他应扣款项、扣留的质保金数额、剩余款项的支付时间及质保金退还时间等。
3、在最终的分包结算中,应明确中间结算与最终结算的关系,同时约定分包工程完工结算为最终结算,双方对结算价款再无任何异议。
4、在分包工程结算前,应全面清理已付款项、明确代扣代缴项目及金额,比如工程预付款、进度款、租赁设备台班、甲供材、借款、安全罚款、代扣水电费、税金或其他代垫代付款等,以前欠缺相关手续的应将有关签字确认手续补
齐,并将该手续做为最终结算的前置程序。
5、分包结算协议应由双方授权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如有修改或添加,双方必须在修改或添加处签字盖章并注明时间。
6、办理分包结算过程中,在对方报送的结算金额有审减时,必须要交由对方签字确认,并要求对方填写相应的确认时间,且其填写的确认时间应在我方审减时间之后。
案例8 分包工作内容发生变更,尤其是分包工作内容减少时,要及时办理分包结算
一、案情简介
2003年,某公司项目经理部A与施工队B签订分包合同,合同约定B承接A K135+100---K137+200段的土石方工程,约定了暂定工程量和单价,价格包干不调整,总价约2000万元。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B施工能力有限,加之业主要求提前工期,A与B口头协商:减少原合同中土石方工程量,收回约500万元的工程由项目部自行组织人员和设备完成。同时在B施工期间,A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设备进行配合施工,其中挖掘机、压路机、装载机等台班若干,提供的设备进场时A没有要求B在设备进场单上签字,退场时也没有退场记录,双方对设备台班价格也没有书面约定。2005年,项目完工通车。双方办理结算时,A要求按照B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结算并扣回设备台班费,B认为在该项目上投入较大没有利润,要求A补偿未果,遂将某公司诉至法院,提出公路工程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K135+100---K137+200段的所有土石方工程均由其按照合同约定完成,要求公司支
付合同约定的价款。
二、处理结果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B向法院提交了分包合同、施工图纸、项目已经通车的证明,主张K135+100---K137+200段的所有土石方工程均由其完成。A提出:K135+100---K137+200段的土石方不是由B独自完成,还有部分是项目部自行完成的。项目虽然已经通车,但这不能证明K135+100---K137+200段的所有土石方工程均由B完成,B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要依据现场工作人员出具的工程量签认单来确定,设备租赁台班费按照设备工作记录的台班费和市场价进行计算并在结算款中扣回。本案件正在一审中。
三、管理建议
此案主要反映的是分包工程履行中工作内容变化和结标方面的问题。综合目前项目管理现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包合同(特别是土石方分包合同)中约定工作内容的时候不宜采用比较含糊的“XXX起止桩号”或“XX范围的所有工作内容”的表达方式。
2、合同变更(不论工程量是增加还是减少)都应当有书面补充协议。
3、合同履行过程中给分包单位提供设备、材料的,要
约定设备台班、材料单价,履行过程中要有数量签认,在结算时一并扣回。
4、结算一定要及时。尤其是分包合同中约定的工作内容,不是全部由该分包单位实施,有其他单位参与实施或项目经理部参与实施的,或项目部提供设备的,一定要及时办理结算,便于在分包结算中将非分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予以扣除,以免发生诉讼时双方争执不下。
案例9 分包领料人离职,分包结算起争议
一、案情简介
某分包单位的民工陈某在项目部领用了部分材料,后该民工与分包单位因工资纠纷而离职,该民工领用的材料价值约30万元。分包结算时,该分包单位不认可陈某是其工作人员,双方对结算款是否应扣除陈某领用的材料价款产生分歧较大,发生争议协商未果后诉至法院。
二、处理结果
由于项目经理部不能提供分包商授权陈某领用材料的授权委托书,也不能提供证据证明该民工是该分包单位的员工,法院认为,陈某的领料行为不能视为该分包队伍的领料行为,项目经理部不能要求从分包结算款中扣除陈某领用材料的价款。项目部若要挽回经济损失,须自行向该民工追讨。
三、管理建议
此案反映的主要是分包材料管理和民工管理方面的问题。
1、分包材料应该实行专职领料人制度。具体可以在分包合同中约定分包单位的材料领用人,或者要求分包单位提
供其材料领用人书面授权,项目经理部要核对分包材料授权领用人的身份证,并留存其身份证复印件。在分包合同履行过程中,非该专职领料人领料后,应要求其及时确认,完善手续。
2、分包领料,要实行严格的限额领料制度,防止分包队伍超领材料,给项目造成损失或增加项目资金压力。
3、要建立对分包材料的定期核算制度。
4、在进行分包最终结算时,必须先办理材料结算。
5、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分包单位报送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主要管理人员的花名册,并动态更新。
案例10 加强对分包单位农民工工资的管控
一、案情简介
2007年,某项目部的分包队伍施工完毕,项目部与其办理了分包结算,工程款也已支付完毕。2008年春节期间,该分包队伍所聘用的农民工集中到工程当地的劳动部门讨要工资,金额约60万元。当地政府部门,因无法联系到分包单位,找到总包单位--某项目部,项目部认为与分包单位的结算已经办理完成,款项已支付到位,农民工工资的给付责任应该由分包单位承担。
二、处理结果
因总包单位不能提供分包商已全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相关证据材料,后经当地劳动和建设部门协调,总包单位另行拿出30万元,替分包单位偿还了其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目前,总包单位正向分包单位追偿。
三、管理建议
此案反映的主要是分包单位农民工工资发放的监控问题。项目部在项目管理中要做到:
1、分包合同中要约定分包队伍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义
务,分包队伍必须出具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承诺。必要时,可以实行分包队伍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
2、动态监控,要求分包商与其使用的农民工签定短期的劳务协议,对工资发放和相关保险的交纳作出约定,并交项目经理部备案。
3、必要时可以代分包队伍发放农民工工资。但代分包队伍发放农民工工资时,必须要求分包队伍出具书面的授权委托书,并长期妥善保管书面授权委托书,否则容易被认定为农民工与项目部有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4、每月工程结算支付前审查每一协作队伍农民工工资的发放情况,作为结算支付前置程序。
5、为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维护农民工的权益,项目部可督促分包单位或者代分包单位办理农民工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若需要向保险公司提交参保农民工名单,项目部可以统一协调,但应以分包商的名义签订保险合同或分包商出具书面委托书,委托项目部办理,相关保险费用由分包商承担。
案例11 禁止擅自为分包商提供担保
一、案情简介
2007年,C项目经理部将工程分包给A单位,A单位在施工需要加工一批钢护筒,A单位找到钢结构加工单位B,B担心A的履约能力,要求总包单位C为其提供担保。经A单位多次要求,同时考虑到工期比较紧,急需钢护筒,C遂同意为A公司提供担保。后A公司未能及时向B支付加工费,B公司发来律师函要求C承担担保责任,否则将诉讼解决。
二、处理结果
收到B公司发来的律师函后,C非常重视,经C多次协调,A公司分期支付了拖欠B的加工费。
三、管理建议
为了避免因对外担保导致公司损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未经公司同意,严禁项目经理部为分包队伍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
2、对于已经为分包队伍提供担保的,在项目经理部向分包单位支付工程款时,必须督促分包单位先行支付该部分
款项,或者由分包单位出具相应的委托手续后,项目经理部从分包单位工程款中直接支付。
3、严格执行协作队伍履约保证金制度,通过履约保证金去约束协作队伍履行项目部为其担保的债务,降低项目经理部自身风险。
案例12 设备租赁合同管理要闭合
一、案情简介
某项目经理部与设备供应商签定设备租赁合同,约定了合同单价。设备进场时,办理了进场交接手续,退场时,未办理交接手续。设备结算时,由于双方未办理退场手续,双方对实际租赁的天数发生争议。同时,项目部认为设备人员配备不足,设备性能不能满足施工需要,要扣减部分设备租金,设备供应商对项目部的主张不认可,双方产生争议,诉至法院。
二、处理结果
因在设备合同中,没有对设备每月最低有效作业天数作出约定,且在设备合同履行过程中缺少设备不能有效作业而影响施工的有关签证,法院没有支持项目部。因设备商在退场时,项目经理部与设备供应商没有签定书面的退场协议,结合有关证据,认定实际租赁的时间与租赁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限一致。
三、管理建议
此案反映的设备租赁合同签定、履行中的问题,项目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设备租赁合同条款,租赁合同应对设备性能状况、每月的最低有效作业天数等内容作出相应约定。
2、在设备合同中,尤其是特种设备的租赁合同中,要明确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同时要对设备安全责任承担作出明确约定。
3、在设备进场时,要对设备的性能、状况进行检查,并签定书面的设备交接清单。
4、在设备合同中,要对设备停置台班的计量进行约定。
5、在租赁的设备退场时,要与设备供应商签定书面的退场交接协议,明确设备及配件的交接时间和数量。
案例 13 加强材料买卖合同管理 完备合同条款
一、案情简介
2006年,公司A项目经理部与某石料供应商B商定:由B向A供应施工所需要各种石料,规格不同单价各异,双方未签定书面的买卖合同。2007年11月,项目完工后,双方对石料的单价发生争议,A项目部材料人员认为甲规格的石料应该按照当地材料信息价90元/方,B公司认为供应材料时,当地基建项目较多,石料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较高,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在项目业主单位协调下,各石料供应商才同意按照业主提供的参考价格供应大量石料的。故甲规格石料价格应参照A与业主的结算价150元/方,因石料供应量大,总价相差近200万元。经多次协商未果,B公司诉至法院。
二、处理结果
一审过程中,A项目部提供了当地的材料信息价资料,B则提供了项目业主单位提供的参考价格。一审法院采信了B提供的价格,判决A项目部按照150元/方价格支付甲规格石料材料款。二审中双方协商解决。
三、管理建议
此案主要反映的是材料买卖过程中的合同管理的问题。综合目前项目管理现状,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除了金额较小且能即时结清的合同外,所有的买卖合同都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合同条款应当力求完备,一般应当具备以下内容:(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物规格、数量、质量;(3)计价方式及价款;(4)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5)违约责任;(6)解决争议的方法。各单位可以参照公司《合同范本》订立合同,并结合实际情况做相应修改。
案例 14 加强材料买卖中间结算控制 降低合同风险
一、案情简介
2006年,公司A项目经理部与某混凝土供应商B签定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合同约定B供应A项目经理部施工所需要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不同单价各异,混凝土方量定时结算。同年9月,A项目部材料人员给B公司办理了当期混凝土方量结算。同年10月,在办理当期混凝土结算时,B公司工作人员提出9月份的方量结算有误。经A项目部工作人员核查,发现9月份结算确有差错,遂按9月份的实际方量重新进行了结算并汇总到10月份的结算单中,但并未将9月份的结算原件予以收回销毁也未在10月份的结算单中注明“本次结算包含9月份的混凝土供应量,9月份的混凝土方量结算单作废”等字样。2008年,B公司以A项目部尚未支付9月份混凝土款为由提起诉讼。
二、处理结果
一审过程中,A项目部在诉讼中花费大量精力,找出混凝土供应的原始凭证(混凝土罐车称重收货单等),证明2006年10月份的结算单的混凝土数量已经包含了9月份供
应混凝土的数量,9月份的混凝土方量结算单应当作废。一审法院基本接受A项目部的解释,判决我方胜诉。B公司不服,提出上诉,二审进行中。
三、管理建议
此案主要反映的是材料买卖过程中的结算问题。结合目前项目管理现状,办理材料买卖合同结算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中间结算与最终结算的关系,中间结算应当标明材料供应的时间段,前后之间有包含关系的,应当注明当期结算已包括前期的数量;中间结算要相互衔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要坚持结算的审核制度。合同结算须经相关职能部门审核把关,领导审定后方能对外出具结算单。
3、结算协议应由双方授权代理人签字或加盖公章。如有修改或添加,必须双方在修改或添加处签字盖章并注明时间。
案例15 妥善处理协助执行案件
一、案情简介
2002年,A公司某项目经理部与B施工队签订分包协议,B施工队依约履行了合同,但项目经理部一直未与其办理工程结算。2004年B施工队与C公司产生诉讼,C申请法院要求A公司协助执行,暂停向B施工队支付。
二、处理结果
A公司在收到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在15日内及时提出了协助执行异议,提出A公司与B施工队的工程未办理结算,分包工程存在缺陷需要修复,两者的债权并没有确定,而且未到履行期限。依照民诉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精神“第三人在履行通知指定的期间内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不得对第三人强制执行,对提出的异议不进行审查”,法院收到异议后没有强制执行A公司。
三、管理建议
协助执行,是指实施执行措施的人民法院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协助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内容的一种法律制度。协助法院执行是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一项法
律义务。如第三人对协助执行通知的内容有异议,应当在法定期限(一般15日)内及时提出,法院对异议不做实质性的审查。
法院下达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项目经理部协助执行的案件越来越多,既要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又要依法妥善配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收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后,要认真对待,将法院送达的文书资料和与被执行人的债权债务情况及时通知公司法律事务部门、合同部门,若被执行单位在公司不享有债权,或者没有办理结算导致债权尚不能确定的,或者虽然有债权但没到期的,都应及时提出协助执行的书面异议,切不可置之不理。
2、若被执行单位在我公司享有确定的到期债权,法院发出协助执行通知后,我们应立即停止支付或采取其他协助措施,按照人民法院的要求协助执行的相应金额停止向分包单位付款。若不顾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而将相关款项支付给了被执行单位(分包商或材料供应商等),人民法院有权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要求协助义务人追回所付款项或直接从我方帐户划扣相应金额,并可以对协助义务人处以高额罚款,甚至可能对相关直接责任人采取司法拘留的处罚。
3、要善于利用协助执行措施清收工程欠款,对债务人所享有的债权及时请求法院发出协助执行通知。
案例16 抓住诉讼时效做文章
一、案情简介
1993年12月,A公司与B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程完工后双方于1994年底办理了竣工决算,A公司应向B公司支付工程款50万元,最后付款时间为1996年6月。其后4年,B公司一直未向A公司追索欠款。至2000年6月B公司来人来函要求A公司支付欠款,A公司拒付,由此引发诉讼。
二、处理结果
由于B公司无法提供资料证明1996年-2000年其向A公司主张过债权,B公司起诉时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其已经丧失了胜诉权,受理此案的法院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驳回B公司的诉讼请求。
三、管理建议
诉讼时效是把双刃剑,我们既要善于利用诉讼时效对抗已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人,同时要加强对自身债权的管理、防止债权超过诉讼时效。
1、分包结算办理完毕后,未经批准,相关人员不宜再出具任何书面债权证明材料给分包队伍,否则会引起时效中断,对我方不利。
2、对于债权人所享有的债权已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人已不能通过法律途径来实现其债权,从法理上看,我们可以不再支付。但若长期协助单位或涉及民工工资案件的,也可以采取协商的方式予以解决。
3、对于我方的债权,应定期向债务人催收,并留有有效书面催款证据。可行的方法有:
(1)特快专递送达:这种方式应当完善细节,必须在特快专递《邮件详情单》(即标有寄件人和收件人信息的邮件外贴纸)“内件品名”栏中标明催收函文件名称,并务必清楚地注明“因„„(事件)向你方索要„„(性质的欠款)„„(具体金额)万元,请于 年 月 日前支付完毕”。如:因EHJ2004-012号塔吊设备租赁合同向你方索要租赁费10万元,请于2005年1月1日前支付完毕。只要催款的意思表示清楚,并留有对方签收单据和邮局记录,这种方式是最为经济有效的催告方式。
(2)专人送达:必须要获得对方签收盖章,如不能盖章的,可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办公室、财务部等人员)或单位责任人签字签收。
(3)公证送达:邀请公证员现场公证送达催收函,此方式法律效力高,但是成本偏高。
4、尤其要关注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租金支付纠纷的诉讼时效为1年。
案例 17 胜诉案件应及时申请强制执行
一、案情简介
2000年10月,A公司与B公司签订机械设备租赁合同,由A公司租赁一套塔吊设备给B公司,B公司每月向A公司支付租赁费若干。A公司设备交B公司使用后,B公司恶意拖欠租金共计60万元。A公司向某区法院提起诉讼,双方在一审中达成调解,调解协议书中约定,B公司分三次向A公司支付,每期20万元,付款时间分别为2004年8月30日、9月30日和10月30日。
B公司支付了第一租赁费,后两期款项未付。至2005年4月中旬,A公司发现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存在问题,第二期债权已超过法定半年的强制执行申请期,第三期债权即将到期(2005年4月30日截止)。A公司随即向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B公司支付40万元,并承担双倍利息。
二、处理结果
法院裁定:由于第二期债权20万已超过法定6个月的申请执行期限(2008年4月1日前,法律规定执行申请期限为6个月),法院对该债权不予采取强制措施;第三期债
权20万尚没有超过执行期限,应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同时由于B公司迟延履行,应当加倍支付第三期20万元租金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
三、管理建议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是有时间要求的,2008年4月1日生效的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215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被执行人迟延付款应承担的不利后果。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即在按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计付的债务利息上增加1倍。
在本案中,A公司未及时申请强制执行,其中一期20万元的债权失去了法律的保护,教训深刻。同时B公司迟延付款,A公司借此要求双倍支付延迟履行期利息,挽回了部分损失。鉴于此,我们应当做到:
1、切实加强债权管理,指定专门的机构和专人负责,建立详细的债权档案。
2、加强对经济纠纷案件的动态管理。
3、在案件胜诉的情况下,应当及时申请执行。
4、要注意分期付款案件执行时限的起算时间,避免出现某一期款项超过申请执行的时限。
5、对于被执行人延迟付款的,应要求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例18 出具欠条、证明材料和接受调查取证应谨慎
一、案情简介
A为某项目经理部的材料管理人员,该项目经理部的分包单位C的材料供应商B私下找到A,要求A为其出具其曾经为该项目供应材料的证明,A答应并出具了书面的证明材料,证明B曾经向项目部工地供应过材料,而实际B是向在工地施工的分包队伍C供应材料,但A出具的证明材料并未完整表达该意思。后因分包单位C未向B支付材料款,B持A出具的证明材料和分包队伍签字确认的结算单,起诉该项目经理部,要求该项目经理部支付材料款50万元。
二、处理结果
目前,此案正在审理之中,因B持A出具的证明其曾经向项目供应过材料的书面证据,而A为材料管理人员,其行为是一种职务行为,法院极有可能判决由项目经理部承担给付50万元材料款的责任。
三、管理建议
1、相关人员向分包商、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等出具欠条和任何形式的证明材料时,必须认真核对相关事实,41
并经过相关审批手续方可对外提供,否则不得对外提供任何书面材料。
2、任何人不得擅自就经济往来事项接受相关方(对方当事人及委托律师等)的调查取证,对法院、公安机关等必须予以配合的调查取证须经过相应的内部批准程序。
案例19 注意文明施工,防止出现侵权行为
一、案情简介
某日晚,A公司某公路项目过江大桥引桥下的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受害人(过路人)陈某经抢救无效死亡。肇事车逃逸,查找未果。同年,死者家属将A公司告上法庭,其诉由为:施工单位不文明施工,随意堆放材料导致桥下公路上人行道一片狼藉,加之重型施工车辆频繁辗压导致公路人行道损害严重,行人为通行而被迫走上行车道,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要求A公司与业主、路政部门连带承担死者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共计30万元。
A公司派人积极应诉,各方当事人之间就人行道的损坏原因及人行道的损坏与交通事故的发生有无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展开了激烈的辩论。A公司认真收集证据,并向法庭充分陈述了抗辩理由,原告不能举证证明人行道的损坏是A公司所为,也无法证明项目部的施工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二、处理结果
法院认为:路面不平,雨天积水没有证据表明由A公司施工造成,同时路段附近积水的存在与事故的发生不存在法
律意义上的因果关系,驳回原告对A公司的诉讼请求。
三、管理建议
施工过程纷繁复杂,牵涉面广,危险源多,难免会发生侵权行为。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不仅仅是句口号,应当落到实处:
1、项目经理部应尽可能在施工现场及周边设置显著警示标志和标牌;周边居民点张贴施工公告和安全注意事项;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人员除负责内部职工和分包单位人员安全管理外,还应向外部人员告知接近或进入施工区域的安全风险。
2、文明施工,处理好相邻关系,避免侵权行为发生,做到“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3、项目经理部应积极投保第三者责任保险,发生事故后由保险公司承担责任,降低项目损失。
4、发生纠纷要积极面对,寻找合适的抗辩理由,化解法律风险。
案例20 业主不能依审计决定擅自扣减承包商工程款
一、案情简介
1998年9月,业主A公司与承包商B公司签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合同规定:B公司承包A公司办公综合楼工程,工程价款执行XX定额和取费标准,实行包工包料承包。合同于同年12月经县公证处公证。合同签订后,双方如约履行,工程于1999年12月竣工,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工程造价经A公司审定为280万元,双方对此结算均无异议。
此后不久,县审计局对A公司办公综合楼工程决算进行审计。审计结论认为,A公司审定的工程造价多计20万元,应予审减。审计局做出处理决定:限期由A公司向B公司收回差额款项。
2000年1月,B公司又承包了A公司的宿舍楼建筑工程。该工程完工后于2001年11月办理结算时,A公司以执行审计局的决定为由,从B公司的宿舍楼工程款中扣除了办公楼多计工程款20万元。B公司认为A公司扣款是违约行为,据此向法院起诉,要求A公司退回扣除的工程款。A公司辩称其扣除有依据,不同意B公司的诉讼请求。
二、处理结果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B公司与A公司签订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有效。审计局作出的审计决定对B公司不具有法律效力,A公司据此扣付B公司建筑工程款不当。2002年7月,人民法院判决:A公司退还B公司扣付的20万元工程款。
A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诉称:审计局是法定的审计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因此,审计局对基建项目做出的审计结论和决定具有法律效力,A公司依此决定扣回工程款并无不当。B公司不同意扣款是对审计结论不服,属行政纠纷,不应由法院作经济纠纷处理。审计决定未经法定程序撤销,A公司仍应执行,B公司也应协助执行。B公司辩称:经双方协商办理的工程决算,合法有效。审计局的审计决定是对A公司做出的行政行为,不影响民事结算的效力。因此,A公司无权扣回该工程款。
二审法院认为:A公司与B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合同关系,双方应全面履行合同。县审计局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对B公司没有法律约束力。A公司仅以执行审计决定为理由,扣回B公司的工程款没有合法根据,故其上诉理由不成立。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三、管理建议
业主投资效益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点内容之一,作为施工企业我们必须正确应对国家审计。要做到:
1、签订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时,力争避免在合同中出现诸如“工程结算价格以甲方审计机关或政府审计部门核准的价格为准”或者“由甲方单独聘请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核定工程造价”的条款。
2、认真作好工程签证和基础资料管理工作,工程计量、变更必须及时报监理和业主,并力争最短时间取得监理和业主的书面批复。已取得业主和监理批复的变更和计量,审计单位不得无故扣减。
3、在政府审计的过程中,要积极应对。及时提出书面的异议。提供相关资料要慎重。要严格审查审价的依据、审价的程序、审价人员的主体资格。加强沟通,包括与审计部门的沟通和业主的沟通。审计过程中的签认要慎重,必须经过严格授权后方可签认。对审计结果的分类对待,要区分合同是否有约定,没有约定的,要予以拒绝。要区分不同业主和审减金额大小,对长期合作的核心业主且审减金额较小的,可以酌情考虑接受,否则应予以拒绝。
4、正确把握政府审计和工程审价的区别,为正确应对
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首先,前者是依据国家《审计法》等相关规定,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进行审计,主要审查工程概、预算在执行中是否超支及超支原因,有无隐匿资金、隐瞒或截留基建收入和投资包干结余,以及有无以投资包干结余的名义私分基建投资的违纪行为等等。而工程审价则主要依据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定额、工程消耗标准、取费标准以及工、机、料价格参数、设计图纸、工程实物量、承包合同等为基础,在竣工验收后,结合施工变更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造价审查结果,作为承发包双方结算的依据。
其次,二者的标的、从业人员构成也不同,审计是以基建项目为标的,以会计师、审计师为主要从业人员;而工程审价则以单位工程为标的,以注册造价工程师为主要从业人员。
混凝土公司经济合同管理制度 篇6
(2008年6月2日)
1、经营部门负责公司签订的各种经济合同,实行统一管理。
2、组织制订实施公司经济合同、法律法规培训计划。
3、负责拟订各项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和各项合同管理专项制度。
4、对企业签订的各项经济合同,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提出解决措施。
5、按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地填报经济合同报表并做出统计分析。
6、参加经济合同谈判,起草和签订经济合同。
7、掌握本公司各类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的情况,及时传递信息,提出意见。
8、建立健全经济合同档案、台帐,并有专人管理。
9、对签订的合同文本或与合同有关的材料进行核实、审查,编号存档。
10、经济合同的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同时要加强对日常业务合同的工作进行管理。
11、对于所有的合同文本盖章生效前,都必须要有总经理签字。
谈如何加强经济合同的管理 篇7
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契约经济。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 主要靠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及参与者相互之间依法签订合同和诚信履行来保证。当前, 我国修订后的合同法, 包含了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绝大多数类别合同, 为我国企业加强经济合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其经济合同涉及的范围很广, 仅从我们江苏盐行业来讲, 就有投资合同、三田租赁合同、劳动合同、销售合同、技术合同、工程建造合同、代理合同和抵押贷款合同等。企业实际经营中, 经济合同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不仅可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更有可能对企业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2 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对合同当事人了解不够
对合同当事人的资质未进行充分调查.对合同当事人的签约资格、履约能力、履约信誉了解不多, 如合同当事人是否有经营资格, 签约人是否有法定代表人的身份或有无授权委托书, 合同当事人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如何等等都不清楚, 导致签约后, 无法履约, 并且无财产承担违约责任。
2.2 对合同文本审查不严
一是对签订合同目的认识错误, 白认为对方当事人均是老熟人, 觉得签订合同见外了, 认为签订合同是为了应付审计, 出于这一想法, 对合同文本的审查也就免了, 最后所签合同非常草率, 有的甚至是先干工程, 工程结束后再补个合同.失去了合同应有的作用。二是对合同主要条款审查不严。三是对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及可行性审查不严。
2.3 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具有法人资格
常出现单位的职能科室、无法人资格的基层单位、实行内部承包或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的部门等这些不具有法人资格.却以独立法人资格的合同当事人签订合同。单位领导不知道, 有关职能部门未会签, 就把合同签了。
2.4 内部审批权限不明确
主要表现在: (1) 领导和职能部门之间权限不明确。一方面存在不管经济合同金额的大小, 事无巨细均由领导从头到尾参加, 而职能部门却过分依赖领导, 按领导的意图行事, 有的甚至测算经济合同的效益也按领导的基本调子行事。另一方面存在职能部门基本包办一切, 仅向个别领导汇报即确定签合同, 内部集体决策程序欠缺。
有个别基层单位, 合同均是由单位领导一人签订, 其他人员一概不知。 (2) 上级单位与下属单位之间权限不明确。全资子公司签订大额合同, 无汇报审批制度, 结果出了大事不知道。
2.5 用章用印不规范
以行政章代替合同专用章, 用章没有规定手续, 尤其是对涉及经济合同用印无特殊规定。如某单位个别领导未经集体研究, 擅自用印为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担保或注册提供便利, 结果给本单位造成严重损失。
2.6 合同签订和执行均处于保密状态, 执行情况无总结
有的企业合同签订后, 到合同执行结束, 财务部门均不知道.一年内究竟签了多少份合同无从查起, 合同管理零乱, 审计时财务无合同, 最后从职能部门或单位领导那里找出几份合同。由于缺乏控制, 极个别人还犯了错误。
2.7 收入不完全按合同入帐
有个别企业主合同收入入帐, 而追加合同收入不入企业大帐.用于单位小金库, 甚至被少数人私分。私自到税务部门开一张税票或请私营工商户代开税票给对方出帐。
3 加强企业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1 加强企业合同管理是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的重要保证
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 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经济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国内企业发展需要融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 企业经营的各个要素资源的重组流动也更多、范围更广。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在市场经济框架下, 企业主体之间以及内部要素之间的合作都要处于某种契约网架之中, 并依靠契约各方诚信履约来维持和维护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平稳运行。
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可以使企业经济合同行为的全过程都处于动态的控制之下, 使合同的签订履行更加适应企业与内外环境的互动需求, 条款更加严密, 权责更加相称, 履行更好操作和到位, 推动企业经营良好运行。
3.2 加强合同管理有助于维护企业权利与利益
一方面合同管理为维护企业权利和利益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另一方面, 合同管理有利于完善合同条款和对合同履行进行实时控制, 一旦对方违约, 可以及时把握并对对方违约责任进行及时追究和处理, 做到尽可能减少损失。
3.3 加强合同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发展的预见性
合同管理的过程, 也是充分利用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各种优势的过程。加强合同管理, 必然要求企业合同管理的参与者和责任人员不断地研究和调查企业的优势所在, 外部环境可利用的政策、机遇或有利条件所在, 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地对企业合同行为进行校正和完善, 起到为企业经营超前预测和探索的作用。
3.4 加强合同管理有助于减少企业经济纠纷
纠纷的产生主要源于3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合同签订不公平;二是违约处理不及时;三是合同修正沟通不一致。加强合同管理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3个问题, 有助于提高全员合同意识、合同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保证合同签订的公平, 一旦合同订立基础或环境发生变化, 能够及时沟通, 对合同进行修订, 并可以及时处理违约行为, 防止扩大, 从而有效地减少合同纠纷。
4 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措施
4.1 明确和完善合同管理的职能部门
合同行为既然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职能部门不仅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更要赋予完整的职权和责任, 即一要作为企业组织机构的一个部门, 二要不仅负责审核, 还要负责日常管理检查和监督, 三要有相应的责任, 与其个人荣誉、利益分配相挂钩。特别是作为一个企业集团, 所属单位较多, 涉及到的合同也很多, 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要改变和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这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也符合管理学中权责相称、职权一致的理论要求。从江苏盐业现状来看, 职能部门确定为办公室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有助于加强企业合同管理, 但需进一步完善职能。
4.2 建立健全分级合同台帐和进度报表制度
一般书面合同都有期限。要改变现有职能部门只管审核和用章的狭隘观念, 建立健全分级合同台帐管理和进度报表制度。虽然, 有些合同需要有关专业职能部门负责日常管理, 但总体执行进度必须要由总的合同责任部门来掌握, 这样便于信息共享, 有利于决策, 也有利于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合同缺陷和遗留问题以及形势变化后的修正。不仅如此, 网络的发展, 为这一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媒介支持, 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
4.3 加强检查和监督
合同利益是企业整体的, 具体落实一般是某个部门或某个责任人的, 合同行为是否到位不仅要靠自觉性, 更要有外在的监督机制。因此, 在合同行为实践过程中, 应有一定的检查和监督程序, 以保证合同的有效履行。
4.4 切实重视和加强合同履行
要把合同履行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以诚信的心态, 全面细致地履行好合同每一项条款。遇到无法履行或需调整的条款, 要及时与对方沟通, 并适时修改合同或协议终止合同。
4.5 不断研究和规范合同条款
合同文本是否规范, 条款是否齐全, 直接关系到合同行为的正当合法, 关系到能否维护企业的权益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不断研究和规范合同条款, 就是要学习研究有利于规范合同条款的有关法律法规, 如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公司法、破产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经济法规, 做到合同条款合规合法。同时, 要研究和把握企业合同行为的目的或目标, 探索和创新能够尽可能维护和保障企业权益的规范条款, 并根据自身的实际, 对一定期间的企业合同进行总结和归纳, 对照和适应法律法规的变化, 规范文本, 把好合同文本关, 从而达到规范企业合同行为, 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摘要:加强经济合同管理, 对防范单位经营风险, 促进廉政建设, 提高单位经济效益, 至关重要。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 防范风险。
关键词:经济合同,市场经济,法人资格,保密
参考文献
[1]李守君.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策略研究.《商场现代化》2007年4月 (中旬刊) 总第500期.
高校经济合同管理论文 篇8
关键词:经济合同;施工企业;企业利益;合同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经济合同在施工企业对外经济交往中越来越重要,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也在施工企业管理中日益突出。因此,搞好经济合同管理,是维护施工企业合法权益的最基本的要求,能有效保障施工企业利益。经济合同管理已经成为了施工企业经营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现状分析
1.我国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上缺少足够的认识,其合同意识严重缺乏,造成了施工企业专业合同管理人员与机构的不健全。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项事宜不能严格按照合同执行,最终导致企业的正当索赔工作不能很好的开展。这一现状导致了其的经营活动中缺乏相应人才与制度规范经营过程中的相关合同,造成合同中的条款没有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定。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一旦工程出现问题,施工企业的索赔将非常困难,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2.合同法律意识缺乏。我国制定的 GF-1999-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范理应成为建筑企业和招标企业双方签署合同时的规范,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订立的内容十分简单,缺乏具体细则,一旦出现责任后的承担问题,这就产生了合同风险。这一问题在过去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其实质就是缺乏合同法律意识,企业经营欠规范。
3.招标不够规范,为合同管理埋下了隐患
由于施工合同的双方在利益上存在矛盾,表现在合同上,如某些工程在招标过程中,利用僧多粥少的心理对承包人提出一些苛刻条件,迫使承包人压级压价,给承包人增加额外负担,甚至直接压低中标价格,使承包人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以至于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工程建设质量得不到保证,给施工合同管理带来被动。
二、施工企业工程合同管理的完善措施
1.现代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以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奠定基础。
2.加强合同文件管理。在制定施工合同时,要尽量使用标准合同条款的合同文件,一方面能明确有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能划分清楚有关各方之间的风险和责任。否则,这些风险一旦成为现实,势必带来损失,因此承包商必须要仔细研究合同文件,进行风险分析。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有关各方之间的风险纠纷,也能有效的降低因合同不明确带来的额外成本,同时也加强了各方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融洽,不至于出现因权责不明产生的争端。
3.工程承包是一项充满风险的活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自然、社会条件复杂多变,影响因素众多,承包商将面临很多投标时难以或不可能完全确定的风险。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导致成本增加或工期延误。因此承包商需要认真研究合同文件,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析。除了要了解合同文件中已明确规定所应承担的风险外,还要了解那些隐含在合同文件之中的风险。分清有些风险是由于出现不可抗拒的社会困素或自然因素带来的;有些是由于条款有缺陷引起的;有些是编写合同者有意设置的。
4.建立健全经济合同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坚持持证上岗
(1)集团公司在经营管理处设置合同管理科,并配备具有一定经营管理经验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合同管理人员1-2名。各基层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经营规模决定设置独立的合同管理科还是在综合办公事内配备相应的专(兼)职合同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
(2)签订合同的经办人、合同管理人员在经过法律和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具备相应的岗位资格后,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3)明确合同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主要负责本单位合同专用章、合同文本、法人授权委托书的管理。负责审查各部门提交的各种合同的可行性、合法性。负责经济合同纠纷的处理。负责合同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资格审验工作。负责经济合同的档案管理。负责企业合同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和监督执行。
三、加强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应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开展。在企业合同管理中,将合同的权利义务按职能分工分解到各部门,由各部门去履行属于自己职能范围的权利义务。这样才使合同管理真正到位,履行责任才能真正落实。企业合同管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子系统、分系统共同配合。通过加强合同管理,一方面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接轨,满足市场的需要,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企业在履约过程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对市场的承诺,体现企业的诚信,提升企业的品牌和形象,使企业更牢固地立足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总之
现代市场经济以合同作为基础对企业间的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这是企业合法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在现代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是否经过科学分析、是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进行了论证是影响企业经济利益的关键。在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企业必须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构建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以及科学的实施有效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陈 晴 王伟强:《以合同管理的科学实施保障企业经济利益》[J].建筑科学技术资讯,2008,10:.
[2]姚建芬.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经营风险管理.大众商务(投资版),2009(1).
[3]姜士林:浅谈实施建造合同会计准则后工程项目审计风险的产生及防范.交通财会,2006(8).
【高校经济合同管理论文】推荐阅读:
高校经济管理09-26
我国高校经济法论文07-07
经济管理类高校07-30
高校后勤经济的管理10-01
新制度经济学与高校专业设置探讨论文06-20
高校经济行为06-06
电力企业经济合同管理论文08-15
高校产业经济05-31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