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理论探讨

2024-07-10

历史教学理论探讨(共12篇)

历史教学理论探讨 篇1

1 系统而有针对性落实理论教学, 坚持史论和史实有机统一

第一, 历史学是社会科学的范畴, 社会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历史教学也是常见的。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始终。

第二, 书本上的理论是一定时间、条件下的产物, 史学理论会因为史学的不断发展并且产生新的史料而造成原有的书本理论滞后的现象。如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要敢于面对事实, 针对难点激流勇进, 要随时重新进行现实史诗实事求是的分析, 还要恰当的针对理论进行评价。所以要不断根据事实修改发生变化的史论中过式的部分, 特别要向学生解释清楚有争议的地方。

第三, 理论要具体的、有机的和史实结合到一起。在分析、运用史实的过程中, 理论虽然有指导意义但是不能“包治百病”, 不能生搬硬套, 当作教条一样运用, 遇到困难的时候又觉得它不合实际。只有在创造性的应用当中, 让学生体验到用历史理论来分析、理解、解释和评价某些历史现象和史实的成就感, 从而使学生觉得历史可以不用死记硬背, 能“活学活用”,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活起来”。

2 教学实践中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方法落实能力培养

(1) 以具体形象的资料, 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做引子之后, 史料会伴随一些思考问题一起出场。通过设置这样的疑点来作为学习的诱因。学生在对具体形象史料的阅读和分析之后, 会对历史事件以及人物有一定感知, 对历史的真实产生感受, 进入到已逝的历史情境, 产生学习的兴趣。赞可夫认为, 浅显、平铺直叙的教学, 不仅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还会使学生疲塌, 意志消沉。只有那些有坡度、有起伏、有矛盾、有冲突的课堂教学, 才能激励学生的情绪, 活跃学生的思维, 促使他们把智力活动进行到底。教师应捕捉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指导学生用历史理论来阅读、理解、分析历史现象和史料, 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智力情绪, 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如:讲“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一课, 教师可将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写的“变者, 天下之理也”和商鞅“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两段史料进行比较, 揭示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应的制度随之发生变化, 才能更好的发展。这就是变则通, 通则久的社会发展规律。所以说, 史料教学注重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习得历史方法,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也“活起来”, 也使得我们历史教学内容丰满了许多, 不再是枯燥乏味。

(2) 师生互动坚持论从史出学习新知

(1) 引导学生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原则自主阅读文本。

与单调乏味、理性抽象的政治课本相比, 历史课本的特点是文本内容十分丰富, 文本信息资源的种类有:单元篇章页及课前序言、正文叙述、各种图像及文字说明、阅读卡、色带题、对话框等, 这为学生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原则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前提。历史教师的职责之一是让学生分清史料、史实和结论, 培养学生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的历史学科学习能力, 使学生实现对材料会读、能读到读懂的跨越, 同时也培养学生厚实的历史人文素养。

当然,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有时教师还应对文本进行再整合处理, 以新的视角或观点重新统率教材, 将教材内容材料化, 问题化。例如: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有多幅图片、表格和历史纵横等形式呈现, 我们可以对书本知识整合, 设置成三阶段: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民的吃、穿、住和习俗;近代中国人民的吃、穿、住和习俗;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的吃、穿、住和习俗。由此掌握《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变化的特点、原因、趋势以及一些历史论点, 教学生阅读的方法, 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 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方式贯彻“史论和史实相结合”原则。

方法一:把辩论带进历史课堂教学

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 老师应该从学生的能力培养角度出发, 组织一些简单的辩论赛。例如对于“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了, 还是失败了”这一论点的学习, 教师要尽量避免进行简单的说教。基于学生对此会有不同的看法, 教师可以组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课堂辩论。首先让学生在课前作好自主整理史料的准备工作, 在此基础上, 在课堂上以正、反方亮出各自的理由 (史实) , 归纳得出:辛亥革命成功了, 或者辛亥革命失败了的结论。甚至可以得出“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这种开放性的结论。

方法二: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原则评价历史事件。

如历史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后的“学习延伸”:对于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多年以来中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评价:

有的学者指出, 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 也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 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 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

另一些学者指出,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只是保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不应过分赞扬。

有兴趣的同学们可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 就上述观点进行讨论, 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是一道典型的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原则评价历史事件的题目。学生如能经常性使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原则来评价一些历史事件或由历史事件来归纳理论观点, 那么学生学历史和老师教历史就会显得简单多了, 真正使我们历史学习“深入浅出”“复杂问题简单化”。

方法三:制作表格培养能力。如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准备好的综合分析表格, 带学生进入课堂探究环节, 让学生从课本上自主收集鸦片战争前中国明清和同期欧洲的政治经济对外政策等史料, 并进行史论分析。为保障课堂时间, 活动可分四个小组进行, 每组一个板块。探究表格完成之后, 进行各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点评归纳, 得出中国近代逐渐落伍的原因。本堂课由于注重了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分类收集与整理的方法又以列表比较的形式呈现, 课堂效率远比教师唱“独角戏”高得多。这样做学生既构建了基础知识体系, 又掌握了一种学习历史的科学方法, 提高了学习知识的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

3 课外训练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原则学以致用

(1) 用好课后自我测评练习。

教师应引导学生到前面已学的教材文本中去充分挖掘资源, 学生一旦学会了这种的方法, 那么, 不管遇到怎样的难题, 都能尝试着自己去解决。

(2) 检测考试注重能力训练。

史论脱节, 是中学历史教学最常见、也是最实质性的问题。在有关题目的答案中, 史与论往往是“骨肉分离”, 而不是“水乳交融”。为了培养学生的论从史出能力, 我们在平时练习、月检测或考试中, 要有意识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历史老师平时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非常重要。

教无定法但必须有法, 只有得法才有效率。总之, 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理论教学, 是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近年来, 高考试题中历史部分材料题大都需要借助于史论和史实相结合的思维能力来做出正确的审题和解答, 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 只有教师平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在方法上深入探索, 在实践中加强训练, 才能不断增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让历史教学“活起来”, 才有望使历史教学获得理想的效果。

历史教学理论探讨 篇2

一、教学中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可以说不管多好的教学方法,如果长时间使用而不变化,学生也会厌烦,就像一首好歌百听不厌,但听千遍可能就没感觉了,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要让学生有兴趣,就一定要不断拿出新东西,让学生对你的课有所期待,渴望着你的到来。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学生的创造性设计进行教学,让他们体验学习的过程。在讲授历史必修—第24课巩固新生政权中的抗美援朝,导课时我采纳了一位学生设计的话剧。该话剧的大意如下:美军进攻朝鲜,势如破竹,很快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鸭绿江边,麦克阿瑟(学生扮)拿起望远镜观察前方,然后手指着前方说:“我是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美国五星上将、西点军校校长、常胜将军。看,前面就是鸭绿江,过两天我们就回美国过圣诞节”。说完后表现出高傲的神情,这时跑来一名士兵(另一位学生扮),立正、敬礼并说:“报告总司令,前面发现共军”。麦克阿瑟傲慢地说:“共军,统统消灭”。并做杀头手势。再过一会儿,又跑来一名士兵,立正、敬礼并说:“报告总司令,共军已打到汉城”。麦克阿瑟听完后就像泄气的皮球说:“唉,想不到我一世英名,竟然败在朝鲜”。然后灰溜溜地下场。这一短剧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对了解朝鲜战争的兴趣,起了很好的导课作用,同时这一短剧又是学生自导自演的,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有关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文本、声像、网络、报刊等)进行课堂教学 多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和其他版本的教材,从中找出有利于自己进行课堂教学的各种资料,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好的教学方式,如在讲授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时,我刚好看到南方日报刊登了一篇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王宏维教授发表的有关缠足的评价文章《残忍的小脚“美”》,文章详细介绍中国女性缠足的起源、原因、发展及评价。讲不缠足运动时,我把此文引用进来,加深了学生对缠足这一陋习的理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参观、考察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上选修课校本教材时,我们充分利用我校离狮子岩风景区(包括马坝人遗址、石峡文化、佛教文化—招隐寺)较近的优势,组织学生到狮子岩风景区进行参观,让学生感受古人类—马坝人生活的艰难环境,并了解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人们的生活情况—石峡文化,及有关我国佛教禅宗的知识—招隐寺(禅宗六祖慧能曾在此隐居)。让他们认识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秀丽风光,培养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对此学生印象深刻,并反馈说老师讲十遍不如他们来一次,还要求我们今后要更多地组织这样的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可以说这次活动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教学中要处理好新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关系

在进行新教学方式探索的同时,注重利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新课教学。现在,有不少教师对传统教学方法全盘否定,一提传统就说“填鸭式”、“满堂灌”,都是不可取的,新课标就一定要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使历史教学走进误区。其实,传统教学手段和新课标并不矛盾,现代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各有优点,可以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有些历史知识难度较大,单靠学生是很难理解掌握的,此时教师就必须讲授清楚。常言道:兵无常法,水无常形。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中要善于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以往的教学主要强调个人在教师指导下自由学习,而忽略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的生存离不开团结合作,合作可以让我们用更短的时间、更高的效率来完成各种任务。如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波音系列飞机之所以在竞争激烈的航空市场独占鳌头,这与波音公司强调合作、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的经验是密不可分的。波音公司生产车间遍布世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界、科技界精英,这是他们成功的经验。同样学生学习也非常需要合作精神,他们需要共同研究,互相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过程、体验、感受,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分工、协作,培养团队精神,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促进社会发展。

六、教学中注重集体备课、集体交流

我们非常重视集体备课,同科组教师间经常相互交流、讨论这一节课应该怎样进行教学,用什么方式来教,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集体备课、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探讨历史兴趣教学 篇3

一 精心设计导言课

学生对历史是否感兴趣,能否热爱历史课,从内心深处想上历史课,与第一节的导言课是密不可分的。教师上第一节课时,学生大都怀着好奇热切的心情。教师进入教室大可不必板着脸,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而应面带笑容,说“同学们好!欢迎大家听我的历史课”,或“很荣幸能教你们历史课”,然后尽量用幽默语言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不妨展现一下自己的才华,让学生早早地羡慕一下。甚至可以适当地聊一聊题外话等。这样,在无形当中就从感情上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培养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为以后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历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正是目前提倡的“尊重教育”的需要。

二 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其渊博的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亲的态度感染学生,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要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对学生迸发出的创造性火花予以肯定,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在掌握大量历史知识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一种创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使课堂活跃,让学生快乐学习,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让“新闻主播”进课堂

在每学期初与学生约定,每节课开始前三分钟由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来讲解一些与所学历史知识相关的新闻,如“今日历史上发生的大事”。开始时他们会觉得这是在教师的“威严”下被迫的行为,但随之而来却产生了成功感。一是从图书馆、电视或杂志等甄选新闻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二是在报道新闻时,从同学的肯定中得到了激励。这样的设计,目的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使之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2.创设情境,让“演员”进课堂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提前做好安排,指导学生做编剧、演员,编排历史剧,以便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背景下的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例如,七年级历史“罚无道,诛暴秦”这一课,学生对秦王的暴政是通过影视作品了解到的,但影视作品毕竟对历史做了修饰,与历史事实多少都有些偏差。学生在参与了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幕的表演后,知道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成语的来源。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参与进来,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既活跃了课堂,又丰富了自己。

3.创设情境,让“辩论家“评论家”进课堂

如在学习“戊戌变法”这一课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一组是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双方进行辩论。让学生感受特殊年代的变法运动,感受康梁变法的不易,以及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的根深蒂固。

同样一节课,在教师介绍完相同时期的日本的明治维新变法运动后,让学生去当评论家,分析为什么比中国落后的日本变法成功了,而中国的变法却失败了。在评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任何见解,包括相反的见解,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发表真正属于自己的主张。结论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过程,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总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尊重、信赖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表现欲得到发挥,好胜心得以满足,深刻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进而促进其不断进步。

三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历史的凝重之美

随着计算机及其技术的普及,历史教学将会掀起一场全新的革命——今后的历史教材必将是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的结合。中小学生都喜欢看电视、玩游戏,如果把历史教学融进电视和游戏中,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今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丰富的影视录像资料为这种改革提供了可能。多媒体手段在历史课上的运用,将使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减轻学生的负担,在减轻负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成为现实。

为此,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尽力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落后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物图片、音频、视频等,使教学内容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让学生真切地感知遥远的史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指点方法,培养能力,提高学生记忆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认为重要,他们的注意力就能集中。注意力集中对提高记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好学、乐学的基础上,还应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使学生以最便捷的方法去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会记、记熟,以达到学生善学、乐学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讨 篇4

一、史料教学的重要意义

史料是了解和认清过去的媒介,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研究凭证,所有历史结论的得出都离不开史料。若历史研究缺乏史料,那么历史知识就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历史教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若要更好地进行历史教学,使学生真正学习历史、感悟历史的源远流长,教师就必须重视史料教学,并积极正确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史料,使史料成为教学课堂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选用史料应遵循的原则

(1)多样性。在史料教学过程中,保证史料类型的多样性至关重要。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应尽可能选择种类多样的史料,力求做到文物资料、图表数字资料、地图资料、影像等多种史料结合利用。史料类型多样的同时,更应注重史料视角或所涵盖的历史信息、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等的多样化。例如,讲到科技发展的消极影响时,教师授课同时可以出示几张照片,包括19世纪末美国街头蜘蛛状电线照片、河流受化工污染的照片、大城市高楼耸立通讯发达的照片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与弊。

(2)典型性。史料的选择在多样性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基础知识和教材重点,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历史事件和理解史实意义。史料的存在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两种。实物史料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被遗留和保存下来的有形物品,可信度要比文献史料高。文献史料是后人对历史作进一步探索研究得到的材料,虽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不及实物史料可信度高。因此,教师在选择史料的时候,应尽可能选择更真实、更典型的史料。

(3)针对性。史料的选取应考虑高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选择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尽可能选用学生易理解掌握的史料,当然过于简单的史料就没有选用的必要。比如在讲授科技对城市化的影响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数据:“1760年英国5万~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则达到13个,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达到77%。”

三、史料运用是关键

(1)利用史料导入新课,串联历史内容。高中历史的教学课堂,不管是新课还是复习课,巧妙地展开课程切入导学都能使教学效果更佳。利用史料导入新课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不仅始终以历史为课堂主线,更避免了学生直接翻阅历史书本的枯燥无趣。例如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讲解,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青铜器、中国古代瓷器的照片让学生辨别,接着查阅官营私营手工业的史料记载,再看看世博会中展出的旧中国和西方的工业品,一系列的史料呈现后紧接着让学生进入讨论阶段,探究归纳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并分析中西方发展的差异性和产生差异的原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学习状态。当然,教师在新课教授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史料串联历史内容。将所有具有一定关联性的历史事件有机串联,不仅能让学生复习巩固学过的历史知识,更能加深学生对历史意义的理解。

(2)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解读历史的能力。在课堂中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史料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设问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史料教学的成败和史料价值的发挥。学生通过解答相关历史问题,才能对史料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多样性和层次性,并能通过改变问题的制约因素使学生认识到条件改变则结论也随之改变,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同一问题从多个角度设计问题,给予学生多个思考方向,提高学生解答历史问题的应变能力。

(3)史料训练课堂内外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史料教学要想达到最佳效果,收获教学硕果,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史料学习进行一个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的长期训练。史料教学绝不是单纯只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史料那么简单。所谓的史料训练课堂内外相结合,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收集一些历史资料并能与课堂中运用的史料巧妙结合,课堂中的基础训练和课堂外的提高训练有机结合,使学生养成课前自主预习、搜集相关历史资料的习惯,然后在课上通过学生之间的成果分享、分组探究或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答疑解惑,对史料进一步整合分析。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浅谈历史教学方式探讨论文 篇5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改革趋势,即从过去的单纯依靠教师死板的满堂灌教学,逐步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也采用了一些挂图、幻灯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从而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增加了一些感性认识。然而,由于每一章节的每个部分不可能都采取这种方式来展现当时的情境。因此,要想每节课都充分再现历史情境,真正做到轻松、愉快地教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如何彻底地改变这种修修补补的教学模式,充分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乐趣,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比较易于理解过去尤其是数千数百年前的陈年旧事,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从中培养他们理性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笔者认为,历史教学应该大胆借鉴音乐电视(MTV)的做法,即将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一集或几集的历史电视,我们姑且把它称为HTV(HistoryTelevision)。

把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制作成HTV,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

首先,历史学科每一章节内容都是一个或几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它们具有一定的情节。这一点是其他学科所缺乏的。而且即便是在教学中,有时也不得不对某些情节进行渲染。这是制作HTV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当今历史题材影视剧得以风靡的重要原因。据粗略统计,从商周到明清,历代有名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才子佳人差不多都搬上了银屏。如《东周列国志》、《封神榜》、《秦始皇》、《西楚霸王》、《艳后吕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水浒传》、《朱元璋》、《戏说乾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应该说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是学生学习了解历史知识的较好途径,但是由于这些电视剧中情节虚实混杂,不仅学生无法分辨,就是专家学者也不可能去考证这些历史剧中情节的虚实。因此如果把这些娱乐大众的消遣品作为一种正确无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显然是不严肃的。况且这些历史影视剧特别是电视连续剧往往是长篇大作、恢宏巨制。一部《三国演义》就长达80多集,照此下去,何年何月才能学完历史?再者,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只注重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人学士,对历史的其他方面如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普通民众则关心不够。仅讲伟人、能人、名人,忽视众人、凡人也不合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这一伟大论断。所以依靠现有的有关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来进行形象化教学,显然是行不通的。

那么作为教学所用的HTV,就必须是短小精悍型的。也就是说,在介绍历史人物、讲述故事情节时要借鉴历史剧制作的方法但又要讲究精练、注意必须与史实相吻合。具体说来,要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内容不宜过多,以教材中所述为主,不宜作更多的发挥,否则便难免有重蹈历史剧覆辙之嫌;时间不宜过长,一节课的内容以半个小时左右为宜,要有一定的空余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同时老师也可作适当的归纳和分析。

其次,已经发掘的遗址、化石或留存下来的遗迹为HTV的制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制作HTV不仅需要通过人物表演使故事形象化,对于历史上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讲述,则最好把相关的遗迹、遗址、化石拍摄下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脑海中就有了直观的印象,而不必等课程早已结束时再组织学生外出去博物馆、纪念馆参观。因为到那时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已经是见似已见、学似已学,两者已难划等号了。何况中华之大,历史遗迹之多,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分布,要组织学生全部去实地考察、学习,只能是一句空话,而HTV就能解决这个难题。

另外,历史课的教学目的也决定了HTV教学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再现历史知识,使学生了解昨天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接触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认识社会发展的转迹。可以说,主要的任务是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思维,至于总结历史规律、考证史实则不应该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HTV就能符合上述要求。学生在观看HTV的过程中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应在旁加以引导、分析。这样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试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不妨以九年制义务教育历史课本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夏朝与商朝》这一节为例来说明。该节主要讲述以下四个问题:夏朝的建立及结束;成汤建商和盘庚迁殷;甲骨文和青铜器;人殉和人祭。在将这些内容制作成HTV时,应该用人物去表现禹如何拥有特权,他的儿子如何破坏禅让制,自立为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同时也应简单地介绍一下夏朝的国家机器;在讲述商朝的建立及盘庚迁殷这部分内容时都是涉及用人物去显现故事情节的问题;其他像甲骨文、青铜器可以用考古发掘的实物图像加以说明;人殉和人祭这部分内容可利用遗址及仿真的方法来制作HTV。当然,关于历史人物的展现是采用卡通的形式还是用真人去扮演这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历史教学理论探讨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故事;作用;应用策略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渗透和发展,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历史学科具有人文特点和故事特点,是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总结和回顾。由于较强的实用性和故事性,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历史知识,产生历史使命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强不息,努力奋斗。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重要作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初中生身心发展还相对不成熟,普遍好玩好动,对于丰富的故事情节具有强烈的了解欲望。在课堂上,教师如果结合教学内容来讲历史故事,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通过历史故事来对所学知识进行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秦始皇时,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讲一些当时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使学生体会到长城修建的不容易,在感叹长城宏伟壮观的同时对当时的民众由衷佩服和同情。第二,有助于使历史知识更加具体化。由于历史所讲述的内容大多和过去有关,对于部分历史现象和行为难以感同身受,完全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对历史现象所发生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思想状态加以诠释和分析,使学生能够站在过去的角度来看待历史现象,从而能够深入理解,加深印象。例如,以“美国经济危机”为例,学生常常很难想象大萧条的状况,教师可以讲一些当时的故事来帮助学生意识到大萧条的严重性,人们居无定所,找不到工作,没有饭吃,缺失信仰,社会一片黑暗,停滞不前。第三,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故事具有很强趣味性的同时也容易引起深思,令人思考。学生在听老师描述历史故事的同时可以进行思考,特别是积极向上题材的故事情节更容易调动学生内在情感,引起共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二、选择历史故事的原則和依据

历史故事要想对教学起到积极作用,需要善于选择合适的历史故事题材,否则,将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起到反作用。首先,历史故事内容必须丰富生动,题材广泛,符合学生的喜好和理解需求。其次,历史故事不能泛泛而谈,而应该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故事情节构思需要清晰条理,具有层次性。另外,历史故事还需要满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相关要求,为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情境,以便使学生获得直观体验,更好地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掌握所学知识。

三、开展历史故事教学的有效对策

历史故事是开展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重视历史故事的重要作用。第一,抓住时机。在课堂导入阶段向学生讲解历史故事,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这时教师应该适时引入本节课所讲内容,学生将会很容易被教学内容吸引,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所学知识印象深刻。然而在课堂进行到一半时,学生长时间集中精神听课很容易感到疲惫,分散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讲解一些轻松的故事情节,以便缓解和降低学生的听课压力和紧张氛围,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再次集中到内容方面,促进教学的顺利实施。另外,教师在课堂快要完成时抓准时机讲故事,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给学生留有思考和回味的余地,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浓浓的兴趣。第二,讲解时语言要充满魅力。在讲解历史故事,教师的语音、语调能够极大地影响故事效果。通过丰富的语言表达和肢体动作支撑,能够使学生听得更加投入,置身其中,对情节中的善恶美丑进行辩解和区分。例如,在讲我国著名爱国将领岳飞时,教师可以对岳飞抗敌的英勇事迹进行精彩描述,使这种爱国的情怀和英勇厉害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当讲到秦桧卑鄙无耻地陷害岳飞时,使学生也对秦桧产生浓浓的恨意和鄙视,同情岳飞的悲惨遭遇。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产生爱国情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讲解历史时,应该尽量不夹杂个人情绪,真实还原和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即使情绪激动也不能说脏话,并且注意讲解时语速应该保持适中,把握好节奏。

综上所述,历史故事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新的活力,被教师广泛应用于教学中。通过历史故事的呈现,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牟新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探索师生互动:以“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课程为例[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02).

[2]王德民.故事选择与意义生成:从张元先生讲隋唐史说起[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05).

[3]何成刚,陈伟壁,沈为慧.“于非事实中觅出事实”:虚拟故事中“虚”与“实”的思考札记[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05).

历史教学理论探讨 篇7

一、如何开展人性历史教育

1. 从人性的角度评判历史人物

“忘了人, 就忘了一切。忘了人文教育, 就忘了人的思想、感情、个性、精神世界。从而就忘了一切”。这段话说明历史课上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离开了人和人的发展, 一切美妙的教育计划都无异于海市蜃楼。”

初中历史在中考中是开卷考试, 这就给了教师渗透人文教育的机会。在讲授《戊戌变法》一课时, 课文中众多的历史人物引起了学生的争议。我看到学生兴趣盎然, 就布置学生每人写一篇对戊戌变法时期自己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评价, 适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第二次上课时学生纷纷上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传统的历史教育中, “戊戌变法”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袁世凯背信弃义、临阵背叛;谭嗣同义无返顾、英勇就义;康有为四处奔走、披肝沥胆;梁启超不辞辛苦、到处讲学。“戊戌六君子”血洒中华、气吞山河的悲壮, 铸成了戊戌仁人志士精神的永生!然而依据我们今天的标准评判历史人物, 往往有失公正。我们不能以今天的道德标准要求一个历史人物。经过启发, 学生对各个历史人物的评判充满了人性、理性。有学生说:袁世凯出卖是不得已的, 因为他如果站在维新派的一边, 道德上是讲得过去了, 但在政治上的损失极大, 风险也极大, 一旦事情败露身家性命可能不保。政治上只有成败没有对错!袁世凯信奉的是:没有永久的朋友和敌人, 只有永远的利益。谁对他利益大, 他当然就站在谁的一边, 无可非议!也有学生立即反驳:政客也不能完全见利忘义, 应该有道德底线。还有学生说:即使袁世凯不告密, 戊戌变法也不会成功, 中国封建势力太强大了, 袁世凯也是封建势力的牺牲品。接着有学生对谭嗣同发表评论: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何必拿鸡蛋碰石头?一切从长计议, 自己身家性命都没有了, 还拿什么来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和抱负呢?这时立即就有学生反驳:中国自古就有许多舍身取义、杀生成仁的英雄。我适时补充道:对谭嗣同的英勇壮举, 我们理应表示敬意, 这也是谭嗣同受到后人景仰的原因。但生命是宝贵的, 我们在表示敬意的同时, 也有表示异议的权利:历史是复杂的, 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学生对康有为的评价也是丰富多彩的:有人说他是忧国忧民的改革家, 有人说他是大智大悟的圣人, 更有人说他是苟全性命的小人。我也不加评判, 只是为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渐趋理性、人性而高兴。

2. 从人性的角度看待历史事件

在教学《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提到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美国轰炸机把重约两吨的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向广岛, 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 升腾的浓烟翻滚着, 蘑菇云慢慢定格为历史的一瞬间, 13万鲜活的生命顷刻间化为云烟。然而当我正声情并茂地讲述这段历史时, 我隐约听到下面有笑声, 更有一句“活该”蹦了出来, 再看看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接着我描述代号为“胖子”的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的情景。我说:“随着‘胖子’的降临, 灾难也降临到长崎人民头上。10多万无辜的生命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们的生命就划上了句号!数十万的人受到核辐射, 美丽的城市变成废墟。”学生们居然再也按捺不住喜悦之情, 大声哄笑出来, 兴奋写满在青春的脸上!这一切深深地刺激了我!我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民族感情, 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啊, 日本人在我们中华大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 可这些死去的是无辜的生命啊。我觉得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他们从人性的角度去评析历史事件。于是我问学生:请你想象汶川地震时, 当你看到报纸电台报道死去的人排成一排、堆成一堆时, 你高兴得起来吗?学生们说那是天灾, 而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人祸。这是对他们非正义战争的报应!我耐心地启发道:得到报应的应该是那些战争的发动者, 这些生命也是战争的牺牲品啊!也许她是年轻的母亲, 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令她牵挂, 还有年老体衰的父母要她安慰;也许他是初绽花朵的生命, 还有花前月下等他去浪漫, 还有美丽的诗篇等他去描绘!是谁剥夺了他们的生命?是谁毁了他们的家园?孩子们收起了笑容, 脸上露出了庄重。接着我让他们全体起立像为汶川地震逝去的生命肃立一样, 也为二战中被原子弹夺取生命的无辜者肃立, 祝福他们在去天堂的路上走好!让我们一起去仇视战争的罪魁祸首!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 其心灵深处也受到了洗礼———人性回归了!

二、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1.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历史课要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自身魅力。教师给学生讲历史的时候, 穿插一些动人的历史小故事 (达芬奇、哥伦布、毛泽东等) ,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 面向全体学生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清除学习中的障碍,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 鼓励他们从多方面收集资料, 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开放式教学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了学生大胆创新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思维

讲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就联想到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 讲到文艺复兴就启发学生联想到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 讲到鸦片战争就联想到甲午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讲到工业革命就联想到第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 讲到郑和下西洋就联想到新航路开辟。

3.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也就是说, 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之间建立的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所不同的只是角色上的分工。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其次, 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创设和谐的氛围,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最后,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宽容学生的误见, 鼓励学生的创见, 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教师要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缺点, 教师要在肯定学生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善, 使学生在教师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索、大胆地创新。

4. 注重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底蕴

历史知识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底蕴, 教师要善于挖掘。达芬奇、但丁是人文主义的先驱, 他们敢于挑战传统、蔑视权威;哥伦布、麦哲伦尊重科学, 崇尚自由, 大胆尝试;马克思、恩格斯勤奋钻研, 历尽艰辛;张骞、班超历经磨难终成正果。许许多多历史人物的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5. 选择民主的管理方法

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 尊重他们, 信任他们, 让他们有选择的权利, 自定发展目标, 把发展进步变成自己的内部发展要求。与学生建立一种互助关系, 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与善意。教学中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课堂用语, 如:你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别着急, 再想想;别灰心, 再努力……让学生处于一种不甘落后、跃跃欲试的兴奋状态, 不对自己失去信心, 更不自暴自弃, 而是觉得老师在期待自己, 相信自己总能成功。

历史教学理论探讨 篇8

一、历史故事的选取原则分析

1.趣味性

历史故事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要以趣味性作为基本的前提之一,历史故事的选取要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想要更多地了解这段历史的欲望,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历史故事的选取也要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让学生通过故事能够迅速地进入课堂教学的历史情境之中。

2.主题明确

明确的主题是一个优秀历史故事成功的一半,明确的主题能够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对即将展开的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起到一个课程铺垫的作用。历史故事要紧紧围绕着主题层层铺开、娓娓道来,这样有利于整理学生的思绪,为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3.紧扣课程内容

历史故事的选择一定要围绕课程教学内容而进行,要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教学辅助作用,而不是随意地选取与课程教学内容不相关的内容,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视听上的混淆,也容易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另外,历史故事的内容要相对于课程教学内容适当地拓展,既紧紧围绕,又相对发散,这样学生会通过历史故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教学内容。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策略探讨

1.合理安排故事的穿插时机

历史故事虽然对历史课堂教学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但是历史故事毕竟是课堂教学的辅助,不能够喧宾夺主,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历史故事的穿插时机,既要让历史故事调动情绪、激发兴趣的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又要保证学生的注意力不被历史故事的丰富多彩而分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根据本节课的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一个历史小故事作为课堂的导引,以故事的方式设置历史背景,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即将讲述的历史时代。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一般学生会在20 分钟左右以后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会明显下降,此时教师同样可以引入历史故事来作为课堂的缓冲,缓解一下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的大脑能够稍事休息,此时历史故事的选择同样要紧紧围绕课程内容进行,只不过是更加突出历史有趣的一面,然后继续开始课堂教学。

2.服务于课程教学难点的解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有很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并且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学生很难深刻地体会,例如战争、政治等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还是文字的描述,无法让学生更深层地理解。这时如果教师一味地以历史概念为核心进行逐步的剖析,则学生势必会越听越难理解。例如,在讲到近代史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词很熟悉,但是很少有学生真正地领会其中的含义,如果不能够准确地把握这个概念,则有关这个部分的很多习题,学生必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一些发生在清末的民间小故事来讲述沿海殖民统治区的世态人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另外对于一些需要重点记忆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教师同样可以运用历史故事来展现历史的另一个侧面,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历史,从而促进学生对历史内涵的深度理解。这样历史故事的引入能够让历史变得更加丰满和立体,趣味横生或者是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让历史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历史故事的帮助,通过有效的历史故事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内涵,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历史故事的选择和引用,充分发挥历史故事对初中历史课堂的辅助作用,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提供保障。

摘要:历史学科在整个初中阶段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肩负着传递历史知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还承载着塑造学生内在品质的重要使命。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有效地运用历史故事来辅助课堂教学有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故事的趣味性既保证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同时历史故事的深刻寓意又时常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历史故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到历史知识,同时也深深地体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课堂教学,历史故事,应用探讨

参考文献

[1]时海萍.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2009(4).

历史教学课堂互动与探讨 篇9

多年来,大多数的教师在课堂上程度不同地使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那么,究竟什么是“互动式”教学法呢?“互动”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互动式教学法也可称为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合适的教学选材,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就历史教学而言,互动式教学法的运用与推行,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育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其现实与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可将教师从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影响教学互动的第一位要素是学生的特征,关键的因素是教师的素质,教材的选取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果教材内容量过大,就没有互动的时间。

一、学生的因素是互动的第一要素

历史课的概念、原理、观点往往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抽象思维能力、社会生活阅历等原因又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实施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应新颖有趣,不仅要把学生的学习由“学会”转为“会学”,还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使得学生“愿学、好学、乐学、勤学、独学”,开发学生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自主学习的本领,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为只有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才能进行终身学习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的需要。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的内部动机,但也十分重视学习的外部动机。学习者不可能在任何时候对学习内容都感兴趣,所以对于学习者,尤其是少年儿童,教师应适当增加一些口头和书面的表扬、鼓励和奖励,逐渐增强其学习的内部动机。应当认识到:如果只依靠内部动机,那么,一旦学习的目的达到,学习者的需要就可能衰弱。如果同时注意对外部动机的引发,学习者就会有足够的力量。

二、过硬的教师素质是有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的根本保障

一个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历史教师应尽可能涉猎更多的学科知识,如艺术鉴赏、历史地理、历史美学、历史心理学、历史统计学等。

语言表达能力对一个历史教师来说很重要。历史语言强调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对主要事件要叙述得鲜明、生动、形象、吸引人,这都有赖于历史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什么有的历史教师讲课水平高?除了他的理论与专业方面的根底扎实之外,语言文学素养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历史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因此,历史教师应当有较广博的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

如果一个教师谦逊、博学且又善于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大大地激发出来,就会愿意学习。另外,教师要将自己造就成值得推崇的模范,要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用自己的性格去培养学生的性格。因为品质优秀、素质良好的教师是一种最有力的教育手段。

教师要讲清每个时代的历史,要引导学生学懂弄通历史,就必须掌握各个时代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各种思想流派。这是很不容易的。不懂哲学,就很难讲清中国的“诸子百家”,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不懂经济学,也讲不清凯恩斯、罗斯福。历史教师要学哲学、学政治、学经济,只有这样,才能讲通一些专业史,才能将历史当科学来讲授。

历史教师还应该学习科学技术常识,讲不清科技发展史,必讲不清当时的生产发展情况,也讲不清与生产发展相关的其他历史现象。历史教师对此缺乏必要的了解,就会出现知识性错误,甚至闹出笑话来,反之,历史教师具备科技方面的素养,将会使课讲得更生动、更具体、更准确。

互动式教学法的概念很大,在课堂上如何实施和组织,需要教师事先很好地设计,还要较为准确地估计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配合意愿。学生作为教学的认识主体,其认知水平、行为能力是不完善的,是处于不断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因而,学生还难以独立地充当教学的认知主体。因此在承认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的非完备性,注重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做好课前动员,明确授课方式,对授课内容,特别是具有交互性的内容要拟定较详细的提纲,进行提问、讨论、启发的问题要难易适度,时间安排要有计划性。课下还要有意识地与学生交谈、答疑,使互动式教学设计有的放矢,更具有针对性。

三、合适的选材是互动式教学法的关键

教师要利用教材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在选择教材内容时,要把历史学习和生活经验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采访、个人访谈或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所敬佩的人、所喜欢的历史事件。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和技能基础及其感兴趣的话题后,教师再做进一步的迁移,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有利于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处理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媒体,丰富学生的视听形象。教学媒体包括录音、录像、挂图、投影、电脑等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起到调节情绪、设置氛围、引人入境、诱发联想的课堂功效。例如:在学习《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这一课中,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编辑部分录像,在学习《“万方乐奏有于阗”》中,选取六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彩色打印出来,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式教学的实现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互动选材的给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行程,教师的点评与课后的反思。在以上几个方面中,至为重要的最能显现课堂教学特征的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行程。对此,有很多人提出很多不同的建议与意见。在互动选材给出之后,有人提出———由教师逐一提问然后由学生做出回答;有人提出———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有人提出———由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辩论;有人提出———由教师给定选材再由学生预热择日进行课堂互动,等等。但是,无论采取何种互动模式,均必须符合教育规律。既要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又要考虑选材的展开深度与广度,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互动激情。中小学教学互动的选材与互动模式当然有别于大学教学互动的选材与互动模式;简而言之,量体裁衣地选用互动模式才能确保教学互动流程的顺畅,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绪,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品位。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课堂互动方式多种多样,教学时不可能也没必要每一种方式都用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互动,要科学地组织互动,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摘要:历史教学互动方式有多种, 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的互动来进行。学生是互动的第一要素, 教师的素质是互动的根本保障, 合适的选材是互动的关键。

关键词:历史教学,互动,学生,教师素质,选材

参考文献

[1]魏授章.历史课堂教学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2]张保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探讨 篇10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以教师为中心, 模式化教学。

当前, 大多数学校采用的历史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五个连续的教学步骤在课堂中有板有眼地上演着。在这一模式下, 教师预设教学目标、规划反馈问题、左右教学流程、控制课堂讲坛, 学生完全处在“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教我学”的被动状态。

2、历史课程意识淡薄。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的影响下, 历史教师的课程意识相当薄弱。主要表现在教师中存在着教学理念陈旧, 教师没有想到做课改的主人, 没有想到要做教材的主人。在新课程理念下, 仍用老方法讲课, 进行详细的知识点讲解, 有的教师在教新教材时还大量的为学生补充知识点。这些都说明历史教师对新课程不理解, 对新教材不会用, 没有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生成意识。

3、教学方法呆板。

对于教材和教参极其依赖和盲从, 不敢越雷池一步, 只能照本宣科, 循规蹈矩;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 使主观能动性受压抑, 造成启而不发的尴尬;或者热衷于搞题海战术、猜题押题, 人为地加重学业负担;还有课堂组织形式划一, 节奏缓慢, 容量过小加之个人魅力欠缺, 忽视思想性和趣味性, 难于调动听课兴致;还有第二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把课外知识拒之门外, 丧失了历史那丰富生动的本来面目, 凡此种种, 害得自己教得又累又苦, 学生穷于死记硬背, 临时突击, 对历史怕学厌学。知识陈旧, 结构失衡:知识经济时代已初露端倪, 知识爆炸造成了不少观点、许多已有知识已经陈旧和过时, 专业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特别是在试行综合考试后跨学科的整合与渗透能力尚待强化, 哲学、经济学、人文地理等知之不多, 阅读、表达能力也有待加强。况且学历太低, 半路出家的也不少。

4、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 忽视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也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交互性强和丰富的表现力等优势, 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没从实际需要出发, 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装饰效应”, 过多依赖多媒体, 盲目使用多媒体, 从而造成多媒体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一种简单的传声器, 变相的发言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途径

1、培养学生质疑意识

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 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 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 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 我们更需质疑。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 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教师要关注史学动态, 查阅历史资料, 敢于质疑。其次是引导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质疑意识, 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

2、要努力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应是一种呼应谐调的关系, 不要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器。衡量教学质量如何, 最终还是落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尽可能地让学生们自己去分黑白、辨是非。高中生的求知要求和思维能力比初中生高, 高中生较多地追求通过具体现象达到理性认识, 以开发奥秘、获取真知。

3、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

要保证教学质量, 要看教师的素质。作为高中历史教师的业务素质, (1) 要具备应有的思想、理论修养, 这是端正、明确教学思想的根本。对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的基本理论, 对历史教学的特点等等, 都要有真切的理解, 不是拿来贴标签, 而是真心实意地用于指导教学。 (2) 要有广博坚实的历史专业知识, 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 要十分重视在史论结合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容和学科能力结合起来。 (3) 要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首先要适应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不是几把万能钥匙。随着教学重视培养能力和高考着重考查能力, 亟需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摘要: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事业中, 都不能没有历史学科, 因为它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包容或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所以它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否则就会消亡。本文主要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探讨

参考文献

[1]穆易宁:《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 《历史教学》, 2005年 (4) :21—27。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篇11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通过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来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习历史,最根本的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质,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除了我们平时惯用的教学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更新颖的方法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文史结合法

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些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太多了。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①引用古典诗歌。在讲东汉连年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时,我引用当时诗人王粲的诗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通过这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那种凄惨的情景。我国的古典诗歌,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用于课堂教学,很能拨动学生心弦,激发情感,“寓情于理”,“以情动人”以达到以诗证史的理想效果。②史学、文学与音乐三者相结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在讲授唐朝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成就时,我用音乐的形式,把这首诗唱出来,让学生感受这三者的美妙之处。③史学与美术相结合。

二、对抗式讨论法

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三、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

四、历史故事法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讲述历史故事是教学中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五、多媒体法

电化教学在我国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与实物、模型、图片相比,这种直观教学具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更形象的表现力,更能有效地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和相互联系。多媒体手段教学是历史教学教改中的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方法。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充分利用它们,与教材互相对应,互相补充,构成完整、系统的历史教学体系。为了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具体,为了让学生能将具体感知转化为抽象思维,.利用图表活跃学生思维,加深对史实的理解。诱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多项能力,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

六、點面交叉法

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比如:在讲西藏的历史时,结合2008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圣火在法国巴黎被抢事件,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不感觉历史枯燥无味,而是活鲜鲜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七、讨论法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讨论法也是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讨论前教师先给学生创设一种能激发起兴趣的历史情景,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竟相发表各自的意见。当出现争执时,不轻意否定任何一方,并鼓励求异思维,让各方面的观点都摆出来,然后和学生一起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尽情地发挥他们思维的潜力,广泛地进行交流。史无定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总之,教海无涯,学无止境,十多年教师工作所积累得的这些点滴经验,只不过是我在教学海洋的岸边所捡得的几枚贝壳而已,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篇12

一、运用讲述法, 陈述历史内容

讲述法是一种传统教学法, 在教学中应用广泛。通常以老师的说明与叙述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的, 也就是老师通过口头语言来直接地对学生进行事例描绘、事理阐述的一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简而言之, 教师讲述与说明, 而学生静听。讲述法有概述、描述与叙述三种形式。在教学中运用讲述这一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内容、历史过程。这既适用于新知识的教学, 也适用于旧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在采用叙述时, 其史实应确切。所述史实须源于切实的史料, 以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历史表象。同时, 叙述应具体、形象、生动, 这样才可以引起学生注意, 让他们如置身于历史场景中。而对那些次要的而又必须讲到的内容, 则可以利用概述法, 以勾勒历史线索与全貌。

二、利用图示法, 调动学生感官

在历史教学中, 图示法即用文字、符号、数字来组成图形, 以体现历史过程的内在联系及本质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材中, 知识的叙述是有结构、有选择的, 因而教师可将其图示化, 以图示方式来表达某章节或某事件的内容。该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意识,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但这一方法只用于辅助教学。

第一, 浓缩教材内容, 突出知识重点。

图示法的关键是图示的设计, 就是以文字叙述历史知识结构, 再以图示进行表现。简约性是其特点之一, 除以符号外也有文字, 通常用词组, 所以叙述应简约。例如:“殖民主义罪恶”的讲解, 其中“奴隶贸易”可通过图示来表示:出程:欧洲殖民商船于欧洲装一些廉价商品开往非洲;中程:于非洲海岸抢掠或购买奴隶运至大西洋;归程:用这些奴隶于美洲换得巨额货物再返回欧洲。在三角贸易过程中, 奴隶变为真正商品, 为西方带来灿烂黄金。此图示法形象反映出贩卖黑奴的三角贸易。

第二, 将复习内容进行纵横串连, 加以知识归类。

图示法教学的另一特点:系统性。通过图示法, 可展现历史事件的纵横关系, 构成完整知识系统。在历史复习课教学时, 为了让学生学活知识, 可将教材章节打乱, 割块连线, 并纵横相联, 将同意义、同类型、同性质的历史事件进行贯联以便专题复习。

第三, 使复杂历史问题变得条理化。

例如: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内容的学习, 学生感觉有难度, 教师则可借助图示法将该问题简化为纲要信号, 统摄全貌, 以提示全章内容。于是, 学生在阅读教材时, 思考法国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然后读图示, 该复杂问题则简单易懂了。 第四、利用图示法, 将练习编制为投影片, 创设问题, 提高能力。历史考试也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图示法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中有独特优势。教师可用图示法来制作习题, 通过投影片的图表、文字的可加性、可遮性特点, 先显示需解答的试题 “主干”, 再依次显示所有题目的“支干”, 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审题与分析、 综合与评述等。这样通过师生双边活动, 不但避免题海泛滥, 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提高知识记忆。

三、使用讨论法, 培养自主意识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讨论法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 有利于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活跃教学氛围。同时还可发散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积极学习态度。这一方法注重学生自由发言, 借助具体史实阐明观点。具体而言, 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 讨论题的创设。

这是讨论法运用的前提, 影响着课堂讨论效果。所以,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在教学中, 讨论题既可由老师提出, 也可试着让学生提出。同时, 讨论题应以学生爱好为出发点, 与学生实际相贴近, 尽量联系现实, 展现时代特点, 体现社会热点。其次, 难易适中, 有综合性, 可发散学生多向思维,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例如:“辛亥革命”的教学, 设计讨论题:“辛亥革命是成功了, 还是失败了?又如:“隋唐科举制度”的学习, 先不急于讨论“隋唐科举制的作用。”在教学完明清历史之后, 可设计讨论题, “科举制度评说”, 其效果更好。这样, 不但让学生从整体上熟悉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还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评价历史事件。

第二, 学生应充分预备, 如资料预备与充足时间等。

若想取得高效讨论, 首先应让学生充分了解讨论题。因而, 教师在讨论前, 可向学生提供相关资料, 抑或学生自己查阅、搜集有关资料。这样在讨论时, 学生才有话可说, 并有理有据。同时, 保证讨论时间。若讨论时间足够, 学生才可充分动脑, 深入讨论, 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 提出不同看法, 不然讨论会流于形式, 难有实效。

第三, 注意有效组合, 确定分工。

上一篇:微博人肉搜索下一篇:室内雾霾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