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2024-07-02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共9篇)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篇1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基层党组织是各单位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是坚持党对部队绝对领导的基础,是带领部队完成以边防检查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根据《党章》和部队有关规定,各基层单位大多数都设立了党支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组织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按照“四评”创建模范党组织生活要求统揽全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部队建设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了首要政治任务。

一、基层党组织现状

各基层支部建设整体形势是好的,能够带领部队认真履行职责,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能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但由于基层单位点多、面广、人少,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时间紧、工作任务重,教育效果不好。平时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共同进行组织生活,这样便于支部统一对党员进行管理和教育,解决了基层组织管理中的一些盲点问题,但是造成的问题是,部队基层党组织的传统教育减少,各支部时间紧、工作任务重,致使教育效果不好,有应付现象,造成了部分干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和党的活动不经常,党员意识淡

薄。

(二)党支部领导全面建设的能力较弱。有些支部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以行政会的形式讨论决定,以正常教育代替党员组织生活和教育,支部缺乏抓大事、议大事的能力,在工作安排上缺乏统筹考虑。特别是一些党支部存在职能不清、程序不明、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

(三)个别支部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政治工作条例》和《军队支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层党支部7项生活制度是加强部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组织生活正规化、规范化的操作规程。但实际上,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一些支部对这7项组织生活制度不能按规定落实,有些虽然落实了,但要求不严,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学习方法陈旧,组织生活和党团日仅限于读报纸,念文件,开展工作中,组织活动往往给其它工作让路,党的教育内容与形式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种现象在基层党支部尤为明显,表现为重业务建设,轻组织建设,存在组织生活为业务工作让路的问题。

(四)个别支部书记个人能力欠缺,在带领队伍、抓支部建设方面思路不清、经验不够。具体表现在支部书记工作不实,形式主义严重,不注重党务知识学习,工作中动口的多,动手的少,要求其他党员的多,自身模范带头的少,业务不懂、内容不清,一些重大问题该由支部会议研究的提交了行政会或军人大会,工作程序模糊,特别是在发展党员等关系组织长远建设工作中,把

关不严,人情关、感情关难过,发展党员方针和原则得不到落实,对发展对象培养不够,以个人的自觉和努力代替组织的培养与引导,对预备党员的转正教育无计划,不落实。计划、推荐、考察、培养等环节随意性大,“入口关”不严,以工作成绩和现实表现代替吸收入党的标准,致使党员质量下降。

(五)支部成员观念陈旧、理论创新不强,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和办法看待和解决新形势下部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党员对理论学习兴趣不浓,虽然经常学习,但也只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能用理论指导工作、提高能力,致使有的党员思想观念陈旧,以传统工作方法代替规定和要求,淡忘了党的优良传统,宗

旨意识不强,模范作用较差,缺乏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三、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对策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基层组织工作的核心内容,是部队一切建设的基础,因此,要按照《政治工作条例》、《军队支部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公安消防部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思想统一、作风端正,经的起各种考验的坚强的领导集体,不断增强党支部领导部队全面建设的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一)理顺体制,强化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

针对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实际,根据边防部队特点进

一步加强管理和指导,加大对基层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确实把政治意识强,能为党的事业尽心尽力的干部放到这个岗位上去,要努力做到“两有、两要”,即有党员就要有组织,有党员有组织就要开展活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真正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落实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去。

(二)联系实际,树立基层党组织的威信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必须树立其领导威信。在这点上,党委要做到:一是在建立健全党组织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入手,紧密结合基层干部缺乏、任务重、责任大,负有工作决策权、经费管理使用权等特点,围绕落实党管思想、党管干部、党管中心工作,制定出台制度和工作规程;二是建立目标考评机制,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任务,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确定工作目标,推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在考评过程中,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使考核成为指导和监督党组织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的基本工作方法;三是建立奖惩机制,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严格奖惩,努力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三)严格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进一步规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要把基层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到实处,党委要加强检查、督促和指导。基层党支部对落实七项组织生活制度的情况要一一随时做好登记,党委对基层党支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情况应定期检查,并认真总结推广经验。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一要严格。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把它作为克服党内各种错误倾向,增强党

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贯彻必不可少的措施。二要经常。不能“想到就抓,忙了就算”,而要把它当作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最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三要全面。不能只抓这几项,而忽略了另外的几项,而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一项系统工程,逐项抓落实,特别是要注重提高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一方面要议大事,管大事,加强思想政治领导;另一方面要注意帮助干部和党员学会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党内民主生活氛围,提高组织生活的严肃性,这是贯穿于各项制度的根本,是组织生活的灵魂。

(四)加强指导,切实提高基层支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党委要从实际工作入手,加强对基层支部解决自身问题的指导力度,使各支部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运用制度调节自身矛盾,消除自身机体上的不健康因素。一是在配备班子时考虑干部各方因素,消除不团结外因,为建立起强有力的班子奠定组织基础。要充分认识江泽民同志“能不能搞好团结,是衡量和检验领导班子和干部素质高低、党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讲话的重要意义。二是坚持集体领导,认真贯彻党组织议事“十六字”方针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决策。三是强化对干部的管理,党支部管干部,就是按照党章规定的基本条件,管学习、管作风、管思想,对干部认真管理、大胆使用。三是各部门检查指导工作时要将组织建设纳入检查内容,防止片面化、单一化。

(五)明确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增强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领导和带领广大官兵认真履行职责的重任,只有明确其建设的任务和目标,才能增强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要经常深入基层,摸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边防检查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从部队建设大局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团结,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本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消防部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新办法,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篇2

一、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的现状

独立学院一般由公办院校与民间资本联合办学, 国家相关文件将其定位为民办高等院校。在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方面, 一般是由公办院校与民间资本的代表组成董事会, 作为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 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体制。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 独立学院必须成立党的组织, 党的组织要接受上级党委的领导, 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 党委在独立学院中并不是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因此, 独立学院的党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与公办高校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 党组织发挥的作用和方式不同。

独立学院由公办院校和民间资本共同设立, 其党的组织接受母体高校党委或者办学所在地的党委领导。由于独立学院具有民办性质, 且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其管理体制不同于一般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因此独立学院党组织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必然不同于公办高校。不同于公办高校的领导作用, 在独立学院中, 党组织更多的是发挥政治保障作用, 而其作用的方式更多是通过与董事会、独立学院行政会议的协商、沟通来发挥。

(二) 工作对象的多元化。

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对象与其他公办院校一样, 都是面向广大师生, 特别是面向充满活力的青年学生。但独立学院的学生其构成可能更为多元化, 独立学院一般招收的是三本的学生, 还有一些独立学院还招收专科的学生, 在一个学校里面, 本科生、专科生同时生活在一起, 学习要求不太一样, 必然导致学生的目标不一样, 因此, 工作对象相比纯粹的本科院校或者纯粹的专科院校更为多元化。另外,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构成比较特殊, 相当一部分教职工是公办院校的退休职工, 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外聘或者兼职的, 因此, 对于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工作来说, 会带来更多的挑战。

(三) 工作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化。

由于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和工作对象的多元化, 客观上或者主观上就要求独立学院应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性质和特点, 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生涯发展目标、心理特征等状况, 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内容。

二、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一) 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突出。

独立学院党组织从建立起, 就有比较明确的定位和作用, 可实际运行过程中, 这些定位和作用往往比较模糊, 特别是在政治核心作用方面发挥得还不够理想。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基层党组织对学校的改革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但作用不明显。

(二) 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不健全。

独立学院普遍办学时间较短, 加上学校管理体制、办学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 学校自身的各项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 对基层组织工作缺乏工作经验。笔者对所在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24.3%的人对党组织发展建设的情况不了解。

(三) 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经费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较短, 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收入, 导致学校经费主要投入于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 对于党建经费的投入不足, 给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发展。

三、完善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 党组织必须转变观念, 积极主动发挥自身的作用。

由于党组织在独立学院中并不居于领导地位, 导致相当一部分的独立学院党组织对自身定位认识不清, 没有认真研究独立学院党组织的作用应该如何发挥的问题, 得过且过。因此, 为使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避免董事会对党组织工作认识的不到位, 基层党组织要转变思想观念, 切实有效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在学校重大问题决策上发挥自身的作用。

(二) 积极加强沟通, 建立基层党组织与董事会的沟通协商制度。

独立学院党组织要积极发挥协调沟通、决策参谋作用, 正确处理与董事会的关系, 最大限度争取董事会的支持和对党建工作的重视。一方面, 独立学院党组织要积极参加到独立学院重要的决策机构中, 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党组织要与学校董事会、校长办公会议建立沟通协商制度, 更重要的是, 独立学院各基层党组织要在独立学院的下设二级学院中建立联系, 并参与到二级学院的建设、发展中。

(三) 利用新媒体和网络, 创新独立学院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

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也是检验基层党组织是否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党员教育管理中, 积极创新广大党员特别是“80后”、“90后”党员容易接受的新形式, 如微信平台、微博、贴吧等的建设。深入到师生党员中, 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及其所关注焦点问题, 并有针对性开展教育活动。要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的特点, 开展有针对性的党员教育活动, 特别是要利用科技学术竞赛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志愿公益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等平台, 不断加强学生党员和教职工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确保党员能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学生能够具有服务师生的理念。通过这些平台的搭建, 促进党员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进一步为学生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实践平台。

(四) 完善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保障机制。

经过近15年的发展和建设, 独立学院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人才培养、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近几年, 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办学特色鲜明, 人才培养获得广泛社会认可的独立学院。正是由于独立学院自身取得的成绩, 党和国家对独立学院教育越来越重视, 支持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因此, 独立学院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其建设力度也不断加强。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应借助这样良好的契机, 积极用好党和国家的政策, 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 争取获得党和国家、地方党委和政府更多的支持。上级主管党委也应该充分认识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进一步完善党委和地方政府对独立学院的帮扶制度, 在制度、资金、人员上加以支持, 在工作上加强指导, 指导和督促独立学院党组织工作朝着不断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总之, 独立学院党组织建设属于我国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高等院校的自身特点, 独立学院党组织应不断完善自己, 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

摘要: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建设的重要核心工作, 基层组织建设好了, 党就会充满生机活力, 如果基层组织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势必影响党的生存与发展。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党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对于引领大学生的思想, 培养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加强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党章, 2012, 11, 14

[2]孙进.以党的创新理论推进高校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3 (3)

[3]方年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2

[4]谢彩丽.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J].中外教育研究, 2011, 5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篇3

关键词: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分析;对策

企业在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也逐步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基层党组织面临着新的挑战。企业基层党组织要面对企业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推动经济的发展,服务于企业只工,增加核心竞争力。本文结合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实践法,探讨了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对策。

一、目前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企业的基层党组织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职能

在职能发挥方面,分流企业的职能发挥是最不充分的。党组织和企业决策层的职能分工没有被完全理顺,自身的工作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基层党组织在职工中缺乏感召力和号召力

很多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和基层领导,与职工的沟通较少,出现许多以权谋私、败坏党的风气的现象。

(三)基层党员干部的建设不容乐观

基层党务工作人员要有十足的耐心和热心,但是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内容太多太杂,没有决定权,工作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消极态度。有的工作人员认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是可有可无的,成绩没有评判标准,有的党务干部身兼数职,除了从事党务工作,还同时干着宣传、工会等工作,党务工作不够细致。

(四)基层党员队伍的人员结构和整体素质不高

企业中的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层干部、业务骨干中党员的比例较少,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以及政策水平不足,缺乏对自己本职的高标准要求,威信欠缺。少数党员违法乱纪,贪污腐化,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五)受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

现代企业制度是从西方国家引进而来,在现代制度里面没有党组织这一块的内容。企业管理要适应我国的国情,企业就要有中国特色,保证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将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

二、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一)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思想认识要保持一定的高度

要坚持正确的工作指导方针,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个工作中心,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要立足于进行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时要坚持原则,加强两个文明建设,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下策,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思想认识要保持一定的高度,将基层党组织当作是党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不能动摇基层党组织这个基础,要让党组织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要紧跟形势,转变观念 ,提高全体职工的思想意识,增强自身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立足基层扎根工作,将基层党的建设同企业的工作大局联系起来。让基层党组织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动力,激发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坚持以人为本,用创新的思维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工作方法、工作作风进行改进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提供奉献精神,工作要服从大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党员干部在重视生产经营的前提下,要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开展学习先进事迹的活动,抑制拜金主义,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使党员成为艰苦奋斗的榜样。

要弘扬集体主义,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在进行企业改革时基层党组织要强化个人责任意识,以集体利益为重,要强化敬业精神,对事业进行不懈的追求 ,要提供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富有同情心,要批判那些冷漠、消极的思想和做法,要强化民主意识 ,成为社会的主体,保证享有充分的政治民主权利,积极参与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激发工作的创造力。要对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进行改进,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创新培养,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来寻求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

(三)认真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党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层党组织要重视党员的培训放在第一位,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并长期坚持 。对健全民主集中制,严格组织生活,开展自我批评和思想检讨,采取加强作风、纪律建设等措施,从严治党,克服涣散主义,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是加强光荣传统教育,这其中最需要保持的是艰苦奋斗,这是党性和世界观、道观的集中体现。要进行理论的教育,将理论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的实践结合起来,将党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人生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体现新时代下党员的精神面貌。要加强党的宗旨、党员标准和理想道德的教育,使党员干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要加强纪律教育,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执行党的政策联系在一起,要尊重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培养党员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要组织党员进行系统的政治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人,将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上来,调动各种力量来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二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改进党员教育和管理方法

在对党员进行教育时,要突出竞争意识,加强生产经营技能和科技知识的教育,并与心理管理相结合,实行分类管理。要坚持在继承中寻求创新,经常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管理,尤其是党员的心理动态,对于党员中存在的有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时批评教育,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钟龙彪.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与理论思考[J].长白学刊,2013.02.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篇4

罗 文

近期,我们深入到全南县龙下乡等地的农村,通过召开党员座谈会、村民座谈会、乡镇机关干部座谈会和走访农户等形式,就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一、有些村级班子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能力较弱

1、号召力不大。在座谈会中,有些群众认为村干部无多大作用,可有可无,号召不了群众。分析其原因,一是村干部待遇低。有的乡镇村干部每月只领到二百多元的工资,待遇太低,容易被村民瞧不起,很多人都不愿当村干部,要选一个好的村干部就更难了。二是少数班子成员不团结。班子成员之间不相互补台,而是相互拆台,各唱各的调,互不买账。三是有的村干部私心重。表现为没有为民办实事的思想,总想从公家中捞一把,影响了党在基层的形象。目前,龙下乡现在就还有2个村的支部书记没确定,还有一个村的支部书记正在接受纪检部门的经济审查。

2、为民办事的能力不强。在农村,水利、道路是群众最关心的事。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几乎每个村的群众都说到水、路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又常年得不到较彻底的解决。如龙下乡上湖村群众说,村里总是没钱修陂圳,经常种已下,水没来,常年如此,许多群众对干部失去了信心。

3、“领头人”的威信不高。作为村级班子的“领头人”——村支部书记的能力不强、没有威信,是造成班子战斗力、号召力不强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党员、群众认为,一个村班子的好坏与支部书记的能力强弱有很大关系。在龙下乡,家庭年纯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屈指可数,而且子女出外打工的收入占了80%以上。年富力强,有本领、能力强的人绝大多数已外出,对村级班子的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这也是班子威信不高、战斗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相当部分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呈弱化趋势

调研中很多群众反映,现在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的甚至不如一般老百姓,有的党员甚至不参加如修路、修陂圳等公益活动。分析其原因,一是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以龙下乡为例,现有农村党员203名,平均年龄达53.3岁,其中55岁以上的85人,占42 %;54-36岁的82人,占40%;35岁以下的36人,仅占18%。二是中青年党员外出的多。据调查,龙下乡54岁以下的党员中,近70%都外出打工、经商了。三是农村党员“两缺”(缺技术、缺经营本领)现象普遍。龙下乡的种养大户、经销大户中,党员不到10人,许多农村党员家庭年收入低于村平均水平。

三、村集体经济普遍很薄弱

原来我县山林竹木资源丰富,大部分村集体每年都有几万元甚至更多的经济收入,但目前,山林竹木资源已被利用,尤其是国家取消农特税以后,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减少,现在每个村实际收入平均不足1万元。极其薄弱的村级经济,连解决村两委班子运转都困难重重,想要为群众办实事就更难了。其实,许多村委班子也在谋划为村民多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可就是没钱,就连修陂圳也难于彻底修好。薄弱的村集体经济也影响了干部的积极性。“没钱当村干部很难”,不仅村干部这样认为,就是一般党员和群众也这样认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必须结合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培两带”和“农民知识化工程”等活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农村全面实施农村党支部书记“能人化”、农村党员“技能化”、农村产业发展“协会化”三大工程(以下简称“三化”工程),积极提倡“能人经济”、“协会经济”以顺应农村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一、强班子,书记“能人化”

无论是干部,普通党员,还是一般群众,都认为村级班子强不强、能否发展经济、能否多为群众着想办实事,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有能力的村支部书记,这

也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就全县而言,能称得上“能人”的村支部书记估计不会超过10人。因此,利用2、3年的时间,积极推行以农村支部书记为代表的村级能人班子建设,才能打造好“火车头”,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进程。

书记“能人化”的具体要求体现在:一是带头致富能力强。熟练掌握1-2门种养实用技术,懂管理善经营,捕促市场信息能力强,拥有1-2个种植或经营项目(基地),家庭年纯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二是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能联系群众30名以上,确定村级经济发展主导产业1-2项或带出一支创业队伍;有适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发展组织模式,在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或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千方百计抓好以水利、道路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设班子的能力强。班子团结一致,战斗力强,能积极完成上级各项任务,努力解决群众关心和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办事公道正派,群众拥护;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班子自身建设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四是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强。村支书要带领村级班子一班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结合本村实际,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认真研究选准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在管好现有项目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增加新项目,如可选择林业、矿产、水等资源开发型,或引进本地能人或外地客商办厂等,争取每个村有一个较固定的企业或实体,力争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五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强。熟悉基层党务工作,尤其是规范化发展党员工作;善于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双富十带头”、设岗定责、“三培两带”活动,积极发展农村青年能人加入党组织,不断改善农村队伍结构,增强活力;能充分发挥民情110和党员帮扶基金会的作用,使其健康运行并不断发展壮大。

实现书记“能人化”的两个途径:一是通过“三个培养”,把党员中的能人培养成村组员后备干部,从中重点培养支部书记接班人。二是对思想素质好的培

养对象,重点进行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市场经济知识方面的培训和引导,使其不断增强发展经济的本领。

二、注活力,党员“技能化”

农村党员先进性弱、活力不强,没威信,主要是因为缺少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条件,在农村突出表现在没技能、不懂经营。自己的生活水平都比一般群众低,怎能有威信?怎能发挥先进性?在座谈中,很多党员都谈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首先必须全面实现党员“技能化”。只有通过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农民知识化工程才能得到全面实施;只有提高农村党员的双带致富能力,才能更好发挥其先进性,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必须把“技能化”当作除思想政治条件外的首要条件,从源头上实现党员的先进性。在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中,要积极组织、鼓励、支持、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带头参加县、乡、村兴办的农民知识化工程培训和农函大的学习;带头选择1-2项适合自身实际的产业或就业项目进行针对性强的培训学习,并能在1-2年内取得劳动人事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或资格证;带头创办致富基地或选择就业或经营项目1-2个(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做学以致用的模范,从而切实增强双带致富的能力和本领,激发广大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加快农村奔小康的步伐。

三、兴经济,产业“协会化”

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如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协会是一个有效的载体,它能实现农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特色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要积极引导、组织,争取在一、二年内每个村都组建1个以上的产业协会。可按照入会自愿、引导发展、信息技术等资源共享、统一生产经营的原则,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进行组建。在组建时可按产业(行业)跨行政村组建,也可按行政地缘属性组建。协会要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逐步向市场化的经济实体发展,形成具有法律地位,能把生产经营各

个环节统一起来,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中介组织,成为农民生产、经营、信贷、保险等的“绿色通道”。城厢镇黄埠村的蔬菜协会虽然还不够规范、完善,但其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龙下乡目前基本上形成了蚕桑、果业、竹木几大主导产业,要使之走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之路,组建协会,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篇5

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又对我省实行了全部免征农业税及附加,对粮食直接补贴和对良种补贴(以下简称“一免两补”)等一系列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尤其是种粮的积极性。随着当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民主管理权和经济收益权的进一步扩大,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诸如:过去催粮要款等很多事情不再需要基层党组织去做了,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基层党组织设置是否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乡村公益事业如何搞?乡村债务拿什么还?如何保证农民负担长期不反弹?等等。着眼于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有效运行机制,结合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我们利用参加县委组织的“百名干部下基”促农增收工作和检查指导党建工作的机会,县委组织部重点课题调研组多次深入全县3镇6乡和14个涉及“一免两补”比较集中的行政村,通过座谈讨论、个别入户走访等形式,对农村实行“一免两补”后多方面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分别到县财政局、县农委和县促农办等单位,进一步了解掌握实行“一免两补”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从而对我县实行“一免两补”政策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

取消了沿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使农民负担居高不下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同时农民种地不但全部免征农业税,还可以领到国家的补贴,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很多农民都说:“种地不交税政府还给钱,从古到今都没有过的事。”由于政策扶持力度大,农产品销售顺畅、价格上扬,全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我县农业生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但是,也引发了农村土地纠纷。随着农民对土地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农户间地界不清、转包合同不规范等为主的土地纠纷不断增加。据调查,今年备春耕期间,全县共发生各类土地纠纷100多起。这些纠纷调解起来很麻烦,县、乡、村三级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分散了不少的精力。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篇6

张豫闽

如何把信息化建设与创新监管制度、提高服务水平有效融合起来,依托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监管和服务发展的能力,积极推进工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是当前各级工商部门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首先应该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工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建设,轻应用

如今,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对信息化作用的认识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是相当不够,并不是将其当成是推动业务创新、制度创新,推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的重要手段。从而造成了在信息化建设中,一方面各地对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很高,不断从有限经费中挤出资金加大信息化装备的投入。但另一方面,对信息化在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运用却不够重视,特别是在相当一些业务领域,已经开发出的应用软件利用率不高,阻碍了信息技术在工作中应用的规模和深度,成为制约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重维护,轻管理

如今基层工商部门普遍把信息化建设当成只是一项装备建设,把信息部门只当成是电脑网络维修单位,只要做好技术保障就行,信息部门人员

配不齐、配不强,对全局信息化工作缺乏必要管理意识,缺乏足够的力度和有效的方式,协调、督查作用得不到发挥,建立的各种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信息化工作推不动、展不开。

(三)重监管,轻服务

工商系统掌握的企业信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我们这些信息资源却没能充分运用到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上。我们的信息系统是以自身工作流程为基础开发设计的,未能体现“经济调节、公共服务”这一基本职能,没有贴近百姓的生活,没有融入地方服务大局,而且数据资源共享程度差。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人才基础不牢固

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然而以现在工商系统的现状,通常是处于“既聘不到,也养不起”的尴尬境地,基层信息化人才匮乏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人才的匮乏将客观上严重地制约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

(二)工作机制不顺畅

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干部未能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的桎梏,沿用着以住传统手工的作业方式开展管理工作,制定管理制度,信息化反而成了手工作业的附属,成了书式档案的简单再复制,这样不仅不能通畅地利用信息化延伸监管服务触角,提高监管服务效能,反而使信息化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基层的工作负担和经费负担,影响了基层运用信息化技术的积极性。

(三)制度创新不充分

我们现有的工作制度和机制的技术基础大多还是传统的手工作业,而现有的应用软件都是以现行业务制度和流程为基础开发设计的。必须在有关制度和有关流程上进行创新,才能够发挥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作用,推动管理工作的创新。

三、建议及对策

(一)科学规划,避免无序发展

信息化建设要求我们建立科学合理、目标明确的发展规划和职责明晰、协调有力的组织机构,在规划中要坚持 “优先发展”、“可持续发展”、“适度安全”三个原则,正确处理强化监管与优化服务、当前与发展、安全与节约的三个关系,认真解决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兼容、域名关联度低、信息共享性差等一系列问题,为纵向和横向联网,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打下基础。

(二)转变观念,消除思想障碍

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传统工商业务的电子化,要对原有业务架构、行政模式、行政观念带来一定的挑战甚至是冲击。因此,首先要转变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把握信息化建设。要全面认识信

息化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增强干部投身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要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信息化带来的变革,形成应对信息化建设的清晰思路,清醒认识到信息给工商行政管理模式带来的新变化,积极正视、敏捷应对。

(二)点面兼顾,解决人才瓶颈

要把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推进信息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努力做到全员提高,骨干示范,专业求精。一要切实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整体操作应用水平。要进一步创新内部教育培训考核的方式方法,在上要紧密联系实际,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奖优罚劣,把培训成效落到实处。二要培养好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应加强与高等院校、实力雄厚电脑公司的沟通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地邀请技术专家、学者向系统内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授课,选派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到高校学习或到电脑公司跟班,培养出实用型的信息技术开发人才和应用人才。三要积极吸收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在编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招考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给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四要使用好信息技术专业人才。要通过事业来吸引、留住信息技术人才,真正做到在政治上给待遇、经济上给倾斜和政策上更灵活,要加大信息岗位与业务岗位间的交流力度,着力培养既熟悉工商业务工作,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体制创新,提升应用层次

首先要把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结合起来,既要进行技术创新,又要进行体制创新。要求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式,从办事程序到沟通流程,都要围绕技术变化而改革,甚至重新设计,仅有“快马”而依然用“旧车”是不行的。要改变以往孤立作业、单向发布指令的传统模式,变为借助信息资源连续完整的优势,将传达布置工作提升为分析、决策、控制,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把握辖区经济发展趋势,实时锁定、跟踪监管对象,提高打击经济违法违章行为的能力,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指挥能力,提高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时为上级领导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内外结合,避免信息孤岛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篇7

1 基层党组织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党组织基本概况

大内科党总支下设12个党支部, 截止2014年7月底, 共有党员307人, 其中博士81人, 硕士61人, 本科125人, 大专及以下4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19人, 中级职称86人, 初级职称102人;党龄10年 (含) 以下168人, 11至20年 (含) 99人, 21至30年 (含) 27人, 31年以上党龄12人, 可以看出, 党员的专业知识层次较高, 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高, 党龄长短结构合理, 是一直具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党员队伍。

1.2 重业务, 轻党务, 组织存在感较低

江苏省人民医院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担负着全省医疗、教学和科研三项中心任务, 各职能部门为临床一线服务, 医院宗旨是提供以病人为中心优质、高效、便捷、温馨的医疗服务, 医院工作重点工作也是围绕业务展开, 履行公益责任, 守护人民健康, 培育医学人才, 致力科学研究, 各项考核多与业务挂钩, 涉及个人社会地位、业务地位、个人待遇也与考核结果挂钩。而党务工作另成体系, 虽有考核指标, 但在以医疗、教学、科研为主的医疗机构来讲, 支部书记不像科主任有人事权、财务权等, 相比而言易于忽视。还有的新参加工作的年轻党员, 迫切希望融入工作中, 不自觉的忽略党员身份, 不参加党组织活动, 不主动缴纳党费。

1.3 下达全, 上传少, 信息沟通不及时

基层党组织工作紧紧围绕医院党委中心工作部署展开, 党委能及时往下传达, 总支也能及时向支部布置, 在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方面, 落实较好。支部忙于临床具体事情, 有时懒于向总支汇报, 认为没有必要汇报;有时疏于汇报, 往往认为不需要汇报, 自己就能够解决;或者羞于汇报, 认为“家丑不可外扬”, 本部门的事情自己内部解决消化就可以。长此以往, 沟通渠道不及时不畅通, 小事累计成大事, 往往不可收拾, 影响较差。

1.4 重名利, 淡信仰, 共产主义信念动摇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 部分党员看重名利, 对自己缺乏自律, 不思进取, 不能抵制诱惑, 做出一些影响组织形象, 自毁前程的事情;有的基层支部组织软弱涣散, 支部书记执行力和领导力欠缺, 组织活动处于瘫痪状态;有的党员认为共产主义遥不可及, 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把自己泯于大众, 不讲理想, 共产主义信念动摇, 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淡薄, 不但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2 改进措施

2.1 找亮点, 树模范, 彰显组织先进性

党员的亮点处处可寻, 如在援疆、援藏、援外的医疗活动中, 我们的党员同志“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克服家庭困难走在最前面;在非典来袭、禽流感弥散、抗洪救灾、地震救灾的阵地上, 也是我们的党员走在最前面, 他们不惧危险, 即使死亡威胁还是从容面对;在分院筹建上、在科学研究上、在学科建设上等方面, 涌现出一个个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 他们具有冰魂素魄, 是新时代的楷模, 是医疗卫生系统正面形象的缔造者和代言人。这样的模范具有鲜活的时代性、广泛的代表性和坚定的阶级性, 挖掘这样的先行、先导、先锋, 他们的行动中体现了党的理想、宗旨和路线、纲领、方针、政策, 通过弘扬模范人物事迹, 引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点带面, 推进思想道德建设, 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反映仁医仁术境界, 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从而彰显组织先进性。这种先进性体现了在业务能力上的创新, 在公益事业上的奉献, 在构建和谐医患环境上的能力, 更加容易引起群众的共鸣, 得到患者和同行的认可。

2.2 下基层, 接地气, 密切联系工团政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三大作风之一。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接地气, 就是要广泛接触临床一线普通群众的医疗、教学、科研活动环境, 与临床的医护人员打成一片, 了解医护患三方, 反映最底层群众的愿望、诉求、利益。历史证明, 只有深入基层, 了解群众所想, 才能听到真实的呼声;解决群众困难, 才能得到群众支持;满足群众所求, 才能提高党的威信。只有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主动出击深入群众, 畅通信息渠道, 恰当运用沟通技巧, 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防微杜渐, 发现隐患, 降低不良影响, 避免错误发生, 才能向上级反映真实的基层情况, 便于领导决策。

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 加强对工会、团组织的领导, 指导他们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以及各自章程, 围绕医院党委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党建带工建, 党建带团建, 党建带业务”, 党建内容主要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 从这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得到工团政的支持, 配套联动,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才能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2.3 依党章, 按制度, 强化思想讲党性

党章是党的根本党规和党法。党章总纲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明确地规定了党的性质和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如果没有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我们的党就会失去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认真学习和履行党章, 是每个党员的必须遵守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大内科党总支定期组织支部书记学习, 从不间断, 建立考勤制度, 人人学习, 只有学好了, 有深刻体会了才能真正做到遵守党章、贯彻党章, 牢记党的宗旨, 增强党性观念, 增强党员意识, 维护党章的权威。我们从自己做起, 要求各党支部带领党员同志经常学习、深入学习, 将学习体会贯穿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常自省、严自律, 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杜绝腐败问题、违规违纪问题, 还白衣天使清廉形象, 还卫生系统清明世界。

2.4 搞活动, 找抓手, 提升组织凝聚力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将党组织活动与平时工作联系起来, 如组织党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义诊活动, 就是结合我们行业特点, 用我们的所知所会为患者解决困难;组织党员开展健康教育宣讲, 是利用医学专长, 对各类群体进行“治未病”的思想灌输;还有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如到福利院、到戒毒所、到农村等地方开展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 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党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增加了组织的凝聚力。

3 结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调整工作重点, 改进工作方式, 创新活动内容, 扩大覆盖面, 增强凝聚力, 使基层党组织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1]。我们党务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 走出办公室, 深入临床一线, 严于律己, 率先垂范, 向先进人物学习, 形成良好的行动风向标, 用严谨务实的党务工作创造有序、高效的医疗环境, 把我院建成业务至精, 服务至真, 管理至善, 环境至美的国家级医学中心, 成为医学与人文并重的百姓信赖医院。

参考文献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篇8

关键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广州市白云区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3-0062-05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基和关键。农村基层组织担负着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责任。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农村党(政权)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等基层组织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压力和挑战。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服务力和发展力,是当前我们需要认真探讨和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广州市白云区农村基层组织概况

广州市白云区东邻黄埔区,西靠佛山市南海区,北接花都、从化区,南连天河、越秀、荔湾3区。区域面积795.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2.2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3万人,外来人口140多万。白云区下辖18个街道、4个镇,118个村民委员会和48个街道集体经济组织共166个基层组织,90%以上的基层组织总体情况较好。

(一)基层党(政权)组织

2013年白云区有基层党组织1886个,基层党员42701人,基层组织“两委”干部1128人,其中交叉任职的591人,占“两委”干部总数的53%;书记、主任(社长)一肩挑的130人,占“两委”干部总数12%。白云区“两委”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集中于40至60岁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两委”班子是老中青结合,队伍活力有所提升。白云区“两委”干部以高中、中专学历为主,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日趋增多,文化水平逐步提高。不少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经济头脑敏锐,为村办实事意识强烈,带领村民致富的热情高。

(二)集体经济组织

村和经济联社班子思路清晰、敢干会干,按照政府在规划、产业上的导向指引,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的新路子。三元里经济联社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全力打造国际化高档次的皮具、化妆品等专业市场;棠下经济联社以中韩建交20周年为契机,将远景路打造成富有韩国特色的商业街;钟落潭镇长腰岭村着力打造裘皮产业,引导村民逐步做大,实现规范化、规模化经营,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貂碎料加工基地;黄石街马务社区近年来大力推进旧厂房、旧工业小区的改造升级,积极促成农博馆、国际单位、中海联8立方等项目的建成,连片打造了创意产业集聚区。

据统计,2013年,白云区118个村、48个街道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总收入约40亿元,平均每个基层组织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其中三元里、永泰、槎龙、联边、棠溪、望岗、萧岗、沙凤、朝阳共9个基层组织年收入在亿元以上。排名第一的三元里经济联社年收入达到4.57亿元,2663名社员人均收入约17万元,人均股份分红达到4.96万元。

(三)村民自治组织

近年来,白云区坚持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探索出了一条以党组织为核心,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经济联社)、集体经济组织“三元”共治的模式。在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中,要求所有基层组织重大事项,必须由党支部或党总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意见,然后提交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从根本上保证了村党支部在领导本村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经过不断的实践、修改和完善,各基层组织基本上都建立完善了“两委”联席会议、村务和财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三资”管理、党的建设、组织生活等有关制度,在实践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基层民主自治和党风廉政情况的好转。2012年白云区推行了街道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改革工作,经济联社“三资”管理平台运行良好,实现了集体资产管理新模式,做到了家底清、管得住、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群众对基层组织“两委”班子的信任。

白云区规定村、经济联社大额开支在“两笔会签”(村委会或联社主任、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或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后须经党组织书记签名,党组织不同意的大额开支,交由村民、社员代表大会研究确定。同时,实施村账镇管、社账村管和“印鉴分离”等制度。在镇设立“农村会计代理中心”,配备专门工作人员代理各村会计账目。各村将社账纳入村统一管理,由村会计负责统一记账。社的印章由村统一保管并实现村、社“双锁”制,形成互相制约的监督机制。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不足和短板,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一)基层党(政权)组织战斗堡垒不硬

白云区基层“两委”干部中,存在着年龄结构失衡、老化趋向。太和镇北村、头陂、和龙、米龙、南岭、柏塘等村的党支部书记,已连任数届,面临退休,却没有合适的接班人;景泰街柯子岭村班子10位成员中最年轻的已有52岁,平均年龄达到55岁。

部分基层“两委”干部思想松懈,墨守成规。基层组织“两委”班子存在对基层组织建设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不重视等问题,使得村社工作比较被动。有的村“两委”干部对工作要求不严,标准不高,面对工作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思路不多,措施不得力,在贯彻落实上级重点工作时打折扣。有的同时经营企业,将过多的精力投入自己的产业,对勤政有很大影响,甚至出现晚上应酬活动过多,白天不见人的情况。

nlc202309051544

基层“两委”干部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白云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开始凸显,并成为限制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瓶颈”。由于“两委”班子能力有限,领导能力、管控能力和驾驭能力不足,工作机制运行不完善,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局面较差,“两违”、信访问题隐患较多。有些“两委”班子甚至内部不团结,严重对立,村社管理混乱,上级交办的重点工作任务难以开展落实。今年初进行的两委换届选举中,全区有15名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因为缺乏进取精神,工作不积极,政绩平平而落选。

(二)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不强

白云区集体经济组织整体发展并不平衡,还存在效益不高、思路不清、人才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基层组织的良性运转。

1.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及内部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农村与街道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不平衡。从年收入上看,街道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规模明显高于镇区农村,年收入超亿元的均为街道集体经济组织。钟落潭镇共37个村总收入仅为4794万元,黎家塘村等3个村低于20万元。而三元里街三元里经济联社年收入达到4.57亿元。村集体收入不高直接影响村“两委”班子的运作,江高镇1/3的村集体收入不够支出,在加强公共管理、改善村民福利等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村级组织与社级组织之间发展不平衡。白云区部分村的集体土地和物业登记在经济社一级,需要靠经济社上交管理费来维持运转。“两委”班子因在经费上受制于经济社,对经济社的掌控力、领导力不足,使得有些工作在经济社一级得不到推进和落实。

2.集体经济发展效益不高。大多数村和街道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物业出租和土地出租。柯子岭经济联社近8成的收入依赖物业出租收入;均禾街各经济联社在集体土地开发后,由原来耕地转入耕屋,以出租屋收入为主。一旦土地开发建设完毕,集体收入就没有了可增加的空间,可持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单纯以物业出租为经济发展方式,极易引发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不法行为的产生。入驻企业以劳动密集型、简单加工的低端产业为主,仍处于“小散乱”粗放式发展方式,给政府在劳资、打假、食品安全等工作方面带来巨大社会管理压力。

3.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清、人才不齐。村社中有人认为,集体没有有形资产了,加上有事难议、议而不决现象普遍,发展经济所需的土地、资本、劳动等要素也不具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找不到出路和增长点。绝大多数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既缺乏懂得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又缺乏经济发展急需的科技人才。在一些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中,存在着决策拍脑袋、发展思路不清、无视集体财产流失、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产品科技附加值低、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弱等现象。

(三)村民自治和制度建设效果不佳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关系,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尚不完善,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形同虚设,党支部不具备统领全局的核心作用,有些村的党支部丢了主业而困在繁杂的事务当中,村委会的作用不能得到正常有效的发挥,有些村的村民自治变成了“村委会自治”甚至“村主任自治”。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迅速推进,群众渴望管理集体事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白云区各村旅外华侨多,接受外界新生事物比较快,民主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广大农民(社员)表现出空前的参政热情。但是,另一方面,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以宗族宗派为基础而形成的宗族势力在白云区一些农村重新抬头和蔓延,宗族中少数不法分子将个别人的利益与宗族群体捆绑,利用宗族情感,煽动本宗族以群体对抗形式,与其他群众发生冲突,直接影响选举工作。

目前基层组织制度基本完善,但制度的执行主要靠“两委”班子的自觉性,仍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部分村、经济联社包括经济社在“三公开”、民主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经济合同签订、财务管理、“外嫁女”问题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容易引发群众对合同、财务、集体土地、“外嫁女”等问题矛盾的上访。依据《合同法》,物业租赁期限最长为20年,但是有的村社合同的租赁期都长达25年,乃至30年。还有少数村社无视《土地管理法》,违规租赁集体土地。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不少集体所有制财产流失,极少数“两委”干部公饱私囊,贪污腐化。2013年,广州市纪委指导开展重点整改工作,查办白云区81名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其中大部分为农村基层干部。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

白云区地域广、面积大,城、乡和城乡结合部三种形态突出,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城乡建设、社会服务管理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既要在整体上统筹谋划,在加强基层党(政权)组织建设、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建设等方面制定统一政策和刚性制度,又要兼顾不同村社的历史性、差异性和特殊性,坚持分门别类,一村一策的工作思路,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一)加强基层党(政权)组织建设,解决战斗堡垒“不硬”的问题

村“两委”班子是村社的“领头雁”,是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的骨干力量。因此应从抓班子、抓队伍入手,提高村干部综合能力和工作水平,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制定激励措施,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一是提升村社干部整体素质。继续推进村社“两委”干部“三会”(会讲话、会开会、会办事)全覆盖培训,以提高经济管理、社会治理能力为重点,增强基层干部依法高效履职的意识和能力。以筑牢思想防线为着眼点,加大村级干部的思想政治和法纪知识教育,提高政策水平、法纪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针对白云区部分村社干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问题,着力建设一支以书记主任为带头人、“两委”干部为主心骨、本地大学生村官为生力军的年轻化、知识化、梯次化干部队伍。建立“两委”班子后备干部库和人才库,为村社换届储备候选人才。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篇9

日期:2009-07-20 作者:武 建 红 来源:容城分局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基层公务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公务员队伍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职能运行中,基层公务员的能力决定政府机关的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党的执政水平,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反映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的实践者。因此,加强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已成为政府部门的当务之急。本文拟从目前基层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的现状出发,对当前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障碍和相关的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层公务员的能力包括政治鉴别力和抵御腐朽思想的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专业化行政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而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是指通过对人的知识、能力、技能、技术等人本信息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科学配置,实现人力资源增效,提高组织的整体创新力量,积累人力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年龄、知识结构趋向合理,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但是,对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素质依然偏低,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从学历看,夜大、函大等“五大生”多,高学历和正规大学毕业生少。从知识结构看,基础性学科专业的公务员人数较多,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学科专业人数则较少,特别是有独特见解与个性、敢拼敢闯的创新型公务员以及复合型干部、多功能型干部,管理专家、国际贸易专家、法律专家等WTO专业型的干部更是极少。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公务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全国541万名公务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52%。即使是那些已经拥有高学历的公务员,他们也大多只受过单一的专业教育,现代管理知识普遍薄弱,其中从与政府事务管理相关专业毕业的几乎为零。

(二)年龄结构整体偏大,队伍活力有待增强。虽然经过新一轮机构改革和普遍推行竞争上岗,我国基层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得到较大改善,相当一部分思想活、知识广、能力强的青年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机关内部仍存在“熬”资历的现象。从近年来公务

员身份确认和调查中了解到,部分地区考录制度执行不到位,考进不来而调进来的现象仍很严重,调任的条件中没有最高任职年龄限制。

(三)观念落后,队伍作风建设亟待加强。近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管理工作的对象、范围和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仍有少数公务员的思想观念停滞不前,沿袭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依法行政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比较淡薄。个别地方和部门存在不按制度办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有些机关公务员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仍存在着形式主义、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追求安逸、不图创新等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影响投资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症结。

(四)考核激励机制和勤政廉政约束机制发挥作用不足。一是现行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了定性考核。这种考核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不少弊端。比如,对德、能、勤、绩四方面仅有定性评价,没有量化标准,没有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对个人工作业绩的评价没有与单位的业绩结合起来;对个人工作态度的评价没有与工作服务对象的评议结合起来,致使评价标准不明确,考核差距不明显,有的单位还出现优秀轮流坐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等级”等现象。二是轮岗、交流工作力度不足。多年来,职务“能上不能下”的思想意识在公务员中普遍存在,造成机关缺乏活力,不利于机关的勤政、廉政建设。为了不断提高公务员素质,多岗位锻炼公务员,为了增强政府机关活力,促进勤政、廉政建设,公务员必须实行职位轮换制度。目前公务员在本部门内部轮岗已经基本实现,但公务员队伍还没有形成一个促进人才流动的良好的运行机制,跨部门、跨地区交流还有待于探索和尝试。

(五)对基层公务员培训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单位对基层公务员的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培训不培训一个样。只注重基层公务员的工作,不注重能力的培养。有的基层公务员危机感、压力感不强,认为不学习照样工作,学习的自觉性不高,部分基层公务员工作学习矛盾突出。没有时间安排时间学习进修,也影响自身素质的提高,绝大多数基层公务员除参加人事部门组织的国家公务员上岗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等外,很少有机会参加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和专业业务知识培训,缺乏严格培训考核制度和必要的经费保障,也影响了基层公务员的培训学习。

二、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理念方面的主要的原因理念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指来自于传统的行政文化和现实的指导政策的一种价值观障碍。最主要的两个主要是“关系本位”和“学历本位”。关系本位具体表现为大部分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途径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仍然没能完全摆脱依靠组织和单位生存,依靠人情和关系生活的格局。也就是以“官本位”或“权本位”为核心理念而繁衍出来的依赖性的价值取向、生存模式和发展方式,依然在支配人们的思想,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学历本位则表现为学而优则仕,从而使得基层公务员队伍的引进走上一条重视文凭直至有失偏颇的路。一些部门或单位甚至把是否具有

高学历成为引进人才的一个必要条件,更有甚者,居然将是否具有高学历列为人才提升的必备参考条件,使得基层公务员队伍的人才引进和提升并没有按照能力的高低的来运行,从而缺乏长远性和战略性。

(二)制度方面的原因

1、由于立法层次不高,基层公务员的约束力不够强,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但目前随着《国家公务员法》的出台,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2、由于跨部门跨系统竞争上岗难开展,内部竞争的比例比较低,机关分配机制灵活与完善性不足,因此岗位的轻重、责任的大小和人才的价值都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在奖励方面,有的单位片面强调以精神鼓励为主,对中下级公务员的物质需求有所忽视,特别是对在艰苦环境中做出了成绩的公务员未能有效地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精神激励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在工资报酬方面,我国现行的“低工资高就业”政策,还不足以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而且工资内部结构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不能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上述表明竞争激励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基层公务员考核工作缺乏科学指标体系和较真精神,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考核的结果缺乏客观公正性,不能作为奖惩的准确依据,考核的内容未分类列等,考核结果“等次”较粗,不能充分反映公务员的真实情况。

三、加强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对策

(一)突出制度建设和创新增强基层公务员队伍活力。制度不仅带有规范性、稳定性、根本性,而且制度要产生机制,机制要激发活力,因此,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管理,必须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来抓。

一是坚持贯彻执行并完善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实行基层公务员凡进必考,严格执行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改革考试内容,创新考试方法,做到考录工作规范化,研究制定和完善笔试、面试、体检、监督、考务管理等方面的实施细则,规范公务员录用面试工作,实行面试考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严肃考录工作纪律,严防营私舞弊违规行为的进入。

二是完善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制度。要加强对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与基层公务员晋升转任调任等制度相衔接,进一步完善相关办法和程序,特别是要规范基层公务员调任程序,严格调任的范围条件标准,防止调任工作的随意性,继续严格执行竞争上岗制度,全面推行各单位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提高中层领导干部的素质,积极推进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转任。对在同一职位任职时间较长大学以上学历且有培养前途应进行任职回避的科级及以上干部加强交流转任,以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公务员的锻炼成长。同时,避免一些因为长期在一个部门一个职位任职而带来的惰性和腐败现象。

三是探索建立基层公务员任用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的科学机制,积极推行基层公务员任期制、试用期制和部分职务聘用制试点工作。大力推行任前公示制度考察预告制度、诫勉谈话制度、离岗培训制度,探索降职、免职的具体实施办法,创新任用制度,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基层公务员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四是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尽快制定适应各自特点的以工作业绩为核心的各层次公务员有所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具体的考核量化标准,逐步实行分类量化考核,变软指标为硬指标,变弹性目标为刚性目标,实现考核标准的度量化,加强对考核结果的综合分析,提出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发展方向为合理调整使用基层公务员创造条件。

五是建立分类管理制度。一方面要研究探索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公务员队伍分类管理的办法。针对社会事务、经济管理、科教文化、执法执纪等不同类别各自特点,研究建立各具特色的科学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并实行以政务类和业务类分类管理为重点的基层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认真实施职位分类管理,这是公务员管理体制区别于传统干部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基层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录用、考核、培训、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对基层公务员职位进行统一管理,修改完善公务员职位说明书,明确每一个公务员职位的职责。

六是探索建立新录用基层公务员宣誓制度,凡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参加公务员宣誓仪式,教育新录用的公务员必须坚定政治方向,坚持执政为民,勤政廉政,坚持依法行政,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树立新时期公务员的良好形象。

(二)突出能力建设,优化基层公务员队伍结构。研究制定公务员能力素质标准,认真研究基层公务员群体发展,成长的规律,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级别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特点,重点围绕五个素质,即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知识素质、法律法规素质,制定提高公务员政治鉴别力和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织领导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专业化行政管理能力、统揽全局和宏观调控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前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处理关系能力、个人素质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十多个方面的能力标准,提出相应的能力建设框架,为公务员录用、竞争上岗、培训等提供依据,切实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坚持学用一致、分级分类的原则,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推进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等党和政府工作的主题,不断调整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当前重点要开展公务员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以及公共管理知识培训,抓好公务员的外语、计算机技能培训,选派中青年公务员出国,境外培训引导和鼓励广大公务员参加在职公共管理硕士即学位教育,进一步优化公务员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同时,要创新培训机制,建立有效的公务员培训激励约束

机制逐步形成计划调训自主择训、竞争参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建立和完善流动机制,一方面要探索政府机关面向社会吸引高层次专业管理人才的新机制,定期对公务员进行轮岗。另一方面要畅通队伍出口,这是公务员管理工作的难点是优化结构提升素质的关键,也是淘汰低素质公务员的重要措施。

(三)突出作风建设规范基层公务员行政行为。要广泛开展基层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加强政风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改进服务提高效率,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继续开展行政机关作风评议活动等,以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服务的质量,强化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公务员的思想素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加强政府机关和基层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针对现在广大群众最不满意对党群关系影响最严重的权力运行方面的种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加强对基层公务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公务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观念,遵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把让人民满意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基层公务员要把发展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把兴市富民作为工作的第一责任,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思考研究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放在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上,因此,我们要结合机构改革,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制度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职能,要强化基层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基层公务员为社会提供公开公平服务的意识,以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服务、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对企业、基层群众提出办理的事项,能马上办理的,按照规定马上予以办理。不能马上办理的,明确办理完成时限,按照规定不能办的,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建立完善各项服务制度,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首问责任制、项目申报无偿代办制等。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要求,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把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要增强基层公务员的法律意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对执法不公、越权执法、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等行为严查严办。继续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强化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标准,树立基层公务员的良好形象。

上一篇:多功能建筑论文下一篇:秦国穷图必见的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