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论文

2024-10-22

养生文化论文(共11篇)

养生文化论文 篇1

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舞蹈的传统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思想情感。那时的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劳动、狩猎、战争、祭祀、娱乐和性爱。可以说,没有一项重大的活动离得开舞蹈。

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的思想内容和形式技巧也有很大的发展,祭祀祖先、歌颂英雄的乐舞,庄严肃穆、气势雄伟;宴乐娱乐的舞蹈抒情优美、技艺绝伦。至于流传在各族人民中间的舞蹈,更是千姿百态、色彩斑斓。这些传统悠久的人体动态文化,以其为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特色和艺术感染力,成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周朝建立以后,即已制定出礼乐制度,整理了前代遗有的乐舞,创造演出了规模相当完整的系列舞蹈作品《大武》。从创造演出的作品中,开始形成了中国古典舞蹈的舞蹈、音乐、诗歌三者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汉代的民间俗舞有很大的发展,在当时盛行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百戏中,舞蹈占有重要位置,同时舞蹈也受到杂技、幻术、角抵、俳优的影响,而形成了广收并蓄、融合众技的特色。由此汉代的舞蹈除了保持一种粗犷、浑厚的风格外,舞蹈技艺向高难度发展,舞蹈的传情达意的手段及艺术表现力也丰富了许多。在这方面《盘鼓舞》最具代表性。

南北朝时,是中国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自然在歌舞艺术上也互相学习,于是发生了新的飞跃。如《代面》、《踏谣娘》、《拨头》等一些带有情节性的舞蹈,为以后的中国舞剧(戏曲)开辟了道路。

到隋唐时期,统一了南北,南方与北方的乐舞也统一于乐部,其中胡乐成份所占较大,宫廷巨室闾阎细民,竟尚胡乐,相成习风,如《胡旋》、《胡腾》、《拓枝》之类遍及各地。唐代已设教坊,汇集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乐舞人才,创制和发展了不少优秀的乐舞节目,其中着名的如《霓裳羽衣舞》、《剑器舞》、《兰陵王》等 ,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到晚唐五代时期,封建统治的权力走向衰弱,地域分割,社会**,经济生产下降,有不少传统的古代乐舞和唐代创制的大曲,逐渐消失,宫廷艺人流落民间,教坊梨园之盛,也就随之消失了。

到宋代重新组织了大曲和舞曲,多是队舞。有《剑舞》、《采莲》、《拓枝》、《调笑》等,有的虽与唐代同名,而内容已大为不同。宋代的都市娱乐,正向戏曲发展,舞蹈已开始被戏曲所吸收融合,纳入戏曲的表演之中。

元代的宫廷之中,曾作《天魔舞》,其他舞蹈殊少举行。盖元明为南北曲的戏剧时代,舞蹈为戏曲所代替,舞艺收摄于剧艺,舞人转化为剧人,上自宫廷士大夫,下到市民阶层,都对戏剧发生爱好。

在清代,对于乐舞很不重视。虽有用于祭祀的朝廷乐舞,其实只以枯燥的形式,作为上层的装点而已。而另一方面,随着戏曲艺术的兴起,不少优秀的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被吸收融化在戏曲之中,并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而发展。

另外,中国古典舞的动态、神韵,某些部分还被零散的保存和记录在洞窟璧画、岩画、墓室画砖和陶佣等较稳定的形象资料以及文献资料中,但是,作为优秀成品的古典舞蹈已然逐渐失传不复存在。

养生文化论文 篇2

国学大师长寿是因也是果。不长寿不能成为大师。文科靠积累,在积累中创新;理科靠创新,在创新中积累。国学是功夫活儿,没磨到时候,总觉得差点儿成色。反过来看,文化养生,亦为大师们长寿的原因。国学是气定神闲、心安理得的学问。气定神闲者有仙风道骨,心安理得者有圣贤气象。平衡是健康的基本前提,儒家的责任催人进取,道家的释怀让人放松。西方文化精英常出绝对主义情绪,容易走极端。中国士人巧取中和之道,有精神避难所,不容易崩溃。

有人说,把简单的事搞复杂是文化,把复杂的事搞简单是科学;把明白的事搞糊涂是哲学,把糊涂的事搞明白是法学;把糊涂人讲明白叫老师,把明白人讲糊涂叫领导;稀里糊涂把人治好是中医,明明白白把人治死是西医。这些话虽为调侃,可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西医是科学,科学简化了对象,也带来了简化后的偏见,大病能确诊,但不一定能治好,死在什么上,心跟明镜似的。中医既是科学,也是文化,是科学有争议,是文化没有争议。中国文化容忍甚至赞赏言不及义,不确定性并非贬义词。郎中说不到解剖学的病灶上去,但也能治病,只要病人痊愈了,结论是否确切,人们并不在意。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大医即大儒,与国学通。中医如易,讲究阴阳辩证施治,头痛医脚,不像西医那样辨病施治。中医讲究整体性,擅长诊治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病变,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不像西医见树不见林。中医强调天人合一,大都用动植物药物,副作用小,不像西药基于化学合成。中医靠经验,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越老越可信,不像西医唯科学。中医推崇仁和,喜欢调和疗法,不像西医突出对抗疗法。中医的优点与缺点,都是国学的优点与缺点,国医就是国学的一部分,思维方式相通,用来治病是医生,用来治人是老师,用来治国是官员。医生与官员都写作“大夫”,读音不同,岗位不同;医生与老师在民间都叫“先生”,读音相同,岗位不同,均受待见。

诗人流沙河(余勋坦)是高龄文化人,1989年,他已病得很重,有些心灰意冷,便重读庄子。这次不是阅读,而是研读,以投入为解脱,结果很奇妙,按他夫人的话说,庄子救回来了一个快死的人。流沙河后来写了《庄子现代版》这部书,可以说是生命之作,他每天如庄子般咀嚼淡定、乐观、飘逸、豁达的人生细节,乐此不疲。笔者曾患左手麻疾,去看医生,他开了点儿药后告诉我,回去带着麻手快乐地生活。有病没病,没心就好;好与不好,糊涂点儿好;不好与好,随它去了。不知什么时候,麻疾消失。我也体会到了几分庄子智慧。

【阅读指津】直白的说,本文是从指导考生完成高中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的角度来谈相关的社科类文章的阅读活动,而不是平时我们为了某一相关知识而进行的阅读鉴赏活动。

毫不夸张的说,得阅读者得语文。目前高中语文试卷阅读题直接分值已达64分。而社会科学类论述文的阅读鉴赏题则首当其中。因此,顺利完成社科类阅读题,关系到整个语文考试的大局问题。不过现实却很残酷,大多数考生在这一题上完成得很不理想,以致影响了整场考试的情绪。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进行社科文论述题鉴赏活动时,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模糊”,“似是而非”。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这应当与教学中没有抓住社科类文本阅读题所考查的两大特点有关。其实,这一类论述题特点非常鲜明,一是文本题材的多样性,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多个方面,有自然的,有人文的,有国内有国外,还自古通今,又紧扣时代脉搏;二是考查的目的只是考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侧重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能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进行考查。

针对第一个特点,作为学生要从容应对。不管给的题材如何宽泛,最终还是要回到题干所提问的本体上来。那么,只要紧紧牢记第二个特点的“捕捉语言信息”这一关键点来对文本进行阅读,只要读懂文章的内容,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可。

因此,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学生就要抛开功利性,回归到理性的阅读鉴赏中来,以培养自己的语文能力为目的,来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那么,在平时的阅读鉴赏训练中,首先要有通读全文的意识,着眼于文章整体认知,对文章整体把握和整体理解,理清文本的内部关系,再由整体到局部,以至达到对文章全面准确、透彻地理解和感悟。而不是为了分数,随意的肢解文本,以达到一时的快意。

下面就以阅读鉴赏《文化养生》一文为例加以分析指津。

《文化养生》是一篇有特点的文章。从整体阅读的角度来看,通读全文,大致可以这么了解文章的主体内容:这是一篇关于中国文化(国学)能使人长寿话题的文章。全文结构是:开篇第一段用古今的文化名人高寿作为例子,点明中国文化有生命道理;接着第二段点明中国文化(国学)能使人长寿的原因———心平气和;再接着第三段辨析科学与文化的差异;然后第四段以中西医对比治病的差异性来强调文化治病的优越性;最后一段用诗人流沙河通过研读庄子而起死回生的事例来强调说明中国文化(国学)能治病特别能治“心”病的观点。

对文本的内容理解到这一层面,其文章的内部关系已非常明晰,接着通过抓重点关键句子,进行局部分析,就可以概括全文的中心意思。比如第一段中“对此,孔子在论语中有过结论:‘仁者寿’。”这一句,作者引用孔子的话来强调儒家对文化养生的深刻认识,而非中国文化(国学)能养生的根本原因。理解透了这一层,从阅读鉴赏的角度来说,只能是属于语文知识能力方面的问题,而不是非要去挖掘中国文化是如何能使人长寿的问题,或者孔子相对于当时的人类社会现状来说已属于“长寿”序列,是因为他推行“仁义”的结果这样的问题。而针对这一句,在考试题目选项中是这样的:“C.国学能够养生,已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其根本原因在于儒家思想能够滋养人生,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仁者寿’。”那么,在做题时,只要稍加比对,就可以看出,这个选项的错误就在“其根本原因在于儒家思想能够滋养人生,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仁者寿’”这一关键点上。“根本原因”,“仁者寿”只是儒家的认识,国学的范围大得多。

再如,第三段中“中医即是科学,也是文化,是科学有争议,是文化没有争议。”这句话。此句乍看起来好像前后矛盾,其实,作者在这只是强调中医作为国学的一部分,肯定属文化范畴。而至于是不是科学范畴,不同的文化现象,对其却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存在着不确定性。当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言不及义”属正常现象,其“不确定性”更是不用深究,留待人们自己去评说。而围绕这句话,命题人在题干的选项中也只是这样出题:“文本中的‘养生文化’主要是指国学养生和中医治疗。二者在文化上是相通的。中医既是文化,也是科学,这是毫无疑义的。”很明显,考试题中考的是学生的理解分析句子的含义,而不是要考生去深入挖掘“什么人承认中医是科学,什么人不承认”或者“为什么说中医是文化,而是不是科学要有待进一步考证”等之类的学术问题。

当然,《文化养生》一文中还有很多重要的关键句,如“中医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国学的优点和缺点,国医就是国学的一部分,思维方式相通,用来治病是医生,用来治人是老师,用来治国是官员”等句子,这里就不再加以分析。

养生有道 文化养生 篇3

“文化养生”有科学依据。生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是“用进废退”,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因常见病、多发病而致死亡的比例就越低。有人对16世纪以后欧美出现的400名杰出人物进行过研究,发现文化修养与寿命长短有着直接关系。这400人的平均寿命为67岁,较当时的平均寿命高很多。其中一些勤于用脑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平均寿命为79岁。有统计,在1940年以后已故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80岁以上的有33人,90岁以上有6人。心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乔治·惠普尔活到了98岁。

其实,文化养生的道理早在中国古代就为人称道。被历代奉为“学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的《黄庭经》,开篇第一章有诗曰:“咏之万遍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以却老年永延。”说的是若能咏诵《黄庭经》万遍,就会千灾消除,百病痊愈,延年不老。这话尽管有些夸张,但经常咏诵《黄庭经》,阅读其他好书,能延年益寿、有益健康却是无法否认的。宋代的大诗人陆游,对文化养生有自己的深刻体会,他曾说过:“读书有味身忘老。”到了晚年,他仍然读书不倦,写作不辍,认为“此是却老方”。年过古稀之后,仍然高吟:“年过七十眼犹明,天公成就老书生。”77岁时写道:“脱巾莫叹发成丝,六十年间万首诗。”80岁时仍云:“老夫垂八十,岩电尚灿烂。孤灯对细字,坚坐常夜半。”老人的学习精神、壮志豪情跃然纸上。这样动脑动笔,目有所读,心有所乐,神有所藏,身安心泰,自然能延年益寿。

读书写作能使人知识渊博,明辨是非,达观向上,趋利避害,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剂保健良药。这种文化养生,必然会在机体中产生反应,使人的身心陶醉在平和、舒泰、清雅、愉悦之中,自然延缓衰老,有益于身心健康。法国卢兹老年大学的座右铭是:“停止学习之日,即是开始衰老之时。”

文化养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我保健方法。老年朋友要保持乐观向上、生机勃勃的健康心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文化素养,进行“文化养生”,将有助于安度晚年,健康长寿。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 篇4

1、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

逮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

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如“庶氏掌除毒蛊”;“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薰之”;“壶涿氏掌除水虫”,使水清洁。

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首推春秋战国。

当时的史书对养生的记载已经十分具体,例如《左传》就记载了秦国医和为晋侯治病,指出晋侯之疾是“近女室。

疾如蛊”的结果,已经注意到了房室起居与健康的关系。

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法、道、墨四家,而在养生问题上贡献最大的又属其中的儒、道两家。

2、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

孔子不但博学多才,精通六艺,而且也长于养生之道。

从《论语·乡党》中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饣壹而饣曷。

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除了讲究饮食卫生之外,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因此“知者乐,仁者寿。”(《颜渊》)。

《论语·李氏》这就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

至于被后世儒家称为“亚圣”的孟子,他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孟子·公孙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从而颇富创见地提出,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

至于如何才能养“气”,孟子也提出了两点带有鲜明儒家色彩的独到方法:其一是“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从儒家的所谓道义出发,理直气壮,从而使个体保持一种旺盛的精神状况;其二是“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说养“气”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心地要光明坦荡,不能邪念存心。

总之,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堪称后世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流派的鼻祖。

在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养生思想最丰富深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养生理论家和实践者。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之所以能够活到160余岁,这首先得力于他本人主观上十分重视“长生久视之道”,甚至把养生治身置于治国平天下之上。

老子一方面是“修道而养寿”的身体力行者,另一方面又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带有道教色彩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

他所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的思想,既反映了道家的处世哲学,也体现了“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

特别是老子提出的“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十章)更是涉及到了气功养生的具体方法和具体步骤。

老子所倡导的上述锻炼原则,在先秦以降的两千多年气功养生史上,曾经产生过极其重大的影响。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与老子相比,庄子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更为具体、深邃。

他不但直接继承了老子“归真返朴”、“清静无为”的养生理论,而且编制了一整套导引、吐纳的养生方法。

《庄子·刻意》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土,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在先秦诸子中堪称是最早对气功导引方法的一种具体而形象的描绘。

在庄子开创的诸多养生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大概莫过于“心斋”和“坐忘”二法,可以说它们已经涉及到了我国静功养生学的核心问题。

《庄子·人世间》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坐忘”的概念见于《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战国末年,诸子各家学说出现了相互交融的局面。

产生于这一时期而被后世称为“杂家”的《吕氏春秋》一书,在养生学方面显得更加成熟,养生理论也更加专门化。

概而言之,《吕氏春秋》的养生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节欲。

《吕氏春秋》的作者认为感官欲求乃是人的自然天性,但决不可听任欲望无限膨胀,而必须有所节制。

在作者看来,耳目鼻口等感觉器官都是服务于生命整体的,所以“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贵生》)人们的生活固然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物也者,所以养性也”(《本性》),决不可放纵物欲,以损害身体健康作为享乐的代价。

骄奢淫佚的生活不仅是道德的堕落,同时也是健康的大敌。

为此,作者在《本生》篇中提出了一条含义深刻的养生格言:“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蹷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适度。

提出在精神、饮食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均应调节得当、轻重适度。

人们要想健康长寿,首先在精神上必须保持平静、安详,避免过度刺激,不受“大喜、大怒、大忧、大哀”(《尽数》)等不良情绪的骚扰;其次,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定时定量,正所谓“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同上)对于那些“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的食物,切忌贸然入口;复次,居住环境也要力求做到冷暖、干湿适宜,防止“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的侵袭。

运动。

《吕氏春秋》中首次提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蝼”的运动养生观。

《尽数》篇中就明确提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拘为聋,处目则为目蔑为盲,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张为疛,处足则为痿为蹷。

因此要想去病健身,就必须坚持运动,以便达到开塞通窍,使精气血脉畅流不息的养生目的。

学习传统文化与养生之感悟 篇5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寻着生命的奥秘。在长久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的祖先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其实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其中有关养生之道和养生方法的论述十分丰富而且博大精深。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为我们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融合了各种防病、治病、健身以及修炼的方法,它以中国的哲学为理论基础,集道、儒、佛、医、武之思想精华,不仅具有延年益寿的实用价值,而且充分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特色。了解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旨在表述养生对人类生命全方位的影响。它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是一门中国的传统学问,既有理论也有方法,并且仍在焕发新的活力,也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

所谓养生,通常解释为保养、养护生命之义。如果深究便可发现,养生的内涵几乎涉及到大文化的所有领域,涵盖了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善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一切内容。养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养身,即对身体的锻炼养护,营养卫生;二是养神,关注的是人类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亦称养心;三是养性,即对道德品质、精神世界的修炼与维护。以道家文化为例,《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因此,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道家

思想主张“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这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清静无为:清静,主要是指心静神宁;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说来,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健身功法等等各个方面。返朴归真: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而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也就是说,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因此,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形神兼养: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中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用于健身、治病以及防病。

传统文化与养生的心得体会 篇6

这学期我选修了传统文化与养生这门课,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对养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精神,不仅是在文学上,武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有着很深的造诣,而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养生的道理,在这几个星期的上课中,我了解到了阴阳八卦的奥妙,还有佛家思想的博爱精神,还有道家的思想,身体内部的器官还有穴位,更有很多互动,了解到许多养生的方法,包括太极拳,和走路的方法等等,在同学的演讲,我也了解了茶文化,酒文化,食物,服装,藏传佛教等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以前的我不是特别了解中国的文化,因为自己学的是工科,对历史文化不是很有了解也不是特别有兴趣,但是学习了之后我想法发生了一些改变,也产生了很多乐趣,传统文化是我们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文化知识,内容丰富,传达的意思也各有不同,儒家道家的思想,而我们作为后辈,更应该了解并发扬这些文化,代代相传,并能在工作和学习中真正的应用到这些,在养生中结合这些文化,是我们不仅能锻炼身体,更能理解文化的精髓。动画版的释迦摩尼我看到了宣扬佛法的不易,已经佛所传达的宽容,博爱等精神,是我更加了解佛教文化。

再者谈谈我对养生的看法,所谓养生,通常解释为保养、养护生命之义。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养护,同时也关注人类的心理世界和情 1 感世界,对道德品质、精神世界的修炼与维护,在课堂上我们看过一个近一百五十岁的老人的片段,是我印象深刻,精神不仅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修身养性,还有锻炼身体,了解文化,朗诵经文,平和自己心境等方面都做到才能达到较好养生的效果。

养生文化论文 篇7

《易经》广大精微, 包罗万象, 被誉为“群经之首, 大道之源”。其中很多观念、思维方式都对中华养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分别阐述如下:

1、观念

1.1 阴阳观、五行观

《易经》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 最基本要素是阴 (--) 和阳 (—) , 《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中国古代先贤对宇宙现象及其运动的抽象表述。世间万物及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阴阳交互作用的结果。

《易经》尽管没有完整明确五行观念, 但是《周易》经传却提出以五为贵观念、南火北水观念、天地之数各有五的观念等。汉代起易学家开始以五行观念解释易经, 使五行观念成为易学中非常重要的文化观念。

这些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华养生观念—“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如五行对应五脏、五行对应五味、五行对应五情;传统养生观讲求“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等。这都是阴阳观、五行观的体现。

1.2 动静结合观

《周易·乾》:“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刚柔者, 立之本也。”都旨在阐述动静相反相成的属性, 却二者缺一不可, 动静结合才是根本。

生命在于运动, 这样的养生观念我们耳熟能详, 《吕氏春秋·尽数》有“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动也。”的记载, 侧重于强调运动的重要性。

然而, 古圣先贤中也不乏坐禅打坐、闭关修炼以求长生的例子。其本质在于追求恬淡虚无的境界, 传统养生观念称之为“守神”, 认为智慧是宁静到极点自行透出来的。这就侧重于强调了静止的重要性。

究竟生命在于静止还是生命在于运动呢?《易经》早已给出了答案。

1.3 预测与防范观

众所周知, 《易经》是一本富含占卜与预测知识的书籍, 《小过卦九三卦辞》有“弗过防之, 从或戕之, 凶。”的记载, 意在在没有产生失误前要加以防范, 放纵会伤害他, 那就凶险了。《离卦初五卦辞》:“履错然, 敬之, 无咎。”说错误一开始, 就要认真对待, 便没有灾祸。都反映了吉凶的可预测性及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易经》于隐处、微处着眼, 启发着后世人, 能对身体未卜先知, 防患未然, 并有意识的清除体内毒素、调节体内机能、补充均衡营养。为未病先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

1.4 审美观

《易经》的浓缩化、韵律感的语言表述对中华养生文化的影响也是颇为深广的。《易经》语句意义上具有整体性, 结构上具有凝固性。奠定了后人对文字的审美标准, 后世的中医养生论著大多延续了这一特点, 多以四字为一句, 表述多颇为上口。

2、思维方式

2.1 象术思维

《易经》是以符号和数的概念来认识、推断、预测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象术思维是《易经》特有的思维方式, 它在借助形象思维的时候总是伴随着数的形成, 两者是合一的, 是数中有象, 象中含数, 由数推象, 由象得数, 互为生成。

中华养生对脏腑功能描述就充分运用了取象比类的方法, 借助“象”的形象性来认识和表述脏腑功能。称之为“藏象”。并以易卦为纲, 将脏腑、经络、九窍、体部的属性作一初步分析, 进一步加深对人体脏腑经络功能的认识[2]。并有人进一步阐释了人体五脏系列和四时、四方的关系, 以其在河图、洛书上的定位规定了脏腑的生理特征。并且十二经络中手足六经与六爻数量相同, 阴阳结构相似, 功能相同。[3]另外更有医家发现十天干, 十二地支星在人体各有对应[4]。

2.2 整体思维

中西文化差异在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最显著特点是整体, 《易经》有云:“法象莫大乎天地, 变通莫大乎四时。”“潜龙勿用, 阳气潜藏。”“无妄之疾, 勿药有喜。”强调自然天地与人相互联系、依存而同为一体, 反映出古人认识到顺应自然之道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易经》也提出“由颐, 厉吉。”意识是遵循了养生的正道, 就会由危害转为吉利。

中华养生观念深受其影响, 强调天人合一, 根据四季自然界阳气升降浮沉情况, 描述人体阳气升降浮沉的规律。做到起居有常, 顺应天地四时养生的理念, 以求阴阳动态平衡, 相生相长, 以达“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之功。

2.3 变异思维

《易经》易经是变化的经典, 是讲变化之道的。《易经》有云“唯变所适。”“易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根据情况变化而变化, 要学会“变通”, 做到与时俱进。体现在养生观念上, 则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变换养生法则, 不墨守陈规, 曲线形前进亦能收获健康的体魄。

3、心理疏导

“尺蠖之屈, 以求信也;龙蛇之蛰, 以存身也;精义入神, 以致用也;利用安身, 以崇德也。过此以往, 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 德之盛也。”提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周期性, 人的生活遭遇可以转化, 人事的吉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行为与智慧[5]。又如, 《遁》九三:“系遁, 有疾, 厉;畜臣妾吉”强调了情志与机体健康状况的关系。

而中华养生观念也强调性命兼修, 讲求机体与精神的形神统一, 在养护身体生理功能的同时, 讲求心理上的平衡, 保持精神上的乐观、修养道德, 不仅是以德养身, 更可以是一种提升。

古人云, 易具医之理, 医得易为用。追根溯源, 中华养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易经》的多种元素, 易经揭示生命的起源、阐析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解释生理病理现象、分析病理变化与证候及指导养生。《易经》之于中华养生文化的指导意义, 以及它在中华养生传统理论中的学术地位、作用、价值是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可替代的, 值得我们继续挖掘和发扬, 掌握《易经》精髓有助于指引我们走上科学合理的养生道路。

摘要:《易经》也称《周易》或《易》, 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 内容广大精微, 包罗万象, 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 也对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华养生文化深受其启发, 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笔者从《易经》的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出发, 探求中华养生文化的渊源, 针对其对中华养生文化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易经,中华养生,观念,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吴锐彬, 陈奕樑.《易经》对中医预防思想之影响的探讨[J].中医研究, 2005, 18 (05) 2

[2]张越, 谢胜.易卦属性与中医经脏体部关系浅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14 (06) 2

[3]孙文君, 杨振宁.中医象数思维特点与表征模式[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2 (07)

[4]王保德.易文化的第三次重大发现一天干地支图与中医学[J].中医临床研究, 2011, 03 (14) 75

[5]王丽敏.对《周易》富含的中医心理咨询道与术探讨[A].第四届世界中医心理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1, 05 (04) 117

[6]易川凿.易经养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太极拳与养生文化 篇8

【关键词】太极拳;养生;文化

太极拳不仅继承了中国古老的传统养生之道,而又以现代科学为依据,得到了发展,从而使其在健身、治病和抗衰老上获得了更大的养生保健功效,具有药物所不及的特殊功效。太极拳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循序有节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气脉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良性的转化和发展。

一.太极拳起源

陈王廷创太极拳约在明亡后三十年,时值康熙在位,初创的太极拳源自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式》,技击性强,养生还不是它的主要功能,并且它的传人体系尚未形成,所以不可能在宫庭或更广大的区域传播。到乾隆故去那年,杨露禅出生,杨氏是变革太极拳和将太极拳传入北京的重要人物,然而享年八十八岁的乾隆也未能赶上太极拳养生这件新事儿。清史稿有云:嘉庆时年有八十的曹竹斋在分析“气浮于上而立脚虚”与“静定之气”的区别时说,“精其术者,无虚嚣之气,精神贯注,气体健举,内充实而外和平。”他认为这种被称为古先舞蹈之遗的拳棒功夫,君子习之,即可調血脉养寿命,又应手自然,以接四面。而今看来,这就是武术的多元功能。然而当时的太极拳还在发展之中,它的拳架结构,即老架、新架、大架和小架的变化过程还没有完成,虽然乾隆年间有了《太极拳论》,但它在当时并未象后来的理论发展将太极拳带入健身养生的境界。

二.太极拳内涵

太极拳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功调心的锻炼方法。太极拳便是需要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缜密统一,“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功为统驭的独特的内家拳术。

太极拳,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粹园中一支奇葩异花。他以易经朴素的哲理为依据,以拿摔靠打跃为基础,博承百家,身心双修。内寓哲理养生明智,外具攻防强身御敌。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万事万物由此而起,大地从此充满生机……

太极拳动作柔和,圆转连贯,轻灵流畅,快慢相间,轻重缓急,松活弹抖。演练神情专注,上下相随,虚实分明,给人以大将风范,悠闲酣畅。其势如巍巍群山连绵不断,象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似云雾中天飘忽不乱。人体如在水中行,根扎深土心自宁。轻灵圆转腰如轴,四面八方护门庭。柔中寓刚,棉里藏针,奥妙无穷。

太极拳运动采用腹式呼吸方法,要求深、匀、细、缓、长,但初练者不要刻意追求这些,只要采用通顺的自然呼吸就可以了。

三.太极•养生

太极拳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首先,太极拳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锻炼效果地出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具有身体不练则退化的规律。另外,身体的康复和体质的改善是一个缓慢地过程,俗话说“病来如山倒,去病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太极拳具有健身疗病的作用,但不具“立竿见影”之效。第二,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是“练身、练气、练意”综合锻炼的结果,能掌握太极拳真谛,本身就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是体现了练拳的不可间断性。第三,实践证明,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的获取,贵在坚持习练。每位立志习练太极拳进行养生保健者,都应从中悟出持之以恒的道理。

四.太极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性灵智慧和才情气概的结晶,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太极拳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几百年来人们争相传授、继承和发扬。时至今日,在神州大地上蓬勃发展的太极拳运动,其内容大都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如:杨式、吴式、孙式、武式等传统与各式竞赛规定套路、群众易学易炼的普及套路。人们为高质量的生活,特别重视健康,有了健康就有了幸福,因此习练太极拳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成为当今时尚。为了充分利用太极拳造福人类,使之弘扬光大,本文着重探讨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文化既涵盖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具有深刻的内涵:其表层是太极拳动作、招式、套路,物态化的器械以及具有特殊形式的太极推手、太极对打等技术方面的形体文化;太极拳文化的中层包括:太极拳理论,各种太极拳书籍及音像制品、音乐、图片、太极拳传授形式、方法,竞赛活动的组织、评分方法以及太极拳等级教练员、裁判员评定制度等神韵文化;其最深层则是太极人的武德、观念、论理和行为规范的修养等伦理文化。

参考文献:

[1] 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6.

[2] 黄胜光。养生术[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

[3] 刘仲宇 等.养生格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 张湖德.抗衰老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5] 华夏长寿杂志编辑部.长寿精要[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养生文化论文 篇9

摘要:耳边传来悠扬的音乐声,手中品着一杯香茗,与三两知己畅谈人生着实是人生一大享受。但是人们对音乐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愉悦性的认识,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音乐愉悦性是具有养生作用的,是可以延长人们寿命的,养生文化与音乐的愉悦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对此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音乐;愉悦性;养生文化;关系

音乐对人身体的调节是多方面的,其可以使人的身心达到和谐的状态,进而延长人们的寿命。人们习惯用音乐来抒发感情,用音乐来表达意念,用音乐来鼓舞士气,用音乐来愉悦生活,发挥其在养生文化中的愉悦功能。

一、音乐愉悦性养生作用的起源

音乐用自己独有的旋律与语言来表现人类不同的情感。音乐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其可以直抵心灵,因此,它在心灵的治愈上具有一定的功能,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音乐养生。音乐的愉悦性具有养生作用的起源非常早。

音乐治疗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据相关医学人士了解,在千年以前,音乐养生已经出现,《易经》上有句话概括的十分准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我国的音乐养生文化起源非常早,而且意义深刻。春秋时期的医和是最早的音乐养生专家,他将人的疾病与音乐相联系,并且采取音乐治疗的方式,达到了治愈的目的,医和也成为推动音乐养生的重要发起人。而我国著名的大家孔子、庄子也对音乐养生有独到的见解,孔子就曾经提倡:“中声以节”,庄子的“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也对音乐养生的作用进行了一番阐述。

到了唐宋时期,音乐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其养生功能也逐渐被人们熟识,人们开始用音乐去治疗疾病。唐宋时期的诗歌是最繁荣的阶段,当时很多诗人在诗歌中对音乐养生的效果进行了说明,白居易曾在诗中写到:“本性好丝桐,心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着重强调了音乐在心里调节上的作用。著名的文学大师欧阳修就亲身经历过用音乐治疗疾病的事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愉悦性与养生文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金元时期,张子和用音乐治疗疾病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并且相对于用药其更加提倡用乐器治疗疾病,用其愉悦性来降低疾病所带来的痛苦。

到了明清,音乐疗法迅速发展,人们对音乐愉悦性对疾病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其治病机理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清朝的医书《医宗金鉴》更进一步深入地将如何发五音,五音的特点与治病的机理作了详细的描述。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愉悦性在中国医学历史上的成就十分辉煌。

二、音乐愉悦性的养生功能与中医的基础理论

(一)音乐愉悦养生与阴阳学说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阴阳学说起源非常早,用万物的对立与统一关系说明事物的属性,阴阳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而阴阳学说也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其贯穿整个中医理论,是身心平衡的基础。东汉时期的《太平经》曾经对阴阳学说的起源于养生意义进行详细的分析,认为音乐是符合阴阳相生原理的,具体而言:“高为阳,低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金革之声为阳,丝木之声为阴等”。音乐愉悦性的养生功能主要就是从人机体阴阳出发,而音乐的阴阳正好可以弥补其不足,达到阴阳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二)音乐愉悦养生与五行

在古书中曾经将五行与五音相通,出现“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入肝,徵声入心,羽声入肾。利用五行中的相生相克原理,结合五音中的对立统一原理。音乐是用来传达人们情感的,古人曾经将精神效应归类,“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商音慷壮哀郁,惨怃健捷;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这一学说在音乐愉悦性养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内经》中曾有记载:“宫为脾之音,大而和也,叹者也,过思伤脾,可用宫音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商为肺之音,轻而劲也,哀者也,过忧伤肺,可用商音之欢快使之高兴,以治过忧”一般而言,只要选好有针对性的音乐,其功能是非常明显的,会收获不同的养生效果。

(三)音乐愉悦的养生功能与七情

这里所说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人心灵动态变化的一个总体概括,而在音乐中曲调的变化是与人心灵动态可以产生一定共鸣的,七情的变化是会引起一些疾病的,此时,音乐所发挥的作用就非常独特,著名的医学家张子和对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悲治怒,以怆恻苦楚之音感之;以喜治悲,以谑戏狎之言误之;以恐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师之;以怒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能之;以思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动人耳目,易之视之。”只有心情愉悦才能保证人们的健康长寿,音乐正是通过这种意识情感的作用,进而影响病理的变化,用音乐来净化人们的心灵,达到养生的目标。

三、音乐愉悦性的养生作用

(一)平和人们的心态

音乐愉悦性的平复心态能力早已得到认可,音乐的和谐与适中性可以感化人的情志,达到心理的平和。选用合适的曲目与治疗方式可以发挥一定的保健作用。有很多文献中曾对音乐愉悦性的平和心态进行阐述,欧阳修曾在《书梅圣俞稿后》中对音乐的平和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其与人气达到一种相接,可以缓解疾病。除此之外,他在其他的书中也曾阐述音乐的平和性。除了欧阳修,司马光和周敦颐也曾对音乐愉悦性的调和心态功能做过相关的阐述。总之,音乐的平和心态作用不容忽视,其可以增加血脉的畅通,可以让人们精神愉悦,达到养生的目的。

现代也曾对音乐愉悦性的养生作用进行过分析,舒缓的音乐,和谐的美声,古朴的音调,悠扬的乐声都可以让人们的内心处于一种平衡,达到养生的目的。但是不是所有的音乐都有治愈作用,一些音乐还存在着一定害处,因此,要根据生病的机理,选择合适的音乐,达到养生的目的,只有选择得当才能发挥养生的重要功能。

除此之外,音乐的愉悦性对于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小艺术具有大作用。

(二)现代中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分支

音乐愉悦性的养生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调和神气,宣和情志

音乐愉悦性与养生文化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其对情绪的调节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音乐的情绪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生理与心理的双重作用实现的。在不良情绪的过程中,播放舒缓的音乐可以达到抑制的作用,在无法排泄情绪的时候音乐可以帮助舒缓情绪。在愉悦的音乐中,人们的态度朝着美好的方向转变,达到节制的目的。美好的音乐可以疏散人们抑郁的心情,可以宣泄不良的情绪,达到颐养心神,脱离烦恼的目的。

2、具有一定的智力开发能力

人们处于疾病的状态下,反应能力也相对缓慢,音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活的乐趣,可以增强人们的信心,同时一些音乐可以刺激记忆力,增强人们的智力。

3、提升人们自身的素质

音乐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具有一定的怡情养性作用,其可以增强人们对生活的领悟。在音乐的熏陶中,人们的心灵得到充实,气质得到提升,人生的价值也会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养生文化论文 篇10

十大健康风采老人候选人事迹公示

(按姓氏笔画排序)

1、丁建放 女81岁 省吃俭用,连续多年捐款数万元,资助上百个困难家庭学生;奉献余热,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担任住地小学校外辅导员,义务讲授思想道德课程。先后获得江苏省老年健康妇女、苏州市文明市民标兵、市政府尊师重教先进个人、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者。生活有规律,饮食合理搭配,坚持运动,心胸开阔。

2、万亚卿 女84岁 持之以恒,生命在于运动。每天仍然坚持跑步,曾四次参加全国老年运动会,荣获7金1银1铜,2008年被选为年龄最大的迎奥运火炬手。

3、马如云 男73岁 兴趣多样,演讲、朗诵、书法、合唱、话剧表演、诗歌创作等都曾获奖,创作出版《朗诵艺术》一书,创作的长诗《雷锋就在我身边》等作品受到好评。平时多食蔬果,粗细搭配;坚持做健身操,骑车郊游;多读书,练书画,参加艺术活动;知足常乐,宽怀善行,家庭和睦。

4、孔维坤 男65岁 笔名柯兰,先后获得国家儿童文学“中国十大魅力诗人”奖,创作的多篇歌词获文化部国家级大奖,《水乡外婆桥》入围共和国六十年六十首经典歌曲等。创作的书画作品在全国各专业大赛中也有37项获金奖。养生养心的人永远年轻。

5、王兆绥 男75岁 被誉为居民好管家。他曾获“市第三届百

1名文明市民标兵”称号,2009年作为市民代表赴京与阎立市长一起在央视网接受现场采访。社区话疗队成立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并积极协助社区做好退休人员工作,掌握好退休人员的各种情况及时与社区取得联系。

6、朱玉骏 男68岁 2009年有感于医学研究资源的不足,决定百年后将自己的遗体和角膜捐献给国家,在他的带动下,社区已有7位自愿捐遗者,还自编了《捐遗者之歌》,2009年被市红十字会评为“先进捐遗志愿者”。他组织的社区乒乓球队坚持锻炼,带动了20多名老年人参加。

7、张永和 女63岁 退休后积极为社区建设服务,创办了社区学校,为1000多名企业中青年进行技能培训;自编教材为外地务工人员开办了首家学说苏州话班。组织成立社区老年合唱队,为倡导老年人健康生活作出了贡献。

8、张荣祥 男66岁 退休后曾患慢性肾衰,手术后坚持锻炼学习,不仅身体康复,而且成为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世界华人艺术家华东区武术选拔赛上取得一金一银的成绩。组建了社区太极拳队带动了一批中老年人参加锻炼。心情开朗,坚持锻炼,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9、张丹 女 67岁 曾获“市群众文化十佳辅导员”称号,主办的由退休老人组成的“红楼艺术团”在市级业余团队中独领风骚,自编自导自演的戏曲舞蹈《金陵十二钗》、情景舞蹈《姑苏十二娘》在市、省乃至全国比赛中屡获大奖。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合理饮食,锻炼多动,坚持散步,保持姿态,培养气质,宽容豁达。

10、沈泉龙 男70岁 爱好广泛,先后荣获“慈善艺术家”、全国“和谐杯”书画展一等奖并授予“首批全国文化和谐使者”;2010年再获全国“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书画展”一等奖。饮食清淡,合理搭配,保证睡眠,每天阅读,练习书画,坚持运动,平和心态,乐于助人,热心公益。

11、沈明 男80岁 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爱好摄影,并多次荣获省、市摄影作品奖。心态好,爱运动,有追求,身背照相机活跃在全国各地。由于身体素质好,不怕寒冷、酷热和高原缺氧,近年来到过新疆、西藏、内蒙、云南、贵州等地进行摄影创作。

12、费之雄 男76岁 书法、碑刻、写作、灯谜制作、摄影等屡屡获奖并被有关方面收藏。创作的“十二生肖书画联”刻碑印成邮票;《费之雄系列书法展》等专题片在海内外播放;创作的楹联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航天博物馆等二百余处收藏。跑遍全国主要自然、人文景观,行踪遍布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行程数十万里。树立健康至上理念,注重精神养生、情志调养,常食豆类杂粮。

13、荣学润 男69岁 长期从事文化艺术工作,创作的小戏《探病》、《楝树花开》等作品分获苏州市征文特等奖、江苏省作品奖。辅导北桥小学开办的戏曲班以特色教育闻名全区。2002年以来,组建了30人的太极拳队多次获奖。以武会友,健身强体。

14、赵人俊 男68岁 退休后以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参与电视台访谈节目,关注社会热点;服务于社区居民,为民办实事,成为一名合格的业委会主任;现任苏州市老干部合唱团团长,积极组织参与社会、社区公益活动,服务于社会;2009年评为优秀离退休支部书记。

15、秦兆基 男78岁 长期从事教育、文学创作和语文教育研究工作。编著书籍92本,发表论文200余篇。作品收入《当代世界华人诗文精选》等,有11本作品入藏美国国家图书馆。70岁学会使用电脑写作,阅读基本不用老花镜,77岁时登上长白山2600米高峰。心境平和,生活有规律,不吸烟饮酒,不盲目进补服药,多散步,坚持读书写作。

16、高君慧 女78岁 她活跃在社区,组建了小区时装队,任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参与帮困助学8年多。曾任市老干部合唱团团长、现任“江南美”服饰表演艺术团艺术总监。组织团队深入社区、参加省市、全国及中日韩等文化交流演出,为我市群众文艺争得了荣誉。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良好心态,少吃荤多吃素。

17、谢月英 女61岁 坚持晨练,举办木兰拳、太极拳培训班超千次,受益人数达万人,自己也先后获得全国老年体育先进人个、苏州市武术优秀辅导员、“一十百千万工程优秀辅导员”、“十佳”教育名人、全国中老年文艺汇演二等奖、全国健身秧歌大赛三等奖、首届武林大会木兰扇第一名等。

18、彭淑贞 女82岁 退休后组建夕阳红艺术团,演出450余场,观众达40多万人次;自学作曲创作《我们同是中国人》、《苏州城门八面开》等歌曲。先后获得苏州市“德艺双馨”会员、群众文化“十

佳辅导员”、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市“十佳”党员志愿者等称号。心胸开阔,保持积极心态;保证睡眠,合理卫生饮食;广交朋友,经常参加活动;科学养生,经常锻炼身体。

19、鲍俐文 女65岁 退休后利用摄影特长,用镜头来宣传平江路的美丽、时尚与雅致。她多次举办平江路风情摄影展,并把退休人员在平江路的真情小事作为自己的创作元素,其中《相依到老》、《外国退休老人来到平江路》等一批作品在多家媒体上刊登。她还长期义务为社区退休老人、孩子拍照,为福利院孤儿和癌症病人服务。

20、潘家伟 男66岁 参加首次无偿献血并连续十余年不间断,荣获国家无偿献血金杯奖、奉献奖等。2007年办理了捐遗手续,目前担任苏州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以来风雨无阻,每周上门义务为护理院老人理发。

“苏州市十大健康风采老人”选票

投票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联系电话: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说明:

1、十大健康风采老人候选人事迹公示11月16日截止,电话:65279159。

2、请在编号后的括号内画“√”,每张选票仅选10人,否则视为废票;每个身份证号码限投一张。

“不养生而寿”的文化大家 篇11

台静农治学严谨,在文学、艺术、经史等多个领域均涉之甚深,并以人格耿介、文章书画高绝而闻名。1946年,台静农赴台湾从事教育工作;1972年退休,仍任辅仁大学、东吴大学讲座教授,从事教学和写作;1990年因患食道癌在台北台大医院逝世。

违反养生之道的“烟酒贵族”

在生活里,台静农一生简朴,淡泊名利,但是他爱喝酒却为众人所知,而且尤其喜欢喝名贵酒。台静农常言:“痛饮酒,谈离骚,可为名士。”可见台静农追求的生活风格,是浸染着中国传统文人雅士的文化基因的。他邀朋友喝酒都有一套理由:若是天热,即说喝酒祛暑;若是天冷,便说喝酒可以御寒。路过学生家时,台静农酒兴一发作就进门道:“有没有开了瓶的酒?”老友路过门前,若是拎着包,台静农一定喊:“有好酒丢些过来!”熟悉台静农且爱喝酒的人去拜访他,都会带上好酒好烟做礼物。台静农虽然两袖清风,但对烟酒却来者不拒。台静农家生活困窘,学生来拜访,他身上穿的是烧有破洞的旧毛衣,但却以名贵烟酒招待来访学生。因此,学生送了他一个头衔——“烟酒贵族”。

早年,台静农因为思想“激进”,曾三次被捕。1935年8月,台静农赴厦门大学,临行之际,他大碗喝酒,盛赞老师沈尹默的书法书艺之超绝,毫无沮丧之情,而且是从日中喝到下午。面对前来送行的启功,他笑着说:“麻醉啊!”

在岁月的沧桑里,上苍给予了台静农更多的公平。台静农能烟善酒,却不爱吃蔬菜和水果,这完全违反一般健康之道、养生之道,可他却活了88岁。这的确令人惊奇。他的这种违反养生之道而达到的“超医学境界”,成为医学界的一个话题。

台静农曾自撰一联曰:“不养生而寿;处浊世亦仙。”这里面,就有他对养生之道的感悟。

“三不主义”下的独门养生

由“不养生而寿”,我想到国学大师季羡林对养生的看法。季羡林以近百岁高龄辞世,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国学智慧,还有他的处世之道和养生之道。说到季老的养生之道,这就是他独创的“三不主义”养生经,“养生无术是有术”的观念。

季老的“三不主义”是指“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那么,如何理解季老的“三不主义”呢?对“不锻炼”,季老自己曾解释说:“我没有时间去探索养生、长寿之道,也从不刻意去追求锻炼。我并不是反对体育锻炼,而是反对那种‘锻炼主义’,心理的锻炼更重要。”

对于“不挑食”,季老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什么吃什么,从不挑肥拣瘦,只要符合口味,一概通吃,物不分东西,味不分南北,只要适口,便为我所用。

季老的“不嘀咕”,首先是指心中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更不为自己的健康愁眉苦脸,对自己的生老病死看得开,“人应该顺其自然,老了,难免会有些小毛病,闹些不舒服,我从不把这些放在心上,爱怎样就怎样,心里没负担,身体自然好。”

季羡林的养生“三不主义”,遵循着一个运行自然、无定限、无执著、自由解放、顺遂生命、顺遂人生的规律,可谓达到了“养生无术是有术”的境界,这是“不养生而寿”最好的见证。

这种“不养生而寿”的文化大家,还有健在的黄永玉老先生。2013年7月,黄老的《黄永玉全集》出版,在首发仪式上,他除了向人们谈了他的人生之路、艺术之路和文学之路,还谈到了他生活健康方面的一些事情。现在,黄老先生每天除了画画、写作,还要应付方方面面的事情,接待各式各样的客人,虽年近90高龄仍精力过人。而且他年纪越大,画画的尺幅也越来越大,新作不断出现。问到他的养生诀窍,他会笑着说他“爱抽烟,不吃水果,少休息,不爱锻炼。”

不久前,黄永玉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出版。在该书的首发仪式上,黄永玉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计划要写三部,目前已在进行第二部“八年抗战时期”的创作。他计划在95~100岁写第三部。对于一个耄耋老人来说,这需要多么大的生命力量,需要用怎样的健康身体作保障?黄永玉再次说到他对养生的看法,“我爱晚睡觉、爱抽烟、不运动、不吃水果,喜欢穷聊,最重要的秘诀就是不养生。”这是他生命自信的答案,是黄永玉式的养生“三不主义”,也是典型的“不养生而寿”的榜样。

这些文化大家对养生的感悟、“不养生而寿”的生活态度,对普通人健康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如何养生颇有启示。对人们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对养生不迷信、不盲信,养生要具有个性,应从各自的身体条件、各自的生活方式出发,切不可照抄照搬、千篇一律。人家吃保健品你也跟着吃;别人吃素你也一日三餐不沾肉腥;别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你也照葫芦画瓢,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这违背养生的规律。

(摘自《科学养生》)

上一篇:锚索锚杆技术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下一篇:生命的震撼6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