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2024-08-08

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精选12篇)

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篇1

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的视频、图片表达形式适合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现已成为教学开展的重要手段。本文讨论了摄影课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注意方向,提出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希望能够提高摄影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摄影基础 多媒体技术 实践探究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电子产品的发展,随着摄影技术的普及应用,很多学校开始设立了摄影专业,但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弊端,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够、学生只是一时兴起、摄影教材不统一、教学内容较为复杂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摄影专业的教学开展。学生在进行摄影学习时,往往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学到一些专业知识,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学生拿不到相机,就无法对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目前的摄影学习现状带来了新的可能。[1]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更新教学方法

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想要取得优秀的教学成果,培养出高素质、多元化的摄影人才,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我国摄影课程的开展,只是传统的知识灌输,教学内容也只是教材中提及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拍摄技巧,甚至一部分教师对摄影方面不是很了解,学生不能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摄影课程的开展应该走出学校,重视实际,根据当前的教育现状这显然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因此教师要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扩宽视野,让科学技术代替自己走出校门。多媒体教学能够促进中国摄影教育的进步,使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2]

二、制定合理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在教学的应用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课件的编排,充分考虑专业特色和重点教学内容,教师在信息收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教学流程,视频和图片的采用要注重合理性和趣味性,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要将课程的课时进行规划,将自己需要讲解的重点、难点,单独设立一部分教学环节提出。同时,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学生在提出问题时能够及时的进行解答,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以学生为本,增强课堂的交互性。摄影基础课程的内容比较繁琐,在进行课件的制作时,要考虑到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比如,色彩对比在光应用中也有体现,风景人物的拍摄过程中都需要对色彩进行把握,明确课程的关联性,就可以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通过一些小问题为以后的课程开展服务。[3]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存在很多问题,在进行课件制作时,要注意课件内容的合理性,课件的装饰不应太多,要突出教学重点,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知识储备,在面对学生的提问时,能够及时的进行解答,课程的讲授要注意内容的整体性,在进行实践教学时,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使用,比如分组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完善自己,充分把握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合理运用教学技巧,以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2.教学要注重师生间的交流,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比如,在讲解摄影中的光应用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一组不同光线的同一景物变化,让学生的思维能够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连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将光的用法和不同光线的特点进行分类总结,教师将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不足,并由此对主要教学内容进行解析。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进行课程讲解,要设立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内容

1.根据我国教育部的相关文献规定,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收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的主导仍然是教师,教师要在课前将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好学习课件,在多媒体演示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明确教学方向。教师要将学生的思维控制在多媒体课件上,让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等感官刺激,引发出无限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能够与教师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便利。

2.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踊跃的进行发言,建立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要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比如,在进行人物拍摄讲解时,要先将抓拍和摆拍的不同操作要点,让学生进行探讨总结经验,完善自己的摄影技巧,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进行发言,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对自己的知识掌握进行总结。

3.摄影基础课程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要利用网络的信息?鞯莨δ埽?多收集一些课程相关文献,多媒体的运用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学习,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实现教学最优化。

结语

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多媒体教学的教学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处理好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知识。促进摄影课程向现代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崇刚.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摄影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3):211.[2]黄善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高职院校摄影教育[J].艺术科技,2014,27(05):353.[3]陆峰.摄影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利与弊[J].美术教育研究,2014(12):140.

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篇2

因此,语文教师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 多媒体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轻松自如

全面、均衡地发展和提高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是学习语文的核心,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相比之下,在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手段是有限的,主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

例如,当学习《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音像资料,学生可以享受真正的园林景观,同时一边听范文阅读,耳闻目睹,美妙自得。

在此基础上,老师在之后来讲解课文,学生当然会因为脑中有所想象的美景而听得津津有味,可以说是事半功倍,轻松自如。但是这就是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吗?其实这与黑板教学与播放录像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方式仍旧没什么两样。

有头脑的教师可以邀学生来共同制作一个课件,以此来鼓励学生们进一步结合课文制作解说词,配合课件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大屏幕前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介绍,颇有新鲜感、成就感,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真正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理想境界。

2 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安排应该合理

2.1 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可以包含大量信息,要求设计者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平时教师很难说清楚、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真实而自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在网络上有多志同道合的语文教师制作的课件,而且我自己也经常利用课件来上课,总结一下,像那些教学内容多而且全面、计算机技术难度高的作品并不一定是好课件,而那些设计简而优、小而高效,教学实用性强的课件才能真正获得大家的青睐。

在现实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也有一些误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普遍趋向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对复杂问题则绞尽脑汁,花样叠出,变得更加复杂,力图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可是课后学生却如同看电影,看热闹,几无所获,稀里糊涂。

有些老师为了节省板书的数量,甚至将课本逐句分段分析课文的方式照搬到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根本未能显示多媒体教学真正的优越性。

作为语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者必须明白,教学的过程并非肢解课文文本的过程,而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文章的各知识点巧妙地串连起来,尤其是在分析文章结构、层层深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2 取长补短,结合传统教学方式

我们应该明白,使用多媒体教学必须小心,不要完全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两者应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我们有些教学内容其实是不必编入多媒体课件的,比如说教学目标、生字词及相关解释等,可以在熟悉课本之时来解决;有些需要更多信息文字来解释的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则应简明,清晰,便于学生做笔记。

不能盲目的将大容量的文字资料尽数搬上屏幕,以致于看上去密密麻麻,而教师讲课时由于课时安排的有限,往往一读而过时,学生仍在费劲地辨认并判断所需攫取的有效信息,根本来不及做好笔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声色俱佳的论述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 语文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现代科技的出现的确带给教育很大方便,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偷懒,认为在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后,只需移动手中,便达到了教学任务。

多媒体教学给教师提供广阔的创新空间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3.1 教师必须加强艺术修养

古人云精通琴棋书画,如今虽说不用刻意模仿,亦不远矣。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语文教师,只是在专业精通是不够的。

比如,上一堂音乐作文课,我们在设计课件过程的时候应该想到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是浅层次的,但是不应该完全放纵他们的思路,像写小学生音乐作文似的任意发挥;也不要像中学生写作文,求他们将音乐理解通透,使写的作文与之相融。

教师如今可以借用优美动人词曲进行一段简单的音乐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的含义。

理解音乐旋律是如何表达作曲者情感的,然后播放一段学生耳熟能详却不知道具体背景资料的音乐,如钢琴曲《致爱丽思》或琵琶曲《四面埋伏》,使学生们在初识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这样学生得到了启发,写起作文来才会更感兴趣,更容易,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更好地激发学生尝试现代教学方式的兴趣。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有创新意识,也要有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才能挥洒自如,避免生搬硬套的解释给学生带来对音乐厌烦。

3.2 教师应加强审美教育意识

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勿庸多言的,语文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意识,但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有所加强。

比如现在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者往往不太注意对背景的设置,会使课件作品走向另一个极端,曾经有一制作者在设计《爱莲说》时直接将一幅荷花图搬上屏幕作背景,花哨的背景导致上面的文字很难辨识得清。

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从中也体现了语文教师在有些细节方面的审美意识不到位。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好背景,给学生机会表达他们的意见,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意识。

又如设计《爸爸的花落了》这篇文章的背景,可以使用最简单的紫色系列作为背景色来表达作者因爸爸过世而表现出的平静而变得成熟;在制作《木兰诗》等文言文课件时,应使用古典沉稳风格的底色;而在展示毛泽东《沁园春·雪》和陆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首词时,除了选用相应的《雪梅图》作陪衬之外,还可以找一些淡雅事物来陪衬,这样既可以表现梅花的冰清玉洁,同时也可以较好地表现毛词的豪情和陆词的忧怨。

另外在设置背景时需要按照教学过程选择相应合适的背景,但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各页背景之间风格反差太大,应量保持课件的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多媒体的介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我们在语文多媒体教学领域,以目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是不能完全驾驭的,我们只有勇于进取,不断探索多媒体教学的新思路,扬利去弊,才能让多媒体这朵奇葩在语文园地里开花结果,让语文多媒体教学折射出多彩光芒。

摘要: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相互取长补短,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轻松自如;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文章的各知识点巧妙地串连起来,在分析文章结构、层层深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整合,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07

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尝试;实践策略

小学体育课程不但有利于学生强身健体,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高雅的体育爱好,所以,小学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鉴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课堂质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一、体育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体育教学中有许多益处,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对于一成不变的传统讲授教学模式已然失去了学习兴趣。多媒体具有创新性、趣味性、多变性的教学技能,如能在体育课堂上得以充分运用,将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集中精力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次,多媒体技术接轨互联网,是知识的宝库和信息传递最快、最全面的平台。教学中许多有关体育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都能通过这一平台全方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去学习实用性、实践性最强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二、多媒体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

1.创设情景教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情景化教学模式是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形式,通过活跃课堂气氛、烘托学习氛围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索、自主学习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体育教师在让学生学习足球运动时,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为学生选择经典的足球比赛3D视频作为课件,还可以配合轻松、活跃的音乐来增强体育运动带给学生的视觉享受,通过兴趣的培养来让学生主动对足球运动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讨论学习,教师在此之后对足球运动的要领进行总结和分析。

2.精心制作课件,用直观法解决教学难点

体育课程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许多体育锻炼项目的要领和技巧需要教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来进行理性学习。但相关的体育教学调查表明,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都相对有限,教师通过单纯的口述来对某一体育项目进行讲述,学生很难在课堂学习时真正掌握教师所讲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动作要领通过投影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对生动、直观的形象会有良好的记忆效果,在知识的理解程度上也大大提升。

小学体育课堂的媒体化改革和创新对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大有裨益,本文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尝试与实践为题,提出几点看法,致力于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华.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成功:教育,2011(14).

[2]王丽娜.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J].成功:教育,2011(24).

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篇4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误区

1.过度依赖多媒体。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作用认识不足,难以把握好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程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基本上每节课都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尤其是在公开课中,既不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也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影响了多媒体教学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促使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学主角,师生之间缺乏情感沟通,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也难以促使多媒体技术发挥积极作用。

2.盲目利用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一般来源于市场和网络,并非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以及教学内容制作的,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将学生与教学内容结合,通过多元化方式途径,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简化知识难点,然而,在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盲目使用多媒体课件,完全照抄照搬,非但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还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

3.忽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目前,一些数学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掌握情况,过度追求教学密度,且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多媒体课件成为单纯的屏幕投影,忽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教师错误地使用多媒体,不仅违反了现代教学需求,而且脱离了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中心,不利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需要坚持的原则

1.实效性,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使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关键处应用多媒体技术,避免学生过于沉醉于多彩画面,而忽略教师传授的基础知识,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能够将其全面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而应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突出教学重难点,使之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辅助工具。

2.与传统媒体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其自身内容丰富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缺陷,但传统媒体中蕴含着更多的情感是多媒体技术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一味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忽视传统媒体,要将二者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更多的方法开展教学,并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与教师共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3.兼顾软硬件。软硬件作为多媒体技术基础,不能够忽视任何一方,要坚持软硬件并重原则,科学选择和使用软件,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要提高直观、形象性;针对高年级学生,则要增加表现力,以此来满足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相应原则,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对策

1.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作为人们认识和行动的重要动力,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如果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主、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反之,则会出现厌恶情绪,抗拒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多样化表现方法创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将数学基础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简化数学知识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分数大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四个娃娃共同分一个西瓜,第一个娃娃吃了1/4,第二个吃了1/2等,这时可以给第一个娃娃配音,说自己吃得多,教师再提问学生:“他们谁说得对?”通过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完成教学任务。

2.突破知识重、难点,夯实基础知识。小学时学生身体、心理及智力等尚处于发育阶段,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有限,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涉及很多概念,小学生接受难度较大,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的精髓。因此,在数学概念等重点、难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数学概念,利用多媒体简化、分解数学概念,用学生之前接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从而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为日后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进行除法平均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分解求平均数过程,先将数字相加,再进行除法运算。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突破教学难点、重点,还能够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实现学生成绩的提高。

3.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掌握知识真正的内涵和意义,仅仅停留在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阶段,对日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自身作为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故意保留一个知识点,并提问学生“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呢?”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更上一层楼。

综上所述,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中渗透,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表现方式,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性,并采取正确途径,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技术,避免使用误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卫平,魏运华。思维结构与课堂教学――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J].课程・教材・教法,,18,(3):259-261.

[2]桑运生,陈士钊。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5):12-14.

[3]陆灵俊。让多媒体为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10,(8):158-159.

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篇5

在历史课上学生一般积极性不高,均是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或以一定的地图演示与教师的讲解相配合,很难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作用。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增加了历史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它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好奇感、独特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个别化教学成为可能,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较好的交互能力。本人就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谈一些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有以下特点:

1.新颖性:多媒体教学的新颖性,表现在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一种教学形式。给学生的感觉是耳目一新,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2.趣味性: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表现在,它可以在比较枯燥的文字中添加一些动感效果和丰富画面。比如说可以使文字在大屏幕上从不同的方向出现,另外对一些重要的内容,可以使文字以不同颜色闪烁,如我在讲到《民族团结》时播放《爱我中华》歌曲,并用多媒体展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团结颂》画面。以歌曲的形式创设情景,营造出一种欢乐、和谐的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本课的主题:民族团结上。

3.直观性:多媒体的直观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历史地图的教学中,如讲到《红军不怕远征难》时,对红军长征路线用其它应用软件制出动画箭头,随着教师的点击而移动。这样可使用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其红军的路线,也更便于学生记忆。

4.更具有双边交互性:何为“交互性”,打个比方说,我们现在想看某个电视节目,须等到播放时间电视台开播时才能看到,这不是交互性,但如果达到想什么时间看,看什么节目都能由自己决定,这就是交互性。多媒体教学就可以通过某些计算机软件来达到交互性,也就是说想学什么内容,就可以学什么内容,学习的进程等一切都由自己来控制。这样即可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自己了解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所望尘莫及的。

二、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有以下作用:

1.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完全可以满足现行历史教学的提问、应答、个别交流、个别辅导等多种要求。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导教学时,尽量不要以传统教学方式动用现代教学媒体,去控制学生,去束缚学生。而是研究它的特点,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最优化的课堂结构,即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又考虑让学生不断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2.多媒体教学更容易实现教学中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的转变。

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向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使学生自主学习,自由交流,自觉探究成为可能,它更适合于不同学生的个体需要,更方便不同学生的个体选择。我们在运用多媒体中,不仅是为了满足教师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学生,并刻意追求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学习进度,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交,对学生进行某些指导,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在知识背景、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别,以前课堂学习的个别化几乎无法实现,试想,一个班有60多名学生,教师只能针对多数学生能理解的水平讲课,教师的时间平均分配给每个学生不过1分钟,学习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差的学生跟不上,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影响了教学效果。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的监控功能,随时监看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课程进展,用教学网络的辅导功能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选择各内容的学习顺序阶段进度,实现个别化教学。

4.扩大了教学范围。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网络和适当的教学软件,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常见问题的认识转化为软件后,就可以节省大量的简单重复劳动,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分析指导学生,并根据学生的解答实施遥控辅导。

5.可以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靠教师个人的一言一行,很难达到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的介入,在这方面发挥了它的优越性,它可以通过一些电影、电视剧的镜头剪接,然后用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比较真实的历史画面中去体味,去感染,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如在讲到抗日战争时,将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以及中国人民坚决反抗的一些真实的历史镜头剪接在一起,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目和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坚决反抗的精神,从而激起学生对帝国主义的痛恨和对祖国的热爱。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它是历史教学手段和教学法改革的必经之路。

现代教育改革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学手段的改革,改变过去那种过时的教学手段的改革,改变过去那种过时的教学手段。根基于现代科技的我媒体教学手开辟了现代教育的一条新路子。

2.它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

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篇6

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初级中学 李名月

课程整合技术和研究性学习是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两大热点和重点,而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性学习,不但是对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一次巨大挑战,也是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探究型人才的一次大胆尝试,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大胆地把远程信息技术用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其实质是将信息技术看成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我在教学中国国情时,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不能很好地理解。我就利用信息媒体下载了各种资料,诸如动画、图片、史料等,把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渡江作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些历史事件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学生学得很有兴趣,很好地达成了课程目标。在教学有些理论性很强、内容又很抽象的内容时,利用信息媒体的资料就可以把课讲得生动形象,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受到了思想启迪。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节内容时,由于这几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单靠理论性讲解,其教学效果就比较差。教学中我利用信息媒体,把改革开放以来的典型巨变中我国出口商品、西气东输工程、三峡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和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HTP人均占有量等资料用多媒体图片、统计图表、数字、动画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这些材料,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达成课程目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通过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教学思想品德的实践,它迫使我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对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呢?

首先,我们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能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完成使用其它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

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识工具,对于课程整合来说,是要利用它的学科交叉性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而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为主要追求。所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目标应该是立足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研究性学习一方面需要学生情绪、情感的参与,另一方面又是学生地情感发展和新的情感获得的过程,情感和情绪的获得又会对学生的认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能让他们以积极的情绪姿态参与学习,这是一般的课堂教学和其他学习方式所不能比拟的。现在,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教学也能与时俱进。

其次,在运用多媒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毕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认真追踪研究活动姿态,随时提供各类咨询,安排相应的技能发展或知识深化活动,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还应把信息技术看成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资源和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可以利用它来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在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的过程中,探索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的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但是,教师在使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时,决不能让其喧宾夺主。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视听效果极强,过多使用,无疑会扰乱学生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学生,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的感觉,从而分散注意力。

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篇7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市场营销,实践

1 网格化管理与网格化营销管理的涵义及意义

网格化管理是指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个小的网格单元,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各个网格单元之间的协调机制, 促使各网格之间的信息交流有效进行, 最终达到整合组织资源、共享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思想。与传统管理思维不同的是, 网格化管理能够及早发现、及时反馈管理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 并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处理和解决, 有助于从整体的、全面的角度加强组织资源的管理。由此可见, 这种先进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对推动管理职能高效率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技术信息化、管理组织系统化、管理方式民主化的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鉴于此, 企业网格化营销管理是企业利用各种有效的营销方式和工具, 将目标市场按照物理、逻辑、专业等维度进行划分, 以网格为单位开展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组织, 从关注产品和关注客户两个维度进行考核指标设置, 从而实现团队协同作战的管理模式, 是企业在发展中进一步细分市场、实现精细化营销的一种有效方法。这样也可以使企业营销资源重新组合, 降低企业的营销风险, 也可灵活应对竞争。

2 网格化管理在市场营销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 其他领域的应用成果是网格化营销管理理论和实践基础。鉴于网格化管理具有对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反馈和针对性强的特点, 正日益受到高级管理者的重视, 其应用范围和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展。网格化管理较早应用于城市管理, 目前, 网格化管理在社区管理、劳动保障等方面已有相对成熟的应用及实践成果, 同时网格化营销管理的概念已不断地被专家、学者诠释和完善, 为网格化管理在市场营销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前提。

(2) 网格化营销管理是企业转变管理方式和实现“节本增效”理念的有效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熟和改革开放深入进行, 企业面临着了新的挑战。传统管理方式下企业营销模式是一种垂直型、直线型模式, 而企业营销网格化则意味着企业营销资源能分散到更多的市场上, 去适应日渐趋向细分的市场状态, 传统的营销资源只能沿着某一个方向运动, 而网格化营销战略则能使营销资源在多个网格中运动。过去企业传统营销成本由于诸多原因不断增加, 甚至越来越高, 并成效不高, 而网格化营销战略的重点不在于与竞争对手的竞争, 而将重点放在了与消费者沟通和需求研究上以及与不同行业和不同品牌企业的合作上面。另外, 网格化营销战略是一种非中心的、立体的营销模式, 而这种非中心化的营销模式使得营销资源在某一个网格的浪费和损失不会影响到其他网格的营销, 立体化则能使得营销资源可以在任何一个网格中产生最佳的效果。可看出网格化营销管理可以提高成效和密度, 也节约了成本支出。

(3) 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为网格化营销实践提供了平台和保障。企业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不断得到推广, 企业各部门特别是营销部门信息化平台的搭建, 加上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完善, 这些都为企业网格化管理的推广和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3 企业网格化营销管理的实践

企业网格化营销管理总体思路是:按照“一网多级、一级多格、一格多点”的模式, 从“企业营销总部—分大区营销—分局地营销”三个层次整体推进, 筑牢“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盲区”的营销网络。主要构建三个层次的网格:

(1) 做专企业营销总部“大网格”, 构建营销平台。这个环节中, 重点抓好“设计”, 即确定营销活动的项目组织目标, 完善营销规章制度, 制定出计划方案。首先, 应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确定企业营销活动的关键目标, 比如年度或月度销售额等, 再根据关键目标拟定具体的执行计划方案。其次, 合理利用、分配和组织企业的现有资源, 为营销目标服务。网格化管理贯穿到企业的多个部门如人事管理、产品生产、质量监督等各个部门, 企业通过适当方式去凝聚和提升多个部门的竞争力, 做到化零为整, 达到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 去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服务。再次, 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和利用, 为企业发展储备后劲。通过调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搜集如消费者对产品外观、质量、耐用程度以及消费者对产品价格信息等具体详尽的资料, 这样可以生产出市场和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 挖掘和扩大潜在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 为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服务。最后, 做好顶层营销整体设计, 突显激励机制。企业不断对自身的整个专业性营销网络进行规划和协调, 并通过加强对营销活动流程的具体计划和控制, 做到所有营销人员是一个营销平面, 强化责任, 突出激励机制, 做到奖罚分明。通过以上几个途径, 方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2) 做强大区营销“中网格”, 合理壮大营销队伍。这一环节中, 重点抓好“措施”, 即制定详细的市场营销战略, 细分工作任务和推动营销工作的各项措施。在“中网格”中, 首先, 招聘和建立一支优秀的具有高素质的销售团队。按照网格化营销管理做法让这支队伍去开拓产品销售市场, 提高产品的销售额。其次, 任务驱动。分解市场营销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 并针对单个工作任务安排好每项的营销网点及工作日程, 并落实每项营销工作的具体操作环节和步骤。最后, 团队引领。整个营销活动不仅是需要企业大团队中每个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 更是营销团队的神圣职责, 这就要求营销部门的员工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努力维护营销流程正常运行和保证目标的完成。当然这其中需要发挥各个大区营销总监的重要节点作用, 以及他们对局地营销的中枢、协调、指导和引领作用。由此可见, 这一层级中的角色和责任极其重要, 且不可推卸, 是推动企业营销工作有效运转的得力干将。

(3) 做实企业营销局地“小网格”, 突出一线营销人员的主力军作用。这一环节中, 重点抓好“执行”, 即根据已确定的营销计划方案, 对营销工作开展详细的实施。结合产品特性和应用对象的实际情况, 把每一处消费群体 (个人、家庭、单位组织及小区) 都可以当作一个网格, 然后在划区划片的基础上划分出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小网格”模块, 促进产品营销。这样可能服务到更多的消费群体, 让有限的营销资源为企业发展发挥出绝对保证作用。在这当中一线营销人员就起到销售产品主力军作用。通过网格化营销, 可以打造一支主动面向客户的营销队伍建设:一是局地经理能更好地专心做好网格内营销工作和客户维系;二是专职营销人员可更加透彻地了解网格内客户的需求, 不断提高面向客户的营销能力。在网络化营销中, 营销人员可以由于与客户充分沟通, 能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同时, 通过这种精耕细作的运作模式, 营销人员能够了解了客户对产品特性及多样化的需求, 可及时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革新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扩大市场占有率, 这些都增强了企业对营销市场的把控能力, 实现局地营销经理权责统一, 极大地调动一线营销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小企业因面临着同类企业数量多、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狭窄、竞争复杂、客户需求多样等市场状况, 更应该去尝试网格化营销的做法。

可见, 通过将网格化管理模式引进到企业营销工作当中, 并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 采取措施, 加上各营销网格节点责任人积极努力, 企业营销工作一定能取得佳绩。

参考文献

[1]郑士源, 徐辉, 王烷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 2005 (03) .

[2]黄昌斌.桂东电信公司营销渠道网格化设计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 2010.

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篇8

關键词:信息技术 地理教学 结合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81-01

新课改中学地理教学目标有三:一是地理知识与技能:二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三是思想品德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真善美的优良品德。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地理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和教师教学方法,本文对自已教学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1 把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成为地理新课堂最重要的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能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是传统教学中无法做到的。教与学带来了信息交流、思维方式都发生重大变化。

1.1 整合时可以注入大量的课堂信息量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大量减少地理教师板书、地图制作量,节省更多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合作探究,而且可以增加大量阅读材料、图片、规律性总结、课堂经典例题解析等,落实并完善课堂教学环节,增加教学有效性。

1.2 整合后课堂教学情景、内容方式多样化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影音、动画等的应用,充分调节课堂气氛,使课堂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如:大气运动、水循环、洋流的视频资料利用多媒体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地理知识的探究、变难为易,深入浅出。

1.3 整合后地理课堂教与学的互动性发生变化

互动性是现代信息技术最具特色和优势。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能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迅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和学习进展情况,适时给予引导与鼓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要求学生掌握岩石的相互转化,世界城市的区位分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互动性,分小组做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可以在有限时间内用鼠标拖放到正确位置开展学习交流。

1.4 地理知识制成多维动画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在教学设计时能表达教师教学意图,突破教学中的学习难点。并通过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表现手段,突出教学重点,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2 地理知识与多媒体技术整合能调动教与学的参与面

利用学校校本研修的大教研活动,地理教师大力开发和创造课程资源,制作应用性强的多媒体地理教学课件。选择适当地理知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共同整合地理教学课件。把愉悦的教与学环境构建起来,从而达到乐教乐学的目的,丰富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多彩性。

3 突出小组合作互动,整合地理多媒体课件,构建地理教学的新模式

(1)制作课件时,利用文本媒体、视频图象、音频信息、动画等。设计制作的多媒体地理课件充分考虑学生互动因素,达到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

(2)地理新课堂有效教与学的改革创新。一定程度上就是学习小组能否开展合作与探究。教学中师生地位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操作上就是小组互动。团队合作最为重要。地理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的,我都是围绕学习小组学习地理的兴趣、自主、探究、合作等构建地理课件体系。

4 多媒体技术与地理模块知识有效整合如何应用

地理课堂学与教的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模块知识的有效整合,不断在教法上有创新突破,探索研究出较理想的、符合课改精神的、全新的有效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达到课程学习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4.1 大胆更新观念,切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制作开放性地理教学课件是课改理念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多媒体地理课件在课堂上的应用应该考虑教育成本。尤其是考虑时间成本,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就是最智慧的办法。不要过于追求课堂有限教学时间内的面面俱到地使用信息技术。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媒体课件的应用是从属学习目的;是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创新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应该得到更好的展示,教师设计的地理知识与信息技术整合应是和谐的,应使地理课程学习目标在这媒体技术支撑下更高水平地达成等。要更新观念,不断在教法上有创新突破,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高质量的有效地理课堂教学。

4.2 放手调动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课堂创新能力与素质

培育地理新课程意识。敢于突破教材,创造性地“用”教材,把自己的智慧、专业知识、与教学技巧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学习小组团队利用学校网络查阅的资料和收集的大量知识、动画、录象、图片等教学资源,与学生一起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整合、加工,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出了很多精彩的、充满趣味的地理课。地理教师在课堂中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点拨教练。

4.3 转变角色,让学生由“学习的奴隶”变成“学习的主人”

通过整合地理课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堂地理课,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各方面的思维充分激活起来。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将对学生的一生有益。在运用多媒体地理课件中,逐步形成学生自已上网获取地理知识信息、小组创设地理问题情景、主动交流学情、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学生主动利用因特网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会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指导学生懂得如何从现代信息技术中获取自己所需知识、动画、图片、录象等,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篇9

佳木镇汉校:史永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校教学设施的更进,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为教师的发展也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尝试运用了一段时间的多媒体教学后,我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开始老师上课一支粉笔、一张嘴,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厌而其烦;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的瞠目结舌,因为没有感性事物、图片的认识,只能凭空想象。后来有了投影设备,可以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图片,提供一些练习题,但也仅仅局限于本课的内容,不能旁征博引,学生们的兴趣仍未能激发。如今现代的教学方式下多媒体的出现,可以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集声音、动画、图片、视频等效果于一身,学生们想看的、想听的、难理解的、不易接受的,通过老师的精心设计,都能满足同学们的要求。过去的死知识,一下子变活了,让学生们变得兴趣盎然。例如:我讲五年级思想品德《学会调控情绪》时,我用老奶奶和两个儿子的漫画导入,直接抓住主题,进一步渲染了学生的理想追求。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开阔老师、学生的视野,拓宽老师、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离不开电脑,而电脑如果上网,一切资源一览无余,那可以说真的是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古今中外,皆呈现在面前,就像一句广告词中说的:有线网络,无限精彩。既开阔了老师的视野,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励老师不断上进,不断追求。

每当我花辛苦完成一个课件的制作后,我都会自我陶醉地欣赏一番,因为自己的作品大功告成了,很有一种成就感。当老师们听课后给自己提出改进的建议时,我下来又精心修改。你说它里面凝聚了我的多少心血和智慧,但我乐此不疲,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成了我不断进取的动力。

四、运用多媒体,可以促进教师间的合作竞争

网络的好处就是资源共享,但有时犹如大海拾贝,拾得的东西有时不适合自己,但送给他人却是求之不得。因此,教师之间的合作为各自赢得了很多时间。当然,合作中的竞争也会成为老师们不断进取的动力。

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篇10

项目教学注重团队的合作和协同,不提倡个人的单打独斗,因此确定小组、分好小组是开展活动的重要环节。在统计学课程中,成立以4-6人为一组的若干个小组较为适宜,尤其要注意把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学生混合编组,并推选出负责任的小组组长。

2.2 项目目标任务的确定

统计学基础课程在项目教学法的指导下,应该创新思维,打破固有知识的结构,按照问题导向来安排组织任务,每个项目都要以真实的现实问题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项目的最终目标,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活动都应该是学生自主,教师引导,切忌越殂代疱。

2.3 资料分析和报告编写

实践调查必然产生大量的资料,科学合理的整理、去伪存真的取舍非常关键,如何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数据资料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这个过程教师的指导非常必要。最后就是以调查小组为单位,把分析整理的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编写为调查报告。

2.4 结果评定和考核

能力培养是项目教学的重点,在学业的考核和评定上就要格外关注学习的过程,既要有过程性评价,也要有综合性评价。既要分析总结小组的整体情况,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表现,也要有小组体现的职业素质表现。个人学业考核的重点要综合考虑: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协作中的表现以及任务完成情况等。

3 项目教学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3.1 正确认识个人自主探究和小组分工协作

在统计学课程中,各种知识材料、情境任务都是为了学生探究学习、解决问题服务,教师只是辅助者,参与而不能替代,更不能包办,要注意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小组分工协作的方式有利于在小组成员的交流碰撞中激起学习热情,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和团队精神的形成,个人的自主探究和小组的分工协作是互相促进提高的。

3.2 充分营造学习情境和整合资源

项目教学应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学习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要引导或者创设锻炼学生、机会充分的学习环境,要综合运用视频、音频、图像展示等现代化手段,整合使用各种音像资料、网络资源、图书期刊、行业资讯等各种有关的内容,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掌握学习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能够形成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

3.3 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角色分工

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篇11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 多媒体技术 运用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并迅速得到推广和普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学属于一个特殊的领域,在融合了多媒体技术之后具有突出的特点,也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初中阶段的学生贪玩、好奇心比较重,动手能力和表现的欲望都比较强,渴望获得课堂的参与权,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学生被动、机械的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基本上很少有参与课堂的机会,从而造成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打破传统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实现教学与多媒体的融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近距离感受英语语言魅力的环境,逐渐消除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把 “要我学”的思想转变为“我要学”,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练习和强化,初中英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把多媒体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并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英语对话和故事,给学生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从而加深学生对英语语法的理解和掌握,这一过程就是学生获得提升的过程,还可以帮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源上要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初中学生的共性特点是喜欢追求新鲜事物,表现欲强,尤其乐于接受像多媒体这些先进教学手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组织和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进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实践

(一)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掌握丰富的多媒体技能。

为了让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效果更好的发挥出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就势在必行。学校领导要保持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定期把学校全体老师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要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不仅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方面,重点在于多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一些教学经验交流活动,选拔一些多媒体技术较强的教师作为典范,让老师在讨论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提高专业素养。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课堂,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英语课堂也就成功了一半。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些语言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例如课前播放动画、视频、英语故事等。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会发现情境中的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便可以增强。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预备篇《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一节时,老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英国人见面互相打招呼的视频,视频中最好涉及到多种问好的方式,迅速把学生带入到英语情境中,很自然的导入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突出英语学科教学的重点。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比较生动形象,收到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无法相比的。一般而言,初中学生对英语单词的积累和语法的掌握程度还比较低,在学习稍有难度知识时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之下,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动态的向学生展示单词的含义以及记忆方法,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记忆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英语中有关方位的介词时,由于单词数量比较多,学生很可能不能全部记住或出现混淆的情况,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对图片的移动,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论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课堂,还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是不能改变的,初中英语老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把那些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着重展现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还要尽量与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日益成熟,在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其教学效果得到了老師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赖于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多媒体课件可以实现声音、图像和动画的结合,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即使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出学习英语的热情。

结语:综合上文关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探讨,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为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之处,初中英语教师就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掌握更多的多媒体技术,并把他们应用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从学习中发现快乐,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登建.试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2]吕多新.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10)

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篇12

多媒体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被称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具有交互性的信息技术。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以往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三个要素构成的,缺一不可。大多数教学媒介都具有直观性,但各有所长,也各所短。传统教学媒介中有教师语言、课本、板书、实物、模型、挂图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媒体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可适时向学生插播一段颂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自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这样就使思想道德教育从原先传统、枯燥的说教,变成了学生的自主、自觉接受,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诚然,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给广大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不少实惠,但也不可否认,目前也的确存在着应用多媒体教学太滥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学者组织过问卷调查,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乐于接受多媒体教学,但也有不少学生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应依据课程特点灵活选择,不能不分课程性质、不管课程特征、不论教学对象,一律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调查中反应出的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现结合自己多年来一线教学工作的实践,谈谈我对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问题的几点思考。

1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的优势

1.1 多媒体技术可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类接受的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现代教育学记忆试验证明,学生获取知识如果只靠听觉,3小时后保持70%,72小时后保持10%;如果只靠视觉,3小时后保持72%,72小时后保持20%;视听觉结合,3小时后保持85%,72小时后保持65%。可见人的视觉、听觉是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获得的信息也最大。其特有的优势对学生产生一定强度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没有注意,感知就不会产生强烈的观察力。而观察力是在感知过程中并以感知为基础形成起来的,离开了感知也就没有了观察。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良视听效果引人入胜,可以不断提高学生注意的品质,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

1.2 多媒体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教学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或者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如动植物的生长;一些微观的事物和微小的变化,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难点。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学生看到了事物在运动、发展、变化。真情实感取代了凭空想象,难题无须多讲,“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听、视、评、悟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适应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1.3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用多媒体技术授课,教师可以从黑板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将课件输入电脑可以全面照顾每一位学生。多媒体技术的超级链接和随意转换功能使教师可以灵活控制前后内容之间的衔接,既可单独讲解某个知识点,又可串起来前后连贯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连贯、系统,克服了以往教学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弊端。

在多媒体教学网络环境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备课工具进行备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而且教案还可以永久保存,方便了教案的再利用和教师之间的交流。由于备课工具带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方便地利用,既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质量,又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的核心问题上。

2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在教学手段运用上,应充分发挥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效能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无论是多媒体教学手段,还是传统的教学手段,都是前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得来的,各自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也各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扬弃和发展,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应对路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文科类理论教学中,应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其它教学手段为辅;在理科类的理论教学中,则应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如不加思考,无论上什么课都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势必会造成教学效果下降。

此外,在多种可行的教学手段中,选取哪些效率更高的手段也很重要。如在一些需要过程化演示的课程中,就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因地制宜地进行取舍。例如,在汉语教学中,在演示汉字笔顺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可以实现,但是实现起来既费时又费力,不如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来的自如明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并用,教师的一招一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体现课堂教学的综合艺术。

2.2 多媒体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接受新知识、新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

2.2.1 采取启发式教学,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在多媒体教学中,个别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播放课件上,而忽视了与师生的双向交流,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如果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佩带随身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把主要精力用在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上,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还会紧跟教师的思路去进行积极思考。这样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2 巧设悬念,注意提问的艺术性

有意义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使沉闷的教学气氛变得活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注意,绝对不能为提问而提问,要看所提的问题有没有思考空间,能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共鸣。因此,好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教师在备课时应对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流程、课件运行、测试、提问等,都要事先进行周密安排、精心设计,一切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防止为使用而使用,做表面文章。这样在提升教学的艺术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2.3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要突出实用性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要注重课件的实用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理解能力。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是教材内容的浓缩和归纳,它要高于教材,精于教材,新于教材,应便于教师使用。因此,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1)吃透教材,掌握要点。教师在制作课件前,要通读教材,吃透教材内容,并进行必要的浓缩或归纳,课件要反映出教材的基本精神和重点内容。教师不能图省事把教材原原本本地搬到多媒体课件上,而应该在认真把握教材结构、内容、重点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归纳与总结,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或浓缩。面面俱到地将纸质教材电子化,不是真正意义的多媒体课件;单纯地将教材的章节标题电子化,也不是有教学意义的多媒体课件。(2)简单直观,生动形象。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的将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直观形象的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一种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如果课件内容是教材的原版内容,没有对一些新知识、新观点、新内容进行必要的扩展和补充,不仅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会让学生感到疲倦无味、失去学习兴趣。(3)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重点需要教师反复强调和重复,但有时学生也把握不住。而多媒体教学就能有效克服这一不足,它可以将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并结合教学课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或论述。例如,讲授“基础电子电路设计”这门课程,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一节课可能就需要在黑板上面画十几个电路图,浪费了大量教学时间,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将课堂需要现场绘制的电路图提前画好放在课件上,这样就可节省大量时间而教师便可用这些时间去分析和讲解重点难点问题。学生头脑中印象深刻地不是教师在画图,而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这堂课的重点难点也就显现出来了。(4)切忌照搬他人课件。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人们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课件以便使用,这给不少教师提供了便利,但网上下载的课件质量并不一定都很高,也不一定适合你的教学对象和你自己的教学特点,尚需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加工,如果不加审查考来就用,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很多优秀教师的课件中体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授课中灵活运用,收放自如,而其他同行即便将课件照搬来也未必会用。因此,我们提倡自己设计课件为主,参考他人课件为辅。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领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多媒体教学方面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切实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多媒体教学真正能够成为广大师生的良师益友。此外,我们还要要针对多媒体教学中遇到的多种多样的问题,摸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要开阔思路,启发思维,强化多媒体意识,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党志勇.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5).

[2]李冰,谢百治.关于多媒体教学与教改创新的思考[J].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3,8,6.

上一篇:中学团代会流程下一篇:党支部书记轮训班学习心得体会