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流程控制实验报告(共8篇)
课件流程控制实验报告 篇1
X XXXXX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多媒体课件研发
项目名称:课件流程的控制 姓名:
XXX 专业:计科 班级:XXXXX_学号:_xXXXXXXXXXXXXXX 同组成员 无_
实验预习部分1 1 :
一、
实验环境准备:
1.PC 机 2.Windows 操作系统 3.Authorware 7.02 中文版软件
二、实验所需知识点准备:
1.
决策图标:
决策图标能够根据设置的条件自动决定程序的执行情况,根据不同的属性设置,决策图标上的字符也不相同。
2.框架图标:
利用框架图标内部的导航图标可以实现顺序式结点页管理,即可以跳转到框架图标所管理的结点页中的第一页、最后一页、前一页、后一页等。框架图标可以实现在多个分支页面之间的导航,它提供了丰富的导航手段,在程序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导航图标:
在框架图标中包含着许多(导航)图标,框架图标的导航功能就是利用它们来实现的。导航图标一般有两种不同的使用场合。
(1).程序自动执行的转移:把导航图标放在流程线上,当程序执行到导航图标时,系统自动跳转到该图标指定的目的位置。
(2).交互控制的转移:使导航图标依附于交互图标,创建一个交互结构。当程序条件或用户操作满足响应条件时,系统自动跳转到导航图标指定位置。
注:1、实验预习部分包括实验环境准备和实验所需知识点准备。
2、若是单人单组实验,同组成员填无。
二、实验过程记录 2 :
实验目的:利用框架图标和导航图标制作课件“前后翻页控制”.步骤 1:新建一个文件,命名为“前后翻页”,创建一个显示图标,命名为“背景”,导入选 好的背景图
步骤 2:创建一个框架图标,命名为“框架”
步骤 3:将一个显示图标拖曳到框架图标的右边,将其命名为“第一页” 步骤 4:在显示图标【第一页】中输入《春》的相关文字,调整字体大小、颜色和位置
步骤 5:创建第三个显示图标,依次命名为“第二页”、“第三页”和“第四页”
注:实验过程记录要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页码不够可自行添加。
步骤 6:分别在各个显示图标中输入课文的其他段落 步骤 7:运行课件,在演示窗口中除了背景图和课文的文字内容外,还有系统自动创建的八 个按钮,单击各个按钮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如何利用框架图标和导航图标实现前后翻页功能,实验进行的还不是很顺利,但还是顺利完成了实验。
实验报告成绩(百分制)
__________
实验指导教师签字 __________
注:1、实验小结应包含实验所需知识点和实验方法的总结,实验心得体会等。
2、分组实验需包含同组讨论内容。
课件流程控制实验报告 篇2
关键词:LabVIEW,数据采集卡,仪器流程控制,等比例水质采样留样器
“LabVIEW软件是一种用图标代替文本行创建应用程序的图形化编程语言。传统的文本编程语言根据语句和指令的先后顺序决定程序的执行顺序, 而LabVIEW则采用数据流编程方式, 程序框图中节点之间的数据流向决定了程序的执行顺序。由于LabVIEW可以用来创建通用的应用程序, 因此被称为一种通用的编程语言。但是它在测量, 测试和自动化领域具有更大的优势, 因为LabVIEW提供了大量的工具与函数用于数据采集, 分析, 显示和存储。同时它还提供了大量常用于自动化测试领域的图形控件。这使得用户在数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一套完整的从仪器连接, 数据采集到分析, 显示和存储的自动化测试测量系统。”因为它具有这些传统语言所没有的特点, 使它在仪器研发阶段的流程模拟控制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基于LabVIEW数据采集卡平台的仪器实验阶段流程模拟控制程序修改简单方便, 其在编程控制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同时, 对于常用部件的控制程序可以形成独立的子控制程序。在仪器研发的过程中, 有些经过多次实验仍不易被发现的问题存在, 产品一旦推向市场将会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 对此, 可以用数据采集卡把实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下来, 然后采用LabVIEW软件实时的进行观察和分析, 掌握仪器的整体状况。也可以采用远程传输的方式, 把采集到得实时的分析数据通过LabVIEW软件平台发送到不同的地方。
1 实例:等比例水质采样器
采样留样模块原理图:
该仪器主要应用于环保领域, 将采集到的污水预处理后进行水样检测, 如果超标则保存水样, 方便环保工作者的后续工作。仪器采用模块化设计, 主要包括三个模块:预处理模块、采样模块、留样模块。三个模块通过管路依次连接, 控制方面彼此又互相独立, 其中预处理模块和采样模块都有自己独立的控制单元。每个模块实现相应的子功能, 例如采样模块可实现一次采样, 等比例采样, 等时采样三个功能。
实验阶段采用LabVIEW数据采集卡虚拟仪器控制平台, 根据每个模块的流程设计, 对电机, 电磁阀和蠕动泵进行控制, 完成每个模块的特定功能。例如在实现采样功能时, 采样前首先进行初始化, 即把采样器中残留的上次采集到的水样和管子中存留的水样排掉, 步骤如下:打开进液阀2和排液阀, 电机带动蠕动泵正转, 把管子中残留的水样抽到采样器中, 然后关掉进液阀2, 打开进气阀3, 电机带动蠕动泵正转把采样器中的水样一起排掉, 初始化完毕。在这个过程中, 电磁阀和电机由LabVIEW数据采集卡平台发送控制信号到继电器和电机控制器来控制其运行, 控制程序面板如图2所示。这种基于LabVIEW数据采集卡平台的实验流程模拟控制程序修改简单方便, 控制思路清晰, 易于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实验结果及讨论
本文通过对基于LabVIEW数据采集卡虚拟仪器平台仪器流程控制方法的研究可以清楚地发现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 还可以通过对仪器研发阶段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掌握仪器的整体工作情况和缺陷, 这种优势是单片机所无法比拟的。运用这种方法完成仪器的实验流程模拟控制, 确定整个仪器的功能完整有效后, 可以按照LabVIEW的控制程序思路相应转换成单片机的控制程序并最终替换为便宜的单片机控制将产品推向市场, 节约了研发成本。
参考文献
[1]陈锡辉, 张银鸿.LabVIEW8.20程序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顾荷炎, 林贝贝, 张智渊.CYQ系列水质在线监测预处理系统的研制及应用[J]现代仪器杂志, 2008.
课件流程控制实验报告 篇3
从目前印刷水平来看,无论如何进行防范、管控,至少98%的印刷企业在印刷过程中都会出现色差,差别在于色差的大小是否在客户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减少色差发生的概率,就要从流程、制度入手。印刷现场管理者不但要对色差发生的具体原因进行深度剖析,而且还要转变印刷色差的控制思路。很多时候,不是不可以控制色差,而是印刷管理不够精细化、数据化、标准化。在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生产管理的经验,分享如何从印前、印刷等不同阶段预防、管理与控制色差。
印刷前期准备阶段
(1)看清楚生产工艺单对印刷颜色的品质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2)印刷机长要明确印刷颜色的跟色标准,是跟数码稿还是跟色稿,是跟彩通色谱还是跟成品样。
(3)明确承印材料的品牌、规格、尺寸,确认无误后再安排调机试印。
(4)在安排印刷生产计划时,尽量将新产品、采用金银卡纸和镭射卡纸的印刷品以及含有容易变色的专紫、专蓝、专灰等色系的产品安排白班印刷,以尽可能减少印刷色差。
(5)对于需要进行表面整饰处理的产品,需要依据表面整饰处理后的产品颜色变化情况,辨识颜色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印刷生产调机阶段
(1)印刷机长根据印刷排期,首先检查资料(如生产工艺单等)是否齐全,生产工艺单对印刷颜色的要求是否清晰明确。
(2)分析产品的颜色特性,确定印刷色序,并追踪以往相同产品的订单是否有质量问题发生,这个可以通过《产品客诉履历表》(如表2所示)来实现,并针对产品工艺与质量特性,提出印刷色差防范措施,告知印刷机长操作注意事项。
(3)确定四色印刷、专色印刷以及表面整饰处理导致的颜色变化给印刷生产带来的难点;确保印刷颜色干前与干后的色差以及表面整饰处理前与处理后的印刷颜色在客户允许范围内。
(4)确认印刷生产所用纸张的纸色与客户色稿的纸色偏差对印刷颜色造成的影响,尤其是浅网部分是否能符合客户色稿。
(5)确认油墨的品牌、配方是否无误以及搅拌是否均匀,尤其要注意专色油墨搅拌不均匀会导致印刷色差的情况。
(6)确认企业的彩通色谱版本与客户的彩通色谱版本是否一致、有无过期,客户提供的色稿有无过期。
(7)确认分光密度仪是否校正,其相关技术参数是否达到标准,如色差计算方式采用CIE2000还是CIE1976,测色光源是D65光源还是D50光源,测色角度是10°还是2°,滤色片是否合乎印刷颜色检测要求等。
(8)确认四色油墨的色相与彩通基准色的差别能否满足印刷产品颜色要求。
(9)确认CTP制版网点是否准确还原,保证高光处2%的网点不丢失,整个版面有无斜纹,网角、网线合乎标准,CTP曝光、冲版合乎质量要求,印刷网点补偿曲线正确。
(10)对于容易变色的特种油墨,印刷时尽量往变色后色相相反的方向调整,比如,对于射光蓝油墨,印刷颜色干燥后会偏红,导致大批量产品的颜色与客户标准色稿的颜色差得太远,因此印刷颜色应稍微偏向蓝色。
首件签样试印阶段
(1)打样和新品第一次正式生产时,必须得到印刷现场主管、技术主管、品质主管、业务主管4方共同在首件上签字确认后,才能大批量进行印刷;对于翻单产品,印刷机长、印刷现场主管以及品质主管3方共同签样后,方可生产;夜班打样或新品第一次正式生产时,必须得到技术主管与品质主管同时签好印刷首件后,才能进行生产。
(2)在没有将油墨颜色调好、调平之前,杜绝一边印刷、一边调。
(3)在首件签样前,必须确保所有的技术质量指标合乎客户要求,如套印、针位、密度、色差值、网点增大率等。
(4)在正式生产前,确保所调配的专色油墨份量足够,避免由于专色油墨数量不足重新调配或者色相反复调整导致的严重色差。
(5)对于颜色敏感的专色油墨或者容易变色的油墨,需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干燥后颜色变化太大,导致色差发生,如荧光油墨、射光蓝油墨、紫红油墨、紫蓝油墨等。
(6)对于表面整饰处理后变色较严重的产品,如覆亚光膜、过UV等,必须进行对色,确保表面整饰处理后的印刷颜色与客户的标准样张一致,且留3张表面未做整饰处理的印张,留3张表面经过处理的印张,以便后续翻单生产时作为跟色参考,亦可用作质量异常时的追溯依据。
(7)首件签样前,必须将颜色调平,印版靠里与朝外、叼口与版尾处的颜色必须保持一致,尤其是专色密度要保持一致;天地处颜色确实难以调好的,必须由印刷现场主管或者品质主管做出判定,方可开印;印版叼口和版尾之间的专色色差值ΔE不能大于1;如是印版叼口和版尾的四色存在色差,须由品质主管、印刷现场主管共同判定。
(8)正式生产前,必须将飞达调节好,避免走纸时开开停停,造成印刷色差。
(9)首件签样前,工艺部门或者印刷车间必须确保打样与正式生产时的版面排列相同。
nlc202309011150
(10)因印刷纸色与客户色稿纸色不同造成的浅网部分跟不上色从而导致色差发生的,必须向印刷现场主管汇报,印刷机长不得擅自做主,待印刷现场主管与品质主管做出明确指示与判定后,才能生产。
(11)印刷首件签样确认没问题后,印刷机长必须填写《胶印首件签样记录表》(如表3所示),并做好相
关的记录与检查,尤其是密度、Lab、ΔE等颜色指标。
(12)印刷首件签样完成后,需要做上下限度样张的,印刷机长与印刷现场主管要用分光密度仪测量标准颜色与深浅色之间的差距,并避免颜色范围太大,客户不接受,或颜色范围太小,实际生产中很难控制到位。例如,对于黑色印刷,标准密度为1.7,印刷上限度样张时,密度应为2.0,如果密度为2.2~2.4,则颜色偏深,客户有可能不接受;印下限度样张,密度应为1.5~1.6,如果密度为1.3~1.4,则颜色偏浅,客户也不会接受。
(13)印刷机长与印刷现场主管在首件签样时,必须控制好签样时间和签样样张数量,通常签样样张数量在500张以内,签样时间为10分钟。
正式印刷生产阶段
(1)印刷首件得到印刷现场主管签名确认后,需将签名确认后的印张剪成多模,用于正式印刷生产时跟色,这是因为看整个印张的颜色,反应会比较迟钝,而逐个模进行对比的话,颜色控制将更加精准。
(2)为了确保正式印刷过程中颜色的一致性,除特殊情况(如上洗手间)外,印刷机长不能离开操作台,原则上不允许机长助手调校颜色。
(3)正式生产前,在必要情况下,需要在首件签样样张上注明特别需要重视、留意的地方,例如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异常、客户对产品的关注点、LOGO颜色、主体颜色、主体色块等。
(4)正式生产时,每印500张必须进行抽样检查,核对客户色稿或者首件签样印张,检查是否存在色差;用分光密度仪测量专色油墨的Lab值、ΔE值以及四色油墨的密度。
(5)印刷过程中,由于飞达走纸不顺或者停开机而造成色差时,需挂黄色标识牌《多模产品质量异常示意表》(如表4所示),做好产品隔离与记录,并与质检人员、后工序人员做好相关交接,确保色差产品不会混入大批量产品中。
印刷完成处理阶段
(1)印刷完成后,印刷机台人员要将存在色差的产品隔离至不良品区域或待处理区域,进行清晰而准确的不良描述与记录,并上报至印刷现场主管。
(2)后工序人员对挂有黄色标识牌、存在色差的产品,或经工序质检人员提醒后,一定要在生产时区分、隔离,分开生产。
(3)质量部门每周要对印刷车间存在的色差产品进行统计、分析与总结,找出色差存在的根源以及色差发生频率最高、发生类型最典型、发生最频繁的颜色、工艺或机台,为印刷色差指明需要重点改善的方向。
(4)成立色差项目攻关小组,集中技术力量进行攻关,彻底解决色差频繁发生的根源,并持续对印刷过程进行标准化、数据化、流程化。
(5)根据PDCA质量循环改善法则,出现色差的机台的印刷机长应规范填写8D报告(8D又称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方法、8D问题求解法,其是一套符合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为统计制程管制与实际的品质提升架起了一座桥梁,如表5所示),进行深刻的分析、检讨与总结,为后续的印刷生产减少色差而采取必要的预防性措施。
印刷产生色差的原因很多,但绝大部分原因与印刷现场的操作规范、管理、控制、执行有重大关系。我们长期以来对于色差,都致力于人、机、料、法、环的分析与数据统计,却不知这些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所有的分析与补救不过是亡羊补牢,事后诸葛亮而已。现代化的G7工艺、GMI认证、色彩管理说到底都只是技术层面上的控制手段,要想真正控制好色差发生的范围与机率,保证产品质量,只有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把色差的管控重点放在流程的执行、作业指引的完善、方式方法的控制、质量风险隐患的识别、预防性针对措施上来。
机电控制实验报告 篇4
一、实验目的运用PLC和电箱实现电热壶中水的恒温控制。
二、实验方法
电箱外接220V电源;PLC和电热水壶都分别与电箱连接,由电箱供电;热敏电阻的铁棒部分伸入热水壶中,另一端与电箱相连,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水温变化而变化,通过电箱中的电路,输出了变化的0-20mA的电流量。在输出端串联电阻,使得电流量变为电压量输入到PLC,通过AD转化为数字量,然后通过编程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PLC输出端接电箱,可以控制电箱中某个接触器的闭合或断开,而这个接触器控制了电热水壶的供电。
三、编程思路
目标是将水温控制在70℃。由于加热时会有热惯性,因此加热至一定温度就应停止加热,等到水温上升并回落到一定温度后,再加热水一定时间然后停止加热,如此反复,使水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总体思路是:1.只要水温低于某一温度A,无条件加热。
2.若水温低于温度B(B>A),且水温处于下降阶段,加热固定时间后停止。采样和滤波:采样周期是11秒,其中1秒是采样时间。在这一秒内AIW端口的数字量是不停跳动的,若把每个数据都收集下来不仅有许多无用的数据,而且也会对水温是上升还是下降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这1秒内只记录数据的平均值,即每采集到一个数据就把这个数据与之前记录的数据求平均值。这样的求均值的方法中,1秒内前一时刻的数据的权重小于后一时刻数据的权重,不同时刻数据的权重不相同,但也能达到滤波的效果。同时,在11秒钟内的10秒时间中,把前一周期加权得到的数据保存到另外一个寄存器中。
两个寄存器:寄存器VW80和VW90记录了2个时刻的温度。其中VW80记录的是当前周期的温度,VW90是前一周期记录的温度。通过比较VW80和VW90的数值,可以判断目前水温是处于上升阶段还是下降阶段。将采样周期的时间设置的长一些(11秒)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判断,而不会因为采集到的数据的随机跳动影响判断。
加热控制:在达到70℃前提前停止加热,这个动作可以根据2种方法进行控制。一是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停止加热;二是加热一定的时间,然后停止加热。实验中我们选择的是第二种方案,每次加热都是只加热3秒钟。没有选择方法一的原因是,采样得到的温度并非实时的,而是每11秒得到一个温度数据;另外,在1秒内采样得到的数据是有波动的,可能发生水的实际温度已超过设定值,而加权平均得到的数据却小于这个值的情况,这会使得水温远远大于所要控制的温度范围。
四、实验结果
温度可以控制在正负1℃内,最好的情况是控制在正负0.5℃内。
五、结果分析
在编程中,我们设定了在温度下降阶段,若小于一定温度,则加热3秒,并且限定了是在计时器T3X开启后,才能进行加热。采样周期是11秒,因此每11秒最多加热3秒。即加热的判定条件有3条:1.采样时打开了总开关 2.温度处于下降阶段3.温度小于一定值。
而热敏电阻所测的温度并非是水的底部,而是中部某点的温度。因此,水的中部一边在接受底部传来的热量,一边又在向水面外的方向散热。当加热水3秒后,只有水的底部温度上升,而中部的温度还是保持原样,有时可能反而又下降了。若在11秒内,底部的水将热量传导到了中部的水,且温度上升,那么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中部的水温是上升阶段,不满足加热的条件2,可以顺利地控制温度。若在11秒内底部的热量未传导到中部,或传导的热量不足,使得下一周期测得的中部水温反而比之前低(符合条件2),且温度小于设定值(符合条件3),那么程序可能会判定符合加热条件,又一次加热3秒,这样,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水的中部温度会大幅上升。最初设置的采样时间为5秒,因此容易出现连续加热的情况出现。
在编程时,我们一直在调整加热时间,设定的温度以及采样周期这三个参数。加热时间越短,使每次水温上升得越小;使设定的温度值接近控制的温度70℃,以使温度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若采样周期长,则这一个采样周期内,底部的热量已经传导到中部并使温度上升,这样就不会造成错误判断,但采样周期过长会导致在一周期内水温已经下降过多,降低了温度控制的下限。
因此,最理想的情况是:最初水从常温加热至某一温度,停止加热,然后由于热惯性作用,水温上升并回落到规定的温度值,在某一周期的采样时,测得本周期水温低于前一周期温度,加热固定时间,并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水温经历了上升并回落至规定的温度的过程,然后继续加热。即最后水温的变化周期即等于采样周期。
这3个控制参数中,加热时间的控制有其局限性。因为电箱中是由接触器控制电热水壶,若加热时间过短,可能来不及响应,且响应太快可能也会损坏接触器。因此我觉得使用我们这个方法控制温度的精度取决于接触器本身。
最终我们选择的参数是采样周期11秒,设定的温度69.5℃,加热时间3秒。结果是最
好的情况是温度保持在69.5至70℃间,最差时是69.5至71℃间。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即是以上所说的,与热量的传导有关。
六、改进与思考
现在的控制精度还不是十分理想。在这个方法下,能做的就是不断调整三个参数,避免发生底部热量还未传导到中部但却再次加热的情况。但这个方法有其局限性,虽然在程序中我们可以调整的是三个参数,但实际上还有许多隐藏的参数。比如水量,热敏电阻的铁棒所处的位置等。
若是实际应用在电热水壶的温控装置,则应该有更多考虑。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调整参数是在水量不变,热敏电阻铁棒位置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但实际应用水量是不可能保证不变的。因此,采用每次加热固定时间的方式可能不恰当。而加热至某设定温度然后停止加热也不合适,原因也是与热量在水中的传导有关。比较合理的方法是每次加热的时间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之前采集的各个时间点的温度,以及之前各次的加热时间,来计算出本次合适的加热时间。采用PID控制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但是程序会变得更加复杂。并且,由于热水壶本身的特性未知,控制中的参数也需要进行标定。
七、实验感想
首先我觉得这次的机电实验非常有趣。之前在电工实验中,也有一次PLC的实验,但所实现的功能都是比较简单的,控制灯的亮暗之类的,实现的方法比较单一。但是这次实验中要实现控温,可以有多种方案,具体如何实施,不是看教课书上如何讲而是靠自己进行判断的。
之前做过各种实验,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电工实验,力学以及热学的实验,每种实验都是事先按照已经规定的方法进行的。有的实验甚至只需要按几下按钮,采集一下数据就结束了。而这次实验操作性很强,并且的确能够学到东西。比如实验中,需要特定温度所对应的数字量时,刚开始我考虑的是根据温度,电阻,电流输出量以及外接的电阻计算所对应的数字量,但之后发现这样并不精确。各个器材本身是存在误差的,即使理论上是线性对应的,但是实际并非如此。理论值的计算只能是个参考,要确定各个温度所对应数字量只能实际进行测量。
教学课件下载流程 篇5
教学课件下载流程
二、百度输入要找的课件名称,例《最后一课》,输入“最后一课PPT”
三、搜
索
一
下,四、点击需要下载的,一般点击免费,登陆并注册账号,可用邮箱注册,填全信息注册。
五、注册完成,登陆。点击下载
六、点击浏览,找桌面,点击
保
存。
七、桌面就有了,打开可以使用了。
八、课件存邮箱,打开自己的邮箱----写信----添加附件----存草稿。点击打开。存草稿。
美甲教学课件制作流程 篇6
美甲教学?美甲教学课件制作流程是怎么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既然国际权威色彩机构彩通已经在较早之前,公布本年度的色彩为兰花紫,所以今年必须以兰花紫作为紫色调,借此变化多端,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渐变兰花紫美甲,贴上可爱的闪钻,让你抢眼哦。
STEP1准备
除了底油和亮面油,准备淡粉红色、冰蓝色和兰花紫指甲油,以及银粉色指甲油,当然也缺少不了超细的美甲笔,提供画线、贴钻,分区之用。然后就是可爱的钻饰,功用后面会说到。
STEP2修指甲
兰花紫,是充满灵性和幻想的颜色,因此,不要让指甲的长度,限制了想象的广度。指甲的长度不宜过长,如图所示这么长就可以了,接下来的就是修掉你的死皮和倒刺,涂抹底油。
STEP3涂颜色
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一点,涂颜色后的效果,特意用了拇指来示范,从左到右,分别是兰花紫、冰蓝色和婴儿粉,色块均匀平滑,呈现丰富的层次感以及饱满的`感觉,让你走到哪里都是焦点。
涂抹指甲油的时候,尽可能保持力度均匀,以免色块不均匀,如果实在是驾驭不了指甲油自带的笔的话,可以用超细的美甲笔或狼毫笔代替,总之,要把色块画得平滑均匀,顺序是粉、蓝、紫。
好吧,假如你真的连美甲笔或狼毫笔都驾驭不了,那么就用美甲专用的胶纸,分两次贴在你的指甲上,用胶纸的边缘作为分界线,涂抹完毕后,把胶纸撕掉就可以了,注意修走多余的颜色。
STEP4贴钻
用银色的指甲油区分色块后,选用方形的紫色闪钻,为的就是衬托兰花紫美甲灵性而充满想象力的气质,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颜色的闪钻,浅蓝色、甚至粉红色也是你不错的选择哦。
课件流程控制实验报告 篇7
目前, 有许多文章从教学设计、技术实现、课件评价等各个角度对如何提高网络课件质量进行了探讨。然而, 要想开发一个高质量的网络课件, 除了注意以上方面的问题, 还必须充分重视网络课件开发的项目管理工作。网络课件的开发涉及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 同时要求遵循远程教育的一般规律, 所以应当有一个符合两方面要求、比较合理的开发流程, 并辅以规范的管理, 方可保证网络课件的质量。网络课件的开发流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即准备阶段、策划阶段、开发制作和测试收尾阶段。
1 课件开发的准备阶段
在一个课件开发项目进入正式开发阶段之前, 有一些准备工作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在起步时做好准备, 正式开发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1.1 课件开发项目组的组建
通常, 网络课件的开发应组建一个开发项目组来进行制作。一个课件开发项目组至少应由两方面的人组成, 即:课程教师和设计开发人员。
设计开发组.设计开发组负责课程的教学设计、资源管理、美术设计、技术支持和后期的技术开发与课程实现等。教学设计包括协助课程教师组进行网络课程开发方案设计, 确定课程内容模块和技术实现方案;资源管理是指管理课程素材资源, 协调资源整理与技术开发的进度;美术设计负责网络课程界面设计和整体包装;技术支持主要负责课程音、视频素材的录制, 在课程教师组指导下进行动画制作, 进行课程素材的编辑加工;课件制作则负责课程素材的加工与合成, 实现网络课程。
课程教师组。课程教师组主要负责课程素材的整理和提供, 指导、协助技术人员进行课程开发。课程教师组一般由课程组长、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等人员组成。课程组长应当负责网络课程的整体策划, 内容的组织和审核把关, 保证网络课程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主讲教师主要负责课程内容的组织, 音、视频素材的主讲与制作;辅助教师则应协助主讲教师进行素材的收集与整理, 编写文字脚本, 制作媒体素材, 协助技术开发人员进行技术实现。
网络课件的开发制作决不应简单的理解为仅仅是将文本教材多媒体化, 它应该是教师多年来在相关学科上积累的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总结;是在先进教育技术支撑下, 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弥补和创新。因此, 网络课件在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 教学手段的实用性、新颖性和生动性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从而也对主持课件开发的课程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
另一方面, 由于计算机网络课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媒体, 涉及多方面的计算机技术, 比如平面设计、动画制作、音视频制作、网络开发、虚拟现实技术等, 所以媒体开发人员也应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有一定审美素养的, 在多媒体技术领域涉猎较广的人员担任。
1.2 进行相关知识储备
在课件开发过程中, 课程教师与设计开发人员的沟通协作非常重要, 这是决定课件最终质量的重要因素。这种沟通能使双方互相了解对方的工作, 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所以, 在进入正式工作之前, 最好能够进行相关的知识储备。
设计开发人员应适当学习所制作课程的内容。设计开发人员适当学习所制作课程的内容, 将有助于在开发过程中更好的理解脚本的内容和责任教师的要求, 甚至可以帮助责任教师设计出一些更合理, 效果更好的脚本。虽然这将额外花去一定精力, 但将给开发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
课程教师适当学习媒体制作领域的知识。课程教师应适当学习媒体制作方面的知识, 了解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基本特点和优点。一般来说, 通过学习课程教师最好能够了解以下内容:第一, 对各种媒体制作处理的难易程度和处理工作量有一个基本认识;第二, 对各种媒体可能达到的展示效果有一个基本认识;第三, 对课件的整个制作流程有一个基本认识;第四, 了解素材来源与媒体品质的关系。
在组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课件开发项目组, 以及进行了必要的知识储备之后, 课件便可以进入正式开发的阶段。
2 课件的前期策划阶段
课件的策划非常重要, 它决定了整个课件的风格、内容框架和技术实现方案。前期策划如有失误, 会对后面的开发制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课件的策划工作。一般来说:前期策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 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 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 确定教学目标, 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学习需求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即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应综合考虑参加远程教育的学员的水平、学习时间、岗位、年龄层次等情况, 并对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方式进行充分探究, 对他们的需求和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估。
内容框架设计。在学习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应进行内容框架设计。设计应分析开发课程的特点, 决定内容的取舍与组织、知识点讲解的表现形式与深度, 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功能模块设计。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学员的学习需求分析, 应确定课件的功能模块。网络课件的常见功能模块有在线练习、在线自测、案例分析、在线讨论、全程播放、内容搜索等等。在功能设计时不必贪大求全, 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即可。
2.2 案设计
同样, 技术实现方案设计的基本依据也是学习需求分析。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前提下, 技术方案应力求简单、有效。应特别注意的是:技术方案应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 以应对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要求。
2.3 素材准备
在前期策划阶段就应该为课件准备初始素材。例如, 在设计“银行职业礼仪”课件时, 在前期策划时就开始搜集有关着装、仪容仪表、待人接物的相关图片和资料等。一般情况下, 课件在进入中期开发后, 素材的短缺往往是制约开发进度的一个常见因素。
2.4 DEMO的开发
很多课件往往在开发完成后才发现有很多功能并不符合教师和学员的实际需求, 但为时已晚。欲避免此种情况, 可在课件的前期策划中借鉴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快速原型法, 通过选取课程某一专题或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 以能够体现课件主要功能、技术特色和风格制作为基本要求制作一个样本。项目组成员可以通过对这个样本的研究、交流、探讨, 发现课件的缺陷并予以修正, 从而提高前期策划的合理性。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 课件的前期策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终设计方案的确定往往要经过好几轮的修正。
3 课件的开发制作阶段
课件开发制作的任务就是将课件策划的方案付诸实施, 将设计的功能模块逐一实现。
3.1 项目经理的任务和要求
项目经理作为整个开发项目的牵头人, 应带领整个项目组对项目的工作量作认真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合理的进度计划。计划应留有余地, 即留下一定的机动时间以应对特殊情况, 因为在开发过程中, 诸如开发人员变动、设计规划更改、遇到技术难题等情况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3.2 教学设计人员的任务和要求
在大体的内容结构和功能模块确定之后, 教学设计便进入具体的脚本编写过程。具体脚本应该以知识点为基本单元, 在设计时应尽量发挥计算机课件的独特优势, 综合运用多种媒体立体的、全方位的诠释相关的知识点, 避免大量文本的堆砌。脚本编写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选择合适的素材。常见的素材主要有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选择的素材必须符合教学内容需要, 使用贴切、表现力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在网络课件的制作中, 网络链接也是一种学习素材。对于知识点的相关内容或问题, 不一定要在课件中直接讲解, 而是提供一些相关的链接, 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比较和分析, 从而培养学生自己获取、加工知识的能力。这是网上课件的独特优势。b.决定素材出现的次序和方式。根据教学内容需要, 按照确定的内容模块, 应研究确定媒体解决方案。素材出现的次序和方式是其中的重点。c.对需要制作图形或动画进行单独说明。
3.3 设计制作人员的任务和要求
在开发制作阶段, 设计制作人员的任务就是实现教学设计制作脚本, 比如各种媒体素材的创作、加工和组合。设计制作人员在制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统一制作规范。无论是只有一个, 还是有多个制作人员参与开发, 制订一个统一的制作规范是极为重要的。不规范的制作往往使课件难以使用和维护, 同样也会使开发工作举步维艰。
一个统一的制作规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目录结构设计、文件名命名和统一相同类型素材的格式。
合理搭配及使用软件。课件开发工具很多, 有的软件功能非常强大。课件开发软件不一定要一味追求功能强大, 能用、够用是最好的。
防止“唯技术化倾向”。所谓“唯技术化倾向”是指不顾课程本身内容的要求, 一味追求使用技术的高、新、难。
网络课件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外在形式有机结合, 才能真正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课件开发不能单纯地为技术而技术。
克服懈怠心理。相对于课件开发的前期策划和后期完善, 开发制作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由于设计方案已经确定, 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工作可能是重复性劳动, 相当乏味。因此, 在中期开发时要时刻注意克服懈怠心理, 认真做好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模块的制作。
3.4 交流和信息反馈
在开发制作阶段, 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信息反馈应该是非常频繁的, 因为每一个具体知识点的设计都必须经过一个方案设计->制作->反馈->方案修改->制作定型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学设计人员和制作人员之间往往会产生一些意见分歧, 常见原因是教学设计人员所提出的方案由于受时间、设备、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 不能很好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 应通过良好的沟通交流, 将方案修订到双方都可接受为止。在某种意义上而言, 教学设计方案往往是教学设计人员和制作人员双方妥协的产物。
4 课件的测试收尾阶段
课件测试收尾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内容审定校对、性能及兼容性测试、资料归档等。
4.1 内容审定校对
衡量一个课件的质量, 课件内容的正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原始教材经过多道加工和组织难免会出现差错和疏漏, 因此需要仔细地进行审校。
4.2 网络性能测试
基于Web的网络课件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 除了本身制作的水平之外,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 还要看是否有良好的传输速度。拥有较快传输速度的课件可以减少学习者的等待时间, 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网络性能测试应模拟学习者的实际网络环境, 观察网络课件在不同地点、不同带宽条件下的传输速度。要保证在一般网络条件下, 网络课件的传输速度能够为大部分学习者所接受。
4.3 链接跳转检查
对于网络课件, 链接是其特点之一。链接是否正确, 决定了课件是否正常使用。在制作过程中, 由于有大量的链接需要设置, 有时可能会出现个别的链接错误。在学习时, 如果点击该链接, 将会跳转到错误的页面。所以, 要仔细测试每一个链接是否正确。
4.4 病毒检测
在整个网络课件开发过程中, 由于素材的来源比较复杂, 最终的课件文档存在带病毒的可能。必须进行彻底的病毒检测, 确保课件运行的稳定以及学习者的计算机安全。
4.5 相关资料的编制
在网络课件的开发基本完成之后, 应该编制完整的技术文档, 如安装说明、用户使用帮助等, 指导学员能够正确使用。
4.6 资料归档
网络课件并不是进行一次开发全部工作就结束了。随着课程内容、学习要求和运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变化, 课件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存在修改、升级的需求。因而, 所有在课件开发过程中使用过的原始素材、中间文件、源程序、中间程序都应该归档保存, 这样才能进行便捷、高效的修改或升级。
5 结束语
网络课件是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的基础。只有把握网络课件开发的自身规律, 做好开发工作的流程管理, 同时注重教学设计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才能开发出一个优秀的多媒体网络课件。
摘要:网络课件的开发须有既涉及软件技术又遵循远程教育规律的合理流程, 并辅以规范管理, 方可保证其质量。网络课件的开发流程可分为准备、策划规划、开发制作、测试收尾四个阶段。准备阶段须组建课件开发项目组、储备知识;策划阶段包含教学、技术方案设计, 准备初始素材, 开发DEMO;开发制作阶段须明确课程教师、设计制作人员的任务和要求并确保开发成员的交流和信息反馈;测试收尾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内容审校、性能及兼容性测试、资料归档等。
23《隆中对》课件流程及教案 篇8
Ⅰ流程
制作:zhyw6788 QQ:411624562
背景音乐――知音.mp3
一、课文引入
1、历史背景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为他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做分析。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 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2、人物简介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后成为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的名相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成蜀开国皇帝。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官渡之战大败。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刘表:荆州牧。
刘璋:益州牧,昏庸懦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关羽、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和手下。
二、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年轻时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曾任蜀汉观阁令史。宦官黄皓专政时期,大臣都趋附他,陈寿却敢于反抗,因而多次遭到谴黜。入晋后,张华爱其才,举为孝廉,除著作郎,出补阳平令。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
2、文学成就
《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
历史事件较为完整的一部史书,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
《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 前四史。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
三、整体感知
(一)语言积累
1、注音
1吴 会 kuài 2存恤 xù 3 倾 颓 tuí 4 猖 獗 jué 5《梁父吟》fǔ 6 信 大 义 shēn
7箪食壶浆 dān 8帝室之胄 zhòu 9 度 德 量 力 duó
2、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
________通________: 自董卓已来
________通________:
“信”通“伸”:伸张 ;“已”通“以”:介词,以。
3、一词多义
将 将荆州之军(调动,率领);君谓计将安出(副词,将要)。用 遂用猖獗 因此
贤能为之用 出力,效劳
国 此用武之国 地方
国险而民附 地势
谓 谓先主曰 说;
谓为信然 对„„说
4、古今异义
遂用猖獗 失败 凶猛而放肆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把 能够
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南方近海地方 南中国海 此殆天所以 资将军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二)朗读欣赏
(三)课文感知
1.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观看影视片断,说说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其主不能守”。又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3.请给对策部分划分层次。
对策全文,可分三层:
1. 分析曹操、孙权两大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采
取不同的方针(“自董卓已来„„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2. 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
性(“荆州北据汉、沔„„智明之士思得明君”);
3. 归纳策略的主要之点并指出光明的前景(“将军既帝
室之胄„„汉室可兴矣”)。文章推理过程严密,有极强的说服力。
四、合作探究
(一)问题探讨
1、文中的刘备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刘备是一个以复兴汉室为己任,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 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从课文以下内容可以看出: 1.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3.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 4.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5.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2、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从诸葛亮的“对”,即诸葛亮为刘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2)还能从以下方面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 a.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
b.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避世待时而飞.c.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矜持自重。
d.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见解高明,令人折服。
e.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治国之栋梁。
3、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从下列语句中可以看出: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2)贤能为之用。(3)总揽英雄。
(二)笔法鉴赏
有关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内容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也有相关描述,请你与课文参照阅读,看看小说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试赏析文学笔法和史家笔法的不同之处。
史家笔法叙事简约,“唯书其事”,通过记事记言,客观公正的记录历史,文中一般没有褒贬评论。比如刘备在拜访诸葛亮时,《三国志》中的叙述非常简练,只有“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文学笔法则讲究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往往在历史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传说和作者的想像等。所以读起来往往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而《三国演义》中叙述的就非常细致生动,每一次都详细描写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对话,并且人物的语言非常符合各自的性格特点。
五、知识拓展
(一)语言搜集
搜集和本文相关的成语和歇后语,并说说它们的意思。
1、相关歇后语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也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大家商量,就能想出好办法。
2、相关成语
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天府之国:现多指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富庶之地。
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犬马之劳:古代臣子对君主常自比犬马,表示愿像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现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思贤如渴:也作“求贤如渴”像口渴思饮一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急迫。挟天子以令诸侯: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二)对簿诸葛 “操既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争锋”,你为什么不投奔曹操尽快统一中国结束民不聊生的日子?
展开想象,各抒己见。
(三)感悟人物
你有诸葛亮或刘备那样的抱负吗,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想。
六、课堂练习
(一)、常识填空。《隆中对》节选自《 朝史学家。
》,作者,字,《三国志》是部________史书,共六十五卷,人们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二十四史的“前四史”。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陈寿 承祚 晋;纪传体;《史记》、《汉书》、《后汉书》
(二)词句理解
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注意划线字的读音和意思。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我没有正确估价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想要为天下伸张正义,但是我的智谋有限,所以一再失败,直至现在。度,估价。遂,于是、就。2.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上百万的兵力,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各国,(我们)的确不能与之争强夺势。挟,挟持、控制。诚,的确。
3.这个人值得登门拜访,不应该委屈他前来。将军(指刘备)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就,接近。枉,委屈。顾,看望。
4.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箪,名词用做动词,用竹筐装着。壶,名词用做动词,用水壶盛着水酒。)
(三)内容排序
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1.礼贤下士,收罗人才; 2.安抚边境各民族 3.广布“仁义”; 4.结好孙权,搞好外交;
5.巩固荆、益基地; 6.利用帝室之胄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 7.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 8.搞好内政。
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③①⑤②④⑧⑦
(四)问题简答
1.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诸葛亮是个天才。可以显示刘备的诚意。
2.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谨慎,迫切。因屏人,君谓计将安出。
3.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
引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说明他的“自比”并非虚夸,从侧面突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同时照应了前文,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Ⅱ教案 《隆中对》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了解诸葛亮的简单生平事迹、东汉末诸侯割据的状况和三国鼎立的形势图,以期对文本的背景资料有一些基本的感性接触。创意说明
变换角色,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虚拟对话,领略古人情怀。教学目标:
1深入钻研,理解和领会本传节选部分详言略事的特点与严整的行文结构。2感受诸葛亮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远见。
3感悟和把握诸葛亮垄亩隐居却全知天下的青年政治家的胸襟韬略,获得年少奋发可为的人生启迪。教学过程
一、歌词导入,营造气氛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英雄的诸葛亮成功预测了天下三分,并造就了刘备以一个极弱现实实现最终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建国神话,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古今战略决策经典。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读课文(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2、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3、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4、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可以当堂提问,也可以出示幻灯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的“文眼”是哪句话?为什么?
2.趣味感知隆中方略。教师出示古三国军事地图,要求学生转变角色充当诸葛亮为台下的刘备(由同学们充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策略应对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为全文的纲,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一句来写的。这样的句子是好找的,但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呢,学生可能无从下手了,这时,老师应适时点拨。隆中对前,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徐庶却“谓为信然”,为文章的“蓄势”内容; 隆中对时,诸葛亮分析透彻,逻辑严密,语言畅达,从中可以想像到诸葛亮讲话时意气风发的神态,对策本身那不容置疑的力量更足以证明诸葛亮自比管、乐并非妄说,此段仍扣紧“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一句 ;隆中对后,关、张对刘备和诸葛亮的“情好日密”却“不悦”,刘备便对他们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一反一正,犹如高潮之后的余波,把诸葛亮的形象映衬得更加光彩夺目。
2.学生对照地图解说的时候,要启发学生说出诸葛亮那种意气风发的神采,说出诸葛亮那种酣畅淋漓的气势,还要注意说话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四人小组在台下练习,然后派几个代表上台说,同学们结合课文点评代表们的优劣所在。)
四、品读课文,揣摩妙点
同学们精读课文,就文章的结构、条理、语言、详略、战略思想等方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下品读仅供参考:
A.结构:蓄势——高潮——余波
B.条理:隆中对话的条理性,不可争、不可图——可争、可图——“争”与“图”的具体步骤和规划(按照这个条理指导背诵)
C.详略:隆中对话正面详写突出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侧面略写他人的评论、语言、行为烘托诸葛亮的形象。
D.语言:(要引导学生品味言简而意丰的特点)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仅仅用22个字,就把诸葛亮的生活状况、思想状貌、体躯外貌以及生平抱负勾画出来。2.再如诸葛亮对策后写刘备的反响,只用一个“善”字 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写了出来。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E.思想: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两点是最可贵的,实事求是和强调人的因素。曹操的实力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诸葛亮认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语气侧重在“人谋”的正确。这里,诸葛亮指出了人的因素所起的作用。
从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实际情况出发,诸葛亮制定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方案。在制定这一方案时,主要也是从人的因素来考虑的。
诸葛亮在分析曹操和孙权的情况以后指出:刘备只能在曹操、孙权的势力范围之外谋出路——首先夺荆州这个“用武之国”和“沃野千里”的益州。诸葛亮制定这一方案时,更充分地考虑到人的因素:荆州的刘表“不能守”;益州的刘璋又“暗弱”;汉中的张鲁不知爱抚人民,有本领的人都不想为他出力而“思得明君”。这就提供了夺取荆、益的客观条件。
“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只有“人和”,才能成就霸业,这样的思想表现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五、虚拟对话,思接千载
由精通三国的同学演绎诸葛亮(也可把全班分成两组),同学们可根据课文提炼有趣话题,虚拟对话,古今碰撞,更深刻领会课文内容和古人情怀。
教师可提供以下话题:
1.在《隆中对》中,您很重视“人”的力量,为何在您去世后竟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局面?
2.“操既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争锋”,你为什么不投奔曹操尽快统一中国结束民不聊生的日子?
3.你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兵分两路,形成钳形之势,这种形势为何没出现?
六、背读课文,积累语言
根据隆中对策的思路,进行背诵。
相关链接:
(一)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8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琼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27,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思考:从这段文字中,诸葛亮是如何帮助刘备摆脱困境,“跨有荆、益”的?
(二)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
【课件流程控制实验报告】推荐阅读:
课件设计流程11-05
教学课件下载流程07-11
配股操作流程教学课件06-03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07-28
23《隆中对》课件流程及教案11-16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件08-30
实验课说课课件09-11
计量经济学实验指导课件说明01-07
小学科学实验说课课件10-29
控制PPT课件中Flash歌曲的播放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