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论文

2024-07-08

玉文化论文(精选6篇)

玉文化论文 篇1

玉 文 化 发 展 史

翡翠是玉文化的一种代表: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玉的民族,我们的祖先认为玉是一种充满魅力的美石,和大自然、宇宙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因美而敬,因爱而惧。当先民们把那些色泽晶莹的美石,经过耐心细致的打磨,制成带有一定意味的形状用于各种用途,说明了人类独具的想象力和对美的追求,意味着人们思想中的信仰、寄托和审美。一件玉器或饰物,表达了最原始的审美意识,最早的信念和虔诚,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含意,发生着新的作用。经过历史岁月的浸染,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玉文化。

翡翠是山川大地之精华,玉文化是民族智慧与山川大地精华完美结合的产物。翡翠文化,是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而来,是玉文化高层次的发展。它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宗教、政治、经济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对翡翠这种玉石的不断认识和发展过程中,翡翠把中国传统玉文化推向顶峰。翡翠的绿色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个性,那就是和平、奋发、自强不息的精神;翡翠的绿色又是大自然的主色调,代表着年轻、旺盛及向上,热爱生命,很好地表现中华民族的勤劳,勇往直前的精神;翡翠的绿是那样神秘深邃,含蓄端庄,纯洁柔和,它代表着一种向往,一种自然之边,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和美学。翡翠以绿为主,各色相容,合而不同,代表着我国众多民族的团结,可以说玉是华夏之魂,翡翠是中华之瑰宝。

我们远古以来就有一个神秘而美丽的神话传说—女娲补天。我们知道女娲补天用的是五彩石,为什么用五彩石而不是一块随便的石头呢?我们从神话中可以看出人类的主观意识也是一种美学的追求。

早期的玉器和现代的玉器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早期认为美石为玉,也就是我们从物质上获得精神上的一种满足。

古人用“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来形容人的精神高洁;形容男人英俊潇洒用“玉树临风”;形容女人的则更多,如“冰清玉洁”、“婷婷玉立”、“如花似玉”„„

其实玉器的发展在全世界各地也都有出现,古玛雅人玉面具的制作与中国的红山文化时期接近,但随玛雅人的消亡玉器也没有进一步的发展;新西兰毛利人 1

制玉始终停留在装饰品的层次,而中国的玉文化延续8000年的历史从未间断。

一、神玉文化:

1、新石器时代:玉文化的产生过程—玉和石头的分离

(1)红山文化:大约公元前4000-6000年,位于内蒙赤峰一带。主要代表产品有:C形龙(华夏银行的LOGO)、玉猪龙、鸟类等动物造形图案。

(2)良渚文化:大约公元前4000年,位于浙江良渚一带。主要代表产品有:玉璧、玉琮等。

2、夏代:夏代出土的玉器不多,代表产品七孔刀。

3、商代:商代妇好墓中出土750多件玉器,其中500多件是佩玉。其主要功能有:祭祀、礼仪、佩饰、陈设、生产、殉葬等。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玉人体现出当时奴隶社会严格的地位分级,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关注和身份的关注;还有一件黑背白腿俏雕的甲鱼,打破了俏色巧雕始于明清时代的说法。

二、礼玉文化:政治统治神秘化

西周:从西周开始,玉器被规定佩戴。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又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立体雕的产品,如玉马。此时还出现了组佩,佩戴胸前随人的移动发出清脆有节奏的声音,主要用于限制自己的行动和仪表并追求视觉和听觉美。

三、德玉文化:

东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这个时期诞生了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孔子的出现带来了他的思想给中国人或者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定的行为准则。孔子关于玉有德的学说奠定了玉的后来的理论基础,成为了玉器发展的一个精神支柱。也因为孔子认为玉有德,而使玉得到发扬光大。

随和之宝:随侯之珠(曾侯乙)、和氏璧(楚厉王—楚武王—楚文王)《礼记》中孔子: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道、德

管子:玉有九德

荀子:玉有七德

到汉朝的时候在《说文解字》归纳为五德:仁、义、智、勇、洁。

玉由此从王室普及至上流社会,走下神坛进入民间。

秦:

秦享国时间只有14年,未发现有出土玉器的报告。可能将来在秦始皇陵被开采后会有所发现„

汉:

项羽鸿门宴请刘邦,范增举玦示意的故事。

汉朝出现了大量的葬玉:觉得玉可以使人不朽

玉唅:蝉形,(1)高洁:只饮露水,叫声鸣亮(2)重生:蝉蜕变重生,从爬虫变成飞虫。

玉握:猪形,豕„

中山靖王墓,最早的金缕玉衣;江苏狮子山楚王墓,最大的金缕玉衣;广州南越王墓,最早的丝缕玉衣。

金缕玉衣 > 银缕玉衣 > 丝缕玉衣

西汉仙人骑马玉雕件、东汉马踏飞燕都是动态的马,表明玉器写实越来越多。隋、唐:

隋朝和秦朝相似,享国时间非常的短。有史料记载的是最早的玉钗、玉簪出现在隋朝。

唐代是封建王朝的顶盛,最有名的玉器是玉代(蟒袍玉带),从高祖李渊时候就有规定的佩戴了。玉带 > 金带 > 银带

唐朝时期金银器的出现和唐三彩的流行都在很大程度上对玉器有所冲击。虽然如此,唐朝仍是玉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1)丝绸之路进一步开通:打通了中国和中亚、西亚、欧洲地区的通道,提高了和他们的文化交流,反映在玉器上的有羚羊兽首杯(波斯文化)。

(2)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佛教文化得以进一步的发场和普及,飞天、观音、佛等雕件出现。

四、饰玉文化:

宋、辽、金:

宋代帝王寻求和平,甚至以土地换和平,人口一度增殖,人民暨求平安多生子女„

开始出现玉坠(立体的把玩件)

玉佩(平面的佩戴件)

玉坠抓在手中有一惊安心的感觉,增加安定的感受。

宋代出现了第一次摹古收藏热:(摹商、周到汉)

1、政治原因:帝王提倡,宋徽宗酷爱艺术。

2、文化原因:宋朝兴起最早一次的文物考古热。

3、经济原因:富裕使士大夫有钱来收藏。

宋代玉鸭、执莲童子等反映了生活现实。

辽:交颈鸳鸯、玉臂鞲

金:春水玉、秋山玉

宋辽金玉器主题多以务实、收敛为主,与唐代务虚类不同。

元代:渎山大玉海(忽必烈时期制造的碧玉酒器)反映了当时元代蒙古人豪放的性格„

像元青花瓷器都是比较大件的明代:明代玉器发展相对较为缓慢,而同时期的家具和紫砂壶却相对发达。明代与西域地区被隔断,玉器来源不畅,所以治玉追求数量而不追求质量。明代的玉器也被收藏者们称为“粗大明”,但是明代诞生了一位被称为“治玉第一大家”的陆子冈。

清代:玉器的颠峰时期,也是传统玉器和翡翠更替时期

(1)颠峰时代:

1759年乾隆平定准噶尔回部,打通了玉器的运输通道,因此玉量丰富。凡说玉必说乾隆玉,说工必说乾隆工,乾隆时期治玉达到颠峰。乾隆喜爱玉器超过任何人,咏玉的诗超过800首,他的14个儿子全部以玉命名。

中国最大的玉器作品“大禹治水图”,从山上开采出来到最后完工运回北京耗时超过10年,可以想像当时国力之强盛。

另外一件国宝玉器“桐荫仕女图”,是一位玉匠用一个残料制作而成的,开创了就玉石就形而创作的先河。

(2)白玉与翡翠更替:

① 嘉庆四年的时候嘉庆帝下旨停止河田地区进贡玉料,白玉数量由此大幅减少。

② 慈禧太后痴迷翡翠。

由于白玉数量的骤减和统治阶层痴迷翡翠,引领了一场绿色时尚潮流,从此翡翠开始在国内上层社会流行。

9、近、现代

近代:宋美龄引领的另一次时尚潮流

现代:(1)上世纪90年代后,翡翠开始流行并走翘,价格迅速上涨,短短的10年间价格上涨超过40倍。(2)08奥运会对中国玉文化的宣扬使翡翠、白玉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如今,翡翠已经不再是达官贵人、皇亲贵胄的专属奢侈品。作为吉祥如意之物,翡翠早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首饰消费、收藏的一大热点。近年来,国内翡翠市场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消费者购买翡翠首饰的经济能力日益强劲,对翡翠饰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的亲密接轨,玉石文化得以进一步推广。翡翠、玉石创作也进一步国际化,中西方工艺相结合,传统的翡翠玉石与国际先进的镶嵌工艺结合迸发出令无数消费者惊叹的火花。翡翠工艺、题材的西方化、潮流化使我们既可以消费时尚又可以品味文化。

从上世纪90年代到目前,翡翠的价格上涨何止40倍。尤其是高档翡翠的价格更是居高不下,即便是在金融风暴之下也不曾下滑。外行看色内行看种,随着消费者对玉文化的了解,翡翠专业知识的掌握,翡翠的购买倾向将会越来越趋向高端产品,种质好的产品。

美丽的石头会唱歌,在新的世纪里翡翠这美丽的石头将会唱得更加响亮。

玉文化论文 篇2

我是教国学的。我在校内外教过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图书史、中国古代美学史。

上述这四史,哪个史能不讲玉啊!记得在幼年读《三字经》时,老师讲:玉不琢,不成器。后来,学习儒、道、墨、法乃至释家学说,每一家都讲到:“玉”文化。

儒家以玉寓德,道家讲玉皇大帝。《红楼梦》中,有贾宝玉、林黛玉。贾宝玉的性命还系于胸前的通灵宝玉。可见玉在古人心目中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后来,玉成为更多的人最爱惜的珍宝。

从秦始皇起,开始传玉玺,后来人们传说玉能避邪……,从古代文史中还有诸如“完璧归赵”,“卞和献玉”等美好传说。

人们还曾把玉和天天连连到一起,在他们心中玉代表天天,,玉被誉为天人合一的通灵宝玉玉。。

我受中国传统文化化的的影响和熏陶,我也一直喜爱玉,在书法诗歌中也经常讲到玉。比如我创造了“兰芳碧

坚”这个成语,碧者玉也。翻开中华历史,八千年前就重玉,从八千年前,就已经在讲玉文化,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玉龙,仍展示在我的传习馆中。研究玉,不应当停留在装饰层面,应该认真思考玉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刻寓意。

玉文化论文 篇3

摘 要:在石器时代,北方的红山文化与南方的良渚文化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有特点的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留下来的优秀文化。由于这两个文化所处的时代十分的接近,所以导致两个文化存在许多可以比较的地方。尤其是在玉器方面,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良渚文化的玉琮无论是在功能上还在形制上都有相似之处,所以也引发诸多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猪龙;良渚文化;玉琮;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008-03

玉是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产物,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浓厚的民族气息被世界各国当作东方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组成部分而在国外赢得了“东方艺术”的美称。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对玉有着十分特别的情感,经常将许多传统美德赋予在玉石身上,把玉石当作传递中国精神文化的载体。虽然玉石在质地上有优劣之分,在材料上也有着很大的出处,但是这却不影响人们对它的珍爱和推崇。早在史前时代,中国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玉器文化,尤其是以东方沿海一线为核心的新月形地带,出现了许多独特而又影响较大的玉器文化,自北向南,交相辉映,而其成就最高的当属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

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是位于中国南北两个地区的文化,在时间上两个文化也有早晚之分[1]。如果按常理来说,两个文化无论在位置上还是在时间上都不应该有太多的交集,甚至可以说这两个文化似乎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二者之间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在玉器上,两个文化作为原始社会时期,都曾在玉器这一方面有着较高的成就。关于这一点,也引发了许多海内外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而本文是将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诸多玉器方面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作为基础比较红山文化玉猪龙和良渚文化玉琮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

一、相同之处

首先,从红山文化玉猪龙和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上来看,玉猪龙和玉琮都是具有特殊宗教祭祀意义的玉礼器。根据玉石发展的历史来看,可以知道最开始玉石是被当作制作实用工具的材料。当时人们还未曾将玉石与普通石器分离开来,后来由于玉石坚韧耐用,适于打制锋利的工具,因此才被人们重视。所以说最开始玉石不是作为礼器来使用的,但是后来随着人们对玉石鲜艳的色彩和细腻温润的质地等方面的认识,从而将玉石从普通实用工具的材料提升为装饰品的原料。后来甚至将玉石作为沟通神灵的主要礼器的原料来使用。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远古时期的人类才创造了一系列与宗教祭祀等方面有关系的玉礼器。而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良渚文化的玉琮则是当时社会形态下所创造的代表作品。从宗教祭祀的角度来看,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良渚文化玉琮在祭祀的形式和器物的形制上都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宗教意义上来说,无论是红山文化还是还是良渚文化的先民所表达的愿望,都是通过对天地的祈求,获得神灵的保佑,从而使得整个族群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使后代子孙繁荣昌盛,生生不息。而从这一点上来看,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良渚文化的玉琮所代表祭祀的对象都是天地。所以可以推断出,两个文化都具有祭祀天地的习俗,这种习俗也是通过玉猪龙和玉琮这两个典型的玉礼器而展现在世人面前。

其次,红山文化玉猪龙和良渚文化玉琮都是图腾制度的产物。图腾是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3]。而在原始社会时期,远古人甚至将图腾作为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由此来看,玉猪龙和玉琮都符合作为图腾的标准。从玉猪龙的外形来看,其形状大多呈椭圆形,整体造型厚重,圆润光滑,线条简练、粗犷。玉猪龙的头部很大,近体量的一半,大耳、扁嘴,鼻梁上带有明显的皱纹,身体弯曲,似蛇形,首尾相连或断开。从这些特征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玉器的原型是“猪”和“蛇”的结合,也有的人认为是“熊”和“蛇”的结合。无论是“猪”还是“熊”,玉猪龙所表现的形象特征都是源于当时北方地区常见的动物。而且从红山文化的先民对玉猪龙这种玉礼器所采用的祭祀方式和玉猪龙的特征可以得知,无论是从形象上还是从其功能上都表明玉猪龙就是图腾制度下的重要产物。

不仅是玉猪龙,良渚文化的玉琮也是巫术与宗教的产物。从玉琮的设计和制作上都可以看出,玉琮是在巫术和宗教的趋势下才创造出来的。尤其是玉琮外方内圆的设计,就代表了天和地,中间的穿孔则是表现与天地之间的沟通。而从孔中穿出的棍子就是图腾柱。而且在玉琮的表面会绘制一些动物的图像,表示巫师通过玉琮身上的动物来完成沟通天地的任务。因此,可以看出玉琮就是中国远古时代人与天地沟通的主要工具[4]。所以根据以上的内容,可以推断出玉琮是远古时代人们沟通天地的图腾神器。通过对红山玉猪龙和良渚玉琮的对比不难发现,两者不仅都是图腾制度的产物,而且还都是当时原始社会时期对天地进行祭祀的重要玉礼器。

第三,红山文化玉猪龙和良渚文化玉琮都是出现在原始社会时期。都是史前时代的重要产物。根据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可以知道玉猪龙是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的重要代表产物。而玉琮则是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的代表产物。从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距今的时间可以看出两个文化都处于原始社会时期[5]。根据当时人类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可以知道当时人类社会还不是十分的发达,对自然的改造的能力也不是十分的强,所以说当时人类的抗灾能力也很弱。因此就造成人们希望通过祭祀的方式来求得风调雨顺的年景,从而获得一些生存下去的必需品。而玉猪龙和玉琮这种用来沟通天地的玉礼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所以说,如果脱离了当时的环境也就形不成现在看到的红山玉猪龙和良渚玉琮了。因此,可以得出玉猪龙和玉琮都是当时原始社会的产物。

二、不同之处

从红山文化玉猪龙和良渚文化玉琮的研究当中可以得知,由于玉猪龙和玉琮都是原始社会图腾制度的产物,所以在思想内涵等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所处的地域不同,一个处在北方地区的西辽河流域,另一个则位于南方地区的环太湖流域,所以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红山玉猪龙和良渚玉琮也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

首先从玉器的形制上来看,红山玉猪龙和良渚玉琮有着较大的区别。红山文化的玉猪龙主要是模仿动物的形态,所以目前看到的玉猪龙造型一般呈现“C”形[6]。其头部较大,有两个像三角形一样的耳朵竖立在头顶。玉猪龙的鼻梁微凹,嘴部略凸,前端有两个并列的圆形鼻孔。圆眼周围有双圈或扇形的眼眶,在玉猪龙的鼻梁上还有多道像沟纹皱褶,极富猪的特征,这种形象的玉器很可能来源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猪,是一种经过高度概括和简化后的猪首形象,所以也作为一种神灵崇拜物。但是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玉猪龙的头部表现的不是猪的形象,而是熊。但是无论玉猪龙所表现的造型是猪还是熊,其主要形象一定是该地域所具有的一种动物,而玉猪龙则是对这种动物形象的模仿。所以说,玉猪龙就是一种动物神,而在原始社会时期,这种像玉猪龙的动物神占有较大的比例。其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社会科学不发达,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所以认为自然万物均为神,而能够根据自然规律相应反应的动物更是具有神的性质。所以,像玉猪龙等一样的动物玉器就被作为祭祀时充作礼器的最佳选择。

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在形制上主要模仿动物,虽然不同的玉猪龙在大小、形象上略有不同,但是大体的形制却极为相似,不存在太大的出处。而良渚文化的玉琮则不相同,虽然从形态上来看,良渚的玉琮是符合当时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制成呈方柱体,当中是上下相通的圆柱,但是由于良渚文化的玉琮起源说较多,也导致玉琮的形制上有较大的差别。良渚文化的玉琮形制大致分为3类:第一种就是圆镯玉琮,该类型的玉琮内外均呈圆形,中间的穿孔较大,外部没有明显的四角,作为浅浮雕形成的凸起或四块对称的弧面方块,并用阴阳线雕琢成简化的兽面纹饰。第二种被称为宽矮形玉琮,此类玉琮呈现出矮方柱形,琮面的圆柱体上有4个凸出的直角凸块。中部有一条横槽,将凸块分为上下两节,以四角为中线。第三种则是高形玉琮,玉琮呈现出方柱体长筒形,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有对钻圆孔,两端孔内有台痕,外表两端为方圆形的射口[7]。从良渚文化玉琮的形制上可知,玉琮没有太多对自然实物的模仿,而是根据人们对天地的认识,将外方内圆的形制当作自然的形态。玉琮作为一个玉礼器,其形态完全是建立在原始人对其的想象当中,自然界没有实物可供参考。所以从形制的角度来讲,玉猪龙和玉琮最大的不同就是玉猪龙的形制是建立在对动物的模仿上,能够从自然中找到相关的动物原型,而玉琮则是建立在人们想象的基础上,不能在自然界中找到相应的原型。

其次是从纹饰上来看,玉猪龙以动物作为雕刻主体外,该种玉器身上基本没有其他雕刻形式,没有引人注目的雕刻纹饰。而玉琮则不同,在玉琮的身上会有“神人兽面”的纹饰。这种纹饰一般以转角为中心,刻4组神人兽面纹饰,该纹饰上部为神人,头上饰有羽毛,象征高耸宽大的羽冠,下部一般为首面椭圆形斜向的眼,蒜头鼻,口部简化,仅刻2上、2下4个獠牙,五官均饰有细密直线弧线,其余部分由涡纹填满,组成了一幅既清晰又完整的神人兽面画像。玉琮身上的神人兽面纹多以简化形式为主,其上部以两个弦纹代表羽冠。两眼小而圆,多具有尖眼角,嘴呈横长的椭圆形。而高度简化的神人兽面纹甚至已不见眼和嘴,仅仅以两条弦纹作为装饰。所以从纹饰上看,玉琮的人为加工的痕迹比玉猪龙要多。

通过对红山玉猪龙和良渚玉琮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作为史前时代的文化,玉猪龙和玉琮在功能等方面都具有相似之处。而且由于两个文化都是处在原始社会时期,所以作为同一时代的两种不同文化在玉礼器的设计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当然,由于地域的原因,红山文化玉猪龙和良渚玉琮在形制上和纹饰上有许多的不同点。综上所述,红山玉猪龙和良渚玉琮在玉礼器方面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造成这种相似的原因主要是在大致相同的环境下,受到宗教巫术的影响,而以玉事神的玉礼器也正是这种宗教巫术的一种具体反映。

——————————

参考文献:

〔1〕王思雨.浅析内蒙古红山文化与当地创意产业发展.大众文艺,2014,(18).

〔2〕吕昕娱,李亭霖.红山文化玉器研究述略.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7).

〔3〕赵野春.图腾起源新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

〔4〕杨媛.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3.

〔5〕范琳.浅析红山、良渚文化玉器.中央民族大学,2011.

〔6〕贾宁宁.红山文化与商族起源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0.

〔7〕赵荦.新石器时代中国玉文化的区域差异与特征.郑州大学,2010.

玉林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评比方案 篇4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满足学生素质发展和情操的培养,营造优质的育人环境、办公环境,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根据校长办公会统一安排,举行校园文化建设评比,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整洁优美的校园,一个朝气蓬勃、勤奋好学的“乐园”,一个团结友爱、和谐平安的“家园”。

二、活动主题及评比内容

主题: 文明·和谐

内容:办公室文化评比、班级文化评比、宿舍文化评比

三、评比办法

(一)办公室文化评比小组(负责人:曾静涛)

1.主题: 整洁·文雅

2.评委:中层行政及年级部领导小组人员

3.任务和要求:环境整洁、高雅,物品摆放整齐。

(二)班级文化评比小组(负责人:陈启友)

1.主题:进取·创新

2.评委:各年级选派年级组长、班主任代表

3.任务和要求:①班级张贴栏:必须有作息时间表、班级课程表、晚自习安排表。②班级标语栏:班级励志标语。③班级荣誉栏:张贴班级奖状,如暂时没有奖状,须将荣誉栏简单布置。④班级文化栏:要有班级集体照、班级宣言。要求有主题。(集体照负责人:王杰)⑤黑板报墙体上部要张贴教育激励语。⑥此次布置的黑板报主题为“欢庆国庆60华诞”。高

一、高

二、高三年级主题均为“欢庆祖国60华诞”

(三)宿舍文化评比小组(负责人:张勇)1.主题:安全、整洁 2.评委:宿舍部生活老师3.任务和要求:①所有物品摆放整齐,环境干净。②寝室用语文明规范。

(四)宣传组(负责人:曾静涛)

1.成员:但菊芬 李庆中 刘彬

2.工作任务:及时收集报道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信息,挖掘总结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四、其他

1.此次考核以办公室考核、宿舍考核、班级考核为主,还涉及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考核,考核细则详见《玉林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评比考核细则》。

2.各负责人召集评委评比,评比结果报德育处、办公室备案。

“宛风汉韵”玉文化主题店设计 篇5

主题商店一般是指专门经营某一年龄段或者某一类型的商品专卖店。一个成功的店面不论经营的产品还是店面的设计,都应该有一个主题,这样设计的重点,就是为了更好地让人们记住店面、记住品牌。所以玉文化主题店在设计上应该是有“故事”的,强化“主题”在顾客心目中的印象。

春秋楚国最早都城丹阳就位于现在南阳淅川县,楚人在南阳境内留下大量的历史遗迹,并且自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在南阳发迹,南阳便有了“南都”的美誉,是楚汉文化的发祥地和荟萃之地,独山玉依托于浓厚的楚汉文化在南阳发扬光大。本文将通过调查南阳地区的玉器经营和消费情况,了解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探究普通玉器门店的发展历程和经营模式,为玉文化主题店的规划设计提供资料,与此同时了解南阳玉器市场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把握南阳市场优势,整合玉器市场的发展规律,克服发展短板,为设计玉文化主题店提供借鉴经验,最终结合南阳本地楚汉文化特色,设计一家具有楚汉文化内涵的“宛风汉韵”玉文化主题店。

2 南阳地区玉文化主题店发展现状

2.1 玉石种类丰富

据有关资料统计,南阳宝玉石资源有30多种,其中,独山玉质润色俏,高档玉雕晶莹剔透可以与翡翠相媲美,故有“南阳翡翠”之美誉,与新疆的和田玉、辽宁岫玉、湖北绿松石齐名,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玉。另外除了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的南阳独山玉,还有物美价廉的米黄玉、绿松石、鲁山玉、汉白玉、黑绿玉等,丰富的玉矿资源为南阳玉器门店的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论从玉石品质还是玉石运输的角度而言,还是玉石种类的丰富度也为南阳玉文化主题店的发展提供保障。

2.2 玉雕工艺精湛

独山玉的造型有人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等,种类繁多,形象各异。玉雕工艺精湛,刀法复杂,将本土特色与国内传统元素、西方元素融为一体,兼采南北工艺之长,既有京津派的雄浑豪放,又具苏扬派的细腻精巧,已形成别具一格的“南阳风格”。现在,工艺雕刻大师们在制作玉雕工艺作品时,既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注入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特色文化产品和精品佳作不断出现。这种加工工艺对玉文化主题店至关重要,可彰显玉器门店的主题。

2.3 玉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2008年12月,南阳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8个文化改革实验区之一。短短几个月之内,南阳聘请高层次文化专业人士,在调研论证基础上,规划了区域面积30平方公里的核心集聚区和辐射带动区,其中一个面积5平方公里的玉文化产业带,作为玉文化产业的核心区。这些更利于玉文化主题店的发展。

2.4 玉文化主题店开发潜力大

在上述基础上,由于尚无玉器门店涉及“宛风汉韵”这一主题,所以南阳地区玉文化主题店的发展空间很大。当前南阳地区玉器门店众多,但具有文化的主题店却是少之又少,同时由于南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楚汉文化发源地的特色,对发展楚汉文化内涵的“宛风汉韵”玉文化主题店更是大有利处。并且玉文化主题的确立也使销售对象具有针对性,对于玉器门店的市场销售提供有利基础。

3 南阳地区玉文化主题店存在的问题

3.1 玉产品内涵不足

南阳玉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远,但南阳玉雕在工艺和创意上没有很好地吸收继承传统玉文化精髓,推陈出新,导致产品难以符合当今大众消费心理,消费市场渐趋萎缩,并且甚少在玉器雕刻过程中将南阳浓厚的楚汉文化与独山玉结合,使得消费者(南阳本地区以及外地)对于独山玉认知度较低,对独山玉文化传承意识较低,从而一定程度上缺失了消费市场,使得南阳玉石玉器的市场消费竞争力减弱。

3.2 玉器店定位不准

南阳玉器产量居全国榜首,但在玉器经营方面缺乏精品和品牌意识,玉器市场流通的假冒商品较多,玉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制假售假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玉器市场鱼龙混杂,严重降低了自身玉器门店的定位水平,并且消费者对玉器销售商信任度降低也严重阻碍了玉文化主题店的自身定位。南阳地区目前的玉器直营店主要以小个体经营形式为主,品牌塑造缺乏,营销竞争无序的现象,不利于玉文化主题店做大做强。

3.3 售后服务不够完善

在玉文化主题店发展的问卷调查中,关于售后问题上,顾客对售后满意程度不足10%。南阳玉器行业的经营多处于分散无序状态,在营销过程中,缺乏宣传交流,难以建立与消费者的经营关系。在产品的售后服务上,诚信和责任心有待提高,同时在售后服务的方式上过于单一,在售后的定期回访这一方式的实行上较为薄弱,玉器清洗与保养的售后服务不尽人意,未能形成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3.4 玉器市场秩序混乱

南阳玉器行业的经营多处于分散无序状态,经营者营销方式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并且南阳玉文化产业市场管理松散,秩序有待规范化。比如玉器市场结构较为松散、分工体系较为模糊、配套市场不健全以及市场管理水平力度不强等等。此外还有一些影响南阳玉文化发展的问题存在,比如在门店经营中,对玉器的混杂经营等,导致消费者对玉器销售商信任度降低,这种情况也会导致消费者对玉文化主题店不认同的排斥心理,对玉文化主题店的发展有所阻碍。

3.5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南阳玉文化挖掘弘扬与宣传推介工作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虽然研究机构较多,但职责不清、分工不明、任务不具体、大多没有开展研究活动;二是玉文化专业研究人才紧缺,基本停留在玉文化爱好者的自觉基础上。虽然当地政府很关注玉文化产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注重对外交流,但并没有将其作为南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玉文化主题店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还要加强其重视程度。

4“宛风汉韵”玉文化主题店综合设计

4.1 店面选址与装修

选址区位要求交通通达度较高、消费市场较为集中。迎合消费者心目中玉器首饰的地位而增加店堂的信誉度,且位于闹市区,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同时选址应在地势较高以及交通便利的地区,能提高店铺的能见度,增加门店营业额。同时尽可能的与同类型门店布局在一起,如同类型玉器店,品牌首饰店等。同时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得出受访者最喜欢玉器门店装修风格比例(图1)。店面装修可结合区域楚汉文化特色,体现玉文化内涵,店铺墙面应多采用木质装修,亦或是仿古材料装修,在玉器展柜上建议多使用木质展柜,但一定要注意防火的问题。店铺的灯光应选择相对柔和的光色,如淡黄色亦或是度数较低的节能灯等方法。

4.2 树立诚信品牌形象

在调查问卷中消费者购买趋向,得出消费者购买侧重比例(图2)。

确立以楚汉文化为基础的古典儒雅风格,学习国内外成功玉器门店及珠宝店的成功经验和设计理念,明确自身楚汉文化的古典目标,充分发挥门店风格和店名影响力,使“宛风汉韵”的独山玉形象深入人心。为了保证自身定位应做到两个提高:一是提高玉器产品的质量保证;二是提高店员的营销素质。从而引导南阳玉器行业由“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等。

4.3 独特营销方式

在经营发展阶段应充分分析市场、消费者、产品的关系变化,推广多种销售手段并存的营销模式,不断加强门店的诚信建设,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特有的楚汉文化,打造树立自身“宛风汉韵”品牌。在营销形式方面要独特,比如建立针对网络团购的营销方式,通过企业自身的门户网或专业的团购网平台发布商品,节约消费者的购买时间,团购的消费周期,也可通过企业发布网上虚拟货币、网上积分、打折等活动促使消费者购买产品,结合限时团购、组合团购策略吸引大量消费者,挖掘更多新的客户。

4.4 完善售后服务

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包含很多,比如:一是实行三包服务;二是免费送货上门服务;三是玉石专家在线服务;四是定期保养与定期回访;五是多设售后服务点,完善服务形式。良好的售后服务是完善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推销新的产品,促进玉器的销售量的增加。在用人方面,重要岗位的人员要经过行业专家的系统培训指导,把服务做到精品化、细致化。

4.5 培养人才竞争力

一个行业需要一批有各方面才能的人,这对一个企业来说不是单从内部就可以解决的,毕竟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南阳玉文化主题店在今后的经营过程中,要大力引进各种人才,特别是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具有市场拓展能力的人才。同时,玉器店的经营者也要自主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管理经验。逐步建立起一个重视人、精选人、培养人、信任人、管理人的人才机制。

4.6 推动楚汉玉文化产业发展

南阳玉文化主题店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把特色文化注入特色产业中,提升玉文化价值与特色经济内涵,整合自身优势,加强行业和区域交流,将玉文化主题店做大做强做精。同时政府要明确开发战略,在重点建设项目方面实行资金倾斜和优惠政策,通过以友招商、“两节一会”等方式全方位招商引商,在玉文化主题店发展中形成产业链,达到可持续发展。

摘要:河南南阳,被誉为“中国玉雕之乡”,随着特色经济的不断壮大,南阳玉雕产业通过提升质量、创新技术、文化引导来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据此,通过对南阳地区玉文化市场调查,收集了实地考察的现实情况,依据该地区玉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有关资料,做出对南阳地区玉文化发展的科学合理规划,设计出一家科学合理的玉文化主题店,服务于南阳地区玉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玉文化,主题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张民服.南阳地区的历史沿革[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S1):88-90.

[2]蒋波.南阳与楚文化[J].文史知识,2008,(05):23-27.

[3]江富建.南阳玉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地位[J].南都学坛,2004,24(3):118-120.

新奇的德玉文化 篇6

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混乱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各国混战争霸。为什么社会这么动荡呢?是因为社会制度即将发生改变,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这时候,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孔子的的思想、学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行为准则。孔子关于玉的学说,奠定了玉的理论基础,成为玉器发展的精神支柱。他认为玉有德,这是他的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而藏诸?求善贾之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问孔子,我有一块美玉,我是把它搁在盒子里,好好收藏着呢?还是寻一个好价,把它卖了呢?孔子说,你就卖了吧,卖了吧,我这儿还等着卖呢。孔子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他把自己比做美玉,也想把自己卖了呢。他为什么把自己比成玉?他认为,玉有德,这是他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

玉有几德呢?说法不一,大致有这样几种说法,第一,玉有十一德。《礼记》中,孔子认为玉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德(图1)。

(1)

管子认为有玉有九德。荀子认为有七德。到了汉朝,《说文》把玉归纳为五德。五德就比较容易记了,为仁,义,智、勇,洁(图2)。

(2)

春秋时期,玉进入了社会上层,对玉的认识发生了争论,争论的主题就是“重玉轻珉”。“珉”是什么呢?就是类似玉的一种美石。

《礼记》里记载,子贡问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欤?”子贡问孔子说,我想问问老师,为什么“贵玉而轻珉”?是因为玉少珉多吗?孔子说:“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什么意思呢?说不是因为玉少珉多,是因为《诗经》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有德,所以玉才重要。

孔子认为玉有德,而珉无德。这等于孔子给作了一个结论。这个故事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到了春秋时期,玉已经成为君子的化身。

那德是什么呢?关于德所包含的内容,我们可以读一读老子的《道德经》,其中很多内容,需要学者反复地去解释,甚至争论。当玉被赋予“德”,作为宫廷、上流社会非常重要的礼器的时候,它就体现了非常巨大的精神力量。

唐明皇曾为这样一件事发过火,当时找不到礼器用的好玉,有人糊弄皇上,把珉摆在那儿,唐明皇发现了非常地生气。《太平御览》这样记载:“礼所谓‘君子贵玉而贱珉’,是珉不可用也。”“如以玉难得大者,宁小其制,取其真。”我宁肯用小的,我也要用真的,这就是大唐皇帝对玉的态度。

《诗经》有这样的描写,把玉比作君子:“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就是从这儿来的。什么意思呢?各种解释很多,我们选其一种,就是:像我这么漂亮的人,有文采的人,是经过了像玉一样的切磋,琢磨,才逐渐形成的。切磋、琢磨,这种制玉的方法,比喻培养美好人品的形成过程。后来才引申为其他意思,如探讨、商量、磨炼、思考等。

孔子将玉人格化以后,就把玉纳入了道德范畴。在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用道德对人进行约束。今天为什么要加强法制呢,是因为道德失去了比较强的约束力了。

孔子将玉人格化,赋予了道德的内容后,玉就走下了神坛。早期是神玉文化、礼玉文化。到了春秋战国,就变成了德玉文化。玉文化首先在上层社会普及,尔后渐渐进入民间。

我们非常的熟悉完璧归赵故事,出自《韩非子》。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识玉高手,叫卞和。他看到一块璞玉,就是没有加工的玉。他历经三代楚王,最后把这块璞玉献给了楚文王, 雕成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和氏璧”。到了战国时期,和氏璧归了赵国,秦国也很想得到这块璧。

这块璧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次才是它的物质价值。秦国用15座城池来换这块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连城”的由来,可见它的价值之高。

这个事很难办,秦国非常强大。赵国派蔺相如出使秦国,斗智斗勇,最后把这块璧带回来了,完璧归赵,这就是故事的由来。

但这块和氏璧最后还是归了秦国,史书中有记载。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是什么呢?随,就是随侯之珠,和,就是和氏之璧,这两件价值连城的东西,都归了秦国。

璧在中国的玉器中,非常多,非常有名,收藏者特别喜欢这类东西。这类东西的作伪,也非常多。很多人拿给我看。前些天还有个人,找我说我这儿有块璧,马先生,你给我瞧瞧。我一瞧,就说这块玉是作伪的。他当时觉得很奇怪,他说您只看了一眼,怎么就知道呢?我说这事比较简单,你没有注意战国以前,甚至汉以前所有玉璧,它的边缘非常清晰。简单说叫非常利,锋利的利,你这个全是圆滑的。仅从这一点就可以判定,这个是作伪的。我们说的作伪,包括现在作的伪,以及以前的作伪,但可以肯定,它不是汉朝以前的玉璧。

从良渚文化开始就有玉璧了,那时是素璧,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谷纹璧。非常漂亮的谷纹璧,一颗一颗地像谷子。为什么出现谷纹璧呢?这与农业有关。中国历来是农业国,中华民族是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图3)。

(3)谷纹璧有着浓郁的农耕社会文化特色

“民以食为天”,吃是很重要的,谷子是我们的主食。那么谷与玉,谷与龙又有什麽关系呢?因为跟水有关。古人认为,玉跟水有关,属阴的,有水。龙是可以助雨的。所以春秋战国以后,大量的玉器出现谷纹,就是这个道理,开始用它跟上苍沟通了。

农民希望年年丰收,希望风调雨顺,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他把谷子上升为神的高度。老子认为谷是万物之本,我们要生存,要吃,就是“民以食为天”。《周礼》中解释谷纹璧,它说:“谷,善也,其饰若粟纹然。谷,所以养人。”说谷纹璧,是个好东西,它的纹饰和谷子一样,它可以养人。这时比较世俗了,关心的是人的生存。这跟古人讲的,玄之又玄的事,跟上苍的看不见的沟通,意义不一样了。

谷纹璧,历朝历代都做,因为这东西吉祥。清代有大量仿制的谷纹璧,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国家从古到今,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自古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民族,虽然也有游牧民族、渔猎民族。但是我们的民族还是以农业为主。

我们再说一件东西,这件东西距今很久远了,这件玉器叫(西音)。是干什么用的呢?它像一颗牙,是一个解绳器,可以把绳子的死扣解开。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冲牙,因为解绳器有用虎牙、猪獠牙做的。我们的少数民族中,今天还有人随身带着解绳器。为什么呢?因为绳子非常重要。古人出门,大都要带一根绳子,这个绳子可以解困。比如,砍完柴怎么拿呢?拿绳一捆,背着就回家了。遇到危险的时候,把绳子拴在哪儿,就上去了,绳子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我见过使用很久的猪獠牙,磨得锃亮,很漂亮(图4)。

(4)集实用性、象征性于一体的装饰品

关于,《诗经》有这样的记载,很有意思。《诗经》中《卫风》篇这样说:“芄兰之支,童子佩。虽则佩,能不我知。”解释一下,芄兰是一种植物,植物长得非常茂盛,可能代表了女子的心情。茂盛的芄兰旁边,站着一个男孩子,佩带着,你虽然带着但不能解开我心中的结。

佩,是古代男子成年的标志。女孩子有爱慕之情,但没法表达,希望你能解开我心中的疙瘩。

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呢?古人认为,它能解开疙瘩,象征着变乱为治。一团乱麻,我怎么解开呢?可以快刀斩乱麻。古人就要用,一点一点地解开。我们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是盘根错节,不能凭简单的愿望,或凭冲动就快刀斩乱麻了。如果我们拥有这样的工具,我们有这样心态,这种疙瘩是可以解开的。所以佩,当时也作为一个治乱的象征,一个王者佩,表明我有能力治乱,政治含义很深刻。

我们说战国玉,不能不说曾侯乙墓。曾侯乙墓是非常有名的战国大墓,出土的过程拍成纪录片,我看过无数遍,每次看,都觉得惊心动魄。曾侯乙是什么意思呢?曾是国名,侯是爵位,乙是他的名字。战国有七雄,还有一些小国,像曾国。曾国的国君,就是这个曾侯乙。从文献上查,在今天湖北随州市。有学者认为,曾国就是随国,但没有找到与随国对应的东西。史书上记载了随国。我们刚才说的随珠,就是随国之珠。曾侯是不是随侯,尚没有一个结论。

李斯说的随和之宝,随, 指的就是随侯之珠。据说当年随侯到郊外打猎,遇到一条受伤的大蛇,他命令手下救了这条蛇。放生之后,就把这个事忘了。多年以后,一次他出去狩猎。回来船走到河中间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水面突然分开了,出来一条大蛇,蛇含着一颗非常亮的珠,大蛇把珠放在船头就消失了。后来随侯想到,这个蛇就是我几年前救的蛇,这个珠就是夜明珠。

《淮南子·览冥训》中这样说:“随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这两件宝贝,后都归了秦朝。那么曾侯乙墓中,出土没出土夜明珠呢?没有。但出土了很多琉璃珠,把玻璃珠做成眼球状,俗称“蜻蜓眼”。看到玻璃眼,觉得一个珠子上都是眼睛。那么夜明珠这种东西,是什么呢?很多人拿夜明珠给我看。我还见报上说哪儿发现一个多少斤重的夜明珠。其实这个东西并不新鲜,就是一种荧石,可以吸收光。在暗处,它可以把它吸收的光释放出来,不是神奇的东西(图5)。

(5)做成眼球状的琉璃珠

1978年发掘曾侯乙墓时,文物的出土量,令世人震惊。一共出土15000件文物,黄金8430克,青铜器是最多的。今天到武汉湖北省博物馆,看曾侯乙墓的青铜盘,令人叹为观止。难以想象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制造出如此精美的青铜器。曾侯乙墓出土了多少青铜器呢?总重量是10.5吨。玉的数量并不多,大约600件玉,但非常精美。

曾侯乙墓的挖掘,创造了中国考古的几个之最。第一,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编钟,今天还可以奏出乐曲。第二,工艺最精的青铜盘。第三,容积最大的青铜酒器,可以容纳很多升酒。第四,先秦时代最大的金制器皿。第五,就是最早的二十八星宿天文图像(图6)。

(6)余音袅袅穿越千古

还有一个之最,就是在曾侯乙的头骨中,找到了21件玉器。是放在死者嘴里的,叫。他嘴里一共有21件,有玉牛6个,玉羊4个,玉猪3个,玉狗2个,玉鸭3个,玉鱼3个。,把玉搁在死人嘴里,希望死人不朽(图7)。

(7)“”寄托着对死者的祝愿

汉代以后随葬放,一般就放一件,搁嘴里一个蝉,就是俗称的知了。

为什么曾侯乙的嘴里,放这么多东西呢?这也是一个谜。这么多东西放在嘴里,是很麻烦很不容易的。一个微雕的玉,最小的也有1厘米多,大的2厘米。但是21件一大把,全都塞进嘴里。由此可以想象曾侯乙生前,一定非常奢侈。古人的奢侈,首先就是吃。曾侯乙吃得肯定比别人好,所以他嘴里的东西,全是玉雕的能吃的物件。

曾侯乙身上佩戴了什么呢?我们看到一件重要的玉器。

这件玉器出土之前,我们不能想象,战国时期,中国玉器的工艺,竟如此精湛。叫“十六节龙凤玉”挂饰,是可以活动折叠的。原来我们见过的这种工艺,是明清以后的,没想到战国就有了。它突破了商代以前,或者西周以前的作法。商周以前做一件佩玉,就用一块玉做一个玉件。曾侯乙是用一块玉做若干件。把1块玉分割为5片玉。16节龙凤玉可以拆解,可以组合。在上面刻了37条龙,7只凤,10条蛇,一共刻了50多个动物。先秦时代的玉器中,这件可算是顶级精品。它是干嘛用的呢?有学者推断,它是挂在帽子上的,因为它出土的位置,挨着死者的头颅。这个今天尚没有结论,只是一个估计(图8)。

(8)叹为观止的智慧和技艺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斗争激烈,宫廷内部容易发生暗杀。就用组佩约束人们的行为,所有大臣上朝要戴组佩。为什么要戴佩呢?限制你的行为,一旦你的动作过激,组佩就会发出声响,提醒君王。

组佩变成了一个预警装置,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一开始是为了追求形象美,声音美,但是没想到,这个声音还起了其他作用。

从西周开始,出现了剑饰。剑,作为随身所带物,西周就开始有饰物出现,这个饰物用什么做的呢?用玉当之无愧。剑柄,剑首,是玉的;剑格,玉的;剑,玉的。这四块玉,是自春秋战国直到汉时期,玉中必配的四件(图9)。

(9)装饰美丽的武器还可以用来炫耀

当剑装饰了大量玉后,玉器的新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就是它的美。除了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还有它的美学功能。剑饰凑成一套,是非常不易的,我们在大量出土的西周剑饰中,没有找到过一套完整的。但生活中有,生活中老有人拿来成套的。为什么呢?做的比找的容易。我碰到过一个朋友,给我拿来一套剑饰,问这套怎么样?我说,你这套东西都是老的,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它不是一个时期的,这里有西周的,有战国的,有汉代的,是七拼八凑,凑成这一套剑饰。也很难得了。但是,作为收藏,你应该闹清前因后果,不是同一组的剑饰,收藏起来,就不如原本一组的珍贵。有时候,玉器风格的演变,是非常微妙的,有时候看战国的跟汉代的非常相近。所以,把握各个时代玉器的特征,在收藏中尤为重要。尤其是早期玉器,每个时代的特征,应该准确地去把握。

春秋、战国的玉器装饰品,占了70%以上。原因是统治阶级对玉的崇拜已经不那么神化了,他开始喜爱玉了,来感受玉的温润,用佩玉来炫耀自己的权势、地位、仪表、风雅。这种崇玉文化,由于孔子的出现,把它提高到德的高度,这种新观念,以玉比德,强调的是德玉文化。原始社会,是一个神玉文化;奴隶社会,是一个礼玉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德玉文化了。中国后来的玉文化,全部限定在德玉文化之下(图10)。

上一篇:农村小学教师培养体系下一篇:现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