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4-11-08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精选8篇)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1

【发布单位】81906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7-11-10 【生效日期】1988-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鼓励技术开发的若干规定

(试行)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布)

为了鼓励技术开发,推动技术进步,形成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的技术优势,增强开发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法律、政策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特作如下规定:

一、技术开发的范围

开发区重点扶持机电、电子、食品、医药、纺织、新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开发的技术项目必须是:

(一)在广州市、广东省、或全国未曾开发应用或属缺门的,已通过中间试验,技术成熟可靠,可以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的国内外技术成果;

(二)对引进技术和国内现有技术进步改进,具有新的性能、特征或扩大使用功能的创新技术。

二、技术开发项目的管理

开发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发的技术项目应报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企业管理室(以下简称企管室)备案。

下列技术开发项目必须送企管室审核,并报管委会主管领导批准:

(一)涉外的技术开发项目;

(二)需要经市级以上有关部门鉴定、登记、评审、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开发项目;

(三)需要申请开发区技术开发基金的项目。

三、技术项目的开发方式

(一)技术项目的开发方式包括企业自行开发、合作开发、委托开发、个人或合伙开发。

(二)技术开发项目可实行公开招标,按国家规定签订承包合同,实行责任管理和目标管理。

四、技术开发项目的奖励

(一)技术推广快、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采用利润提成、提级加薪、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办法,奖励本单位在技术项目的开发中作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奖金按贡献大小合理分配,贡献大的要给予重奖;也可在留成利润中通过协商提取部分金额给予合作单位一次性奖励。具体办法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也可通过技术开发合作合同的承包合同确定。

(二)开发区管委会每年对全区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项目进行一次评定和奖励。对当年获得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的项目,按其所得奖励的等值给予现金奖励;对技术开发项目获得成功的企、事业单位领导或项目负责人可以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晋级工资或发放奖金等方式奖励。

以上奖励不影响获奖者在其他奖励上的评定和发放。

(三)允许企业从技术开发项目的新增利润中税前提取20%的资金,作为本企业技术开发基金。

五、对专业人员的奖励

本规定所述专业人员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置的21个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和经国务院批准靠用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人员。

开发区为专业人员不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物资待遇,而且创造能各尽其能、充分发挥技术专长的工作条件。

(一)开发区支持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中有技术和专业特长的人员(包括离休、退休、辞职、留职停薪人员)在开发区个人或合伙承包、租赁各类企业,承包技术开发项目。承包、租赁企业的专业人员,享有按合同规定的人事、经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对个人或合伙兴办、经营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机构,开发区管委会可优先给予审批;

开发区支持专业人员个人或合伙利用业余时间到区内外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贸易及咨询、顾问等有报酬的业余兼职活动和非职务发明创造。业余技术开发的成果归开发者所有,所得收入,除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或个人收入调节税外,全部归个人所有。

(二)开发区支持使用不当、学非所用的专业人员的合理流动。流动的方式,可以是调动、有偿借用及其他方式。人才流动如发生争议,由干部归口管理的人事部门进行裁定,并按裁定意见执行。

(三)开发区管委会设立职称评定委员会,有权按国家规定评定各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推荐报批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开发区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和聘任本单位的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被聘任为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的任职资格由职称评定委员会参照有关规定,根据本人的实际学识水平、工作实绩、工作能力和劳动态度,考核确定,可以不受其学历、资历、原工作职务和是否本单位在编人员的条件限制。已取得一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可以同时申请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获得开发区任命或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在开发区工作期间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专业人员的各种待遇和开发区规定的专业人员优惠待遇,但调离开发区的不予保留。

开发区职称评定机构每年对区内专业人员的工作和业务进行一次考核。任命或聘任单位对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与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不相称的人员,可以给予其降低或取消专业技术职务的处理;对在技术开发和其他业务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可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或工资级别。

(四)专业人员每年可领取资料费用于个人购买书报杂志和资料,发放标准是: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180元/年

2.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150元/年

3.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100元/年

行政人员的发放标准按广州市财政局财行[1986]258号文的规定执行。

(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直接从事科研、生产和企业经济管理的专业人员每年可享受二十至三十天的科技学术假。当年享有探亲假、公休假的专业人员应当与科技学术假合并使用,一年享受一次,两种假期的总和不超过三十天。

(六)开发区专业人员的生活福利、工资补贴、住房标准等,可享受优惠于广州市同类专业人员的照顾,对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给予特别的优惠待遇。开发区各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规定。

对调入开发区的专业人员,如其在外地工作的配偶一起调入,由用人单位负责联系安排工作单位,对担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专业人员的配偶的工作安排、住房、小孩入托、入学等生活问题由用人单位保证落实,区人事部门要给予积极协助。

(七)开发区各单位必须每年为专业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对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每二年安排一次疗养,每次为十天左右。

六、技术开发基金的设立、使用和管理

为了鼓励和扶持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发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暂定每年从区的财政收入拿出500万元左右作为技术开发基金(以下简称基金),基金的使用管理按以下办法执行:

(一)基金的使用范围主要是第一章规定的技术开发项目,重点支持对广州技术改造、技术进步意义重大、经济效益高,在二至三年内可获得预期效果的项目。

(二)申请使用基金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直接向管委会企管室送交申请使用报告,经企管室审核后,报管委会主管技术开发工作的领导批准。

(三)申请使用基金的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申请的理由;

2.所需金额和付款方式;

3.对基金的使用计划;

4.偿还本息的方式和要求;

5.附件:技术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基金实行有偿使用的原则,视不同单位和不同项目分别给予享受不同的优惠利率待遇或免息优惠待遇。

下列技术开发项目使用基金,经批准可享受免息、延长偿还期或免予还本付息的待遇:

1.由管委会安排的用于社会公共事业的技术开发项目;

2.开发区急需的,经管委会确认的重大技术开发项目;

3.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研究开发部分失败或全部失败,风险损失较大的项目。

(五)使用基金的项目,从开始获利年度起,每年按项目盈利额的三分之一还本付息,还完为止。

(六)技术开发基金按项目进度分期放款,使用单位应按季度向管委会企管室、财政局报告基金使用情况。

(七)基金必须专款专用。如发现挪作它用或不按规定使用,则冻结全部留存银行帐户上的基金款,待挪用资金偿还后,方可解冻。

七、本《规定》的执行

(一)开发区各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本《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单位的特点,特写技术开发的具体办法。

(二)本《规定》自一九八八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2

1 来源及含义

1.1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 在学术界尚存争议, 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 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用社会生产投入自然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1.2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 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 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 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 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1.3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 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 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 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 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 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 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 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是理想化阶段, 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 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2 相同的理念和支撑点

2.1 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 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 提倡绿色消费, 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2.2 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 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 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 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 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 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 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 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3 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3.1 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 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 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 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 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 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3.2 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 解决人类生存危机, 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 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 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 (CO2) 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和气候条件。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 市场机制的建立, 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 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的对待, 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 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 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 (下转第107页) (上接第137页) 济转型。也就是说, 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S

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 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 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们有相同的理念, 内容有交叉, 极易产生混淆, 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相关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报, 2003 (6) .

[2]韩锦芳.试论绿色经济的发展[J].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5 (4) .

[3]王育德, 步秀君, 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 2004 (16)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3

一、不断提升的经济地位

天津开发区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狠抓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特别是94年以来,开发区积极响应市委"三、五、八、十"战略,抢抓机遇,取得了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经济地位不断加强,对天津和滨海新区经济指标贡献率不断提高。

(一)超常规的发展速度

94年以来,开发区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6%,在9年时间里,GDP增长了8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7倍,出口额增长了10倍,财政收入增长了10倍,实现了在高基数上的快速增长。

(二)外商投资的快速聚集地

吸引外资是解决区域发展资金缺口的有效途径,一个区域对外资的吸引力度强不强,直接决定了这个区域的投资环境好不好,发展速度快不快。开发区建区伊始,就提出了"投资者是帝王"的理念,积极吸引外商投资企业,1994年以来,开发区每年吸引外资以高于1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截至2003年10月,天津开发区历年累计合同利用外资达到183亿美元,《财富》五百强企业在开发区投资了 82 个项目。

(三)不断增强的区域拉动作用

天津开发区GDP占天津市的比重由94年的6.7%提高到2002年的19.8%,工业总产值比重由94年的7.3%提高到2003年的31.2%,出口额比重由94年的22.7%提高到2002年的49.6%。同时,开发区在滨海新区的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GDP占滨海新区的比重由94年的29%提高到2002年的47%,工业总产值比重由94年的43%提高到2002年的61%。

(四)遥遥领先的综合实力

从1993年起,天津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0年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首位。2002年,开发区的GDP达到380.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财政收入达到80.32亿元,增长18.9%,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31.24亿元,增长30.3%,完成出口57.06亿美元,增长41.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2.98亿元,同比增长8.4%,提前一年完成了"十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指标要求。这些指标在国家级开发区中保持领先,其中工业总产值、出口、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领先幅度更为突出。

二、领先时代的投资环境

天津开发区在与日俱增的竞争面前,保持了投资环境的先进性。在中国商务部历年颁布的《关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的通报》中,天津开发区主要投资环境指标方面均名列第一,天津开发区已经成为全国投资环境最佳的开发区。

(一)功能齐全、成本低廉的投资硬环境

截止到2002年,天津开发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已经达到了139.11亿元,从开始的"三通一平"到"七通一平"再到"九通一平"。特别是最近几年,为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的硬环境,开发区又加大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环境的建设为入区企业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服务环境以及较低成本的土地开发、能源供应服务。

(二)规模强大、配套齐全的产业环境

产业环境决定了一个区域的产业聚集程度,关乎到招商引资的成败。天津开发区非常重视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先后出台了《电子通讯产业规划》和《生物医药产业规划》以及《汽车产业规划》。目前天津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摩托罗拉、三星集团、霍尼威尔、松下等为代表的电子通讯业,以诺和诺德、葛兰素史克、诺维信为代表的医药化工业,以 SEW、艾默生为代表的机械加工业,以顶新、可口可乐、雀巢等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并且随着丰田项目的进入,正在形成规模庞大的汽车产业。其中开发区的电子通讯业是开发区的第一大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584亿元,占全国7.3%,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利润占全国的14.5%,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利润率12.35%,位居全国第一,使天津开发区成为外商在中国投资回报最高的地区。

(三)优质、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环境

天津开发区从建区开始就重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提出了建设"仿真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管委会审时度势,按照WTO的要求,继续按照开放区域和先进区域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制度创新提升开发区竞争力,不断提高行政效率、转变工作作风,以"发展、服务、管理"为主要职能,致力于建设"优质、公正、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四)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

2002年,开发区对现有的投资促进政策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板块式梯度政策,这是在全国开发区中的首创。该政策体系具有一视同仁、板块结构、梯度优惠三大特点,对只要符合开发区鼓励的产业门类,不论内资外资,也不分所有制形式,将一视同仁享受优惠政策,都给予扶持,同时结合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将政策分成不同的板块,并根据开发区产业的导向,区别对待,给予不同的扶持力度。

三、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是指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等。天津开发区认真总结了国内外一些工业区盛衰的经验教训,针对可持续发展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升了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一)日趋完善的科技创新环境

天津开发区全力以赴促进科技发展,走科教兴区的路子,提升竞争的档次,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在这方面,天津开发区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积极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发展工作成绩斐然。

截止到2002年,开发区共成立了4家风险投资公司,建成了6个孵化基地,国家级、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达到11家,高级人才数量达到227名。一个由内外资研发中心、高新技术孵化器、产业化基地为载体,以日益完善的投融资渠道、人才激励机制、优惠政策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已在开发区初步形成。

(二)日趋完善的城市载体功能

开发区2001年提出了三年形象年建设,其中城区形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开发区的城市载体功能日益完善。

一是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现代制造业发展,大力发展网上现代物流设施、金融服务区等载体的建设。二是为突出区位优势,建设了重大交通项目,解决了原来滨海新区"南北不通,东西不畅"的交通瓶颈,2003年10月通车的轻轨,大大缩短开发区和天津市的距离,进一步加强同天津市的交通联系。三是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建设了一批重大精品项目,如泰达图书馆、国际心血管医院、金融服务区等,这些项目的建成将成为标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大力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区域的发展提供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四、与时俱进的机制、体制创新

制度创新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区域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开发区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天津开发区不断进行适应发展要求的制度创新,积极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

(一)运作规范的政府管理职能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结合区域的特性,提出了"发展、服务、管理"三项职能,解决了政府管什么、管多少和如何管的问题。

开发区政府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各项工作均围绕发展而展开。为了集中精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做政府该做的事,开发区坚持从竞争性领域全面退出,将技术性、后勤性领域采取外包方式进行社会化运作,节省了大量的精力,用于政府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开发区始终为企业和居民着想,不断改善服务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准。开发区首倡了许多先进的服务理念,如"投资者是上帝,项目是生命线"、"让投资者获得利润等"。在目前政策趋同、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我们还提出了"服务也是生产力"的口号,采取了多种有力措施,提供了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灵活的管理体制

政府的管理体制是体现天津开发区先进性的重要方面。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发区在管理体制创新和改革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多年来,天津开发区之所以能连续取得较高的发展速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集中授权、充分放权",使开发区能够享受很多特殊的管理权限,同时市里各部门对开发区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开发区保持体制和机制的先进性创造非常好的条件,管委会政府保持了相对独立的体制和集中的管理权限,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同时,管委会通过不断加强内部体制建设,不断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创新的发展理念

天津开发区19年发展史,也就是一部创新史,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天津开发区总是以创新的思维不断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保证了在全国开发区中的领先地位。

(一)以高标准促进区域的快速发展

天津开发区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的发展,保持持续发展的领先水平,提出要以"中国最高水平,世界先进水平"为标准做好各项工作,即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科技进步、城市建设、法制道德环境、社会各项事业等都要达到"中国最高水平,世界先进水平"。

(二)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定位

天津开发区的定位紧密结合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时代进步的要求,为不同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天津开发区先后经历了由单纯引进外资发展到内外资并重,发展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变迁;由独立发展到协同发展的转变。开发区为适应这些转变先后提出了工业园区和工业新城区的定位。目前天津市提出了建设国际港口大都市,天津开发区刚提出现在的定位是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标志区和中国北方加工制造业中心,建成全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基地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基地。

(三)领先潮流的环境建设理念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 篇4

第一条 为了促进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的建设和持续高速发展,充分发挥开发区在本市的示范带动作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开发区是以利用外资、发展工业、出口创汇为主和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区域,是本市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区。

第三条 开发区应当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环境优越、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力高度发达、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标志性区域。

第四条 开发区应当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积极推进与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

第五条 开发区应当为单位和个人创造良好的投资、研究开发和创业条件,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第二章 管理体制和行为规范

第六条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开发区管委会)是天津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人民政府对开发区实行统一管理。

第七条 开发区管委会应当按照管理、服务和促进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实施开发区内的行政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编制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建立和完善开发区预算、决算制度,并依法接受监督;

(三)根据全市和滨海新区相关规划,统一规划开发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公用和公益设施,制定有关收费标准;

(四)统一管理开发区内的土地、规划、建设、房产、市容等项工作;

(五)审核、批准在开发区内市人民政府权限内的投资项目;

(六)对开发区企业实行劳动行政管理,保护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七)制定开发区内行政管理规定,检查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

(八)对开发区企业事业单位遵守法律、法规情况,依法进行检查、监督;

(九)统一管理开发区的各项社会事务,促进开发区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

(十)检查、监督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设在开发区内分支机构的工作;

(十一)支持、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在开发区内分支机构的工作;

(十二)市人民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开发区管委会根据精简、高效的原则和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权限,设立、调整行政管理机构,赋予其相应的管理职责。

第九条 本市各市级管理部门应当将其有关管理职权委托开发区与之相对应的行政管理机构行使,以提高办事效率。开发区的行政管理机构应当在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实行垂直领导的外,市级管理部门不向开发区派出机构。

第十条 开发区管委会依法管理开发区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工作。开发区土地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开发区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的登记、收费管理和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

第十一条 开发区内的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定职权和程序;对属于应当由单位和个人自行决定的事务,不得干预。

第十二条 开发区内的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循廉洁、高效、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开展工作,并提供优质服务。

第十三条 开发区内的行政管理部门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应当将其履行职责的依据和审批事项、收费事项、办事程序、办理时限和服务信息等,通过报纸、电视、政府网站及其他媒体公开,或者在其承办业务的场所以适当的形式予以公布。

第十四条 开发区内的行政管理部门实行政务限时办理制度,对单位和个人申请办理的审批事项,符合条件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批准;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及时向当事人说明原因。

有特殊情况不能按照前款规定完成审批事项的,可以延长三个工作日,但应当及时向当事人说明原因。

第十五条 开发区管委会对涉及开发区长远发展和单位、个人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推行听证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

第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组织的行政执法检查,对开发区内企业实施的,应当由开发区的行政管理部门在市级管理部门的指导和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下进行。

第十七条 开发区管委会应当建立畅通、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单位和个人反映的问题。

第三章 投资促进

第十八条 开发区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单位和个人提供良好的投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十九条 开发区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开发区产业导向的技术先进和新兴的工业企业。

第二十条 开发区鼓励单位和个人在开发区内开办符合区域规划和产业导向的商业、教育、文化、体育、旅游业等企业事业组织。

第二十一条 鼓励在开发区内设立金融、保险、法律、会计、评估、咨询等服务机构,为单位和个人的生产、经营和创业活动提供全面的服务。

第二十二条 开发区积极鼓励单位和个人在开发区内投资兴建和经营供水、供气、供电、供热、排水、道路以及其他基础设施。

第二十三条 开发区管委会对其鼓励发展的产业,除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给予优惠政策外,还可以对单位和个人给予政策性扶持。

第二十四条 行政管理部门除法律、法规规定的以外,不得对开发区企业进行任何行政性收费。

第二十五条 在开发区内申请设立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直接予以登记。需要办理前置审批的,应当有法律、行政法规的依据。

对直接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需要办理前置审批的,应当按照本市有关规定进行并联审批。

第二十六条 在开发区设立企业应当符合开发区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其经营项目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禁止或者限制外,应当准许登记。

第二十七条 在开发区设立企业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以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注册资本出资。

不涉及国有资产的,作为投资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可以由投资各方协商确定;涉及国有资产的,作为投资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应当由具有资质的机构评估确定。

第四章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第二十八条 开发区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和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第二十九条 开发区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十条 开发区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在开发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第三十一条 开发区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开发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者实施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

第三十二条 开发区管委会引导社会资金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单位和个人设立风险投资机构及专业投资服务管理机构,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第三十三条 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由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受理,组织专家进行认定。

第三十四条 开发区管委会每年从可支配财政收入中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科技发展金,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三十五条 开发区以优惠地价向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开发机构提供生产经营用地。

第三十六条 开发区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科技园、创业园、创业中心等各种形式的企业孵化器,并对其建设和经营给予扶持。

第三十七条 开发区对在开发区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级人才,给予包括住房、科研经费、子女入学补助等方面的优惠待遇,并在户口迁移、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帮助。

第三十八条 开发区管委会应当制定有关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鼓励高级人才进入开发区创业、从业的规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同级监察部门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其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对应当公开的信息未予公开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审批、登记事项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进行执法检查的。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向企业收费的,应当将所收费用退还企业,赔偿损失;并由同级监察部门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其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四十一条 开发区管委会和开发区内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5

(2012年度)

为深入实施“工业兴区”和“科教强区”战略, 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做优做强做新,促进开发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政策。

一、奖励范围

本政策适用于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纳税并开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含处于三年培育期尚未达到限额以上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类服务业企业)。

二、奖励内容

(一)鼓励做大做强

1、凡当年工业销售产值、自营出口额、区财政贡献保持增长,且分别排名前十位的工业企业,授予企业“十佳”称号,授予企业主要经营者“优秀企业家”称号并予以奖励。

2、凡当年工业销售产值5亿元以上(含),且区财政贡献800万元以上(含)的工业企业,工业销售产值、区财政贡献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0%、12%以上(含),给予企业经营团队奖励50万元。

3、凡上年度对区财政贡献保持增长,且符合以下条件的工业企业,给予企业经营团队奖励,具体标准为:当年对区财政贡献1500万元(含)-2500万元,且同比增长20%以上(含),奖励60万元;当年对区财政贡献2500万元以上(含),且同比增长15%以上(含),奖励100万元。

4、凡当年对区财政贡献保持增长,且分别排名前三位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和房地产企业,授予企业“突出贡献服务业企业”称号,授予企业主要经营者“优秀企业家”称号并予以奖励。

5、凡当年度对区财政贡献超过100万元(含),且区财政贡献同比增长15%以上(含)的重点鼓励类现代服务业企业,按其区财政贡献情况给予企业奖励,具体标准为:首次突破100万元(含)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其他企业按照当年区财政贡献的15%给予奖励。

6、凡工业设计企业、影视传媒类企业、电子商务类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过200万元、500万元、2000万元,且同比增长20%以上(含),分别给予企业奖励10万元、5万元、5万元。

(二)支持投入改造

7、投产企业当年立项的技改项目,在获得杭州市技改财政资助后,再按经市财政局确认的“审定设备投资额”的1%给予企业奖励;

符合开发区“四优四新”产业和杭州市十大产业的技改项目,且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含),在上述奖励的基础上再给予企业1%奖励。

8、企业对现有污染物治理设施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并通过环保部门验收的环保项目,奖励方式及金额参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区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9、企业增设或改造安全设施和应急装备的,并经安监部门组织专家认定,按该项目当年实际投资总额的10-20%给予企业奖励,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10、当年新增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以上(含)的工业企业,且符合增资后注册资本达35万美元/亩以上(含)、当年每亩工业销售产值达800万元以上(含)条件的,按当年新增实际利用外资的2‰-6‰给予企业经营团队奖励。

(三)支持开拓市场

11、鼓励企业上市,自被认定为拟上市企业次年起,三年内按其对区财政贡献的增长部分给予企业一定的扶持奖励,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100万元。鼓励企业加快上市进程,分企业改制结束、取得上市申报材料受理函和完成股票发行上市三个阶段,按5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分期给予企业奖励。上述企业上市后所募集的资金当年在开发区投资且投资总额占总募集资金50%以上(含)的,给予企业“一企一策”专项扶持。

12、鼓励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外展销会。上年度工业销售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参加由开发区相关部门组织或推荐的国内外展销会,按国外、省外、省内展会,分别给予企业每次10万元、5万元、3万元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13、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上年度工业销售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在外新设立销售分公司(纳入开发区统计并纳税的),根据企业规模业绩给予每个不超过5万元的补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14、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初次参加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市级以上(含)高新技术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的,分别给予企业10%的保费补贴,上述补贴可累计。对于区内企业开展应对国外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贸易投资壁垒工作表现突出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鼓励节能减排

15、当年认定的能源计量示范单位、绿色企业和当年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合格的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除外),分别给予企业经营团队奖励2万元、3万元、5万元。

16、当年通过电平衡测试验收合格的企业,按企业实际支付的测试费用给予50%的补贴。

17、鼓励企业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当年签订合同实施的单个项目,年节能量在50吨标准煤以上(含),其中工业项目年节能量在200吨标准煤以上(含),给予企业100元/吨标准煤奖励。

18、列入市(区)重点用能、重点减排的企(事)业,当年(或在规定时间内)超额完成开发区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分别给予企(事)业经营团队奖励5万元。

(五)支持科技创新

19、支持研发投入。企业立项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除按当年实际研究开发费用的150%向税务部门申请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外,开发区再按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2%给予补贴,用于加大企业科技研发投入。

20、支持创建科技型企业。新认定或新引进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或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分别给予企业经营团队奖励30万元、20万元;新认定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企业奖励5万元。新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企业经营团队奖励20万元、10万元、5万元。

21、支持建设研发机构。新认定或新引进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研发(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分别给予企业经营团队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

22、支持知识产权。当年新认定的国家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级、省级、市级专利试点(示范)企业,分别给予企业经营团队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当年新申请1项以上(含)发明专利、5项以上(含)实用新型专利或10项以上(含)外观专利,并取得专利受理通知书的,给予企业申请费用50%的奖励,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15万元。当年获得国内授权的发明专利每件奖励1万元、实用新型专利每件奖励1200元、外观专利每件奖励600元,当年获得美日欧专利局授权的发明专利每件奖励8万元、其他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每件奖励2万元。开发区范围内的高校当年专利授权量增长25%以上,且当年授权总量超过100件的,给予高校奖励5万元,主要用于奖励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者。(专利咨询:86877911,曹老师)

(六)支持品质提升

23、支持荣获科技成果。新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或国家技术发明一、二、三等奖的,分别给予企业研发团队奖励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新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或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一、二、三等奖的,分别给予企业研发团队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新荣获杭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的,分别给予企业研发团队奖励8万元、5万元、3万元。

24、凡当年新获得政府机构认定的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或浙江省著名商标,每项产品或商标分别给予企业经营团队奖励80万元、10万元;当年被评为五星级、四星级饭店、市场,分别给予企业经营团队奖励80万元、30万元。

25、凡主持国际、国家、行业、地方产品技术标准并成为标准制(修)订第一起草单位的企业,标准当年发布的,相应制(修)订项目分别给予企业经营团队不高于50万元、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成为主要起草单位之一的企业,则分别给予企业经营团队不高于

3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对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方法技术标准制(修)订项目的奖励,按上述产品技术标准奖励额度的50%给予企业经营团队奖励。对承担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并获得验收达标的企业(组织),给予企业(组织)经营团队奖励5万元。

26、凡当年新认定为一级、二级、三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分别给予企业经营团队奖励20万元、15万元、10万元。

27、凡当年获得iF设计竞赛奖、红点奖、国际设计杰出奖、日本优良设计奖和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的企业,给予企业奖励15万元。

28、创意企业影视、动画作品当年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或国际知名动画节展主要奖项的,给予企业奖励50万元;当年获得国家级政府类重大奖项的,给予企业奖励20万元。对在省级以上出版机构出版发行的原创影视、动漫及相关文学作品(转让作品不在此列),发行量在5万册以上的,给予企业奖励8万元。

29、凡当年通过CMMI3级、4级、5级评估的企业,分别给予企业奖励20万元、30万元、100万元。

30、凡当年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定为5A、4A、3A级或当年新入驻的5A、4A、3A级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分别给予企业奖励50万元、30万元、20万元。

(七)促进服务业发展

31、凡通过管委会相关部门前期业态定位审查与评估,当年投用的规模类社会投资现代服务业项目,按项目类别和面积不同,给予项目业主单位奖励,具体标准为:

A类项目(业主方与经营方一致):按时间计划与业态预审方案完成项目建设、通过各项验收并正式开业的,经营面积在2-5万平方米的奖励50万元,经营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奖励100万元。

B类项目(业主方与经营方不一致),按时间计划及业态预审方案完成项目建设并通过各项验收正式投用,且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奖励10万元。按时间计划及业态预审方案完成二次招商并全部正式开业的,经营面积在2-5万平方米的奖励25万元,经营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奖励60万元。

32、凡符合开发区产业导向,经管委会相关部门前期业态定位审查与评估,当年新开业经营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国内外知名品牌百货商场、超市项目,给予企业奖励50万元。

33、凡开发区内单幢商务经营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以引入文化创意、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的企业为主(主导产业经营面积超过60%)的主题式楼宇, 当年整幢楼宇上述行业区财政贡献突破500万元(含)的,给予楼宇业主单位(不包括分散业权的楼宇)奖励50万元。

34、凡当年度在开发区最佳产业园区(楼宇)评比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园区(楼宇),分别给予其企业经营团队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

(八)其他

35、实施职工安居补助。开发区设立安居工程补助专项资金,专项用于企业管理团队在区内购买商品房及企业职工租房补助,补助方式参照《2012年度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安居工程补助实施细则》。

36、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或规模贡献特别巨大的企业,可以实施“一企一策”予以奖励和扶持。

三、附则

1、凡符合以上条款的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当年及上年企业及其外包项目未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或其它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如发生则取消次年政策兑现资格);

(2)当年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3)列入市(区)重点用能单位的企事业必须达到当年开发区节能目标责任书考核要求,未列入重点用能单位的企事业当年万元增加值综合电耗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2、企业获得开发区其他同类财政资助(奖励)的(含一企一策),按就高不就低原则,不重复资助(奖励)。各类财政奖励(资助)总额以企业对开发区财政贡献为限(处于三年培育期尚未达到限额以上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类服务业企业,以及保持增长的自营出口企业除外)。

3、本政策涉及奖励企业经营团队的,主要经营者的获奖比例不少于奖励总额的40%。

4、“四优四新”产业解释:“四优”指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四大产业;“四新”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服务外包和文化创意、现代物流四大产业。“杭州市十大产业”解释:十大产业是指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

5、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须提供杭州市能源检测机构出具的节能量检测报告。政策中给予奖励的专利,其申请地址必须为开发区范围内。本政策涉及的工业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以企业上报后经开发区统计部门核定的数据为准。

6、符合条件的企业于2013年1月底前提出书面申请,经开发区经济发展局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并报开发区管委会批准后,方可获得相关奖励(无书面申请或申请超期的视为自动放弃)。

7、凡财政收入划入街道的企业,由街道进行初审,其政策兑现资金由街道按财政分成比例承担。

8、凡经年度审计,发现申请企业不符合奖励条件,或在申请奖励时虚报数据、伪造材料或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已经发放的奖励和已经实际享受的优惠政策予以全额追回,并取消其今后享受开发区奖励政策的资格。

9、本政策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解释。

福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6

党务工作部“五学”推进学习实践活动

党务工作部作为从事党内各项业务和事务活动的部门,在学习实践活动学习培训阶段中牢固树立“走在前、学在先、带好头”的理念,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精选篇目“必”学。在学习培训前,党务部领导认真研究、精调细选学习重点,制定了《泉州开发区党工委党务工作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集中学习计划安排表》,下发至部机关全体党员,并明确了学习时间、主持人、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重点突出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和《泉州市党政代表团赴江浙学习考察报告》等。

二是分管领导“导”学。党务工作部3位分管副部长作为本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持人,在每次的集中学习前,分管领导认真备课、查找资料、精心选材,巧妙设计。学习中,分管领导围绕主题谈理论、谈思想、谈感受、谈工作实际,有力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更加自觉地加强学习,鼓舞着党员们更认真地、更踏实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目前3名分管领导已带头主持集体学习9次,带领部机关党全体党员集中学习时间达18小时,带领党员学习达180多人次。

三是开展讨论“深”学。在集体学习中,部领导认真联系开发区的区情企情,认真联系党务工作部的工作实际,积极引导参学党员对所学内容进行互动座谈,努力实现“三个互动”:即分管领导与机关党员学习互动、机关党员与各科室学习互动,党员与党员学习互动,有力把学习培训活动引向深入。目前,已举行互动座谈会6余次,参与互动学习的党员达120多人。

四是网络媒体“助”学。部机关要求各科室以及全体党员要充分利用人民网、新华网、《开发区学习实践活动简报》、《开发区要讯》、《开发区党建》、《泉州晚报》以及其他媒体党报党报推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网页或专栏,认真学习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学习全国各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做法及先进事迹,有力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热情和干劲。

五是读书笔记“促”学。部机关要求全体党员既要全员参加集中学习,又要全程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在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辅导、电化教育和专题研讨中,要认真做好理论学习记录和学习心得,尤其要突出体现学习感受和体会,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有力确保证学习实践活动能够取得“党员干部受教育”的实实在在成效。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7

占尽先机才能化危为机, 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该区善于从经济发展中总结规律, 依靠敏锐的先知先觉, 未雨绸缪, 积极应对, 将危机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顺利完成了全年任务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招商引资。该区牢固树立招商是项目之源、项目是发展之基的理念, 突出抓好项目招引、建设、服务三个关键环节, 推动招商引资不断有新的突破。

一、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背景资料

日照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1年8月, 是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也是中欧环境管理合作计划在我国重点援助的四个环保试验区之一和山东省第一家通过ISO 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的省级开发区。建区以来, 开发区不仅引进了大量的外资, 而且建设了一大批新兴工业。其中累计引进各类项目900多个, 实际利用外资12.3亿美元, 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216亿元。在开发区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多达22个, 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纷纷在开发区设厂, 其中包括日本丸红、美国邦基、德国蒂森克鲁勃、比利时伊索、韩国现代等。目前, 该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以能源、浆纸、粮油加工、机械加工制造等几大临港支柱产业。

二、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指导思路

为促进开发区经济技术的发展, 日照市政府跟据国家对开发区的发展政策指导结合本地的区域特色, 制定了“一个目标、四个发展、五个重点、三个保障”总的发展思路。所谓“一个目标”, 也就是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终极目标:创建国内一流开发区。这是开发区发展的核心指导路线, 也是开发区矢志不渝的奋斗方向和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所谓“四个发展”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和率先发展。这是开发区在国家“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之下制定的发展战略。同时, 要走招商引资、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街道和村居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五个重点”之路。还要做到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平安稳定建设“三个保障”, 最终打造和谐健康极具发展潜力的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的成就

近几年来,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迅速, 在招商引资、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街道和村居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在日照市乃至整个山东省的创新、开放和服务发展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 韩国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物流产业园、汽车商贸城和粮油产业园发展势头明显。其中, 食品加工园区实现占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 形成了以水产品、果蔬加工、发酵制品和乳品加工为一体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其产品大量出口日韩两国, 有效拉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改进。

2006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0亿元, 同比增长13%;全年共有在建和新招引项目319个, 实际到位资金79.6亿元, 实现合同利用外资2.24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7100万美元, 进出口总值7.9亿美元, 同比增长80%;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6亿元, 同比增长37%, 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0.7%。开发区发展已经成为日照市工业强市的重要途径, 全市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的带头区, 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贡献巨大。预计2010年开发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50亿元, 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 力争跻身国内一流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列。

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开发区内大企业数量较少, 难以成为规模经济发展的支撑

从目前国内较为成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案例来看, 只有实现规模经济和规模效应才能得到长足发展。日照经济技术虽然在招商引资总量 (累计过百亿) 上成就可喜, 但区内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 大企业数目较少, 据统计, 目前区内年产值过十亿的企业仅占全体企业的6.72%, 该状况严重制约了规模效用的形成, 企业长期平均成本难以降低 (亚当·斯密, 《国富论》) 。

2、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山东省政府和日照市政府以及日照市规划委员会对开发区的发展做出了总体思路方面的指示, 但是没有针对开发区的园区特色和特殊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致使开发区目前只能“跟风随大流”, 无法领先于整个市内各区域的发展水平。由于区内包含多家跨国企业和外资企业, 其发展备受当地法规限制, 难以实现企业间的并购和重组, 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3、加工企业多进行低技术附加值的生产, 难以实现长足发展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企业多为加工制造型, 尤其以粮油产业园、韩国工业园为主, 该两园主要为外国公司加工和生产半成品。该类型的加工多为劳动密集型, 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中段部分、微笑曲线的低谷 (施振荣, 《微笑曲线理论》) , 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因而附加价值很低。目前区内产值过分依赖于该种加工生产企业, 没有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技术能力, 长此以往, 难以实现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

4、人员思想水平不高, 缺乏长远战略和国际战略眼光

开发区建立之初, 由于本地人才资源稀缺, 区内工作人员多引自当地乡镇企业, 该部分人员缺乏相应的国际化教育知识, 难以摆脱只顾眼前利益和本企业利益的短浅目光, 造成了开发区至今没有完成向国际化道路的转变和发展。再后来的发展过程中, 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切实解决。目前, 区内工作人员的冗余度较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区经济发展的速度。

五、对开发区发展的建议

当前, 面对金融危机的滞后效应, 日照经济开发区全区上下着眼于主动应对而不被动应付, 积极作为而不消极无为, 做到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 把问题研究得更深透一些, 把举措谋划得更实在一些, 努力变压力为动力, 化不利为有利, 进一步提升精气神、增强创造性、提高执行力、坚定发展信心, 力求化“危”为“机”, 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努力夺取国内一流开发区建设的新胜利。

1、实施旅游开发战略

日照经济开发区位于属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年均气温约为12.7度, 堪称“北方的南方, 南方的北方”。长期以来, 日照一直以“碧海、蓝天、金沙滩”闻名于世, 市内拥有亚洲最大的天然泻湖和国家级海滨森林公园, 被誉为“中国第一滩”、“东方夏威夷”。2004年日照入围中央电视台评选的40个魅力城市之一, 并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确定为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29届奥运会帆船帆板赛前训练基地, 并成功举办过多次国家级和世界级世界帆船赛。同时, 作为“江北第一茶”———日照绿茶的产地, 市内拥有多个景色秀丽、芳香怡人的大型茶园, 可供休闲娱乐之用。

开发区可以依托母城日照的自然资源优势, 发展自身的旅游产业。同时整个山东地区可以为日照开发区提供重要的客源市场, 同时可以受到青岛、烟台等旅游胜地的客源市场辐射, 成为来这些城市的旅游者的二级旅游目的地。开发区要做好旅游空间的布局设置, 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着重发展地方特色, 如茶文化, 充分利用“茶旅游节”和“茶博览会”发展开发区旅游产业。

2、完善法律法规,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加强对开发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政策、法规和措施的研究, 加强总体规划和宏观指导, 建立和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使开发区走上正规化、法制化发展的道路。着重监管区内重工业企业, 严格做到好清洁生产、节约能耗和可持续发展。针对此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做到监管有法必依、有法可依。

3、协调短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发展

目前, 开发区内各企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要帮助各企业和全区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做到三者的协调发展, 既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也不能好高骛远。

4、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开发区要致力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推进技术改革和技术进步,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采用高新技术改进传统产业, 摆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限制, 努力向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靠拢。同时, 在继续加强农副产品出口加工的基础上, 发展特色工业, 充分利用日照市矿产资源丰富和作为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 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5、培育区域集群品牌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 一个高知名度的品牌对于消费者有极强的号召力, 是企业的巨大无形资产。因此, 开发区必须实施自己的品牌战略。首先要做好区域品牌的定位, 利用自身的优势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品牌, 在此基础上做好品牌的营销工作,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做好品牌的传递工作, 尤其要做好区域的形象设计, 这对于招商引资具有重大的意义。

6、走土地集约节约发展型发展道路

在我国,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往往受到土地资源瓶颈和资金的约束, 因此要做好区域土地开发规划, 合理用地, 坚决打击乱占耕地现象。政府要在这方面发挥控制力, 严格监管开发区用地问题, 做到土地规划合理、正规、科学。

参考文献

[1]韦伯:工业区位论[M].商务印书馆, 1909.

[2]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商务印书馆, 2004.

[3]顾凤霞、刘文宝:滨海城市旅游资源开发构想——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福建建筑, 2009 (4) .

[4]包丹菲、施良展、宋美龄: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化的路经研究[J].福建论坛, 2009 (4) .

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8

建区八年来,在12.49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域内,基础设施覆盖面积达8平方公里,实现了水、电、气、路等"七通一平",7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内布满了项目。截止2002年底,累计批准进区项目700个,建成投产企业200余家,形成了电子信息、电力器材、印刷包装、食品加工等四大主导产业。荷兰飞利浦公司、德国曼公司、韩国LG公司、台塑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海尔、安彩、乐百氏等国内500强企业纷纷入区投资。2002年底,河南省目前最大的合资项目--由安彩集团与荷兰飞利浦公司出资约30亿组建的安飞电子玻璃有限公司建成投产;预期2003年底,郑州宇通客车有限公司与德国MAN公司(世界500强)合资组建的猛狮客车有限公司也将建成投产。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国内、外企业、留学归国人员投资郑州,选择开发区。与周边各省、地、市各类环境相比,我区有得天独厚的投资优势,具体包括:

区位优势: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郑州城市总体规划中东部外向型经济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独立于市区,又与市区紧紧相连。企业在此投资,既可利用开发区的基础配套,又可利用郑州的基础设施、商业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分布在开发区周围。开发区距天下名刹"少林寺"80公里,到古都开封、洛阳也只有1个多小时的路程。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郑州市的东南部,是"郑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支持和特色鲜明的个性化服务带动"郑东新区"开发。郑州东部地区是郑州市最活跃的智力、人才、教育和科技中心,汇集着郑州市70%以上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可为进区企业提供良好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交通优势:开发区周围铁路、公路、航空等设施配套齐全,便捷程度之高在内陆开发区中十分罕见。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22公里,距陇海线上的圃田车站3公里,距郑州铁路一类口岸郑州东站1.5公里,距郑州公路货运中心站2.5公里。京广铁路、陇海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环绕开发区四周,区内主干道就是郑州市迎宾大道--航海路。至天津、青岛、连云港港口铁路运输最多不超过12小时。

环境优势:开发区科学制定并实施城区景观规划,引入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绿地率是郑州市最高的地区之一,形成了"净、绿、美、阔"的环境特点,"洋、文、灵、秀"的建筑特色。在内陆开发区中第一个全面导入CI,增强区域形象吸引力。郑州市占地600亩的"世纪公园"、郑州国家森林公园、航海广场分布于开发区周围。

土地优势:开发区位于昔日的黄河古道上,93.6%为沙荒地,耕地少,地势相对平坦,地面2米以下为坚实的土质,符合基本建设用地标准和国家土地开发政策,可以为入区企业提供配套条件良好的大面积基建用地。

服务优势:坚持"以事业统一思想,以发展凝聚力量,以实干树立形象",按照"宁肯自己千辛万苦,不让企业一事为难"的服务宗旨,创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做到了"企业提供资料,中心全程办理"。按照"服务到永远"的理念,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以项目服务中心为主体的项目进区服务队伍,以建设局为主体的项目开工建设服务队伍,以计划经贸局为主体的项目经常性生产经营服务队伍。

区内服务支撑体系完善,设立了工商、税务、金融、邮电、通讯、公安等分支机构,并逐步完善法律、咨询、信息、医疗、文化、教育、体育等公众服务设施,可为企业和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政策优势:开发区拥有国家赋予国家级开发区的一系列扩大开放、吸收外资、鼓励出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可以对符合产业政策和导向的内外资项目提供有力支持。郑州出口加工区,将为出口创汇企业提供充足的政策支持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乡村振兴空间布局规划下一篇:公务车辆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