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2024-09-16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共15篇)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篇1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天宝乡中心学校 卢玉梅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能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三种方法,能快速准确的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经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教学难点: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导入:

问:大家在家都喜不喜欢看电视啊?(喜欢!)

师:那么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个电视(展示唐僧师徒照片),这是什么电视?(《西游记》)。话说呢,唐僧师徒四人,经过跋山涉水,渡过了许多劫难呢,终于到达了取经的目的地——大雷音寺。师徒四人,参拜完了如来佛祖之后,如来让其座下的迦叶尊者带唐僧四人前往藏经阁拿取真经。可是在藏经阁门口的时候,却被这个迦叶尊者给拦住了。(展示图片)尊者说:经不可轻传!要想求取真经必须要先回答出一个问题。

想知道迦叶尊者给师徒四人出了什么难题吗?(想)

迦叶尊者道:“我们藏经阁总共有许多经书,每本经书都对应的有不同的编号。而你们所需要的经书,它的编号呢,是个两位数。12和18的最大的公有的因数是经书编号十位上的数字;12和18的最小的公有的因数是经书编号个位上的数字。那么经书的编号是多少呢?”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帮助唐僧四人解决这一难题呢?

二、解疑合探

1.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找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

12的因数:1,2,3,4,6,12

18的因数:1,2,3,6,9,18(用乘法算式形式得出)

问1:这里尊者的问题里出现了“公有的因数”有没有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12和18的相同的因数)12和18的相同因数有:1,2,3,6 问2:12和18的公有因数就是谁的定义呢?(公因数)

师:我们看一下这个迦叶尊者的题目:最大的公有因数是经书编号的十位数,那么最大的是多少呢?

生:6 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公因数,找到了最大的公因数。现在大家能不能概括出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呢?

生:公因数中最大的就是最大公因数。

师:我们找到了最大公因数。那大家能不能找到唐僧师徒所取真经的编号呢?

生:能。61 师:在这里还提出了最小的公有因数,是几呢? 生:1 师:1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那么1还是不是其它数的因数呢? 生:1还是除0外所有自然数的因数。师: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

以上,我们通过帮助唐僧四人取得真经,认识了公因数,也认识了最大公因数。下面我们将研究一下如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简洁快速的方法准确的方法来找最大公因数。今天我们研究找最大公因数。(板书“找最大公因数”)

2.找最大公因数

这里有八组数:

5和11;

8和9;

6和30;

28和7 12和8;

9和15;

20和25;

12和16 大家根据上面我们所用的这种列举的方法,分别求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注意两点要求:1.观察各组数中两个数的特点,2.思考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上小黑板演示,一组一人)

师:首先我们看第一组数,5和11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让我们刚才上黑板展示展示这一题的同学来说一下。生:5和11的最大公因数是1.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5和11都是什么数?它门和最大公因数1有什么关系呢? 生:5和11是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只有一个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如果两个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师:第二组,我们有请第二组的同学来说一下。

生:8的因数有1,2,4,8;9的因数有1,3,9.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师:根据刚才我们对互质数的定义,8和9是不是互质数呢? 生:是

师:所以是互质数的两个数并不一定是质数,还可能是合数。师:第三组,请第三组的学生讲一下 生:6的因数有:1,2,3,6;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 6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6 师:这组数种6和30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生:30是6的倍数,6是30的因数。

师:30是6的倍数,6是30的因数。它们是倍数关系。那么我还有一个问题:一般地最大公因数都比这两个数小,这里为什么最大公因数跟6相等呢? 生:因为一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是它本身 师:(点评)数学上我们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另一个数是一个数的倍数的关系叫做倍数关系。这么是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其中的大的那个还是小的那个呢? 生:小的那个

„„

三,质疑再谈

试用列举法找出120和96的最大公因数。好不好找?我们发现当两个数比较大时,用列举法找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比较困难,而且还容易出错。

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我们介绍一种更简洁更快捷更准确的方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它就是“短除法”(板书)

强调:要除到最后的两个数是互质数的时候就为止。师:这种方法最大公因数就刚好是所有除数的乘积。对于这种方法,有没有同学还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四,拓展练习1,填空。

(1)10和15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2)14和49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2,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2和54

30和45

17和34 五,总结

1.公因数:两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2.最大公因数:两个数最大的公因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六.板书设计

公因数:两个数共有的因数; 最大公因数:最大的公因数 找最大公因数: 互质数关系: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互质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 倍数关系: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其中较小的那个数; 找最大公因数:列举法,短除法 七,作业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有哪些新变化

从《数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要求, 可以看出两方面的变化:

1. 精简数论初步知识。过去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是先通过除法算式引出整除的概念, 再利用整除认识约数与倍数。由于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用乘法算式同样可以表示整除的含义。根据这一理论, 现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概念引出, 没有用数学语言给整除下定义, 而是采取利用简单的实物图引出乘法算式, 再通过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概念, 并用因数代替约数、公因数代替公约数、最大公因数代替最大公约数的命名, 也不再由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引进“互质数”概念, 这样极大地简化了叙述与记忆的过程, 更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这是精简数论初步知识的一个具体体现。

2. 用“找”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标准》要求“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不再是“唯一”方法, 允许学生用多种方法“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二、教材编写有哪些新变化

旧教材把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 (现称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以及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 (现称2、3、5倍数的特征) 等内容, 合编在同一个单元。这样编排, 虽然突出了以上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但也形成了概念集中、抽象程度过高的现象, 出现了学生学习理解困难、概念混淆等局面。为此, 新教材编写进行了三方面改进:

1. 单元安排凸显应用性与关联性。

我们知道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建立是以因数、倍数的概念为基础, 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为学习约分、通分做准备。新教材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抽取出来, 分散安排到另一个单元, 即把最大公因数安排在约分之前, 把最小公倍数安排在通分前面, 把最大公因数有关知识与分数相关知识结合起来, 从而更加凸显它们的应用性。这样的编排方式, 学生能够从应用中体会到初等数论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从而使学生能用系统论的方法去掌握这些知识, 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的概念, 凸显出它们的关联性。

2. 概念引入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新教材改变旧教材以直观教具和学具引出概念的办法, 而是通过例题1的铺地砖的问题情境, 由实际生活抽象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再通过例题2教学,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部分旧教材从分解质因数讲起, 先将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 从中找出公有的质因数;再让学生理解两个数全部公有质因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最后再将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的短除合起来, 导出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短除法。新教材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主要采用“找”的方法。其实过去学了分解质因数和短除法也极少有学生在约分是运用, 采用“找”的方法, 更符合学生学习约分的实际需要, 省略了分解质因数与短除法教学, 降低了学习难度。

3. 以“你知道吗?

”介绍相关知识。内容精简之后, 出于拓展学生知识面的考虑, 教材在练习十五前、后, 各安排了一个“你知道吗?”栏目, 分别介绍怎样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以及“互质数”的概念。

三、课堂教学有哪些新变化

如何把新教材所体现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并建构起最大公因数概念呢?我认为课堂教学要有如下新变化:

1. 通过具体的现实问题情境, 让学生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含义与应用。

其教学过程主要片段描述如下:

出示第79页例题1主题图。

师:田大叔装修遇到什么难题?你们能不能帮助田大叔解决这个问题?有困难的可以小组讨论解决。

汇报思考结果:

生:我们认为用边长1dm、2dm、4dm三种正方形地砖, 都可以。

师:用边长3dm正方形地砖, 可以吗?

生:不行, 因为用边长3dm正方形地砖铺, 贮藏室的宽会刚好, 长铺五块不够, 铺六块又剩下。

师:看来长、宽同时都能用整块地砖, 田大叔就只能选边长1dm、2dm、4dm三种正方形地砖。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用什么方法?

生;就是分别找出16的因数:1、16、2、8、4和12的因数:1、12、2、6、3、4 (教师把16和12的因数分别用集合图, 板书出来) 。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 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 又是12的因数, 就是1、2、4 (教师把16和12的因数集合图, 改用交集集合图, 板书出来) 。

师: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 我们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 4是最大的公因数, 我们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现在你们给田大叔装修提点建议吧?

生1:我建议田大叔用边长2dm的地砖, 不大不小刚好。

生2:我建议田大叔用边长1dm的地砖, 这种地砖便宜。

生3:我建议田大叔用边长4dm的地砖, 这种地砖大, 美观、大气……

师:看来我们今天学习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还很有用。

这样把抽象难懂的概念蕴涵在现实情境中, 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而且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特别要指出的是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数学问题, 大多有一定的思维难度, 因此教学时不宜过多补充其他情境的类似问题, 以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2. 探索多种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其例题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过程主要片段描述如下:

师:你们用什么方法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请各组汇报——

组1:我们用集合圈的办法。 (展示:略)

组2:我们先把18和27的因数分别列出来, 再把18和27的公因数打个勾, 最后把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打个圈。 (展示:略)

组3:我们先把27的因数列出来1、27、3、9, 再看27的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 1、3、9是18和27的公因数, 其中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

师:大家的方法各有千秋, 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

生:我认为这些方法各有各的优点……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教学实录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例1。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能用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呼啦圈两个,磁钉5个,卡片5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复习有关因数的知识

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了因数和倍数,有关因数的知识你知道哪些?跟老师说说。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2.分别写出6和9的因数

师:你能写出6和9的因数吗?

(选两名同学板演)

师:6和9的因数各有几个?

生:6的因数有4个,9的因数有3个。

二、游戏介入,学习新知

师:老师把关于6和9的因数都做成了卡片,我们借助这些卡片来玩个游戏,想玩吗?(随定5名同学,一人发一张卡片)请观察你的卡片,现在你就代表你卡片上的数字。比如,张三就代表1,李四就代表3……卡片上如果是6的因数的同学请起立,拿着你的卡片来老师这。

(生拿着卡片走上讲台,确认无误后)

师:好的,谢谢同学们的参与,请先回到座位上。卡片上是9的因数的同学请起立,拿着你的卡片来到老师这。

(生拿着卡片走上讲台,确认无误后)

师:请刚才几位同学也到这来。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呼啦圈,(拿出两个呼啦圈,举起一个)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集合圈。

师:6的因数站到左边这个圈里来,请君入圈(4个),9的因数站到右边这个圈里,请君入圈(3个)。我们这儿总共应该有7个同学,一起数数(数总数),5个?咋回事?少了2个,那么,还有2个跑哪去了?难道是4+3=5?

生:1和3既是6的因数,又是9的因数。

师:哦,是吗?手里不是有圈吗,自己想办法,让我们看个明白,那2个跑哪去了?(学生自己想办法进入相应的圈里)

师:(数)6的因数4个,9的因数3个,中间两个被数了两次,他们两个(既是6的因数,又是9的因数)。

师:好一个“既是…又是…”,(板书)原来如此,6的因数里有他们,9的因数里也有他们。他们两个可真了不起,结合因数知识,给他们几个真了不起的数起个名字吧,看看你们的发明创造和数学家的发明创造是不是很接近?

(生思索,若有困难,师引导)

师:公共数、公因数、共有数,你们认为那一个取名最好?为什么?

(首先,他们都是因数,前面的“公”字,说明不是哪个独有的因数,而是两个共同拥有的因数)他取的名字太好了!掌声在哪里?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公因数”吗?

生: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他们的公因数。

师:如果是三个,四个,五个数呢?这句话怎么改?(思考,交流)

生: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他们的公因数。

师:6和9的公因数就这2个吗?还有没有其他的?说说你的理由。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师:在6和9的公因数里,最小是几?最大是几?

师:我们把3叫做6和9的最大公因数。

师:(手拿呼啦圈)6的因数,9的因数,两个圈重叠的部分就是6和9的?(公因数)。我们如何把6和9的所有因数用呼啦圈这一集合形式画出来,想想怎么画?(黑板上画出集合图)

师:这8位聪明可爱的同学们,请帮你的卡片上的数字在集合圈里找到他的位置。我们比比,看一看哪些同学贴的最快。

(学生把卡片贴在相应的集合圈里,集体订正)

师:重叠部分的这两个数叫?(板书:6和9的公因数,生齐读)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就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课题)

三、练习巩固,强化概念

1.巩固练习

师:请完成练习纸上第2题,完成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学数学需要交流,我们要做个善于和他人合作的人。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若发现错误,展台展示,生观察指正)

师:事实证明同学们真的都达到第一个目标了,掌声送给自己。

师:一起来看第二个目标(生自由读)

2.强化练习

师: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是很有用的,能帮我们科学的解决问题。看看第二个目标你是否能达到?想不想挑战一下?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这是小红家的贮藏室,自由的读一读,从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地面是一个长方形,长16分米,宽12分米)

(课件出示:小红的爸爸想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小红的爸爸可以买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说说你的理由。)

师:来疏通一下题目中的关键词,“整分米”是指多少分米?“铺满”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不可能实地去铺了看看,但我们可以借助数学上的简单图形模拟贮藏室的地面,请看屏幕,这是一个长方形,长16分米,宽12分米,他要用正方形地砖来铺,我就把长方形地面画成小方格的样子,一起数数,一横排有几格?(师生一起数),一竖排有几格?(师生一起数),我们发现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代表几分米?(一分米)答题卡上有方格纸,同学们亲自动手画画看,画好后,同桌或前后4个同学为一组交流,看看哪个组的同学建议最多。

(生画,交流,师巡视,指名汇报,课件演示)

师:通过这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说。

(小结:要知道可以买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其实就是找长方形长和宽的公因数。边长最大是几分米?其实就相当于找长方形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

师:恭喜同学们,第二个目标,你们达成了,掌声送给自己。

师:看第三个目标(生自由读),为什么说和他人交流是个良好的习惯?因为,如果我们不和他人交流,会感到孤独,遇到困难会感到无助,就不会发现比自己更简单的解题方法,生活中需要交流,学习也需要交流,数学学习更需要交流,我们不仅要会做数学,还要会说数学,说解题方法,说解题思路,说你的想法。

师: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你能说说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因数是针对一个数来说的,公因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指公因数里面最大的那一个,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离不开因数。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到这就结束了,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篇4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数加减法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活动中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能用列举法和短除法找出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列举、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算理。

评价任务设计:

1、教师对学生能够利用列举法、短除法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学习情况的评价。

2、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评价。

3、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评价,及时评价不同水平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实际表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昨天,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项课前作业。

师:谁能拿着你的作业到前面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指名答)

师:这个同学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的非常清楚,我们再来看看他是怎么分的。(课件演示)

问:还有不同分法吗?(生答师演示)

预设:汇报出错,比如4厘米――师引导观察:如果用边长4厘米的小正方形来分的话,长可以分几个呢?这样还能不能把长方形正好分完呢?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意见吗?

同位互相看一看各自是怎样分的,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总结列举法

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小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1厘米、2厘米、3厘米或者是6厘米,最多是几厘米呢?

师:这些小正方形的边长1、2、3、6与长方形的长24和宽18之间有什么关系啊?

生:1、2、3、6是18的因数也是24的因数。

师:我们把18和24的因数都找出来,对比着看一看吧!

师:谁能快速找出18的因数?24的因数又有哪些呢?(指名说)

师:对比观察18和24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的因数中都有1、2、3、6、

师:看来,这和我们刚才的想法是一样的,1、2、3、6既是18的因数,也是24的因数,我们就把1、2、3、6叫做18和24的公因数。

师:公因数中哪个最大啊?生:6最大

师:我们就把6叫做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

师:其实在前面的课前作业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长与宽的公因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师:刚才我们分别列举出了18和24的因数,又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种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叫列举法。【板书:列举法】

2、教学集合圈

师: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看出它们的关系,我们还可以用集合圈的形式表示出来。

24的因数

18的因数

【课件出示】

123612346

91881224

师:左边的集合圈表示的是18的因数,右边的集合圈表示的是24的因数、因为它们有公因数1、2、3、6,所以我们就把两个集合圈合在一起。

问1:现在你知道左边这一部分表示的什么吗?(指名答)

右边这一部分呢?大家一起说!两个集合圈相交的部分呢?左半部分又表示什么呢?大家一起说右半部分表示的什么?

师:下面请同位互相说一说集合圈中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师小结。

师:现在给你一个集合圈你会填了吗?

师:看到这道题你能不能直接填呢?那应该先怎么办?

生:先找到16和28的因数和公因数,再填集合圈。

师:请同学们先在作业纸上列举出16和28的因数,再填集合圈。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展示与评价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指名汇报)

给大家说说你先填的什么?又填的什么?

指名说一说,及时评价。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作业。

师:同位互相检查一下,不对的改正过来。

三、认识短除法

1、讲解短除法

师:同学们,除了用列举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还有一种方法也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但是需要你用心观察才能发现,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师:请大家先把18和24分解质因数。

师:谁来说说你分解质因数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它们都有质因数2和3、

师:18和24公有的质因数2和3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6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2乘3等于6

师:根据这个发现我们就可以把两个短除式合并在一起,用短除法来求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

师边板书边讲解……

师:最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就能得到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了。

问:现在谁能说说我们是怎样用短除法求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2、练一练

师:下面请你用这种方法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快速的完成在你的作业纸上!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指名学生展示汇报)

问:你认为他做的怎么样?

四、练习与应用

1、练一练(苏教版P27T1)

师:接下来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吗?(课件出示)把它完成在你的作业纸上!

展示汇报

师:我们在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时候,除了列举法和短除法以外,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课件演示、介绍)

2、扎花束

师:同学们!春季运动会马上就要到了,学校花束队买来了两种颜色的花准备来扎花束。(课件出示,师读题目要求)

问: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其实在求什么?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完成在练习本上。

问:大家一起告诉我最多能扎多少束?这样每一束花里面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呢?

2、数学知识

师:同学们!早在很久以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就已经在研究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了!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篇5

《最大公因数》教后反思

冯迎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找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找公因数的过程,让学生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

课前热身, 在课的开始复习了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通过小活动唤醒学生的旧知,以便于更好地过度和接受新的知识。

在自主学习中,我单刀直入,让学生完成课本里12和18的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集合法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说出:交叉在一起的圆圈是共有的数字(也就是公因数),外面部分是填上独有的数字,当共有的数字写完后,不要再把共有的写在外面。

教材共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方式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方法一:分别写出两个数的因数,再找最大公因数;方法二:先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再看哪些因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最后从中找出最大的;方法三:两数是倍数或互质数关系时找最大公因数。至于学生选用哪种策略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我并不强求。从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多数学生更喜欢方法一或3,但是我们要提醒学生养成先观察数据特点,然后再动笔的习惯。如两个数正好成倍数关系或互质数关系时,很多学生能够根据“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规律快速找到最大公因数。在巩固练习过程中,也应加强训练,每次动笔练习之前补充一个环节——观察与思考。使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策略方法外,还能灵活快捷地求出一些特例来。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篇6

一、重视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一次猜想: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如果用同样大的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去操作验证,在操作中体会“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满没有剩余”,初步感知正方形既要把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把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二次猜想:现在把长方形变大,长6厘米,宽4厘米,同样的要求,这次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验证,在活动体验和交流中进一步感知选择正方形时既要保证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保证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三次猜想:继续变大,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还是同样的要求,用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这次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呢?学生继续操作验证。这时学生已经有了前两次的操作感知,积累了充分的活动经验,这些活动经验可以支撑他们去推理、想象,找到能“摆满没有剩余”的本质,从而从整体感知正方形边长的规律。

然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前后共摆了三个长方形,得到了黑板上的这些数据。仔细想一想,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通过创设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公因数产生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充分体验公因数的意义。

二、借助几何直观,增进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通过上面的操作体验和思考认知,学生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又经历了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学生能感知“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概念,提出问题:“对比这三个概念,现在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吗?可以选其中两个说一说。”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这时学生交流:“‘因数’是一个数的,而‘公因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最大公因数’首先它也是‘公因数’中的一个,而且是‘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根据学生的交流,我通过课件,借助韦恩图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因数”与“公因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三、通过实际问题,沟通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在学生充分理解区分了“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三个概念之后,提出问题:“一根彩带长16分米,如果要截成小段来装饰包装盒,要求每段一样长且剪完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学生想到:这是个用因数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求每段可以是几分米,也就是求16的因数。这时,引导学生改编成一个用公因数来解决的问题,学生首先想到了

少需要两个数据,于是有的学生想到可以改编成:“两条彩带,一条16分米,一条12分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这样的问题。在学生思考的过程,既是在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意义,又找到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是最棒的!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他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我仿佛听得到他们思维拔节的声音。

当然,仔细琢磨,这节课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如:

1、在三次操作之后,找正方形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环节,有的孩子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还停留在操作上,这就说明作为老师,在这两个环节之间没有为孩子搭建起合适的桥梁,没有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的思维支点。

2、因为操作感知时间较长,在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目标——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环节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将孩子的各种方法展开交流,也是个小小的遗憾。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篇7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2~13页内容。

〖教学目标〗

第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能较熟练地掌握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第二, 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具体情境渗透建模思想及有序寻找的数学方法。

第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不重复、不遗漏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平时喜欢看小品吗?向你们打听一个人, 小沈阳认识吗?喜欢他吗? (生:略)

师:小沈阳非常搞笑, 不光你们喜欢, 我也特别喜欢, 再打听一个人, 赵本山知道不? (生:略)

师:知道赵本山与小沈阳什么关系吗?

说说看谁是谁的师傅?谁是谁的徒弟?如果小沈阳来我们学校, 我向大家介绍说:这是徒弟小沈阳?别人能不能听明白他和赵本山的关系?你觉得该怎样介绍?在打听一个人:大崔老师认识吗?我来正式介绍一下, 我就是大崔老师, 今天来给大家上课, 我们之间就建立了师生关系, 那谁是谁的老师, 谁又是谁的学生呢?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 数与数之间其实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 这节课我要研究的就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板书:因数与倍数。为了方便研究, 我们今天研究的数都是自然数, 而且不包括0。

二探究新知

1.复习积是6、8、9的乘法口诀

师:乘法口诀还记得吗?我们用拍手的形式来复习一下积是6、8、9的乘法口诀.

师:记口诀我们都从1几记起, 按顺序背诵出来。如果写积是12的乘法算式, 你能从1乘几也按顺序说起吗?思考一下。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12=12、2×6=12, 3×4=12

2.探究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建构因数倍数模型

一问:看大屏幕, 看看从中你有什么收获?

师: (指板书) 别小看这些算式,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全在这里面。不信以2×6=12为例, 看大屏幕, 看看从中你有什么收获?

(知识窗“2×6=12, 2和6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 也是6的倍数。”)

二问:你读到的能给别人讲明白吗?

三问:说得非常热烈, 不看答案还能不能讲? (课件隐去知识窗中的内容)

四问:换个乘法算式还能不能找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五问:数数看12的因数有几对?共有几个? (3对)

3.探求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师:如果只给你一个数, 你能想出它的所有因数吗?

生:能。

师:关键是不能漏掉, 也不能重复。我们先试一个18, 根据你前边的学习经验, 先独立想一想我要怎么找才能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全? (学生思考)

师:有想法了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如果经过大家的讨论可行的话, 再在答题纸上写出18的因数。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完成答题纸上的第一题。

教师收集典型方法, 板书:

方法一:1、2、3、6、9、18。

方法二:1、18、2、9、3、6。

方法三:不全或无序的

师:说一说怎么找的?

想18的乘法。板书: () × () =18

师:大家有问题要问他们吗?我有个疑问可以帮我解答一下吗?怎么就知道找全了呢?

师总结:从你们的回答中我听出了4个字, 有序寻找。板书:有序寻找。找谁的因数就想积是谁的乘法, 一对一对地找, 媒体配合演示, 从1找起, 找到1就找到了18, 1后是2, 找到2……

师:一个数的因数除了向同学们那样表示还可以用集合圈的形式表示。 (媒体演示集合圈表示一个数的因数。)

4.缓解疲劳、巩固练习

游戏一:对口令。

师:休息一会, 做个游戏行吗?对口令会不会?

找6、36的因数。

游戏二:抢答。

11的因数有几个?13的因数都有谁?

5.探究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课件展示:18的因数:1、2、3、6、9、18;6的因数:1、2、3、6;36的因数:1、2、3、4、6、9、12、18、36;11的因数:1、11;13的因数:1、13。)

师:先玩到这儿, 看大屏幕, 这些是刚刚我们练习过的数, 观察比较看看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不着急举手回答, 看你的想法能不能帮你解决屏幕上的问题:

〖课件出示〗

因数与倍数教学体会 篇8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西师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过除法算式来引出整除的概念,每个除法算式对应着一对有整除关系的数,如a÷b=c(a、b、c都不等于0)表示a能被b整除,或 b能整除a,在此基础上再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而现在的西师版教材中没有用数学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利用韩信点兵的故事,引导学生自己列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通过乘除法法算式中三个数的关系,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学生初次接触,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

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了角色转换、数形结合、合作学习等发展性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努力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空间。在课堂中,我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贴近生活,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因数和倍数是揭示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学生理解有些可能有些困难。我通过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向大家讲明有了学生才有老师,同时有了老师才有学生,通过这种关系,迁移到数学中的数和数之间的关系,这样教学自然贴切,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又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因数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教学中,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解的比较深刻。

二、亲身体验,理解数和数之间的联系。

因数和倍数这节课研究的是数和数之间的关系,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我让每个孩子记住自己的学号,在学习了因数和倍数后,我让每个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满足要求的同学起立。如:请20的因数的同学起立,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动脑、动手、动口,举一反三,从而理解了数与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十分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数形结合,学习因数与倍数。

“數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对教师来说则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一种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对学生来说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数与形的结合,变抽象为直观,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果长期渗透,运用恰当,则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和思想,直接影响学生空间想象,对于终身学习,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帮助。

四、依据学情,探究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材在教学因数、倍数的概念后,还继续用韩信点兵的主题图,通过填空的方式,寻找36的所有因数,并由此引出最小因数和最大因数的概念。教学中,我觉得这部分的例题比较少,不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先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一对对”地找出21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究36的因数。在学生完成探究任务的同时,“质疑”:有什么办法能保证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呢?让学生思考并发现: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对对的找因数,能不重复又不遗漏。进而分组练习,让学生写出20、18、40、33和24的因数,达到了巩固练习的目的。这样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在探究倍数时,我则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篇9

中心小学 李治双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找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解决故事中的问题,让学生逐层深入地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确找两个数公因数的方法,并对照有的特征的数字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并且加以及时的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能注意到对学生发言的鼓励,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中,各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提供数学学习的材料;引导者——有故事引入,使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找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规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所以整堂课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篇10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因数及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因数,理解公因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铺垫准备

1.直观演示,作好铺垫。

出示边长6厘米和边长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提问:观察这两个正方形,哪一个能正好分成边长都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2.引入新课。

谈话:根据上面我们看到的,如果一个长度是原来边长的因数,就能正好全部分割成小正方形。现在就利用这样的认识,学习与因数有密切联系的新内容,认识新知识,学会新方法。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公因数。

(1)出示例9,了解题意。

启发:观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正好铺满?先在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交流进行演示,引导观察用正方形纸片铺的结果,理解边长6是长方形两边12和18的因数,能正好铺满;(板书:126=2 186=3)边长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就不能正好铺满。(板书:124=3 184=4......2)

关于《因数和倍数》的教学反思 篇11

关键词:因数;倍数;小学

导入新课

1.回忆学过哪些数?(自然数,分数,小数……)

2.哪种类型的数学起来最容易?(大部分学生肯定会说自然数学起来最容易)

其实,在数学中,真正有分量的题目,难倒一代又一代数学家的题目都在自然数领域,以至于有位數学家发出这样的感慨:“自然数,可真不自然呀!”今天,我们将重新感受自然数,看看里面蕴藏着哪些奇妙的内容,我们又将会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反思: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育法就是通过巧妙设问在谈话中让对方彻悟的。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自然而然会认为自然数学起来最容易,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而这时教师话锋陡转,适时抛出一个与之相反的观点,并有相应的论据作为支撑,这足以搅动学生的思维,激发探究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自然数的阐述把学生带入了数学史。让学生产生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与此同时,又不露痕迹地将本课的知识点“因数和倍数”归置到了自然数这个知识体系当中。如果把自然数比作大海的话,因数和倍数就是海面上众多的帆船之一,它只有置身于大海的怀抱才能扬帆远航。

探索找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找30的因数

反思: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节课的难点,考虑到学生在认知背景、思维品质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学生中势必会出现不一样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或者全面、或者片面;或者有序、或者无序;或者肤浅、或者深刻。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数学思考展示出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的对话、思辨、质疑、争论的过程中,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吸纳,使得片面的思维趋于全面,无序的思维走向有序,肤浅的认识归于深刻。思维品质在沟通中获得提升,思维方式在比照中得以修正,思维能力在对话中得到发展。而“怎么找到5就不找了呢?”这个问题又一次引发学生的思维风暴,诱发学生的深层思考,这就是一种本质的数学文化,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拓展延伸

1.在50、60、70、80、100中谁的因数个数最多?

当学生发现60的因数个数最多后,教师揭示60进制中的奥秘:原来天文学规定,1小时=60分,1分=60秒,与60的因数的个数有关。与24差不多大的数中,24的因数最多,1天=24小时;与12差不多大的数中,12的因数最多,1年=12个月。

反思:引领学生揭开1小时=60分、1分=60秒、1天=24时、1年=12个月等约定俗成的规则中所蕴含的奥秘,使学生领略到数学与天文学的完美结合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便捷。也许此时,科学的种子已悄悄地在某些学生的心田里生根,假以时日,这粒种子定会破土而出,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发芽,开花,最终结出累累硕果。

2.一个更有趣的规律——完美数。

(1)拿出2号作业纸,找出6的所有因数,把其中最大的因数划掉,再把剩下的因数加起来,发现这些因数的和恰好也是6。

小结:这种现象很罕见。数学家把像6这样的,去掉它的最大因数后,剩下的因数相加的和是它本身的数叫“全数”,也叫“完美数”。

(2)这样的数会有第2个吗?寻找第2个完美数。

学生独立完成(师提示:比20大,比30小的偶数)

板书:28:1、2、14、4、7

师:找到了第1、2个完美数,数学家会停止寻找的脚步吗?第3、4、5个完美数会是多少呢?一定超出你们的想象。屏幕显示:6、28、498、8128、33550336、858986059……)

想想看,你们刚才找28都花了将近2分钟,那数学家要从浩如烟海的自然数中找出这些完美数,该付出怎样的艰辛呀!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完美数对生产生活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用处,是什么力量吸引数学家付了毕生的心血去寻找呢?

小结:伟大的数学家高斯说过:“人们通常把数学誉为科学的皇后,而专门研究自然数性质的数学分支——‘数论’,则是数学皇后头顶上的皇冠。”今天,时间有限,我们只是看到了皇冠上一粒小小的珠子,但只要你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在数学看似抽象的百花园里,你一定会收获很多东西。

反思:引着学生走进和因数有着密切关系的特殊的数学现象“完美数”,感受完美数的美妙结构,领略了凝聚在数学之中的美妙绝伦的思维方法、探索不止的数学精神、臻善达美的数学品格。最后从“数论”的角度重新考察“因数和倍数”,使新的知识在深度和高度上获得提升。这对于一个人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掌握2、3、5 的倍数的特征, 并能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2. 通过画和说思维导图, 经历有关概念整理的过程, 建构知识网络, 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复习整理的能力。

3. 通过参与游戏和比赛等活动, 让学生获得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培养团队意识、竞争意识以及乐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梳理知识, 构建网络; 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运用思维导图整理所学的知识, 并理解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揭示课题

1. 师生互相问候, 游戏导入 ( 未等学生入座) 。

师: 请同学们先不要坐下, 我们来玩个游戏, 好吗? 请按老师的要求坐下!

师: 如果你的学号是2 的倍数, 请坐下! 追问: 2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 依次让学号是3 和5 的倍数的学生坐下, 追问3、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师: 没坐的同学学号分别是几? 如果让剩下的同学同时坐下, 可以怎么说?

( 1 的倍数请坐下! )

师: 为什么呢? ( 任何自然数都是1 的倍数)

【设计意图】课始, 借助每个学生的学号, 在轻松的游戏中复习了2、3、5 的倍数的特征, 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生愉快地进入了因数和倍数复习的情境之中。

2. 揭示并板书课题。

师: 这节课和大家一起复习因数和倍数。 (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回顾概念, 梳理知识

过渡: 课前让大家准备的思维导图, 都画好了吗?

下面我们借助思维导图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知识, 请拿出思维导图。

( 一) 展示思维导图, 初步构建知识网络

1. 同桌指图互说, 老师巡视, 选优秀作品贴黑板上。

2. 点名学生上台讲说, 同时投影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自己画思维导图, 既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 课件出示知识结构图, 科学构建知识网络。

【设计意图】因数和倍数单元, 内容杂, 概念多, 而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尚处于摸索阶段, 因此, 知识网络的构建分两个阶段很有必要, 课前学生画思维导图是初步构建, 第二次则是科学梳理和巩固提升, 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二) 通过游戏, 回顾概念

游戏:“快乐大转盘”

课件出示大转盘。 ( 转盘中间数字是5, 周围有以下概念: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

②演示并说明游戏要求: 转盘停止后, 用中间的5 和箭头指到的概念造句, 造句时可以加上另外一个数。 ( 如“5和3 的最小公倍数是15。”)

③转动转盘, 游戏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转盘游戏, 既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对本单元概念的理解程度, 又可以快速回顾重要知识点, 保证了复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三、抢答比赛, 强化知识

1. 课件出示比赛规则: 先举手, 后回答; 回答时响亮说出答案; 答对记√, 答错记 × , √多获胜。

2.开始比赛, 老师记录。

(1) 明辨是非。

①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 ②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③质数 × 质数= 合数 () ; ④91 是倍数, 13 是因数 () 。

⑤一个三位数同时是2 和3 的倍数, 这个数最小是120。 ()

( 2) 精挑细选。

①把12 分解质因数是 () 。

A.1×2×2×3=12 B.2×2×3=12

C.12=2×2×3

②一个数的最小倍数除以它的最大因数, 结果等于 ()

A. 最小倍数B. 最大因数B C. 本身D. 1

3. 统计成绩, 宣布结果。

师: 男 ( 女) 生就是今天的冠军, 祝贺男 ( 女) 生! 女 ( 男) 生就是今天的亚军, 今天的亚军就是明天的冠军, 掌声送给女 ( 男) 生!

【设计意图】“以赛代练”往往事半功倍。简单重复的练习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而一旦引入比赛, 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际应用, 提升能力

1. 出示端午节题目。

端午节, 爱心小队的同学们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他们带了24 个苹果和16 个芒果。这些水果最多可以分成多少份同样的礼物? 每份礼物中苹果和芒果各有几个?

巡视指导, 学生口答, 课件校对。

【设计意图】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其实就是复习“最大公因数”的相关知识, 再用学会的数学知识去成功解答, 学以致用, 水到渠成。解答的同时还受到良好的爱心教育。

五、课堂总结, 拓展延伸

内容:“破译密码”

师: 老师非常想和同学们做朋友, 想把电话号码留给你们, 我把号码设置成了密码, 你们能破译吗? 以下是老师的电话号码: ABCDEFGHIJK, 提示如下:

A: 只有一个因数。

B:既是3的因数, 又是3的倍数。

C:它的因数有1、2、3、6。

D:不是质数, 也不是合数。

E:2和3的最大公因数。

F:它的最小的倍数是5。

G:1和3的最小公倍数。

H: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I:既是奇数, 又是合数。

J:5的最小因数。

K:5的最小倍数。

师: 同学们知道了老师的号码, 以后可要经常联系啊, 咱们可以聊聊因数, 谈谈倍数,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你也可以把自己的电话号码或者QQ号、微信号设置成密码形式, 和同学们互猜, 既有趣好玩, 又巩固知识。

最大公因数的应用的教学随笔 篇13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大胆探究。

1、课前热身:在课的开始复习了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通过小活动唤醒学生的旧知,以便于更好地过度和接受新的知识。

2、导入环节: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精心设计一个铺地砖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王叔叔选择地板砖。让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切实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自主学习中,我单刀直入,让学生完成课本里12和18的因数,,然后填进圆圈里,重要的是当两个圆圈交在一起时,学生无法理解圆圈的意思,这个步骤,得引导学生说出:交叉在一起的圆圈是共有的数字(也就是公因数),外面部分是填上独有的数字,当共有的数字写完后,不要再把共有的写在外面。

4、在展示互动和反馈练习的环节中,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学会找两个数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方法,并对找有特征的数字的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注意三种情况:1、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2、两个数为相邻的自然数(0除外)3、两个不同的质数,虽然没办法让学生直接归纳,但也必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样完成课本第四题学生就会发现:这里的第一行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第二行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对于这样有特征的数组,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但不要归纳成固定的特征让学生去记忆。对于找公因数有困难的学生,从方法上作进一步指导,小组长帮助,生生互帮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没有出现短除法,但我觉得短除法相对简单,所以例举法完成后,我还是把短除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的找公因数的途径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将找公因数的概念教学课,设计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各个环节的学习流程,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提供数学学习的材料;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找到公因数,公因数;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规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寻找公因数的方法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以及不断地中验证得到的,所以整节课学生个性得到发挥。

5、最后的评价环节,学生的互评很到位,如我问:“这节课你认为展示之星应该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王洁!因为本节课她发言最多,那些特殊规律她能概括出来。”

二、找出不足,以便提高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篇14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是进一步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包括两种特殊情况。这节课上的非常顺利,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和谐,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上课的第一环节,是复习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复述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而是让学生举例说明。学生说出了许多组数,找出了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对它们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择其四组板书在黑板上:4和5,5和6,5和7,7和9。让学生观察,这四组数有什么特点。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发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我发现两个数中只要有一个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这是一个大胆的猜测,虽说是出乎意料,但更使课堂充满了生机。我让学生判断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质疑,“这个观点不对,比如2和4,2是质数,但它俩的最大公因数不是1。”又有学生提出3和6,5和10等。我接着又让学生观察,这几组数又有什么特点。通过通论观察,完成了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任务,发现了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另一种特殊情况,即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学生发现了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几种情况,当两个数都是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当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这两个数可以是质数,也可以是合数,还可以一个是质数,一个是合数,等等。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篇15

一、“浅出”掩盖了什么?

【设计一】

1.

出示由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各种长方形, 引出乘法算式3×4=12, 2×6=12, 1×12=12。教师以2×6=12为例, 示范引述三个数之间因数、倍数关系, 组织学生通过集体说、同桌说、指名反馈说等形式重复模仿口述。

2. 揭题板书“因数与倍数”, 指出研究范畴“只研究整数, 不包括0”。

3.

学生模仿口述余下的两道乘法算式3×4=12、1×12=12中因数、倍数关系。

4.

出示3, 5, 9, 10, 18等数, 组织学生找两个数之间的因数、倍数关系, 借助9是3的倍数, 却是18的因数, 强调因数和倍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5. 提问:18的因数除了3和9还有哪些?进入找因数教学板块 (略) 。

在设计一中, 教师提供了两组材料进行教学:先提供一组乘法算式, 通过教师的一题范述———学生重复跟述———两题仿述的程序完成“范说”、“仿说”层面的概念认识;再提供一组有联系的非零自然数, 组织学生寻找两个数之间的因数、倍数关系, 体会相互依存关系, 完成“变说”层面的概念认识。整个概念建构过程看似明快、流畅, 但无法掩盖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的“范说”直接告知, 教学方式本身牵制痕迹较浓;教师只安排了三道乘法算式供学生重复跟述、仿述, 没有安排学生自主地“例说”, 感知量偏少、不充分;没能经历“从例到类”的概念抽象概括过程, 是否落入了仓促单薄的程式化教学?2.提供的素材回避了原来乘除法学习中的因数、倍数和本节课因数与倍数概念的区分, 对研究范畴仅一句话带过, 对学生概念构建有无影响?有的教师认为, 研究范畴是一种人为规定, 只需加以说明无需强调, 否则成了“搞脑子”现象。笔者以为, 判断一个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是否基于学生的视角有序开展教学, 是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 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 这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那么, 关于因数、倍数概念, 学生有怎样的前认知呢?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研究团队对此作了学习前测, 发现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并不陌生, 把因数、倍数割裂成孤立的运算得出结论 (如因数存在于整数、小数乘法运算中;倍数存在于整数、小数除法中, 商相当于因数) , 学生对于因数、倍数概念是模糊的, 甚至是混乱的。学习后测效果又如何呢?结合毕业试题中的一道判断题进行抽样分析 (样本数为270份) , 题为:“因为0.8×3=2.4, 所以2.4是0.8的倍数”, 抽样得分率仅为52.8%, 反映出多数学生在小学学习结束之际仍未能很好地建构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把“倍数”和“倍”混为一谈。学习前测、后测都显示, 学生对因数、倍数概念的学习遇到了来自先前学习认识的干扰, 对“因数、倍数意义和两者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与理解”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难点。

基于上述分析, 本课教学主要解决两个核心疑难问题:一是如何强化树立“非零自然数”的研究范畴意识;二是如何加深“因数、倍数是一种关系而不是孤立运算中的某个数”的本质认识。设计一给予了第二个疑难问题较充分的关注, 但对第一个问题仅一句说明带过, 显然学生感悟不深刻, 因数、倍数概念构建处于一种浅化的学习状态。

二“深入”如何“浅出”?

【设计二】

1.根据师生关系谈话切入“在数学上数与数之间也有相互依存关系”, 揭题板书“因数与倍数”。思考:你认为今天的学习可能与哪些知识有关?

2.根据学生对乘法、除法相关联系的思考, 组织学生列举乘除法算式2×5=10, 10÷2=5, 教师补充1.5×3=4.5, 3×0=0。

3.组织学生试说什么是因数、倍数, 学生认为乘法里存在因数, 除法算式里存在倍数。

4.出示由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各种长方形, 引出乘法算式3×4=12、2×6=12、1×12=12, 教师以2×6=12为例, 引述三个数之间因数、倍数关系, 学生模仿口述完成余下两个算式中因数、倍数关系。

5.质疑:两个数相乘得12的算式还有吗?结合学生列举的算式10×1.2=12组织讨论。

6.

切换到先前的乘除法算式2×5=10、10÷2=5, 说说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质疑:1.5×3=4.5、3×0=0可否说出因数、倍数关系。

7.

组织学生口头举例乘法算式, 介绍因数、倍数关系, 教师补充出示a×b=c, 组织学生口述因数、倍数关系。质疑:a、b、c是否可以是任何数?补充出示, a、b、c均为整数, 且不等于0。

8. 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 (略) 。

应该说, 设计二较好地落实了“关注学情, 以例规例”的概念构建思路:先让学生试说什么是因数、倍数, 进行学情探底, 再通过直观材料进行概念范示、判断区分澄清原有认识, 以求清晰概念。同时, 通过仿说、例说、变说, 让学生经历概念抽象概括过程。

当然, 这一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就是过于“深入”却不能“浅出”, 主要体现在:1.在以例规例过程中, 新旧认知冲突交互切换过密, 概念构建显得有些“绕”, 流程生涩不顺畅。如在“旧知经验激发———直观材料概念范例引出——辨析区分反例——举正例概括”流程中, 学生概念感知一直处于“反例”、“正例”交替跳跃状态, 不利于描述性概念的感知稳固。“1.5×3=4.5”、“3×0=0”的补充和概念抽象概括“a×b=c”都是由教师全盘托出, 没有经历学生的自主思考, 衔接略显突兀生硬。2.集中强化了研究范畴的非零自然数感知, 对“因数、倍数是一种关系而不是孤立运算中的某个数”没有进行有力澄清。在旧知探究中, 学生认为“乘法中存在因数, 除法中存在倍数”, 这是新旧概念区分的重要认知点, 而跟进的后续教学设计只注重了“非零自然数”的澄清, 对第二个核心疑难问题 (新概念的“依存关系”与原认知的“某个数”) 没有充分展开, 因数、倍数概念构建显得厚此薄彼、虎头蛇尾。

【设计三】

1.出示小男孩图像信息, 组织学生猜测老师与小男孩是什么关系, 在得出“母子关系”结论后, 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和男孩之间的“姐弟关系”、“哥弟关系”。小结:当其中一个对象发生变化, 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2.借助小男孩用12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拼长方形的情境过渡, 组织学生拼摆长方形, 引出乘法算式3×4=12、2×6=12、1×12=12。

3.谈话切入:在这些图形和式子中蕴含着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揭题板书:因数与倍数。指出研究范畴“只研究整数, 不包括0”。

讨论:看得懂吗?也就是不研究什么?

4.出示乘法算式:2×6=12。

讨论:谁可能是谁的因数、倍数?集体口述该算式因数、倍数关系后, 组织学生完成余下两道乘法算式的口述。

5.组织学生自己写乘法算式, 向同桌举例说明因数、倍数关系。

反馈讨论:这样的乘法算式说得完吗?引导学生用字母a×b=c来概括。

讨论:a、b、c可以是任意数吗?当它们都是非零自然数时, 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6.判断练习。

(1) 12是24的因数。

判断后思考:这句话让你想到了哪个式子?根据12×2=24, 你还能想到哪两个数之间的因数、倍数关系?

(2) 因为0.9×2=1.8, 所以1.8是0.9的倍数。

在学生得出“因为乘法算式中出现的是小数”基础上, 回望点击“只研究整数, 不包括零”的板书, 追问:为什么有同学认为是对的?结合学生回答点击:这里的倍数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和以前所学的“几倍”有所不同。

(3) 18是倍数。

在学生得出“没有讲清楚18是谁的倍数”的基础上, 指出:因数、倍数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追问:18是谁的倍数呢?结合学生回答:18是3、6的倍数, 提问:你想到了哪道乘法算式?引述:根据3×6=18找出18的两个因数, 进一步提问:你能找出18的所有因数吗? (切入找因数教学环节)

与设计二相比, 设计三在许多教学环节上与之较为相像, 但在贯穿“关注学情, 以例规例”的概念构建思路时, 却能基于学生紧扣两个核心疑难问题“深入浅出”开展教学。首先, 对第一个难点“因数、倍数研究范畴”进行分散教学:第一次在因数、倍数概念揭示之前, 板书出示研究范畴, 并通过追问“看得懂吗?也就是不研究什么?”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感知;第二次在概念抽象概括中, 对算式a×b=c中的三个数的范畴进行讨论, 再度感知;第三次在概念内化辨析中, 对0.9×2=1.8进行质疑, 对研究范畴加以回顾。其次, 对第二个难点“因数、倍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行分层关注:课前谈话通过“母子关系”、“哥弟关系”讨论, 使学生感知:对象变了, 相应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为“依存关系”认识进行铺垫;在0.9×2=1.8判断中, 追问:为什么有同学认为是对的?点明此倍数非彼倍数, 进行澄清;在18是倍数的判断中, 再次强调了相互依存关系。最后, 在概念教学中, 教师非常注重“关系”和“乘法算式”之间的切换性追问, 如, 12和24的因数, 让你想到了哪个式子?根据12×2=24, 你还能想到哪两个数之间的因数、倍数关系?又如, 学生提到18是3、6的倍数, 教师马上提出追问:你想到了哪道乘法算式?这有助于增进学生对“因数、倍数关系”和“乘法算式”之间的内联意识, 强化了“因数、倍数概念”, 建立于“式”的感知表象, 从而加深依存关系的认识与理解。

上一篇:怎样申请发言下一篇:在嘉陵江江边筹建花木交易市场的可行性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