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流程

2024-08-11

质量控制流程(共12篇)

质量控制流程 篇1

摘要:输血是一种支持性与代偿性的治疗措施, 在输血流程中, 输血前检验尤为重要。输血的目的是使供血者输入后所包含的血液成分具有成活意义, 保证每一位受血患者的RBC受到良好的保护, 让患者的生命及时得到保障。为保证输血顺利进行, 对其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本文针对此问题, 对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进行详述。

关键词: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

失血过多在急救和抢救过程中是极其常见情况, 此时输血是拯救患者或伤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与一般的临床检验不同, 输血前对血型的检验过程必须严格操作, 保证每一位供血者的血型与患者的血型具有一致性[1]。为保证输血顺利进行, 对其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本文针对此问题, 对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进行详述, 具体如下。

1 输血检验前血液质量控制

输血过程容易导致感染性疾病的传播, 例如HBV等常见疾病容易通过血液渠道使得患者受到感染, 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做好输血检验前质量控制可以从献血者和患者本身进行控制[2]。根据不同供血者的具体项目指标, 我国目前采取的规定主要包括:HBs Ag、抗-HCV、抗-HIV、梅毒试验和ALT检查等。每个供血单位应对献血者的身份以及血液健康安全性均有了解和保障, 因此, 对患者输血过程前的血液检查与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时检查感染性疾病可能存在的传染源, 做好隔离防护措施, 注意自身的保护避免感染[3]。同时对治疗所需器械在治疗前进行严格的灭菌与病毒消除工作, 防止发生交叉感染的发生。患者进行输血前对其输血适应症必须了解, 若达不到输血指征的就不予以输血, 若必须输血治疗的则应当规划好输血量, 主要以成分输血。

2 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

2.1 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

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与运送过程均需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标准操作。对于输血申请单上的需进行认真核对, 保证实际病人与申请单上保持一致, 此外, 其他资料亦须齐全, 注意病人的免疫学检查项目与血液标本的符合性, 交叉配血标本必须是3天前的标本[4]。若患者的免疫情况异常导致配血试验受到影响, 此时, 该患者所用的治疗药物亦随之受到影响, 因此必须使用所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配血试验。医疗护理人员与输血科检查人员需逐项核对血样与输血申请单[5]。在规定时间内做好贮藏冰箱内温度登记工作以及常规消毒工作, 认真处理停电等意外, 做好预防标本丢失或失效的工作。

2.2 血型鉴定过程的质量控制

血型鉴定过程需要观察检测试剂是否标注有生产批号、有效截止时间等。按照标准操作程序严格执行每一步试验, 尤其要严格观察血浆与红细胞之间的比例大小, 针对于蛋白水平异常的患者, 在做血型鉴定时, 最好联合使用洗涤红细胞配合鉴定[6]。ABO正反定型不合可以分为:反定型、正定型的不合以及蛋白质、血浆等的异常和其他不合原因共4类。对于以上类型的不符, 试验时应有足够的重复性, 保证红细胞悬液浓度控制在2%、试验所用试管无菌性以及其他污染、血液标本归类清晰无混淆情况发生;其次对于抗原抗体的遗失以及ABO亚型存在时, 需要进行吸收放散试验以及唾液血型中的测定等试验。对于有过输血史、妊娠史等患者按要求做不规则抗体筛查, 非急诊患者应进行Rh (D) 血型检查, 并严格执行操作说明中的步骤进行定型[7]。

2.3 交叉配血过程的质量控制

交叉配血是指在进行交叉配血操作后对于ABO不相容及ABO系统以外的抗体能够检验出来。交叉配血实验在安全输血流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主要包括酶、聚凝胺、抗人球蛋白等物质[8]。通过交叉配血实验可以发现鉴定血型出现的失误以及是否包含不规则抗体。在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时应注意主测、次测有无血液凝集、溶血情况发生, 对于有过输血、妊娠史的患者短期内以及多次输血患者必须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9]。

交叉配血实验完成后, 注意对试验结果逐项检查,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与供血者标本是否正确、实验操作过程是否符合程序标准、实验反应所需条件是否正确、试验得到的结果是否科学, 将以上内容检查核对完成后, 填写交叉配血报告单, 填写时应将患者与供血者的姓名等基本信息以及采集日期等基本血液标本信息标明, 以便在出现意外时查找原因[10]。检查确认无误后, 检测者与复核者需联合签名, 表示对该项试验的责任所在。已发出的血液不得退回。如在检查发现有任何质量问题不得发出, 而应及时通知采集供血单位采取妥善的应对处理措施, 并做好相应的登记。

3 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假阳性

血液检验试验过程可能出现的假阳性的主要原因包括如下: (1) 冷凝集:患者出现免疫性贫血以及病毒性肺炎疾病, 其血液血清的冷凝集素效价容易出现上升。可采取37℃温度的生理盐水将污染的血液进行洗涤, 并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做好凝集试验工作。 (2) 假凝集:针对于带有肾炎、肝脏疾病以及骨髓内肿瘤等患者血液中的血清球蛋白、血液黏滞性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 以及在进行玻片法实验过程时所用的时间超标, 导致实验内的水分蒸发过多, 最终导致假凝集。 (3) 凝集的原因来自病理性冷抗体的不断产生。 (4) 一些患者在使用青霉素注射液后会出现相关药物抗体, 具有吸附RBC的作用, 并导致和血浆发生凝集作用。

3.2 假阴性

血液检验实验出现假阴性主要原因包括如下: (1) 血液中的血清抗体效价出现异常下降。 (2) 血清含量与红细胞水平含量之间的比例失调。 (3) 年龄因素, 年龄较高者、年龄较低者在对红细胞的保存时间超过一定标准后凝集功能降低。 (4) 实验反应时间, 实验所用时间不足够使得一些较弱的凝集现象不能正常出现。 (5) 在血检时已经出现的凝集但以轻微溶血表现的往往容易被误认。 (6) 实验反应使用的温度不正确, 对于不同血型的鉴定需要在室温下进行, 而对于不完全抗体的鉴定需在在37℃下进行。

3.3 人为错误

在抽血、加样以及登记查看过程时均会出现人为性的错误;对于相关资料填写潦草以及不规范, 均容易导致输错血的现象发生。因此在执行每一项操作时均要持认真的态度, 观察每一项检验结果, 保证报告单等资料填写正确无误;医生在填写信息亦需认真, 此外, 在输血科工作的人员遇有可疑情况应及时记录。

参考文献

[1]蒋利星.血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J].医学影像与检验, 2012, 23 (6) :238-239.

[2]马宏伟, 谢辉.红细胞意外抗体鉴定在输血安全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2) :57-58.

[3]孔祥骞, 吴松远, 杨作云.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 (6) :983-984.

[4]陈德生.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J].哈尔滨医药, 2010, 30 (4) :44-45.

[5]滕文祥.临床输血检验流程中的质量控制[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8) :58-60.

[6]郑志民.信息化在输血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 (21) :2768-2770.

[7]王雅芬.输血过程中临床护士应注意的问题[J].中外医疗, 2012, 30 (32) :153-155.

[8]李笋.Rh血型表型检测在输血中的应用意义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19) :226-227.

[9]吕健, 宋千, 许刚.脑膜瘤术前影像学特征与术中出血及输血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20 (11) :801-802.

[10]吴擘颋, 姚顶根, 戎瑞明.住院患者红细胞血型同种不规则抗体特征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 (24) :57-59.

质量控制流程 篇2

检验科临床生化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①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质控措施需要有管理手段和制度来保证其实施,在开展室内质控之前要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

② 搞好质量控制知识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质控基础知识,能通过质控图查找失控原因,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③控制好质控血清的质量:在开展质量控制前,必须认真选择和标化各种标准品,并注意观察其稳定性和瓶间差。高质量的定值质控血清是质控的最佳保证;

【操作步骤】

一、室内质控品的选择

理想的室内质控品至少应具备以下特点:

人血清基质;无传染性;瓶间变异小,酶类项目CV%<2%,其它分析物CV%<1%;冻干品复溶后稳定性好,多数常规生化项目2~8℃稳定7天,-20℃稳定30天;有效期应在1年以上。

二、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和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冻干质控品的复溶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和所加溶剂的量的准确性,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防止泡沫产生,复溶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每天至少做两水平以上质控品。

应用质控品的注意事项:

1、要充分了解控制品的复溶过程。

2、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注意各分析物的稳定性。

3、说明书的质控值只为对应的检测系统提供数据参考。

4、“开放”检测系统可考虑选用无参考值质控品。

5、实验室应尽量保证质控品批号的稳定。

6、了解质控品和病人血清的差异——基质效应。

7、质控品的值不具有溯源性。

三、室内质控图的绘制 1.均值和质控限的确定

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确定质控图的均值和质控限,将质控品应与常规标本一起测定。根据20次质控结果(每天开一瓶,一天测一次),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外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均值和暂定标准差。以此暂定均值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和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以最初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规均值和标准差,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对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均值的建立可在3至4天内,每天分析每水平质控品3至4瓶,每瓶进行2至3次重复。收集数据后,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的数据)。如果发现离群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以此均值作为质控图的均值。至于标准差,可采用以前变异系数(CV)来估计新的标准差。以前的标淮差是几个月数据的简单平均或甚至是累积的标准差。这就考虑了检测过程中更多的变异。标准差等于平均数乘以以前变异系数(CV%)

2.绘制质控图及质控方法(规则)的应用

根据质控品的靶值和质控限绘制质控图,并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控图表上,保留打印的原始质控记录。将设计的质控规则应用于质控数据,判断每一质控结果是否在控。现多采用Westgard多规则即:12s/13s/22s/R4s/10X。

四、失控情况处理及原因分析

室内质控出控时,应填写失控报告单,并上交专业主管,由专业主管做出是否发出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那批患者标本检验报告并分析及登记失控原因。失控信号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操作上的失误、试剂、校准物、质控品的失效,仪器维护不良以及采用的质控规则、质控限范围、一次测定的质控标本数等等。失控信号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那批患者标本报告可能作废。此时,首先要尽量查明导致的原因,然后再随机挑选出一定比例(例如5%或10%)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最后根据既定标准判断先前测定结果是否可接受,对失控做出恰当的判断。对判断为真失控的情况,应该在重做质控结果在控以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如失控信号被判断为假失控时,常规测定报告可以按原先测定结果发出,不必重做。当得到失控信号时,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去寻找原因:

失控原因分析

(1)立即迅速、仔细的回顾整个操作过程。分析有无特殊情况,如电压波动、仪器不稳、试剂瓶标签脱落、试剂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质控品瓶盖松动、复溶过程异常等。并应检查使用的容器、量器是否正确、仪器有无变动(如波长旋钮移动了位置)、校准品或试剂有无变更生产厂家、批号或接近失效期等,同时复查计算结果。

(2)立即重测定同一质控品。如是偶然误差,则重测的结果应在允许范围内(在控)。如果重测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3)新开一瓶质控品,重测失控项目。如果新开的质控血清结果正常,那么原来那瓶质控血清可能过期或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或者被污染。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

(4)新开一批质控品,重做失控项目。如果结果在控,说明前一批血清可能都有问题,检查它们的有效期和贮存环境,以查明问题之所在。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

(5)进行仪器维护,重测失控项目。检查仪器状态,查明光源是否需要更换,比色杯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对仪器进行清洗等维护。另外还要检查试剂,此时可更换试剂以查明原因。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

(6)重新校准,重测失控项目。用新的校准液校准仪器,排除校准液的原因。

(7)请专家帮助。如果前六步都未能得到在控结果,那可能是仪器或试剂的原因,应和仪器或试剂厂家联系请求他们的技术支援。

如何正确对待失控

质控在控:患者样本可以检测和报告。

质控失控:1.停止患者样本的检测。2.拒发检测报告。3.寻找原因。4.解决问题。5.对失控时的患者样本进行重新检测。6.做好记录。7.避免用不正确的方式对待失控。8.盲目的重复检测质控品。9.试用新控制品。

失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的处理失控!

查明失控原因并解决问题:

1、查看质控图,根据失控规则明确误差的类型。

2、判断误差类型和失控原因的关系。

3、自动分析仪多项目检测系统上常见因素,单个项目还是多个项目出现失控。

4、与近期变化有关的原因。

5、确认解决问题,做好记录。

五、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 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处理

每月末,应对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处理,计算的内容至少应包

括:当月每个测定项目原始质控数据及除外失控数据后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当月及以前每个测定项目所有在控数据的累积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

每个月的月末,应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存档的质控数据包括:当月所 有项目原始质控数据;当月所有项目质控数据的质控图;上述所有计算的数据(包括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累积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当月的失控报告单(包括违背哪一项失控规则,失控原因,采取的纠正措施)。

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

每个月的月末,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应将以下汇总表上报实验室负责人:当月所有测定项目质控数据汇总表;所有测定项目该月的失控情况汇总表。

4.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

每个月的月末,都要对当月室内质控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累积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进行评价,查看与以往各月的平均数之间、标准差之间、变异系数之间是否有明显不同。如果发现有显著性的变异,就要对质控图的均值、标准差进行修改,并要对质控方法重新进行设计。

系统误差

1、质控结果的均值发生变化是系统误差的证据。均值的变化可表现为倾向和漂移。

2、倾向提示检测系统可靠性的逐渐丧失,这种变化通常是缓慢而细小的。

3、漂移则是指控制品均值的突然改变。

倾向和漂移

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

1、样品或试剂加样系统安装不完整。

2、恒温系统温度偏倚或漂移。

3、实验场地室温或湿度不合适。

4、试剂或校准品批号更换。

5、试剂在使用、储存或运送过程中变质。

6、校准品在使用、储存或运送过程中变质。

7、控制品在使用、储存或运送过程中变质。

8、控制品处理不当,如:不要求冰冻的却冰冻了。

9、滤网脏。

10、光源坏。

11、检测系统使用非试剂级用水。

12、近期做过校准。

13、更换操作人员。

随机误差

技术上,随机误差是对于预期结果无一定方向与大小的离散。在 QC 结果中,相对于均值发生的正或负的离差被定义为随机误差。这些若被确定为可接受(或预期)的随机误差,并由标准差量化;若数据点超出预期的数据群体(即,数据点超出±3s限值)的,为不可接受(未预期)的随机误差。

产生随机误差的因素:

1、电源。

2、控制品的重复加样。

3、控制品编号错误。

4、水中产生气泡。

5、试剂或样品加样系统内有气泡。

6、控制品复溶不正确。

7、控制品储存于自动化霜冰箱内。

质量控制流程 篇3

[关键词]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质量控制出版流程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D09—5853(2011)06—0078—04

1引言

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迅速发展,开放存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oAJ)的学术质量控制问题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大量相关研究表明,开放存取期刊“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困扰了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针对这一现象,邱均平教授曾指出:“期刊质量控制是学术期刊出版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oAJ运动中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OAJ的发展前景。”。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学术出版方式和交流渠道,开放存取期刊尚未形成充分有效的学术质量控制机制。笔者拟参考传统纸质期刊业已形成的出版流程控制机制,探讨基于出版流程视角控制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的思路与对策,以服务于开放存取期刊的持续健康发展。

2、基于出版流程的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控制

与传统纸质期刊相比,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简便、快捷,特别是一些无需经过同行评审的开放存取期刊,其出版流程更是被大大简化。如我国重要的oA出版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就明确强调,其出版过程免去传统的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程序。应该说,出版流程的简化,出版时效性的增强,对开放存取期刊赢得科研人员的青睐有一定积极意义。王应宽博士、初景利教授的研究都印证了这一判断。其研究表明:“oA期刊的出版周期比其他类型的期刊快”是科研人员选择在OA期刊发表论文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出版流程简化在为开放存取期刊加快出版速度赢得科研人员青睐的同时,也为学术质量的下降埋下了隐患。我们研究发现,出版流程的过度简化,尤其是一些重要出版环节的缺失或弱化正是导致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良莠不齐”的重要根源。因此,优化出版流程,强化对一些重要出版环节的管理,应该成为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控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我们认为,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流程管理,重点应该放在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三个核心环节上。

2.1组稿控制

传统学术期刊的稿源包括作者投稿(也称自投稿)和编辑组稿(也称编辑约稿)两个部分。一般地,从期刊的用稿量来看,自投稿占期刊稿源的绝大部分,编辑组稿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从稿源质量来看,编辑组稿对于期刊的意义不可低估。一些期刊的重要稿件,如封面文章、重要栏目文章,不少均是通过编辑组稿方式获得的。例如,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的评论栏目一般不接受作者自投稿,几乎全部稿件均为编辑约稿。在期刊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不少学术期刊设立专职组稿编辑,职责就是规划选题、专门联系重要作者向其约稿。从这个意义上看,组稿是传统期刊出版流程的首要环节,基本目标是通过主动组稿方式获取一些高质量稿件以提高期刊稿源的学术质量。

与传统纸质期刊相比,开放存取期刊,尤其是纯网络版开放存取期刊大多略去了组稿这样一个从源头控制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是基于作者自投稿开展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我们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开放存取期刊的稿源结构与传统纸质期刊完全不同,当前的开放存取期刊稿源单一,以作者自投稿为主,很少有约稿。我们甚至没有发现纯网络版开放存取期刊有向特定作者约稿的案例。尽管还难以确立组稿环节缺失与开放存取期刊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两者之间的关联强度,但是综上所述,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却是显而易见的。

既然组稿环节缺失导致稿源结构失衡进而影响开放存取期刊的学术质量,那么,通过重建组稿环节以优化出版流程就应该成为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的重要抓手。对于开放存取期刊而言,重建组稿环节大致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在接受作者自投稿的基础上,借鉴传统纸质期刊的做法,进一步拓展稿源渠道,强化刊物组稿功能,针对重要作者进行主动约稿。二是根据刊物办刊宗旨有针对性地增设专门的组稿专栏。三是在强化编辑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增设专职组稿编辑。组稿编辑的职责是发现、选择、组织特定选题和作者,约其撰写符合期刊出版宗旨的稿件。许文深和姚远曾经介绍和分析过世界著名科技出版公司施普林格(sprmger)的编辑岗位系统,指出施普林格的“编辑体系中层次最高者称为‘组稿编辑’(Planer),其职责是‘制订计划、选题、组稿’,其‘编辑部’(Planung)也可直译为‘规划部’。全社8个编辑部,共有30名组稿编辑。每个组稿编辑均配有一两名秘书。组稿编辑一般均为博士或教授”。“组稿编辑必须经常主动出击,争取作者,走出编辑部,主动联系作者,必须不断地到大学、研究所去走访作者,与专家学者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研究计划,或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展览会等,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和动向。毫无疑问,传统期刊出版的这种组稿编辑制度是值得开放存取期刊学习借鉴的。我们相信,通过上述三方面举措,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流程将会更为完备,组稿环节的重建将使稿源结构得到优化,这样开放存取期刊的学术质量才有保障。

2.2审稿控制

审稿既是期刊出版的核心环节,又是期刊学术质量控制的基本机制。审稿制度的建立是与学术期刊的产生同时出现的。1665年法国出版的《学者杂志》journaldesScavans)及1792年我国创办的《吴医汇讲》都建立了审稿制度。300多年来,以同行评审为核心的审稿制度虽然也遭到各方面质疑,但依然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控制的最普遍方式。作为一种传统科技出版学术质量控制机制,同行评审在现代开放存取期刊出版中不仅得到有效继承,而且还与时俱进,出现了一些改进型同行评审方式。传统同行评审以及一些改进型同行评审方式可共同构成开放存取期刊出版流程中学术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

尽管目前仍然有“相当部分的期刊缺乏严格的审稿制度”,但是一些有重大影响的开放存取期刊却很好地继承了同行评审这一质量控制方式。一些著名开放存取出版平台如生物医学中心(BioMed Central,BMC)、公共医学中心(PubMedCentral,PMC)、公共医学图书馆(Public Library 0f Science、PLoS)等都毫无例外地采用了同行评审制度。《开放存取期刊指南》(D1rectory ofOpen Access Journals、DOAJ)收录开放存取期刊的基本条件就是期刊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保障,编辑、编辑部或者是同行评审制

来把好质量关”。我们认为,一些学科领域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迅速提升是与其较好地继承了这一科学的学术质量控制机制分不开的。

除传统同行评审方式外,在开放存取期刊出版中,出版机构还基于OA出版的特征创造了一些新的同行评审形式,如PLOS One。的“轻触同行评议”(Light-TouchPeerReview),BMC的“开放同行评议”(Open Peer Review),欧洲地球科学(European Geos—ciencesUnion,EGU)联盟主办的《大气化学与物理》(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ACP)杂志的“互动同行评议”(Interactive Peer Review)。

“轻触同行评议”是PLOS One基于快速评审和出版的需求首先采用的一种同行评审方式。与传统同行评审的要求不同,强调被评审论文“方法学上的正确性和原创性,但不评判科学发现的重要性”,每篇论文同行评审专家的数量也有所减少,一般为一位。目前,这一评审方式已被自然出版集团采纳。该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NPG)2011年1月6日开始正式出版的开放杂志《科学报道》(ScientilicReports)就采用了该评审方式。

“开放同行评议”是BMC在改进传统同行评审制度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同行评审制度。在论文发表时,它要求将论文的初稿、评审人员的意见和签名、作者的修改稿连同论文的最终稿同时在网络上发布,把所有意见公开,力求评议过程透明化。此外,BMC所有期刊的文章都由Scopus和Google Scholar两个学术搜索引擎进行跟踪,这样作者就可以了解自己的研究被引用的次数。目前,BMC出版的开放存取期刊执行的就是这种评审制度。

“互动同行评议”是ACP创造的一种基于网络的交互式评审法,由评审专家、作者和科学团体进行公开讨论然后定稿。这种交互式评论有利于各个学术团体的信息交流和论文质量的提高。2011年LutzBornmann等利用百分等级对《大气化学与物理》的预测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交互式开放存取出版是否能确保高影响因子的投稿质量,结果证实了ACP同行评审制度的预测效度。

由此可见,从审稿控制角度看,一些重要的开放存取期刊不仅较好地继承了传统的同行评审制度,而且还结合开放存取出版的特征创造性地探索出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同行评审方式。尽管这些改进型的同行评审方式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但是,这些结合OA出版特征对传统审稿方式进行优化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我们相信,上述各种新型审稿方式的探索以及符合开放存取出版要求的审稿制度的确立不失为基于出版流程视角控制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的明智选择。

2.3加工控制

期刊的学术质量虽然主要表现为发表论文的创新性与学术价值,但其发表成果的形式与技术规范也是学术质量的重要体现,如文字校对、引文标注等都会对期刊的学术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编辑加工作为出版流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功能主要体现为确保发表的论文符合出版物的形式与技术规范,避免形式与技术差错。传统出版机构一般都设有专门的编辑岗位(如文字编辑、技术编辑、校对)负责这一方面的工作。可以说,编辑加工在传统期刊的学术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开放存取期刊出版中,传统出版流程中的编辑加工环节部分得到继承,但从总体上看,该环节已被严重弱化。一些有影响的开放存取期刊,主要是同行评审类开放存取期刊,基本保留了这一环节。例如,自然出版集团就强调它们的“期刊编辑有权利、有义务修改作者论文以使论文符合期刊的出版宗旨和出版风格,并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但是,大多数非同行评审类开放存取期刊却严重弱化编辑加工职能。前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就免去了传统的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程序,论文只要符合基本投稿要求,按其投稿程序上传,即无需经过评审和编辑加工,可在一周内发表。但是,编辑加工环节的缺失往往造成出版物内容有失水准、文字失当和技术失范等多方面的质量问题。因此,在开放存取期刊出版流程中,强化编辑加工环节,充分发挥责任编辑、文字编辑、技术编辑乃至校对人员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形式与技术差错,对提升开放存取期刊的形式与技术规范,服务于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控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结论

施工流程管理与工程质量控制 篇4

一、钻孔灌注桩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钻孔灌注桩可分为七类,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勘察报告所标明的地层条件采取适当的钻进方法, 编制详细的施工设计方案, 精心组织施工。 (1) 螺旋钻:适用于黏性土、砂类土、含少量砂砾石、卵石 (含量少于30%, 粒径小于10cm) 的土。 (2) 正循环回旋钻:适用于黏性土、粉砂、细、中、粗砂、含少量砂砾石、卵石 (含量少于20%) 的土、软岩。 (3) 反循环回旋钻:适用于黏性土、砂类土、含少量砂砾石、卵石 (含量少于20%, 粒径小于钻杆直径2/3) 的土。 (4) 潜水钻:适用于淤泥、腐植土、黏性土、稳定的砂类土。 (5) 冲爪钻:适用于淤泥、腐植土、密实黏性土、砂类土、砂砾石、卵石。 (6) 冲击钻:实心锥适用于黏性土、砂类土、砾石、孵石、漂石、较软岩石, 孔心锥适用于黏性土、砂类土、砾石、松散卵石。 (7) 钻斗钻:适用于填土层、黏土层、粉土层、淤泥层、砂土层以及短螺旋不易钻进的含有部分卵石、碎石的地层。

二、钻孔桩的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关键点

(一) 施工工艺流程。

第一步, 钻孔桩施工准备。施工前应进行场地平整, 清除杂物, 钻机位置处平整夯实, 准备场地, 同时对施工用水、泥浆池位置、动力供应、砂石料场、拌合机位置、钢筋加工场地及施工便道, 做统一的安排。

第二步, 钻孔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用经纬仪 (或全距仪) 现场进行桩位精确放样, 在桩中心位置钉以木桩, 并设护桩, 放线后由主管技术人员进行复核, 施工中护桩要妥善看管, 不得移位和丢失。

第三步, 埋设护筒。护筒因考虑多次周转, 采用3~10mm钢板制成, 护筒内径, 使用旋转钻机时比桩径大20~30 cm, 使用冲击钻时比桩径大30~40 cm, 埋置护筒要考虑桩位的地质和水文情况, 为保持水头护筒高出施工水位 (或地下水位) 1.0~2.0 m, 无水地层护筒宜高出地面0.3~0.5 m, 为避免护筒悬空, 造成蹋孔, 漏水, 漏浆, 护筒底应坐在天然的结实的土层上 (或夯实的黏土层上) , 护筒四周应回填黏土并夯实, 护筒平面位置的偏差应不超过5cm。护筒埋置深度:在无水地区一般为1~2倍的护筒直径, 有水地区一般为入土深度与水深的0.8~1.1倍 (无冲刷之前) 。

第四步, 选择钻孔机械。根据地质条件及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成孔钻机。

第五步, 泥浆制备。泥浆应选用塑性指数Ip>10的黏性土或膨润土, 对不同土层泥浆相对密度可按下列数据选用:黏性土和亚黏性土可以就地造浆, 泥浆相对密度1.1~1.2;粉土和砂土应制备泥浆, 泥浆相对密度1.5~1.25;砂卵石和流砂层应制备泥浆, 泥浆相对密度1.3~1.5。

第六步, 钻孔灌注桩成孔。将钻机调平对准钻孔, 把钻头吊起徐徐放入护筒内, 对正桩位, 启动泥浆泵和转盘, 等泥浆输到孔内一定数量后, 方可开始钻孔。具有导向装置的钻机开钻时, 应慢速推进, 待导向部位全部钻进土层后, 方可全速钻进正循环钻机开孔时, 应先启动泥浆泵和转盘, 待泥浆进入孔内一定数量后, 方可开始钻进。钻孔应连续进行, 不得间断, 视土质及钻进部位调整钻进速度。钻进时, 为减少扩孔、弯孔和斜孔, 应采用减压法钻进, 使钻杆维持垂直状态, 使钻头平衡回转。

第七步, 成孔检查。清孔后用检孔器测量孔径, 检孔器的焊接可在工地进行, 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 即可进行钢筋笼的吊装工作。

第八步, 钢筋笼骨架。焊接时注意焊条的使用一定要符合规范要求, 骨架一般分段焊接, 长度由起吊设备的高度控制, 钢筋笼的接长, 可采用搭接焊或套管冷挤压的连接等方法, 钢筋笼安放要牢固, 以防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浮起, 钢筋笼周边要安放圆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

第九步, 混凝土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进行灌注, 导管内径一般为25~35 cm, 导管使用前要进行闭水试验 (水密、承压、接头抗拉) , 合格的导管才能使用, 导管应居中稳步沉放, 不能接触到钢筋笼, 以免导管在提升中将钢筋笼提起, 导管可吊挂在钻机顶部滑轮上或用卡具吊在孔口上, 导管底部距桩底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一般0.25~0.4 m, 导管顶部的贮料斗内混凝土量, 必须满足首次灌注剪球后导管端能埋入混凝土中0.8~1.2 m。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 为保证桩的质量, 应留比桩顶标高高出0.5~1.0 m左右的桩头, 处于干处的桩头, 可在混凝土初凝后, 终凝前清除。

(二) 钻孔桩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及防治措施。

钻孔桩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桩位坐标的控制。严格按照钻孔桩施工流程第二步的要求进行控制。 (2) 垂直度的控制。钻孔灌注桩的垂直度是保证承载能力的重要一环, 目前绝大多数的施工现场不检查垂直度, 有的单位没有检查设备或根本不知道如何检测, 有的单位则因检测孔斜费时费力不愿多此一举。斜率超标, 桩的受力状态被改变, 桩头偏位, 影响上部结构质量, 严重影响钢筋笼的安置;在砂土类地层中孔壁极易塌孔, 沉渣不宜清除。为避免钻孔倾斜, 在钻机就位和钻孔过程中, 要随时注意校核钻杆的垂直度, 发现倾斜及时纠正。对于地基不均匀、土层呈斜状分布和土层中夹有大的孤石或其它硬物的情形, 施工前必须作好准备。在不均匀地层中钻孔时, 钻机自重大、钻杆刚度大较为有利。进入不均匀硬层、斜状岩层和碰到孤石时, 钻速要打慢档。处理大孤石和坚硬岩石, 采用自重大的复合式牙轮钻或换用冲击钻都是有效的方法。 导正装置经工程实践表明, 也是防止孔斜的简单有效的方法。终孔后再发现孔斜纠正起来费时费力, 且修孔常使桩的充盈系数增大, 最大达1.6以上。 (3) 孔径的控制, 防止缩孔。在湖、塘、沟、谷与河漫滩地段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粉土中钻孔容易出现缩孔现象。尤其要重视液性指数 IL>0.75呈软塑状态和流塑状态的粘性土, 而在 IL>1.0 呈流塑状态的淤泥质软土层成孔缩孔现象更不可避免。与孔径有关的质量问题有:一是由于孔径小于规范要求, 桩的截面缩小, 承载能力降低, 实际上降低了桩的安全系数。二是软弱土层一般都在地层上部, 缩颈现象也发生在此段, 而桩的内力也是上段大, 容易造成桩身抗压强度不够而破坏。三是由于孔径达不到要求, 导致钢筋笼无保护层, 桩的抗压弯能力削弱或丧失。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对孔径的检测与控制, 提高泥浆质量, 增大泥浆比重和粘性及稠度。钻头直径应适当加大, 也可采用处理孔斜的导正器法, 在导正器上焊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 在钻进或起钻的过程中起扫孔作用。此外在易于产生缩孔的土层中施工, 减少空孔时间也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措施。 (4) 清孔质量。终孔检查合格后, 应迅速清孔, 清孔方法有抽浆法、换浆法和淘浆法。清孔时必须保证孔内水头、提管时避免碰孔壁。清孔后的泥浆性能指标, 沉渣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清孔排渣, 都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 防止坍孔。 (5) 钢筋笼接头质量。钢筋笼接头要焊接牢固, 达到规范要求。 (6) 水下砼灌注质量。砼灌注是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首先必须严格按设计强度配制砼。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浇筑时应连续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为了不断提高建设工程钻孔灌注桩的质量,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并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地基处理手册》编写委员会.地基处理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2].张诚厚, 袁文明, 戴济群.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室内装修流程、质量控制要点感想 篇5

经过室内设计流程和质量控制培训,对质量控制上有些认识。有些自己的感触。如何控制精装修住宅的施工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装修住宅施工涉及的工种门类多,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尤为突出,稍一不慎,住宅用户意见纷纷,投诉将接踵而至,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远远超过初装修标准的住宅。跟踪了部分装修住宅的施工全过程,分析了装修住宅质量控制的难点和要点,初步总结出一点经验。

一、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是质量控制的先行要素

为保证全装修住宅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必须实行总承包管理。项目应设置强有力的总承包管理班子,协调各专业各工种的施工。如果建设单位随意肢解工程,过多地自行分包,削弱总包的管理力度,将严重危害工程质量。这样建设单位既违反了《建筑法》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条文,也将使自己深陷于各种矛盾的旋涡之中而不能自拔。《建筑法》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为规范建设与各方的质量行为作了明确规定,凡恪守有关的法律、法规,质量控制就有保证,反之亦然。

精装修住宅施工前,建设单位应明确要求,及时将施工图准备齐全,做好水、电、燃气等各专业单位的协调工作。施工图纸一旦生效,建设单位不应随意修改。即使必须进行修改,也应深思熟虑,慎重对待。如果随心所欲,将破坏有序的施工流程,造成大量返工,使施工单位疲于应对。

二、精装修的设计应全面体现用户需求,不必刻意求全

设计是装修工程的灵魂。具有完美的设计风格,充分满足使用要求,装修的设计应具个性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做到大气、雅气、洋气,切忌矫揉造作。我们建议,装修与结构宜为同一个设计单位,这样可以使建筑与结构更好地融为一体,更好地协调预留、预埋等工作。设计应认真分析用户的特点和需求,如中小户型住宅的业主一般是为了满足居住要求,或方便就近工作和学习,一般的装修水准即可适应其需求;而大户型住宅的高端用户,则更多地含着享受的理念,个性化的需求特别强烈,一般装修难以满足其特殊要求。为了给大户型的业主留有自我创作的余地,我们设想,对大户型住宅,设计不必刻意求全,可以仅完成“硬装修”——即完成全部的湿作业施工、全部的管线设备安装及门窗安装等内容,而不必全部完成“软装修”——即灯具、窗帘等装修内容。甚至在设置双层地板的住宅中,可以仅完成毛地板的铺设,面层地板由业主自行完成,自行决定品种色彩。这样,留有较多的空间,让业主自行发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设计的效果如何,最简便的办法是通过样板房的施工来验证。样板房可以使销售对象产生直观的认识,也可以对全面的装修施工起到示范指导作用,更可以在样板房的施工中发现设计图纸与施工实物之间的矛盾,对装修的质量控制极为有利。

三、装修材料应慎重选择,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精装修住宅的材料、配件面广量大,种类繁多,加上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因此遴选材料、配件成了至关重要的工作。我们应充分关注材料、配件的性能和质量标准,务必使其满足要求。首先,应严格遵守有关产品、配件的生产许可制度和市场准用制度,严防以次充好,甚至将假冒伪劣产品用于装修工程。要把好材料、配件的采购与验收两大关。材料员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分别对所需材料、配件的合格证、准用证、规格、型号和数量等进行核对、验收,正确使用材料、配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装修施工,应以广泛使用成品、半成品为好,尽量减少现场加工的工作量。必须进行现场加工制作的,应设置专用场地,集中加工制作。工件加工制作完毕,须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集中加工,有利于提高加工工件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工效,有利于质量控制。

现代的建筑,提高质量已不是仅靠精工细作能解决的,而应依赖于新材料的使用和新技术的运用。我们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来提高工程质量和质量品位。有些新技术的运用,能简化施工,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更有利于质量控制。比如,使用干粉建材施工的平顶、墙面,其质量水准与以往的中级粉刷就不可同日而语。当然,应在充分了解熟悉的前提下,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大胆而又谨慎才是正确的态度。

选择材料时,尤其要注意对产品的有害物质含量控制的要求,满足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要求。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做出合格的工程。

四、全装修住宅施工要走出质量控制新路

精装修住宅的施工,应尽量采用干作业,避免湿作业。湿作业施工,工期控制难度大,不易组织合理的交叉施工,对施工现场易造成污染,不利于成品的保护。干作业施工,现场以装配安装为主,可以组织有序合理的立体交叉施工,有效地缩短工期,还可以减少现场污染,有利于成品保护。

施工单位应做好自身的质量控制工作,控制的重点应是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消除各专业各工种间相互影响的矛盾至关重要。施工前,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应分析研究施工图纸,对各专业的施工图进行校核,寻找并发现相互间的技术问题及矛盾,在图纸会审时加以解决。施工单位还应根据装修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编写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各专业技术人员作出各自的翻样图及材料明细表,总承包方据此制定装修工程的综合工艺流程图,并提出材料采购的要求。总承包方应组织各工种的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应包括各工种的翻样图、材料明细表以及根据规范标准提出书面的有关技术质量要求。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施工。事中,质量管理人员应加强检查和做好各工序的验收工作。

精装修住宅的隐蔽工程,必须严格执行验收证制度,未经有关参与各方的认可,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曾有一个工程,一个分支给水管在试压试验后,因设计修改不得不返工重做,此后未进行再次检测,后来就因为这个重做的分支给水管部位发生渗水,引起返工。

精装修的专业门类多,建议,应尽量细化专业分工。这样可以简化操作人员的复杂劳动,有利于精益求精,提高工效,更便于质量控制。有些工程,施工时,专门设一人打防水胶。由于工作内容单一,操作标准要求简单明确,易于掌握,施工人员驾轻就熟,使防水胶的涂敷整齐美观,还省工省料,效果极为显着。

五、充分发挥监理作用,做好精装修住宅的质量控制工作

精装修住宅的施工特点是工种多、隐蔽工程多,使监理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在施工单位自身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加上监理全面的监控,施工质量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监理单位首先应该对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进行全面监控,在充分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参与施工前的设计图纸会审;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进行审查;对翻样图、材料明细表、综合工艺流程图等应进行校核;应督促施工单位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进入现场的材料、配件应进行验收审批。通过这些对管理方面的监理,促使施工单位组织科学的、有条不紊的施工。对施工管理的监理是监理充分发挥其职责的重要领域,可对工程的质量控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施工操作的监理是监理单位的另一大职责。监理单位应对重点部位、施工难点进行旁站监理、平行巡视;应及时进行各分项、分部的检查验收。这些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应是监理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监理的工作是高智商的劳动,通过积极认真地参与,对精装修工程控制质量的贡献必定功不可没。

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 篇6

【摘 要】 教学流程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是师生围绕教学目标、任务在时间与空间上展开活动的过程。教学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变化。优化教学流程,是遵循教学规律,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更新教学观念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去思考、探索。

【关键词】 优化 教学流程 提高 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流程主要以知识教学为线索,以培养高分学生为目标,所以它主要以教师为中心,重在“教”的流程。现代个性化的教学流程在重视教师“教”的流程的同时也关注学生“学”的流程,更重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因此,更能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下面笔者就如何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谈几点做法。

一、优化备课环节

备课是优化教学流程的首要环节,也是整个教学流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教法,如果只是备教材很容易陷入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满堂灌状态,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备教法时要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而不是靠无休止地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剥削学生睡眠。教师要经常设想课堂情景,把自己想象成学生,模仿学生的反应,力求寻找出最有效的方式,使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能吸引学生并让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有效地实践。如果靠粗放式教学,只会培养会考试和做题的机器,培养不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优化备课环节还应加强集体备课指导,将集体备课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加强校际合作备课,实现资源共享。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优化教学流程的中心环节,是整个流程的核心。我们要坚决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状况,由课堂的“主角”、“讲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营造积极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要着力探索实践高效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重教更重学,重结果更重过程,重效率更重学习体验,重视师生的对话交流,及时评价与分层指导,重视必要的动态生成,可根据学生的思维状态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学法指导。具体表现为:

1.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过程,是师生间心灵的接触与交往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与学生学达到最佳效果的催化剂,它可以缩短师生间的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共鸣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亲其师,信其道”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亲身体会到:教师情绪良好不仅能使教师本人有超常的发挥,而且也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一旦教师因外在的因素或者是教学上的一些难题而影响情绪,学生的思维便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在友好、轻松、互相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好;在紧张、对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差,这说明师生间的情感融洽度与教学效果之间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努力培养师生间的真挚情感,缩短师生距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领悟到学习的魅力,敢于发言,在大胆求证和质疑中培养起学习独立性和创造性,体会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的成功,从而热爱学习、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内在统一。三维目标既是三个维度又是三种目标,如果仅从三个维度看,可以理解为“学会”(知识与技能),“会学”(过程与方法),“乐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果从三个“目标”看,每一个维度都可以成为学习目标,不过,“知识与技能”目标相对来说具有明显性和确定性,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潜隐性、不确定性和随机生成性。在教学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要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依据和中介。脱离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将失去根基而游离不定。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根扎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建构之中。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仍然要重视“双基”达成与落实,这是基础。“双基”不扎实,其他目标的达成必然受影响。当然三维目标的深刻内涵绝不仅仅限于此。三维目标内涵的丰富性需要我们设计并运用多样化、综合化的教学方法去生成。

3.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有效教学。

关于课堂教学:注意“三讲三不讲”。“三讲”: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知识的迁移、思路的点拨)。“三不讲”: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能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做题能解决的问题)不讲;过偏的问题(超越本阶段教学深度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超越高考题难度的问题,讲了也不懂的问题)不讲;切忌:揽的过多、面面俱到、不深不透,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力求高质高效,杜绝“水过地皮湿”。

4.优化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生疑、释疑的情境,使其心理上处于“愤悱”状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积极心理状态。设疑是启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有效手段。但设疑必须讲究艺术和技巧,巧问善诱是创设良好思维情境的关键,要问得巧而有趣,把学生的好奇心吊起来,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对新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要一环扣一环,环环深入。

5.优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传统教学手段单调、呆板,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造成学生学习兴趣淡薄甚至厌学。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优化教学手段,使之多样化和现代化。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就是为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服务。运用电化教学,有形有影有声,入眼入脑,具有活泼感人等优越性,教学时多媒体将图形由静态变动态,呈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成效。

6.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品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就要优化教学方法。如何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关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最重要的体现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师要大胆摒弃单向的传授、灌输,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掌握方法、步骤,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要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课本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教师应该充分地运用提问、小组讨论、自主实验等方法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7.优化学法指导,“授之以渔”。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学会”是教学的最高目标。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要改变重教不重学的状况,就应把学法研究列入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探讨中。教学中运用直观演示毕竟是教师演、学生看,学生还是处于被动位置。学习是一种过程,要使学生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让学生动手做,而不仅是用耳朵去听。要不断地进行学法指导,达到“解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

三、优化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布置与批改是优化教学流程的内化环节,是整个流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使知识转化为技巧、技能起到关键作用。优化作业布置与批改要关注作业的有效性、科学性、创造型、多样性,力求作业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力求作业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力求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面批面改,并且针对学生的解答情况,对作业作出个性化的批改指导。作业布置与批改做到“五留”、“五不留”,即留适度的作业,留自主型作业,留分层型作业,留实践型作业,留养成型作业:不留超时超量作业,不留节日作业,不留机械重复作业;不留随意型作业,不留惩罚型作业。要练典型,练类型,练思路、方法、技巧,节节落实,发展智能。防止“水多泡倒墙”,陷于新的题海战术。

四、优化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流程的必要环节,是整个流程的辅助,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优化课外辅导要尊重学生差异,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视作业的反馈和矫正,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注重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在预习、听课、完成作业、复习、归纳总结等环节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辅导的总体要求是分类辅导,因材施教,偏爱差生,培养特长。

五、优化考试与教学评价

学业成绩检测是优化教学流程的重要环节,是整个流程的监控,它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优化考试和评价要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强化诊断功能,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档案,帮助改进教法、学法。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不仅重视认知方面,还要重视情感、态度、操作技能等方面分析。每个单元测验都要做质量分析,分析成绩好的原因,分析错误的原因,寻找不断提高、改进的途径;还引导学生参加分析,不断增进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对学生以赏识鼓励为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信心。

六、优化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优化教学流程的内省环节,是整个流程的链接,它对提升整个流程的效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优化教学反思既要反思教学设计,又要反思教学行为与过程,还要反思教学的结果,在反思的基础上总结提升。每讲完一节课,都要反思本次教学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哪些内容的选择、哪些环节的处理上自己感觉比较成功。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原因何在,怎样补救。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之,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优化教学流程,真正把传授知识转化为由学生相互交流、自主探索,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让学生每节课都能以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兴奋的心情进行学习,这将有助于激发、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探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该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100例, 均因外伤失血过多需接受输血抢救, 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 对照组50例。实验组:男女比例26∶24, 年龄17~71岁, 平均 (55.12±2.41) 岁。外伤原因:高处坠落19例, 交通事故20例, 重物砸伤9例, 其他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4∶26, 年龄16~71岁, 平均 (55.18±2.44) 岁, 外伤原因:高处坠落18例, 交通事故20例, 重物砸伤10例, 其他2例。比较两组输血病例的性别、年龄、外伤原因、输血原因, 存在可比性 (P>0.05) 。

1.2 一般方法

1.2.1 对照组:

按照常规流程接受输血治疗, 采集标本、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实验、得出报告。

1.2.2 实验组:

在输血检验流程中加强质量控制, 具体措施如下: (1) 输血前的质量控制: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规定进行输血前的血标本采样和运送工作, 给予实验室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抗-HIV、抗-HCV、HBs Ag、ALT检查、梅毒抗体试验, 详细咨询献血者信息, 保证血液质量, 输血科应做好输血标本的交接、储存、和记录工作, 防止样本的丢失, 预防样本失效, 核对输血标本与患者信息, 保证二者具有一致性, 此外, 还应注意贮藏冰箱的温度、消毒, 了解患者身体情况; (2) 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仔细分析血浆与血红细胞的比例 (特别是蛋白水平不稳定者) , 可运用正向定型、反向定型 (5个月的婴儿除外) 的方法判读ABO血型。判读Rh血型时, 先给予Rh血型检测, 减少新生儿溶血病或溶血性输血反应, 确保输血安全性。交叉配血实验中, 仔细观察是否有血凝集现象和溶血现象, 为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和筛选, 核对患者与供血者样本是否有污染、混淆, 实验操作方法是否符合规范, 样品标签是否正确, 结果是否正确、可信, 认真填写报告单, 提供交叉配血患者、供血者的姓名、性别、妊娠史、输血史等, 确认无误后, 再次核实, 防止发生医疗纠纷。 (3) 不规则抗体筛查质量控制:供、患血型一致, 但患者有输血史、妊娠史、不规则抗体为阳性或交叉配血不合, 应先给予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 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掌握实验时间、实验温度以及各种试剂要求。

1.3 疗效评定:

记录两组输血申请单不完善数、不合格变标本数, 统计两组输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医患纠纷发生率。

1.4 数据处理: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1.0处理相关资料, 计量数据, t检验, 以表示;计数数据, χ2检验, 以[n (%) ]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输血申请单及标本情况统计结果:

实验组 (n=50) 输血申请单不完善数份数为11份, 占比为22.0%, 不合格变标本数份数为7份, 占比为14.0%;对照组 (n=50) 输血申请单不完善数份数为2份, 占比为4.0%, 不合格变标本数份数为1份, 占比为2.0%;t值分别为8.523及5.156, P值均<0.05。由此可见, 实验组输血申请单不完善数和不合格变标本数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2.2两组输血性传染病及医患纠纷发生情况统计结果:

实验组 (n=50) 输血性传染病为2例, 占比为4.0%, 医患纠纷4起, 占比为8.0%;对照组 (n=50) 输血性传染病为7例, 占比为14.0%, 医患纠纷6起, 占比为12.0%;t值分别为5.094及5.004, P值均<0.05。由此可见, 实验组输血性传染病发病率为4.0%, 医患纠纷发生率为8.0%, 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有可比性。

3 讨论

输血为临床重要治疗手段, 在挽救患者生命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输血也是传播HIV的重要途径, 质量控制可为保证输血安全性, 降低输血传染病概率, 继而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确保生命安全, 还能减少医患纠纷率。

大量研究证实[3,4], 质量控制对策在输血检验流程中应用价值高, 值得各级医院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输血性传染病发病率为4.0%, 医患纠纷发生率为8.0%, 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此外, 实验组输血申请单填写更加完善, 不合格变标本数明显减少, 近似于相关报道[5], 提示质量控制对策可引导操作护士细心进行各项操作, 规范记录各项内容, 减少输血不良事件, 改善医患关系, 提升医院服务质量。

输血检验前检查是输血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输血前应给予血型检查, 了解其输血适应证, 常规输血检验流程包括采集标本、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实验、得出报告, 输血检验工作环节多, 工作面广, 过程复杂, 医护人员应保持高度警惕, 选择与患者相同或相容的血制品, 确保患者输血安全。误拿标本、可导致血型错误, 血液标本标签模糊, 难以识别, 也可引起不良后果, 做好输血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可规避以上问题, 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实际工作中, 常常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 冷凝集、假凝集、药物等可导致假阳性错误, 温度不适、标本血清或标本血清效价低、血清与红细胞比例不适、反应时间过短等均到导致假阴性错误。在ABO血型鉴定时, 应做好细节质量控制, 保证专用器材干燥、清洁, 这样可以杜绝交叉感染;血清取出后放置一段时间方可应用, 按顺序逐一添加试剂, 可减少漏加、多加问题, 控制血型鉴定温度为23℃, 可避免冷凝集反应, 若为老年人或小儿 (红细胞抗原抗体较弱或发育不全) , 应用给予试管检测法进行鉴定[6]。

综上所述, 临床输血检验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环节, 血液检验过程工序复杂, 稍有不慎便会失误, 影响输血安全, 加强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 可保证输血安全, 降低输血传染病概率及医护纠纷概率, 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还有利于创建并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为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李惠霞.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2 (33) :147-149.

[2]张广暖.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J].当代医学, 2014, 9 (5) :110.

[3]刘新君.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18 (20) :254-255.

[4]余东.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3, 11 (22) :37.

[5]刘成淑.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4, 11 (1) :79.

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篇8

在临床检验医学中, 输血前检验工作质量的好坏在整个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输血操作时, 临床医生秉承着完全信任检验结果的状态。但是在输血检验的整个实际操作过程中, 包括检验前、中、后的各个操作环节及步骤都可能出现各种无法预料到的差错[3]。因此输血检验操作者对工作负责任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输血检验的质量, 医护工作者必须带着一颗对工作高度负责的责任心;保持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 戒骄戒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培养良好的分析能力,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输血前检验工作质量。针对输血检验流程中的问题,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严格输血的适应证, 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 输血也不例外。在临床上, 对患者进行治疗或者抢救生命的时候, 输血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的同时, 输血也可能给受血者传播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获得性免疫综合征等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在这个问题上, 需要供血单位在采集血源时, 对献血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严格筛查者, 此外采血后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的一系列的检测是重中之重, 目前已经成为了临床检测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进行输血的操作前, 对血库的血进行血液指标监测, 这样能够明确责任, 避免一些可能因输血造成的医疗纠纷;使那些隐形携带的人也能得到尽早的诊断, 能进行早期的治疗[4]。此外, 如果能够尽量多的发现潜在的传染源, 也有利于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 加强对自身的保护, 能够有效的进行隔离保护措施, 严格消毒医疗器械, 避免不必要的医源性交叉感染[5]。

输血在生命抢救中有好的一面, 但是它也能不良反应或者输血后的并发症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成分输血较全血来说能降低在输血过程中感染一些疾病的风险系数, 但是在检测方法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输血检测结果中常常出现假阴性的结果, 也不能百分之百的排除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只可适度的多开展成分输血。

2 输血前, 保证血标本的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输血前的血标本采集及运送的操作都应完全符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标本是极易出错的, 出错一般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把标本抽错, 将已经标记好的标本抽给了其他患者, 或者是将已经标记好的标记贴给了其余患者, 这样一来, 输血者和血液标本血型的一致性很难发现, 如果两患者的血型不一致, 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第二种是血标本的标记不清晰, 反复修改, 无法判别;采集前, 输血申请单的信息必须齐全, 反复核对输血申请单上填写的患者资料与实际患者是否一致, 确保两者相匹配[6]。如申请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话, 可能因为受血者的免疫状态的不同而引起配血试验的结果的偏差;此外受血者药物的使用情况对配血试验的结果也存在影响, 因此进采集的行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受血者3 d内的。

抽血后, 在试管上随即贴好所有条码, 并认真做好相应的登记工作, 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血标本稀释及溶血现象的发生。在进行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的, 双方要认真重复的核对, 确保无误后才能发出报告[7]。

在发放血液制品时, 发放者及接受者双方必须进行资料的核对, 认真观察血液外观的一些情况, 观察血液是否存在一些变化;对保存血液的冰箱温度进行登记;因为冰箱出故障可引起冰箱温度上升, 从而血液保存温度也升高, 查看有无停电的现象发生及冰箱故障等情况的出现, 在确保这些现象都不存在时, 方可按程序, 签字核对拿血, 进行临床操作。拿到血后, 务必时刻注意保温, 保持2~6℃的温度下, 及时进行血液的输注工作, 在患者输血完毕, 要将血袋保存1 d。在进行血型的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工作时, 要认真保管标本, 标本保存在2~6℃的温度下的冰箱1周, 为了能在出现出血反应时进行核对, 尽可能的提高用血的安全系数,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出现。此外还需要认真记录贮血冰箱的温度及消毒工作,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8]。

3 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

3.1 ABO血型鉴定

ABO血型鉴定, 即指ABH血型抗原的检测。红细胞含A抗原的叫A型, 含B抗原的叫B型, 含A和B抗原的叫AB型;不含A、B抗原, 而含H抗原的称O型[9]。ABO血型鉴定是输血检验的一项常规项目, 也是进行交叉配血的前提。当循环血量不足或大失血或贫血需进行输血治疗, 需要进行ABO血型鉴定。因此在输血前保证输血者和受血者两者的血型相同, 才能进一步进行交叉配血, 确保完全相同后才能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因此, 在献血者献血前及受血者接受血液前, 都必须进行ABO血型的鉴定。

ABO血型的鉴定原理为通过盐水凝集法对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进行检测, 检测血清中存在的血型抗体, 依据红细胞和血清中的抗原抗体的存在情况再做出血型的判定。常规的方法有: (1) 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 (2) 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知的抗体。结果判定:凡红细胞出现凝集者为阳性, 呈散在游离状态为阴性[10]。

在进行ABO血型鉴定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保证器材的干燥和清洁, 尽量减少溶血现象的出现, 一般使用一次性的医用器材避免交叉污染的发生。 (2) 取出标准血清后, 待血清温度降至室温后再使用, 用完后立即再次放回冰箱保存。 (3) 加试剂顺序:按照血清、红细胞悬液的顺序加, 确保鉴定无漏加血清现象发生。 (4) 为了防止冷凝集现象干扰, 虽然在4℃时, 抗A和抗B抗体与相应红细胞的反应最强, 但是试验在室温20~24℃内进行, 但是在37℃反应减弱。 (5) 对于例如小孩等红细胞抗原发育不完全及较弱的老人患者等情况, 应用试管法来进行血型的鉴定。 (6) 避免出现假阴性, 进行玻片法反应的时间超过10 min, 保证较弱的凝集现象也能出现。 (7) 正、反定型结果一致才可发报告。 (8) 在做ABO血型鉴定的标准血清时, 应有的批准生产文号有效期内、并有购回后自己检定的记录。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试验。 (9) 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陷者, 血型抗体可减弱或消失;血清中存在自身免疫性抗体等异常均可造成反定型困难;新生儿体内自身血型抗体效价又低且存留有母亲的血型抗体, 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宜做反定型。

3.2 Rh血型鉴定

Rh血型是人类血型系统中相当复杂的血型系统, 正常人体的血液中是不存在有Rh天然抗体的, 因此针对有过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在进行再次输血时需要进行常规的Rh血型的监测, 否则可能能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 在临床上, Rh血型系统的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在Rh血型进行定型时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并需要建立有效的对照系统。

因为血型鉴定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 因此只有加大力度对血库内外的质量进行管理, 尽可能地发现血库血型的鉴定问题, 才能提高实验室质量和对输血检验技术的管理进行不断地改进, 只有正确地鉴定血型, 才能确保指导输血安全。

4 严格交叉配血

在临床输血中, 交叉配血实验是一项必须进行的实验, 它能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 有助于发现血型鉴定中的失误, 因此血液检化室在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时, 应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实验操作。通过采用正确的检验方法检出与ABO血型系统不相容及ABO系统以外的对人体会有影响的抗体[11]。此外应正确鉴定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 通过联合应用多种检验方法做出最准确的鉴定结果。

5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异常原因及分析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假阴性的原因主要有: (1) 标准血清效价降低; (2) 反应时间不足; (3) 血清与红细胞比例不当; (4) 把轻微溶血误认为不凝集; (5) 反应温度不当; (6) 不完全抗体遮断引起的假阴性[12,13,14]。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假阳性的原因主要有: (1) 一些患者血清的冷凝集素效价和反应温度可升高, 可出现冷凝集的现象; (2) 部分病的患者血清球蛋白或血液黏滞性增加出现假凝集的现象; (3) 某些受肠道杆菌感染的患者红细胞可获得“类B”抗原; (4) 获得性病理性自身冷抗体形成的凝集; (5) 注射青霉素产生的青霉素抗体吸附在红细胞表面, 与血清凝集; (6) 采血时动作迟缓, 血清凝固, 或钙离子污染[15,16,17]。

此外还有部分原因是因工作人员责任的缺失, 安全意识的缺乏而导致错误的出现, 比如医务人员抽错血标本、看错或登记错结果及一些书写问题埋下的安全隐患[18]。交叉配血操作完毕后, 应进行核查, 其内容包括受血者和献血员标本的正确性与完整性[19]。查对无误后, 发血者与受血者共同签名。如发现血液质量问题或疑点, 不得发出, 并做好统计[20]。

综上所述, 临床输血能够是挽救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是血液的作用与其他药物相比, 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血液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 不能像药物一样服用, 在输血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只有及时安全的输血才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 要严格按照输血的操作要求, 加强对标本的保管, 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 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认真核对相应的资料, 有效地减少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摘要: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 输血往往是救治患者的关键, 一旦输血不当, 就可能出现各种问题, 比如输血不良反应、传染病等, 严重者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输血检验作为输血的关键流程, 在临床输血安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医疗人员必须时刻必注意输血流程中的质量控制, 并严肃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 认真做好防范工作。本文主要阐述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寻求的对策。

职业健康监护流程中的质量控制 篇9

关键词:职业健康监护,流程,质量控制

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项融合环境检测、医学检查和信息管理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1]。2007年实施《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到现在已有3年余, 随着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不断完善,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的放开,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现全面铺开。总结近几年职业性健康监护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结合实际工作的经验,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职业性健康监护流程中的质量控制。

1 职业健康监护计划的制定和细化

在每年年初统一制订全年职业性体检工作计划, 职业检查机构和企业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制订具体体检方案并将计划细化落实。

1.1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

职业健康监护计划制订之前必须进行相关的调研与准备, 按规定对用人单位完成同步、定期、完整地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掌握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学的资料, 准确识别职业危害因素, 是正确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先决条件。同时还应了解用人单位的基础资料, 包括单位现在的名称、行业以及经济类型、组织机构代码、法人代表、地址、联系人、电话等, 也为网络直报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1.2 明确职业健康检查对象、职业危害因素和检查项目

根据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或强度以及个体暴露的时间的长短, 确定职业健康检查对象。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时应考虑到各企业的行业类别不同, 其危害因素不相同;当工作现场环境不同时, 相同工种的接触危害因素不一定相同。依照《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的规定仔细核对并确定每一位受检者的危害因素及体检项目。

1.3 职业健康检查委托协议制定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密切交流, 深入了解目前企业状况和需求, 制订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初步计划, 督促用人单位按时组织体检, 体检机构在接受用人单位职业体检时签订《职业健康体检协议》书面协议。用人单位在体检时间前20日提供受检者电子档案花名册, 写明职业监护的种类、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总工龄、部门、车间、工种、接触毒物名称、接害工龄等。

1.4 受检者体检时间安排

对噪声作业人员体检时应考虑到员工较长时间暴露在较强噪声中暂时性听阈位移的发生, 故应在受试者脱离噪声环境12~48h后作为测定听力的筛选时间。安排受检者体检时间还应注意采集的生物样品不同, 毒物在体内的代谢方式及半衰期不同, 其体检时间也应不同。例如血铅采样时间应在接触铅受检者3周后的任意时间;尿汞采样时间应在受检者接触汞6个月后工作班前等。

1.5 每天职业健康检查体检量安排

综合考虑企业实际工作情况、体检中心的医务人员配备及医疗仪器使用情况等因素, 将每天体检人次控制在一定数量内, 并确定体检的具体时间段, 尽量控制排队时间, 以确保体检现场的秩序性和体检工作的流畅性。

2 职业性健康检查准备工作

2.1 每年给予每个用人单位唯一的单位编码, 每个用人单位的受检者编制唯一的体检编号。为保证体检档案的连续性动态观察的需要, 必要时可每年均给予每个受检者同一个体检编号。采用卫生部统一编制的职业健康检查表, 每位受检者的体检表内含有其基本信息, 体检表封面上标明体检项目。

2.2 结合体检项目及受检单位的要求确定体检顺序及流程, 用人单位应提前告知受检者进行必要的体检前准备。例如检查生化项目和B超检查的前一天晚餐少食高脂食物, 不饮酒, 次日早应空腹。检查纯音测听者前几天应避免到高噪声场所, 不使用耳机, 预先取出耵聍。

2.3 体检医护人员应在体检前大概了解用人单位的危害因素状况, 根据体检项目和每天体检人数准备好仪器设备和体检必需物品。若为下现场检查时应做好车辆安排, 提前布置体检场所, 特别是眼底和裂隙灯检查需要暗室, 高仟伏胸片机应接在大功率的配电箱里, 以保证体检项目可正常进行。

3 现场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

3.1 病史采集

职业性问诊是职业健康监护与一般健康体检重要区别之一。通过问诊需要了解受检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及临床症状, 对目标疾病的检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性问诊完成后要求每位受检者签名确认。

3.2 临床体格检查

临床体格检查应尽规范操作, 使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准确可靠。临床体格检查包括一般医学生理指标检测 (血压、身高、体重等) 、内外科常规检查和五官科检查等。体格检查不仅要全面、仔细, 更要有针对性,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健康损害的靶器官不同对不同的系统给予重点的检查, 对阳性结果应给予及时复查。对某些毒物可能引起的特殊体征予以特别关注, 如接触苯作业人员注意有无皮下出血, 脾脏肿大;接触铅、汞作业人员应注意有无肢端麻木无力、震颤;接触砷、二硫化碳、磷酸三甲苯酯、丙稀酰胺、正己烷作业人员检查时要特别注意周围神经系统情况等。

3.3 生物监测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生物监测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为检出职业性目标疾病提供重要依据。在检验质量控制中除了要对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外, 还应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给予足够重视, Astion和Plebani的研究显示分析前检验错误有较高的发生率[2.3]。因此, 尤其是在现场体检时, 检验前质量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3.3.1样品采集

生物样品的采集必须按照《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GBZ/T173-2006的要求进行。标本采集者应了解采集项目, 为每一位受检者编制唯一的样品编号, 采集后再进行核对, 确保每位受检者样品的唯一性及真实性。静脉采血时选择最佳采血部位, 正确使用止血带, 严格掌握采血量和抗凝剂的比例。若为抗凝剂真空管, 需轻轻的翻转5~10次, 避免标本溶血。静脉采集某些生物样品时, 采血部位的皮肤需用1%硝酸处理;采血时将不锈钢针头硅烷化以消除铬、镍污染。为了生物样品的避免污染, 我们还要和厂方做好沟通和解释工作, 采尿样时要求受检者脱离现场环境, 换下工作服, 清洗手、脸和采样部位后, 用专门处理过的尿瓶在清洁、无污染的场所进行采样。

3.3.2 标本的贮存和运输

一般生物监测检查时的尿液采集量为50mL左右即可, 将样品置于30℃以下保存。挥发性尿样的采集应充满采样容器, 尽量不留空间, 尽快密封。有些样品如硫氰酸盐等不能放置太长时间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送到实验室分析。在运送回实验室的过程中应将样品固定好, 送样车慢速行驶以减少路途颠簸对样品的影响。

3.3.3 及时分析及分析后标本的保存

当仪器进行检定、校准并通过标准物质的溯源[4]后应及时分析标本。同一个企业的样品应尽量用同一型号的仪器分析, 某些阳性结果必要时再次复查。同时还应做好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选择合适的质控品、画好质量控制图, 这是做好分析中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5]。检验结果经确认、审核后发出报告。

3.3.4 加强联系

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应加强检验中心与体检中心之间的联系, 体检中心若对某些检测项目有特殊要求或对结果有疑问应及时联系, 通过强化相互间的沟通, 促进共同提高。

3.4 常规物理方面检查

常见的物理检查包括X线、肺功能、B超、心电图检查, 现对常规物理检查的质量控制分别叙述。

3.4.1 X线检查:

X线检查方法是指所有使用X线对人体内部进行透视或摄影的检查方法。尘肺是我国职业病中发病例数最高、危害最严重的疾病, 高质量的后前位胸片高仟伏胸片为尘肺病的诊断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 故应严格按照《尘肺病诊断标准》[6] (GBZ70-2009) 中"附录C"及"附录E"的有关规定对高仟伏胸片进行质量控制, 保证胸片质量达到二级或一级标准。

3.4.2 肺功能:

靶器官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时要进行肺功能测定, 也是尘肺患者劳动能力鉴定的重要参考指标。肺功能检测时经过严格训练并相对固定的技术员是肺功能测定时质控的关键。肺功能检测前必须排除检测禁忌症, 对受试者详细讲解测定的要求并进行示范, 使之完全掌握动作要领。在整个吸气及呼气测试中应无停顿, 避免咳嗽或双吸气, 外推容积误差应小于0.15L或5%FVC, 呼气时间至少达6s[7]。每位受试者肺功能检测至少3次, 从不同的检测曲线中, FVC及FEV1取最大值, 其余参数可取FVC+FEV1值最大的曲线即最佳曲线上的参数值。

3.4.3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室环境应相对安静、舒适, 冬季应将酒精进行适当加温。皮肤上有工作场所金属物的受检者检查前应清洗皮肤。检查前操作者应向受检者说明检查步骤和程序, 对检查时须暴露部位让受检者提前进行有必要的准备工作。在心电图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图形, 特别是对有心脏疾病作为职业禁忌证的工种应特别注意。

3.4.4 B超检查

从接待受检者到发出检查报告, 全过程予以规范操作, 建立详细的实用的超声诊断规范这是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主体内容。检查前安排受检者体位争取其理解与积极配合, 检查中应细致全面观察, 同时询问受检者职业史和既往病史, 综合分析判断, 谨慎诊断, 尤其是苯、氯乙烯、二甲基甲酚胺等常见的毒物作业人员应重点检查。

3.4.5 纯音测听检查:

纯音测听检查是噪声、压力容器作业及职业性机动车驾驶等人员的必检项目, 纯音测听数据也是诊断噪声性耳聋的重要依据。纯音测听检查需要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测试人员完成, 检查前应主观校准纯音听力计, 并在符合标准的隔音室内进行测试。纯音测听检查为主观检查, 故受检者的配合极其重要, 应事先与受检者进行沟通, 说明声音的反应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之能有效的听力阈值, 并记录下来, 当两耳之间听力差别太大时应进行掩蔽。在进行检查的同时, 还应注意受检者的面部表情, 以防伪聋的出现。

3.5 职业性健康检查现场服务

3.5.1 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受检者在用人单位无专人负责带队时, 要求受检者都必须出示个人身份证, 必要时在体检表上贴上本人近照, 以查验是否与检查者相符后才可体检。

3.5.2 将体检表全面核实体检项目或检查单据后发给每位受检者, 受检者根据体检顺序及流程逐项检查, 有疑虑者可询问现场导医, 导医岗位的设置是现场服务人性化的具体体现。

3.5.3 加强现场服务意识, 设置现场责任人岗位, 采用有效的沟通模式协调各方面关系, 出现病情危重者或应急事件及时上报, 确保体检有序进行。

4 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和评价

在职业健康检查完成后25个工作日内向用人单位提交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并进行健康监护评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出具报告, 保证检查结果真实、公正、科学、正确。

4.1 体检资料汇总与核查阶段

体检结束后, 各科室对体检结果进行及时的报告, 分贴化验单、结果录入等工作内容均需核对, 确保体检原始资料及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明确急报的疾病或检查结果范围, 主检医师在第一时间内将需急报的结果急报给用人单位或个人, 并填写急报登记本。

4.2 体检报告及评价阶段

根据受检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 主检医师对每个受检者的健康状况严格按照目前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病或异常五种类型出具个体结论性意见。同时为用人单位出具的总结性报告,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防护措施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 分析劳动者健康损害和职业接触的因果关系和健康危险度, 指出在生产工艺、作业环境、防护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干预措施的建议。对本次检查检出的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职业禁忌证者填写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报告卡并上报有关部门;有客观准确的职业禁忌证时应明确指出不宜从事什么有害作业;需复查时应说明复查哪些项目、复查几次;若发现其他疾患者应建议到有关医院检查治疗。

5 职业性健康检查档案信息化管理

健康监护档案是健康监护全过程的客观记录资料, 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是系统观察劳动者健康状况的变化的客观基础。除了将职业性健康检查报告文本进行归档保存外, 还应根据不同档案的特点及查询需求, 将职业性健康检查信息进行电子存档, 建立档案索引系统, 形成职业性健康检查信息电子档案中心。为每一个职业病危害企业建立一个单独的文档编号, 将历年来每个企业的职业卫生监测情况、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及复查结果等职业性相关信息进行汇总, 最终实现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同时按职业病报告的规定进行网上直报, 应按统计年度汇总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患有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及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名单反馈给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

总之, 职业健康监护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全过程应严格实施质量控制, 职业健康监护的质量是由职业病监护各个岗位的每一位员工的行为做出保证, 故必须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 加强质量教育, 对每一位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思想、质量管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教育[8], 最终使职业病监护工作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移兰, 刚葆琪.现代劳动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 617.

[2]Astion ML, Shojania KG, Hamill TR, et a1.Classifying laboratory incident reports to identify problems that jcopardize patient safety[J].Am J Clin Pathol, 2003, 120:18-26.

[3]Plebani M.Errors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or erors in laboratory medicine[J].Clin Chem Lab Med, 2006, 44:750-759.

[4]牛侨.临床与职业卫生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36.

[5]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82-89.

[6]GBZ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S].2009.

[7]郑劲平.关于制定我国用力肺活量检测质量控制指引的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 l27 (10) :716.

质量控制流程 篇10

1.1 强化原料采购控制

对于不自己生产原料的企业, 原料的质量控制始于采购, 控制原料采购可以有效杜绝劣质原料的进入,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为企业创造利润,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采购前应对不同原料进行价格及性能的调研,对市场进行充分了解,对企业资质进行考察,充分保证原料的质量, 将不同原料厂家的产品性能进行分级管理, 质量长期保持良好水平的厂家应优先纳入采购行列。

1.2 保障原料检测的有效性

1.2.1 采样的准确性

原料的检测始于采样, 它是整个原料质量控制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采样不符合标准,后续检测就是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因此对于原料的采样必须符合标准GB/T 6680-2003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以及GB/T 6679-2003《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总体思路是所采集样品尽量代表样品各层位、 各部分属性,其次考虑采样量和采样数,由于该标准产生年代较早,且为指导性标准,企业应该针对不同原料制定相应采样标准或方法,以满足自身检验需求[1,2,3,4,5]。

1.2.2 检测仪器的有效性

检测仪器是检验型企业的质量控制灵魂, 化工企业原料众多,属性涉及酸、碱、毒害、腐蚀、易燃等,检验内容涉及外观、密度、酸碱性、表界面张力、黏度、凝点、闪点等,不同属性、不同检测内容需要不同的检验仪器,精准的仪器是检验准确性的保证。

检验仪器及器材必须进行年检,不合格应淘汰,以保证其检验准确性。不同仪器不能混用,防止化学品交叉感染。熟悉仪器的性能,不进行性能之外的操作,比如天平超量称量、容量瓶进行加热等。 根据需要有些仪器需要使用之前检验和校正, 必须进行相应规范操作。

1.2.3 检测标准的先进性

检验标准是检验依据,标准不具备先进性,其他设备及人员作用不能发挥。 一般规模企业都具有各自产品执行标准,各自企业标准常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结合自身情况编制而来。好的标准应为化工产品的现场应用效果而立, 而不是为了检验。有些原料技术指标在标准规定范围之内,但是现场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还有的原料指标要求根本无法体现原料的主体性能指标, 仅在如外观、 密度、p H、含量等常规指标上作出规定,导致一些不良原料厂家以次充好,损坏企业利益。此外企业标准设置过严,企业无法实现检测,标准设置过松则不能控制原料质量。 此外,标准应根据国际先进水平,进行相应修订,使标准保持与时俱进。

1.2.4 检验人员的准确性

原料检测依赖于专业检验人员, 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除了对检验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之外, 应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和理论的考核。

检验人员由于长期从事重复工作, 虽然对具体操作过程熟记于心,但是正因为熟练,如果从某一时候养成了不良检验习惯,以后就会沿用这种习惯,使检验出现人为系统误差, 导致检验结果出现有规律偏差。 同时,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检验存在误差,应对从事相同工作的检验人员进行比对实验, 找出偏差原因。

1.2.5 建立标准化实验室

建立标准化实验室对化工企业很重要, 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涉及实验室制度建设、 相应的档案数据管理、实验场所及仪器的配备,实验功能区划分及管理、标准化操作流程、环保等。 任何先进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化实验室, 对保障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1.3 基于统计信息的原料质量控制

对原料厂家提供的原料质量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归档,有的厂家原料质量偶尔出错,出错环节指标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或问题环节出在生产之外;有的厂家原料质量问题发生在关键指标, 对化工产品质量的影响十分明显, 加大现场技术服务难度和生产难度,甚至导致退货。所以应根据原料出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出错环节以及危害水平,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厂家生产控制能力及资质, 为原料采购提供参考。

每种原料各项技术指标(图1)根据对产品性能影响大小, 对其各项指标定级, 红色影响最大为1级,黄色次之为2 级,蓝色为3 级等。 根据一年或半年期的原料检测指标情况统计, 对原料厂家进行评级和资质考察,择优选择原料厂家,对质量浑水摸鱼的厂家进行排除。

不同厂家多批次原料的重要指标脱水率的统计, 可知某厂家虽然出现过脱水率最高的情况(96%), 但其11 批次原料中有2 批次脱水率不合格,在90%以下,且其脱水率指标呈下降趋势,可推测其产品质量控制可能出现系统偏差;Y厂家脱水率指标不是特别显著,但都在合格水平,且其指标趋势平缓,说明其产品指标属于正常波动,由此说明Y厂家质量控制更趋稳定, 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助于原材料的稳定质量供应。 以上分析基于较多批次的采购数据分析, 对于采购次数较少的厂家则不适宜于统计分析。此外,该过程也可以用控制图来研判原料供应质量是否稳定,是否有提高或下滑趋势。

2运用SPC进行产品生产质量控制

2.1 过程控制方法

SPC过程控制主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 分析生产过程采集的样本数据,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实时发现过程异常, 针对异常采取措施防止差错或事故发生,使生产过程仅受随机误差影响,从而达到产品质量受控的目的。

该方法强调生产过程监控、全系统参与,主要运用统计技术对已发生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 对未发生的数据进行预测和监控, 实时显示系统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可靠。该方法除了运用在生产过程的监控,也可以运用在新化工产品开发和设计上, 每种新产品必然是配方稳定、质量可控,该过程也可以用SPC控制图来监测, 该图的设计原理基于数据的正态分布、小概率事件不发生、3σ 准则等。

在化工原料生产过程中,产品的黏度、p H值、固含量、密度等指标存在一定程度波动。当生产过程受控时,这些指标的波动主要来源于随机误差,指标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所以指标一般服从正态分布。由正态分布的规律可知, 距中心数据 μ 距离为3σ 的范围内,数据分布在该范围的概率为99.73%。 如图2所示,当检测数据点位于A区时,则判定生产过程出现偏离,应及时对生产工艺或参数进行调整。

2.2 X-MR控制图分析法

SPC控制图有多种,但在化工企业里,由于生产情况各异,有的是连续型的,有的是间断型的。 在化工生产中,如生产一釜液体产品,如果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 只需考虑混合均匀程度, 由于原料密度、黏度、物性差异较大,甚至有不易溶的固体,并在生产参数不明的情况下,可以配合实时密度检测。同时,采用隔段时间人工取样的方式检测密度数据,判断产品的均一性, 这样做既可以检验实时测定的数据是否准确,也可以确保密度计的准确性。通过测定的数据与产品技术标准和X-MR图对比,可判断产品是否搅拌均匀,是否可以停止搅拌进行产品灌装,是否在允许的公差范围,通过这样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保证产品质量或技术指标稳定且达标的情况下生产时间最短。

表1 是某化工公司某液体产品的密度检测数据,该数据对产品的稳定性能检测有重要影响,通过数据表可计算出上控制图中的控制限(UCL)、下控制限(LCL),中心线(CL)。

通过上述计算,可作出密度控制图如图3 所示。

从图3 可以实时看到密度监测数据, 也可以帮助化验员判断所取的小样生产数据是否在控制限以内,从而判断生产动态情况,掌握产品性质变化。 有超出控制限的数据则说明搅拌时间或强度不足,产品未充分搅拌均匀,不能进行灌装。

该控制图方法依赖于先进的实时监测系统,对产品在生产形成过程中, 对半成品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帮助生产人员、化验人员判断产品形成过程。

3建立化工产品生产质量预防体系

3.1 预防体系

预防体系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防止差错产生,并且能将发生的差错危害性降至最低。 它不同于检验性企业质量控制依赖于原料和产品的检验, 预防则是一种更高级的质量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检验在浪费着企业的资源, 如果能在化工企业建立起一套针对差错、 设备、 人等各种不稳性因素的预防措施,防止人为差错的出现,则可大大提高化工企业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预防方法主要还是poka-yoke法,也叫防错法。

从广义上讲,它是将任何生产过程、原料产品储存、检验等形成一个有约束性的过程,防止员工不正确的行为导致差错或事故。 该方法可以借助一些防错装置,在工人发生错误时形成错误警示和反馈,则错误被及时发现,就不会形成产品缺陷或生产事故。

3.2 poka-yoke实现方法

poka-yoke防错法共有十大实现方法,根除、保险、自动、相符、顺序、保护、复制、分级、警告、缓解。表2 为该方法运用到某化工企业的原理及实例解释。

该方法依赖于一些先进设备及控制方法, 使技术人员能够借助该方法发现设备、仪表、生产过程的缺陷或差错,从而降低人为操作或误差对仪器、设备的影响。

4 控制质量事故发生

化工企业十分重视安全, 所以必须控制质量或是其他事故的发生,通过分析找出系统存在风险,比如找出生产工艺参数的不稳定性变动,发现温度、压力、p H值、液位、流量、搅拌转速和时间等可能引起的偏差,分析这些偏差可能造成的结果,对结果进行危险评估,找到相应防护措施,给出解决措施并实施。

4.1 方法

控制质量事故主要涉及HAZOP法, 该方法的精髓是不同学术背景的人利用头脑风暴法对系统运行过程、生产过程等各个节点和环节进行差错分析,识别各分析点潜在危险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一个HAZOP差错小组,应该由设计人员、生产人员、安全人员、工艺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等不同背景却与生产过程相关的人员共同构成。

4.2 HAZOP分析

HAZOP危险因素分析法具有专业的分析术语,表3 是该方法分析术语。

该方法主要步骤为任务确定、分析准备、过程分析、得出报告。 重点在于分析准备及过程分析,分析准备要收集大量资料,比如工艺流程图、操作手册、工艺参数、设备参数、设备说明、维修情况等。借助头脑风暴法假设发生差错,分析其发生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将行之有效的措施纳入企业规章制度和相应技术文件。

5 人的因素

把人单独列出来, 是因为人是上述方法的实施载体,是一切核心,没有人再先进的东西也是空谈。在5M1E中,人只是其中的一种考察因素,但却是其中最重要、 最容易出错、 最难控制的因素, 其他4M1E则不同程度受制于人, 取决于人的认知和执行水平。鉴于人的认知能力、执行力、自控力、意志力等因人而异,而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又受体力、精神状态、外界干扰、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操作结果不一样(表4)。

表4 显示人在工作中易犯的错误, 随着企业的进步,设备准确性越来越高,在复杂的人-机交互系统里,人造成的事故或差错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对化工企业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隐患, 资料表明,75%~85%的事故或差错都是由人所引起。 因此很有必要对企业员工也就是人的可靠性进行研究, 这方面主要涉及的方法为Therp、Hcr、Slim法等,这里不详述。

浅析建筑装饰工程流程管理和控制 篇11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流程管理;控制

一、现场施工管理

(一)技术掌握

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特别是装饰工程,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班组多。这要求我们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各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出来,从大入小,由面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

(二)材料组织

①材料供应。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

②材料采购,面对品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识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③材料分类堆放。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送样,并报检于甲方、设计、监理单位、。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集中堆放于不同场地。

④材料发放。使用追踪,清验。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

(三)人员管理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员的管理组织而创造出来的。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

(四)工程签证

工程建设进行中由于设计变更等原因多少会有签证事项,签证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是控制重点,多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是签证控制的必然条件,某些签证,单一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使其达到合理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施工、技术、预算、合同、法规等多项知识的能力,并对各专业设计内容熟悉,才能做到签证内容公正有效。

(五)资料归档

一个项目的管理,除了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认别,还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资料的管理。任何项目的验收,都必须有个竣工资料这一项。竣工资料所包含的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设计变更、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工程签证等等,都要求我们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一一注意收集归类存档和时效性。如有遗漏,将给竣工验收和项目结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造成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六)施工安全

主要是关于防火、防盗、禁止私拉乱接电线、需戴安全帽,脚手架搭设牢固,安全带绑扣齐全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日日抓,天天讲,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

二、工程质量控制监督

(一)装修工程中的质量控制监督工作必须采取主动控制,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措施。

(1)装修工程开工前,实行图纸会审制度,图纸未经会审,坚决不允许施工,做到尽可能地减少图纸上存在的错、漏、碰、缺,实行图纸质量连带责任制。

(2)对装修工程关键工序施工,制订专项的监督实施细则,并要求工程承包商编制专门的施工计划组织设计方案。

(3)推行各道装修工序的样板制度,严格按《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要求的内容,对较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通病问题进行专项技术交底。从制度上规范样板引路的运作,做好每个样板后才进行大批量铺开作业。

(4)做好装修工程材料的控制工作,装修工程一般所涉及的材料品种较多,所确定的材料的规格、品种、制作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满足国家《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要求,达到绿色环保标准的材料。对主要的原材料的进行监理的控制手段可在如下四个阶段过程中进行控制:一是定货前的控制;二是进货后的控制;三是现场配制材料的控制;四是现场使用材料的控制。

(5)明确装修工程质量控制目标,严格遵照合同质量要求、目标要求,从每个工序的质量控制入手,组织建立质量控制小组来组织开展工程质量的各项管控工作。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控制和监督,确保质量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实行监理装修工程质量监督

(1)未经监理批准开工申请的单位不能开工,未经监理签认的工序不得隐蔽,未经监理签认的上道工序不得进行下一工序作业,未经监理审批的付款签证,承包商就得不到建设方应付款项,这就保证了监理工程师的控制、协调、指令有效。

(2)检验批、分项工程、隐蔽工程验收,工程承包商必须先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单》,书面通知监理验收。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验收,工程承包商必须组织内部验收、验收合格,才向监理提出书面验收申请和完整的验收资料,由总监组织验收资料核查、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质量检测,观感质量检查,提出质量评估报告后,由总监组织相关单位符合验收资格的人员现场验收。

(三)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督促施工单位对影响装修工程质量中的前一工序应进行交接、交叉工序的检查。如面层有不平,水平与垂直方面有偏差的,若超过充许偏差,应分别进行处理,因此,装修工程开始必须是建立在上一道工序经验收合格后,并需经交接、交叉工序的检查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对已完工程进行复核性检查、成品保护的质量检查。

质量控制流程 篇12

混凝土质量是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生存之本, 尤其是在混凝土行业处于买方市场的今天, 恶性竞争、恶意拖欠等行业潜规则迫使混凝土搅拌站降低材料成本, 进而了降低混凝土的富余强度。在此情况下,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如果再不优化流程设计, 加强生产环节质量控制, 将难以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 也将难以生存下去。

1 流程阐述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质量控制流程为:原材料的进场控制→生产过程的控制→混凝土出厂控制→运输过程控制→施工现场控制→后期质量回访与数据分析。下面就对这一流程做以下阐述。

1.1 原材料的进场控制

(1) 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必须是试验室前期做过试验的, 有产品合格证等相关资料。

(2) 所有原材料进场堆放必须听从库管统一安排。

(3) 进场原材料 (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 首先由库管通知试验室取样复检, 试验合格方可登记入库, 同时告知搅拌楼、试验室、技术部的存储位置, 否则按退场处理, 并做好相关记录。

(4) 试验室将原材料检测结果上报技术部, 技术部根据检测结果, 分析数据进行配合比试验。

(5) 新材料或更换原材料在生产使用前, 搅拌楼需通知技术部、试验室, 技术部根据原材料情况下发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试验室对混凝土进行抽检。

(6) 对新材料的进场和原材料的更换, 库管要第一时间通知试验室和技术部, 以便做好生产前的技术准备。

1.2 生产过程的控制

(1) 生产前, 质检员和搅拌楼主任要监督核实搅拌楼操作员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录入是否正确, 质检员要核实操作员对混凝土配合比的使用是否正确, 并且要做好开盘鉴定记录工作, 当新配合比使用不再做调整时, 搅拌楼需将前配合比统一收回上交技术部。

(2) 质检员要检测砂石含水情况并通知搅拌楼操作员, 操作员根据砂石含水情况调整用水量,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要随时观察和了解砂石含水情况, 以便更好地控制混凝土坍落度。

(3) 生产过程中, 质检员要对混凝土容重进行抽测, 以验证搅拌楼计量是否在误差范围, 同时将容重的抽测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搅拌楼和技术部, 以便及时调整。

(4) 在使用新材料时, 操作员、质检员、泵车手若发现混凝土出现离析、急凝等情况, 需立即反馈技术部, 上报公司领导, 分析查找原因, 确定调整方案。

1.3 混凝土出厂控制

(1) 混凝土出厂时, 搅拌楼操作员要目测其坍落度, 试验室要检测其和易性和强度。

(2) 质检员除检测混凝土和易性外, 还须检查出厂混凝土的标识牌、发货单和合格证上信息是否一致, 符合出厂要求, 则在合格证上签字盖章后通知放行;若不符合出厂要求则禁止其出厂。

(3) 质检员有权禁止离淅和不能满足客户要求的混凝土出厂, 对离淅混凝土由技术部鉴定按报废处理, 对不能满足客户要求混凝土由技术部指导搅拌楼进行调整, 由试验室检测, 合格后方可出厂, 同时上报公司领导。

1.4 运输过程控制

(1) 混凝土罐车特别是交接班车辆和拉过水的罐车, 驾驶员必须将搅拌车罐体反转, 以确定其罐内是否存有洗车水或其他杂物。若有, 必须立即进行清除, 质检员再进行抽查。若因罐内存水造成混凝土离析的, 将对驾驶员进行处罚。

(2) 对浇筑的重点工地和重要部位, 质检员必须到工地跟踪查看混凝土的浇筑情况, 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技术部和搅拌楼, 技术部根据气温、运输距离、泵车手反馈情况和浇筑速度通知搅拌楼对混凝土进行调整。

(3) 调度员在调度车辆时要做到科学合理, 要充分利用GPS, 随时和罐车司机、泵车司机保持电话联系, 尽量避免工地压车情况的发生, 因压车造成经济损失的, 泵车司机将承担相应责任。

(4) 混凝土出厂到施工现场, 应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卸料, 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按废料处理。卸料前罐车驾驶员要使搅拌罐快速正转动1分钟后方可卸料, 以保证混凝土均匀。混凝土因坍落度损失不能满足浇注要求时, 罐车驾驶员不得私自加水, 应立即通知调度室, 由调度室通知技术部确定调整方案。

1.5 施工现场控制

(1) 泵车司机在施工现场随时和调度室联系, 由调度室将工地情况反馈给技术部, 同时试验室负责现场的技术指导和协调并将工地现场的检测结果及时反馈技术部, 技术部将信息汇总后对搅拌楼的生产做技术指导。

(2) 在使用新材料和更换原材料品种时, 试验室必须做到从混凝土出厂到施工现场的跟踪检测工作, 及时将信息反馈技术部, 以便技术部及时对搅拌楼做技术指导。

(3) 外场调度必须提前勘察工地现场, 根据工地准备情况来确认浇筑时间, 并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调度室。同时告知工地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以确保混凝土质量。

1.6 后期质量回访与数据分析

(1) 试验室定期将检测结果和工地回访结果汇总上报技术部, 由技术部分析评定出厂混凝土质量。

(2) 技术部根据评定结果查找原因进行工作改进, 以便为后期生产做好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2 结束语

在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的今天, 产能严重过剩, 利润空间不断萎缩, 要想在新常态下求得生产与发展, 企业必须要由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 完善管理制度, 保证产品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向管理要效益, 做到制度管人, 流程做事。这样企业才能走得更远发展更好。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质量控制流程做了详细阐述, 对完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控制及协调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保证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的连续性有很大帮助, 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搅拌站,生产质量控制,流程阐述

参考文献

[1]戴会生.搅拌站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4, 8.

[2]李龙海.预拌混凝土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9, 7.

[3]陈向峰.混凝土搅拌站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1, 10.

[4]邓旭华等.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动态管理[J].混凝土, 2011 (8) :101-103.

上一篇:劳动密集型下一篇:气动特性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