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行为

2024-06-06

高校经济行为(共11篇)

高校经济行为 篇1

财务管理介入高校经济行为, 财务管理主体是高校财务部门, 经济管理的依据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各项财经政策和学校各项财经规章制度等, 在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和优势的同时, 各种财务管理方法和手段也被运用到学校的各项对外经济行为中, 参与和监控高校经济行为的全程。财务管理介入高校经济行为对经济行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起到一定的积极性作用, 风险系数的动态过程也得以大大的降低。

一、高校经济行为及财务管理的介入

经营性经济行为和消费性经济行为是高校经济行为的主要内容。经营性经济行为主要利用优势资源和有利的科研条件, 包括人才、资金、基础设施等的优势, 去参与商品经济活动, 目的是为了以市场补公益等。而消费性经济行为目的是为服务和满足学校教研活动的高质运行, 对市场经济活动、争取优质资源供应, 高校是以一个平等市场身份去参与的。

财务管理介入校经济行为, 初步发挥的作用十分局限。对高校经济行为的管理, 财务管理处于一个被动辅助的位置, 只是单纯的介入高校发生的各项经济, 管理内容只涉及资金的收付核算服务, 却无关经济事项的发生过程 (包括立项、决策、执行等) 。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深一层的高校教研体制改革, 高校的发展模式、运作等也相应的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高校的经济行为也需要适应时代需求, 高校的经济行为管理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 不健全的相关性制度、不足强度的约束力等, 而财务管理涉及的管理范畴, 不仅包括预算、项目、过程、结付审查等管理内容, 管理制度的严格、灵活的管理方法, 在高校经济行为的管理可以发挥更积极性的作用, 因此让财务管理更深层的介入到其中来,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好高校经济的全方位管理。

二、财务管理介入高校经济行为的具体体现

1、制度的介入表现。

财务管理介入高校经济行为的具体体现首先表现在制度上。制度的介入包括财务部门的日常财经法规和制度规范高校的经济行为等。具体内容如下:

1) 财务部门的日常财经法规和制度可用于规范高校的经济行为。例如高校采购、修缮等经济事项, 项目管理制度可以对其进行立项是否合理、合法、可行的管理;而对于高校经济活动进程的监管和结付及时性等的管理, 会计核算和资金结算制度可以进一步将加强对这些活动内容的审查等。

2) 根据学校经济管理要求和发展状况, 财务部门与各职能部门进行联合, 带头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用于规范高校经济行为。如针对混乱无序的经济合同签署问题, 财务部门可以带头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用于统一学校经济合同的签署管理权, 各职能部门职责权限进行合理的配置, 降低高校经济行为的可能风险性。

3) 对学校重大经济管理制度的制定, 财务部门可以介入其的制定过程, 而不是被动去接受制定好的结果。

2、现实的介入表现。财务管理介入高校经济行为的现实表现

包括财务管理主动参与理财、主动参与高校的财务活动、管理职能逐步转变成参与决策、科学预算、过程预算等。

1) 事前预算决策的介入。财务管理对经济活动的事前预算, 注重调研的结果, 增强了高校经济活动预算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在预算执行中, 财务管理着力维护事前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能够及时按学校法定程序调整预算的特殊情况。另外, 对学校的重大经济行为, 财务部门会积极从财务角度去进行分析和预测, 参与商讨和决策。

2) 事中发挥的控制监督作用。事中发挥的控制监督作用。如经济合同的管理, 签署经济合同前, 财务部门对其发挥的控制监督作用, 检测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学校的经济政策、发展目标的要求, 是否维护学校利益, 经费来源是否有保证等, 在过程监督中, 降低高校经济行为的财务风险和外部风险。

3) 分析比评事后。提高财务的管理水平, 发挥财务管理在高校经济行为中积极作用的关键环节是搞好财务分析。现代高校的财务人员开始注重以财务报告和其他资料发挥的作用, 对学校各种经济行为的财务效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比较和评价。

3、财务管理介入高校经济行为发挥的效果。

高校的经济行为、及经济行为过程得到了有效、有力的规范。经济活动的立项科学性在财务管理介入也得到了增强, 资金来源得到保障, 降低了市场风险和支付风险。财务部门凭借预算管理等综合经济管理手段, 对学校经济活动具有调控的优势, 高校经济行为的风险系数在其的调控下日趋降低。高校经济行为活力在财务管理的介入下得以激发和保有等等。另外, 财务管理理念和机制在介入过程中得到了完善。

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财务管理, 它必然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介入高校的经济行为, 呈现出必然性和不可逆性。财务管理介入高校经济行为管理, 它不再扮演被动的角色, 而是积极介入到经济活动的管理监控过程中, 参与决策、进行科学预算等, 财务管理的效能得以全面发挥, 降低了高校经济行为的风险系数等, 介入所发挥的效果理想。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高校的运营模式, 而日益繁杂的高校经济行为, 将面临各种风险和管理问题。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财务管理, 它必然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介入高校的经济行为。本文的研究就是在情形下, 展开对财务管理对高校经济行为的介入态势的分析。

关键词:财务管理,高校经济行为,介入,态势分析

参考文献

[1]官冰.财务管理领域本体的构建[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1 (2) [1]官冰.财务管理领域本体的构建[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1 (2)

[2]周志新.论现代科技期刊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原则[J].编辑学报, 2011 (5) [2]周志新.论现代科技期刊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原则[J].编辑学报, 2011 (5)

[3]吕剑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工业科研经费管理中的监护作用[J].生产力研究, 2011 (8) [3]吕剑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工业科研经费管理中的监护作用[J].生产力研究, 2011 (8)

高校经济行为 篇2

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

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不得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不得有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不得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

不得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

经济行为中的“猫腻” 篇3

生活中的这些经济学,你是否懂得?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原因之一可能是,软性饮料大多是直接就着容器喝的,所以,由于圆柱形容器更趁手,抵消了它所带来的额外存储成本。而牛奶却不是这样,人们大多不会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

可就算大多数人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成本效益原则也显示,它们不大可能装在圆柱形容器里贩卖。不错,方形容器的确能节约货架空间,但牛奶一例中节约的空间,显然比软性饮料一例中来得更划算。超市里大多数软性饮料都是放在开放式货架上的,这种架子便宜,平常不存在运营成本。但牛奶则需专门装在冰柜里,冰柜很贵,运营成本也高。所以,冰柜里的存储空间相当宝贵,方形容器装牛奶提高了储存空间的利用率。为什么硬币上的人像都是侧面像。纸币上的人像却是正面像?

出现在(美元)硬币上的前总统头像都是侧面像,分币上的林肯、杰弗逊,角币上的罗斯福、华盛顿和肯尼迪,全都侧着脸。可在纸币上,你却找不到侧面像。1美元纸币上的华盛顿,5美元上的林肯,10美元上的汉密尔顿,20美元上的杰克逊,50美元上的格兰特,还有百元美钞上的富兰克林,皆为正面肖像。除去极少的例外,其他国家的情况也都差不多:硬币上是侧面像,纸币上是正面像。

简单地说,尽管画家大多偏爱正面肖像,可金属雕版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使得人们难以在硬币上画出辨识度高的正面肖像。硬币上可供作画空间一般不过4厘米见方,由于精细度不够,很难画出一张能叫人轻易辨识的正面肖像。反之;如果只画侧面像,要认出主体来就容易多了。要在硬币上画出足够精细的正面肖像,技术上办得到,但费用极为可观。同时,随着硬币的流通,精致的细节很快就会磨损掉。

既然如此,为什么纸币上又弃而不用呢?这是因为,正面肖像精细而复杂,能加大制造伪钞难度。

为什么女装的扣子在左边,男装的扣子却总在右边?

毕竟,全世界90%以上的人(无论男女)都是右撇子,用右手从右边扣扣子要容易多了。那么,为什么女装扣子在左边?

在这个例子中,好像真的是历史说了算。17世纪扣子最初问世的时候,只有有钱人的外套上才钉扣子。按当时的风俗,男士自己穿衣服,女士则由仆人帮着穿。女士衬衣上的扣子钉在左边,极大地方便了伺候女主人的仆人们。男士衬衫的扣子在右边,不仅因为大多数男人们是自己穿衣服,还因为用右手拔出挂在左腰上的剑,不容易被衬衫给兜住。

如今还有仆人伺候穿衣的女士恐怕所剩无几,为什么女裝扣子依然留在左边呢?这是因为规范一经确立,就很难改变。既然所有女装衬衫的扣子都在左边,哪家成衣商要是提供扣子在右边的女士衬衣,就很冒险。

普通“杯”的容量是8盎司,可为什么星巴克最小杯的咖啡叫做“高杯”,容量是12盎司?

星巴克出售的咖啡都分为3种规格:高杯(容量12盎司)、大杯(16盎司)和超大杯(20盎司)。但从技术上来说,普通的一杯咖啡,应该为8盎司,6盎司亦可。连星巴克自己的泡咖啡说明书上也写着,“我们建议,每6盎司水冲兑2汤匙研磨咖啡。”那么,为什么星巴克不卖标准杯咖啡呢?

实际上,星巴克是卖的。如果你找服务生要“小杯”,就能得到传统的8盎司杯装咖啡。但该店的售卖单上并未列出“小杯”,而知道这一点的顾客也很少。

“小杯”是该公司折扣最大的咖啡。小杯卡布其诺的售价比12盎司的高杯少30美分,但浓咖啡的量是一样的,又因为它包含的奶泡较少,味道更为浓烈,不少咖啡迷都喜欢。

星巴克营销“小杯”的秘密方式,使它成了一种歧视性门槛价格。阻止对价格不太敏感的顾客购买打折“小杯”咖啡的门槛,是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小杯”的存在。在大多数市场,为了发掘最划算的交易,对价格敏感度高的顾客会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

高校经济行为 篇4

高校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而科研是连接教学和社会服务的一座重要桥梁,如何让高校的科研职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呢?这就涉及到科研制度的设计问题。科研制度的设计不仅要体现其公平合理,还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但是目前高校的科研制度设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及由此在高校科研中引发的诸多不良现象,不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也已经严重阻碍了高校科研的发展。建立公平公正的科研制度,合理的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贡献,对于提高科研效益,合理分配科研经费,发挥高校自身的科技潜力,促进高校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行为经济学(Behavior Economic)是指以人类经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在做经济决策时的动机、态度和期望等行为规律进行研究。它是一门研究在复杂的、不完全理性的经济现象的学科,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有机结合。1979 年卡尼曼和维斯基在大量的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基础上提出了人类有限理性论,即人们在判断与决策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主观偏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决策研究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前景理论。前景理论一般认为人类行为具有羊群效应、参照点效应等四种效应。这四种效应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来解释人类的行为。

羊群效应也成为“从众效应”,是指与大多数人在一起,与大多数人的思考、感觉、行动等保持一致。多数人的意见对个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个体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会在判断、选择等行为上变现处于全体多数成员相一致的倾向。参照点效应是指人们每次决策的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参照点进行的。人们可以以现状为参照点,可以以过去的经验为参照点,也可以头脑中的某个期望值为参照点,参照点一般与个人的社会现状和财富水平有关,但是参照点的设定还是与很多其他因素相关的。

三、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高校科研制度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鼓励教师积极的展开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规范科研管理工作,因此高校微观制度的结构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朝令夕改的话,会造成教师心理上的不安定。因此,一般将高校科研制度分为四个部分:承担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取得科研成果、获得科研成果奖项。为研究方便采用积分制,则不同的科研机制的积分如下:

制度X0:按照不同的科研职称每个教师都有科研工作量的额定积分。不妨设,专职人员中正高级别的科研工作量为30 分,副高的科研工作量为20 分;非专制科研人员的额定工作量分别为正高职称二级50 分、三级40 分;副高职称为20 分;中级职称为15 分。如果教师完成额定科研工作量将会有奖励,没有完成额定工作量则要从个人收入里面扣除相应的收入。

制度X1:按照承担不同等级的科研项目获得不同的积分,将承担科研项目分为A等、B等、C等、D等、E等和F等六大类,设它们各自的承担分值如下表1。

项目立项和结题的积分给付为:项目立项50%,项目结题50%。

制度X2:按照争取到得科研经费的多少进行积分。设纵向经费每万元为30分,横向经费每万元为15分。争取到的科研经费越多,则获得积分越多。

制度X3k:按照取得科研成果的不同获得积分。可以将科研成果分为书籍类X31、论文类X32、论文被转载或文摘X33、应用成果类X34 四大类。按照取得各类科研成果不同等级得到不同的积分。与制度X1 相同,等级越高,则获得的积分越多。

书籍类X31,按照不同的等级相应的积分如下表2:

论文类X32,按照不同的等级相应的积如下表3:

论文被转载或文摘X33,按照被转载或文摘的不同等级的,论文每被转载或文摘一次得到相应的积分如下表4:

应用成果类X34,即为受到国家、省、部级等的鉴定成果、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咨询研究报告被国务院、国家部委、省级人民政府等采纳的成果。按照不同的等级相应的积分如下表5:

制度X4:按照获得科研成果奖项获得积分,不同等级的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余奖项。按照不同的奖项其积分表如下表6:

制度X5:为多人合作工作量的分配。设f为多人合作的分配系数,N为主要参与的人员数,则上述各项制度的分配系数为:第一完成人工作固定分配系数f=0.3,参与人员工作量的分配系数f=0.7*(1/N)。

计价制度P:经折合教师科研积分后,按照统一的价格进行计价。设P=30 元,这种计价没有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研究样本选择

由于各高校的科研制度结构在实施的时间内是很稳定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某一高校的科研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数据来源为湖北省某国家级重点高校W,选择W高校2011 年得科研成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对于相同的高校科研微观制度结构,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选择,高校W的科研职称分为正高、副高、财金统审、出版编辑、档案文博、图书资料、卫生系列、教师系列、社科研究、实验系列等。本文主要采用教师系列数据,按照教师的职称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和讲师以下。这样对教师的科研级别进行了分层,可以更清晰的看出教师在科研上的行为选择。

(三)变量的选择

被解释变量:为说明微观制度对教师科研行为的影响,我们取教师的科研收益作为被解释变量,设为Yi,将其定义为高校教师个人的科研行为选择收益或损失。

解释变量:对高校微观制度的实证研究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的。定量解释变量用Xi表示,即为高校教师在科研制度的行为选择结果,可以从积分上看出来。由于价格制度中价格是恒定的,则教师科研积分越高,则相应的收益则越高。

(四)模型的选择

本文主要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对科研制度进行分析,主要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解释变量共线性问题用主成份分析法解决,Omitted Variable检验和Redundant Variable检验解决变量遗漏和冗余问题,异方差则可选用Glejser、White进行检验和修正。

(五)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eviews软件对2011 年W高校教师的科研收益数据进行了处理,回归结果如下表7:

从表7 中可以看出:表中R2为0.9983,则模型的拟合度较高,说明模型对样本的解释力度为99.83%。制度X0的系数为负数,说明高校中有一部分教师没有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工作量,验证了高校中存在激励不足的现象。其中有的教师由于能力问题无法完成科研任务;有的教师在参照点效应的作用下会选择放弃科研工作量,即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样的精力到其他方面,得到的收益远大于科研工作量的损失,这时以科研损失为参照点的话,这个参照点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使得有的教师放弃了科研工作,而在制度外进行了选择。表中制度X1的回归系数> 制度X3的回归系数> 制度X4的回归系数> 制度X2的回归系数,说明相对而言,制度X1对模型的影响比较大,即高校中选择制度X1的较多,这样在高校内部很容易形成羊群效用,即有一部分教师会跟随大流的选择科研项目,而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和精力,这样会增加教师科研工作的失败率,打击教师科研工作的信心。

四、结论

高校的科研制度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失,这就需要高校不断的改革和完善现存的科研制度。首先,高校中的科研制度强制性较强,这不仅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还会成为一种障碍,很容易形成羊群效应,教师们会相信以前大多数人的做法,而自己并不去做深入的思考,这样往往会盲从,从而陷入骗局或者导致失败。因此,需要考虑到每个个体的能力和工作状况的不同,不然会出现激励不足或过度激励的现象。进行较为人性化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师需求,尤其是刚刚入职的教师,更有利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其次,高校中科研制度的效率和公平不能实现统一。有的教师投入较少的精力,反而实现较多的目标;相反,有的教师投入较大精力,却不能实现学校的科研目标。高校应该尽量减少类似的参照点效应,尽量不在制度外进行选择。否则,这样不仅打击了一些教师的积极性,还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展开。因此,高校应多视角引入评价方式,不断完善与科研制度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尽量实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树.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及其评析[J].探索,2003(5):52-53

[2]科林·F·凯莫勒,乔治·罗文斯坦,马修·拉宾/贺京同,宋紫峰,杨继东,那艺,等.行为经济学新进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1:1-10

[3]庞岚.基于教师行为选择的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1-4

[4]别敦荣.论现代大学制度的公正性[J].山东社会科学,2012(8):110-118

行为经济学与概念测试 篇5

一种对行为经济学的表面解读提出了一个观点(心理学的见解和实验,以更好地了解经济选择和决策):传统的概念测试中用以捕捉消费者行为的工具具有不恰当性,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以系统1中的方式思考的消费者是不理性的。

2. 问卷调查迫使消费者在对新产品作出自己的回应时想得过多,思考的方式与系统1不相符。

3. 与其他概念测试度量标准相比,情感是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更好地捕捉消费者真实行为的度量标准。

然而,仔细推敲上面的假设,你会发现:它们并没有真正反映消费者决策,上述情感也不是一种可以预测试验的神奇度量标准。

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行为经济学和概念测试——

消费者是不理性的吗?

消费者和购物者是有目的的,而且在行为上更有可能与他们内心的偏好的动机保持一致。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都是那么一致的理性。这里的理性并没有假设消费者意识到自己的偏好、动机和决定过程。以系统1 的方式思考的消费者可能不会始终做出最一贯的决定,但那并不能在本质上使他们成为不理性的消费者。例如,依靠我们的直觉—一种典型的系统1 策略—是一种避免做出错误选择的有效方法。总而言之,如果前提是消费者是不理性的,那么衡量与新产品有关的感知、情感或购买意向都永远不会被用来预测市场内行为。

问卷调查是否使消费者的反应偏向了新概念?

消费者不会花时间仔细思考一种新产品是否满足了某种需要或是否与他们的生活相关。消费者的“薄片”判断像形成特殊形式直觉判断的大多数人一样,他们快速敲击键盘或点击屏幕,通过迅速的思维和感觉对概念进行回应。

情感对新概念来说是否是神奇的度量标准?

认为情感的直接测量是“神奇的度量标准”以及在某种程度上与消费者在市场中实际行为更紧密相关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在概念测试中,购买意图之外,情感不再是包装消费品购买的最好预测指标。依靠情感的直接测量与购买意向一样,在概念的潜在吸引力测量上造成了同样的偏差:益普索六年前进行的一项包含100个概念的研发测试结果表明购买意向对交易执行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会过多地受到消费者的感觉影响。

益普索的方法是测量概念以及每位消费者最经常购买的产品的相关性、昂贵性和差异性(我们称之为RED 测量要素)。这种方法与决策的行为洞察是一致的:

参考点(如:最经常购买的产品)是判断和决策情况的典型成分(消费者是否是处于“自我导航模式”或者睁大了眼睛对产品进行评价)。

相关性(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的昂贵性)是动机的基石,避免了只依靠情感的扭曲效应。

差异性是概念评估(使用相似性和差异性对比的过程)的一个关键成分,影响消费者的评价和决策。

消费者在货架前几乎不会花费太多精力,无论是视觉注意力还是去思考品牌、过往的经验、视觉线索等。结果是,消费者在购物过道中是处于“自我导航模式”,做出基于RED 的快速决定,而不会非常仔细地去思考。

此外,市场营销人员需要基本的诊断以对这些令人失望的概念测试结果采取行动。除了在去或不去的决定上,购买意向或情感不会起太大的作用。

RED 诊断使市场营销人员可以将一个不是很有吸引力的概念变成大众市场赢家,并意识到消费者将他们的创新视为模仿(因为差异化只是看问题的角度问题)。

最后,预测新概念的市场成功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所谓的接近消费者自动化的自我。除非将概念反应至少转化为试验,并检验出能够较好地调整新概念的可用性、估算重复率(例如使用固定样本成分)及预测量的磨练,否则很难从情感或意向的度量角度来了解通往市场成功的整个过程。

避免系统1 定型

行为经济学深化了我们关于消费者如何做出决定的观点,也显示了品牌广告商如何可以最好地与消费者行为的动机和机制保持一致。最后,它进一步揭示了用以了解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工具和方法的优势和弱点。

然而,应该避免将消费者定型为系统1决策者,因为其并不能反映出消费者在他们的购买行为中系统1和系统2思考的思维能力和方式。虽然消费者在包装消费品的购买上不会做太多考虑,他们的确会做出快速的决定。这些决定受到了他们对一种产品的相关性、昂贵性和差异性的印象的影响。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他们对新产品概念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概念测试中过分集中于情感不会对市场成功与否做出预测。

高校经济行为 篇6

一、经济困难大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及其体现

(一) 经济困难大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困难生也有获得公平教育的权利, 国家对经济困难生有提供资助的义务, 这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是很明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7条规定, “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 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9条规定, “国家采取措施,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这些条款是公民高等教育权的直接表现, 说明所有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民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 必须经过竞争和选拔, 只有保证竞争机会均等, 才能保证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平等。同时, 这一条文也意味着成功机会均等, 不仅在招生选拔上要体现机会均等, 而且在整个高等学校学习期间都应体现机会均等,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4条规定,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第55条规定, “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 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学生, 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条文规定了我国公民如果经济困难影响接收高等教育时有接收资助的权利, 当然法律也概括规定了享受权利同时也应履行相应的义务。

此外,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27条规定, 学生奖贷基金是按照规定提取用于发放学生奖学金和贷款的资金。勤工助学基金是按照规定从教育事业费和事业收入中提取的, 用于支付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报酬以及困难学生补助的资金。财政部和教育部还出台了将高校学费的10%用于助学的具体措施, 最终建立起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努力确保广大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通过获取一项或多项资助政策, 顺利完成学业。

这些法律规定, 为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 权利本位的法律制度要求各国要不断保障和发展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不仅肯定个人包括经济困难生有受教育权利, 而且进一步认为国家有提供必要的教育条件、保障受教育机会平等的义务。

(二) 建立和完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体现教育公平

接受教育是公民不可让渡的权利, 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平等也是公民的权利, 不应该受到经济匮乏等因素的限制。考取大学的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存在着个人自身努力与家庭无力承担经济支持的矛盾。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无力负担高额的学杂费而被拒之门外, 或是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无力支付正常生活费而得不到应有的教育, 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很多, 但是究其根源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教育不平等。

为了确保经济困难生能享受高等教育机会, 政府要采取措施来建立与完善和收费制度相配套的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改革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 逐步实行收费制度。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 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缴费。设立贷学金, 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国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学校均可设立奖学金, 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报考国家重点保证的、特殊的、条件艰苦的专业学生给予奖励。要创造条件, 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勤工俭学, 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 可减免学杂费或提供贷学金。这样, 在我国各个高校基本确立了“奖、贷、助、补、减”式资助体系, 并在后来工作中不断完善。特别是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全面启动, 标志着高校学生资助制度进入新的阶段。2002年《国家奖学金实施办法》、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以及2005年教育部的《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工作的紧急通知》的出台, 从不同方面对我国现有的资助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资助力度也不断加强。通过资助向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援助, 能改善或缓解其经济拮据状况, 增强其受教育的支付能力, 使其不至于因经济条件差失去入学的机会, 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保证其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我国高校对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制度体现了高等教育公平的大学理想价值追求。

二、我国高校资助工作中不平等现象剖析

(一) 资助制度本身导致助学资源分配不公平

我国高校资助体系的建立对于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是一种经济上的补偿机制, 从总体上来说是教育资源的一种重新分配机制。从资助体系产生的背景来说, 其有利于公民高等教育权的实现, 真正做到教育公平。但是, 过分地强调对部分公民 (经济困难生) 进行资助政策上的倾斜, 有可能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形, 导致一种新的不公平出现。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高校经济困难生的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和部分助学金、勤工助学的资金来源于所有学生正常上缴的学费, 是按一定比例划拨出来构成的。1999年6月, 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通知》。同年, 对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 规定从1999年9月新学年开始, 各高校每年须从学费收入中划出5%的经费设立资助基金。2005年上海市规定高校学费的10%用于资助经济困难生。《江苏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各高校要严格按照中央的有关规定, 每年从学费收入中足额提取10%专门用于支付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和资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从资源分配角度来看, 一方面, 如果说教育资源是一定的话, 如果分配政策对某些部分过分倾斜的话, 其他部分必然会相对获取较少的资源, 对这部分公民来说实质上是不平等的;从家庭方面来讲, 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收费制度, 资助制度的相关规定实质上是要求家庭经济比较富裕的学生来承担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部分学习生活费用。因为学生没有经济来源, 是纯粹的消费者, 其生活和学习的开支来源于家庭。这也意味着在学生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或转让就演化成了家庭之间资源的分配和转让问题。由经济富裕的家庭为经济困难的家庭补偿其子女教育开支, 这不能说是一种平等的补偿制度, 甚或被疑指为劫富济贫。

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 学费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政府部门投向高校的经费明显严重不足, 而随着物价上涨及学校规模的扩大, 高校的支出也日益加大, 办学经费越来越紧张。任何社会在就业和高等教育方面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对经济困难生的过分优待就直接意味着对非经济困难生某些权利的剥夺, 这与我们追求一个理想的机会平等的社会资助体系的初衷是相背离的。

(二) 经济困难学生受助权利、义务不对等

一种权利的产生, 就必然要求某种义务与之相适应, 权利和义务相随相生, 是一对孪生姐妹, 有权利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没有所谓纯粹的权利, 也高教论坛·教书育人10|200917不存在绝对的义务, 这是法律发展到现在的必然要求, 也是法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现行宪法第33条就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这从根本法的地位践行了这一法理原则。我国《高等教育法》第55条也规定:“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 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学生, 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也就是说, 经济困难生在享受国家各种形式的助学权利的同时, 理所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 这是法律原则也是法律条文规定的。因此, 经济困难生受资助权利、义务必须对等是指导我国高校开展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的原则, 不得违背。遗憾的是, 我国现有的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中大量存在着无偿资助情形, 经济困难生享受了助学的权利却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二者之间未能实现对等, 违背了权利与义务对等这一基本的法律公平原则, 使得经济困难学生在享受教育资源方面不公平。

目前, 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理论和实践注重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形式和数量, 而不注意资助内容和质量, 过分强调对高校经济困难生进行直接的经济援助。然而, 对高校经济困难生在享受了助学权利之后, 应当承担何种义务, 以及隐含在权利义务关系中的法律公平问题的探讨却极为有限。这样直接导致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项目主要是无偿资助的形式, 是一种“输血”式资助。资助项目中无论是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 还是特殊困难补助和助学金, 受助学生都是没有承担相应义务的权利享受。虽然助学贷款中学生有付出低息的情况, 勤工助学中学生也要付出一定的劳动, 但这仍不符合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因此, 有学者把我们现行的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的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体系称之为“免费午餐”式的经济困难生资助模式, 直接给经济困难生发放“免费午餐”的方式是在追求大学生物质上的结果均等, 但也造成了经济困难生与非经济困难生经济机会上的不平等。这种资助体系表面上扶贫助困, 彰显人道主义道德, 但实质上有违法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是有违法理的。这种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的资助模式不利于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观, 对于其他通过自己劳动来坚持学习和生活者其实也是很不公平的。

诚然, 现有的资助体系一般能保证经济困难生顺利完成学业, 促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综合平稳发展, 达到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 但同时付出的代价也是重大的, 这种资助体系不利于受助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对非经济困难学生以及追求依靠自己努力坚持学习生活的经济困难学生不公平, 有碍于一个公平、和谐环境的形成。我国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体系和运行机制应从“输血”式的“免费午餐”转向“造血”式的社会扶贫工程模式, 引导经济困难学生不断努力奋斗, 解决眼前暂时的经济困难, 努力为受助与非受助同学之间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环境。

(三) 资助过程中经济困难学生之间不公平

1. 经济困难生的认定程序不公平

我国高校资助工作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界定经济困难学生。中国地域宽广,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 即使同一地区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也有不同, 家庭经济还因不可抗力的因素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要准确了解一名学生每月从家中得到多少生活资助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高校不可能对每一个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认定。在实际操作中, 高校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生时, 为了操作方便、减少认定成本, 往往将认定成本外化, 即严重依赖于地方政府开具的经济困难证明。由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困难的认定程序不规范等原因, 导致经济困难证明的可信度降低。而且各地区划定经济困难的标准不一样, 使得生源地开具的经济困难证明不具有横向可比性, 有些证明材料所认定的经济困难生并不一定就是学校应该认定的绝对经济困难生。再者, 当地基层组织 (民政部门等) 被动应学生所求, 或主动为学生争利, 在开具经济困难证明材料上欠缺客观性, 导致经济困难证明失真。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差异性直接导致资源分配目标上的误差, 学校据此分配助学资源, 必然导致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2. 学生资助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非正常影响行为

按照相关规定, 现行学生资助工作中, 包括经济困难生身份的认定、各项奖助学金的评选以及其他形式的学生资助, 都应当经过班级学生代表民主评议程序评选, 经辅导员修订, 班级公示后上报各个学院, 学院集中公示后上报学校批准, 学校集中公示确认无异议之后具体落实。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辅导员在进行修订班级民主评议结果时有很大的调整空间, 会对班级同学民主评议的结果进行变更。学校名目繁多的各项奖助学金的推荐权全都掌握在辅导员手中, 有可能出现因为辅导员掌握信息不全或不准确以及个人偏好问题, 使得部分同学连续、多重享受学校的资助政策, 同时又有确实需要学校资助的同学受资助的额度很少, 甚至没有受到资助。这种情况发生的数量不是很多, 但是却会使学生对于学校资助工作的公平性产生怀疑, 在经济困难生的心理上产生不良的影响, 影响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成效。对于同样是经济困难学生来说, 可能会因为某些个人的好恶等问题产生受助者之间不公平现象。

高校经济行为 篇7

自从我国1999年开始扩大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以来, 大学生招生数量由1998年的108.4万激增到2011年的681.5万, 13年间, 中国大学生招生人数增加了六倍多, 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308.5万。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在校大学生经济状况差异日趋扩大, 由此而带来的消费行为差异, 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1 研究背景及调查的组织实施

结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活动, 笔者在2012年9月组建了由12名在校大学生所组成的调研小组。调研小组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 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当今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本研究主题设计了调查问卷, 该问卷主要包括大学生经济状况、经济行为、价值观念等内容。

2012年10月至11月间, 针对同样内容的调查问卷, 我们采用网络电子调查问卷与纸质调查问卷相结合的形式, 以配额抽样的方法获取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9所大学在校学生经济状况与经济行为的有关信息。调查问卷回收3512余份, 有效问卷3092份, 有效率88%, 符合统计要求。

2 河南省高校在校大学生经济状况

(一) 大学生经济状况分组

为了对不同经济状况大学生的经济行为差异进行分析, 我们将调查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类, 富裕大学生。本研究界定中产以上为富裕家庭, 参考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中等收入阶层的人均GDP起点 (3470美元) , 通过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之间的换算, 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换算, 购买力评价标准换算和人均收入与家庭总收入换算, 我们界定年家庭总收入超过10万元人民币为富裕大学生。第二类, 贫困大学生。按照《河南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贫困大学生认定标准, 我们界定年均家庭总收入减去年家庭最低生活成本小于5200元的为贫困大学生。第三类, 一般大学生。我们将介于富裕大学生与贫困大学生之间的界定为一般大学生。

(二) 大学生经济来源

从调查结果来看, 河南省在校大学生每年的总支出平均为10580元, 其中富裕学生人均15393元, 一般学生人均10598元, 贫困生人均8362元。我们采用大学生在学校每年的总支出与家庭的平均年总收入的比例 (高等教育投入家庭负担比) 来表征家庭负担情况, 平均高等教育投入家庭负担比为0.74, 其中富裕、一般、贫困学生家庭负担比分别为0.11、0.51和2.01 (图1) , 支持子女上大学成为许多低收入家庭的沉重负担。

2012年调查结果显示 (图2) , 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于父母, 而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呈现多元化, 除了来自父母, 还有相当大部分来自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作为一个消费者, 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 所以自身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 父母的承受能力。在自己的大学学费中有75.4%的富裕大学生没有借贷, 生活一般的大学生中有54.0%的学生没有借贷, 而贫困大学生中仅有12.5%的学生没有借贷。

2012年一般家庭和贫困大学生人均借贷分别为1339.7元、3774.3元。目前, 河南省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开展较顺利, 基本上可以解决贫困学生的贷款需求, 受访贫困大学生中48.6% (图2) 的主要借款渠道为国家助学贷款, 基本上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但是, 我们从图中也可以看到, 贷款的同学中有一小部分不是真正需贷款的学生, 至少有12.3%的富裕学生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为了开源节流, 贫困大学生中约60.8%的人做过兼职, 可以看出更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扩展自己的经济来源, 希望靠自己的力量为家里减负。而富裕大学生做兼职的比例相对低一些, 但也有约44.7%的学生做过兼职。

(三) 大学生经济状况差距

改革开放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加剧, 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在校大学生是否"贫富悬殊"呢?本文用基尼系数测算大学生的收入状况, 基尼系数的测算方法很多, 鉴于本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特点, 我们采用基尼系数的协方差计算方法 (习明, 洪兴建;2007) 。其原理如下:

设n个人的收入分别为x1、x2、…、xn, 且x1≤x2≤…≤xn, μ为平均收入, 则

因此 此即为未分组 (原始) 离散数据的基尼系数协方差公式。采用此方法, 我们按照在校大学生家庭年收入测定基尼系数为0.56, 值得注意的是, 这一数字远远大于2012年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0.47。参照联合国界定, 我们认为, 在校大学生家庭的收入差距较大, 因此, 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是既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定程度上也是保证大学生拥有公平教育机会的保障。

3 大学生经济状况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 消费结构

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我们发现大学生的主要开销包括饮食、通讯、恋爱、学习、娱乐、交际、形象 (护肤衣着等) 等, 其中河南省大学生饮食约占52%, 从恩格尔系数的角度来分析, 系数在50%至59%之间为温饱水平。大学生的饮食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家庭的普遍状况, 许多含辛茹苦的中国父母都是宁愿自己过的差一点也要孩子在学校吃得好一点。不同经济状况学生的日常消费结构如表1所示, 整体而言, 贫困学生在各个消费类别上都低于其他两类学生。在性别结构上, 总体上看男生在各个消费项目上花费大多大于女生, 仅在形象消费上女生大于男生。

为了分析不同经济状况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将不同月消费水平的学生恩格尔系数作散点图 (图3) , 我们发现恩格尔系数与学生经济状况负相关, 即经济状况越好恩格尔系数越低, 符合恩格尔定律。

(二) 消费观念

消费观念受消费能力的影响, 从调查数据上看, 20.0%的富裕大学生表示在消费时没有顾虑, 而贫困学生仅有2.1%。并且82.0%贫困学生表示心痛父母的钱, 而这一指标在富裕大学生中仅有52.3%。显然受经济条件制约, 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在消费支出上表现的更加慎重, 也很少出现透支或提前消费的情况。调查发现如果学生想要买某样商品而钱不够时, 有32.3%的富裕大学生会选择买了再说, 而贫困大学生仅有9%会这样做。

从消费影响因素上看 (表2) , 贫困大学生消费观念更为理性, 而富裕大学生更为感性。贫困大学生在商品选择上更为看重质量、价格等, 而富裕大学生则更为看重外观、品牌、个人喜好等因素。从性别上看, 男生注重质量性能, 女生注意价格、品牌。

大学阶段, 学生们消费观念处于成长期, 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比较而言, 贫困大学生受到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较大, 而富裕大学生更易受到流行时尚的影响。同时朋友、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比较大 (表3) 。

(三) 消费计划

从2012年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有21.5%的富裕大学生在日常消费中经常感觉"钱不够花", 而贫困大学生该项选择仅为6.3%, 更有42.4%的贫困大学生极少出现"钱不够花"的情况。富裕、一般、贫困大学生有消费记账习惯的分别为23.1%、24.0%和28.5%, 做个人财务计划的比例分别为36.9%、47.8%和53.5%。表明贫困大学生较比富裕大学生的消费更有计划性, 将有限的财力安排的更为合理。

对于攒钱习惯, 富裕学生、一般学生、贫困学生"正在攒钱"的分别占24.6%、21.8%和30.6%, "从没有攒过钱"的分别占10.8%、11.5%和6.3%, "现在没有攒钱, 准备积攒"的所占比重分别为26.2%、25.6%和17.4%, "现在没有攒钱, 以前积攒过"的所占比重分别为24.6%、22.0%和15.3%, "无钱可攒"的所占比重分别为13.8%、19.0%和30.6%, 总体上说明大多数贫困同学在消费上显得较为节制。

调查结果还表明, 拥有千元以上高档消费品的同学21.2%感觉生活费用经常透支, 而没有高档消费品的同学这一比例仅为10.5%;非常看重商品品牌的同学23.3%感觉生活费用经常透支, 而不太看重商品品牌的同学这一比例仅为11.4%;经常安排个人财务计划的同学8.7%感觉生活费用经常透支, 而不太注重个人财务计划的同学这一比例仅为17.3%。可见, 其实不是钱不够花, 而是不会花钱、不懂得合理安排消费计划。这正是大学生理财的基础, 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4 结论与启示

虽然每个人经济状况不同, 但在大学时代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 养成定期储蓄的习惯, 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财常识, 往往受益终生。

(一) 关心贫困学生的生活状况

"贫困"在合理引导下会成为一个人奋斗的动力, 而在错误感知中又会打击一个人的自信, 甚至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因此, 社会各界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而影响正常生活的学生应给予特别关注, 一方面, 要从生活上给以帮助, 通过提供多渠道的勤工助学方式, 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另一方面, 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 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 消除由于经济状况对学生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 提高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

(二)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观教育, 培养大学生树立与自身、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消费观念, 倡导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精神, 鼓励理性消费和健康生活方式。比如对于来自山区、经济贫困家庭的学生, 应鼓励他们学在艰苦条件下去克服困难, 努力发展自己, 学会从多角度评价自己, 通过自强自立提高自信。对于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 应营造理性消费的氛围。

(三) 注重大学生"财商"培养

作为大学生的法定监护人, 家长对大学生"财商"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应加强对子女消费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的合理引导。一方面, 家长要了解和调控子女的开支;另一方面, 家长应当以身作则纠正自身不文明、不科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 引导子女科学合理消费, 优化消费结构, 提高消费质量, 有意识地培养子女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质,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摘要:本文基于河南省内9所大学3500余份"大学生经济状况与经济行为"的调查问卷, 在对在校大学生经济状况、消费心理、的基础上, 剖析不同经济状况对消费行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力求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经济状况,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汤宁.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综述[J].北方文学 (下半月) , 2012 (5) .

[2]曹渝, 陈圣博, 黎文忠, 等.大学生经济信用调查[J].当代经济 (下半月) , 2007 (5) .

[3]罗涤, 李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5) .

[4]杨盛菁, 李华.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倾向的调查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2 (3) .

[5]史伟波.大学生消费行为浅析--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J].消费导刊, 2009 (15) .

高校经济行为 篇8

一、对逃避义务教育行为进行经济处罚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第二章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二章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 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 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二、用经济手段调整义务教育就学行为的规范分析

(见图1) 与经济中的其他市场一样, 处于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劳动 (以下简称学龄劳动) 市场也是由供求力量决定的。我们现在把某区域内学龄劳动供需关系独立出来进行分析。如图Ⅰ所示, 假定该区域内学龄劳动供给为S, 在政府未对学龄劳动进行经济处罚时, 学龄劳动的均衡就业量为L1。假设政府开始对学龄劳动开始进行经济处罚, 罚款金额为P1。交纳罚金造成学龄劳动者的收入实质性减少, 这就使学龄劳动的供给减少, 雇主要想雇用学龄劳动者必须提高工资水平以部分抵消其收入的减少。这样学龄劳动供给由S1向左移动到S2, 均衡工资由W1提高到W2, 均衡就业量由L1减少到L2, 学龄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因此得以降低。 (见图2)

假定该区域最低工资水平为W, 现在政府将对学龄劳动者的罚款金额提高到P2 (P2>W) , 这时学龄劳动供给由S1左移至S3 (如图Ⅱ所示) 。S3位于成人劳动供给S0的左边, 意味着雇主必须付出比雇用成人劳动力更高的工资才能雇用到学龄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 基于学龄劳动者智力、体力、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本等因素的考虑, 一般雇主将不会再雇用学龄劳动者, 这样就能有效地杜绝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少年辍学就业的现象发生。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规范义务教育就学行为

(一) 建立统一完善的义务教育学籍管理体制

要想对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少年的就学行为进行全程管理监控, 就必须建立一套全国统一的、完善的学籍管理体制。按照现行的户籍管理规定, 新生婴儿出生一个月内其父母应凭相关手续到派出所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手续, 之后户政机关会以其户口所在地、出生日期、性别等信息生成其终生身份证件号码, 这个号码终生不变。相关部门可以以这个身份证号码为基础建立全国统一的义务教育学籍。像户口一样, 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只能拥有着一个学籍, 该学籍也可以跟随学籍所有人延伸至完成高等教育, 甚至记录其终生的受教育情况。中小学学生在就学过程中涉及入学、转学、借读、休学、复学、升级、毕业、综合素质评价、学业考试、奖励、处分等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信息都要在学籍册上一一记录。学籍册上尤其要记录学生请假、缺课、逃学、休学等中断学习的行为以及校方对此行为的评估, 以作为判定是否进行经济处罚的凭证。全国实现统一的学籍管理后, 学校教育实现对接, 流动人口子女无论到哪里, 都要及时办理学籍迁移的相关手续以避免记录上出现中断学习的行为。

(二) 选择履行处罚职能的部门

在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制度中, 学校毫无疑问应该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行为做出记录并对特定行为进行公正的评估。因此, 根据分权的原则, 再赋予教育部门进行处罚的职能是不合适的。所以, 笔者建议由公安机关作为履行处罚职能的部门。公安机关履行处罚职能有三个优势:一是公安机关负有维护国家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职责二是公安机关是户籍管理部门, 将户籍管理与学籍监控结合起来, 便于将处罚效果落到实处;三是公安机关具有先天的执法优势。对未按法律规定完成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处罚应由其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履行。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每半年持学生学籍册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一次就学情况, 公安机关根据学籍册上的记录做出是否予以处罚的决定。如果中小学生随其父母或监护人流入它地, 其父母或监护人应按期向流入地公安机关进行申报。流入地公安机关做出评定后, 将评定结果通知其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 仍由其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履行处罚职责。

(三) 确定处罚标准

如前述图Ⅱ所示, 对未按法律规定完成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处罚金额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是由于人口在国内能够自由流动, 而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又各不相同, 这就为如何确定处罚标准带来了难题。假如初中生甲的户籍在A地, 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400元/人.月。而甲初中辍学, 去B地打工, B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200元/人.月, 这样如果A地公安机关对甲的监护人做出每月罚款400元的处罚决定, 对甲的影响就不是很大。因此笔者建议, 应以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中的最高者为全国统一的处罚标准, 并根据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同时, 对逃避义务教育行为的处罚应具体到天。假定月处罚标准为P元, 某初中生某月无故旷课N天, 则当月对该生监护人应该处以PxN/30元的罚款。

(四) 建立特殊家庭救助体制

对于那些家中有丧失行动能力的人、危重病人等特殊情况而又没有其他人可以照顾家庭的学生, 家庭负担势必会影响他们完成学业。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有责任及时向民政部门进行申报。民政部门在核实情况后应对学生家人做出妥善安置, 以确保每个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都不失学。

(五) 均衡教育资源投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大城市、特大城市, 折射出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这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经济繁荣的表现, 是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小城市、特别是那些偏远的中小城市发展的相对滞后。笔者认为, 人口过分集中于大城市、特大城市, 既加大了这些城市的负担, 造成这些地区人均资源紧缺, 也不利于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建议中央政府在进行教育投入时应加大向后发地区的倾斜力度, 尽快拉平国内各区域间的教育服务水平。中小城市和后发地区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本地人均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相对宽松的优势, 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吸引人才和劳动力流入本地, 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公民在“用脚投票”的时候, 自然会优先考虑能够以更高效率提供公共服务、人均公共资源占有更多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讲, 教育等公共资源的均衡分配, 将会有力的推动国内各区域间均衡发展。

摘要:近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投入力度, 但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却出现了强劲的反弹势头。因此, 国家有必要采取经济手段规范义务教育就学行为, 切实保证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少年履行受教育义务。

关键词:经济处罚,强制义务教育,就学行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R].北京.2005.

[2][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9.

[3][美]劳埃德.雷诺兹.宏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刘景焕, 陈志勇, 李景友.财政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高校经济行为 篇9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会计舞弊,治理方法

一、行为经济学及其主要理论

行为经济学有很多流行的定义。董志勇在《行为经济学》一书中认为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与心理学有机结合, 可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考察人们在不完全理性市场中参与各种经济活动时的行为模式, 分析影响行为的内外部因素, 理解并解释经济现象, 以检验修正先验理论, 并提出自己理论的现代经济学学科。行为经济学的产生源于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与决策理论, 当个体进行决策时, 理性往往是有限的, 强调当事人认知能力的局限和偏好的内生性, 强调决策作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 认为当事人不再仅仅自利, 人们会考虑利他, 也可能冲动, 采取非理性行为。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主要有三:

(一) 预期理论

预期理论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作出决策的理论, 主要用于解释传统理论中的理性选择和现实情况相背离的现象。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来自于认知心理学的“损失厌恶”, 即人们对于自身福利水平的减少比增加更加敏感。由于损失规避的特征, 效用函数表现在正的增量是凹的, 表现在负的增量则是凸的 (新古典模型则表现为效用函数所有点都是凹的) 。人们在面临获得的情况下是风险规避的, 而在面临损失的情况下是风险喜好的。这里的获得和损失都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 “参照点”是指人们对某事物的期望或预期。一个人在某一事件中是获得还是损失, 取决于这个人的期望值。

(二)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习惯于把某一事件看作自己做决策的一个参照依据, 而不管它是否真的与决策有关。卡尼曼教授和特维斯基教授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了锚定效应, 他们的研究认为, 人们会高估连续事件发生的概率, 而低估独立事件发生的概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连续事件发生的概率作为一个初始值在人们脑海中留下了锚定作用, 使最后的概率判断向该初始值靠近, 从而造成判断的偏差。在经济活动中, 人们对连续性事件发生概率的高估, 会导致对某一计划的成功过分乐观;同样对独立性事件发生概率的低估, 会导致不能充分意识到某一复杂动作体系出问题的真正风险的大小。

(三) 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即自负, 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行为中, 使人们对自己以往的经历过于依赖, 导致他们的决策偏离理性轨道, 对自己下一步的行为做出错误判断或者预测, 出现行为经济学中所谓的偏差。总结“自负”心理产生的根源, 主要包括:一是回报原则, 即那些经常给行为主体带来回报的行为比那些不带来回报的行为更可能被主体重复;二是激励原则, 即那些曾诱发了回报行为的外界激励比那些不曾诱发回报行为的外界激励更容易诱发主体的同类行为;三是强化原则, 即行为主体在没有获得对其行为的预期回报, 甚至为此遭到惩罚的时候会被激怒, 进而更强烈地要求实施同类行为或预期能够补偿损失的行为, 同时, 如果某类行为给主体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回报或没有带来预期的处罚时, 行为主体将更主动地实施同类行为。

二、会计舞弊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会计舞弊是有关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和规章, 违背真实性会计核算原则, 有目的的舞弊行为。会计舞弊产生的主观因素是舞弊主体的道德品质和动机, 客观因素是外在的政策法规和社会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等。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虽然客观因素会助长或抑制会计舞弊的发生, 但主观因素是决定性的, 即没有需要、贪婪和败德, 就不可能有会计舞弊的发生, 美国安然公司的倒闭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所以会计舞弊的机理是主观因素为主导, 客观因素通过主观因素起作用而发生结果的过程, 可以用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加以阐释。

(一) “有限理性”假设与舞弊的产生

在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的假定下, 会计主体可能是利己的, 可能是利他的, 也可能是损人的, 并且他们不可能做到精于计算, 从而会犯错误。企业所有者由于出于某种需要, 比如获利或社会形象, 会通过经营者来实现舞弊, 经营者在利益大于会计舞弊被发现的风险损失, 或者在压力强大的情况下, 会指使会计人员作弊;企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为追求个人收入短期最大化、侵吞企业财物、塑造个人在企业的形象, 就需要采取隐瞒、虚构及蓄意使用不当会计政策等各种手段, 来夸大或缩小成本和利润, 形成舞弊;会计人员为满足个人需求, 以贪污和挪用为目的也会进行会计舞弊。在这些会计舞弊行为中, 糊涂胆大的情况是有的, 但更多的是参与会计舞弊的人员, 一般都要对利益和被发现的概率以及因被发现而将受到处罚的性质和处罚的力度进行权衡, 在得大于失的情况下才进行会计舞弊。

(二) 预期理论与舞弊合谋

行为经济学认为, 人们在面对任何不确定性选择时, 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理性的。对会计舞弊的合谋行为来说, 当所有者有了会计舞弊的需要和动机后, 会要求经营者做假账;经营者有了会计舞弊的需要和动机后, 会要求会计人员做假账。按照预期理论, 被要求方就面临着做假被发现以及受到处罚的风险。面对这种风险, 被要求方是选择风险规避还是风险喜好, 主要取决于被要求方面临的是获得还是损失。如果被要求方面临获得, 他将规避风险不做假账;如果被要求方面临损失, 他将冒险做假账。当要求方向被要求方传达了会计舞弊的意图后, 如果被要求方没有感受到压力, 做不做假账既不影响升职又不影响加薪, 他面临着获得, 不会进行会计舞弊;如果被要求方感受到压力, 不做假账将面临着减薪、降职甚至被“炒鱿鱼”, 便会进行会计舞弊。

(三) 锚定效应、过度自信与舞弊冒险

由于锚定效应的存在, 会计舞弊人员会对连续性事件发生的概率高估, 对独立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低估, 即如果连续几次作弊没有被发现, 他就会认为作弊被发现的可能性极小,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 舞弊者就会有胆量作弊, 并且胆量越来越大, 最后达到无所顾虑。过分自信与某些深层心理现象有关, 它一般会导致错误。当错误的结果重复出现时, 人们就会从中学习, 其市场表现就是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在会计实践中, 由于会计舞弊者总会得到额外的报酬, 而处罚很小甚至由于没被发现不受处罚, 因此就会有单位或个人冒险进行会计舞弊;另外, 有些单位或个人虽然受到处罚, 但因周围或熟悉的人中有些舞弊行为未受到处罚, 激起心中不平, 所以还会继续冒险舞弊。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会计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基本上由证监会等机构做出处理, 近年来证监会曾对90多起此类案件进行了行政处罚, 罚款金额高达14.9亿元, 但相对于上市公司从虚假披露中获得的利益, 这些罚金微乎其微, 因此不舞弊的会计主体感觉损失太大, 因过度自信导致新一轮的会计舞弊必然发生。

三、会计舞弊行为的治理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会计舞弊行为虽然错综复杂, 但其产生是有源可寻的,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治理:一是进一步完善证券法及相关法规中各责任主体的民事责任规定。首先应扩大责任主体范围, 将公司发起人、主要股东、经营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等涉及不实会计信息提供的人员均纳入责任主体范围;其次应扩大请求权主体的范围, 将请求权主体明确为由于依赖不实会计信息而遭受损失的人。二是进一步完善监督监管机制。各企业、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配备专职审计人员, 使会计造假行为被抑制在萌芽状态。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 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管理, 提高查处会计造假现象的概率。另外, 国家审计机关也应依法对社会中介组织进行再监督, 防止中介组织帮助企业造假。三是进一步完善群众举报制度。许多会计舞弊案件的查处源于群众举报, 为提高查处概率, 应在发挥专业机构、人员作用的同时, 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建立和完善群众举报制度, 对于举报属实者应给予重奖, 以补偿其举报的风险损失, 并坚决保密。同时还应增强群众的举报意识和动力, 使造假者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中, 不敢轻举妄动。四是加大对违法违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力度, 进一步提高违规成本。首先应补充制定针对企业的惩处条款, 使企业因提供不实会计信息而受到的惩罚超过其信息披露成本, 从而解决成本驱动导致的会计信息不实;其次还应补充制定针对经营者的惩处条款, 对经营者的行为予以限制约束, 使其受到的惩罚超过其因制造和提供不实会计信息而获得的边际利益, 让舞弊者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任宏.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分析及治理〔J〕.审计与理财, 2007 (6) .

〔2〕文海涛, 孙敏.会计造假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12) .

〔3〕董志勇.行为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企业广告行为的经济动因分析 篇10

[关键词] 广告市场经济促销买方市场

一般认为,企业(非垄断企业)广告行为与企业的经济利润直接相关,二者存在互相促进关系。即只有当企业的经济利润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促使企业进行广告投入;企业的广告投入反过来又促进企业经济利润的增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众多竞争对手的竞争。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企业的广告行为有很大差异。很多学者研究发现,广告投入与企业利润、企业数目、价格——成本差额、竞争对手广告的负作用、市场集中度等外部因素有关。我们从内部因素角度来分析企业的广告行为。

1.诱导消费,提高市场占有率

传统企业广告行为的动因较为单一,传递信息更直接具体,更具有导向、说明功能。现代企业广告行为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美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其广告行为对于加强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偏好的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较为惯用的重复性广告行为,已不再是提醒消费者记得该产品的存在,而是通过重复性的信息诱导,影响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往往消费者对信息性广告的分析能力有限,因为在对信息性广告的甄别过程中,必须付出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这时,消费者对于消费的选择更多的基于认为广告能为商品的质量好坏负责任的认识。消费者一般认为,进行广告行为的企业至少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自信和经济实力。消费者在购买一次后,会引起重复购买行为。这样,企业广告行为提高了产品的销售额,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2.提高行业进入壁垒

企业广告行为可以为企业建立商誉,形成稳定的消费者群,形成行业进入的广告壁垒。对于一个行业的潜在进入者,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劝说消费者们相信它是一个讲信用高质量的厂商。面对消费者对产品的未知,认为产品存在不确定性,企业必须引导消费者去尝试对他来说的新产品。然而与已存在的企业的相比,新进入者在广告方面存在劣势。消费者一般认为企业大量的广告支出是企业长期承诺的一个证据。一个长期的承诺意味着企业将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获得重复性购买。这样,要建立高质量产品的声誉需要大量的促销广告,这些对于新进入企业而言都是进入成本,最终形成了行业进入壁垒,而利于已存在企业的对行业的控制。

3.影响产品生命周期

企业广告行为对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产品处于成长期阶段,大量的广告行为可以提升产品的形象,促使企业对产品的不断改进,使产品从成长期更快地过渡到成熟期。处于成熟阶段的产品,由于受到替代品或同业竞争者的影响,会出现波动。此时,企业广告行为对于稳定消费、延长成熟期时间起到明显的作用。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企业广告行为可以尽量使衰退期平缓,以便于企业转产或转变经营性质。

4.促进和支持企业的人员促销及其他促销方式

企业的人员促销及其他促销方式,存在有限的效力,无论是从个人信誉还是从对消费者吸引力上,都无法与广告行为相提并论。广告行为不仅具有自身的优势,同时它可以借助于媒体的威信或明星代言,即所谓的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指媒体的威信或明星代言对广告造成的影响。媒体的威信可以提高广告的效果及广告的说服力,主要体现在威信高的媒体,消费者认为在这样的媒体上的广告更有真实性和可靠性。而明星代言,同时利用了消费者对明星的喜爱以及追星心理,爱屋及乌。这样,在人员促销及其他促销方式时,在高威信媒体上的广告及明星代言就可以成为说明和说服消费者的有利证明材料。同时,先于人员促销及其他促销方式的广告,由于其传播速度快和传播范围广,可以为后进促销活动做铺垫。

5.扩大企业知名度,提升企业社会价值

现代公众在消费生活中,追求个性、新颖相差异性,讲究品牌形象的心理效用。这为品牌形象形成价值效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趋激烈后,人们高度重视品牌形象的整体化策划与宣传,广告作为品牌传播的手段和工具,是宣传品牌形象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有效的广告宣传使消费者对企业的商品有深入的了解,加深了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识别;另一方面,通过精细的广告策划,在消费者心理树立企业的形象。可以说,现代广告已成为企业形象塑造与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经营理念、精神文化等正是通过广告传达给消费者以及与企业有关系的个人或团体,使企业获得社会认同。

6.传递产品质量信息,加速企业商品流通

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识别是有局限的,消费者一般会把广告作为质量识别的参考因素。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时间或者空间上的原因,往往存在商品积压,积压商品占据了企业资金,使企业生产或者转产受阻。利用广告,诱导市场需求,可以缓解这种积压。即使不存在积压现象,企业利用广告的形式的不断出新,向消费者传递企业活力的信息,促使消费者提高对企业产品的信赖,维持重复购买,加速企业商品的流通。资金在流通过程停留的时间越短,它在生产阶段发生作用的时间就越长。节约了流通时间必然会加速资金周转和扩大商品生产。

基于以上动因的分析,作为理性的企业主或管理者,在进行广告投入时,都是力求广告效应最大化。现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广告行为日益重视。企业广告行为必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其动因也将随之变化,但其基本动因是不变的。在未来企业的经营中,广告行为在生产与流通、生产与消费、以及经济生活中的其他环节仍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行为经济学应用研究 篇11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发展历程,应用

一、引言

所谓行为经济学, 是指运用心理学方法, 通过试验对人的各种经济行为研究分析的经济理论, 它抛弃人的行为统一模式假定, 以现实为基础构造理论, 摆脱了传统理论完全以理性假设, 考察各种非理性行为及其原因和人的复杂动机、态度及成因, 给经济学研究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传统主流经济学在对人类行为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把人类行为简单化、机械化、空壳化, 在研究经济问题时, 只是着眼于对资本、资源、市场、价格、利息和失业等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而忽视对经济现象中人的行为及其心理作用的研究。著名心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卡尼曼教授指出, 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到利益的驱使, 而且还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如本能、偏见、歧视和嫉妒等。但这些因素在传统经济学中被有意无意地抽象掉了, 因此现实中存在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许多“反常”现象, 同时经济预测也常常出现较大误差。一批西方经济学家发现牵动经济现象的活的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 以心理分析和经济运行规律的有机结合为基础的行为经济理论便脱颖而出。在这种思想认识下, 又正值传统经济学困难重重, 行为分析以空前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学者, 使得行为经济学得以蓬勃发展起来。

二、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一书中就关注过人的欲望在经济行为中的重要性。后来, 亚当·斯密也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关注过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经济学家边沁因最早提出了“效用”概念而声名远扬, 他所谓的“效用”主要研究的是人们心理上的真实感受, 包括痛苦、快乐等情感因素。马歇尔曾从市场消费心理的角度论述过人的欲望与市场消费趋向之间的内在关系, 尽管他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个人的消费欲望是随价格变化的需求函数”等概念均拥有严密的数学分析甚至度量标准, 但只不过是标准的心理感受问题。

一批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合作, 将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纳入经济学研究的分析框架中, 逐步形成了经济学中的一个新领域——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已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可, 而且关于行为经济学的文献出现在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刊物中的频度也越来越高。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报告指出:D·卡内曼将源于心理学的综合洞察力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 他的主要贡献是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发现, 展示了人的决策是如何异于标准经济理论预测结果的。D·卡内曼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洞察力来研究经济学, 使经济学更加丰富, 也为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学研究已进入第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 经济学仅限于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结构, 即传统市场学。到了第二阶段, 经济理论已扩大到全面研究商品现象, 也就是研究货币交换关系。现在的第三阶段, 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已囊括人类的全部行为以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策。按照这种观点, 行为经济学就是第三阶段经济学的骨干理论。

三、行为经济学的应用研究

(一) 消费行为研究。

传统经济学提出消费支出是收入的函数, 同等收入条件下, 人们将支出相同比例的收入, 收入一旦确定, 就可以对消费总量做出精确预测。行为经济学认为, 消费支出不但受收入量的制约, 而且还是消费意愿的函数, 受消费动机、消费态度的影响。“积极情绪对人的活动有增力的作用, 消极情绪对人的情绪有减力作用”, 这是行为科学规律。因此, 只要人的消费不是受预算的硬约束, 那么消费行为就应受消费动机和消费态度的影响。行为经济学立足于行为科学来解释消费行为是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

(二) 广告行为研究。

广告的目的在于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态度, 控制消费意向, 促进消费。行为经济学目前主要研究改变消费态度是情感、认知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问题。广告业界把理性广告与情感广告结合起来的广告行为, 把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结合起来的广告策略, 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广告效果的做法, 实际上就是行为经济学研究成果应用的具体表现。

(三) 投资行为研究。

投资行为属于风险性行为, 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在心理上都倾向于回避风险、追逐稳定, 只有在选择的货币期望值大到足以弥补风险代价的时候, 冒险行为才可能发生。对此, 研究需涉及到投资动机与行为偏好, 不同投资动机推动下的投资行为, 其具体表现方式不一样。行为偏好在投资中主要表现为对风险的态度, 而且投资者之间的行为偏好往往都是不相同的或者有差异的, 由此, 可以分为风险爱好、风险厌恶和风险中性。因此, 在行为经济学家看来, 投资既是利润的函数, 又是经济心理的函数。

(四) 储蓄行为研究。

传统经济学认为, 储蓄量在经济繁荣、收入提高时增加, 经济萧条、收入降低时减少。经济学家研究发现, 储蓄动机在低收入、经济萧条时期更强, 经济繁荣时人们反而倾向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旅游、度假和满足其他享乐性需要, 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持币量与储蓄量之间缺乏绝对的正相关联系, 并非储蓄能力越强, 储蓄数量一定就越多, 对储蓄行为起决定作用的除持币量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行为及心理因素, 即储蓄动机和对社会经济状况的理解与预期。研究表明, 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具有更强烈的储蓄动机, 老年人比青年人具有更强烈的储蓄动机。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储蓄动机一般高于经济繁荣时期, 因为萧条的经济通常带来普遍的社会恐慌, 预期未来收入会减少。

(五) 通货膨胀研究。

行为经济学在此领域主要研究: (1) 通货膨胀的社会知觉特点; (2) 通货膨胀与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行为之间的制动关系。行为经济学的注意源于这样一个社会经济现象, 即虽然大多数美国人视通货膨胀为恶魔, 但当物价飞涨、货币贬值、通胀降临时, 却并不急于购买, 而是持币观望。研究发现, 人们对通货膨胀的行为反应受心理预期的支配。若价格已经上涨且人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小幅上涨时, 往往维持消费, 或降低消费, 增加储蓄;若价格已经上涨且人们已经预计未来还将大幅上涨, 人们才会用囤积和储藏来保护自己。

四、结束语

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领域, 它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在研究经济学问题时, 更多的考虑单个行为人的心理思维和主观决策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使得经济学的研究摆脱传统的完全以理性假设, 加入了更多人的元素。行为经济学倡导并注重对人的经济行为的研究, 为现代经济学建构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类价值”的理论框架, 使经济学成为人的科学, 人成为经济学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2]肖经建.现代家庭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3]杨正.论行为经济学的创新.南开经济研究, 1996.5.

[4]蔡四青.行为经济学——一门新兴的学科.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1997.1.

[5]Backer.Ger y.S, 1980,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 1995.

[6]美刊文章.行为经济学终于来了.参考消息, 2001.3.7.

上一篇:宠物与健康下一篇:金融监管的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