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

2024-10-13

课文(通用8篇)

课文 篇1

关于精读课文、批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教学

(1)精读课文、批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的辨证关系

西南师大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起,把阅读课文分为三种类型课文。即:精读课文、批读课文、略读课文。这是从语文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划分的。三种课文的相互联系及教学定位:“精读课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阅读理解,让学生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获悉文本传递的信息。教学策略上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法上落实一个“教”字,侧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习得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批读课文”的课型定位为“精读课文。它是在“精读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要领,学会读书,学生独自边读边做注解地理解课文。教学策略上是以课文批注语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法上落实一个“扶”字,侧重让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形成的阅读能力、习得的阅读方法、养成的阅读习惯尝试于阅读实践,逐渐形成自主阅读,既让老师慢慢放手,也培养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略读课文”则是在“精读课文”与“批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主独立阅读。教学策略上以学生为主体,教法上落实一个“放”字,放手让学生自主独立阅读,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阅读情况,紧扣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能力、方法、习惯等),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或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这样学生阅读经历了一个由“教”到“扶”、由“扶”到“放”的过程,达到一个“教是为了不教”的语文教学境界。(3)关于批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在五册的基础上,批读课文的关注点有扩展和提升。⑴正确认识批读的侧重点

每篇课文的批注内容既有侧重,又把本单元的精读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体现精读课文中的某一个读写知识、学习方法、人文情思,旨在引导学生根据批准内容,试着自己阅读学习体会,自己动手批读学习体会,悟到的表达方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阅读能力。这些批注都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高度统一的特点,让学生喜欢语文,会学语文,乐学语文。[2] 正确认识“文中批读语” 的特点和作用

批读课文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旁批方式呈现许多提示语,用来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感悟和思辨,以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语言形式上看,大部分是从学生的角度说出读书的心得和发现,表示要和学习伙伴相互交流。这类提示语,只说出在哪些方面有心得和发现,至于心得和发现的具体内容则有意藏而不露,为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学生们的讨论发言预留了活动空间。

另一部分提示语,是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阅读中产生的疑问,表示要和学习伙伴共同讨论。这类提示语,提出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都可能存在的,而且对于领会课文内容和培养阅读能力都有思考的价值。

还有一些提示语,从学生理解和欣赏水平的实际出发,表达了学生阅读中的欣喜心情。这类提示语,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激发阅读的兴趣。

从内容上看,有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有的引导学生抓住某些重点词语、句子或语言片断理解课文内容,有的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生动情景,有的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文章的表现方法,有的则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在教学中运用“文中批读语” 的设想

在教学中运用好“文中批读语”,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所教课文中设置提示语的意图,充分认识提示语对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使之在实现教学目标中切实发挥作用。在教学中运用好“文中批读语”,要保持提示语原有的学习伙伴对话口吻,不要变成一般的教师提问。教师应当以亲切的语气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可以说:“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大概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吧。我相信,经过思考你肯定找到答案了,说说你的看法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好吗?”“有位同学说:‘读到这里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你们看到的情景会更加美丽。现在就请某某同学给大家描述一番他看到的情景!”

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应当适当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让更多的学生发言,使他们得到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

在教学中运用好“文中批读语”,要以提示语为基础,适当扩展,形成综合性的语文训练活动。

在教学中运用好“文中提批读语”,还应当在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方面发挥提示语的作用。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4]批读课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师版语文编委张祝升说: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批读文”就是精读课文,并不是什么介于精读课文与阅读课文之间的某一类型课文。既然是精读课文,那么就要当作讲读课文来上,既要抓好语文的基础教学,又要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文本的价值取向,实现人文关怀。批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旁边的批注学习、理解课文。要注意的,批注是一种学习方法。

一、批注利用得好。

正文的旁边有编者设计的旁批,执教者充分地运用了这部分内容。在学生学习课文时,起到辅助的作用,就是“扶一下”;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试着写一下体会,这就是“放一下”。

二、学生自学、检查、展示这一环做得好。

教师启发学生勾画出文本中的好词佳句,并有针对性地试着运用。当然,个别学生没有什么批注,不要勉为其难。

三、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方面做得好。

精读课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认知的能力,形成“不动笔墨不算读书”的读书理念。

批读文“教学的模式”: 第一个环节:提示批注助学 第二个环节:自读、勾画

第三个环节:学生展示,教师小结板书 第四个环节:举一反三

语文教师根据本方法去教学课文,去提升,去挖掘教材,实现通过批读,读懂课文。

(2)关于略读课文教学

方法:粗知文章大意 独立阅读思考

解读:略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但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精读课文里有略读,略读课文里有精读。不能一概而论。教师要灵活地、创新地处理。课文中的生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并积累下来。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可以把这些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读句子体会成语的含义;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大致了解成语的意思

课文 篇2

一、半命题作文

不曾留意的_______

标题可以填上让你的生活或者人生路或思想感情发生转变的人或事物。比如“叮咛”, 比如“伙伴”……文章选材, 重点当然要落在“曾”字上。文章写法, 就是追述过去, 再现转变的过程。比如“不曾留意的叮咛”, 我们就可以回想起朱自清的《背影》, 在课后题里强调的“四句话”, 是“我”当时所不曾留意的———这是很小的细节, 而正是这些“小小的细节”, 写出了父亲对“我”的诚挚之心。而当“我”想起这些话的时候, 眼前就浮现出了父亲的背影, 从而追述了肥胖的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给我买橘子的感人过程, 让读者透过作者的泪水看到一个真实感人的父亲的形象。

二、全命题作文

会当凌绝顶

这是杜甫的《望岳》抒发胸怀的两句。从诗句上看, “凌绝顶”了没有?没有, 是“会当”而已。所以, 这是对自己的理想的追求过程的描述。比如, 周敦颐的《爱莲说》。通过莲的生长环境、外表姿态、气质的描述, 表达了自己要达到那种“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境界。然后, 拿菊花来做烘托, 拿牡丹来反衬, 表明自己“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的高远追求。又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为了表明自己不会因为受到打击、排挤而消沉, 要保持“唯吾德馨”的高洁情操, 先表示对被安排到荒芜之地不但不在乎, 反而非常欣赏“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的幽美;然后写自己绝不随波逐流, 精心选择自己的朋友“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还要用自己在陋室里的日常生活表达自己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最后拿不屈于贫贱的先贤来对照, 硬是得出“何陋之有”的自得精神, 显示了自己不会屈服的坚强。再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一个人要达到“不慕荣利”的境界, 要不计较门第, “不知何许人也, 不详其姓字”;要在“环堵萧然”的居住环境中做到“晏如也”;要在衣食不继的情况下还有“常著文章自娱”的心情。用了九个“不”字, 表示自己宁可粗衣素食也不残民以逞的淡泊宁静。

三、话题作文

苏轼《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 残菊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后两句是说:一年里最美好的景色, 正是橙子将黄, 橘子将绿的秋末冬初。我们一生之中, 肯定有许多“橙黄橘绿”的时节收藏在你的心里。

请以“最是橙黄橘绿时”为话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课文 篇3

很多教师都上过《哪吒闹海》这篇课文,通常做法就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逐段解读,然后随即添加一些内容。比如读读第1自然段,说说哪吒闹海的原因?从“决心治一治”中你读懂了什么?然后读读第2~4自然段闹海经过部分,讨论哪吒是怎么为老百姓出气,他是怎么打死夜叉的,又是怎么对付三太子的?小哪吒的机灵表现在哪里?最后总结小哪吒大闹东海,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精神。这样教学课文,其实是以学生不能读懂课文内容为教学的逻辑起点,因此需要教师带着学生一段一段讨论课文内容。当然期间教师还会穿插一些朗读、说话等语文练习:比如用“因为……所以”说说哪吒闹东海的原因;画出描写哪吒与三太子交战的动词,理解这些词语表达了哪吒怎样的精神,说说哪吒与三太子交战的情形等等。但是这些语文练习往往是围绕每段课文的内容理解展开,学生学完课文最后留下的痕迹还是“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

法根老师教学这篇课文也安排了读通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是练习朗读,读准生字和多音字的字音,理解难理解的词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一环节相当于初读课文,与许多教师设计的初读课文无大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以后:多数教师接下去往往是深入理解,逐段分析;而法根老师没有把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从课堂实录看,他的教学目标一是学习概述课文主要内容,二是学习讲述课文故事,三是学习转述课文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这三项目标组成三个板块。

比如怎样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对小学生而言难度很高。法根老师告诉学生:不管多么复杂的一件事,都可以用三句话概述:哪吒为何闹海?哪吒如何闹海?闹了又如何?然后请学生根据这三个问题,概述一下这个故事。这样指导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理解的不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还比如“怎样把一个故事讲得精彩呢?”老师教给学生“一个法宝”,就是“把一句话变成三句话”,然后就引导学生进行操练,学生通过实践操练,切身体验了如何把一个故事讲得栩栩如生。

这堂课最后一个环节是学习转述。法根老师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具体情境,龙王向哪吒的父亲告状,哪吒在父亲面前辩解。同样一件事,“因为说话人的目的不一样,所以说法也不一样”。这是一种口语交际训练,通过训练,学生不仅学习了怎样根据不同的目的转述一件事情的方法,而且通过引申也能明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

由于每个板块集中围绕一项目标开展教学,不仅组织学生训练,而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此各项目标的达成度很明显。学生学完课文以后留下的痕迹不仅仅是“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更应该是“怎样用三句话概述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怎样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怎样根据不同的目的说话”等语文学习方法。

如何检验一堂语文课的效率,主要标准就是看学生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有何提高:如果学生获得的只是“哪吒不畏强暴的精神”,那么这堂课其实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如果学生获得的是语文的方法和围绕这些方法的语文训练,那才是语文课的价值所在。

当下我们语文课的教学流程主要是“文本解读型”的,具体表现为:“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练习”,这样的教学流程其实适合教师“讲课文”。教师讲的主要是自己对文本的感悟,是成人感悟,与儿童文本阅读感悟相距甚远。有人认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就有多深,这完全是成人的一厢情愿。学生何时能够达到教师的感悟,理论上讲大概需要到成人的年龄。语文课堂里大量时间用于讨论教师对文本的感悟,缺少目标明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其结果必然是降低语文教学的效率。法根老师设计的是一种“语言学习型”的教学流程,就是按照语文知识或方法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流程,按照“领会知识(方法)—指导运用”的步骤设计教学。这才是“学语文”的教学流程。

怎样实现从“教课文”到“学语文”的美丽转身?首先是要转变教师的语文教学观,语文课主要不是“教课文”,因为,选编一篇文章作为语文课文其实是教材编写者行为,仅仅是达成语文课程的目标行为的一小步,人教版、上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等各种版本教材都可以选不同文章作为课文。这里更重要的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再创造:不是仅仅去教这一篇篇课文,而是用这一篇篇课文作为例子,去引导学生学语文,真正实现语文学习的美丽转身!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每篇课文感悟 篇4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学习完了,同学们是不是也有所感悟?一起看看别人是如何总结的吧。

1、学习了《桂林山水》,我感受到了桂林的山是多么的奇秀险,桂林的水是多么的静清绿啊!

2、学习了《记金华双龙洞》,我感受到了双龙洞是多么雄伟、惊险、神奇啊!

3、学习了《七月的天山》,我感受到了七月的天山是多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啊!

4、《中彩那天》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诚实,讲信用,这是比物质财富更加珍贵的财富。

5、学习了《万年牢》,我感受到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6、学习了《尊严》,我感受到了做人要做一个自爱自强自尊的人。或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

7、学习了《将心比心》,我明白了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或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

8、《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9、学习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我明白了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10、学习了《“打扫”森林》,我明白了要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提高环保意识,爱护环境。

11、学习了《人类的老师》,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才会有所收获。

12、学习了《夜莺的歌声》,我明白了面对敌人时,我们要镇定自如,机智勇敢。

13、学习了《小英雄雨来》,我知道了雨来是一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人。

14、学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我明白了要热爱和平,维护和平,不要战争。

15、学习了《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明白了我们要憎恨战争,维护和平,捍卫和平。

16、《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7、《永生的眼睛》,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命才更有意义。

18、《生命生命》,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19、《花的勇气》,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20、学习了《乡下人家》,我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

21、学习了《牧场之国》,荷兰的景色真让人着迷啊!

22、学习了《古诗词三首》,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啊!

23、学习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让我明白了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该盲从,我们有疑问应该反复求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4、学习了《全神贯注》,告诉我们学习或是做事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5、学习了《鱼游到了纸上》,让我明白了做事要勤奋专注、一丝不苟的道理。

26、《纪昌学射》,寓意是: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27、《扁鹊治病》,寓意是: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从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8、学习了《文成公主进藏》,我感受到了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29、《渔夫的故事》告诉我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拓展阅读: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句子复习

一、修辞手法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比喻句)

2、春天来了,桃花笑红了脸。(拟人句)

3、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做游戏,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啊!

(排比)

4、是谁养育了我们?是我们的父母!(设问)

5、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反问)

6、家里静得出奇,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夸张)

7、他种的花很香,几十里外就能闻到花香了。(夸张)

二、关联词语

1、任凭功课再忙,我们也要抽时间锻炼身体。任凭你说的`天花乱坠,我也不上你的当。

2、我就不相信这道题那么难,今天我非做出来不可。

3、无论天气有多冷,我也要上学。

4、这朵花既美又香。(并列关系)

5、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递进关系)

6、小刚不是忘记带钢笔,就是忘记戴红领巾(选择关系)我们下课不是玩游戏,就是打篮球。

7、虽然他长得很丑,但是心地很善良。(转折关系)

8、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因果关系)

9、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去春游。(假设关系)

10、只要努力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条件关系)

三、仿写句子

1、黄山的山真高啊,高得让你感觉到一种直插云霄的感觉;黄山的山真陡啊,陡得让你感觉随时都会倒下来;黄山的山真奇啊,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让你流连忘返。

2、小溪的水真清啊,清得可见水中的石头、细沙和鱼虾;小溪的岸真绿啊,绿得像盖上绿色的毛毯;小溪的物真丰啊,水中小鱼小虾快乐地嬉戏。

3、牡丹花真艳啊,红得像是燃烧的火焰;牡丹花真香啊,清风轻拂,飘香四溢,沁人心脾;牡丹花真美啊,远远望去,她像一位亭亭玉立美丽少女。

4、六月的天气,时而风,时而雨,时而凉,时而热,真是变化多端啊!

5、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运用了比喻句写出了人物更机灵、可爱。)

6、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水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运用比喻写出了的凶恶)

四、我喜欢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1、好词:房前屋后天高地阔 夜明人静 此起彼落 悠然自得全神贯注

课文 篇5

第一组 人生感悟

1.(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指弈秋的教导)(指鸿鹄或天鹅)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指专心致志的人)(指专心致志的人)(2)《学弈》选自《孟子.告子》,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告诉我们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将一事无成。

(3)(本题目标不明确)加点字解释:思援弓缴/而射之援:引,拉(标出停顿符号“/”)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非:不是

2.《两小儿辩日》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远———近大———小 热———凉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日初出大如车盖 ”把刚出来的太阳比作古时车上的蓬盖;“日中则如盘盂 ”把中午的太阳比作盘盂。

(3)写出句子意思: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中午时就离人远了。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知识渊博呢?(4)《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 善于观察,说话时有理有据。和孔子 实事求是的态度。

(5)对于学习文言文,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一、要多读;

二、掌握一些文言词、通假字、多义字,理解意思;

三、了解古文的句式。

3、(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 水盆 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 饭碗 里过去;默默时,便从 凝然的双眼 前过去。

在 逃去如飞 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_徘徊_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_徘徊 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_轻烟_,被 微风吹散了_,如_薄雾_,被初阳蒸融了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_像游丝样的痕迹呢_?

这两段话选自课文__《匆匆》__,作者_朱自清_,我知道他的代表作有_《背影》、《荷塘月色》_(两个),整篇文章文字清秀隽永,情景交融,表达了

作者_对时间飞逝的感叹,悔自己一事无成,劝人珍惜时间_,文中首尾呼应的句子是_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

(2)照样子写句子。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果实落了_,有_再结_的时候;_太阳落下了_,有_再升起_的时候;_世间万物_,有_轮回_的时候。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a.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从这个句子,能体会到_作者对已逝的日子深深怀念。

b.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 针尖上的一滴水 _,把时间的流比作 大海 _,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时间如水,逃去如飞,唯有好好珍惜,好好把握,才能成为时间的主人,把一分一秒都握在手中。

c.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这句话,你觉得哪些词语作者用得特别好?好在什么地方?

答:“伶伶俐俐、跨过、过去、溜走、飞去、闪过”用得好,好在它们表明了时光来去轻悄匆忙,在稍纵即逝间就过去了。

(4)《明日歌》作者_钱鹤滩_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4.(1)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这句话选自《桃花心木》,作者林清玄,这句话写了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二点奇怪:一是来浇水的时间没有规律;二是浇水的量不一定。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住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对于树来说,“不确定”指的是老天下雨算不准;对于人来说,“不确定”指的是不可预料的困难、坎坷。树要学会在“不确定”中 寻找水源 ;而人则要在“不确定”中_锻炼自己_这是一种_借物喻人_的写法。

(3)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_因为种树人有意地锻炼它,不规律的为它浇水,培养了她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使它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从而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5.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说说你从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答:我从这个省略号读出作者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

6.“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句话选自《手指》,作者_丰子恺_我们还学过他写的文章_《鹅》_,这篇文章全文采用了拟人的表达方法,语言_风趣幽默_。

7.本组课文在表达作者的感悟方面各有特点:《桃花心木》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 ;

《手指》阐明了事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_,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顶碗少年》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

第二组 民风民俗

1.《北京的春节》以_时间 为序,描绘了_北京人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_表现了_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_ 本文作者是老舍 他的许多作品以北京为背景,如《龙须沟》、《茶馆》(两部),他的作品的语言特色是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

2.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如蒙古族的白节,藏族的雪顿节,西南地区彝族、白族的火把节也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比如,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浙江的越剧,四川的川剧。藏戏则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的主要特点是带着面具、没有舞台、无时间限制。

3.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奇葩”的意思是罕见的花,在这个句子中,“奇葩”指的是 客家民居

。从“数以千计”这个词语可以看出_当地本种建筑物数量繁多_。

4.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傣族人至今还保持着这个习惯,是因为 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

5.(1)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句子运用了_ 拟人 _的修辞方法,表现出 大漠边缘的和田恶劣的自然环

境_。

(2)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比作一幅巨大的抽象画。

(3)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这句话与课文中“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 ”这个句子互相呼应,进一步说明了和田维吾尔人的性格特点。

第三组 深深的怀念

1.《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是_李星华_,课文采用_回忆_的叙述方式,按照_时间_顺序写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遇难后发生的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被捕前 发生的事,因为从中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李大钊出境的危险。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用前后照应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这样写可以使这篇回忆录更加有序、完整,让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加深刻。文章中还多次运用了对比描写,如

1、“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与“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与“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1)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对“我”的问题,父亲平时“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次却“含糊地回答我”,这是为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答:这是因为当时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我从中体会到李大钊对待亲人和善慈爱与对待工作严肃认真两个方面的统一。

(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可以看出 父亲历经了残酷的折磨_,“平静”说明 李大钊在历经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

人的爱。

(3)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父亲忍受了苦刑,当面对哭泣的亲人时,他为什么还能“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_答: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所以他在忍受了苦刑,当面对哭泣的亲人时,他还能“非常安定”、“非常沉着”。_

2、《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 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文中引用了古代文学家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泰山_,或 轻于鸿毛_。这里“固”的意思是

本来 “或”的意思是 有的 “于”的意思是 比

。这句话运用的是 做比较的论证方法。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共有4句话,第一句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第四句话是讲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我们可以知道: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答:“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

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3.《一夜的工作》主要从

工作劳苦

生活简朴

两个方面来表现周总理崇高品质。

第四组 外国名篇名著之旅

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 丹麦(国)作家 安徒生 写的,他被称为 “世界童话之父”,课外我还读过他的 《夜莺》、《海的女儿》 等童话作品。这篇童话中 现实 和 幻觉

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小女孩一共擦燃了 5 次火柴,分别看到了 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说明她渴望 温暖、食物、快乐、幸福 ;最后一次擦了一大把火柴,是为了 把幻象中的奶奶留住。

(1)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这句话是作者在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鸣不平。

(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我的理解是:两个“曾经”表明小女孩是怀着美好的愿望死去的。第一个“幸福”指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想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指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些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2.《凡卡》是 俄国作家 契柯夫 写的,他的主要作品还有《苦闷》、《变色龙》。文中讲述凡卡的悲惨遭遇时,将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凡卡给爷爷写信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1)爷爷守夜时。(2)爷爷带凡卡砍圣诞树。

凡卡在城里过得很苦,而在乡下的日子 很美好,这样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诉苦时以“乐”相衬,更让我们感受到小凡卡——这个年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

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具有深层的含义:暗示出他美好愿望的破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更激起人们对小凡卡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现状的愤恨。

3.《鲁滨孙漂流记》作者是 英 国作家 笛福 写的,他的作品还有《一个骑士的回忆》,梗概中的内容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表现了鲁滨孙的 知足安命、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的特点。

“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读读这句话,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我的启示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保持冷静,以乐观的态度分析局势,做出最保险、安全的方案,并且谨慎执行。

4.《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他的作品还有《乞丐王子》、《百万英镑》、《跳蛙》,他语言的特点是幽默、讽刺,课文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我知道了他是一个聪明、勇敢、正直、乐观、充满阳光的人。

第五组 科学精神

1.《跨越百年的美丽》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以

美丽__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容貌的美丽,也不光是她 伟大的研究成果_,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著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

玛丽居里穿着 一袭黑色长裙_,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 坚定又略带淡泊的_神情,那双 微微内陷 的大眼睛,让你觉得 能看透一切_,看透未来_。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 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_,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指的是_镭射线的颜色_;说它融入了“美丽的生命”是因为它是以居里夫人的健康为代价提炼成的

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居里夫人“对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做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居里夫人对人生和价值的认识一方面源于她的品格,另一方面源于她在科学研究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句中连用了四个“变成”,高度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2.《千年梦圆在今朝》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_坚持不懈、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敢于挑战_的科学精神。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写作方法是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文章选取了(1)洗澡水的漩涡;(2)紫罗兰的变色;(3)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三个事例来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联系全文想一想,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答:这里的“?”指发现问题不断追问;“!”指通过探索解决问题,发现真理。这样表述的好处是:使抽象的道理更直观形象,使人容易理解并印象深刻。

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答:“见微知著”的意思是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与问题的实质。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是前后照应,并且点明中心。

这是一种终生受益的教训,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要具有怀疑,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

4.请你分别用多个词语概括下列人物的科学精神。(最好是四字词语)(1)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淡泊名利、锲而不舍、刨根问底。

(2)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勇于实践、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坚持不懈、超凡想象。

(3)皮罗、波义耳、奥地利医生:见微知著、追根求源、锲而不舍、善于发问。

课文散步 篇6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课文解释】

一、整体把握

这一家人,祖孙三代,和和美美,相亲相爱,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作者表达了关于家庭伦理的理想。

最突出的一点是,“我”的敬老。试作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如果把母亲冷落在家里,散步就带老婆孩子,那会怎么样呢?不少人往往是这样做的,在他们看来,没有老人的拖累,更自在,更开心。殊不知,老人在家多么孤独、凄凉、寒心。不劝母亲一起散步,似乎也没有良心的谴责。“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既然如此,好像也有理由不去招呼了。作此假设,更可以感知“我”对母亲的孝敬。

第二个假设,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如果“我”依从儿子,那会怎么样?儿子如愿,自然兴高采烈,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骄纵。母亲呢,老年人有涵养,自然不至于老大的不高兴,但是,心里总不大畅快。年纪大了,自己说话还不及小孙孙。走小路也有理由,小路有意思,“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

波粼粼的鱼塘”,散步就是看景的,走小路实在也算不得错。而“我”唯母命是从,没有把儿子当小太阳宠着,更可以感知“我”对母亲的孝敬。

孝敬,出于良心。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我”的善良。这一家人如此和美,敬老,是一个决定的因素。

二、问题研究

1.这篇散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

2.作者的意思是什么呢?

探究这个问题,要学会一种思想方法,就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行为到原则。

“我”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两头都顾到,当然没有矛盾。有时,无法兼顾两头,就像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只能顾一头,那么顾哪一头呢?“决定委屈儿子”,就是顾老的一头。因为伴同儿子的时间还长,言下之意,父母风烛残年,想孝敬,时间也不可多得。这里有一个家庭伦理道德的准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

实行这个原则,家庭就和美了。奶奶疼孙孙,总是谦让的,即使自己行走不便,也宠着孙儿的。孙儿呢,见爸爸为人孝敬,自己也听话,你瞧他,不哭也不闹。这一家多么和睦。孩子长大了,爸爸年老了,就会像当年爸爸孝敬奶奶一样孝敬父母。好的家风就会代代相传。

再往深一层想,试看人性,疼爱老婆孩子是自然而然的,容易做到的,孝敬老人,就不容易做到。天下不乏不孝之子,造成诸多家庭矛盾。作者有感于此,借散步这个题材,宣扬一个伦理原则。照这个原则办事,一个家庭总是比较和美的。

再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妻子的贤良,也是重要因素,“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她对婆婆没有不孝顺的表现,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丝毫没有争执。一般说,婆媳关系更为要紧。这篇短文在妻子身上着墨不多,但是隐隐地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意思,为人妻,为人儿媳,理当如此。

3.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

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中年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4.这篇短文语言很精美,从哪些方面去学它的语言呢?

学习课文的语言,可以把注意力专门放在词句上。精美的语句反复揣摩,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悟出一点道理来,今后自己作文,就会灵活运用。

第一段有一句:“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由此可以明白,表现什么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比喻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这种妙思来自何处呢?就是写甲与乙二者时,说了由甲到乙,再由乙到甲,便可以构造出这样的妙句。

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例如: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练习说明】

一 朗读全文。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本题在标题上做文章,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也是揣摩标题艺术。第一问,可以回答“好”,也可以回答“不好”,只要言之成理。另拟标题,可以各显神通,拟好后,交流一下,相互评判,鼓励创意。

二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本题要求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重点应放在“整个世界”四个字上,兼及其他。

答案参见“问题研究”之三。

三 下面这篇短文也是讲三代人的故事。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三代》一文略)

《三代》与《散步》主题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则差别较大。本题作比较阅读,培养鉴赏能力。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感动”这种情感更是个性化的,说《散步》更感动人,可以;说《三代》更感动人,也可以,能言之成理就好。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

把握两篇短文的主旨,《三代》说的是,宁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一老一小;《散步》说的是,孝顺第一。衡量作品,也要从社会价值上去考虑。

【教学建议】

一、抓住两处关键,引导研讨

寓意深刻而文辞冲淡的文章,阅读能力的高下表现在理解的深度。只见表层,不见深层,是肤浅;由表及里,方为深刻。本文关键有两处。一处在面对“分歧”时作出的决定,一处在篇末所说的“整个世界”。尤其是第一处,要引导研讨。“我”为什么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推而广之,“我”处事的“原则”是什么。悟出一个“孝”字,才算理解了课文,于人文素养也大有益处。

二、要引导揣摩语言,学习语言

特别要品味对称的句子,要研究遣词造句,这样的句子是怎样写出来的。例如写“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接着写背的重量,从母亲的体重到儿子的体重,连起来说,就可以造出对称的句子。一个是不算重,一个是轻。扩展一下,说为什么不算重,为什么轻,一个瘦,一个是幼小,再扩展一下,说到身材,一个是高大,一个是很胖。这样就能说出两相对称的句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很轻。”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增强语感,才能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设计

1.朗读。

朗读能力包括接到文稿立即朗读的能力,这一次要试试这种能力。

2.跳读四遍。

第一遍注意“我”这个人怎么样。

第二遍注意妻子性情怎么样。

第三遍注意母亲性情怎么样。

第四遍注意儿子性情怎么样。

提示:不但要注意有形的,而且要注意无形的。例如,“我”说“走大路”,委屈了儿子,没有写儿子的反应,应该加以想象,也没有写妻子的反应,也应该加以想象。

3.谈谈整体感受。

既要展开,又要聚焦,聚焦于“我”的孝敬上面。

4.内容研讨。

研讨方法:质疑;提问;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引导法:先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再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2)作者的意思是什么?

引导法:抓关键因素;学习从个别提升到一般的抽象。

(3)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5.语言学习。

(1)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

(2)揣摩对称的美。

6.语言运用。

(1)_________________信服地点点头。

(2)一切都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得其所。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波粼粼。

7.比较阅读:《散步》与《三代》。

【有关资料】

一、《散步》的写作契机(莫怀戚)

《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因我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所以说体裁这东西,往往非作者的刻意选取,实在只是一种自然结果。

这篇文章写作的契机,现在回想,应该是两个。

第一个就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确如文中所说:初春,南方的原野,哄了一阵才将母亲带上路……当时我儿子正上幼儿园,他叫“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也是真的。但是当时我们的笑,是为小家伙的出语机灵而兴奋,像所有年轻的父母一样,以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或者至少也有过人之处——你看他小小年纪便懂得归纳,将来岂不是个哲学家?

第二个契机则较有理性色彩。我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我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悌”的看法——他将其拆开,反对“悌”(他说弟弟没有必要高看兄长),而对“孝”,却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云云。他还同我一起看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说这种“由政府出面召集,全国像一家人在过年的事,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

选材时,我最终确定第一个契机为文章的外延,或曰思想感情之载体,是这样考虑的:

(一)这是一次真实的散步,有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细节),这样,想象加工的部分便有了依托,较之纯粹的虚构更有实感;

(二)刚好三代人,主体“我”和“我的妻”,客体“儿子”、“母亲”齐全,便于“导演”;

(三)说“导演”,是因为近年的散文写作倾向之一,是情节化(也有称细节化的),总之寓理于事之风长,单纯说理之风消;可读性越来越被强调。

切入角度:强化“生命”,淡化伦理,一是因为伦理说得已经太多,出新很难,二是“生命之说”不但本质,而且人性与动物性的参照也出来了——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

所以成熟的生命,即所谓中青年人吧,其责任的沉重可想而知,其社会性,或曰伦理性质,也暗暗渗透了出来。

而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所以我在文中设计了——背: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

而且为了突出“责任感”,特意改造出歧路之争,由我裁决,不能两全这个重要细节。事实是有歧路,无争执——祖母宠孙子,一下子就依了他。但不加改造,无以产生表现力。

而且那次也只背了儿子,并未背母亲,但这之前是背过母亲的。譬如1981年我们陪母亲游都江堰,离堰水,景象略险,我便背着母亲慢慢。那时母亲尚不很老,似觉过意不去,我说你在我背上我还稳当些。这倒是实情,所以母亲说:“那么,倒是我在保护你?”。

所以说,如果从未既背过小,也背过老,也难想到背负这一幕。

所以综观此文之作,也不过暗合了一条文艺理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是而已,也无甚特别的技法。

(选自《语文学习》1995年第3期)

二、《散步》的人性美

1.《散步》探美三题(节录)(夏雨舟)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读完这篇文章,有如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散步》一文的线条比较明晰:(1)“我”劝母亲散步;(2)全家一起散步;(3)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4)“我”决定委屈儿子;(5)母亲却依从了孙子;(6)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如此简单的事情,作者何以将它写得饶有兴味,发人深思呢?细味之,不外乎采用了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

文章开篇写“我们”一家去散步,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了觉得很累。”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于是,母亲信服地点点头。

本不愿出来的母亲何以又答应了呢?作者这样写的:“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这种良性的因果循环正反映了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

在散步遇到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时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当然取决“我”了,此时,作者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拆散一家人又于心不忍。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原因是“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这个选择应该说是入情入理,体现了“我”爱幼更尊老的情感。

当“我”作出“走大路”的决定后,结果竟出人意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忽然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如果说“我”的决定易于理解的话,那么母亲的改变则有悖常情了。但正是这不合情理的地方,人的真诚善良却得到了充分的光照,这一家三代人的温和、谦让与体贴都融进了这深深的爱之中。这不正是以血缘构成的家庭最稳定、最能持久也是最为宝贵的东西吗?

“有意思”的小路的确不平顺,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只好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这一“背”实际上是背起生活的重担,架起了两代人之间的桥梁,含蓄地影射了“我”这一辈人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重大使命。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9期)

2.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贺晓溪)

《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反映了我国文明家庭建设的可喜成就。

文章在选材上颇有特色。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的道理,精心选材,以小见大。文章只是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就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

在这个三代人的家庭里,“我”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每当家庭出现分歧的时刻,“我”总是主动地站出来,消除分歧,维护团结,增进亲情。“我”家要到田野上散步,可是母亲不想去。原因是母亲老了,身体不好,好不容易才熬过了一个严冬,走远一点就觉得累。母亲的想法并非毫无道理,但是“我”不是消极的表示顺从,而是积极地提出建议。“我”劝说母亲,正因为年老体弱,“才应该多走走”。“我”的话渗透着辩证思想,饱含着对母亲的深切的爱,有利于母亲身体素质的增强,有利于家庭温馨氛围的营造。母亲听了“我”的话,不是固执己见,而是从善如流。儿子敬爱母亲,母亲尊重儿子,家庭出现了融洽、祥和的气氛。

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德。

就在“我”作出了“走大路”的决定的时刻,母亲忽然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疼爱孙儿,了解孙儿的心思,知道孙儿喜欢小路旁边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小路尽头水波粼粼的鱼塘,于是决定自己克服困难,满足孙儿的心愿。母亲改走小路的决定,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

小路不好走,母亲对“我”说:“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到了一处难走的地方,“我”蹲下身子,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他们怕摔伤了自己所背的亲人,因此走得很慢,很稳,很仔细。他们的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9期)

三、景物描写的诗意美(夏雨舟)

《散步》一文对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仅有两处,两段文字加起来也不过七十余字,可在这轻描淡写之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为常见的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冬去春来,“大块小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

这“新绿”,这“嫩芽”,这“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

第二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是啊,尽管“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母亲也总算“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是该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懒;也得活动活动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两段景物,看似简短,实则蕴含着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摘自《〈散步〉探美三题》,载《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9期)

四、《散步》的语言美

《散步》的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同橄榄一般,越嚼越觉得有滋味。下面从三个方面作具体分析。

(一)情趣盎然。“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二)含义丰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三)意在言外。“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段话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

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出处同“二”第二则)

《散步》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阅读这种语言的感受像是背着花篮和作者一同散步,一边交谈,在不经意间往花篮里采摘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花朵。

纵观整个行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除文末有几分含蓄外,其余则明白如话。但通俗而不庸俗,明了而不直露。

句式的整齐与错杂,音韵的铿锵与连绵,语意的对举与反衬,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无丝毫的刻意雕琢。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三个句子看来熟悉的字眼很多:无非就是“我的话”“她的话”,“前面”“后面”,“妈妈”“儿子”,读来却能撩起几多思绪,几多羡慕:慈母与孝子爱的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羡慕之余却又悟出:生命原本这样,代代相因,生生不息。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一个“平顺”,一个“有意思”,这分明是描摹母亲和儿子的口吻,加之运用顶真辞格,读时格外真切,琅琅上口,富有韵感。

“我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一“老”一“小”,一个看为“强壮”,一个视为“高大”,这种回环复沓的句式和遣词的变化即使句子饶有趣味,又很好地表现了“我”复杂的心理。

“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此种对举在文中是常见的,它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也处在生命之链的关节上,这里既有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

《散文》看似是一篇叙事散文,而其哲思却若隐若显于字里行间。“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这里的“春天”,不仅仅写的是自然界的春天,而是说中国政治气候的松动,酷冬已过去,坚冰已打破,中国迎来了政治上的春天。“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是的,生命,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主题啊!生命如此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其走向如何,更是与广大人民休戚相关,所以“我”(这里的“我”当然具有象征意味)在选择“路”的时候才会感到“责任的重大”。“民族领袖”如何在“严重关头”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民族发展的灵活变通而又实际的道路,确乎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怎能不感“责任”“重大”呢?祖孙两代在选“路”问题上的对立,其实是隔代人思想上守旧与进步的对立,而“母亲”“变了主意”似乎不单纯是顺从“孙儿”的结果,也许更多的是理解、宽容,这种自我扬弃和否定,正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而子背母,母背子,到共同走路,难道不是中华民族就自己发展问题取得一致后,同

心同德,群策群力,走自己民族发展道路的象征吗?一方面我们背着过去,不能割舍历史,历史是我们的母亲;另一方面我们得驮着未来,未来是我们的新生,所以我们这代人注定任重而道远,“我”和“妻”的这种任劳任怨、坚毅执著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之永久的美德。

综上所述,《散步》一文是一篇具有双重主题的哲理散文,它的显主题是歌颂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而它的隐主题却是表现并歌颂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是一幅中华民族的脊梁图。

课后词语解释

【词语】:信服

【释义】:相信佩服。

【词语】:嫩芽

【释义】:指树枝所长出的新芽。

【词语】:霎时

【释义】:片刻,一会儿。

【词语】:拆散

【释义】:使家庭、集体的成员分散

【词语】:委屈

【释义】:①屈意迁就。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指责而心里难过。③使受委曲:。④不好的待遇。

【词语】:水波粼粼

【释义】:水流清澈貌;水石闪映貌。

【词语】:各得其所

课文 篇7

一、历史故事定位的基点——真实

现行各类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历史故事和历史小说。历史故事是以史实材料为依据,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题材的故事,可以有细节上的想象和虚构,但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必须客观真实,真实性是基本特点。历史小说虽然也是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题材,但其中所描述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虚构,不必与史实相一致。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5年第6期上的三位作者把《三顾茅庐》作为历史故事来处理是不妥当的。首先,三顾茅庐这件事虽然在史书《三国志》中有记载,但只有“凡三往,乃见”五个字,对人物形象和事件经过并没有具体描述,而且多本史书对这件事的真实性有争议。其次,《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这本书中的有关内容改写成的,《三国演义》不是史书,是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部分史料发挥想象虚构而成的一本章回体小说,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与史实并不一致,所叙说的事情经过都是作者虚构而成,并没有史实依据,这明显是历史小说,又怎能是历史故事呢?另外,王勇老师把《林冲棒打洪教头》当作历史故事来处理显然也不妥当,因为这篇课文是根据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内容改写而成的,应该也是一篇历史小说。这几位老师之所以把历史故事与历史小说混为一谈,主要是没有认识到两者根本的区别,没有准确把握历史故事定位的基点。例如,苏教版五年级的 《司马迁发愤写 〈史记〉》这篇课文,虽然作者和编者根据自己的倾向对司马迁写《史记》过程中的很多细节都进行了艺术创造,但司马迁写《史记》的经历和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形象与史实是一致的,基本没有争议,所以我们认为这篇课文就是一个历史故事。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准确定位,否则就会误导学生。

二、历史故事教学的重点——故事

赵俊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概述和讲述的做法是好的,但是他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历史上,整堂课都是在对历史进行追溯、概述和讲述,这种做法有点偏颇。这类课文是通过故事的形式来讲述一段历史时期发生的事情和涌现出的人物,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故事”本身,从故事入手,把握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读故事,知道课文介绍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里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二是明故事,懂得课文是怎么来叙述故事和塑造人物的。三是说故事,根据年段要求,学会讲述故事。低年段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中年段学生要会讲述和复述故事,高年段学生还要拓展故事,阅读和讲述更多相关故事。四是写故事,高年段的学生还要会运用课文中叙说故事表现人物的方法练写故事。例如,学习苏教版五年级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时,学生首先要知道课文是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受残酷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故事,塑造了司马迁这个忍辱负重的历史人物形象。其次还要明白课文是围绕“发愤”,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重点抓住司马迁遭受残酷刑罚之后悲愤交加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展现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形象,学会阅读这类故事。因为这是一篇高年级的课文,还可以要求学生结合书后第1和第5习题的提示,在学会复述课文故事的基础上,阅读 《史记》中的其他故事,讲述这些故事,试着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故事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等细节来描写人物的方法去学写一个故事。

三、历史故事教学的难点——历史

几位作者都认为这类教材具有浓厚的历史味,所叙述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遥远,学生由于缺乏历史知识,学习时难以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不易走进人物的内心。笔者很赞同他们的观点,也认为如何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是这类课文教学的难点。根据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

1.史于文先。历史故事类的课文都带有不同的时代味道。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提前感知那段历史,可以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课堂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这篇历史故事时,可以让学生先去读读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中有关“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历史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对廉颇、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形象和负荆请罪这个事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为学习课文打下一个厚实的基础。

2.读文明史。这类课文的开头一般都会介绍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这些段落,在学文的过程中了解历史。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开头一个自然段既交代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一个原因,也介绍了司马迁写《史记》的历史背景。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引导学生读文探因,析因明史,明白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既是他从小的志向,也是他受当时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使学生对司马迁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一个初步了解,为理解司马迁的“发愤”打下基础。

3.以今想古。这类课文所叙述的事情虽然距离我们遥远,但有很多情景与我们现实生活相类似。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现实生活的情景去再现古时的相似情景,用自身的体会去感受古人的体会,将历史现实化和儿童化。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的第2自然段所描述的情景与现实生活相类似,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当时的司马迁,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紧扣“泪流满面”“千万不要”这些词句,想象面对父亲不能继续编史的遗憾及对自己的无限希望,自己会怎么说和做,用儿童化的语言表达出对历史的理解,自然地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4.补史入境。这类课文由于篇幅所限,所叙述的故事都是部分历史镜头,课文在叙述过程中会留有很多空白。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故事,理解人物,教学时我们可以史文结合,利用文本空白,适度补充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通过对特定历史背景资料的研究,走进故事情境,聆听人物内心的独白。例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3自然段有关描写司马迁遭受酷刑之后的表现部分时,可以在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出现疑问的基础上,适时补充《报任安书》中描述司马迁当时悲愤交加、生不如死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历史资料的研读,明白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的悲和愤,加深对课文中“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这句话的理解,感受这段文字里面的温度,呈现出文字所蕴含的悲愤画面,走进司马迁的内心。

走进文本 感受课文 篇8

关键词:语文;学习过程;领悟能力;课堂情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关键的一步。文本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教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体现;既是一个载体,教学时就必须充分利用文本是教学的重要凭借。要警惕忽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而过早、过多补充内容,或过多进行非语文活动。所以,课堂阅读教学应在忠实于凭借的基础上考虑拓展与延伸。那么怎么样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呢?我想首先是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教师把握了教材,才能灵活运用教材。语文教师面对文本,首先是一个读者,其次才是教师。教师的阅读文本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我们既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不但要解读文本,还要思考如何教、教什么,一个勤奋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参考,更重要的是博览全书。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呢?

一、从“诵读”走进文本。诵读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教学方式,诵读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意会,体

悟,涵咏。这些特征决定了他在感悟中的重要地位。诵读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过程,看似简单,其实蕴藏丰富,指的是它能给学生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走进文本的快捷方式。要求学生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的是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感悟。所以我认为这是引领学生走入文本的第一部,学生通过诵读首先了解了文本的内容。特别是一些古诗文和一些美文,只有让学生去多读才能“其义自见”。

二、从“语境联系”走进文本。语境指的是语言所处的具体情境,有三个层面:同一文本内部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一层面的语境,学生需要的是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二层面的语境,他要求学生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文本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三层面的语境,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是解读文本的最佳途径。我们所讲的语境,主要是第一、二层面的语境。许多时候,就词论词,就句论句,是很难有所感悟的。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意味、意蕴、理趣等,事实上存在于语言文字前后左右之间的关系中。特别是文言文的教学,特别需要用“语境”来走进文本,对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如果脱离文本那就会失去依据,特别是有些虚词本身在不同的语境中就有不同的意思。如一个“之”字就可以作为动词、助词、代词等等,而作为助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也会有不同的用法:有时相当于“的”,有时无实义只是为了补足音节。同样代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许多不同的用法。所以要理解它的意思就一定要放入文本中去理解。

下面以我教《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为例,说明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课文讲的是作者小时候一次在小悬崖上遇险的经历,成了他以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在上这一课时,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内心,获得真正的教益。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探究:

第一个环节:猜内容。在打开课本之前,出示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让学生猜想文章的内容,学生在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思路没有受文章内容的限制,可以展开想象。

首先提出要求,给题目设计内容,看谁设计得最合理。(学生思考后回答)“一个下肢瘫痪的人,在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走一步,再走一步,竟然站起来了。”“一个国家在困难的时候,艰难走出一步,为了这一步,付出沉重的代价。有了第一步的基础就有了再一步的成功,最终成了强国。”“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在航天领域‘走一步,再走一步,刻苦研究,才有了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这时候学生体验到想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感受不同思维带来的不同结果,带着对别人猜测的怀疑,带着对文章内容急切了解的心理,走进课文,体验课文的独特魅力。

第二个环节:猜情节。不打开书,让学生继续猜想。具体方法是让一个学生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老师控制停顿的地方。

学生读完第1段后,教师提出:“当有人提议爬山时,‘我可能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学生述说自己的猜想:“爬到一个非常凉快的地方,痛痛快快地玩个够;他丢了鞋子;在爬的过程中遇到了危险……”

当读到:“开始爬时,我落到最后,看到二十多米高的险峰时”,我又问:“一看这么高的山,你们猜想小男孩会怎样?”学生有的说返回去,不再继续爬;有的说走错了路,回不了家;还有的说爬到了很危险的地方……当读到作者在半山腰遇到危险:向下望头晕目眩,上去的路又特别难走,加上天已黑了,所以害怕得不能动弹时,再猜想可能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学生们说:“大喊救命有人来帮忙。”“想办法自己克服困难爬下去。”“一不小心跌了下去。”

当读完课文时,一个学生竟然叫起来:“啊!原来‘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这个意思。”这说明学生已经投入了。

当学生预测完情节时,对文章的情节已有了较完整的了解,此时,让学生打开书读课文,便可以真正地整体感知文章。

第三个环节:猜心理。本文特别之处在于心理活动描写,于是设计了猜心理这个环节。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到要求,都提到“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对文章中心理活动的品味,能给学生以情感体验。所以教师有必要将这些句子摘出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教师提出:面对小伙伴的提议,“‘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而且希望像他们一样活泼勇敢”,“我”当时经过了怎样的思想斗争?学生回答:“他们去爬山,我也想去,可是妈妈曾经告诉过我,不要冒险,我要是像他们那样健康该多好啊。”“去吧,我跑得慢,不去吧,我还想和他们玩。”从这些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已经体会到作者当时的矛盾心理。

教师提出:假如你是这个小男孩,你身处险境,“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跳”,“头晕目眩,绝对没法爬下去”时,你怎么想?学生回答:“啊,这么高,我可怎么办?我真不该来呀!”“往上爬太高了,往下面又没有路,他们是怎么走的?”“啊!我不敢动了,杰力你在哪儿?再动我会掉下去摔死的。”从这些回答,足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感受到作者此时极度恐惧的心理。这样学生理解作者小时候在小悬崖上遇险的经历,而且这竟成了他以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就容易多了。当事情有了转机后,我又把这三句话“我顿时有了信心”、“我信心大增”、“我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提炼出来,让学生猜想父亲说了哪些鼓励的话?怎么说?作者心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也是这次脱险产生如此重大影响的原因,因为它从内心让作者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上一篇:调解申请书下一篇:仓库管理员的年度考核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