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论文(共12篇)
人与自然的论文 篇1
《人与自然》观后感----和谐的人与自然和谐
短短不到三十分钟的《世博会的科学传奇》之“人与自然”的短片从世博会发展历程的角度讲述了人类从畏惧自然、征服自然直到开始善待自然的过程。视频分为三个部分:环境危机的认识和应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全球变暖的现状和反思。野生动物滥捕灭种、木材滥伐水土流失,含铅汽油、氟氯昂制冷剂、滴滴涕等等科学的巨献却应用出大危机,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优势发展……
每次看这样的宣传片都会有深深的触动,人类产生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同时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又必须要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现在我们的人类社会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人类在征服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正如斯波坎世博会的醒目标语“地球不属于人类,人类属于地球。”,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有人说,人类创造和发现科学,最终毁于科学!科学的最大悲哀莫过于在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却撼动了人类的生存根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是三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如何使三者协调发展是当代人们迫切关心和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唯一出路。莱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带给全世界的不仅仅是震撼,更重要的是人们生态意识的唤起。只有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才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地球只有一个,从我做起关爱地球母亲。这不是口号,是你我共同的行动。小时候,在乡村的夏日夜空看到的那条延伸到天际的璀璨银河,何时可以出现在这片城市的上空。
人与自然的论文 篇2
1 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1. 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 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 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2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象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当生态文明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度。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价值观的革命。正如恩格斯所言: “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绝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1]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因为优美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2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类发展到今天,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看到,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 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只注意人类自然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
3 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1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
3.2 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 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 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
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目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开始制定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公约。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也根据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目前环境法学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3.3 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
建立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这是一项艰巨、持久的挑战性工作。
人与自然的和谐 篇3
在钢筋混凝土的都市森林中,我们都渴望有一份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空间。如果你想在这个新年去找寻这样一块乐土,那么去昆明吧。那里除了有如春的气候和热情的市民,还有着一群特殊的朋友在欢迎你,它们就是这座城市特殊“市民”——红嘴鸥。
很奇怪,这种看似应该在海边生活的鸟类为什么会不远万里来到昆明度过它们的新年,不过这的确已经成为昆明的一个标志。在城市中心,有一个名叫翠湖的公园,每年新春前后,上万只红嘴鸥会把这里当成它们过冬的家。由于多年来人们已经和红嘴鸥形成了融洽、和谐的关系,因此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地与它们接触。把松软的面包屑抛向空中,身边的鸟儿便会热闹的争抢起来,此时拿起相机,按下快门,一幅精彩的照片就此诞生。无论是拿着卡片式相机的普通游客,还是那些端着长枪短跑的发烧级摄友,这里处处可见人们用相机捕捉美景的和谐场面。
拍摄
密语
无论你使用普通的卡片相机还是专业的单反,无论用广角还是长焦,无论你是一位摄影高手还是个只会按快门的家伙,在翠湖公园拍摄红嘴鸥都能有不错的收获。这里的红嘴鸥对人很友好,因此你可以离得很近进行创作。为了捕捉到好的瞬间,最好使用连拍模式,这样可以更容易地记录下鸟儿展翅嬉戏的瞬间。另外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要注意确保快门速度要在1/200秒以上。对了,记得一定在公园门口买上一包面包,它在你的拍摄中会大有用途。
尼康D90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4
单位: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姓名:邵俊俊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倍受关注。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个紧密相联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探究了人与自热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人与自然的发展历程
人类诞生之初,在那个茹毛饮血,、甚至还没出现刀耕火种的遥远年代,是完全依赖与自然的,此时此刻的人类也只是出于动物的本能去利用自然。渐渐地,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在长期的劳动中逐步形成了认识与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逐渐从从动物之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然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都以自然界统治者的身份自居,肆意地统治自然,奴役自然,破坏自然,尤其是工业文明时代,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造成对自然的泛滥破坏,造成生态资源环境,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社会经济生存发展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注意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近的或大或小的利益,却忘记了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长远的结果。自然界遭到人类的残酷对待而产生“报复”行为,比如厄尔尼诺现象,海啸,臭氧空洞等等,这些都是一点一点的破坏积累起来酿成的巨大灾害。人们以为自己战胜了自然,可以凌驾与大自然之上,陶醉于对自然的奴役,其实是不应该在人与自然之间构建战胜与战败的关系。因为人类并不是战胜了自然,而是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取得的。恩格斯曾经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因此,在遭到自然的“报复”之后,人才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加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认识自然规律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才明白到人类应该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应该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开始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论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即他们经历了肯定(人与自然和谐)—否定(人与自然分离对立)—否定之否定(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过程。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由人的本质表现(肯定)到异化(否定),再到异化劳动之扬弃重新使之成为人的本质(否定之否定)的论述。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一)人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
它包括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这两层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从自然界有了人类以后,人类便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参与着整个自然界的发展,“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站在“自然界之外”(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存在物,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同时,又指出人与纯粹的自然存在物(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他们看来,把人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在“第一性”和“第二性”的意义上讲的。
从存在是第一性的意义上看,人类与一般自然物并没有什么区别,人与一般自然存在物的区别,不在于人是不是自然存在物,而在于人是有意识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的这种“能动性”、“意识性”主要体现在劳动和实践中,正是因为人的劳动和实践,“自在自然”才变为“人化自然”。
(二)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离的,没有孤立的与自然界相脱离的人,同样,“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人与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来也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 “自然界作用于人”,“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一方面,人依赖于自然界又作用于自然界。“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必然改变自然界的面貌,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记,即所谓“人再产生整个自然界”。另一方面,人的活动也要受到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生产提供物质资料,“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人们就没有生活资料,“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存在”,人们 “就什么也不能创造”。人在同自然界打交道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都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不正是人们违背自然规律,过度地开发和不适当地改造自然造成的恶果吗?自然界是人类的 “无机身体”,因此,毁灭自然,就等于毁灭人类自己。
(三)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马克思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区别时,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的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界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非对抗性”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关系。现代系统论已证明,地球是人与其依赖于生存的自然界构成的一个巨系统,离开系统的任何一方,系统就要失衡。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衣、食、住、行,人也应为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人类 “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马克思要人们不仅应“明确认识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要认识和把握这种统一的本质,即“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人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统一落实到人类社会,这说明了只有在人类社会中,人才能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要依赖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彻底解决,马克思预言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解决。摆正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科学和哲学研究的理论前提,正如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所说:只有从我们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出发,才能成功地与自然界对话,而自然只对那些明确承认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作出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精辟论述,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正确看待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有不少文献引用恩格斯的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这一著名论断已经成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言论。现代人为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成就并不意味着人类战胜了自然。所谓战胜或胜利,通常是相对于战败或失败而言,既然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应当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观念。不应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为地构造战胜和战败的关系。事实上,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取得的,没有理由说是战胜了自然。何况这些成就往往存在对自然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最终或多或少招致自然的报复。恩格斯当年所分析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和欧洲一些地方破坏自然而遭受报复的情况,同现代社会的情况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由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少数发达国家大量排放各种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的化学物质,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增强和臭氧层破坏,危及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得不通过国际协议来减少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一些杀虫剂和化学物质最初被研制成功时曾誉为重大发明,并大量使用,后来才发现最终却会严重危害人自身,不得不禁止使用;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各种污染物大大超过环境承载限度,不得不投入并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污染,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果,甚至得不偿失;国内一些地方毁林开荒,导致土地荒漠化,最终不得不退耕还林。这类事例不胜枚举。所谓自然的报复,是一种拟人化的说法。自然是按照客观规律运行,本来不存在什么恩赐和报复。但是因为我们人类宣称要征服和战胜自然,常常违反客观规律,结果遭受损失,在观念中被认为是自然的报复。不论怎样看,人类都需要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自然具有无限的广阔性和复杂性,总是存在未知领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无论古代和现代,人类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最终会自食其果。现代人无需回到过去敬畏自然和盲目崇拜自然的状况,但在自然面前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向自然学习,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失为明智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等七所院校编:《欧洲哲学史教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3页。
描写人与自然的作文 篇5
自然往往会给人一些启示,从而让他们发现一些奥秘。这些启示又往往藏在一些巧合中。还记得人类是怎样发现烧熟的食物比生的食物好吃吗?那是在石器时代,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一道闪电划破天空劈中了一棵树,一场森林大火发生了。火在风雨中越烧越旺,一些动物被烧死了。火灾过后,幸存的人们饥饿地寻找食物,而森林里似乎只剩下被烧死的动物了,人们只能去吃那些肉。可是他们吃惊地发现,这些肉比平时好吃多了!于是他们想办法制造火,在学会“钻木取火”,“燧石生火”后,他们就学会了将食物烤着吃。这是人类进化的重要一笔。
随着人类的进化与发展,高科技发明越来越多。但是,再高明的科技,说到底也离不开自然。
就说汽车吧。汽车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解决了由于运输慢而使食物变质的问题,给人带来了许多便捷,拉近了各地间的距离。在我们看来,它是超自然的新科技。然而,汽车也需要依靠自然的力量。我们有没有想过汽车的动力在哪儿?汽车是靠什么发动的?毋庸置疑,是能源。无论石油,太阳能,风能,电能……甚至汽车的原材料本身不都是自然的馈赠。
人类依靠自然生存,而且利用自然创造了新事物。但人类的贪婪,过多的索取破坏了自然,让自然发怒了。
解读人与自然的和谐 篇6
人与自然和谐包含着丰富和深刻的内涵,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是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必须反对在这个问题上的各种片面的观点与看法.
作 者:黄爱宝 王妍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09 刊 名: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1) 分类号:B023.3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相适应 改造 保护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伦理关系的思考 篇7
自20世纪中叶以来, 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人类利用科技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促使人类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与自然该构建一种什么样的伦理关系。
一、近代以来我国对人与自然伦理关系认识的变迁
近代以来我国对人与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人类为中心的利用、改造、征服自然的自然观。
这种自然观的产生主要受西方的影响。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近代的航海大发现之后, 人类开始正视自身的力量。从思想上开始把人从“神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尤其是近代哲学提出的主客二分法更是突出了人类的地位, 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处于中心地位, 强调人的理性力量, 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而自然则成了被征服的对象。
鸦片战争之后, 西方的文化观念逐渐地深入国人的脑际, 国人逐渐接受了西方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认识, 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是如此。因此, 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类处于中心地位的自然观逐渐成为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认识。
以人为中心的自然观正视人作自然万物中的灵长类动物的能力, 充分认识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科技的广泛应用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 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信心和能力, 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企及的新高度, 这本身是人类进步的成果。但这种自然观存着着严重的不足, 即强调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人类为主体, 自然为客体, 客体为主体服务, 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控制, 直至今天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频现。
第二阶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进入新世纪以来, 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以来,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阐释集中体现了我党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深刻认识。
我国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是对以往国内外发展道路的深刻反思。
科技的进步加速了人类工业化的进程, 但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困境。从20世纪上半叶起, 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恶性环境污染事件, 为人类与自然关系敲响了警钟, 但并未阻止人类工业大发展的脚步, 人与自然关系愈演愈烈, 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
我国改革开放后才步入高速发展的时期, 但并未走出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误区, 因此也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我们反思人类以往的发展观、自然观, 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求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保证基本生存的前提下, 科学改造自然、合理开发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和谐统一。
这种和谐的自然观肯定了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要求人类的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 对人类改造自然的科学性、利用自然的合理性加以限制, 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因此可以这样说, 当今我国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是对近代以来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的合理纠正。
二、如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伦理关系
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伦理关系, 需要从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规章制度等方面入手。
(一) 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 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就是要认识到自然界原本就是一个多样性的价值体系, 不仅具有经济价值, 同样还具有生命机制、美学价值、精神价值等。人类原本就是自然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人类时刻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自然生态则是构成人类自身存在的客观条件。因此,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给予道德关怀, 从根本上说也是对人类自身的道德关怀。
生态价值观的形成要靠生态伦理教育, 而生态伦理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专家学者研究的层面上, 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现代大众传媒两个主渠道向学生和社会大众传播。如在中小学应开设“人与自然”相关的课程, 从小培养学生了解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关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高校开设生态伦理或工程伦理课程, 把现实生活人与自然不和谐共处而引发自然灾害的案例充实到教学中, 通过生动的案例教学让大学生认识到人类处理自身发展与自然界关系中所应遵循的伦理规范。对于社会大众则应充分利用现代传媒, 从身边发生的事情来谈环保, 对近年频发的自然灾害、对自然的人为破坏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反思, 剖析其原因, 让人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频发的自然灾害与我们人类不顾环境承受能力的过度开发、肆意妄为密切相关, 以此启发民众的生态伦理意识。总之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生态伦理教育, 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二) 改变行为方式, 纠正急功近利的发展行为, 用行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伦理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看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政府层面讲。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决策者, 政策实施的调控者和监管者。因此政府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具体来说是改变唯GDP论评价标准, 要科学规划, 制定一些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策。如在城市发展中, 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对新的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统一规划, 实现企业与产业间的废物交换、循环利用;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鼓励扶持落后产业的升级改造;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要让公共交通成为百姓最为便捷、舒适、经济的交通工具, 以此来引导民众的选择, 进而控制私家车的过度发展。在农村的发展中要探索农村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办法, 如通过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生态种养和生态立体农业, 以实现农村废物综合利用和零排放, 既解决禽畜养殖污染, 又促进农业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从企业层面讲, 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 同时企业行为与我们的自然资源环境关系最为直接, 因此企业应该成为环境保护的主力军。企业发展必须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利益相结合才会获得发展的长效动力。因此企业管理者既要对国家当前环境、资源现状有充分的了解, 还要熟悉掌握国家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上的相关政策, 主动改变企业的发展方式,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发展机遇, 企业对城市发展负责, 也就是对自身发展和未来负责。
作为普通民众, 要改变消费方式, 用适度消费观取代过度消费;改变生活方式, 从生活小事着手, 把节约、环保当做一种生活习惯。
(三) 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 完善环保评价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
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加大执法力度,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不要让法律成为一纸空文。健全环保监督机制, 分工合作, 明确责任。对监管区域出现的违反环保法的行为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力度, 提高其违法成本, 甚至对污染问题性质严重的企业做出强制停产的处罚。同时充分调动民众、媒体、政府监管部门共同监督的积极性, 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机制, 对于积极参与且有效果的行为给予鼓励。尤其是对重要高污染行业实行长期而有效的监管。在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的同时, 还要发挥市场手段的作用, 谁保护环境谁受益, 谁破坏环境谁受损;谁在生产中使用环保设施谁受益, 谁违规排污谁就要受到相应的经济处罚, 并承担法律责任。以此形成从政府到民众多管齐下的监督网络。
人与自然的和谐伦理关系的构建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能实现的, 只有政府、企业、民众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全民在工作生活中积极地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建的大氛围, 我们才会真正找回工业文明之前山青水秀天蓝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牛晓洁, 韦金红.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4) .
[2]黄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0 (3) .
[3]莫军成.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8 (3) .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8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时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不仅彰显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念,体现了这一科学理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而且指明了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十八大报告正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对生态文明理念做出科学概括、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部署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条主线。
人们注意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不少学者对“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科学涵义及如何树立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途径、方法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取得可喜成果,而对于“人类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更具本源性和基础性的问题,却少见有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我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是这个问题不重要吗?显然不是。道理很简单:如果人类对于自己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都弄不明白,又怎么能真正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呢?如果人们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都树立不起来,又怎么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呢?
是这个问题早已得到解决,无须重复“炒冷饭”吗?更加不是。道理同样很简单:由传统工业文明引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说到底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就是人类不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不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涵义,更不懂得“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道理。
那么,人类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
二
那么,人与自然又是什么关系呢?
我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关系:
首先,从人在自然界的位置看,人与自然是“一体关系”——自然是人类依存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人处于生态食物链最顶端的位置,具有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因素,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人们通常认为,在生物进化序列和自然组织系列中,人处于最高位置,即所谓“人为天下贵”。一些缺乏理性的人据此进一步盲目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可以对自然为所欲为。但这些人没有看到,“人为天下贵”只是人在自然界的位置的一个方面,即人区别于动物的方面,而人在自然界的位置更为重要、更为基本的方面,则是自然是人类依存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一员,人与自然是一种“一体关系”。正如美国生态伦理学者罗尔斯顿所言:“地球……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存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相反,我们属于地球。”
恩格斯更是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这就是说,在恩格斯看来,人不是处于自然的外部,而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他讲的人类自身与自然的一体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的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作为自然之一部分的人必须服从自然规律,而不能脱离开自然界。
第二,从自然进化过程和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看,人与自然是“母子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之子。
自然界的生命群体,早在亿万年前就在地球上安家落户了,而人类来到地球上只不过是几百万年的事情,在生物圈中是晚辈中的晚辈。按照法国科学家里夫的说法,如果把地球演化的历史压缩为一天的时间,人类的诞生只是夜里11点58分后的事情。因此,应当老老实实承认,人类是大自然长期孕育的产物,是自然之子。说大自然与人类是母子关系,是再恰当不过了。
还必须指出,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它提供了人类活动和人类生存的全部需要,就像母亲抚养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了人类衣食住行等全部生活资料和环境。正如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指出的:“人类当然并不是仅靠食物和纤维就可以生活的,他们还需要二氧化碳和氧气保持着平衡比例的大气层、由海洋和广阔植被所提供的气候保护,以及文化与工业需要的清洁用水(那是不能生产的)。很多生命循环的基本资源,除了供娱乐和审美需要的资源之外,基本上都是由缺乏‘生产创造力’的土地提供给人类的。”
应当明确,地球适宜生命生存的条件是由生命创造和维持的,特别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停地转化和积累太阳能,包括人在内的地球上的全部生命,都依靠植物光合作用而产生的能量生存、繁衍。地球上要是没有人,其他生命照样生存;但是要是没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就不可能有人类,即使有了人类也会消亡。
第三,从自然界作为人类的知识和力量的源泉看,人与自然是“师生关系”——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人类是自然的学生。
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里说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两个方面,其中自然科学知识就是来自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来自人类向自然界的学习。
恩格斯也说过,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也就是说,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是人区别于并强于其他生物的最本质的属性,是人类力量的源泉。而这里所说的“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过程,或者“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的过程,正是人类向自然界学习的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人类是自然的学生,人类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师生关系”。
nlc202309081424
现在,人类活动已经成为行星规模的巨大的地质力量。但是,我们一刻也不要忘记,人的力量不是由人的生物量或体力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智慧和意识决定的。而人的智慧和意识之所以成为重要力量,就在于他能够向自然学习,并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调动自然界的力量,以发挥这种力量为人的目的服务。事实上,一部自然科学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向自然学习的历史。
值得指出的是,大自然作为人类老师的这种指导作用,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领域,还表现在伦理道德方面。正如罗尔斯顿指出的,我们还应当像遵循指导教师那样遵循大自然,因为自然具有某种“引导功能”:他指导我们,使我们知道自己是谁,置身何处,我们的天职是什么;与自然相遇使我们相互团结,使我们避免傲慢,变得有分寸;与大自然的这种接触还能告诉我们应期待什么,应该以什么为满足。所以,我们能够通过反思自然学会如何生存。许多德行、完美的品格都主要(虽然不是全部)来源于对自然的这种适应。
第四,从自然界生存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看,人与自然是“朋友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自然的朋友。
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著名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在其经典名著《只有一个地球》第一篇的开篇语所言:“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由土地、空气、水和动植物组成的自然界……另一个是人类为着自己而用双手建立起来的社会结构和物质文明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同样都存在着生存问题,而且它们的生存之间是高度密切相关的。一方面是自然决定人,是人的“自然化”;另一方面是人决定自然,是自然的“人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相关性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明显。正是这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关联决定了它们必须协调发展和共同进化。也就是说,其中一个的发展依赖于另一个的发展,其中一个的进化促进另一个的进化。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即: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包括以科学技术发展为特征的认识活动和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特征的实践活动,促进自然界的进化;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通过为人类的生存和人类的活动提供全部需要,促进人类的进化。用生态学的术语来说,人类与自然的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就是“互利共生”。二是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具有相对性,包括了他们的适应性选择和制约。例如,当今世界由人类活动导致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威胁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这两个世界的生存,就表现出自然界对人类世界的选择压力和制约,也表现出人类社会的适应性选择的错误。这就要求人们遵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共同进化的规律,对人类自身的活动进行调节,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生态许可的限度内。这样,才既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也符合自然界生存的需要。
总之,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他们的适应性选择和制约,使得两者成为唇齿相依、荣辱与共、不可分割的伙伴与朋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与自然是“朋友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自然的朋友。
三
不难看出,认清上述人与自然的一体关系、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对于人们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是既然人类与自然是一体关系、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们就应该认识到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决不能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之外,把自然视为异己,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把自然当作人类的征服对象;
二是既然人类与自然是母子关系、人类是自然之子,人们就应该像尊敬自己的母亲那样,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孝顺自然、回报自然,对自然体贴入微、关爱有加,决不能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对自然以主人自居、横加欺凌;
三是既然人类与自然是师生关系、人类是自然的学生,人们就应该自觉尊崇自然、顺应自然,向自然学习,不断增长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智慧和创造力,决不能罔顾自然规律而为所欲为;
四是既然人类与自然是朋友关系、人类是自然的朋友,人们就应该和自然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当自然遭受破坏时还应尽力进行修复,决不能重利轻义、认友为敌,以破坏自然、牺牲自然为代价谋取自身的利益。
总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一体关系、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不仅从根本上揭示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科学涵义,还从根本上回答了“人类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更具本源性和基础性的问题,使人们在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上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有助于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在行动上认真落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助于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句话,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认识论意义上的前提条件和思想基础。
这也正是我们说“人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答案“只能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的科学依据和根本原因之所在。
(注:本文第二部分内容是作者为姜春云主编《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一书撰写的相关章节的摘录,本刊发表时由作者依据新的研究成果做了必要删改和补充。)
(责编:刘倩玮)
作者简介:
黎祖交,江西省兴国县人,哲学、逻辑学教授,林业发展、生态文明研究学者。现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绿色中国杂志社名誉社长。曾任浙江省委党校教育长兼理论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绿色时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林业部宣传办公室主任,中国林业文联副主席,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兼绿色中国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主要著述:《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比较研究》《政府公共关系》《社会调查研究》《干部通俗哲学》《干部简明逻辑》《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以及《判断分类之我见》《政府形象刍议》《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市化道路——路桥现象透视》《中国绿色时报发刊词》《对林业认识的一次新的飞跃》《我国林业与木业发展的大趋势》《“生态环境”的提法值得商榷》《论“生态建设”提法的科学性》《绿色财富:时代的呼唤》《关于资源、环境、生态关系的探讨》《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必然性——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伦理道德缺失是大自然的悲哀》等。
人与自然的观后感 篇9
科学,是一项当今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一种因素。但在崇尚科学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被人类科学所科学,是一项当今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一种因素。但在崇尚科学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被人类科学所害的自然界:动植物、大气……我们的母亲,自然界。
寒假,我利用晚上时间观看了《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节目。令我最陶醉的属于自然界那伟大的奇观与与人类一样的爱。是谁?在海边产卵,却一次又一次被天敌吃掉?又是谁不厌其烦的飘过几千里大洋,去最危险的海边产卵?是人类认为次要的动物!我被乌鸦的知恩图报不知感动过多少次?我被小海豹的凄惨遭遇伤心过无数次!
有一次看电影,男主角说:“如果让自然界重选主宰,人类肯定落选。”很对。如果只在金钱和表面上对自然界给予关怀,那是远远不够的。让自然对人类给予宽怀,永远不够!
让自然重获生机!点点滴滴,从我做起!
害的自然界:动植物、大气……我们的母亲,自然界。
寒假,我利用晚上时间观看了《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节目。令我最陶醉的属于自然界那伟大的奇观与与人类一样的爱。是谁?在海边产卵,却一次又一次被天敌吃掉?又是谁不厌其烦的飘过几千里大洋,去最危险的海边产卵?是人类认为次要的动物!我被乌鸦的知恩图报不知感动过多少次?我被小海豹的凄惨遭遇伤心过无数次!
有一次看电影,男主角说:“如果让自然界重选主宰,人类肯定落选。”很对。如果只在金钱和表面上对自然界给予关怀,那是远远不够的。让自然对人类给予宽怀,永远不够!
让自然重获生机!点点滴滴,从我做起!用纸板做个笔筒?你会更爱惜!用抹布擦手?你会更节省!还有、还有……
篇二:人与自然的观后感
在寒假中,我看了《人与自然之野地七霸》,这个纪录片与我平时爱看的动画片不同,使我感觉非常震撼。
生命此消彼长,纵横马拉马拉草原的七位霸主相生相克。娇小的未必柔弱,而强壮的也未必强大。这野地七霸中大象、狮子、猎豹、犀牛、美洲豹、野牛都以强壮的体魄各霸一方,而个子很小的土狼妈妈只能靠偷走别人捕猎的食物生存下来。
在这片群雄林立的土地上,当七霸相遇时,它们之间的强者之争,究竟谁会生存下来呢?
猎豹是一个短跑冠军;美洲豹则是一位生存在马拉马拉草原上唯一一种会爬树的猫科动物;水牛的生存是依靠群体的力量;狮子也是靠团结捕猎生存下来的;大象以庞大的身躯保护自己;犀牛以尖尖的牙齿与发达的肌肉保护自己。
它们相遇之后,都会发生很多很多有趣又残忍的事情:美洲豹会与猎豹争夺食物;雌狮捕猎,雄狮巡逻;美洲豹的食物失而复得;土狼妈妈偷猎被雄狮咬死等。
看完这集后,感觉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也明白了无论人还是动物,都要团结、做事要动脑筋,才能够成功。
篇三:人与自然的观后感
妈妈告诉我中央一套有一个很有趣的节目《人与自然》每天3点58分播出,一共连播四天,今天我看了第一集,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人猿与背猿》。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人猿的种类,虽然体力弱,可它们却以肉为食,常有人死亡,在人猿小时候就学会自己生活了,这也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生存能力。等它们长大了还要去打狮肉为自己的食物;还有一种猿叫背猿,它身体粗壮,天生以植物的根为食,到了最后,其它猿类来与他们斗争,因为没有武器和足够的智慧,最后走上了灭绝的道路。
人与自然的现代诗歌 篇10
清纯美丽而孤傲,
只因在那踏花而来的茫茫人海中,
没有为了它而远走他乡的身影,
便不管春夏与金秋都拒绝开放。
岁月漫漫,
它只所以孤独地久久静立雪中,
只是为了那份曾经的许诺,
只是为了心中那个凄美却永恒的梦。
放弃温风和煦的仲春,
放弃姹紫嫣红的盛夏,
放弃流光溢彩的金秋,
你选择万物凋零的严冬。
拒绝雨露的温馨呵护,
拒绝绿叶的奢侈装扮,
拒绝百花的热情相邀,
你选择皑皑白雪的陪伴。
让柔美在冰霜中绽放,
让冷香与风雪相拥,
让生命在孤独中守候,
让真情在等待中永恒。
为了曾经的那份许诺,
无怨无悔你傲立雪中。
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歌 篇11
和煦的春风中,卸下厚重冬装的人们纷纷拿起锄铲,上山植树造林,绿化自己的家园。在遭遇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锐减、气候变暖、物种灭绝加剧、土地荒漠化、自然资源枯竭等严重生态问题之后,痛定思痛之后的人们终于学会保护环境。过去,我们视“战天斗地”、“改造大自然”、“征服大自然”为壮举;今天,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一个闪亮新鲜的词汇,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震聋发聩,举世关注。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创新,表明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明形态,它与我们长期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人民日报》评论称生态文明是文明的整合与超越,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是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塑。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我们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因为我们已经切身感受到了生态危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之初与大自然的距离为零,但社会不断发展之后,人类逐渐从畏惧自然、崇拜自然、顺从自然、依靠自然,到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最后力图征服自然、驾驭自然、主宰自然。我们居住的星球,早已不是纯粹的自然生态,处处都有人为化的痕迹。当人类陶醉于自身的征服能力时,接踵而至的却是大自然的报复与惩罚。短短200多年的工业大发展,破坏了自然界几百万年来的生态平衡,这种牺牲环境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只换来少数资本掠夺者的幸福,却形成了全球12亿的贫困人口和8亿食不果腹的饥民,饥民人数超出了农业文明晚期(1700年)的全球总人口。
相比之下,古人更懂得四季轮回、休养生息、天人合一、和谐共鸣的道理。古时大禹治水,遵循“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的准则,人类与其他物种分享大地。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保护生态的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儒家主张“天人合一”,提倡“仁民爱物”,孔子曰:“断一树,杀一兽,非以其时,非孝也”,《孟子·离娄上》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深刻揭示了儒家顺应天理、保护自然的生态观。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要防止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单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相连在一起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换句话说,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新的制度体系、新的生产领域、新的消费模式、新的文化形式、新的道德意识;开发绿色科技,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培育生态道德意识,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
人与自然的论文 篇12
自然,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又是各种艺术类别反复吟咏和描绘的审美对象。在中国,从魏晋以后,自然才真正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蔚然成风,尤其是唐代的田园诗,人与自然牧歌式的淡雅宁静已经成为基本音调。这种自然观要求人与自然合为一体,即“天人合一”。王维正是唐代田园诗的典型代表。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曾写下大量细腻描绘山水田园风景的诗作。王维又是诗歌、绘画的集大成者。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评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西方,在泛神论思想的指引下,人对自然的认知体验如同对神的尊崇,一般不做更多的追问。“自由联想仅止于借助于自然而发挥,物我两忘的境界往往并非诗人努力的方向。”华兹华斯一向被视为浪漫主义田园诗人的代表。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英国浪漫派诗歌理论的创始人,他被称为“讴歌自然的诗人”。他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描绘了对神秘上帝的敬仰之情。本文拟从浪漫主义色彩、思想基础、思想源泉和思想境界等方面阐述二人在自然观上的异同。
一、相似之处
(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华兹华斯与王维的自然观中都笼罩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思索自然以及诗歌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崇尚自然,反对矫饰。华兹华斯的诗作《杜鹃颂》(To the cuckoo)可视为此方面的代表作。
在《杜鹃颂》中,平凡的杜鹃鸟在诗人心中变成了无影无踪的精魂(invisible thing)和飘忽的音波(a voice)。它是一种爱,一种希望,被追求,却杳无行迹(And thou vrert still a hope,a love;Still longed for,never seen.)。它使诗人心底“悠悠再现往昔的黄金岁月”(till I do beget that golden time again.)。全诗通过刻画杜鹃诗意的吟唱,强烈地表达出诗人追求人与自然合一的审美自由。
王维的诗歌里也泛着浪漫主义的思想光芒。他从中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屈原那里承袭了大量的浪漫风格。《椒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
这首诗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在诗中,诗人用美酒、香草、玉席等展现华丽的盛宴。这盛大壮观的场面既表明了对云神的渴望,又表明了诗人的高洁。
王维与华兹华斯在内心深处深邃的浪漫主义色彩使诗人的思想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约而同地谱写出空灵和谐的乐音。
(二)思想基础上的相似性
华兹华斯把自然看作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把自己的信仰、理想都放置其中,一旦他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他的生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样,王维也依托自然,所有的自然风物都成了诗人抒发灵感、摆脱现实羁绊的依托,因此分外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两位诗人选择自然作为思想基础跟各自早年的经历密不可分。华兹华斯早期曾是激进的革命分子,在两次游历法国时,理解了革命的真正含义。但是,当革命的性质发生彻底改变的时候,他完全失去了对现实改革的信任。世事的巨变以及内心深处的伤痛使他内心矛盾重重,并最终意识到只有自然才能使自己远离苦痛。所以,自然成了他遁世后的皈依。
与华兹华斯相比,王维具有相似的经历:王维早年身居京都,常常出入于达官贵人与贤士之中。后遭排挤被降职迁出京都长安。宦海浮沉终使他归隐辋川别业,他寄希望于田园生活,希冀能够找到一个精神支点以排解自己政治上的失意。
总而言之,华兹华斯和王维都经历了生活的大挫折。他们带着失望和希冀遁入了自然以求找到解脱。他们相信自然可以拯救人的灵魂,因而进入了一个虚幻的世界。
二、殊异之处
(一)思想境界的差异
王维被人称为“五言巨匠”。他能够用从容淡定的闲适心情,架构一个见物不见人的清幽世界。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又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此刻仿佛忘却了自我,感觉到了自然生命的节奏韵律,形成了主客交融的情态。但是,中国诗人意识中“既物既真”所引发的应物的表现形式几乎是英国自然诗人无法缘接的。
受西方理性分析文化的影响,华兹华斯强调“诗是一切文章中最富有哲学意味的。”因此,他的自然观的出发点是自然,但落脚点是人世。著名的《廷腾寺》是华兹华斯寄寓深远的恢宏之作。作品的开头很接近中国自然山水不经解说的呈现。但是,在接下来的大约占全诗四分之三的篇幅里,诗人追忆的是自然山水美的形象如何给他“甜蜜的感受”和宁静的心境,他如何在自然中体会纯净崇高的思想。
“这样的美景虽已久违,
对我也并非莫无影响。如同对盲人一样
在我的血脉中,在我的心房里,唤起甜美的激动
使我纯真的性灵得到安适的康复……
我同样深信,是这些自然景物给了我另一份更为崇高的厚礼
欣幸的、如沐天恩的心境。”
诗中渗透了哲学沉思和宗教思想。字里行间,诗人常常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他在用“以我观物”的思维方式创造了“有我之境”。
(二)思想源泉的差异
王维与华兹华斯殊异的自然观反映在创作艺术上的差异,根源于二者迥然不同的思想源泉。
从中年以后,王维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越来越深。他在诗艺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禅理的玩味和修习。如: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栾家濑》)以及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王维于默语无际时,能捕捉到幽静的境界。以禅语入诗,以禅趣入诗,以禅法入诗,是佛禅影响王维诗歌创作艺术的三个层次。因此,他的诗在文字之外常常有一种更深远的意蕴。
华兹华斯讴歌自然,通过自然思索并探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主要是深受西方泛神论思想影响的结果。在西方,泛神论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哲学。曾对哲学、文学、艺术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浪漫主义所推崇的“人与自然同化”便是泛神论的观点。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上帝的灵魂;第二层是大自然的灵魂;第三层才是人的灵魂。上帝的灵魂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大自然中无处不有上帝的精神存在。而人的灵魂又是依赖于自然界的。他确信:整个世界充满了宇宙精神,在一切事物中都体现出所谓“神灵”的存在。大自然的风光有治愈人类心灵创伤的能力。同样,《水仙》一诗恰恰体现了这一思想:
从此,每当我倚榻而卧,
或心情抑郁,或心境茫然
水仙啊,便在心目中闪烁一
那是我孤寂时分的乐园:
我的心灵便欢情洋溢
和水仙一道舞踊不息。
这是本诗的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真正的思想:大自然的美景不仅可以治愈人们心灵创伤,而且铭刻在诗人心中的自然美景在回想时还可以给痛苦的心灵带来欢乐。
综上所述,西方人崇拜自然,摹仿自然;东方人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西方人毕肖自然、赋予神性;东方人体味自然、涵养人性。这无疑从某种程度上释义了二位诗人自然观上殊异的源起。
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的启示及其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类和社会被普遍认为是不断“进步”的,但这种“进步”实质上应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长和技术力量的提高。人类的进步不应只是量的增长,还应包括质的提高;它不是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而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实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天人合一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故此,尽人之性以尽物之性,实现万物多样性的统一,使整个自然界生趣盎然,充满生机;使人类社会在自然的怀抱里蓬勃发展、和谐向上。以诗人之心、哲人之智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有效化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统一与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杨德豫.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6.
[2]安妮特·T·鲁宾斯坦(美).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3]易小明.华兹华斯与泛神论[J].国外文学,2000 (2).
[4]李善注(唐).萧统文选(梁).岳麓书社,2002.
【人与自然的论文】推荐阅读:
人与自然的和谐论文10-0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文 英文11-10
自然主义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论文11-27
人工自然论文08-14
自然学科论文09-06
自然状态论文10-06
自然课堂论文10-19
班级自然角论文05-09
自然科学论文08-18
教育要适应自然论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