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模式探讨(通用10篇)
作文教学模式探讨 篇1
初中作文立意-作文创新教学探讨
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保证。所谓主题明确,中心突出,说明其在文章中的份量绝不容忽视。行文必须先立意, 纲举的确保目张, 就是说这个“意”是统领全文的“主帅”,是文章不可或缺的“魂”。而在作文训练教学活动中,经常能见立意不明,主题不清,文法不着边际,行文漫无目标等等混乱情况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未下功夫认真立意,或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立意。因此,好好地研究立意定中心的方法,能使作文训练指导游刃有余、有条不紊,促成落笔一气呵成。
中心是什么,立意要解决什么问题?找到了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写出的文章绝不会是断头的苍蝇,无魂的躯壳。其实,这就是写作目的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写文章的问题。比如,有这样的作文题目:写一个熟悉的人。生活中熟悉的人那么多,而每一个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相异的特点和独有的丰富人生经历。写怎样的人,表达人的哪方面特质,就看你的写作意图如何了。要颂扬好人的真、善、美,或是鞭挞坏人的假、丑、恶;是赞美人的模范先进,还是批评人的落伍不羁,中心问题定下来了,要写成怎么样的文章,就任凭你构思操作了。
明确了立意的实质,就要过好如何立意这一关。习作指导不走好这一步,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学生习作产生,这是事物因果关系的必然规律。
这一步怎么走呢?创设情景、由表及里、诱导参与、启发联想是可行之路。
情景的氛围是激发创作欲望的前导因素。鸟语花香、瓜果满树、青山绿水、鸟飞鱼跃、鸡啼鸭唱……多美妙的画景啊!要写美丽的大自然,还需费尽心思找题材吗?关键是指导学生时时处处留心身边周围的多彩世界。要表达美,就必须善于发现美、捕捉美。
描述事件又怎样确立中心、诱发写作激情?秘诀是全情投入,尤如置身其中,即所谓的“入戏”。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奇闻趣事,为什么往往到写文章时却没材料可写?原因是人们对表面的这些熟视无睹的事件不在意,所谓多见不怪,更不容说体味其是否包含着奇妙之处了。要写好文章,必须引导学生由表象看实质,善于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把自己当作事件中的主角,完全融入其中,切身感受事件可能出现的种种结果,体验事情结局的喜怒哀乐。喜剧结局怎样写,悲剧结局怎样写,要表达怎样的主题,主意定下来,何愁无从下笔呢?就拿写一件难忘的事这么平常的习作来说吧,如果单凭习作要求表达什么思想行为就找什么样的内容随便写三五段文字,能达到目的吗?假如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当时的真切感受肯定是非同一般的。如果把要叙述的事件当成是自己实际经历,并在此基础上诱发其充分展开联想,令想象之门骤然大开,尽情地容纳天地万物,任凭激情纵横驰骋,写作的灵感必定由其而生。开心的、痛苦的、该褒扬的、需批判的、美好的、丑恶的……由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融入其中,必然思绪万千,激情澎湃,叙述的冲动跃然而出,要表达你的写作意图就可随心所欲了。
具体到课堂教学上,精心设计创意性的诱导问题,是诱发激情,准确立意的关键。
写事件,就力求把自己融入事件中。事件的性质如何?你想通过事件表达怎样的主题?如果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会有怎样的感受?你认为事件有可能包含着深层次的东西吗?从事件中可否反映出某些深刻的哲理呢?要写好这件事,应从何入手选材表达怎样的中心……
同样的道理, 写人、写景、状物, 或是写其他文章, 不考究怎样激发写作热情,不引导正确立意,是很难达到写作目的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与三隅反,则不复也。”立意的诱导,在于为作文训练指点方向,举一反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写出中心明确,情节感人,逻辑严密,能从深层次说明问题的文章,必须在立意这方面下足功夫。
作文教学模式探讨 篇2
一、积累:素材+情感
文贵在真情。无论语言多么优美, 无论写作技巧如何高超, 一篇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必将显得苍白无力。可事实是, 有些孩子的情感世界是如此贫乏, 他们不会感动、不会感恩、不会愤怒、不会心痛, 除了跟自己有直接关系的事情, 对他的一切都熟视无睹、漠不关心。
1. 让孩子学会有意识地积累。
无论生活是否丰富多彩, 能积累的就会有素材, 敏感的就会有喜怒哀乐。不会积累的孩子, 一切经历都将成为空白。培养孩子拥有一颗敏感的心, 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那么生活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就不是难题。
(1) 利用榜样。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有些孩子不需要教已经能够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娴熟地写进日记里, 这就为其他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我经常在班中朗读优秀学生作文, 一为表扬, 二为修改, 三是最重要的, 就是激发孩子们的敏感心, 也学习如何积累素材。红绿灯处, 一辆摩托车和一辆电瓶车倒在中间, 地上还有一滩触目惊心的鲜血。这只是上学路上匆匆看到的一眼, 在一般学生看来, 这根本没有东西好写, 可何鸣霖却写得那么具体, 让他想起了遵守红绿灯的问题, 让他想到了生命的宝贵, 何鸣霖的感情是多么丰富啊。“陈心茹是个温柔的姐姐, 从来不发脾气哦, 今天她发脾气了, 这多么稀奇啊!”章天奕觉得奇怪了, 于是就去观察、去关注, 瞧, 就简单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而已, 章天奕怎么就能写成那么生动的文章呢?所以说没有东西写, 那只是因为学生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2) 问题引导。没有东西写, 不是真的因为没有生活内容, 只是不知道什么内容可以写。那么给你问题, 一个一个去对对看, 孩子们就会发现自己生活中可以写的内容了。用四个词连成句子, 问问自己。第一个词是人物, 自己、老师、某个同学、爸爸、妈妈或其他人;第二个词是表示心情或表情的词, 开心、快乐、伤心、难过、气愤、开怀大笑、垂头丧气等;第三个词是“为什么”;第四个词是“怎么样”, 比如:我今天开心吗?为什么开心?开心的时候是怎么样的表现?
(3) 弹性日记。坚持日记是一件需要毅力的事情, 一般很难做到。我们对孩子们要求太高, 就会适得其反, 使孩子们害怕作文。我的日记作业有比较大的弹性, 每周一篇周记是死任务, 有时学校里、班级里有重要事情发生过、经历过, 我会做或简单或具体地指导, 然后趁热打铁去写日记, 平时可以用一两句话记叙日记, 内容就可以根据那些问题来写。
2.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敏感心。
如果学生能够透过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那就大大有利于他们在生活中透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掌声》一课, 英子是一个忧郁、自卑的残疾女孩, 如何让孩子们深切地理解英子的忧郁, 理解同学们的友爱, 理解掌声给英子带去的力量?我在课中几次这样问孩子们:是什么让你的心怦然一动?是什么词句让你的心怦然一动, 那些词句写出了什么, 我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进入情景:同学们, 此时你们就是英子的同学, 你们给英子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是想用掌声告诉英子什么呢?在阅读教学中, 如果一次次这样让学生入情入境, 让学生为文中的人物所感动, 那么孩子们一定会变得敏感而多情。
3. 创造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与同学们一起度过的快乐的日子, 孩子们总是不容易忘记, 因为快乐总是在大家的笑声中成倍成倍地递增。让平常的日子因为欢笑而变得不普通吧。孩子们不知什么时候流行起玩溜溜球。玩是孩子的天性, 禁止肯定不行, 可是不禁止吧, 溜溜球会分散孩子们上课的注意力。不如举行一次溜溜球大赛, 前提是上课和作业都必须十分认真。比赛过程中, 选手们要一边做着各种花样, 一边把动作分解开来教给大家。同学们都是观众也都是评委, 要有评委点评, 说说评分依据。最顽皮、最贪玩的孩子, 此时都是赛场上自信的选手, 语言也与课堂上的枯涩截然不同了, 那么流利, 那么连贯, 那么生动。
这种创造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也不需要太多的精力, 只要你有心去创造, 孩子们便可以常常处于快乐中。让孩子们多一点快乐, 不仅是作文的需要, 而且是童年生活的需要。
4. 寻求家长配合, 丰富孩子日常生活, 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
秋天是美丽的, 秋天是诗意的, 然而秋天的美丽与诗意是写在大自然中的。家长会上, 平常与家长交流中, 我会经常要求家长参与孩子的生活, 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 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跟孩子一起做做家务, 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比如跟孩子一起捉个蟋蟀, 说说你的童年故事, 让孩子体会你的童年的快乐与辛酸;看到乞丐行乞, 与孩子一起讨论有关问题;与孩子一起看电视、一起读书, 一起欢笑或悲伤, 说说各自的感受……
秋天的一个假日, 我布置的作业是:走进大自然寻找秋天, 寻找童年的快乐。多数家长都很配合, 有的亲自带着孩子走上田野, 有的组织几个孩子一起走进山野。尽管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这样的作文并不好写, 但我还是从灵动的语言中看到了孩子的快乐:“柿子树的叶子稀稀疏疏地挂在枝子上, 柿子娃娃的小脑袋通红通红的, 像是刚从火炉里取出来似的, 挂在树上, 特别引人注目, 夜里也许还能当小灯笼哩!”“它们 (狗尾巴草) 还特调皮, 趁我没留意, 在我手背上挠痒痒, 引得我直发笑。”
孩子的作文, 应以快乐为主旋律, 但那是建立在快乐的生活基础上的, 并且需要一颗善于捕捉快乐的心灵。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生活空间, 这是为人师为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
二、积累:语言+写作方法
如果说素材是作文的肉, 那么语言就可以比喻为血, 而真情就是文章的灵魂, 不仅有血有肉, 而且有灵魂, 这样的文章应该就是鲜活的了。但是还少了一样东西。好的语言可以像女子的樱唇柳眉, 可以像细腻如脂的皮肤, 可以像婀娜的细腰, 也可以像俊朗的男子的容貌, 强健有力的臂膀。如果把女人的樱唇柳眉和强健有力的男性美放在一起, 那就令人喷饭了。或者身子比较不协调, 或者把身体各部分放错地方, 或者少了脖子少了腰, 那么再美的语言、再好的素材都令人遗憾了。所以, 写作方法的积累也同样重要, 它常常可以跟积累语言同步进行。
1. 写作方法和语言的积累应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新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 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美丽的祖国, 有《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和《香港, 璀璨的明珠》, 后三篇文章在结构上有“总—分—总”的共同特点, 《富饶的西沙群岛》以地点的转变顺序进行写作, 《美丽的小兴安岭》以一年四季为顺序进行写作, 《香港, 璀璨的明珠》则从香港的几个特点来写。这个单元的课文、段落的特点也比较明显, 几乎每一段都有一个能够概括全段意思的句子, 要么是总起句, 要么是小结句, 要么是过渡句。如果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文章的结构、顺序、过渡, 有意识地注意文章语言的特点, 并适时进行训练, 那么本单元的作文教学便会水到渠成了。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多留点时间让学生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与同学灵动的思维碰撞之下对课文的语言、写作方法加以品味、积累, 对一般的孩子来说, 这比看课外书要有用得多, 也有效得多。
2. 加强课外阅读, 并指导积累语言和写作方法。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时, 不要忘了培养孩子对优美词句和优秀写作方法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来自于课堂阅读教学, 同时也来自于课外阅读指导课。我们要指导孩子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的方式, 关注过渡的方式, 关注怎么样把内容写具体, 怎么样把内容写生动, 摘录优秀的词句段落并记忆背诵。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需要长期的积累, 积累素材、积累语言也积累情感、积累写作方法, 而积累需要教师的指导和有效的措施。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学会积累。说到积累, 可能大多数学生仅能做到积累素材、积累语言。然而, 就如何积累等方法问题却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作文不仅仅需要素材、需要语言, 还需要方法的指引、需要情感的积淀。因此, 学生除了积累素材、积累语言外, 还要重视积累写作方法、积累思想情感。
中学作文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现状;教学措施;训练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60
中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语文素养如何,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写作知识,实践常见的写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作文成为学生最头痛的事情,不少学生常常敷衍了事,甚至干脆不写作文,这是同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相违背的。作文教学改革已经多年,为何收效甚微?因为以往的作文教学多注重技巧方法上的改变,缺少作文理念上的变化,没有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构建整个作文教改体系,使得作文教学很难发生根本的变化。为了改变作文教学上的弊端,笔者谈谈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措施与方法。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动力。因此,要把培养写作兴趣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逐渐知道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要鼓励他们多写、勤写,想写时就写。对作文兴趣低的学生的习作,更要认真仔细地从中找出一些优点或进步之处,给予热情鼓励。
二、鼓励学生自由写作
教师要提供自由写作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淡化文体意识,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提倡写生活笔记,观察笔记,随感笔记,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少写命题作文,提倡自主拟题,注重学生写作实践和过程,命题力求贴近生活实际,以引起学生作文的兴趣。
三、培养阅读兴趣,做好读书笔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但只局限于课本内容的阅读,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造成思维的限制;教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为了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应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引导学生通过看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形式拓展视野;让学生读报,留心社会,观察生活,积累知识素材。这样,大量的阅读滋养了学生的心灵,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使写作素材丰富灵活起来,解决了学生没素材可写和不会写的难题,大大提高了作文水平。
四、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写好观察日记
学生作文时往往有主观臆断、闭门造车的现象,这都是由于平时不注意观察,心里没有材料造成的,这也是学生的一个通病。为了治好这个“病”,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写话”,也就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在平时,要注重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把随时随地看到的人、事和物记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素材就会日渐增多,写作时也就“有话”可说了。只要仔细观察,就都能发现写作的素材,同时在学生的观察过程中,既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又在生活中经受了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写出来,快速地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会学生感知生活
写作能力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话可说”,也就是没有材料、没有内容。俗话说:“巧妇难为无为之炊”,要将文章写好,一定要言之有物,而这个“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要靠平时对语言、对知识、对生活的积累。只有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离开了生活,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年轻的心,最容易被打动,美好的生活应该有美好的文章。应教会学生:要更多投入生活,用心灵与自然交流,用心灵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
为了有效地加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掌握常见的写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笔者谈谈如何有序地、渐进地训练学生的作文写作。
首先,训练学生写作文应从“自由拟题作文”开始。因为这种写作方式比较受学生欢迎,它可以按照学生的写作需要来写:认为什么好,就写什么,认为怎么写好,就怎么写。这样的方式不受命题作文的限制,避免无东西可写的矛盾,有利于调动各种水平层次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写作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
其次,训练“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写出与所提供的话题有关的内容的作文方式,这种作文不同于自由作文,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其题目仅仅是提示一下内容指向,作文要求所写的内容与之相关,写作范围比自由作文小,因此学生在选材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但对学生训练有所提高。
第三,训练“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文字或图表,同时提出要求,让学生按要求进行写作的一种训练方式。学生必须在给定的材料上做文章,否则就算走题,但对同一材料来说,学生可以进行多角度立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空间。
第四,进行“多媒体网络作文”训练。多媒体网络作文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作文训练方式。它不以教师为中心,而以学生为主体,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多媒体网络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分析、加工能力,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权,使学生可以从独立思考中获得创作的知识和能力。
总之,作文教学既要方法科学,又要措施合理。教无定法,但教要有法。学生掌握作文写作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要做到因学生的不同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充分理解作文写作,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学,为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的论文 篇4
一、通过优秀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对写作有了充足的兴趣,学生能够进入写作的世界,从而产生灵感。利用灵感组织文章结构,而后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加强对写作手法的运用,就这样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如此方式,写作就不再是学生压力或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一种自觉行为。语文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根本任务,依据日常对学生的了解,尽量消除学生对于写作的恐惧。努力实现由“不想写”到“我想写”的转变。一个好的文题就能使学生感到兴致勃勃,然而在现在的日常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作文的命题选择并没有太过于重视,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缺乏全局意识,从而使用一些陈旧的文题,陈旧的作文题目往往致使学生丝毫没有创作的激情。反之如果使用“且行且珍惜”“那一年,那一天”“知足常乐”等一些符合学生生活,独创新意的题目,就能成功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其实作文的命题如何,不仅仅表现出写作教育的成败,还直接反映了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
二、评改形式应将多种形式结合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和想法。学生之间相互修改,使学生对于自己的错误认识更深刻,也会在其他同学不同思想引导下,启发新的灵感。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主动性,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则是给学生一个环境,使其心中所想和课堂上教师所讲相结合,做到对知识的二次学习。互评更多的是收获,而自评中,更重要的应是再次理解知识。论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六中学林善存教师的评改意见在学生心中往往代表着权威,对此教师应当注意使用代表权威的“双刃剑”,发扬作文评改的积极作用,多多鼓励本就落后的学生,严格要求成绩偏上等的学生。此外教师的评改意见更多的应侧重于原则性或者文章结构,写作手法上的点评,对于学生自己的写作思想,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尊重。
三、鼓励学生展现自我,发挥想象力
个性化教育是通过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挖掘出并发展自己的个性,既做到“有教无类”,又要做到“因材施教”,切实地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所擅长的一面,从而扬长避短。写作文也应要求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使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描绘出来。在写作教育的进行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写出自己心中的东西,勇于跳出固定的模式和框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在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大门上刻有一句真理:“没有人类无法做到的,只有人类想不到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思维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加强训练,让学生在想象世界激发属于自己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善于动笔,更乐于动笔。例如,有一位同学在写“奉献”话题作文中,借用乌鸦和鲜花的形象,乌鸦贪婪,不愿意将任何的色彩分给别人,所以变成了黑色,每个人都不喜欢它。然而鲜花愿意将色彩奉献给别人,所以鲜花七彩斑斓。最后总结到奉献的重要性。因为有了想象的翅膀,文章变得深入人心,富有新意,也充分的反映了一个学生心中那一份美好的诉求,这就是我们致力于达到的目标。
四、广泛阅读,增大储备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前人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没有大量的阅读量做基础,写出来的文章,无异于空中阁楼,顷刻便可崩塌。单单凭直觉,写出来的文章是经不起文学推敲的;单单凭自己的的际遇,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是局限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文章的结构,写作的手法,灵感的启发都可以通过读书来获取,写作时一旦需要这些知识,它们就会蜂拥而至,任君挑选。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写作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本身就存在强烈的不稳定性,写作教学也是一种不稳定、多元化、复杂的教学方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入木三分非一日之功,教学活动的发展革新绝对不是在一朝一夕间完成的,作为教师,就应该勇于创新,不可墨守陈规,力争做到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课堂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积极发展融合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素质教育,推动教学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9)
作文教学模式探讨 篇5
北流市六麻镇第二初级中学
黄琳
我校是一个边远山区的学校,四面环山,山清水秀,学生淳朴、有上进心,也比较听话,但是在作文方面,一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㈠ 害怕写作,没有材料可写; ㈡ 不善剪裁,缺乏真情实意; ㈢ 叙事肤浅,不会提炼中心; ㈣ 叙述生硬,词汇贫乏。
其实他们生活在农村,都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就是很好的作文材料,不知道如何选材,更不知道如何进行适当剪裁,没有真情实感,缺乏感染力。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应对策略进行作文教学:
策略一:激发兴趣,找“米”下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老师作为教学的实体,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在写作前老师亲自“下水”,着力展示自己感触最深的文章,那对学生的鞭策力肯定是很大的,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提升。教写作就犹如学游泳,要教会学生游泳,老师必须先跳进水里,然后学生才会在水里跟你学习一招一式。
“米”是作文的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学校实行的都是封闭式教学,一周只能出一次校门,对社会,对生活的感触不深,如何找“米”下锅是解决写作的重要问题:
1.课堂“产米”。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新习作的资源。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至深,父亲的背影刻入人心,教学时迁延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亲人的一举一动,感受亲人无声的爱,然后将它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的课堂就成为了写作创新的源泉。
2.活动“产米”。封闭、僵化的“教师讲---学生做”的作文教学模式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在作文教学上,老师必须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模式,诱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放胆表达,拓宽创新思维的空间。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班队活动内容越丰富,学生动笔的机会和创新机会也就越多。活动过程、思想感悟、方式方法、思想火花都是鲜活的材料。如:课余劳动、文艺晚会、朗诵比赛、参观游览、小记者采访等活动都是学生写作的丰富材料。
策略二:冲破定势,抒写真情。
学生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还有了写作的热情,但写出的文章不是太泛,就是选材雷同,浮光掠影、平淡无味,如何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出类拔萃,以情感人呢?
首先,要选材精准,立意明确,善于剪裁,取材要“新”。挑选材料时,不能“拣到篮里就是菜”。选取材料时要注重新而别致,可以以小见大,从身边的小事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可以从一种事物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善良的人性等,还可以从不起眼的生活琐事中观察思考,产生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这样的材料平中见奇,也不失为新颖的材料。其次,善于打破思维定势,立意鲜明。例如:在指导学生写《那道风景》时,就要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不能只局限于题目取材了。“那道风景”就不单单是自然界的风景,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风景”,如教室里勤奋学习的身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窗外路边一双大手牵着一双小手是一道温馨的“风景”„„
策略三:抓住细节,善用修辞。
一篇文笔隽美、感情细腻、引人入胜的文章,往往表现在精妙的细节描写、形象的修辞上。文章的细节描写真切,刻画到位,细腻入微,真情实感就自然流露出来了,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会使文章更生动形象,富有美感。比如有个学生在写《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时,有一个段落写到“阿公的铁门和茶壶是一道温馨的风景”,是这样描绘的:“远远地,我就望见那扇铁门打开了,那扇斑驳的铁门是个忠贞的卫士。岁月在它身上毫不留情地刻下痕迹,但它依旧矢志不渝地护卫着居民的安全。看门的老公公坐在歪脖树下喝茶呢。那个熟悉的紫茶壶该比我的年纪都大了吧,碧绿碧绿的茶叶转着圈儿,跳着优美轻盈的华尔兹,溢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这样描写的画面清晰有致,比喻拟人的运用相当娴熟,富有感染力,描写的虽是寻常小镇的平常生活,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温馨气息的小镇生活画卷,充满灵气。
作文教学模式探讨 篇6
1.在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对作文的指导和训练,形成新型合理教学模式,以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那么实现这种阅读与作文教学整合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在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
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是指学生们通过在课堂上对某篇文章的阅读,从中收获一定的典型事例、基本作文素材等,并在作文训练中加以应用。那么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美文,获得丰富的语言,学会运用新的词句,掌握积累素材的方法,并进行反复朗读和背诵,(www.fwsir.Com)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阅读中素材的一种印象,并努力达到精益求精。最后让这些在阅读中学习、积累到的素材成为自己的素材,作文训练便会得心应手了。
例如,在阅读小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中,有一篇文章是《詹天佑》,学生们在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记住詹天佑这个任务的丰功伟绩,并能够在作文训练中合理地运用这个素材。
2.在阅读中模仿写作特色
模仿是学生进行个性写作的开端,想要使小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写出自己内心的东西,首先要洞察优秀文章的写法,然后借鉴其写作方式,从而使自己的文章能够把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曾有人说: “模仿是学生写作最好的拐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想要使作文训练水平和层次都得到提高,必须让学生学会如何模仿而不抄袭。这是非常重要并值得注意的内容。因此,教师在阅读课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的写作特色,并正确使用其写作的方法。对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所使用的教材都是经过层层审核以及精心挑选的,因此,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范本,其中的语文素材以及文章的写作技巧都值得学生借鉴。为了使阅读与作文同步提高,在阅读中让学生进行写的训练,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适应整合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教学方法并从中获益。
例如,在阅读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这篇课文,然后设计问题“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让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由于小学生还处于作文写作的初期阶段,对于一些有难度的技巧尚使用能力不足,因此发现文章中的修辞是其关键,那么在充分阅读文章并进行对文章写作技巧的思考之后,会发现这篇课文中每一个小段落会重复出现“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然后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要让这句话反复出现”,让学生们知道这种写法的强调作用,有一咏三叹的效果,能够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深、更浓。并在课堂上进行随堂作文训练,让学生们就自己生活中对某种事物所产生的感情写一段文字,运用这种写作方法。通过这样的阅读与作文有机结合,模仿优秀文章的写作特色,学生的作文训练能力便能够得到提升。
3.在阅读中激发学生感情
无论对于阅读还是写作,其中最重要的不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笔功底,而是学生的感情。对于语文这样感性知识较强的学科,教师要指引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理解文章并写出对文章的感悟。在阅读生活中真实的文章或者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文章时,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内在的思想感情就容易被激发出来,从而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章。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中,通过叙述父亲对儿子的信念以及儿子对父亲的信任写出了父子亲情的深厚,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并带来感动。在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们“爸爸为你们做过什么让你特别感动的事情?”学生们争先恐后纷纷举手表示要回答问题,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带动学生在课堂的活跃,然后设置一个作文题目《我的爸爸》,由于学生们已经充分思考了爸爸对自己做过很多让人感动的事情,头脑中形成了完整的写作事例,因此作文训练便显得轻松容易,不仅实现了整合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也让学生的习作充满感情,提高了阅读与写作的水平。
4.结语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探讨 篇7
注重平时词汇的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基本途径,即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为写好习作打下基础。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 课后 ,就让学生以后 写熟悉的 景物作铺 垫。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 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形式写出来。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经常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读及背诵比赛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致,在学生中形成阅读书籍的良好风气。
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深深体会到:作文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小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能笔下生辉,言之有物。比如:在教《我学会了缝纽扣》的作文时,我让学生事先准备好针、线、布、纽扣,在课堂上亲身体验缝纽扣的经过, 缝完之后由老师评出优秀作品,接着指名几个学生对缝的经过和感受进行口述,再让学生自由评论,教师加以指导。这样通过劳动不仅使学生感到作文有话可写, 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特别是农村学生,他们可以闻到稻花的幽幽清香,摘到雪白的棉花,可以看到蚕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以目睹蚕儿入眠、蜕皮、吐丝结茧,也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要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让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只要教师稍作点拨,学生思维就特别活跃,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同时陶冶了情操。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习作过程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一段段真实的生活, 这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作文综合实践活动。因此,我在作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适当激发学生情感,捕捉学生细微的情感变化,及时强化积极情感,让学生带着积极而强烈的情感写作文。继而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愉悦之情、自豪之情等,讨论、交谈、写作,自然而然地使学生习作有了真情实感。
注重作文批改。小学教师的许多时间都花在批改作文上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作文教学上的诸多问题,因此学生的文章千篇一律。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作文,确实有不少缺点甚至错误,但是,应该以鼓励为主、表扬为主,千万不能求全责备,千万不能使他们害怕。一旦使学生害怕了,那就坏了———害怕是厌学的先导。对于小学生,无论是观察事物的视角还是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成人大不相同。他们的视角和方式未必就是错的,未必就无可取之处,恰恰相反,有时他们的视角和方式表现出一种成人无法企及的天真和曼妙、独特和创意,就像孩童的图画和字迹一样, 只是我们这些成人尚无法窥见其中奥妙罢了。张田若先生在《小学作文纵横观》一文中指出:“从当前作文 教学的情况 看 , 普遍存在着一 个要求过 高过急 ,评分过严的问题。幼儿园孩子学画画,用一支红笔,画一个不很圆的圈,旁边打上几条直线,对老师说:‘这是太阳。’老师高兴地拍着手说:‘真像! 真像! 画得真好! ’其实,这幅画既不准确,又无透视,没有背景,没有色彩,送到美术馆去,准没人看。但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能画出这样的画就是了不起,就要表扬,将来的画家就从这里开始。拿这个例子来看我们对待小学生作文,不也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衡量学生习作吗? ”张先生这段话发人深省,它告诉我们,小学生作文是从“零”开始的,小学阶段只是作文的启蒙训练阶段,其教学要求不可偏高,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个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语言状况进行训练,逐步引导学生写出“理真、情切、意达”的小文章。以改错别字为例,批改作文时,教师往往要在错别字旁边画一个“U”型框框,然后由学生订正。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是在提高教师自己识别错别字的能力,学生并没有在识别错别字上得到任何学习和训练。当孩子们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本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们做教师的小时候的体会难道已经忘记了吗? 从整个教育背景上看问题,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的错误,善于发现自己文章中的问题,才是对他们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和“学会学习”的技能的训练。不论是审题、立意的指导,还是选材、表达的指导,开始时尽量详细、具体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以后逐渐放手,最后达到能够独立作文。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文文字能力的途径并非一种。也就是说,既然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社会生活中有多少语言表达方式的需求,作文教学中也应当有同样多的表现形式。
对作文教学的探讨 篇8
一、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加强小练笔,提高习作水平。在教学时,根据课文特点,指导学生及时练笔。如学习《灯光》一文,让学生对课文第二段内容进行缩写;学习了《詹天佑》,让学生也写一篇记人的记叙文。通过练笔,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写作能力。还必须提倡“观察教学”,特别是语文老师在生活中要经常指导学生观察: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观察同学、老师各方面的变化;观察社会上的一些变化。使每个学生都能练出一双锐利的眼睛,学会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每天把观察到的新鲜事物写下来,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互相交流,这样会使学生养成写作的好习惯。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写的好素材并表扬,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就会写出好的文章。
二、加强口语交际,提高口语表达。要规范学生的口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平时教学中,我除了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外,还在课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向家人复述故事。每天中午利用课前十分钟在班里进行“谈天说地十分钟”活动。让学生把自己亲眼所见或从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中了解到的中外新闻讲给大家听。还利用每个周五早晨第一节课前十分钟进行:“赏识教育”,就是把学生认为在班里谁是自己的学习榜样讲给大家听,要说明为什么赏识他。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积极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让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次提高。常言道“作文是改出来的”是很有道理的。在讲评作文时,我经常找几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作文,然后让同学们说说这篇作文的优点和不足,同学们各抒己见,这种形式的评议可以使同学们取长补短。全班同学的作文水平得到共同提高
四、习作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实践基地。语文教师还要结合写作有意识的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学生写作前必须确定文章的主题,明确文章要反映怎样的思想。例如:六册语文习作一,看图写话,共三幅图,展示的是小猴子在公园的凉亭柱子上乱写乱画,被熊猫教育的内容,通过这次看图写话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果偏离了这个主题思想,习作便失去了它的教育意义。由此可见,学生写作的过程,也是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
五、加强课外阅读,丰富语文知识。阅读是学生丰富语文知识的主渠道。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积累写作素材,提倡多阅读文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书,才能大量储存知识,储存写作素材,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同时,对所读之书还要精思、融会贯通、迁移运用。这样,才能让他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学中注意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本学年,我校进行读书活动,每周四下午,两节阅读课。我选了11篇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这样学生不仅领略了内容鲜活、结构严谨、语言优美、风格多样的美文佳作,还感悟了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知识,使人文、情感、审美有机结合与统一,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定向阅读名人传记,使学生胸有“大气”。引导学生多读古今中外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的传记,学生心中有了一尊尊高大的形象,有了榜样,写作文时,“大气”当然会自然流泻。
六、要引导学生关心世界大事、国家大事、社会风云。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看报纸。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发表看法,写成短文或日记。老师也要经常选一些事例让学生发表意见,写成文章。经常练习,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七、要求学生背诵诗词和名人名言。让学生多背诵如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苏轼“大江东去”,李清照“生当作人杰”,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辛弃疾“沙场秋点兵”,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让学生胸中充盈豪壮之气,潜移默化之下,学生作文时“大气”就会自然流露。
探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篇9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以学案为依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的学习方式。
一、“学案导学”的基本概念
近年来,我们市里教师们开始流行利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教研,那什么是“学案”呢?“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对教师而言,它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舞台;对学生来讲,它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究和集体合作的能力,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调控为手段,注重学法指导和学习能力培养,有效地发展学生个体素质结构、提高教学效益的教学体系。教师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学案预习,了解和初步掌握课本的基本内容,并通过对疑难问题的积极思维、探究和讨论,对本内容进行较深入的理解和挖掘。这样,在课堂上师生就有了共同的、感兴趣的话题,这就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时空余地。从教师的角度上看,教师可以集中精力采用交流研讨、成果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启迪创新;从学生的角度看,通过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力得以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陶冶,个性得以发挥。
与过去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学生需要自己学习,自己思考,在课堂上阐述自已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有时还要自己动手实践,课堂变成了学生大显身手的舞台,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案导学的精髓在于“学案”加“导学”,它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而这种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以学案为依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的学习方式,既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学案”的编写
(一)学案的编写。
学案教学中,学案的设计是关键,学案设计是实施学案教学的重中之重,高质量的学案是成功实施“学案导学”的基础。根据“学案”的理论依据、核心理念和课堂教学原则,在充分了解学情、吃透教材、理解课标和教学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及实施要求和学生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编写成“学案”。其内容及模式
1、三维目标 将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地写在教学案中,使学生在展开学习活动之前就能明确学习目标,并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学习活动。
2、重点难点 指出本课时中的教学要求,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学习的方法。
3、预习模块 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是以学定教的基础。复习梳理学习本节课需要的基础知识,自主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采用填充、图表、练习等各种形式。
4、教学模块 落实以教导学之精神,进行课堂主干知识的学习,是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的体现,要精讲精评,短时高效,教学设计思路要清晰、贴近学情并符合认知规律,重在解疑释难、导学启思、解决问题。
4、精练反馈 设置部分习题,难度较低,目的是巩固课堂知识,落实基础。这也是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效果的所在。
5、课堂小结 梳理本课知识要点、重要的方法及教学思想等
6、拓展延伸 此环节是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发展学习的过程,它的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好拓展延伸的内容,要分层设置,分层要求,使之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启发性、典型性和创造性,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拓展运用。
7、课后作业 把握层次性、针对性和适量三个原则,精心设计课后练习题。这些习题要涵盖主要教学目标,难度由小到大,题量适度,以确保作业的效度和信度,让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8、教、学后记 教师教的心得及其修改、补充;学生学习心得、体会或错误订正等。
(二)学案编写原则。1.主体性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主动求知而设计的学习活动案例,所以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做到心中有“人”。
2.探索性原则。
设计的学案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关键在于所设计的导学问题是否有探索性。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建导学问题链。问题设置要科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并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创新性原则。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案设计也要强调内容创新,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敢求知,求新求异。
4.灵活性原则。
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内容上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发展性原则。
学案不应是教师“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专利,而是无条件向学生开放的,融合师生共同心智、和谐共振的学习方略。这样,学生与老师的思维相互碰撞,融会贯通,不断发展。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依案预习,指导检查。
教师首先将编写打印好的“学案”提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以“案”为依据,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中的“知识整理”部分。在预习中获取基本知识,体验成功,发展能力。因此,教师要认真指导、督促、检查学生完成“学案”中的“知识整理”部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己获取部分知识的能力,逐渐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二)组织讨论、精讲点拔。
上课时,教师应检查学生完成“学案”预习的学习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就“阅读思考部分”展开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引导、点拔、答疑,教师针对学生讨论、回 3 答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搜集、整理信息,进一步调整确定精讲的内容,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或教材难度较大的问题或学生一时半会很难弄清的问题,或带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学生一时还不能有效掌握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重点讲解,抓住要害,理清思路,以问题为突破口,使重点得以解决,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反思领悟、能力训练。
通过以上各环节的学习、讨论、讲解,结合学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小结,把知识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同时回顾学习目标,检查目标是否达到,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同时通过“学习训练”进一步使知识、能力得到深化,使知识得到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在对学生完成能力训练的评价过程中,进一步分析学生最终掌握知识的程度,反馈下一步教学的要求。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学案导学”应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任何方法都不能简单地搬用,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学案的使用也是如此,教师应通盘考虑,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学案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条。传统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期望学生按预定设想作出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这是课堂教学悲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将“死的”学案变成看不见的手,支配着“活的”教师学生。事实上,名师的高明之处,就是善于在多变的教学情境中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推波助澜,让课堂高潮迭起,以实施有灵性的教学,倡导有灵气的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元素。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直接影响其对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到了中高年级,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怎样让学生明确概念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将抽象的概念逐渐内化并加以运用,需要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思考并努力寻求答案。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引入学习主题所创设的教学环境。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德国有位学者曾经有过一个非常精辟且有意思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是如果把这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这美味佳肴时,就已经将这15克盐慢慢地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融入到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1]。问题情境并非是所学的数学内容,而是其中蕴藏了富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领下,有效提取数学信息,一些饱含创造性的想法就会从情境中引发出来,接着在不断地思考、探究和交流碰撞中,发展了自己的思维,所以说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场”。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只是为了创设而创设的话,往往起不到想要的“学习场”的作用,只能耽误课堂的宝贵时间,可能还会起到妨碍学生思维发展的逆向作用。1.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有指向性对于比较难学的数学课中的“起始概念课”,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有指向性,指向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核心概念。具有指向性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处在思维活跃状态,为概念的学习搭建平台。例如在教学“什么是周长”一节课时,可以将抽象的“周长”概念托付于生动有趣的“蚂蚁爬树叶”这一动态情境中,在此情境中,蕴含了小蚂蚁沿着边线不多不少,正好爬了一周的数学信息,而“边线”“一周”这两个字眼又直接指向了“周长”的概念,使“周长”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初步表象,为建立正确、完整的概念积累经验。2.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有思考探究性前苏联的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就是希望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使学生跳一跳,可以够得到。那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情境的思考探究性,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创设“分苹果”的现实情境,最开始时可先分20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学生很快就会说出每个小朋友平均分得10个苹果。接着再分10个苹果,学生答每人平均分得5个,再分8个苹果,4个苹果,2个苹果,最后来分1个苹果,学生能马上异口同声地说出是“半个”苹果,这时教师可抓住时机,进行提问:10个,8个,4个,2个,1个苹果我们都可以用整数来表示,那么这“半个”苹果,该如何表示呢?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半个”苹果的需求,带着求知的欲望走进想办法来表示“半个”苹果的学习活动中,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在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表示出“一半”之后,通过比较方法的最优化,引出分数这一概念。
二、关注认知准备,促进概念建立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概念的学习中来,教师要关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使学生进入良好的认知准备状态,以便促进概念的有效建立。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在概念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往往会对概念的学习起着正迁移或负迁移作用。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暴露学生的前认知,并进行适时地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概念。例如在教学“什么是周长”一课时,很多学生对周长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在之前的学习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听说过,他们可能会有些感觉,只是还不是很清晰地理解这个数学术语,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周长的认识不是零起点。但是从学生的已有的认识看,他们在认识周长时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将“周长”混同于“周”,对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正因如此,学生往往会这样描述小蚂蚁爬树叶的活动:“小蚂蚁沿着树叶的周长爬了一圈”。基于这样的情形,在教学中,教师应咬文嚼字,掰开揉碎、深挖细嚼“周”与“长”的内涵,从“一周”和“长度”两个方面来设计认识周长的教学,将“周”和“长”分开理解,然后逐步形成周长认识,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完整的概念。2.关注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都是从特殊的情况入手,然后逐步一般化,再在一般的指导下更加深入地认识某些特殊的事物,如此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将课本变“薄”,将知识变“少”的有效途径。在“什么是周长”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首先对什么是树叶的周长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说一说数学书封面以及黑板面、桌面的周长各是什么,从这些身边的具体的物体表面出发,再由数学书封面的边线是一个长方形,引出长方形的周长概念,再到三角形的周长,不规则的四边形的周长等,这就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也是学生在头脑中有效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
三、重视学习过程,了解概念发生发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如对于自然数“1”的认识,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也应鼓励学生经历上述的抽象过程,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量为1的事物,1位老师,1本书,一个苹果,一把椅子,一碗饭等等,让学生感受到虽然所列举的现实中的事物是不同的,有较大的物体,有较小的物体,有单个物体,有一群物体,但它们抽象来说都可以用“1”表示。还如在教学“什么是周长”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树叶、数学书封面、黑板面等现实世界中的直观模型,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有限到无限,逐步抽象提炼出“物体表面的周长”这一模型,进而类比推理出“平面图形的周长”,突破了周长概念的学习难点,即对“周长”这一概念的本质理解。再如在教学“体积”一课时,“体积”属于三维空间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就更难以理解。在教学时,如果教师一味地注入式教学,只能使学生云里雾里,何不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呢?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两个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个杯子,注入同样多的水。这时候学生会发现杯子里的水平面处于同一高度。接着教师可以把一个东西放入到其中的一个杯子里,学生会发现在水杯没有变的情况下,水平面升高了。教师可追问:为什么水平面会升高呢?跟水有关系吗?学生会清楚地认识到是放进去的东西占了一定的地方,把水挤上来了。一个“挤”字,一个“占”字就说明学生已经开始建立了“体积”的表象。紧接着,教师可以往另一个杯子里放入稍大的一个物体,学生会发现水平面也升高了,并且比第一个杯子要高,说明第二个杯子里的东西占得地方要比第一个杯子里的东西大。在此基础上,教师自然地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一概念。小学数学的转化思想以其独有的魅力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也发挥了应有的价值,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也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四、丰富活动体验,深化概念理解“情知教学”
理论有一个十分有趣有饱含深意的比喻:假如把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放进一个视听隔绝的大木桶中,然后把这个木桶绑在马背上,奔驰两个钟头,那个小伙子一定会精神沮丧,疲劳不堪。然而如果去掉木桶,让他直接骑在马上,去野外竞赛两个小时,他一定会感到兴奋,愉快,还学习了骑术[2]。这就是被动与主动的区别。教学也是同样,如果一味地讲解,不给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怎会学的有兴趣,怎会有求知的欲望,怎会乐于学习呢?所以在难以理解的概念课中,教师更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应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到概念的学习中来,借助活动理解概念的本质。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来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这一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够得到分数,平均分了几份,分母就是几,取了几份,分子就是几,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深化了概念的本质。再如在教学“什么是周长”一课时,理解“什么是边线”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采用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树叶、数学书封面、桌面的边线,然后再通过“画一画”边线的活动方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感知材料,使“边线”物化,动作化,对学生理解“边线”可起到“千言万语”难以收到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让学生通过看、思、摸、描、量等一系列认知活动逐步逼近概念的本质,为概念的完整建立与深化理解积累必要的、感性的、丰富的活动体验。还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制作一个活动的小数点及0-9的数字卡片,通过同桌合作移动小数点,观察、比较小数的大小变化,在活动中,学生切身体会到小数点的重大作用,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小数的大小变化。数学概念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小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需要借助于具体实物,使概念直观化、具体化,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参与中亲身经历数学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的探究过程,在轻轻松松的“做数学”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五、回归生活应用,明晰概念内涵
数学概念的解释与应用环节是对知识本真面目的再认识、再理解和再创新的过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概念最终有没有根植于学生的内心,需要使学生在具体的应用概念中去明晰。那么传统的问答式和学生一遍一遍依样画葫芦式的做习题只能让学生感到负担沉重,逐渐便被装进了“木桶”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新颖,富有挑战性的应用活动,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能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之能够较快地形成思路,灵活地选择对策,为发展学生的智力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可创设“猜生日”的应用活动,由一个学生说自己的生日是哪个月,其他学生分为男女生两队抢答是大月还是小月,还可以由学生自己出题,如“我的生日是在大月,我生日前面那个月是个小月,后面那个月还是个大月”,让其他学生猜究竟是在哪个月。这样的游戏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使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掌握了概念,并学会了运用。“法,越练越熟;理,越辩越清。”教学中,教师可还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愤悱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知识迁移,并能适时“挑起战争”引发学生的思辩,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中,促使概念的本质内涵逐渐明晰。如在教学“什么是周长”一课,教师可有意设计了一个周长与面积会相混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判断两个人跑的路线是否一样长,部分学生就会关注到两块地的面积是不一样大的,而错误地摒弃了周长的概念是一周的长度,与两块地的大小无关。在此环节的设计中,可采用两方辩论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在边演示边讲解说服对方的基础上,在应用中巩固了概念,清除模糊认识,明晰数学概念。总之,数学概念教学要逐渐摆脱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困境,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使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不再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而是“整个冰山”。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丛书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5.
[2]大连市教育学会.冷冉教育文选[M].大连市教育学会,2008:123.
[3]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