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共9篇)
关于加强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 篇1
关于加强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
为了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就加强全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保证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十七大以来,中央和省委对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要求在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同时,努力探索和总结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经验。近年来,随着我区非公企业的快速发展,各级党组织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拓展党建工作领域,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来看,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指导党建工作力度不强、企业党组织组建率不高、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程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各级党组织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出发,以推进“三次创业”进程、实现沿海大开发目标任务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不移地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把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组织、强队伍、起作用、上水平”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基础,以创建“五好”党组织为目标,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把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2、目标要求。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原则,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到2012年底实现如下目标:第一步,到今年年底,有3名以上党员的非公企业,100%单独成立党组织;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100%实现党的组织覆盖;没有党员的非公企业,100%派驻党建指导员;建成市级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5家、区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15家。第二步,到2011年底,80%以上的非公企业党建阵地达到“两室十有”的标准;80%以上的非公企业党组织班子达到“五好”标准;建成市级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8家、区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20家。第三步,到2012年底,建成市级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12家、区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30家。探索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党务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党员人性化、精确化管理,每年都要有经验做法在市级以上会议交流或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
三、实施四项工程,强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一)实施“四清四确保”工程,强化分类指导,着力在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上下功夫。针对我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不高、党建工作开展不均衡的现状,各级党组织要通过深入开展座谈交流、调查摸底,全面掌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展、党员队伍发展、未建党组织企业以及在建企业进展等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企业发展的作用,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1、摸清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创新工作方法,确保组织活力有效提升。深入了解掌握已建党组织非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和阵地建设情况及非公企业主的支持程度,根据“五好”党组织的标准将企业党组织分为好、较好、一般和差四个等次,按照不同的等次进行分类指导。
(1)对党建工作开展好的非公企业,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树典型、做表率”活动,强化“五好”党组织建设,并以争创省、市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为契机,打造亮点,加大宣传,营造出良好的党建氛围。
(2)对党建工作开展较好的非公企业,进一步优化党组织领导班子,推行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使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相互介入、和谐互动,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党建体制机制。
(3)对党建工作开展一般、差和新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从区各单位、各部门选派一批素质好、能力强、水平高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帮助和指导非公企业做好党建工作。并通过“公推直选”方法,对党建工作差的非公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进行重新选举。
(4)积极探索“开放式”党建新机制,打破地域、时空和组织设置的界限,按照产业链上下游、行业相近等原则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络点,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初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基层大党建格局。
2、摸清党员队伍情况,加大发展力度,确保党员队伍数量和质量快速提高。各级党组织要从企业人员的数量、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岗位分布等情况入手,综合分析、统筹考虑,按照“优秀人才在哪里,党组织培养重点就在哪里”的工作思路,加快党员发展,提高党员数量和质量。
(1)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坚持“三个一”:即不少一个过程,不漏一个环节,不缺一个总结。做到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规范,过程严密,结果公认。对每一名发展对象,党支部都要按照规范程序及有关制度要求,确保不出漏洞;同时明确培养联系人责任,定期对预备党员进行考察了解,强化他们的党性意识,确保思想入党。建立建全培训考试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动态培养制等发展党员工作制度,不断规范非公企业党员发展工作。(2)着力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在明确党员发展数量和发展目标的同时,重视对新发展党员的结构、分布和重点对象的规划实施。保证企业的关键岗位、艰苦岗位以及人数较多的生产班组有党员;注重在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重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以35岁以下的优秀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加大培育力度,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确保质量,及时把优秀青年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3)重视创新培养方式。依托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阵地,把理论培养与实践培养相结合,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吸引”。通过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专题党课、业务培训、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提合理化建议等一系列党的活动,帮助优秀人才自觉地向党组织靠拢。同时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落实党员“1+1”联系帮带制度,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激发员工的政治热情,提高思想觉悟。
3、摸清未建党组织企业情况,丰富组建方式,确保党组织全覆盖。对未建党组织企业的经营状况、党员数量(企业主是否党员)、企业主对党组织的认识支持程度和群团组建等情况,分别确定组建方式,确保党组织全覆盖。对有3名以上党员的企业,采取“独立组建”的方式组建党组织;对只有2名党员的企业,采取“过渡组建”的方式,从区管委会委派一名党建指导员,组建过渡性党支部;对仅有1名党员的非公企业,采取“挂靠组建”的方式,把党员挂靠在邻近的党组织;对暂时没有党员的非公企业,采取“委托培养”的方式,将群团组织负责人、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人才纳入邻近企业的党组织发展。
4、摸清在建企业进展情况,及时跟踪推进,确保企业建设与党的建设同频共振。对正在建设的企业,要及时掌握建设进度,按照“四同时”原则,即项目建设机构与党组织要同时成立、行政领导班子与党组织书记要同时到位、企业员工与党员骨干要同时进厂、企业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要同时开展,做好企业党建跟踪推进,确保企业建设与党的建设同步进行。
(二)实施“三帮九送”工程,强化优质服务,着力在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上下功夫。各级党组织要大力强化“服务型”党建理念,紧贴服务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使党的执政资源真正融入非公企业,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掌握这一新的政治空间。通过提高服务能力、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水平,让党组织成为非公企业主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让党建工作成为非公企业不可缺少的“红色品牌”。
1、帮助非公企业增强发展生命力,送人才,送技术,送知识。各级党组织要从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市场开拓等方面入手,通过送人才、技术、知识等举措,帮助企业增强发展生命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1)送人才。以人才建设促进“人才服务企业”,充分发挥各类招聘会“招才”,高新技术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引才”,博士后流动站、专家工作站“留才”的作用,努力打造都市型高科技临港新兴产业园人才高地。
(2)送技术。通过组织“科技专家进企业”、“产学研合作洽谈”等对接活动,为企业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从而更好的帮助企业引进、转化和应用最新科研成果与先进技术。大力开展技能比武和岗位能手竞赛活动,为企业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和复合型员工。
(3)送知识。立足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按照“分级培训、分类施教”原则,实施“素质提升计划”,采取点题培训、企业订单委托培训与党员职工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全面提升企业党务工作者、企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企业员工的党性修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2、帮助非公企业增强内在凝聚力,送温暖,送关爱,送和谐。企业的内部凝聚力是提高效率、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凝聚人心、激发热情、整合利益、化解矛盾的独特优势,善于把企业党组织的使命、企业主的发展目标和企业员工的实际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
(1)送温暖。从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入手,坚持责任、机制、政策“三个到位”,扎实开展“向千家企业送温暖”活动,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做到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专题研究,尽快解决。同时,建立区管委会领导、部门联系企业制度,每位领导、每个部门分别联系1家企业,负责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送关爱。通过开展“关爱行动”、“帮困扶贫献爱心”等活动,帮助企业党员员工解决劳资纠纷、户籍转移、子女上学、家庭困难等实际问题,凝聚企业内部各种力量,激发出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益。
(3)送和谐。实施“和谐企业创建工程”,把非公企业党建融入到培育企业团队精神、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开发人力资源、优化内部发展环境等方面。形成党组织与管理层、党组织与企业员工经常性的对话交流机制,激发企业内在活力,塑造企业良好形象,营造善待员工、平等相处、团结友爱的和谐氛围。
3、帮助非公企业增强对外竞争力,送文化,送平安,送环境。各级党组织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开发与建设,加大安全宣传,把企业的文化、平安、环境建设,注入到企业管理之中,提升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
(1)送文化。把 “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助推器”,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与企业发展同行”、“我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引导党员充分体会“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精髓,树立起律已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定期组织开展企业精神、企业文化评比,定期开展多种形式、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2)送平安。帮助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企业员工劳动合同和劳动工资管理,掌握员工思想情绪,帮助困难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及时排查和化解企业的不安定因素和不安全苗头,促进企业平安和谐,最大限度地消除生产安全隐患,保障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3)送环境。突出加强机关、窗口单位和各级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建立起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周边社区、单位协调顺畅的关系,并借助经济主管部门的商务平台,在帮助企业开展商务洽谈、产品推介和企业宣传等活动的过程中,把党建工作有机融入其中,提高办事效率,为投资者生产、经营提供一个高效的环境,让规矩服务效率,让程序服从效果。
(三)实施“四位一体联动共建”工程,强化规范管理,着力在形成助推发展合力上下功夫。各级党组织要整合群团部门社会资源,通过大力实施“四位一体联动共建”工程,建立党群组织活动资源共享机制,在活动资金上统筹安排分配,在阵地设备上统一管理使用,努力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走出一条党群“集团化作战”的新路子,构建党、工、青、妇四位一体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1、组织共建,拓展党建工作的领域和空间。对已建党组织而未建群团的企业,要把群团建设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规划进行推进;已建群团组织而未建党组织的企业,群团干部要通过挂靠其他企业党组织的方式,带领队伍中的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对暂无党群组织的企业,要把党群组织组建统一筹备,共同推进。
2、队伍共建,壮大党务干部队伍。各党群组织要从有利于组织建设、有利于上下沟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干部配备、队伍建设上积极推行交叉任职制度,让符合条件的党组织书记兼任工会主席或工会主席兼任党组织书记,让符合条件的共青团、妇联的负责人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
3、活动共抓,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活动组织上坚持 “一同参与”,共同牵头、共同策划、共同组织;在阵地建设上坚持“一室多用”,把原先的党员活动室、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活动室四块阵地整合为一块阵地,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使用。
(四)实施“四查一报”工程,强化责任落实,着力在构建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各级党组织要强化党建工作的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调动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长效督查机制,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扎实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1、建立党建工作督查机制。每年年初由区企工委和各非公企业党组织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状,明确工作任务,量化工作指标,年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选纳税先进企业、发放中小型科技企业扶持基金、精神文明单位创建等评先、评优活动重要的衡量评价要素之一。
2、建立党员作用发挥督查机制。结合设岗强责和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建立党员模范台帐,开展年度评议考核。对党员作用发挥好、引领示范强、表现突出的党员进行表彰宣传;对党员作用发挥不到位、表现较差的,进行通报批评、教育谈话。
3、建立部门服务督查机制。对机关各部门和进区机构是否主动与企业沟通、是否主动上门服务、是否及时通报最新的政策法规、是否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是否共同研究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督查,并将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4、建立党建指导员督查机制。对党建指导员是否经常深入到联系点了解情况,帮助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帮助非公企业党组织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考核。对主动性强、发挥作用好,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党建指导员进行表彰;对主动性不够、作用发挥不好的党建指导员进行通报批评。
5、建立“每季一报”制度。非公企业党组织每季度要向区党群部和企工委进行一次工作汇报。主要上报本季度的党建计划、党员教育、活动开展、企业经营等情况及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便于区党群工作部和企工委了解掌握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先进典型和先进事例进行宣传,对存在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关于加强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 篇2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坚持安全发展理念, 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深入持久地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强化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和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条件,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逐步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2.工作目标
2009年底前, 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2010年底前, 使用危险工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化学制药企业, 涉及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等企业 (以下统称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 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2012年底前, 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以上水平, 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
二、把握重点, 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3.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
危险化学品企业要根据采用生产工艺的特点和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类、分级对工艺技术、主要设备设施、安全设施 (特别是安全泄放设施、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泄漏报警设施等) , 重大危险源和关键部位的监控设施, 电气系统、仪表自动化控制和紧急停车系统, 公用工程安全保障等安全生产条件进行改造。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达到标准化标准后, 本质安全水平要有明显提高, 预防事故能力有明显增强。
4.完善和严格履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建立、完善并严格履行“一岗一责”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尤其是要完善并严格履行企业领导层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要与本人的职务和岗位职责相匹配。
5.完善和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对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把适用于本企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转化为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使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在企业具体化。要建立健全和定期修订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狠抓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要经常检查工艺和操作规程;设备、仪表自动化、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定期 (专业) 检查等制度;安全作业规程, 特别是动火、进入受限空间、拆卸设备管道、登高、临时用电等特殊作业安全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6.建立规范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制机制
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建立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 确定排查周期, 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定期排查并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7.加强全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定期开展全员安全教育, 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提高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要明确规定从业人员上岗资格条件, 持续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使从业人员操作技能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
8.加强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控
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在完善重要工艺参数监控技术措施的基础上, 建立并严格执行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监控责任制, 明确责任人和监控内容。尤其要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储罐区的安全监控工作, 完善应急预案, 防范重特大事故。
9.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危险化学品企业要编制科学实用、针对性强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并通过定期演练, 不断予以完善。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应急预案要与当地政府的相关应急预案相衔接, 涉及周边单位和居民的应急预案, 还要与周边单位的相关预案相衔接。要做好应急设备设施、应急器材和物资的储备并及时维护和更新。
10.认真吸取生产安全事故和安全事件教训
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认真分析生产安全事故和安全事件发生的真实原因, 在此基础上完善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制定和落实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强化安全管理, 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故。要认真吸取同类企业发生的事故教训, 举一反三, 改进管理,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11.中央企业要在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
有关中央企业总部要组织所属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经中央企业总部自行考核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标准的所属单位, 经所在地省级安全监管局和中央企业总部推荐, 可以直接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的达标考评。有关中央企业总部要组织所属企业积极开展重点化工生产装置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HAZOP) , 全面查找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提高装置本质安全化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标准体系
12.分级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设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负责监督和指导全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制定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公告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名单。省级安全监管局负责监督和指导本辖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制定二级、三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 公告本辖区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名单。设区的市级安全监管局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公告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名单。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考评办法另行制定。
13.要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制定工作
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既要明确规定企业满足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 以此促进企业加大安全投入, 改进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又要明确规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 以此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统筹安排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制定工作, 优先制定危险性大和重点行业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加快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制定工作进程, 尽快建立科学完备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体系。
14.加快修订完善化工装置工程建设标准
要加大化工装置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工作的力度, 尽快改变我国现行化工装置工程建设标准总体落后的状况, 规范和提高新建化工装置的安全生产条件。全面清理现行化工装置工程建设标准, 制定修订工作计划, 完善我国化工装置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15.各地要加快制定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地方标准
各省级安全监管局要根据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企业的行业特点和产业布局, 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 尽快制定本地区危险化学品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积极推进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四、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16.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危险化学品领域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 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较大以上事故时有发生,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是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 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的有效途径。各地区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因地制宜, 积极引导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7.积极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各地区、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本地区、本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规划, 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积极推进, 务求实效。各省级安全监管局要在2009年9月底前, 制定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程序和办法。
18.加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宣传和培训工作的力度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纳入本地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内容, 使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人员、危险化学品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安全标准变化和更新情况;采取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 搞好培训教育, 帮助企业正确理解和把握相关标准的内涵和要求。在此基础上, 指导危险化学品企业把适合本企业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转化为安全管理制度或安全操作规程。
19.要因地制宜, 制定政策措施, 激励危险化学品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 如果严格遵守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未发生死亡事故, 并接受了当地安全监管部门监督检查, 经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确认加强了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未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的, 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可直接办理延期手续;企业风险抵押金缴纳可以按照当地规定的最低标准交纳。各地区可以把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作为危险化学品企业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 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以上可以作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评优的重要条件之一, 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可以作为缴纳安全生产责任险费率的重要参考依据。
20.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
关于加强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 篇3
为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防范化解保险欺诈风险,严厉打击保险欺诈犯罪行为,现就加强反保险欺诈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反保险欺诈工作的重要意义
保险欺诈,是指利用或假借保险合同谋取不法利益的行为,主要包括涉嫌保险金诈骗类、非法经营类和保险合同诈骗类等。保险欺诈行为不仅直接侵害了保险消费者利益、侵蚀了保险机构效益,而且间接推高了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的价格,损害了行业形象,破坏了市场秩序,动摇了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反保险欺诈工作有利于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树立保险行业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
保监会历来重视反保险欺诈工作,成立了反保险欺诈的专门组织机构,探索建立了反保险欺诈的制度机制,指导相关保险机构将防范欺诈风险纳入风险防控体系,并通过开展打击“假机构、假保单、假赔案”、配合公安机关“破案会战”打击保险诈骗等专项行动,初步遏制了保险欺诈案件高发的势头,取得了一定成效。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欺诈又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全行业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反保险欺诈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切实防范化解保险欺诈风险,全面推进反欺诈各项工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目的,以防范化解保险欺诈风险为目标,以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联动机制为保障,组织动员各方力量,惩防结合,标本兼治,着力构建预防和处置保险欺诈行为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坚持健全长效机制与短期重点惩治并重;坚持内部管控与外部监管双管齐下;坚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调配合;坚持多方参与,协同合作。
(三)目标任务。构建一个“政府主导、执法联动、公司为主、行业协作”四位一体的反保险欺诈工作体系,反欺诈体制机制基本健全,欺诈犯罪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欺诈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显著提升。
三、健全反保险欺诈制度体系
(一)健全反欺诈组织体系。各保监局应指定内设处室负责反欺诈工作。各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在总部设立专门的部门或指定内设机构作为反欺诈职能部门;各省级分支机构应设立反欺诈岗位。行业协会应建立反欺诈专业委员会。
(二)完善反欺诈技术规范。保监会组织行业制定出台反保险欺诈指引,统一反欺诈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行业协会指导建立欺诈风险警戒线标准和关键指标。
(三)建立欺诈风险报告和通报制度。保险机构应定期分析、评估欺诈风险,并向监管部门报送欺诈风险年度报告。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应根据市场情况及时通报欺诈案件、发布风险信息。
四、严厉打击各类保险欺诈行为
全行业应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及时发现各类保险欺诈违法犯罪行为;建立欺诈案件调查和协查制度,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和司法机关做好案件查处;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和案件移送制度。重点打击以下三类欺诈行为:
(一)保险金诈骗类欺诈行为。包括: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或者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故意造成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行为等。
(二)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类欺诈行为。包括:非法设立保险公司、非法设立保险中介机构,设立虚假的保险机构网站,假冒保险公司名义设立微博、发送短信开展业务,非法开展商业保险业务、非法经营保险中介业务,以及销售境外保险公司保单等行为。
(三)保险合同诈骗类欺诈行为。包括:销售非法设立的保险公司的保单、假冒保险公司名义制售假保单、伪造或变造保险公司单证或印章等材料欺骗消费者,以及利用保险单证、以高息为诱饵的非法集资等行为。
五、提高欺诈风险管理能力
(一)将反欺诈工作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各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制定与业务种类、规模以及性质相适应的欺诈风险管理制度。各保险机构应加强反欺诈工作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检查,强化内控执行力。
(二)增强公司治理层面的责任意识。各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明确欺诈风险管理由公司董事会负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负管理责任,监事会履行监督职责,提高公司治理层面的风险意识。
(三)防范交易对手欺诈风险。保险机构应审慎选择中介业务合作对象或第三方外包服务商,重点关注交易对手的合法资质、财务状况、内部反欺诈制度和流程规定等。
六、强化反保险欺诈监管机制
(一)开展反欺诈检查。各级监管机构应定期检查保险机构反欺诈组织体系、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增强欺诈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二)做好欺诈风险监测和预警。各级监管机构应监测行业欺诈风险状况,开展欺诈风险预警,及时披露欺诈风险。
(三)加强欺诈风险的后续跟踪管理。各级监管机构应依法责令欺诈风险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的保险机构限期整改,督促保险机构完善反欺诈工作机制。
七、建立行业反欺诈合作平台
(一)研究开发反欺诈信息系统。各保险公司应为欺诈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建立信息系统,确保及时、准确地提供欺诈风险信息,以满足内部管理、监管报告、信息披露和行业共享的要求。
(二)建立行业反欺诈信息平台。行业协会应组织搭建反欺诈信息平台,指导行业建立反欺诈数据库,开展欺诈风险信息共享。各保险机构为行业反欺诈信息平台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三)建立反欺诈专项资金。行业协会应为打击欺诈活动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打击保险欺诈犯罪为目的的欺诈风险管理、举报奖励、专业培训、警示宣传以及反欺诈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
八、完善反保险欺诈协作配合机制
(一)强化联合执法。各级监管机构应健全与公安部门和司法机关的案件移交、联合执法机制,建立案件联合督办机制。探索建立与医疗卫生部门共同打击医疗健康保险骗赔案件的联动机制。
(二)加强信息互通。各级监管机构应完善与司法及公安、人民银行、工商等部门的案件信息和执法信息通报制度,加强交流互训。
(三)完善法律体系。保监会应会同有关部委推动立法、司法机关完善惩治保险欺诈犯罪的立法、司法解释,明确保险欺诈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理规范。
九、加强研究、交流与宣传教育
(一)加强理论研究。保险学会、行业协会应加强欺诈风险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探索适合行业发展实际的经验和规律。
(二)推进国际合作。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保监会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框架体系,加强与国际反保险欺诈组织的沟通联络,在跨境委托调查、提供司法协助、交流互访等方面开展反欺诈合作,形成打击跨境保险欺诈的工作机制。
(三)强化宣传教育。各单位应组织开展反保险欺诈的专题教育和公益宣传活动,增强消费者反欺诈意识和能力。
十、构建反保险欺诈长效机制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反保险欺诈工作涉及面广、头绪多、任务重,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纳入重点工作统筹考虑,加大反欺诈的资源投入,精心组织,加强指导。
(二)周密规划,注重实效。各单位要根据本意见,尽快制定反欺诈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阶段性工作任务。各保险机构要及时向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关于加强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 篇4
关于加强全区街道(工业集中区)
民政办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雨政发[2004]197号
各街道办事处、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
为了贯彻和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的意见》和《市政府办公厅转发江宁区政府〈关于加强全区镇(街道)民政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推动和加强民政工作基层建设,现就全区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规范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区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全区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切实加强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机构建设,夯实民政工作基础为目标,进一步明确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工作机构,充实民政工作人员,完善民政工作设施,规范民政工作制度,南京市基层民政办规范化建设资料选编
树立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形象,为确保新时期基层民政工作繁重任务的顺利完成创造必要条件,更好地体现“听民声、察民情、维民权、排民忧、谋民利、保民安”的宗旨,深入推动全区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为我区“三个文明”建设、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做出积极贡献。
二、全区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规范化建设主要内容
(一)统一机构名称
全区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工作机构名称确定为“民政办公室”,统一挂“雨花台区××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公室”牌子,并刻制公章。
(二)明确工作职责和岗位
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工作职责主要包括: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和区有关民政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制定本辖区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全街道(工业集中区)的社会救济救灾和五保供养工作,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慈善捐助活动;
3、负责优抚工作,负责安置对象的服务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双拥活动;
4、负责所属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大力发展社会 南京市基层民政办规范化建设资料选编
福利事业,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5、负责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加强基层老年人协会建设,组织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文体娱乐活动;
6、指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和村(居)民自治活动的开展,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努力推进社区建设;
7、承办上级部门交办的街道(工业集中区)、村行政区划和地名、界线管理的相关工作;
8、负责殡葬管理,推行殡葬改革;
9、负责社区民间组织的备案和管理工作;
10、负责婚姻、收养登记等有关规定的宣传和咨询工作;
11、负责民政信访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
12、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根据基层民政工作的职能和范围,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可分别设置社会事务岗(包括殡葬、区划地名等)、社会救助岗(包括低保、救灾救济、慈善捐助等)、双拥优抚岗(双拥共建、优抚安置等)、社区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岗(包括社区建设、村民自治、社团、民办非企业等)、社会福利岗(包括敬老院、老龄、残联)等5个岗位。
(三)核定工作人员
根据岗位职责、所辖区域人口和民政对象的数量,南京市基层民政办规范化建设资料选编
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应配置3-5名专职民政工作人员,其中至少要有2名以上人员具备国家公务员身份。要选派热爱民政事业、政治业务素质高、热心为群众服务、具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同志担任民政办负责人。目前,配置集体编制人员的街道(工业集中区)须按劳动部门的有关用工规定,为其签订用工合同,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后顾之忧。
民政办负责人的任免,街道(工业集中区)须征得区民政局的同意,民政工作人员的调进调出须报区民政局备案。新配置的民政人员须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40岁以下。
(四)落实办公场所
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办公用房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为方便群众,维护机关办公秩序,有条件的民政办可以单独办公。
(五)统一配备设施
区政府拨出一次性专项资金40万元,由区民政局负责统一配齐各街道(工业集中区)的电脑、电话、传真机、民政信息网络、办公家具、档案橱等办公设备,以适应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
(六)建立健全制度
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由区民政局统一制定街道 南京市基层民政办规范化建设资料选编
(工业集中区)民政办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统一制作刊板上墙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民政工作主要职责、民政办人员及其岗位职责、民政业务服务指南、行风建设标准及监督办法等。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须设置投诉意见箱和政务公示栏,公布区民政局监督举报电话、聘请的行风监督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七)加强队伍建设
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工作人员平时统一挂牌上岗,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区民政局负责每年对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进行考核,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并负责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区民政局每年集中组织民政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不少于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3天。
(八)办公经费
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的办公经费须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得到切实保障。
三、全区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规范化建设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9月20日—9月26日)。对目前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部门机构设置、工作人员、办公条件、制度建设等现状进行调查,测算经费投入,确定先行试点单位。
(二)制定方案(9月27日—10月12日)。由区 南京市基层民政办规范化建设资料选编
民政局根据省、市部门对基层民政办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结合全区实际,制定出具体工作方案,同时与各有关部门协调,达成共识,为开展基层民政办规范化建设创造前提条件。
(三)制作牌子(10月13日-10月20日)。区民政局统一制作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公室牌子,刻制公章。
(四)配备人员(10月13日—11月20日)。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根据民政工作业务量提出人员配置方案,对照设置的5个岗位确定人员;按人事部门的规定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按劳动部门的规定签订用工合同,办理有关保险,报区民政局备案;由区民政局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
(五)硬件建设(10月13日—11月30日)。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按规定要求提供办公场所,区民政局按统一标准配齐办公设施,条件较差的进行必要的装修和改造。
(六)制度上墙(12月1日—12月10日)。区民政局拟定基层民政办规范化制度,统一制作后交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公室公布上墙。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设立投诉意见箱和政务公示栏,公布区民政局监督举报电话、聘请的行风监督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南京市基层民政办规范化建设资料选编
(七)自查自纠(12月11日—12月25日)。由区政府办组织区民政局、监察局、人事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对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规范化建设进行专题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全区一次性达到规定标准。
(八)检查验收(12月26日)。报请市民政局检查验收。
四、全区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规范化建设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强化责任。区政府成立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区政府办、民政局、监察局、人事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具体工作实施由区民政局牵头。各街道(工业集中区)必须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站在维护一方稳定、促进一方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迅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保证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指导,形成合力。各街道(工业集中区)以及各有关成员单位在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规范化建设工作中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区民政局要加强对各街道(工业集中区)民政办规范化建设 南京市基层民政办规范化建设资料选编 的指导和服务,并将规范化制度落实情况列入目标管理和督查范围,与常规性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要经常督促检查工作。各成员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通力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该工作序时进度,切实为基层开展民政规范化建设工作提供支持和配合。
(三)加大投入,保障到位。区政府拨专项资金,由区民政局负责统一配齐办公设备、统一制定工作制度、统一制作刊板、统一铺设民政信息网;各街道(工业集中区)要同比例配备资金对民政办公用房进行必要的装修和设备安装。市民政局将对民政办规范化建设检查验收合格的街道(工业集中区),给予相应的补助。
二OO四年九月十八日
主题词:民政工作
规范化
建设
意见
抄
送:市民政局,区委各部门,区人大,区政协,区法院,区检察院
雨花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4年9月18日印发
关于加强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 篇5
关于推进全区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区属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
旌阳区司法局《关于推进全区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已经局领导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月七日
全区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扩大全区法律顾问工作覆盖面,建立健全村(社区)法律顾问的长效机制,促进法律服务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村(社区)依法治理,推进村(社区)社会管理创新,根据省、市、区有关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和司法行政系统服务群众“八件实事”工作目标,深入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探索建立司法行政基础性、大众性和专业性的大服务机制,更好地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保障村(社区)经济健康运行,民主法治顺利推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平安旌阳”和“法治旌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整合资源,合理配置,全面发动,正确引导,全区各行政村和社区居委会配备一名法律顾问,到2012年中期,一村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的专业服务网络全面建成,村(社区)一级组织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治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村(社区)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维护。
三、工作原则
(一)政府扶持,宣传引导原则。政府通过购买法律服务的形式,为各村(社区)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提供一定的保障,由乡镇(街道)财政保障村(社区)法律顾问建设经费。各镇(街道)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努力为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尊重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各村(社区)的法律顾问实行双向选择,充分尊重服务对象意愿和选择权利,服务的内容根据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法律需求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并通过合同形式予以约定。
(三)讲求实效,规范诚信的原则。实施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双方应就服务的对象、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方式和服务的要求等通过书面形式进行约定,以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制度实施的长期性、有效性和连续性。
四、主要任务
(一)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做好服务。积极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流通、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招商引资、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等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将法律服务送到农村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守法经营和依法管理。
(二)为农村基层和谐稳定做好服务。围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当前正在推进村级集体资产管理
改革、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征地拆迁补偿、宅基地使用、农民权益分配以及生产发展等方面容易发生矛盾纠纷的事项进行事前的法律把关、事中的执行顾问以及事后的总结提高,帮助消除和化解群体性、复杂性、易激化的矛盾纠纷,加强有关社会稳定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以合法的方式和正常的途径表达利益诉求。
(三)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做好服务。帮助完善村(社区)民主和公开制度,加强对村(社区)干部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和个体经营者的法制宣传教育,帮助提高村(社区)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农村社会事务的能力,引导他们依法办事,扎实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推动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
五、服务的对象和内容
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由区司法局组织本区法律服务机构中执业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具体实施,各镇(街道)和村(社区)积极配合。
(一)服务的对象
本区的村(社区)委员会、农业专业合作社、(村)社区居民等。
(二)服务的内容
1.对村(社区)的重大决策提出法律意见;
2.协助完善村规民约、自治章程等;
3.参与起草、审查生产经营合同等法律文书;
4.开展与生产、生活、经营等相关的法律咨询;
5.受村(社区)委托代理参加民事、经济、仲裁等法律事务;
6.指导村(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人民调解工作;
7.应当由法律顾问承担的其他法律事务。
六、工作要求
(一)深化思想认识。各镇(街道)和法律服务机构要把建立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作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依法治村(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上议事日程,积极做好研究和探索。
(二)加强扶持发展。乡镇(街道)要制订落实相关的政策措施,扶持农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乡镇(街道)财政应当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农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经费补贴,具体发放办法由乡镇(街道)制定并组织实施。
(三)认真抓好落实。全区法律服务机构以及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要树立服务大局、奉献社会的敬业精神,恪守依法、诚信执业守则,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各镇(街道)、村(社区)要重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加强联系沟通,确保依法管理、民主管理落到实处。司法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指导、监督机制,进
关于加强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 篇6
工作的意见
固定资产是电信通信生产的主要劳动资料,是发展通信生产,保证社会通信需求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及其权益不受损害,正确核算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明确经济责任,监督并促进固定资产的妥善保管和合理使用,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根据《电信通信企业财务制度》、《电信通信企业会计制度》和上级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就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电信通信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构设备、线路设备、电源设备、运输设备以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主要设备工具器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二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通信生产中专用的电视机、录音机、电话机、自行车、工具性仪表等不作为固定资产。财会部门必须划清固定资产界限,正确进会计核算。
二、企业领导人对管好用好固定资产负有主要责任。财务、专业使用部门应明确专兼职管理人员,相关人员调动时,必须将固定资产点交清楚。对管理工作失职,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的部门和个人,要追查责任予以处罚。
三、计财股要做好资产的综合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及时进行资产的记录和核算,办理固定资产的盈亏,报废、毁损等审批手续及相关帐务处理,建立保管资产卡片,确保帐卡实相符,综合分析资产的经济效益。
四、各专业部门要做好本专业资产的使用、保管和维护,掌握资产增减变动和技术状况,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
五、资产使用部门,按照谁使用、谁保管、谁维护的原则,负责资产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确保资产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要严格执行资产增减变动手续制度。
六、企业购建固定资产,属于机械线路设备的由专业部门提高计划或工程预算,会同计财股审核后,经主管局长批准,由计财股统一购置设备,承办单位要及时办理工程决算和财务报帐手续。
七、固定资产的出售、有偿调拨,由计财股会同专业部门进行鉴定,收款后办理调拨手续,无偿调拨,根据计财股发出的固定资产转移单办理手续。
八、固定资产报废,由专业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行文上报上级批准,不允许任何单位在未按规定办理报废审批手续前先行处理固定资产。
关于加强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 篇7
《意见》强调要贯彻“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 把调解作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摆在争议处理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事业单位调解、乡镇街道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多渠道的争议调解体系, 推动和促进具有调解职能的其他社会组织及律师、专家学者开展调解工作, 形成开放式的社会化调解网络, 最大限度地将争议通过调解快捷、平稳化解, 维护劳动人事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意见》提出, 要建立完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开展争议预防和调解工作, 提高企业自主解决争议的能力, 构筑化解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意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有关调解工作的新规定, 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乡镇街道调解组织建设, 推动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 (站) 和工会、企业代表组织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 将调解职能向企业比较集中的村和社区延伸;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作用, 拓宽劳动争议调解的渠道。《意见》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特点, 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具体措施。
《意见》同时强调, 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导, 工会、企业代表组织及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对突发性、集体性劳动人事争议的应急调解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与仲裁的相互衔接, 共同做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工作。《意见》还就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关于加强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 篇8
农农发[201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
农药管理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农民利益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各地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农药管理工作,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最近一段时期,一些地方农药市场秩序比较混乱,违法生产、销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行为屡禁不止,因农药残留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和消费者权益,现就进一步加强农药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经营主体监管,规范农药经营行为
当前,农药经营主体多、规模小、秩序乱的问题比较突出。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工商管理部门全面开展农药经营单位的清查,对无照经营及不符合经营资质要求的,坚决依法取缔,符合条件的经营单位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上网公布。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严格进货查验,向购药者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出具销售凭证。建立农药经营单位违法行为记录档案,对有严重违法行为或一年内多次违法经营的,要提请工商管理部门依法停止其经营活动。大力发展农药连锁经营,鼓励农药生产企业开展农药直销,支持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卖药、施药”一体化服务。蔬菜优势区域重点县要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严格核定高毒农药经营单位,实行实名购药,建立高毒农药销售流向记录。
二、强化使用技术指导,引导安全合理用药
农药使用行为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时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药指导目录,向农民推荐安全、高效、适用的农药品种,指导农民正确选用农药。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用药行为的监督管理,督促其建立规范的农药使用记录。重点加强对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主产区分散农户的用药技术培训和指导,推行农药使用监管员制度,加强对农药使用情况的巡查,发现违规使用农药的,要及时纠正,严重违规的,要及时报告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蔬菜、水果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监测,发现违规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充分发挥园艺作物标准园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安全合理用药。
三、加强农药监督执法,整顿农药市场秩序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药市场的日常监管,特别是对基层乡村农药经营门店的检查,重点检查其经销的农药产品标签是否规范,发现不符合规定的,依法查处并责令生产者改正。要加大对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主要检测有效成分含量及是否添加禁限用高毒农药成分。强化“检打联动”,发现假劣农药的,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情节严重的,及时提请我部吊销其农药登记证。抓好大案要案查处,落实挂牌督办制度,强化省际间、部门间协作配合,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案件查处情况要及时报送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案件办结后,要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曝光。加强农药展销会的监督管理,严格审查参展单位资质和参展产品合法性,展销会期间出现虚假信息并造成严重影响的,依法追究展销会组织者责任。
四、强化政务信息公开,增强公共服务意识
政务信息公开是推动依法行政、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及时公开农药管理相关信息。要公布办事程序和要求,推行阳光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及时公布农药登记、质量监测、农药药效、安全风险等信息,为农药执法人员、农药生产经营单位和农民提供服务。
五、妥善处理药害事故,维护社会稳定
农作物药害事故是影响农业生产安全的重大隐患,妥善处理药害事故,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农药药害技术调查及技术鉴定的程序和要求,建立药害鉴定专家库。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组织专家对药害事故进行鉴定,科学判定药害发生原因及损失程度,指导农民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对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药害事件,及时向当地政府及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扩大,避免群体事件发生。
六、健全农药管理机构,提升农药监管能力
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农药管理牵头单位,统筹协调农药管理各项工作,积极推动农药管理机构参与管理,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农药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农药管理机构与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要密切配合,全面履行农业部门农药监管职责,禁止农药管理和执法人员参与农药经营活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同级财政支持,落实农药管理经费,保障农药市场检查、质量监督和安全用药指导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农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贯彻实施,加强对农药登记、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促进农药工业技术进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农业部负责全国农药登记、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或参与制定农药安全使用、农药产品质量及农药残留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农业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药研制者和生产者申请农药田间试验和临时登记资料的初审,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县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全国的农药具体登记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具体登记工作。
第四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必要时可以依法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机构实施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受委托单位不得从事农药经营活动。
第二章 农药登记
第五条 对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实行认证制度。
农业部负责组织对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单位、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单位、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和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单位的认证,并发放认证证书。
经认证的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应当接受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农业部制定并发布《农药登记资料要求》。
农药研制者和生产者申请农药田间试验和农药登记,应当按照《农药登记资料要求》提供有关资料。
第七条 新农药应申请田间试验、临时登记和正式登记。
(一)田间试验
农药研制者在我国进行田间试验,应当经其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初审后,向农业部提出申请,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经审查批准后,农药研制者持农药田间试验批准证书与取得认证资格的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单位签订试验合同,试验应当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实施。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对田间试验的初审,应当在农药研制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
境外及港、澳、台农药研制者的田间试验申请,申请资料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审查。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应当自农药研制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三个月内组织完成田间试验资料审查。
(二)临时登记
田间试验后,需要进行示范试验(面积超过10公顷)、试销以及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的农药,其生产者须申请原药和制剂临时登记。其申请登记资料应当经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初审后,向农业部提出临时登记申请,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对申请资料进行综合评价,经农药临时登记评审委员会评审,符合条件的,由农业部发给原药和制剂农药临时登记证。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对临时登记资料的初审,应当在农药生产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
境外及港、澳、台农药生产者向农业部提出农药临时登记申请的,申请资料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审查。
农业部组织成立农药临时登记评审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农药临时登记评审委员会一至两个月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农药临时登记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承担。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应当自农药生产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三个月内组织完成临时登记评审。
农药临时登记证有效期为一年,累计有效期不得超过四年。
关于加强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 篇9
关于加强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的
意 见
各乡镇党委、团委、工业园区党支部、团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改进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确山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强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团员青年集聚到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推进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广大团员青年就业创业、成长成才的重要舞台。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同青年的联系、扩大党的后备力量,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需要;是团组织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团组织覆盖率、全面活跃团的基层组织的需要。全县各级党组织要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非
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格局,着力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工作新思路、新机制、新方式,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存在问题,努力提高党团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不断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和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以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带动团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工作环境,积极探索党团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党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确山的跨越式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到2011年,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建团率,扩大覆盖面。要按照 “哪里有团员,哪里就有团组织”的工作要求,采取独立建团、联合建团、依托建团等多种形式灵活设置团组织,提高团组织的组建率和覆盖率。全县已建立党组织并具备建团条件的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覆盖率达100%。其它类型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并符合建团条件的,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团的基层组织,大幅度提高团组织的覆盖率。对尚未建立党组织但符合建团条件的,要积极建立团组织,开展团的活动,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2.单独建立的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中,符合“五个有”标准(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支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团员
队伍、有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并具有青年特点的活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有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经费和阵地)的比例达到60%以上。
3.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应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和团组织工作制度。
(三)基本原则
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践中,要坚持以下四条原则:一是坚持加强党对共青团的领导;二是坚持因企制宜,分类指导。既要大力推进组建工作,不断提高覆盖率,又要坚持因企制宜,不搞一刀切。要通过有效的宣传,不断提高企业业主对党团工作的支持力度;三是坚持实现基层党团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是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办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三、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团组织组建步伐
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的组建工作,要以规模以上已建立党组织并具备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凡团员在3 人以上、规模较大的非公有制企业,要单独建立团的组织;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和个体经营专业市场,因团员不足3人、青年数量较少暂不具备独立建团条件的,可以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建立联合团组织,也可以挂靠其它团组织或依托行业协会建立团组织;对暂不具备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可通过先建立青年社团或青年联谊会等组织,待条件成熟后,再建立团的组织。
(二)理顺团组织的隶属关系
按照“谁兴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调整理顺团组织隶属关系。非公有制企业中已建立党组织的,团组织的隶属关系一般应与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相一致;没有建立党组织的,团组织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一般应隶属于所在乡镇团委、工业园区团委;企业规模较大、团员数量较多、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团组织,可直接隶属于团县委。依托行业管理部门建立的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可实行条条管理,也可根据需要实行双重管理;已按行业确定隶属关系的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团组织,可暂不改变原隶属关系;难以确定隶属关系的,可由上一级党委、团委与有关方面协商确定。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的组建、撤并、隶属关系的变更,要经其上一级团组织批准。
(三)选好配强团组织领导班子
企业党组织要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拓宽团干部的选拔范围,尤其要把管理、技术岗位上的优秀青年职工选拔到团干部岗位上经受锻炼。要重视团组织负责人的选拔任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团组织建立时,应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的规定,选举产生团组织负责人。要积极探索推行公开选拔、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团干部,把那些热爱团的工作、综合素质高、在青年中有一定威信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团的领导岗位上来。企业团组织负责人应当是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并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新任团组织书记年龄最高不超过35周岁,副书记一般不超过28周岁。要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团干部的培养,不断提高团干部的整体综合素质。
(四)加强团员队伍建设
要认真做好发展团员工作,重点在企业科研、生产、经营一线,特别是关键部门和重要岗位的青年骨干中发展团员。积极发展那些在企业连续工作六个月以上,具备入团条件的外来青年入团。各级党组织要坚持“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和“发展团员入党一般要经过团组织推荐”的规定,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开展好“推优”工作,把那些在深化企业改革、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团员青年作为培养和推荐的重点对象。要使“推优”工作逐步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使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不断为党输送新鲜血液。要加强团员管理,团
组织要按照“流入地为主,流出地为辅”和“证档分离、交叉覆盖、动态管理”的原则,注重加强流动团员管理。要创新团籍管理方式,流动团员组织关系和参加团的活动可适当分离,流动团员可同时编入多个基层团组织。要重视和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中超龄离团的青年职工工作,发挥团组织的核心作用,团结组织广大青年职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充分发挥团组织的职能作用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紧密围绕党的工作、围绕青年和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创新创效等活动,充分发挥联系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活动方式上,坚持“集中、统一”与“小型、分散”相结合,以业余为主;在活动内容上,坚持团组织开展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与维护青年利益相结合;在工作方法上,坚持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把团的活动与工会活动、妇联活动以及青年自己组成兴趣小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之突出青年色彩,富有朝气、富有活力、富有实效。要大力指导和支持青年活动阵地建设,可将党员活动室(中心)等阵地向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开放,实现阵地共建共享。
四、加强领导,完善制度,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组织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团建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党组织分管领导要亲自过问,听取工作汇报,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协调与有关方面的关系。各级团组织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起指导、服务和具体落实的责任,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党团联动、行政支持、各方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为做好非公有制企
业党建带团建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建立健全考核管理制度
各级党组织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团建纳入党建工作格局,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作为开展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进行考核。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组建工作报告制度,定期向上一级团组织报告本地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开展情况。
(三)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各基层党团组织要加强调查研究,善于发现先进典型,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要改进工作方法,加强督促检查和分类指导;要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负责人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团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要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党团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和规律,使党建带团建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四)多渠道解决团组织工作经费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企业后勤部门要根据共青团工作的需要,为团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召开团代会或开展团的重点活动所需经费,应列入单位经费预算,专项拨付。非公有制企业团员交纳的团费可大部分或全部返还给企业团组织作为活动经费。
各地、各有关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并抓好落实。
中共确山县委组织部 共青团确山县委
【关于加强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推荐阅读: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意见(20102024)08-23
关于加强全区干部日常工作纪律考核的实施办法(试行)09-07
关于加强信访工作的意见10-28
关于贯彻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05-18
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08-02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会工作的意见10-23
关于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意见05-30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意见07-18
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的工作意见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