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设计

2024-05-22

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设计(精选18篇)

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设计 篇1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反思

清镇市红枫第一小学 方雪梅

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首先交流课前的调查表,从调查表中个别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入手,从而引出新课;接着就上面存在的问题以小品的形式,引导学生交流、评判,以达到纠错的目的;再接着让学生自己行动,自己评价教材第43—44页的图片,实践体会文明用餐的行为表现,感悟自己平时的行为习惯;最后通过《我要做得更好》这个评价训练,检查一下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随之总结本节内容,相机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实际出发,把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活动的教学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学生的调查交流、小品表演,争当小小评论家、争当小小营养师、小小评价员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把一堂枯燥、乏味的思品课讲得很有趣味性,使小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从认识中评价行为,从行为中感悟道理,从实践中明白道理。

为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我设计本节课以活动的形式呈现,既吸引了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又活跃课堂气氛,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积累了饮食常识。从生活到课堂,又从课堂回到生活,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切近学生生活,内容丰富、呈现方式灵活多样的原则。

由于我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执教本节课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我会虚心接受,以使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设计 篇2

一、阐述当前我国幼儿在饮食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的生活中,饮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食物可以提供成长发育的营养素;维持体力,增强抵抗力;满足食欲。

由于目前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家长对此不良行为束手无策。 有不少幼儿园教师也存在重教轻保的现象,忽视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幼儿身体营养比例失调,极大地阻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意义

幼儿期是培养各种习惯的关键期,因为幼儿年龄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培养各种良好的习惯最容易见效。 因此,我们要抓住关键期,对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进行培养,以便为幼儿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幼儿营养合理摄入的重要前提,饮食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生活习惯,而且对营养的摄入与吸收着有直接的影响,这不仅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同时也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策略

幼儿饮食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下一代人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变现状。

3~7岁的幼儿正处在身体生长 、智力发育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的幼儿新陈代谢旺盛, 生长发育与生活活动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增多。 及时为幼儿提供所需要的营养是促进其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保证,而且良好的饮食习惯又是保证幼儿营养合理摄入的重要前提。

如何将保育与教育相结合,提高认识,实施科学育儿;家园同步,开展健康教育,纠正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通过努力寻求培养幼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途径与方法是这次研究的根本所在,旨在通过研究,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健康成长。

1.家庭教育

( 1) 家长应安排好幼儿一日生活的作息时间 。 从饮食时间上 , 应养成幼儿定时吃饭的习惯,形成规律,这可使肠胃的运作更具有规律性。

( 2) 父母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结构要科学 。 人的社会化的早期经验,主要是通过模仿方式形成的。 幼儿饮食结构上的合理、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饮食习惯和结构。 他们对父母的饮食行为和习惯耳濡目染。

( 3) 在进餐过程中 ,家长要教育幼儿集中注意力吃饭 。 在进餐过程中,不要让幼儿边吃边玩,应集中注意力吃饭,为了做到这点, 吃饭的环境不能太吵,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为幼儿准备一条干净的小毛巾或手帕,以便幼儿随时擦手擦嘴,不能用手随便擦嘴。

2.幼儿园教育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对幼儿的饮食习惯要求是 :安静愉快地进餐,正确使用餐具,饭后擦嘴,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细嚼慢咽,咀嚼时不发出响声,不挑食偏食,不剩饭菜,就餐时不发出声音,不乱扔残渣,饭后收拾干净等。 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应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责任之一。

3.家园同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我们应尽可能地为幼儿创设锻炼机会, 并努力争取家长的配合。 在培养自我服务能力的同时强调集体文明意识的养育,鼓励幼儿做出符合成人要求的行为,让获得他人认同、肯定的外在动机和努力表现的内在动机形成合力,使内控、外控相结合。

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篇3

饮食习惯是卫生习惯的一个方面。为了使婴幼儿得到充分、均衡、全面、合理的各种营养,除注意膳食的调配以及烹调技术和饮食卫生外,良好的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一、要给幼儿一个宽松、安静的进食环境

幼儿吃饭时,不要在餐桌上对孩子直接进行批评教育,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受到训斥后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势必影响孩子的食欲。

二、合理制定食谱

根据不同时节和幼儿生长发育的所需营养,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干稀搭配,科学合理地为幼儿制定食谱。有些家长不考虑幼儿的特点,大人吃什么就给孩子吃什么,还有的家长根据自己所患的病情需要搭配饭菜,完全没为孩子着想,这样自己是省事了,可孩子正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

三、杜绝偏食和挑食

当孩子在吃饭时有不正确的喜好时,我们成人总用"孩子还小"、"他们不懂事"做借口,偏袒孩子、安慰孩子,但成人的迁就却无形助长了孩子的坏习惯。孩子在餐桌上随意放纵,影响的不仅仅是营养摄取的平衡、全面,其实也滋生了孩子的其他坏习惯,容易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自利等不良习惯。

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要从小养成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的习惯。在餐桌上注意尊敬长辈,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吃饭时成人应该给孩子提出保持餐桌整洁的要求,如果不小心弄脏了餐桌,应该自己用抹布清理。虽然看上去这些要求对孩子有些严格甚至苛刻,但是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礼貌待人。

五、不剩饭菜、不浪费粮食

让幼儿在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千万不要一次盛得过多,吃不完倒掉就是浪费。教育孩子珍惜粮食,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自己能吃饱饭不要忘了还有贫困地区的儿童每天连肚子都填不饱。

六、进餐前后不剧烈运动

进餐前,保持平和的心态,安静地等待开饭。进餐后,不能做剧烈运动,以免引起胃部的不适,影响消化功能,应先休息半小时左右,再逐渐做适量的活动。

七、不要暴饮暴食

俗话说:"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得病,十有八九是由于吃得过饱,穿得过暖而致。孩子小遇到爱吃的就有可能吃过头,这时成人就要在旁边把握着,吃饱了就让他放下碗。饭后过一会再加点水果就行了,千万不能给孩子吃的过饱,一方面容易积食,另一方面还会增加脾胃的负担。

八、要控制孩子的零食

现在商店的儿童零食五花八门,品种繁多,幼儿对其很感兴趣,成人就要限制孩子的零食,不要养成吃零食的习惯,否则到了饭点孩子就不感到饥饿,势必影响了正常的进食。再说零食中很大一部分是垃圾食品,其中不但没有营养,还含有一定的添加剂、防腐剂等有害成分,孩子吃了百害而无一利。

总之,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幼儿的健康尤为重要,我们成人要多关注孩子、重视孩子,趁孩子小早早养成,否则等长大成人就难了。

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篇4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儿童健康非常重要,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

1.饮食要有规律;

2.不挑食、不偏食;

3.不随便吃零食;

4.不暴饮暴食;

5.注意饮食卫生。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呢?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如何培养全看家长了。

1、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

不要当着孩子(即使是小婴儿)的`面说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好吃;或不断地鼓励孩子多吃某种东西,如你不吃某某食物就长不高等,让孩子不偏食、挑食。

2、养成愉快的进食记忆。

比如食物的感受观及就餐的环境、就餐的气氛,甚至就餐时可能得到的各种礼物等都给孩子留下愉快的进食记忆。

3、鼓励幼儿按需自由选择食物,大人不能强制孩子总吃自己认为好的东西。

4、定时定量定点吃饭

一日三餐定时,就能够形成固定的规律,使时间成为条件刺激,到时就会有饥饿感并产生食欲。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 篇5

合理安排幼儿零食

正确选择零食品种,合理安排零食时间,既可利于补充能量,又可避免影响正餐食欲和进食量。给予零食的时间最好在两正餐之间。零食应选择水果、乳制品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控制糖果、甜饮料等含糖高的食品,以利于维持儿童能量平衡,使儿童保持合理体重增长,避免儿童瘦弱或肥胖。

如何选择幼儿饮料

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1-3岁幼儿每日需水总量约为1250-毫升,幼儿需要的水除了食物中所含的水分(特别是奶类、汤之类食物含水较多)外,大约有一半的水需要额外补充来满足,约需600-1000毫升。幼儿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应该严格控制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的.摄入。

重视幼儿饮食卫生

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设计 篇6

2、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知道人体生长发育需要从各种食物中吸取不同的营养。认识到偏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3、养成不挑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录象、课件

2、课前把各种菜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用布挡着,准备好快餐盘。

三、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这堂课我们先来看一组录象(录象:学生排队去食堂、用餐、特显饭菜,轻快的音乐)

2、这是在哪里?我们食堂里的菜可丰富了,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3、哪些菜是你最喜欢吃的?哪些菜你不喜欢吃呢?为什么不喜欢?

(二)认识明理。

1、你们不喜欢它们,可它们是你们身体里不可缺少的朋友呢!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豆腐、青菜、西红柿)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吧!

2、豆腐、青菜、西红柿的自我介绍(豆腐:我是又白又嫩的豆腐,是用圆溜溜的黄豆加工而成的,既柔软又有弹性,吃了不会胖,还可以预防心脏病。我的吃法有一千多种,外国人都喜欢我,一见到我就说OKOK,还夸我是健康食品呢!青菜: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不可少的好朋友青菜,瞧我这绿绿的裙子,不光好看,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叶绿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谁要是不喜欢我,会影响消

化、皮肤开裂的,快来和我做好朋友吧!番茄:我有两个名字,大名叫西红柿,小名叫番茄,我是蔬菜中长得最漂亮的一个,我的本领可大着哩!我含有很多水分、糖分和维生素,人们喜欢把我当成水果来吃,我可以防治牙齿出血、皮肤病、退高烧,还可以美容呢!)

3、小结:听了它们的介绍,你们愿意做他们的好朋友吗?是呀,我们要跟它们做好朋友。有些小朋友不喜欢吃荤菜,比如说鱼、肉等都不要吃,这个也不好,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身体里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吃东西要注意荤素搭配。

(三)深化理解。

1、如果平时不合理用餐,对你的身体是不利的。你们瞧!

(1)(出示胖子)这个小朋友长得怎么样?越胖越好吗?为什么?(行动缓慢,做了一点儿事就气喘吁吁,跳跃运动都做不起来,还容易生病,太胖了还会影响智力)哎呀,怪不得,很多小胖墩要减肥。怎样才能苗条一点?(锻炼、少吃肉、多吃蔬菜)

(2)(出示:瘦子)这个小朋友长得怎么样?他为什么这么瘦?他的表情怎么样?(不开心)你从哪看出他不开心?是呀,身子长得瘦瘦的,就像一根豆芽。想想,他为什么不开心?你看他长得面黄肌瘦,一点儿也没有精神,一副病态。

(3)最近,他又发现(出示有声:我的牙经常出血)老师请你们当个小医生,能给他治治病吗?当然,吃药也能治好,但食物也很重要。吃哪些食物也能帮他

治病?给她一些建议。是呀,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维生素C,牙齿出血的毛病肯定会好的。

(4)不过,他还是很痛苦,因为(出示:我经常便秘。)什么叫便秘?哪些小朋友也便秘过?有什么感觉?后来怎么办的?除了吃药以外,在食物上注意些什么?对呀,多吃水果香蕉、杂粮、蔬菜就没有这个痛苦了。看来,这个小朋友的确要不挑食,不偏食,增加各种营养,这样身体才能长得棒!

2、为了让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棒棒的,学校里的营养师不仅在菜上动了一番脑筋,而且在粮食的品种上想得非常周到。小朋友们经常说一首儿歌的,夸我们食堂里早餐品种多,谁会唱啊?(儿歌:星期一红豆粥,星期二绿豆粥,星期三糯米粥,星期四麦片粥,星期五八宝粥。早餐品种真正多,小朋友吃得真欢乐!)

3、怪不得,咱们小朋友长得多健康多有精神呀!你们看看,我们教室里哪个是健康小子?一起把他们请出来!(音乐、鼓掌,健康女孩)跟大家说说,你们怎么长得这么健康?个个都是健康宝宝!大家可要向他们学习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杨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以后一定会合理用餐身体棒!(出示课题)是吗?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阅读教学贵在培养良好习惯 篇7

一、榜样激励

为使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工作取得实效, 首先必须让他们真正理解和充分认识其重要性, 进而真正接受并主动配合这项工作。在这方面, 引进名人名言和榜样的事迹往往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和榜样的事迹, 古今中外都有, 可谓洋洋大观, 不胜枚举。因此, 收集的工作最好交由学生课余时间去做, 让学生收集、整理、交流, 实现自我教育和激励。

二、传授方法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除了让其明白意义, 坚定意志以外, 重要的还在于向他们传授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借鉴古今中外善读者的阅读经验并结合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笔者以为可循以下六种方法阅读, 借此形成相应的良好阅读习惯。

一是“诵读”法:“诵读”即充满激情的朗读。较之于默读, 诵读更易于集中注意力, 更能从情感上走进所读的文学作品, 同时也锻炼了发音和朗读能力, 所以自古以来, 学习者都钟爱诵读,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能吟”, 个中的“读”便是“诵读”“背诵”。中学阶段, 学生身体发育 (包括变声) 迅速, 注意力又容易分散, 读书最宜采用“诵读法”, 养成诵读习惯。

二是“勤思善想”法: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就是强调“学”与“思”的紧密关系。同样,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中, “破”的意思就是深入剖析、理解。他们强调的都是思考对于读书的重要性。诚然, 要使阅读取得实效, 思考当贯行始终。阅读时, 既要通过一般思考来正确地理解作品字里行间真实的思想情感, 同时又要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和想象, 进一步扩充作品内容, 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进而批判地吸收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避免陷入“死读书”的紧要之法。

三是“圈点勾画”法:韩愈读书, 喜欢采用“提要钩玄法”, 认为“记事者必提其要, 篡言者必钩其玄”。由此, 阅读时, 凡遇精要警辟处, 或自感深邃有趣的地方, 或有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 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予以标记, 不但可以提醒或加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还能增强对“圈点勾画”处文字的记忆。需要指出的是, 采用“圈点勾画”法时, 各种标记符号的选用虽具有浓厚的个性特征, 无须统一, 但个人应讲求统一连贯, 且注重简洁实用。如“圈”“点”一般用于标记字词, “直线”“曲线”一般用于句段。

四是“批注”法:古人所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主要就是提倡在阅读时要对文章的词句做些“批注”, 而且, 这项工作还要勤做、善做。批注既可加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又可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批注, 自然还能够增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批注做到极致, 还能形成独树一帜的专门艺术, 如大学者金圣叹批注《水浒》, 直让后人叹为观止。中学生阅读时尝试批注, 可以极大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同时增强写作能力,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是“摘录”法:古人读书, 往往首先亲手“抄书”, 这固然囿于当时读书条件有限, 但应当承认, 抄书的过程, 常常就是强逼自己认真学习、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正因如此,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自己已经“藏”有《资治通鉴》一书的情况下, 还要逼着自己抄写一遍, 使一部书变成了两部书, 终成一代大学者, 足见抄书有用。当今社会, 中学生阅读条件好, 功课多, 时间紧, 自然不需要也不可能像古人一样“抄书”, 但是, 在众多读物中, 偶遇精彩篇章, 择其精华片段或富含深刻哲理之格言警句, 分类抄录于笔记本, 不时把玩赏鉴, 甚至熟记背诵, 仍不失为一种有效阅读之法。它既可增强阅读赏析能力, 还可为写作积累知识和材料。

六是“心得体会”法:宋代学者朱熹概括有效阅读有“三到”, 即“口到、眼到、心到”, 着实精妙。“口到”才能看清, “眼到”才能读准, “心到”才能悟明, 三者联系紧密又逐步深入。但中学生阅读, 往往流于粗陋, 很难做到“三到”。他们有的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有的囫囵吞枣、消化不良, 阅读效果常常不理想。笔者以为,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要使学生阅读 (尤其是课外阅读) 真正做到“三到”, 进而收到理想阅读效果, 必须在“三到”以外再加一“到”, 即“手到”。所谓“手到”, 一是如前所说, 让学生在阅读时做些“圈点勾画”和“批注”的工作, 二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后, 适当写一些心得体会。因为能写心得体会, 学生则必须遵照“三到”要求读书, “心得体会”的深浅, 便是衡量读书“三到”功夫深浅的重要标准。如此, 不仅可以“逼”着学生认真阅读,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而且“手到”才能使阅读真正为我所用并得到发扬光大。至于对练习作文而言, “手到”则更是功莫大焉。

三、合理训练

教学实践证明, 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 掌握阅读方法, 这只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两项基本而重要的条件, 其本身并不能保证产生理想的效果。要使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还必须狠抓教学落实这一环节, 即通过严格而科学的训练, 来保证预期效果的实现。鉴于自己平时教学实际, 笔者以为, 这一环节工作可循以下流程着手开展:

首先, 推介阅读书目, 提供优先阅读对象。推介可以是教师推介, 也可以是学生推介。相比之下, 由师生合作推介似乎更好, 这样整合出来的书目, 更加全面, 更加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 更受学生欢迎。

书目类型应主要包括文学类和科学类 (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其中, 文学类应包括小说 (含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诗歌 (含近体诗和现代诗) 、散文、剧本、传记、报告文学等, 范围尽可能广泛, 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阅读兴趣, 扩大其阅读面, 改善其知识结构。

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 平时应优先阅读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科学小品等短小精悍的作品, 寒暑假时, 应优先阅读中长篇小说 (世界名著优先) 、剧本、传记、报告文学等篇幅较长的作品, 便于学生一次性完整阅读而不致负担过重。

其次, 规定平时阅读量。平时阅读量的规定可以月为单元, 也可以学期为单元, 但根据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特点, 似乎以一周为一个单元为好。这样, 既便于督促、检查, 使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又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的自我调整、合理安排的空间, 不致影响其完成功课。平时每周阅读量的规定, 也需视学生当周课业负担和学生个体差异而变。一般情况下, 教师适宜规定每人每周最低阅读量。具体数量, 则将教学大纲对初中每学年阅读量不少于80万字的要求予以分解, 平时略少, 寒暑假略多, 并结合学校、班级学生的素质特点稍作增加。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 笔者以为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平时每周最低阅读量可分别设定为14000字、15000字和16000字, 寒暑假略多, 学有余力者适当上浮。

再次, 设定应用“六法”的最低限。如前所述, 有效阅读有六种方法, 要使学生学会并真正熟练应用“六法”,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学生设定阅读时应用“六法”次数的最低限。笔者在初二年级第一学期阅读教学中, 曾尝试过这样的设定:应用“诵读法”不少于60%, “圈点勾画法”每千字不少于10处, “批注法”每千字不少于5处, “摘录法”每周不少于1000字, “心得体会法”每两周不少于一篇 (每篇不少于500字) , 实践效果良好, 深受学生喜爱。

最后, 定期检查和交流。依据“有布置就有检查”的原则, 训练并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就必须注重检查和评价学生实践的过程和结果, 一般每周检查、评价一次。此项检查和评价, 依据阅读时应用“六法”的不同, 可由教师、语文科代表和小组长检查, 也可让同学互查。一般说来, 教师主要检查和评价“摘录法”和“心得体会法”的应用情况, 科代表和小组长检查评价“圈点勾画法”和“批注法”, “诵读法”则可让同学互查, 也可请家长参与检查和评价。如此, 既可分担并确保完成工作, 又使学生之间获得一定的学习交流。

当然, 要使交流更加深入有效, 就需要组织多样化的阅读交流活动。如:对学生的“诵读”成果, 可以开展课堂诵读竞赛;对“批注”和“圈点勾画”成果, 可以张贴展示;对“摘录”“心得体会”成果, 可以每周开设一课“阅读成果专题交流”, 也可用课前5分钟展示;既可当堂展读, 又可以张贴展示。在活动中, 既可评选应用“六法”之一的单项奖, 又可设计“良好阅读习惯”综合奖, 使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成果, 分享阅读的经验, 收获阅读的喜悦。

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家庭养成教肓 篇8

【关键词】幼儿;饮食习惯;家庭教育

良好的饮食习惯就是:第一,一日三餐合理搭配,适合人的身体生理需求;第二,荤食和素食搭配合理,它们两种食物中的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搭配十分合理,既有营养,适合身体的吸收需要,又达到维持人正常活动等方面能量的需求;第三,不偏食或者挑食。偏食和挑食只能满足个人食欲和喜好,单一的食物不管营养有多丰富,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第四,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对身体健康的直接影响是十分大的,幼儿阶段由于自身没有多大的辨识能力,很容易会对一些自己喜好的食物大吃大喝,从而会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这四种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养成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对于一些父母来说,是困扰他们大问题。所以,在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家庭养成教肓中,父母或者幼儿身边的人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矫正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养成的原因

(一)父母长辈的误导

一些孩子通过后天的影响,会对事物本身有一个初步的喜好印象,尤其的在食物上面,都会有自己的喜好,如果家长都没有进行指正,那就会形成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一些孩子的爷爷奶奶等长辈会对幼儿十分宠溺,对于他们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自然不会去制止一些不良的饮食行为,加上一些旧的观念的影响,有一些幼儿的爷爷奶奶认为只要吃饱就是好事,或者“能吃就是福”等,都会间接地鼓励幼儿暴饮暴食,或者是挑食、偏食等,给孩子的饮食习惯的养成造成不利的影响;一些孩子在生病的时候,父母希望他们心情平复下来,就会“放开口子”,尽量满足他们一些不良的饮食行为,如吃棒棒糖或者肯德基等,或者为了“补充营养”,就会鼓励幼儿暴饮暴食,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的损害,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二)社会饮食观念的影响

现在社会上的一些饮食观念也会影响到幼儿。如连锁快餐、西式餐饮和品牌零食等,都会对幼儿的饮食观念产生影响。幼儿在幼儿园或者其它的场合会观察同龄人的饮食行为,并会进行一定的模仿。如曲奇饼干、乐事薯片等,一些人从幼儿期就对肯德基、麦当劳等外国品牌零食“情有独钟”,并且有时候父母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会不断地默许这种饮食行为,就会使幼儿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只吃饼干不吃饭,或者只对肯德基等品牌油炸的食品感兴趣,一到中餐的饭桌上就会产生排斥的情绪。这些都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不科学的饮食激励方法

有些父母为了使孩子得到更多的成长资源,就会做出“拔苗助长”的举动。通过激励的手段,强迫孩子吃这个,有吃那个,并通过某些途径,采纳一些“专家”的意见,认为那样食物对孩子的成长更加有用,加上一些广告的误导,会使父母经常强迫孩子吃一些他们认为十分有用的食物,并通过惩罚的手段强迫孩子不能吃某样东西,就会使幼儿增加对某种食物的偏爱,导致生病后食欲下降,也会对某种食物产生一种抗拒的心理。

(四)家庭饮食监管的缺失

一些父母由于工作或者其它的原因,不在幼儿的身边,会使幼儿减少对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力度,或者是在幼儿在饮食方面放任自流,任其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大吃大喝,没有长辈进行监管,或者爷爷奶奶等处于宠爱的目的,不仅不加以制止,反而默许这种饮食行为,也都会使幼儿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另外,母亲在怀孕期间如果不注意饮食的均衡,也会使孩子出生后对某种食物产生一种过分地偏好和反感,或者母亲在怀孕期间摄入的营养不足,也会使孩子出生后某些饮食方面能力的不足,或者对某些食物的反感。

二、幼儿良好习惯的家庭养成教育

要养成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家庭的教育是最重要,因为幼儿一般在家庭中的饮食所占的时间和次数是最多的,父母要在平时的生活中给孩子灌输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培养自身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从家庭教育做起,让他们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合理搭配荤食和素食,科学分配一日三餐的食物摄入量和营养的均衡,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意识

幼儿由于心理的成长还处于一个上升期,所以对于一些事物的辨识度还是比较弱的,容易受到不良饮食意识的影响。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意识。如对于其它的伙伴的零食炫耀和一些品牌快餐的诱惑,要细心地教育孩子这些食物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和坏处,并认真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饮食意识。如为了摄入营养的均衡性,要多尝试其它的食物,培养良好的口感,不一定要吃品牌的零食才有营养,反而大部分的零食虽然对于孩子来说,口感很好,其实营养十分缺乏。对孩子的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讲故事和讲笑话等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采取一定的技巧和策略,对于孩子在饮食行为当中的一些缺陷,不要一味地指责,更不要在饭桌上直接进行责骂。这样会使孩子的心理上受到较大的影响,要通过相应的心理引导进行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有些孩子在运动后就喜欢喝汽水,虽然汽水也可以提供水份和醣类,不是适合的运动后饮料,开水还是最适合的。如孩子不爱吃青萝卜,但是他喜欢运动,就可以将青萝卜和运动能量的提供之间的关系进行讲授,让孩子的爱好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结合起来,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又如有些孩子偏爱于肥腻而香的食物,而不喜欢青菜等素食,就可以通过展示过度肥胖产生的“可怕”现象图片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其饮食意识的正确性,保持摄入食物中营养的均衡。

(二)培养良好的家庭饮食环境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要求父母等进行言传身教,还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饮食环境,使孩子去纠正自己不好的饮食行为,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就餐前要做好个人的就餐卫生,如把手洗干净等,讲究个人卫生教育。进餐的环境必须要光线充足、通风;桌椅的摆放要整齐、合理,特别是桌子和椅子的高度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就餐条件,尽量让孩子就餐时开心、舒服。在进餐时要注意不能过度地逗孩子笑,这样就会产生食物进入食道的危险,对孩子的健康不利。也不要大声和别人说话,以免分散孩子进餐的注意力,对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不利的。有些父母经常不能陪孩子一起进餐,尽量要抽出时间陪孩子进餐,创造一个温馨的进餐环境,让孩子心理上存在安全感,开心地进餐。同时,也使父母在孩子进餐时能发现其饮食的不良习惯,并及时、适当地进行指正。

(三)制定合理的菜谱

制定合理的菜谱,一是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如一日三餐的食物摄入量,一定要搭配合理,有的家长凭个人的喜好,或者生活习惯,早餐过于简单,而晚餐过于丰富,就会使孩子营养摄入时段的不均衡,不利于孩子成长。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热量分配是这样的:早餐为25%~30%,午餐为35%~40%,午餐为10%,晚餐为25%~30%。同时,合理的膳食首先要保证一定量的肉、蛋、奶以及豆类的摄入,其次是充足的蔬菜、水果。主食以米饭或面为主,也可以配搭粗粮。而且,在制定菜谱时不能“一刀切”,认为饼干等零食的不宜食用。这是错误的,可以将面包和饼干加上牛奶等,作为早餐的食物,也可以保证一个上午孩子的活动需求。

结语

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不光是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幼儿园生活等也对幼儿的饮食习惯形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家长要详细了解幼儿园生活的饮食习惯制度,与家庭的饮食需要进行比较,如有需要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让幼儿逐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富洪.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家庭养成教育[J].教育导刊,2008(10).

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学反思 篇9

暑假中,我就布置了家长为孩子购买钢笔,并让孩子跟着爸爸妈妈学习握笔,蘸墨水等事情。今天的课上,我先检查了孩子们的握笔,大都比较正确,只有个别孩子把笔握反了,这个会导致钢笔的笔尖会坏的。

接着就书写钢笔字我作了如下规定:1.每天晚上在家沾满墨水,第二天到校后,如果墨水写完了,只有课间才能到讲台前蘸墨水(公用的,自己不允许带,避免打碎)。2.带好一块小抹布,碰到露出墨水,或蘸墨水后擦干净。3.书写时如果写错了,不允许用任何修正液之类的东西修改,可以用修改符号去掉(给大家1个月的时间适应,之后减少错误,尽量不用修改符号)。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设计 篇10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或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读书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别人做到,逐渐形成习惯。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读书写字来获得。因此,我们从小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十分重要。

二、看图说话

了解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

1、看第一页最上面的两幅图,说说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按“左边的同学在……”“右边的同学在……”的句式说。

2、老师讲解正确的坐、读、写的姿势。

3、出示人直立的脊柱图。

(1)引导学生看人的脊柱,让小朋友在自己的背上摸一摸,感觉一下健康的脊柱应该像柱子一样直。

(2)出示弯曲的铁丝,告诫小朋友,如果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脊柱就容易弯曲,就可能长成驼背,像铁丝一样,多难看啊!

4、看下面的一幅图,先说说图中有几位小朋友,穿白大褂的是谁,正在干什么。

(1)启发小朋友主动说,有条理说。(2)小结:保护视力,要定期检查视力。

三、巩固练习有条理地说说几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四、总结

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认真做眼保健操,还有定期检查视力。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长大后才能为国家作贡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请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再说说不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的后果。

2、说说保护视力要做到哪些。

二、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读书姿势的要求。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说说他们的读书姿势是怎样的。

3、请全班学生照着练习。做到胸离桌沿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还有做到肩平、背直,手臂放平,脚也要平放,稍稍分开。书要稍微往外倾斜。、4、老师巡查,点拨,纠正。

5、巩固练习。

说说读书姿势的要点。

同座位或练习小组练习,互相提示,互相帮助,教师不断地予以表扬鼓励。

读《读书姿势歌》。

6、过渡:同学们学习了正确的读书姿势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三、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求。

1、看图,讨论要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讲解要点:

写字姿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子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握笔姿势也要正确,手离笔尖一寸。笔杆往斜后方倾斜。

2、练习要点: 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示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然后全班同学学习,摆放好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巡查,逐一点拨纠正。

3、巩固练习。

说说写字姿势的要点。同座位互相帮助,互相纠正。给姿势正确的同学奖励小红花。

四、总结。

1、强调读写姿势要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演学得好的学生。

2、强调不仅在学校要做到这些,回家也要做到这些。

3、要求学生回去后请家长检查读写姿势。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分别说说正确的读写姿势应该是怎样的。

2、指名学生上讲台示范正确的读写姿势,其他学生评价。

3、学生齐声读背《读书姿势歌》和《写字姿势歌》。

二、看图说话

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是怎样做的。

2、明确爱惜学习用品的要求。

(1)课本、练习本和铅笔盒分类放好。

(2)写字前要检查小手是否干净,如果脏了要擦洗干净,以免弄脏练习本。

(3)课本、练习本的角卷了,轻轻地将卷起的地方抹平。

3、说说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4、学习要点。

教师讲解:我们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背上了新书包,书包里要摆许多学习用品,如果不学会整理书包的话,我们的书包就会乱七八糟,学习用品放在里面,很容易损坏。

三、看图说话

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削铅笔的经验,说说怎样才能把铅笔削得既美观又好用。

3、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出以下要点:(1)用转笔刀削铅笔时不能用力过猛。(2)铅笔不能削的过细或过粗。(3)用小刀削铅笔要注意安全。

4、教师示范削铅笔的全过程,边做边讲解要点。

5、学生练习,教师行间巡视,个别帮助。

6、学生讨论,铅笔削好后该怎样放进铅笔盒。

7、学生按照正确的做法将削好的铅笔放进铅笔盒。

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设计 篇11

1.读题。

2.复习以往学过的习惯。对照自己的实际审视已经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学生交流。

3.揭示学习的内容:“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就能培养好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各种具体行为习惯后,教材更关注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因为良好的思维习惯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

二、前后联系,学习“不懂就问”

1.观察图片,学习“不懂就问”,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2.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3.教师相机点拨:(1)向老师或家长请教时态度应该怎样?(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在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的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5)教师阐述“不懂就问”的重要性,结合本班学生举一实例,说明“不懂就问”的重要性。(6)同学们“不懂就问”,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课本上、自然界的一切,只要自己有疑问,都可以向别人请教;只要自己动了脑筋不能解答,随时随地都可以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相互之间都可以成为老师,谁能解答问题,他就是老师。

4.和《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一起教学。读《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进一步理解“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许多教师把习惯篇上成了看图说话。学生兴趣索然。《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是对“不懂就问”最好的阐释,对学生理解習惯篇很有帮助。《学与问》阐明学与问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做知识的主人;而《大自然的文字》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是最好的实践指导性文章。

三、前后联系,学习“勤于搜集资料”

1.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并归纳:(1)做摘抄笔记,将认为有价值、有意义、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最好分类摘抄,这样便于查阅)。(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3)拍照片,把搜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4)编辑剪报,把搜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积累。(5)引导学生了解:还有录像、录音、复印等搜集资料的方法。

3.搜集资料有很多途径,我们看第3页上面的插图,想一想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搜集资料?

4.追问:你还有哪些搜集资料的方式?(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5.自主学习《养成读报的好习惯》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读报和剪报》:(1)自主读文。(2)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阐述了哪些问题?每一个问题有什么作用?(3)读报有哪些方法值得借鉴?

6.布置准备:(1)每天在班级黑板报发布一句话新闻。(2)剪报:剪报本,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同样,关于搜集资料,虽然内容很多,但是读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且和最后一课综合性学习有着很多的联系。有些教师缺乏瞻前顾后的统领整合教材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往往流于形式,一读而过。将它提前到此时学习,目的就是要把学习习惯巧妙地融合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这样更能增加习惯篇教学的课堂容量和实效性。

四、名言引领,总结提升

1.出示名人名言,朗读,理解。

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

王夫之说:“习成而性成也。”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

2.教师进一步渲染: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坏习惯,对人贻害匪浅。学习了习惯篇,重在平时的养成。

3.将这些名言背下来,让它指导我们的实践。

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设计 篇12

一、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观察能力是所有学科学习的起始, 在重大的科学史上很多自然科学都是在不断观察中发现的。例如, 牛顿在观察苹果落地的时候,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因而这种观察能力要不断得到培养以及锻炼。科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要具有以下四个要点。第一, 实事求是。教师要对小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培养。要求学生真实记录他们整理出的数据, 不要为了实验结果, 随意篡改数据, 伪造数据, 在学习中养成学生客观谨慎的学习态度。第二, 耐心持久的品质。很多的科学现象要经过十几年的坚持不懈和努力观察才能取得成效, 只有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持久性, 才能够让学生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得到充分发挥。第三, 多角度全面性的观察能力。当教师从多个角度观赏事物的时候, 能够教会学生把零散和孤立的事物链接成一个整体, 全面推进综合观察能力。第四, 明确教学目的。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 在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最终忽略观察的本质。比如, 让学生观察酒精灯加热物品的时候, 让学生观察物品加热时候产生的变化, 但有些学生容易被酒精的火焰所吸引, 忘记观察物体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更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火焰跳跃上。在实验中培养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是非常关键的教学步骤。

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核心, 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能力之一。然而, 但小学生因为主动探究能力的缺乏, 对知识和很多探究性的东西没有深入分析, 并且在平时的学习中习惯于教师的讲解, 虽然学生也善于提出问题, 但从小习惯于教师和家长把很多问题回答的明明白白, 所以, 就没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究。小学教师要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主动引导他们, 鼓励孩子主动探究知识学习, 比如在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这课的时候, 教师不要给学生讲解过多, 带领学生引导和探究相关的知识学习, 教师让学生回家种植一两棵植物, 从开始发芽到最后长大, 每天记录它的成长变化, 每天测量种植植物的情况, 找到植物的生长规律, 并且总结规律。要对学生的主动探究习惯进行培养。

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手脚并用

在小学学科学习中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好习惯, 在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中, 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感悟, 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但小学生一般更愿意动手不愿意动脑, 当实验器材摆放到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首先动手操作, 有的学生甚至更喜欢玩闹, 对实验本身的专注度不够。因此, 在开展科学实践课的时候让学生强化自己动手和动脑相配合的意识, 在动手活动之余要培养学生思考, 多分析产生的现象, 先通过了解问题, 思考和解决问题, 动手之前要先缜密思考, 先想后动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良好的习惯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因素, 不但对学生的学科知识有帮助, 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所以, 要培养学生对周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发展。

摘要:主要从科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自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动手能力为主要论述内容,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善于观察,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篇13

胶莱镇双韩小学 魏娟

利用三个课时上完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挂图,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什么样的读写姿势才是正确的。然后通过示范,让学生模仿。为达到良好效果,我指导学生进行了反复地训练,怎样坐,怎样拿书,怎样握笔,都是一个动作一动作地反复训练,直到完全符合要求。学生的表现还是让我相当满意的。不过,一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动,让他较久的保持一种姿势,是不可能的,学生开始还坐得好好的,只一会就“脚不平背不直”了。怎么办?我借用了后来者的<驼背树的故事>:

从前,在一个很茂密的森林里,长着许多的树,大部分的树使劲地吸取着泥土里的养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拼命地往上长,可是,一棵小树,觉得挺直了太辛苦,总是有气无力地弯着腰,没精打采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小伙伴们越长越高,越长越粗壮,一直伸向蓝天,可他呢?却越长越弯,越长越弯,最后变成了一棵驼背树。

我也像后来者一样,绘声绘色地讲,配合着夸张的表情,形象的动作,学生们听得非常入迷,也很开心,然后问学生:大家想不想做驼背树呀?学生就会坐得好好的了。如果过了一会,学生又“脚不平背不直”,我会说:“老师看看,下面有没有驼背树?”学生马上又坐得好好的了。

习惯篇虽然上完了,但是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任务没有完。教授这一课,我深深地体会到:课文读错了可以重读,字写错了

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设计 篇1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课前准备:投影片、《雷锋日记选》。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我先来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他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都要记日记,通过日记总结一天的生活和学习。他从19岁开始,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写了51年的日记,他早年的小说《昨天的事》,就完全是从日记里构思出来的。

请看图(图1)。在咱们中国也有这样的人,鲁迅先生一生坚持写日记,直 到逝世前3天,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雷锋同志也写下了大量的日记,《雷锋日记选》中就留下了自己成长的足迹。很多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都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这对他们事业成功很有帮助。我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如果养成了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对今后的成才也是大有帮助的。

二、自主思考明白需要

1在我们班有没有曾经记过日记的同学?谁能谈谈记日记有

什么好处?

2教师总结:日记不仅能为自己提供写作的机会,提高写作水平,还能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成绩或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一些事情时间长了总是会遗忘的,写日记可以克服这一点,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

三、互动交流发表见解

1那么怎样才能坚持写好日记呢?(学生自由发言)2请看图(图3)。教师在黑板上总结了三条:(1)要持之以恒。(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3谁能说说你对这三条的理解? 4在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予引导:

(1)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暴十寒。写日记尤其如此,贵在坚持。坚持了,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2)看看图上的几篇日记(图4),都写些什么?(3)日记是什么?经常写,但未必天天写。摊开本子,记下几笔几十笔的,就成了。叶圣陶曾说:“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可以,几百字也可以,不要勉强拉长,也不要硬缩短。”关键是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想说的话,真实就成了日记的灵魂。

(4)还有一点必须提醒同学们:你瞧图上的这位同学坐姿很端正,桌上的文具摆放得很整齐,字也写得很工整。这一

点很值得大家学习。5日记作为一种文体,也有它固定的格式,谁来说说。(开头要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怎样等)

四、激发鼓励总结全文

总之,写日记就是练笔,全在一个“练”字上,勤学苦练,才可能笔下生辉。“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勤奋耕耘,就一

定有收获!板书设计 日记的格式 开头 某月某日

星期几

天气

正文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雷锋(当代优秀战士烈士)引自《雷锋日记》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

指导看图。

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

指名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

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

怎样爱护图书

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

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

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如何修补图书呢?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

作业:

给新课本包上封皮。

做书签。

把办公室图书分类整理好。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分类整理

保持整洁 爱护图书

使用书签(或丝线)

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设计 篇15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通过预习, 学生能对新课有初步了解。预习中学生能读懂的那些知识内容会自然地让学生联系起学过的相关知识, 使学生找到学习的捷径, 为学习新课奠定一定的基础;而预习中学生读不懂的那些知识内容, 能让学生确定课堂上主要精力应集中在什么地方, 使注意力更加集中, 精力更加充沛, 同时也使各自的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较强的针对性, 不仅有利于学生课堂上及时消化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 而且能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 课前预习不仅为学习新课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也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作好了必要的心理准备, 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加强预习指导。首先, 要求学生边读边思, 了解要学的是什么内容, 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密切联系, 自己理解的是哪些, 不理解的是哪些;其次, 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思考分析, 看看是旧知识还是新知识, 该查资料的查资料, 该向他人请教的请教他人, 力争在教师讲课前理解教学内容;最后在实在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者把它记下来, 课堂上在教师的帮助、引导、点拔下进行理解和掌握。如果有时间, 学生还可以做相关的习题, 以加深理解, 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为促使学生按时完成预习, 教师可以拟出有效而科学的督学措施对学生加以约束, 还可以召开家长会, 与家长取得联系, 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让家长帮助督促学生完成。此外, 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适当的检查。长此以往, 才能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课堂上良好的听课习惯

(一) 教师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知识讲授中, 教师要利用现有条件创设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让学生愿意去听, 乐意接受新知识。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形势,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 吸引学生的眼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完成教学任务。我在讲授一年级数学位置与顺序内容时, 把“上下”“左右”位置设计不同的动物, 运用多媒体上下、左右跳动, 来讲述位置内容, 由于是动画, 直观、有趣、生动, 授课效果较好, 学生兴趣浓厚, 学习起来很认真。

(二) 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 教师通常要求学生要做到小手放平、身体坐直、眼睛看着教师, 认真听教师讲。低年级学生基本都能做到, 教学效果也较好, 但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 做到以上几点并不容易。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注意力, 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变化, 为此,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计更好的授课内容, 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三) 听课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最好时机, 教师要从小抓起, 及早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坐姿、写字、做作业、回答问题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习惯。到了高年级阶段, 听课习惯就显得特别重要。数学步骤比较多, 一步听不懂, 学生就很难顺利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因此, 教师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 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主动验算的习惯

验算既是对于演算结果的验证, 又是演算能力的进一步锻炼, 还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得力途径。所以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首先, 要求每个学生必备草稿本, 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比如学习应用题时, 学生往往分析方法学得很好, 可计算却错了, 所以每次批改作业时, 每个学生我都要看两个本子:课堂作业看过程, 草稿本看计算情况。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只要“会做”就好了, 计算错了是小问题, 等发现学生在计算多位数乘法时, 再着急就晚了。所以, 我要求学生从小就应养成这样的观念:“会做的我得把它全做对, 错那么一点点都是可惜的, 是不应该的。”为此必须养成自己给自己检查对错的习惯。只要人人有了这样的严谨态度和自觉性, 那就学什么都不怕了。通过教师日积月累的督促, 慢慢地学生也会养成验算的好习惯了。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乐于思考, 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现在很多的学生遇到难题, 或呆坐, 或急于从同桌那里得到答案。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很难, 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 还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针对以上原因, 我在教学中时常采用的方法是:1.将题目细化, 更有利于学生思考;2.语言激励,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放宽思考时间, 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为了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 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要注意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 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 或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 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 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 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我经常在课堂上故意出错, 让学生指出, 使学生不迷信教师。在某学生回答有错误时, 要求学生指出。若全班学生都不能指出错误, 我会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要求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英语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16

一、最大限度地提供听、说练习的机会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的工具,不仅要求能写在纸上,而且还要求能听懂,并能正确地说出来。在英语入门阶段,学生就像小孩儿学说话一样,主要靠模仿老师(或录音),然后通过自己的练习来学会。所以作为老师应该用英语来教英语,尽量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加大听、说训练的比重,在说到学生不易理解的句子时,可通过手势、动作、眼神加以辅助说明。如listen,用手放在耳朵的一旁,stop用两手做出“T”形(跟体育裁判所用的手势一样)。课堂上先让学生模仿着读两遍,基本上掌握正确的语言语调,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进行对话练习,并在其他同学面前表演,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使用英语的能力。在课外,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台电视机或收录机,甚至语言复读机也轻而易举地进入了家庭。这些有利条件对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很多方便。老师要鼓励学生反复听课文录音,纠正自己的发音,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看英语节目,多听英语广播。虽然开始可能听不懂,但久而久之,就能从感受正确的语调、语速中培养语感,有利于顺利通过语言关。

二、培养学生养成开口的好习惯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英语学习更是如此。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同于数、理、化,如果不养成开口的好习惯,想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学生只有在运用英语时才能学会英语,由此可见养成开口的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英语学习中存在着这种现象,自己想说但又怕说错后被人笑话,这时老师必须先转变学生的这种思想观念,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说错就改,同时告诫学生之间应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决不应该去嘲笑他人。课堂上,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可采用这种方法:先播放录音或老师范读几篇,然后齐读、分组(排、行)读,最后单个读,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跟读、齐读的过程中把握准确的读音,不至于站起来后读错,这时老师一定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同时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英语,包括单词、短语、句子、对话、课文,必要时还要背诵,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课上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老师的提问,课下也要乐于用英语交谈,如课间,学生之间互借学习用具时,一同学回答到:“Certainly,here you are。”我们听到后要及时表扬他,并鼓励其他同学。再如,当得知今天是谁的生日时,我们就送她(他)一张带有“HappyBirthdaytoyou”的贺卡,并与其他学生用英语齐唱生日歌,祝她(他)生日快乐。总之我们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开口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兴趣。我们已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而一味地让学生学会词汇、语法,学哑巴英语,这既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与英语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

三、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表演,并做好笔记的习惯

上课时,学生容易走神,自控力较差。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采用幻灯机、语音教学系统、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以引起学生注意的同时,也要努力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的能力。应使学生的思路始终保持活跃状态,并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思考,把重、难点记录下来,这样他们不仅注意力集中,还练习了写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及时复习,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初中较小学来说,学科较多,课业较重,所学知识容易被遗忘,所以,老师应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好习惯。及时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好办法。每天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阶段复习,以便知识在大脑里贮存下来。另外,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目的是为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作业布置应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作业时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并且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作为初中生,应尽快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课前预习时学生可通过旧知识了解新知识,以此证实自己的能力,对学习更有信心。在获得英语单词拼写能力后,应鼓励学生积极地自学,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因为学生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知识来源于自学,如:可让学生阅读《英语辅导报》、《校园英语》等。在阅读中,学生不但能学到许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能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这也是一种记忆单词的好方法。学生总是依赖老师教是不行的,老师应教给学生学法,让他们养成自学习惯是很重要的,正如人们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设计 篇17

首先和学生探讨写日记的好处,学生各抒己见,知道写日记能提高写作水平,能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回忆童年趣事。然后明确写日记的三点要求:

①要持之以恒。

②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③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俗话说的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刚学完学生的劲头实足,可能坚持一个星期,可时间长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那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又成了一句空话。课堂上我列举了好多现实的例子,鼓励学生写日记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从很多同学的脸上能看出他们也有点蠢蠢欲动,真希望同学们能坚持下去。当写日记成为习惯的时候,你会觉得那是一种幸福。

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设计 篇18

开学第一课习惯篇的教学,由于一改传统式的看图说话、模仿操练,以学生朗读活动替而代之,也给我自己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在朗读活动中贯穿读书姿势的训练与读书品质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也随之高涨,朗读能力也在自己练习与欣赏同伴中不知不觉提高了。综观全课,在沉浸于教学快感的同时,也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

一、习惯篇教学要有“整体意识”

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拿起书来对着“习惯篇”就开讲。孩子们不是很感兴趣,自己也认为只是走过场,让孩子们知道一下而已。其实内涵并不如此简单,而教法更不能如此应付。在这一课“习惯篇”的教学前,我认真地通读了全篇教材,作了全面的梳理。梳理中发现,朗读背诵是本学期语感培养的重点所在,而教材的开篇也正安排了“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要求。这正体现了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有着强烈的整体意识。作为教者,让这种整体意识决定自己的教法,显得更为重要。这就决定我们不能仅仅把“习惯篇”当作说话课来教,也不能仅仅只着眼于课本上的几幅图,应该着眼于全册教学,甚至更远。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我让学生从全册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去练习朗读。有选择必定也有通览、有比较,孩子们在通览、比较的选择中也会不知不觉地进行朗读。

二、在习惯实践中培养朗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低年段阅读要求中有这么一条: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朗读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因此可以细化成: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对于“勤于朗读背诵”这一习惯篇的教学,我的语文实践就是――朗读比赛。学生在自主选择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又在比赛中大胆展示自我。朗读者不仅能熟练流利地朗读课文,有的.还加上了适当的提示语,更有两位同学已经把《青蛙看海》、《乡下孩子》背得滚瓜烂熟,背诵起来声情并茂。这正是因为在朗读的实践中兴趣被大大地激发出来。而听者,也在欣赏别人朗读时,来了兴趣。记得课堂上采取的非点名,自愿者上台的方式。一开始寥寥无几,而到后来每次都有很多同学要求上讲台前朗读。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活动中高涨起来,朗读水平也产生了向优力,有了提高。

三、在品质点拨中形成朗读习惯

上一篇:考研西医综合冲刺:重点记忆内容下一篇:其貌不扬成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