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网络建设研究论文(精选8篇)
高职校园网络建设研究论文 篇1
1高职院校建设校园网络的作用
电脑进入大学,学校加强管理,教育,教学能力。校园网的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提供给人们教学和研究,综合信息等多项服务,以学生和高职院校为主体,进而使教育、教学和其他类型的数据已被广泛共享,提高学习和工作速度重要教学任务。基于上述判断,我们认为,在高职院校校园网建设应该发挥以下作用:
1.1大力促进教学和科研
教育科研功能是高等职业学校网络计算机的学习方式,其中包括最基本的功能是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电子图书馆。多媒体网络教室的老师包括演示,电化白板,学生练习,教师评价,学生练习,学生们举手发言,老师个别指导,语音广播,群聊,视频直播和点播为主的教学功能,以及课件管理,座位安排,设备管理,群组管理,安全管理基础的管理能力和发送文件为基础的作业管理和辅助功能。这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之一。多媒体提供给整个校园网的终端用户电子书服务的电子图书馆,任何用户都可以使用校园网WEB浏览器来访问电子图书馆,完整的系统注册表,检索图书,看书、书评、书签等维护操作。服务请求和响应是所提出的标准的HTTP协议的系统的用户。图书馆用户不同级别的访问取决于权力系统。
1.2提升高职院校办公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办公管理功能,包括校长查询,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工资管理,物业管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行政管理和党的管理思想,它是实现高校网上办公和办公自动化的基础。
1.3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
通过正确、合理、有效地利用校园网,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看网站获取知识,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基本能力,我们也可以探索新的教育系统的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和网络环境,从而确保通过强大的计算机网络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可以提高观察力,注意力和事物的分析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有助于从多渠道,多角度的学生接受信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质量的吸引力,课堂课外,学校和社区延伸,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本领。计算机网络,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相结合转化的指导下,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高职院校建设校园网络的要求
2.1网络的安全性和高效管理性
高职院校校园网内部存在许多保密数据,而由于大学生和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不少的网络大学的学生经常被*客攻击,如果大学访问互联网,也可能是由外部*客恶意攻击,造成损失的教学和研究。因此,网络安全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校校园网。合理的网络安全控制,可以使应用程序环境信息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在网络中,关键的服务器和核心网络设备,系统管理员仅具有操作和控制只能访问对共享资源的客户机的功率,网络应能防止任何非法操作。在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协议和骨干老师的MAC地址,基于IP地址的分组过滤进行控制。网络上的任何设备应控制,包括网络设备状态,通过故障报警平台和网络管理平台进行探析。因此,它可以通过一个网络管理平台进行监控,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管理效率。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的设计方面,利用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接口,是网络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其灵活的经营方式大大简化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在选择网络设备时,不仅要求网络设备支持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SNMP,同时要支持RMON/RMONII协议,以充分发挥网络管理的功能。
2.2网络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在网络设备采购职业学院校园网的建设必须有战略眼光,长远的,不能急,以避免网络中使用的许多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出现,然后对付建设,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设备投资,以及未来的维护、升级、扩展是一个问题。购买校园网络设备,充分考虑到了网络带宽、速度,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再考虑装备的选择,如品牌,型号,兼容性和售后服务,最终使网络设备位于校园内,根据实际情况,适用于建筑和其他机构,先进性和实用性综合考虑优化各方面的各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奠定了学校校园网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与实际情况一致。网络建设的成功,对采购网络设备起到了取得成功的决定性作用。
2.3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前瞻性
高职院校校园网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提升。校园网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的发展在未来的业务高职院校的开始,确保网络设备和网络升级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同时也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设备应以保护投资升级和网络优化。同时,推进高校校园网建设项目和用于具有成熟和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要充分考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未来的设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如IPv6、三网融合等),网络使用的设备和协议应完全符合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兼容现有的网络环境,提供良好的互联性。
3结论
总而言之,未来的社会将是快速、高效的信息传播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基本特征。职业学院校园网将充分体现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因此,校园网的建设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客观要求,需要从高职院校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校园网的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满足了教学,科研和信息服务需求,使职业院校真正成为“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国IT技术培训基地的复合型人才和专业发展的基石和先锋。
高职校园网络建设研究论文 篇2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办学理念、历史文化底蕴传承、育人模式等的显性载体,对学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大学文化积淀不深厚的高职院校来讲更是如此。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认真厘清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思考“建设怎样的校园文化,怎样建设校园文化”的问题。
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
2.1 功能定位不明晰
当前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中专、技校等升格而成,学校教学和管理者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只注重扩大校园面积和校舍规模以及档次的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现代化和高档化等外在硬件设施的改善,以及招生规模、就业百分比、技能大赛等问题,忽视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过分强调校园文化的控制、导向、凝聚、激励功能和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等物质功能。更有高职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并未从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大背景出发建设校园文化,片面地把校园文化建设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规划、培养目标等割裂开来,这极大地限制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
2.2“职业”文化不明显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比较晚,认识也比较片面,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就不知何去何从。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从原来的中专或技校升格而成的,部分高职院校还停留在中专或者技校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和目标,其配套建设的校园文化自然就存在定位过低的问题,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不能满足促进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有一些高职院校盲目地将校园文化定位和普通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致,忽视高职教育特征和规律,没有尽可能突出“职”的特点,文化建设缺乏人才素质等,而一味地模仿、抄袭和复制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
2.3 保障条件严重滞后
一是规划设计不足。由于较多高职院校成立不久,校园建设整体规划缺少稳定性和远瞻性,或因区域规划的限制,处于东拼西凑的窘境;或规划设计不足,校园建设凌乱。二是经费不足。由于校园兼并、规模扩张等原因,不少高职院校拥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校区,虽然多个校区扩大了学校规模,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但多个校区往往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难以集中投入,原本就有限的资源被分散使用,造成校园文化建设缓慢。
2.4 教风学风培养艰巨
学校的学风与教师的教风是高职院校精神层面文化的重要体现,良好教风和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核。一方面,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结构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教风、学风的提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与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差距,有的学生在经济、生活、就业、心理健康等方面也存有困惑,由此造成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钻研性相对欠缺,这些都是影响良好学风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加以考量的重要内容。
3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3.1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夯实文化基础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的基础,打造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首要任务就是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显职业特色。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就显得极其重要,要处处突显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职业特色不仅要从宏观的建设规划中体现,如建设配套高职教育的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图书馆等,也需要从细节着手,从方方方面面显现职业特色,譬如在教学区域张贴专业与行业杰出人物的成果、优秀校友事迹等宣传资料;在校园内布置具有职业特色的宣传标语、格言警句等。使身在其中的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所属行业的职业化气息,从而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增强学习进步的动力。
3.2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塑造文化内核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围绕的核心内涵,也是校园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环,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对学校的长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学生技能培养,主要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职业导向性强,因而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必须把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体现出来。因此,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注重以培养、熏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职业素质、正确的择业观念为导向,突出高职特色,在保持良好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实现创新。
3.3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固化文化传承
校园制度文化是维系校园正常运转的制度保证,为了顺利地培养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建设具备自身特色、适应自身发展的制度文化。一是教学制度文化建设。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学制度文化建设的效果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二是管理制度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抛开传统的与学生对立的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必须充分体现人性化。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宣传制度的建设。校园网、校报、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舆论阵地不仅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还要结合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加强自身的建设,构建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舆论平台。
3.4 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强化文化养成
校园行为文化是师生日常行为的集合,也是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学校要对师生员工经常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培训,通过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的方式将院校信奉和倡导的价值理念逐步渗透到他们的头脑中去,求得一种亲和力和心理上的共鸣。加强行为方式引导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高职院校必须在培养学生各项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职业行为素质的培养,把包括职业礼仪、道德、待人处事、行为举止等方面的相关内容纳入教育体系中去,使学生在学校里就接受职业文化的熏陶,为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做准备。管理人员群体是和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策划者和引导者,在文化建设中要做到未雨绸缪、掌握大局、以身作则。
总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内的每一个要素都扮演着自己独特的角色,不能缺少、不能替代,只有系统认识、系统分析、系统发展、系统整合,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高职院校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对学生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提升综合素质极为重要,对构建符合高等教育、体现职业特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积极意义。但现实中,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误区或缺失,文章在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拟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建设校园文化的对策与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丁德智.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探讨与建设思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
[2]李峰.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思路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8).
[3]王锋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
[4]倪赤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与特色探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8(4).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铁道兵精神;企业文化
1 引言
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随着高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高校的发展而发展,在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日益被高校所重视,校园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决定着校园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建设符合我院高职高专特色的校园文化,对我院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许多国外的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到比较完善的阶段,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面向技术人员、工程人员的职业教育。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现代学徒制”模式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全体师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效推动和谐高职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2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那些高等学府,他们的校园文化经过上百年的积累、沉淀、凝练而成,而高职院校文化底蕴缺少,校园文化认识不准确,内涵建设概念模糊。
2.1 校园文化认识
现在好多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上存在误区,以至于导致实践上的失误,使得校园文化不能发挥她的重要作用。有些人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多搞基础建设,多绿化、美化校园,过分重视这些外在物质文化建设,而忽略了有内涵的精神文化建设;有人认为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多搞一些学生的课外活动,过分强调娱乐而忽略了精神、人文素养及道德品质的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的加强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高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激发奋进,不断进取,激发师生热爱工作、热爱学习,让大家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鼓励和鞭策自己。
2.2 内涵建设分析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盲目的扩大招生,抓硬件建设;老师们教学任务繁重,为了职称评聘,加班加点写论文、搞项目;招生和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校领导没有精力抓软件的建设,不能站在全局高度就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以至于校园文化缺乏了系统性,缺少了系统规划和统一安排就会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缺少凝聚力。校园文化的缺乏就严重影响到了“职业人”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主动文化内涵建设,突显高职培养人才模式、加强校园文化的职业性,融入“职业文化”,来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3 传承、发扬、创新我校校园文件建设
3.1 传承发扬铁道兵精神
参天大树必有根,环山之水必有源。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0年9月,前身为铁道兵工程学院材料系,1994年独立办学,2000年7月改建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職业院校建设的立项单位。校园文化必要要有传承,要有积累和沉淀。虽然我们现在脱掉了军装,但是铁道兵是我们永不磨灭的番号。“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要把不休的铁道兵精神当成我们校园文化的灵魂。铁道兵精神就是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以此为灵魂,鼓励我们老师和同学们要发扬吃苦耐劳,为人奉献的精神。弘扬铁道兵精神要志在四方、艰苦创业;学习和发扬铁道兵精神就要艰苦奋斗视为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美德,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3.2 结合高职特色,突出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性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建设和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通过实践突出其校园文化在铁路院校中特点,体现“铁路”的本质特色,培养技能型学生,彰显校园文化灵魂。
从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好定位,合理规划。我院为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彰显其实践性,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园文化模式,讲实践性和职业性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融入“职业文化”、“企业文化”元素,为推动我院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3 引进企业文化、彰显校企合作的文化氛围
职业教育就是提升服务行业或企业的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这样才能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才能让高职教育真正为企业服务,从而高职教育才能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民族文化传中的符号要素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认识态度;语言要素形成了高职教育的传承和思维方式;价值要素形成了高职教育技术的职业定位观;规范要素形成了高职教育的职业道德,必须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高职文化传承和创新中。
将概念转化为力量,将精神转变为学校文化、企业文化,学校教育是第一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职建设和发展必然选择,职业教育模式具有物质化、开放化和柔性化特征,使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为培养学生“准职业人”奠定基础。
4 结束语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传承和发扬铁道兵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结合时代发展,引进企业文化,为培养学生成为“准职业人”奠定基础。校园文化建设在推动学院建设中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了师生凝聚力,使得高职院校能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发仁.高职院校“企业化”校园文化研究[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应晓清.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86-89.
[3]赖赛珍.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理性思考[J].职教论坛,2005(30):49-51.
[4]朱发仁.髙职院校校园文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5):32-34
[5]邓洪玲.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259-261.
作者简介
李德雄(1979-),男,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与电气控制。
作者单位
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探讨 篇4
(1.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2.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济源459000)
摘要:精神文化是当代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在精神导向、价值导向、激励导向、行为导向上均可对育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要以育人为本,从夯实文化建设基础、加强文化借鉴与传承、凝练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开展文化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内容;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 084507 - 0029 - 03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成的。建校伊始,普遍呈现出重物质文化建设而轻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即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绿化美化、教学生活设施等方面的投入,而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再加上建校时间短,文化底蕴不深,造成精神文化的滞后与缺失,从而影响到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因此,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高职校园精神文化的育人功能
1.精神导向
精神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多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的,影响深刻。在高职院校,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除知识和技能外,还可通过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的心灵走向,使其在文化氛围中接受文化沐浴、情操陶冶、道德洗礼和人格升华,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效果。有了精神文化的引导,大学物质文化就能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中,不断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灵魂,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广大师生中形成一种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使学生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价值导向
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所蕴涵的价值观念深深地熔铸在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通过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其中的个体无形中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诸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并逐步引导师生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秉持一定的价值取向,紧紧团结在一起,慢慢对现有的文化价值产生认同,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形成共有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建立起高度和谐、信任、理解、互尊的群体关系。长期处于这种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下,广大师生的思想得以净化,情操得以陶冶,情感得以升华,审美情趣得以提高,从而实现对个体精神、心灵、人格的塑造。
3.激励导向
充分发挥校园精神文化的激励导向功能,教育和引导高职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他们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用内容健康的精神文化去刺激和引导学生情感和心理,可以增强广大学生对精神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形成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以校为家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一种团结向上、推动发展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一旦稳定形成,就成为激励高职师生勤奋学习工作、勇于拼搏的强大的内驱力和推动力。
4.行为导向
大学精神文化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具有十分强烈的导向作用。在校园生活中,学生必然受到各种规范的要求和制约,包括有形的或无形的、明文规定的或约定俗成的。高职精神文化虽然无形,却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氛围力量和精神因素,时刻约束和引导着广大师生的言行,通过运用刚性的制度和柔性的舆论道德手段,引导着正确的行为,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通过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引领,逐步把学生引导到学校所确定的目标方向上来。这种无形的精神文化力量,既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自觉规范自身言行;同时还以使那些不遵守规章制度者在精神舆论压力下,逐渐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言行,进而融人到群体生活之中,最终成为群体中的一员。
二、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它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具体体现为教育理想、建校原则、办学宗旨、育人取向、培养目标、精神偶像、育人途径、学风建设、教师形象、工作重心、庄重承诺等方面。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
2.校训
校训在《辞海》中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由此可见,校训是高职院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具体反映,是全体师生必须共同信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一所学校的校训,可以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理想,掌握广博精深的学识本领,塑造为人做事的良好品行。
3.校风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它体现在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上,包括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干部作风、班级班风等各个方面,同时还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建设好的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校风,既是教育和管理的成果之一,又在教育和管理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它具有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和优良传统。
4.教风
教风即教师风范,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性表现,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是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的集中反映。教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教风也是一个学校崇高的精神旗帜,它对学生可以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好的教风,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可信度。因此,教风是一个学校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
5.学风
学风即学习的风气。通常指的学风有二种,一种是指学校和教师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第二种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构成了校园精神文化。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成为增强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之一。
三、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路径
1.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夯实文化建设基础
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建设精神文化环境时,必须摆脱功利性思想的束缚,深入挖掘埋藏在人内心深处的人性的精华,寻找可能产生巨大效应的潜在因素。
(1)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素质是前提,是基础,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必须适应岗位需求和职业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校园文化积淀等,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高职院校独有的一种崇尚职业道德、注重技能培养、弘扬创新精神的优良传统。学生在这样的精神文化环境中,逐渐受到熏陶直至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能力水平。
(2)以人文精神为出发点,创设文化氛围,实施文化启蒙。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发展演进过程中逐渐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培育出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人。如,中国古代教育为教、为学、为人的大学理念“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教育为学习参天尽物的道理,昭示着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体现出人文精神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以人文精神为出发点,创设文化氛围,实施文化启蒙就是高职院校在教给学生技能的同时授之以文,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作为打开思想之锁的钥匙,用文化来引领思想,启迪智慧,塑造灵魂,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具备高超技能又有高尚道德和人文情操的全方位发展的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2.加强文化借鉴与传承,丰厚校园精神文化优良传统
文化借鉴与传承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方法。既要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传承本校特有的精神文化,在借鉴和传承原有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多种途径的文化建设活动,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精神。
高职院校在精神文化建设上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国内不少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是,各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我们在文化借鉴的同时,也需结合自身的实际,创造出本校的精神文化。
首先,要突显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以高职教育的特色为根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如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秉承“明德励志、勤勉精艺”的校训,形成了“文明、书香、和谐、创新”的校风、“德高、业精、乐教、厚生”的教风和“修身、践行、笃学、强能”的学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的校园文化,从不同程度上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因此,我们应在明确学校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把促进学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首要目标,避免精神文化方面的同质化。
其次,明确属于本校的治学理念,如强化岗位知识和技能概念、岗位知识和技能应区别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关注企业,实现岗位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使之与企业的岗位知识与技能同步发展。
再次,建立本校的校园文化评价体系,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考风等内容,可反映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也可考察学校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3.凝练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增强师生认同感
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若要迅速产生效果,必须在培育和弘扬高职精神文化的同时,形成广大师生的广泛文化认同。一旦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即会在日常的生活和活动中自觉主动用学校文化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进一步影响思想和灵魂。
(1)将精神文化融入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之中。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应用性是高职教育的独有特点。而高职精神文化必须体现这些特点和特色,既要体现大学精神文化,也要体现企业精神文化、体现职业精神文化,突出职业特色。要把这些精神文化体现到人才培养目标中,体现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将企业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文化中,既可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双证型、职业型的人才,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意志和情感,为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形成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2)将精神文化与所学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寓教于乐。高职精神文化建设必须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否则就不可能长久。因此,必须将精神文化融入到专业知识讲座、职业技能大赛等专业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要最大程度地整合高职校园可利用的资源,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神文化品牌,使之成为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主流。
4.加强文化创新,形成独有的校园精神文化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是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和更高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在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开展文化创新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精神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创新,关键是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创新文化是什么?是唯物、辨证的科学世界观,是服务国家战略、不断科技创新的价值观,是科学的精神和伦理道德,同时,也是有利于激发并保持创新活力的精神氛围。它包括外部物化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精神层面三个层次。作为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道德风气等,是创新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内涵。高职院校的传统、精神,就是高职院校的文化积淀,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是展示学校形象、理念的文化名片,是绵延组织生命的文化基因。在文化创新中,必须加强对师生创新文化的教育和引导,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创新,重点是创新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味。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展示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和信念追求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校园文化、实施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对传承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经常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文艺晚会等多种科技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营造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初探论文 篇5
一、新时期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当前在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上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一)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不清,不能达到高职教育的要求。大多数高职院校往往是从中专院校和中职院校升格而成,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两大误区,一是沿袭老路,没有达到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和内涵;二是走上翻版的普通本科院校之路,过多地模仿,缺乏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往往脱离实际。
(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正确认知,不能达到以人为本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师生。不少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对建设主体认识不清,认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某个具体部门的工作,或者仅仅认为就是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认为活动数量多了就是校园文化繁荣。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过多反映的是学校一些具体部门的要求,或者学院工作的配合,不能真正体现学校师生的需求,更不能很好地实现师生的意愿。校园文化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
(三)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保障,不能达到学校发展战略的要求。一些高职院校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片面强调学校基础建设、招生就业和科技创新,对于校园文化这种软实力缺乏必要的保障,往往在组织支持、人员配置、政策保障和经费投入上相对缺乏,使校园文化成为空谈。
(四)校园文化建设不重视新媒体建设,不能达到校园文化信息化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网络、手机报、QQ、飞信、微信和手机网络客户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不使用新兴媒体这一工作载体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二、新时期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要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就必须清晰地认识新时期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把不足内化为动力,并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加以改进。加强高职教育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使师生具备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以及艺术审美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推动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使之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价值取向和人格品质,这些对于高职教育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是通过潜移默化去实现的,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相同和相近专业背景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养成了与他们专业背景相匹配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新时期高职教育正是要努力改变这种与素质教育要求不协调的育人方式和育人环境,使大学生获得与个人身心发展的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使大学生逐渐完成了个人社会化的转变,并从校园文化活动活动中完善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个性和特长得到了升华和完善,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学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时候,校园精神的作用以及校园文化行为的后续力量使得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能够作用于社会主流文化,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
(二)校园文化的约束作用。校园文化的约束作用主要反映在它的文化制度建设上。主要反映在,第一,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形成优良学风、教风以及建设制度对学生产生了必要的约束机制。良好的校风学风、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能够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素质教育,这种约束作用能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社会、学校、他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和勇于担当的意识。第二,校园文化还是矛盾的调节器和中和器,它通过舆论评价、习俗、道德观念等形式,调节师生的行为认知和个人评价。第三,校园文化有很强的评价重要,它弃恶扬善,对周围的事件有明显“善”与“恶”判别,从而使大学生个人认知和评价得到加强。
(三)校园文化的凝聚作用。优良的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可以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校园主流价值观凝聚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尽管在校园中师生个体的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现象,但校园主流价值观仍然影响着个体价值观,并使之趋于一致,这其中校园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心理发展等来实现,具有较为鲜明的教育性、发展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内在的补充和发展,在更高面使学生成为文化人、智慧人、社会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它的育人作用。从无意识地形成校园文化,到有意识地营造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不断积淀使师生的个人发展和道德评价得到加强。同时,人文艺术类学科的体验性、教化性和评价性的统一,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升华。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和取代的。校园文化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正是由于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作用,才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
三、结语
高职校园网络建设研究论文 篇6
目前该校校园网二期的硬件建设已经接近尾声,硬件设施的建设是整个校园网稳定运营的有力保障。充分考虑学校的战略发展需要,选择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综合协调各种设施设备的搭配对接,防止参差不齐,为智慧校园的稳健运营提供保障。
3.2加强各层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加强该校中心机房的监控和安保建设,机房需由专人管理,外人不得随意进入,出入必须登记。为该校建立更为完善的网络安全策略,建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并由专人负责认证授权管理,建设部署网络监控控制系统,对各网络节点进行有效监控;部署软件对该校内外网络之间的访问连接进行系统的检查,对跨边界的数据按照预先设置好的安全策略进行审查。该校还需进一步投入资金购买安全稳定的数据库服务器,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和数据标准,对接入智慧校园各系统的所有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并完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在数据管理中采用访问控制、加密、灾备等一系列的措施,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该校的各操作系统的漏洞需及时修复,需要管理员统一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对已经落后的操作系统进行升级,重新设计或者购买符合智慧校园需求的业务应用系统。通过各种渠道向广大师生宣传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各系统禁止采用弱口令密码,加强安全保密意识,不随意打开不可靠的文件或邮件,禁止访问非法网站。
3.3管理措施
该校需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规范各业务系统和网站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程序。该校的各层级管理员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的学习,网络管理员需做好所有路由器、交换机以及各服务器的网络配置,及时查看日志,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做出调整。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提高该校的安全建设与安全管理水平。
4结束语
智慧校园的建设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建设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对在实践中暴露的一系列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策,并努力将智慧校园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智慧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许华.基于互联网+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研究[J].软件,,37(10):17-19.
[2]王曦.互联网+智慧校园的立体架构及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07-111.
[3]全增权.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校园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4]王天明,李丽蓉.高职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与研究[J].电子商务,2014(3):34-35.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路研究 篇7
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 根据研究视角和研究依据的不同, 其分类说法不一。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是校园文化可以分为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面, 即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但是, 本文在此基础上加上学校行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校园文化引导师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求真、务实、尚美, 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一种高品质的文化形态, 它在校园中营造了积极进取、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氛围。侵染在这种良好氛围的高职院校师生员工, 必定体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同时,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决定了高职院校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心理趋势和行为选择。因此, 对其思想和行为都起到导向作用。
1.2 校园文化规范、制约着师生的行为
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们认可并接受的校园文化, 规范和约束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它是全体师生员工在衡量对与错、美和丑、善和恶的重要标准, 同时, 当人们彼此之间或各自内心发生矛盾及思想斗争时, 校园文化倡导的信念、意志能为他们指明方向, 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3 校园文化聚集人心, 凝聚师生斗志
校园文化增强了所有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他们拥有一致的理想、价值观, 拥有同样的道德标准, 遵守同样的行为规范, 此外校园文化使所有师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得到提升。因此, 全体师生员工可以团结一致, 共同为学校的未来发展而奋发图强, 这形成高职院齐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
1.4 校园文化激励全体师生积极向上
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能使全校师生迸发出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和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从而能为学校在竞争中形成核心竞争优势、进而实现员工自身的发展目标。
1.5 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到社会公众的言行
高职教育是与社会密切联系的教育类型, 熏染了该校校园文化之后的师生员工, 在进行实践教学、从事职业实训、提供社会服务时, 必然将自身涵养的文化外化成相应的行为, 对社会及公众起到辐射作用。
2 高职院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 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 逐渐意识到其重要性, 并加强了校园文化的精神、制度等文化建设, 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 校园文化的社团活动对技术技能体现不够
众多高职院校为了丰富校园活动, 提升学生的能力, 都注重了社团的发展。然而, 在社团活动中, 体现职业能力及素质的活动远远不够。
笔者在对本校社团所有负责人调研时发现:其参加社团活动, 最大的收获主要是增长了知识、增强了自信, 提高了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在社团中的其他成员他们的答案是:在社团里认识了很多伙伴, 学到了多的社会实践经验, 培养了团队合作及社交能力。这说明各种学生社团进行人文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特长、弘扬学生个性具有重要作用。然而, 在调研时发现, 就是与专业技能有关的学生社团和参与人数较少。大部分社团是文学艺术类、体育类社团、知识学术类社团、社会服务类专业社团, 专业技能类社团却非常少, 高职院校应该多多开办专业技能型的社团, 这既使得高职院校具有与本科院校不同的特点, 又能使学生技术技能的专业知识得到锻炼和提升。
2.2 校园文化中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不够
校训、校徽、校歌, 是一所学校形象的重要象征, 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代表和集中体现, 是对一所学校历史形成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高度凝练。然而笔者在对本校学生调研时发现, 绝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未能从学校的校训、校徽、校歌、校园环境等校园文化中, 认识到自己的学校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也没有从校训、校徽、校歌、校园环境这些文化中, 知晓学校将人才培养定位为技术技能型人才。例如“铸人铸魂、厚德载物”这样的校训, 适用于任何一所高等学校。但是, 在如此重要的精神领域, 却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 没有体现出高职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2.3 校园文化中缺少企业文化的元素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中, 企业文化元素渗透较少。如在高职校园里宣传更多的是党风党纪、学生活动风采、学校办学理念、师生行为规范等等文化, 这使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也背离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应该是相互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这要求必须校企合作, 贴近企业的实际, 因此必须在校园内营造企业的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里, 学生才能够树立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并养成企业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当学生毕业时, 他们能够迅速地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同时缩短他们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的转变和过渡的时间。因此, 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 应结合专业特色和企业的工作岗位来进行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多多加入如岗位理念、精神等企业文化元素。
3 高职院校构建校园文化体系的新思路
在新形势下,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在建设上既应该具有与本科院校相一致的内涵精神;又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在建设中, 高职院校应依照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结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 应融入职业教育的元素, 体现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态度和职业人文素质。在构建校园文化体系时, 应具有以下新的思路。
3.1 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的精神文化应该体现高职办学特色
精神文化包括办学理念、学院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等。因此, 在建设精神文化时, 要以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浓厚的学风、文明的班风来体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 表现学校的精神。
一所学校由不同的院系组成, 每个院系具有自己的院系文化, 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整个校园文化, 因此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 应首先使院系文化具有独特性。因此, 在构建学校整体校园文化时, 学校做整体的蓝图设计, 在统一的框架结构线, 各院系应该按照专业的特点, 去构建和设计各自的院系文化, 形成自身的个性和特性。具体为:各院系应该紧密与合作企业相联系, 参照企业的标准进行院系形象设计;根据院系特点去制作本院系介绍材料, 去展示院系的教学、师资队伍、科研、实训基地建设、学生活动及获奖等等风采, 力争办出院系文化特色, 最终形成具有不同专业特色的学术文化、科技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等。
3.2 根据高职办学特点和规律构建校园制度文化
高职院校在构建校园制度文化时, 主要把握以下几点:一要构建管理制度文化的理念, 作为全体教职员工日常行为的规范。因此学校需要用制度来明确规定其办学宗旨、办学方向、管理机制、分支机构、激励形式等方方面面, 并形成条文, 通过宣传推广使全体成员得到一致的赞同。二要尊重人性的发展, 也就是在设计制度文化时, 要体现对学生、教师的尊重, 能促使学生、教师得到更好地发展, 能刺激其主观能动性, 让教师和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 具有一定的归属感, 感受到荣光。三要与时俱进, 注重校企合作制度设计, 即注重校企合作等机制建设。为了使校企合作更加规范并有章可循, 需要建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订单班培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有关方面机制, 并以制度形式加以规范。同时, 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管理制度、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最终实现校企互惠双赢。
3.3 用企业元素去设计校园行为文化
高职院校在构建校园行为文化时, 应该加入企业的元素。具体做法为: (1) 首先体现在教师课堂授课时, 教师应该结合企业运作的实际去组织教学内容, 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企业实际操作知识, 上升到文化层面, 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 (2) 引入企业文化, 使之对学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设计校园行为文化时, 可以把某一公司的文化以影片或做成主题等形式进行陈列, 供学生们观看学习;理工类的专业可以将行业内某些公司的文化以成果的形式在校内展览, 把行业内公司文化引入校园。如此一来, 用企业元素去设计校园行为文化, 可以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
3.4 按照职业要求设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 其核心竞争优势是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因此, 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 能体现高职教育特点且承载实践教学环节的校内实训大楼这样的设施应该重点进行打造和设计。在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时, 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及企业家精神引入校园, 尽可能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 建立多功能且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综合教室, 在这里能够进行理论授课、课程实训、科学实验、技术服务以及完成生产过程, 如此一来教室还可以具备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技能考核训练和技能考核等多种功能, 并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同时教学环境建设融入职业因素, 如校园内的楼、路、灯、教室、实训基地、设备仪器、广场等都可以人名、企业命名。
4 结语
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 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基层, 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 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 其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在建设中不能一味地模仿和抄袭普通高校的建设模式, 也应于中职学校有所区分。只有这样能够建立起个性化的、有竞争力的高职校园文化, 最终提升了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倪赤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与特色探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 2008, (3) .
[2]许国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J].华章, 2012, (1) .
高职校园网络建设研究论文 篇8
【摘要】首先,本文分析了环保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环保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几点思路。最后,就全文做出总结。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环保类 校园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8-01
现阶段,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建设中,往往只注重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而忽略的精神文化建设。环保类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并不只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还要不断加强学生对环保事业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环保事业的热爱,环保类高职院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也正是如此。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环保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探讨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为我国环保类高职院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1.环保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
现阶段,环保类高职院校普遍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高。由于环保类高职院校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晚,高职院校管理层往往注重专业知识教育的提升,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学校基础措施建设之中。并且,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迎来了更方面的竞争压力,环保类高职院校只有不断提升校园物质文化,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步。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欠缺。
1.2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单一
现阶段环保类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类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单一。有些环保类高职院校活动开展的形式过于局限,如果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完成,忽略了文化建设活动开展的意义和内涵。并且在各类文化建设活动中,缺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大多都是学生自己进行。环保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应该结合环保的主题,通过环保这一思想开展创新型活动,提升学生参考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环保事业、热爱环保事业,从而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1.3不能把专业教育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大多数环保类高职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没有融入到专业教育中。一些高职院校领导把专业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给区分开来,具体表现如下:由于专业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分离,导致教师在进行环保类专业教学时不注重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有些教师把全部的教学目标放在学生的就业问题,而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对环保思想的培养。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显得过于突兀。
2.环保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思路
2.1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
加强领导重视是现阶段环保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思路。任何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都离不开高职院校领导的支持。具体可参考一下几点建议:(1)环保类高职院校领导层应该把校园建设重心分摊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建设虽然是提升校园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但精神文化建设确实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2)在环保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突出环保这一思想,通过弘扬环保的重要性及作用,来让学生热爱环保这一事业,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校园氛围。(3)加强和环保类企业的合作,通过和环保类企业文化的结合来丰富自身校园文化建设。
2.2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相关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是环保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之一。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建议:(1)积极开展环保相关活动,如废物利用手工艺比赛,通过该项比赛让学生了解环保美,在提升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加强了学生对环保事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热爱环保。(2)积极开展企业实践和调研。如和水资源环保企业进行相关合作,让学生走入水资源环保企业中。
2.3把专业教育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环保类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学生就业,还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所以,在环保类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中,应该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环保思想。
2.4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体系
环保类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还要完善其管理体系。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校园文化建设也正是如此。
3.总结
环保类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突出环保这一主题,通过结合校园特色及合作企业文化来丰富自身文化建设。加强高职院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开展各种特色的文化活动,通过把专业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环保思想。
参考文献:
[1]史洁,龚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高教研究,2005,(5).
[2]皮海峰,张丽超.德育视域中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
【高职校园网络建设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高职校园网络安全研究08-20
创新创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论文08-17
高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06-26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刍议10-28
高职高专校园网建设10-20
高职校园网站设计德育论文06-21
高职校园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10-07
高职校园10-17
高职校园足球训练07-17
航海高职校园文化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